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底泥中磷的释放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底泥中磷的释放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底泥中磷的释放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底泥中磷的释放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因素综述

03209733 姚一思

前言:水环境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意的环境问题之一,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我国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最大的负效应就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江河湖海等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而影响这一趋势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随着富营养化水体的不断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和防治日益被重视,其中过量的磷输入或水体磷的高负荷是导致河流湖泊营养化污染的重要原因。而底泥一般是指江河湖海沉积物, 是各种营养盐和污染物等的主要蓄积场所, 也是水域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水体受到污染后, 水中污染物部分沉积或通过吸附作用在底泥中富集。在一定条件, 如微生物分解作用, 底泥扰动, 底泥中污染物会再次释放出来, 影响上覆水体。河流和湖泊内源污染物的释出, 类似于非点源污染, 释放面积大, 释放时间、途径和释放量具有不确定性。

摘要:综述了水体底泥中磷的化学形态以及磷素释放的影响因素。化学形态有水溶性磷、铝磷、铁磷、钙磷、还原态可溶性磷、闭蓄磷、有机磷等。磷素释放的影响因素有:溶解氧、温度、pH值、磷存在的形态、微生物作用、沉积物-水界面磷的浓度梯度、盐度以及扰动。这些因素具有关联性。

关键词:底泥化学形态磷释放影响因素

1 引言

P是造成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关键性的限制性因素之一[1]。一般认为当水体中磷浓度在0.02 mg·L - 1以上时,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就起明显的促进作用[2 ] 。由于近年来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加上农业面源氮磷的大量流失,造成河流尤其是河口富营养化趋势的逐年加剧[3 ~4 ]。大量的磷在河流等水体中沉积下来,其在适宜的条件下会重新释放进入水体,从而延续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并加剧了水体的恶化[5 ~8 ] 。

沉积物-水界面是水体和沉积物之间物质交换和输送的重要途径,沉积物中的磷可能通过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作用、铁氧化物解吸作用和沉积物扰动等形式向水体释放。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富营养化水体磷释放的有关资料,综述了水体底泥中磷的化学形态以及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因素,对于今后研究水体中磷行为、抑制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及参考价值。

2 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和存在形态

沉积物中磷形态通常分为水溶性磷( P

sol ) 、铝磷(P

Al

) 、铁磷(P

Fe

) 、钙磷(P

Ca

) 、还原态

可溶性磷、闭蓄磷(P

o-p ) 、有机磷(P

org

) 等7 种化学形态[9 ] 。闭蓄磷表面有一层不溶性的Fe

(OH)

3 或Al (OH)

3

胶膜,包括一部分P

Al

和P

Fe

,溶解度极小,含量较小,这部分磷被认为是生

物不能利用的。水溶性磷和还原态可溶性磷可以通过物理溶解作用进入水体,在沉积物中的含量也不会太高,但它们是最先被释放出来的,可以很方便地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10 ]。

沉积物中P的结合态及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控制沉积物P迁移和释放的主要因素。P释放量是由不同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决定的,控制沉积物P迁移(释放和形态转化)的环境参数的相对重要性首先取决于沉积物中P的化学形态[11]。沉积物释P量的多少并不与沉积物中的总P量成比例关系,释放进入间隙水中的P大部分是无机可溶性P[12~13]。在厌氧释放过程中,存在着有机P向无机P转化,Fe-P、Al-P向Ca-P、O-P转化的趋势,沉积物中总P浓度不断减少,就是P形态迁移转化动态平衡的结果[14]。

沉积物中释放的P与Fe-P关系密切相关,P

Fe

是沉积物向水体释磷的主要形态。曾有人提

出用沉积物中P :Fe 比例作为表层沉积物P 释放能力的一个参数,两者呈负相关关系[15]。 3 水体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3.1溶解氧(DO )

底层水体中溶解氧含量(DO )对沉积物P 的释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底泥首先要消耗溶解氧,降低溶解氧浓度,加速水体进入厌氧状态。厌氧状态可大大促进P 在沉积物的迁移和释放,而在好氧状态下释放速率远小于厌氧释放速率 [16]。两者差一个数量级[17 ] 。

水中的溶解氧会影响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 P 释放对表层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Eh )

