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学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学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学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学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选修3-5

第四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知识结构】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

2、知道放射性同位素的概念。

3、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4、知道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自学评价】

1、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 下产生 的过程,称为核反应。在核反应中 、 守恒。

2、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就叫做 。它们的化学性质 。有 和 两种。

3、对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有:

(1)工业部门可以使用 来测厚度。

(2)利用它的 ,

作为 。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 ;

; 。

(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 放射性同位素。

4、辐射与安全,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这些破坏往往是对 的破坏。

【新课引入】

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本节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互动探究】

点击关键词 1、核反应

合作讨论 衰变与人工核转变有何异同?

结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思考:在书写核反应方程时应注意什么?

结论2:

课堂互动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核反应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思维点拔:遵循事实、抓住两个守恒。

点击关键词2、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合作讨论1:哪些地方是应用射线的?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讨论2:哪些地方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与非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讨论3:为什么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结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点拔:掌握两种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在应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点击关键词4、辐射与安全

合作讨论:对放射性污染如何进行防护?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点拔:辐射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好量并注意防护。

【典型例题】

[例题1]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23Na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1)

11

27Al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2)

13

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3)

8

(4)1430Si 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例题2] 下列关于放射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放射线可以用来进行工业探伤

B .放射线可以使细胞发生变异

C .放射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

D .放射线对人体无害

【追踪训练】

1、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 经衰变成为F ,再经衰变成为G ,再经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 ( )

A .Q 是G 的同位素,R 是H 的同位素

B .R 是E 的同位素,S 是F 的同位素

C .R 是G 的同位素,S 是H 的同位素

D .Q 是

E 的同位素,R 是

F 的同位素

2、 用“γ刀”进行手术,可以使病人在清醒状态下经过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在此过程中,主要利用:① 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本领;② γ射线很容易绕障碍物到达病灶区域;③ 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从而使癌细胞电离而被破坏;④ γ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上述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② ③

D .① ④

3、下列应用中,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是( )

A .γ射线探伤仪

B .利用钴60治疗肿瘤等疾病

C .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道的漏油情况

D .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以检测确定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

本节课的重点是:

1、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

3、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几个具体事例

总结回顾

S R Q P αββ→→→H G F E α

βα→→→

4、核辐射与安全

人教版化学选修4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一、焓变反应热: 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 焓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____时,需要 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__________能量;当____________________,即新化学键___________时,又要___________能量。ΔH=反应物分子的______-生成物分子的____________。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____”或ΔH_____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 (2)当ΔH为“___”或ΔH_________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_____。 4.反应热思维模型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_________ ___________

(2)反应热的本质 (以H2(g)+Cl2(g)===2HCl(g)ΔH=-186 kJ·mol-1为例) E1:_________________E2:_________________ΔH=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图二 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化学反应一般是以热量和功的形式跟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而其中多以热量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 (1)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物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不同。 (2)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都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D.焓变的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反应热的单位是kJ 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 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 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 请计算H2(g)+Cl2 A.+862 kJ·mol-1B.+679 kJ·mol-1C.-183 kJ·mol-1D.+183 kJ·mol-1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案1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 (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 (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渗透和安全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已有知识、处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难点 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1.挂图,实验器材模型,课件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衰变方程以及衰变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同时学生说出三种衰变物 质的性质。 点评:开门见山引入本节课的课题,这能很快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做的事情,符合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 通过复习巩固前面的知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有帮助的,有利于学生对人工转变的理解。 (二)进行新课

1.核反应: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 H O He N 111784214 7 +→+ n C He Be 1012 6429 4+→+ 例: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1123Na 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2)1327Al 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3)816O 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4)1430Si 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学生: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点评:这部分主要为老师讲解,学生通过前面已学的知识来掌握新的知识。再通过例题进行巩固。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Al He P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形状容易控制;半衰期短,废料容易处理。 (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学生:从这部分开始主要为学生自习和上网查找资料,一方面要掌握书本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有问题的地方及时向老师提问, 点评:这一节大部分为陈述性的知识,教学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掌握,如果让学生自习并上网查相关资料,他们一样可以掌握的很好,同时还能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射线: 射线测厚装置 烟雾报警器 放射治疗 培育新品种,延长保质期 学生要能说出如何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射线的。对于书本的几种事例要能够讲清楚工作的

