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能源危机

浅谈能源危机

浅谈能源危机
浅谈能源危机

浅谈能源危机

摘要:人类的发展已经面临着一个能源瓶颈,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而我们也正在承受着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可喜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产生的恶果,并且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我们努力正开发核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强调的可持续性利用。新的能源体系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低碳或绿色经济的重要前提和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含义不仅包括能源转型、技术变革、还有发展观念等的转变。

关键词:煤碳、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能、石油危机

人类,作为一个在地球上只有400多万年历史的物种,在浩瀚的宇宙和历史的长河之中来说400万年只是非常短的一瞬间。但也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人类进化成了地球上现有的最高智能的生物。人类把独有的思维、动手、改造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造变着我们的家园——地球这个有着40多亿年历史的星球。

因为人类是有独立思维的生物,所以人类也有更多的欲望,在近几千年,因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欲望,不停地对地球索取自然能源,地球的能源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再生的能源,在被消耗之后的一段时间后,能源能够再生和恢复,另外有的一种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是在地球的几十亿年历程中积累而生成的能源,被消耗之后,在现有的条件和时间之内,能源不会再被恢复,一旦被消耗完了,就不会再有了。

正是因为人类数量的过快增长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

来越大,目前我们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地球的承受能力。所以地球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地球上的资源也正在日益枯竭。不但是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就连可再生资源也因为过度开发和开发不当,失去原有的再生能力。

因为一方面资源在变得枯竭,另一方面人们为了保持和提高现有的生活水平,所以为了争夺人类不停地明争暗斗,甚至不惜兵刃相见。而能源争夺已经演变成了影响全球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现在我们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还有就是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

然而煤、石油、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的发展历史和前景却不容乐观。

石油被喻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在大规模开采和运用石油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石油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在过去一百年里,人类经济的腾飞很大程度上地依赖于石油。而很多学者估计以目前的开采速度和石油储量来计算石油最多还可供开采不过50年。因为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能源,而现代社会和现代

工业一刻都离不开石油,为了争夺石油这一重要而稀缺的能源,世界上发生了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而每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都伴随着剧烈的政治变动或者是战争的爆发。

1973年能源危机 - 原因∶石油输出的主要力量为阿拉伯国家,他们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运。

1979年能源危机 - 原因∶伊朗革命爆发。

1990年石油价格暴涨 - 原因∶波斯湾战争。

人类在石油这一种能源争夺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同时在经过人类多年的开采后,石油这一宝贵能源正在逐渐枯竭。

国际能源机构(IEA)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近日警告,由于全球大多数油田已过了产油高峰期,加上需求持续增长,供应却呈现收缩,新一轮灾难性“石油危机”很可能在5年内席卷全球。

比罗尔指出,IEA评估全球800多个油田,发现多数大型油田已过了产油高峰期,按此推算,全球产油高峰期将较大部分国家的预期早10年到临。IEA前年估计全球每年产油量减少3.7%,但在最新研究中,这数字被大幅修正至6.7%。

比罗尔认为,石油需求增加拉动油价上涨,相反石油产量增长却停滞甚至减少,加上产油国对石油开采投资严重不足,这些因素将导致“石油危机”在5年内席卷全球。包括前些年爆发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和争夺石油不无关系。

比罗表示未来数年内,油价上升将导致物价上扬,由于届时全球经济仍非常脆弱,故高油价将破坏经济复苏。他又警告:“终有一天,石油会耗尽。我们必须在石油离开我们之前,放弃对石油的倚赖,我们要为那天的到临做好准备。”

煤可以说是人类开发利用历史最长的化石能源,煤的使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日常生活一刻都离不开包括衣食住行。但是煤碳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对地球不清洁的能源,因为煤的使用会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成的严重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还有燃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所以我们正在努力减少对煤的利用。

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0%-1.5%。我国人均天然气占有量仅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10。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极不平衡,西部盛产天然气,而需求大的地区却在东南沿海,于是建造超长达4000km 的输气管线,进入经济发达的上海和广东地区。长输管线本身就有输送能耗,另外还有安全和监管风险等问题。在天然气领域,我国真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发育迟缓。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发展技术同时到海外寻找资源。

积极发展节能产业之外,开发新能源,是人类目前解决能源危机的唯一出路。现在我们开发了很多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天然气、潮汐能等。而且在新能源领域激烈的竞争和争夺早已经开始了。

中国的能源局面尤为严峻: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蓝皮害指出,以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量计算,中国煤炭剩余储量的保证程度不足100年:石油剩余储量的保证程度不足15年:天气氟剩余储量的保证程度不足3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 230年、45年和61年。如果按照2020年的能源需求预测量估算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保证程度,则将分别下降到30年、5年和10年。

