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

什么是“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又称“干中学、“行动导向式学习法”或“行动式学习”,它最早是由英国管理学思想家雷吉·雷文斯(Reg Revans)在1940年发明的,并将其应用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煤矿业的组织培训中。所谓行动式学习,就是透过行动实践来学习。它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为载体,学习者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和反思,总结自己的经验,同时向团队成员相互学习与提问。在此过程中,让团队产生情感、态度、知识、思想、行为的变化,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的目的。雷文斯对行动学习法提出了一个公式:AL=P+Q+R+I(行动学习=结构化的知识+质疑+反思+执行)。

行动学习法在世界500 强企业中的实践证明有较好的效果,比如通用电气(GE)公司的领导力开发、西门子公司的S5培训和波音公司的“全球领导力”项目等都取得了不菲的培训业绩。近些年来,中国的政界、商界以及培训机构也开始在一些培训项目上运作这种方法,譬如1998年组织部组织的甘肃省高级公务员培训项目,华润集团从2000年开始便运用此法在管理培训、领导力建设及战略制定上取得了成功。

“行为学习法”可用在哪些方面?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知名的行动学习专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Michael J. Marquardt博士将行动学习应用集大成于《行动学习进行时》(Action Learning in Action)。根据Marquardt的研究,行动学习法在企业组织中有五个应用领域:

一是用于经理人员培训。它可以有效克服目前企业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以及培训效果低下的状况,被广泛用于中高层管理者领导技巧和系统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

二是用于解决战略与运营问题。它可以使企业摆脱单纯依赖外部咨询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高质量地解决企业内部的实际问题。行动学习法的拥护者中包括著名的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总裁赫布·凯

莱赫(Herb Kelleher)。通用电气推行的“成果论培训计划”实际就是一种行动学习法,而后者更是在公司实践中首先推行行动学习理论的先驱。

三是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建设。一流团队和真正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都离不开行动学习的贡献。

四是用于开发领导力。根据21世纪领导者的角色以及开发领导力评估模型,通过行动式学习开发与提升组织的领导力。

五是用于开发个体技能。开发个体技能、素质是行动学习法最基本的应用。

以上五个领域的应用有所侧重,也有所交叉,但解决组织的实际管理问题和能力开发始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面对长期困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难题——企业的培训是基于学习范式还是基于绩效范式——行动学习从理论和实践

两个方面都能做出圆满的回答:既能解决现实问题改进当前培训绩效,又能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得能力的提升,以实现未来远景。

“行动学习法”的关键成功因素有哪些?

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与重视

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在行动学习法的应用中显得非常重要。只有高层管理者对行动学习项目高度重视,才能引起学习团队成员在思想上的足够重视,才能从组织层面确保行动学习项目的顺利展开。此外,只有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证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学习团队成员不受其上级主管的太多牵制和影响,从时间上保证各团队成员有足够的时间投入。

给予团队成员激励,包括职业升迁激励

行动学习项目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整个学习过程漫长且颇费心思,为了确保行动学习团队成员在该过程中充满激情和活力,并不断在反思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思想和创意,组织不仅要对学员进行精神上的激励,还要对其设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并紧密同其薪资、晋升等挂钩,从制度层面保证团队成员的理性行为,促进行动学习项目的顺利开展。

团队成员要有积极交流、合作学习与支持的态度

行动学习是团队合作进行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团队成员通常有着复杂的经历和不同的教育背景,他们积极交流、合作

与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态度以及解决冲突与问题的宽松环境,是行动学习项目成功的前提。通过行动学习,可使学习者感到团队行为的改变和思维的提升,这将帮助他们理解实际商业问题的更多方面与层面,理解每个人都需要其他合作者的互相帮助,也需要提升学习其他领域的工作技能。

有效组织,及时评估与反馈

行动学习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组织,包括发起人、行动学习团队、催化师、外部专家、监督者、裁判者等,经过认真组织与执行,全方位合作才能提升培训绩效。同时,行动学习也是一个及时反馈与评价的过程,要通过学习者也是合作者之间的互相建议和互相监督,时刻探索和理解问题的变化,对涉及到整个团队的管理问题,共享最好的解决方案。

行动学习法的理念和方法,为解决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有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培训学习与改善运营的关系,让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沟通更加顺畅。同时,让团队成员以学习的方式对待工作,掌握一种终身学习的学习模式,形成一支稳定的学习和指导人员队伍,并创建一种学习、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和机制。自从把行动学习法推荐为管理教育培训的工具后,它已在世界上杰出企业和组织的管理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也为我国职业经理人的教育培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正是因为行动学习法能够让企业培训提升绩效,它将成为面向21 世纪的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的工具,是企业有效发展、成功变革不可缺少的武器。