EJ513-1990 放射性污染防护手套

F 79 EJ 513—1990 放射性污染防护手套 1990-08-10发布 1991-01-01实施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瑞汉、张荫荣。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污染防护手套的规格尺寸、物理机械性能、外观质量、材料、检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与标志、运输与保管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渗透材料放射性污染防护手套的生产、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不适用于可渗透材料的和含铅的防护手套。 2 引用标准 HG 4—1455 工业手套 HG 4—874 胶乳制品物理机械性能试验的一般要求

HG 4—875 胶乳制品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EJ 23 两用乳胶手套 HG 4—876 胶乳制品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 HG 4—1454 胶乳工业手套耐酸(碱)试验方法 3 规格与尺寸 3.1 短袖、中袖防护手套主要部位的尺寸和偏差,应符合HG 4—1455的规定(见表1)。 表1 mm 规格中指至边部的总长度号码双层厚度拇指根手掌处周长 短袖250±10小 +0.2 B 1.4 ?0.1 190~210 H 1.8 ±0.2 300±10中 +0.2 B 1.4 ?0.1 210~240 H 1.8 ±0.2 350±10大 +0.2 B 1.4 ?0.1 240~270 H 1.8 ±0.2 中袖400±15小 +0.2 B 1.4 ?0.1 190~210 H 1.8 ±0.2 450±15中 +0.2 B 1.4 ?0.1 210~240 H 1.8 ±0.2 500±15大 +0.2 B 1.4 ?0.1 240~270 H 1.8 ±0.2 注:B为薄型,H为厚型。 3.2 长袖防护手套主要部分位尺寸和偏差,应符合EJ 23的规定(见表2)。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课前学案导学】 ■精准定位——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知道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 2.理解反应热、焓变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3.了解焓变与反应吸热或放热的关系。 4.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自主梳理—基础知识导航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通常用________表示。反应吸热时,表示为________;反应放热时,则表示为_______。 2.反应热通常用_____来测量,其计算公式Q= –C(T 1 – T 2)中,C 表示_____,T 1.T 2分别表示反应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中和热。 理解要点: ①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 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和 OH — 化合生成 H 2O ,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 2.中和热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取1.0 mol ·L -1的盐酸100mL,并分别加入100mL1.0mol ·L -1的NaOH 溶液、KOH 溶液,测得的反应热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让酸或碱略过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讲义之一 广州瑞发有限公司编制

第一章放射源 §1-1 物质、原子和同位素 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可以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如水,就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起。就是宏观的水。 原子虽然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两者数目具有一定的比例。 一个原子所包含的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它也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数。简单归纳一下: 质子(带正电,数目与电子相等)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数目=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目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 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目,也就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我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

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目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11H、 2 1H、3 1H,它们就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又如: 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 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 自然界中已发现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 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 个合适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1,重核约为1:15)。只有这样的原子核才是稳定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定同位素。如果质子的数目过多或过少,也即中子数目过少或过多。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定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的就是自然界中容观存在的。如铀、钍、镭及其子体;以及钾、钙等等。人工的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制造的。如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打在原子核上,发生核反应,使原子核内的质子(或中子)数目发生变化。生成放射性同位素,60CO就是把59CO放在反应堆里照射。吸收一个中子后变成的,所以60CO就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2放射性衰变和三种射线 放射性原子核通过自发地变化,放出射线和能量,同时自己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叫做放射性衰变。

地下水放射性污染物的检测与防护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9, 9(6), 842-84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684897.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684897.html,/10.12677/aep.2019.96110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in Groundwater Manjiao Guo Jingjiang Hydrological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Hydrological Bureau of Yangtze River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Hubei Received: Nov. 19th, 2019; accepted: Dec. 6th, 2019; published: Dec. 13th, 2019 Abstract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water bod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Groundwater pollution is of concealment and complexity, and the harm of radioactive pollution is more difficult to detect. It can only be perceived with the help of special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uman radiation diseas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se new instru-ments and new technologies to monitor the radioactiv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roundwater, master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to avoid radiation injury and protect the health of peo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tection principle, main structure and monitoring process of the latest domestic FYFS-400X series four channel low background α and β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detecting radioactivity in groundwater, analyzes the source and harm degree of groundwater radioactive pollu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radiation injury in laboratory analysis. Keywords Groundwater, Radioactive Pollution, Monitoring Methods, Safety Protection 地下水放射性污染物的检测与防护 郭满姣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19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6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3日 摘要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水体,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且放射性污染危

