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嘉庚生平介绍(中文+英文版)

陈嘉庚生平介绍(中文+英文版)

陈嘉庚生平介绍(中文+英文版)
陈嘉庚生平介绍(中文+英文版)

A Brief Biography of Mr. Tan Kah Kee

BIRTH AND FAMILY

An overseas Chinese legend, Mr. Tan Kah Kee's legacies have inspired many in Southeast Asia. From humble immigrant origins, he rose to a prominence which few can match. Best remembered as an eminent entrepreneur, social reformer, political activist, philanthropist, community leader, and educationist, he died at the age of 87 in Beijing on 12 August 1961 and was accorded a national funeral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Born on 21 October 1874 in Fujian, China. At the age of 17, Mr. Tan arrived in Singapore to join his father, Mr. Tan Kee Peck in the family's rice business.

Business responsibilities came early as his father's business failed in 1904, leaving him much on his own. With extraordinary fortitude, enterprise and risk-taking ability, he set about establishing a business of his own which began in pineapple canning, then diversified into rice milling. He eventually found the mainstay of his fortune in rubber plantation. The switch from rubber plantation to rubber manufacturing was a move he made boldly, and it established him a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hinese overseas businessmen in the whole of Southeast Asia.

By the 1920s, he thus came to preside over a huge business empire which extended into most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cities, employed over 10,000 persons. It spanned areas as diverse as rubber plantation and manufacturing, shipping, import and export brokerage, real estate and rice trading.

His business success put him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Hokkien community from which he originated. He held advanced views about social reform and criticized several outmoded practices then prevalent, such as gambling, opium-smoking and ritual extravagance.

An abiding interest that underpinned Mr. Tan Kah Kee's multi-faceted public activities sprang from his firm commitment to educational philanthropy. In 1894, at the age of 21, he established a school in his village in Jimei. In the decades, thereafter, his enthusiasm and passion for educational philanthropy grew, culminating in his endowment of the Xiamen university in 1921.

In Singapore Tan Kah Kee's educational endeavours were impressive, imbued by the same missionary zeal and vision that had inspired him to found the Xiamen University. Through his inspiration, five primary and secondary Chinese schools were founded here, chief among them being the Chinese High School. He also generously donated to schools which imparted English education. For instance, he donated $30,000 to Anglo-Chinese School in 1919.

THE BUILDING OF ENTERPRISES

Tan Kah Kee migrated to Singapore at the age of 17. He obtained his working experience as an apprentice in his father, Tan Kee Peck's rice trading company, Soon Ann. Tan proved himself to be an exceptional worker and was promoted to manager of the rice company. Unfortunately, Soon Ann did not do well and eventually failed in 1904. The young Tan Kah Kee resolved to be an entrepreneur to regain the family's fortune.

One of his first businesses was a small pineapple canning factory which he managed to start with a small capital of seven thousand Straits dollars. He was rather successful at the business and managed to get additional funds to open another firm. This time, it was a return of his family's old trade. Named Khiam Aik, the rice company was situated at North Boat Quay.

Tan's fortune really turned for the better in 1905. It was then he bought a 500-acre undeveloped forested land in Singapore. He started to open up the land, removing the thick foliage and started the Hock Shan Plantation there. Tan Kah Kee was already aware of the growing pineapple industry and that demand outstripped supply. He was determined to get into this business.

Tan's pineapple canneries for Southeast Asia had wider implications than just building up his personal fortunes. His industries were seen as the forerunners of an indigenous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Southeast Asia. It showed the rest in the region that industrialization is possible given the commercial impetus to do it.

Tan Kah Kee was also aware of the potential that the rubber trade had in 1906. He allocated part of the cleared land to plant rubber saplings. He also had the vision that he would go into rubber manufacturing and wanted to have his own supply of raw rubber. An ambitious man, not only did he want to go into the rubber industry but also he wanted to enter it in a big way. At his peak, Tan Kah Kee had more than 10,000 acres of rubber plantations.

Tan's business showed results by 1910. Between the years 1904 and 1910, he obtained a profit of S$730,000 from his businesses. He was subsequently given the nickname 'Henry Ford of Malaya'. By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an Kah Kee owned three pineapple canneries, rubber trees and a network of trading firms in Southern China and Hong Kong.

CONTRIBUTION TO EDUCATION

Mr Tan's energy and drive were refocused on strengthening the still infant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the collapse of his business empire. In his view, money should also go into education to the extent that he made a public declaration that with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 was willing to donate his entire fortune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and Singapore.

Mr. Tan has a strong belief in the ability of education to enable people for social upliftment. He founded Amoy University (Xiamen University) for this purpose. His dedication to Amoy University is admirable, continuing to maintain and fincance Amoy University even when his business empire was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 from 1926 to 1937. At the point of his death, he had donated $20 million to education in Fukien, having financially supported Amoy University for sixteen of its formative years.

Besides, Tan's educational grants and donations also covered the entire spectrum of education in the Fukien province of China. He founded the Chi Mei (Jimei) School in 1894, and expanded Chi Mei School into a chain of schools that covered the full spectrum of education.

Other than mainstream education, Tan also started specialized institutes that produce graduates in the fields that China was lagging behind. They included business, marine and navigation, Chinese language, agricultural as well as kindergarten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s. Altogether, it is estimated that Mr Tan Kah Kee put in no less than ten million dollars for his educational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Fukien province.

China was not the only beneficiary of Tan's philanthropic quest in education. Many Chinese schools in Singapore, including Tao Nan (1907),

Ai Tong (1912), Chung Fook Girls School (1915), Chung Poon (1915), Singapore Chinese High School (1918), Nanyang Normal School (1941) and Nan Chiao Girls High School (1947) were founded by Mr. Tan Kah Kee. After establishing these schools, he did not neglect them. In order to provide them with the institutional support that they needed, Tan created an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the Hokkien Huay Kuan to centralize the control and subsidized the operating costs of the above-stated schools. Mr. Tan did not restrict his generosity to Chinese schools. Some English-speaking institutions that are benefit from Tan's generosity included Anglo Chinese School and Raffles College.

Even after his death, Tan Kah Kee remained a symbol of advancement in the field of public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NTI AGGRESSION

As Sino-Japanese relations broke down, Mr Tan Kah Kee was increasingly involved in mobiliz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He was very active in the Shantung Relief Fund and was later appointed as the chairperson of the China Relief Fund Fed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he raised millions of dollars from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for the benefit of war-torn refugees in China.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Shantung Relief Fund turned into a Japanese goods boycott movement with its headquarters in Ee Ho Hean Club. Tan also formed th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an anti-Japanese group in Malaya and Singapore.

