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讲义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讲义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讲义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讲义

西昌学院基础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编讲义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

黄志秋编

西昌学院基础生物实验中心

二0一0年三月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是水产养殖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它的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和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科学实验方法和生产关键技术等。水产动物疾病生产实习是完成上述任务的重要教学环节。

本指导书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水产动物疾病种类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养殖方式如:土池塘养鱼、湖泊水库养鱼、稻田养鱼、流水养鱼、工厂化养鱼、网箱养鱼等。发生多种多样的水产动物疾病,又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产操作如:鱼苗鱼种培育、鱼类人工繁殖、活鱼运输等,也回出现不同的水产动物疾病。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掌握主要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由于水产动物疾病依各水体在渔业生产上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有,将水产动物疾病调查也作为实习内容,通过对水产动物疾病调查状况分析,提出对水产动物疾病调查的初步方案和建议。

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在本生产实习中还开展一些科学实验工作,原则上结合生产开展科学试验。通过科学实验和试验,初步掌握水产动物疾病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水产动物疾病预防方针、选择的原则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其内容包括: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原理;药物在机体内所经过的变化;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原因和防治措施。药理学的任务是指导我们合理用药,根据病理和药理作用机制,开辟、寻找新药的途径、用药的方法确定药物计量。充分发挥药物在治疗和预防上的最大效能。

(一)预防方针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

(二)药物选择的原则

1、有效性

从疗效方面考虑,首先要看药物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使患病机体

在短时间内,尽快好转和恢复健康,以减少生产上和经济上的损失,用药时应选择疗效最好的药物。高效、速效、长效是水产药物选择的发展方向。如对细菌性肠炎病,一般选择磺胺脒,制成药饵投喂,或根据病情采用药饵口服和杀菌消毒剂泼洒相结合的方法;对细菌性皮肤病,许多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和含氯消毒剂等均有疗效,但首选的应是含氯消毒剂,它能迅速杀死水产动物体表和水体中的病原菌,且效果好。

2、安全性

药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副作用或毒性,因此在选药时,既要看到它治疗疾病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引起不良作用的一面。有的药物疗效虽好,但是毒性太大,选药时不得不放弃,而改用疗效较好,毒性较小的药物。如敌敌畏,治疗甲壳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杀虫效果显著,但它不仅污染水体,而且经常使用容易积累,影响机体健康,因此选药时,应选杀虫效果比它稍差的敌百虫。水产药物的安全性应考虑:药物对水产动物本身毒性损害、药物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和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

3、方便性

水产药物除少数情况下使用注射法和涂抹法直接对个体用药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间接对群体用药,如口服法、全池泼洒法。因此,在防治某种疾病时一定要考虑操作是否方便。例如针剂类药物,费工费时,个体太小难以操作。

4、廉价性

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除观赏鱼或繁殖个体外,绝大多数用药量很大。因此,在保证疗效和安全的原则下,尽可能选用廉价易得的药物。昂贵的药物养殖者是不会接受。

二、渔用药物使用要求

1、渔用药物的使用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

2、水生动植物增养殖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3、渔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与没有生产执行的渔药。

4、积极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渔药,提倡使用水产专用渔药、生物源渔药和渔用生物制品。

5、病害发生时应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

6、食用鱼上市,应有相应的休药期(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休药期的长短,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限量符合NY5070要求。

7、水产饲料中药物的添加应符合NY5072要求,不得选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

三、影响药物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药物的作用与其理化性质、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可以说是药物理化性质及化学结构在动物机体中的反应。如重金属盐类易与机体蛋白质发生化学结合反应,使之沉淀,因而可发生刺激、收敛或腐蚀作用;对氨基苯甲酸(PABA)是某些细菌的生长物质,磺胺类药物由于与其化学结构上的相似,能发生竞争性抑制,而表现其结构作用。

2、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量可明显影响药物的作用。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药物作用越强。通常药物的剂量分:最小有效量、常用剂量、极量、中毒量、致死量。能产生效应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机体能忍受而不显中毒症状的最大剂量为极量。超过极量,引起机体中毒的剂量称为中毒量。超过中毒量,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量。剂量的选择范围一般是在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这个范围称为安全范围。良好的药物一般应有较大的安全范围。药物的剂量范围应灵活掌握,既要发挥药物的有效作用,又要避免其不良反应。如使用硫酸铜杀灭中华鳋时,一般一次全池泼洒的用量最高不能超过0.7mg/kg(相当于铜离子0.24mg/kg),高于此浓度则易引起鱼、虾的死亡,但低于0.2mg/kg(相当于铜离子0.07mg/kg),对寄生虫无效。

3、药物的剂型与给药途径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是因吸收速率不同,导致体内浓度差别而引起的。一般药物的分子越小,越易被吸收,晶体比胶体易吸收,液体比固体易吸收,水溶性比脂溶性易吸收。以口服剂型而言,溶液剂吸收的速度最快,散剂其次,片剂最慢。给药途径以注射法吸收的速度最快,口服法其次,浸洗法或泼洒法最慢。

4、药物的蓄积当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大于药物自体消除的速度时,就会产生蓄积作用。在反复用药时,因体内解毒或排泄障碍而发生的中毒,称为蓄积性中毒。由蓄积而产生毒害的药物.(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种类水产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依其种类而异。如鲑科鱼类比草、鲢鱼对硫酸铜敏感。鲈鱼、真鲷、淡水白鲳、鳜鱼比鲤科鱼类对敌百虫敏感。即便是同一种类,在其不同年龄和生长阶段也存在差异。如四大家鱼鱼苗比其成鱼对漂白粉敏感;虾、蟹类等幼体比其成体对碱性绿敏感。

2、机体的机能状态

机体的机能状态也会明显影响药物的作用。机能活动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反应也不同。如鱼、虾等冷血动物,不会发烧,因而退热药对水产动物没有作用;若机体肝功能受损,可导致某些药物代谢酶的减少;肾功能受损,可造成药物蓄积。因此,在使用氯霉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传染性疾病时,应慎用或减少用药量。

(三)病原体方面的因素

1、病原体的耐药性耐药性是生物与化学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凡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才能达到原来在较小剂量时即可获得的药理作用的现象,称为耐药性,又称为抗药性。一些病原体在反复接触同一种药物后,其反应性不断减弱,以至最后病原体已能抵抗该药物,而不被杀灭或抑制。如液化气单胞菌对低剂量的氯霉素或土霉素极易诱发耐药性,以至于以后大剂量应用亦无效。耐药性的产生与长期反复地使用同一药物、施药技术不当和施药量过低有关。因此,选择药物时,宜采取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或混用的办法,来避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2、病原体的类型和数量病原体的类型和数量都对药物的作用有影响。一般革兰氏阳性菌比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消毒剂敏感。同时,病原体数量越多,抗菌消毒剂作用就越弱。

(四)环境方面的因素

水的理化性质与药效有密切的关系。

1、pH值

有的药物在碱性水中药效增强(如敌百虫、氯霉素),但大多数则减弱(如漂白粉),有的甚至失效(如土霉素、四环素)。以漂白粉为例,漂白粉中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钙,遇水后产生次氯酸(HClO)与次氯酸离子(ClO-),两者的比例受PH值的影响。当水温20oC时,次氯酸(HClO)与次氯酸离子(ClO -)的比例与pH值的关系可见表3-3。

表3-3 次氯酸与次氯酸离子在不同pH值水中的比例

(水产动物用药问答300题,朱选才,1998)

pH 8 7 6

HClO(%)29 80 97.5

ClO-(%)71 20 2.5

由表可见,pH值越低,次氯酸分子(HClO)越多, 次氯酸离子(ClO-)越少。因为次氯酸离子带负电荷,难以靠近带负电荷的细菌壁,所以消毒效果较差,次氯酸分子与次氯酸离子的杀菌力的比约为100∶1。所以,池水的pH值越低,次氯酸分子越多,漂白粉的杀菌效果就越好。

2、温度

药物的毒性、药效与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水温升高,药物的毒性增强;水温越高,药效越好,不少药物在低温环境下(水温低于10oC)疗效明显下降。如碱性绿在5oC和15oC池水中,药效相差3.7倍。

3、有机物

由于不少药物,如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等,可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因此,肥水池的用药量应适当提高,否则会影响药效。

4、溶解氧

一般来说,水中的溶解氧越低,药物对鱼等水产动物的毒性就越大。如硫酸铜、漂白粉在低溶解氧水中比在高溶解氧水中具有更大的毒性和药效。

5、硬度

水的硬度往往也会影响有些药物的毒性和药效。如硫酸铜在硬水中,会与碳酸盐作用,生成蓝色的碱性碳酸盐,从而降低药效。因此,它在软水中比在硬水中具有更大的药效。

四、给药方法和施药技术

如果给药方法不当,即使有特效药,也难以达到用药的预期目的,甚至还会对患病机体增加危害。因此应根据发病对象的具体情况和药物本身的特性,选用适宜的给药方法。

目前,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常用的给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给药方法

1、遍洒法

遍洒法又称全池泼洒法,即将药物充分溶解并稀释,再均匀泼洒全池,使池水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以杀灭水产动物体表及水中的病原体。此法杀灭病原体较彻底,但安全性差,用药量大,副作用也较大,对水体有一定的污染,使用不慎易发生事故。此法可用于预防和治疗。

2、浸洗法

浸洗法又称浸浴法,即将水产动物置于较小的容器或水体中进行高浓度,短时间的药浴,以杀死其体外的病原体。此法用药量少,疗效好,不污染水体,但操作较复杂,易碰伤机体,且对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无杀灭作用。一般只作为水产动物转池、运输前后预防性消毒使用。

浸洗法必须先确定浸洗的对象,然后在准备好的容器内装上水,记下水的体积,按浸洗要求的药物浓度,计算和称取药物并放入非金属容器内,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记下水温,最后把要浸洗的对象放入药液容器中,经过要求的浸洗时间后,将其直接放入池中或经清水洗过后再放入池中。

浸洗法用药应注意:浸洗的时间应根据水温、药物浓度、浸洗对象的忍耐度等灵活掌握;捕捞,搬

运水产动物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机体受伤;浸洗程序不可颠倒,即应先配药液,后放浸洗对象。

3、挂袋挂篓法

挂袋挂篓法又称悬挂法,即将盛有药物的袋或篓挂在食场的四周,利用水产动物进食场摄食的机会,达到消毒的目的。一般易腐蚀的药物放在竹篓内,不易腐蚀的药物装在布袋内。此法用药量少,方法简便,毒副作用小,但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有当水产动物到挂袋或挂篓的食场吃食和活动时,才有可能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此法只适用于预防和疾病早期的治疗。

挂袋挂篓法应先在养殖水体中选择适宜的位置,然后用竹杆、木棒等扎成三角形或方形框,并将药袋或药篓悬挂在各边框上,悬挂的高度根据水产动物的摄食习性而定。漂白粉挂篓法,每篓装漂白粉100克,每个食场挂3-6只。挂在底层的,应离底15-20厘米,篓口要加盖,防止漂白粉浮出篓外;挂到表层的,篓口要露出水面。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法,每袋装硫酸铜100克,硫酸亚铁40克,每个食场挂3只。每天换药一次,连挂3-6天。

采用挂袋挂篓法用药应注意:食场周围药物浓度要适宜。过低水产动物虽来摄食,但杀不死病原体,达不到消毒的目的;过高水产动物不来摄食,也达不到用药目的。药物的浓度宜掌握在水产动物能来摄食的最高忍耐浓度及高于能杀灭病原体的最低浓度,且该浓度须保持不短于水产动物摄食的时间,一般须挂药3天。放药前宜停食1-2天,保证水产动物在用药时前来摄食。

4、涂抹法

涂抹法又称涂擦法,即在水产动物体表患处涂抹较浓的药液或药膏,以杀灭病原体。此法用药量少、安全、副作用少,但适用范围小。此法适用于治疗繁殖个体、名贵水产动物体表疾病。

涂抹法的具体操作是将患病水产动物捕起,用药时用一块湿纱布或毛巾将其裹住,然后将药液涂在病灶处。

涂抹药物时应注意:将头部稍提起,以免药物流入口腔、鳃而产生危害。

5、浸沤法

浸沤法是将中草药扎成捆,浸泡在池塘上风处或进水口处,让浸泡出的有效成分扩散到池中,以杀灭或抑制水产动物体表和水中的病原体。此法药物发挥作用较慢,一般只适用于预防。

6、口服法

口服法又称投喂法,即将药物或疫苗与水产动物喜欢吃的饲料拌匀后直接投喂或制成大小适口、在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饵投喂,以杀灭水产动物体内的病原体。此法用药量少,使用方便,不污染水体,但只对那些尚有食欲的个体有作用,而对病重者和失去食欲的个体无效。此法适用于预防和治疗。

口服药量一般是根据每kg水产动物的体重来计算的;也有按每kg饲料的重量来计算的。口服药物使用一次,一般达不到理想的疗效,至少要投喂一个疗程(3-5天)。药饵的制作应根据水产动物的摄食习性和个体大小,用机械或手工加工,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浮性药饵和沉性药饵。

浮性药饵的制作:将药物与水产动物喜欢吃的商品饲料,如米糠、麦麸等均匀混合,加入面粉或薯粉作粘合剂(1:0.3)和适量水,经饵料机加工成颗粒状,直接投喂或晒干备用。或者先将水产动物喜欢吃的嫩草切成适口大小,再将药物和适量粘合剂均匀混合,加热水调成糊状,冷却后拌在嫩草上,凉干后直接投喂。

