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现场总线的PowerFlex70远程控制试验

基于现场总线的PowerFlex70远程控制试验

基于现场总线的PowerFlex70远程控制试验
基于现场总线的PowerFlex70远程控制试验

基于现场总线的PowerFlex70远程控制

实验目的现场总线及罗克韦尔三层网络应用,学习了解罗克韦尔软件及其设备

实验设备变频器PowerFlex70,ControlLogix5555、PC上位机,试验主控台一个、网线与导线若干,电机一台

实验内容学习了解实验室试验控制台,DeviceNet以及以太网网络组建、罗克韦尔软件的使用,变频器PowerFlex70及其其它设备,PLC编程功能实现、编制人机界面远程控制

采用公共标准的TCP/IP以太网和DeviceNet将PC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ontrolLogix5555和变频器PowerFlex70连接在一起,通过PC机设置变频器PowerFlex70的各个参数,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编程并运行,通过人机界面来控制变频器PowerFlex70的输出实现无级调速。

实验接线图

图1 试验接线图

试验步骤

1.组态以太网

启动RSLinx软件,单击Communication,选中Configure Drivers,弹出对话框。在下拉菜单中选择Ethernet Devices。然后单击Add New按钮,为新建的New RSLinx Driver命名,系统会默认取名AB_ETH-1。在Host Name中写入ControlLogix5555控制器的IP地址192.168.0.11,然后点击确认按钮,配置完毕后置于后台运行,切不可以关闭,其他软件均依靠它而运行。

2.组态DeviceNet

(1)在此次组态中我们将变频器的输入映射到1:I.Data[0](32位),输出数据的映射的方法类同与输入数据的映射方法,我们将变频器的输入映射到1:O.Data[0](32位)。

(2)设置变频器的参数。在此次试验中我们要对变频器进行网络控制,因此对变频器的一些参数必须进行适当的摄制。双击变频器的图标。然后选择Parameters标签,接着会弹出对话框,选择Upload,从变频器上上载参数,结束之后按下表设置变频器参数。

毕后,下载至变频器中。

(3)以“DeviceNet.dnt”为名,将文件保存下来已被将来使用。设备网组态完毕。

3.逻辑控制编程

(1)启动RSLogix5000,新建一个控制器test。

(2)对ControlLogix5555控制器上使用的I/O模块进行配置。在界面左侧的工程树中选择I/O Configuration点击鼠标右键,选择New Module出现图示画面。

图 2

选择1756-DNB(1756 DeviceNet Scanner)后点击OK,出现图示画面,为该模块命名为DeviceNet(Slot表示该模块在Logix5555上的插槽位置;Input表示输入数据区的大小;

Output表示输出数据区的大小;Status表示数据区的每个字的二进制位数)。

点击Next按钮,设定扫描器扫描时间,系统默认时间为5ms,不作修改,再次点击Next 按钮,出现图示画面,按Browes…按钮选择保存在桌面的DeviceNet.dnt文件,点击Finish 按钮完成该模块配置。

图 3

(3)编制梯形图程序,需要说明的是梯形图中用到的变量如同编写高级语言程序一样需要先定义后使用。

设定的变频器400#参数的字为╳╳╳00001说明要使用变频器的Command/Refrence 字,1:O.Data[0]的低16位为变频器的Command(设定控制命令)字,高16位为变频器的Refrence(设定频率值)字;1:I.Data[0]的低16位为变频器的状态反馈字,高16位为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反馈。在编制梯形图程序时,应根据对变频器的控制要求对这些输入输出字的位加以控制。梯形图程序如图3-9所示

图 4

程序中变量定义及其描述如图5所示。

图5

选择通讯路径,并将编制好的程序下载到处理器中。按按钮选择通讯路径,如图6

图6

所示,选好路径后按‘Download’完成下载,并通过下拉菜单选择‘Run mode’使处理器处于‘RUN’状态。梯形图程序编制完毕。

4.组态人机界面

为了更方便的实现控制的目的,通过RSV iew32软件组态人机界面对变频器实现控制。组态人机界面主要工作包括配置OPC Server、添加标签数据库、设定显示界面以及添加相应按钮和显示文本。

(1)配置OPC Server。打开RSLinx,点击DDE/OPC下的Topic Configuration将出现一个对话框,选中Topic list中的test(保存logix5000程序时系统自动生成该OPC Topic),选择1756-L55/A LOGIX5555、test后点击‘Apply’按钮完成OPC Server配置。