显然,中国比世界各国更迫切需要寻找可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国也正努力地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尽管中国各地普遍上马以风能、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基地,但行业内一个较为保守的数据是:风力发电成本是传统发电成本的两倍,光伏发电成本则是传统发电成本的十倍。

2008年,国际油价一度被炒到了每桶147美元,即使在金融海啸之后的今天,国际油价也维持在每桶60-80美元的高价位上。但是,在本质上国际能源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每桶60-80美元的油价仍然无法实现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产业化过程。大多数能源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只有当国际油价持续稳定在200美元每桶以上的价格时,这些新能源技术才有广泛的市场化拓展空同。

这也决定了风能、太阳能光伏产业无法摆脱依靠国家政策扶持才能生存的命运。

我国发电状况,核电:1%水电:21%火电:78%其它(包括风电)估计不到0.1%。在很多年内,我们国家都会以火电发电为主,计划2020年核电达到20%,水电20%,火电仍然会高达将近60%。

核电的优势非常明显。仅仅1公斤铀—235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放出的能量。核电站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仅是同等规模燃煤电站排放量的1.6%,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2008年,中国核电发电684亿千瓦时,与用煤炭发同样数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000多万吨、二氧化硫40多万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电成本优势日益突出。目前,法国核电成本是煤电成本的0.57倍,美国在1962年就已经低于煤电成本。与风电、水电等其他清洁能源相比,核电同时又具有容量大和基本不受天气等外因影响的优点,能够在环境影响的情况下稳定供应大量电力。

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也让核电站更加安全可靠,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核电是切实可行和能大规模发展的商用替代能源。目前,我国的核电发展无论是从建设规模还是技术利用上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有望达到7000万千瓦。积极发展核电,我国也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利用核能发电,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核电与火电、水电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核能作为一种成熟、清洁、安全和有竞争力的技术,在21世纪及未来将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水资源虽然丰富,水电的可开发总量约为四亿千瓦,但是分布很不平衡,水利开发面临着许多难题:首先是水电站建设的一次性投资比较大,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和长距离输送等因素的影响,用水发电成本较高,并不合算。其次是水电受气候影响很大,如2003年因为枯水情况严重,很多地方的水电就无法满发。况且到2020年前后,现有可利用的水电资源已经基本开发利用完毕,水电的发展潜力不再。

综合来看,新能源又被统称为替代能源、清洁能源或绿色能源,其核心是针对传统能源(主要指化石能源)及能源利用方式的先进性和替代性,它具有清洁、分布广及高效等特点,强调的可持续性利用。新的能源体系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低碳或绿色经济的重要前提和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含义不仅包括能源转型、技术变革、还有发展观念等的转变。

参考文献:IEA专家警告:新石油危机恐5年内卷全球

风光背后的新能源

国际新能源发展概况

核能利用迎来春天

形势与政策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及应对策略

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及应对策略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然而,由于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能源危机问题将十分突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能源面临着长期的挑战。 关键词:能源危机;节约能源;能源发展战略; 一、当前全球能源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世界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导致当前全球能源危机的根本原因。 目前世界主要有4种主流能源渠道,依次为: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2005年全球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约为1.19亿桶。作为另一个重要的现代能源矿种,1970年以来,世界天然气以每年平均6%的储量增长。目前,世界天然气储量已达到179.53万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2.69万亿立方米。 就世界范围的能源供应和生产而言,从1973年到2005年,煤炭的份额大约维持在相同的水平,只是略微有些变化,分别是24.8%和27.2%。核能的份额在上升,1973年的份额是0.9%, 2005年的份额是6.1%,上升势头十分明显,虽然有时候会出现停顿或倒退。天然气的份额从1973年的10.2%上升到2005年的23.7%。而石油的份额则从1973年的45.1%减少到2005年的36.8%。水力发电从1973年的1.8%缓慢地上升到2001年的2.2%然后加速上升到2005年的6.2%,而其他能源在2005年所占份额仍然非常小。 从1973年到2005年每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欧佩克(OECD)国家,每种能源1973年和2005年所占份额分别为:煤炭22.4%,20.8%核能1.3%,11.21%;可燃烧再生物质和废料2.1%,3.3%水力2.1%, 2%;天然气18.8%,21.3%;石油53 .1%,40.8%。核能从1973年的1.3%跃升到2005年的11.2%,但仍然排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后面,居第四位。 工业化增长模式是能源高消耗型模式,这使得全世界的能源消费需求伴随工业化的推广和深人而不断攀升,尤其集中在对石油资源的破坏性消耗上。直观地说,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三次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长。1990年以来,全世界日均石油需求增长1100万桶,其中,亚太地区增长820万桶,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75%。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500万桶/日,其中一半来自亚洲。 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化国家不断增长的石油消费和不断减少的石油生产,使全球的

