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

A、公共汽车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3.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公共产品特征是指()

A、非盈利性

B、非排他性

C、不可分割性

D、非竞争性

4.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社会产品

B、社会财富

C、剩余产品

D、国民收入

5.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A、交换环节

B、生产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

6.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7.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A、不断膨胀

B、日渐缩小

C、基本保持不变

D、无规律波动

8.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变化情况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支出具体用途分

B、按国家职能分

C、按最终用途分

D、按支出经济性质分

9.在下列方法中,最适用于财政支出有关投资性项目的效益评价的是()

A、企业投资财务分析法

B、“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10.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项目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文教经费支出

C、国防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11.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2.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3.科学技术的财政性质属于()。

A、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混合公共产品

D、私人产品

14.国防的财政性质属于()。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混合公共产品

D、私人产品

15.政府采购制度的财政作用不包括()。

A、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B、预防腐败

C、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D、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16.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资金来源不同

B、对相对价格结构的影响不同

C、支出渠道不同

D、经济性质不同

17.财政支出中属于社会保障性质的支出项目是()

A、价格补贴

B、行政管理费

C、城市维护费

D、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18.从我国国情来看,养老保险制度适于用()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财政拨款式

19.有自已独立的收入来源,要求受保人或其就业单位缴纳一定保费的社会保障计划是()

A、商业保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济

D、社会福利

2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保险

B、商业保险

C、社会救济

D、社会福利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倾斜。

A、政府

B、公有制企业

C、其它所有制企业

D、居民个人

22.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23.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企业

B、国家

C、国家和企业

D、国家、企业和个人

24.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按经济成分主要来自()

A、集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三资企业

D、国有经济

25.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府职能范围

C、价格水平

D、经济体制和分配政策

26.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课税依据

D、税率结构

27.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的“拉弗曲线”讨论的是()问题。

A、收入不公

B、税负转嫁

C、最优税率

D、经济波动

28.消费税的纳税环节为()。

A、生产环节

B、零售环节

C、生产和批发环节

D、生产、批发和零售环节

29.体现征税深度的税制要素是()

A、税率

B、减免税

C、税目

D、征税对象

30.体现征税广度的税制要素是()

A、税率

B、减免税

C、税目

D、征税对象

31.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流转税种是()

A、消费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所得税

32.工薪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实行()

A、定额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差别比例税率

33.我国现行的增值税采用()

A、价内税

B、价外税

C、定额税

D、累进税

34.我国车辆购置税实行()的比例税率。

A、10%

B、12%

C、15%

D、20%

35.房产税按租金收入征收的税率是按房价征收的税率的()倍。

A、5

B、8

C、10

D、12

36.在现代各国,()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税收

B、非税收入

C、国有资源收入

D、国有经济收入

37.()拥有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

A、财政部

B、国资委

C、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政府

38.辑私收入()。

A、全部上缴中央财政

B、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成

C、地方财政独享

D、进入海关经费

39.我国税费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收入结构,从根本上减轻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负担。

A、税费并重

B、以税收为主,少量必要规费相结合

C、收费为主

D、债务为主

40.政府收费应该由()负责统一征管。

A、政府管理部门

B、财政部门

C、税务部门

D、单位财务部门

41.预算赤字是指()。

A、编制预算时列有赤字

B、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赤字

C、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

D、年终决算有赤字

42.我国财政赤字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率低下

B、我国财政担负着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

C、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开展

D、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43.我国发行的国债的主要目的是()。

A、加快经济建设

B、调节货币供给量

C、抑制社会消费

D、弥补财政赤字

44.在下列财政收入形式中政府以有偿形式取得收入的形式为()

A、税收

B、国有企业上交利润

C、规费

D、国债

45.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拥有国家预算的最终审批权。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财政部

D、全国人大常委会

46.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中,中央与地方分享增值税的比例为()。

第3 页共15 页

A、80%与20%

B、75%与25%

C、60%与40%

D、50%与50%

47.下列有关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在收入划分上实行分税制

B、预算调节制度的典型做法是实行补助金制度

C、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分立,自求平衡

D、最高权力机关只审批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包括在中央预算之中

48.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B、D财政政策的适当运用,有利于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C、“量入为出”、“轻徭薄赋”是我国古代的朴素财政政策思想

D、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对个人消费需求起决定作用

49.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有()。

A、增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B、减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C、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D、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50.积极财政政策其本质是()

