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2017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2017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2017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

想一想:零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零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自然数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零也是自然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不是自然数。

知识点二数轴

1.填空

① 规定了唯一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

② 比-3大的负整数是-2、-1。

③与原点的距离为三个单位的点有2个,他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3、-3。

2.请画一个数轴,并检查它是否具备数轴三要素?

3.选择题

① 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所表示的数是()

A整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

②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答案 AD

知识点三相反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且离原点距离相等。

知识点四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所对应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0的绝对值是0;(4)|a|大于或者等于0。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由此可知:(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知识点五有理数加减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知识点六乘除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0乘以任何数,都得0 。

2.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负因数的个数为偶

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

4.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5.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知识点七乘方

乘方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

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知识点八运算律及混合运算

1.加法交换律:a+b=b+a

1.加法交换律:a+b=b+a

2.乘法交换律:a2b=b2a

3.加法结合律:a+(b+c)=(a+b)+c

4.乘法结合律:a2(b2c)=(a2b)2c

5.乘法分配律:a2(b+c)=ab+ac

6.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

7.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8.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知识点九近似数

1.近似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考察量的大小,能说明实际问题的意义,与准确数非常地接近,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近似数。

2.近似数的分类

(1)具体近似数(如30.2、58.0 …)

(2)带单位近似数(如2.4万…)

(3)科学记数法

3.精确度:用位数较少的近似数替代位数较多或位数无限的数,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这个近似程度就是精确度。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看精确度得到原数中去看在哪一位上,如:2.4万精确到千位,而非十分位,因为2.4万就是24000,4在千位上)。

4.有效数字:对于一个不为0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到末尾数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求近似数要求保留n个有效数字时,第n+1个有效数字作四舍五入处理。

例:0.0109有三个有效数字1、0、9,要求保留2个有效数字时,0.0109的第三个有效数字9四舍五入,变为0.011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1、1后求出近似数0.0109≈0.01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知识点一整式的相关概念

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除法运算及分数,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变数者,则称为整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有除法运算的,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1.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如5n),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数字因数,系数是它本身,次数是0)。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常数的次数为0)。

2.多项式

(1)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的排列:

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在做多项式的排列的题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

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还是升幂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2 ” 乘,或省略不写;(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3”乘,不用“2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35应写成5a;(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3/a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知识点二整式的加减运算

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不能合并的项单独作为一项,不可遗漏

3.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4.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本式中2为平方)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本式中2为平方)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一方程的相关概念

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同解方程:两方程的解相同。

知识点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即: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知识点三解一元一次方程

1.一般解法:

ⅰ去分母: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ⅱ去括号;

ⅲ移项:移项要变号;

ⅳ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ⅴ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得到方程的解x=b/a。

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重点难点)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找出能正确表达题目整体数量关系的一个相等关系,再设未知数,并将这个相等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3.几种常见问题

a.和差倍分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正确理解是几倍“增加了几倍”“增加到几倍”“多少”“大小”“不足“剩余”等关键词语的意义。

b.行程相遇问题:三个基本量的关系路程=速度3时间

(1)两人在圆形跑道上同时同地背向而行求首次相遇时间:甲的路程+乙的路程=一圈的长度(直线路上两人面对面行走首次相遇的时间求法与之相同);

(2)两人在圆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而行求首次相遇时间:快人的路程-慢人的路

程=一圈的长度。

c.工程任务问题:三个基本量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3工作时间

一般情况下,把全部工作量看做1(即100%),工作效率=1/工作时间(各个量一定要对应,自己的效率乘以自己的时间等于自己的工作量)。合作效率=各个人的效率之和。

d.利润问题:利润=售价-成本=成本3利润率;利润率=利润÷成本;实际售价=

标价3折扣率。

e.分配问题:例:某车间有22名工人加工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0个或螺母200个,一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建立等量关系的依据),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栓,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

f.水上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应用举例

1.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十分之一,第二天读了10页,已读的是未读的1/4,请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等量关系:已读的+未读的=总页数(或已读的=总页数-未读的,未读的=总页数-

已读的)。

2.某服装七月份下降了10%,八月份上升了10%,则八月份价格与原价比( )

A.不变

B.增加1%

C.减少9%

D.减少1%

注意:不要误以为不变,百分数的基数不一样会变化,7月份是在原价基础上下降10%,8月份是在7月份基础上上升10%而不再是在原价基础上上升。

3.甲乙两人在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跑步,甲每秒跑9米,乙每秒跑7米。

(1)当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行时,经过多少秒后两人首次相遇?

(2)当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时,经过多少秒后两人首次相遇?