After 1936, Tan led the Singapore China Relief Fund and the South Seas China Relief Fund Union, mobilizing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to contribute financially to the war against Japan. The Singapore China Relief Fund was particularly impressive as it consisted of over 300 branches and mobilized over 300,000 Chinese in Singapore to ensure the widest and deepest reaches in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The fund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400 million Chinese yuan donated by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etween 1937 and 1942.

Tan's ability to mobilize the masses did not escape the British authorities in Singapore. British Governor Sthenton Thomas requested for Tan's leadership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Mobilization Council to assist in the militia and civil defence of the island. In addition to assisting in manpower mobilization, the British authorities also asked Tan for help in selling war bonds to raise money for the war efforts. He was approached to sell $40 million worth of bonds that had been allocated to Malaya. Tan himself bought $100,000 worth of bonds out of patriotism and through his efforts and those of other personalities within Malaya, the British

eventually sold $15 million worth of bonds, a remarkable sum in view of the harsh times then.

Because of Mr Tan Kah Kee's prominent role in anti-Japanese war, when the Japanese troops occupied Singapore, he had to escape to Java where he sought sanctuary for the duration of World War II. He lived quietly in Indonesia throughout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Singapore, starting from 1943. It was during this phase of his life that he started writing his memoirs that was published later on in the postwar years as the "Memoirs of the Nanyang".

TAN KAH KEE SPIRIT INHERITANCE

Mr. Tan died on 12 August 1961 in Peking (Beijing) at the age of 87 and was given a national funeral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ven at his death, Tan was still fervent about his public education cause. He willed all his money (1million renminbi) to be given to the schools in his hometown.

Tan left behind Jiageng Park, a national monument in China that was formerly a little island on the southeast seaside of Jimei.

On 11 March 1990, the International Asteroid Centre of China named Asteroid 2963, discovered by Zi Jin Shan Observato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fter Tan Kah Kee to commend his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educational causes. The naming ceremony of the "Tan Kah Kee Star" was held at Xiamen University.

Other than monuments and the "Tan Kah Kee Star", he has such a high status amongst overseas Chinese that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prominent Chinese got together in Hong Kong in 1992 and established the Tan Kah Ke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 society aims to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culture for the benefit of human Society.

Just as he is remembered in China through national monuments, Mr. Tan Kah Kee is remembered in Singapore through his donations, foundations and scholarships. The Chinese High School, specially erected a bronze statue of its founder, Tan Kah Kee, in front of the clock tower for remembrance. His generosity continues to benefit future generations of Singaporeans. Mr Tan's Young Inventors' Award continues to fund budding scientists as well as inventors in Singapore, playing a role in spurring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s well as Singapor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Other than Asia, Mr. Tan Kah Kee's name can also be found in the United Sates. On 28 April 1993, Professor Lee Yuan Tseh and Professor Tien

Chang-Lin recommended and fought for a building named "Tan Kah Kee Hall" to be built in the School of Chemistry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The completion of the Tan Kah Kee Hall signified that Tan Kah Kee's noble spirit and philosophy had been introduced to the West, expanding further and root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出生与家庭

陈嘉庚先生祖籍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村,生于 1874年10月 21日。 1890年当他 17岁时就南渡到新加坡。在父亲陈杞柏经营的米店学习经商。不幸在 1904年家道中落,重振家业的担子就落在他的肩上,他筹足资本,开始创设黄梨厂,开拓橡胶种植业,发展橡胶工业和海运业。由于他的奋斗努力创业,在 1925年,他的资产已达 1200万元,所雇员工达一万人以上,成为早期东南亚社会的工商业先驱。

在陈嘉庚奋斗建业的同时,他积极推动提倡教育工作,为培养教育下一代,大力兴办学校,振兴教授。在新加坡,他从 1907年至 1947年的 40年内先后创办道南、爱同、崇福、崇本等小学,华侨中学,南洋师范及南侨女中。在中国,从 1913年至 1920年,前后在他的家乡集美创办了一群学校和学院,统称为集美学校。 1921年成立著名的厦门大学,并单独创办与维持厦门大学达 16年之久。

虽然,陈嘉庚企业在 1930年结束了,但是陈嘉庚 "倾家兴学" 的美誉永存,为后人树立了学习榜样。

在振兴教育之余,陈嘉庚先生也以社会改革为己任,多方改革华族社会的组织与陋习,并提倡慈善事业不遗余力。抗日战争爆发,陈老先生四方奔走,团结广大南洋华侨,筹赈救亡,到处募捐,支援抗战,为振兴中华民族作出卓越的贡献。

陈嘉庚先生于 1961年 8月 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87岁,并得到中国政府赐予国葬礼以纪念陈先生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在新加坡创业

1890 年, 17 岁的陈嘉庚第一次出洋来到新加坡,在父亲的米店协助族叔管帐兼当书记,直到 1892 年族叔回国后,他便接任顺安号米店经理,并主持财务工作。能干的陈嘉庚常受到父亲的夸赞。

1903 年顺安号米店倒闭后,陈嘉庚便自立门户,在三巴旺建立 " 新利川 " 黄梨罐头厂。 1904 年,他买下柔佛 " 日新 " 黄梨厂一名已故大股东家属名下的全部股份,又在 " 新利川 " 附近买下大片空芭地,建成当地最大的黄梨种植园 " 福山园 " 。后来福山园被用来种植树胶,为日后陈嘉庚在南洋的工商企业王国扎下牢固的根基,并使他在 20 年代获得了 " 马来亚的亨利福特 " 之美誉。

此后,他的财产日益增加, 1904 年 6 月间,他在顺安号原址创立 " 谦益 " 号米行,并在 10 年后发展成为他的商业中心。那时,已乔迁至利韦韦里路 1 号二层商业楼里的谦益号有 180 名职员,分掌他企业王国辖下的白米,树胶,黄梨,航运和工业制造等业务的财务与营销活动。

1905 年,陈嘉庚在梧槽河口创立了第三间黄梨厂,取名 " 日春 " ,利用周围各地生产的新鲜黄梨,加工制造。拥有了三家黄梨厂,再加上他刊登了自产黄梨产品的广告,他的生意大有斩获。不料这年冬季,黄梨罐头行情下跌,销路大减,他只能惨淡经营。这一挫折使陈嘉庚有了新的想法,认为单靠黄梨罐头制造发家是不行的,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必须善于抓住市场的脉搏,向多方面经营,才能开拓新的局面。

