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陆开启汉唐般盛世

大陆开启汉唐般盛世

大陆开启汉唐般盛世
大陆开启汉唐般盛世

大陆开启汉唐般盛世

台海网9月21日讯据香港中评社消息,台湾世新大学兼任助理教授戚嘉林在《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专文《台湾为何要与大陆统一》,作者认为:“从中华民族漫长历史长河的宏观视野来看,…中华民国?可说如秦汉与隋唐中的秦隋翻版,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动乱,隋朝结束了南北朝三百年的分裂动乱,但秦隋只是为后续的汉唐开启了盛世。国民党政府之于中共,就如同秦之于汉,隋之于唐。…中华民国?虽然推翻满清,但未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反而使中国陷于中央政府解体,各地军阀据地称雄,外加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国土大半沦陷,抗战胜利,兵败退迁台湾。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在大陆,则开启了一如汉唐般中国崛起的盛世。故以史为鉴,当此中国再次振兴复兴之际,展望未来,两岸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天命。”,文章内容如下:

对今天的台湾社会来说,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就是统独问题。统独问题反映在政治运作上的蓝绿分裂,使得台湾的许多公共政策蓝绿都无法客观对话,使得台湾经济发展停滞二十年,统独问题甚至撕裂我们的社会。因此,有些民众问两岸为什么要统一?台湾为什么要与中国大陆统一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统一的民族感情

27年前就有人曾经问邓小平同样的问题。1986年9月2日,邓小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六十分钟(Sixty Minutes)节目记者华莱士(Mike Wallace)的访问。Wallace突然问邓小平,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回答,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感情的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邓小平从民族历史的高度,简短明快的回答了MikeWallace的问题。

邓小平对统一的感情,我们可以“同理心”了解。道理很简单,就如同我们台湾社会不允许屏东和花莲独立一样。在感情上,台湾社会不可能让屏东和花莲独立,就如同大陆社会不可能让台湾独立一样。当然,关于屏东和花莲的独立论述,乍听之下,大家以为是天方夜谭。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样的论述在历史上是出现过的,那就是日本曾借口屏东和花莲等地少数民族地区是清朝“化外之地”“政教不及”之处为由(即因为清朝行政权不及之处,故其不属于中国管辖之独立地区),于1874年派兵侵略屏东恒春。当时,这种屏东和花莲不属于台湾的分离论述,遭到包括台湾在内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最后中央自内地调遣精锐的淮军十三营洋枪队6,500人增援台湾,以临战手段威慑,逼退日本。

民族主义的要求

故无论是大陆社会决不允许台湾自中国分离出去,或台湾社会决不允许屏东和花莲自台湾分离出去,二者都是感性的反应,是一个蕴含民族主义的感性问题,也就是政治学教科书上所说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

现代民族主义现象大约是18世纪首先出现在欧洲,民族主义有许多不同的意涵,致使其真正的观念混杂。因为民族主义本质涉及共同的历史传承、共同的文化情感、甚至共同的血缘,故民族主义的本质是复杂的,很难予以精确的定义,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定义。如果从不同的历史与社会角度,则民族主义有不同的面向,故民族主义有如刃的两面,尤其是族群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将族群认同无限上纲,从而将族群民族主义转变成分离主义。但另一方面,民族主义也唤醒了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使民族菁英为其民族振兴而奋斗。

两岸四百年血脉融合

在台湾,我们同属中华民族。四百年来,台湾历经荷郑时期的汉族移民、尤其是郑成功的明郑大军移民、清初百年百万汉族移民及其汉番通婚、1949年国府迁台91万内地官民移民及其外省本省和外省原住民大肆通婚、两岸开放后30万大陆配偶再移民,这些血脉融合,是现状也是现在进行式。因此,两岸“四

百年血脉融合”,融合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使我们是同文同种的中国人。诚如总书记习近平接见连战时所说,两岸这种血缘纽带,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断,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个事实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

在具体的生活层面,当我们回到大陆内地,无论是在北京、在上海、在厦门……,大陆民众视我们为同胞,决不会将我们当成日本人或韩国人,因为我们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天经地义的事。

当然,前面是从血缘纽带的民族感情角度论述统一,但一定也会有民众问的问题和Mike Wallace不一样,可能从现实的角度考量认同,关心统一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关心以什么方式统一?统一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这种从现实角度出发的国族认同,学界早已有所探讨,认为国族认同是过去的历史传承、当前的需求与未来的期望三者间不断重组调整的结果,其间公权力扮演重要角色。所谓当前需求与未来期望,就是两岸和平红利。

厚植共同利益

对此,大陆学者也为我们台湾同胞设身处地的着想,例如厦门大学陈孔立教授、上海东亚所章念驰所长早在13年前,就认真思考如何给予台湾好处。章念驰所长在中国评论月刊上发表过多篇关于统一的论述;陈孔立教授还在《人民日报》(2000年5月30日)发表《和平统一的十大好处》等,他们对台湾民众的深情善意,令人感佩。归纳他们所提的统一好处,不外乎两岸统一能带给台湾诸多的经济利益,统一后台湾可省下武器采购的天大经费的财政利益,民众免服兵役的安全利益。当时可能觉得很遥远,但今天随着两岸的密切交流,部分已美梦成真,部分正在进行中。

20年来,大陆方面不但一再表示将厚植两岸共同利益的善意,也与时俱进的不断落实。目前,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两岸经贸交流,尤其是大陆团的采购和陆客观光,为台湾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有目共睹。这些两岸共同利益具有规模性、持续性和区位性等三大特性:

利益的规模性。当今人类经济活动复杂,许多工业的生产,是小型经济体所不能负荷的。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军火工业,小型经济体就不可能在太空建立全球定位系统、制造航空母舰、维持庞大的航母舰队。中国大陆是一个相当全部欧洲的经济体,统一后我们台湾将享有两岸庞大经济体所形成的经济规模效益。

就以电子产业为例,2008年发生金融海啸,全球共关闭了约50家晶圆厂,但台湾没有厂商关闭。中国大陆家电品牌厂商组团2009年从台湾采购34亿美元液晶体电视面板,2010年采购43亿美元,2011年采购40亿美元。大陆政策性大采购,不但使当时台湾工业园区放“无薪假”的员工能重新恢复工作,及后景气稍见复苏,因为全球关闭了50家晶圆厂,所以全球新增订单绝大部分就都转到台湾,使得台湾2010年对世界的整体贸易总量激增至5,258.4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含香港)输出1,147亿美元,台湾享受771亿美元的顺差。