分析(1):设经过x秒首次相遇。两人加起来跑完一圈即400米时首次相遇,所以等

量关系式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一圈的长度400米甲的路程=甲的速度3时间x 乙的路程=乙的速度3时间x 得到方程:9x+7x=400

(2)设经过x秒首次相遇。同向首次相遇,即快的人多跑一圈与慢的人相遇, 所以等量关系式是:快人的路程-慢人的路程=一圈的长度400米,在这即是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400。

4.一项任务,甲独做需x天,乙独做需y天,若两人合作需________天

分析:合作时间=工作量/合作效率工作量=1 合作效率=甲的效率+乙的效率

甲的效率=工作量/甲的时间=1/x 乙的效率=工作量/乙的时间=1/y

∴合作时间=1/(1/x+1/y)

5.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50元,按标价的9折销售时,利润率为15.2%,这种商品每件标价多少元?

分析:设标价x元,等量关系:利润(求)÷成本(已知250元)= 利润率(已知15.2%) 利润=实际售价(标价的9折即90%x)-成本250

∴(90%x-250) /250=15.2%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知识点一:几何图形

1.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

3.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4.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虽然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是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成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知识点二点、线、面、体

1.立体图形是几何体,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面和曲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2.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知识点三直线、射线、线段

1.线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线段,这两个点叫线段的端点。

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p在直线a上(或说直线a经过点p);

点p不在直线a上(或说直线a不经过点p) 。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线段的中点:把一线段分成两相等线段的点。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线段的长短比较:⑴度量法;⑵叠合法

知识点四角

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引出射线组成的图形(也可看做是由一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

角的表示:三个大写字母;一个大写字母(不混淆情况下方可使用);一个数字;一个希腊字母。

角的要素:顶点和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单位:度,分,秒

①1°的60分之一为1分,记作1′,即1°=60′

②1′的60分之一为1秒,记作1″,即1′=60″

角的大小比较:⑴度量法;⑵叠合法。

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等角,这条射线叫角平分线。

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题型一:作图题

例1 已知:线段m、n。(如图)

求作:线段AC,使AC = m - n。

作法:(1)作射线AM;

(2)在射线AM上截取AB = m。

(3)在线段AB上截取BC = n。

则线段A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题型二:线段的分类考虑

例2 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求线段AC的长。

解:本题分两种情况:

如图4—4—9所示,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AC=AB+BC=8+3=11(crn);

如图4—4—10所示,当点C在线段AB上时,

AC=AB-BC=8—3=5(cm).

所以线段AC的长为11 cm或5cm。

例3 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以画出的直线条数是( )

A.1或3 B.3 C.2 D.1

解析:这道题要分两种情况考虑:一是这三点都在一条直线上时,就只能画出一条直线;二是这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此时共可以画出三条直线.答案:A

题型三:两角互补、互余定义及其性质的应用

例4 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是x°,则它的补角是(180-x)°。

由题意,得180-x=4 x,解得x=36.所以这个角是36°。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补角定义的应用,数学中利用方程、转化思想,可将“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研究,从而简捷解决问题。

例5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 )

A.30° B.60° C.90° D.150°

解析:本题是对余角、补角的综合考查,先根据这个角的补角是120°,求出这个角是60°,再求出它的余角是30°。答案:A

例6 根据补角的定义和余角的定义可知,10°的角的补角是170°,余角是80°;15°的角的补角是165°,余角是75°;32°的角的补角是148°,余角是58°.…. 观察以上各组数据,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请用任意角α代替题中的10°、15°、32°的角来说明你的结论。

解:结论为: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90°。

说明:设任意角是α(0<α<90°),α的补角是180°-α,α的余角是90°-α,

则(180°-α)-(90°-α)=90°。

题型四角的有关运算

例7 如图4—4—3所示,AB和CD都是直线,∠AOE=90°,∠3°=∠FOD,∠1=27°20′,求∠2、∠3的度数。

解:因为∠AOE=90°,

所以∠2=90°-∠1=90°-27°20′=62°40′.

又因为∠AOD=180°-∠1=152°40′,∠3=∠FOD,

所以∠3=∠AOD=76°20′.

所以上2=62°40′,∠3=76°20′.

例8 如图4—4—4所示,OB、OC是∠AOD内任意两条射线,OM平分∠AOB,ON 平分∠COD,若∠MON=α,∠BOC=β,用α、β表示∠AOD。

解:因为∠MON=α,∠BOC=β,

所以∠BOM+∠CON=∠MON-∠BOC=α-β

又OM平分∠AOB,ON平分∠COD,

所以∠AOB+∠COD=2∠BOM+2∠CON=2(∠BOM+∠CON)=2(α-β),所以∠AOD=∠AOB+∠COD+∠BOC=2(α-β)+β=2α-β.

例9 (1)用度、分、秒表示54.12°

(2)32°44′24″等于多少度?

(3)计算:133°22′43″÷3

解:(1)因为0.12°=60′30.12=7.2′,0.2′=60″30.2=12″,

所以54.12°=54°7′12″.

(2)因为24″=()′324=0.4′,44.4′=()°344.4=0.74°,

所以32°44′24″=32.74°.