1906 年,他转向树胶种植业发展,这使他的经济开始腾飞。早期的树胶种植业被视为欧洲人的行业,少有华人参与。陈嘉庚向马六甲的陈齐贤询问了有关胶籽的情形后,买籽撒播于福山园。后来,这些胶籽成为他日后发家的基础,使他成为了胶业巨子,华社领袖。

以后,陈嘉庚便在柔佛的笨珍港和老谢港开辟两个树胶园,此时正值胶价大涨,同时,米店与黄梨罐头的生意也为他带来大笔财富。至 1910 年,陈嘉庚在商业活动所获得的利益,已使他成为百万富翁。之后,他继续兴办罐头食品厂和米磨坊,开拓海外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20 世纪初,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兴起,南洋各地的华侨积极响应,在新加坡开始有兴中会的活动。陈嘉庚当时对大清王朝早已失去信心,目睹了西方列强的猖獗与清廷的腐败无能,他更认定"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革命书报的影响下,他开始向往孙中山的革命事迹。

1909 年的一个晚上,陈嘉庚通过友人的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并参加了同盟会会员在晚晴园的秘密聚会。第

二年,他便正式加入同盟会,剪掉辫子,与清廷断绝关系。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成功。 11 月 8 日福州光复的消息传到新加坡,福建华侨均兴奋万分,拥到直落亚逸路天福宫福建会馆,商议筹款救济和支援福建革命政府。大会一致同意展开 " 保安捐 " ,推举年方 37 岁的陈嘉庚为保安捐主席。当他证实福建全省已光复时,便立即汇去银元 2 万。此后,陈嘉庚落力发动华侨踊跃捐款,先后汇回 20 余万元。同年,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陈嘉庚立即汇去 5 万元以示支持。从加入同盟会到支持辛亥革命,体现了陈嘉庚爱国的政治热情。

倾家兴学

陈嘉庚久居新加坡,对当地的教育问题特别重视。他在新加坡的兴学,始自 1907 年联合闽帮侨领创办道南学校。从 1911 年开始,他先后领导华侨创办 5 所华校,资助 2 间英文学府。除了道南学校, 1912 年创办的爱同学校, 1915 年创办的崇福女校, 1918 年创办的南洋女校,陈嘉庚都是创办人之一。他于 1918 年发动创办新加坡第一间华文中学,即南洋华侨中学 ( 华中 ) ,并担任多届校董会主席。

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陈嘉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办学上,像这样长时间,大规模,倾全力兴办教育事业,在整个华人教育史上,可说是前无古人的。

陈嘉庚对于推动福建省的教育发展,更是不遗余力,他认为把家乡教育办好是促进国家强盛的第一步。1913 年,他决定在集美兴办一所小学,其后又和胞弟陈敬贤陆续在集美和厦门开办中学,高级学府,师范和职专等。 1927 年春,集美将原有各部独立为校,统称 " 集美学校 " 。

1919 年 7 月,陈嘉庚发起兴办厦门大学的热潮,并将自己所有的资产,报国商业楼宇,栈房,地产及树胶园转让至集美学校名下,而这些资产的盈利全拨为厦大和集美二校的经费。他当场认捐 100 万元作为厦大的创办费,还承诺另外 300 万元的常年经费。当时,厦大是中国唯一独资兴办的大学,又是全国院系最多的五所大学之一。创办厦大使陈嘉庚名扬整个中国和南洋,巩固了他作为新加坡华社领袖的地位,也提高了他作为社会领导的声望。

除了长期支持厦大集美二校外,陈嘉庚还慷慨资助中国及新加坡的许多学校。其 " 倾资兴学 " 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受到后人的肯定与景仰。

抗暴反侵略

1928 年 5 月 3 日,蒋介石领导的北伐军在向北京挺进时,在山东济南遭到日军的野蛮干涉,中国军民死伤惨重,中国外交人员蔡公时也被日军拷打至死。这一血腥的 " 济南惨案 " 激起新马华侨的爱国民族主义精神。陈嘉庚领导了 " 山东筹赈会 " ,抵制日货,周济蒙难军民。 11 日,怡和轩发出一张通告传单,提出在中华总商会召开一次大会,商讨赈济山东难民的问题。有千余人出席了大会,陈嘉庚担任大会主席,发动讨论如何让 " 死者可葬,伤者可医,散者可聚 " 。大会还选出了以陈嘉庚为首的跨帮性工作委员会,成立了 " 山东惨祸筹赈会 " 。这一项募捐运动不久席卷了新马两地的华人社会,形成了一项跨帮跨派,深入民间的政治性群众运动,促进了华社民族主义思想的蔓延与深入。

陈嘉庚当时从维护国家统一的愿望出发,坚决支持南京政府。他不但积极开展反日宣传,抵制日货,而且还向华侨筹募巨款,汇往上海支持抗战。

1937 年的 " 七七事变 " 拉开了中国八年抗战的序幕。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新加坡华人情绪高涨,各界人士纷纷起来组织各类筹款活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 " 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 ( 简称星华筹赈会 ) " ,由陈嘉庚担任主席,直到二战前夕。在1937 年到 1942 年间,东南亚华人为各项用途而汇回中国的款额超过 55 亿国币。

其后成立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 " 南侨总会 " ) ,也由陈嘉庚担任主席职务,在东南亚各地组织筹赈,一年一度为中国集送棉被,冬衣,药品,卡车和汽车等。像南侨总会如此大规模的组织,在南洋华侨史上还是第一次。

抗战期间,陈嘉庚积极支持各地的爱国救亡活动。他协助武汉合唱团,新中国剧团,中国歌舞剧艺社等抗日文化团体到马来亚各地演唱募捐,他还发动华侨司机与机械维修工人回国服务。他也以福建会馆名义,募捐并组织营救华侨罢工工人和因反日示威而被当地政府拘捕的爱国华侨。

由于陈嘉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卓越贡献,在日军侵占新加坡后,他不得不避难东爪哇,从 1943 年起居住于东爪哇的山城玛琅并开始撰写回忆录,直至 1945 年日军撤离后,他才重返新加坡。 1946 年出版的《南侨回忆录》即是介绍华侨在艰苦卓绝的民族战争中所作的努力,抒发海外华侨的爱国情操。

陈嘉庚精神传承

陈嘉庚去世后,在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都耸立起他的铜像,华侨大学也修建了陈嘉庚纪念堂。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大礼堂命名为 " 嘉庚堂 " ,福建会馆与南洋华侨中学也塑建起他的铜像。

