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相遇问题基本公式知识分享

相遇问题基本公式知识分享

相遇问题基本公式知识分享
相遇问题基本公式知识分享

相遇问题基本公式

相遇问题基本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的速度

标准型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已知相遇路程和(速度和)求相遇时间

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2.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已知相遇时间和(速度和)求相遇路程

3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98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5.2小时两车相遇。甲列车每小时行93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已知相遇路程、相遇时间和一个人的速度,求另外一人的速度?

4. 一列火车长152米,它的速度是每秒钟18米.一个人与火车相向而行,全列火车从他身边开过用8秒钟.这个人的步行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变化型(一)“走路或者开车”只是相遇问题的一个基本载体,还有一些习题,看上去和“走路、开车”没什么关系,其实质也是相遇问题。事实上,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也属于相遇问题。

1、师、徒两人合作加工55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0个,几小时以后加工完?

2、甲、乙两队合修一条1800米的公路,甲队10天修完,乙队15天修完,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3、一份稿件共有3600字,甲30分钟打完,甲乙两人合打需要12分钟,乙单独打需要几分钟?

变化型(二)有时会遇到“还相距某某千米”或者“还有某某工作没完成”这样的条件,这时候要把这部分没完成的工作从工作总量中减掉。

1、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米;乙队从西往东挖,每天比甲队少挖5米,两队合作8天挖好,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3、师徒两人合作加工52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0个,几小时以后还有70个零件没有加工?

4、王明回家,距家门300米,妹妹和小狗一齐向他奔来,王明和妹妹的速度都是每分钟50米,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小狗遇到王明后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往返于王明与妹妹之间.当王明与妹妹相距10米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拓展练习还有一些练习题相对就比较难一些,其中一些条件不直接给,需要找到隐含的的条件,在进行分析、解答。

变化型(三)给两个量速度之间的关系

1、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172.5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31.5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思考可以用方程,设一个速度为X,再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速度,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两地相距27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5倍,求甲、乙两列火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地相距258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比拖拉机速度多1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多少千米?

变化型(四)已知相遇时间后再用多少时间,从而明确两个量的倍数关系

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甲乙二人经6分钟相遇,甲再走3分钟到达B 地,已知乙每分钟走70米,求AB两地路程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人在一条环形跑道A点处,同时向相反方向跑,当两人30秒钟相遇后,乙又跑了1分钟回到A点,已知甲每秒钟跑4米,求环形跑道长多少米?

变化型(五)一个量工作时间多,另一个量工作时间少

1、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普通客车先出发了2小时,这两小时的路程不是两车共同走的路程,该怎么处理?】

2、师徒两人合作加工53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0个,师傅因有事外出稍作1小时,如果每天工作8小时,这些工作一天能完成么?

3、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城相向行驶,甲车因途中发生故障抛描,修理2小时后才继续行驶,因此两车6小时后,在途中某处相遇,已知A、B路程为600千米,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5倍,求甲乙两车速度格式多少?

变化型(六)折返的路程

1、姐妹俩同时从家里到少年宫,路程全长770米。妹妹步行每分钟行60米,姐姐骑自行车以每分钟160米的速度到达少年宫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妹妹相遇。这时妹妹走了几分钟?【两人相遇时一共走了多少路程?】

2、大客车、小客车同时从甲城到乙城,大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小客车每小时行72千米,大客车到达乙城后,立即返回,两车几小时相遇?(甲城到乙城全长为456千米)?

3、、学校组织200米往返跑,小明、小红同时出发,已知小明每分钟跑5米、小红每分钟跑3米,结果,两人在离出发点多少米处相遇?

变化型(七)路程差÷(速度差)=共同行走的时间

1、小明和小华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步行每分钟走60米,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90米,几分钟后两人在距中点650米处相遇?【在距中点650米处相遇,说明小华比小明多走了多少米?这就是他们的路程差。路程差÷(速度差)=共同行走的时间】

2、从甲城到乙城,大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小客车每小时行72千米,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在离公路中点24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城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3、姐妹俩同时从家里到少年宫,妹妹步行每分钟行60米,姐姐骑自行车以每分钟160米的速度到达少年宫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妹妹相遇。相遇时妹妹离少年宫300米,从家里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

变化型(八)二次相遇问题

1、A、B两地相距3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各自达到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经过9小后它们第二次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去,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二次相遇问题,画画图看看,两人二次相遇时,一共走了几个全程?】

2、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城相向行驶,甲乙两车在距A城12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又继续向前行驶,甲到B城后立即返回,乙到A城后也立即返回,直到第二次相遇,共用时3小时,如果乙每小时行80千米,那么A、B两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城相向行驶,甲乙两车在距A城8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又继续向前行驶,甲到B城后立即返回,乙到A城后也立即返回,直到第二次相遇,这时甲车在距A城40千米,那么A、B两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4、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城相向行驶,甲乙两车在距A城8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又继续向前行驶,甲到B城后立即返回,乙到A城后也立即返回,直到第二次相遇,这时甲车在距B城40千米,那么A、B两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变化型(九)三人相遇问题

1、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向B地出发,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三人同时出发后,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少米?