(2)启动RSV iew Works 150软件,选择File/New,新建一个项目,取名为V iew_test,确定后可得到如图7所示的画面:

如图7

(3)双击对话框VIEW_TEST-Project中的System,选择节点Node,弹出对话框,根据要求填写内容后点击‘Accept’按钮。

(4)以标签stop为例新建标签。双击Tag Database,对标签的取名、选择类型、安全默认*、数据来源、Node name等信息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按‘Accept’按钮。如图8所示。同理创建标签start、DesiredFreq、OutFreq,各自的类型为:

图8

(5)制作界面。双击对话框VIEW_TEST-Project中的Grapic,然后双击Display建立一空白界面,命名为‘无级调速’。

A.添加按钮。Grapic下的Library里存放着各种各样的按钮图形图标。双击选择Butten-Windows,将Momentary按钮拖放到空白界面上即可。

双击拖入的按钮,设置按钮的名称为‘Start’,并将按钮的”Actions”设置”Momentary On”,且将按钮和标签‘start’连接。同理添加‘Stop’按钮。

B.添加文本

按下图标在加文本处键入文字即可。在窗口中添加两个文本“设定频率:”“输

出频率:”,文本只作为指示性说明。

C.添加数值输入输出。

按下图标在界面中你想安排的位置点击并拉动到一定的大小,会出现图9所

示的对话框:

图9

将该数据输入框与标签DesiredFreq相连接,显示格式如上图中设置。

按下图标在界面中你想安排的位置点击并拉动到一定的大小,会出现图10所示的对话框:

图10

点击‘Tag…’按钮将标签OutFreq与数据输出显示框相连接,并设置显示格式。

保存文件。整体界面如图11所示。

图11

在控制器在‘RUN’状下,单击即可运行程序通过人机界面控制变频器

PowerFlex70,进行无级调速。

实验总结

1.写出控制程序清单。

2.思考如何加入正反转和加减速控制?

3.思考RSView32程序和ControlLogix5555控制器是如何建立通讯的?

现场总线与网络化仪表实验报告要求最新

第一轮实验:实验一、六、七 第二轮实验:实验二、四、五、八、九 不用看实验三

现场总线与网络化仪表 实验指导书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前言 《现场总线与网络化仪表》是一门实践性的专业技术课程,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配合以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指导书是《工业网络技术》一书的配套教材。 该实验指导书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以西门子S7-200及PC机作为实验硬件,深入浅出地介绍MODBUS通信。全书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篇,包括利用西门子S7-200库指令实现PC机与PLC之间的MODBUS通信,CRC校验的程序编写调试的实现等。 第二部分提升篇,利用自由口通信方式实现PC机与PLC之间的通信,MODBUS主从站库指令的剖析实现及调试。 对于每一个实验都给出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预习要求、报告要求、实验提示等。实验提示部分我们仅给出部分文字提示或者实验程序,以作为学生自己编程时参考。我们主张学生做实验前,充分预习准备,依靠自己在实验前编出的程序,经过实验调试改正程序,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才能真正有收获,才能真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或者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家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目录

实验须知 一、预习要求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教材中有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和实验任务。 2.每次实验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对所需预备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3.实验前应编好程序,并对调试过程、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二、实验要求 1.实验课请勿迟到、缺席。 2.爱护实验设备,保持清洁,不要随意更换设备。 3.认真完成各项实验任务。 4.做硬件实验时,严禁带电操作,即所有的接线、改线及拆线操作均应在 不带电的状态下进行。 5.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马上告知实验老师,检查原因,吸取教训。 6.实验完毕后,请整理好实验设备,班级组织同学打扫实验室卫生。 三、报告要求 每次实验后,应提交一份实验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实验人名字、班级学号、实验时间、所用设备号。 2.实验目的、任务。 3.完整的电气连接图、程序流程图。 4.实验调试过程,包括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实验结果分析 等并附上最终的程序清单(带适当的注释) 5.总结实验中的心得体会,提出对实验内容的建议或设想等

设备远程监测系统功能特点

设备远程监测系统功能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机械设备逐渐趋向于全球化、自动化、高速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使得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使得其越来越专业化,对一般技术人员越来越难以掌握,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设备远程监测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设备远程监测系统软件由两部分组成:监测系统软件和前置机软件。监测系统,软件画面直观,界面友好,具备数据显示、模拟动画、数据查询、报警显示、生成曲线,报表等多项功能。前置机软件是平升公司专有的通信管理软件,支持国产及进口的各种组态软件,支持集成商自行开发的系统软件。 一、系统功能: ⑴、主动问询功能:生产监测中心主动问询获取每个起重设备被监测的数据。 ⑵、报警功能:通信中断等故障出现时,监测中心有报警显示。 ⑶、显示功能:显示器的界面上显示当时被监测设备的地址及主要数据。 ⑷、数据存储功能: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中存储所有历史记录。

