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情况介绍

张小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孩子父母虽然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但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二、存在的问题。

1、心理脆弱。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姥姥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叠被子,他不会叠,也哭;让他学着做值日,他说不会,让他跟小朋友学,他也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三、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据的张小明姥姥讲,张小明的妈妈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改掉了原来的毛病。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姥姥帮忙,姥姥不在身边,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四、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张小明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他,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和张小明开玩笑的少了,和他争玩具的几乎没有了。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张小明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复述故事,请他朗诵儿歌,慢慢地他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张小明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如何叠被子,如何做值日,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五、教育效果。

两个月以后,张小明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叠被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张小明的奶奶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从中我更坚信了这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你用心了,所有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汇总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二 一.案例介绍 蔡余平,男,小学二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父母没读过书.也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 二.案例分析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2、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三.辅导策略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 璇璇是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怎么哄也不行,总是离不开爸爸妈妈,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来引导他,让他改掉身上的坏毛病.. 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根据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一下璇璇性 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 璇璇任性性格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对孩子没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不适度的爱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康康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康康的逆反心理,使康康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和哭闹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璇璇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哭闹习惯的形成。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我们分析了璇璇任性哭闹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长达成共识,要正确冷静地对待璇璇的任性行为.当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转移注意 璇璇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王某,男,16岁,我校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某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王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4)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情况介绍 邬意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孩子父母虽然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但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二、存在的问题。 1、心理脆弱。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姥姥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叠被子,他不会叠,也哭;让他学着做值日,他说不会,让他跟小朋友学,他也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三、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据的邬意韬姥姥讲,邬意韬的妈妈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改掉了原来的毛病。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姥姥帮忙,姥姥不在身边,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四、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邬意韬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他,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和邬意韬开玩笑的少了,和他争玩具的几乎没有了。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邬意韬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复述故事,请他朗诵儿歌,慢慢地他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邬意韬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如何叠被子,如何做值日,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五、教育效果。 两个月以后,邬意韬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叠被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邬意韬的奶奶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从中我更坚信了这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你用心了,所有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心理辅导个案记录模板

心理辅导个案记录一、心理辅导员姓名: 起案日期: 结案日期: 面谈总次数: 录音: 二、来访者个人情况 性别: 年龄: 民族: 院系: 籍贯: 身高: 家庭状况: 学业状况: 总体外观形象: 所在地基本情况: 三、当事人评估 (一)生命阶段 1、学前期: 2、学龄期: 3、青年期和成年期: (二)生活风格 1、应对风格: 2、人际交往风格: (1)与家人的关系:

(2)与同辈群体的关系: 3、认知风格 (1)基本是场依存性的风格: (2)归因风格: (三)需要——价值结构 1、需要分析: 2、价值分析: (四)自我结构 (五)生活空间: 1、社会角色: 2、社会支持: (六)总述 四、接案前与接案会谈 1、访谈背景介绍: 2、接洽及会谈 第一次(会谈): 时间: 地点: 访谈记录:

第二次(会谈): 时间: 访谈地点: 访谈记录: 第三次(会谈): 时间: 地点: 访谈记录: 五、来访者提出的问题 六、心理辅导过程前期(如:首一、二次)的重点: 七、问题分析,你所界定的真正问题与问题的症结(请在此总括你如何看来访者的问题?谁是核心人物?什么是核心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工作、学业、自我形象…及种种问题的关系。又:你曾找出哪些主要问题?各主要问题之间有何联系?) 八、心理辅导过程的目标: a:来访者的目标: b:心理辅导员鉴定的目标: 九、治疗过程、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及过程的说明与注释: 十、来访者是/否有改进?若有,什么是最大的和最重要的改变?

