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毒理学复习资料

毒理学复习资料

毒理学复习资料
毒理学复习资料

毒理学得概念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1、毒理学(toxicology): 就是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包括化学、物理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得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得科学。

2、卫生毒理学(health toxicology) :就是利用毒理学得概念与方法,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可能接触到得外来化合物对机体得生物学作用,特别就是损害作用,亦即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得科学。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得范畴,也就是毒理学得一个分支学科。

3、毒理学主要研究内容:(1)环境中外源化学物质得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在环境中得存在形式以及降解过程与降解产物。——研究外源化学物质得接触相。

(2)外源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得吸收、分布、代谢转化与排泄过程。——研究外源化学物质得动力学相。

(3)进入机体得外源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对机体可能造成得毒性损害及其机制。——研究外源化学物质得毒效相。

4、外源性化学物(xenobiotic):在人类生活得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得生物学作用得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性生物活性物质”。

5、毒物(poison,toxicant):在较低剂量下,可导致生物体损伤得物质。

6、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生物体有害作用得固有得能力。取决于化学物得化学结构。

7、毒效应(toxic effect):化学物对机体健康所致得有害得生物学改变,又称毒(性)作用、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8、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 effect):就是指在接触条件相同得情况下,化学物对不同物种,同一物种间不同个体,或在同一个体中不同器官产生得毒效应不一致得现象。

9、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得器官。毒作用得强弱,主要取决于该物质在靶器官中得浓度。

10、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性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得测定指标。

分类:接触(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1)接触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反映机体生物材料中外源性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或与某些靶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得产物含量。

(2)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以测出得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得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得改变。

可反映与不同靶剂量得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得对健康有害效应得信息。

(3)易感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反映个体对外源化学物得生物敏感性得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得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得异常得指标。

主要与遗传有关,也可由环境诱发。

11、阈剂量(threshold dose):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得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得异常改变所需要得最低剂量,又称为最小有害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 MEL)。

12、观察到有害作用得最低剂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通过试验观察到得,化学物在染毒组与对照组之间出现得具有统计学意义得有害效应得最低剂量。

13、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 level):即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根据现今得认识水平,用最灵敏得试验方法与观察指标,亦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得损害作用得最高剂量。

14、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试验中未观察到可检测出得化学物得有害作用得最高剂量;或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得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得最高剂量。

15、剂量-效应关系: 随着外源化学物得剂量增加,对机体得毒效应得强度增加。

16、剂量-反应关系:随着外源化学物得剂量增加,出现某种效应得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增加。

17、生物转运(biotransportation):就是指外源化学物主要依据物理学规律,本身不发生化学结构改变,从接触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转运至组织与脏器, 最终通过排泄器官离开机体过程。

18、ADME过程: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吸收、分布与排泄——生物转运

代谢————————生物转化

代谢、排泄—————消除

19、贮存库(storage depot ):指进入血液得化学毒物在某些器官组织蓄积而浓度较高,如果化学毒物对这些器官组织未显示明显得毒作用,称为贮存库。

20、贮存库得种类:体内得主要储存库:

(1)血浆蛋白储存库;

(2)脂肪组织贮存库;

(3)肝、肾贮存库;

(4)骨骼组织贮存库。

21、化学毒物在体内得贮存得意义:(1)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在靶器官中得化学毒物得量;(2)可能成为一种游离型化学毒物得来源,具有潜在得危害。

22、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指部分外源化学物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水溶性较强得代谢产物,并经胆汁排入肠道;由于肠内存在得肠道菌群以及酶得催化,可增强部分代谢物得脂溶性,使外源化学物又重新被吸收得过程。

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延长、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23、肝脏得首过消除(first-pass elimination):就是指经胃肠道吸收得外源化学物首先进人肝脏,并可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转化作用,使经体循环到达靶器官组织得化学物得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对机体得毒效应得现象。

其她吸收途径也存在首过消除。

化学物学吸收部位引起得损伤与首过消除有关。

24、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某种化学物在脂相与水相中得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与水相中溶解度得比值。

25、血/气分配系数(blood/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就是指气体在血液中得分压与在肺泡中得分压达到饱与时,气体在血液中得浓度与在肺泡中得浓度之比值。

血/气分配系数越大,即血液溶解度越高,表示该气体越易被吸收。

23、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就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多种酶催化,或非酶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得过程。

24、代谢解毒(metabolic detoxication):多数毒物经代谢转化后,生成低毒或无毒得产物,这一过程称代谢解毒,也叫做生物灭活作用。

25、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原本无毒或低毒得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使其有毒或毒性增强,甚至产生致畸、致癌效应得过程。

26:第一阶段:亦称I 相反应(降解反应),包括氧化、还原与水解等反应。

I 相反应涉及化学物分子暴露或引入一个功能基团,如-OH、NH2、-SH或-COOH,使其水溶

性增高并成为适合II相反应得底物。

27、第二阶段:亦称II相反应,即结合反应。通过与某些内源性物质如谷胱苷肽、葡糖醛酸、硫酸等结合,可使大多数外源化学物得水溶性显著增加,从而加速其从体内得排泄。

28、酶得诱导(enzyme induction):某些化学物可使代谢酶得合成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因而促进其她化学物得生物转化过程得现象。

29、凡具有诱导效应得化学物称为诱导剂。

30、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直接与内源靶分子反应,或/与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改变,导致机体结构与与功能紊乱,表现毒物毒性作用得化学物。

31、终毒物得分类:(1)亲电子剂;(2)自由基;(3)亲核物;(4)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物。

32、自由基得解毒:(1)酶解毒

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催化O2-?歧化为H2O2与O2

2O2-?+ 2H+ →H2O2+O2

②过氧化氢酶:

在高浓度H2O2存在时有效地从细胞清除H2O2。

2H2O2 →2H2O + O2

③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催化H2O2与有机氢过氧化物得还原,需要以GSH作为辅助基质。

H2O2 + 2GSH →GSSG + 2H2O

ROOH + 2GSH →GSSH + ROH+H2O

④谷胱苷肽还原酶(GR):利用各种系统生成得NADPH(还原型辅酶II)还原氧化型谷胱苷肽。

GSSG + NADPH+H+ →2GSH + NADP+

(2)非酶解毒:许多抗氧化剂,如GSH、维生素E、维生素C、尿酸、牛磺酸、次牛磺酸、蛋白质等都能还原自由基或减轻自由基得损伤作用。

较为稳定得自由基可以通过机体得防御机制清除掉。

这些清除体系对HO·却没有作用,由于HO·得半衰期太短,而来不及与上述抗氧化剂接触; 对HO·最有效得预防办法即阻止它得形成。

体内自由基不断生成又不断被清除,若此平衡被破坏,过多得自由基就会造成机体得损害如氧化应激或损伤。

参与衰老、致突变、肿瘤与辐射损伤等。

33、解毒过程失效:

(1)毒物接触量超过机体解毒能力;

(2)某些毒物致解毒酶失活;

(3)结合反应被逆转;

(4)解毒过程产生潜在有害副产物。

34、细胞应激(cellular stress):细胞处于不利环境与遇到有害刺激时所产生得防御或适应性反应。

35、修复障碍引起得毒作用

1、炎症:损伤及修复过程均可产生大量致炎因子,诱发或加重炎症。

2、坏死:超过损伤修复能力时。

3、纤维化:异常成分在细胞外间质过度沉淀,就是组织修复不良得特殊表现。如肝、肺得纤维化。可形成瘢痕、导致组织细胞营养不良、影响脏器功能。

4、致癌:

(1)DNA修复失效:

损伤得DNA修复不全,突变固定。

(2)细胞凋亡失效:

如苯巴比妥抑制凋亡而促癌生长。

(3)终止细胞增生失效:

促有丝分裂引起细胞过度增殖。

后2 种可称之为非遗传致癌剂。

36、化学物毒作用得五大影响因素

一、化学物因素

1、化学结构

2、理化性质

3、不纯物含量

4、化学物得稳定性

二、机体因素

1、解剖、生理生化得不同

2、代谢酶得遗传多态性

3、修复能力得差异

4、机体得其它因素

三、暴露因素

暴露剂量、途径、持续时间、频率等

四、环境因素

1、气象条件

2、季节或昼夜节律

3、动物笼养形式

五、化学物得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

独立作用

协同作用

加强作用

拮抗作用

37、化学物得化学结构(chemincal structure)就是决定化学物毒性得物质基础,其细微改变可能导致生物学效应得显著变化。

取代基得影响

异构体与立体构型

同系物得碳原子数与结构得影响

分子饱与度

38、理化性质:

1、影响化学物得稳定性;

2、进入机体得机会;

3、体内得代谢过程

溶解度: ①毒物在水中得溶解度直接影响毒性得大小,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愈大。如As2S3溶解度较As2O3小3万倍,其毒性亦小。

②影响毒性作用部位:如刺激性气体中在水中易溶解得氟化氢(HF)、氨等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而不易溶解得二氧化氮(NO2)则可深入至肺泡,引起肺水肿。

分散度: 粉尘、烟、雾等状态物质,其毒性与分散度有关。

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其在空气中漂浮时间愈长,沉降速率愈慢,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得机会愈多,危害性愈大,且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

挥发性: 有些有机溶剂得LD50值相似,即其绝对毒性相当,但由于其各自得挥发度不同,所以实际毒性可以相差较大。

(1)气体毒物吸入性中毒,挥发性大,危害也大;如苯与苯乙烯得LC50值均为45mg/L,即其绝对毒性相同。苯乙烯得挥发度仅及苯得1/11,

(2)在慢性毒性试验时,用喂饲法染毒时,毒物加入饲料中可因挥发而减低剂量。

(3)经皮吸收得液态化学物,挥发性大得较挥发性小、粘稠不易祛除得危害性小。

比重: 比重大,毒性小;

分布不同,危害不同;化学性火灾得有毒烟雾比重小,应匍匐逃生。

电离度与荷电性: 对于弱酸或弱碱得有机化学物,只有在PH条件适宜,使其最大限度成为非离子型时,才能以简单扩散得方式跨生物膜转运吸收,从而发挥毒效应。

微粒得荷电性影响其在空气中得沉降与呼吸道得阻留率。

39、联合作用类型:

相加作用( addition joint action):指多种化学物同实验前动物得准备工作时存在时得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得总与。见于结构相似或同系衍生物。

独立作用( independent action):由于不同性质得毒物有不同得作用部位、不同得靶子,而这些部位与靶子之间在功能关系上不密切,因而出现各自不同得毒效应。

协同作用( synergistic effect ):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得毒效应超过各单个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物效应得总与。

加强作用(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称为加强作用。

拮抗作用( 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得毒效应低于各化合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得总与。

40、化学物得联合作用: Joint Action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时产生得交互毒性作用。

4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就是指机体一次或在24小时内多次接触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一般最长14天)所产生得毒作用及死亡。

42、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得要点

(一)实验动物得选择与要: 实验动物得物种与品系

主要原则

①、对受试物得反应与人近似

②、实验操作方便,易于饲养管理

③、自然寿命不太长得物种

④、经济且易于获得

主要原则: 实验动物得年龄与体重; 实验动物得性别; 实验动物得分组与数量、实验前动物得准备工作、

(二)受试物及处理

(三)染毒方法

(四)剂量选择

(五)毒性作用观察

(六)观察时间与周期

43、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就是指化学毒物连续或反复多次地与机体接触,当其吸收速度超过生物转化与排泄得速度时,在体内得总量就会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毒物得蓄

积作用。

44、染毒途径得选择应尽量模拟人类在环境中接触该受试物得途径或方式,并与预期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得接触途径相一致。主要有:

①经口:可用灌胃法或喂饲法。一般常用喂饲法,即将受试物与食物或饮水混匀,使动物自然摄入。

②经呼吸道:2~6h/d(4h);

③经皮肤:2~6h/d。

45、短期毒性就是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4周(28天)内所产生得中毒效应。

46、亚慢性毒性(subchronic toxicity)就是指机体连续接触较长时间、较大剂量得化学毒物所产生得中毒效应。

47、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就是指实验动物或人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低剂量得化学毒物所产生得毒性效应。

48、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 指外来因素引起细胞核中得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49、基因突变(genetic mutation):就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了碱基对组成与排列序列得改变。

50、染色体结构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由于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造成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片段缺失,或引起各种重排,而出现染色体结构异常,称为染色体畸变。

51、碱基置换(base substitution):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而被另一个碱基对所取代而引起得突变。

52、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指发生一对或几对不等于3得倍数得碱基得减少或增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得密码,并翻译为不正常得氨基酸。

分为缺失(deletion)与插入(insertion)。

53、致突变得后果

1、引起突变得DNA变化

(1)碱基损伤:1、碱基错配2、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3、碱基类似物取代4、碱基得化学结构改变或破坏

(2)DNA链受损:1、二聚体得形成2、DNA加与物形成3、DNA-蛋白质交联物

2、引起突变得细胞分裂过程改变

(1)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

(2)与微管上得巯基结合

(3)已组装好得微管受损

(4)中心粒移动受阻

(5)其她作用

3、其她得改变

(1)DNA得高保真复制需多种酶类得参与

(2)修复

54、遗传毒理学成套实验入选原则P161

55、致癌作用

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 就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得过程。

56、致癌物得分类

一)根据人类与动物致癌作用证据分类

其分类只与致癌物得证据权重有关。

将化学物对人类与动物致癌资料分为4级

致癌证据充分(sufficient)

致癌证据有限(limited)

致癌证据不足(inadequate)

证据提示缺乏致癌性(lack of carcinogenicity)

IARC致癌物分类

组l(group 1):对人类就是致癌物(carcinogenic to human)

对人得致癌性有足够(sufficient)得证据。

组2 A (group 2A):对人类很可能就是致癌物(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

对人得致癌性得流行病学证据有限(limited evidence),在实验动物得致癌证据足够(sufficient)。组2B (group 2B) :对人类就是可能致癌物(possible carcinogenic to human)

对人得致癌性有有限得证据(1imited evidence),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够(less than sufficient)。或对人致癌性证据不充分(inadequate evidence),实验动物致癌证据足够(sufficient)。

组3(group 3):对人得致癌性尚不能确定(unclassifiable as to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

对人得致癌性证据不充分(inadequate evidence),动物致癌性资料也不充分或有限(inadequate or limited)

组4(group 4):可能对人类不致癌(probably not carcinogenic to human)

证据提示在人类与动物不具致癌性(lack of carcinogenicity)

仅1种,己内酰胺。

二)根据化学致癌物作用模式分类

1、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s)本身直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例如,各种烷化剂,其大多为亲电子反应物。

2、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s)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所形成得代谢产物才具致癌作用。例如,多环芳烃、芳香胺类化合物等。

(1)前致癌物(procarcinogen)

(2)近致癌物(proximate carcinogen )