(3)133°22′43″÷3=(132°+82′)÷3+43″÷3=44°+82′÷3+43″÷3=44°+(81′+1′)÷3+43″÷3=44°+27′+1′÷3+43″÷3

=44°+27′+103″÷3≈44°+27′+3″=44°27′3″。

题型五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夹角问题

例10 15:25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是__度

解析:起始时刻定为15:00(下午3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90°),终止时刻为15:25,从图4—4—5中可以看出分针从12转到5用了25分钟,转了6°325=150°,时针转了0.5°325=12.5°,所以15:25时钟面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为150°-90°-12.5°=47.5°

答案:47.5

例11 从3时到6时,钟表的时针旋转角的度数是( )

A.30° B.60° C.90° D.120°

考点突破:此类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考查形式为选择题或填空题.解决此类问题需明确:在钟表上,1分钟分针走6°,1小时时针走30°。

题型六:方位角

例12 如图4—4—24所示,一只蚂蚁从O点出发,沿北偏东30°方向爬行2.5 cm,碰到障碍物B后,又沿西北方向爬行3 cm到达C处。

1)画出蚂蚁爬行的路线;

(2)求∠OBC的度数;

(3)测出线段OC的长度(精确到0.1 cm).解:(1)蚂蚁爬行的路线如图4—4—25所示

(2)因为蚂蚁从O点出发沿北偏东30°方向爬行2.5 cm到达B处,即∠OBD=30°,

则∠ABO=60°.

又因为蚂蚁到达B处后又沿西北方向爬行了3 cm,即∠ABC=45°.

所以∠OBC=∠ABO+∠ABC=60°+45°=105°.

(3)用刻度尺测量OC的长约为4.4 cm.

题型七折叠问题

例12 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边AB、CD上,连接EF.将∠BEF 对折,点B落在直线EF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求∠NEM的度数.

解:EN平分∠AEA‘,所以∠AEN=∠A’EN

同理,EM平分∠BEB‘,所以∠BEM=∠B’EM

因为:∠AEN+∠A’EN+∠BEM+∠B’EM=180度

所以:∠A’EN+∠B’EM=90度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

信达 5 4D 3E 21 C B A 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 沾益县白水一中 姓名 班级 考号 (本卷三个大题,共27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评卷人 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在实数: 1 在实数 :3.14159,3 64,1.010010001…, ,π,722 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2计算正确的是( ) A .113±= B . ()332 =- C .9.081.0=- D .39±= 3如图所示的图案分别是三菱、大众、奥迪、奔驰汽车的车标,其中可以看着是由“基 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4.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的点,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则点P 的坐标是( ) A 、(-4,3) B 、(4,-3) C 、(-3,4) D 、(3,-4) 5.如图,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 、D 、B 、 F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DE =125°, 则∠DBC 的度数为 ( ) A .55° B .65° C .75° D .125° 6.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 ) ①张涛为了知道烤箱中所烤的饼是否熟了,取出一块试吃; ②刘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对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了调查; ③杨丽为了解云南省2015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6月份30天的气温情况; ④李智为了解初中三个年级的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向三个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做了调查。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7.设“●”“▲”“■”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了两 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 的顺序排列为( ) A. ■●▲ B. ■▲● C. ▲●■ D. ▲■● 8.如右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 ?=∠+∠180BCD B ;(2)21∠=∠; (3) 43∠=∠;(4) 5∠=∠B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点()12,1+-m m P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1 > m B .1

初一下数学证明经典例题及答案

如图,已知D是△A B C内一点,试说明A B+A C>B D+C D 证明:延长BD交AC于E 在△ABC中,AB+AE>BE,即AB+AE>BD+DE……①在△DEC中,DE+EC>DC……② ①+②,得(AB+AE)+(DE+EC)>(BD+DE)+CD 即AB+(AE+EC)+DE>(BD+DE)+CD 即AB+AC+DE>BD+DE+CD ∴AB+AC>BD+CD 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求证: (1)AB+AC>2AD (2)若AB=5,AC=3,求AD的范围。 (1)延长AD到点G,使DG=AD.连接BG 在△CDA和△BDE中 AD=GD,∠ADC=∠GDB ∵D是BC的中点 D C B A E A B C D G

∴CD=BD ∴△CDA ≌△BDG. ∴BG=AC 在△ABG 中,AB+BG=AB+BC AG=2AD 因为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所以AB+BE >AG ∴AB+BC >2AD (2)AB-AC <2AD <AB+AC 2<2AD <8 1<AD <4 如图,AB=AD,AC=AE,∠BAD=∠CAE=90°,点F 为DE 的中点,求证:BC=2AF. 延长AF 到点G,使AF=DF.连接GD 在△AFE 和△DFG 中 AF=GF,∠AFE=∠DFG ∵点F 为DE 的中点 ∴DF=EF B D C

