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你了解中药的五味吗

你了解中药的五味吗

你了解中药的五味吗
你了解中药的五味吗

你了解中药的五味吗?

简书07-3021:12

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以纠正身体之寒热病症,这是中药疗法的一个基础和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中药还有五味,即酸、苦、甘、辛(辣)、咸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疾病。

辛辣的药可行走、发散,例如我们吃火锅时往往汗流浃背。但发散行走的同时消耗着气血,因此气血不足的人对于辛味药应该酌情使用。

一、辛味药

1、辛散药(解表药):麻黄、桂枝

麻黄

主要治疗病邪在表的各种病症,如现代医学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鼻塞、咳嗽、脉浮。

2、辛行药(行气血药):香附、川芎

香附

香附和川芎善行气血,是妇科很常用的一对药。

香附偏向于行气,行气即梳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可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肝气郁滞之胁肋胀痛、疝气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肺气壅滞之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但易耗伤阴,故气虚阴亏者慎用。

川芎偏向于活血,活血即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除瘀血,可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造成的各种瘀血症状。另外,川芎还可治疗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二、苦味药

1、苦寒类(清热药):黄连、黄芩、黄柏

黄连

黄连清心;黄芩清肺火,兼清少阳胆火;黄柏清肝、肾、肠及膀胱之火,若全身上下火势凶猛,可三黄齐用。

清热药可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包括体温升高的发热,以及体温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患者常出现的某些热证,如口干、咽燥、面红、耳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舌红苔黄。

2、苦燥药(燥湿药):苍术、白术

苍术

苍术兼辛味,善行走,燥湿之性更强;白术兼甘味,善益补,健脾益气之功更显,古人称之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但是苦寒味的药容易损伤胃气、阳气,不太适合脾胃不好、阳气不足的人,苦燥药不适合阴虚燥渴、气滞胀闷的人服用。

三、甘味药

1、甘温类:黄芪、当归

生黄芪

制黄芪

黄芪味甘性温,是最常用的补气药之一。生用则侧重于补气、益气、固表,对于气虚引起的自汗效果明显。用蜂蜜制过的,主要作用集中在脾胃,用于脾胃的气虚证。

2、甘凉类:麦冬、沙参

两者都甘凉,善入肺胃,用于凉润热病之后的肺胃津液损伤,养阴效果好。

甘味药补益,但是容易导致滞留,因此肝郁气滞或者湿热较盛的人应该慎用。

四、咸味药:肉苁蓉、桑螵蛸

治疗便秘的方法很多,可以攻下,可以行气,可以润肠、可以健脾。

肉苁蓉

而肉苁蓉与上述不同,因为其味咸可以软便结之坚,又因其还有甘味,能补,温性助阳,是治疗阳虚所引起的便秘的首选之药。

桑螵蛸:善于补肾、固摄尿液和精液,治疗遗尿和遗精。

咸味药可软坚,冰块是坚硬的,不过其遇盐得化。不过其也最伤阴血,阴津不足表现为口干舌燥,你想吃盐就容易引起口干舌燥啊。

五、酸味药:茱萸、五味子

吴茱萸

山茱萸

茱萸有二,一谓山茱萸,一谓吴茱萸,性味功用完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吴茱萸味酸,善收敛固涩,而山茱萸可补肝肾之阴,常用作治疗遗精、遗尿。

五味子:可敛心而平悸动,敛肺气而定咳喘;敛气生津而止口渴;敛精固脱,涩肠止泻,夏天中暑可服用。

酸味药可收敛,当我们一不小心吃到酸酸的东西时都想深吸一口气,这就是酸味令气息收敛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患有外感病邪气,如感冒、发烧,酸味就容易把外邪留在体内,因此感冒发烧等外邪病症时不宜用酸味药。