十一、产生成效,令疗程发展顺利/令来访者改变成长的主要原因: 十二、请在下面一至十的量尺中,以“√”表示你个人对治疗过程与个人效能的整体评估: 劣 优 1 2 3 4 5 6 7√8 9 10 十三、主要个人反思的问题(包括整个疗程,及个案结束后的反思):心理辅导员的个人评估――对七次会谈的整体评估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面谈个案已结束,来访者刚刚离去,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2、在开始面谈时,是否有任何思想或情绪在干扰你?若有,是些什么?又:为什么这样? 3、在过程中,你可曾与来访者建立一种关系?若有,那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4、你对来访者的印象如何?他/她的个性和面谈时的态度或行为,可有吸引或令你不安,或厌恶的地方?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小X 性别:女年龄:16 年级:初三 外形特征:身体发育健康,面目清秀,个子娇小,喜欢穿低腰宽腿裤,爱化妆,比较注重个人形象。 行为特征:动作思维较灵活,对自己的容貌特别在意(每天要照镜子几十次),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情绪控制较差,有一定的自残倾向。 性格特征:个性较强、喜怒无常、较难沟通。 二、研究目的 1、辅导个案处理好与同学及家长的关系,提高个案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其青春期急躁症。 2、帮助个案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3、帮助个案确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的成长。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1) 父亲:52岁,海员;母亲:52岁,退休 (2) 家庭环境一般,经个案自己阐述,父母之间关系并不是非常融洽。由于个案父亲的职业关系,父亲长年不在家,教育个案的责任基本由其母亲一人承担。其母亲对个案的家教较为严格,但由于母亲脾气较为急躁,甚至有时奉行“棍棒教育”,造成与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案交流有一定的代沟,这也是造成个案喜怒无常,个性强烈的原因之一。 (3) 个案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初二分流到我校就读,由于住宿,平时很少回家,在家期间,由于母亲管的较严,平时较少外出游玩,内心比较压抑。在校期间,与高年级的几个男生混得较好,经常利用网络和他们进行聊天。 2、受教育情况 (1) 个案7岁进入某小学就读,学习成绩较稳定。 (2) 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起伏较大,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差,其家长曾长期为其找家教进行个别辅导,但效果不佳。 (3) 初二进入我校就读时,成绩处于班中中流水平;个案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平时课上小动作,说话现象较为严重,对于自己的成绩也并不是很在意。写得一手不错的字,担任班中

幼儿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幼儿园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郑浩宇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今年四岁了.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到手不罢休;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来引导他,让他改掉身上的坏毛病.. 我们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根据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一下浩宇任性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 浩宇任性性格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对孩子没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不适度的爱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浩宇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浩宇的逆反心理,使浩宇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浩宇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我们分析了浩宇任性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长达成共识,要正确冷静地对待浩宇的任性行为.当浩宇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转移注意 浩宇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康康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奥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个案记录表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个 案记录表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个案编号( ) ### 个案记录表 案主姓名 接案人 记录人 一、接案记录表 案主资料: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住址:联络电话: 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家庭经济情况: 居住类别:()住家;()学校宿舍;()亲友提供;()其它(请注明) 使用社会服务的记录:()没有;()曾经有(请注明服务及何时); ()现仍有接受服务(请注明)。问题/需要: (可多选) 1.主要问题: ( )行为问题()学习问题()经济援助()儿童照顾 2.家庭关系: ()婚姻()兄弟姊妹()父母子女()其它 3.人际关系: ()约会()同学()老师()其它 4.情绪: ()死亡()疾病()自杀()悲剧()其它 5.复康服务: ()身体残疾()智障()精神复康 6.不良行为: ( )吸毒()酗酒()赌博()未婚怀孕()滥交 7.家庭暴力: ()虐儿()虐待配偶()虐老 ()其它注明: *()怀疑/()确定精神病 家庭/个案背景: 案主自述之服务要求: 二、会谈记录

三、个案阶段评估表

如果结案,请继续填写下表: 结案原因: ()达到约定目标; ()甚至已发展出面对类似困难之能力; ()案主不愿继续接受服务; ()情况有变(例如死亡、搬家等):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 *案主知道个案服务已结束,并知道在有需要的时候如何得到服务。 四、个案结束评估表 1. 你对负责咨询师的表现满意吗 非常不满意非常好 1 2 3 4 5 2. 负责咨询师对你提供了何种帮助请从下列范围挑选(可选多项) ()没有提供帮助 ()提供有用资料 ()婚姻关系 ()家庭关系 ()生活适应 ()情绪辅导 ()转介服务 ()管教子女技巧 ()司法矫正/安置帮教()行为问题 ()学习问题 ()复康工作 ()健康问题 ()人际关系 ()就业辅导 ()经济援助 ()其它 (请注明) 3. 总体而言,服务能否协助你面对/解决你的困难 完全不能完全解决 1 2 3 4 5 4. 自接受本中心服务后,你的情况有否改善 完全没有改善完全解决 1 2 3 4 5 5. 与咨询师接触时,你对解决你的困难的积极性如何 非常不积极非常积极 1 2 3 4 5 6. 本个案结束之时,你与咨询师双方同意的目标能否达到 ()能(原因 : ) ()不能 (原因 : )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与分析