由能源危机引发的思考

由能源危机引发的思考 楔子·前缀 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从消费者的观点,日常消费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们的开销。 以下是有关方面的资料汇集及整理总结: 节约能源不能停留在短暂“体验” 6月16日是某省能源短缺体验日,省委书记和省长带头参加了体验活动。当日早上,有的领导步行上班,有的骑自行车上班,有的搭乘公交上班。据统计,该省共有省直90多个单位、17市和140个县(市、区)机关单位自愿参与了能源短缺体验活动,参加人数达16万多人,所有班车停开,六层以下电梯全部停止运行,办公场所空调无一开放。如此规模的体验活动在中国难得一见,可见该省对于能源短缺问题非常重视。 中国已开始在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政策上不再坚持唯GDP论。政策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是基于经济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一事实,而环境污染与能源利用率、消耗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日益认识到:能源的拥有和消耗程度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速度。 该省的体验活动其实不过是意图通过改变日常行为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这一点全国都在推进,比如香港、深圳较早推行室内空调温度为26℃的要求,新建大厦必须符合节约能源的要求;上海要求公务员4层以下不乘电梯;有的南方城市要求楼房顶层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楼内温度等等。节约一方面靠人们长期养成的习惯,一方面也要依靠制度的推行。这方面各地都应加强公益宣传。 能源消耗水平与技术有关,未来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主要也是靠技术进步,以新技术实现石油替代。就中、美、日三国的单位耗能相比,我们的单位耗能是美日的数倍。据有学者估算,日本的GDP约占世界的16%,其一次能源消费仅占世界的5.3%;中国的GDP占世界的4%-5%,其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的10%强。中国生产1吨粗钢需要使用的煤炭量为1.5吨,美国为1吨,而日本仅为0.6吨;另外,日本每使用1000克油当量的能源,可创造出10.5美元等额价值,约相当于中国的7倍-10倍。生产领域的能源消耗比重巨大,各级政府应扶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更新来降低能耗,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从目前的基本政策来看,经济增长仍然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而且依然很看重GDP的增长速度。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太宽松,也未能提供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良好公共设施,对那些能源消耗巨大的企业给予了不适当的关照,以致在达到经济增长目的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各地在地方发展政策方面引进了绿色的概念,逐步改变唯GDP论的发展模式。这是一个好的趋向,但是毕竟未能彻底扭转以经济增长为重心的非均衡发展理念,仍然需要政府部门继续转变观念,通过增长方式的转变来改善能源与环境问题。 世界如何应对能源资源枯竭 世界面对高油价和矿物能源枯竭所能做出的直接反应,除了节能之外,就是寻找新能源、实现能源多元化。但迄今被发现并具有实用意义的新能源都集中在核能、风能、光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领域。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开始进入一个能源多元化时代。 目前来看,这个能源多元化时代有如下特点:一是传统的主流能源资源(石油、煤炭等)尚未枯竭,新能源未完全替代;二是新能源的创新利用正百花齐放,并还在不断涌现。但从世界范围看,还没有任何一种新能源达到与石油、煤炭相似的主流地位;三是多数所谓新能源仍只是让我们更加依赖天时、地利。如南方多阳光、多生物能,北方多风能,山地多水能等等。新能源利用的地域性和不可移植性特点令我们只能采取因地制宜而不能照搬他人经验;四是各国对各种新能源还需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进行筛选,以便找出最有效率、最有经济价值和商业开发价值的品种,同时也在寻找符合各自国情的最佳能源组合方式。 除了上述纯技术性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能源多元化打破了世界原有的能源格局,令世界多极化平添能源因素,从而使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凸现并加剧。有事实表明,这种加剧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益格局调整、地缘政治演变和潜在安全威胁增多三个方面。 首先,已知的石油和矿物能源枯竭是个迟早会发生的事情,它将令能源产供销链条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发生变化,一些国家的战略地位会因此而涨落。能源战略目标的制高点不仅仅是能源资源本身,拥有新能源

化学与新能源论文范文

XXXXXXXX学院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专业: 年级: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当今世界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原因是目前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均属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存量有限,而人类生存又时刻离不开能源,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源氢能是高效清洁环保型能源 ,在我国发展氢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我国氢的来源极为丰富,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水电解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制氢方法,现已形成规模。 关键词:氢能;新能源;必然性;氢能源的优劣势 一、氢能源 (一)氢能源简介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可以直接从地下开采、几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随着石化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正是这样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的出现和开发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时,人们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氢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原子序数为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超低温高压下为液态。作为一种理想的新的合能体能源,它具有以下特点: l、重量最轻的元素。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8999g/l,-252.7℃时,可成为液体,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可变为金属氢。 2、导热性最好的气体,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 3、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00倍。 4、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5、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6、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滁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产物水无腐蚀性,对设备无损。 7、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 8、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