2、姐妹俩同时从家里到少年宫,妹妹步行每分钟行60米,姐姐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60米,而爸爸同时从少年宫迎向两人,爸爸的速度是每分钟240米,,遇见姐姐后的2分钟遇见妹妹,求家里到少年宫的路程?

3、、姐妹俩同时从家里到少年宫,妹妹步行每分钟行60米,姐姐骑自行车以每分钟160米,当爸爸看见姐姐后,以每分钟240米的骑车速度迎向妹妹,结果2分钟后与妹妹相遇。这时妹妹走了几分钟?

脑筋急转弯

1、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城相向行驶6小时后可在途中某处相遇.甲车因途中发生故障抛描,修理3小时后才继续行驶.因此,从出发到相遇经过7.5小时.那么,甲车从A城到B城共有多少小时?

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相向开出,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1.5倍,甲、乙到达途中C站的时刻依次为5:00和15:00,这两车相遇是什么时刻?

3. 甲、乙两货车同时从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开往B地,乙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往A地.甲车到达B地停留2小时后以原速返回,乙车到达A地停留半小时后以原速返回,返回时两车相遇地点与A地相距多远?

一、相遇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二、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 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相遇问题基本公式(20210320185903)

相遇问题基本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x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一乙的速度 标准型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 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 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 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已知相遇路程和(速度和)求相遇时间 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 千米,经过 2.5 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已知相遇时间和(速度和)求相遇路程 3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988 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5.2 小时两车相遇。甲列车每小时行93 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已知相遇路程、相遇时间和一个人的速度,求另外一人的速度? 4. 一列火车长152米, 它的速度是每秒钟18米. 一个人与火车相向而行,全列火车从他身边开过用8 秒钟. 这个人的步行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变化型(一)“走路或者开车”只是相遇问题的一个基本载体,还有一些习题,看上去和“走路、开车”没什么关系,其实质也是相遇问题。事实上,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也属于相遇问题。 1、师、徒两人合作加工55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0 个,几小时以后加工完? 2、甲、乙两队合修一条1800米的公路,甲队10天修完,乙队15 天修完,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3、一份稿件共有3600字,甲30 分钟打完,甲乙两人合打需要12 分钟,乙单独打需要几分钟? 变化型(二)有时会遇到“还相距某某千米”或者“还有某某工作没完成”这样的条件,这时候

要把这部分没完成的工作从工作总量中减掉。 1、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 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 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 米;乙队从西往东挖,每天比甲 队少挖 5 米,两队合作8天挖好,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3、师徒两人合作加工52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 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0 个,几小时以后还有70 个零件没有加工? 4、王明回家,距家门300 米,妹妹和小狗一齐向他奔来,王明和妹妹的速度都是每分钟50 米,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小狗遇到王明后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往返于王明与妹妹之间.当王明与妹妹相距10米时,小狗一 共跑了多少米? 拓展练习还有一些练习题相对就比较难一些,其中一些条件不直接给,需要找到隐含的的条件,在进行分析、解答。 变化型(三)给两个量速度之间的关系 1、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172.5 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 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31.5 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思考可以用方程,设一个速度为X,再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速度,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两地相距27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 小时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 1.5 倍,求甲、乙两列火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地相距258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比拖拉机速度多 1 倍. 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多少千米?

Word公式编辑器 《快速上手指南》

Word公式编辑器《快速上手指南》公式编辑器的基本知识 ★公式编辑器的来历 你一定知道在Word中有个“公式编辑器”应用程序,但你可能不清楚它其实不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它是Design Science公司的Mathtype“公式编辑器”特别版,是为Microsoft应用程序而定制的。 ★公式编辑器的安装 “公式编辑器”不是Office默认安装的组件,如果要使用它,重新安装Office至如图1所示步骤时,在“Office工具”中选择“公式编辑器”,从选项中选择“从本机运行”,继续进行安装就可以将“公式编辑器”安装成功了。 图1

