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说课稿

阳谷翟庄联校耿玉华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时、分、秒》的第三课时《秒的认识》。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时、分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及几秒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三年级的后继学习《24时记时法》打下基础。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一秒及几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和探索分与秒的关系。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这样更直观易懂,并分小组为学生准备了活动材料袋,同时让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钟表。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的这些情况,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秒的长短的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游戏教学、体验感悟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和内化。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第一个环节是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然后,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火箭发射,短跑的赛场,刘翔跨栏情景等。同时出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录象,设置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我打算分为5个小步骤来进行,在第一个小步骤认识秒针和1秒

中,首先让学生观察钟表面,认识秒针,看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接着听秒针走动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用一种声音来表示1秒的时间,最后让学生介绍电子钟表上是怎样表示1秒的,及其他表示1秒方式的钟表,如:摆钟、卡通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秒针、听声音、模仿声音等一列多感官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个小步骤是体验1秒的长短,感受1秒的价值,首先让学生做一个动作来表示1秒的时间,学生可能会拍一下手,眨一下眼,跺一下脚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短暂,接着出示课件介绍1秒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工具在短短的1秒却能做很多事情,如: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作用真大啊!相机出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表示1秒的时间,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同时通过课件让学生感受了1秒的价值,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第三个小步骤是认识、体验几秒首先是认识几秒,设置问题情境:秒针走1格就是1秒,那么春晚倒计时是从10开始,那它走了几格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巩固计算几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体验几秒。如果不看钟表,怎样知道

一件事经过几秒呢,让学生想出估算几秒的方法,如:数数、眨眼睛、拍手等,然后让一个学生跳绳20下,其他同学用估算时间的方法估算出跳绳用的时间以及做游戏扳一次手腕用的时间。[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估算用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生的兴趣,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估算中,充分体验了持续几秒的时间长短。]

1分=60秒。首先让学生听一段1分钟的音乐,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估算这段音乐用了多少秒。学生已经有了上面估算的经验,应该说大部分同学都能估算得比较接近,这个时候再让学生猜想1分等于多少秒,接着通过课件演示证实学生的猜想。这个小步骤通过让学生在听音乐的情境中去估算、猜想、验证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1分=60秒的活动中来,再通过直观演示,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三)第三个环节是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设计了三个层次性的练习,第一个是一个活动练习:首先让学生们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几秒种可以做一件什么事情,接着让学生分小组根据材料袋里的要求完成一件事情,看看用了多少秒。通过这个练习的安排,让学生再次通过做和估加深了对秒的持续时间的估算和体验,建立了秒的时间观念。第二个练习是想想做做的第5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推理,同时,在这个练习里增加了一个脑筋急转弯:一个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三个练习是想想做做的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在思考中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时、分、秒这3个时间单位的认识,巩固

对相邻时间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

(四)第四个环节是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去总结:说说如果回家让你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打算怎么介绍?我会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指名学生集体汇报。接着通过课件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一定的延伸:介绍了有关秒和时间,以及时间应用的课外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渗透了对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预测学生能通过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对秒的时间认识能有一个深刻的体验。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理解和设想,希望领导和老师多提建议。

时分秒的认识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教材分析: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一年级上册,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和快到几时;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本小节学习秒的认识和应用,体会1分、1秒有多久,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总结。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可能给时间之间的换算带来了一定困难。 4、学习目标: 1、通过数数,借助钟表、课件演示正确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评价设计: 1、新年倒计时,观察钟面回答问题,找出学具钟面上的秒针;观察课件上的秒针走动一圈,数出时间。