A、扩张性财政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

C、平衡的财政政策

D、双松财政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51.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A、社会产品

B、剩余产品

C、剩余产品价值

D、国民收入

E、国民生产价值

52.公共产品的特征有()

A、不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盈利性

E、非竞争性

53.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可分割性

B、非竞争性

C、非盈利性

D、非排他性

E、竞争性

54.社会公共需要所包括的范围是()

A、国家职能需要

B、大型工程设施需要

C、社会再生产需要

D、宏观调控需要

E、公共教育卫生需要

55.财政属于()

A、生产范畴

B、上层建筑

C、分配范畴

D、经济范畴

E、历史范畴

56.我国财政支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A、建设公共财政原则

B、无偿性原则

C、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

D、财政收支相对平衡原则

E、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57.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的性质是()

A、政权建设支出

B、经济建设支出

C、社会消费支出

D、生产投资支出

E、非生产性支出

58.招标采购包括的形式有()

A、竞争性招标采购

B、选择性招标采购

C、限制性招标采购

D、询价采购

59.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房租补贴

E、社会优抚

60.我国政府部门管理的社会保险有()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61.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有()

A、税收收入

B、政府收费

C、债务收入

D、经营收入

E、罚没收入

62.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

B、教育文化水平

C、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D、价格

63.财政收入结构包括()

A、项目构成

B、所有制构成

C、使用构成

D、部门与产业构成

64.税收同其他分配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A、强制性

B、返还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65.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为()

A、3%

B、13%

C、17%

D、30%

66.现行增值税的税率有()

A、3%

B、17%

C、33%

D、13%

67. 2008年1月1日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有()

A、33%

B、25%

C、20%

D、15%

68.()的纳税人必须办理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纳税申报

A、月收入2000元以上

B、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

C、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D、取得金额较大的偶然所得

69.收费行为规范的标志有()。

A、以法制为基础

B、全部政府收入纳入预算

C、照章收费

D、财税部门总揽政府收支。

70.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A、清理整顿现有收费、基金

B、将部分事业性收费转作经营性收费管理

C、将部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改为相应税收

D、对部分保留的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

71.衡量国债规模的主要指标是()。

A、国债负担率

B、国债依存度

C、国债资金利润率

D、国有资产负债率

72.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有()

A、动用历年财政结余

B、举借内外债

C、预算列支

D、向银行透支和借款

73.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A、一级政权,一级预算

B、划分政府事权

C、划分收入实行分税制

D、转移

第5 页共15 页

支付制度

74.国家预算的类别有()

A、单式预算

B、复式预算

C、零基预算

D、增量预算

75.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有()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公平分配

三、名词解释题

76.市场失灵

77.财政

78.公共产品

79.公共需要

80.公共财政

81.财政支出

82.购买性支出

83.转移性支出

84.财政补贴

85.社会保障

86.财政收入

87.预算外收入

88.税收

89.税率

90.起征点

91.免征额

92.增值税

93.个人所得税

94.规费

95.事业性收费

96.财政平衡

97.国债

98.国库券

99.国家预算

100.财政政策

四、计算题

101.某杂志社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版杂志并从事广告业务,本月取得出版收入250万元(不含税),取得广告业务收入50万元。本月进项税额共计21万元,其出版业务和

广告业务的进项税额无法分别计算。请计算本月应纳增值税额。

102.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0年5月份购进货物支付货款5万元,销售货物取得含税销售额9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条件,计算该企业5月份增值税应纳税额。

103.某零售商店销售一件售价(含税)为2000元的衣服,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假定其进项税额为150元,计算该商店(一般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800元,计算其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1800元,计算其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五、简答题

106.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107.区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108.简述财政的基本要素。

109.简述公共财政的框架体系。

110.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111.简述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类。

112.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

113.简述财政支出的原则。

114.简述社会救济与社会保险的主要区别。

115.简述政府采购制度的作用。

116.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17.简述税收的特征。

第7 页共15 页

118.简述增值税的优点。

119.个人所得课的征收对象是什么?

120.规范收费行为的标志是什么?

121.简述国债的功能。

122.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哪些?