以上是中医的五味,愿我们能有所了解,以便日后鉴别和使用。

中药“五味”与健康

中药“五味”与健康 药(食)物的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5种。对于每种味的作用,古人都用了一个字来概括,即酸“收”、苦“坚”、甘“缓”、辛“散”、咸“软”。 会利用“五味”原理者,不但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遇到疾病还可用以治疗疾病;不知“五味”者,不但不会用此治愈疾病,相反还会导致疾病。 酸收 提到酸味,大家马上会联想到“望梅止渴”的典故,联想到食品山楂,也会以为其主要作用是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但是,在中医药性理论中,酸味物质的主要作用是“收敛固涩”,可用于久咳、多汗、久泻、脱肛、遗尿、遗精、 带下等气血津液滑脱不固的病证。 如治疗腹泻日久不止,可用石榴皮25 g,或加焦山楂15 g,1剂/d,水煎服;或用皮蛋(松花蛋)1只,用醋适量拌匀,作吃粥时的菜肴,2~3次/d。上述方法均可以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 治疗肺虚久咳不止,常可在辨证配方中加入五味子、诃子、乌梅等酸味之品,则止咳效果明显增强。 治疗津液不能内固的自汗、盗汗,可用五倍子(味酸)适量,研为末,冷开水或麻油调成膏,填脐中,纱布固定。

此方出自《本草纲目》,名五倍子膏。临床疗效确切。 治疗小儿气虚脱肛,可用五倍子、地榆、诃子(均味酸)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服1.5~3 g,米汤调服,2~3次/d。此方出自明代《普济方》,名五倍子散。 但酸味药在固涩正气的同时,也会固涩邪气,所以对邪气犯肺所致的咳嗽、湿邪流连所致的久泻不止、带下等病,不能单独使用酸味药,否则有敛邪之弊,会使原有疾病的症状加重,病程延长。 另外,因酸味食品有生津止渴作用,所以遇干燥的天气可以适当多食。 苦坚 苦味的药品与食品有黄连、龙胆草、苦参、苦丁茶、苦瓜、茶叶、菊花等。 古人发现,苦味的食品,有“燥湿”作用,犹如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干燥剂,能除去身体内部多余的湿气。 体内“湿”过多时,会出现头昏脑胀、胸脘痞闷、身体沉重、面目肢体虚浮肿胀、口中黏腻、舌体胖大、苔腻等征象,而苦味物质可以祛除湿邪,从而使机体组织由虚浮肿胀变得坚紧,故称“苦坚”。 宋代名方“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前3味药都含苦味,为燥湿作用的代表方。此方对感受湿邪引起的周身困重、疲乏无力、头重如裹、面黄无华虚浮、下

中药的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

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一、药物归经的历史概况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实践过程。 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内经》以后逐渐形成的,但在《内经》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已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内经》虽没明确提出药物归经,但已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用药规律,为后世形成药物归经的理论,奠定了基础。\FFrE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经证”,对每一“经”的证候,都有治疗原则和方药,已经有了药物归经的刍形,为药物归经的形成以及在临床实践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

中药学习题集

中药学习题集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本草拾遗》 2、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开宝本草》 C、《新修本草》 D、《品汇精要》 3、《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的药物种数是: A、921种 B、716 种 C、183种 D、730 种 4、应该采集花蕾入药的是: A、金银花 B、菊花 C、红花 D、旋覆花 5、以下服药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散风寒药宜冷服 B、消食药宜饭后及时服 C、安神药宜睡前服 D、泻下药以得利为度 6、以下不是用炒法制成的是: A、焦白术 B、大黄炭 C、血余炭 D、荆芥炭 7、药物的平性是指: A、寒热之性不明显 B、药味平淡 C、寒热之性均显 D、缓和药性 8、性味属阳的是: A、辛、甘、寒 B、辛、苦、热 C、甘、淡、温 D、酸、苦、温 9、升降浮沉是为药物作用确定: A、性质 B、趋向 C、部位 D、功能 10、神昏、心悸应选归哪经的药物? A、心 B、肝 C、脾 D、肺 11、生半夏配生姜,生姜能减轻半夏的毒烈之性,这种配伍关系叫: A、相杀 B、相畏 C、相恶 D、相反 二、多项选择题 1、宜于睡前服的药有: A、峻下药 B、缓下药 C、安神药 D、消食药 E、截疟药 2、属于火制法的有: A、炒 B、炙 C、淬 D、煅 E、煨 3、酸味的作用是: A、收敛 B、固涩 C、生津 D、发散 E、利水 4、归经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象学说 D、经络学说 E、以上都是 5、两药合用能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的是: A、相畏 B、相须 C、相使 D、相杀 E、相恶 6、需包煎的药有: A、花粉类 B、细粉类 C、绒毛类 D、细小种子类 E、叶类 三、填空题