化学选修4电化学基础导学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电池原理; 2、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理解铜锌原电池的原理与结构,初步学会制作水果电池。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 教学难点:原电池设计 基础知识预备: 1、原电池是将转化为的装置。其本质是原理的应用。 2、判断下列装置为原电池的是: 镁铜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NaOH溶液 E F G 小结:构成原电池的4个条件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图中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找规律,小结:①负极产生阳离子或消耗阴离子, 正极〈〉产生阴离子或消耗阳离子 ②注意溶液的酸碱性,适当在电极反应式两边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以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 [自主学习]:一、盐桥在原电池工作中的应用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科室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由于有些放射性核一次衰变不止放出一个粒子或γ光子,因此,用放射探测器实验计数所得的不是该核的放射性活度,还需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知识加以计算。 2、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 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3、吸收剂量 描述X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 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4、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习题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习题 1.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的原子核的过程中叫_________________,与衰变一样,该过程中也遵守____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_____守恒。 2.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应用它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作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核反应方程,并注明对应的人名: 发现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正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规律一样 B.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可以生成另一种新元素 C.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时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测得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关于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 B.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 C.原子序数相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 D.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 6.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粒子,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生成镁24,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 ) A.质子,α衰变B.电子,α衰变 C.α粒子,β衰变D.正电子,β衰变 7.一质子以107m/s的速度撞击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成硅原子核。已知铝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 ) A.核反应方程为27 13Al+1 1 H→28 14 Si B.核反应方程为27 13Al+1 1 P→28 14 Si C.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m/s,方向与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D.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方向与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8.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 B.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可以被仪器探测到的特点 C.γ射线探伤是利用了γ射线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四章导学案资料有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目标要求] 1.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2.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3.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特征及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概念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2.常见强、弱电解质(填物质种类) (1)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平衡状态的建立 2. 在一定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电解质越弱,其电离程度越小。 (2)外因:①温度:升温时,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②浓度:降低浓度(加水),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③加入含有弱电解质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离子结合成分子方向移动。

四、电离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出的各离子浓度系数幂次积的乘积与反应物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2.表达式 对于HA ++A -,K =c (H +)·c (A -) c (HA )。 3.注意问题 (1)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值变大。 (2)在相同条件下,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 (3)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一级电离?二级电离,所以其酸性决定于一级电离。 知识点一 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1.某固体化合物A 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是非电解质 B .A 是强电解质 C .A 是共价化合物 D .A 是弱电解质 答案 B 解析 在熔化状态下能够电离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所以为强电解质,故应选B 。 2.现有如下各化合物:①酒精,②氯化铵,③氢氧化钡,④氨水,⑤蔗糖,⑥高氯酸,⑦氢硫酸,⑧硫酸氢钾,⑨磷酸,⑩硫酸。 请用以上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⑥⑦⑧⑨⑩ (2)②③⑥⑧⑩ (3)⑦⑨ 知识点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 3.在100 mL 0.1 mol·L -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 + 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热 B .加入100 mL 0.1 mol·L - 1的醋酸溶液 C .加入少量的0.5 mol·L - 1的硫酸

放射性的应用

放射性的应用 首先,什么是放射性? 早在1895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在无光的条件下,可以使照片的底片感光。 自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具有这种使底片感光的现象后,居里夫妇开始研究铀盐的化学性质。居里夫妇做的第一步就是提炼铀矿石中的铀,在提炼的过程中得到少量的白色粉末,这种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闪烁着荧光,据此居里夫妇把它命名为镭,它的拉丁语原意是“放射”。这就是放射性的来源。 为什么铀盐的放射性使底片感光?