123.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124.简述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内涵及其特点。125.简述财政政策基本目标。

六、论述题

(略)……

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C

3. D

4. C

5. D

6. D

7. A

8. B

9. B

10. D

11. D

12. D

13. C

14. A

15. B

16. B

17. D

19. B

20. A

21. D

22. A

23. B

24. D

25. A

26. B

27. C

28. A

29. A

30. C

31. B

32. B

33. B

34. A

35. C

36. A

37. D

38. A

39. B

40. B

41. A

42. D

43. D

44. D

45. B

46. B

47. D

48. D

49. C

50. A

二、多项选择题

51. ABC

52. ABE

第9 页共15 页

54. ABE

55. CDE

56. ACDE

57. ACE

58. ABC

59. ABCE

60. ABC

61. ABCE

62. ACD

63. ABD

64. ACD

65. BC

66. ABD

67. BCD

68. BC

69. ABD

70. ABCD

71. AB

72. ABD

73. ABCD

74. ABCD

75. ABCDE

三、名词解释题

76.指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的无效率或低效率。

77.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份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简言之,财政就是政府(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78.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79.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

80.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它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81.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将财政收入集中起来的资金按照一定的政治经济原则,分配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

82.财政资金支出后能够购回商品和劳务,体现政府的市场性分配活动,反映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职能。

83.财政资金支出后不能够购回商品和劳务,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分配活动,反映政府在收入分配方面的职能。

84.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和社会目标,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经济的无偿补助,包括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等。

85.指社会成员面临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情况,而出现生活困难时,社会或政府给予金钱的或物质的帮助,以保障社会成员能维护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86.是政府(公共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利,依据一定的原则,通过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收入。

87.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允许单位自收自支的财政性资金,包括地方财政部门和行政事来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88.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89.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法定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和税收负担的尺度,是税制的中心环节。

90.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当课税对象数额大于于起征点时,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

91.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免征额,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份征税。

92.是对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形成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93.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94.国家机关或团体提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95.公共事业部门为社会和居民提供服务时收取的费用,按分类标准有象征性收费、成本性收费、盈利性收费。

96.即国家预算收支大体相等,略有结余的情况。

97.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发行的债券或借款,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

98.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中短期政府债券,用以满足财政的需要。

99.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100.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它是由税收、支出、预算、国债等政策构成的政策体系。

四、计算题

101.销售税额=销售额*税率=(250+50)*17%=51(万元)(4分)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21=30(万元)(4分)

102.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9/(1+3%)=8.74(万元)(5分)

应纳税额=8.74*3%=0.26万元。(3分)

103.不含税售价=2000/(1+17%)=1709.4(元)(4分)

应纳税额=(2000-1709.4)-150=140.6元(4分)

104.应纳税所得额=7800-800-2000=5000元(3分)

第11 页共15 页

应纳个人所得税=500×5%+1500×10%+3000×15%=625元(5分)

105.应纳税所得额=18800-100-2000=15000元(3分)

应纳个人所得税=500×5%+1500×10%+3000×15%+10000×20%=2625元(5分)

五、简答题

106.(1)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2分)

(2)某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2分)

(3)也要付出代价,但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2分)

(4)其物质手段只能来源于社会产品的剩余部份。(2分)

107.(1)是否有排他性。(3分)

(2)是否有竞争性。(3分)

另:公共产品绝大部份是无形的;私人产品绝大部份是有形的。(2分)

108.(1)主体是国家(政府)(2分)

(2)客体是一部份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主要剩余产品)(2分)

(3)财政活动形式是资金(2分)

(4)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分)

109.①公共财政收入体系:以税收为主,政府收费为辅。(2分)

②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分)

③公共财政调控体系:税收、公共支出、补贴、预算、国债、转移支付等。(2分)

④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加强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2分)

110.(1)资源配置:将一部分社会资源(即GDP)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2分)

(2)收入分配: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2分)

(3)调控经济(经济稳定与发展):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2分)

(4)公平与效率。(1分)

(5)监督管理:指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以及实现公平与效率过程中,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和制约。(1分)

111.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将财政收入集中起来的资金按照一定的政治经济原则,分配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按费用类别分类有:(2分)

(1)政治支出:国防费、行政管理费(2分)

(2)经济支出:经济建设费(2分)

(3)社会支出:科教文卫费、社会保障费(2分)

112.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将财政收入集中起来的资金按照一定的政治经济原则,分配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2分)

按经济性质分类有:

(1)购买性支出:财政资金支出后能够购回商品和劳务,体现政府的市场性分配活动,反映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职能。(3分)

(2)转移性支出:财政资金支出后不能够购回商品和劳务,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分配活动,反映政府在收入分配方面的职能。(3分)

113.(1)建设公共财政的原则(2分)