中医中的五色、五味与五行

中医中的五色、五味与五行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采取“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进行辨证论治。所以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酸、甜、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永远离不开的滋味,按照中医理论中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五行学说与环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结合起来,环境的色彩、食物滋味不同,其对于人的作用也不相同。 中医认为: 心属火,红色和苦味入心。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中医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食品如苦瓜、茶叶、咖啡、可可等。 肝属木,青(绿)色和酸味入肝。青绿色可调节体内平衡,消除紧张情绪,起镇静作用,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酸食能开胃,增强肝功能,利于钙、磷的吸收,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 脾属土,黄色和甜味入脾。黄色具有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补热量、养气血、缓解疲劳、调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肺属金,白色和辣味入肺。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祛风散寒、解表止痛。 肾属水,黑色和咸味入肾;咸味能软坚润下,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当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 中医最讲究平衡,五彩缤纷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中的五味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若调配得当,可健体益身,若过之则会不利健康。如居室大量红色,人们易产生焦虑,易于疲劳;太多的黄色装饰易使人情绪激动,不易平静。多食苦味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常食甜食,可使人体血糖上升,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量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等。

中药四性五味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教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中药四性五味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中药四性五味 学生:高锋 (教育学院12级机制教育班,学号201240914111)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 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

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部位。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即药性是由所含化合物决定的。关于四气实质现代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①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动态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类及17 羟类固醇的水平,提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

中药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 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简介 四性五味也称为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药性和味道。“四性”指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甘、辛、咸。有“热气”的人会咽干口苦、喉咙不适,需要服用一些较寒凉的药物;有“寒底”的人因为身体经常怕冷,需要使用较温补的药物。药材的味道十分复杂,有些药材有两种甚至是超过两种的味道,因此也就有多种的疗效。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温、凉四性,是与病性的寒、热相对而言的。从常见食物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温热性质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补虚等作用,适合寒证等选用,寒凉性质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适合热证等选用。中医认为五味入于胃,分走五脏,以对五脏进行滋养,使其功能正常发挥,不同的食物对脏腑的选择性迥异。[1] 四性 即是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寒热偏性不明显的即为平性。 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 五味 即是通称的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 五味作用特点在于“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编辑本段药材表现 四性表现 四性属性作用代表中药材 温阳祛寒补虚红枣、黄芪、当归、川芎、龙眼肉 热祛寒,消除寒症肉桂 寒阴清热解暑,消除热症金银花、黄连、大黄、生地黄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它是天地所生的。我们中国的传统学问,视野非常辽阔,看任何一个东西,首先都要想到天、地、人。中药生在天地之间,天生四气,地生五味。四气,就是一年四季寒热温凉,这是天赋予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这是地赋予的。每一味药的禀赋都不一样。 人得天地之全,药得天地之偏 你说天地偏不偏心?天地是非常偏心的,它在四气五味上给每一种动物、植物、矿物,都只给一部分。比如说,给了石膏、黄连寒性,给了附子、干姜热性,给了山莫肉温性,给了白苟酸味,给了黄连苦味…… 有人要说,五味子不是酸苦甘辛咸都有吗?但这种情形较少。而且,五味都具备了,它在四气上必有所偏,五味子是温性的。很多药,比如很多植物药,它是春天生,秋天就枯了,还有的药冬至时发芽,到夏至的时候就枯死了,一年四季它都没有走完;有的药只能生在南方,有的药只能长在北方,东西南北都没有走遍。其性之偏,显而易见。 只有人是天地之灵,得天地赋予之大全。人的寿命是很长的,他要历经许多个春夏秋冬;人的适应性也强,可以东南西北到处跑,所以人身上是四气五味都有,寨赋很全。正因为如此,人才能成为人,跟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咱们千万不要说,人也是动物。人有动物的属性,但人绝不是动物。人在人道,动物是在畜生道,畜生道属于三恶道,人道比畜生道的层次要高,人身难得啊!人是天地的骄子,自然的宠儿,天地对人是很照顾的,所以,

