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针刀 三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针刀培训

针刀 三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针刀培训

针刀 三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针刀培训
针刀 三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针刀培训

针刀+三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谢春奇

(江苏沭阳颈椎腰腿痛专科江苏沭阳 223600)

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概述

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病变类型不一,据统计我国骨性关节炎(OA)发生率为3%.我国有13亿人口,这样算来就有3900万患者,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骨性关节炎可发生人类任何一个关节,比如手指,足踝关节,髋关节等,最常见的是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定义

1986年美国国际研究会议对骨关节炎做了一个定义,定义中阐述了临床表现、病理生理、生化及生物力学等改变。1994年对骨关节炎的定义又做了简明的阐述:骨关节炎是一组不同病因但有相似的生物学、形态学和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不仅发生关节软骨损害,还累及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最终发生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溃疡及整个关节面的损害。

这个定义文字较简明,而且强调骨性关节炎不是单一组织的损害,而是关节所有的组织,包括关节本身及其周围所有的组织。

2 骨性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1)年龄

年龄是最明显的危险因素之一。调查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在20-34岁的人群中为0.1%,而在65-74岁的人群中高达10-30%,大于74岁人群则超过30%。而我国正面临老龄化的趋势,以上海市为例,65岁以上人口达188万,占总人口比例11.5%(全国平均为7%),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数量也将随之增多。

2). 性别女性是男性的两倍。

3).创伤及反复的应力负荷

创伤,容易理解。比如关节骨折,韧带损伤,半月板手术后等均将导至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什么是反复冲击负荷呢?正常行走就是一个例子,行走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冲击力是体重的4-5倍,下蹲时则为体重的10倍。只要没有其它情况,关节是可以承受得起这种冲击负荷的。比如慢跑,一般锻炼等。其它情况比如篮球运动,路边失足,楼梯踩空等易导致关节软骨下骨小梁微骨折,该处缓冲作用减弱,负重的均一性降低,冲击力在该处引起关节面进一步损害,从而引起骨性关节炎。

4.)股四头肌萎缩。

5.)膝关节周围组织的病变。

6).肥胖

对于较胖的女性,体重减少5KG 即可降低50%的膝关节的发病率。

7.)其它如代谢异常,内分沁异常,先天性发育缺陷,遗传(指远端指间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3.1 临床表现

1).过去的几个月中膝关节经常疼痛。

2)关节活动时出现咿扎音。

3).发病期间早上关节僵硬小于30分钟。

4).年龄大于38岁。

5).体格检查时见膝关节骨膨大。

具有上述的1,2,3和4,或者1,2和5,或者1和5项者,可以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88

3.2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放射学标准

1).过去的几个月中膝关节经常疼痛。

2).关节边缘有骨赘增生。

3).滑液分析为典型骨关节炎表现。

4).年龄大于40岁。

5).发病期间早上关节僵硬小于30分。

6).关节活动时出现咿扎音。

具有上述的1和2,或者1,3,5和6项,或者1,4,5和6项者,可以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88%。

此标准是美国大学风湿病诊断和治疗标准委员会制定

3.3 鉴别诊断

两个方面:

?1).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

?2).膝关节本身其它疾病和损伤的鉴别。如外伤性滑膜炎,表现为关节积液;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损伤,十字韧带损伤,冠状韧带损伤,髌下脂肪垫损伤,髌骨软化症等。

4 针刀+三氧+手法治疗

4.1 患者体位:仰卧位,膝关节屈曲70-80度,膝下垫一高枕,足平放在治疗床上。

体表标志

1).髌骨:全身最大的籽骨,位于膝关节的前方,可以看到,其周边可以较确切摸到。

2).膝眼:位于髌骨下 ,髌韧带两侧的轻微陷处扪之,软压之可下陷.关节积液时该处膨胀。

3).髌韧带:髌骨下极至胫骨粗隆间的韧带,强劲有力,可以看到,并可以清楚扪及。

4).两侧关节间隙:在膝关节两侧前后的中线上,伸屈膝关节可扪及此间隙。

4.2 定点

4.2.1髌周型。髌骨活动受限,髌周有压痛或骨刺增生,在压痛处定点,一般在髌骨上、下、左、右、定4-6-9点。

4.2.2膝周型。疼痛和压痛在膝周围,而不是髌周围。在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上的压痛点。膝内翻在内侧,外翻在外侧定点。在股四头肌下端,髌韧带的上端压痛点定点。在髌下脂肪垫上端定点。

