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

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工资福利与劳动保险

【发文字号】吉政发[2016]32号

【发布部门】吉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08.16

【实施日期】2016.08.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实施意见

(吉政发〔2016〕3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努力方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均明确提出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从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看,整体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城镇居

民收入水平长期偏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不高。当前,经济增长放缓压力正在向收入分配领域传导,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新的挑战,找准切入点,增加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已成为事关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选择。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导向,分群体施策,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居民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实现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

(二)弘扬勤劳致富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

(四)强化人力资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发挥好企业家作用,引领带动更多劳动者创业致富。

(六)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二、总体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努力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到2020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全省城乡、区域、行业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得

到有效缓解,社会救助标准大幅提高,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明显提升。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中等收入群体人口比重和收入比重上升。

按照上述目标,突出高技能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中小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政府及社会管理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六大群体,提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创造更大市场空间和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城乡居民增收,不断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是高技能劳动者群体,主要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的岗位一线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群体,包括科研人员、教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各级专业技术人才,既是自身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群体,同时也是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服务的群体。三是中小创业者群体,主要指通过创办企业实施创业的小企业主,以及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群体,主要指企业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群体,这一群体是中等收入者的重要主体,是引领带动形成更多中等收入群体的中坚力量。五是政府及社会管理人员群体,由于公务人员职业稳定、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较高,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是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主要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三、重点任务

(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1.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以稳增长促进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提高供给质量,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强化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库和三年投资滚动计划,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努力扩大进出口贸易。(省政府各部门按职能分别负责)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实施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振兴工程,重塑产业竞争力。实施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将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培育新动能。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打好服务业攻坚战。深入落实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1+N”配套政策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和高品质转变,实现服务业规模明显扩大,比重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贡献明显增高,功能明显加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规模效益型和生态友好型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信息化厅、省农委按职能分别负责)

3.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