天地会生出很多的物来养人。人生病了,身体里四气五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有所偏了,这时,就可以用中药的四气五味来给人体补偏救弊。这是四气五味的第一重含义。 四气五味都有各自的作用:如果人体过于寒,就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它;如果身体过于热,那么就要用凉药来凉它,甚至要用寒药去它的大热。这就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作用,主要是:辛散,咸软,酸收,甘缓,苦燥。 气味也有厚薄之分,我们可以概括为:“气薄则发泄,气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泄。”

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论中药五味理论

论中药五味理论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论中药五味理论 更新时间 2010-3-3 8:50:00 点击数 摘要: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五味中药 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之一,药物的味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确定的,后来逐渐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亦即人们对药味的获得有两种认识,一是以神农尝百草为代表的口尝之说;另一种认识就是药味来源于中医药物的功能和药效。五味理论历史悠久,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存在不少问题。 1 五味学说的积极意义 药物五味可以部分地反映药物的功效特点 五味是药物基本属性之一,它是用来阐述药物功用的一种理论框架,如《内经》云:“甘缓”“酸收”“苦燥”“苦泄”“辛润”等。 辛能散、能行; 甘能补、能缓、能和; 苦能泄、能燥; 酸与涩都能收能涩; 咸能软能下; 淡能渗能利。 虽然药物的味与功效特点不是绝对和完全地符合,在古代功效尚未较好地总结出来之前,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地反映药物的功效特点。因此,对当时指导临床用药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于,人们首先了解药物的主治,然后才逐步总结出功效。早期的本草,均基于这种实践,主要记载各药的主治病症。在认识药物的功效以前,如果掌握了该药的五味特点,可以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中药士考试试题:中药四气五味

中药士考试试题:中药四气五味 更多相关内容:中药士考试试题(点击可查看) 【四气】 四气中药学职称考试主管中药师的知识点。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一般来讲,凡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凡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例题: 1.药物的四气是指( ) A.辛、甘、苦、酸 B.寒、热、温、凉 C.温、清、补、泻 D.升、降、浮、沉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B 【五味】 主管中药师重点知识之五味。 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 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 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古人有“中满忌甘”之说。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具酸味。 涩味附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 例题: 1.根据五味的作用,请判断下列药物中哪组完全属于辛味药( )

A.麻黄、紫花、乌梅 B.干姜、细辛、诃子 C.红花、丹参、穿山甲(代) D.沉香、乌梅、荔枝核 E.紫苏、木香、川芎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均属于辛味药。

尔雅中药学答案

中药学(一)已完成成绩: 40.0 分 1 【单选题】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也称为()。 A、中药史 B、草药史 C、中药的源头 D、本草史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 分 2 【单选题】侧柏可治疗下列哪种病?() A、肾虚 B、脱发 C、白发 D、胃寒 我的答案:A 得分: 0.0 分 3 【单选题】中药的阴阳五行,药性四气是为了()。 A、说明药性 B、迷信 C、阐述物质的特性 D、说明药理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 分 4 【单选题】中药学起源于()。 A、神农尝百草 B、祖先寻找食物 C、祖先的生产生活实践 D、祖先的实验 我的答案:A 得分: 0.0 分 5 【判断题】藏药属于民族药。() 我的答案:×得分: 0.0 分 中药学(二)已完成成绩: 80.0 分 1 【单选题】历史上本草领域第一次大的知识总结的时间是()。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明朝 D、唐宋时期 我的答案:C 得分: 0.0 分 2 【判断题】《神农本草经》的成书时间还有待考证。() 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3

【判断题】《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神农。() 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4 【判断题】中国当代第一部炮制专著是《雷公炮炙论》。()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5 【判断题】《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中药学(三)已完成成绩: 40.0 分 1 【单选题】 我国中药史上第六次大的总结是()。 A、 《本草纲目》 B、 《本草纲目拾遗》 C、 《本草品汇精要》 D、 《本草集》 我的答案:D 得分: 0.0 分 2 【单选题】《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药物有()种。 A、1892.0 B、1890.0 C、1982.0 D、1985.0 我的答案:B 得分: 0.0 分 3 【单选题】《食疗本草》的作者是()。 A、李珣 B、孟诜 C、李时珍 D、华佗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 分 4 【判断题】《食疗本草》首创了方药病案体例。() 我的答案:√得分: 0.0 分 5 【判断题】《中华本草》属于官修本草书目,具有法律效力。()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中药学(四)已完成成绩: 75.0 分 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河南的四大怀药之一?()