⑸、数据查询功能:监测中心可以查询任意时间段每个起重设备被监测的数据。 ⑹、曲线报表功能:所有存储数据可以自动生成分析曲线和报表。 ⑺、远程维护功能:通信模块具备远程参数设置和维护功能。 ⑻、拓展功能:可自由增减被监测起重设备的数量。通过增添设备,可增加其它功能。 二、系统特点: ⑴、可靠性高:系统及产品均为工业级设计,通信网络为专网,具有高可靠性。 ⑵、性能稳定:通信设备具有良好的自恢复功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⑶、性价比高:系统功能多,前端设备可以远程维护,移动公司负责网络,系统维护费用低。 ⑷、技术先进:通信采用网络通信技术,国内先进水平。 远程监测方式远程监控系统仅仅向设备控制系统发出控制命令,而由设备自主的完成这个命令,远程监控系统不对设备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监控,设备完成任务后向远程监控系统报告。设备的操作控制完全由本地进行,设备在本地操作人员的监控下完成加工任务。远程监测方式设备的本地控制系统仅仅控制设备的执行机构,全部的操作控制由远程监控系统完成。

现场总线实验五(DX通信)

实验五基于PROFIBUS—DP协议的DX通信 一、实验目的 掌握同一主从系统中从站之间的通信方式 二、实验设备 1、1个PROFIBUS-DP主站CPU315-2DP 2、2个PROFIBUS-DP从站CPU315-2DP 3、MPI网卡CP5611 4、PROFIBUS总线连接器及电缆 5、计算机(带STEP7软件) 三、实验内容 在同一S7-300主站(站地址为2)之下的两个S7-300从站(站地址分别为3和4),其中3号站在向主站发送1个字节的数据的同时,将这1个字节的数据同时发送给4号从站,实现同一主站之下DP从站之间的直接数据交换。3号从站按下启动按钮,使2号站皮带首先启动,5S后启动3号站皮带,5S后启动4号站皮带;3号从站按下停止按钮,4号站皮带立即停止,5S后3号站皮带停止,5S后2号主站皮带停止。 四、实验操作步骤 1、组态3号从站 (1)、新建一项目,名称为DX通信。在此项目之下插入一个S7300的从站,双击HARDWARE,进入“HW Config”窗口。依次插入UR、PS、CPU等模块。 (2)、新建PROFIBUS(1)网络: 在放入CPU模块的同时,如下图按要求新建一PROFIBUS(1)网络。系统为CPU300 定义的在网络上的节点为3; PROFIBUS(1)网络的属性设置在“Network setting” 选项卡中设置。 (3)、设置从站通信接口区 双击CPU315-2DP下“DP”项,在出现的PROFIBUS-DP属性菜单中设置 ①、在“工作模式”选项卡中选择“DP 从站”

②、在“组态”选项卡中点击“新建”,新建一个输出通信接口区,为1个字节。 2、组态4号从站(CPU315-2DP) 按照组态3号从站的方法组态4号从站,定义其站点的编号为4,其属性为DP从站。 新建一个通信接口区如下。

实验四telnet远程登录

实验四telnet远程登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掌握远程登录 2.了解系统服务 3. 掌握TELNET应用 二.实验原理 Telnet是进行远程登录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通过使用Telnet,Internet用户可以与全世界许多信息中心图书馆及其它信息资源联系。Telnet远程登录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用户在远程主祝上有自己的帐号(Account),即用户拥有注册的用户名和口令;第二种是许多Internet主机为用户提供了某种形式的公共Telnet信息资源,这种资源对于每一个Telnet用户都是开放的。Telnet是使用最为简单的Internet工具之一。 Telnet支持的命令有: c- 关闭关闭当前连接 d- 显示显示操作参数 o- 打开主机名[端口]连接到一个主机名(默认端口23) q- 退出退出telnet set- 设置设置选项(要列表,请键入\'set \') sen- 发送将字符串送到服务器 st - 状态打印状态信息 u- 解除设置解除设置选项(要列表,请键入\'unset’ \) h- 帮助打印帮助信息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防火墙配置,点击开始->控制面板->window防火墙

2.配置防火墙例外选项卡,确保windows防火墙允许转发远程桌面数据包。

3.本地主机登录远程主机 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远程桌面连接。输入远程主机IP地址点击连接。 4.按照提示输入远程主机用户名及密码.