至于自2008年7月开放中国大陆旅客来台观光,去(2012)年大陆旅客来台居然高达258万人次(不包括香港和澳门),较2011年增长45.0%,增长幅度居客源市场之冠,远高于世界观光组织(UNWTO)预估2012年全球旅客约3%-4%的增长率,预估将为台湾创造约1,000亿新台币的观光外汇,这在四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当然,陆客来台观光使得考导游的人数也跟着飙升,观光局统计2012年报考导游人数高达52,986人(2011年为38,800人),其中88.0%是考华语导游执照。同时在旅游业,许多司机就自己筹资或合伙集资,购买游览车,自己当老板,这在开放陆客观光来台前,也是不可想像的。

上述带给台湾的巨大经济利益,就是立足于内地庞大经济体的规模性。

利益的持续性。讲到这,当然有人会问,那将来如果有一天真的统一了,这些好处会继续吗?这个问题必须从历史中找答案,那就是清朝时两岸同属一国的整整两百年间,北京在政治上是对台湾实施让利的优惠措施,例如相当于今天高等文官考试的科举考试,不但公平开放并以优惠方式保障台湾人参与全国性的国家治理。

中央政府这种对台湾在高等文官科举考试上的优惠政策,实际上起源于我们中国固有文化的思维。大家都知道,自秦朝一统天下后,基本上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多省籍的大国,我们中华文化一向认为“日无私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也就是说,中央执政的气魄,就如同太阳覆照大地,公正无私地普及任何地方,故对偏远的地方,朝廷援例会制定优惠政策予以特殊照顾。

鉴往知来,大陆过去会优惠台湾、今天也正在优惠台湾,相信明天也会优惠台湾。更何况,还有香港和澳门,台、港、澳都是近代历史遗留的特殊情况,大陆肯定会持续其优惠台湾的政策。

利益的区位性。历史反覆证明,因为台湾如此靠近中国大陆的特殊地理位置,命运注定两岸的连结,命运注定台湾享有地理位置与大陆邻近的好处。历史上,两岸只要撤除敌对的政治状态,台湾经贸立即依托大陆发财致富。例如330年前的1683年,郑成功孙郑克塽纳土输诚,结束两岸军事对立,两岸经贸迅速发展,二十年间台湾就融入对岸大陆的沿海贸易圈,当时台湾特产糖大量向内地输出,甚至远至天津,一片经济繁荣景象,为十八世纪对岸闽粤的移民台湾狂潮提供了物质基础;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台湾光复,两岸中日战争军事敌对状态结束,1946-49年间两岸贸易飞跃成长;20年前,1990年代两岸关系解冻,两岸经贸发展密切一日千里,目前每年为台湾带来约七八百亿美元顺差的巨大经济利益,我们更是有目共睹身受其益。

:“台独”教化与两岸统一的时代责任

“台独”教化与两岸统一的时代责任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如果说今天支持两岸统一是因;相信现在与未来,两岸的统一过程中每位民众都是受益者,这就是果。在两岸交流的过程中,在这个历史机遇中,我们也担负着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今天台湾社会产生严重的统独认同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家都知道,就是李、扁执政二十年的“台独”教化。

两岸体制断裂。在这个改变国族认同的过程中,李扁是凭借什么,居然在短短20多年间完成改变部分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本人认为台湾与母体中国大陆的断裂,即两岸体制断裂和两岸记忆断裂,为分离主义者提供了平台。关于两岸体制断裂,包括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及“中华民国”迁往台湾的两岸冷战隔绝。后者借“中华民国”的存在,使独派在执政时,得以利用台湾与母体中国大陆分离的两岸体制断裂(division system),将其运作机制化,例如借要求国际空间为由行“台独”之实;借由军购将对岸视为假想敌,将“内地敌国化”;借由通关之护照查证程序,将金门和厦门的小三通“两国化”;借由“总统”的“外交”出访强化台湾“国家”位阶。

两岸记忆断裂。独派就利用近代台湾遭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曾经与母体中国大陆分离的两岸记忆断裂,以抹煞历史和曲扭历史的方式,解构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认同。例如将中国固有的省籍地方意识提升为“国家”意识,并与台湾分离主义与本土意识相连结,借强大的公权力,以“台湾第一”“台湾优先”为理由,型塑向“台独”倾斜的“台湾主体意识”。众所较知者,莫过于教育部修改历史教科书,借学校教育灌输下一代台湾民众的分离意识,甚至还更进一步地在学校借推行“国防”教育课程,将内地投射成假想敌,误导台湾下一代的认同。

李登辉先生于2000年11月,坦言他自1988年继任“总统”以来,其工作重点大致有二,其中之一就是全面推动民主化。“台湾的民主化非以…台湾认同?及…台湾本土化?为主轴不可”。李登辉扭曲台湾本土化与台湾认同的真正意义,将台湾认同化与分离主义挂勾。因为我们忘记台湾这块土地的历史,所以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好似台湾民众没有认同台湾是因为大陆反对台湾民众认同台湾,好似大陆反对台湾本土化,从而激发人类潜意识的逆反心理。

清朝对认同台湾的肯定

事实上,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历史上清朝时大陆不但没有反对台湾民众认同台湾,反而是以科举制度肯定大家认同台湾。因为清政府在科举名额优惠台湾的政策下,台籍进士、举人和秀才中,许多人就是受益于其台籍的身份,这自然增加了台湾人的台湾地方意识,也就是说清朝是以制度肯定台湾民众对台湾的认同。

此外,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台湾人98.3%是移民,是汉族移民。在中国内地的社会习俗中,汉族总是认同自己的族群、省籍,甚至是自己出生的乡里。在十八世纪的移民台湾狂潮中,移民们不仅认同“省籍”,甚至也认同“次省籍”如福建的漳州与福建的泉州。所有这些台湾的内地移民,他们彼此间“同乡井如骨肉,疾病相扶,死丧相助”。但我们中华文化中有“日久他乡即故乡”的传统,所以就广义的地域观念,台湾人的认同与台湾本土化意识也就油然而生。此外,早在十八世纪,台湾官员在审理罪犯时,犯人要记载籍贯,不少犯人早就表明自己是台湾人、是台湾白河人,故台湾民众早在十八世纪初就开始认同台湾了。也就是说,大陆从来就没有反对台湾民众认同台湾,并且如前面所提到的,清朝科举考试优惠台湾名额的制度,更强化了台湾民众对台湾的认同。