中药的四气五味你知道多少

中药的四气五味你知道多少? 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四气 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为寒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寒凉药如,黄连、黄芩、葛根等,多有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是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温热药麻黄、青皮、附子、细辛等,多有升压和强心作用。 五味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酸味 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味 有清泄、燥湿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坚阴的意义。 甘味 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辛味 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咸味 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中药学尔雅满分答案

~~~~~~~~~~~~~~~~~~~~~~~~~~~~~~~~~~~~~~~~~~~~~~~~~~~~~~~~~~~ ------------------------------------------------------------------------------------------------中药学(一) 1 古代药学的别称是(C)。 A、中草药 B、民族药 C、本草 D、中药 2 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也称为(D)。 A、中药史 B、草药史 C、中药的源头 D、本草史 3 下列哪位是三皇五帝之一,农业的发明者,医学之祖?(C) A、黄帝 B、李时珍 C、神农 D、孙思邈 4

中药学起源于(C)。 A、神农尝百草 B、祖先寻找食物 C、祖先的生产生活实践 D、祖先的实验 5 中药的阴阳五行,药性四气是为了(C)。 A、说明药性 B、迷信 C、阐述物质的特性 D、说明药理 6 侧柏可治疗下列哪种病?(B) A、肾虚 B、脱发 C、白发 D、胃寒 7 藏药属于民族药。(正确) 中药学(二) 1 历史上本草领域第一次大的知识总结的时间是(B)。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明朝 D、唐宋时期 2 下列哪本书为我们创立了药物的分类方法?(D) A、《千金方》 B、《伤寒杂病论》 C、《四部医典》 D、《神农本草经》 3 补益人体的药物被称为(C)。 A、良品 B、补品 C、上品 D、温药 4 下列哪种有毒物质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补品?(C) A、铅 B、铝 C、汞 D、镉

5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五味”之一?(D) A、酸 B、苦 C、甘 D、涩 6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四气”之一?(B) A、寒 B、润 C、温 D、热 7 本草学的第二次大的知识总结的代表是(C)。 A、《本草图经》 B、《唐新修本草》 C、《本草经集注》 D、《难经》 8 下列哪位医学家被称为“山中宰相”?(A) A、陶弘景 B、李时珍

中药四性五味分为哪些

中药四性五味分为哪些 其实在人生当中我们常常说的食物,都是有四性五味的,其实我们所说的四性五味原本指的是中药的药性和味道,“四性”指寒,热,凉,温,五味”指酸,苦,咸,甘,辛,那么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对于平时我们吃的食物和中药又该如何区分呢,关于中药四性五味的解释,接下来的文章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1、辛味口尝有麻辣或清凉感,有的具香气,能发散解表、行气活血、温肾壮阳,适用于外感表症、气滞血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如荆芥、紫苏、陈皮、木香、当归、郁金、韭菜子、蛇床子、菟丝于等。 2、甘味口尝味甜,能调和脾胃、补益气血、缓急止痛,适用于机体虚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挛痛,并能调和药性,如甘草、党参、熟地、饴糖、黄精、枸杞子等。

3、酸(涩)味具收敛、固涩作用,适用于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尿频失禁、遗精带下、崩漏下血等症。如龙骨、牡蛎、山茱萸、赤石指、禹余粮、罂粟壳、桑蝶蛸、覆盆子、芡实、莲子、金樱子、陈棕炭、仙鹤取等。 4、苦味能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降气、通便,适用于热症,湿热症、痈肿疮疡、喘咳、呕恶等症,如山栀、大黄、黄连、苦参、杏仁、厚朴等。 5、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阳,适用于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肝阳头痛眩晕,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苁蓉、羚羊角、石决明等。 以上是关于中药药性“五味”的一些简单介绍,希望给大家的用药带来一些指导意见。 以上的文章当中为大家介绍了中药四性五味,中药当中其实也分为各种性质的,每一种性质的不同,所以产生的功效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很多年轻的朋友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想,用中药的话一定要选择好对症下药。