铀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放出射线。后来把这种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衰变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并伴随着能量释放的过程称之为放射性。 这种放射性现象产生的射线具有不同的穿透能力,最强的γ射线甚至要混凝土才能挡住,所以对人体组织有一定的损伤,因而还有一个更具威力的名字——核辐射!怎么样,听到核辐射后你的反应是怎样? 放射性非常危险,但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早期就展现了强大的医用价值! 最早发现放射性医用价值的是皮埃尔·居里。在发现并提炼出镭元素以后,第一个验证镭的作用的正是皮埃尔·居里。他用自己的手臂做实验,发现在镭的作用下手臂上有了伤痕。 而此时的亨利·贝克勒尔在无意间把一个装着镭的玻璃管放在背心口袋里,也受了伤,他又惊奇又愤怒,跑到居里夫妇那里去诉说他们的可怕“孩子”的功绩。他做结论般地说: “这个镭,我爱它,然而也怨它!” 这种射线的惊人力量给皮埃尔留下深刻印象,他因而着手研究镭在动物身上的作用。不久他们就确信,利用镭破坏有病的细胞,可以治疗狼疮瘤和某几种癌。这就是早期的放射疗法。 如今,放射性的应用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部分…… 利用射线的贯穿本领或电离作用

高二化学选修4学案及例题

第二章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一)概念与计算 1.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 公式:v =单位:或

3. 注意事项: ①可以通过直观现象(沉淀出现先后、气泡生成的剧烈程度等)来定性说明反应的快慢; 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不是瞬时速率; ③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视为常数,此时可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得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 ④由于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浓度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温度等也可能变化),因此在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一般不考虑温度对速率影响,速率的不断减小的; ⑤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其意义相同。其数值之比等于。 对于反应:m A+n B p C+q D V A∶V B∶V C∶V D=m∶n∶p∶q [例1]某温度时,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 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反应开始至 2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例2]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 = 0.5 mol/(L·s) B. V(B) = 0.3 mol/(L·s) C. V(C) = 0.8 mol/(L·s) D. V(D) = 1 mol/(L·s) 【总结】对于同一反应,比较用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反应速率大小时,要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才能比较。 [练习1]反应:N2+3H22NH3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 ①V(NH3)== 0.6mol/(L·min) ②V(N2) == 0.4 mol/(L·min) ③V(H2)== 0.8 mol/(L·min) 这三种情况下,反应速率由快到满的顺序为。 [练习2]在温度不变时,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H>0,若反应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 需要20s,那么由0.06mol/L降到0.036mol/L,所需时间为() A.10s B.12s C.大于12s D.小于12s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有效碰撞模型 (1)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碰撞叫做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 2.知道原子核的衰变规律,了解半衰期的概念. 3.了解放射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了解放射性污染以及如何防范放射性污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了解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2.查找资料,找出放射性在医学、生物、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了解放射性元素的利与弊,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用所学知识,来充分的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利,避免放射性物质的弊。【教学重点与难点】 1.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通常会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即α、β衰变核反应同时放出γ射线(释放能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某些放射性元素只放出α或只放出β射线.但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只放出γ射线,γ射线只能伴随α或β射线放出 2.衰变方程, 【教具】 投影仪ppt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自1895年起一直研究由硫化物和含铀的化合物产生的磷光现象,1896年2月26日、27日两天,因阴雨无法进行实验,他把用黑纸包住的照相底片连同它上面的磷光物质一起放进抽屉里.3月1日细心的贝克勒尔想抽查一下照相底片是否会因黑纸漏光而曝光.照相底片冲洗出来后,他大吃一惊,底片受到很强的辐射而变得很黑了,这显然不是漏光和磷光形成的.第二天他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所发现的新的“不可见的辐射”.这种辐射可以穿透黑纸而使底片感光,这就是后来提出的物质的放射性.贝克勒尔因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们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就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天然放射就是原子核的一种变化.引入课题. (一)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送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 最早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是铀,后来居里夫妇又发现了镭、钋.现在已经知道原子序数大于82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元素的种类很多,但它们在地球上的含量很少.2、放射线的性质: 引导提问:铀、镭等元素放出的射线是什么射线?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电离能力较弱; α射线:电离能力较强,穿透力比较弱。 3、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衰变: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某种粒子后变成新的原子核的变化. 2.两种衰变:α衰变、β衰变. 3.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符号:T. (二)放射性物质的利与弊 1.放射性应用 (1)同位素示踪 示踪原子应用于农业科学、医学研究外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2)辐射育种 辐射育种是利用γ射线等射线诱发作物基因突变,获得有价值的新突变体,从而育成优良品种。我国辐射突变育种的成就突出育成的新品种占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根、棉、油等作物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3)核医学诊断是根据放射性示踪原理对患者进行疾病检查的一种诊断方式。 在临床上可分为体内诊断和体外诊断。体内诊断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用仪器进行脏器显像或功能测定。体外诊断是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在体外对患者体液中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微量分析。我国每年约有数千万人次进行这种核医学诊断。 电离辐射具有杀灭癌细胞的能力。目前,放射治疗是癌症治疗三大有效手段之一,70%