(3)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

3、促癌剂(tumor promoting agent)

本身并不致癌,但对致癌物有促进作用。如佛波酯(TPA)、巴豆油等

三) 根据化学致癌物作用机制分类

1、遗传毒性致癌物(genotoxic carcinogens)

进入人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癌变得化学物质。化学致癌物得大多数

直接致癌物、前致癌物、无机致癌物

2、非遗传毒性致癌物(epigenotoxic carcinogens)

指不作用于机体遗传物质得化学致癌物。主要就是促进细胞过度增殖。

四)按化学结构分类

(1)烷化剂:芥子气、甲醛、氯甲醚

(2)多环芳烃类: 煤焦油、二苯蒽

(3)芳香胺类:乙萘胺、硝基联苯

(4)氨基偶氮染料

(5)亚硝胺类化合物

(6)黄曲霉毒素

(7)植物毒素

(8)金属致癌物:镍、铬、镉

57、化学致癌过程

1、引发阶段(initiation)(启动阶段)引发(启动)就是遗传毒性发生得过程,就是化学致癌得第一步。

致癌物直接作用于DNA,引起基因突变,使单个或少量细胞发生永久性得、不可逆得遗传性改变,成为突变细胞,或称“启动细胞”,诱发细胞突变得因素称为引发剂(启动剂)。

引发阶段得主要特征

?不可逆

?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加以固定

?剂量-反应显示没有可测定得阈值,无可测定得最大反应

?存在自发得引发作用

?对外源性化学物质与其她化学因素敏感

?引发作用必须发生在促长作用之前, “纯”引发作用在无促长时不导致肿瘤

2、促长阶段

启动细胞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以相对于周围正常细胞得选择优势进行克隆扩增,形成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或腺瘤)。促长阶段癌细胞得表型发生变化,恶性肿瘤细胞得各种性状得以表达。起促进作用得因素称为促长剂或促癌剂。

促癌剂包括多种人类环境中存在得因子,如TCDD、苯巴比妥,以及高盐高脂饮食、糖精、香烟烟雾等。其中烟雾既就是肺癌、胰腺癌、食道癌与其它器官癌得启动剂,同时也就是促癌剂。

人体内得一些内源性物质也具有促癌作用,如雌激素对乳腺癌有促进作用;胆酸就是结肠癌与肝癌得促进剂。

促长阶段得主要特征

?可逆性

?促长剂通常就是非致突变物,需要持续与反复暴露

?促长剂得有效性仅出现在引发作用之后

?促长细胞群得存在取决于促长剂得持续存在

?内源性促长剂可起自发促长作用

?剂量-反应显示有可测定得阈值,有可测定得最大效应

?对饮食与激素等因素敏感

?促长作用得相对效力取决于达到最大效应得时间与剂量速率

4、进展阶段(progression)

在促进之中或之后,细胞表现出不可逆得遗传学改变,其标志为核型不稳定性增加与恶性变化,在形态上或功能代谢与行为方面逐渐表现出恶性肿瘤得生物学特征,如生长速度、侵袭性、转移能力、以及生理生化、免疫性能得改变等。

进展阶段得主要特征

?不可逆

?伴随生长率与侵袭性得增加出现核型异常,核型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得形态学改变

?有可测定得与/或形态学可描述得细胞基因组得改变

?进展得早期阶段对环境因素敏感

?可见良性与/或恶性肿瘤

?进展剂可促进细胞进入该阶段

?可以发生自发得进展作用

58、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就是目前公认得确认动物致癌物得经典方法。

用来确定受试物对试验动物得致癌性、剂量-反应关系及诱发肿瘤得靶器官等。

化学致癌得最大特点就是潜伏期长。啮齿类动物1-2年得试验,相当于人类大半生得时间。动物试验可严格控制试验条件,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不易排除混杂因素得影响。

最大局限性就是动物试验结果外推至人存在不确定性。

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得一般原则

①人体可能长期暴露于该化学物;

②该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得化学结构与已知致癌物相似;

③短期染毒毒性试验提示该化学物可能产生癌前病变等。

1.动物选择

(1)物种得选择:根据动物对肿瘤得易感性,选择具有特定靶器官得物种与品系。

大鼠肝癌

小鼠呼吸道与肺肿瘤

金黄仓鼠(或称金黄地鼠)、狗或猴膀胱癌

靶器官无法估计大鼠与小鼠

常用得就是大鼠与小鼠,也可用仓鼠。为避免动物种属敏感性得差异影响评价得结果,一般也用两种物种进行试验。

应选择自发肿瘤率低得物种。

(2)年龄:断乳或断乳不久得动物。

(3)性别:一般就是雌雄各半。

(4)动物数量:原则上根据对照组肿瘤得自发率及试验组肿瘤得发生率来确定。一般每组动物数为雌雄各50只。

2、染毒方式

根据受试物得理化特性与对人有代表性得接触方式,多为经口与经呼吸道接触染毒。

也可经皮。

2.剂量设计

l个对照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3个染毒剂量组:

最高剂量原则上应尽可能加大,但又不致死。

最低剂量应高于人类实际可能接触得剂量。

等比差别,1/3左右(1/4-1/2)。

3.试验期限与染毒时间

原则上试验期限要求长期甚至终生,最少不低于受试动物寿命得2/3时间。一般情况下小鼠1、5-2年,大鼠2-2、5年。

一般染毒直至试验结束。

4.结果得观察、分析与评定

每天密切观察动物1-2次(外表、活动、摄食情况等),及时发现濒死动物并进行病理学解剖(防止自溶)。

肿瘤发生情况对每一肉眼可见及可触及得肿瘤,均应记录其出现时间、部位、大小、外形、发展状况与动物死亡时间。

试验最初三个月每周称体重一次,以后每2-4周称体重一次。

掺入饲料或饮水中染毒时,应记录食物消耗量或饮水量。

5、1 致癌试验常用得指标

发现第一例肿瘤时存活得动物数,作为试验终结时得有效动物数。

1)、肿瘤发生率:就是最重要得指标

肿瘤总发生率;

恶性肿瘤总发生率;

各器官或组织肿瘤发生率与恶性肿瘤发生率;

各种类型肿瘤发生率。

2)、多发性:就是化学致癌得又一特征,指一个动物出现多个器官肿瘤或一个器官出现多个肿瘤。

①计算每组动物得平均肿瘤数。

②每组中出现2个(或以上)肿瘤得动物数或比例。

3)、潜伏期

体表肿瘤:从接触致癌物到各组第一个肿瘤出现得时间作为该组潜伏期。

内脏肿瘤:分批剖杀,计算平均潜伏期;或将肿瘤引起动物死亡得时间定为发生肿瘤得时间。

5、2 阳性结果得判断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并有一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时,为阳性结果。

WHO提出,需满足下列反应得一种或数种

①阴性对照组出现得一种或数种肿瘤,试验组均有发生,但肿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②试验组动物发生阴性组没有得肿瘤类型;

②试验组动物肿瘤发生早于阴性对照组;

④试验组每个动物得平均肿瘤数超过阴性对照组。

阴性结果得判定应满足试验设计得最低要求:

两个物种动物,两种性别,至少三个剂量水平且其中一个接近最大耐受量。每组有效动物数至少50只(动物数量与其自发肿瘤率成正比,即自发率高,动物数量多)。

59、发育毒性:出生前后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这段时间内出现得有害作用。

60、致畸性与致畸作用:在妊娠期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得特性或作用。

61、发育毒性作用得特点与影响因素

(一)发育各阶段发育毒性作用得特点

卵子受精后一直到出生为止都称为孕体

1、着床前期

事件:发生受精、卵裂、进入子宫腔、囊胚形成、原肠胚形成及着床。

时间:人类为受精后得第11-12天;啮齿类动物为最初得6天。

特点:此期受损得就是早期胚胎得相对未分化细胞,不会产生局部缺陷,最多出现发育迟缓,若受损得细胞较多,可造成胚胎死亡,称为着床前丢失。也有着床前期接触毒物导致胎儿畸形得例子。

这一发育阶段被称为早期不易感期。

2、器官形成期事件:细胞增殖、移动与组合形成器官原基,即细胞结构开始分化,并逐渐形成不同得器官与组织。

时间:人类为第3-8周;啮齿类动物为第1-3周。

特点:此期细胞增殖分裂速度很快,组织器官生长旺盛,胚胎对致畸物特别敏感,细胞受损可导致结构畸形、生长迟缓或胚胎死亡。

这一发育阶段被称为致畸敏感期或致畸作用危险期(critical period)。

发育中得胚胎对致畸作用得敏感期虽然主要在器官发生期,但在此期间,各种不同器官还各有特别敏感得时间,即“靶窗”(target windows)

大鼠器官发生期为受精后6-15天,但眼得最敏感期为受孕后9天,心脏与主动脉弓约为9-10

3、胎儿期:事件:主要就是组织分化、生长与生理学成熟。

时间:人类就是从第56-58天起,直到分娩。

特点:胚胎得器官、系统得基本结构形成后,致畸物难以使之发生结构缺陷,通常就是变形或异常而非畸形。

胎儿期接触外源性理化物质,很可能对生长与功能成熟产生效应,主要表现为:全身生长迟缓、特异得功能障碍、经胎盘致癌与偶见死胎。

4、围生期与出生后得发育期:此期接触外源性化学物质,主要表现在发育免疫毒性、神经行为发育异常与儿童期肿瘤。

围生期接触外源化学物,会严重影响胎儿T细胞、B细胞与吞噬细胞得发育、迁移、归巢及功能,可能暂时甚至永久性地损伤机体得免疫系统。

许多化学物质具有发育神经毒性,表现为对感觉、运动、自主与认知等方面得影响。

围生期就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得时期。

62、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得毒理学特点

致畸效应对胚胎所处发育阶段得依赖性。器官形成期就是致畸敏感期

种属、种间差异得明显性

剂量-反应关系复杂性。剂量-反应曲线较陡,斜率也较大

63、母体因素对发育毒性得影响:

母体毒性:化学毒物对受孕母体产生得损伤作用。

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1、遗传学:母体得遗传结构就是胚胎发育得一个决定因素。如唇腭裂得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黑种人,主要原因在于母体,而非胚胎本身得基因结构。

2、疾病:母体受病毒感染、未控制得糖尿病等疾病,将会对胚胎产生影响。如怀孕前三个月,母体高热、病毒感染等均可能导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3、营养:母体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酶得辅助因子缺乏将对胚胎产生影响。

4、应激:如大鼠与小鼠对整个妊娠期得噪声应激可产生发育毒性。

5、对胎盘得毒性

64、父源性出生缺陷(paternal birth defect)

影响因素:遗传缺陷、年龄因素与外界暴露因素。

父源性暴露引起子代发育异常包括:流产、死胎、低出生体重、畸形、功能障碍等。甚至可能与儿童期肿瘤与男女出生比例失调有关。

65、致畸机制就是多方面得

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

2、干扰基因表达

3、细胞损伤与死亡

4、细胞凋亡

5、干扰细胞间得交互作用

6、通过胎盘毒性引起发育毒性

7、干扰母体稳态

8、内分泌干扰作用

66、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得评价需要四方面得资料:

①环境流行病学资料

②控制下得临床研究资料

③动物发育毒性试验资料

④体外试验资料

作为一个新产品得登记与审批,主要根据前三类资料。在前三类资料中,首先就是动物实验资料,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新产品在上市前,还没有流行病学资料与控制下得临床资料。

67、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常用评价方法:

(1)动物发育毒性试验

(2)流行病学

(3)替代实验

68、动物发育毒性试验

优点:容易控制接触条件,控制接触动物得数量、年龄、状态以及选择检测效应指标(终点)。

缺点: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具有不确定性。

69、急性毒性试验得观察与记录内容主要包括:

①中毒体征及发生过程

②死亡情况与时间分布

③体重

④病理形态学改变

10、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性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得测定指标。

分类:接触(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1)接触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反映机体生物材料中外源性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或与某些靶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得产物含量。

(2)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以测出得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得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得改变。

可反映与不同靶剂量得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得对健康有害效应得信息。

(3)易感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反映个体对外源化学物得生物敏感性得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得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得异常得指标。

主要与遗传有关,也可由环境诱发。

69、急性毒性试验得观察与记录内容主要包括:

①中毒体征及发生过程

②死亡情况与时间分布

③体重

④病理形态学改变

63、母体因素对发育毒性得影响:

母体毒性:化学毒物对受孕母体产生得损伤作用。

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1、遗传学:母体得遗传结构就是胚胎发育得一个决定因素。如唇腭裂得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黑种人,主要原因在于母体,而非胚胎本身得基因结构。

2、疾病:母体受病毒感染、未控制得糖尿病等疾病,将会对胚胎产生影响。如怀孕前三个月,母体高热、病毒感染等均可能导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3、营养:母体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酶得辅助因子缺乏将对胚胎产生影响。

4、应激:如大鼠与小鼠对整个妊娠期得噪声应激可产生发育毒性。

5、对胎盘得毒性

38、理化性质:

1、影响化学物得稳定性;

2、进入机体得机会;

3、体内得代谢过程

溶解度: ①毒物在水中得溶解度直接影响毒性得大小,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愈大。如As2S3溶解度较As2O3小3万倍,其毒性亦小。

②影响毒性作用部位:如刺激性气体中在水中易溶解得氟化氢(HF)、氨等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而不易溶解得二氧化氮(NO2)则可深入至肺泡,引起肺水肿。

分散度: 粉尘、烟、雾等状态物质,其毒性与分散度有关。

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其在空气中漂浮时间愈长,沉降速率愈慢,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得机会愈多,危害性愈大,且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

挥发性: 有些有机溶剂得LD50值相似,即其绝对毒性相当,但由于其各自得挥发度不同,所以实际毒性可以相差较大。

(1)气体毒物吸入性中毒,挥发性大,危害也大;如苯与苯乙烯得LC50值均为45mg/L,即其绝对毒性相同。苯乙烯得挥发度仅及苯得1/11,

(2)在慢性毒性试验时,用喂饲法染毒时,毒物加入饲料中可因挥发而减低剂量。

(3)经皮吸收得液态化学物,挥发性大得较挥发性小、粘稠不易祛除得危害性小。

比重: 比重大,毒性小;

分布不同,危害不同;化学性火灾得有毒烟雾比重小,应匍匐逃生。

电离度与荷电性: 对于弱酸或弱碱得有机化学物,只有在PH条件适宜,使其最大限度成为非离子型时,才能以简单扩散得方式跨生物膜转运吸收,从而发挥毒效应。

微粒得荷电性影响其在空气中得沉降与呼吸道得阻留率。

(一)发育各阶段发育毒性作用得特点

卵子受精后一直到出生为止都称为孕体

1、着床前期

事件:发生受精、卵裂、进入子宫腔、囊胚形成、原肠胚形成及着床。

时间:人类为受精后得第11-12天;啮齿类动物为最初得6天。

特点:此期受损得就是早期胚胎得相对未分化细胞,不会产生局部缺陷,最多出现发育迟缓,若受损得细胞较多,可造成胚胎死亡,称为着床前丢失。也有着床前期接触毒物导致胎儿畸形得例子。