5.用户名密码认证成功即可登录远程主机 6. 远程主机设置。开启telnet服务。在我的电脑点击右键->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

远程监控系统

远程监控系统 1 题义分析及解决方案 1.1 题义需求分析 用STAR ES598PCI单板开发机,设计一个远程监控系统,并编程实现其功能:采用串口调试助手,通过串口进行控制,输入0001时,蜂鸣器鸣叫,输入0002,LED灯亮,输入0003LED 灯灭,输入0004后,再输入想要在LED灯上显示的数字或字母,控制LED显示器显示输入的数据。 问题归纳: 1)接口问题,选用何种芯片。这是关键的一步,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功能的实现; 2)如何通过串口助手控制蜂鸣器鸣叫; 3)如何通过串口助手控制继电器常开端闭合,常闭端开合; 4)如何通过串口助手控制LED显示数据; 1.2 解决问题方法及思路 1.2.1 硬件部分: 本程序用8251芯片提供串行接口输入和输出,采用8255芯片来提供并行接口的输入和输出,由8253芯片来提供8251的收发时钟,利用串口调试助手模拟上位机,从键盘接收命令由8251传送给上位机,经由程序体分析后将命令传给8255,即由8255相应的连接线路执行相应的命令实现功能。在8255芯片的应用中,PC0口连接蜂鸣器,PC7口连接继电器,PA口连接LED位选,PB口用于控制LED的段选,硬件部分连接结束,其控制处理部分由程序来实现。 1.2.2 软件部分: 对8253的初始化(定时器0,方式3,BCD码计数,CLK0/26),对8251初始化(波特率系数为16,8个数据位,一个停止位,偶校验),对于8255芯片,主要用于将CPU的命令输出,故PA、PB、PC三口均设置为方式0状态下工作。由PA0~PA7来控制LED灯的位选,由PB0~PB7口来控制LED灯的段选。当PC0口为低电平时蜂鸣器鸣叫,为高电平时蜂鸣器禁止鸣叫,PC7口对继电器的控制也同理。从下位机的键盘键入命令字,通过命令字的判断,执行相应的功能,反复测试串口的接收,若有数据输入,判断并执行,如此反复循环下去。 2 硬件设计 2.1 芯片(1)--8255A 2.1.1芯片(1)在本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8255接收上位机处理后传来的命令,由PA0~PA7来控制LED灯的位选,由PB0~PB7口来

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指导书

《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指导书

RS-485串行通信网络安装技术实验一实验目的一、 PPI通信网络的安装和配置。1、理解 PROFIBUS-DP网络的配置。2、理解 D形连接器的安装。、掌握PROFIBUS电缆和3 4、熟悉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二、实验器材及工具表1 实验所需器材及工具 数序数序名称型号型号名称量号号量CPU226 1 3 改刀S7-200 一字、十字 5 7 2 尖嘴钳A10m 8 SIEMENS DP 型普通紫色 2 3 CPU315-2DP 1 SIEMENS DP 9 S7-300 2 电缆剥线器 DP从站4 EM277 2 DP通信测试仪 BT200 1 10 通信模块1 11 DT2025 C5611/5613(1 可选) DP通信卡万用表5 远程分布式SIEMENS 12 DP总线连接器1 ET200M 3 6 I/O模块 9针D形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电缆剥线器的使用和PROFIBUS DP电缆、D形连接器的连装 (1)用电缆剥线器按图1-1所示方法剥制DP电缆。 (2)用DP连接器把剥制好的电缆连接起来。 2、PPI通信网络组建 (1)按图1-2所示,用制作好的带D形连接器的DP电缆把三个CPU226连接成PPI通信网络。通信端口用PORT0。 (2)按图1-2所示,设置D形连接器上的终端电阻。 3、PROFIBUS-DP总线网络组建 (1)按图1-3所示,用制作好的带D形连接器的DP电缆把CPU315-2DP、EM277、CPU226、ET200M连接成PROFIBUS-DP总线网络。 形连接器上的终端电阻。D所示,设置1-3图按)2 (.