2、猜猜《时间像小马车》播放时间;闭眼感受1分钟、1秒钟、畅谈1分钟、1秒钟能做的事情,猜猜师吟诵《明日歌》、《长歌行》用的时间,并计时验证,完成课本第6页第2、3题。 5、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通过观察钟面数数,认识时间“秒”)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自主借助钟表模型,正确认识秒针。)(2)认识1秒和几秒。 ①课件演示: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教学内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对“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掌握单位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是认识时间概念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认识了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在认识单位后,安排对其计量工具的认识,包括钟面、电子表和秒表,了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时间不像长度、质量等概念那样直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深入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关于时间的经验,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首先,让学生感知“1秒”“1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长度时,通过听滴答声,眨眼、拍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观,帮助学生对标准时间单位建立清晰、准确的感知。 其次,设计了“1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1分钟有多长”“记录运动前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等多种体验活动,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同时渗透估计的方法。 最后,注重体现估计的方法。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 教材安排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关于时间的计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突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梳理与引导以突破这一难点。 教材在例题中安排了求经过时间的问题,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秒的认识(2)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 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 ,知道“ 1 分 =60 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 建立 1 秒及 1分(60 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 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 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 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 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 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 秒的认识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

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 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 小格是1 秒。走1 大格就是5 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 秒钟①师:1 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 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 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 ,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 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 秒。1 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 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 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 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 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 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 几秒?从数字6 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 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 秒?

小学数学_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现在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长度单位,其实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从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你都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知识?(字母表示、1米=100厘米、比划长短)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厘米的知识学得不错。 二、认识毫米 1、引出毫米 课件出示: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1)、教室门高约2() (2)、1枝铅笔的长度是18() (3)、米尺长度是100() (4)、估计老师手里的硬币厚度是多少? 课件演示量出厚一毫米。 2、感知毫米 课件出示放大的直尺。 你能指出从哪到哪是1毫米吗? 对,从刻度0到这条刻度线的长度就是1毫米。谁还能从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多指几名学生上来指) 小结:对,尺子上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你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感觉怎么样?(太小了!)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请同学们找出1角硬币,估计一下1角硬币有多厚,然后测量。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 拿出1号纸条,估计一下这张纸条有多宽?有多长?(估计后测量) 谁估计得准呢?赶快量一量。(学生动手测量后交流) 纸条的长正好是6厘米吗?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呢?(学生交流:6厘米多一点或6厘米多3个小格) 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无法准确地表示出这张纸条的长度,我们今天要继续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就是——毫米。 对,1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 3、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时分秒的认识 观课报告

《时分秒的认识》观课报告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数学要尽可能要把学习内容置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理解,感受,变书本数学为生活中的数学。本节课李老师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尽管学生在数学课上是初步认识时间单位,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老师在本堂课中很好地把握住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一、认识钟面,使学生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 二、认识时间:时和分,知道 1 小时 =60 分。 三、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学生初看钟表,往往会顾此失彼,尤其是认读几时几分,更容易出错,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李老师在教学例题前,先引发学生认真仔细观察钟面,着重让学生明确、弄清时针、分针走动的方向,明确时针刚走过的数是几,就是“几时多”,从而为后面认读“几时几分”做了有力的铺垫。在数小格时,启发学生感悟用已学过的乘法迅速而正确地进行计算,从而为认识“多了多少分”奠定基础。并且在“认读几时几分”中也分了 3 个层次。 四、掌握时间的写法,使学生能用这两种写法写出钟面上所反映的时刻,包括对不到 10 分的“ 0 ”的处理方法。 在整堂课层次清晰,成功地实现了了两个转变: 一是转变教学设计中的观念,变备为设 新课标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的知识点很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强调较多,教师在上课前如果按以前的方法上课,有些知识点无法渗透,对教材的把握也不一定准确。要求学生通过钟面的时针、分针的位置而会读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由过去的重结果变为了现在的重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教学设计时,我们就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认识钟面,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认钟面的时间,我认为,先确定时针的位置,再确定分针的位置的方法去认钟面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着眼于教材,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习惯设计教学过程。 二是转变教学过程中的观念,变教为导 在过去,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机械的学习,而在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转变过去以教学生为主、以导学生学习为主。它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来主动学习知识。由过去的偏重结果变为现在的偏重学习方法。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在“认识钟表”一课中,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然后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让他们观察简单的钟面上有什么,怎样记住时针、