陈嘉庚一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活动诸方面的大成,形成了一系列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统称为 " 嘉庚精神 " 。

嘉庚精神的基本涵义是丰富多元的,既含有他所服膺向往的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疾恶好善,爱国爱乡诸点,也包括他所倡导和身体力行的艰苦创业,倾资兴学,刚直无私,勤勉俭约等。

陈嘉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他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他终其一生,全力支援祖国的革命,抗战,复兴的活动。因此,爱国主义是嘉庚精神的本质特征。

陈嘉庚的倾资兴学,培育人才的可贵精神,最为世人所称道。他对教育事业的追求 , 热诚刚毅,百折不挠。他倾资兴学数十年的沦桑历程,集中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一生为社会服务的牺牲精神,这是嘉庚精神的重要体现。

1990 年 3 月 31 日,中国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 1964 年 11 月 9 日新发现的第2963 号行星,命名为 " 陈嘉庚星 " ,象征着嘉庚精神像 " 陈嘉庚星 " 一样,永远在太空遨游,与日月同辉,与宇宙共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嘉庚精神进一步在国际上发扬光大。 1992 年在香港成立的 " 陈嘉庚国际学会 " ,其宗旨为: " 弘扬嘉庚精神,凝聚各界精英,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 。

1993 年 4 月,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兴建了一座以陈嘉庚名字命名的 " 陈嘉庚 ( 化学 ) 大楼 "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幢以华人名字命名的教学大楼,是嘉庚精神走向世界的新的里程碑。

"The banner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gl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 Mao Zedong

陈嘉庚设计群贤楼群 让世界一眼看到厦大

陈嘉庚设计群贤楼群让世界一眼看到厦大 95周年校庆临近,近日,我校与《厦门日报》联合开设“厦门大学走进世界”校庆特别报道专栏。首篇于3月22日推出,题为“陈嘉庚设计群贤楼群让世界一眼看到厦大”。 今起,该专栏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以“厦门大学走进世界”为主题,选取我校国

际化进程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展现厦大一路走进世界的足迹和进程。 敬请关注。 (宣传部) 附:《厦门日报》“厦门大学走进世界”95周年校庆特别报道 解密厦门大学国际化办学之路 陈嘉庚设计群贤楼群让世界一眼看到厦大楼群采用“一字形”设计,蕴含着带领厦大走进世界的决心 陈嘉庚(左一)、林文庆(右一)等视察建设中的厦大校舍。

当年,外国的轮船来往厦门港时,能从海上一眼就看到一字排开的群贤楼群。 现在,群贤楼群仍是厦门大学的标志之一。 【开栏的话】 1921年4月6日,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今年4月6日是厦大建校95周年,今年校庆的主题是“厦门大学走进世界”。厦大校方昨天说,今年的厦大校庆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国际性、学术性、文化性”,二是由师生校友唱主角。 从今天起,本报启动厦门大学建校95周年系列报道,介绍厦大国际化办学行进轨迹,并将及时报道校庆活动。 【手记】

从“走向世界” 到“走进世界” 10年前的厦大85周年校庆,校方确定的主题是“厦门大学走向世界”,10年后的95周年校庆,厦大以“厦门大学走进世界”为主题。从字面上看,过去十年,在办学国际化道路上,厦大只完成一个字的改变——从10年前“走向世界”到今年的“走进世界”。不过,朱崇实认为,从“向”到“进”,虽然是一个字的改变,但是是大学的一大步。 他说,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从“走向世界”的起跑线,跑到了“走进世界”的另一个起跑线,开始国际化办学又一个新的旅程。 如果从更大背景的视角,或许可以更好理解厦大今年确定“走进世界”主题的意义——在著名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去年国家启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战略,这被认为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朱崇实说,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学科,要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路径去实现呢?首先就要国际化,要去认识、承认、尊重国际规则,要有能力和人家“说得上话”,“中国的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国际化一定是它的一个发展战略”。 他说,厦大“走进世界”,蕴含的是它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 文/本报记者佘峥通讯员李静 图/厦门大学供图 掌舵者的国际化思路 陈嘉庚亲手设计群贤楼群有深意 希望外轮来往厦门港时,从海上一眼就看到厦大 在厦门大学看来,几乎所有厦大故事,都可以追溯到创办人陈嘉庚先生,即使是今天国际化办学道路的起点,也是要穿过95年时光隧道。厦大校长朱崇实说,厦大有国际化办学的基因,这一基因是陈嘉庚先生从决定创办厦大时就注入的。 为了群贤楼设计,和邓萃英“闹翻” 例证信手拈来。朱崇实说,从今天厦大校园里的群贤楼群,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陈嘉庚95年前拥有让厦大走进世界的决心。靠近演武路校门的群贤楼群,是厦大第一批校舍。1921年1月,厦大首任校长邓萃英带回上海滩洋设计师的设计——作为厦大主要建筑的群贤楼群五座大楼被安排在演武场西北的一角上,构成“品字形”组合。不料,陈嘉庚“毫不犹疑”地否认了洋人的设计。厦大校史记载说,陈嘉庚自己动手将“品字

读陈嘉庚事迹有感

1.简朴的陈嘉庚 看了关于陈嘉庚的种种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陈嘉庚先生一生俭朴,从不夸耀自己,在陈嘉庚的故居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发黄的帐子,自制的烛台,被褥、衣服、礼帽、皮鞋,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破旧而老式的,他家财万贯,却对自己的家事,却是“求缺不求全”。但是在投资办学方面却不惜一切。当陈嘉庚的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企业”时,陈嘉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集美,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他边集资边办学,他用于兴学的资金超过一亿美元,几乎等于他的全部家财。陈嘉庚为了维持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经费不间断,做了许多努力,在资金匮乏时,他甚至于贱卖了自己的橡胶园! 1961年8月12日,这个伟大的企业家、教育家病逝于北京。把遗产300万元人民币全部献给国家,一分钱也没留给子孙。 回想陈嘉庚的事后,我不由的想到了自己,我是家中的“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围着我转,十分疼爱我,每天都塞给我钱,可是我身上一有钱,就会马上将它花的一贫如洗,毫不保留!我的脑子里根本似乎就不知道节俭是什么意思,更别提陈嘉庚先生一生的简朴了。现在我反思了自己,还真是不应该啊,我要好好的向陈嘉庚爷爷学习,虽然不能像他那般伟大,但是我要开始学习如何节俭! 陈嘉庚先生,你一生简朴,公而忘私,我向你致敬! 2.“一诺万金”的陈嘉庚 看了关于陈嘉庚的种种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陈嘉庚“替父还债赢诚信”是令我感触最深的。 陈嘉庚在17岁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共做了13年。其父晚年实业失败,于1904年停业,欠了20余万元。新加坡当时的法律规定“父债子免还”,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面对家道中落,陈嘉庚艰苦奋斗了4年时间,菠萝“苏丹”、橡胶大王,陈嘉庚终于有些盈利,他便不顾亲友反对,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找到债主,到1907年为止,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这件事成为新加坡华人商业史上一大佳话。当然,当时也曾有人说他“傻”,但他说:“中国人取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陈嘉庚“一诺万金”的信誉迅速传遍了东南亚。此后,人们十分相信陈嘉庚的商业道德和信誉,都愿意与他做生意。可以说,陈嘉庚之所以能在家业衰败后艰苦创业10年左右成为百万富翁,与他“一诺万金”的诚信商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回头想想自己,比起陈嘉庚,那可就真是大巫见小巫了。答应同学明天去她家帮她补习,结果因为和妈妈的朋友吃一顿饭而没去;答应同学要给他带某本书,结果一连拖了5天…… 看完了他这“一诺万金”的事后,我羞愧的无地自容。平常的我总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去面对诚信,可陈嘉庚就不同了。