外文翻译--在核聚变实验中的远程控制仿真平台

附录A 外文资料翻译 A.1 外文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71 (2004) 269–274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remote participants in fusion experiments E. Barrera a, M. Ruiz a, S. López a, J. Vega b, E. Sánchez b Abstract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in remote participation in fusion experiments is the control from remote locations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treatment process. In an optimum situation, the remote researcher should be able to control the data acquisition con?guration parameters, and data processing, specifying the r esults that must be returned to him.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presented here, allows the researcher to develop and test complex algorithms in a high level graphical language (LabVIEW), which includes powerful data processing libraries. These algorithms will be downloaded later into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urthermore, the platform allows the simulation of hardware data acquisition, whi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points: (a) simu lation of channel con?guration from one or several data acquisition cards (channels used, sample frequencies, etc.), (b) generation of buffered simulated data (it is also possible the use of raw data, acquired in previous experiments, as simulated data), and (c) reproduction of hardware behavior (except, of course, in terms of real time behavior and real data). For this purpose, Virtual Instruments (VIs) libraries written in LabVIEW will be provided to the remote developers. These VIs will be replaced later, in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y their homologous VIs that actually interfaces with the hardware. This facility will allow remote researchers to verify the correct behavior of their own data processing algorithms before downloading them into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Keywords:Remote participation; Simulation; Data processing; Code testing; Fourth generation language 1.Int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remote participation system is one aim of the recent TJ-II

现场总线ICAN报告

实验一CAN总线技术与iCAN模块实验 实验报告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专业 班级:2010211410 姓名:高娃姚雷阳 学号:2011211975 2011211977 指导老师:杨军

一.实验名称:实验一CAN总线技术与iCAN模块实验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AN总线系列实验箱、测控设备箱、万用表。三.实验过程、实验内容、实验记录: (1)驱动程序安装 USBCAN-2A接口卡的驱动程序需要自己手动进行安装,驱动程序已经存放于实验准备内容中。找到驱动程序,直接点击进行安装即可。安装完成后,在“管理->设备管理器->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中查看驱动是否安装成功。 注意:安装驱动程序过程中PC机不能连接USB电缆。 (2)iCANTEST安装与运行 iCANTEST安装与运行后,利用iCANTest软件对iCAN系列各模块进行验证性测试,可以测试各模块是否可以通过USBCAN-2A接口卡与PC机正常连接与通信以及进行简单的测控操作。 (3)各种iCAN模块的测试 1. 打开iCANTest软件(老师,我们当时觉得安装这些过程太简单了,没意识到截图,所以引用了一些PPT上的图像,但后面测试部分的都是自己的截图,希望老师谅解。) 在工具栏中点击“系统配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通信信息。如下图: 图1 2. 点击“搜索”,则CAN总线中连接的所有模块应该被搜索出来,列表显示。包括模块设置的MACID。

图 2 3.图示为搜索完成后的显示状态,在从站列表中将所有模块予以显示。点击某个 模块,则弹出该模块的操作窗口。 图 3 4. 点击“启动”,再点击“全部上线”。在从站列表中所有上线的模块标志变成绿色的三角,表示该模块上线成功。 图 4 5.试验各个模块的基本输入输出功能。 ※点击继电器模块2404的4个输出,听到继电器动作声音。

远程监控系统说明

关于山西四建集团公司 项目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说明 一、项目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远程监控系统,即远程传输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标准电话线ADSL、宽带及ISDN 数据线或直接连接,它允许同时对多个场所进行监控并且能实现远程录像回放等功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可以使得集团公司或有关分公司的多个有关授权终端,可以随时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远程的观察、检查和监督。是现代化集团企业节俭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实现监控项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保证检查工作的直观和真实客观。 借助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网,实现对各个项目生产、运营情况的随时掌握,把生产运营状况同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检查观摩等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提升企业的综合自动化管理水平;通过远程监控,各位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无须花费差旅费用亲临现场、或恶劣的环境,就可以监视项目部现场生产运行状态及现场管理状况。各个远程监控终端利用的是办公计算机,所以既不用额外增加设备,也不影响正常的办公。 二、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系统由前端设备、图像处理和远程传输、网络客户端三个部分组成。 1、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由摄像机、云台、解码器、防护罩、支架、报警探测器、拾音器等组成,功能上分别负责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报警信号的采集; 2、远程传输 系统中的图像处理和传输,就是把前端设备采集到的音、视频信号和报警信号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传输到远程客户端,同时可以接收网络客户终端发送的云台控制信号和音频对讲信号等。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是通过标准电话线、网络、移动宽带及ISDN数据线等方式连接internet网络,可到达全世界任何角落,并能够控制云台/镜头、存储视频监控图像。远程传输监控系统通过普通电话线路将各项目部在远方活动场景,传送到网络客户终端的电脑屏幕上,并具备语音对讲和报警等其他功能。 3、网络客户终端 网络客户终端是指需要进行网络远程监控的用户终端。它由计算机(普通办公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和客户端软件等构成。客户终端主要负责图像显示、录像、回放和云台控制等功能。客户终端进行远程监控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认证后即可实现远程监控。同时,还能实现远程的录像集中保存、抓拍等。 三、关于系统设备的选择 1、前端设备的选择 前端设备的选择主要是摄像机的选择,与远程传输的方式又密不可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名称: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 班级:2011级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姓名: 学号:

目录 前言 一.过程控制概述 (2) 二.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3)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一)外部组成 (5) (二)输入模块ICP-7033和ICP-7024模块 (5) (三)其它模块和功能 (8) 四.调试过程 (9) (一)P调节 (9) (二)PI调节 (10) (三)PID调节 (11) 五.心得体会 (13)

前言 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首先工程实训首先应面向学生主体群,建设一个有较宽适应面的基础训练基地。通过对基础训练设施的 集中投入,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训练和管理方法,使训练对象获得机械、 电子基本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工程实训的内容应一定程度地体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技术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工程实训的内容应充分体现机与电结合、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结合,贯穿计算机技术应用,以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应以一定的专项投入,建设多层次的综合训练基地,使不同的训练对象在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认识的同时,熟悉综合技术内容,初步建立起“大工程”的意识,受到工业工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训练,并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 第三,以创新训练计划为主线,依靠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以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乃至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建造的整个过程中。

通信与现场总线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气工程学院 通信与现场总线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 (4) 理想模型: (4) 实验中用到的任务模型 (5) 二:力控软件平台建立的实验模型 (5)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6) 四、设计思路与过程 (6) 五、调试和功能 (13) 六、联机调试:C/S方式的远程控制 (26) 七、课设总结与心得 (29)

(一)本次课程设计题目: 通过三维力控组态软件实现对搅拌罐的网络控制 (二)主要容及要求 在组态软件Forecontrol V6.1平台上,通过工业以太网,分别以C/S方式(客户端/服务器)及B/S方式(浏览器/服务器)完成对SIEMENS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工业现场总线PROFIBUS方式与2台SIEMENS MM440变频器控制的三相异步电机的实际工程平台,实现对搅拌罐PLC控制系统(含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的网络控制。 独立完成,承担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组态软件的学习与编程、网络系统调试等任务,要求提供最终的解决程序(验收)和相关文件,并以报告论文方式说明实现的思路及工程应用前景。 (三)进度安排: (1)在第一次课堂上了解并知道了Forecontrol V6.1软件的初步使用。 (2)根据相关资料,熟悉并设计并完成客户端组态软件的实际工艺流程界面界面的绘制。 (3)对搅拌罐工程相关控制进行了编程。 (4)熟悉服务器端通信参数的要求,完成C/S的网络控制。 (4)3月30日在实验室完成整个系统的软件调试及最后联机调试。 (5)撰写设计报告。

通过三维力控组态软件实现 对搅拌罐的网络控制 一:设计任务 在组态软件Forecontrol V6.1平台上,通过工业以太网,分别以C/S方式(客户端/服务器)及B/S方式(浏览器/服务器)完成对SIEMENS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工业现场总线PROFIBUS方式与2台SIEMENS MM440变频器控制的三相异步电机的实际工程平台,实现对搅拌罐PLC控制系统(含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的网络控制。 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运用了C/S(客户端/服务器)方式,实现对搅拌罐PLC控制系统(含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的网络控制。 理想模型:

实验六 基于QT的远程控制详细设计报告

实验六基于QT的远程控制详细设计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人机界面; 2.掌握使用过程设计工具描述模块的详细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 3.掌握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实验内容】 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2.评估物理结构; 3.验证用户身份功能模块; 4.系统总控制模块; 5.修改更新授权功能模块; 6.查询用户功能模块; 7.显示查询用户明细功能模块; 8.查询用户明细结果的编辑功能模块; 9.撰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实验步骤】 见附件 【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机界面;掌握了使用过程设计工具描述模块的详细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掌握了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附件: 目录 1引言 (1) 1.1 背景 (1) 1.2 编写目的 (1) 1.3 定义 (1) 1.4 参考资料 (2) 1.5 运行环境 (2) 2 系统模块的软件结构 (2) 2.1 模块设计 (2) 2.2 屏幕监控模块结构 (3) 2.3 文件操作模块结构 (4) 2.4 命令操作模块结构 (4) 3 验证用户模块设计说明 (5) 3.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5) 4. 接口 (7) 4.1 外部接口 (7) 4.2 内部接口 (8) 5 运行设计 (8) 5.1 运行模块的组合 (8) 5.2 运行控制 (9) 5.3 运行时间 (9) 6 软件测试基础 (9) 6.1 软件测试的目标: (9) 6.2 软件测试常用方法 (10) 6.3 本系统采用的测试方法 (10) 6.4 连接测试 (10) 6.5 文件传输测试 (10) 6.6 屏幕键盘鼠标传输测试 (11) 6.7 测试结论 (12) 7 总结 (12)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