所以△AFE≌△DFG.(SAS) GD=AE=AC;∠G=∠FAE. ∴DG∥A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则∠GDA+∠DA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BAC+∠DAE=180°. ∴∠GDA=∠BAC.(同角的补角相等). 又∵AD=AB. ∴⊿ADG≌⊿BAC(SAS) ∴AG=BC,即2AF=BC. ∴BC=2AF. 如图,AD是△ABC的中线,点E在BC的延长线上,CE=AB, ∠BAC=∠BCA 求证:AE=2AD 证明: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AD=FD,连接CF ∵AD是中线 ∴BD=CD,AD=FD,∠ADB=∠FDC ∴△ABD≌△FCD (SAS) F E C D B A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1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的平方根是1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1 C 、 2 是2的平方根 D 、-4是2)16(-的平方根 2.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 12 1 2 1 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 若点P 在x 轴的下方,y 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3 B 、()3,3- C 、()3,3-- D 、()3,3- 4. 不等式-2x+3<2的解集是( ) A.-2x<-1 B.x>2 C.x< 1/2 D.x> 1/2 5.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3x-2y=9 B.2x+y=6z C. Y2+2=3y D.x-3=4y2 6.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 、1 B 、2 C 、3 D 、4 1 0.101001723164 2 π -- -, , , , , 0, - 7.若x m-n -2y m+n-2=2007,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 的值分别是( ) A. m =1,n=0 B. m =0,n=1 C. m =2,n=1 D. m =2, n=3 8.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 A 、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 、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9. 为保护生态环境,陕西省某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将某一部分耕地改为林地,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共有18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是林地面积的25%,为求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各多少平方千米。设改变后耕地面积x 平方千米,林地地面积y 平方千米,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 A 、?? ??==+%25180x y y x B 、????==+%25180y x y x C 、???=-=+%25180y x y x D 、???=-=+% 25180 x y y x 10.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x>-2 x 1??≤? 的解,其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81的算术平方根是 ,0的平方根是 ,1的平方根是 。 12.如图④,AB ∥CD ,∠BAE = 120o,∠DCE = 30o,则∠AEC = 度。 13.如左图,如果∠C = 70°,∠A = 30°,∠D = 110°,那么∠1+∠2=___ __度. 14.点(-3,6)到x 轴的距离是 ,到y 轴的距离是 。 15.阅读下列语句:①对顶角不相等;②今天天气很热;③同位角相等; ④画∠AOB 的平分线OC ;⑤这个角等于30°吗?在这些语句是,属于命题的是_____ (填写序号) 16. 如图,小亮解方程组 ? ??=-=+1222y x y x ● 的解为 ???==★y x 5,由于不小心,滴上了两滴墨水, 刚好遮住了两个数●和 ★,请你帮他找回★这个数★=

七年级数学下经典例题不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 1、 如图(2)所示,1l ∥2l ,AB ⊥1l ,∠ABC=130°,那么∠α的度数为( ) A 、60° B 、50° C 、40° D 、30° 2、 适合C B A ∠=∠= ∠3 1 21的△ABC 就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 3、 一个n 边形的内角与等于它外角与的5倍,则边数n 等于( ) A 、24 B 、12 C 、8 D 、6 4、如图(5)BC ⊥ED 于点M,∠A=27°,∠D=20°,则∠B= °,∠ACB= ° 5、已知如图(8),△ABC 中,AB >AC,AD 就是高,AE 就是角平分线,试说明 )(2 1 B C EAD ∠-∠= ∠ 6、如图(9),在四边形ABCD 中,∠A=∠C,BE 平分∠ABC,DF 平分∠ADC,试说明BE ∥DF 。 7、如图,每一个图形都就是由小三角形“△” 拼成的 : …… ⑴ ⑵ ⑶ ⑷ 观察发现,第10个图形中需要 个小三角形,第n 个图形需要 个小三角形。 8、如图(11),BE ∥AO,∠1=∠2,OE ⊥OA 于点O,EH ⊥CO 于点H,那么∠5=∠6,为什么? 9、 若n 为正整数,且72=n x ,则n n x x 2223)(4)3(-的值为( ) A 、833 B 、2891 C 、3283 D 、1225 10、若2=-b a ,1=-c a ,则2 2)()2(a c c b a -+--等于( ) A 、9 B 、10 C 、2 D 、1 11、计算m m 525÷的结果就是( ) A 、5 B 、20 C 、m 5 D 、m 20 ⑶20 10 225.0? ⑷()[]()()5 32 2 32 3 34b a b a b a -?-?- ⑸( )[]()()522 343 225 x x x x -÷-?-÷ 13、若3-=a ,25=b 。则20052005 b a +的末位数就是多少? 14、 多项式b x x ++2 与多项式22 --ax x 的乘积不含2 x 与3 x 项,则 2)3 (2b a --的值就是( ) A 、8- B 、4- C 、0 D 、9 4- 图(5) C D M B E A 图(8)D B C E A 图(9) E B F C D A 图(11) H O C E B A 6 5 4 3 21

初一下册数学经典题型

1. 如果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 例如:方程260x =- 的解为3x= ,不等式组205x x ->????-??-+<-? , 的关联方程是 ;(填序号) (2)若不等式组1144275 x x x ? -?? ?++?<, >-的一个关联方程的根是整数,则这个关联方程可以是 ;(写 出一个即可) (3)若方程21+2x x -=, 1322x x ? ?+=+ ???都是关于x 的不等式组22x x m x m -?? -?<,≤的关联方程,求m 的取值范围.