4.2.3混合型。各痛点依其位置不同,进行不同的操作。

4.3操作

.皮肤常规消毒,带手套,铺无菌巾,局部麻醉,先行三氧后做针刀术。常规做1~2次治疗。4.3.1.三氧关节腔冲洗:内外膝眼进针,内侧间隙窄的从内侧进针,外侧间隙窄的从外侧进针,注射浓度18ug /ml,量100~200ml, 反复冲击4次左右,最后保留20ml于关节腔。并发滑膜炎的病人一般需3~4次,三天注射1次,注射一次抽吸1次滑液,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天。

4.3.2针刀操作:

(1)在髌骨周围进针刀。刀口线与髌周切线位垂直,针刀体与髌前皮面呈120度角刺入,直达髌骨,调整针刀进入髌骨内侧面,再调整刀口线与髌周切线位平行,切开髌周筋膜1~3刀,再行纵行剥离,髌周各点均以此法进行切开剥离。

(2)膝周进针刀。

在侧副韧带上进针刀。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刺入达骨面,行纵行疏通与横行剥离,然后调整刀口线90度,切开剥离1-2刀。

(3)股四头肌下端点进针刀。

刀口线与与股四头肌纤维平行,针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达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有骨刺者在骨刺横轴上行切开剥离,并向周围铲剥。

(4)髌韧带上端处进针刀

刀口线与髌韧带纤维平行,针刀垂直皮面刺入达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有骨刺时调转刀口线90度行切开剥离。

(5)在髌下脂肪垫处进针刀

脂肪垫通透剥离,然后摆正针刀,将针刀体向下方倾斜,与下方皮肤号45度角,深入针刀达髌骨下极,调转刀口线90度,行切开剥离,将脂肪垫与髌骨下极粘连彻底松解开。

5. 针刀松解膝周

手法操作

(1)扳动髌骨。医生用手掌叩握在髌骨上行左右上下扳动,使髌骨活动度增加。

(2)屈曲和过伸膝关节医生站于患者床旁,一手握患肢踝部,另一手臂伸于膝关节下方,双手抬起患肢,并尽可能屈曲膝关节,达到松解膝关节,关节囊和各韧带的目的。

(3)牵引、推弹矫正内外翻畸形。在牵引状态下,手扶膝关节凸面,向凹面推弹,矫正膝关节内外翻畸形,以此矫正膝关节内部的应力失衡。

6 其它治疗

有条件的可注射一疗程玻璃酸钠,每年一次。其它药物一般不用,因为三氧具有超强氧化力,注射后无菌性炎症已经不存在了。

7 注意事项:

7.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针刀、穿刺针已进关节腔,一但感染,后果严重。

7.2本病是难治疗之症,针刀+三氧治疗有效快,恢复功能慢,要有信心和耐心,一定要坚持肢体功能锻炼,否则影响疗效。

8 康复锻炼

8.1股四头肌锻炼

患者坐在坚实的凳子上,将下肢绷直,足跟着地,紧紧收缩大腿肌肉,用力将膝关节推向地面;或躺平在床上,将下肢伸直,大腿肌肉紧收,将膝关节向床的方向推进。保持位置5秒钟,然后放松。

开始一周,每次重复10下,每次收缩保持5秒,每天练习7次。3天后每天每次增加1下,最后到15下,这样每天可收缩放松肌肉105下,以后维持这个量就可以了。如果膝关节疼痛,可在练习前先热疗15-20分钟。

8.2 股内侧肌的锻炼

坐在坚实的凳子上或者平躺在床上,交叉踝关节,将右下肢放在左下肢的上方。下肢须尽量伸直,足跟着地或者紧压床垫,右上肢尽力推向下,而左下肢尽力推向上方,使得踝关节推挤在一起,(就如正在两踝关节之间挤压核桃)。

4天后每天每次增加动作1-2个,一周后达到每次15个动作,每天完成105个动作,以后维持这个量就可以了。如果膝关节疼痛,可在练习前先热敷20分钟。

可先做股四头肌锻炼,再做股内侧肌锻炼。

9 特点:

9.1我们的方法创伤小,对关节内环境干预小,真正体现了微创。

9.2可以在疾病任何阶段进行治疗。

9.3而且具有可重复性。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症(退行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 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 西医学中退行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 (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 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勃稠,wBc<200(个/ml; (4)中 老年患者(多40岁); (5) 晨僵感30min 、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6)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 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辨证分型 风寒湿痹 (1) 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 肢体多 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 等表证。舌苔 薄白,脉浮或浮缓。 (2) 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 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 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 关节活 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 脉濡缓。 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活多个关节,活动 不便,局 部烧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 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 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活黄腻,脉滑数活浮数。 痰瘀痹阻: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活关节肌 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玩麻活重着,活关节僵硬变 性,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活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二、 1、 甚 、甬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 2、

关节镜结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结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14T16:32:33.1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作者:王囡 [导读] 探讨关节镜集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方法参考 王囡 (中国人民解放军91033部队卫生队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集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采用关节镜联合小针刀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优40例,良36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结论:关节镜可以准确的判断半月板损伤的情况,小针刀可以对膝关节周围紧张等情况进行松解,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后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小针刀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59-02 半月板损伤为膝关节的一种病变,病变后发生软骨形态改变以及退行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使用关节镜诊断可以明显的提高诊断的效果,并且不会损伤滑膜、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的挥发较快。但是由于膝关节的解剖生理结构比较特殊,膝关节的韧带松弛或者紧张等均会引起膝关节的不稳定,发生不当的内收或者外展时会造成半月板的损伤。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采用关节镜集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将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来源及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纳入标准:MRI以及X线诊断证实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没有严重的骨关节退变;患者同意本次的治疗方法;排除标准:膝关节具有局部或者全身感染的患者;膝关节严重变形;严重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同意本次的治疗方法。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20~65岁,平均(32.5±12.9)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4.5±3.2)年。本次的临床研究方法均经过我院院办的审批通过,符合伦理法规。 1.2 治疗方法 1.2.1关节镜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腰硬联合麻醉,气囊止血带置于大腿上段,关节镜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观察损伤情况以及具体的部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部位以及切除情况。术后冲洗关节腔,术后加压包扎,冰袋冷敷切口处。 1.2.2小针刀治疗:关节镜治疗后,对于患侧的膝关节股四头肌以及髌上黏连带和股中间肌等使用汉章牌4号针刀确定进针的方向,使得刀口线和施针的部位神经血管、肌肉韧带纵轴一致,针刀体与术区的皮肤垂直进针,依次的切开黏连和硬结,然后剥离,对于骸骨活动受限或者活动不能的患者经过髌骨两侧缘进针进行剥离,针下有松解感的时候局部止血,创可贴将针眼封闭,每周进行1~2次,每次松解6~8个点,连续进行2~4周的治疗。 1.2.3康复训练:治疗后知道患者在床边进行康复训练,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及直腿抬高练习等训练,屈伸膝关节的锻炼以及适当的负重。 1.3 治疗标准[1] 治疗1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膝关节的挥发情况参考Lkeuchi评价,优:关节无弹响,没有疼痛感;良:关节无弹响,运动后偶尔有轻度的疼痛感,活动不受限;可:关节有弹响,运动时中度疼痛,活动不受限;差:关节弹响,运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 2.结果 随访12个月后,85例患者中,优40例,良36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76/85);治疗的过程中以及随访的过程中均未发现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该种治疗模式安全可靠,不会增加患者的负担。 3.讨论 膝关节的半月板承接负荷、稳定关节以及润滑关节等作用,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半月板承受至少50%的膝关节的压力,90°左右的屈伸活动范围大约承受85%负重。半月板囊肿、先天性畸形等原因会造成半月板的损伤,使得膝关节的生物学特征被改变,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关节镜可以准确的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情况,提高确诊率降低误诊率,并且治疗的过程中操作简单,创伤较小,且术后的感染率较低。而小针刀治疗主要是对膝关节的病变组织见松解和切除等,从而缓解肌肉痉挛、切口瘢痕组织,达到松解关节等目的。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我们给予8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采用关节镜加小针刀进行治疗,首先使用关节镜对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情况进行具体的观察和分析,然后根据损伤的情况以及程度选择使用的手术方法,手术切除后使用小针刀对于黏连的组织进行松解。之后再叮嘱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及直腿抬高练习等综合的训练,经过治疗后,85例患者中,优40例,良36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结果与前人报道的基本一致,且患者均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均说明采用关节镜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临床疗效以及较高的安全系数[2,3]。根据本次的研究结果综合前人的报道我们认为:关节镜可以准确的判断半月板损伤的情况,小针刀可以对膝关节周围紧张等情况进行松解,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后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 [1]冯建来,赵艳玲,支世保,等畅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13,22(1):46-47. [2]陆雯俊.关节镜结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3,37(12):1221-1223. [3]束军潮.关节镜结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及膝周围黏连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14,38(3):251-252.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汇总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 11七骨宁应锋311020102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又称为类风湿病。好发于手、腕、膝、踝、和足部等小关节,症状反复发作,呈对称性分布。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受限,明显的晨僵以及类似增生性的关节病的关节僵硬现象,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由于西医学对于本病病因以及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目前没有特效药,对此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但此病属于中医的痹病,中医对此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认为主要以素体虚弱,风湿寒热的侵袭以及痰瘀互结有关。其中独活寄生汤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可以很好的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痛苦,使该病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治疗。目前国内对独活寄生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功效还是比较认可,但是还不是普遍认可,特别是在西医方面。同时目前我们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使用独活寄生汤手段不够灵活。此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独活寄生汤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可度和认识到要灵活使用独活寄生汤。 1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历史 阮道英,须五平在1995年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剂,临床随证加减,灵活变通,治疗痹证45例,有效率为86.7%【2】。 黄朝勇于1997年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两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获得满意疗效。经治疗关节肿胀消退,疼痛消失,血沉至