浅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浅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经济的发展就得益于能源的大量投入和广泛应用。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面临着能源危机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应大力开发新能源并提高能源利用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能源危机;能源发展战略;新能源;太阳能;氢能;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种能源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了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得益于各种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等的大量投入和广泛应用。可以说,世界经济就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经济。然而,由于人类长期的无度开发和使用,使得这些化石能源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就接近枯竭,进而导致世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也面临着能源危机的严峻挑战。当前,我国应努力开发新能源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当前全球能源的现状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重大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当前,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尤其是世界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更是成为导致全球性能源危机的根本原因。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枯竭的危险进一步逼近,然而全球能源消耗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无疑使得能源问题雪上加霜。据乐观估计,石油大约还可以用50年,天然气大约只够用70年,煤炭最多可用300年,普通的核裂变材料铀-235不到100年就即将用完,人类的能源前景令人堪忧。根据欧佩克的《世界能源展望》预测,到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从目前的7700万桶/日增长到1.14亿桶/日。也就是说,在这段时期内,石油需求将增长3800万桶/日,其中,发展中国家占70%(约2700万桶),在世界石油需求中的份额将从32%上升至46%。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增加900万桶/日,日均消耗量达到1350万桶。另据有关专家预测,203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也将达到高水平的4.3万亿立

能源发展的哲学思考

能源发展的哲学思考 在哲学领域,物质概念是相对于精神和意识而言的,物质不以人的意识而独立客观地存在,世界上物质第一还是意识第一,这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核心。与此同时,人们如何认识物质世界,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是区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键。 哲学意义上“物质”与“存在”几乎是同义语,但在科学上,人们认识物质主要是研究、分析和观察物质如何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客观世界的各种物质的不同存在方式,就构成物质存在的“属性”,物质存在以属性来表征,不同物质以不同的属性加以区分。 因此,能源其实就是能量来源,就是一种具有自己存在属性的物质。能源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形式无非是各种属性,如固体、液体和气体,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等等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建立能源预警机制有利于我国能源科学开发和有序利用;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遇见性,建立能源预警机制有利于克服我国能源开发和利用上的盲目性,推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不亚于人类对粮食、空气和水的依赖程度。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更是严重的超出了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由于供给少于需求,石油资源的过度消耗越来越严重,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不仅如此,人类对于煤、天然气等其他的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也已几乎达到极限,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这一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重视。 第二次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在廉价石油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先后完成了以煤为主到以石油为主的能源转换,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而经济的增长又导致了对石油需求迅猛增加。但是,由于全球地壳运动的不平衡性,造成世界各地具有不尽相同的地质条件,因而在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矿产资源在品种上、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尽相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依赖本国资源来进行建设与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利用别国资源作为补充。整个矿产资源是这样,能源矿产资源在许多国家也是如此。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资源贫乏的国家主要靠利用国外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往往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高,美国这样的资源大国,利用国外的资源量也在迅速增长。 由于常规能源石油、煤炭等的供不应求,造成能源短缺,并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由此导致出现了诸如许多企业因缺电而产值下降,一些企业因“电荒”被迫停产等现象。“电荒”也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2004年浙江省缺电750亿千瓦时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如果从2000年开始计算,5年来“电荒”给浙江省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其他省市虽然没有浙江这么严重,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电荒”的影响。能源大省的山西同样也受能源短缺的影响而拉闸限电频繁,如主要产煤区之一的

风能可以解决中国能源危机

风能可以解决中国能源危机 1、首先了解一下中国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 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1.6X105MW,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h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有关专家根据全国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m/s 和6m/s风速的全年累积小时数,将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 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 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大于、等于 6 m/s的风速也有4000 h左右。但从这一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大冷空气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时风速便减少到68%。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较大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在不到100km的地带,风能密度降至50W/m2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小区。但在福建的台山、平潭和浙江的南麂、大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大。其中台山风能密度为534.4W/m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大于、等于3 m/s 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换言之,平均每天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有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2、内蒙古和甘肃北部,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这一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气入侵首当其冲的地方,风能密度为200~300W/m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大于、等于6m/s的风速在2O00h以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但不象东南沿海梯度那么大。风能资源最大的虎勒盖地区,大于、等于3 m/S和大于、等于6m /s的风速的累积时数,分别可达7659h和4095h。这一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小,但其分布范围较广,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 3、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大。风能密度在200W/m2以上,大于、等于3m/s和6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分别为5000~7O00h 和3000h。 4、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的北部和沿海,为风能较大区。这个地区(除去上述范围),风能密度在150~200W/m2之间,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为 4000~5000h,大于、等于6m/s风速全年累积为3000h以上。青藏高原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可达6500h,但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较小,所以风能密度相对较小,在 4000m的高度,空气密度大致为地面的67%。也就是说,同样是8m/s的风速,在平地为313.6W /m2,而在4000m的高度却只有209.3W/m2。所以,如果仅按大于、等于3 m/s 和大于、等于6m/s的风违的出现小时数计算,青藏高原应属于最大区,而实际上这里的风能却远较东南沿海岛屿为小。从三北北部到沿海,几乎连成一片,包围着我国大陆。大陆上的风能可利用区,也基本上同这一地区的界限相一致。 5、云贵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