沉性药饵的制作:将药物与水产动物喜欢吃的商品饲料,如豆饼、花生饼等均匀混合,加入粘合剂(1:0.2)和适量水,经饵料机加工成颗粒状,直接投喂或晒干备用。

投喂药饵时应注意:药饵要有一定的粘性,以免遇水后不久即散,而影响药效,但也不宜过粘;计算用药量时,不能单以生病的品种计算,应将所有能吃食的品种计算在内;投喂前应停食1-2天,保证水产动物在用药时前来摄食;投喂量要适中,避免剩余。

7、注射法

注射法是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入胸腔、腹腔或肌肉,以杀灭水产动物体内的病原体。此法用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高(药物注射),预防效果佳(疫苗、菌苗注射),但操作麻烦,容易损伤机体。此法一般只在繁殖个体、名贵水产动物患病及人工注射疫苗时采用。

注射用药应注意:先配制好注射药物和消毒剂;注射器和注射部位都应消毒;注射药物要准确,快速,勿使水产动物机体受伤。

上述几种给药方法,除了注射法和口服法属于体内用药外,其他给药方法均属体外用药。体外用药一般是发挥局部作用的给药方法。体内用药除驱肠虫药和治疗肠炎病的药(发挥局部作用)外,其他主要是发挥吸收作用的给药方法。

(二)施药技术

1、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

栖息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当它们生病给药时,为了使其吸收和取得疗效,首先应保证让药物进入肌体内。给药方法不同,吸收的速度就一样,药物在体内浓度也有区别,因而影响了药物的作用。

选用那种给药方法可根据鱼池的条件、鱼的密度、水体环境、病情轻重和鱼体大小而定。通常大量处置以药浴和口服较适宜,对亲鱼或养殖数量少及观赏鱼在处置时可使用注射或局部涂抹法。

2、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为病鱼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可根据病原、病原体种类、病原体数量、肌体状况和药物的理化性质来确定。如细菌性鱼病病变部位在鳃或体表,通常用药浴或涂抹效果较好;而病变部位在消化道或体内的则用口服或注射法效果较好;在药物理化性质方面,对水溶性药物一般用口服也可用药浴法治疗,而对不溶的药物只能口服而不能用药浴法。

3、治疗后对治疗效果的判断

对药物效果判断可从两方面进行:

(1)根据死亡情况判断:投药后3-5日内,死亡数量明显减少,表明有效,治疗5日后死亡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无效。

(2)根据摄食量来判断:投药后摄食能力恢复,说明有效,投药后摄食无明显变化,说明无效。

(四)用药注意事项

1、对症下药。

2、正确掌握使用方法。

3、准确计算药量。

4、注意观察效果。

5、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五、水产动物常见疾病流行、症状、常用药物防治介绍

(一)病毒性水产动物疾病

(1)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病原是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该病症状除了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水面,反应迟钝,摄食减少或停止外。主要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①“红肌肉”型。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均呈红色,鳃瓣则严重失血,出现“白鳃”。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体长7-10厘米)较常见。

②“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仅局部出现点状充血。这种类型一般见于在较大的草鱼种(体长13厘米以上)上出现。

③“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的充血现象均不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部分或全部呈鲜红色,肠系膜、脂肪、鳔壁等有时有点状充血。肠壁充血时,仍具韧性,肠内虽无食物,但很少充有气泡或黏液,可区别于细菌性肠炎病。这种类型在各种规格的草鱼种中都可见到。

上述三种类型的病理变化可同时出现,亦可交互出现。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是我国草鱼鱼种培养阶段为害最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2.5-15厘米的草鱼和1足龄的青鱼,有时2足龄以上的草鱼也患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诸省市,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甚,近年来在华北地区也有发生。流行严重时,发病率达30%-40%,死亡率可达50%左右,严重影响草鱼养殖。每年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27℃以上最为流行,水温降至25℃以下,

病情逐渐消失。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带病毒的草鱼、青鱼以及麦穗鱼等,从健康鱼感染病毒到疾病发生需7-10天。一旦发生,常导致急性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该病一旦发生,彻底治疗通常比较困难,故强调预防。

①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引进鱼种。

②坚决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200mg/kg,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20mg/kg,或漂白粉精(含有效氯60%)10mg/kg消毒,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

③注射疫苗,进行人工免疫。6厘米以下的鱼种,腹腔注射10-2浓度疫苗0.2毫升左右;8厘米以上鱼种为0.3-0.5毫升;20厘米以上的,每尾注射疫苗1毫升左右。可用浸浴法进行人工免疫,即用0.5%疫苗液,加茛菪碱使最终浓度为10mg/kg,尼龙袋充氧浸浴3小时。或尼龙袋充氧,0.5%疫苗液浸浴夏花24小时。

④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或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0.3mg/kg 或漂白粉精0.1-0.2 mg/kg。

⑤治疗时,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遍洒后,可再用大黄粉,按每100kg鱼体重用0.5-1.0kg计算,拌入饲料内或制成颗粒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⑥每万尾鱼种用水花生4kg,捣烂后拌入250克大蒜、少量食盐和豆粉制成药饵,每天投喂2次,连续3天。

⑦50%大黄、30%黄柏、20%黄芩制成三黄粉,再用三黄粉250克、麸皮4.5kg、菜饼1.5kg、食盐250克制成药饵,投喂50kg鱼,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

⑧口服植物血球凝集素(PHA),每kg鱼日用量4mg,隔天喂1次,连续2次,或用浓度5-6 mg/kg 的PHA溶液浸洗鱼种30min。此外,还可用注射法,每kg鱼注射PHA4-8mg。

⑨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如定期加注清水,高温季节注满池水,以保持水质优良和水温稳定;投喂优质且适量的饲料,定期泼洒生石灰,食场周围定期用漂白粉或漂粉精消毒。还可以采用稻田培育草鱼种的方法预防疾病。

(2)痘疮病(又名鲤痘疮病)

痘疮病病原是鲤疱疹病毒(Herpes-virus cyprini)。

该病症状是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薄而透明的灰白色小斑状增生物,以后小斑逐渐扩大,互联成片并增厚,形成不规则的玻璃样或蜡样增生物,形似癣状痘疮。背部、尾柄、鳍条和头部是痘疮密集区,严重的病鱼全身布满痘疮,病灶部位常有出血现象。

该病流行情况:早在1563年就有该病记载,流行于欧洲,现在朝鲜、日本及我国的湖北、江苏、云南、四川、河北、东北和上海等地均有发生,大多呈局部散在性流行,大批死亡现象较少见。主要发生在一足龄以上鲤鱼,鲫鱼可偶尔发生,同池混养的其他鱼则不感染。该病流行于秋末至春初的低温季节及密养池。水温在10-15℃时,水质肥沃的池塘和水库网箱养鲤中易发生。当水温升高或水质改善后,痘疮会自行脱落,条件恶化后又可复发。本病通过接触传播,也有人提出单殖吸虫、蛭、鲺等可能是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以防为主。

①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患有痘疮病渔场进鱼种,不用患过病的亲鲤繁殖。

②流行地区应改养对本病不敏感的鱼类。

③做好越冬池和越冬鲤鱼的消毒工作,调节池水PH,使之保持在8左右。

④秋末或初春时期,应注重改善水质或减少养殖密度。

⑤发病池塘应及时灌注新水或转池饲养。

(3)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原是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该病症状是病鱼游泳失衡,常做上下回转游动。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并有充血,肛门处常拖一条线形黏液便。剖腹后观察,肠内无食而充满透明或乳白色黏液,肠壁薄而松弛,幽门部、胰脏有点状出血,肝、脾、肾、心脏贫血苍白。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虹鳟发眼卵时带入。在我国主要为害14-70

日龄的虹鳟鱼苗和鱼种,开食后2-3周的发病率最高,发病后的死亡率为50%-100%。东北三省、陕西、山东、甘肃以及台湾等地均曾发现。该病毒可经鱼卵进行垂直传播,也可由病鱼的粪、分泌物排入水中作水平传播。此病在10-15℃时流行,10℃以下或15℃以上发病较少,病情也较轻。2-3周的鱼苗发病常呈急性型,几天之内可大批死亡;体重1克以上的幼鱼,大多为慢性型,每天死少量,但持续时间长。20周龄以上的幼鱼,一般不再发生此病。本病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

防治方法:疾病治疗十分团难,应以预防为主。

①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得将带有IPNV的鱼卵、鱼苗、鱼种和亲鱼引进及输出。

②发现疫情,应坚决果断地将病鱼池中的苗、种销毁,并用漂白粉、强氯精、优氯精等含氯消毒剂消毒鱼池。

③发眼卵用碘伏(PVP-I)浸洗,浓度为有效碘50mg/kg,洗浴15min。

④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降低水温(10℃以下)或提高水温(15℃以上)来控制病情发展。

⑤刚开始发病时,可用碘伏拌饵投喂,每kg鱼体重每天用有效碘1.64-1.91克,须连喂半月,可控制病情发展。

(4)鱼淋巴囊肿病

鱼淋巴囊肿病病原是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Virus)。

该病症状是病鱼的头部、躯干、鳍、尾部及鳃上长出单个或成群的珠状肿物,肿物大多延血管分布,颜色呈白色、淡灰色至黑色,成熟的肿物可轻微出血,甚至形成溃疡。有时淋巴囊肿还可见于肌肉、腹膜、肠壁、肝、脾及心脏的膜上。对淋巴囊肿进行组织切片,可观察到在细胞胞浆中存在嗜碱性包涵体。

该病流行情况:淋巴囊肿是世界性鱼病,多种海水鱼、咸淡水鱼及淡水鱼类均受害,受危害严重的鱼类主要有鲈形目、鲽形目和鱼屯形目。我国养殖的石斑鱼、鲈鱼、牙鲆、大菱鲆、东方鱼屯、真鲷、鲈鲷、红斑笛鲷及平鲷也有发生。本病在10月至翌年5月,水温10-25℃时为流行高峰期,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对2龄以上的鱼,一般不引起死亡,但鱼体较瘦,外表难看,失去商品价值。本病可通过接触感染、消化道感染,网箱养殖的感染率可达60%以上,池塘养殖的感染率为20%-27%。。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综合预防。

①人工繁殖用亲鱼应严格检疫,以确保无病毒感染;不购买带有此病症的苗种鱼进行养殖。

②鱼池进行彻底清塘。

③发现病鱼及时捞除并销毁,避免与病池中的鱼、水接触。

④病池应全池遍洒杀菌药,以防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5)鳗狂游病(又称狂奔病、昏头病等)

鳗狂游病病原是鳗冠状病毒样病毒(Eel Coronavirus-like Virus)。

该病症状是患病鳗首先出现异常抢食,接着停止摄食,离群独游,之后在水面呈挣扎状急游,片刻后沉入水中,再上浮作挣扎状游动,张口呼吸,并无力地聚集在排污口,直至死亡。病鳗肌肉痉挛,躯体扭曲,肝区肿大,鳍和胸部充血。解剖可见,肝脏肿大,肝、肾和心脏严重充血、出血。

该病流行情况:鳗鲡狂游病在我国广东、福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欧洲鳗和非洲鳗,其中当年鳗及2龄鳗最易受害,死亡率高,且在同一池塘中总是大鳗先死。流行季节为4-10月,5-8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必须强调预防,以下措施供参考。

①在鳗池上设置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

②注意保持池水环境清洁和相对稳定,防止水质、水温变化过大。

③发病季节中应控制投饵量,宜少不宜多,饵料中可按要求添加抗菌药和驱虫药,以增强鱼体健康。

④发病季节,用二氯异氰尿酸钠0.2-0.3mg/kg,或三氯异氰尿酸0.1-0.2mg/kg、二氧化氯0.5mg/kg 遍洒消毒,每半月左右一次。

(6)鳗出血性张口病

鳗出血性张口病病原认为是一种披膜病毒。

该病症状是患病鳗鲡表现为严重出血,主要是颅腔出血,其次是口腔及头部肌肉出血。病鱼骨质疏松,易发生骨碎裂,颅腔出现“开天窗”;齿骨与关节骨之间的连接处松脱,口腔常张开,不能闭合。肝、脾、肾肿大,极度贫血。对病鳗血液进行超薄切片观察,在血细胞内可见到病毒颗粒。

该病流行情况:此病发生在福建、广东,主要危害日本鳗鲡,多数呈散在性流行,大范围流行比较少见,发病后有一定的死亡率。主要流行于夏季,一足龄以上日本鳗易于发生。此病流行尚无明显规律,往往当年发生后,隔年并不一定流行。

防治方法:目前主要是在综合性预防的基础上,全池遍洒杀菌药,以防细菌感染。

(7)鳜鱼暴发性传染病

鳜鱼暴发性传染病病原暂定为鳜鱼病毒(SCV)或鳜传染性肝、肾坏死病毒(SILRNV)。

该病症状是病鱼口腔周围、鳃盖、鳍条基部、尾柄处充血,有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有蛀鳍现象;大部分鱼鳃贫血,剖腹后,可见肝、脾、肾上有出血点,肝肿大,常可见坏死斑,胆囊肿大。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发生于单养鳜鱼鱼池中,主要发生于鱼种和成鱼养殖阶段,大多呈急性流行,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可达50%-90%。发病季节在广东省为5-10月。

防治方法:由于单养鳜鱼是用活杂鱼做饵料,故除要求做好常规的清塘消毒及活杂鱼消毒以外,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8)鲈鱼疱疹状病毒病