★启动公式编辑器 需要编辑公式时,单击“插入→对象”命令,打开“对象”对话框(如图2所示),在“对象类型”中找到“Microsoft公式3.0”,选定后,单击[确定]按钮,在文档中就插入了公式编辑窗口,此时文字与公式处于混排状态,如果你勾选了“显示为图标”前的复选框,在文档中插入的是“Microsoft公式3. 0”的图标。 图2 双击图标,可打开一个独立的“公式编辑器”程序窗口,此程序窗口与Word程序窗口是相互独立的,在编辑公式过程中若想编辑文字,直接切换到Word程序窗口进行编辑即可,不需关闭“公式编辑器”程序窗口,给编辑文档带来了很多方便。 在“公式编辑器”程序窗口中编辑完公式后,单击“文件→更新”命令,或者按F3键,文档中的公式即被更新,若直接关闭了“公式编辑器”程序窗口,也可完成更新操作。 小技巧:每次插入完一个公式,都要重新启动“公式编辑器”(是不是觉得有点麻烦?),想不想在工具栏上给“公式编辑器”安个家——建立“公式编辑器”按钮呢?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

一 .电工基础知识 1.直流电路 电路 电路的定义: 就是电流通过的途径 电路的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组成 内电路: 负载、导线、开关 外电路: 电源内部的一段电路 负载: 所有电器 电源: 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 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 1.2.1.1 电流的形成: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 向运动就形成电流. 1.2.1.2 电流具备的条件: 一是有电位差,二是电路一定要闭合. 1.2.1.3 电流强度: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基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

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计算公式为t Q I 其中Q 为电荷量(库仑); t 为时间(秒/s); I 为电流强度 1.2.1.4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 “安”,用字母 “A”表示.常用单位有: 千安(KA)、安(A)、毫安(mA) 、 微安(uA) 1KA = 103A 1A = 103mA 1mA = 103uA 1.2.1.5 直流电流(恒定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用大写字母 “I”表示 ,简称直流电. 1.2.2 电压 1.2.2.1 电压的形成: 物体带电后具有一定的电位,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 电位差,称为该两点的电压. 1.2.2.2 电压的方向: 一是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二是电位随参考点不同而改 变. 1.2.2.3 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用字母 “U ”表示.常用单位有: 千伏(KV) 、 伏(V)、毫伏(mV) 、微伏(uV) 1KV = 103V 1V = 103 mV 1mV = 103 uV

1.2.3 电动势 1.2.3.1 电动势的定义: 一个电源能够使电流持续不断沿电路流动,就是因为 它能使电路两端维持一定的 电位差.这种电路两端产生和维持电位差的能力就叫电源电动势. 1.2.3.2 电动势的单位是 “伏”,用字母 “E”表示.计算公式为 Q A E = (该公式表明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能力)其中A 为外力 所作的功,Q 为电荷量,E 为电动势. 1.2.3.3 电源内电动势的方向: 由低电位移向高电位 1.2.4 电阻 1.2.4.1 电阻的定义: 自由电子在物体中移动受到其它电子的阻碍,对于这种 导电所表现的能力就叫电阻. 1.2.4.2 电阻的单位是 “欧姆”,用字母 “R”表示. 1.2.4.3 电阻的计算方式为: s l R ρ=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解题技巧 相遇问题 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数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它和一般的行程问题区别在:不是一个物体的运动,所以,它研究的速度包含两个物体的速度,也就是速度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乙的速度 甲的路程=相遇路程-乙走的路程 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题意,按照题意画出线段图,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解答方法.。相遇问题除了要弄清路程,速度与相遇时间外,在审题时还要注意一些重要的问题:是否是同时出发,如果题目中有谁先出发,就把先行的路程去掉,找到同时行的路程。驶的方向,是相向,同向还是背向.不同的方向解题方法就不一样。是否相遇.有的题目行驶的物体并没有相遇,要把相距的路程去掉;有的题目是两者错过,要把多行的路程加上,得到同时行驶的路程.。 追及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封闭图形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这类常常会在考试考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人追及、双人相遇,此类问题比较简单;一种是多人追及、多人相遇,此类则较困难。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一、行程问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 行程问题最核心的公式“速度=路程÷时间”。由此可以演变为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其中: 相遇时间=相遇距离÷速度和,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和=快速+慢速 速度差=快速-慢速 二、相遇距离、追及距离、速度和(差)及相遇(追及)时 间的确定 第一:相遇时间和追及时间是指甲乙在完成相遇(追及)任务时共同走的时间。 第二:在甲乙同时走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才是相遇距离(追及距离)分为: 相遇距离——甲与乙在相同时间内走的距离之和; S=S1+S2 甲︳→S1 →∣←S2 ←︳乙