人类能源危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人类能源危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所谓能源危机,就是指人为造成的能源短缺。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往往会引起经济衰退。从消费者的观点,汽车或其它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们的开销。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然而,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 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资源的蕴藏量不是无限的,容易开采和利用的储量已经不多,剩余储量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到一定限度就会失去继续开采的价值。克服能源危机的出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全面取代生化资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出于生存的原因;与之相连的是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大挑战 1.总需求量增长迅速 2000-2020年,国家规划全国GDP增长4倍,能源消耗增长1倍,这意味着能源弹性系数应为0.5,但是最近3年,这个系数为1.3以上,即能源需求远远大于规划。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工业已进入重化阶段,按照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能耗迅速增长阶段似不可逾越。问题在于这么大的一次能源需求我国是否能够供应,其所引起的污染是否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2.液体燃料短缺 我国石油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能源安全如何保证?如何加速石油的替代?我国的汽车工业、石化工业如何用创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这个形势?在车用替代燃料方面我国应以此为契机走出自主创新的道路。 3.环境污染严重 SO2、NOx、PM2.5-10、Hg和CO2等污染物80%是由于化石能源的应用产生的,尤其是煤的直接燃烧所引起。目前我国30%-40%的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出现酸雨现象,呼吸系统疾病不断增加。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是我国对这些污染物“可容忍”的环境容量究竟有多大? 4.温室气体减排责任 目前全球每年排放250多亿吨CO2,空气中的CO2浓度在工业化150多

能源与人类

能源与人类 学号:102020007 (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人类面对着空前的能源危机。通过对人类能源史和世界能源现状的分析,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指出了产生能源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能源危机的各种途径。 【关键词】能源能源危机自然辩证法应对战略 引言 能源是比较集中的含能体或能量过程,凡是能够间接或者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自然资源,统称为能源。能源是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原动力,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能源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界再生能力。同时,化石燃料的使用也是目前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的元凶。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们不得不思考引起能源危机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1 资源过度消耗引发的能源危机 从人类远古时代在地球上出现后,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能源应用形势和规模在不断变化。到现在为止,人类已经利用多种能源,可以说每一次能源利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都伴随着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甚至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是生产力的重大发展,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演变。在能源利用史上,火的使用、蒸汽机发明、电能和核能的应用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是人类能源利用史上的四个重大发展阶段。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表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旧能源不断被新能源所代替,因而能源的更替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大力发展和利用常规能源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探索和发展新能源。二次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在廉价石油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先后完成了以煤为主到以石油为主的能源转换,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而经济的增长又导致了对石油需求迅猛增加。但是,由于全球地壳运动的不平衡性,造成世界各地具有不尽相同的地质条件,因而在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矿产资源在品种上、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尽相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依赖本国资源来进行建设与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利用别国资源作为补

能源危机与新能源论文

能源危机与新能源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能源危机与新能源

目录

[摘要]:目前全世界消耗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在为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矛盾,很多问题。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未来转变能源结构任务非常艰巨。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变,就是要从现在的以化石能源为主,不断转向以新能源为主的时代。 [关键字 ]:能源危机新能源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whole world energy consumption is mainly fossil energy. And the fossil energy in order to bring mankind civi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will also bring about many contradictions, a lot of problems, the energy crisis situation is grim. Fossil energy is limited, the future to change the energy structure of the task is very formidable.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structure, is must from now on fossil energy, constantly turning to new energy dominated era. [Key words]: new energy energy crisis