日本殖民统治肯定论的目的是切割两岸

至于利用近代台湾遭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曾经与母体中国大陆分离的两岸历史记忆断裂,台湾分离主义者论述核心之一的“日本殖民统治肯定论”,其目的是切断两岸的历史连结。其主政者明言“在台湾逐渐形成…国家?意识,迈向建立…新国家?的时刻,日本统治时代台湾史正是型塑这股力量的源头。检视这段历史也正是建立台湾观点重要的基础”。因此,“台独”对日据历史的论述,居然肯定马关条约是台湾命运的转折点,透过日本帝国统治,台湾展开近代化的发展,颂扬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办大学,引进现代教育等,好似厚我台民良多。

事实上,日本殖民政府对台湾人民的屠杀、压榨和歧视,罄竹难书,但无可讳言,从技术层面来说,日据时期正逢人类工业革命后的近代建设时期,故日人在台湾亦有所建设,但其本质是残酷掠夺与压榨。因时间有限,在此仅举例一二。以纵贯铁路为例,日人于1895年侵台,当时中国已修建基隆—新竹段的97公里铁路,并且已经营业。日本人是自1899年5月起,自南北两端同时动工,1908年完成基隆至高雄的纵贯铁路,前后历时九年;但在1897-1902年六年间残酷镇压各地的武装抗日事件中,遭日本殖民政府杀害者总计至少超过二万人(当时台湾人口仅约260万人)。

在教育方面,日人更是在小学、中学、高中与大学各阶段,均实行二元化的极端歧视政策。“台独”只颂扬日本人在台湾设立大学,但却不提日人歧视台湾人的程度。日据时期台湾只有一所大学,就是1928年成立的台北帝国大学。1943年时台湾唯一一所的大学-台北帝国大学-学生总数共454人、其中日本人384人、台湾人69人(64名学医),但当时日本人仅占台湾居民总人口的6%,台湾人占台湾总人口的94%,却只享有15.2%的大学教育受教权,台湾人被日本殖民者歧视到这种程度,稍有良知的台湾人不可能会亲日。

日据时期,日本人在台湾是以近代国家机器,从初期的血腥诛杀,及中后期经由法律、警政、行政、金融、新闻管制与军宪威慑等公权力,结合引进之巨额资本与先进技术,构成严密的殖民地剥削体系,强夺豪取压榨台湾,为殖民母国日本攫取天大利益。整个日据时期,日本殖民政府与其统治之台湾人民间的关系,就是屠杀与被屠杀、压迫与被压迫、歧视与被歧视的血泪殖民关系。

因此,整个日据五十年,台湾人从未终止抗日,只是前期是从事武装抗日,后期转为非武装抗日,也就是从事在日人法律范围内的公开政治运动。后者,台湾菁英林献堂推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蒋渭水则成立“台湾文化协会”,尤其是后者所谓推动发达台湾文化,其本质就是保存中华文化,日本人怎么会不懂?

皇民化的日本国认同改造

1937年7月7日爆发芦沟桥事件,此时日本统治台湾已经四十年了,台湾社会不但基本上仍然是一个中国化的社会,台湾人也仍然视中国为祖国,日本人不可能永远容忍台湾人视中国为祖国。因此,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最后八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发动翻天覆地的“皇民化运动”,其目标即摧毁台湾民众的中国民族意识,改变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人的思想改造运动。

但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台湾同胞是自北而南,全岛热烈庆祝台湾回归祖国。是年除夕,即使在台湾最南端高雄州阿猴平原稍微靠山的潮州地方,家家户户扬弃日本式的庆祝新年方式,自动自发地改成以贴上中国式的红纸联,上面写的是“还我河山,祝台湾光复”。日本人寺奥德三郎就感叹,日本在台湾开拓五十年之文化,已在一夕间化为昨日之梦,全岛各地连这样的乡下地方,都在讴歌复归祖国,令在台湾的日本人有隔世之感。

李登辉的人生是走过台湾光复、台湾民众如此认同祖国的历史见证者,所以他当然了解,如果要实现台湾“独立”,则其前提条件是要建构台湾民众对“台独”的认同。因此,李登辉反覆强调要重视台湾的认同问题,并称“台湾的认同是极其复杂的问题,并不是建立…台湾共和国?或宣布…独立?,就能解决的”“究竟是认同中国,还是认同台湾的族群问题,也必须厘清解决”。

然而,因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层影响,中国人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常相互渗透而难以分割,有时文化认同甚至是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文化范围广泛,它包括历史、文字、文学、语言、风俗、习惯、宗教和政治制度等,其中以历史的影响最广最深,因为历史是人类的集体记忆,孕育了国族认同。试问,在台湾的本省民众与外省人,我们在文字、风俗、宗教和习惯等不都相同吗?但只有在语言和近代历史记忆不一样。关于语言,两岸密切交流十余年,台商已了解内地各省方言众多,能理解并接受语言上的差异,所以剩下来的只有历史记忆和两岸政治制度的差异。

恢复台胞祖国认同实现两岸统一

因此,笔者提出恢复台湾先贤热爱祖国的“台胞认同祖国化”,亦即唤起台湾民众祖国认同的历史记忆,认知对岸不但不是“敌国”,对岸是我们先人热爱的祖国。台湾本土作家郑鸿生曾云:“台湾人的政治或社会活动不只是与整个中国现代化历史接得上,也是参与其中的。台湾人只要能够接受这段历史,也就较能心无挂碍地接受中国人身份”。

无可讳言,如果以1949年为分水岭,则之前的满清推翻、民国建立、军阀割据、国共内战、八年抗战等国民党史观,似欠台湾人民的踪影,致使台湾民众感受其在近代史中似是颇为空白,期间日据时期岛内台湾人民的非武装抗日,尤其是斯时台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历史,亦遭埋没。故本人以传承台湾先贤的祖国认同而自我期许地创办了《祖国文摘》杂志,盼借真实历史知识的表述,有助将我们台湾人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相连结。

我个人是研究历史的,所以偏好借镜历史经验。诚然,历史不能复制,但却会重演,并可从历史经验中得到启发。在台湾的历史中,郑成功率南明政府迁台及其后的反清复明,与蒋介石率国府迁台及其后的反攻大陆,不就很相似吗?