的变化非常敏感。当表层沉积物Eh 较高时(>350mv),Fe 3+与磷酸盐结合成不溶的磷酸铁,可

溶性P 也被氢氧化铁胶体吸附而逐渐沉降;而当Eh 较低时(<200mv ),有助于Fe 3+向Fe 2+转化,P Fe 表面的Fe (OH) 3 保护层转化为Fe(OH) 2 ,然后溶解释放,使Fe 及被吸附的磷酸盐转变成溶解态而析出,沉积物P 释放量增加[18]。

研究表明,底质所释放的磷主要为溶解性正磷酸盐,是水生生物最易吸收的形式,这样就为大型水生生物和藻类的增殖提供条件,加速其生长繁殖的速度。而这些死亡后的生物残体不能及时取走,由于微生物分解、腐烂,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更加缺氧,这种缺氧的环境反过来加速底质磷的释放,形成恶性循环[19 ]。另外浅水湖泊中高的硝酸盐浓度可使

Fe 处于氧化状态从而对沉积物P 释放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20]。

此外,低溶解氧水平下,水体pH 值相对稳定;高溶解氧水平下,水体pH 值有所上升,将影响水体中的总磷浓度。

3.2温度

温度升高有利于沉积物释P 。沉积物P 的释放因季节而变化,在冬天释放量很低,在夏天达到最大值[21~22]

。这是由于温度升高会增加沉积物中微生物和生物体的活动,促进生物扰动、矿化分解作用和厌氧转化等过程,导致水-土界面呈还原状态,促使有机磷向无机态转化,将不溶性磷化物转化为可溶性磷,加速磷酸盐的释放。另外,随着微生物活动的增加,间隙水耗氧速率加快,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使水体环境由氧化状态向还原状态转化,有利于Fe 3+还原为Fe 2+,加速底泥中铁结合态磷的释放。 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参与内源磷释放的物理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如吸附反应、溶解反映、化学反应沉淀等,相应的内源磷的释放速率也增加。温度升高,会使得上述物理化学反应的平衡向解析、溶解的方向移动,致使内源磷释放量增加。 3.3 pH 值

对非石灰性湖泊沉积物而言,pH 在中性范围时,沉积物释P 量最小;而升高或降低pH 值释P 量成倍的增大,溶解P 总的释放量与pH 值呈抛物线(或U 型)相关

[23~24]。在pH 值较低时,沉积物释P 以溶解作用为主;而在高pH 值时,体系中OH -可与无定形Fe-Al 胶合体中的

磷酸根发生交换,沉积物中P 释放量的增加是因为水体中pH 影响了磷酸盐的存在形式。当pH 为3~7 时,磷主要以HPO 42-形式存在;pH 为8~10时,磷主要以H 2PO 4-形式存在。而当以H 2 PO 4-为主要存在形式时,底泥的吸附作用最大。此时底泥中镁盐、硅酸盐、铝硅酸盐以及氢氧化铁胶体都参与吸附作用。pH 值高有利于磷酸根离子从氢氧化铁胶体中解吸附,而使更多的磷酸盐释放到水中。因此pH 值升高有利于底泥中磷的释放[25]。

3.4微生物

当污水尤其是生活污水进入水体后,经过细菌分解,加速消耗溶解氧,同时微生物作用可把沉积物中有机态P 转化、分解成无机态P ,把不溶性P 转化成可溶性P 。王茹静等人在试验中发现:在无微生物状态下,沉积物中的磷释放几乎为零,而由于微生物参与,沉积物中

释放的P 比无菌状态下高出50%~100%。藻类对沉积物P 的释放有促进作用,藻类生长的越多,P 释放越多;反过来,沉积物中P 的释放又进一步促进藻类的生长,两者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26~27]。

3.5沉积物-水界面磷的浓度梯度

沉积物中的总磷含量与上覆水中的磷浓度关系密切。因泥水界面受生物作用影响明显,常与底泥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28 ]。但是底泥中磷素释放不是无条件进行的,而是受浓

度差以及临界浓度的影响。白洋淀底质磷的释放研究发现[19 ],当湖水中磷含量高于底质磷

释放的临界浓度时,总的表现是以沉积为主,国外学者也发现当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磷浓度<