中国能源危机

中国能源危机 内容摘要:在资源短缺的今天,世界各国为了争夺能源,掀起了多次战争,能源也成为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中国在如此复杂的世界局面中,也面临着能源危机。我们急需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能源中国石油 自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能源的重要性,能源成为了国家经济的命脉。而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来描述的话,世界就像一个股份制的公司,各个国家是股东,而能源就是股票。哪个国家能够占有最多的股份,那么它就可以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能源在这近百年来,掀起了无数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二战中这个数字成倍增长,7年的战争中有60个国家参与。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资源与能源展开了40多年的冷战。还有近10年里,美国掀起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几乎每一场战争,都与能源有关。 反观中国。从小学到高中,每逢老师谈到中国,都会用上这么一个形容词----地大物博。这也是许多人对祖国的一贯认识。但目前的统计数据却表明,中国的传统能源资源的储备并不乐观。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已探明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仅占1.2%。如此算来,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一。 想起以前,石油出口也是我国的主要收入之一。但从1993年开始,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如今,我国的石油净进口率已经达到了55%,超过了50%的警戒线,预计10年内,将会到达石油安全的极限。那时候,其他国家就可以

用控制能源的方式来打压中国的发展。所以说,能源危机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那么我国该如何在如此复杂的世界局面中,寻找出前进的道路呢,我认为解决方法有以下三点。 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却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这个机遇。任何问题单靠个人的实力是很难解决的。我们中国人一向信奉集体主义,追求团结精神。在对待能源危机这个问题上,我们处理好外交关系,加强与石油大国的联系,积极寻找盟友,共同面对困难。 提高资源保护意识。我国在这一点上是做得很不足的。不仅国人普遍存在浪费资源的现象,而且就钓鱼岛,黄岩岛事件看来,我国高层也是“财大气粗”,缺乏资源保护意识。我们总是想法设法去进口石油,而不懂得保护好本来就属于我们自己的资源,这明显是舍近求远了。虽然我对日本和菲律宾存在敌视的心态的,但却不得不承认,这钓鱼岛和黄岩岛事件上,他们处理得很好。他们国家上下一下,这有利于提高国家凝聚力,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的能源危机意识。在这一点上,我们该向他们学习,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社会。 实施科教兴国,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有着13亿的人口,却缺乏有创新意识,能解决问题的人才。前三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了西方,造就了各大经济强国,而我国总是没有把握住机遇,这也是我国还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原因。不可再生能源总会有用完的一天,我们不能光靠节约来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培养相关人才,争取领导下一次工业革命。这样我们缓解能源压力,还能使综合国力快速提高一个层次。 能源危机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这对我国来说,不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只要我们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就必定能解决这个难题,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能源论文

怎样才能开发新能源 摘要:中国是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能源的缺口也随之增大,因此,能源危机势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冲击。为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能源战略。 关键词:能源危机、 一利用风能 地球上的化石能源(石油)终究是有限的,为了人类的持续性发展,必须找到其他可替代能源,而风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南部的高原上的平旷地带,矗立着四排实验性涡轮机,这些机器在冰雪覆盖的洛矶山脉的映衬下更显得巍为壮观,150英尺的叶片在微风的吹拂下缓慢地旋转着。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主工程师萨迪·布特菲尔德说:“如果你要选择一个商业涡轮机发电农场,你决不会看中这个地方。但这里却是一个完美的风能实验场地。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获得风速为每小时100英里的风能条件。我们通过在这种条件下的实验能很快地知道哪种设计应该淘汰。”1991年,一份政府有关风能的概论作出了如下结论:堪萨斯州、北达科他州和德克萨斯三州有着丰富的风力能源,仅这三个州的风能就可足够满足整个美国的能源需求。今天看来,这项报告不免有些估计过低了。在过去的20年中,风能的价格已经下降了85%,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不断提升的涡轮机效率。政府还制定很多条令来鼓励民众购买利用风力所产生的电能,可以想见在不久的未来使用风力电能必成大势所趋。 二取消电网 现有的输电系统是从能源中心通过电线向用户送电。这样做有很大一个缺点,那就是输电过程中会损失很多电能。所以更好的供电系统是“分布式发电”。可以在住处和工作地点附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做到自给自足。例如,可以利用地热系统给建筑物供暖和降温,利用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提供电力,多余的电能还可以输送到当地的供电系统中,以零售价卖掉,这样还能获取一部分收益。这些措施简便易行,远好于建设发电厂和进口国外的能源。有人估计,一个这样的小型发电厂所需要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的造价可在四年内回收回来。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何乐而不为呢? 三混合燃料汽车 美国陆军宣布将开发一种使用新型混合燃料的“悍马”战车,它预示着混合燃料汽车的时代已经来临。混合燃料汽车通过内燃和电驱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今天混合型汽车已不再仅仅是陈列室中供人参观的样品,它已完全步入了实用阶段。这将大大削减汽油的使用量,汽车排放的尾气也将随之大幅减少。被称为插入式混合型电动车可以夜间在自家的车库中充电,夜间电费低廉,这样就节省了一项不小的开支。加州大学伯克利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丹尼尔·卡门说:“如果在一夜间,美国的汽车全部被这种混合型汽车所取代,石油的消耗量将会下降