鲈鱼疱疹状病毒病病原是疱疹状病毒。病毒颗粒呈20面体构造,大小100-500毫微米。

该病症状是病鱼头部、躯干部、尾部、鳍和眼球等表面形成潜在的小水疱样异物,多时集合成块状。病鱼的游动、摄食均正常,一般不直接造成死亡。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一般在夏初和夏季的高温期发生,于水温下降期消失。

防治方法:在发病季节,避免分池、倒池、分选等操作。不要移动病鱼网箱,以免疾病传播。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9)牙鲆弹状病毒病

牙鲆弹状病毒病病原是牙鲆弹状病毒(Rhabdovirus olivacens)。

该病症状是病鱼体表和鳍充血或出血,腹部膨胀,内有腹水。解剖鱼体,肌肉、肠黏膜的固有层出血,生殖腺的结缔组织充血或出血。

该病流行情况:此病1986年日本首次报道。山东的青岛、威海、荣成等地室内水泥池养殖的牙鲆发现有此病症。发病季节为冬季和早春,在水温10℃时牙鲆的死亡率可高达60%。本病主要危害牙鲆,人工感染对真鲷、黑鲷有强烈的致病性。从香鱼中也分离到此病毒,对虹鳟也有致病作用。此病主要分布于日本,近年来我国山东沿海有类似此病症。

防治方法:

①孵化用水经紫外线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②受精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25mg/kg浸洗15min。

③将养殖水温保持在15℃以上,可有效地防止本病发生。

(10)对虾白斑症病毒病

对虾白斑症病毒病病原是白斑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又称中国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chinensis baculovirus)或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baculovirus)。

该病症状是病虾首先停止吃食、空胃;反应迟钝,游泳不规则,时而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水底;体表甲壳内表面出现白斑,发病后期腹部变白,有的体色微红,甲壳容易剥离,血淋巴不凝固、混浊。

该病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中国对虾幼虾及成虾养殖期(幼体期发病不显著),感染率达100%,死亡率90%以上。除中国对虾外,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墨节对虾等也会被感染。流行于我国沿海及东南亚各国。18℃以下为隐性感染,水温20-26℃时发病猖獗,为急性暴发期。

防治方法:对虾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根本措施是强化饲养管理,进行全面综合预防。

①彻底清淤消毒。

②严格检测亲虾,杜绝病原从母体带入。

③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并经过滤和消毒。

④受精卵在进入孵化池前,用PVP-1(聚乙烯吡咯烷酮碘)50mg/kg浸洗0.5-1min。

⑤放养无病毒感染的健壮苗种,并控制适宜的密度。

⑥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0.2%-0.3%的稳定维生素C 。

⑦保持虾池环境因素稳定,避免人为地惊扰。

⑧虾池设立增氧机,任何时候保证溶解氧不低于5mg/kg。

⑨加强巡池、多观察,发现池水变色要及时调控,不采用大排大灌换水法,应多次少量,遇到流行病时,暂时封闭不换水。

⑩防止细菌、寄生虫等继发性疾病,或采取相应药物防治。

(11)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病原是肝胰腺细小样病毒[Hepatopancereatic parvovirus(简称HPV)]。

症状是病虾外观无明显特殊症状。幼体被感染后行动不活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很少蜕皮,体表常挂有污物,或固着许多共栖性生物,养殖期的幼虾或成虾,虾体瘦弱,体色较深,甲壳表面有大量黑色斑点。有的甲壳变软,腹部肌肉变白,抗逆能力差,容易继发性感染细菌性疾病。该病毒侵犯肝胰腺管上皮,组织切片观察,可见细胞核内有包涵体(HE染色)。严重感染时肝胰腺变白、萎缩、坏死。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主要危害中国对虾,墨节对虾、斑节对虾、万氏对虾等也可被感染。为一种慢性病,中国对虾感染率可达到70%-80%,幼体期病情较重,死亡率在50%-90%。随个体增长,病情减轻,亲虾多呈隐性感染而带毒。分布地区主要是我国,东南亚、墨西哥湾和澳洲、非洲等地也有发现,无明显季节性。

防治方法:同白斑症病毒病。

(12)河蟹呼肠弧病毒病

河蟹呼肠孤病毒病病原是一种河蟹的呼肠孤的病毒,关于该病病原的详细情况目前尚缺乏研究。

该病症状是病蟹甲壳有红色斑点病灶,鳃呈红棕色,病蟹四肢局部或全部麻痹,蜕壳困难;常常爬到池边浅滩处蜕壳,因四肢麻痹,在池边浅滩处死亡。

该病流行情况:主要危害幼、成蟹,发病季节为5-9月。

防治方法: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预防。

①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新。

②养殖密度要合理,不宜过大。

③用煤酚皂溶液消毒用具、浸浴病蟹。

(二)细菌性鱼虾蟹类疾病

(1)鱼细菌性烂鳃病(乌头瘟)

烂鳃病病原是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

该病症状是病鱼游动缓慢,且常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头部尤甚。病鱼鳃丝腐烂,呈“白鳃”沾有污泥,鳃丝软骨也外露,末端膨大,鳃盖骨内表皮常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称“开天窗”。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腐烂、溃烂和“侵蚀性”出血。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为淡水鱼养殖中广泛流行的一种鱼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鳙、鲤、鲫、鲂等都可发生。近年来,名优鱼养殖中,鳗鲡、鳜、淡水白鲳、加州鲈等多有因该病而引起大批死亡的病例。本病在全国各地终年均有发生,水温15℃以下的季节较少见,通常呈散发性。20℃以上时开始流行,流行的最适温度是28-35℃。不论鱼种或成鱼饲养阶段均可发生。由于致病菌的宿主范围很广,野杂鱼类也都可感染,因此,容易传染和蔓延,本病常易与赤皮病、肠炎病并发。

防治方法:

①向当地鱼药厂购买或自制细菌性烂鳃病疫苗,在鱼的背鳍、胸鳍基部或背部肌肉进行注射,其用量随鱼体大小而定。注射前,宜用五万分之一的晶体敌百虫消毒麻醉鱼体3-4min。

②购买细菌性烂鳃病疫苗辅以佐剂浸泡。

③草食性动物的粪便是纤维黏细菌的传播媒介,因此,鱼池施肥必须用己发酵的肥。

④纤维黏细菌在0.7%食盐水中难以生存,故在鱼种进塘时,用2%-2.5%的食盐水浸洗鱼种10-20min。

⑤发病季节,遍洒生石灰15-20mg/kg,每半月1次。

⑥全池遍洒漂白粉1mg/kg;也可用二氯异氰脲酸钠或三氯异氰脲酸0.3-0.5 mg/kg。

⑦大黄用20倍0.3%浓度的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成2.5-3.7mg/kg。

⑧用五倍子、水辣蓼、地锦草、乌桕等中草药防治,也具疗效。

(2)鱼细菌性肠炎病(烂肠瘟)

肠炎病病原是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Aeromonas punctata f. Intestinalis)。

该病症状是疾病早期,除鱼体表发黑、食欲减退外,外观症状并不明显。剖腹后,可见局部肠壁充血发炎,肠道中很少充塞食物。随着疾病的发展,外观常可见到病鱼腹部膨大、鳞片松弛、肛门红肿,从头部提起时,肛门口有黄色黏液流出。剖腹后,腹腔中有血水或黄色腹水,全肠充血发红,肠管松弛,肠壁无弹性,轻拉易断,内充塞黄色脓液和气泡,有时肠膜、肝脏也有充血现象。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是草鱼、青鱼的常见病,1冬龄以上草鱼危害严重,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成为草鱼的三大主要病害。在罗非鱼、黄鳝养殖中也出现典型的肠炎病,死亡率较高。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4-9月。最先发病的鱼,身体均较肥壮,贪食是诱发因子之一。特别是鱼池条件恶化,淤泥堆积,水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和投喂变质饵料时容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

①此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因此,要控制养殖水体的环境及加强饲养管理。如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饵料新鲜,切实做到“四消”、“四定”,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

②地锦草、铁苋菜、水辣蓼按每50kg鱼用干草250克或鲜草1-1.25kg,每天1次,连续3天。如与石灰乳(20mg/kg)联用,则效果更好。

③将大蒜头捣烂,制成每kg含200克大蒜的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3天。

(3)鱼赤皮病(又名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瘟、擦皮瘟等)。

赤皮病病原是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该病症状是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鱼体两侧及腹部尤为明显;蛀鳍。在鳞片脱落和鳍条腐烂处,常有水霉菌寄生。鱼的上、下颌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病鱼行动缓慢,离群独游于水面。病情严重的病鱼,在鳞片脱落和鳍条腐烂的地方往往有水霉寄生。本病病原菌不能侵入健康鱼的皮肤。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是草鱼、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鱼种和成鱼。我国各养鱼地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华东、华南、华中等地,终年可见。常在春末夏初与烂鳃、肠炎病并发。疾病的发生大多与在捕捞、运输、分养过程中的鱼体受损有关。此外,体表因寄生虫寄生也可诱发此疾病。

防治方法:

①生石灰彻底清塘。放养、搬运等操作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并及时杀灭鱼体表寄生虫。

②鱼种放养前,用漂白粉5-10mg/kg溶液浸洗20-30min。药浴时间视水温和鱼体忍受力灵活掌握。

③流行季节或发病初期,用漂白粉1 mg/kg全池遍洒,或漂白粉食场挂篓。

(4)白头白嘴病

白头白嘴病病是一种黏球菌(Myxococcus sp.)。

该病症状是病鱼自吻端至眼球处的皮肤色素消退,呈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造成呼吸困难,口周围皮肤溃烂,黏附有絮状物,隔水观察,可见“白头白嘴”症状,但将病鱼捞出水面,症状则不明显。个别病鱼颅顶充血,呈现“红头白嘴”症状。最终,病鱼体瘦发黑,反应迟钝,漂游在下风近水面处,不久即死

该病流行情况:危害草鱼、青鱼、鲢、鳙、鲤、加州鲈等的鱼苗和夏花鱼种,尤其对夏花草鱼的危害最大。一般鱼苗饲养20天左右,如不及时分塘,就易暴发此病。本病发病快,传染迅猛,死亡率高。流行于每年的5-7月,5月下旬开始,6月份为发病高峰,7月下旬以后少见。

防治方法:

①鱼苗饲养密度要合理,夏花鱼种应及时分塘。

②漂白粉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成1 mg/kg。

③大黄浸出液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成2.5-3.7 mg/kg。

④五倍子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成2-4 mg/kg。

(5)疖疮病(瘤痢病)

疖疮病病原是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Aeromonas punctata f.furunculus)。

该病症状是鱼体躯干的局部组织上有一个或几个脓疮,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的两侧。病灶存在于皮下肌肉内,病灶内部肌肉组织溶解、出血、渗出体液,有大量细菌和血球。触摸有柔软浮肿感,隆起皮肤先是充血,以后出血,再发展到坏死、溃烂、形成溃疡口。

该病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鲤鱼,鲢、鳙鱼则不多见。无明显流行季节,四季都有出现,一般为散在性发生。此病通常发生于一龄以上的鱼,不引起流行病。我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但发病率较低。

防治方法:

①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不宜过高,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②发病后,用磺胺甲基嘧啶每kg体重200mg,磺胺二甲嘧啶或磺胺甲基异恶唑每kg体重100mg,投喂4-5天。

③抗生素类药物内服,每kg鱼体重每日量,盐酸土霉素50-70mg,连用10天;四环素75-100mg,连用10天。

(6)竖鳞病(又称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等)

竖鳞病病原是水型点状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unctata f.ascitae)。

该病症状是疾病发生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之后,病鱼身体前部或胸腹部鳞片像松球一样向外张开,鳞片基部囊内水肿,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用手轻压鳞片,渗出液从鳞囊中溢出,鳞片也随之脱落。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并有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肌肉浮肿等体表症状。剖腹后,腹腔内积有腹水,肝、脾、肾等内脏肿大、色浅等综合症状,病鱼表现出游动迟缓,呼吸困难,身体失去平衡,最终死亡。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为鲤、鲫等鱼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乌鳢、月鳢、宽体鳢等也常有发生,草、青、鳙鱼也偶有发生。此病通常在成鱼和亲鱼养殖中出现,发病后的死亡率为50%左右,严重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鲤、鲫、金鱼竖鳞病主要发生于春季,水温为17-22℃时,以北方地区非流水养鱼池中较流行;乌鳢、月鳢等则在夏季,水温为25-34℃时为发病高峰期,流行于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区,且大多呈急性流行。疾病的发生大多与鱼体受伤、池水污浊、投喂变质饵料及鱼体抗病力降低有关。

防治方法:

①发病季节,用含氯消毒剂(如强氯精、优氯精、漂白粉精、二氧化氯等)全池遍洒预防。

②鱼种放养时,用浓度为3%的食盐水浸洗鱼种10-15min。

③用复方新诺明(每kg鱼用6克)、或卡那霉素(每kg鱼用6克)口服,每天1次,连服4-6天,治疗乌鳢竖鳞病。

④磺胺二甲氧嘧啶(每kg鱼用100-200mg)口服,每天1次,连用5天,治疗鲤、鲫竖鳞病。

(7)打印病(腐皮病)

