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适马DC 17-70mm F2.8-4.5 MACRO镜头试用手记

适马DC 17-70mm F2.8-4.5 MACRO镜头试用手记

适马DC 17-70mm F2.8-4.5 MACRO镜头试用手记
适马DC 17-70mm F2.8-4.5 MACRO镜头试用手记

适马DC 17-70mm F2.8-4.5 MACRO试用手记

是一款拥有F2.8大光圈,1:2.3放大倍率的标准变焦镜头。用在尼康、宾德、美能达数码单反相机时,焦距为25.5-105mm,佳能为27.2-112mm,适马为28.9-119mm,目前尚未公布是否有4/3系统的卡口。从焦距范围来看,基本覆盖了广角到中焦的几个常用焦段(24、35、50、85、105),实用性能非常强,而且它还拥有强大的微距功能,放大倍率达到了1:2.3,是套头理想的替代品。不过目前还未正式上市,预计的价格约为51,450日元

焦距: 17-70 mm最小光圈: F22结构: 15片12组

视角: 72.4°- 20.2°光圈叶片: 7 片最近对焦距: 20cm

放大倍率: 1:2.3滤片口径: 72mm遮光罩: 花瓣型专用遮光罩体积: 直径79mm X 长度82.5mm 重量: 455 克

虽然这款镜头不是EX镜头,但在外观设计上还是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整个镜身采用了黑色亚光外表,并采用了改进了的磨砂涂层技术,在获得良好手感的同时,也增加了镜头外表的抗磨损能力。镜头大小与重量适中,比NIKKOR 18-70略为大和重一些,在与尼康D70、佳能EOS350D等入门相机配合使用时,能与机身达成良好的平衡性。再加上附带的遮光罩,颇有专业风范。比较遗憾的是镜头盖依旧采用了传统的设计,在配合使用遮光罩时,不容易把镜头盖扣上。据相关人士介绍,适马将在近期对镜头盖做重新的设计

这款镜头的结构为15片12组,其中有2片非球面镜片与1片超低色散镜片,最小光圈F22,最近对焦距离达到了20CM,放大倍率高达1:2.3,近摄能力非凡。滤镜口径为72mm,也属一个比较常见的口径,可与多款镜头通用滤镜。另外,这款镜头采用了IF内对焦设计,在对焦的时候前端镜筒不转动,方面使用CPL 等滤镜。

特殊镜片的使得镜头的性能大为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镜头的体积。非球面可以有效的矫正球面像差,提高成像质量,超低色散镜片可以矫正色散现象,色彩还原更为准确。

主要特点:

这款镜头是专门为APS-C规格的数码单反相机而设计,镜头标识为DC。由于成像范围的缩减,使得镜头在获得大光圈的同时,也保持了镜身的小巧性。同时,根据数码成像的特点,这款镜头配用新研发(SML) 超多层镀膜镜片,这是针对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的敏感特性设计的,以减除影像传感器和镜片间因反射而出现鬼影情况,保持影像色彩真确、改善画面晕角产生,达致提供边沿亮度平均的画面。与传统镜头相比,数码镜头更适合用在数码单反相机之上

我们这次试用的是一支尼康卡口的镜头,搭配尼康D70数码单反相机感觉大小和重量都比较平衡,操作起来不会觉得吃力。变焦环比较宽大,上面覆有橡胶的防滑圈,变焦的阻尼比较均匀,力度适中。而且还增加了一个变焦的锁定开关,在携带的时候,可以防止镜筒下滑。不过,变焦的时候镜筒会伸出4.5厘米左右,虽然在美观上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这样的设计无疑会增加镜头进灰的可能。对焦环相对来说要窄一些,这也是目前新出的AF镜头的一个共同特点。由于是尼康卡口的镜头,镜身上没有AF/MF转换开关,手动对焦时需要拨动机身上的拨钮进行切换。17-70采用的是IF内对焦,对焦的时候镜筒前端不会旋转,方便使用CPL滤镜。自动对焦的速度非常快,即便是暗部的物体也丝毫不犹豫,如果单从速度方面来说,感觉不亚于适马配有超声波马达的镜头,这也得益于数码的优化设计,减轻了机身马达驱动的负荷。但由于没有采用HSM超声波马达,

产生的杂音比较大,在某些安静的场合拍摄时确实增加一些尴尬。手动对焦时,对焦环略感松垮,而且对焦的行程比较短,对于一款拥有微距功能的镜头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这款镜头在最大光圈下的分辨率和反差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特别是在70mm端表现尤为突出,17mm端的反差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接近边缘位置的分辨率有所下降,收缩光圈可改善成像质量

通过拍摄我们特制的测试卡发现,这款镜头难以察觉紫边现象。这也充分体现了数码镜头在数码机身上的优势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17MM端,这款镜头有比较明显的桶型畸变,大光圈时有暗角。70MM端时基本没有明显的畸变,但最大光圈时仍有轻微暗角现象。收缩一挡光圈后,暗角现象明显减轻,到F8后则完全消失,成像质量也达到了最佳的水平。

优点:

得益于全新的数码设计,使得这款镜头在拥有F2.8大光圈的同时,也保持了镜身的小型化。

实用的焦距范围,并有1:2.3的微距拍摄能力,是套头理想的替代品。

针对数码成像特点开发的SML镀膜技术,极大地改善成像质量。

自动对焦非常迅速。

缺点:

只可用于APS-C规格的数码单反相机,不可用在传统135相机或全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之上。

自动对焦时杂音较大。

手动对焦时,对焦行程过短

(完整版)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镜头一般按照焦距大小分类: 鱼眼镜头;微距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变焦镜头等 标准镜头:拍摄风景及人物都可以,介于广角与长焦之间 长焦镜头:拍摄远处人物特写及远处物体,如体育比赛 广角镜头:拍摄风景及大场面焦距无限远 鱼眼镜头:视角180度,畸变大,特殊用途 微距镜头:拍摄较小物体近距离拍摄如小蚂蚁等 超长焦镜头:可以拍摄月亮及星星 变焦镜头:焦距可以根据拍摄物体改变的镜头,可以拍出运动效果 1.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 2.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但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于专业摄影。 快门速度:1/500秒光圈:F5.6 适马 APO 50-150mm F2.8 EX DC HSM 镜头官方样张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使用高感光度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固定时,尽量寻找依靠物帮助稳定相机。

