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统计”是《标准》内容中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 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

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同时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种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数据进行推断,进一步体会统计功能.

3、提供丰富的素材,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要求: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

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

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

单元教学重、难点:

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 38 页例 1 及相关练习 .

预设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

意义和作用,认识统计图的另外一种形式横向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合理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利用统计

方法推测和预见未来的意识;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传播信息.

学习重点、难点:

根据统计图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利用统计方法推测和预见未来的意识 .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等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 . 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4、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5、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

样的统计图?

6、小组合作学习

7、小组汇报

8、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9、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

泉水应该多

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展示数据、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

四、巩固练习

课本 40 页第1、第4题

五、全课总结 .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随堂作业

第二课时矩形统计图

学习内容:

教材 39 页例 2 及相关练习

预设目标:

1、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

2、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3、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预设流程

一、复习导入

1、画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2、观察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你对这个统计图的画法有什么建议?

二、探究新知

1、发现矛盾,引出新课 .

A: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

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

B: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

C: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

(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 10个单

位或 20 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 . )

D: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

2、学看统计图,尝试画统计图.

A: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

B: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C: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D: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优点是什么?

E: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

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F: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A: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

能解决吗?

B:出示“中国 10 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 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

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

C: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

D: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

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

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 . )

三、巩固练习 .

P40—41 的练习 .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五、随堂作业

第三课时求平均数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 43 页例1及相关练习

预设目标: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

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PPT等

预设流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平均数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2、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

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3、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 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

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 . 板书:平均数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4、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 . (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

2、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 4 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3、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 . 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

②汇报交流 . (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三、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 . 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四、课堂总结

1、你现在所认识的平均数是什么?

2、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五、随堂作业

第四课时应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

教材P 43 及相关练习

预设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

教具、学具准备:

预设流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 600 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

4个杯子

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 4 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 6 人共分 36

块,给前进组

8 人共分了 40 块,给蓝天组 5 人共 35 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

怎么解决?

(1)小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

而是要求出

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

引导学生

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

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

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

7、小:平均数能好地反映一数据的体情况.

三、拓展与用

1、生活中有哪些事要通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

2、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行了献心活,我班52 名同学分成 4 ,第 1 捐款

192 元,第 2 捐款 212 元,第 3 捐款 205 元,第 4 捐款 198 元,平均每

捐款多少元?

A:(195+212+205+198) ÷52=16(元)

B:(195+212+205+198) ÷4=208(元)①

你 B 的理由 .

②小明从果 16 元他就肯定 A 是的,你知道是什么?

③如果 A 怎提?

④比 2 个的异同点?

3、小明所在小的平均身高是142 厘米,小所在小的平均身高是144厘米 . 小明是否比小矮???.

4、公司的平均工 .

通以上的素材,可以学生了解平均数是一个什么的数量?它提供了数据的

什么信息?

四、小:通本的学,你有什么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五、随堂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