2.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A,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点B(不与点A重合,且直线AB不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过点A作直线m∥x轴,过点B作直线n∥y轴,直线m,n相交于点C.当线段AC,BC的长度相等时,称点B为点A的等距点,称三角形ABC的面积为点A的 等距面积. 例如:如图,点A(2,1),点B(5,4),因为AC= BC=3,所以B 为点A的等距点,此时点A的等距面积为9 2. (1)点A的坐标是(0,1),在点B1(-1,0),B2(2,3),B3(-1,-1)中,点A的等距点为. (2)点A的坐标是(-3,1),点A的等距点B在第三象限, ①若点B的坐标是 ? ? ? ? ? 2 1 2 9 ,- - ,求此时点A的等距面积; ② ②若点A的等距面积不小于9 8,求此时点B的横坐标t的取值范围. 备用图

初中数学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 第一章实数 第一讲实数的有关概念 【回顾与思考】 知识点: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 课标要求: 1.使学生复习巩固有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 2.了解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比较实数的大小 4.画数轴,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会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考查重点: 1.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概念; 2.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概念; 3.在已知中,以非负数a2、|a|、 a (a≥0)之和为零作为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实数的有关概念

(1)实数的组成 {} ?????????????????????????????????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有尽小数或无尽循环小数正分数实数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尽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 时,要注童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 一对应的。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 (3)相反数 实数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 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4)绝对值 ?? ???<-=>=)0()0(0)0(||a a a a a a 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5)倒数 实数a(a ≠0)的倒数是a 1(乘积为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零没有倒数. 【例题经典】 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精品教学资料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进入初中,第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在这学期中,你一定有许多收获,下面是检验我们学习效果的时候了,相信你会很棒! 本试卷一共五大题,23小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一、精心挑选,小心有陷阱哟!(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4)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为了了解全校七年级3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骆老师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针对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300名学生是总体 B .每名学生是个体 C .5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 .这个样本容量是50 3.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8cm /s ,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5m /s ,为了点火后能够跑到150m 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线的长度至少是( ) A .22cm B .23cm C .24cm D .25cm 4.不等式组?? ?+-a x x x <<5 335的解集为4<x ,则a 满足的条件是( ) A .4<a B .4=a C .4≤a D .4≥a 5.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 A .荡秋千 B .地球绕着太阳转 C .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 D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 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 ) A .2与3之间 B .3与4之间 C .4与5之间 D .5与6之间 8.已知实数x ,y 满足()0122=++-y x ,则y x -等于( ) A .3 B .-3 C . D .-1 9.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 .(1,0) B .(-1,0) C .(-1,1) D .(1,-1) 10.根据以下对话,可以求得嫒嫒所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 A .0.8元/支,2.6元/本 B .0.8元/支,3.6元/本 C .1.2元/支,2.6元/本 D .1.2元/支,3.6元/本 二、细心填空,看谁又对又快哟!(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 <11 <b ,则=+b a . 嫒嫒,你上周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是多少啊? 哦,…,我忘了!只记得先后买了两次,第一次买了5支笔和10本笔 记本共花了42元钱,第二次买了10支笔和5本笔记本共花了30元钱. 姓名 学号 班级

七年级年级数学经典例题

数学天地: 初一年级数学核心题目赏析 有理数及其运算篇 【核心提示】 有理数部分概念较多,其中核心知识点是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乘方. 通过数轴要尝试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把抽象问题简单化.相反数看似简单,但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这个性质有时总忘记用..绝对值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它贯穿于初中三年,每年都有不同的难点,我们要从七年级把绝对值学好,理解它的几何意义.乘方的法则我们不仅要会正向用,也要会逆向用,难点往往出现在逆用法则方面. 【核心例题】 例1计算: 2007 20061 ......431321211?+ +?+?+? 分析 此题共有2006项,通分是太麻烦.有这么多项,我们要有一种“抵消”思想,如能把一些项抵消了,不就变得简单了吗?由此想到拆项,如第一项可拆成 2 1 11211-=?,可利用通项 ()11111+-=+?n n n n ,把每一项都做如此变形,问题会迎刃而解. 解 原式= )20071 20061(......413131212111-++-+-+-)()()( =20071 20061......41313121211-++-+-+- =20071 1- =2007 2006