儿童孤独症治疗案例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 获得康复,可造成终生残疾,影响患者终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学习、生活、就业,给家庭和社会也造成重的负担。以下是关于一例儿童孤独症的心理案例的分析与治疗。 关键词:儿童心理咨询孤独症认知治疗 案例:安安,3岁,1岁之前发育基本正常,1岁半会叫“爸爸、妈妈”,后语言无任何进展。现在甚至连爸、妈也不叫了,不与小朋友玩,喜欢将东西排成一行,喜欢看广告、天气预报等,喜欢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个动画片,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叫他也不应…… 一、案例分析 幼儿早期的语言发育落后和交往障碍极易被家长所忽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了,殊不知却耽误了治疗的关键期。孤独症儿童由于智力、语言、社会适应能力的受损程度不同,其表现亦有所差异,典型的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会行为缺陷、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感觉和运动的异常反应、认知和智力障碍等。 根据家长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安安一岁半以后连“爸爸妈妈”也不叫了,这说明他的语言发育是存在一定的障碍的;不喜欢与小朋友玩表现出他社会适应能力的不足;喜欢将东西排成一行,喜欢看广告、天气预报等,喜欢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个动画片,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可以看出安安的兴趣范围比较狭窄、行为比较刻板;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叫他也不应也可以反应出安安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与社会行为障碍。根据以上的分析基本可以确定安安的症状正是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筛查儿童孤独症的ABC 量表确定安安是孤独症。 二、具体的治疗阶段 (一)治疗和教育训练 治疗孤独症患儿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治疗和训练的目是帮助患儿发展社交兴趣和交往技能,阻止种种令人不快的行为,帮助他们发展正常的行为和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症状和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行为表现各异,我们对安安采取了“一对一”的治疗方法,为他提供个体化和结构化的教育。 首先我们根据安安的基本情况设计特定的教具、教材、训练目标,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第二,要把学的技能分成若干个细小的步骤,按固定的程序分步教会安安。要边教边做边鼓励。对期间安安可能出现的烦躁情绪如尖叫、攻击等行为要尽量理解,在这个行为出现前或即将发生时给予制止。当安安出现“期望行为”

我的中学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一个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一、第一次来访: 个案概况:王某,女,高三学生。来访者自述对考试非常紧张,每次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两道难题不会做而空过去之后,就会头脑空白,不想再继续答题。当时来访者在诉说自己问题的时候情绪非常低落,后来甚至哭了出来。来访者认为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而且这个观念在她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总拿自己与别人比较,在做题目的效率和质量上比,在做一道题目所花的时间上比,在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安排上比等等很多方面,如果老师上课提问一道题目,别的同学想出来而自己还没想出来时,就会很紧张;如果自己在放松休息而别人在学习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少学了一些,休息时也不安心。这样的比较导致来访者对做题和考试都非常紧张。 问题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问题。其考试焦虑主要来源于对高考重要性的错误认识,觉得如果考不上大学,自己这一辈子就完了。因此非常在意自己的分数和每一次考试。所以对于该来访者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改变她原有的认识。让来访者明白她的很多想法和认识是不合理的,再与这些不合理的观念进行辩论,认清并放弃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建立起合理的观念。观念改变后对高考自然就不是那么紧张了。同时还要改变不好的学习方法,例如该来访者会花一两个小时去想一道题目,却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而认为值得,因为这是她自己想出来的。但事实上这样浪费了很多时间,效果却和问了别人之后掌握了类似题目的解法是一样的。因为感觉到来访者的考试焦虑比较严重,于是我约她下周再来一次。 二、第二次来访: 个案概况:来访者自述这次感觉比上次好多了,从她的表情和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她轻松的心理和快乐的情绪。但来访者表示对于考试还是有一些紧张。当问及父母对她的期望时,来访者回答,父母对她的期望并不高,但通过自己从小的所见所闻,就产生了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的思想,于是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要求自己一定要考上第一批本科,可以看出她的压力大多来自于自己本身,由于