打印病病原是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tata sub.punctata)。

该病症状是病灶大多发生在肛门附近两侧或尾柄部位。初期症状是病灶处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出血性红斑,随后,红斑处鳞片脱落,表皮腐烂,露出肌肉,坏死部位的周缘充血发红,形似打上一个红色印记。随着病情发展,病灶直径逐渐扩大,肌肉向深层腐烂,甚至露出骨骼,病鱼游动迟缓,食欲减退,鱼体瘦弱,直至衰竭而死。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是鲢、鳙鱼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团头鲂、黄尾鲴、加州鲈、大口鲇、斑点叉尾鱼回等鱼也有病例报道,主要为害成鱼和亲鱼。全国各地均有散在性流行,发病池中,感染率可高达80%以上,大批死亡的病例很少发生,但严重影响鱼的生长、繁殖。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最为常见。由于病程较长,尤其是初期症状不容易发现,常被忽视,以至导致高发病率。

防治方法:

①注意水质调节,防止池水污染,水质较差的鱼池,可依实际情况,用生石灰20mg/kg全池遍洒,改良水质。

②病池用漂白粉1mg/kg全池遍洒,或用三氯异氰脲酸0.4mg/kg。

③亲鱼患病时,可用四环素软膏涂抹病灶处。病情严重时,则需肌肉或腹腔注射硫酸链霉,每kg 鱼用20mg;或金霉素,每kg鱼用5000IU。

(8)白皮病

白皮病病原分离到两种细菌。(1)白皮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dermoalba)。

该病症状是发病初期,尾柄某处出现一白点,然后迅速扩展蔓延,以至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基部全部发白,严重时,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的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即死亡。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主要危害鲢、鳙鱼,其他鱼类也可发生,尤对鱼苗和夏花危害较大,死亡率高,可达50%以上;病程短,从发病至死亡约2-3天。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鱼苗、鱼种池,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或体表有大量车轮虫等原虫寄生,导致鱼体受伤,病菌乘虚而入。

防治方法:

①保持池水清爽,避免鱼体损伤。

②用金霉素12.5mg/kg或土霉素25mg/kg 浸洗病鱼20-30min。

③漂白粉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成1mg/kg。

④五倍子浸出液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成2-4 mg/kg。

(9)鲤白云病

白云病病原是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该病症状是患病早期,鱼体表附有白色点状黏液物,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点状黏液物逐渐蔓延,好似全身布满一层白云。严重时,病鱼鳞片基部充血,鳞片脱落,不摄食,游动缓慢,不久即死。剖开鱼腹,可见肝脏、肾脏充血。

该病流行情况:当鱼体受伤后更易暴发流行,常与竖鳞病、水霉病并发,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流行水温6-18℃,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此病可不治而愈。在没有水流的养鱼池中,溶氧偏低,很少发病或不发病。仅危害鲤鱼,同一网箱中饲养的草鱼、鲢、鲫则不感染。

防治方法:

①选择健壮、无伤的鲤鱼进箱,进箱前鱼种用浓度为10-2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1%-4%的盐水药浴。

②流行季节,每月投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1-2次,每次连投3天。

③在网箱内,遍洒浓度为3mg/kg的新洁尔灭。

④50kg饵料中,添加由120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和40克土霉素药饵,每天投饵2次,连用6天。

⑤全池泼洒浓度为1.5mg/kg“鱼康”,每天1次,连用3天。同时,每100kg饵料添加50克“鱼用杀菌灵”,连投6天。

(10)鱼弧菌病(有的称为细菌性溃疡病)

弧菌病病原是弧菌属(Vibrio)。

症状:患病鱼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较为共同的症状是:发病初期,体表部分褪色,随后充血或出血(鳍基部和鳍膜最为明显)、鳞片脱落、形成溃疡;有的肛门红肿或眼球突出,眼内出血或眼球变白混浊。牙鲆仔鱼肠道白浊,腹部膨胀;真鲷、黑鲷鳃贫血,腹部膨胀、内有腹水。解部病鱼,肝、肾、脾等内脏出血或淤血,甚至坏死;肠道发炎、充血,肠黏膜组织腐烂脱落,肠内有黄色或橘黄色黏液。

该病流性情况:海水养殖鱼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鲷科、鲈科、鲻科、鱼屯科、鱼参科和鲆、鲽类等都可受其害。发病适宜水温为15-25℃,每年6-10月是流行病季节。水质不良,池底污浊,放养密度过大,饵料质量低劣,操作管理不慎,鱼体受伤等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此病的地理分布是世界性的,特别是在温带地区。

防治方法:

①保持优良的水质和养殖环境,不投腐败变质的饲料。

②避免饲养过密,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③用淡水或浓盐水浸洗治疗体表、鳃上的寄生虫病后,投喂抗菌素药饵,方法同治疗。

④及时捞出死鱼,对病池或网箱应消毒隔离。

⑤接种鳗弧菌疫苗,美、日等国已有商品性产品。

⑥用金霉素、盐酸土霉素或四环素等抗菌素纯粉剂,制成药饵,用量为每天每kg鱼体30-70mg,连续投喂5-7天。

⑦投喂磺胺甲基嘧啶,第一天用量为200mg/kg(鱼体重),第二天后减半,连续投喂7-10天。同时,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25%-32%)1mg/kg全池泼洒2-3次,每日或隔日1次,效果更好。

(11)鱼细菌性败血病

细菌性败血病病原由多种病原菌引起,主要为气单胞菌类,如鳍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东北地区鲤鱼尚有豚鼠气单胞菌(Aromonas caviae),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则发现有河弧菌生物变种III (Vibirio fluvialis biovorIII),3-4月则由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引起。

该病症状是疾病初发时,病鱼的颌部、口腔、鳃盖、体侧和鳍条基部出现局部轻度充血现象,此时,病鱼食欲减退。随后,病情迅速发展,上述症状加剧,体表各部位充血严重,部分鱼因眼眶充血而出现突眼,此时,剥去鱼皮,全身肌肉因充血而成红色;剖腹后,腹腔内积有黄色或血红色腹水,肝、脾、肾脏肿胀,肠壁充血且半透明,肠道内充气且含稀黏液,因此鱼体显得粗宽,部分鱼鳃器官色浅,呈贫血症状。

该病流行情况:我国近年来淡水养鱼新出现的、为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此病的流行范围很广,发病鱼种类较多,特别是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等特点,故最初称之为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据20世纪90年代前期统计,每年因此病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达10亿元左右。本病在全国各地都有流行,主要为害鲢、鳙、鲤、鲫、团头鲂、白鲫、黄尾鲴、鲮等鱼。近年来,名优鱼类,如鳜、斑点叉尾鱼回等也有病例报告,主要为害一足龄以上的鱼,并已扩展到2月龄的鱼种。池塘混养中最早发病的是鲫、白鲫或鲢,随后为团头鲂和鳙。豚鼠气单胞菌引发的鲤细菌性败血病则并不致鲢、鳙发病。疾病流行温度在9-36℃,以28-32℃时为高峰,6-7月容易急性暴发。池塘、湖泊、水库中均可发生流行病。据知,本病的流行与池水中淤泥累积、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大、投喂变质饵料以及很少或根本不进行池塘消毒等因素有关。

防治方法:目前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疾病一旦发生,经济损失比较大,故必须强调以防为主。

①据调查,发病池大多积有较深的淤泥,研究表明,此类细菌在淤泥中存活时间可达1年以上,故清除过厚的淤泥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同时,强调彻底清塘消毒,鱼池每年或隔年干塘、曝晒,注水前用石灰清塘消毒,若难以干塘,则必须带水清塘,石灰的用量为水深1米时,每公顷用1050-1200kg。

②发病季节,每半月施放石灰水或含氯消毒剂。同时,内服氟哌酸等抗菌药(用量为治疗量的一半),混饲,每日1次,连服3天。

③全池泼洒生石灰25-30mg/kg或漂白粉(有效氯30%-32%)1mg/kg、漂白粉精(有效氯60%-65%)

0.2mg/kg、强氯精(有效氯85%)0.3mg/kg。

(12)叉尾鮰肠道败血病

叉尾鮰肠道败血病病原是鱼回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a ictaluri)。

该病症状是病鱼游动缓慢,时有头朝上、尾向下呈垂直状飘浮姿态。腹部肿胀,有浅色小血斑,突眼,大部分成鱼和亲鱼头顶部出现一隆起瘤状物,溃破后,露出头骨,甚至形成“头洞”,鳃丝严重贫血。剖腹后,腹腔内含腹水,全肠充血,肝、肾脏肿大并呈暗红色(或有血斑),严重时肝脏溃疡出现蜂窝状空洞,鳔外壁布有血丝。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仅见于斑点叉尾鮰,从引进此鱼后,病情即已出现。在国外,这是鮰鱼养殖中为害最严重的细菌病之一,各种规格大小的鱼均可罹病,以鱼种最为常见。我国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及重庆市均已发现,发病率在30%左右。此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十分密切,水温在22-28℃时流行,25-28℃为发病高峰期,水温高于30℃时,病情明显缓解。投喂变质饲料是本病发生重要诱因。

防治方法:

①严格掌握饵料的新鲜度,现做现喂,不喂隔夜和变质的饵料。

②每半月投喂土霉素,用量为100kg饲料添加275-500克连喂3天。

③病鱼池中泼洒强氯精等含氯消毒剂,同时内服土霉素(每kg鱼50-75mg)

或四环素(每kg鱼75-100mg),每天1次,7-10天为1疗程。

(13)黄鳝旋转病

黄鳝旋转病病原由于多数病鳝肠道内有棘头虫或线虫寄生,故曾被怀疑为寄生虫毒性所致。最近己从病鳝脑中分离到细菌,并可重复症状,病原菌尚有待鉴定。

该病症状是病鳝头部扭曲,随之鱼体顺着头部扭曲方向卷曲,鱼体比较僵硬,用手触动,体部可以短暂伸直,但很快即又恢复卷曲姿态,头部和尾部断续出现痉挛现象,2-3天后死亡。剖检内脏,除肠内空无食物、或轻度充血外,无明显异样情况。

该病流行情况:近年来,随着黄鳝养殖的兴起,本病流行于浙江、湖北、江苏、江西等地,发病后,死亡率较高。疾病通常在密养、多腐草、水质恶化的鳝池中发生,发病季节为春末夏初。目前,对本病的研究尚未深入。

防治方法:尚无治疗良方,故强调以防为主。

鳝池必须注意清洁,经常换注新水,腐草应及时捞出,定期遍洒石灰或漂白粉。

(14)鳗红鳍病(又称赤鳍病)

鳗红鳍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

该病症状是病鳗胸鳍、臀鳍和尾鳍充血,腹部、头腹面有出血斑,肛门红肿,严重时腹部全面充血、红肿,背鳍也可充血。剖腹可见肝、脾脏肿胀、淤血,呈暗红色,肾脏肿大、淤血,胃、肠发炎充血,胃、肠内充有黏性脓汁。白仔到黑仔阶段发病时,除各鳍充血外,鱼体相对比较僵硬。

该病流行情况:养鳗场中的常见流行病,尤以露天鳗池为多,可以形成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本病多发生于水温20℃以下的春、秋两季,尤以梅雨期为甚,高水温的夏季较少流行。饥饱不匀,特别是饵料不足,在较长饥饿状态下,突然予以暴食,容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①保特水质清新,喂食均匀,勿过饱过饥,避免鱼体受伤。

②发病池可用含氯消毒剂全池遍洒后,内服甲氧苄氨嘧啶(TMP)+磺胺嘧啶合剂(1∶5),每100kg 鳗用5-6克混饲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15)鳗爱德华氏菌病(又称肝肾病)

鳗爱德华氏菌病病原是迟缓爱德华氏菌(E. tarda),或浙江爱德华氏菌(E. Zhejiangensis),或福建爱德华氏菌(E.fujianensis)。

该病症状是主要分肝脏型和肾脏型两种,间或也有肝、肾混合型的。肝脏型病鱼的前腹部(即肝区)肿大,充血,腹壁肌肉坏死而致体表软化,严重时,坏死部位穿孔,可见肝脏,通常臀鳍充血,剖腹观察,肝脏明显肿大,有一到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病灶,内充满脓液;肾脏型病鱼则表现为肛门区体部红肿,肛门红肿,红肿部位肌肉坏死,皮肤、鳍条充血,挤压腹部,有脓血流出。剖腹观察,脾脏、肾脏肿胀,有小脓疡病灶。肝肾混合型则同时呈现上述两种症状。

该病流行情况:我国养鳗业中为害较严重的常见疾病之一,国内大多数养鳗场均曾发生过此病。无论是白仔、黑仔或成鳗均可发生,幼鳗发病死亡率可达50%左右,成鳗死亡率为5%-10%。在温室养鳗过程中,本病可常年发生;露天养鳗池则以夏季为流行盛期。白仔鳗在饲料(如水蚯蚓)诱食后约1周,很容易造成急性流行。本病发生后,易继发红鳍病。本病主要经口感染。

防治方法:预防方法同其他细菌性鱼病。白仔鳗投喂水蚯蚓时,应经过清洗消毒后投喂。发病池应即刻用含氯消毒剂遍洒,然后可选择下列药物内服:

①磺胺甲基异恶唑,每吨鳗第一天用药200克,第2-5天药量减半

②甲氧苄胺嘧啶(THP)+磺胺嘧啶(SD)合剂(1:5比例),每吨鳗用药50-60克,每天1次,连用3天。

③四环素,每吨鳗用药100克,每天1次,连用5天。

(16)鳗红点病

鳗红点病病原是鳗败血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

该病症状是病鱼显著的体症是体表各处出现点状出血,以下颌、鳃盖、胸鳍和鱼体胸、腹部尤为显著,严重时出血点密布全身,并合成血斑。若将病鱼放置到容器中,随着鱼的挣扎活动,容器底部或病