例2 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如右图).化简b c b a a -+-+. 分析 从数轴上可直接得到a 、b 、c 的正负性,但本题关键是去绝对值,所以应判断绝对值符号内表达式的正负性.我们知道“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大数减小数是正数,小数减大数是负数,可得到a-b<0、c-b>0. 解 由数轴知,a<0,a-b<0,c-b>0 所以,b c b a a -+-+= -a-(a-b)+(c-b)= -a-a+b+c-b= -2a+c 例3 计算:?? ? ??-??? ??-????? ??-??? ??-??? ??-211311 (9811991110011) 分析 本题看似复杂,其实是纸老虎,只要你敢计算,马上就会发现其中的技巧,问题会变得很简便. 解 原式= 2132......9897999810099?????= 100 1 例4 计算:2-22-23-24-……-218-219+220. 分析 本题把每一项都算出来再相加,显然太麻烦.怎么让它们“相互抵消”呢?我们可先从最简单的情况考虑.2-22+23=2+22(-1+2)=2+22=6.再考虑2-22-23+24=2-22+23(-1+2)=2-22+23=2+22(-1+2)=2+22=6.这怎么又等于6了呢?是否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原题呢?显然是可以的. 解 原式=2-22-23-24-……-218+219(-1+2) =2-22-23-24-……-218+219 =2-22-23-24-……-217+218(-1+2) =2-22-23-24-……-217+218 =…… =2-22+23 =6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汇总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一章 平行线 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l 1 , l 2 被直线l 3 所截,构成了八个角。 1. 观察∠ 1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l 3 的同旁,并且分别位于直线l 1 , l 2 的相同一侧,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2. 观察∠ 3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l 3的异侧,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l 1 , l 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3. 观察∠ 2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l 3的同旁,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l 1 , l 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想一想 问题1.你觉得应该按怎样的步骤在“三线八角”中确定关系角? 确定前提(三线) 寻找构成的角(八角) 确定构成角中的关系角 问题2:在上面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中任选一对,请你看看这对角的四条边与“前提”中的“三线”有什么关系? 结论:两个角的在同一直线上的边所在直线就是前提中的第三线。 1.2 平行线的判定(1)

复习画两条平行线的方法: 提问:(1)怎样用语言叙述上面的图形? (直线l 1,l 2被AB 所截) (2)画图过程中,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 (同位角相等,即∠1=∠2) (3)直线l 1,l 2位置关系如何? ( l 1∥l 2) (4)可以叙述为: ∵∠1=∠2 ∴l 1∥l 2 ( ? ) 语言叙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叙述:∵∠1=∠2 ∴l 1∥l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想一想 o o A B L 1 L 2 (图形的平移变换) 抽象成几何图形 A B 2 1 L 1 L 2 1 2 a c b 若a⊥b,b⊥c 则a c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数学老师将数学期末模拟考试的成绩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得分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 B.该班的总人数为38 C.人数最少的分数段的频数为2 D.得分及格(≥60分)约有12人 2 . 下列各数为无理数的是() A.B. D. C. 3 . 点到轴上的距离为() A.3B.4C.5D.6 4 . 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的值为()A.10B.2C.D. 5 . 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与平行的是()

A.B.C.D. 6 . 不等式的解集是() A.x>﹣1B.x>﹣3C.﹣1<x<3D.x<﹣3 二、填空题 7 . 不等式的非正整数解为_______. 8 . 某冷饮店一天售出各种口味雪糕数量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其中售出红豆口味的雪糕200支,那么售出 水果口味雪糕的数量是支 9 . 下列说法:①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算的结果为7;⑥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⑦的运算结果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即可) 10 . 如图,将正方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原点,若点坐标,则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 11 . 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叠放在一起,如果∠α=43°,那么∠β是

_________ 12 . 若则______________(试用含的代数式表示y) 三、解答题 13 . 如图1,AB∥CD,点E是直线AB、CD之间的一点,连接EA、E A. (1)探究猜想: ①若∠A=20°,∠C=50°,则∠AEC=. ②若∠A=25°,∠C=40°,则∠AEC=. ③猜想图1中∠EAB、∠ECD、∠AEC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提示:作EF∥AB). (2)拓展应用: 如图2,AB∥CD,线段MN把ABCD这个封闭区域分为I、Ⅱ两部分(不含边界),点E是位于这两个区域内的任意一点,请直接写出∠EMB、∠END、∠MEN的关系. 14 . 建设中的大外环路是我市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某工程公司承建的一段路基工程的施工土方量为120万立方,原计划由公司的甲、乙两个工程队从公路的两端同时相向施工150天完成.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公司抽调甲队外援施工,由乙队先单独施工40天后甲队返回,两队又共同施工了110天,这时甲乙两队共完成土方量103.2万立方. (1)问甲、乙两队原计划平均每天的施工土方量分别为多少万立方? (2)在抽调甲队外援施工的情况下,为了保证150天完成任务,公司为乙队新购进了一批机械来提高效率,那么乙队平均每天的施工土方量至少要比原来提高多少万立方才能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各章节典型试题