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案例背景: 五岁的孩子,正处于幼儿的过渡期,充满期待又有些害怕,他们可能会畏惧老师,畏惧同学,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且会时不时耍任性,与老师发生冲突。因为一切都比较陌生,所以选择躲在家长身后,不愿见老师,不愿上学,不愿意与人交流,沟通.所以,老师与家长应该及时加以导,帮助孩子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否则长期下来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 案例介绍: 我们班的吕志鹏小朋友今年5岁,刚入园,比较好动,该幼儿从小由母亲亲手带大,母亲很溺爱他,总是百依百顺,每天上学总要将他送到教室里,帮他收拾好课桌,摆放好文具,课本后,才母子依依不舍。所以这孩子做事十分依赖母亲,由于对母亲的依赖心理,上学后产生母子分离焦虑.又因其性格倔强,任性,遇到困难易退缩等性格原因,换上了“上学恐惧症”。 案例分析: 个性特征:对于这个孩子,其状况的形成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孩子的父母早已离婚,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因为残疾,靠仅有的一点生活津贴生活,即使这样,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给孩子,所以他们相依为命.因为丈夫对她造成的伤害,所以她很恨孩子的父亲,从小就对孩子说:“世界上没有好人,父亲抛弃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相信的,依赖的就是妈妈”,所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理已经埋下了阴影,不愿敞开心扉,不敢与人交流,眼神中总是游离着忧郁。二是教育理念落后。别人上学他只是拿着棍去打鸟,钓鱼,所以,孩子连基本的行为习惯都不知道,母亲却说:“以后只要能认识几个钱就行”。 辅导措施: 1、进行心理辅导:先建立信任关系,采用讲故事和游戏的治疗方法。让孩子的依恋从母亲身上移情到我身上,再逐步过渡,并针对他的问题进行了几次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在家长和老师共同帮助之下,他基本消除了“上学恐惧症”重回幼儿园,但中间也有过两次反复,又经过一次心理疏导,增加对其进行意志力、独立性训练及耐挫训练后,性格也比原来开朗了许多。与家长沟通,指出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太溺爱了。告诉家长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去搭理他,对他冷处理。等他脾气过后,再告诉他发坏脾气是坏学生的行为,并对他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2、耐心引导,发现优点:经常去关心他的生活、学习,与孩子说说话,再寻找闪光点,如能自己整理书包了等,我就表扬他做得好,要某些幼儿都来学习他。做事认真负责就当个小小管理员。总之,只要一发现他的优点,就在班上重点表扬,使他自信了,做事也积极主动了。 3、积极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认可配合: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并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引导努力改正。教育孩子不要把坏脾气带到幼儿园来,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 4、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老师要善于挖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他的优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小朋友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持之以恒地心理辅导:孩子的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幼儿期的烦恼。在这一点上,家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一年级

一年级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时间:2014年3月 辅导人员:李小花 基本情况介绍: 罗祥咏,男,小学一年级学生,脾气暴躁,自理能力差,与同学不好相处,不愿与人沟通,好用暴力解决问题。 背景资料: 罗祥咏自入学以来,学习习惯很差,不愿学习,与班级学生交往困难,经常惹是生非,其表现为:从上学开始,他的作业从没有主动完成过,也经常拖欠老师作业,对老师更加不尊重;父亲反映,他在家里也很不听家长的话,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大发雷霆,家长也说自己无法管教。他从小父母离异,爷爷奶奶比较宠爱,但性格比较古怪。 主要行为描述: 在学校他经常上课不听讲,老师批评他,他也爱理不理,甚至还会对老师发脾气,别的同学不愿和他玩,他就经常逗他们来激怒其他同学。 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罗祥咏的种种行为是由以下情况造成: (1)父母离异,父亲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自理能力差,对没有敬重的态度,凡事都自由散漫。 (2)脾气暴躁,平时少言寡语,不与他人过多交流,容易与别人产生抵触心理。 (3)从小没有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