office公式编辑器快捷键

Office2003公式编辑器 ①公式编辑器的启动与退出 工具/自定义/键盘/插入/InsertEquation,把指针放在“请按新快捷键”下的空行内,按 “Ctrl+Enter”(当然也可以用别的快捷键,不过这个最易操作),再顺次点击“指定”、“关闭”、“关闭”。以后在WORD中直接用按“Ctrl+Enter”即可启动公式编辑器,退出公式编辑器时,按Esc即可。 ②在Word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时添加空格 在Word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时无法直接通过按空格键来添加空格,此时可同时按下“Ctrl+Shift+空格键”即可加入空格,也可选择公式编辑器工具栏中形如“a b”的符号加入不同宽度的空格。 ③采用复制的方法 对于相似相同的公式则可采取“复制”的方法,避免重复工作。这样只要改动一点点不同之处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Word中直接复制整个公式,另一种是在“公式编辑器”复制公式的一部分,下一次启动“公式编辑器”时再粘贴到其他公式中使用。 ④公式编辑器中最常用的几个快捷键 Ctrl+H:上标; Crtl+L:下标;Ctrl+J:上下标; Crtl+R:根号;Ctrl+F:分号。 ⑤在公式编辑器中通用的几个快捷键 Ctrl+A:全选;Ctrl+X:剪切;Ctrl+C:复制;Ctrl+V:粘贴;Ctrl+B:加黑;Ctrl+S:保存;Shift+方向键:局部选择。 ⑥有时上下标为汉字,则显得很小,看不清楚,可以对设置进行如下改变,操作为“尺寸/定义”,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上下标设为8磅。 ⑦如果word正文选用五号字,则将公式编辑器中“尺寸/定义”对话框中的“标准”定为11磅最为适宜。 ⑧在输入法的全角状态下,可以输入空格,半角状态下则不可以。 ⑨在“样式/定义”中可以对文字进行加黑或倾斜等设置。 ⑩在公式编辑中,一些特殊符号无法直接输入(如①、★、≌、∽、⊙等),可先在word正文中插入某个特殊符号,再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将它移植到公式。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最新整理)

电工基础知识 一,通用部分 1,什么叫电路?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组成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导线,开关,熔断器)等组成。 2,什么叫电源? 电源是一种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什么叫负载?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设备。 连接部分是用来连接电源与负载,构成电流通路的中间环节,是用来输送,分配和控制电能的。 4,电流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就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 I 表示。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大电流单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电流单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 mA 1 mA=1000μA 5,电压的基本性质? 1)两点间的电压具有惟一确定的数值。 2)两点间的电压只与这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3)电压有正,负之分,它与标志的参考电压方向有关。 4)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行走一圈,各段电压的和恒为零。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根据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为单位。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 6,电阻的概念是什么? 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用符号 R 表示,当电压为 1 伏,电流为 1 安时,导体的电阻即为 1 欧姆(Ω),常用的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MΩ=1000 KΩ 1 KΩ=1000Ω 7,什么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I=U/R 式中: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反映了部分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相互关系,它是分析和计算部分电路的主要依据。 8,什么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初一数学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列方程的技巧

初一数学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列方程的技巧行程问题 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相离问题;四、过桥问题等。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则有: 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相离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动体,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若干时间后,间隔一定的距离,求这段距离的问题,叫做相离问题。它与相遇问题类似,只是运动的方向有所改变。 解答相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趋势的距离(速度和)。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相遇(相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速度和×相遇(相离)时间=相遇(相离)路程 在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中,必须很好的理解各数量的含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是如何给出的,这样才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能力。 追及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同向运动。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若干时间,快的追上慢的。有时,快的与慢的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快的领先一段路程,我们也把它看作追及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找出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之差,从而求出追及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基本公式有: 追及(或领先)的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或领先)的路程 追及(或领先)的路程÷追及时间=速度差 要正确解答有关“行程问题”,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如:运动的方向(相向、相背、同向),出发的时间(同时、不同时),出发的地点(同地、不同地)、运动的路线(封闭、不封闭),运动的结果(相遇、相距多少、追及)常用公式: 行程问题基本恒等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即S=vt. 行程问题基本比例关系式:路程一定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电工基础计算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用“电压乘以电流”.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 (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 (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 (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 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 (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 式中 N——选定转数 P——实际功率kW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求电度表误差