从中华民族漫长历史长河的宏观视野来看,“中华民国”可说如秦汉与隋唐中的秦隋翻版,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动乱,隋朝结束了南北朝三百年的分裂动乱,但秦隋只是为后续的汉唐开启了盛世。国民党政府之于中共,就如同秦之于汉,隋之于唐。“中华民国”虽然推翻满清,但未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反而使中国陷于中央政府解体,各地军阀据地称雄,外加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国土大半沦陷,抗战胜利,兵败退迁台湾。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在大陆,则开启了一如汉唐般中国崛起的盛世。故以史为鉴,当此中国再次振兴复兴之际,展望未来,两岸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天命。

至于台湾以什么方式与祖国复归统一众人皆知,人类历史上的统一只有“和平统一”与“非和平统一”,如果说统一是不可逆转之势,那台湾民众是要经由和平的方式统一还是经由非和平的方式统一?答案是清

楚的。如果是经由和平的方式统一,我想统一在“一国两制”,亦即变更台湾的政治图腾,其余现状就地合法化,应该是最佳选择。

汉唐盛世

《第二课汉唐盛世——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理解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了解亚欧大陆桥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区别,理解其重要作用。了解隋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及沟通的水系等,理解大运河对经济甚至政治的作用。能够正确看待隋开凿大运河的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角色表演等方法,培养阅读、分析、对比能力,并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学会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通过对大运河评价的讨论,学会全面辩证的分析历史现象。 【二、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引导学生用二分法客观、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三、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扮演经商者、考古者等角色把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达到了解深化的意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目的:让学生在《丝绸之路》音乐声中欣赏有关丝绸之路风光的图片,给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今天的全貌。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风光和音乐,然后想一想这些风光给我们什么感受。 [PPT展示]图片和音乐 师:说说给我们什么感受啊? 生:漂亮、震撼、荒凉 师:对,现在这感觉非常的荒凉,但是昔日这却是十分的繁华。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去探寻那已荡然无存的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 [PPT展示]第二课汉唐盛世——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新课教授) 师:好,接下来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大家要小心哦,看完视频,是要回答问题的,至于什么问题呢,我先卖个关子。 [PPT展示]视频《丝绸之路》录象片段引入——丝绸之路。 师:看完这段视频,让我们开启尘封的记忆,结合你们过去所学的知识告诉我,视频中讲的是那一条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学生回答:丝绸之路) 没错,就是这条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 [PPT展示,板书] 古代东西方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师:那么有谁可是告诉我,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辟的?(学生回答:西汉) 师: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谁有关?(学生回答:张骞) [PPT展示]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师:看来大家刚刚看视频的时候都非常用心,没错丝绸之路是西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开辟。张骞通的西域,在今天是指新疆和新疆以西的地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并不是开辟一条贸易通道,而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抵抗匈奴。但是他出使西域的目的并咩有达成,而是阴错阳差地开辟了一条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接下来大家看书本99页的地图结合刚刚的视频,一起探究一下丝绸之路是怎么走。(师:注意看地图的时候,要仔细看一下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的重要城市,这样就能更加清楚地描述丝绸之路,让不知道

2020秋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练评测: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2)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进阶训练第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一层 知识点一儒学的复兴 1.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熹主张() A.理是万物的本原B.气是万物的本原 C.“气在理先”D.“格物致知” 2.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家人、族人的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 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B.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C.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 知识点二文学艺术 3.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原因是() 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阶层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

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 4.后世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充分肯定了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A.城镇经济的繁荣B.统治者政治清明 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知识点三科技 5.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目的是() A.尊敬农民B.指导农业生产 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D.关注农作物生长规律 知识点四少数民族文字 6.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其中有些笔画就是直接来源于汉字的笔画。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礼乐文明制度的确立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D.农牧文化的交流融合 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

汉朝察举制探究

汉朝察举制探究 摘要: 本文探究汉代主要选拔制度——察举制。察举制不仅是是中国系统的选拔制度的首创探索,自身亦有其不同于后世的独特优点。梳理察举制建立、执行和发展演变的过程,探索察举选官的制度的特点及其政治影响,可为我们今天的选拔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察举制选拔制度汉朝 引言: “察举”就是考察后予以荐举的意思, 即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官员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并由朝廷考核后或直接授予官职或提高官位的制度。察举制是汉朝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出现之前,中国历史上曾出现禅让制、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等选官制度。但中国古代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正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此后则逐渐发展不断演化,由九品中正制演变成科举制。可以说,察举制开辟了中国选官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先河,为汉朝提供了大量人才,是维系汉朝的统治的重要组成,也为此后的选拔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研究察举制的成果与教训,对保证当下的选拔制度的公平效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察举制的建立 1.背景 奴隶社会时期,除极特殊的破格提拔任命外,任用官吏基本依

照世卿世禄的原则,官员队伍完全被贵族垄断。到战国时期,出于称雄争霸的人才需要,许多国家都打破了世卿制, 开始招徕和选拔贤者充任官职,并形成养士的风气。特别是秦国, 推行军功爵制, 建立了以军功选拔任用官吏的制度,选贤任能,对其统一天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汉朝初年为奖励灭秦、楚的功臣,也基本因循了军功爵制。但由于汉朝建立了规模空前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后,战事逐渐平息,亟待补充多方面的治国人才,于是,建立正规化程式化的选拔制度以保证人才供应成为必须。 2.形成过程 察举制肇始于高祖,初步形成于文帝,定制于武帝。善用贤人是汉高祖赢得楚汉战争称王的关键因素。平定天下后,高祖亦特别注重官吏的选拔。高祖十一年, 诏曰:“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汉书·高帝纪》)此后文帝也两次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汉书·文帝纪》)并亲自策问考核候选官员。武帝时,布衣地主阶层势力崛起,参政武帝接受了董仲舒推行贤人政治的主张, 于元光元年“令郡国举荐廉各一人”, 对察举制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武帝的大力支持之下, 察举制得以推行开来, 逐步取代任子制与赀选制, 成为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 二、西汉形成的察举制基本方案 西汉是察举制的形成时期,察举规则自形成以来亦在不断变化。但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特举和岁举。察举科目有贤良方