课堂教学能力证明

教学工作实绩证明 徐国秀同志任现职以来,在我校多年担任七、八、九三个年级的生物教学任务,完成省、市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在教学中能准确把握教材,教学方法灵活,关注全体学生。所教班级生物成绩历次考试中(尤其是会考和中考)均位于年级前列,多次受到县、校的表彰奖励。2005年9月被校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9月被校评为“先进工作者”,2007年9月被校评为“先进个人”,2008年9月被校评为“先进个人”,2009年9月被校评为“先进工作者”,2010年9月被校评为“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县教育局、人事局“嘉奖”。 特此证明 建湖县高作中学 2011年8月10日

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和优质课证明 徐国秀同志能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积极钻研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方法、手段、过程和内容。能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开展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科学组织教研活动。该同志业务技术过硬,每学年都带头为老师开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和优质课.通过这些课让听课的老师有真实感、亲近感,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实质性的作用。2006年5月在县初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所上的《血液》一课荣获县一等奖;2010年1月在县北片初中生物教学研讨活动中,开设了题为《拒绝毒品》的公开课;2010年6月在县初中生物优质课展评与观摩活动中,所上的《血管和心脏》一课荣获县二等奖。2010年12月在县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中荣获县一等奖。并于2011年1月被县推荐参加市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 特此证明 建湖县高作中学 2011年8月10日

证明 李玉祥同志是我校英语骨干教师,他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积极钻研在新课程改革前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方法、手段、过程和内容;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科学组织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多次获奖。 特此证明 建湖县高作中学 2011年8月10日

《国学溯源》读后感-今天研究国学

《国学溯源》读后感-今天研究国学 《国学溯源》读后感-今天怎么研究国学国学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国学、研究国学,并予以其现代诠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重塑中华民族价值观,凝聚民族力量意义非凡。 国学研究者夏海,长期 ___机关工作,结合工作实践的感悟与对国学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著述颇丰,如《君子——〈论语〉与人生》《老子与哲学》《品读国学经典》《孟子与政治》《国学要义》等等,皆以探本溯源的创新研究方式对国学展开深入研究。夏海的近作《国学溯源》,更是以独特的研究范式、典雅通俗的文风,重释先秦经典,探寻国学起源,体现了当代学者在坚定文化自信道路上的责任担当。 夏海以先秦儒道法墨为主体,从原点探究国学,立意高远。国学发展历经千年,各家思想流派在不同历史时期相互争辩、相互融合,不断丰富国学的思想内涵,促进国学发展演化。从横向看,以儒学为主体,儒法道并存,互为表里,相互影响,构成了国学的主体框架。霸王道杂之、外儒内法,是传统政治的真实写照;孔老并生、儒道互补,是学术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士大夫的价值追求和处世原则,这些无不表明儒道法三家思想 ___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从纵向看,将国学研究溯源于先秦时期,更有拨云见日之效。雅斯贝斯曾指出,“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当今时代,国学的研究要回到原点,返本溯源,穷究本末,从先秦诸家原始经典中主要是儒道法墨中了解传统文化的真面貌。先秦是原点,离开了原点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种创新研究方式聚焦国学源头,先是重点通过主要经典和主要概念,总结归纳了对传统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儒道两家思想精华,并勾勒出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概貌;再分篇章以孔子之仁、孟子之义、荀子之礼、老子之道、庄子之游、韩非之法、墨子之谦为主旨,建构儒道法墨四家思想体系,既为学术上进一步研究国学流变打下了坚实的“溯源”基础,也为现代社会和现实人生贡献传统智慧和力量,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夏海的创新研究方式遵循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统一的写作理念,秉持一贯的解构建构写作方法,重在阐释义理,在学术与普及之间实现平衡。学术普及是学术传承发展的基础工作,夏海长期从事国学研究,致力于国学普及,在品读经典、研究国学、普及国学方面,形成了