现场总线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测控1202 姓名:李聪 学号:12054224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组成 2、了解常用的现场总线控制软件 3、熟悉STEP7、SIMATIC组态软件的使用 4、了解PROFIBUS-DP总线接口卡CP5611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万用表 3、4-20MA温度变送器 三、实验内容: 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数字数据通讯链路,它沟通了生产过程领域的基本控制设备之间以及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之间的联系。 Profibus是世界上最快的总线,世界范围的标准。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PROFIBUS提供了3种数据传输类型:用于DP和FMS的RS-485传输、用于PA的IEC1158-2传输、用光纤传输。 分为工厂级,车间级还有现场级。 实验室的Profibus总线系统

实验室通过电脑显示4-20 ma常规信号 三、实验步骤: 1.打开station cobfiguration editor。设置OPC server和CP5611 2.打开STMATIC Manager,通过insert>station>simatic pc station插入一个pc站,站名要更 改为configuration editor中所命名的。 3.选择address为1,并新建subnet

4.在Set pc interface中选择pc internal(local) 5.双击cobfiguration,打开硬件组态窗口,组态与所安装的simatic net软件版本 相一致的硬件,插槽机构与在cobfiguration editor的pc站一致 6.设置address为4 7.设置数据类型为w

远程监控系统原理

远程监控系统原理 网络视频系统通常指的是安全监视和远程监控领域内用于特定应用的IP监视系统,该系统使用户能够通过IP网络(LAN/WAN/Internet)实现视频监控及视频图像的录制。系统采用管理服务器,模块化结构设计,在设计、分布式控制以及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电子地图上的图标设备树列表实现设备控制设备,并为网络用户提供在网络环境中对传统监控设备进行视频查询、管理、控制、录像等多种功能。 软件提供一个完善的用户界面,所有的常规操作如监视器、摄像机、矩阵等均可通过鼠标来控制,而无需使用菜单或输入命令,警报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来确认,操作者的所有操作可以自动记录。MPEG4压缩的视频图像和音频,具有完善的录像管理功能,可进行实时录像,并且可以定时控制和动态录像。具有移动检测报警和外部触发报警功能。 根据需要,系统可实现对远距离分散的现场进行集中监控,也可实现对集中监控中心的远距离分控查询。网络传输介质可以采用: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支持在ADSL、ISDN及DDN等线路上进行传输。可在网络上任一点实现分控,就如同操作者在监控中心所做的操作一样。是对传统监控系统中监控中心所起作用的扩展和延伸。 与模拟视频系统不同的是,数字视频系统采用网络,而不是点对点的模拟视频电缆,来传输视频及其他与监控相关的各类信息。 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根据传输方式可以分为模拟传输、网络数字传输。在网络数字传输方式中又分为电话线、DDN、ISDN、光纤、无线传输、VSAT卫星线路等,在各种网络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有的在同一网中都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传输方式。在PSTN网上,利用用户现有的电话线进行多媒体(尤其是视频信号)传输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 1、MODEM接入,采用低数据速率的H.263会议电视视频压缩标准,将几十K的数据流通过28.8Kbps的V.34 MODEM接入PSTN网,传输CIF、QCIF每秒5~15帧的图像。目前33.5Kbps至56Kbps的Modem已很普及,这种传输方式有利于低速率的视频传输,帧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

现场总线实验三(ET200M)