自动违停抓拍技术指标

1.1系统功能要求 1.1.1基本功能要求 5.3.1.1多预置位巡航 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方式,具有多预置位设置功能,可预先将某禁止停车区域设定为摄像机预置位。 系统能够实现设定≥300个监控检测预置位;能够在每个预置位上设定独立的视频检测区域(可用多边形表示);同时能够在所有预置位之间进行自动巡航。 5.3.1.2违停车辆抓拍 摄像机平时处于实时视频监控状态,可根据需要由人工操作回归预置位。此时,系统自动开启检测功能,对进入禁停区的车辆进行多目标跟踪和识别,判定车辆的停驶行为。通过灵活设定车辆停车报警阈值(时长可以在1~600秒内自由设置),可以有效区分临时停车和违停,过滤城市交通早晚高峰期的周期性、常发性拥堵导致的车辆走走停停的现象,同时能够排除已经被抓拍的违停车辆,避免对同一目标的违停事件重复抓拍,减少无意义的频繁报警;同时可自动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与行人;避免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目标干扰。 5.3.1.3违停图片记录 在记录违停过程中,能够从远至近的抓拍四张违停车辆图片,其中包括:对违停车辆抓拍三张反映违法过程的全景图片,图片上可清晰辨别禁停标志和车辆轮廓,并记录当前时间和违法地点等信息; 对违停车辆抓拍一张近景图片,图片上可人工清晰辨识车辆的完整轮廓和清晰的车牌号码; 系统能够把四张违停车辆图片通过图片合成处理为一张完整的证据图片; 违停抓拍图片均采用JPEG图像压缩方式,JPEG图片编码;近景图片和全景图片存贮的图像编码应符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 5.3.1.4★号牌自动识别 系统应实现对民用、警用、军用、武警等车辆号牌自动识别能力,在车牌无污损无遮挡时,白天车辆号牌识别率≥95%,夜间车辆号牌识别率≥90%。

监控摄像机镜头常见故障处理

监控摄像机镜头常见故障处理 你装了监控摄像机了吗?什么?坏了。不用怕,下面带你深入了解监控摄像机镜头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监控摄像机镜头常识普及 在选购监控摄像机时,监控镜头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对于监控镜头的知识你又了解多少?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镜头,又或是是否支持自动对焦,监控摄像机小小的镜头还藏着很多学问。 监控镜头定焦与变焦之分 我们从最简单的还是说起,搭配不同的监控主机,镜头可分定焦与变焦,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你观察镜头上是否有两个可旋转的螺丝钮。当然,在价格方面同级别来讲,变焦镜头肯定比定焦镜头贵;以需求来说,还是根据用户实际应用条件来看,也不见得变焦镜头就比定焦好,固定好监控摄像机,谁总会去调整镜头呢? 笔者以大多数民用监控为例,普通枪式监控摄像机就搭配最常规的镜头。一般模拟监控摄像机选择定焦镜头,而一些以网络监控摄像机可搭配变焦镜头使用。根据实际需求可变换焦距。 监控镜头外形之分 如果非要在监控镜头的造型上加以区别,笔者给大家的建议就是看是否能够调节焦距,也就是镜头上的两个螺丝旋钮,一般情况下,靠近镜头顶端的旋钮调节焦距大小,主流变焦焦距在2.8mm~8mm,高端监控摄像机变焦焦距跨度大。在靠近镜头接口的旋钮用于对焦,当焦距发生变化时,及时将焦点调整到最佳位置才能够抓拍好图像。 此外,即便是变焦镜头在细节上仍有不小的区别,这主要看监控主机,有的监控摄像机支持自动对焦功能,因此监控镜头上还会有一根连接到机身的线,有的变焦镜头则完全靠手动调节,同样的功能不同的镜头在外型上所诠释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监控镜头接口的纷争 监控镜头除了定焦、变焦和自动对焦等功能及外观上的不同外,更多的是消费者败给了细节上。不禁推敲,监控镜头的接口还有什么区别?打眼一看所有监控摄像机镜头都是螺纹口,这接口不同难不成是螺纹圈数不同所引起的。 针对监控镜头接口纷争,目前市场中主要以C型接口和CS型接口为主。主流的监控摄像机以CS圈为主。以数据分析来看,不同接口镜头区分原则是通过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来判断:C型接口从安装点到焦点距离为17.5mm,而CS型接口从安装点叫焦点距离为12.5mm,相比较前者更"矮"一些。 监控镜头存在不同接口,那么监控摄像机就势必会出现不同的种类。针对以镜头接口来区分,在C型摄像机和CS型摄像机之间,原则上不提倡混搭使用。而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C型镜头与CS型摄像机之间增加一个5mm的C/CS转接环可以配合使用。但CS镜头与C型摄像机无法配合使用。

变焦大炮新标杆 适马150-600 S镜头测评

变焦大炮新标杆适马150-600 S镜头测评 变焦大炮新标杆适马150-600 S镜头测评 长焦镜头一直以它独特的视角和空间压缩性深受用户 的喜爱,使用率也是非常之高的。近些年各厂商都加大了长焦镜头的研发力度。除了高大上的定焦镜头外,变焦镜头更是广大用户关注的热门产品。 变焦镜头拥有了很多的便利条件: 第一就是使用方便,一支镜头就包含了常用的焦段。在很多场景下可以轻松的选择合适的焦距拍摄,这是定焦镜头无法比拟的。 第二就是价格相对低廉,跟专业的定焦镜头相比,变焦镜头的价格更容易让人接受。 研发历程 这次送到无忌测评室的就是一支关注度非常高的长变 焦镜头。说它关注度高,是因为制造它的厂商就是所谓“黑科技”大户适马,更是因为这支镜头壮硕的体积和不同凡响的做工。它就是适马在PhotoKina上发布的150-600mm F5-6.3 DG OS HSM Sports级镜头。

提到这支镜头就不得不说一下过去推出过的APO 150-500 F5-6.3 DG OS HSM。它可是适马长变焦镜头里曾经的主力,150-500的焦段也方便喜欢打鸟的人使用。但这支镜头还是暴露出了一些小问题的,比如最大光圈成像较弱,对焦速度一般等等。再加上竞争对手抢先推出了150-600的产品,让适马也意识到了更新的重要性。这次一口气推出了S级和C级两个版本,这在适马的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同一焦段两支镜头,可见厂商对于产品的重视程度,让不同层阶的消费者挑选自己中意的那一款。从适马镜头的产品线来说,S基本上涉及了长焦运动镜头领域,属于专业档次的产品,面向那些有较高要求的体育运动摄影师。而C则属于业余类产品线,那些需要长焦镜头的业余爱好者不必花费更多的资金就能享受到准专业级的画质。 笔者手里的这支150-600mm F5-6.3 DG OS HSM Sports 也是S级产品线里的第二支产品。相对于老款的150-500来说,不仅仅是增加了100mm焦距那么简单。从镜头外观设计到内部光学结构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笔者拿到这支镜头第一时间就总结出了几大特色: 第一:外观专业化。用大炮来形容它也点也不为过。镜头长度达到了惊人的290mm,而镜头口径也从过去的95mm 扩展到105mm。这个体积比原厂的300mm F2.8还要硕大不