式中 T——N转的标准时间s t——用秒表实际测试的N转所需时间(s)注:如果计算出的数是正数,电度表决;负数,则是慢。 三、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熔丝选择方法 (一)先计算变压器高低压侧的额定电流 式中 S——变压器容量kVA U——电压kV (二)高压熔丝=Ix(1.5~2.5)(2) (三)低压保险丝=低压额定电流(I)(3) 四、架空线路铝绞线的截面选择简捷公式 (一)首先计算负荷矩M=kW.km (二)选用铝导线时,每kW·km可按4mm2估算,即;导线截面S=M·4mm2 五、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和拉线长度的计算公式 (一)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计算公式L=h·ctga(m) 式中 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 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采用45?,在地形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30?或60?)注: Ctg45?=1 ctg30?=1.732 ctg60?=0.577 (二)使用楔型线夹扎上把,uT型线夹扎下把时拉线长度计算公式: L=h/sina十上下把绑扎长度——拉线棒露出地面的长度 式中 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m 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注: Sin45?=0.707, Sin30?=0.5,Sin60?=0.866。电缆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

小升初数学专题讲练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汇总

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基本公式】 1、路程=速度×时间 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3、追及问题:相差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 【典型例题】 1、老李和老刘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老李步行每分钟走8米,老刘骑自行车的速度是老李步行的3倍,经过5分钟后两人相遇,问这两地相距多少米? 2、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王辉和李明骑车从相距9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王辉每分钟行200米,李明每分钟行250米,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距2700米?(分析各种情况) 3、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相遇后继续以原速度前进,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60千米。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千米? 4、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

处,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5、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6、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有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 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乙两地相距15千米,小聪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离中点0.5千米处相遇,求小聪和小明的速度。 9、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米,与甲同时同向而行的一条小狗,每小时行5千米,小狗在甲、乙之间不停往返,直到两人相遇为止。问小狗跑了多米? 【课后演练】 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相距675千米的两地对开,经过5 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求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快、慢两车国时从两城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已知快车

(完整版)电工学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点 1. 电路的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2.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正方向, 实际的电流方向与规定的相反。 公式:q I t = (,,A C s ) 36110,110mA A uA A --== 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并且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为零的电流。 3. 电阻:表示物体对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公式:l R S ρ= (2,,,m m m ΩΩ*) 导体的电阻是由本身决定的,由它本身的电阻率和尺寸大小决定,还与温度有关。对温度而言,存在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变化。 4.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U I U RI R ==或(导体的电阻是恒定的,变化的是电流和电压) 5. 电阻的福安特性曲线:如果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可画出电阻的U-I 关系曲 线。 电阻元件的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时,叫做线性电阻。如果不是直线,则叫做非线性电阻。(图:P8) 6. 电能:W UIt = (,,,J V A s ) 实际中常以110001kW h W h *=*,简称度。 7. 电功率:在一段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用P 表示。 公式:2 2W U I R t R P =P =或=UI=(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可见,一段电路上的电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成正比。用电器上通常标明它的电功率和电压,叫做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8. 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的规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 阻和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公式:2 Q RI t = (,,,J A s Ω) 阅读P12,13页的‘阅读与应用’的三和四 9. 电动势:表征电源做工能力的物理量,用E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 时两极间的电压。它是一个标量,但规定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10.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内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 阻成反比。

常见的相遇问题及追及问题等计算公式

小学常用公式 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植树问题 1 单条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棵数=全长÷间隔长+1=间隔数+1 全长=间隔长×(棵数-1) 间隔长=全长÷(棵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棵数=间隔数=全长÷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棵数 间隔长=全长÷棵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棵数=全长÷间隔长-1=间隔数-1 全长=间隔长×(棵数+1) 间隔长=全长÷(棵数+1) 2 双边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也有三种情形: 参考单条线路上的植树问题,注意要除以2。 3 环形或叫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棵数=间隔数=全长÷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棵数 间隔长=全长÷棵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题目】一游泳池道长100米,甲乙两个运动员从泳道的两端同时下水做往返训练15分钟,甲每分钟游81米,乙每分钟游89米。甲运动员一共从乙运动员身边经过了多少次? 【解答】从身边经过,包括迎面和追上两种情况。 能迎面相遇【(81+89)×15+100】÷200,取整是13次。 第一次追上用100÷(89-81)=分钟, 以后每次追上需要×2=25分钟,显然15分钟只能追上一次。 因此经过13+1=14次。 如果甲乙从A,B两点出发,甲乙第n次迎面相遇时,路程和为全长的2n-1倍,而此时甲走的路程也是第一次相遇时甲走的路程的2n-1倍(乙也是如此)。 总结:若两人走的一个全程中甲走1份M米, 两人走3个全程中甲就走3份M米。 (含义是说,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实际就是走了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时,根据上面的公式,甲乙走了 2x2-1=3个全程,如果在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m米,那么第二次相遇时甲就走了3个m米) 下面我们用这个方法看一道例题。 湖中有A,B两岛,甲、乙二人都要在两岛间游一个来回。两人分别从A,B两岛同时出发,他们第一次相遇时距A岛700米,第二次相遇时距B岛400米。问:

公式编辑器(Equation 3.0)使用简介

公式编辑器(Equation 3.0)使用简介 公式编辑器是Microsoft Office 中的通用工具,利用它可以在Word 、PowerPoint 等字处理软件中输入非常漂亮的数学公式,使我们的文章更符合科技排版的要求。要说明的是:一般的Microsoft Office 的安装,甚至是“最大安装”也不包括公式编辑器。它的安装须由用户自定义安装才能完成,它被归类在Microsoft Office 的工具中,详细安装过程就不叙述了。我们这里主要仅以Office97中的Equation 3.0为例,简要介绍公式编辑器的使用方法。其它版本的公式编辑器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读者可以类比使用。 一、快速入门 (1)公式的插入 现以公式2 e x y =为例,说明如何在word 中插入公式。首先,选择“插入”→“对象”,打开“对象”对话框,如图1所示; 说明:如何使其中的字母e 变为正体字(而非默认的斜体字)的方法,可参见后面的“应用举例”中的例1的说明部分。 图1 然后在“新建”选项卡的“对象类型”中选择“Microsoft Equation 3.0”, 然后按“确定”即可打开公式编辑器,其界面如图2。

图2 图2 中大的方框包围的区域是公式编辑器的工作区,是公式对象完成后在文档中占据的区域。小的虚线框是初始插槽,也就是进行公式输入的地方。公式编辑器中的光标形状是一条闪烁的竖线和一条闪烁的横线, 光标所在的位置称为插入点。右边长条状的是公式编辑器的工具栏,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输入各种符号以及使用各种样板。现在开始输入,首先输入“y=e”, 这时光标位于“e”的右侧及底部,然后在工具栏上点击第二行的“上标和下标样板”,选择其中的第一种样板,即上标样板,这时在输入区我们可以看到“e”的右上方出现了一个小虚线框,这就是应用上标样板所产生的插槽,在其中输入“x”, 然后再选择一次上标样板,在“x”的右上方又出现一个新的插槽,在其中输入“2”即可。输入完毕后,在工作区外的任意一个地方单击就可结束公式编辑状态,返回Word中。如果“公式编辑器”是作为独立的应用程序启动的,如图3所示。则从“公式编辑器”的“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并返回文档”命令,公式会在文档中更新。 图3

电工技术复习公式总结

电工技术复习公式总结 《电工基础》公式复习 朱其然 一、直流电路1.电流的定义:I? q t ,单位:1mA?10?3A1?A?10?6A 2.电阻定律:R?? ls 电阻温度系数:?? R2?R1 Rt,R2?R1[1??(t2?t1)] 1(2?t1) 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U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R?R,E?U?U? O 外电压:U?IR 内电压:U??IRO

4.电能(电功):W?UIt,单位:焦耳(J),千瓦时(度)(KW·h)1kw? h?3.6?106J W?UIt?I2 Rt?U2 对于纯电阻电路:R t 5.电功率:P?UI,单位:瓦特(W)、千瓦(KW) 6.焦耳定律:Q? I2Rt,单位:焦耳(J) 对于纯电阻电路:W?Q 7.负载与电源匹配条件:R?RO,最大输出功率:Pm ?E2E2 4R? 4RO 8.串联电路:I? I1?I2????In U?U1?U2????Un R?R1?R2????Rn 电压分配:U1:U2:U3:??Un?R1:R2:R3:??:Rn 两个电阻的分压公式:U? R1R12R? 1?RU;U22

2 功率分配:P1:P2:P3:??Pn?R1:R2:R3:??:Rn 扩充电压表量程:U? IgRg?IgR R? U?IgRg I g 9.并联电路:U1?U2?U3???Un?U I?I1?I2?I3????In 1 1 1 R ? R? 1 1 R? 1 2