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

. 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 五脏主治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体是由心、肝、肺、脾、肾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气血阴阳,是提供这五大功能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所以对于五脏的治疗,一是必须理解五脏的常态和病变;二是必须理解气血阴阳,以及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情之五志和五脏之间的相关联系。 对于上述的相关问题,《内经》“宣明五气篇”已经讲得很明了,再经过《难经》的补充使之完整化,后来历代名医都有所发挥。现代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更是把这些基础上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再通过白话文的讲解,形成一本相对独立的教材。 治病要用到中药,学中药必要理解地之五味和五脏的关系,《内经》“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另外,《内经》针对五脏为病的用药治疗法则也进行了讲解。后来张元素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五脏补泻主治例”把 上述的治疗法则进行了具体化,张元素的学生李东垣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些补充,使之完善。这些治疗法则,可以说是五脏论治的总纲,如果这个基础法则不掌握,还是机械

的去套学什么药治什么病,学中医一辈子,也是一个庸医。五脏所欲 . . 欲是想要、需要、希望的意思。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欲耍,急食咸以耍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肝主疏泄,辛药主行、主发散,所以肝以发散为补。肝为风脏,所以风药是辛味,也就是说一切风药都可以疏肝,因为肝主升发,风药有升发之性,所以可以疏肝,比如麻黄、生姜、柴胡、苏叶等都可以疏肝散邪。肝主疏泄,调节一身之气机,所以理气药是辛味能散能行。肝藏血,所以活血药也是辛味,也能散能行;酸药主收敛,所以对于肝来说,酸反而是泄。但从临床上来说,肝阴血是肝疏泄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肝是不能进行有效的疏泄的,所以真正要养肝,还是在于收敛肝的阴血,而不是辛药的发散。临床上很多医生治病片面的疏肝,疏肝药都有耗伤肝阴血的副作用,肝的阴血耗伤严重,反而起疏病越重的。所以《神农本草经疏》提出了治肝在于敛养,这种理解是正确的。 心欲耍,耍,应理解为软的意思,也就是说心气急、心悸严

中药五味小常识

中药五味小常识 酸主收,酸入肝,敛肝阴; 苦主坚,苦入心,泻心火; 甘主缓,甘入脾,补脾气之虚; 辛主散,辛入肺、散肺气之郁;咸主软咸入肾,补肾 虚。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一、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味药多含有机酸、鞣质等。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二、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 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苦味药多含生物碱、苦味质、甙类等。 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三、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药多含糖类、甙类、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等。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虚证、痛证。如党参、熟地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饴糖、甘草用于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四、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辛味药多含挥发油、皂甙及生物碱、酚等。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以辛味为例,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等味辛,能散寒解表,常用于感冒初起。药理实验证明,它们具有解热、发汗,抗菌抗流感的作用。枳壳、木香、乌药等到行气药,多味辛,有行气止痛的功效。药理实验证明,这些药物具有解痉止痛、调整胃肠活动以促进消化的作用。药物的辛味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如桂枝所含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具有退热作用,理气药陈皮和青皮所含的挥发油有调整胃肠功能作用。 五、咸味。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咸味

中医的五行五窍五色五志五味