汉唐盛世06

第二课汉唐盛世 第五课时《盛世文化》 一、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一切文化的发展,都是由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汉唐时期国家繁荣统一,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唐朝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的发展创设了有利的氛围,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汉唐文化。诗歌在唐朝时期大放光彩,是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唐代诗歌中,我们可以领略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展示唐代丰富的历史画卷。千百年来一直受中外人们的喜爱。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最高。宗教文化兴盛是汉唐文化的又一特点,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道教,对其他宗教也采取了宽容态度。佛教在唐代达到极盛。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为发展唐朝与亚洲各国的交流和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汉唐盛世,也是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书法和绘画,王羲之、颜真卿、顾恺之、阎立本……名家名作迭出,异彩纷呈。 本课重点介绍汉唐在史学、文学、宗教、艺术领域的巨大成就。多姿多彩的汉唐文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教材不是要求八年级的学生去掌握系统汉唐文化史,只是要求学生了解、感受、体会,从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摈弃民族虚无主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唐文化在史学、文学、宗教、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阅 古奋今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升华为时代的责任感。 2、提高对唐诗、传记文学、书法、绘画的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 3、从司马迁、李白、杜甫、鉴真、玄奘等历史人物感受其人格之美,在学习的过程中, 受到美好心灵的教育。 4、通过课前分组收集资料,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信 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汉唐文化在史学、文学、宗教、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的表现。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绚丽多姿的汉唐文化成就有整体印象并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

《唐的盛衰》教学设计

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第二目唐的盛衰 一、【课标解读】: 2-2-2 例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2-2-3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隋唐时期的帝国疆域二、【教材简析】: 《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第二目唐的盛衰:包括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等内容。盛唐气象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一方面,课文从君民关系、行政制度、科举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唐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另一方面,课文描述了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让学生多角度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隋唐时期的帝国疆域,认识版图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通过史料分析,评析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的影响,提高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站在历史角度理解当时历史现象存在的理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多方面感受盛唐气象及民族自豪感。学习欣赏大唐时期的科技、城市、文化艺术等辉煌灿烂的成就,感受汉唐盛世的风采。通过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等重要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探究,感受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难点:分析唐朝盛衰的原因及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 在新授课中以唐朝全面承袭隋朝制,并加以创新走向盛世为主线,出示史料,以史导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兴衰过程。 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明白“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站在历史角度理解当时历史现象存在的理由。同时拉近学生与 历史的距离,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出示隋唐疆域图:让学生对比两幅图中中国疆域的异同点;追问:你认为唐朝疆域的扩大主要归功于哪几位开明的皇帝?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二)新授: 板书:唐的盛衰 1设问:唐朝是何时何人建立及其都城在哪里。 (学生口头回答) (设计意图:过渡到新授环节) 2、教师出示补充材料:李世民早年随父征战天下及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第二位君主。 (设计意图:丰富李世民这个历史人物,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 3、综合探究:唐朝的皇帝们对前几朝的制度作了哪些创新才有了盛世气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丝绸之路》同步练习(I)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丝绸之路》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把正确读音找出来,打“√”。 (共1题;共2分) 1. (2分)拼一拼,写一写。 我会zìjǐ________穿yī________服了! 二、我会运用查字典知识填空。 (共2题;共10分) 2. (4分)形近字组词 梧________ 禁________ 语________ 襟________ 3. (6分)比一比,再组词。 要________ 遥________ 佳________ 耍________ 摇________ 挂________ 三、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共1题;共4分) 4. (4分)给下面的词添上合适的搭配。 老黄牛________ 坚强,有个性 梅花________ 出污泥而不染 康乃馨________ 默默付出的人 莲花________ 象征母爱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共1题;共3分)

5. (3分)写出反义词 敬重—________ 贪婪—________ 善良—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 (共4题;共35分) 6. (20分)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爸爸去书店。爸爸给我买课外书。 (2)我们在教室里。我们安静地学习。 (3)我们来到操场上。我们做广播体操。 (4)我们来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我们种下了一棵棵小树。 7. (5分)照样子,写句子。 例: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谁都……谁都…… 8. (5分)连词成句,加上合适的标点。 ①葡萄干这里的生产有名非常 ②日月潭许许多多的吸引了风光秀丽中外游客 ③大桃子“仙桃石”从好像天上飞来的一个 9.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缩句) ②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改为“被”字句) 六、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10. (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蝴蝶

浅谈汉唐盛世论

浅谈汉唐盛世 跟随历史的车轮前进,无论是秦统一六国还是到新中国的成立都是如此重大的历史时刻,然而令人们津津乐道却一直是汉唐盛世,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人们如此的推崇汉唐的文化和生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大明宫遗址公园一探究竟。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如此“文景之治”就成为了封建时期的盛世。 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带着历史背景重新走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似乎可以体会到当是人们的生活,赋税减轻,生产发展,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这其实就是劳苦大众们渴望的生活啊。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历史的长河虽是几千年,但真正可以让劳苦大众生活安逸的没有几年,外族侵略,赋税增加,民不聊生,如何能稳民心,如何让人们称赞?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所毁坏的很多文献书籍,通过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发掘记录得以重现,包括五经当中的古文尚书,也

是这时候发掘整理出来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经学成为学术主流。由于不同学者对经书的理解与记忆都有偏差,学术也被分为不同流派。宣帝时期,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两家,共十二博士。东汉初年,增加到十四博士。到东汉晚期,古文经学走向发达,今文经学日益衰微。 汉政府设立乐府,搜集民间诗歌,即为乐府诗,后世的《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中便搜集了不少汉代乐府诗,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是写成于汉代末年。赋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均为千古传颂的文学名篇。汉代时期,隶书亦渐渐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写字体,而隶书的出现则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标点符号的雏形。 不知不觉已是夜幕降临,夜晚的大明宫显得更加的宁静,突然我意识到,其实并不是秦的统一不够重要,而是人们期望的到得生活就是汉唐盛世时期一般。汉唐两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选择的不同路径,对我们思考地方权力在两朝盛世形成、持续中所起的作用极富启发意义。我们知道,西汉盛世的顶峰是汉武帝时期,但被后代史家津津乐道的“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盛世局面,就主要出现在作为西

汉代察举制

漢代察舉制 漢代入仕途徑 名詞解釋 1郎官:漢代郎官是皇帝的侍從,追隨左右,和天子接觸的機會很多,故易為天子賞識而擢升出任高位,任郎官是出仕的重要階梯。 2貲選:古代用錢財糧食買官爵,謂之貲(財富)選,在秦時已開始,漢武帝時更因連年用兵,國庫空虛,定武功爵,每級十七萬錢。靈帝時,每級官吏更可明買,如二千石官價值二千萬;四百石官值四百萬等。 3詔舉的日期:詔舉是不定期舉行的,國家遇大事或災異,例如皇帝駕崩、大婚,或碰著荒年、瘟役,日、月蝕或地震等,政府才下詔徵求賢人來解決問題或提供意見。政府也會因應某些特殊情況而徵求某類人才,例如漢武帝時要出使西域,需要精通外語,能吃苦和應變的人才,於是張騫便自薦,結果創下出使西域的創舉。 4徵:徵召是指皇帝仰慕某人的才德而指名徵聘,所以是最尊榮的入仕途徑。朝廷為示隆重,往往派車到地方迎接人才上京,謂之「公車」,如漢武帝便曾以此迎接大儒魯申公和辭賦家枚乘。 5辟:辟即是官吏自行委任所屬官僚。漢定中央長官如三公、九卿、太傅、大將軍及地方長官如太守、刺史等可以自選屬吏。這些屬吏日後可再經僱主推薦,升任其他要職,成為頗重要之一個出仕途徑。