九年级物理下册 20.1 存在能源危机吗教案 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20.1 存在能源危机吗教案沪粤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利用能源历史的大致过程,知道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了解世界能源消耗结构和我国一些能源消耗结构以及能源储存状况。 3.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4.经历“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的阅读交流讨论过程,感悟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命脉的道理。经历一些不可再生能源储藏量数据的测算过程,以及能源消耗结构的不合理性,认识能源的危机问题。 5.知道人们是怎样对能源进行分类的,认识分类方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提升学生对能源的价值认识,使他们产生能源的危机意识和开发新能源的欲念,同时感悟“开源约节流”的意义。 2、教材说明 教材首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作出简单介绍,同时借助信息浏览栏目,利用分类方对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出说明。接着用数据和扇形图的方式式说明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以及我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储藏量,并让学生算一笔能源账,同时提出能源的危机问题,并为下节“开发新能源”打下伏笔。 3、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是本章的起始,建议用下面是“全章引言”来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情趣,调动他们学习本章内容的积极性。 所谓能源,指能产生能量供人类使用的那些物质资源,如煤碳、石油和天然气等,它们燃烧都能产生能量(热能)并供人们使用。因此,煤碳、石油和天然气是能源,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可以说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命脉,社会发展的动力。能源如此重要,对我们初中生来说应当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知道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能源是否存在危机,知道什么是新能源,人类为什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遵循的规律是什么等问题。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你会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本节设了两个段标,即“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和“存在能源危机吗”。本节课建议用“阅读与交流讨论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介绍分类方法”和“了解能源消耗结构,以及能源储藏量的人均测算”三个活动来完成。三个活动既各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的,又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

能源危机石油理论

着石油市场与金融市场相互渗透与结合,石油的“准金融产品”特征日益彰显。石油期货、石油互换、石油基差期权等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石油现货交易市场、石油衍生品市场、石油美元市场的互动,已经使石油经济系统变成一个高度复杂、精密的金融市场。国际石油市场已不再是简单的货物交易市场,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价格的频繁波动给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石油金融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回顾石油金融问题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以期推动我国能源软科学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 关于“石油金融”(PetroleumFinance),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能源金融教育与科研中心(CEFER)在其培养目标中指出,“能源和资本市场正面临巨大的变革,需要培养管理者理解、量化、监督和管理能源价格变动、汇率变动、利率变动带来的财务风险的能力。”这一解释指出了石油金融的三个微观市场,即石油价格市场、石油汇率市场和石油利率市场。按这一范围,我们将石油价格市场划分为石油价格形成市场和石油价格波动规律两类,从石油期货市场理论、石油价格波动规律及预测、石油美元理论和石油汇率理论四个方面展开文献综述。 一、石油期货市场理论研究现状 1978年1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推出了全球第一份石油期货——取暖油(Heatingoil)期货交易。经过30年的发展,石油期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期货市场有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新加坡期货市场(SPM)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我国的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和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在国际燃料油定价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石油期货市场作为国际基准油定价的载体,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一直以来,石油期货市场的研究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也是石油金融问题的核心之一。石油期货市场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信息传递效应和套期保值理论三个方面。 (一)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价格发现过程(PriceDiscovery)是指在一个市场中,新信息以随机方式产生,投资人观察到信息后,通过交易行为将信息反映到资产价格的过程。期货市场针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的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之一,没有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和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功能就无法实现。 石油市场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结论不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是有效率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作用。Bopp&Sitzer(1987)认为取暖油期货市场是其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者。Gulen(1998)证明WTI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Serletis&Banack(1990)使用NYMEX的2个月到期的原油、汽油和取暖油期货价格和与之对应的现货价格日交易数据,研究石油期货市场效率问题,证明这三个品种的石油期货具有价格发现作用。Schwartz&Szakmary(1994)采用协整理论研究原油、取暖油和无铅汽油三个石油期货品种的套利和价格发现作用,其结论是期货市场引导现货市场。Silvapulle&Moosa(1999)采用WTI日交易数据,研究原油期货和现货市场的线性和非线性因果关系,WTI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并且它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WTI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对新的信息的反应是同步的。Ripple&Moosa(2005)运用G-S(Garbade-Silber,1983)模型检验原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功能,得出期货价格的引导作用大于现货价格,具有60%的价格发现作用。Gulen(1999)采