正常者为显效。关节肿胀基本消退,疼痛基本消,血沉下降60以上者为缓解。症状体征无好转,化指标无进步或恶化者为无效。本组30例经治疗显效21例,缓解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 0% 【3】。 2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现状 2.1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9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应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4】。 常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皮质激素治疗,但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长期使用还可导致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随着中医药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类风。独活寄生汤出《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药方中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牛膝、地黄、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川芎、当归、白芍补血活血,茯苓、甘草益气扶脾。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扶正固本,祛风除湿,散寒止痹,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效,在基本药方基础上辨证加减用药能够取得更为可观的临床疗效。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独活寄生汤能通过减轻或抑制滑膜组织炎症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关节肿胀的目的。

《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周谋望李建华岳寿伟何成奇张长杰马诚王玉王惠芳宋林牟翔朱珊珊张芳郑光新杨卫新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有关。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髋、踝、手、脊柱等关节,亦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原因不明,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骨关节炎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临床表现与评定 一、病史 应详细采集病史,了解发病时间、病情演变经过、治疗过程及转归。 二、症状与体征 1.关节疼痛及压痛:是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关节局部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僵硬: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有发紧感,常称之晨僵,活动后可缓解。 3.关节肿胀:当骨关节炎合并有急性滑膜炎发作会出现关节肿胀。 4.关节畸形:见于病程较长、关节损害、骨赘增生较严重的患者。手部关节肿大变形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 5.骨摩擦音(感)及关节弹响: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摩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 6.关节活动障碍、肌肉萎缩:行走时软腿或关节绞锁,关节活动障碍。关节疼痛及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 三、实验室检查 合并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 rate,ESR)的轻度升高;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可出现原发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四、影像学检查 应常规行x线检查,观察有无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部分关节内可见游离体或关节变形。 五、康复评定 1.疼痛评定:可选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2.关节肿胀评定:可选用关节围度测量。 3.肌肉力量评定:可选用徒手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等。 4.关节活动范围评定:ROM。 5.关节功能评定: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不同选择相应部位的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关节功能评定。 6.ADL评定及生活质量评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针刀治疗慢性膝关节炎详解

针刀治疗慢性膝关节炎详解 1F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依据:一、膝关节疼痛,常为持续性钝痛,一般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二、膝关节常有胶着现象,即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个位置上,运动时有一种僵硬感,活动后好转,并有软腿欲跌的现象。三、膝关节功能轻度或中度受限,行走不便,下蹲困难。四、有积液者,浮髌试验阳性。五、X线膝关节正侧位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边缘增生,或有骨刺形成。2F治疗:一、基础治疗:患者均配合统一的基础治疗。包括病人教育、自我调理、适当锻炼。让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消除抑郁状态;指导病人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如调整劳动强度、保护受累关节;有肥胖者应劝减肥;教会病人自我锻炼方法,以主动不负重锻炼为主。 二、三步序贯治疗:治疗前应该仔细检查腰臀大腿以及膝关节局部的软组织改变和异常病变处。特别要重视肌肉的起止压痛点和肌筋膜触发点。1.腰椎旁治疗:患者俯卧位,仔细检查患者腰1-腰4椎旁软组织的紧张、压痛或条索处,采用0.8mm三号针刀对病变处行切开松解等内手法治疗。2.臀大腿小腿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坐骨大孔【坐骨大孔的出口】/【髂缘】处,引起膝前痛常见的有股四头肌肌筋膜触发点,以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多见,膝内侧痛的有股