认知法

认知法 一、定义: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它强调人能够进行感知、记忆、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它符合现代外语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点,因此受到不少人的推崇。关于认知法的理论来源,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来自于某一派的理论,而是几种理论的汇合,例如,60 年代初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eanP iaget )创立的“发生认知论”及另一位心理学家布鲁纳(J. S . B runer)提出的“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对其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皮亚杰认为,掌握新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种智力活动都包含一定的认知结构。无论是接受刺激还是对刺激作出反应都是受认知结构支配的。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即指概念、基本原理、规则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学生掌握基本结构,更易于理解本学科,有助于在记忆中长期保持所学的知识。随后,乔姆斯基(NoamChom sky)提出,语言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掌握规则、记忆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限的句子。而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D. P. A u subel)也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即认知学习,它与机械性实习中的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同,它强调学生对所学基本规则和概念理解,了解其内在联系, 促进记忆, 认识是学习的开始, 并以理解为目的。他反对外语学习中的模仿的操练, 主张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操练, 受到了上述几种思潮的影响, 认知法认为,成千人学习外语与幼儿学习母语相比,有不同的特点:1.缺乏幼儿学习母语的语言环境,是在人为的语言环境(教室)中学习的;2.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3.学习是自觉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根据这些特点,把外语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的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能力(competence)、语言运用(performance)。 二、认知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1.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 2.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是:知识是怎样通过人们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和发展的。他还提出了适应外部世界的两大主要方法:“同化”和“顺应”。感知外部世界与原有认知相同,新信息就可以同原有的结构同化;头脑内部的结构需要进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知识。 3. 杰罗姆·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课程论》和《教学论》等著作中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 4.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3个认知学习过程。他指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3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同时他又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之行为,正确地说,

教案认知目标是什么

教案认知目标是什么 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方法,把认知领域里的学习水平分成了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又可以分为两档,第一层次为“知识”,第二至第六层次称为“能力”。这里所说的“知识”,实际上也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仅仅是指记忆能力。记忆水平的学习是一种低水平的学习,仅仅有记忆力参与而获得的学习结果,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学习结果。其他五个层次的学习,除了需耍记忆做基础外,还需要别的较高水干的能力的参与。所以这五个层次又可以称为高层次的学习水平。文言文学习当然离不开记忆,但它也需要想象和联想,需要推理和创造。因此,在文言文单元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按照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的方法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环节来设计单元的教程。所谓“六环节”是指按认知分类进行单元教学的六个基本阶段,即“整体把握记忆阶段、理解认知阶段、应用实践阶段、比较分析阶段、检测评价阶段、迁移创造阶段”。1这六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照应、有机联系。在六个阶段教学中,突出表现了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体现出学生认知过程的理解与创造,致力于实现促进“保持”和“迁移”两种教学结果的双赢。 整体把握记忆阶段。这是单元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初读,了解熟悉单元教学内容,扫清文字障碍,了解词语含义,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弄清本单元的学习目

标,统揽本单元的课文,形成本单元学习的整体印象。还要求学生能大致能够复述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同时能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是:单元导入,提示单元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初读。 理解认知阶段。这一环节主要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先进行“学法指导”,围绕单元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导读,引导学习有关的方法和知识,紧扣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法指导和训练。在导读中主要是进行问题导读。问题导读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精心设计若干思考题,让学生依题去读,从而完成某篇课文或某个问题的理解。 应用实践阶段。这一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文言 文知识的基础上,在“做”中学习,拓展学生的练习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练习1李娥兰黄敏正.论语文单元 精读课的二维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6:27. 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应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较分析阶段。语文教材把“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编者力求把同中有异的课文及其各项内容组成为一个个有机的小综合体,这就为比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文言文单元教学方法的特点也就在于比较。这一环节主要就是比较文言文词语、语句在运用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单元中各篇的异同,以利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2)

第一章 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0()t o i t I e τ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 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 0C 0<<τ的情况。 V 0(s) = I 0(s)·[R 0∥(1/sc)] = I 0[1/(s+1/τ)]·[R 0(1/sc 0)/( R 0+(1/sc 0)) =( I 0/ c 0)·{1/[(s+1/τ) (s+1/ R 0 c 0)]} ∴ 当R 0 c 0<<τ时,τ-R 0 c 0≈τ ∴

1.5 如图,设,求输出电压V(t)。 1.6 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是否就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 ENV ENC ENN ENE η(FWHM)NE

不是 1.7 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I D =10-8A ,后级电路频宽为1MHz,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相对于I D 的比值。 115.6610A -==? = 35.6610D I -=?= 1.8 试计算常温下(设T=300K )5M 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1MHz ),并与1MHz 能量在20pF 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52.8810V -===? ∵ 2 12 E CV = ∴0.126V V == 1.9 求单个矩形脉冲f (t )通过低通滤波器,RC=T ,RC=5T ,及RC=T/5,时的波形及频谱。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治国区别