(4)没有学习动力。 辅导策略和实施: (一)说服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指导家长的辅导方法。 经过和罗祥咏家长多次的沟通,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和罗祥咏爸爸沟通,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多和孩子交谈,用亲近的方式和。罗祥咏特别爱玩,作业完成上我和他家长沟通了一下,他们争取每天有一人陪他写作业。我还说服家长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平时我也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二)一对一的心里交流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进行交流,告诉他我对他的看法,也请他说说自己内心的真是想法,鼓励他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现状的心理计划。 辅导后的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懂得了使孩子心理成长更甚于孩子的身体成长,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从孩子的内心解决问题,不要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玩偶。现代的孩子,成熟的较早,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要多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多给问题儿童更多的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孩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立能力,才能让他们打开心门接受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任何一面,教育都很难成功。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一年级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基本情况介绍: 小杜,男,小学一年级学生,脾气暴躁,自理能力差,与同学不好相处,不愿与人沟通。 背景资料: 小杜自入学以来,学习习惯很差,不愿学习,与班级学生交往困难,经常惹是生非,其表现为:从上学开始,他的作业从没有主动完成过,也经常拖欠老师作业,对老师更加不尊重;父母反映,他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大发雷霆,父母也说自己无法管教,他们经常把他关在地下室。他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周围的亲戚都很溺爱他。 主要行为描述: 在学校他经常上课不听讲,老师批评他,他也爱理不理,甚至还会对老师发脾气,别的同学不愿和他玩,他就经常做一些奇怪的事来激怒其他同学。 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小杜的种种行为是由以下情况造成: (1)大人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自理能力差,对没有敬重的态度,凡事都自由散漫。 (2)脾气暴躁,平时少言寡语,不与他人过多交流,容易与别人产生抵触心理。 (3)从小没有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 (4)没有学习动力。

辅导策略和实施: (一)说服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指导家长的辅导方法。 经过和小杜父母多次的沟通,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和小杜妈妈沟通,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多和孩子交谈,用亲近的方式和。后来我又多次和小杜的父母聊天知道他们已经不怎么打他了,小杜特别爱玩,作业完成上我和他母亲沟通了一下,他们争取每天有一人陪他写作业。我还说服家长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平时我也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二)一对一的心里交流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进行交流,告诉他我对他的看法,也请他说说自己内心的真是想法,鼓励他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现状的心理计划。 辅导后的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懂得了使孩子心理成长更甚于孩子的身体成长,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从孩子的内心解决问题,不要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玩偶,现代的孩子,成熟的较早,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要多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多给问题儿童更多的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孩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立能力,才能让他们打开心门接受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任何一面,教育都很难成功。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 个案主人公: 一位3岁的小男孩——旺旺。出生于2006年3月27日。汉族,有一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哥哥,已经在上初中。父亲在公司担任要职,经常出差,母亲是全职妈妈,全力照顾着大小两个孩子,妈妈是个很细心的母亲,每天都把旺旺打扮的很利索。旺旺其实是个比较爱笑的孩子,但一遇到困难就开始哭,想小便哭,吃饭时没有发给他勺子哭,小朋友碰到他了他也哭,自己摔倒了,即使是轻轻的倒了并没有什么伤害也要哭上一会儿。老师问他时,他只是以点头或摇头来回应,从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每次都是等着老师从他的表情中去猜测他想干什么,心里素质比较差,受不得否定。长期不上幼儿园,再回到幼儿园时必定会哭。 原因分析: 针对旺旺的特点,我多次和他妈妈交流,了解到在家里旺旺也是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前面说到了旺旺妈妈是个很细心的家长,对孩子照顾的很周到,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妈妈都知道他想干什么,所以很多时候根本不用孩子自己去表达,妈妈已经做到了。但在幼儿园,老师是面向一批孩子,任何一个幼儿园都不可能“一对一”,老师的眼睛不可能只停留在一个孩子身上,任何孩子在某个时刻总有被