小学数学_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9的乘法口诀 教学年级:聋部三年级 教学内容分析:本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五册。本教材主要根据了《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求,力求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使教材符合听力和语言残疾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教育,补偿其听力或语言障碍造成的缺陷,把他们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和自食其力的合格的社会公民。 本教材分为四个大单元,第一单元是万以内加、减法笔算;第二单元是千克的初步认识;第三单元是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第四单元是时、分、秒的认识;第五单元是总复习。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是第三单元的内容,包括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等几个方面,本节课是“9的乘法口诀”中第1课时,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忆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通过编制口诀使学生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忆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使学生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5、让学生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9的乘法口诀,明白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记忆9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杳1-8的口诀记忆情况。 2、进行1-8的口诀的集体练习。 二、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下雨的视频,创设“下雨了,同学们要买雨伞”的情境。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下雨了,同学们去商店买伞,每把伞9元,要买一把伞需要多少元?2把呢?3把、4把、5把、6把、7把、8把、9把呢?” 通过9个9个地加,一直加到81。 师:你能根据每次加9的规律,把这列数填完吗? 生:(填写表格,汇报交流) 写完后,师生一起观察。一个9是9,二个9是18,三个9是27……齐读这组数据。 师:这组数据都和几有关啊?引出课题并板书:9的乘法口诀。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依次出现1、 2、3…9个由9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 师:一个长方体由 9个小正方体组成,是几个9,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师板书: 9×1=9 一九得九 师:二个呢?三个呢?…… 学生说算式及口诀,教师板书: 9×2=18 二九十八 9×3=27 三九二十七 9×4=36 四九三十六 9×5=45 五九四十五 9×6=54 六九五十四

新人教版——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1课时秒的认识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认识时间单位“秒”,1分=60秒,体验时间的长短。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时钟和分钟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之前,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本节课可以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秒。3、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都知道时分秒,对秒针大部分同学也能够很好地说出来,但是却对秒没有精确的时间观念,本节课可以利用钟表这种大家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秒。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钟表,知道1分=60秒 2、通过生活体验,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爱惜时间,珍惜分分秒秒的意识。 评价任务: 1、通过直观看钟表,能够说出1分=60秒(完成目标1)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1秒的时间有多长(完成目标2)

3、互相说一说1秒的时间都能干什么(完成目标3) 学习内容:秒的认识 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学习难点: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学习用具:钟表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呈现多媒体课件,请大家观看春节晚会倒计时,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学生跟着老师数10、9、8、7、6、5、…… 问: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秒 问:(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那大家过红绿灯时,上面的时间又是怎么变化的呢?大家比赛跑步时,老师又是按照什么时间单位来给大家计时的呢?——秒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秒”

时分秒的认识(1)

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时间单位“秒”的认识;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和简单的时间计算。课时划分:本单元共3课时,第一课时,教材60-61页秒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材62页例1和例2时间的计算;第三课时,时间的计算练习课,第四课时,教材67页的填一填,说一说。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发展性目标: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难点是:建立秒和分的时间观念。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时针和分针的基础上进行介绍的,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根据本单元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时分秒的知识。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了体验式