适马AF300-800mm f5.6 EX APO HSM镜头

适马AF300-800mm f/5.6 EX APO HSM 外观与操作:这款镜头可称为目前焦长最长的自动对焦变焦镜头,取出箱子并架好最好有助手帮忙。黑色磨砂镜身,内对焦十分顺畅,塑料小窗下的公制对焦距离刻值特别醒目,而红色的英制对焦距离刻值难以辨认。橡胶包裹的对焦环和变焦环宽大,转动特别顺畅。长而坚固的三脚架接座提供有三个标准1/4英寸螺纹和一个欧洲标准的3/16英寸螺纹,以获得镜头和相机间的最佳平衡,接座可以90度定位锁定,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标记。采用46mm嵌入式滤镜。 测试情况:由于测试仪器无法安置如此庞大的镜头,无法测试其SQF值,代之以线/毫米的解像率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 300mm处为很小的枕型畸变(0.21%),500mm处为很小的桶型畸变(0.22%),800mm处为轻微的桶型畸变(0.66%)。300mm处的实际最近对焦距离为566厘米,此时放大率为1∶16.8,中央锐度f/5.6至f/22时极佳,f/32时好,边缘锐度f/5.6至f/16时极佳,f/22时很好,f/32时可接受,最佳光圈为f/11。500mm处的实际最近对焦距离为565厘米,此时放大率为1∶10.2,中央锐度f/5.6至f/16时极佳,f/22时很好,f/32时差,边缘锐度f/5.6至f/8时好,f/11至f/16时极佳,f/22至f/32时差,最佳光圈为f/11。800mm处的实际最近对焦距离为566厘米,此时放大率为1∶6.51,中央锐度f/5.6至f/16时极佳,f/22时可接受,f/32时差,边缘锐度f/5.6至f/11时极佳,f/16时好,f/22至f/32时差,最佳光圈为f/8。 使用情况:反转片实拍测试,除300mm处f/5.6时边缘和f/32时中央和边缘,500mm处f/32时边缘,800mm处f/32时中央和边缘略软外,其余所有焦长和光圈下中央到边缘很锐利,反差好。四周光量下降均自f/8始消失。 结论:是一支焦长独特的变焦镜头,出色的光学表现,但携带和使用均需要付出力量。 焦长:标定300-800mm,(由于仪器限制无法实测) 光圈:最大光圈标定为f/5.6(由于仪器限制无法实测) 镜片结构:18片16组视角:对角8°至3° 对焦操作:逆时针旋转对焦环180°变焦操作:逆时针旋转变焦环120°焦长刻线:300-,400-,500-,600-,700-和800mm 镜身规格:长度540mm,前端直径152mm 重量:5,330克滤镜尺寸:46mm后置插入式 标准附件:遮光罩,硬箱,偏振镜和透明滤镜,可拆卸三脚架接座 价格:定价5,849美元,美国市场参考零售价4,500美元 300mm: 光圈中央(线/毫米) 边缘(线/毫米) 5.6 75 极佳60 极佳 8.0 67 极佳53 极佳 11.0 60 极佳48 极佳 16.0 60 极佳48 极佳 22.0 42 很好33 好 32.0 33 可接受30 可接受 500mm: 光圈中央(线/毫米) 边缘(线/毫米) 5.6 67 极佳53 极佳

单反镜头AF微调要领

AF精度(跑焦)测试与微调要领自己解决单反跑焦问题 单反, 焦问题, 精度, 要领, 微调 本帖最后由发烧友于 2009-4-10 14:21 编辑 作者:火药 首先,非常高兴地欢迎您来此交流讨论关于AF微调的问题,希望听到你的好意见,让我们共同快乐和进步。在此,我真诚地说一句:谢谢! DSLR数码单反相机是可以更换镜头的,机身和镜头是组成一部完整相机的两个主要部分。就用户手头的机身和镜头而言,即使是套机在出厂时是否每一部都进行了匹配校正?一般人不得而知。事实是:我们许多橡友都是机身与镜头分开购买配置的,还有许多橡友是用不同厂家的产品凑合在一起使用的。因此,机身与镜头之间存在一个匹配问题,有匹配就有一个精度误差。当机身与镜头的匹配误差达到一定的量后,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焦精度的降低,即橡友们所说的跑焦。跑焦,作为单反相机,在数码时代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了,即便是专业相机+专业镜头也可能跑焦。因此,各大厂商在新推出的中高档单反数码相机上增加了AF微调功能。作为单反相机使用者,最好是对自己的爱机进行一次测试,特别是相机有AF微调功能的用户,建议必须做一下这个测试,利用AF微调功能把对焦调到最佳状态。测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大大增强自己拍出高清晰照片的信心。 在谈测试要领前,先对跑焦下一个定义,以便正确理解和正确操作。那么,什么是跑焦呢?任何精密仪器,都不可能达到完全100%的准确精度。由相机与镜头之间的配合误差导致的AF偏差,就是本要领针对的跑焦。跑焦,是在摄影者各项操作完全正确,相机也已显示完全正确聚焦的情况下,而实际成像的合焦点偏离目标聚焦点面,向前或者向后偏离的一种成像结果。从理论上讲,没有跑焦的相机的最清晰成像点面应该在目标聚焦点面上。这与摄影者操作不当(如所选对焦点反差太小,或对焦点前有遮挡物等)发生的对焦不准或不能对焦是不同的。 跑焦不一定是镜头单方面的原因,很多时候与机身内的机械定位和AF模块共同配合有关。过去,校正跑焦要把相机和镜头一起送到厂家的专业维修站(点)才能进行。现在,有AF微调功能的相机在一定误差范围(+20~-20)内可以自己动手解决了。要进行AF微调,首先就是要进行准确的AF 聚焦精度测试。专业的测试,一般人没有那个条件,业余条件下的测试一般人都可以进行,只要方法要领得当,可以满足实用要求。 一、数码单反相机AF精度(跑焦)测试要领 1.标尺:用于判读成像合焦点(面)的参照物。可以用网友们发明制作的纸质标尺,如图1所示,也可以用市售的木质米尺,如图2图3所示。不论用哪种标尺,都要求标尺表面必须平整无弯曲变形。标尺摆放,一般与水平地面呈45度,如图1、图2所示,也可与水平地面平行,如图3所示。但,不管怎样摆放,与镜头主光轴一般应保持约45度角。