内收肌群(股内收长肌.短肌和大肌).股薄肌.缝匠肌肌筋膜触发点,膝外侧痛的有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肌筋膜触发点,膝后面痛的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腘肌.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跖肌肌筋膜触发点。根据疼痛部位由肌肉近端向远端触诊,寻找敏感压痛点,痛点处可触及条索状结节。每次选择6---10个点,选择0.6mm三号.四号针刀或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在其明显压痛点反复穿刺松解,使患处有肌肉抽搐和激烈酸胀不适感,如此反复进行穿刺治疗,直到患者没有酸胀疼痛感和肌肉抽搐为止。3. 膝关节局部治疗:重点是髌下脂肪垫,内外侧副韧带,鹅足滑囊,腘肌,后关节囊等处,分别行小针刀松解治疗。三:疗程:每步治疗间间隔3---7天,三步完成为一疗程。临床中我们发现:腰椎旁治疗后,之前确定的触发点很多已经缓解,而行触发点治疗后,肌肉起止点的压痛进一步减轻或消失,前二步完成后仍有疼痛再行膝关节局部松解。3F讨论:[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2].我们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膝关节力平衡失调,使膝关节内部产生了高应力点,形成了骨刺。我们在采用针刀治疗膝关节力平衡失调时,既要注意局部因素,更要注意整体因素。首先是支配膝关节周围肌肉

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转载) 发表者:吴恒莲482人已访问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是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的发生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OA在中年以后多发,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在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为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80%。该病有一定的致残率。 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前者是指原因不明的OA,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多见于中老年人;后者是指继发于关节外伤、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病、炎性关节病、地方性关节病、其他骨关节病等。有时很难鉴别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问诊和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继发性OA的诊断。本病按照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OA和放射学OA。前者伴有明显的OA临床症状,而后者无临床症状只有X线表现。 1 临床表现 1.1常见症状和体征 本病好发于膝、髋、手(远端指间关节、第一腕掌关节)、足(第一跖趾关节、足跟)、脊柱(颈椎及腰椎)等负重或活动较多的关节。 1.1.1 关节疼痛及压痛: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

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疼痛在阴冷、潮湿和雨天会加重。 1.1.2 关节肿大: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部位触及骨赘。 1.1.3 晨僵:患者可出现晨起或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0.5h。 1.1.4 关节磨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磨擦音(感)。 1.1.5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关节肿痛,活动减少,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等引起关节无力,活动受限。缓慢发生,早期表现关节活动不灵,以后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还可因关节内的游离体或软骨碎片出现活动时的“绞锁”现象。 1.2 不同部分OA的表现特点 1.2.1 手: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伸侧面的两侧骨性膨大,称赫伯登(Heberden)结节。而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者则称为布夏尔(Bouchard)结节。可伴有结节局部的轻度红肿、疼痛和压痛。第一腕掌关节受累后,其基底部的骨质增生可出现方形手畸形,而手指关节增生及侧向半脱位可致蛇样畸形。 1.2.2 膝:膝关节受累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危险因素有肥胖、膝外伤和半月板切除。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下楼梯更明显,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关节局部肿胀、压痛、屈伸运动受限,多数有骨磨擦音。