2018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练习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 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 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 与互为邻补角。+ =180°;+ =180°;+ =180°;+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90°时, ⊥ 。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a ⊥b 时,=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 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图3中,共有对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图3中,共有对内错角:与是内错角;与是内错角。 ???? ? ?????? ??????????? ? ??? ?????? ??????????????????????????? ??平移 命题、定理 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 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 1 3 4 2 a b 图3 a 5 7 8 6 1 3 4 2 b c

初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7. 1. 2. 3. 4. 5. 6. 淮南市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数学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9 20 21 22 23 24 得分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 今天是展示你才能的时候了, 只要你仔细审题. 认真答题, 把平常的水平发挥出来,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放松一点,相信自己的实力 C A ? 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 在数- 3.14, , 0, , 0.1010010001 π, 2个 C .3个 D . 4 个 、选择题(本题共 10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30分) 下列图案可以通过一个“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 A . 1 个 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5是25 的平方根 C .- 5 是(- 5)2 的算术平方根 下列图形中,由 AB ∥ CD 能得到∠ B .25 的平方根是 5 D .± 5是(- 5) 2 的算术平方根 1=∠2 的是 ( ) C ) D A B 如果 a > b ,那么下 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 a 3

初一下册数学经典易错题

初一下册数学经典易错题 一、填空题 1.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2.16的平方根为,,的平方根等于. 3.已知; ,则。 4.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3x-5和x-7,则这个正数为. 5. -1的整数部分为;小数部分为;绝对值为;相反数为. 6. 如图,在数轴上,1,的对应点是A、B,A是 线段BC的中点,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7.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 8.如果1=80,2的两边分别与1的两边平行,那么2= 。 9.已知点A(1+m,2m+1)在x轴上,则点A坐标为。 10.已知AB∥x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11.点P(a-2,2a+3)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a= . 12.将点A(1,-3)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B(a, b),则ab= .新课标第一网 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的坐标为(-1,3),如果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平移后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一点P,使△A 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个。 15.点P(a+5,a)不可能在第象限。 16.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x,y),满足,则点P在 17.方程在正整数范围内的解是_____ 。 18.已知x=1,y=﹣8是方程mx+y-1=0的解,则m的平方根是。 19.关于x的不等式(a+1)xa+1的解集为x1,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20.如果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有3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

七年级数学《平方根》典型例题及练习

七年级数学《平方根》典型例题及练习 【知识要点】 1、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 2、算术平方根: 3、平方根的性质: (1)一个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 ; (2)0 平方根,它是 ; (3) 没有平方根. 4、重要公式: (1)=2)(a (2){==a a 2 5、平方表: 【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确的个数为( ) ① -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② 6是()26-的算术平方根; ③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④ 0.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 ⑤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的算术平方根. A .0 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例2、36的平方根是( ) A 、6 B 、6± C 、 6 D 、 6± 例3、下列各式中,哪些有意义? (1)5 (2)2- (3)4- (4)2)3(- (5)310- 例4、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则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1+a B .()1+±a C .12+a D .12+±a 例5、求下列各式中的x : (1)0252=-x (2)4(x+1)2-169=0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9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3 B .3 C .±3 D .81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B 636=± D.99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9的平方根是3 B 2 4. 64的平方根是( ) A .±8 B .±4 C .±2 D 5. 4的平方的倒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4 B .18 C .-14 D .14 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6)6(2-=-- B 9)3(2=- C 16)16(2±=- D 251625162=???? ??-- 7.以下语句及写成式子正确的是( ) A 、7是49的算术平方根,即749±= B 、7是2)7(-的平方根,即7)7(2=- C 、7±是49的平方根,即749=± D 、7±是49的平方根,即749±= 8.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9-的平方根是3- B 、9的平方根是3 C 、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D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9.下列说法:(1)3±是9的平方根;(2)9的平方根是3±;(3)3是9的平方根;(4)9的平方根是3,其中正确的有 (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4个 10.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任意算术平方根是正数 B 、只有正数才有算术平方根 C 、∵3的平方是9,∴9的平方根是3 D 、1-是1的平方根 11.下列说确的是( ) A .任何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 B .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 C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平方仍是这个数 D .2a 的平方根是a ±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1)2的算术平方根是±11 B .大于零而小于1的数的算术平方根比原数大 C .大于零而小于1的数的平方根比原数大 D .任何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都是非负数 13.25的平方根是( ) A 、5 B 、5- C 、5± D 、5± 14.36的平方根是( ) A 、6 B 、6± C 、 6 D 、 6± 15.当≥m 0时,m 表示( ) A .m 的平方根 B .一个有理数 C .m 的算术平方根 D .一个正数 16.用数学式子表示“169的平方根是43±”应是( ) A .43169±= B .43169±=± C .43169= D .43169-=- 17.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A 、 1和0 B 、0 C 、1 D 、 1±和0 18.0196.0的算术平方根是( )