察舉制內容漢初的選士制度,仍屬草創階段,各方面仍有末善之處,選才主要以被選者的出身為準。武帝開始著重個人的品格道德,並因應國家特殊需要而舉行特舉。大致上,漢代的選舉制包括定期與不定期兩種。 甲、察舉孝廉(孝子廉吏) 1. 內容 察舉孝廉,即由中央或地方官察選孝子廉吏,經中央審核後,授以郎官,在中央服務數年後,再授以正式的中央或地方官。這是定期性選舉,稱為「常舉」。此制源於文帝十三年詔舉的「孝悌」與「廉吏」,至漢武帝時始受重視,並定為常制。 「孝廉」是指孝子廉吏。孝子,即未為官而有德行者,主要著重個人言行;廉吏則指有德行的僚佐級官員,察選廉吏必須由地方長官保薦,重視吏的政績。「察廉」與「舉孝」的提倡,有淳化風俗的目的。其後,二者合而為一,成為選舉的定制,中央政府可由此吸納在朝和在野的人才。至於負責官員,武帝時,主要是國相和郡太守,其後全由郡太守負責。 2. 推行情況 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下令都太守每年舉薦孝、廉各一人。但當時郡國反應冷淡,武帝遂於元朔元年(公元前128 年)再下詔,令「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此詔一下,各地郡守便不敢怠慢,皆每年察選孝廉到中央應責,此後察舉孝廉便成為西漢的定制。 3. 選舉規制 察舉制有一定配額。東漢和帝永和四年(92 年),規定「郡國(人)口二十萬以上,歲察一人,四十萬以上二人,六十萬以上三人.......... 不滿二十萬,二歲一人,不滿十萬,三歲一 人。」這是各地舉孝廉的人數比例,至於沿邊州郡,則略有優待。察舉孝廉的標準,以個人德行為主,漢室有意藉此鼓勵淳樸風氣。但發展至東漢,「孝」、「廉」併為一項,成為純粹的參政資格,失去原有淳化風俗的美意。順帝時,採納尚書令左雄之議,規定孝廉限年課試的法則,應舉年齡必須在四十歲以上。在公卿及郡太守薦舉後,亦頇參加考核甄選。自此,察舉制滲入考詴甄選,取才質素較有保障,《後漢書》載:「自左雄改制後,牧守畏法,莫敢輕舉。十餘年間,察選清平,號為得人。」乙、察舉茂材十三州部刺史設立後,權力日大,成帝時,規定刺史可舉人才,稱「秀才」。東漢時,因避光武帝劉秀的諱,改稱「茂才」。選舉茂才主要是據淳厚、質樸、節儉及謙遜四種標準。光武帝更據此具體定出「四行」:1.德行高妙,志節清白。2.明經行修,能任博士。3. 明曉法律,足以決疑。4.剛毅多略,勇足決斷。 察舉茂才,始於漢武帝一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 年)下詔:「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武帝明確指出,舉茂才的 原意是要得「非常之人」,負責特殊任務(如出使外國),以建非常之功,但武帝時察舉茂才應仍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复习问答资料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二) 班级姓名 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礼乐文明的建立 1.西周的建立者,时间以及都城。 2.周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分封的对象。 3.受封者的权利。 4.受封者的义务。 5.分封制的积极意义。 6.分封制的消极意义。 7.什么是宗法制?8.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9.什么是礼乐制度?10.礼乐制度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11.礼乐制度的消极意义是什么?12.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 1周武王,BC1046年,镐(今西安)。 2.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为了有效的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对象:亲属,功臣。 3.受封者的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4受封者的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5分封制的积极意义: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 6.分封制的消极意义:诸侯的权力、土地的扩大会威胁周王的统治。 7.宗法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8.周朝时一个人的地位和权力是由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决定的。等级越 高,地位越高,权力越大。 9礼乐制度:等级制的具体表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用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10.礼乐制度的积极作用:维护统治、稳定秩序。 11.礼乐制度的消极作用: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12.孔子重视尊卑等级。 变革与争霸 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又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和战国的起止时间:春秋(BC770年-BC476年)战国(BC475年-BC221年) 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使东周成为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齐桓公最先称霸,a,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政,发展经济;b,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c,齐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齐:山东;楚:长江流域;秦:关中) 6.改革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7.商鞅变法的内容:废除土地国有制,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8.确立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的事件葵丘会盟 9.争霸带来的影响:a、加快了统一的步伐。b、促进了民族融合。 c、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10商鞅变法的意义: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辉煌的唐朝建筑

辉煌的唐朝建筑 【摘要】:从唐朝的辉煌历史谈到唐朝建筑的发展及建筑的特点。介绍唐代建筑群的代表大明宫,及大明宫中的含元殿:最后介绍木建筑的经典佛光寺。【关键字】:唐朝,建筑,大明宫,含元殿,佛光寺。 一,引子: 说到中国的朝代,最让我们自豪与骄傲的莫过于唐朝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它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它强大的影响知道现在还在世界上产生着重要的延续,海外人士把侨居的华人称为唐人,海外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可见唐朝的强大与繁荣。 唐朝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它促进了中国的强大,烙印下中国团结不屈,坚强奋斗的民族精神,史称汉唐盛世。唐朝把中国文明推到历史的高点,它的强大同时也影响了世界的发展,当时的唐朝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它主宰了世界的格局,它的发展标志着世界文明史的进步,很多国家仰慕唐朝的繁荣经济及发达的文明,纷纷派使者到长安学习,同时也给唐朝带来了各色的文化。唐代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倒有很大的发展,建筑上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 陕西西安大雁塔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唐代中原地区的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唐都长安(今西安)和东都洛阳都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且建筑布局也更加规范合理。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规划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长安城内