孔子学院之声英文播音稿.docx

孔子学院之声英文播音稿 a: morning everybody! this is fm 97.5! welcome to todays the voice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i am____. b: welcome, i am _____. so glad to be here again on every friday s morning, and thank you for being with the voice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our email address is voiceofci@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039268.html,. a : yes, voiceofci@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039268.html,, we are really expecting to receive your any letters. if you got suggestions or advices,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nect us! via email or telephone, both ok, our radio number is xxxxxx. b: yes, totally, and you guys are so welcomed to dial in during the radio time to do some , you know, interacts with us. we really love that, and if you like our show, please introduce us to your friends, pupils or bros. that would be a huge driving force to us. ok, as usual, first, previously on the last weeks talk. a: well, last week we introduced two kinds of scholarship in china for foreign student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and the kongzixueyuan scholarship. so, b ,can you tell us about their differences? b: yes, no problem, those two scholarships are both facing to the global students who share the same wish to study in china. the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简介(一):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1874-1961)近代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集美村(今福建厦门集美)人。早年随父往新加坡经商,后经营菠萝和橡胶种植业。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以巨款资助辛亥革命。嗣后长期从事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1912-1920年间,先后在集美创办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1918年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1921年克服种种困难创办厦门大学。 1928年5月3日济南事件后,在新加坡发起华侨抵制日货运动,并成立济南惨案筹赈会,任会长。1938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号召救国捐款和抵制日货。1938年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简称南洋总会),历任会长。 1939年回国慰问延安边区军民,此后用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创办《南洋日报》,从事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回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墓葬厦门集美。 陈嘉庚简介(二):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区),厦门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生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前身为集美学村各校)两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陈嘉庚简介(三):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区)。 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

陈嘉庚先生故居巡礼

1、陈嘉庚先生故居巡礼 从鹰厦铁路集美站出来,走进上书“集美学村”四个遒劲大字的牌楼式大门,沿着花岗岩方块石砖铺垫的大道,边走边看:左侧是航海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钟楼、敬贤堂、小学、医院、财经学校、幼儿园;右侧是华侨补习学校、福南大会堂、水产学院、内池中池外池、中学、游泳池、鳌园……黉舍林立,道路纵横,碧波潋滟,花树芬芳。漫步约里许,便到“陈嘉庚先生故居”门前了。 嘉庚先生故居(见照片一),是一幢朴素的二层小楼房,建成于一九一八年六月。一一九一九年五月至一九一二二年春,陈嘉庚先生曾住在这里亲自擎划厦门大学之创建与集美学村之扩展。抗日战争期间,本楼被日寇烧夷弹所毁,仅余残垣断壁。新中国建立后,遵从陈嘉庚先生意见,尽先修复校舍,本楼延至一九五五年才修理。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年九月,陈嘉庚先生临终前的这几年,他老人家又居住在这里。 踏着少楼左侧狭窄的楼梯,登上二楼走廊,走到中间,便见陈老先生当年的小会客室:后壁悬挂陈嘉庚先生遗像,左右两壁分别悬挂巨幅油画—集美学校全景和厦门大学全景。厅里整齐排着会客的桌椅。 从走廊左侧走进陈老先生当年的工作室:靠左摆着一台双档连架办公桌,桌面的玻璃砖里显现一张陈老先生晚年在这里草拟的“鹰厦铁路改道计划图”(手迹);靠后及靠右摆着靠背椅、藤椅和两只沙发。这两只沙发一旧一新,样式也不同,旧的一只,陈老先生坚持不让翻新,只让换了一块坐垫,他还亲自找来一块弃置不用的木板,需要时便搁在扶手上,作为活动书写板,他晚年便常在这块板上写作;新的一只是一九五三年上海集友银行赠送的。两块沙发椅之间放着一块连小橱的茶几。(见照片二) 从通向工作室的一个小门走进陈老先生当年的卧室,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张普通的眠床,上铺台甲草席,席上放着普通的棉被、毛毯和一条陈老先生用了十多年的蚊帐——上面留有他当年亲自缝补的针迹。床头摆着一块小茶几,上面搁着热水瓶等和一只蜡烛台。(见照片三)啊,这只蜡烛台原来是个破瓷茶杯,那上面还有一段陈老先生尚未用完的红蜡烛!据说,解放初,集美学校的电灯用的是自己电厂发的电,夜间十点钟停电熄灯,陈老先生就点起这台烛继续工作;后来虽然昼夜供电,但当夜间偶而停电熄灯时,他还是使用这台烛。在这张茶几面板的右侧,有一块可以抽出推进的活动硬木板,需要时就抽出来搁电炉,用完后拿走电炉,把活动板再推进去,这是陈老先生自己设计而由木工制成的。正对床前靠墙放着一张陈旧的硬木梳妆桌,桌上搁着小桌钟、温度表、橙汁绞(绞橙汁为药)以及各种家用药品多瓶,其中那瓶五香丸是治胃病良药,陈老先生生前曾大量配制,供各地群众索取服用。紧靠梳妆桌的是一个乌色玻璃书橱,橱里放着他生前阅读的书籍。紧接着是个有九个抽屉的文件橱,陈老先生晚年把各处来往文件分为纪念碑、厦美、集友银行、博物院、报告表等类,分别放入他手写标签的抽屉里。在卧室前面两侧的角落里,右角是个衣架,左角是个箱架,上叠陈老先生从南洋带回来的两只旧皮箱,收藏着他晚年穿用的衣服二十余件。(见照片四) 室后右侧有个小门通往卫生间。卫生间里设置自来水盥洗盆和抽水马桶,放着个衣