关注不到的时候,这就使得旺旺刚入园时极大地不适应,遇到点事就哭,甚至出现一天多次尿裤子现象。 另外,在妈妈眼里,与大儿子相比,旺旺是个小不点儿,所以妈妈总觉得旺旺小,很多事都是以哥哥为主,哥哥放暑假了,妈妈就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其实每个暑期我们幼儿园都有特色活动,像教材考核、说唱比赛等,但妈妈总觉得孩子小,这些活动参加不参加的也无所谓,这就使得旺旺丢掉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也就使得与同龄孩子相比,缺少了一份自信。 辅导过程: 我发现:很多时候小朋友们在做游戏时,旺旺看着孩子们一直都笑呵呵的,看的出他也想参与其中,但他又不敢轻易表达自己,所以常常在一边看着。 两三岁的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语言表达进步非常大。一岁的孩子不会表达自己靠哭引起成人的注意可以理解,但到了两三岁应该学习正确表达自己的的需要和感受。而且孩子进了幼儿园,有了很多同龄小伙伴,有了更多的交友机会,孩子的交友欲望也是很强烈的,所以教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学习怎样与小伙伴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爱不爱交往,合群不合群是孩子能否与外界社会融洽相处的重要问题。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场所,因而,我开始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幼儿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案例】蒙蒙是一个非常娇小的女孩,她的性格也向她的人一样,遇事第一反应就是哭。为了搞清她哭的原因,笔者 对她进行了跟踪调查。第一次哭,问起原因是凡凡带糖来吃,没分给她,她就哭了。凡凡呢,见老师来了,就立刻拿了一 块糖给她,她就停住了哭声。第二次哭,发生在厕所里,经 询问,原来是他要上厕所,有人跟她抢第一,她不肯,然后 就哭起来,别人见她哭,就让给了她。第三次哭,在绘画活 动中,凡凡因没带画笔,就向她借一支用,她不肯,就哭起 来,嘴中还念道:“妈妈不让。” 【分析】该案例中的蒙蒙,第一次哭后,她得到了一块糖;第二次哭后,她争得第一个上厕所的机会;第三次哭后,别 人不敢拿她的东西。渐渐地,哭变成了她达到自己目的的武 器。也因为如此,让她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爱哭。据了 解,蒙蒙在家也是如此,只要不合她意,她就哭,父母怕烦,就总是一味儿地满足她。 【对策】1、冷处理 在活动中,每当发现她与小朋友发生冲突而哭时,老师不是立刻去解决她哭的问题,而是在一旁静观事态的发展,适

当地将与她冲突的小朋友拉开解决问题,渐渐地,她发现, 她哭时,没人站在她那一边,也就不傻哭了。 2、创改设情境,进行友爱教育 蒙蒙的自私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克服她的缺点也需要一个过程。于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 活动,培养幼儿相互帮助,相互谦让,共同分享等良好的品德。如过新年时,我们让幼儿各自带来食品,一起品尝,共 同分享快乐。游戏区里,请小朋友从自家带了来玩具,大家 一起玩。在这样的活动里,我们尤其关注像蒙蒙这样自私的 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以帮助教育。 3、家长配合 蒙蒙爱哭,与家庭的宠爱是分不开的。我们请家长配合,在家不要因为怕她哭得心烦,而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要 让她懂得,是你需要的东西,不哭,妈妈也会买给你的;不 需要的东西,你就是再哭,也是不行。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分析记录

案例分析——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敦煌二中心理咨询室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分析(一) 案例介绍 张某,男,15岁,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中下,智力较好,曾是我校机器人小队的主要成员。性格倔强,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特别是在电脑方面。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有一次,我在班级的电脑上整理些东西,他跑过来要帮我忙,我说不需要,他说了几句怪话走了,结果第二天我要他帮忙做事,他用一种敌视的眼光冷漠地回答我说:他做不到。又有一次在体育课上因没站姿又嘲笑人家被老师批评,结果当场与老师顶撞并与另一位同学离开了操场。 还有一次在家,因外婆说他拿了她的一百元钱而埋怨他,与外婆吵了起来,还骂了外婆,事后母亲知道了又狠狠地批评了他,结果他因此而几天不理母亲,并且在家不好好做功课。 案例分析 该生的行为一方面是是否观念不分,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原因,父母离异,母亲把他从六个月一手带大,孩子也因为从小没有父亲而自卑,怕别人瞧不起他,而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而母亲也经常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二是小学时参加机器人小队,得了不少奖,以此很自傲,很自以为是,而且没能正确的对待这些荣誉,助长了他的骄傲气焰。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外面世界走走,让他感受一下大人的工作环境,对他进行理想教育,使他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经常鼓励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他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初三。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 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学生姓名:余思佳班级:五年级 辅导老师:马桂香地点 : 学校心理咨询室 家庭住址:休宁县蓝田镇南塘村五陵村民组 父母联系方式:电话 案例介绍: 婷婷,女,12岁,五年级学生。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她的父母亲长年在外打工,跟随奶奶生活。 一.主要心理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辅导过程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同学关心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她认真完成作业。首先为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她的同桌。这样当她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她,帮助她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余思佳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 三.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余思佳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以前,她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奶奶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 四.辅导感悟 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一、案例描述 王超,单亲家庭,从小奶奶带大,教育不足,溺爱有加。由于父亲忙于生计,低年级的时候对他疏于管教,导致他行为习惯极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也差,上课严重不守纪律,经常起哄,影响他人学习,经常不做或少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有时还会做些危险动作。但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经常帮助老师同学打扫清洁。 案例分析 童年生活:从小父母就离异,由奶奶带他。奶奶没有文化,只能料理他的生活。父亲一直在外打工,对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没有父母的疼爱,但奶奶对王超却很宠爱。奶奶的宠爱让王超形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 学校生活:学习成绩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讲话,爱搞小动作。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克制力差,爱起哄,爱打闹,受到批评或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 二、案例辅导策略 1、了解情况,寻找突破口 了解王超家庭教育及过去的学习情况,到任课老师及其同学中了解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现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找到开启他心灵大门的钥匙。 2、开启心扉、倾吐心声 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寻找感觉”等方法与他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感情,化对立情