中考攻略: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大全+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大全+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1、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特)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特别注意a 不为零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a b x 2- =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 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3、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 五点法: (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 ,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2)求抛物线c bx ax y ++=2与坐标轴的交点: 当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 及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再找到点C 的对称点D 。将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起来,并向上或向下延伸,就得到二次函数的图像。 当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及对称点D 。由C 、M 、D 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的草图。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像,可再描出一对对称

点A 、B ,然后顺次连接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知识点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口诀----- 一般 两根 三顶点 (1)一般 一般式:)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2)两根 当抛物线c bx ax y ++=2与x 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好方程02=++c bx ax 有实根1x 和2x 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212x x x x a c bx ax --=++,二次函数c bx ax y ++=2可转化为两根式))((21x x x x a y --=。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3)三顶点 顶点式:)0,,()(2≠+-=a k h a k h x a y 是常数, 知识点三、二次函数的最值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 a b x 2-=时,a b a c y 442-=最值。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1x x x ≤≤,那么,首先要看a b 2-是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21x x x ≤≤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x=a b 2-时,a b a c y 442-=最值;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21x x x ≤≤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当2x x =时, c bx ax y ++=222最大,当1x x =时,c bx ax y ++=121最小;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 小,则当1x x =时,c bx ax y ++=121最大,当2x x =时,c bx ax y ++=222 最小。 知识点四、二次函数的性质 1、二次函数的性质

2017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E D A 2017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为对顶角的图形是() A、B、C、D、 2、调查下面问题,应该进行抽样调查的是() A、调查我省中小学生的视力近视情况 B、调查某校七(2)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C、调查某校七(5)班同学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情况 D、调查某中学全体教师家庭的收入情况 3、点3 (- P,)2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如图是某机器零件的设计图纸, 在数轴上表示该零件长度(L)合格尺寸, 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同旁内角互补 B、对顶角相等 C、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下列各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0 3= + -z y x B. 0 3= + -x y xy C. 0 3 2 2 1 = -y x D. 0 1 2 = - +y x 7、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 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女生人数为y,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y的是(). A、 ? ? ?x–y= 49 y=2(x+1)B、?? ?x+y= 49 y=2(x+1)C、?? ?x–y= 49 y=2(x–1)D、?? ?x+y= 49 y=2(x–1) 8、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12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 少道题?如果设小明答对x道题,则他答错或不答的题数为20-x. 根据题意得:() A、10x-5(20-x)≥120 B、10x-5(20-x)≤120 C、10x-5(20-x)> 120 D、10x-5(20-x)<1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案卷上. 9、电影票上“6排3号”,记作(6,3),则8排6号记作__________ . 10、 ? ? ? = - = + = 9 6 2 _________ y x y ax a时,方程组 ? ? ? - = = 1 8 y x 的解为. 1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要a∥b,需增加条件(填一个即可). 12、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200 名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限塑令”约 有名学生“不知道”. 13、甲地离学校4km,乙地离学校1km,记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km d,则d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4、解方程组 1 528 y x x y =- ? ? += ? . 15、解不等式 1 32 2 x x -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EAD=∠E=450,∠C=300, AE BC ∥,求AFD ∠的度数. 1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4cm.若其中一边长为4cm,求另外两边长. 9.9 10.1 9.9 10.1 L=10±0.1

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经典例题分析

精品文档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经典例题分析 足的x的值中,绝对值不超过11的那些整数之和【例1】满等于。 【分析】要求出那些整数之和,必须求出不等式的绝对值不超过11的整数解,因此我们应该先解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去分母,得 3(2+x)≥2(2x-1),解得:x≤8. 满足x≤8且绝对值不超过11的整数有0,±1,±2,±3,±4,±5,±6,±7,±8,-9,-10,-11. 这些整数的和为(-9)+(-10)+(-11)=-30. 【例2】如果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3(x+4)=2a+5的解大于关于x的方程 的解,那么(). 【分析】分别解出关于x的两个方程的解(两个解都是关于a的式子),再令第一个方程的解大于第二个方程的解,就可以求出问题的答案. 的解为 2a+5(x+4)=解:关于x的方程3 的方程关于x的解为 D. 由题意得.,解得因此选 ,2+c>2,那么()【例3】 . 如果 A. a-c>a+c B. c-a>c+a C. ac>-ac D. 3a>2a 【分析】已知两个不等式分别是关于a和c的不等式,求得它们的解集后,便 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由解: 所以a<0. 由2+c>2,得c>0,答案:B 满足不等式S,这四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四个连续整数的和为S,【例4】的平方差等于 . 【分析】由于四个数是连续整数,我们欲求最大值与最小值,故只须知四数之一就行了,由它们的和满足的不等式就可以求出. 解:设四个连续整数为m-1,m,m+1,m+2,它们的和为S=4m+2.

由, <19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解得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