怀念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陈景润夫人由昆采访录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介绍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教授、一级研究员。 数论研究是挑战人类智力的极限,而哥德巴赫猜想是挑战数论领域250年智力极限的总和。陈景润投入了他全部的生命致力于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他饮誉国际数学界的代表作是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1966年,他证明了"1+2",这项成果被誉为“陈氏定理”。当时,西方科学界对他有一句评语:“他以羸弱的身躯推动了群山。”享受如此之高评价的科学家,在全世界不多见。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领域,陈景润的“1+2”现在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历40年而无人能够超越。 2006年3月19日,我们一起来到数学家陈景润的墓碑前,悼念这位将一生献给了数学研究事业的科学家,并走近了他的家人,朋友和昔日的同事。此时他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0年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为您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追思这位优秀的科学家,讲述他身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还原一个真实的陈景润。 2006年4月4日19:50 BTV—3《世纪之约》栏目播出《特别节目——对数学家陈景润十年的怀念》。以下是该节目采访陈景润夫人由昆的精选: 记者:我想从陈先生去世到现在,整整有10年的时间了我想这10年对您来讲是怎样的一个十年?觉得日子过得很慢还是很快?

由昆:好象说,纪念先生10周年的时候,我就觉得一下很快的,但是平时的日子里我不觉得快, 由昆:尤其是先生刚走的时候,那个时候自己觉得自己搞不清楚了,那种日子特别难,度日如年的感觉, 由昆:应该说,10年的时间不算短了,应该可以忘记了,但是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我和我先生一起走过16年,认识应该是18年,认识两年以后结婚,尽管是时间比较短,但是的话,可以说,刻骨铭心,一辈子忘不掉 1978年秋天,已在单身生活中度过了45个春秋的陈景润,在一次生病住院中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陈景润和妻子、儿子在一起,这是最后一张全家福) 记者:那个时候他给您的印象是怎样的一个印象? 由昆:我觉得他很善良,而且很平易近人的一个人,他很热情的。(他对我说)你是新分来的?还是来学习的?后来我说是来进修的,他就说,家在哪里,就聊起

山东大学简介(中英文)

山东大学简介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创建于1901年,现为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和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山东大学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青岛校区、威海校区)的办学格局。现有各类全日制学生6万人,其中,本科生4万余人,研究生16000余人,国际学生约2000人。教职工7782人。 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设有38个学院,并有4所附属医院。 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并在“世界名校合作计划”中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多伦多大学、巴黎高师等1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校际姊妹关系。为推动中外文化融合和文明对话,2005年以来,山东大学在美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蒙古建立了8所孔子学院。 济南 济南市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有2600年的建城史,是中国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人口600余万。济南素有“泉城”美誉,全城遍布大小700余处天然泉涌,其中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曲阜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距济南约170公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1982年列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三孔 孔庙、孔府、孔林合称“三孔”,是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孔庙是祭祀孔子,表彰儒学的庙宇,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完成于明清时期。现占地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精选五篇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篇一 陈嘉庚认为“金钱如肥料,撒播才有用。”他睦到办学是关系到祖国兴衰存亡的大事,就把办企业获得的利润全部用于办学。据统计,他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合1.5亿元。1929年因经济危机,他的企业也亏损了,不得不向银行借贷,尽管如此,他仍然千方百计地维护厦门大学集美学校的费用。他的个人生活十分俭朴,衣服破了一补再补,伙食也是能省则省。他认为:“该花的钱千百万都不要吝异,不该花的一分钱也不要浪费。”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1874-1961),近代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集美村(今福建厦门集美)人。早年随父往新加坡经商,后经营菠萝和橡胶种植业。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以巨款资助辛亥革命。嗣后长期从事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1912-1920年间,先后在集美创办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1918年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1921年克服种种困难创办厦门大学。 1928年5月3日济南事件后,在新加坡发起华侨抵制日货运动,并成立济南惨案筹赈会,任会长。1938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号召救国捐款和抵制日货。1938年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简称南洋总会),历任会长。 1939年回国慰问延安边区军民,此后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创办《南洋日报》,从事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回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墓葬厦门集美。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篇二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它的主要内容就是:陈嘉庚十七岁时到新加坡做生意,生意兴隆。他回到家乡后发现镇里的私塾因没有经费办学而关闭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把焦急、忧虑的心思一次又一次