(2)收支相对平衡的原则(2分)

(3)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2分)

(4)公平原则(1分)

(5)讲求财政支出效益的原则(1分)

114.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政府举办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和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他不幸事故而生活困难者提供资金与实物救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险的补充形式。(2分)

社会救济与社会保险的主要区别:

(1)保障对象不同(2分)

(2)保障标准不同(2分)

(3)权利和义务对应关系不同(2分)

115.(1)财政方面: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4分)

(2)社会经济方面:(4分)

A、调节经济

B、促进就业

C、保护民族工业

D、保护环境

116.财政收入规模是财政收入的水平,通常用绝对数:财政收入总额,或相对数:财政收入/GDP来表示。(2分)

影响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3分)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2分)

另: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1分)

(2)分配(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1.5分)

(3)价格。(1.5分)

117.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2分)

税收的特征有:

(1)强制性(2分)

(2)无偿性(2分)

(3)固定性(2分)

118.增值税是对商品的法定增值额课征的一种税。(2分)

其优点有:

(1)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均的问题;(2分)

(2)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各种变化,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2分)

(3)有利于商品的出口退税,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2分)

第13 页共15 页

①119.工资所得

②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③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④劳动报酬

⑤稿酬

⑥特许权使用费

⑦股利、股息、利息

⑧财产租赁所得

⑨财产转让所得

⑩偶然所得

每点1分,答对上述任何8点给全分。

120.(1)以法制为基础(3分)

(2)全部政府收入纳入预算(3分)

(3)财税部门总揽政府收支。(2分)

121.(1)弥补财政赤字(2分)

(2)筹集建设资金(2分)

(3)调节经济(2分)

(4)连接财政与货币政策(1分)

(5)增强居民金融意识。(1分)

122.(1)动用历年财政结余(3分)

(2)举借内外债(3分)

(3)向银行透支和借款(2分)

123.(1)公开性: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2分)

(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2分)

(3)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2分)

(4)统一性: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1分)

(5)年度性:年度性原则,是指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这一预算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同时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1分)

124.分级分税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3分)

它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1分)

(2)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1分)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1分)

(4)预算调节制度。(1分)

(5)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的。(1分)

①125.充分就业(1.5分)

②物价稳定(1.5分)

③经济增长(1.5分)

④国际收支平衡(1.5分)

⑤公平分配(1分)

⑥生活质量提高(1分)

六、论述题

(略)……

第15 页共15 页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答:市场经济的本质: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 市场失灵的内涵:是指在原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很难毫无缺陷的运转,受其内在机制的制约总在某些领域存在失灵。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缺乏公共品(劳务)2.存在外部效应3.产生自然垄断4.信息不灵5.分配不公平 2、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态势是否健康?答:作用:(一)财政在总供需平衡中的作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总供需的平衡,财政在总供需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税收=投资+政府支出。财政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来影响总供需。(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参与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实质上是以分配实施着资源配置及收入调节等宏观功能:财产、行为流转税系与折旧直接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共同构成国民生产总值(要素分配);企业所得税、转移支付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社会保障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再分配);政府采购与政府转移支付构成政府支出,参与整个总需求平衡的调节。判断标准:1.财政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投资与进出口状态及递增速度;一、二、三产业发展态势;物价、就业状态;GDP增长状态;财政平衡与贸易平衡状态。2.财政基本形势。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取向及效果,财政收支结构;税收、公债状况;财政收支占GDP 比重及变化趋势,公债状况,财政秩序。 3、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 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第二阶段,1978—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三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对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改革大事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1979年实行包产到户,鼓励乡镇企业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鼓励个体经济发展(8人以下)1993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 财政改革:1976年围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逐步推进改革。财政体制与预算:1980 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基础上总额分成”;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1992年实行复式运算;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债: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91年采用承购包销制,1993年引进一级自营商制,1996年实行招标制发行公债。财政政策: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03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财务、会计制度: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3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4、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提供主体特性有效配置标准 公共品:政府效用不可分割受益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社会效益最大。 准公共品:政府或委托于市场 1.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俱乐部产品”(电影院、游泳池等)2.消费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教育、保健和图书馆)社会、经济效益兼顾。 私人品:市场效用可分割受益排他性消费竞争性经济效益最大 关系国计民生却具有垄断性、产业风险高私人经济不愿介入的领域由政府负担;而存在显著外部性、竞争性的行业及产业大多数由市场承担。 5、私人品供给与公共品供给的差异—鲍温模型P41 6、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答: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了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外部效应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负效应。外部效应理论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也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决定着财政职能的界限、政策选择及效率的调节。