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思想比较 (2010-04-27 17:03:06) 转载▼ 标签: 一、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导致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一)儒家孔子认为人民是可以教化的,“信”“仁”“礼”都是统治者教化的结果,而且人性相近,人性是教化的结果。至于教化的手段则是以身作则和以道诲人。 孟子坚持性善论。人的善性指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社会本性;人性善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原始的善良之心;人性善是指人可以从善心培养出善性。 因此儒家在治国思想上坚持的观点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推恩之术,实行仁政。与霸道相比,行王道才能平治天下。服力不能使人心服,以德服人可以使人民心悦诚服,以力对待他人,得不到他人的拥护。行“仁政”者,则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帮助。 (二)法家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为”“好利”,人的“欲利”本性是不能改造的。因此法家认为统治者就应该用利这个杠杆去控制民众。“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善也,而用其不得而非也”。古代社会的仁爱礼让是由当时的自然经济状况决定的。现代社会经济状况造成社会“争于气力”,要治理现代社会,就不能取法古代,而只能以法治国。基于人们“好利”的本性,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买卖关系。因此韩非主张采用监督考察和阴谋诡计来驾驭臣属。这样法术势相结合控制社会的手段。 (三)道家道家既不以仁义礼智,也不以欲利来判断人性,它认为这些都是有伤人性的。道家认为人类本性之真乃是自然淳朴的,人应当顺其本来圆满的性命之情而生存,反对在此之上附加各种人为的因素。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就是一种治理社会过程中的不干涉与不扰民。老子从“道德自然”出发,主张柔弱、无为、无争,批判违背自然的“有为”。批判统治者的强行妄为;批判道德法律;批判文明与知识。因而,他反对一切人为“行为、制度、文明、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庄子从人性自然出发,对社会文明都要毁掉,包括生产工具,政治制度,道德规范,文化艺术,政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恢复人的本性。“大巧若拙”。 二、对公私的看法引起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一)儒家在对待别人即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因而在管理社会时就将仁爱之心推之于天下人民。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公私的问题上,孔子和孟子都主张先让利于民,而后为公。 孔子认为德政的首要任务是在于养民,慎用民力,取民有度。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目的在于保民。包括顺民、安民、养民、教民。孟子更从经济领域提出了“制民之产”的养民思想,实际上是要使农民有基本生活保障。 (二)法家商鞅说,“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慎到则称“法立则私义不行,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韩非还把君主等同与公,把尊君论推向极端。在法家看来,公义不能由社会成员实现,只能有君主来实现,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一个国家,要正常有序的运行,必须是公共利益得到实现,它的本质就是公,所以法被称为“公法”,这样法的实施就是立公废私,这样只能以法治国。法家主张的实行重耕战的社会经济政策和限制儒商的政治方针都是为了体现和维护君主的利益和权威。

认知主义教学法

专题五认知主义教学法 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结合而成的听说法从其协调性和客观性都是相当完美的,但是由于它只重结构,不管意义而陷入困境,而且很快受到多方力量的置疑而举步维艰。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不管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是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都诱导新的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在这种背景下,以认知主义心理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认知法出现在外语教学的历史舞台。 学习语言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相提并论,否认人的智力和能动性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造成教学效果不如人意。20世纪60年代后期,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皮亚杰、片鲁尔等人的认知理论成为语言学界倍受注目的学派。他们把学习语言的活动看成是一种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人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认知法主张的“有意义学习”与听说法的“反复操练”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这是外语教学法对人的智力、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认识上的理性回归,是对听说法的反动。可见,外语教学法在不断发展,追求科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人的发展等多种理论和力量的影响形成了这种“钟摆运动”特征,其实质是外语教学方法时代在追寻“科学”的发展道路上面临各种新理论所作出的选择和改进,是一种在对原来教学法理论的否定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一种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过程。 一、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形成 认知这个术语来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家重视感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智力活动在获得知识中的积极作用,试图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于外语教学。它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出现。 1.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与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 1957年,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出版了第一部著作《句法结构》,本书正式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此后连续出版了《句法理论要略》(1965),《笛卡儿语言学》(1966),《语言和心理》,这些作品的出版问世,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通过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其语言理论之核心即语言的规则系统和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转换生成语法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在许多方面与结构主义相对立。因此,建立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认知教学法是听说法相对立的产物。 乔姆斯基对结构主义理论作了全盘的否定,是对结构主义的最严厉的批判。乔姆斯基反对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人类后天经过反复刺激一反应形成的习惯的产物,认为语言是人类先天所具有的能力,是人生下来大脑中就固有的能力,即主张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认知法在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的基础上形成。 2. 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产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伊(Jean Piaget)是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他认为对知识的掌握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百家争鸣 教材分析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内容,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有关本课的知识。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关于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初中时候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另一方面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些先秦诸子散文的相关内容。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让学生深入其中来感受先代哲人的智慧成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学生认知能力分析:到高中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老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材料阅读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课前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儒、道、法三家治国之争。 2、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诸子百家对人生态度的把握和百家争鸣对自己人生追求的影响。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 (出示《芈月传》剧照)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剧照吗?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个片段。(播放“诸子争鸣”的剧情)