骨关节炎及其药物治疗的最佳选择

?专论?骨关节炎及其药物治疗的最佳选择 施桂英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不难看到步履蹒跚的中老年人在小心翼翼地过马路、进出汽车。如无其他情况,他们的痛苦无疑是膝关节的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关节炎。在美国总人口中的15%患关节炎,其中43%为OA。另有资料显示,65岁以上的人群中,半数以上有膝OA的放射线片证据,以及实际上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人都有至少1个关节有OA 变化。我国OA患者至少在5千万以上。在45~55岁的人群中,男女发病频率相当,而55岁以上以女性患者明显居多。 OA以手、膝、髋和脊柱关节最易受累。因病变关节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将OA分为手OA、膝OA、髋或脊柱OA等。因病因不一,临床上有特发性和继发性OA之分。一般情况及本文所指的是最多见的原发性OA,简称OA。 关节软骨的基本成分是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基质的大部分为水分,其余30%为结构性基质成分,主要由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及硫酸皮肤素等与一中央蛋白核连接形成的蛋白聚糖单体,及由多个该单体经连结蛋白与长链透明质酸连接而形成的蛋白聚糖聚合物,以及由无数该聚合物交织镶嵌于胶原纤维网中所构成。正常情况下,软骨基质的合成和降解保持平衡状态。正常关节软骨光滑,有一定厚度,对关节发挥保护、减震及减少摩擦等重要生理作用,是维持关节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部分。 O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但人们已认识到遗传、年龄增长、肥胖、某些职业、体力劳动、外伤及雌激素水平下降等,都可能是OA的诱发因素。OA的病理学特点为始发于关节软骨的变性、糜烂、溃疡和脱失,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以及边缘性骨赘形成。组织学上显示软骨表面碎裂,垂直裂隙,晶体沉积和血管入侵,以及修复的标志———骨赘形成,最终软骨全部脱失,软骨下骨硬化及局灶性骨坏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死。生物化学上的特征为构成软骨基质的蛋白聚糖浓度减少及其分子大小和聚集性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和排列异常,以及基质中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和降解增加。总之,OA虽然从关节软骨起病,但也影响整个关节结构,包括软骨下骨、韧带、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外肌肉,最终因关节软骨全部脱失而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OA的临床表现为病变关节的疼痛、触痛、发僵、肿胀、摩擦声、变形和活动受限。与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OA极少伴发全身其他症状,而且关节症状往往在活动过多时出现,休息后可减轻。该病不出现RA常见的实验室异常,如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加等。但当OA患者伴滑膜炎时可有血沉轻度增快。X线片检查对膝、髋和脊柱OA具有诊断意义。 OA治疗的基本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延缓进程及矫正畸形。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重视对OA的研究,并将OA的药物治疗分为改善症状和改变病情的药物两类。目前,和其他任何方法相比,药物治疗OA具有举手可得、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及易于维持的优点,值得在我国尚未普遍重视的这一领域加以推广。以下仅就OA,特别是膝关节OA的药物治疗及其策略做简要介绍。 1 抗炎止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用药物控制疼痛是最有效的方法。为了缓解膝OA的疼痛,国外推荐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因该品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及费用低。通常总量不超过3g/d。但长期大剂量使用有引起肝或肾损伤的报告。经上述药物未获疗效,或伴有膝关节积液或持续疼痛的患者,宜选用其他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简称抗炎药):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适于治疗OA。国外研究显示如阿司匹林、水杨酸、保泰松、吲哚美辛和萘普生等,对关节软骨基质蛋白聚糖合成有抑制作用,不利于OA,故不宜选用,至少不应长期使用;另一些药物如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 1.肝肾亏虚为本 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 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那么瘀血是怎么来的呢,瘀血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肝肾亏虚,气血生化无源,精亏血少,筋脉空虚,同时肾阳虚衰失去温煦推动作用,经脉滞涩,血气运行不畅形成瘀血。2、风寒湿侵袭,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入经,则经脉滞涩,气血不通。

_骨性膝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1)