陈嘉庚课本译文2定稿

陈嘉庚课本译文2 第四部分旅游胜地 33.鳌园 集美鳌园是陈嘉庚的科学思想和闽南民间建筑艺术完美的结合。鳌园坐落在一个小岛上,一座叫鳌头宫古庙的旧址,因此得名。该庙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的炮火摧毁。鳌园的建设花费了陈嘉庚最后十年的心血。鳌园占地一万平方米,大部分是从浅海滩围垦而成。鳌园的布局呈汉字“圖”字型。园内,除了关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石雕外,还有中国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对联石刻。 鳌园的故事还得从陈嘉庚1949年6月到1950年2月历时9个月的新中国之行说起。事情是这样的:陈嘉庚在游历山东省广智院时,看到一组包含许多提倡文明、进步、卫生的雕塑,大受启发。于是,他决定在集美建一座公园,规模比广智院更大,内容更丰富,艺术品位更高,以便人们在娱乐中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思想。 1950年,陈嘉庚谢绝了毛泽东和周恩来要他住在北京的美意,回到集美着手进行他大规模的建设计划。他决定先建一座纪念集美解放的纪念碑。陈嘉庚一刻也没有忘记是毛泽东领导的党和人民军队,经历了十年的“土地革命”,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才建立了新中国,解放了包括集美人民在内的5万万中国人民。这对人民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永久纪念。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建一座纪念碑。因为毛泽东是他在抗战时结交的可靠朋友之一,所以,他请毛泽东为纪念碑题写碑名,让集美人民永记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恩德。纪念碑设计为鳌园的主体,四周的围墙镶嵌上精美的石雕,叫博物观,以便人们观赏、学习。他这样描述鳌园:“真大观勿嫌小岛,有旧植乃展新型。” 鳌园建筑工程于1951年9月8日动工,陈嘉庚亲自主持开工仪式。鳌园原先的计划不包括陈嘉庚墓。陈嘉庚墓是后加的。纪念碑快竣工时,一位老师傅偶然发现建筑工地附近的海滩上有一块巨石,他认为此石用作坟地,大吉大利。根据他的建议,鳌园加上了陈嘉庚墓。因此,鳌园的收尾工程一直到1961年8月陈嘉庚去世下葬后才最后完成。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浩大工程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竟然是陈嘉庚本人。他成竹在胸,挥动手杖,指挥工程建设。 34.嘉庚公园和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喜爱集美的景色胜过任何其他地方。他到过东南亚好几个国家,游历过中国20几个省,遍访名山大川,城镇都会,但在他眼里,没有一处名胜比得上集美。高集海堤和杏集海堤的建成,为他的故乡增添了新的亮色,使他更为自己的家乡感到傲。他想把这著名的文化区建设得更加引人注目,想为学生,主要是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环境。他已计划每年花20到30 万元用于美化各校校园。此外,他还有个想法:在鳌园附近建一个公园,以便村民、学生有个娱乐的地方。于是,1955年,鳌园建设初成规模之时,他又买了22亩地,供建公园之用。 不幸的是,不久陈嘉庚患了癌症,于1961年去世。公园的建设久久没有动工。直到1994年,为纪念陈嘉庚诞辰120周年,地方政府和集美学校委员会决定完成陈嘉庚的遗愿,建造他想建而未建的公园。公园按陈嘉庚原来的计划兴建,但比原计划大得多,环抱了整个鳌园;定名嘉庚公园。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一本读了20多遍的书——《堆垒素数论》 陈景润读书的方法很特别,他成名之后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我读书不只满足于读懂,而是要把读懂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熟能生巧嘛!”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把他搞文学创作的经验总结成四句话:“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然后一挥而就。” 当时我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子!当时我能把数、理、化的许多概念、公式、定理,一一装在自己的脑海里,随手拈来应用。 拆开书一页页地读,《堆垒素数论》读了20多遍。 要把书读到滚瓜烂熟,是需要极大的毅力的,尤其是数学方面的书,没有故事情节,只有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符号。但是在陈景润眼中,却闪烁着幽远、神奇的异彩。不少数学著作又大又厚,携带十分不便,陈景润就把它一页页拆开来,随时带在身上,走到哪里读到哪里。这位可爱的“书痴”奇怪的读书方法,曾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误会:数学系的老师时常看到陈景润拿着一页页散开的书在苦读,以为他把资料室的书拆掉了。后来,经过查实,陈景润拆的书全是自己的,对于公家的书,他惜之如金,从不去拆。公私分明,数学家的逻辑同样是毫不含糊。 我们不得不佩服陈景润脚踏实地的精神,他把鲁迅先生的做学问的经验融入到了数学研究之中。他在资料室工作期间,读过多少书,很难计算,也无法计算。陈景润知道知识的积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高峰的攀登,更需要打下坚实而深厚的功底。他这一段时间的钻研苦读,是为日后的腾飞一搏奠定了的坚实基础,是非常关键的。 刻苦研读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20多遍 陈景润回厦大后,他曾问厦大的教授李文清,我应该读什么书?李文清告诉他应读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李文清说,陈景润将华罗庚的这本书读了近30遍,反复演算,并写出了第一篇论文《他利问题》。

陈嘉庚一人物简介

陈嘉庚 一、人物简介 陈嘉庚(1874—1961年)又名甲庚,字科次生于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伟大 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家、爱国华侨领袖、华侨实业家。 1890年秋,陈嘉庚随其父去新加坡经商,1892年任顺昌 米号经理。1904年起自立门户。陈嘉庚毕生致力于兴办 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1913年,创办集美两等小学,其后增办、扩充成为集美学校。 1921年4月6日创办厦门大学。在新加坡创办道南、华侨等五所华文中小学和水产航海、南侨师范等学校。晚年还创办了厦门华侨博物馆,也重视女子教育,率先创办女子小学、女子中学、女子师范多所。毕生用于办学费用达1亿美元以上。几十年来,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陈嘉庚一生热爱祖国。1910年在新加坡参加中国同盟会,募集巨款赞助孙中山革命活动。1924年起在新加坡高举反日斗争旗帜。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筹款支援祖国。1940年3月回国并冲破国民党政府种种障碍,到达延安,对抗日根据地干部热情称颂,从此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嘉庚积极投身反蒋反美的民主运动,支持解放战争。 1949年9月,陈嘉庚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二届常委与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副主席等职。1950年回国,定居在厦门集美,继续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奔忙。临终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和台湾回归。1961年8月12日零时15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主要著作有《南侨回忆录》、《陈嘉庚言论集》、《新中国感观集》、《住屋与卫生》等。 二、人物侧记 1、“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设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这是一所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也是全国唯

数学家的故事(一)陈景润

数学家的故事(一) 陈景润 介绍数学家的故事 陈景润 听说过陈景润这个名字吗?听说过数学王国中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吗?陈景润是我国一位非常著名的数学家,下面就听老师来讲讲他的故事: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l。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宝石!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宝石的艰辛历程......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个国家语言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五篇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优秀作文1 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我看了一本书––《陈嘉庚精神》,我便对陈嘉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陈嘉庚是一位着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他的感人事迹和他的精神教会了我很多。 陈嘉庚教会了我诚实守信。当初,陈嘉庚家道中落,家里少了许多的债,他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担起家庭的重任。他大力发展企业,最后还清了债务。他的诚实守信在商界中赢得了良好的赞誉。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诚实。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让诚信扎根在我们的心里,让诚信遍布祖国的每个角落!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陈嘉庚教会了我勤俭节约。陈嘉庚一向崇尚俭朴。他说过:“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他穿的衣服,用的烛台,都是缝缝补补的,从不舍的买新的。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是,对别人,总是慷慨解囊。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就是不浪费。 陈嘉庚教会了我爱国爱乡。陈嘉庚是着名教育家,他在奋斗创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教育事业,为了培养教育下一代,他兴办学校,创办了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陈嘉庚也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募捐支持革命活动。抗战期间,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捐款援助祖国的抗战。他呼吁祖国统一。他的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想,中国梦的实现,就是需要弘扬我们中华民的伟大精神。而从陈嘉庚先生身上,我学到了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爱国爱乡等的伟大精神。作为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学习他的精神,还要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拥有良好品格的人。这样,中国梦的实现,我们也尽了一份小小的力量。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优秀作文2 大家都知道厦门市许多著名的学校吧,如,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它们呀,全部都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建造的,他就是陈嘉庚。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 外派教师、志愿者选拔考试 英语必备词汇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 外派教师、志愿者选拔考试 英语必备词汇 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Council Meeting of Confucius Institute Headquarters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孔子学院章程Constitution and By-Laws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常务理事Executive Council Members 国内各省厅、高校provincial departments and higher education establishments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The Development Plan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2012-2020) 汉语师范专业Major in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核心教师岗位”项目Confucius Institute Head Teacher Position 培养本土教师cultivate indigenous teacher 孔子新汉学计划Confucius China Studies Program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ertificate of Qualification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fo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教学大纲syllabus)《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指南》Guideline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CLT)Material Development 《关于开拓海外汉语考试市场的意见》On Developing the Market of Overseas Chinese Test 孔子学院数字图书馆online Confucius Institute Digital Library 孔子学院教学案例库 a store for Confucius Institute teaching cases 国际语言学校协会IALC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anguage Centres) 示范孔子学院Model Confucius Institutes “汉语桥”中文比赛“Chinese Bridge” Chinese Proficiency Competition “青年领袖”来华项目The “Young Leaders” Fellowship Program 文化巡讲、文艺巡演、教材巡展lectures, performance and exhibition tours 对孔子学院的评估督导assessments and inspections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外方院长研修班workshops for foreign directors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请进来”“走出去”“Inviting in” and “Spread ing the word” 中方院长岗前培训Pre-service Training for Confucius Institute Chinese directors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MTCSOL) 全美外语教学学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ACTFL)