0.03mg·L - 1时,沉积物中的磷才被释放,当水中磷浓度> 0.09~0.12 mg·L - 1时,水中的磷会向沉积物迁移

[30 ] 。总之,磷的释放与沉积物-水界面间的浓度差有关,浓度差越大,沉积物

释磷越快。 3.6 盐度

大量研究结果证明,随着加入Al 盐量的增加,沉积物释放P 的量呈线形递减[31]。从国内外脱氮除磷工业中可以看出氮盐的存在形态同样具有影响,硝态氮包括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它们会消耗有机基质而抑制聚磷菌对磷的释放,从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对磷的吸收。另一方面硝态氮的存在会被部分生物聚磷菌(气单胞菌)利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从而影响其以发酵中间产物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发酵产酸,从而抑制了聚磷菌的释磷和摄磷能力[31]。

3.7扰动

对浅水湖泊来说扰动是影响沉积物-水界面反应的重要物理因素。动态条件下P 从沉积物的释放量远大于静态条件的释放量[32~33]。底质间隙水中溶解磷的浓度约是上覆水的103倍,扩散作用导致磷酸盐从高浓度方向向低浓度方向迁移,因此扰动会加速这种扩散作用,使底质中的间隙水扩散到上覆水中。此外,对于浅水湖泊而言,在一定条件下,风力和湖流引起湖泊底部沉积物的扰动使沉积物处于再悬浮状态,这种再悬浮状态会强烈地影响P 在沉积物-水界面间的再分配,部分营养元素可从沉积物中向上覆水释放,使水体营养负荷增加[34]。增加沉积物颗粒的反应界面并促进沉积物中P 的释放,同时加速了沉积物间隙水中P 的扩散。 但扰动对P 的释放的影响仅是有限的短期效应,当表层底泥一记在悬浮物受水动力搅动想水体释放P 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进入雨中P 释放“枯竭”状态,此时沉积物和悬浮物的P 向水体的释放与水体中的P 想沉积物和在悬浮物沉积和吸附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因此,只有水体中P 含量降低,P 从沉积物上的释放才能进一步进行。[35] 因此,要治理水体的富营养化时,单单去除水体中的P 含量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自然情况下扰动是无法避免的,利用疏浚工程技术是一个解决办法。

4 总结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文章,氮素的存在状态对磷释放具有一定的影响,两者应具有某种关联性,磷素释放是十分复杂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且磷释放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错杂。若将其影响因素割裂开来研究存在很大不足,容易忽略各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因此应全面考虑整个水体的性质、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变化。由于沉积物磷释放的研究是涉及多方面的,必须逐步分析总结以往各种研究成果和经验,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磷释放模型。

a.重视对能代表大水体实际情况实验装置的研制开发以及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的密切结合,以保证研究结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b. 加强沉积物—水体界面之间物质扩散交换过程的机理研究,揭示沉积物中污染物的释

放规律,建立污染物释放模型;

c.加强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研究,为底泥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David LC. The role of phosphorus in the eutrophication of receiving water: a review. J. Environ. Qaul., 1998,

27: 261~ 266

[2] 杨维荣.环境化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翁焕新、刘云峰.滨海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磷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17(2):148~153

[4] 贾国东等.珠江口近百年来富营养化加剧的沉积记录.第四纪研究. 2002 ,22(2):158~165

[5] 陈家宝等.南宁市南湖沉积物磷释放的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 ,9:269~273

[6] Jeff Morin, John W. Morse ,Ammonium release from resuspended sediments in the Laguna Madre

estuary .Marine Chemistry . 1999, 65: 97~110.

[7] W. F. Hu, W. Lo,H. Chua ,S. N. Sin, P. H. F. Yu .Nutrient release and sediment oxygen demand in a eutrophic

land- locked embay ment in Hong Kong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2001,6: 369~375.

[8] 韩伟明. 底泥释磷对西湖富营养化的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1 ,13(5) .

[9] Chang SC , Jackson ML. Fractionation of soil phosphorus[J] . Soil Sci . 1957,84 :133~144.

[10] 傅庆红.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析及其释放研究[J ].四川环境.1994,13 (4) :21~24.

[11] Bostrom B. Potential mobility of phosphorus in different types of lake sediment. Int. Rev. Gesamten.

Hydrobiol.1984, 9: 57~474

[12] Rydin E. Potentially mobile phosphorus in Lake Erken sediment. Water Research.2000, 34 (7): 2037 ~ 2042

[13] Noges P. Kisand A. Forms and Mobility of Sediment Phosphorus in Shallow Eutrophic Lake Vortsjaerv

(Estonia).Int. Rev. Hydrobiol.1999, 84 (3) : 255 ~ 270

[14] 王晓蓉, 华兆哲等. 环境条件变化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环境化学.1996, 15 (1):15 ~ 19

[15] Lucotte M, D’anglejan, B. Processes controlling phosphate adsorption by iron hydroxides in estuaries.