实验三CPU集成PROFIBUS-DP接口连接远程站ET200M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主站与ET200M从站通信组态方法和参数设置 二、实验设备 1、PROFIBUS-DP主站S7-300 CPU315-2DP 2、从站ET200M接口模块及输入输出模块 3、MPI网卡CP5611 4、PROFIBUS总线连接器及电缆 5、计算机(带STEP7软件) 三、实验内容 建一主站CPU315-2DP(站地址为2),1个从站ET200M(站地址为3)。建立主从通信连接,并观察主机架I/O地址分配与远程I/O地址分配有无不同。使用ET200M上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使之输入1-5V电压,通过编程,使ET200M上的模拟量输出模块输出1-5V电压,并用电压表显示出来。 四、实验操作步骤 1、组态主站 (1)、新建一项目,名称为ET200M。在此项目之下插入一S7 300的站,双击HARDWARE,进入“HW Config”窗口。依次插入UR、PS、CPU等模块。在放入CPU模块的同时,如下图按要求新建一PROFIBUS(1)网络。系统为CPU300定义网络上的节点为2; PROFIBUS(1)网络的属性设置在“Network setting”选项卡中设置。

(2)、在主机架上依次插入各模块,观察I/O地址分配情况。 2、组态从站ET200M (1)、鼠标放在PROFIBUS(1)上单击右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Insert Object…” 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ET200M中的IM 153-1(订货号为6ES7 153-1AA03-0XB0)。在 出现的IM 153-1属性设置中站地址必须与IM 153-1上拨码开关设置的站地址相 同,本例中为3。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控制系统虚拟实验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建模与仿真, 2019, 8(3), 95-10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760126.html,/journal/mo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760126.html,/10.12677/mos.2019.83012 Remote Virtual Laboratory of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loud Platform Huazhong Wang1, Tao Liu1, Jun Yao2, Hua Cheng2 1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for Chemical Process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School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Aug. 2nd, 2019; accepted: Aug. 19th, 2019; published: Aug. 26th, 2019 Abstract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mote-control virtual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 terms of flex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a remote-control virtual experiment scheme based on the cloud platform and the experimental module that can be configured by the user is proposed. The Django network framework based on Python is chosen to build a remote experimental platform. The experimental modules that constitute the components of the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are developed. Users can configure the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The experi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xecutes simulation, procedures control, online help and evaluation of the virtual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is deployed and tested in Ali Cloud.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remote virtual control system experimental platform enables users to complete a series of motion control experiments through the browser, which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 Virtual Laboratory, Python, Cloud Platform, Control System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控制系统虚拟实验 王华忠1,刘涛1,姚俊2,程华2 1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8月26日

现场总线技术文献综述

《现场总线技术》 论文 论文题目: 现场总线技术文献综述 论文类型:文献综述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6 年 6 月 6 日

摘要 现场总线(Fieldbus)是指开放式、国际标准化、数字化、相互交换操作的双向传送、连接智能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 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及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次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是一个基层网络 而且还是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统。这是一项以智能传感、控制、计算机、数字通讯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 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推动信息化的适用技术 是能应用于各种计算机控制领域的工业总线 因现场总线潜在着巨大的商机 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公司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开发研究[1]。当今现场总线技术一直是国际上各大公司激烈竞争的领域 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创新 过程控制系统由第四代的DCS发展至今的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系统 已被称为第五代过程控制系统[2]。而FCS 和DCS 的真别在于其现场总线技术。现总线技术以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 在3C(Computer 计算机、Control 控、Commcenication 通信)技术的基础上 大量现场检测与控制信息就地采集、就地处理、就地使用 许多控制功能从控制室移至现场设备。由于国际上各大公司在现场总线技术这一领域的竞争 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目前现场总线网络互联都是遵守OSI 参考模型[3]。由于现场总线以计算机、微电子、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 这一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控制系统的理念和方法 将极大地推动整个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 对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影响将是积极和深远的。 关键字 CAN总线、LonWorks总线、FF总线 Abstract Fieldbus (Fieldbus) refers to ope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digital and mutual exchange operations two-way transmission, connecting intelligent instru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It as plant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basi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field and the control equipment with higher control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contact between. It s not only a grass-roots network, but also a kind of open, new whole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 This is an intelligent sensing, control, computer, digi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is becoming an information based society impetus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push the applicabl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computer control areas of industrial bus, because of fieldbus potential great opportunities, the worldwide each big companies invest considerable human, material 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develop research [1]. Today's Fieldbus technology has been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competitive field, because of Fieldbus technology unceasing innova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since the DCS development of Fieldbus Control System (FCS) System, has been called the fifth genera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2]. But the real difference of DCS and FCS in the fieldbus technology. Now bus technology replaced with digital signal analog signals in 3C (Computer Control Control, Computer, Commce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on the basis of field test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of in situ Set, in situ treatment and on-the-spot use, many control functions from the control room moved to site equipment. The big company because international in the fieldbus technology this field of competition, still not form an unified standards, currently fieldbus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bide by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