论刘邦的用人之道

论刘邦的用人之道 尹茂国江苏沛县汉城国际学校历史教研组 刘邦出身农家,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揭竿而起,逐鹿中原,终于推翻了暴虐的秦朝。在楚汉战争中,他再展雄风,击败项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此后,他完善了政治体制。削夺了异性诸侯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刘邦的这一切成就与他的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社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用人是一门大学问,今天我们研究刘邦的用人之道,就是为了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下面我就来谈谈刘邦的用人之道。 (一)慧眼识人、明察秋毫:刘邦对人才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楚汉战争后,刘邦向大臣解释自己胜利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由此可见刘邦对人才的长处和短处有着准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在于吸引人才,治理部下。萧何的长处在于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安定后方,调度物资。张良擅长创造性地制定战争策略和方针。曹参灌婴等人骁勇善战,但在统帅大军,出奇制胜方面非韩信莫属。因此刘邦整合了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各尽其才,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取得了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 刘邦临终时,吕后到病床前询问刘邦对后事的安排。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但陵少戆,陈平可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2)其后的历史真象他说的那样,萧何死后,由于曹参为相,吕后不敢轻举妄动。在吕氏乱刘的关键时刻,陈平和周勃合作智夺北军和南军,消

认知教学法-(英语)

认知法 一、Brief introduction 认知教学法,又称认知-符号法,或认知-符号学习理论,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二、Basic theory Like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the Cognitive Approach looks for a rationale in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he Cognitive Approach seeks in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a basis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1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Chomsky maintained that language is an intricate rule-based system;Every normal human being is born with a 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It is competence that a child gradually acquires, and it is this language competence that allows the child to be creative as a language user. 2 Cognitive psych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emphasis on the various mental processes used in thinking, remembering, perceiving, recognizing, classifying, etc.The Cognitive Psychologist hold that learning must involve organization of material and learning should be structured.Structure has given meaning to parts previously incomprehensible. 三、characteristics 1)认知法明确指出,外语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主,而不应让 教师主宰课堂。采取直接法和听说法的教师往往主观设计各种教学环节, 认知法却要求教师的备课建立在学生认知的特点上,根据学生认知过程 进行教学。 2)认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对机械模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鼓励学习和使用外语中的创新精神。为此,认知法要求让学生明 确每堂课甚至每一练习的教学目的,无论是学习语言知识还是技能训练 都强调理解其中的内容,使学生能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学习。 3) 认知法的教学重视语法,必要时可用母语进行教学。然而,认知 法的语法教学又与语法翻译法不同,它要求通过有意义的练习达此目的。 同时,认知法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从学生已知,