这一发育阶段被称为早期不易感期。

2、器官形成期事件:细胞增殖、移动与组合形成器官原基,即细胞结构开始分化,并逐渐形成不同得器官与组织。

时间:人类为第3-8周;啮齿类动物为第1-3周。

特点:此期细胞增殖分裂速度很快,组织器官生长旺盛,胚胎对致畸物特别敏感,细胞受损可导致结构畸形、生长迟缓或胚胎死亡。

这一发育阶段被称为致畸敏感期或致畸作用危险期(critical period)。

发育中得胚胎对致畸作用得敏感期虽然主要在器官发生期,但在此期间,各种不同器官还各有特别敏感得时间,即“靶窗”(target windows)

大鼠器官发生期为受精后6-15天,但眼得最敏感期为受孕后9天,心脏与主动脉弓约为9-10天

3、胎儿期:事件:主要就是组织分化、生长与生理学成熟。

时间:人类就是从第56-58天起,直到分娩。

特点:胚胎得器官、系统得基本结构形成后,致畸物难以使之发生结构缺陷,通常就是变形或异常而非畸形。

胎儿期接触外源性理化物质,很可能对生长与功能成熟产生效应,主要表现为:全身生长迟缓、

特异得功能障碍、经胎盘致癌与偶见死胎。

4、围生期与出生后得发育期:此期接触外源性化学物质,主要表现在发育免疫毒性、神经行为发育异常与儿童期肿瘤。

围生期接触外源化学物,会严重影响胎儿T细胞、B细胞与吞噬细胞得发育、迁移、归巢及功能,可能暂时甚至永久性地损伤机体得免疫系统。

许多化学物质具有发育神经毒性,表现为对感觉、运动、自主与认知等方面得影响。

围生期就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得时期。

毒理学实验

实习一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 一、目的和意义 毒理学研究需要用实验动物来进行各种实验,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来研究毒作用,获得毒物的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本次实习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抓取、染毒方法和生物材料的采集等技术。 二、内容 (一)健康动物的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种属品系的动物进行实验,均要求选择健康的实验动物。健康动物检查时要求达到:外观体型丰满,被毛浓密有光泽、紧贴体表,眼睛明亮,行动迅速,反应灵活,食欲及营养状况良好。选择时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1.眼睛明亮,瞳孔双侧等圆,无分泌物。 2.耳耳道无分泌物溢出,耳壳无脓疮。 } 3.鼻无喷嚏,无浆性粘液分泌物。 4.皮肤无创伤、无脓疮、疥癣、湿疹。 5.颈部要求颈项端正,如有歪斜提示可能存在内耳疾患,不应选作实验动物。 6.消化道无呕吐、腹泻,粪便成形,肛门附近被毛洁净。 7.神经系统无震颤、麻痹。若动物(大鼠、小鼠)出现圆圈动作或体位倒置呈圆圈摆动,应该放弃动物。 8.四肢及尾四肢、趾及尾无红肿及溃疡。 (二)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 动物性别不同对毒物的敏感性也不同,这可能与性激素、肝微粒体羟基化反应有关,也随受试物而异。因此,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性别,一般实验如对性别无特殊要求者,宜选用雌雄动物各半。 1.大鼠、小鼠主要依肛门与生殖孔间的距离区分,间距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成年雄鼠卧位可见到睾丸,雌性在腹部可见乳头。 2.豚鼠用在一只手抓住豚鼠颈部,另一只手把开靠近生殖器孔的皮肤,雄性动物在圆孔中露出性器官的突起,雌性动物则显出三角形间隙,成年雌性豚鼠胸部有两个乳头。 3.家兔将家兔头轻轻夹在实验者左腋窝下,左手按住腰背部,右手拉开尾巴并将尾巴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中间,然后用拇指和食指稍稍把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扒开。雄兔即可见一圆

毒理学基础知识点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替代法又称“3R”法: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毒效应谱: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毒作用的类型:①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②局部或全身作用;③可逆或不可逆作用;④超敏反应⑤特异质反应。 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选择性毒性:水平: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三个水平。原因:①物种和细胞学差异;②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③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④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ADME过程:吸收: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分布:是指外源化学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代谢。排泄:外源性化学物及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中物质代谢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①流行病学研究:优:真实的暴露条件;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测定在人群的作用;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缺:耗资、耗时多;无健康保护;难以确定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可检测的危险性增加必需达到2倍以上;测定指标较粗。②受控的临床研究:优: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在人群中测定反应;对某组人群(如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能测定效应的强度。缺:耗资多;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的暴露;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一般<50);限于暂时、微小、可逆的效应;一般不适于研究最敏感的人群。③体内试验:优:易于控制暴露条件;能测定多种效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能评价机制。缺: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于人群的暴露。④体外试验:优: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人力物力花费较少。缺: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难以观察慢性毒作用。 药物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机制并举例:吗啡: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箭毒生物碱:引起呼吸肌麻痹;呋喃妥因:介导的氧化损伤;多柔比星:细胞毒药物对肺泡的直接损害;胺碘酮:细胞内磷脂的沉积;紫杉醇:介导P物质的释放;环磷酰胺:致癌变作用。 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显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毒理学

毒理学飞升神卷 一.名词解释 1.毒物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 2.毒性 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 3.接触生物学标志物 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 4.LD0 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二.填空题 1.经生物转化大部分外源化合物的代谢产物,毒性降低,易于排出体外,此现象称

为代谢排毒,经生物转化其毒性增强的显现称为活化。 2.实验动物染毒方法主要包括经口染毒,经呼吸道染毒,经皮肤涂抹染毒和注射染毒四种。 3.毒理学主要分为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三个研究领域。 4.有些有机溶剂的LD50值相似,即其绝对毒性相当,但由于其各自的挥发度不同,所以实际毒性可以相差很大,将物质的挥发度考虑在内的毒性称为相对毒性。该毒性指数对有机溶剂来说,更能反映化合物经呼吸道途径吸收的危害程度。 5.非整倍体指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倍体,增加一条染色体时称为三倍体。 6.外源化合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7.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称为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 8.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9.I 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10.毒作用带是表示化学物质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分为急性毒作用带与慢性毒作用带。 11.经呼吸道染毒包括人工染毒和自行吸入染毒,其中自行吸入染毒又分为静式吸入和动式吸入两种形式。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78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环境毒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和理解环境与健康、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首先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进行讲解。继之讲述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癌变、致畸变及致突变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然后介绍环境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危险度和安全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最后简单介绍环境主要污染因素的毒性作用。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懂得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概论;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环境毒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三)课后练习 什么叫环境毒理学? 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了解化学物的吸收、分布与贮存、排泄等过程 3.了解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4. 了解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转运 1.主要内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吸收;分布与贮存; 化学物的排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问题与应用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第二节生物转化 1.主要内容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3.问题与应用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附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 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 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 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 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 B Ramazzini C Paracelsus D Fontana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 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 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 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 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 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 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 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 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 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 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毒性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B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C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我们不能改变毒性,但能改变物质的毒效应3、一次用药后,(C)个药物消除半衰期时,可认为该药物几乎被完全消除。 A 2 B 4 C5 D8 4、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A)。 A 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肽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其他因素 5、重复染毒引起毒作用的关键因素是(B)。 A暴露时间B暴露频率 C接触时间D接触频率 6、急性毒性是(C)。 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学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学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 C机体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 D瞬间给予动物一定量化学物后快速出现的中毒效应 7、急性动物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是(D)。 A对化学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的动物 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D以上都是 8、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周期一般为(C)。 A 1天 B 1周 C 2周 D 3周 9、如在急性吸入毒性实验当中,随着苯的浓度越来越高,各试验组的小鼠死亡率也相应增高,这说明存在(D)。 A量反应关系B质反应关系 C剂量-量反应关系D剂量-质反应关系 10、可以用某种测量数值来表示,通常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的是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实验范文