3 R n 电流分配:I1 1:I2:I3:??I: 1 1 n? R??: 1 1R: 2 R:3 R n 两个电阻的分流公式:IR1? R21RI,I2? 1?R2 R 1?RI2 功率分配:PP?:P1n?R:

(完整)初一数学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列方程的技巧

初一数学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列方程的技巧 行程问题 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相离问题;四、过桥问题等。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则有: 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相离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动体,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若干时间后,间隔一定的距离,求这段距离的问题,叫做相离问题。它与相遇问题类似,只是运动的方向有所改变。 解答相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趋势的距离(速度和)。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相遇(相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相离)时间=相遇(相离)路程在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中,必须很好的理解各数量的含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是如何给出的,这样才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能力。 追及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同向运动。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若干时间,快的追上慢的。有时,快的与慢的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快的领先一段路程,我们也把它看作追及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找出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之差,从而求出追及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

公式编辑器中的快捷键

公式编辑器中快捷键 用键盘在公式中移动插入点 按移动插入点 Tab 插槽的结尾。如果插入点已在结尾处,移动到下一个逻辑插槽。 Shift+Tab 上一个插槽的结尾。 向右键在当前的插槽或模板中右移一个单位。 向左键在当前的插槽或模板中左移一个单位。 向上键上移一行。 向下键下移一行。 Home 当前插槽的开始处。 End 当前插槽的结尾处。 注意若要在插槽中插入制表符,可按Ctrl+Tab。 用键盘更改公式的显示大小 选择按 100% Ctrl+1 200% Ctrl+2 400% Ctrl+4 Redraw Ctrl+D Show All Ctrl+Y 注意只有在“公式编辑器”作为独立的应用程序启动时;或者选定Word 文档中的公式,再选择“编辑”菜单中的“ Equation 对象”命令,然后选择“打开”命令来打开该公式时,才能使用以上命令。如果用鼠标右键单击Word 文档中的公式,然后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打开”,也可使用这些命令。 用键盘对齐公式 对齐按 左对齐Ctrl+Shift+L 居中Ctrl+Shift+C 右对齐Ctrl+Shift+R 用键盘将样式应用于公式 选择按 数学Ctrl+Shift+= 文字Ctrl+Shift+E 函数Ctrl+Shift+F 变量Ctrl+Shift+I 希腊字母Ctrl+Shift+G 矩阵向量Ctrl+Shift+B 您还可以使用键盘快捷方式改变下一个键入字符的样式。当键入快捷方式时,状态栏会提示有效的特殊模式。当插入字符后,“公式编辑器”会还原到原来样式。 设置按 符号Ctrl+G 矩阵向量Ctrl+B

用键盘在公式中插入符号 使用Ctrl+K+字母,可以插入许多符号。 插入表示按Ctrl+K+ 无穷I 箭头 A 导数(偏导) D 小于或等于< 大于或等于> 乘积T 元素属于 E 不属于Shift+E 包含 C 不包含Shift+C 这些符号都是Symbol 字体的字符,所以可以用Alt 字符代码来插入。用键盘在公式中插入模板 可用Ctrl+字母或Ctrl+T+字母插入模板。 注意某些组合键在Windows NT 中无效。 插入模板按 小括号Ctrl+9 或Ctrl+0 中括号Ctrl+[ 或Ctrl+] 大括号Ctrl+{ 或Ctrl+} 分式Ctrl+F 斜杠分式Ctrl+/ 上标(高位置)Ctrl+H 下标(低位置)Ctrl+L 连接上/下标Ctrl+J 积分Ctrl+I 绝对值Ctrl+T、 根式Ctrl+R n 次方根Ctrl+T、N 总和Ctrl+T、S 乘积Ctrl+T、P 矩阵模板3X3 Ctrl+T、M 下标(限制)Ctrl+T、U 用键盘在公式中插入修饰符号 可用键盘快捷方式将修饰符号加到插入点左侧的字符。 插入说明按 上横线Ctrl+Shift+连字符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doc资料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电工识图口诀巧记忆 一,通用部分 1,什麽叫电路?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组成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导线,开关,熔断器)等组成。 2,什麽叫电源? 电源是一种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什麽叫负载?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设备。 连接部分是用来连接电源与负载,构成电流通路的中间环节,是用来输送,分配和控制电能的。 4,电流的基本概念是什麽?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就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I 表示。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大电流单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电流单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 mA

1 mA=1000μA 5,电压的基本性质? 1)两点间的电压具有惟一确定的数值。 2)两点间的电压只与这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3)电压有正,负之分,它与标志的参考电压方向有关。 4)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行走一圈,各段电压的和恒为零。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根据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为单位。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 6,电阻的概念是什麽? 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当电压为1伏,电流为1安时,导体的电阻即为1欧姆(Ω),常用的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7,什麽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I=U/R 式中: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完整word版)电工学基础知识点