最新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讲课讲稿

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1.陈景润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2.数学家的墓志铭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3.高斯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 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评析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 1、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样想的, 怎样说的,又怎样做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 教学重点: 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老师问你们将来想上哪一所大学?我想首先跳入你们脑海的就是清华、北大吧!其实我国的福建省也有一所有名的大学,那就是厦门大学。(课件出示厦门大学图)你们知道它是谁创办的吗?(引出陈嘉庚,简介陈嘉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关于他的故事。请同学们翻开14课《陈嘉庚办学》。 2、板书课题,读课题,质疑。(不需回答)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归纳,课件出示问题,齐读问题。)(1)陈嘉庚是个什么人? (2)他为什么要办学?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3)他是怎样说的?

(4)他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生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读几遍。 2.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4.师生合作读课文。(老师读一个自然段,学生读一个自然段。) 5. 交流: (1)陈嘉庚是个什么人?你是从那句话了解到的?在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课件出示: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引导理解:华侨、实业家 (2)这句话中哪个词概括出了陈嘉庚的精神? 生回答,课件出示:爱国 (3)本文又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他的爱国之情的呢? 指名回答,师板书:兴办学校心怀祖国 三、深入朗读,感悟精神。 1、师:我们知道,陈嘉庚是一位华侨,他十七岁就远涉重洋,到新加坡学做生意,他又是怎么想到要为家乡办学校呢?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几年后,陈嘉庚回到了集美。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亲切。顺着熟悉的巷子,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看着镇里的变化。 ?当走过小时侯念书的私塾门口时,他发现私塾已经关门了。一打听,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 2、此情此景,让陈嘉庚心里非常着急,他是怎样想的呢? 指名读有关句子,相机出示课件: 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3、指导朗读句子。 4、陈嘉庚的心里十分着急,回到家后他是怎样对妻子说的? 指名读有关句子,课件出示: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5、多么简单朴实的话语,一字一句却无不透露出他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对祖国前途的(关注),不能不让人感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这份感动读出来吧! 6、学校办起来了,陈嘉庚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又是怎样描述图上这一情景的呢?指名朗读有关内容。 7、看着同学们读书是越来越投入了,老师也想表现表现了。这一次,老师想让你们当小听众了。请同学们认真听,等会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陈嘉庚生平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 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首创集美小学,成为集美学校之肇始。后来又创办了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儿园、水产航海、女子师范、幼稚师范、乡村师范、商业、农林、国学等专门学校,并设立了为各校服务的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美术馆、音乐馆、医院、银行、大礼堂等,使他的故乡集美成为著名的学村。集美大学即是由集美学校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组建而成的一所省属多科性大学。1994年10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陈嘉庚的遗愿。 1912年9月,在辛亥革命的鼓舞下,陈嘉庚抱着兴学报国的宏愿,第四次从新加坡回到阔别九年的故乡。当年,集美社共有2000多人,一律姓陈,分为七房,划地而居,不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且还常常械斗,势同水火。因此,各房自办一私塾,只收男生一二十人,老师学识平庸,塾费又多,儿童上学不过是“关蛮”而已。要创办新式的小学校,首先必须改变这种与邻为壑的现状。陈先生满怀热情地奔走各房,循循善诱地劝说房长们消除宿怨,停办私塾,把全村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设立一个统一的小学,由他独资负担。在他的精诚感召下,各房终于捐弃前嫌。1913年1月27日,乡立集美小学校,借集美大祖祠四处为校舍,敲响了第一声学钟。小学虽然办起来了,但校舍分散,学生上学很不方便。当时集美社内住宅较密,空地不多,且三面环海,村外坟墓遍布,没有余地可建校舍。于是陈嘉庚出资2000元买下村外西边那口面积数十亩的半废大鱼池。他亲自指挥工人,在池四周开挖深沟,将挖出的泥土在池中填造一个人工岛屿;又招工匠建筑一座可容七班学生的木质校舍,其余场地辟为操场。当时,陈嘉庚的全部业产只有四五十万元,而仅此一项就耗费了14000元。1913年秋季开学后的第三天,陈先生肩背行囊、手执雨伞,深情地和师生们告别,第五次出洋。 集美学校兴办初期,师资缺乏。以1912年为例,全同安县教师中,师范生仅寥寥四人。陈先生费了很大的力气,只聘来简易师范毕业的两名教师。为了解决师资问题,1916年,他写信委托江苏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代聘教师,又派胞弟陈敬贤回乡筹办师范和中学。陈敬贤于1917年和1918年,曾两次到浙江等七省延聘教师。兄弟俩不惜重金礼聘名师,如创办集美农林学校时,就聘了德国留学生1人,美国留学生2人,日本留学生2人。 除了从外地“输血”外,陈嘉庚更注重自身“造血功能”。他先后创办了普师、女师、简师、高师、幼师和乡师等各类师范学校,选送毕业生升学或留学,等他们学成以后,再聘来集美任教。早在1917年,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创办以前,他就预先选送上海吴淞水产学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