Environ M ed,2006,48(5):455-4611 [25]Fri d l yand LE,Ph ili pson LH1Reacti ve speci es and early m an ifes- tati on of i n s u li n resist ance i n t yp e2d iabet es[J]1D i abetes Obes M etab,2006,8(2):136-1451 [26]ChooH J,K i m J H,Kw on OB,et al1M i tochondria are i m paired i n the ad i pocytes of t ype2d i ab eti c m ice[J]1D i ab etologia,2006, 49(4):784-7911 [27]Hajl und K,M ogensen M,Sah li n K,et al1M itoc h ondri a ldysf un c- ti on i n typ e2d i abetes and obes it y[J]1Endocri nolM etab C li n North Am,2008,37(3):713-7311[28]Ozcan U,Cao Q,Y il m az E,et al1Endop las m ic reti cu l um stress li nks obesit y,i n s u li n action,and typ e2d i abetes[J]1S ci en ce, 2006,306(5695):457-4611 [29]Oza w a K,M i yazak iM,M ats uh isaM,et a l1The endop l as m i c re- ti cu l um chap eron e i m p roves i n s u li n res i s t an ce i n type2d i abetes [J]1D i abetes,2005,54(3):657-6631 (收稿日期:2010-04-19;修回日期:2010-09-29) (本文编辑:潘雪飞) 骨性膝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丁勤能1综述,徐兰凤2审校 [摘要]本文从针灸的方法及取穴特点两方面综述近十年来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并作了展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提供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针灸 中图分类号:R684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71X(2010)06-0529-03 骨性膝关节炎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中最常见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能力。祖国医学把本病归入/痹证0、/骨痹0、/筋伤0、/劳损0等范畴,历代医家对病因的认识基本一致,认为主要与年老体衰,长期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有关。病因主要为年老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长期劳损,血瘀气滞。而风寒湿邪杂至、痹阻经络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治疗方法有中医、西医、中西结合等。以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关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报道日益增多,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亦有对其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能提高疗效的最佳方法。现将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方法综述如下。 1针灸方法 111传统针刺这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最常用的方法,一般使用单纯针刺的治疗方法比较少,常与其他辅助治疗配合使用。何庆勇等[1]采用以痛为俞、局部取穴的原则,针刺血海、梁丘等穴,辨证加减,配合自制中药,治疗33例,总有效率96197%。张小玲等[2]报道使用常规针刺后,紧接着 作者简介:丁勤能(1978-),女,江苏宜兴人,医学硕士,从事针灸、康复临床工作 作者单位:11210002江苏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康复医学科;21210029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在相关穴位上做中频治疗(高级电脑中频治疗仪YK-2000B/C型),每次治疗20m i n,总有效率9610%,同时认为针灸配合中频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针灸。 112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现在一般使用艾柱为多。李永红等[3]将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膝三针(阳陵泉、内外膝眼)等穴位,行捻转手法,得气后将115 c m长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针燃尽3段艾条,各穴均留针20m in。对照组取穴、留针同治疗组,不加艾条灸,10次为一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19%。王学普[4]采用温针配合刮痧治疗48例,采用长约1c m,直径约015c m的梭型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燃尽为止,使热力传入患处,经过1~3个疗程,总有效率9719%。 113灸法李宁等[5]使用艾条悬灸腰阳关和犊鼻后再配合运动疗法,对止痛和关节稳定度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的物理远红外线治疗仪,总有效率100%。廖钰等[6]将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双艾条加手法组、单艾条不加手法组、温针灸组,观察3组疗法对膝关节炎近期和中长期疗效,结果显示双艾条加手法组和温针灸组明显优于单艾条不加手法组,同时研究认为不同的艾灸方法、刺激量治疗膝

2017年(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2017年(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推荐1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建议参与自我管理项目,包括力量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神经肌肉训练和参与与国家指南一致的体力活动。推荐等级: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推荐2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5,建议减肥。推荐等级:中度推荐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3a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针灸疗法。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推荐3b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疗法)。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3c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按摩治疗。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 4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外翻应力支具(使膝内侧间室不负重)。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 5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不建议使用外侧楔形鞋垫。推荐等级:中度推荐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 6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按 照2007年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在《骨关节炎诊断指南》中的诊断标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实施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而对照组采用服用双醋瑞因胶囊和安阳精制膏外贴患处,通过利用15 cm模拟标尺方法、行走13 m所花费的时间、在日常活动中如上下楼梯这几项指标,分别记录所有患者膝关节在受试前后当中的疼痛度,从中分别记录临床控制、有效、无效、痊愈的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按照其设计的步骤均完成临床的治疗,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014,P=0.0277)。结论: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膝骨性关节炎;独活寄生汤;中医药疗法 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当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病,对于老年人而言,是最容易发生的,但中年人也不例外。临床上常常会出现膝关节的疼痛、变形以及活动受到限制等现象[1]。对于这种病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很多,但大部分都不能根治。就这一问题,笔者在2010年5月-2013年12月将56例膝骨性关节炎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与双醋瑞因胶囊和安阳精制膏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2007年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在《骨关节炎诊断指南》中的诊断标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28例患者中,男8例,女20例,年龄24~74岁,平均(43.3±14.6)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60.25±4.56)个月;病变类型:左膝病变7例,右膝病变10例,双膝病变11例。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7例,女21例;年龄20~70岁; 平均(42.4±9.8)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58.23±4.76)个月;病变类型:左膝病变6例,右膝病变13例,双膝病变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ACR的相关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实施诊断,(1)大多数患者在近1个月内出现膝关节疼痛;(2)患者的年龄超过36岁;(3)在活动时关