适马镜头调焦底座(SIGMA USB DOCK UD-01)应用实例分析

适马镜头调焦底座(SIGMA USB DOCK UD-01)应用实例 分析 转适马镜头调焦底座(SIGMA USB DOCK UD-01)应用实例分析 光影居士适马50mm f/1.4 DG HSM Art 2016-03-03 16:46:20 最近本人在摄影杂志发了一篇与适马50A有关的文章,考虑现在到看纸质摄影杂志的人不会很多,不想浪费,也在这里发一下供各位感兴趣的摄友参考和交流吧. 以往选用单反副厂镜头的人多半都是冲着性价比而来,但是随着近年副厂“黑科技”效应的愈演愈烈,已经出现了选用副厂镜头主要是因为看中高性能的趋势,即便有的副厂镜头也价值不菲。 副厂镜头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跑焦——即实际拍摄最清晰点与选定对焦点不一致的现象。即便是较高端的单反机身具有AF微调功能、可以调节镜头的对焦点位置,但是由于副厂镜头的对焦特性和各品牌单反机身不一致,常常出现不同的拍摄距离或镜头焦距下的跑焦数值甚至方向不一 致的情况,机身的AF微调无法应对。这个问题是各品牌单反机身厂家与副厂镜头厂家“各自为政”所致,因为各品牌单反机身厂家都有自己的原厂镜头,难免有为了自产镜头的利

益而与副厂不合作的现象,很难解决、令人头痛。笔者就曾经对自用的一个副厂变焦镜头采用“保长焦和中焦、放弃广角”做法,勉强使用。对于一般景深较浅的定焦镜头,如果出现不同的拍摄距离下的跑焦不一致的情况,要是追求精准的对焦效果,就只能限制这个镜头的使用范围了。 笔者最近入手的适马50/1.4 DG HSM ART定焦镜头,也碰到了这个问题。当初我是冲着网传这个镜头是“二万以内最强标头、没有之一”的说法,舍弃价格几乎只有一半的原厂标头而入手的,入手后一开始就在我的尼康D810机身上使用了AF微调,可是随着拍摄距离的变化而出现的不同跑焦特性,直接影响了这个常用于浅景深拍摄的大光圈镜头的拍摄效果。 笔者有幸从浙江商家借到了一个适马调焦底座(SIGMA USB DOCK UD-01)。这是一种用USB连接镜头和专用连接底座、通过四个不同拍摄距离的测焦实拍、用专用软件(SIGMA Opitimazation Pro)对镜头固件进行修改、从而使镜头和机身的对焦特性达到基本吻合的专用调焦工具。 以下是这个工具的开箱照(图1),实际上它是一个专用的镜头卡口(图2),在下载安装专用软件(SIGMA Opitimazation Pro)后,用USB数据线连接调焦底座和电脑(图3)。 图1图2图3 打开软件后,调焦底座中心的绿灯亮起,

关于人像摄影测光及对焦的技术贴

关于人像摄影测光及对焦的技术贴(大家共同讨论一下)(转载) 最近潜水看了不少关于人像摄影的帖子,其中不少是有关如何测光和对焦的问题讨论。仔细研究了说明书,参考大家的实战经验,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供新手们参考和老手们的指正。 这里所指的人像摄影主要是人的脸部在图片中占据不超过20%-30%的面积或者逆光人像,采用的是点测光模式。以无敌兔相机拍摄作为参考。 光圈优先模式,为了获得浅景深,光圈大,焦距长(但是这样容易跑焦) 1、选择好光圈,比如2.2,焦距,比如85mm。 2、选择白平衡,比如自动。 3、选择测光模式,点测光。 4、大致进行构图,半按快门使得画面清晰(可以用自动对焦点或者中央对焦点),同时观察9个手动对焦点中哪个距离模特眼睛最近。右手手指松开快门键,大拇指按下手动对焦点选择键(*键右边的那个,不用找,盲摸即可)然后大拇指拨动大转盘,用眼睛看着取景器,将离模特眼睛最近的对焦点设为下一步对焦要用的对焦点。

5、半按快门,用取景器中9个对焦点中心部分的圆柱对准模特的脸部(如有侧光阴影,需要对到明暗相接处),按住*锁定曝光值(快门和光圈)。 6、将选择好的手动对焦点对准模特的眼睛进行合焦。 7、这时候*和快门都是按住的,曝光和对焦都被锁定,立刻对第4步的构图作微调,完全按下快门,完成拍摄。备注:1、中央对焦点对焦精度最高,用来对焦模特眼睛合焦会更好。但是,大部分情况,模特的眼睛在构图中不会处于画面的中心,重新构图镜头会产生余弦误差,导致跑焦。用距离模特最近的对焦点可以使得余弦误差最小(镜头移动幅度相比中心点对焦要小)。根据大家的实战经验,余弦误差导致失焦的概率远远大于对焦点对焦精度不够而产生的失焦。 2、为了提高对焦精度还可以采用测光、对焦分开的方式。在相机的C.Fn IV 操作/其他中设置 3、自动曝光锁/测光*自动对焦启动。将测光的人物交给快门键,将对焦的任务分配给AF-ON键。 3、以上的拍摄还可改为手动M档,这时的曝光参数是固定的(快门和光圈,比如,1/200,2.2),只需要初步构图-对焦-微调构图-拍摄即可。其中曝光参数可以用AV 档测模特脸部之后立刻转为M档,数据基本不变(即使变化,也是一点点快门的变化,用大转盘按照取景器中

副厂不“副” 适马24-702.8HSM独家评测-蜂鸟网

副厂不“副” 适马24-702.8HSM独家评测-蜂鸟网 副厂不“副” 适马24-70/2.8HSM独家评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d2623971.html, CBSi中国·蜂鸟网【原创】作者:毛毛虫2009年02月23日06:00 随着去年尼康D700、D3X、佳能EOS 5D markⅡ和索 尼α900的发布,全画幅数码单反阵营逐步扩大和低价化,而与之配套的标准变焦镜头自然而然成了用户们关注的对象。而在标变的历史上,曾经的35-70、28-70都曾各领 风骚。不过随着技术和用户需求的提高,标准变焦镜头的规格也得以进一步提升。而佳能首先将这一规格提升至 24-70mmF2.8,广角端获得了更加宽广的视野。24-70mm 这个焦段和恒定F2.8最大光圈,也成为专业标变的代表。 适马24-70/2.8HSM独家评测 新版适马24-70mmF2.8 IF EX DG HSM镜头 于是此后,各厂家在这一焦段上展开了争先恐后的角逐,这两年来索尼和尼康都推出了与顶级机配套的新款 24-70mmF2.8镜头,作为副厂镜头厂商中最活跃的适马,