财政学选择题题库

(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 财政 B. 货币政策 C. 税收 D. 国际贸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D) A. 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 B. 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 C. 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 D.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发展和稳定 正确答案:D 市场失灵的表现在(ABCD) A. 信息不完全 B. 公共产品 C. 市场垄断 D. 外部效应 正确答案:A B C D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BCD)。 A. 强制手段 B. 立法和行政手段 C. 财政手段 D.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C D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正确答案:正确 高等教育是一种(B) A. 劣质品 B. 准公共物品 C. 私人物品 D. 纯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是(A) A. 公共定价 B. 采取反垄断措施 C. 收费 D. 征税 正确答案:A 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等行业可采用的公共定价方法是(AB) A. 二部定价法 B. 负荷定价法 C. 平均成本定价法 D. 边际成本定价法 正确答案:A B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包括(BCD) A. 市场自由 B. 政府参股 C. 政府补贴 D. 政府授权经营 正确答案:B C D 若某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产。 正确答案:错误 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影子价格。正确答案:正确 在公共支出结构中,消耗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保证社会安定的职能 C. 资源配置职能 D.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 正确答案:C 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A.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 B. 非均衡增长模型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D. 政府活动扩张 正确答案:C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财政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在收入总额中,税收收入为主要来源。 (2)工商税收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上升;农业各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关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 (3)除预算内收入,中央和地方的预算外收入上升。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下降。不同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4)中国的税收收入以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为主。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5)与无偿获得各类收入不同的是政府还可以通过借债获得债务收入。 (6)财政级次是根据政府行政级次来划分的,有几级政府,便有几级财政。 1.财政学形成过程中推动的人物。 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威廉·配第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其《国富论》标志着系统财政理论体系的创立;马克思;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新古典综合学派,萨缪尔森《经济学》;公共选择学,布坎南,阿罗,《民主财政论》;马斯格雷夫;斯蒂格利茨 2.财政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早起财政思想;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现代财政理论。 3.经济学分析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对经济行为或政策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回答应该怎么样,非客观的方法。 实证分析:描述各种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联系。回答是什么,会怎样,主要涉及事实判断。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形成的过程与内容) 竞争的市场能够达到帕累托效率的结果。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市场失灵: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市场 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即产品或服务对生产 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 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课本)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公众共同受益,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PPT) “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他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相比之下,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萨缪尔森 4、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 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利。(课本) 非排他性(nonexcluding)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外是不可能的或成本很高的。如:国防、灯塔(PPT)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5、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 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课本) 非竞争性(nonrival)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PPT) 6、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定义见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成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财政学试题库

财政学试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国家财政是一个_________,同时又是一个_________。 2.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国家分配的主体的含义是国家是分配的前提、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_________、_________地位、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企业 D.市场 2.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是()。 A.剩余产品 B.公共需求 C.国家的存在 D.人民的要求 3.财政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剩余产品中的一部分 C.必要劳动产品 D.剩余产品 5.财政分配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国家主体性 C.公共性 D.无偿性 6.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7.现代西方财政学的创始人是(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 D.布坎南 8.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 A. 企业行为 B.公共部门经济行为 C.私人部门经济行为 D.中央政府支出 9.古典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威廉?配第 B.魁奈 C.亚当?斯密 D.阿罗 E.布坎南 10.现代西方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凯恩斯 B.魁奈 C.阿罗 D.大卫?李嘉图 E.萨缪尔森 11.下列属于财政范畴的有()。 A.税收 B.公共支出 C.公债 D.政府预算 E.政策制度 12.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财政学期末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债的功能之一是()。 A、弥补财政赤字B、扩大外贸规模C、削减行政管理费D、降低利率 2、财政分配包括()。 A、组织收入B、安排支出C、发行公债D、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 A、满足国家职能需要 B、满足政府职能需要 C、满足社会成员需要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下列属于典型公共物品的是( ) A、收费公园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5、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 A、社会产品 B、社会产品价值 C、剩余产品 D、剩余产品价值 6、下列税种中,属于共享税的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7、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事业单位 8、弥补财政赤字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银行透支 B、发行债券 C、增加税收 D、发行货币 9、从价税与从量税是按照下列那个标志进行的分类() A、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B、按税收管理体制 C、按课税标准 D、按课税对象的性质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经济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1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在() A、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B、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大体平衡 C、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D、劳动力充分就业 12、综观财政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可以归结为()的冲突与权衡 A、政府与市场 B、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C、失业与通货膨胀 D、公平与效率 13、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的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14、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15、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 A、保障项目单一 B、社会保障资金没有确定的资金来源 B、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企业来安排D、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16、高等教育需要实际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7、财政补贴通过直接影响()来影响经济 A、资源配置结构 B、相对价格结构 C、供给结构 D、需求结构 18、国债利率水平应当() A、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完整word版)陈共《财政学》习题