认知法在我的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法在我的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法在我的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孔子课堂志愿者老师——陈雷振 刚来俄罗斯任教时,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我在教学过程中确实碰到了很多问题,诸如到底该不该使用学生的母语?什么时候使用母语,使用的量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是否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式操练?中国文化知识的教学应该摆放在什么样的位置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实际上也是在拷问我该选择哪种教学方法。之后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我们逐渐都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此我想谈一谈认知法对我的汉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首先认识一下我的教学对象:他们是西伯利亚干部管理学院大二的学生,年龄在18~19岁,专业是国际关系,大一的时候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学习,而汉语是大二时选修的第二外语。在我任教之前,他们已经学了两个月的汉语,语音阶段刚好结束。鉴于此,我认为,对他们的第二语言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主要是以培养运用汉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2)应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3)应以集中进行强化训练为主要教学形式。因为教学对象都是成年人,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汉语,客观上就需要课程集中、内容密集、进度较快; (4)应注重语言对比,考虑到语言的迁移作用,可以通过目的语与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应注重中国文化的教学。因为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为了提高学生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势必要加强中国文化的教学。 认知法特别强调了语言结构和语言应用同等重要,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理解语言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有意义的操练,从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其中,语言结构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任何时候语言结构都是汉语教学的根本所在,在本文中不作论述。本文仅从语言对比、语言操练和文化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强调进行母语和汉语的对比,依此确定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0()t o i t I e τ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探测 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 0C 0<<τ的情况。 V 0(s) = I 0(s)·[R 0∥(1/sc)] ^ = I 0[1/(s+1/τ)]·[R 0(1/sc 0)/( R 0+(1/sc 0)) =( I 0/ c 0)·{1/[(s+1/τ) (s+1/ R 0 c 0)]} ∴ 当R 0 c 0<<τ时,τ-R 0 c 0≈τ ∴

如图,设,求输出电压V(t)。 | 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是否就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 ENV ENC ENN ENE η (FWHM)NE

不是 ' 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I D =10-8A ,后级电路频宽为1MHz,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相对于I D 的比值。 115.6610A -==?= 35.6610D I -=?= 试计算常温下(设T=300K )5M 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1MHz ),并与1MHz 能量在20pF 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52.8810V -===? 。 ∵ 2 12 E CV = ∴0.126V V == 求单个矩形脉冲f (t )通过低通滤波器,RC=T ,RC=5T ,及RC=T/5,时的波形及频谱。 U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e2795786.html,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牛臻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3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表现出了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热情,那么在我们教授外国人汉语时,我们就需要掌握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在对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70年里,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教学方法,本篇论文主要讨论认知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学; 认知法; 实际运用 一、认知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发展背景 教外国人学汉语是古已有之的事,早在我国汉唐之时就培养过不少的留学人员。随着当前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外国人学习汉语已成为一股世界性热潮。现在有不少外国留学生为接触到更加真实、更加传统的汉语文化而专程踏上中国的国土,感受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但是汉语又是一门非常难以掌握的语言,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音节。一个汉字可能是有一个完整意义的单音节词,如“天”,也可能是一个多音节词的一个语素,如“红彤彤”的“红”和“彤”,还可能是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的一个不表示任何意义的音节,如“芙蓉”的“芙”和“蓉”。外国人学习起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怎样让外国留学生不但掌握中国的汉字,还要了解汉语背后所呈现的中国文化?在多种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这60年来我国几代语言学家、教育学家通过不断探索,将普遍教学原理同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创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新高度,其中最为全面的教学方法即认知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二、“认知法”教学的含义 前人对对外汉语的教学提出了不少的方法,并做出了相应的方法论,这为后来对外汉语教学的一步步发展及取得的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本篇论文主要就“认知法”的教学方法及方法论展开。 那么,什么是认知法?认知法是60年代产生于美国,由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提出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1]他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听说优先、读写跟上的全方面地、创造地运用语言。[2]这种教学方法反对对句型的机械性操练,重视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强调学习是 一个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过程,是大脑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果。但是,反对句型的机械性操练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忽略语言的句型规则和特定结构,而是强调在理解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有意义的练习,即语言不仅仅是一门知识,而且是一种交际技能。著名的语言学家崔永华以及吕必松对认知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提出了很多而且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本篇论文将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简单梳理与总结。