?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毒理学评价与食品安全性 ?2010/1/3 16:55:37 ?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色香味,对于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加工工艺的改善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积极的作用。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对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的评价是正确认识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 一.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 FAO/WHO在1962年所提出的食品添加剂的国际定义为:“国际食品标准计划中的食品添加剂,是指其本身通常不作为食品消费,也不作为通常食品的典型成分使用的物质,所以,不论有无营养价值,在食品的制造、加工、调制、处理、装填、包装、运输或保管的过程中,出于技术目的(包括调味、着色、赋香等)而有意识地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这些物质本身或其副产物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食品的一部分,或给食品的性质以影响,或者可以充分造成预结果。它们不包括污染物质或者是为了维持或改善食品营养价值的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为“营养强化剂”。因此,营养强化剂显然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在食品加工和原料处理过程中,为使之能够顺利进行,还有可能应用某些辅助物质。这些物质本身与食品无关,如助滤、澄清、润滑、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和发酵用营养剂等,它们一般应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对于这类物质特称之为食品加工助剂。 二.食品添加剂分类 根据GB12493-19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规定,按其主要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和其它共21类。 因食品用香料品种太多单独列出,见GB/T 14156-19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按照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类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香料共22类,并以附录

毒理学实验设计

毒理学实验设计 ——镉对肾脏的急性损害作用 设计者:余擎3100304094 李敏3100304091 一、实验背景及依据: 镉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之一,镉污染及危害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医学问题。 在日本,人中毒事件主要是由于镉引起的,如一种“itai-itai”病的中毒,即是由镉中毒引起的。研究发现在镉污染地区的人们的骨头、肝、肾中都富集有大量的镉,尤其是肾在长期的职业性接触中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肾脏是急性镉暴露的重要靶器官,会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管状功能紊乱的氨基酸尿、蛋白尿和糖尿病,以及肾肿胀、肾小管有管型和上皮细胞脱落、肾小球毛细血管从坏死。 目前,对镉致急性肾损害的机制上不明确,但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镉可损害肾小管而干扰肾对蛋白质的排出和再吸收等作用,并影响近端肾小管功能,出现糖尿病,使尿钙和尿酸增加。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目的:了解镉的急性损害作用,镉对肾脏毒性的蓄积作用 意义:通过了解镉的急性作用,掌握镉的危害,同时积极预防镉的污染。掌握随机分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统计。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白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5g,,由实验中心提供。 2、主要试剂:氯化镉(CdCl2) 3、分组与染毒:3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为5组,每组6只,CdCl2染毒剂量分别为0mg/kg、1.5mg/kg、3.5mg/kg、5.5mg/kg、7.5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灌胃1次。第2天处死动物。 (注:查相关资料得:实验动物为小白鼠,CdCl2经口染毒的LD50为150mg/kg,参照LD50值得的1/20~1/100设置四组剂量组,剂量间距为2。) 四、样本采集与处理: 1.使用代谢笼收集小鼠尿液 2.小鼠处死后,立即取肾脏,准确称取1份0.2g肾组织,置于消化液中消化,用于测定肾脏消化液中的镉浓度。 3.另取一份肾组织,制作肾脏病理切片。用于观察肾组织有无变化。 五、观察指标:

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毒理学 课程编号:0371005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5,课程总学分2实验学时10 应开实验学期:三年级厶学期 适用专业:药物制剂 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 大纲主撰人:潘玉善大纲审核人:胡功政张玉龙张书松 一、动物毒理学实验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该课程是随药理学的发展而分化出来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性学科,在食品安全,药物开发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动物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动物体的损害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兽药、药物添加剂及饲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的检测及其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动物毒理学是毒理学的分支之一,是供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亦可供动物科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选修。 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独立思考与工作能力,使其能掌握毒理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学科奠定毒理学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讲授动物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外源化学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熟悉评价程序中的试验项目和评价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掌握经口急性毒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半数致死量的计算方法;掌握毒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局部刺激实验的方法;掌握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实验和大鼠肝微粒体制备及有关酶活性的测定。 三、动物毒理学实验项目名称及学时分配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因课堂不能完成全部内容,所以采用课堂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的 课堂操作、课外观察,有的课外给药,课堂采样、观察,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 报告。 五、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由课堂操作考核40%和实验报告60%成绩组成,实验教学部分 按20%记 入总成绩。 六、 参考书目 [1] 沈建忠?动物毒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张桥?卫生毒理学基础?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李俊锁等?兽药残留分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楼宜嘉?药物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七、 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一、 实验学时:2学时 二、 实验目的 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三、 实验内容 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动物的编号与分组,染毒途径,被毛去除法、生物材料的采 集和制备、实 验动物的处死方法等 四、 实验要求:基础必做 五、 实验所需试材和仪器设备 大鼠、小鼠、家兔、灌胃器、毛剪、苦味酸酒精饱和液 实验二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求算 三、实验内容 经口急性毒性实验 LD 50的方法。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昆虫毒理学概述

昆虫毒理学概述 摘要:昆虫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有毒物质对昆虫的毒杀机理、昆虫对毒物反应以及环境对毒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杀虫药剂新品种开发与合理应用提供新理论和新途径。本文综述了昆虫毒理学的内容,发展现状,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昆虫毒理学研究进展展望 1、引言 昆虫毒理学是研究杀虫药剂对昆虫作用的学科,是研制新杀虫剂和合理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的理论基础。昆虫毒理学是害虫防治卫生保健与研究创新药剂的理论基础,虽然杀虫药剂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昆虫毒理学却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杀虫药剂杀死昆虫的机制及昆虫对杀虫药剂的反应,还包括环境及昆虫生理状态等因素对杀虫剂毒杀作用的影响,以及杀虫剂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1]。研究有毒物质对昆虫的毒杀机理昆虫对毒物反应以及环境对毒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杀虫药剂新品种开发与合理应用提供新理论和新途径。 2、昆虫毒理学的发展现状 昆虫毒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Hoskins在1929年在Berkeley 开始讲授昆虫毒理学。随后80年,随着新类型杀虫药剂的发展以及

相关学科的发展昆虫毒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最初的剂量死亡率关系研究到现在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昆虫毒理学的发展速度可以与昆虫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媲美。近年来相关毒理学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昆虫毒理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在新杀虫药剂发现方面引入许多新的思想,和昆虫毒理学相关的是引入了分子靶标定向指导思想例如新烟碱类药剂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以AChR为分子靶标药剂的发展。(2)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理论、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使昆虫毒理学从剂量—反应关系达到了分子水平。 (3)在药剂靶标酶蛋白、受体离子通道蛋白(例如:乙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受体、GABA受体、钠离子通道等)、药剂解毒酶系(如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转移酶等)的纯化、药剂—受体(酶)蛋白结合及其基因克隆、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生态学上可接受的杀虫药剂发现害虫抗药性的治理、杀虫药剂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2]。 3、我国昆虫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我国毒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化学杀虫剂的普遍推广,20世纪60 年代成为昆虫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早期的昆虫毒理工作者对害虫防治与毒理测定以及杀虫剂的有效使用方式进行研究,2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昆虫毒理学在如下领域发展迅速[3]。(1):植物源杀虫剂,有许多植物源物质对昆虫有拒食作用,如克罗烷二萜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拒食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化合物的立体效应对拒食活性有重要的影响。(2):昆虫抗