自然也不甘寂寞。与全画幅数码相机机身搭配,其可拍摄题材范围广泛,短可进行风景、建筑等拍摄,长可进行人像、静物拍摄,可以说,其可发挥的空间特别大,机动性高。于是,新款的适马24-70mmF2.8 IF EX DG HSM镜头应运而生。 佳能EF 24-70mmF2.8L USM镜头 老版适马24-70mm F2.8 EX DG MACRO镜头 索尼24-70mm F2.8 ZA镜头尼康AF-S 24-70mmF2.8 G ED 镜头 而由于品牌之间的竞争,这一规格的镜头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适马在原先的24-70mm F2.8 EX DG MACRO镜头的经验基础上,经过重新设计,植入了超声波马达,改善镜头结构和体积,不仅如此,新版适马24-70还加入了新的镜片,如此多的改良,按理来说成像素质较之老版镜头应该有了很大提升,如果事实真是如此,对于广大全幅数码相机用户来说,大口径标变镜头上无疑又有了新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无力购买原厂镜头的影友来说,这不啻是个福音。 本次评测用镜头由适马(香港)有限公司提供,

AF精度(跑焦)测试与微调要领

首先,非常高兴地欢迎您来此交流讨论关于AF微调的问题,希望听到你的好意见,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快乐。在此,我真诚地说一句:谢谢! DSLR数码单反相机是可以更换镜头的,机身和镜头是组成一部完整相机的两个主要部分。就用户手头的机身和镜头而言,即使是套机在出厂时是否每一部都进行了匹配校正?一般人不得而知。事实是:我们许多橡友都是机身与镜头分开购买配置的,还有许多橡友是用不同厂家的产品凑合在一起使用的。因此,机身与镜头之间存在一个匹配问题,有匹配就有一个精度误差。当机身与镜头的匹配误差达到一定的量后,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焦精度的降低,即橡友们所说的跑焦。跑焦,作为单反相机,在数码时代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了,即便是专业相机+专业镜头也可能跑焦。因此,各大厂商在新推出的中高档单反数码相机上增加了AF微调功能。作为单反相机使用者,最好是对自己的爱机进行一次测试,特别是相机有AF微调功能的用户,建议必须做一下这个测试,利用AF微调功能把对焦调到最佳状态。测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大大增强自己拍出高清晰照片的信心。 在谈测试要领前,先对跑焦下一个定义,以便正确理解和正确操作。那么,什么是跑焦呢?任何精密仪器,都不可能达到完全100%的准确精度。由相机与镜头之间的配合误差导致的AF偏差,就是本要领针对的跑焦。跑焦,是在摄影者各项操作完全正确,相机也已显示完全正确聚焦的情况下,而实际成像的合焦点偏离目标聚焦点面,向前或者向后偏离的一种成像结果。从理论上讲,没有跑焦的相机的最清晰成像点面应该在目标聚焦点面上。这与摄影者操作不当(如所选对焦点反差太小,或对焦点前有遮挡物等)发生的对焦不准或不能对焦是不同的。 跑焦不一定是镜头单方面的原因,很多时候与机身内的机械定位和AF模块共同配合有关。过去,校正跑焦要把相机和镜头一起送到厂家的专业维修站(点)才能进行。现在,有AF微调功能的相机在一定误差范围(+20~-20)内可以自己动手解决了。要进行AF微调,首先就是要进行准确的AF聚焦精度测试。专业的测试,一般人没有那个条件,业余条件下的测试一般人都可以进行,只要方法要领得当,可以满足实用要求。 一、数码单反相机AF精度(跑焦)测试要领 1.标尺:用于判读成像合焦点(面)的参照物。可以用网友们发明制作的纸质标尺,如图1所示,也可以用市售的木质米尺,如图2图3所示。不论用哪种标尺,都要求标尺表面必须平整无弯曲变形。标尺摆放,一般与水平地面呈45度,如图1、图2所示,也可与水平地面平行,如图3所示。但,不管怎样摆放,与镜头主光轴一般应保持约45度角。 2.目标对焦点(面):用于测试拍摄时准确对焦的点平面,如图1中的靶心平面,图2中的纸盒平面。对目标对焦点(面)的特殊要求是:目标对焦点(面)必须平整无变形,具有明暗反差较大的图案。目标对焦点(面)的摆放,与水平地面垂直。 3.相机的焦(相)平面与目标对焦点平面保持平行,镜头的中心光轴与目标对焦点面中心(与标尺相交的位置上)保持垂直。 4.被测镜头用最大光圈。 5.相机采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或全手动曝光模式,一般采用中心单点对焦和单张拍摄。6.相机与目标对焦点的距离,一般可选择为镜头焦距的30倍,特殊镜头特殊对待,特殊要求特殊处理。 7.测试拍摄,最好使用三脚架,以提高测试的精度。 8.有些相机和镜头成像比较软,不便于判读测试结果,可调高图像的对比度,以方便从图中标尺上更准确地判读所测镜头与机身配合是否存在精度误差(跑焦)。 二、数码单反相机AF精度(跑焦)测试步骤 1.按数码单反相机AF精度(跑焦)测试要领中的基本要求布置好标尺、目标对焦点(面)和待测的相机及镜头。 2.通过相机菜单选项,进入AF微调值选择界面,分别选择+20、0、-20三个典型数值,认真仔