《财政学》习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效应 D.免费搭车 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 )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6.外部效应是指: ( ) 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 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上: ()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C.私人产品 D.公共产品 8.公共物品是指: ( )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产品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9.混合物品是指: ( )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 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 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2017年秋季《公共财政学》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财政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第一,非竞争性,即多一个人受益不会增加任何成本。第二,非排他性,即要将个人排除在享受纯公共物品之外,通常很难做到或不可能做到。 2.财政收入 答:所谓财政收入,是指公共部门为供应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 3.消费税 答: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的统称。 4.外部性 答:许多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不予考虑,成为外部化了的成本或收益,这就是外部性。 5.财政投资 答:财政投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 6.横向公平 答:福利水平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什么? 答: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 2.公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公债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当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仅凭税收不能满足开支以至出现赤字时,它就必须举债;二是社会上要有充足的闲置资金,可供政府借贷。 3.财产课税主要包括哪些税种? 答:财产课税是以一定的财产额为对象,向拥有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课征的税。财产税主要包括一般财产税、特别财产税、财产转移税。 4.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项目主要包括什么? 答:有两种主要的收入再分配项目:公共援助项目——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救济;社会保险——向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业者和病人提供保险金。 5.为什么在有些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干预市场? 答:第一,竞争性市场可能无法产生社会满意的收入分配。第二,有人认为,即使拥有完全信息的个人,也不能对他们消费的产品做出很好的判断,这样政府强迫人们消费某些物品(称为有益物品)就有了理论依据。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选AB。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财政学案例分析复习题

案例1: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当火车驶过农田的时候——外部效应与市场失灵 20世纪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仍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思考: (1)、什么是外部效应?在这个案例中外部效应是正的还是负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 (3)、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4)、为什么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优势? (5)、政府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列明政府活动的主要范围。 案例:2: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文化三农等事业发展情况

财政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按照教育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003-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2.43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年均增长18.8%,较好地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3-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8937.91亿元,比2007年增长25.5%。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598.54亿元,增长48.5%,主要用于: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秋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增加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费,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科书,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加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和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建设,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附属生活设施。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一二年级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三批共10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继续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财政学期末判断题解析

1.基尼系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 3.税收豁免是指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 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认购国债的能力随之增强,国债的规模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5.零基预算的特点是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按效益衡量业绩。× 6.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7.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8.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9.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10.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11.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 12.税负转嫁的最早方式是变化商品的价格。√ 13.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14.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15.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16.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17.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间内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 18.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 19.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两条渠道来进行的√20.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是财政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 21. 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23. 行为课税大都归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综合练习题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注意】本套资料题后的页码为主教材页码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B)。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A.社会总产品 B.物化劳动 C.必要劳动产品 D.剩余产品 3.美国经济学家定义的充分就业是指就业率达到(B)。 A.95% B.96% C.97% D.100% 4.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B)。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C.企业发行股票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5.将财政支出划分为建设性支出和非建设性支出,是按(B)进行的分类。 A.国家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6.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是按(C.)进行的分类。 A.国家职能 B.经济性质 C.有无补偿 D.具体用途 7.转移性支出主要的作用是促进(C.)。 A.资源有效配置 B.收入平均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公平 9.经济学家用来说明不同等级人口收入状况的图形是(A)。 A.洛伦兹曲线 B.拉弗曲线 C.生产可能性曲线 D.无差异曲线 10.财政补贴属于(B)。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投资性支出 11.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由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或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或实物,是一种(A)。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抚恤 D.商业保险 12.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13.国家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财政资金是(C.)。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专项收入 14.国家征税依据的是(B)。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公众的意愿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5.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C.)。 A.国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 16.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是(C.)。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个人税收负担率 C.宏观税收负担率 D.综合税收负担率 17.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C.)。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 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 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 A、扣除法 B、免税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 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