电工基础知识点 1. 电路的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2.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正方向, 实际的电流方向与规定的相反。 公式:q I t = (,,A C s ) 36110,110mA A uA A --== 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并且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为零的电流。 3. 电阻:表示物体对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公式:l R S ρ= (2,,,m m m ΩΩ*) 导体的电阻是由本身决定的,由它本身的电阻率和尺寸大小决定,还与温度有关。对温度而言,存在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变化。 4.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U I U RI R ==或(导体的电阻是恒定的,变化的是电流和电压) 5. 电阻的福安特性曲线:如果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可画出电阻的U-I 关系曲 线。 电阻元件的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时,叫做线性电阻。如果不是直线,则叫做非线性电阻。(图:P8) 6. 电能:W UIt = (,,,J V A s ) 实际中常以110001kW h W h *=*,简称度。 7. 电功率:在一段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用P 表示。 公式:2 2W U I R t R P =P =或=UI=(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可见,一段电路上的电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成正比。用电器上通常标明它的电功率和电压,叫做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8. 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的规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 阻和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公式:2 Q RI t = (,,,J A s Ω) 阅读P12,13页的‘阅读与应用’的三和四 9. 电动势:表征电源做工能力的物理量,用E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 时两极间的电压。它是一个标量,但规定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10.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内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 阻成反比。

公式编辑器使用说明书

Word公式编辑器简明使用手册 公式编辑器是Word的一个重要组件。我们经常使用Word,可是对公式编辑器却不是很了解。感觉上它总是个很深奥很难懂的东西,想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可又怕学不懂,尤其是那些对电脑操作本来就不太熟悉的同志。 其实公式编辑器的使用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恐怖。看看我们的教程吧,它简明扼要地给出了公式编辑器的使用要领,辅以实例来说明用法,并介绍了一些它的应用技巧。相信会帮助您快速掌握公式编辑器的使用方法的。 公式编辑器的基本知识 公式编辑器的来历 你一定知道在Word中有个“公式编辑器”应用程序,但你可能不清楚它其实不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它是Design Science公司的Mathtype“公式编辑器”特别版,是为Microsoft应用程序而定制的。 ★公式编辑器的安装 “公式编辑器”不是Office默认安装的组件,如果要使用它,重新安装Office至如图1所示步骤时,在“Office 工具”中选择“公式编辑器”,从选项中选择“从本机运行”,继续进行安装就可以将“公式编辑器”安装成功了。 图1 ★启动公式编辑器 需要编辑公式时,单击“插入→对象”命令,打开“对象”对话框(如图2所示),在“对象类型”中找到“Microsoft 公式3.0”,选定后,单击[确定]按钮,在文档中就插入了公式编辑窗口,此时文字与公式处于混排状态,如果你勾选了“显示为图标”前的复选框,在文档中插入的是“Microsoft公式3.0”的图标。

图2 双击图标,可打开一个独立的“公式编辑器”程序窗口,此程序窗口与Word程序窗口是相互独立的,在编辑公式过程中若想编辑文字,直接切换到Word程序窗口进行编辑即可,不需关闭“公式编辑器”程序窗口,给编辑文档带来了很多方便。 在“公式编辑器”程序窗口中编辑完公式后,单击“文件→更新”命令,或者按F3键,文档中的公式即被更新,若直接关闭了“公式编辑器”程序窗口,也可完成更新操作。 小技巧:每次插入完一个公式,都要重新启动“公式编辑器”(是不是觉得有点麻烦?),想不想在工具栏上给“公式编辑器”安个家——建立“公式编辑器”按钮呢? 跟我来吧:单击菜单“工具→自定义”命令,在“自定义”对话框中的“命令”选项卡中选中“类别”下的“插入”项,然后在“命令”下找到“公式编辑器”,按下左键将它拖动到工具栏上放下即可。以后只要单击这个按钮就可以启动“公式编辑器”了,方便多了吧! 用公式编辑器创建公式 ★工具栏的组成 创建公式主要是由“公式编辑器”工具栏来完成的,先来认识一下它吧:“公式编辑器”工具栏的组成如图3所示,在工具栏上排列着两行共19个按钮,将鼠标箭头停留在按钮上,会自动显示各按钮的提示信息。 图3 用顶行的按钮可插入150多个数学符号,其中许多符号在标准Symbol字体中没有,如果需要输入特殊符号,尽管在这里查找好了。 底行的按钮用于插入模板或结构,它们包括分式、根式、求和、积分、乘积和矩阵等符号,以及各种围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