鳗接触部位,即可出现含血的黏液,玷污容器。剖腹检查,腹膜有点状出血,肝、脾、肾脏均显肿胀,呈暗红色,并有网状血丝。肠壁充血,胃松弛。

该病流行情况:主要发生于日本鳗鲡,欧洲鳗则很少发生。在日本,是一种为害较大的疾病,我国除台湾省已有报道外,其他地区尚未发现。病原菌在含盐分的水中存活期较长,可达100天以上,在淡水中则仅能存活1天。因此,本病大多发生于水中含盐度较高的鳗场。水温15-20℃时流行,30℃以上时,疾病即可缓解或终止。

防治方法:

①除了严格养鳗的饲养管理和消毒措施外,尽量控制水的盐度,养殖水温适当升高到28℃以上。

②发病鳗鱼治疗时,需外用与内服结合进行。各种外用消毒剂均可使用,内服则可选择四环素(每kg鱼1-3克)、每天1次,拌饵投喂,连用4-6天。

(17)罗非鱼细菌综合病

罗非鱼细菌综合病病原国内尚未研究病原,据国外报道,这类症状的病原有: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迟缓爱德华氏菌和链球菌(Strepticiccus sp.)三种。

该病症状是病鱼多数出现眼球突出,眼膜或眼珠混浊发白,间或有眼眶充血,鳃盖或鳃盖内侧充血,鳍条基部充血腐烂,有时在体部或尾柄处出现疖疮。体表乌黑或色浅,有时腹部有出血点。剖腹观察,腹腔内含腹水,肠道充血、松弛,内含浅黄色黏液,脾、肾脏大多肿胀、充血成暗红色,部分鱼可见白色结晶,尤以肝脏较明显。

该病流行情况:常见于我国水库网箱和工厂化罗非鱼养殖场,有时呈暴发流行,可引起大批死亡。各致病菌大体表现雷同的症状,也略有区别。但大多数情况下,三种病原菌容易同时感染鱼体,形成并发症,故很难严格区分。发病季节多在夏、秋两季,在温室养殖中,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大多病程较长,但我国也不乏急性暴发死亡的病例。

防治方法:预防同各种细菌性疾病。应强调合理密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池水清洁,经常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水库网箱可定期插挂药袋,可参见鳗爱德华氏菌病。

(18)鳟柱状嗜纤维菌病(又名柱形病)

虹鳟柱状嗜纤维菌病病原是柱状嗜纤维菌。

该病症状是感染前期,因病原菌在鳍条末端、吻端、皮肤、鳃丝末端生长繁殖,故形成黄白色点状病灶。随着病情发展,鳍条蛀烂,向基部溃烂,吻端溃烂变白;体表病灶处皮肤溃烂,鳞片脱落,病灶周缘呈红色炎症,溃烂由上皮向真皮发展,导致大而深的溃疡灶;鳃丝溃烂由顶端向根部发展,从而导致鳃丝上皮细胞分解,崩解,并不断向周围鳃丝侵袭,使大部分鳃丝溃烂,鳃丝黏脏物;尾部受感染时常导致烂尾病发生。

该病流行情况:该病原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及淡水中,且为鱼体鳃的菌群组成部分,故本病流行地域广,一般水温在18-22℃时流行,低于15℃,一般不造成危害,流行期为5-10月份,死亡率可达20%-30%。疾病的感梁与鱼体大小、养殖密度及水温相关,大于1克的鱼较小于1克的鱼感染率低,而且鱼体年龄较鱼体大小与柱状嗜纤维菌的感染更为密切。

防治方法:

①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保持较低水温,对预防该病至关重要。

②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捕捞转运鱼,以防鱼体受伤。

③用柱状嗜纤维菌疫苗免疫。

④用0.5%硫酸铜浸浴1-2min。

⑤每kg鱼用土霉素50-100mg,拌饵投喂,连续10天。

⑥用土霉素或金霉素26 mg/kg-60 mg/kg浸浴1小时。

⑦每kg鱼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嘧啶220mg,拌饵投喂,10天。

⑧用2%-2.5%食盐水浸浴5-10min。

虹鳟的其他主要细菌性疾病有:烂鳃病、弧菌病、疖疮病、细菌性肾病(又名棒杆菌肾脏病)、诺卡氏菌病、红嘴病(又名肠性红嘴病、鲑鳟鱼血点病)。

(19)鳢腹水病

乌鳢腹水病病原是费氏枸缘酸杆菌(Gitrobacter freundii)。

该病症状是病初,病鱼食欲下降,有时在水面窜游,体色变黑。随后,病鱼在水面乱游,不摄食,不怕人,眼球外突,局部鳞片脱落并有点状出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剖检,皮下积水,肌肉水肿,有多量的清亮腹水,肝黄色,触之如泥状,肠道出血,局部坏死。

该病流行情况:可发生于不同规格不同性别的乌鳢,混养的鲢、鳙鱼不发病。一旦发病,传染很快,死亡率很高,有时高达100%。发病季节为7-10月,8-9月为高峰期。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鱼体受伤、投喂变质饵料及水质恶化为疾病诱因,此时病原菌大量孳生,可从鱼体的受损皮肤和肠道入侵体内,引起疾病。

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和鱼体受伤,避免投喂变质饵料。

②每100kg鱼用复方新诺明6克,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③注射卡那霉素,每kg体重用2-3万国际单位。

(20)对虾红肢病(又名红腿病、败血病)

对虾红肢病病原由弧菌(Vibrio)或气单胞菌(Aeromonas)等属中的一些种类侵入对虾血淋巴中并大量繁殖而引起。

该病症状一般病虾在池边缓慢游动,厌食或不吃食,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头胸甲鳃区多呈黄色。游泳足变红是红色素细胞扩张,鳃区变黄是鳃区甲壳内表皮中的黄色素细胞扩张。病虾血淋巴稀薄,凝固缓慢或不凝固,血细胞数量减少。

该病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中国对虾等多种养殖虾类,疾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可达到80%以上,为对虾养成期危害严重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发病季节为7-10月,大批发病和导致死亡主要出现在9月至10月上旬,广东、广西和福建则在7月下旬和10月中、下旬也可大批发病并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

①虾苗放养前,彻底清淤消毒,淤泥要运送到远离虾池的地方。常用消毒剂有生石灰或漂白粉。

②高温季节前,提高池塘水位,保持良好的水质和水色。

③南方呈酸性或底质出现污浊的虾池,7-10天内泼洒生石灰,每公顷用75-225kg。

④疾病流行季节,定期泼洒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浓度同治疗方法),每月2-3次。

⑤治疗上,外用与内服相结合。如外用漂白粉(有效氯25%-30%)全池泼洒1mg/kg;内服药饵有土霉素0.2%、庆康灵1号0.1%;或大蒜1%去皮捣烂。选择以上一种药物与饵料均匀混合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7天。

(21)对虾甲壳溃疡病(又名褐斑病)

对虾甲壳溃疡病病原从病灶处分离到的细菌有弧菌(Vibrio)、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等。为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

该病症状是病虾体表的甲壳发生溃疡,形成褐色的凹陷,凹陷的周围较浅,中部较深。其褐色是由于虾体为了抑制细菌的继续扩散和侵入,在伤口周围所沉积的黑色素。越冬亲虾患病后除了体表的褐斑外,附肢和额剑也烂掉,断面也呈褐色。

该病流行情况:亲虾越冬期为疾病流行季节,一般在越冬的中、后期(1-2月)。中国对虾越冬期感染率和积累死亡率高达70%。疾病的诱因主要是亲虾在捕捞、运输、选择等操作时,不慎造成虾体受伤,或在越冬期间跳跃碰撞受伤,病菌乘虚而入而引起溃疡。在池塘养殖的对虾中也有甲壳溃疡病发生,但一般发病率很低,危害性不大,仅见于少量虾体。

防治方法:

①选留亲虾时操作管理要谨慎、细心,尽可能避免虾体受伤。

②对虾养成期,定期泼洒含氯消毒剂,保证水质不受污染,投喂质量优良的饵料。

(22)河蟹弧菌病

河蟹弧菌病病原有多种弧菌,其中包括鳗弧菌、溶藻酸弧菌(V.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等。

该病症状是病蟹腹部和附肢腐烂,体色颜色变浅,白色不透明,发育变态停滞不前。病蟹组织中,特别是鳃组织中,有血细胞和细菌聚集成不透明的白色团块,濒死或刚死的的病蟹体内有大量的凝血块。

病蟹身体瘦弱,活动能力减弱,行动迟缓,匍匐在池边,多数在水的中、下层缓慢游动,趋光性差,体色变白,摄食减少或不摄食,有时病蟹呈昏迷不醒状。随病情发展,病蟹腹部伸直失去活动能力,最终聚集在池边浅滩处死亡。

该病流行情况:病原菌主要感染血淋巴。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放养密度高,蟹体受到机械损伤或敌害侵袭而体表受损,水质污染,投料过多等,导致弧菌继发性感染。本病危害主要幼蟹、氵蚤状幼体,甚至大眼幼体。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可达50%以上。如若幼体染病,1-2天内即会死亡,并导致全军覆灭。疾病的主要流行季节为夏季,流行水温为25-30℃。

防治方法:

①合理放养,密度适宜,一般每平方米放养3-6只,规格为每只蟹5-10克。

②捕捞与运输过程中,操作要谨慎,避免蟹体受伤。

③加强水质调节,及时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洁,防止因有机质增多而导致疾病发生。

④育苗期间,育苗池用高锰酸钾15-20mg/kg,遍池淋洗消毒。育苗工具用漂白粉50mg/kg浸浴1小时以上。配制半咸水用的淡水用漂白粉10mg/kg消毒。

⑤发病季节,全池泼洒土霉素1mg/kg。

⑥病蟹用土霉素2-3mg/kg,或氟哌酸1mg/kg,全池泼洒,每日1次,连用3-5次。

⑦将土霉素(每kg蟹体重用药0.1-0.2克),拌在饲料中,制成药物颗粒饲料,连喂7天为一个疗程,依病情,可用1-2个疗程。

(23)河蟹腐壳病(又名甲壳溃疡病、褐斑病、甲壳病、)

河蟹腐壳病病原一群能分解几丁质的细菌,如弧菌、假单脆菌、气单脆菌、螺菌(Spirillumsp.)、黄杆菌等。

该病症状是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中、胸板出现白色斑点,斑点的中部凹下,形成微红色并逐渐变成黑褐色溃疡斑点,这种黑褐色溃疡斑点在腹部较为常见,溃疡处有时呈铁锈色或被火烧状。随着病情发展,溃疡斑点扩大,互相连接成形状不规则的大斑,中心部溃疡较深,甲壳被侵袭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并造成脱壳未遂的症状。如果溃疡达不到壳下组织,在河蟹蜕皮后就消失,但可导致其他细菌和真菌的继发性感染,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

该病流行情况:对幼、成蟹均可造成危害,发病率较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一般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由于病原菌多,分布广,故流行范围亦较大,任何养殖水体,包括淡水咸淡水与海水均可能发生。本病因机械损伤,其他一些细菌感染,以及营养不良和环境中存在有某些重金属的化学物质,造成蟹上表皮破损,使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菌侵入外表皮和内表皮而导致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

①在捕捞、运输与饲养过程中,操作要细心,防止蟹体受伤。

②饲料营养要全面;水质要避免重金属离子污染。

③易发病池,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并用生石灰15-20mg/kg全池泼洒。

④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洁。池塘有5-10厘米的软泥。

⑤发现病蟹及时隔离、消除。

⑥用漂白粉1mg/kg全池泼洒。并按每kg饲料添加磺胺类药物1-2克投喂,连喂3-5天为一个疗程。

⑦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浓度分别为0.05-0.1mg/kg和20-25mg/kg,连续泼洒2次,隔天1次。

⑧用土霉素2.5-3mg/kg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泼洒5-7次。

⑨按每kg饲料添加0.5-1.0克的土霉素拌饵投喂,连续1-2周。

(24)河蟹丝状细菌病

河蟹丝状细菌病病原主要是毛霉亮发菌,一种头发状、不分支、菌丝无色透明、好氧、嗜盐的革兰氏阴性菌。此外还有发硫菌(Thiothrix sp.)。

该病症状是丝状细菌可附着在育苗期蟹幼体体表各处,仅以宿主为生活基地,不侵入宿主机体组织,不摄取宿主营养,与宿主共栖,不直接危害宿主。但该菌附着,会影响河蟹幼体鳃丝与水的接触,妨碍呼吸;会使幼体蜕皮受阻、幼体游泳迟缓,甚至沉于池底,逐渐死亡。

该病流行情况:主要危害河蟹育苗期的氵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一般不会引起大规模的死亡,但它

与固着类纤毛虫和壳管虫、莲蓬虫等吸管虫同时存在时,其危害性加大。该病流行广,全国各蟹育苗场均有发生,无明显地域界限。本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但主要发生在8-9月,流行温度为23-35℃,最适温度为25℃,在盐度16的海水中极易流行。目前,在工厂化育苗场中,幼体大量患病的现象较为少见。池水和底泥有机质含量多,是诱发本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丝状细菌也可作为水环境污染的一个指标。

防治方法:

①放养密度要适宜,切忌过大。

②保持水质与底质的清洁。放养前,清除池底淤泥并消毒,养殖过程中,经常冲注水。

③饲料要营养丰富,投喂要恰当,促使蟹体正常蜕皮与生长。

④用漂粉精0.5mg/kg或高锰酸钾0.5-0.7mg/kg全池泼洒。

⑤采取大换水,多喂适口饲料或泼洒菜籽饼10-15mg/kg,促使其蜕皮,蜕皮后并大换水。

⑥用氯化铜1mg/kg药浴,对控制该病也有一定疗效。

(三)由真菌和单细胞藻类引起的鱼虾蟹类疾病

真菌是具有细胞壁、真核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如引起鱼病的真菌主要是藻状菌纲(PHycomycetes)中的水霉菌目(Saproleg 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及芽枝霉目(Blastocladiales)和其他一些种类。它们都是水生菌,大都生长在动物和植物的尸体或残屑上,也有一些种类寄生在鱼体表面的伤口和鱼卵上。

(1)鱼肤霉病(水霉病或白毛病)

肤霉病病原有10多种,主要以属水霉属(Saprolegnia),绵霉属(Achlya),细囊霉属(Leptolegnia),丝囊霉属(ApHanomyces)的种类最为常见。

该病症状是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向内外生长。如受伤较深,则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蔓延扩散,侵入的菌丝极度分枝,顶端尖细,向外长成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白毛病”名由此而来。鱼体体表受到损伤容易受霉菌感染,病鱼感染处受刺激分泌大量黏液,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至肌肉腐烂,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瘦弱而死。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此病。菌丝侵入卵膜,外菌丝穿出卵膜成辐射状,形成白色绒球状霉卵,严重时可造成鱼卵大批死亡。

该病流行情况:此类霉菌属腐生性,分布很广,我国各养鱼地区水体都有,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出现,对寄主也无严格的选择性,各种饲养鱼类,从卵到各种年龄的鱼都可感染,在密养的越冬池内最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

①用浓度为200mg/kg的生石灰或浓度为20mg/kg的漂白粉彻底清塘。

②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以预防此病发生。

③勿用受伤的鱼作亲鱼。如果亲鱼受伤,进池前用适量的磺胺软膏涂抹受伤处。

④发病鱼池可用五倍子全池遍洒,使池水成4mg/kg。

⑤用3%-4%食盐水浸洗3-4min。

⑥对黏性鱼卵可用脱黏法流水孵化。

⑦白仔鳗患病早期,将水温升高到25-26℃,多数可自愈。

(2)鱼鳃霉病(青疽病)

鳃霉病病原属芽枝霉目,芽枝霉科(Blastocladiaceae),鳃霉属(Branchiomyces sp.)。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霉,菌丝体比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枝延伸生长,菌丝体的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的直径也较大,为7.4-9.6微米,平均为8微米,略似Plehn(1921)所描述的血鳃霉(Branchiomyces sanguinis);寄生在青鱼、鳙、鲮等鳃里的鳃霉,菌丝常弯曲成网状,较细而壁厚,分枝特别多,分枝沿着鳃小片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菌丝的直径为6.6-21.6微米,孢子的直径也较小,为4.8-8.4微米,平均6.6微米,似Wundseh(1930)描述的穿移鳃霉(B.demigrans)。在我国发现的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鳃霉究竟属哪一种,暂未定名。

该病症状是初期无明显症状,当附着于鳃的孢子发育成为菌丝,菌丝向内不断伸展,一再分枝后,贯穿于组织中,破坏组织,堵塞血管,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

鳃小片肿大,充血,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鳃受到破坏,呼吸机能大受阻碍,往往是急性型的,可在短短1-2天内急剧死亡,死亡率可达60%以上。慢性型表现的症状不明显,有时表现为鳃的小部分坏死,个别部分由于贫血而呈苍白色。有些病鱼的鳃瓣末端呈浮肿现象。诊断时,须用显微镱检查,可见鳃丝中鳃霉菌丝的寄生状况。

该病流行情况:在广东、广西、湖北、江苏、浙江、上海、辽宁都有发现。尤以广东最严重,主要危害鱼苗到鱼种阶段的鱼类。敏感的鱼类有草、青、鳙、鲮、银鲴等鱼,其中鲮鱼苗最为敏感,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每年5-10月流行,尤以5-7月为甚。当水质恶化,特别是水中有机质含量高时,容易暴发此病,在几天内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本病为口岸鱼类笫二类检疫对象。

防治方法:

①经常保持水质清洁,不使池水有机质过多,适时加注新水,可减少发病机会。

②用生石灰清塘,勿用茶粕清塘,使用混合堆肥,不用大草肥水,预防鳃霉病发生。

③对发病鱼池迅速加注新水,或将鱼转移到水质较瘦的或流动的池水中,病可停止,但要注意防止转塘而引起的病原体传播。

④用漂白粉全池遍洒,使池水成1mg/kg。

(3)虹鳟稚鱼真菌病

虹鳟稚鱼真菌病原是异丝水霉,侵袭水霉(S.invaderis)及蛙粪霉(Bosidiobolus sp.)。

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鱼表现迟钝,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解剖可发现腹腔内具真菌菌丝,有时内脏器官完全被真菌入侵,有时可见到真菌菌丝穿过腹腔壁向外生长。病原首先感染胃及肠道,于消化道内大量繁殖后,菌丝穿过肠壁入侵腹腔,并感染肝脏、脾脏、鳔等内脏器官。

该病流行情况:流行水温为7-11℃,主要危害体长3厘米左右的稚鱼,体长4.5厘米以上的稚鱼几乎不发病。本病常与病毒病并发,死亡率达100%,单独发病的死亡率一般为15%-20%,我国养殖虹鳟曾发现过本病。

防治方法:对此病至今尚无有效的预防及完善的治疗方法。发病后,常采取内服制霉菌素及中药大黄和升温的方法以控制病情发展。

(4)鱼醉菌病

鱼醉菌病病原是霍氏鱼醉菌(IchthyopHonus hoferi),属藻菌纲。

该病症状是症状患病虹鳟稚鱼除体色发黑外,轻者几乎看不出外部症状,严重时肝脏、脾脏表面有小白点,成鱼一般表现为体色发黑,腹部膨胀,眼球突出,脊椎弯曲,大多内脏具白色结节。皮肤被大量寄生时,皮肤上密布白点,寄生于卵巢时鱼体丧失繁殖能力,神经系统寄生时,导致鱼失去平衡,在水中作翻滚运动,病灶处随菌体的发育产生炎症或坏死,形成疖疮或溃疡。

该病流行情况:本病己发现于80余种海淡水鱼类中,周年发病,一般不会引起急性批量死亡,稚鱼及成鱼均可感染,流行于春夏季节,发病水温为10-15℃,在选择操作鱼体后易引发本病,导致大量死亡。鱼体摄食带病原的鱼或病鱼排入水中,带菌球状体被水蚤等媒介物摄食后,传染给健康鱼。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防方法是:

①检查饲料鱼是否含鱼醉菌,如果含有病原体,应煮熟后投喂。

②及时清除死鱼及病鱼。

③对发病池进行干池、曝晒及消毒处理。

(5)罗氏沼虾球拟酵母病

罗氏沼虾球拟酵母病病原是莫格球拟酵母。

该病症状是患病虾体色变深,不透明,活动力减弱,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不进食,最后死亡。部分病虾还可见到步足发红,肝胰腺肿大、变软、颜色发白等病理变化。镜检血液,可看到有很多莫格球拟酵母。

该病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越冬期间的罗氏沼虾亲虾。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可达90%以上。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综合预防。

(6)对虾镰刀菌病

对虾镰刀菌病病原为镰刀菌,我国已查明的有四种:即腐皮镰刀菌(Fusarinm solani)、尖孢镰刀

水产动物疾病学试题库完整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病原是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致病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生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疾病的发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时期;疾病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决定病原体能否致病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NH3-N中毒往往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时,H2S中毒容易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_时;浮头发生在水体的DO值偏________时,气泡病发生在水中的DO值偏_______时;如果浮头在夜晚12时就开始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如果浮头仅发生在凌晨6时以后,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5.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能与之结合而引起特异性

(整理)动物常见病防治.

动物常见病防治》复习资料一、选择题 1.亚硝酸盐中毒时,其特效解毒药是(C.美蓝 2.膀胱炎时,可出现(A.频尿 3.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依据包括(A.有过食精料的病史

4.手术疗法治疗公猪的鞘膜内阴囊疝,在切开总鞘膜,送回脱出的内容物后,在精索根部结扎1~2道后将腹股沟管外环做(A.纽扣状缝合.四肢机能障碍的综合症状是(D. 跛行 6. 下列传染病中,使用青霉素治疗有效的是(A.猪链球菌病 7.下列感染途径中,牛炭疽罕见的是(B. 胎盘 8.典型鸡新城疫罕见的临床表现是(D.关节炎

9.牛环形泰勒虫的终末宿主为(A. 残缘璃眼蜱 lO.日本分体吸虫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A.钉螺 11.鸡球虫病易感日龄为(C. 4~6周龄鸡 12.在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定性上有重要意义的是(D. 乳汁的检查13.胎向是指(C.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14.卵巢机能减退的治疗用促卵泡素50~IOOU,每日一次,共注射3~4d,注射方法是(C.肌肉注射15.水杨酸制剂疗法常用于治疗(C.急性风湿病 2.下列传播途径中,不属于水平传播的是( C.生殖道 4.以下哪项是脐疝常用的疗法?( A.手术) 5.手术室内进行空气杀菌,可用( D.紫外线灯照射)

6.应用消毒和灭菌方法抑制或杀灭手术区的病原微生物,预防手术创感染的措施称为(C。无菌技术)7.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和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多为( A.急性经过 8.下列哪种检查在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定性上有重要意义?( D.乳汁的检查) 9.卵巢机能减退的治疗时 用促卵泡素:牛50~100U,每日一次,共注射3—4d。请问用以下哪种主射方法是正确的?(C.肌肉注射) 10.肝片吸虫主要寄生于牛羊反刍兽的(A.肝脏胆管13.猪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分别为(B.人和犬)。14.砒霜(砷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是( B.二巯基丙醇

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 (3)组织损伤:是组织的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三方面的变化。(4)贫血:贫血是指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5)最小有效量:指药物作用于机体,使机体出现有效作用或出现药理效应的剂量, (6)半数致死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7)保虫寄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8)再生:机体内死亡的细胞和组织可由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新生而修复,这种细胞的分裂新生称为再生。 (9)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10)萎缩: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的过程。 (1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的间隙再度感染 (12)最大耐受量:指药物在除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外的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13)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 (14)专性寄生:寄生物一旦离开宿主生物就不能继续生存的现象。 (15)渔药: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养殖水体质量,以及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所使用的物质。” (16)积水:积水是指体液在体腔内积聚的现象。 (17)代偿: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体内出现代谢、功能障碍或组织结构破坏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的代谢改变、功能加强或形态结构变化来补偿的过程。 (18)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二、填空题 1、引起病理性萎缩常见的原因有:营养不良萎缩、压迫性萎缩、 缺血性萎缩、神经性萎缩和废用性萎缩等。 2、黄鳝常见的寄生虫病有锥体病、毛细线虫和棘头虫。 治中常用的给药方法有挂袋挂篓、注射、内服、浸浴、涂抹 、全池泼洒和浸沤等。 4、复口吸虫典型的生活史有七个阶段:卵→毛蚴→胞蚴→ 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5、目前,主要养殖品种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 寄生性疾病和非寄生性疾病等。 6、鱼类疾病的发生需经过潜伏期、前驱期和充分发展期三个时期。 7、代偿是机体的重要损伤反应,主要有代谢性代偿、功能性代偿和结构性 代谢等三种表现形式。 8、鲤春病毒主要危害一龄以上(多大规格)鲤鱼,主要流行于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2015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安排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上午现场调查 给药方法操作: 泼洒法 挂袋挂篓 口服法鱼苗鱼种检查 成鱼检查 收集 锥体虫并染 色 染色: 锚头鳋、 中华鳋、 鲺 考试 下午鱼类甲壳动物病及 其病原体的观察 收集锚头鳋、中华鳋等 成鱼检查 收集车轮虫、锚 头鳋、中华鳋、 鱼虱等 收集车轮虫 并染色 染色交寄生虫染 色切片标本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是为了满足现代水产养殖行业对生产、培养科研技术操作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疾病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及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水产养殖行业防病治病的技术人才。 2. 通过实验了解水产动物疾病种类及其特点;能较准确地诊断水产动物疾病。 3. 能正确地使用渔药,能有效地防治水产动物疾病。 二、实验内容: 1. 现场调查; 2. 渔药使用:泼洒法;挂袋挂篓法;口服法; 3. 显微镜诊断疾病; 4. 寄生虫标本的收集与染色; 三、实验操作及其步骤: 1.现场调查: 池塘是水生动物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除了由病原生物直接感染和侵袭外,首先应了解池塘周围的环境和水体物理、化学因素的变化对养殖生物发病的影响。发病现场的调查可为全面查明发病原因,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病鱼提供依据。 ①调查发病养殖水体环境和发病史 发病养殖水体环境是指养殖水体周围有哪些工厂,工厂是否排放污(废)水,这些污(废)水是否含有对鱼类有毒的物质,是否经过处理后排放等。同时,还要着重强调调查养殖水体情况,了解放养前清塘的方法、清塘药物的剂量、清塘