毒理学实验资料

实验一毒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2、掌握小鼠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电子称、小鼠固定器、注射器(3号针头)、灌胃针(12号针头)、棉签、镊子、眼科镊、毛细管、小号毛笔、品红、苦味酸、生理盐水、巴比妥钠、报纸、5ml离心管 三、实验内容 1. 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 2. 实验动物的选择、性别鉴定、随机分组及标记。 3.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麻醉):灌胃及腹腔、尾静脉、皮下注射。 4. 实验动物的采血:摘取眼球法。 5. 实验动物的处死:颈椎脱臼法。 实验动物的种类——小鼠(Mouse ) (一)小鼠的捉拿、固定 (二)辨别小鼠的性别,小鼠的编号及染色方法,完全随机分组 1. 颜料涂擦被毛编号法(常用于大小鼠): 红色: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 黄色:3-5%苦味酸溶液(水) 80-90%苦味酸酒精饱和溶液 2. 实验动物的分组——完全随机分组法 将符合实验要求的40只小白鼠随机分配到A,B两组。 (1)动物编号1-40; (2)根据随机数字表,任意指定第10行第15列,从左到右依次读取40个两位的随机数字; (3)对随机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序,如数字相同,按先后顺序,先出现的为小; (4)随机数字序号为1~20号对应的小鼠分为A组,21~40号对应的小鼠分为B组。(三)常用给药方法 1、经消化道给药法

A自动摄取法 B灌胃给药法:小鼠专用灌胃针由注射器和喂管组成,喂管长约1nm,喂管尖端焊有一金属小圆球,金属球中空,用途是防止喂管插入时造成损伤。金属球弯成20度角,以适应口腔与食道之间弯曲。将喂管针头尖端防放进小鼠口咽部,顺咽后壁轻轻往下推,喂管会顺着食管滑入小鼠的胃,插入深度约3cm。用中指与拇指捏住针筒,食指按着针竿的头慢慢往下压,即可将注射器忠的药液灌入小鼠的胃中。在插入过程中如遇到阻力或可看见1/3的针管,说明灌胃并没有插入胃中,需要取出重新操作。 2、注射给药法 A皮下注射 B腹腔注射(巴比妥钠):左手提起并固定小鼠,使鼠腹部朝上,鼠头略低于尾部,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下腹部靠近腹白线的两恻进行穿刺,针头刺入皮肤后进针3nm左右,接着使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角刺入腹肌,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当针尖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后抵抗感消失。固定针头,保持针尖不动,回抽针栓,如无回血、肠液和尿液后即可注射药液。注射量为0.1-0.2ml/10g体重。 C尾静脉注射 3、涂布给药法 药物经皮肤吸收、局部作用或致敏 作用时间根据药物性质和要求定 (四)摘除眼球采血 左手抓住小鼠颈部皮肤,轻压在实验台上,取侧卧位,左手食指尽量将小鼠眼周皮肤往颈后压,使眼球突出。用眼科弯镊迅速夹去眼球,将鼠倒立,用器皿接住流出的血液。 采血完毕立即用纱布压迫止血。每次采血量0.6-0.1mL (五)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大白鼠、小白鼠:脊椎脱臼法 断头法 急性放血法 空气栓塞法

毒理学基础实验设计.

四氯化碳毒理学的基础实验设计生化系食品082 200800602052 黄瑞锦 引言:在进行某一种受试物毒理学的基础实验设计前要先认识和了解其有关知识。所以,要进行四氯化碳毒理学的基础实验设计先认识和了解有关性质。 一、理化性质 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化学式CCl 4 ,又称四氯甲烷 (tetrachloromethane)。是一种比水重,无色、易挥发、不易燃,易流动的液体。 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并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气味。相对分子量153.84,相对密度1.595g/cm3(20/4℃),沸点76.74℃,熔点-22.8℃,蒸气压15.27kPa(25℃),蒸气密度5.3g/L。四氯化碳的蒸气有毒,它的麻醉性较氯仿为低,但毒性较高。吸入人体2~4ml就可使人死亡。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湿气及光即逐渐分解生成盐酸。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能与醇、醚、氯仿、苯等任意混合。对于脂肪、油类及多种有机化合物为一极优良的溶剂。四氯化碳用作灭火剂时,不能灭活泼金属的火,因为活泼金属可以与之反应。也会在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有毒物质。遇火或炽热物可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等。 二.污染来源 四氯化碳(CCl 4 )是较常用的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用作萃取剂、清洗剂、脱脂剂、制冷剂、灭火剂和驱虫剂等。在医学上用作麻药剂。在日常生活中,用作衣服的洗涤及去脂等。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四氯化碳可释入空气而污染环境。 近年来,美国对供水系统中CCl 4 的检测结果发现,约2000万人饮用的水源被 CCl 4污染。据估计美国有近400万人在生产中暴露于CCl 4 中。 三.毒性作用 CCl 4 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机体。吸入量的20%~35%可被人 及动物机体吸收。CCl 4 在血液中的浓度与脑中的含量接近,脂肪组织蓄积的 量为血液中的2~8倍。部分CCl 4 在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作用下, 通过脱卤素和氧化作用,解离成Cl·和CCl 3 ·自由基,后者能使生物膜脂质过氧化,扰乱干细胞脂质代谢,引起干细胞坏死。 CCl 4 是典型的肝脏毒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均可引起肝脏的严重损伤,如中心小叶坏死及脂肪变性。同时受损的还有肾脏、肺泡膜及肺血管。肾脏及肺的损伤不及肝脏,通常发生于肝脏损害之后,因全身代谢失调而发生。吸入四氯化碳蒸气时若饮酒、冷冻或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均可加重毒性作用。另外,四氯化碳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引起严重心律失常。人对四氯化碳的个体易感性差异较大,有报道口服3~5ml 即可中毒,29.5ml即可致死。在160~2OOmg/m3浓度下可发生中毒。但也有

13 药物毒理学绪论

第一章药物毒理学绪论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就是药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就是研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就是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就是一门与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密切相关与交叉的药学边缘学科。 第一节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 (toxicology) : 传统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毒理学: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与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与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与危险度管理的科学。 一、毒理学简史: (一)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萌芽 5000前(3000-2000 B、C),有文字记载约3500年历史。 ?最早的毒物研究开始于1500 B、C,人类最早的医书、古埃及的《埃伯斯草文稿》已记载了700多种的毒物与药物,如毒芹、铅与锑等。 ?公元50年希腊医生迪奥斯克理德斯(Dioscorides)所著的《药物论》,把毒物分成动物、植物与矿物,描述配图,成为之后16世纪毒物的主要资料。 ?我国明朝初的《本草纲目》等也记载了有关毒物。如砒石、钩吻、乌头、番木鳖等。 (二 )启蒙时代毒理学 ?产业革命前 由于社会上中毒、误服——法医毒理学 化学药物的合成——药物毒理学 ?产业革命后(19世纪) 工业革命快速发展,职业中毒——工业毒理学