[王安石,其人,荆公新]王安石其人与荆公新学

王安石其人与荆公新学 在宋代历史上,王安石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尤其是他曾经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更使他在现代走红。如果我们撇开对王安石的评价中裹挟的政治因素,就有可能发现,他的管理思想依然值得重新发掘。他所创立的荆公新学和主持的熙丰变法,在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上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是管理思想史探究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由于曾封荆国公,后人往往尊称为王荆公。王安石的祖上数代为官,官虽不大,学问却不浅。他的叔祖和父亲都由进士起家,王安石兄弟七人,登进士第者四人,连他家的女子也个个文采出众。同时代人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称:“近世妇人多能诗,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荆公家最众。”在这样的家庭中,王安石自幼发奋读书,号称“过目终身不忘”,“属文动笔如飞”,在北宋的儒生中是出类拔萃的。他所写的《伤仲永》,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后来的自我警诫。由于他文才出众,很早就得到了范仲淹、欧阳修等文坛大腕的赏识和推荐。庆历二年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在范仲淹等人推行新政之时,王安石在地方上得到了主政一方的磨炼,先后担任过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等职,尤其是在鄞县治绩斐然,“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朝野一片赞誉,奠定了他的事业基础。 地方主政的经历,使王安石萌生了主宰天下的大志。他不愿意按照宋代文人从政的常规做谏臣或者做循吏,所以当宰相文彦博向宋仁宗建议提拔王安石时,他拒绝了;当名谏欧阳修举荐王安石为谏官时,他又拒绝了。直到嘉v三年升任度支判官主管财政时,他觉得有 必要向朝廷展示自己的才能,就在进京述职时奏上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主张彻底整顿朝政。后人一般认为,这份万言书就是王安石的改革宣言。但是,宋仁宗以宽厚著称,不是大刀阔斧改革的主儿,对这样的进言不以为然。可能王安石也感到了仁宗对自己的不信任,所以他多次拒绝提拔。这种不断拒绝,反而使他名气越来越大,礼聘敕令一个接一个。朝廷聘他修起居注,他照旧推辞;送聘任敕文的小吏施以拜礼,王安石入偏房躲避;小吏把敕文放在书案上就走,他又追上去退还敕文;经过多此推辞,王安石终于接受了知制诰的任命,负责纠察京师刑狱。由于他对刑律条文的理解与开封府、大理寺和审刑院不一样,又因他主张舍人院有权上奏任免官员的文字建议,以避免宰执推荐官员的权力独大,与执政发生冲突。正好他的母亲去世,王安石便以丁忧辞职。守制期满后,朝廷屡召而不应,只是与名士重臣诗文交往。有着极大影响力的韩绛、韩维兄弟以及吕公著等人,不断在英宗朝的太子(即后来的宋神宗)面前夸赞王安石。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认为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于是重新出山。 宋神宗想干一番大事业,对王安石寄予厚望,一召用就给予他“三级跳”的超迁礼遇,先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数月之间便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王安石奏称“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神宗大喜过望,认为王安石所奏“此皆朕所未尝闻,他人所学固不及此”(《长编纪事本末》卷59,下同)。神宗想以唐太宗作为楷模,王安石却说:“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在如此豪迈的愿景面前,神宗担心无人辅佐,说:“唐太宗必得魏徵,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王安石则对答道:

认知 学习理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2.理解并掌握布鲁纳的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和发现学习的概念。 3.理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实质及条件,先行组织者策略。 4.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1.讲授法2.ppt演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通过理论的学习逐步形成初步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布鲁纳的结构教学及其原则 2.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实质及条件 3.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教学难点 1.布鲁纳结构教学的原则 2.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教学过程 温故: 同学们,很高兴今天我们有机会一起学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联结学习理论,主要包括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及其理论 (二)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1.效果律 2.练习律 3.准备律 (三)对试误说的评价 (四)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育的意义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1)负强化 (2)正强化 2.消退 3.惩罚 知新: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有时候学过就忘了,有时候会记住两三天,有时候会记住七八天,有时候会记住一辈子。那些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我们的认知。那么什么是认知理论呢?认知理论又有哪些代表人物和理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知学习理论。 我们在上节课的时候学的是联结主义,了解了联结主义认为学习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S-R是直接联系到一块的,刺激反应主要是

教学能力证明

关于张仓女老师专业知识和能力 情况的证明 张仓女老师,女,1965年4月出生,专科学历,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8月评聘为小学一级教师。该同志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培养会学习、会生活、会思考、会做人的学生是他追求的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他教育的箴言。他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科知识。从教以来,一直不停的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追求、探索。先后参加班主任培训、初、中、高级计算机培训、继续教育、教育技术培训等。不断充实自我,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多次荣获区、联校教学质量优秀,学校课改名师等。教学成绩优异,每一学年都能够出色完成目标任务。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形成了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伊村学校 2017年11月2日

关于张仓女老师循环教学经历的证明 张仓女,女,1965年4月出生,小学一级教师,1986年7月到2003年7月在尧庙联校乔村学校任教,2003年9月至今在尧庙联校伊村学校任教,该同志进入我校一直任教语文学科。张仓女同志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后教学经历如下:2005年9月-2008年7月,担任一二三年级语文、品社、体育等学科。2008年9月-2010年7月,担任一二年级语文、品社、体育等学科。2010年9月-2013年7月,担任一二三年级语文、品社、体育等学科。2013年9月-2016年7月,担任一二三年级语文、品社、体育等学科。2016年9月-2017年7月,担任一年级语文、品社、体育等学科。2017年9月至今,担任二年级语文、品社、体育等学科。 伊村学校 2017、11、3