后放养鱼种的时间、鱼种消毒的药量等。这些与养殖生物疾病的发生关系较大,同时还应了解养殖水体近几年发生疾病的危害程度,以及所采用的防治方法和效果等。 ②了解池塘水质状况 水温水温是养殖生物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温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病毒性鱼病和细菌性鱼病,在水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因此江苏、浙江和湖南、湖北一带,每年5~6月和8~9月份是细菌病、病毒病流行高峰。暴发性鱼病需要需要的水温范围较大,流行的时间也更长些。有些寄生虫病,如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是夏季危害鱼苗、鱼种的流行病,而有些疾病如水霉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和鱼波豆虫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的流行病。 A.谁的酸碱度(pH)由于高密度养殖,池塘有机质多氢离子浓度微偏高 (pH偏低),易发生水霉病。酸性水也常常引起嗜酸性卵甲藻病的暴发。在氢离子浓度较低(pH较高)的盐碱养殖水体,水温较低时易大量繁殖三毛金藻,分泌毒素,致使池鱼中毒死亡。 B.溶解氧水中含氧量的多少关系到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生存,同疾病的发生 有明显的相关性。正常池塘的溶解氧含量要求4毫克/升,最低不能低于1毫克/升,对于各种不同的鱼类和不同的生长阶段,因其生理需求不一样而对溶氧的需求不同。溶解氧长时间过低会影响鱼类生长,降低鱼体的抗病能力,同时为病原菌的繁殖,生长创造了条件。 C.检测水质对发病水体进行水的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 硬度、化学耗氧量的分析,了解水质的基本营养盐变化情况,对可能因环境因子致病的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析。 ③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A.了解鱼种放养情况: 放养数量过多就会出现相互拥挤、摄食不足、生长不良 的现象,导致养殖生物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原菌的感染和传播。夏花培育至冬片鱼种一般亩放养量为7000~10000尾。 B.了解投饲和施肥状况: 投喂的饲料不新鲜或不按照“四定”投喂,鱼类很容 易患细菌性肠炎病。夏天在池塘内施用不经发酵的有机肥,易使池塘水质恶化、缺氧、并促使致病菌核寄生虫大量繁殖。

池塘养殖水生动物病害防控技术措施

池塘养殖水生动物病害防控技术措施 朱玲1,李正友1,姚俊杰2,谢巧雄3,申晓东1,周洲1 (1.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3.贵州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贵州贵阳550003) 中图分类号:S9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474(2014)05-0066-03 水生动物病害是渔业生产的大敌,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养殖效果、经济效益和消费者的健康。病害的 收稿日期:2014-04-11 基金项目:贵州省特色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GZCYTX2013-01102);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ycytx-49-47) 作者简介:朱玲(1963—),女,高级水产工程师,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研究。E-mail:linlinshuang1027@sina.com 发生往往与养殖环境、苗种质量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渔业生产过程中,病害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只有采取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才能避免或减少渔业生产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池塘养殖水生动物病害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 。 3.3播种方式一年生牧草以条播为好,便于田间管理和施肥。禾本牧科草行距20cm,播幅30 40cm;豆科行距25cm,播幅40 50cm;高秆饲草行距35 40cm;穴播每穴2 3粒种子,或育苗移栽2 3株。多年生牧草以开沟箱播为宜,沟宽25cm,深20cm,箱宽80 100cm。播种深度要根据牧草种子的大小确定覆盖土层的厚度,种子细小宜浅盖,一般只盖土1 2cm,大粒种子盖土2 3cm,土壤湿润浅盖,土壤干燥稍深盖,土壤疏松稍深盖,粘性土浅盖。 4田间管理 4.1苗期除杂优良牧草品种在苗期长势不如杂草,为不让杂草与牧草争夺土壤养分而影响牧草正常生长,牧草幼苗3 4叶时应进行人工清除杂草,避免因杂草生长过旺覆盖牧草幼苗影响产量,高杆饲草还需进行中耕除杂。 4.2施肥苗期每667m2以氮肥5kg进行提苗助长,以后每次刈割前2 3天每667m2追施复合肥10kg,确保刈割后牧草快速生长,提高产量。 4.3刈割时间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刈割,豆科牧草在现蕾期刈割。 4.4留茬高度矮秆饲草刈割时留茬4 5cm,高杆饲草刈割时留茬15 20cm。为使牧草提高单产,可适当增加刈割次数。矮秆牧草品种长到30cm,高秆饲草长到1 1.5m即可刈割,并及时追施肥料。 5刈割利用技术 5.1饲喂方法刈割的青料因畜禽的种类不同饲喂方法各异,饲喂家禽可直接饲喂,也可或切细或打浆混粮饲喂。高秆饲草铡成3 5cm,幼嫩饲草加30%干草,成熟饲草可直接饲喂。 5.2青干草的制作牧草生长旺季家畜利用不完,可制成青干草。选择晴天将抽穗的禾本科牧草、现蕾期豆科牧草刈割后散在地面曝晒2 3天,待水分干至70% 80%后,收集扎把运回到草料棚放在草架上保存,冬季铡细饲喂家畜。 5.3青贮料的制作青饲不完的优良牧草可制作青贮饲料,原料晾至水分65% 70%,切碎成2 3cm,一次性装窖,压实压紧,贮料高出窖池20 30cm,塑料厚膜密封,膜长于窖口边缘30cm,用泥浆压实,窖口边缘膜又折回用土压实,窖面用软草覆盖10 15cm再盖20 30cm细土即可,经40 50天发酵结束,可保存1年。取喂时从一角开始至上而下,按当天用量取喂。取后当时密封,以免杂菌形成二次发酵造成烂料。喂料要由少到多过渡,以免造成拉稀,妊畜不可饲喂,以免引起流产。 · 66 ·贵州畜牧兽医2014年第38卷第5期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复习题 1、水产动物细胞和组织变性的类型有哪些? (1)颗粒变性:一种最早和最轻微的细胞变性,很容易恢复,其特点是变性细胞体积肿大,胞浆内水分增多,出现许多微细红染的蛋白性颗粒,故称颗粒变性。 (2).水泡变性水泡变性是指在细胞的胞浆内或胞核内出现多量水分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的现象. (3).脂肪变性是指在实质细胞的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的现象,简称脂变。 2、阐明寄生虫、宿主与外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阐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A. 自然条件 1).养殖水体的空间因素: 养殖密度。2).养殖水体的水质因素:水质的好坏(溶氧、PH 值等)。3).养殖水体的底质因素: 淤泥的影响。 B. 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比例不当(青鱼与鲤鱼的搭配)。2)饲养管理不当(用药方法、用药量不当,饲料投喂不当等)3)机械损伤(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而继法感染,引起发病,水霉病)。 c 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甲壳动物、钩介幼虫、螨类等生物性因素。 D 机体自身因素主要是指鱼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这与鱼的种类、年龄、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有关。 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外界条件和内在的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综合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药物治疗过程中有哪些不良反应? (1)副作用:是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一般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引起。(3)过敏反应: (4)继发反应: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5、阐明水产动物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细菌胞体外有一层坚韧的细胞壁,具有维持细菌形态和保护功能。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可药物通过各种环节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最终使细胞壁缺损,导致菌体破裂溶解死亡。(2)增高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位于细胞壁内侧的胞膜是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渗透屏障,具有物质交换,合成粘肽,保护菌体等功能。一些抗菌药物(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等)可与细胞膜结合导致胞浆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菌体内氨基酸、嘌呤、蛋白质、盐类外逸,导致细菌死亡。 (3)抑制蛋白质合成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4)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四氢叶酸合成,阻碍核酸前体物质嘌呤、嘧啶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5)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可抑制DNA螺旋酶,进而抑制DNA的合成。 6、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 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水源充沛,无污染 B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养殖场 A 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 B 药物清塘 a. 生石灰清塘(图1) 干池清塘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667平方米(相当于1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 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 b. 漂白粉清塘 按照鱼池中水的容量进行计算,每立方米用药量为20克。 (3)保持良好的水质 A 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 B 定期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质 C 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D 采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 2. 增强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1)加强饲养管理 A 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比例 B 科学投饵与施肥 a.投饵:品质良好,营养全面,做好“四定” b.施肥:应根据池底质的肥瘦以及肥料种类等灵活掌握,有机肥应进行发酵处理。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动物检疫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动物疫病发生原因、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动物疫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动物疫病,并能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对养殖场的环境、畜禽舍、工具、门口等进行消毒,并能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2)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会正确保存、稀释和使用疫苗;会根据不同的疫苗种类选择不同免疫途径,正确操作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3)能熟练掌握动物剖检技术,能正确解剖动物、正确识别动物内脏的形态和位置,会识别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 (4)能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好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的上报、扑杀等工作。 (5)能根据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做出初步诊断。 (6)能利用实验室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检测与分析。 (7)会制定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8)会对禽流感、新城疫、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等抗体进行监测,并能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应用。 (9)会正确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敏感药物,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治疗。 (10)能正确识别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能做出初步诊断;能利用实验室对寄生虫病做出明确诊断;会使用药物治疗和预防寄生虫病。 3.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发展阶段、流行过程;了解动物传染病的发生条件。 (2)掌握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3)掌握动物传染病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后的扑灭措施。 (4)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病原结构和血清(亚)型的种类;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了解动物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程序和方法;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发生后的扑灭措施;了解国家有关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相关法律法规。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8分,每小题2分) ?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 ?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痊愈后,第二次又患同样的疾病。 ?重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后,一般症状已消失,但仍遗留有病原体,机体和病原体间保持着暂时的平衡,当新的同种病原体入侵后,平衡被破坏,就会重新发病。 ?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 ?充血:机体的某一区域(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超过正常的现象。 ?栓塞:在正常状况下并不存在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或小块,随血流而被带到较小的血管中,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 ?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水肿:组织间隙大量液体的积储。 ?萎缩:物质代谢发生改变,使组织或器官的体积较正常缩小的过程。 ?湖靛:池中微囊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花。 ?泛池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二、填空题(共17分,每空0.5分) ?1、根据症状区分,草鱼出血病有(肠炎型、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三种类型。 ?2、贝类的血液一般无色,如扇贝、牡蛎、文蛤等,是因为其血液含(血蓝蛋白)。 ?3、有些种类血液是红色的,如泥蚶,魁蚶等,是因为其血液中含(血红蛋白)。 ?4、锥体虫寄生在鱼的(血液)里,通过(水蛭)传播。 ?5、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主要有(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三个方面。 ?6、药物的剂量必须达到(最小有效剂量)才能产生效应,但是超过(最大剂量)又会引起中毒。 ?7、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迅速降解为(敌敌畏),其毒性增强近10倍,它是一种胆碱脂酶抑制剂。 ?8、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典型症状是(烂鳃和开天窗)。 ?9、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鱼的(苗种)阶段。 ?10、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11、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水平感染)与(垂直感染)。 ?12、发现鱼浮头的急救办法有(加注新水、开机增氧机、泼洒增氧药物)等。 ?13、鱼苗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2)℃,鱼种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5)℃。 ?14、在复口吸虫的生活史中,(螺类)为第一中间宿主,(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鸥鸟为终末宿主。?15、病鱼“跑马”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口饵料)(池塘漏水)(车轮虫寄生)。 ?16、竖鳞病的主要症状为(全身鳞片竖立),主要危害(鲤鱼、金鱼)。 ?17、疾病发生与(环境)、病原体与鱼类的体质有关。 ?18、大黄使用前用(氨水)浸泡12小时,目的是使蒽琨衍生物游离出来。 ?19、鲢碘泡虫主要寄生在白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0、烂鳃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鳃丝(溃烂),常粘有污泥。患严重烂鳃病的病鱼,鳃盖内表皮中间部分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病灶区,这个病灶区俗称(开天窗)。 ?21、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可大致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 ?22、九江头槽绦虫生活史需经(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才能发育为成虫。 ?23、九江头槽绦虫的中间寄主是(剑水蚤)。九江头槽绦虫寄生在鱼体的(肠道)部位。 ?24、清塘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其中(生石灰)还具有增加肥效和调节pH的作用。?25、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展期)三个时期。

水产动物病害习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水产动物病害学的定义是什么? 水产动物病害学: 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贝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简述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发展过程。 4.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 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等; 2.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 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 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 如生物制片技术、PCR 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 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水产动物免疫学等。 第二章

1.影响海.病原: 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 2)寄生虫: 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1、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水温(T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余氯、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机械损伤。 2.宿主、病原体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病原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病原体疾病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有哪些? 4.病原对宿主有哪些危害作用?影响病原体致病的因素有哪些?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机械损伤: 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 功能伤失;继发炎症感染 2)夺取营养:

水生动物疾病学

一、1水生动物疾病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硬骨鱼类、甲壳动物(虾、蟹类)、软体动物(鱿鱼、章鱼、贝类)和棘皮动物(海胆) 2水生动物:是指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它包括一直在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鱼虾)等还包括曾经在陆地生活,又返回到水中的二级生物和昆虫(鲸等)。 3疾病: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原损害作用后因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 4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5水生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生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6传染病: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有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且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 7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对自身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自身物质产生清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8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体外入侵,体内产生)的应答过程、机制及应用的科学。 9原生动物的分类:鞭毛虫纲;纤毛虫纲;孢子虫纲;肉足虫纲 10原生动物的结构:表膜,膜质,膜核 11真菌的分类:酵母菌;霉菌;蕈菌 12水生动物病毒形态特征:DNA病毒,RNA病毒,朊病毒 13蠕虫病:1指环虫病主要寄生于鱼鳃上;2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瞎眼病)主要感染鲢,鳙鱼苗:3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幼虫寄生于鱼,虾内。 14绦虫病:九江头槽绦虫寄生于鱼的肠道内。 15线虫病:鲤时子宫线虫病:寄生鱼的鳞片下面,肌肉。 16甲壳类寄生虫病:锚头鳋病 17诊断方法:1一般诊断法:问诊,触诊,叩诊,听诊,闻诊。2实验室方法:涂片法3特殊诊断法:PCR,Elisa,定位DNA,定位RNA技术.4形态学诊断,显微镜,电镜等。 18草鱼三大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 19中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20赤潮:在海洋,特别是内湾及浅海区常常发生由于某些浮游生物异常繁殖,并高度密集,引起水质败坏,发臭,海水变色的现象,由于常出现红色,水随风起伏进退,看起来像一种红色浪潮。所以称为赤潮. 21疾病的分类:1按病原分:①致病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②寄生虫(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2 按病因分①生物性病因(微生物性病原,寄生虫性病原)②非生物性病因(非正常的环境因素,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缺陷,机械损伤) 22鱼类疫苗有:病毒疫苗;细菌疫苗;寄生虫疫苗 23鱼类免疫接种的方法:浸泡接种(适用于小鱼,量多时);注射法(适用于大鱼,数量少);延长浸泡法(与浸泡接种无太大差异);口服法;喷淋法。 24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是在模板DNA,引物和4种脱氧核苷酸存在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反应。 二、问答题 1病原,宿主,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㈠病原1决定病原体致病的因素:①病原体的毒力大小,②存在状态,③数量多少2病原体的来源:①原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如:感染白斑病的病虾或其尸体;预防:及时捞出或隔离患病的个体。②次(继)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具等。预防:四消——鱼种消毒、饵料消毒、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 3.病原对宿主的危害:①夺取营养②机械损伤③释放有毒物质 4病原的特点:有些病原有严格的“专一性”,如鰤本尼登虫,就专门寄生在鰤鱼的皮肤;也有对宿主非专一性,如刺激隐核虫可以寄生在数十种海水鱼,小瓜虫可寄生多种淡水鱼。 ㈡宿主:疾病的发生:①与宿主的大小与性别有关,②与宿主的遗传因素有关,③与宿主的营养状况有关,④与宿主的免疫能力有关 ㈢环境因素:1水温:① T水过低:生物体抵抗力下降;②T水过高:易发生缺氧;③T水的骤变:引起休克、痉挛乃至死亡2.水质变化:①透明度:浮游生物、泥沙、其他悬浮物质②H2S、NH3-N等物质超标易发生中毒;③余氯:氯气是很好的水体消毒剂,但过量会引起生物死亡。④水质污染: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⑤pH、盐度变化3溶解氧(DO):DO过高气泡病;DO过低:缺氧浮头泛池4.二氧化碳:5.人为因素:①种苗放养密度不当;②种苗搭配比例不适;③饵料管理不当;④药物使用不当。 2.水生动物免疫系统与其他动物免疫系统的共性: ①几乎所有硬骨鱼都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机制。②存在主要组织相容性符合体,T细胞受体、CD4、CD8、淋巴细胞因子、补体等一系列基因;③具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粘膜免疫功能;④免疫球蛋白(IgM)广泛存在于鱼类的体液循环系统和局部粘膜免疫系统。 3.水生动物免疫系统的特点:①鱼类是变温动物,只有免疫球蛋白―IgM。②不具备典型的二次免疫应答机制。③免疫应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水温、季节、关照周期及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④种类繁多,种属关系复杂,免疫机制差异很大。 4.免疫器官:1,初级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类似器官和组织:主要指骨膜和肾脏(低等脊椎动物没有骨髓),其之所以被纳入了免疫系统是因为它们介导了鱼类的免疫应答;胸腺:靠近腮腔,终身存在。2,次级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和肠道相关淋巴结组成

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 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2.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3.渔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 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4.渔药残留:水产养殖生物接触渔药后,药物的原形、代谢产物以及与该药物相关的杂质蓄积在其细胞、 组织或器官内,称为渔药残留。 5.渔药代谢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研究渔药浓度在机体内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临床 用药监测、预测渔药不良反应和制定最佳合理给药方案的理论依据 6.病毒的致病机制(感染后的表现):顿挫感染、溶细胞感染和非溶细胞感染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感 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7.致病性:病原菌具有克服机体防御、引起疾病的能力 8.毒力: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细菌的毒力分侵袭力和毒素 9.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10.细菌的感染途径:接触感染、创伤感染、消化道感染 11.细菌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潜伏感染、带菌状态、显性感染 12.寄生:有的在某一部分或全部生活过程中,必须生活于另一生物之体表或体内,夺取该生物之营养而 生存,或以该生物之体液及组织为食物来维持其本身的生存并对该生物发生危害作用,此种生活方式13.寄生虫:暂时或长久性寄生在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宿主的营养并且给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计 生动物 14.寄主种类:终末寄主,中间寄主,保虫寄主。

15.终末寄主:寄生虫的成虫时期或有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16.中间寄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若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时期需要两个寄主, 则最先寄生的寄主称为第一中间寄主,其次寄生的寄主称为第二中间寄主。 17.保虫寄主:寄生虫寄生于某种动物体的同一发育阶段,有的可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这类其他动物常 成为某种动物感染寄生虫的间接来源,故站在某种动物寄生虫学的立场可称为保虫寄主 18.寄生虫的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经皮感染(主动经皮感染、被动经皮感染) 19.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栓子:固气液),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的过程 20.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称为血栓形成。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21.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22.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 23.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缺血引起的坏死 24.水肿:等渗性体液在细胞间隙积聚过多 25.萎缩: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的过程 26.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各种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 27.细胞肿胀:指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 28.脂肪变性:细胞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 29.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30.炎症: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操作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性反应 3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变质 32.再生:机体内死亡的细胞和组织可由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新生而修复,这种细胞的分裂新生称为再生。 33.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病理性再生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

疾病学复习资料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夺取营养 2机械损伤 3分泌有害物质 有些病原有严格的专一性,如鰤本尼登虫,就专门寄生在鱼的皮肤;也有对宿主非专一性,如刺激隐核虫可以寄生在数十种海水鱼,小瓜虫可寄生多种淡水鱼。 疾病的控制包括三部分;诊断、预防、治疗 疾病诊断基本原则: 1诊断方法: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 2诊断材料:具典型症状的活的或刚死不久的材料。 诊断流程 宏观观察诊断 1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体液、体表、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肉眼检查有无异 物。 2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放养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 疾病的综合预防 水产疾病的防治原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为什么水产病害学要实施综合预防? 发现难生活于水中,不易发现 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 治疗难 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 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 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 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1彻底清池清淤、药物消毒 2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 A水深的调节:以淡黄色、淡褐色、黄绿色为好 黄褐色、绿色、蓝绿色、红色 b水色的调节方法:换水、适当改变水体的营养成分等 c科学用水和管水:PH、溶氧度、盐度、亚硝酸盐等指标。 3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 4饵料应质优量适

5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 6操作要细心 7经常进行检查—寻唐 8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治病原传播 9定期药物预防 10完善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建立预警预报。 11人工免疫 12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SRP品种选育、杂交育种。 疾病的治疗 目的:通过药物控制或消灭病原或改善环境及营养条件 治疗的时机:早发现早治疗 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a合理放养放养密度要合理;混养的种类搭配要适合。 b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c不滥用药物 d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石灰类、光合细菌等 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 1、培养和放养健壮苗种 1)SPF亲本 2)PVP-1洗卵 3) 使用清洁水 4)忌高温育苗、忌滥用抗生素 5)饵料优 2、免疫接种 3、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 4、降低应激反应 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如高 温等 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 素的躲避现象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 2池塘彻底清淤消毒 3强化疾病检疫 4建立隔离制度 5实施消毒措施 四加强饲养管理 思考题:1、水产动物疾病学 2、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3、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流程(诊断原则) 4、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水生动物病害

第十二章水生动物的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病原细菌 一、弧菌属:引起鱼的出血性败血症(弧菌病) (一)鳗弧菌:是弧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最初称鳗细菌 1、形态及染色特性:菌体弯曲,两端钝圆;单在或双在;菌体一端有单鞭毛,无荚膜和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征 生长要求:兼性厌氧条件;生长温度10-35°C,最适温度为20-25oC;PH为6-10,最适为8;Nacl浓度为0.5-6%,最适为1%。 培养特征: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隆起、半透明或不透明、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边缘整齐、有光泽的菌落。 3、抵抗力:本菌海水中存活2周以上;淡水中存活3-5h 4、致病性:引起大马哈鱼、虹鳟、鳗鲡、虾等多种鱼类的弧菌病。 5、微生物学检查 (1)涂片镜检(2)分离培养(3)血清学检查 6、防治原则: (1)弧菌病疫苗是最早应用于鱼类预防免疫的疫苗 (2)药物预防和治疗:运用四环素、磺胺、硝基呋喃类、萘啶酸等抗生素和化学治疗剂。 (二)奥氏弧菌:引起鲑科鱼类如大马哈鱼、小红点大马哈鱼、虹鳟等的弧菌病。 (三)杀鲑弧菌:为鲑科鱼类冷水性弧菌病的病原。本菌为弯曲杆菌,具极端丛鞭毛(9根以上)。引起贫血和全身各脏器的广泛出血。 (四)溶藻弧菌(五)非凝集性霍乱弧菌 (六)副溶血性弧菌:为海产鱼弧菌病的病原 二、气单胞菌属 (一)杀鲑气单胞菌:鲑科鱼类疖疮病病原 1、形态与染色特征:菌体呈球杆状;无鞭毛、芽孢和荚膜;成双、短链或丛状排列。革兰氏阴性菌。 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征 生长要求:兼性厌氧,需精氨酸和蛋氨酸,适宜温度为22-25oC,PH为6-7,食盐浓度为0-3%。 培养特征:在普通琼脂上形成圆形、隆起、边缘整齐、半透明、松散的菌落。产生褐色色素。 3、抵抗力:本菌对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萘啶酸、喹啉酮等敏感。 4、病原性:引起鲑科鱼类疖疮病、鲤鱼红斑性皮炎和金鱼的溃疡病 5、防治:福尔马林灭活菌和减毒菌接种。

水生动物疾病学考点

名词解释: 水生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生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泛池:当含氧量低于其最低限度时,就会引起窒息死王,叫泛池。 鱼病:指病因作用于鱼体,使机体正常活动被干扰、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的一种生命活动现象。 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水产动物由于真菌感染而患的病,称为真菌病) 原虫:即原声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但在生理上和多核细胞生物一样,具有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以及生殖等全部功能。 赤潮: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值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在海洋,特别是内湾及浅海区常常发生由于某些浮游生物异常繁殖,并高度密集,引起水质败坏,发臭,海水变色的现象,由于常出现红色,水随风起伏进退,看起来像一种红色浪潮。所以称为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水体营养物质过多,氮、磷过多,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影响水体和空气的正常氧气交换,加之死亡的藻类分解消耗氧气造成水体溶氧的迅速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无公害水产品: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规定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鱼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水生动物:是指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它包括一直在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鱼虾)等还包括曾经在陆地生活,又返回到水中的二级生物和昆虫(鲸等)。 水生动物细菌病:是指细菌感染引起水生动物发生病理变化、死亡的疾病。 简答及论述: 1.草鱼出血病概念、病原、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 概念:是由GCHV引起的草鱼在育种阶段发生的急性、出血性高死亡率的病毒性传染病。 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 症状:红肌肉型较小鱼种(7-10cm);红鳍红鳃盖型较大鱼种(>13cm);肠炎型大小草鱼。肠炎型以肠出血为主;红肌肉型肌肉出血为主;红鳍红鳃型以体表出血为主;鱼红细胞、血浆总蛋白、血和尿素氮明显下降;血液指标发生变化:钾离子增加,钙离子减少;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单核、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多。 流行规律:危害对象:草鱼,体长2.5-15cm的鱼种;流行季节:6-9月;水温:20—33℃发生;流行地区广 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2,草鱼鱼种下塘前用灭活疫苗浸浴或注射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4,发病季节,每月用药治疗一个疗程。(鱼体注射出血病组织匀浆;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表面活性剂;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 细菌性败血症:①危害:危害鱼种多,流行地区广,流行季节长,经济损失大,②病原体:嗜水气单胞病,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③原因:放养密度大,防治工作为加强。养殖环境力降低。病雨死鱼未及时处理,加剧了疾病的流行。鱼长期近亲繁殖,鱼体抵抗力下降。鱼运输中缺乏检疫,使病原体广泛流行。病原菌毒力加强。④症状:早期,口腔,鳍基,眼眶、鱼体两侧、腹部、有轻度出血。(2)打开后,胃肠道有少量食物。(3)随病情发展,上

水产动物病害习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 水产动物病害学的定义是什么?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贝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 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 简述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发展过程。 4.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等; 2. 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 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 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如生物制片技术、PCR 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 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水产动物免疫学等。 第二章 1. 影响海.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 2)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1、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水温(T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余氯、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机械损伤。 2. 宿主、病原体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病原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病原体疾病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有哪些? 4. 病原对宿主有哪些危害作用?影响病原体致病的因素有哪些?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 机械损伤: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功能伤失;继发炎症感染 2) 夺取营养:某些病原是以宿主体内营养为食:肠道寄生虫 3) 分泌有害物质:如:细菌和病毒分泌毒素、某些寄生虫分泌 蛋白分解酶等 4) 压迫和阻塞:如:绦虫、孢子虫的胞囊等(影响性腺发育) 5) 其他疾病的媒介:如:鱼蛭、桡足类等 5. 试述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彻底清池1) 清淤:(新池浸泡1月)旧池清淤 2) 药物消毒:水泥池:1/10000的KMnO4或含氯消毒剂等。 土池: a. 生石灰清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