的帝王宫殿大明宫极为雄伟,其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 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建筑舒展朴实,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是典型的唐代建筑,体现了上述特点。 此外,唐代的砖石建筑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在内的中国现存唐塔均为砖石塔。 此外,唐代的砖石建筑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在内的中国现存唐塔均为砖石塔。 二,气魄宏伟的建筑群——大明宫 大明宫 最能体现唐代建筑气魄宏伟,严整开朗特点的要数大明宫了。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在唐代长安城禁苑中,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四倍. 宫城共11个城门,其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 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经考古发掘在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2(含答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2(含 答案) 第第1111课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2.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3.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他们的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休养生息政策难点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楚汉之争,楚汉之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汉朝。

然而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社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对此,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一一..西汉的建立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 二休养生息政策二休养生息政策 1.目的由于秦朝末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了 ________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的政策。 2具体措施有(1)下令“”,让士兵还乡务农;(2)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3)鼓励农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 三文景之治三文景之治1措施(1)他们注重,提倡以农为本。 (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________。 (3)重视“”,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4)他们还提倡,反对奢侈浮华。 2.结果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当堂达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核心目标 课标要求核心提要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思维导学 课堂突破 合作探究 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勇敢善战,明达世务,916年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字。 材料二1038年,他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材料三他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就是宋太祖。 材料四见下图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中所述人物的姓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中人物的共同点。 (3)北宋和辽、西夏都曾发生多次战争,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产生了什么影 响? (4)辽、宋、夏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即时训练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 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A.秦桧B.寇准C.耶律阿保机D.岳飞 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 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议() A.金B.西夏C.辽D.蒙古 5.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 C.导致北宋的灭亡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课后作业 基础过关 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 2.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1

读苏东坡传有感3篇

读苏东坡传有感3篇 读苏东坡传有感3篇 引导语: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整理的读苏东坡传有感,欢迎点击阅读。 读苏东坡传有感篇1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阕《念奴娇.赤壁怀古》光耀千年,世人赞叹。每每读到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总是叹息不已,感叹天赋奇才,唯有仰望。读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才知道原来并非完全如此,苏东坡除了天赋异秉,更有过人的努力,才有如此辉煌的文学成就。天才非天成也。 苏东坡从小聪明绝顶,可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秉赋颖异而在学习上有所松懈,还是像普通人一样认真读书,甚至比一般人还要努力许多。 古时,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必须熟读经史诗文至能背诵,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而苏东坡不仅熟读背诵,还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的理解要比仅仅阅读多次深刻得多。所以,每当苏东坡向皇帝进谏或替皇上草拟圣旨之际,或书写诗词文章之时,就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不会茫无头绪。而且苏东坡还利用抄写经史之时练习书法,成就了一手好字。 天资聪颖、家学渊源如苏东坡,尚且如此努力,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唯有更加努力,方能有所收获。小学时,我在陈岳叔叔处学国学,陈岳叔叔要求每课必须背诵,期末时进行统一考试。同学妈妈看我每次考第一,便说我遗传了父母的好记性,其实她不知道我每次上完课都会很认真地反复诵读课文,直至出口成诵,烂熟于心,期末考试前还要把一学期的课文全部集中背诵一次,所以决不只是因为遗传的好记性。背书的时候的确很枯燥,那些拗口的字词,晦涩的诗句,都会花去我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却很好地锻炼了我的记忆能力,也让我更深地体会到古典文学恒久悠远的魅力所在。 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南极的漂泊信天翁天生一对鸟类中最大的翅膀,也要经过两周的艰苦练习才能学会飞翔。所以,所有的天才都不是天成的,唯有不懈的努力和百分百的认真才能化茧成蝶,展翅翱翔。 读苏东坡传有感篇2在20xx年寒假到来之前,我拿到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细细读来,甚为林语堂先生的才气所叹服,对苏东坡这个大文豪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认识。苏东坡为人豪放,做人做事,光明磊落,乐天知命。苏东坡的诗文更是冠绝天下,流传至今。对苏东坡的称颂,已经有很多的文章。再美的华丽辞藻,也无法表达出我对苏东坡的崇拜,当然亦因我没有出众文采,优美的文笔,所以不再狗尾续貂。今天,我想说些其他的想法。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从《苏东坡传》中我看到了更多在我们历史教材上所看不到的东西——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高中对王安石变法的介绍,是在历史教材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教材主要讲述了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也正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所发挥的积极意义,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社会危机、财政危机和边疆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从理财、军事、文教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收复了一些失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了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在变法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利益的情况,加上严重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更主要是变法的坚强后盾-------神宗去世,王安石失去皇帝支持,最终变法失败。 在《苏东坡传》中,我没有想到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消极影响会这么严重,林语堂

人教部编版2021年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第2课《找春天》同步练习A卷

人教部编版2021年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第2课《找春天》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知识积累 (共5题;共33分) 1. (6分)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临”查音序________,除部首还有________画。字典里的义项有: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④照着字画模仿。 给以下词语选填合适义项的序号: 身临其境________,临帖写字________,临危不惧________,临别赠言________ 2. (6分)看拼音写词语。 yìng chou dīng zhǔxī han tuōré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āo shíyóu yǒng yán chífās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éhūn zhǎng bèi fūqījiāo j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分)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穿②披③迎④追⑤飘⑥打⑦落 (1)妈妈早晨出门的时候,在外面又________了一件披肩。我很奇怪,妈妈明明已经________了两件衣服,难道今天要变天吗?我________上去问妈妈,妈妈说:“哦,我忘记提醒你了,今天天气预报说要变天,你也加一件衣服吧!” (2)到了秋天,树叶慢慢地变黄,一片一片________下来________在地上。有的还在空中________着旋。

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制度

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制度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汉武帝于元光元年确立。文帝的两次诏举,明确订立了举荐制度,有了科目,有了考试办法,也分出了等级,这标志着察举制度正式形成。下面是有汉代察举制的制度,欢迎参阅。 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制度高祖十一年,刘邦颁布《求贤诏》,在这一诏书中,刘邦提出选拔治国的贤士智能必得运用国家的力量,选拔的具体程序是由上而下,对入选者的品行、仪表、年龄等一律实行严格考察。这便是西汉察举制度的开端。 到了汉文帝时期,文帝颁布诏令,推行举贤良的法令,不仅明确规定了察举的科目而且而且还规定了对策应试,这标志着察举制度正在向制度化发展。文帝十五年,举办了由文帝主持的察举,当时的察举选拔出了后来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但是在西汉初期这种察举制度还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下诏举行,并未形成定期的,有固定的规章制度。 察举制的完备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以儒术取士的察举。这时期的举茂才、孝廉、贤良方正等,都明确以儒家细想为指导,儒学艺术、伦理道德成为察举的基本标准,并未中央和地方所遵循。至此,汉代察举制制度正式形成。