中医的五行五窍五色五 志五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中医的五行、五窍、五色、五志、五味 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行是:木火土金水按大自然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脾属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 肾是先天之本: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再就是五窍:肾开窍于耳,耳鸣,耳闭,耳朵发炎,都与肾虚有关。肝开窍于目,眼睛发干,发涩,发雾,与肝脏有关;心开窍于舌,舌头发麻。起泡,溃烂与心脏有关;脾开窍唇,口发干,唇发干,都是脾胃不和;肺开窍与鼻,嗅觉差,与肺脏有关,这是五窍。 再就是五色: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黑【肾虚】 肝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青【造血功能差】 心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红【血液循环弱】

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黄【消化系统功能弱】 肺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白【呼吸系统功能弱】乃五色。再就是五志:肾功能弱的人,恐惧,胆小,害怕,肾虚; 肝功能弱的人,易怒,怒伤肝,脾气大,火气大; 心功能弱的人,喜,容易激动,喜伤心,乐极生悲; 脾功能弱的人,爱思,思伤脾胃,吃不得,睡不得,恶性循环;肺功能弱的人,悲忧,多愁善感。这是五志。 再就是五味:肾功能弱的人,喜咸(肾病的人少吃盐) 肝功能弱的人,喜酸; 心功能弱的人,喜苦; 脾功能弱的人,喜甜; 肺功能弱的人,喜辛辣,这是五味。 这些都是学习颜面望诊的依据,有相生就有相克: 肾功能弱的人,首先影响心脏(肾是人的第二心脏) 心功能弱的人,影响肺脏; 肺功能弱的人,影响肝脏; 肝功能弱的人,影响脾脏; 脾功能弱的人,影响肾脏,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这是相克,也是恶性循环。如何看,看什么?怎么看? 1.看脸面颜色,看皱纹,看凹凸度,看痘,看毛孔粗细。 a 额骨上面。横纹向上,属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中药题

中国药学会中药安全用药知识竞赛用题(中药部分) 一、选择题 1. 煎煮中药时,最好用: A、不锈钢锅 B、砂锅 C、铁锅 D、铝锅(B) 2. 中药一般在何时服用? A、空腹服 B、饭后服 C、饭前服 D、睡前服(B) 3. 滋补类中药宜在何时服用: A、空腹服 B、饭后服 C、饭前服 D、睡前服(C) 4. 健胃类中药宜在何时服用: A、空腹服 B、饭后服 C、饭前服 D、睡前服(B) 5. 煎煮中药时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煎煮中药时间越长越好 B、煎煮中药应该避免铁器、铜器类金属器皿 C、煎煮前应当先浸泡0.5~1小时 D、煎煮中药一般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后改文火(小火)(A) 6.睡前服药,通常是指什么时候服用: A、睡前15~30分钟 B、睡前5~10分钟 C、睡前30~40分钟 D、睡前50~60分钟(A) 7.饭后服用一般指饭后多长时间: A、饭后15~30分钟 B、饭后30~40分钟 C、饭后50~60分钟 D、饭后1小时以上(A) 8.煎药时,如出现煎糊现象,则应: A、加水重煎 B、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C、将糊的药物除去,加水重煎 D、另取饮片,加入未糊药物加水重煎(B) 9.服用西洋参期间忌食的食物是: A、菠菜 B、豆腐 C、萝卜 D、生姜(C) 10.以下有关汤药煎熬的说法正确地是: A、一付汤药分两次煎熬,每煎完一次喝一次 B、将一付汤药连续煎煮完两次后,药汁混在一起,再分两次喝 C、一付汤药可以只熬一次,但水量要大,煎煮时间要长 (B)

11.煎煮中药时不宜选择下列哪种器具: A、砂锅 B、不锈钢锅 C、铁锅 D、搪瓷锅(C) 12.无论服中药或西药避免用什么水送服: A、茶、饮料 B、白开水 C、温开水 D、糖水(A) 13.煎煮中药饮片时,先浸泡饮片,一般水量应高于药面: A、1~2cm B、3~5cm C、6~8cm D、9~10cm (B) 14.煎煮中药时,对于需要先煎的中药,应经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多长时间才能与其他药物合并煎煮 A、5~15分钟 B、10~20分钟 C、15~25分钟 D、25~35分钟(B) 15.生姜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 B、发汗解表 C、活血祛瘀 D、补脾益气(B) 16.毒性中药是指: A、作用剧烈的中药 B、不良反应大的中药 C、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 (C) 17.毒性中药是指: A、副作用大的中药 B、可成瘾的中药 C、有刺激性的中药 D、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 (D) 18.冬虫夏草的功效是: A、益肾补肺 B、清热解毒 C、解表散寒 D、利水消肿(A) 19.人丹,哪些人不宜服用: A、婴幼儿 B、老年人 C、年轻女性 D、成年男性(A) 20.中药煎煮后一般煎液量为: A、200~300ml B、150~200ml C、200~250ml D、100~150ml (A) 21.泻下类中药宜在何时服用: A、空腹服 B、饭后服 C、饭前服 D、睡前服(A) 22.煎中药的器皿最好是使用: A、砂锅 B、不锈钢锅 C、铁锅 D、铝锅 (A) 23.下列哪一个不是药店的字号: A、同仁堂 B、怀仁堂 C、胡庆余堂 D、陈李济(B)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