适马(Sigma)镜头标识的含义

适马(Sigma)镜头标识的含义 作者:tnt整理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ASP 非球面镜片: 在镜头设计中采用不是球面的镜片,可以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 APO APO镜头: 这些镜头采用复消色散设计和采用特殊低色散玻璃(SLD)镜片,用于减少彩色像差,从而提高长焦镜头像质,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 标识有APO Zoom Macro的变焦镜头在长焦端可达1:2的最大放大倍率;标识有APO Tele-Macro的长焦镜头可达1:3的最大放大倍率。 IF/RF 内调焦和后部调焦: 常规的AF镜头是靠移动整个镜头系统或者移动前镜组来实现。 在Sigma的长焦和长焦微距镜头中,标记有IF/RF的是靠移动镜头内部的镜片组来实现AF的,大大地改善了微距能力。 而在超广角镜头中,由于镜头前端直径较大,于是通过移动后组来实现AF;采用IF/RF的好处是:保持在任何焦点处镜头的实际尺寸不改变。 HSM超声波马达(HSM): 可以实现无声、快速响应的AF/MF和全时MF。 UC超紧凑(Ultra Compact): 这类镜头体积小、重量轻。 DL豪华(DeLuxe): 尽管其售架适中,但DL镜头是全功能镜头。如同其他的Sigma镜头一样,配备专用的遮光罩,具有半档光圈、手动光圈设定、景深指示、距离指示、红外矫正指示等。 DF双调焦(Dual Focus): 这类镜头在AF时,调焦环不转动;在MF时,阻尼适中,所以握持性能很好。 HF螺旋型调焦(Helical Focus): 这类镜头镜头前端不转动,方便使用定制的遮光罩和偏振镜。 EX优秀(EXcellence): 属于专业类镜头,特征是镜筒为EX涂层和有EX的标

摄像机参数调制及小技巧

摄像机参数调制及拍摄小技巧 有人说过最好的教材就是器材的说明书!其实任何的理论和技巧都是建立在熟练使用机器的基础上的。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基础。任何好的片子都是拍出来的!好的视觉传达会给片子增色。 一般的摄像机拍摄手法分为两种,即:外部运动和内部运动。即镜头调度和场面调度。以下为总结的一些小技巧小经验。与君共勉。 内部调整 所谓的摄像机内部运动指的是被摄物体在镜头内的运动和摄像机利用自身的焦距、景深及快门速度的所配合带来的视觉效果。换而言之指的是场面调度和拍摄手法。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少涉及场面调度的艺术性创造,所以在这里主要还是重点说一下拍摄手法。一般的摄像机内部运动有两种种,变焦、对焦、曝光 变焦 变焦指的是变化焦距。在日常的拍摄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拍摄手法,其最终目的是呈现不同景别不同视角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能凸显人物,能交代环境。谈到变焦必然会谈到景别。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在摄像机拍摄时可以用推、拉来改变景别,可以从小到大分为:大特写、特写、近景、中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大远景。同时焦距的改变也可以改变景深的大小,具体关系如下: 1.短焦-----大景深 2.长焦-----小景深 Ps:景深:指摄取有限距离的景物时,可在像面上构成清晰影像的物距范围。 特写近景全景远景 对焦 对焦指的是调整焦点的位置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特殊影像效果,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镜头语言,可以凸显

主体,可以引导人们的视觉重点。对焦可以分为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两种。在不同的环境中需要用不同的对焦方式。 自动对焦 顾名思义指的是摄像机自身所自带的对焦系统,每一台摄像机都会有这样的功能,在拍摄时会自动根据被摄物体的位置调整焦点位置,较为方便。但是有时候为了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自动对焦就有了它自身的局限性。我们知道摄像机的自动对焦会有一定的区域(如下图1,没有找到摄像机的寻像器,就找了张相机的对焦屏,道理是一样的),摄像机会根据区域范围内的物体变化而变化焦点位置,在拍摄时经常会有跑焦的现象。这时候我们需要利用手动对焦来弥补不足(如下图2) 图1 图2 图2中梁朝伟明显超出了对焦区域,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手动对焦来达到这样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将摄像机调成手动对焦模式(如图3) 2.调整摄像机位置 3.微调对焦环至人物清晰 红圈部分为手动、自动对焦转换键 利用摄像机的手动对焦可以拍摄出很有层次感的画面,如前景虚化(如下图),后景清晰

适马镜头标识详细解释

适马镜头标识详细解释 适马(Sigma)股份有限公司是1961年建成的生产135相机交换镜头的专业厂家,这比已经小有名气的专业生产镜头厂家腾龙、图丽股份有限公司晚11年之久,时值日本的相机制造业正处于战后以来蓬勃发展、赶超西德的阶段,因此135相机需要各式的大量的交换镜头。但是当时的三大相机名厂尼康、佳能、潘太克斯各自都有相当庞大的优质镜头系列为自己的相机配套,加之上述的两个出了名的生产镜头专业股份有限公司各自生产的镜头。对适马公司就形成了一个“高压”,适马公司的杰出的创办人,优秀的光学技术专家、精通生产与销售的企业管理总裁Michihiro Yamaki先生(由于他在光学镜头制造业上的成就、贡献及名望,后来还担任了日本摄影器材商会“JPEA”主席职务。仅此一点,可见适马公司在摄影镜头的研制与开发上举足轻重之地位),深知在逆境中如何求生存。公司成立伊始,就以高科技为目标、博采众家之长但又不步他人后尘的创新精神为宗旨,以物超所值的产品赢得了市场上的信誉。 使用适马鱼眼镜头拍摄样片 适马的镜头产品一直以超值的性能价格比,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适马的镜头产品有大量的标识,很难让人理解。

适马24-70MM f2.8 EX DG EX (EX-卓越镜系): 展现镜头的专业领域,精湛科技结晶;配合每一片精琢的适马创新(SMC)超多层镀膜镜 片,效果自然,更臻完美。 DG (数码与传统SLR相机兼容镜系):

针对数码单反相机内影像传感器的高反射和高敏感而设计,故在镜片质量、铺排和镀膜上,均需极严格要求,以便抑制〝耀斑〞和〝鬼影〞问题,同时要求影像亮度自中心至边沿 能保持平均一致。 DC (APS-C格式数码SLR相机专用镜系): 一般数码单反相机均为APS-C格式,而拾像感测体较小,因此镜系除针对改善高敏感影像传感所带来之影响外,其镜身亦因此而更趋微型化和轻盈化,达至简约朴实的概念。 ASP (非球面镜片): 非球面镜组,能矫正影像中的彗形像差、变形等现象。同时,使镜头整体更为纤巧。 APO (APO镜头): APO镜头选用超低色散(SLD)镜片及特级低色散(ELD)镜片,并经特别设计,专门消除色 差现象。 OS (OS防震系统): 此系统为内置设计,其防震功能可大大减轻相机震动或抓拍时抖动所造成之影响,使拍 摄更感轻松自如。 HSM (HSM 超声波马达): 超声波镜头配备由超声波驱动之马达,自动对焦宁静、高速。 RF (RF后组对焦): 后组对焦镜头配备特有系统,透过后组镜片移动,发挥高速宁静之对焦功能。 IF (IF内对焦): 内对焦镜头对焦时,只移动内部镜片组,无需伸缩镜身长度,操控倍加稳定。