能源危机与解决途径

能源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当前,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大,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而随着石油、煤炭等目前大量使用的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同时新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尚未建立,全球的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目前,对于全球能源所面临的危机我主要分析两个方面。 第一,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在进入本世纪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能源供应趋紧。在这区间,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大于求,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往往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原因。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出现断档,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从总体上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在未来,更多油田的产量会下滑,而相关技术和基础措施依旧不够完善。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石油需求和消费量不断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由此可见,将来的能源状况必将更加紧张。 第二,能源消费强劲增长及油价的上升趋势 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呈现了自1973年以来最大的增长量,几乎各种能源的增长率都超出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的1倍以上,经济的复苏不断的带动能源消费的强度。石油、天然气、煤炭三大化石能源消费量显著提升。 化石燃料仍是目前能源消费的主体,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6%。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仍是最主要的能源,虽然所占比重连续11年下降。天然气的比重在显著提高。 而近年来,油价上升的过程中伴随着短期震荡。虽然,其过程中出现不少油价下降的情况,但在目前来看,随着经济复苏形势的显现,2010年年底,国际油价回弹,达到79.5美元/桶。而从长远来看,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及日本核事故等事件还将进一步推高油价。 解决途径:第一,完善目前石油等能源的开发技术和基础设施,从而做到节省能源,缓解能源危机。第二,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新能源,或者将注意力转向海底可燃冰等新的化石能源,同时用氢气、甲醇等燃料作为汽油、柴油的替代品,以此解决能源危机。因此,我们应在节约现有能源的基础上,开发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新能源。相信再将来,我们必将解决全球能源危机。 1

关于全球能源危机的问题

1. 经济影响 市场经济的能源价格是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而供需关系中的供或需改变都可以导致能源价格的突然变化。 虽然一些能源危机是由于市场应对短缺的价格调节而产生,但在某些情况下,危机可能是市场的流通不畅通、缺乏自由市场而导致。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价格控制是1973年的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 1.1 石油供应 石油的供应大致上由一些拥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所控制,包括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沙乌地阿拉伯、挪威、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主要的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OPEC控制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部分产量,对世界油价具有强大的杠杆作用。如果OPEC决定减少成员国的出口配额,油价就会由于供给减少而上涨,同样OPEC也可以通过增加石油生产来降低油价。影响OPEC实行这些政策的动机源于成员国各自的利益。 不过OPEC的行动仍受到一定限制。如果OPEC把油价抬得过高,那么一些原本无利可图生产规模也较小的资源如沥青砂,将变得有利可图而抢占石油的市场。除此之外,为了抬高油价而过分的限制产油国的石油出口也会对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商产生反作用。 1.2 石油需求 石油的各种用途中,目前最主要的需求来自于炼油厂的商业用途∶提供取暖和交通运输。石油需要经常和北半球的季节交替相适应,冬季由于需要大量的取暖用油,所以需求量就很大。事实上,仅美国就占了全球60%的石油消费,在北美如果某个冬季特别寒冷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全球油价。 2. 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1973年能源危机- 原因∶石油输出的主要力量为阿拉伯国家,他们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运。 1979年能源危机- 原因∶伊朗革命爆发。 1990年石油价格暴涨- 原因∶波斯湾战争。 加州电力危机- 原因∶电力管制政策失败,加上供给小于需求。 英国石油抗议活动- 原因∶英国油税已高居不下,而原油价格却又上扬。 与2005石油价格上扬- 原因∶供需关系失调。

化学与能源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十章化学与能源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煤的气化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焦炭和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答:错,煤的气化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2)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和SO2,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因此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答:不确切,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SO2、NO x和CO,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和HC,相对而言,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3)汽油的辛烷值分布在0~100之间,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汽油中含有80%辛烷和20%的其他烃类。 答:错,汽油的辛烷值可衡量汽油的抗震性,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该汽油的抗震性相当于80%异辛烷和20%的正庚烷混合物的抗震性。 (4)为了避免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取代四乙基铅作汽油添加剂。 答:不确切,甲基叔丁基醚(MTBE)添加剂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已被禁止使用。(5)发展核能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北欧和我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加快核电站的建设。 答:不确切,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核电站,北欧国家甚至通过立法,要求在2010年前关闭已有核电站。 (6)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由于锌、锰元素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因此锌锰电池是无污染电池。 答:错,在生产的锌锰电池时,为了防止电池中锌溶解释放氢气,常在电池糊状液中放入氯化汞。 (7)在燃料电池中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燃烧反应,它通过原电池原理不断的将燃料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理论上可达100%。 答:正确 2. 填空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我国是以煤消费为主的国家。(2)煤是由古代植物转化而来的,煤的煤化过程包括了植物残骸→腐殖质→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阶段,若根据煤化的程度不同可将煤分为四类,若根据煤炭中硫的含量不同又可将煤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