道儒墨法社会思想比较

道儒墨法社会思想比较 道儒墨法,在先诸子中,某种程度都是政治哲学,有的还是帝王书。在历史的长河中,“道儒墨法”的政治哲学,对于后世,它们是四条处于上游的水,在从它们诞生的时日起,便在偶们的历史中,交替运用,共同作用,推动历史的进程。 按偶的理解,它们在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的运用中,各有所专长,“道家应变、儒家守成、墨家生变、法家求变”,这其中,法家与道家为从人君的角度着手,儒家是从人臣的角度来辅佐,墨家自然是从下位者与劳苦大众的角度来运用的。 道儒墨法,是先哲学留给后世思想演化的四根擎天大柱,在偶们本土文化的传承中,几乎可以散漫到各个领域。这里,只就小说一论。 (这里将主要针对老子\孔子\墨子\非子的思想做主体进行比较研究.) 一.老子、孔子、墨子、非子四人的主要思想 1.老子思想 老子代表农民小私有者的利益 他的理想社会模式是小国寡民,其实质是一个封闭型的社区。 老子生活的社会背景春秋末期大国激烈争霸,战争频繁的社会, 这个社会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无法安定.老子认为这个重大社会问题是由于争霸战争引起的.如果人民都能从事农业生产,耕而食\织而衣,没有剥削,人们就可以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自然安定老子认为一切社会冲突与纠纷都是因为人们的欲望太多,要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理想社会,要根本抛弃各项社会伦理准则和社会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在老子看来是统治阶级用来调和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冲突的工具,如果根本没有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就不会有这些概念。他认为社会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生之有欲,只有从根本上

寡欲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老子又提出思想,要寡欲前提是人们无知,人们无知才容易知足,才能最终达到寡欲。 在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中,老子也提倡有社会管理系统和社会管理人员。他们是所谓的“圣人”,圣人治理社会要做到愚民和无为。老子认为只有先愚民,社会才得以治理。在愚民的工作没完成之前,社会管理者还要先“自愚”。当社会管理者和人民都达到“愚”之后,理想中的社会也就来临了。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有社会管理人员而无剥削的社会,而且这个社会的人民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更没有社会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圣人要“为无为”,这才符合于老子所谓之“道”。 老子是第一个论证剥削压迫不合理的思想家。 2.孔子的思想 孔子站在衰落的奴隶主阶级考察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各 种设想。 孔子处在用他自己的话说“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很多重大问题展现出来,如奴隶主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的矛盾,奴隶主阶级与奴隶的矛盾,诸侯间的兼并战争,旧有社会模失去其控制社会的能力,旧有的等级名分观念及人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发生了紊乱。 孔子竭力提倡“礼治”,礼即社会的行为规,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西周以来的等级名分制度:同等级的人都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办事,谁也不要“僭越”,这才是孔子认为的“天下有道”。

认知教学法

认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 摘要] 认知教学法主张在理解语言规则的前提下,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和操练。这种方法就是要推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避免被动接受,主动认知,最终培养起语言学习能力。对当前的应试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推动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 关键词] 认知教学法英语教学 一、认知教学法的定义 认知法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它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习惯形成过程。这一教学法认为学习者要主动参与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特别是在学习语法规则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认知法认为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学习语言。 二、认知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认知法是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的,是作为听说法对立面产生的。卡鲁尔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知识体系,外语学习主要是通过对外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来理解和掌握语言结构。而语言的运用将会随着语言在情景中的使用而得到发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听说法的许多缺陷显现出来并开始走下坡路时,人们都在试图探索新的教学法以满足外语教学新的需要。认知法是在听说法受到抨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认知法试图给语言教学,诸如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注入新观点和新认识。 语言学理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一场革命,生成语言学派给语言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与此同时,认知心理学同样受到那些研究行为方式人们的关注,他们抛弃了机械性的条件反射理论,而提倡有意义的学习。 三、认知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1.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 2.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是:知识是怎样通过人们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和发展的。他还提出了适应外部世界的两大主要方法:“同化”和“顺应”。感知外部世界与原有认知相同,新信息就可以同原有的结构同化;头脑内部的结构需要进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知识。 3. 杰罗姆·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课程论》和《教学论》等著作中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 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3个认知学习过程。他指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3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同时他又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之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或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