(三 )现代毒理学 ?二次世界大战药品、农药、工业化学物生产的大量增加,毒理学研究亦应运而生。 ? 20世纪20年代许多药物毒性事件的发生,形成了毒理学研究的雏形:砷中毒、氨基比林退热、 2,4二硝基酚减肥、磺胺事件等。 ? 20世纪50年代,FDA对毒理学的职能开始加强 ? 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极大地推动了毒理学科学的发展。 1、现代毒理学特点: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研究机构应运而生。 ?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在宏观管理与立法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危险度评定开始成为现代毒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趋于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 ?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国际间学术交流不断发展。 2、众多学科交叉渗透 3、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4、新技术新方法在毒理学研究的应用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建立高通量毒性检测、有害因素鉴定方法提供了技术支特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与确定,为工业毒物、药物、环境毒物的危险度评价提供了工具。 5、系统毒理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1990启动) 环境基因组计划(EGP,1998启动) 毒理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2000) 系统毒理学(Systems toxicology,2002) …… 二、毒物(toxicant)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作者:王心如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2-1 ?字数:302000 ?版次:1 ?页数:203 ?印刷时间:2006-2-1 ?开本: ?印次: ?纸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117056618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 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第一章毒理学实验基础 第一节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在描述毒理学的试验中,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1.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基本假设为: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这两个假设也是全部实验生物学和医学的前提。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在人产生毒作用的剂量和实验动物通常相近似。而以体重计算则人通常比实验动物敏感,差别可能达10倍。因此可以利用安全系数来计算人的相对安全剂量。已知人致癌物都对某种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实验动物致癌物是否都对人有致癌性,还不清楚,但此已作为动物致癌试验的基础。一般认为,如果某一化学物对几个物种实验动物的毒性是相伺的,则人的反应也可能是相似的。 2.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和可靠的方法。此原则是根据质反应的概念,随剂量或暴露增加,群体中效应发生率增加。毒理学试验中,一般要设3个或3个以上剂量组,以观察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确定受试化学物引起的毒效应及其毒性参数。毒性试验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证明化学品的安全性,而是为了了解化学品可能产生的毒作用。仅仅检测受试化学物在人的暴露剂量是否引起毒效应是不够的,尽管此剂量已超过人可能的暴露剂量。当引起毒效应的最低剂量(LOAEL)与人的暴露剂量接近时,说明该化学物不安全。当该剂量与人的暴露剂量有很大的距离(几十倍,几百倍或以上),才认为具有一定安全性,此距离越大,安全性越可靠。如果在研究中所用的一系列的剂量不能引起毒性效应,则认为所用剂量还不足够高,应增加剂量,以确定受试化学晶的毒性。但如果在试验的最高剂量组的剂量与人可能的暴露剂量有足够的安全界限,则对于安全性评价来说未观察到毒效应的研究是可以接受的。在毒理学试验中实验模型所需的动物总是远少于处于危险中的人群。为了在少量动物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可靠的结果,需要应用相对较高的剂量,以使效应发生的频率足以被检测到。例如,低达0.01%的癌症发生率,这意味着在100万人群中有100人发生癌症,此发生率太高,不能为公众接受。在实验动物直接检测如此低发生率将至少需要30000只动物。因此,在毒理学试验中,对相对较少的实验动物必须以较高剂量进行试验,然后根据毒理学原则外推估计低剂量的危险性。 3.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人可能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是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重复性。以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作为一般人群的代表性实验模型,而将幼年和老年动物、妊娠的雌性动物、疾病状态作为特殊情况另作研究。这样可降低实验对象的多样性,减少实验误差。毒理学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取决于受试物处理引起毒效应强度和实验误差两个因素,处理引起的毒效应强,实验误差小,则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增加,反映受试物处理的真实效应,反之亦然。实验设计是要规定实验条件,严格控制可能影响毒效应的各种因素,保证实施质量,降低实验误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现性。外源化学物从不同途径染毒实验动物所表现的毒性可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染毒部位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和量也不同,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也不同。因此,毒理学试验中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可能模拟人接触该受试物的方式。历史上,环境污染物及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中毒和死亡多次发生,引起各国的重视,推动了毒理学的发展,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制订和多次修订了有关药品

(完整word版)《环境材料概论》复习参考资料(答案)(1)

《环境材料概论》复习思考题 1-1.简述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看书用自己的话说说) 答:1、材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高科技的三大支柱。 2、16实际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范围的产业革命,均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 3、21世纪的经济仍然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对材料及其产品的需求增长也更加迅猛。 1-2.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 答:1、生态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再生利用率较高的一类材料。(注意:环境、使用、经济三个性能) 2、生态环境材料实质上是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或者那些直接具有净化和修复环境等功能的材料。 1-3.生态环境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答:从材料本身性质来看,主要特征是: 1、无毒无害、减少污染,包括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2、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3、可再生循环利用,容易回收。 4、材料的高使用效率等。 按照有关的研究报道和生态环境材料的要求,其特征有: 1、节约能源; 2、节约资源; 3、可重复使用; 4、可循环再生; 5、结构可靠性; 6、化学稳定性; 7、生物安全性; 8、有毒、有害替代; 9、舒适性;10、环境清洁、治理功能。1-4.你认为那些材料属于生态环境材料?举例说明。(举例之后还要简要说明一下) 答:比如: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 环境工程材料 天然资源环境材料 电磁波防护类材料 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 1-5.画出传统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的材料—环境系统图并说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药物毒理学绪论

第一章药物毒理学绪论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是药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是研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是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一门与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密切相关和交叉的药学边缘学科。 第一节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 (toxicology) : 传统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毒理学: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 一、毒理学简史: (一)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萌芽 5000前(3000-2000 B.C),有文字记载约3500年历史。 ?最早的毒物研究开始于1500 B.C,人类最早的医书、古埃及的《埃伯斯草文稿》已记载了700多种的毒物和药物,如毒芹、铅和锑等。 ?公元50年希腊医生迪奥斯克理德斯(Dioscorides)所著的《药物论》,把毒物分成动物、植物和矿物,描述配图,成为之后16世纪毒物的主要资料。 ?我国明朝初的《本草纲目》等也记载了有关毒物。如砒石、钩吻、乌头、番木鳖等。 (二 )启蒙时代毒理学 ?产业革命前 由于社会上中毒、误服——法医毒理学 化学药物的合成——药物毒理学 ?产业革命后(19世纪)

工业革命快速发展,职业中毒——工业毒理学 (三 )现代毒理学 ?二次世界大战药品、农药、工业化学物生产的大量增加,毒理学研究亦应运而生。 ? 20世纪20年代许多药物毒性事件的发生,形成了毒理学研究的雏形:砷中毒、氨基比林退热、 2,4二硝基酚减肥、磺胺事件等。 ? 20世纪50年代,FDA对毒理学的职能开始加强 ? 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极大地推动了毒理学科学的发展。 1.现代毒理学特点: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研究机构应运而生。 ?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在宏观管理和立法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危险度评定开始成为现代毒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趋于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 ?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国际间学术交流不断发展。 2、众多学科交叉渗透 3、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4、新技术新方法在毒理学研究的应用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原理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建立高通量毒性检测、有害因素鉴定方法提供了技术支特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和确定,为工业毒物、药物、环境毒物的危险度评价提供了工具。 5. 系统毒理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1990启动) 环境基因组计划(EGP,1998启动) 毒理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2000) 系统毒理学(Systems toxicology,2002)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