经典:高中化学选修四学案答案(人教版最新)

目录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2)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6)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1)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7) 第一章单元测试 (2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6)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26)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0) 第1课时浓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0) 第2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第三节化学平衡 (37) 第1课时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38) 第2课时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2) 第3课时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4) 第4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6) 第5课时勒夏特列原理的迁移运用 (49) 第6课时等效平衡 (55) 第7课时化学平衡常数 (58)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64) 第二章单元测试 (67)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73)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73) 第1课时弱电解质及电离 (73) 第2课时一元酸的比较及多元酸的电离特点 (76)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79) 第1课时水的电离 (79) 第2课时溶液中的PH及其应用 (81) 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一) (85) 第4课时酸碱中和滴定(二) (87)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89) 第1课时盐溶液的酸碱性 (89) 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及水解的运用 (92) 第3课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95)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01) 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 (101) 第2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05) 第三章单元检测 (108)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114) 第一节原电池 (114) 第二节化学电源 (12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精品配套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精品配套学案汇总 第一节原电池 【今日目标】 1.通过实验体验由化学能转为电能的探究。 2.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学习过程】 一、原电池 1.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装置举例 2.

锌片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Zn-2e-===Zn2+ 铜片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Cu2++2e-===Cu 总电极反应式为:Cu2++Zn===Cu+Zn2+ 3.构成条件 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较活泼的做负极。 电解质溶液 形成闭合回路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原电池的设计 (1).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2).将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内电路。 (3).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再通过溶液中离子移动形成的内电路构成闭合回路。 【思考】 1. (1)原电池的两电极必须是金属吗? 【提示】不一定,如可用石墨做电极。 (2)Cu与稀H2SO4能否设计成原电池? 【提示】不能。Cu与稀H2SO4不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在内电路中,阴、阳离子分别向哪个极板移动? 【提示】阴离子→负极,阳离子→正极。 3.①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是正极还是负极? 【提示】负极。 ②若某电极在反应过程中增重,是原电池的正极还是负极? 【提示】正极。 【总结】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判断 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中两极发生的反应判断 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若给出一个总方程式,则可根据化合价升降来判断。 5.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 原电池工作后,某一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上放电,该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反之,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则该电极溶解,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6.根据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判断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讲义之一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 讲义之一 放射源1-1 物质、原子和同位素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可以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如水,就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起。就是宏观的水。原子虽然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两者数目具有一定的比例。一个原子所包含的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它也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数。简单归纳一下:质子(带正电,数目与电子相等)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数目=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目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目,也就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我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目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11H、21H、31H,它们就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又如: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自然界中已发现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1,重核约为1:15)。只有这样的原子核才是稳定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定同位素。如果质子的数目过多或过少,也即中子数目过少或过多。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定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的就是自然界中容观存在的。如铀、钍、镭及其子体;以及钾、钙等等。人工的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制造的。如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打在原子核上,发生核反应,使原子核内的质子(或中子)数目发生变化。生成放射性同

(人教版)化学高中选修4(全册)精品同步学案汇总

(人教版)化学高中选修4(全册)精品同 步学案汇总 第一节原电池 【今日目标】 1.通过实验体验由化学能转为电能的探究。 2.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学习过程】 一、原电池 1.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装置举例 2.电极反应 锌片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Zn-2e-===Zn2+ 铜片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Cu2++2e-===Cu 总电极反应式为:Cu2++Zn===Cu+Zn2+ 3.构成条件 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较活泼的做负极。 电解质溶液 形成闭合回路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原电池的设计 (1).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2).将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内电路。 (3).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再通过溶液中离子移动形成的内电路构成闭合回路。 【思考】 1. (1)原电池的两电极必须是金属吗? 【提示】不一定,如可用石墨做电极。 (2)Cu与稀H2SO4能否设计成原电池? 【提示】不能。Cu与稀H2SO4不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在内电路中,阴、阳离子分别向哪个极板移动? 【提示】阴离子→负极,阳离子→正极。 3.①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是正极还是负极? 【提示】负极。 ②若某电极在反应过程中增重,是原电池的正极还是负极? 【提示】正极。 【总结】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判断 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