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实践、猜测、汇报交流等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 (一)秒的认识 1.教材59页,主题图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回忆奥运会开幕倒计时的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 2.教材60页,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教材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要用比“分”小的单位“秒”,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下。 (2)让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教材提供了机械钟表、电子钟表、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进一步体会时、分、秒之间的关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1)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1页例1、第82“做一做”,练习十五第一题。 (2)、本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几时几分,有两个层次编排:一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时=60分,二是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2、学情分析情况: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建立时间观念。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教师教的策略: 1、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2、本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机会去观察探索、实践操作,从而更好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学生学的策略: 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或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为素材,将数学知识点加工成问题情景,而且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希望和乐意去解决的,自然而然的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的思考。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小时=60分。 在教学中的实施: 1、猜谜语、复习导入 通过猜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复习旧知为教学新知做铺垫。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学习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师的引导、点拨,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时分关系,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表一大格是5分,理解时和分的关系。 3、巩固练习 通过游戏的和结合生活中熟悉事例进行练习,让学生学得轻松,从练习中得到乐趣。 4、课堂总结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 课稿 观摩课资料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作为本节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见识较少,思维能力差。为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文本教材变为动态的学习资源。

并且,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将与什么有关系,提前进行预热。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时分秒的认识》练习题

《时分秒》的练习题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二、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 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6.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三、比较大小: 1100分601时60秒时110秒 2时分300分3时5分秒240秒4分 1时60分1分100秒10分时44分 5分秒4300分200秒分4006时 1时40100分1502分30秒1502分30秒 四、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稿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给我这样一次锻炼自己、展示自己、让我成长的机会。谢谢。 一、教材、学情分析 今天我所讲的《认识钟表》一课是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分为四课时,第一课时认识整时,第二课时认识大约几时,第三课时认识半时,第四课时综合与实践。旧版教材中,整时和半时是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前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整时、半时的教学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学得不扎实。现在的新版教材中,把整时和半时分成了两节课的内容,今天我所讲的这节课是第一课认识整时,相当于旧版教材的半节课,所以时间上肯定是够用的课堂内容上也少很多。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对钟表的认识,包括对钟面的认识、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二年级“时、分、秒”的教学奠定基础。现实社会中,钟表随处可见,学生在以前的生活和幼儿园的学习中,对钟表和整时有一定的了解。如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新闻联播》是7点开始,有的学生6点起床……但是对于钟面上的数字,分针、时针在钟面上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大多数孩子不曾关注。另外,生活中长说的8点、9点通常叫做8时,9时,对于孩子来讲,也不熟悉。 我所教学的这个班是一年一班,从去年9月份入学开始就由我教这个班的数学,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多数同学的行为习惯还是不错的,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多数孩子对简单的问

题能够用完整地语言叙述出来。也确实有吐字不清楚的、发音不准确的,回答问题很胆怯的,声音很小的。虽然大家今天看到的是这样的,但是确实已经比刚入学时有了很大的进步。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整时的过程。 2.会看整时,知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积极参加交流活动,感受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总结整时刻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画时针 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钟面 四、说教法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们在教案中设计了以下方法: 1、利用学具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五、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秒的认识说课稿

《秒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时、分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及几秒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三年级的后继学习《24时记时法》打下基础。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一秒及几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和探索分与秒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有序性和

准确性的这些情况,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秒的长短的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游戏教学、体验感悟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和内化。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第一个环节是设景激趣 .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然后,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火箭发射,跑步赛场,刘翔跨栏情景等。同时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录象,设置情境,自然 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我打算分为5个小步骤来进行,在第一个小步骤认识秒针和1秒中,首先让学生观察钟表面,认识秒针,看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接着听秒针走动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用一种声音来表示1秒的 时间,最后让学生介绍电子钟表上是怎样表示1秒的,及其他表示1 秒方式的钟表,如:摆钟、卡通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秒针、听 声音、模仿声音等一列多感官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明确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具 钟面、多媒体计算机软硬件一套. 学具 口算练习纸每人一张、自备水彩笔、剪刀、白纸、蜡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新课 (一)钟面上的秒 1、你知道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吗?请你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告诉大家.(秒针走5小格) 揭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2、(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