aps-c人像神器适马50-100mmf1.8试用

aps-c人像神器适马50-100mmf1.8试用 APS-C人像神器适马50-100mm F1.8试用2016-07-28 06:00:00 蜂鸟网作者:姚伟康责编:张璋[读者稿] APS-C画幅下的50-100mm,35mm焦距等效为 80mm-160mm(佳能系统)或者75mm-150mm(尼康系统),是比较适合拍摄人像的焦段,覆盖了等效85mm、105mm、135mm三个拍摄人像的黄金焦段。对于人像拍摄迷人的浅景深也是很多拍摄者追求的效果,为了达成这个效果,我们还需要比较大的光圈。当这两个特点同时集中在一款镜头身上时,这款镜头自然会被很多人追捧。这就是我们今天试用的主角:适马50-100mm F1.8 DC HSM镜头(以下简称适马 50-100mm F1.8镜头)。由于APS-C画幅镜头在虚化能力上相比全画幅有所不足,故需要更大的光圈值才能实现近似的虚化效果,而这款适马50-100mm F1.8镜头配备了惊人的 F1.8恒定大光圈,在APS-C画幅专用镜头中可谓是前所未有。 适马50-100mm F1.8镜头的体积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款 APS-C画幅中长焦镜头 这款镜头镜筒采用阶梯式设计,整体做工延续了Art系列镜头的一贯高水准 这款镜头依旧配备了对焦距离窗

适马50-100mm F1.8镜头滤镜口径达到了惊人的82mm 镜头卡口采用黄铜材质,耐用性更高 镜头尾部设计有金属材质光圈环 适马50-100mm F1.8镜头采用对焦环在前、变焦环在后的设计,均配备有柔软的橡胶材质 本次测试我们使用的机身为佳能EOS 7D这款镜头属于适马镜头系统中Art系列,无论从性能上还是外观上都很好地秉承了Art系列“黑科技”的本色。在50-100mm焦段能够做到F1.8的恒定大光圈,毫无疑问这款镜头是个大块头。其镜头尺寸为170.7×93.5mm,重量为1490g,用料十足。镜头口径则是较大的82mm,“大眼睛”看上去十分迷人。这款镜头采用了内变焦设计,使得在变焦拍摄时长度不变,不会过长。镜身设计十分简洁,除了AF/MF控制拨杆外没有其他的多余组件,变焦环螺纹较为宽大,也更深,对焦环则是比较细小方便精确对焦。在光学结构部分,适马 50-100mm F1.8镜头采用了15组21片的光学结构,其中包含多达3片FLD镜片和4片SLD特殊镜片,全新设计的光圈部件实现了更快、更精准的光圈收缩。此外,这款镜头还采用内变焦、内对焦的设计,镜头长度不会发生变化,精致的做工和TSC内部材质也与Art系列镜头相匹配。·实拍体验&试用感受适马Art系列镜头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成像素质非常优秀,完全可用。于是我选

跑焦测试工具对比评测

跑焦测试工具对比评测 个人认为,校准单反这类精度比较高的机器,需要的是机器开模制作的对焦板比较好,毕竟自己手工制作的误差太大,调整起来没意义。得益于尼康D7000的跑焦测试,哥有幸使用到了网上及市面上的多数跑焦测试工具,现将常见的跑焦测试工具对比分析,以免后来人走弯路: 第一类,单平面的不靠谱型:如网上常见的, 甚至国外商用的 他们可能产生的误差如下表所示:

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由对焦靶和CCD组成的直线可以有无数多种方向的直线,所以不具有唯一性。导致相机本身CCD和对焦靶都没有保证处在一个平行平面,这样这样来调整相机,纯粹是白费力气。就算你眼力很好,靠那个气泡水平 仪来保证垂直位置上的对焦位置正确(这玩意只能给你提供个感性的大概水平指示,用于校准,精度远远不够,就像用一把精度低的尺子来校准精度高的尺子是不现实、没意义的),也保证不了水平视图上的准确,水平方向上的瞄准更是无任何辅助对准工具,所以这种类型的对焦板首先淘汰,不靠谱,不推荐。 第二类,精确度高但是无实际意义:如网上的干涉图样, 其原理是利用LCD液晶屏和相机LCD显示屏的液晶像素之间产生的摩尔干涉条纹来测试跑焦,其精确度相当高,靠眼力来调整干涉图样为左右和上下分别对称,理论上可以调整至LCD液晶屏与单反CCD平行。但是遗憾的是只能测试出跑焦与否,并不能指示出往前跑还是往后跑,且因为其精确度真的很高,往往调整的再精确的机器,都会CCD取景和AF对焦之间产生误差,所以也不是很有实际校准意义。 第三类,比较靠谱但是有硬伤型:如网上常见的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此类对焦板通过细心的瞄准,是有为准确对准提供瞄准依据的,但是其有一个硬伤,就是对准是CCD 平面与对焦靶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对焦点 对焦靶 CCD 范围 即CCD 虽然和对焦靶平行,但是CCD 拍摄的却不是一个完整的对焦靶平面,此举与跑焦校准的时候通常要求的对焦于一个平面不符,那么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是不好的,故对