绪为融洽气氛。真诚帮助、鼓励他正确认识自己、父母、同学,指导、培养。锻炼他学习、交往及良好行为的品质,提高他的自信心,找到自己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位置及感觉。 3、加强联系、树立信心 采用“沟通”、“融洽”法经常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让他们感到学校与社会是多么想帮助他们,让他们也从与学校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与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指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 4、有的放矢、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紧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成立的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及时回信,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三、案例辅导成果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他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他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他们将会演绎更过精彩!

心理辅导个案

心理辅导个案记录表时间:----------

诱发事件A:父母决定离婚 不合理信念B:我家庭本来很完美,他们不应该离婚,他们不爱我了,他们很虚伪。 不良情绪C:心烦、失望、郁闷、悲观、怨恨 合理信念B:父母不相爱,可以离婚,因为某种原因不离婚,那才是虚伪。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幸福 F、布置家庭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得越认真、全面,咨询的效果就会越好。 第二次咨询:时间:2015年4月17日 目的: A、加深咨询关系 B、继续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C、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很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但涉及此次情绪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并没有完全列出;同时,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仍比较强烈,一提起父母离婚的事情还是怨恨、失望,咨询师表示理解与接纳; B、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平时家庭生活琐事,回忆父母曾经有过的冲突,重新认识父母关系的实质,打破他认为父母关系一直很完美的不正确认识,打破家庭这些年一直幸福的假象,从深层次上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C、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父母平时对他的言行,回忆父母这些年为他做过的事情,打破求助者认为父母不爱他的错误理念,打破求助者过分概括和绝对化要求的错误思维框架,目的仍然是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求助者找出自己更多的不合理信念: a、存在“绝对化要求”:如“他们为了我不应该离婚”,“我的父

母应该完美无缺”“我的家庭应该是完美的幸福的”。 b、存在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如“父母离婚就是不爱我了”“如果离婚他们以前的恩爱是假的”“如果离婚他们就是虚伪的”。 c、存在糟糕至极的不合理理念,如:“觉得父母离婚就天塌下来了,从此会被同学看不起”,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D、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E、要求求助者与父母就他们的婚姻进行沟通,帮助求助者了解父母婚姻的实质。 第三次咨询时间: 2015年4月24日 目的: A、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B、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与父母进行了认真交谈,得知父母的婚姻并不是像他所认为中的那样完美,当初他们那个年代大多是媒妁之言,他们彼此不很了解。又赶上当时父亲因为大学毕业和初恋女友分开在两地,女方父母不同意他们的婚事,父亲失恋痛苦中,经别人介绍认识了母亲,母亲是事业型女人,很多应酬,常常顾不上家庭和孩子,父亲婚后很不满意,但两人都是对家庭和孩子责任心很强的人,一直在努力适应对方,又都是知识分子,为了孩子和面子也尽量不吵架。交谈结果对求助者触动很大,并表示对于上次所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过认真思考。 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但仍然怨恨父母离婚 B、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黄金规则”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C.下面是咨询师与求职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