(从数字6走到数字8)这一次表示经过了几秒?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上来指一指. 3、(播放动画60秒)这次表示经过多长时间呢? (1分=60秒) 从钟面上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呢?你是怎么看出来1分=60秒的? 4、1分就是60秒,那我们平常说的半分钟呢?(30秒) (二)体会1秒 1、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再来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请小朋友来做一个拍手练习,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先自已试一试. 3、谁来试一试?谁还能不看钟,来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 4、每秒数一数,看看数到10的时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 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5、刚才哪些小朋友数得比较准,你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吗? 6、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数一个数也是1秒.你能做一动作来表示1秒吗?(小组讨论)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 一、教材简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简析 “秒的认识”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中的一部分知识。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主要让学生认识钟表,学会看整时和半时;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感受时刻和时间的不同;第三阶段就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这是对时间单位体系的进一步扩充完善,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秒”这一时间单位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通过春节晚会中倒计时的情境引出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秒,针对提问: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呢?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钟表,进一步了解钟表的各种钟面结构,特别是机械钟表认识秒针,直观地看到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通过做一做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 2.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渡,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只是听说过秒,但却很少有会用到秒,孩子们对这个时间单位缺少系统、充分地认识,对于他们来讲“秒”是比较抽象的,体验也较少。因此,本课教学在设计上紧紧围绕“秒”的有关知识,以体验感知1秒、几秒、1分为主线,从“1秒”“、几秒”到“1分=60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本课主旨是尽可能地使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借助他们的直接经验及亲身体验感悟秒的意义,建立“分”与“秒”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通过感受、体验,初步建立1分、1秒或者几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意识和 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发现法 五、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前:

秒的认识说课稿说教材

《秒的认识》说课稿 长兴小学2008学年上学期黄燕如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由于“秒”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建立秒的概念。学好秒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对于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时间单位打好基础。 3、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4、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为:学生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教学意图,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实践活动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3、小组交流的方法——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发现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一)情境导入,秒的认识 放映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秒的认识 1.认识秒针。 师: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上的钟面,你看到什

最新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学校:蓟县第二小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刘文升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探究发现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不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二、问题导航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 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 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 体验1秒的长短.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88~8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表上的时、分。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对时和分之间的60进制(而不是通常的10进制)不易掌握,所以构建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桌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是怎样按照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定时间单位时和分的,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丰富、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交流和实践,在活动中去主动建构知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习惯和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并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白班、多媒体课件、教具钟、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年级学习的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谈话:大家好!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还记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时间单位--时、分。板书课题:认识时分 【设计意图:回顾一年级学习的内容,能让学生体会到钟面上有大格和小格,并能够很自然的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讨论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钟面 1、质疑:这个钟面上似乎还缺少了点什么?(时针、分针) 课件出示:时针、分针 请你们认真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钟面上除了有时针和分针,还有12个数字。)课件出示:1-12的数字 2、讲述:12到1这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子,1到2之间也是一个大格子,你认为从几到几也是一个大格子,拿出自己的钟面,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子?(12个大格) 3、引导:学生在这12个大格子里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大格子,观察这个大格子里一共有几个小格子?(每个大格子里有5个小格子) 4、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吗?(课件演示: 5、 10、15。。。出示数字,直到60) (二)认识时 1、讲述:时针哥哥是用来计时的,分针弟弟是用来计分的。现在我们来看看时针,从12走到1是多长时间?从1到2呢?(播放课件) 2、小结:时针是用来表示“时”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想知道时针走了几时,就看它从12起走了多少个大格。板书:时针走1大格是1时。 (三)认识分 1、提问:你知道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多长时间? 2、小结: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是1分。板书:分针走1小格是1分。 3、提问:(1)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5分)想知道分针走了多少分,就看它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 (2)如果分针继续走,指到2时,分针一共走了多少分钟?(10分钟)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一共走了10小格;一共走了2大格) 也就是说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3)那如果分针从12开始,我想它一共走20分钟,分针应该指向几? (4)分针从12走到7,走了多少分钟。 【设计意图: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在这里通过小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索交流的时间,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