察举制度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不能简单的予以肯定或否定,作为封建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界的讨论与评判,对于当今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和完善,却有着历史借鉴意义。 汉代察举制名词解释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员的方试,主要根据人的德行,通过举荐和策问,在经过一定的考试后,授以相应官职。 战国时,许多诸侯打破“世卿制”,召集和选拔贤能者担任官职。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建立了军功爵制,按军功选拔官吏,直到统一六国。西汉建立后,在继承前朝“尚贤”思想的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对官员选拔方法进行了变革。于是,察举制度应运而生。 通过察举制度,两汉时期踊跃出众多治世之才,对巩固两汉统治、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察举制是以远古“尚贤”思想为基础.在对先秦诸子百家“尚贤”理论进行继承发展并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的。在中国古代.尚贤思想历史悠久,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就是体现着“选贤与能”精神的一种远古选举制度,殷周时期仍有保留。春秋战国时期也强调尚贤、贵贤、选贤,而秦朝尚贤思想曾受到冲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看到了秦朝法治绝对化的种种弊端.为了更好地巩固封建政权,尚贤思想再度受到重视。这就为察举制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两汉时期,举贤思想很好地付诸实践,形成了系统化的察举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王朝,哪个朝代更强盛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王朝,哪个朝代更强盛? 首先,在本文开篇作者要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真正称得上盛世的好像也没有几个,也就是那么几个吧,如果以李世民所缔造的大唐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的各种软硬件(综合标准)作为一个参照系的话,那么这样的盛世可能更少,大概就是三个吧。那么什么是盛世呢?这个好像没有一个统一的涵义或者说名词解释,因为每个人心中的盛世是不一样的,基于他的立场和认知度的不同,盛世这个名词也像世界级文学大师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一样千变万化,莫衷一是。当然,任何事物都会有它的基本内核和要素,即使是“各花入各眼”的美女,也起码有“樱桃嘴、丹凤眼、高挑个”之美目靓兮不嗔自娇的一些基本“软硬件”,所以说盛世也绝对是会有自己的一套过硬的综合指标,以下,我们将综合一些现成资料加以诠释,扩大一下知识面吧。“盛世”是近些年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名词,类似于我们在网上常说的所谓“热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殊时期。各个盛世都具有并需要以下共同特征: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而有些人甚至还具体到,“盛世”就国内而言,是指领土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对外则周边没有足以威胁

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曾在某些论坛看到过一些网友关于“盛世”的探讨,他们开列了关于盛世的五大条件:1、是否实力强于周围各国?至少有能力保护自己国家的安全。一个需要给其他国家进贡的国家是不能算做盛世的;2、是否统一?一个分裂的国家不能算是盛世;3、吏治是否清明?一个贪官遍地的国家不能算是盛世;4、人民生活是否幸福安定?社会道德是否比较高。一个社会治安恶化、盗匪成群、道德低下的国家不能算是盛世;5、社会是否开放,思想是否开明,族群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文化是否发达。总而言之,盛世必须是满足社会和谐安定、政治清明民主、经济文化发达、军事外交强大等要素的朝代。根据上述的硬性指标,于是有人总结出了中国历史上出现过12个盛世(也有说是14个的),分别是:一、周朝成康之治(前约1017年—前961年);二、西汉文景之治(前180—前140年);三、东汉光武中兴(公元25年——公元57年);四、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之治(公元424-453年);五、隋朝开皇之治(公元581年——公元604年);六、唐朝贞观之治(公元627年——公元649年);七、唐朝开元盛世(公元713年——公元741年);八、五代十国后唐长兴之治(公元867-875年);九、北宋咸平之治(公元968—1022年);十、明朝永乐盛世(公元1360—1424年);十一、明朝仁宣之治(1378—1435年);十二、清朝康乾盛世(公元1661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练习1含答案

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测试题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侍.弄( )诀.别( )瘫痪 ..( ) ..( )憔悴 捶.打( ) 整宿.( ) 悄.悄( ) 絮.絮叨.叨( )(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央求安抚仿膳焦躁不安B.豌豆瘫痪烂蔓暴怒无常 C.泼洒沉寂淡雅絮絮叨叨D.捶打憔悴诀别翻来覆去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风抚摸着我,好似在我耳畔絮絮叨叨 ....地说着话。 B.就在将它淡忘的时候,它却突然到来了,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一场吉祥的大雪。 C.李白泼泼洒洒 ....三百句,写尽了汉唐盛世的风流。 D.李明在课堂上翻来覆去 ....、精神恍惚,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4.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B.史铁生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选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C.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D.母亲生长在戏剧之家,越剧对她一点都不陌生。 6.简要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1)“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7.请你展开联想,参照画波浪线的文字仿写句子,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母亲得知我生病,急匆匆地赶到我的病床前。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________________,那是______________。 (一) 阅读《秋天的怀念》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8.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9.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10.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并写下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汉代察举制

汉代察举制 沿革: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前196 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 选拔标准: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一是对于察举人才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新规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推举。科目有孝廉和秀才。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后来连称为一科。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有名额限制,东汉和帝时制凡满20 万人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满20万人的两年举一人,不满10 万人的三年举一人。边境地区郡国人少,10 万人以上则可以岁举一人。孝廉的出路最多的是在皇帝身边当郎官,然后再由郎迁中央或地方官吏。 举孝廉是察举常科的主要科目,是入仕的正途。举秀才的对象为现任官吏。到东汉为避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茂才由州推举,所以人数比孝廉少得多。茂才的出路大多充任地方县令,比孝廉任用为重,但名额少。诏举,是由皇帝下诏察举人才,是临时性的特科。其特点是:诏举常在灾异之后举行。诏举人数不限,由诏令临时规定。诏举科目很多,也不固定,能把有专门才能的人推举出来。无论岁举孝廉、秀才还是诏举贤良文学,到中央以后均需经过考试。考试办法有对策(命题考试)和射策(抽签考试)两种。对策多用于考试举士,射策多用于考试博士弟子。凡属诏令推举之士一般是由天子策试;郡国岁举之孝廉、秀才则由三公府考试。儒生考经学,官吏考举奏,通过考试选出优等生,报皇帝录用。考试实际是量才录用。 作用: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