针刀治疗慢性下肢疼痛 膝关节的治疗技术

针刀治疗慢性下肢疼痛、麻木的疗效分析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针刀疼痛科张瑾 慢性下肢疼痛、麻木,一个临床我们经常遇见的症状,或单侧或双侧,或伴有腰部症状,大部分经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然而,临床上单纯治疗腰部,却未必奏效。我们从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发现,不管其下肢疼痛麻木的病因是什么(根性或干性),只要能在臀部找到压痛和条索,并针对它进行针刀松解,多数情况下都能较快的解除痛麻症状。 一、一般资料: 我们整理了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以慢性下肢疼痛、麻木为主诉的病人共351例,男性228例,女性12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23年,最短二月。其中279例既有下肢症状又有腰部症状,72例仅有下肢的痛麻,而无腰部症状及体征。351例患者中有329例经CT扫描显示腰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的膨出和突出,占总数的93.7%。 二、治疗方法: 1、选点: 1)在臀部的臀中肌、梨状肌、阔筋膜张肌、骶骨旁、坐骨结节等部位寻找阳性反映点(压痛、条索、硬结),一次选点3~6个。 2)伴腰部症状者在腰椎关节突、横突、棘突等部位寻找压痛点,一次选点2~5个。 3)对于病程长,顽固难治的病人,治疗后期还应在大腿、小腿等处寻找阳性反映点。 2、手法: 1)除梨状肌上、下孔外,刀口线均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平行进针,达骨面后稍提起,行纵行疏割,横行剥离,然后,横转刀口,切断部分肌纤维。 2)松解梨状肌上、下孔时,刀口线始终与神经、血管纵轴平行摸索进针,不强求到骨面,遇阻力感,且病人无下肢放电感和剧烈疼痛,即可行切摆手法,但宜少切多摆。(见图—6) 3、针刀治疗5~7天1次,要求病人治疗3~5次。 三、治疗效果及疗效标准 351例病人治疗最少1次,最多5次,平均2次。疗效及标准如下: 治愈:177例(50.4%),症状完全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 显效:120例(34.2%),症状大部分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 好转:39例(11.1%),症状部分消失,能从事较轻工作。 无效:15例(4.3%),症状无明显减轻,不能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好转或无效的45例病人中,43例仅治疗了1次,2例无效者后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四、典型病例 陈仁贤,男,44岁,右下肢疼痛、麻木半年,加剧半月,于2001年5月10日入院。入院时,右侧臀部及小腿前外侧疼痛剧烈,夜间尤甚,不能行走,伴右足麻木。查:腰椎生理弧度存,下腰段略向右侧凸,右侧腰4、腰5椎体旁(关节突、横突)均有明显压痛,无下肢放射痛,右侧臀部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明显压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右足大趾背屈功能减弱。CT报告:腰4~5椎间盘突出(中央偏右,约0.68cm),伴继发性椎管狭窄。治疗时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及腰4~5、腰5~骶1、骶髂关节等部位的压痛点进行针刀松解,5~7天1次,治疗3次后右下肢痛麻明显减轻。约半月后,患者因弯腰干活右下肢痛麻突然加重,查:腰椎旁压痛已不明显,仅臀部及小腿前外侧压痛明显。MRI显示:腰3~骶1椎间盘变性

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指南

骨性关节炎诊治指南 [概述]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国内的初步调查显示,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 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性关节炎。该病的最终致残率为53%。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为常见。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无地域及种族差异。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动时的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 (1)关节疼痛及压痛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肿胀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但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周围触及骨赘。 (3)晨僵患者可出现晨起时关节僵硬及黏着感,经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4)关节摩擦音主要见于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摩擦音(感)、捻发感,或伴有关节局部疼痛。 2、不同部位的骨性关节炎 (1)手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伸侧面的两侧骨性膨大,称赫伯登(Heberden)结节。而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者则称为布夏尔(Bouchard)结节。可伴有结节局部的轻度红肿、疼痛和压痛。第一腕掌关节受累后,其基底部的骨质增生可出现方形手畸形,而手指关节增生及侧向半脱位可致蛇样畸形。(2)膝关节膝关节受累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危险因素有肥胖、膝外伤和半月板切除。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病例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 (3)髋关节髋关节受累多表现为局部间断性钝痛,随病情发展可成持续性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可以放射到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臀部。髋关节运动障碍多在内旋和外展位,随后可出现内收、外旋和伸展受限。 (4)脊柱颈椎受累比较常见。可有椎体、椎间盘以及后突关节的增生和骨赘,引起局部的疼痛和僵硬感,压迫局部血管和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的放射痛和神经症状。颈椎受累压迫椎-基底动脉,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腰椎骨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以及马尾综合征。 (5)足跖趾关节常有受累,除了出现局部的疼痛、压痛和骨性肥大外,还可以出现拇外翻等畸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