佳能10-22mm与适马10-20mm对比

佳能10-22mm与适马10-20mm对比评测 在2004年,佳能公司就为其APS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推出了第一款小画幅数码单反专用超广角镜头EF-S 10-22mm F/3.5-4.5USM,这款EFS镜头广角端的实际焦距可以达到惊人的10mm,但是由于佳能APS数码单反相机的焦段转换系数为1.6,所以其实际焦段只等效于16-35mm,不过这个焦段也可以获得非常广阔的视野了。就在佳能小画幅数码单反专用超广角镜头EF-S 10-22mm F/3.5-4.5USM 推出1年以后,适马、图丽以及腾龙等光学镜头厂家也推出了其数码单反专用超广角镜头,其中以适马公司所生产的10-20mm F/4-5.6 DC HSM镜头凭借着出色的画质表现、合理的焦段以及较为厚道的价格而为较多用户所青睐。在此,我们就将这两款小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的超广角镜头进行一次对比评测,所配合的机身为佳能EOS 350D。 从两者的外观来看,这两款镜头的体积均较为适中,既不会因为太小而没有手感,也不会因为太大而影响便携性。不过从上面那张图片来看,佳能EF-S 10-22mm F/3.5-4.5USM在体积上要比适马10-20mm F/4-5.6 DC HSM显得更大一点。但是在重量方面,却是适马镜头比佳能镜头重出不少,看来这款适马镜头比起佳能更要有“内涵”一点 佳能EF-S 10-22mm F/3.5-4.5USM镜头的尺寸为83.5mm×89.8mm,而适马10-20mm F/4-5.6 DC HSM镜头的尺寸为81mm×83.5mm,所以在便携性方面适马镜头要占有一定的优势。不过这款适马10-20mm F/4-5.6 DC HSM镜头为外变焦设计,在进行变焦的时候会稍微伸长出一点,比起佳能EF-S 10-22mm F/3.5-4.5USM镜头的内变焦设计来说显得有点尴尬 两者的镜头口径均为77毫米,这样的口径在超广角镜头中算是很正常的了,不过如此超大的镜头口径也会用户购置UV、CPL等滤镜带来经济上的负担。佳能10-22镜头的前端标有镜头的所有参数,而适马10-20却将镜头的参数标在了镜身上,所以镜头前端显得比较空白。从两者的镜片反光来看,这两款镜头的前端镜片镀膜色彩风格都比较相似 从佳能EF-S 10-22mm F/3.5-4.5USM镜头后部来看,卡口位置的材质均为全金属制作,可谓用料十足。在镜头的尾部我们看到了突出的橡胶圈,这也使得这款镜头装载在EOS 10D等较旧型号的数码单反相机上时会阻挡住相机反光板的动作,所以某些10D等旧型号用户为了能够使用EFS镜头,自己动手将EFS镜头尾部的橡胶圈磨掉。从镜头的构造来看,这款镜头在拉到长焦端后后组镜头会向前移动,从而在镜头尾部形成较大的空洞,影响了镜头的防尘性能 从适马10-20mm F/4-5.6 DC HSM镜头的尾部来看,这款镜头也是使用了全金属作为镜头卡口的材质,坚固耐用。不过在镜头进行变焦的时候后组镜片也会向前移动,防尘性能也比较令人担忧。在镜头尾部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作为镜头安装参照点的小红点,这也是佳能卡口的适马镜头的标志性符号了 佳能EF-S 10-22mm F/3.5-4.5USM镜头在镜身中部靠近底部的地方安置了一个对焦距离指示窗,佳能公司从未在低端镜头上使用过对焦距离指示窗设计,从此可以看出这款镜头在佳能的镜头家谱中至少也是属于中级以上的镜头。从镜身的涂层来看,斑驳的花纹和粗糙的表面处理工艺让我们想起了佳能的顶级L镜头,不过镜头的操作手感以及工艺还是和L级别镜头有着一定的差距 适马10-20mm F/4-5.6 DC HSM镜头也同样使用了对焦距离指示窗设计,而镜身上面的金色EX标志也代表了这款镜头属于适马家族里面的专业级别镜头,看来

适马18-50与佳能17-40镜头对比评测

适马18-50与佳能17-40镜头对比评测 镜筒用料很讲究,按照EX镜头的传统采用仿金属涂层的镜身让人比较放心,在镜身表面上使用了磨砂工艺使用户获得很不错的操作手感,变焦环以及对焦环使用的还是惯用的黑色橡胶,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白色的痕迹,整个镜头外观的风格、材质以及表面处理都是传统的适马高端镜头风格。在镜身上的金色DC字样让我们感到新颖,这表示这个镜头为APS-C格式数码SLR相机专用镜头。标在光圈数值后面的金色EX(Excellence)表明了这款镜头并非平庸之辈,而是属于适马的高端镜头之列 由于定位为适马的EX级别高端镜头,所以在镜片的镀膜上面所下的功夫也是非常到家的,全镜配用崭新研发(SML) 超多层镀膜镜片,以针对CCD的敏感特性,用以消除因反射而出现鬼影情况,并改善边缘处成像质量以及降低暗角现象. 镜头的对焦模式为内对焦,当镜头对焦时只移动内部镜片组,无需伸缩镜身长度,除了让操控更为稳定之外还可以避免前部镜片的转动,影响附加滤镜的效果。不过这款镜头还是避免不了适马镜头的通病,那就是在变焦的时候手感还是有点生涩,不是很流畅,希望是部分镜头出现的个案现象吧。另外这款镜头没有采用HSM超声波对焦马达,所以对焦的时候动作也不是很快,对焦声音也稍嫌过大在镜头包装中附送了一个莲花型的遮光罩,外面采用了和镜身相一致的仿金属涂层,内面采用了横纹设计以消除反光,但是效果总比不上采用绒面内表面处理的遮光罩。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由于镜头盖要从边缘捏才能取下,当遮光罩装上去的时候镜头盖就很难取下来了,这一点的设计还是腾龙的镜头采用中间捏的镜头盖比较好,这也是适马镜头的老问题了 在镜头结构方面采用了15片13组的结构模式,内含2组非球面片组及一片超低色散(SLD) 镜片,能够修正各种光学偏差现象以获得更佳的图像表现。图中红色为APO非球面镜片、蓝色为SLD超低色散镜片 上图为官方公布的MTF曲线图,在中心位置无论是锐度还是对比度都很高,在边缘位置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最广角端光圈收缩到F16的情况下暗角现象几乎难以觉察,所以要降低暗角的话还是需要使用小光圈 在最长焦端全开光圈F2.8时暗角并不是很明显,但仍可觉察,这个焦段在畸变方面的控制很不错,几乎觉察不出明显的畸变现象。 最长焦段光圈收缩到F4时暗角现象已经几乎没有,画面照度很均匀 当光圈收缩到F16时暗角现象已经不复存在。画面出现了不易觉察的枕状畸变,但是不明显 我们使用不同的光圈值对下面的分辨率图进行拍摄评测,裁取4处边缘和中心部位的区域(红框内)进行对比 当光圈全开F2.8时,画面的锐度表现比较一般,边缘处的画质降低比较厉害,色散紫边现象比较明显 当光圈收缩到F4时,画面中央的画质改善比较明显,锐度提升了很多,但是在边缘处的画质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当光圈进一步收缩到F8时,中央和边缘的画质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其中中央部分的画质已经达到了最佳水平 当光圈值为F16时,中央部分的画质已经达到了镜头的极限,而边缘部分的画质提升比较明显,色散紫边都已经不明显 光圈值为F22时,相对光圈值F16时反而有一定的下降,可以判断这颗镜头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