Chemical Geology, 1988, 67: 75 ~ 83

[16] 廖文根.太湖水体的磷负荷分析[J] .水利学报.1994,11:77~81.

[17] Holdren GC ,David E. Armstrong ,factors affecting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intact lake sediments cores [J] .

Envi ron.Sci . Technol . 1980,14 (1) :79~87.

[18] Ingall E, Jahnke R. Evidence for enhanced phosphorus regeneration from marine sediments overlain by

oxygen depleted water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994,58 (11): 2571 ~ 2575

[19] 于世繁.白洋淀底质磷的释放及与水体中磷的关系[J] .环境科学.1995,16 (增刊) :30~31 ,34.

[20] Henning SJ, Frede OA. Importance of temperature, nitrate, and pH for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aerobic

sediments of four shallow, eutrophic lakes. Limnology Oceanography, 1992, 37 (3): 557 ~ 589

[21] Gonsiorczyk T, Casper P, et al. Variations of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sediments in stratified lakes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1997, 99(1-4): 427~434

[22] Istvanovics V.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the sediments of shallow lake balaton(hungary).

Water Research, 1988, 22 (12): 1473 ~ 1481

[23] Henning SJ, Frede OA. Importance of temperature, nitrate, and pH for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aerobic

sediments of four shallow, eutrophic lakes. Limnology Oceanography, 1992, 37 (3): 557 ~ 589

[24] 隋少峰,罗启芳.武汉东湖底泥释磷特点.环境科学.2001, 22 (1): 102 ~ 105

[25] 汪加权.巢湖底泥的磷的释放模拟实验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2, 22(6):738~742

[26] Gachter R, Meyer J, et al. Contribution of bacteria torelease and fixtion of phosphorus in lake sediments.

Limnol Oceanogr, 1988, 33 (6): 1542 ~ 1558

[27] 刘玉生, 皱兰等. 光照、温度和藻类对底泥释放磷的影响. 环境科学研究.1992, 5 (2): 41 ~ 44

[28] 陈玉娟.珠江广州河段中磷的形态研究[J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0,9 (4) :73~78.

[30] Rochford DJ . 1951. Studies in Australian estuarine hydrology.Ⅰ. Introductory and comparative features

[J].A ustr. J . Mar.Freshw . Res. ,2 :1~116.

[31] 周康群等. 反硝化聚磷一体化设备中的聚磷菌[J] .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 , 24(3):132~134.143

[32] Holdren GC, David EA. Factors affecting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intact lake sediment cor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80, 14 (1): 79 ~ 87

[33] Sondergaard M, Kristensen P, et al.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re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shallow and wind-exposed Lake Arreso Denmark. Hydrobiologia, 1992,228 (1): 91 ~ 99

[35]王茹静,赵旭,曹瑞钰富营养化水体中底泥释磷的影响因素及其释机理新疆环境保护2005,27(3):05~08

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罗玉兰,徐颖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10098) E-mail :loulan0624@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3108354.html, 摘 要:综述了水体底泥中磷的化学形态以及磷素释放的影响因素。化学形态有水溶性磷、铝磷、铁磷、钙磷、还原态可溶性磷、闭蓄磷、有机磷等。磷素释放的影响因素有:溶解氧、温度、pH 值、磷存在的形态、微生物作用、沉积物-水界面磷的浓度梯度、盐度以及扰动。这些因素具有关联性。 关键词:底泥 化学形态 磷释放 影响因素 1 引言 P 是造成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关键性的限制性因素之一[1]。一般认为当水体中磷浓度在0.02 mg ·L - 1以上时,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就起明显的促进作用[2 ] 。由于近年来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加上农业面源氮磷的大量流失,造成河流尤其是河口富营养化趋势的逐年加剧 [3 -4 ]。大量的磷在河流等水体中沉积下来,其在适宜的条件下会重新释放进入水体,从而延 续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并加剧了水体的恶化[5 - 8 ] 。 沉积物-水界面是水体和沉积物之间物质交换和输送的重要途径,沉积物中的磷可能通过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作用、铁氧化物解吸作用和沉积物扰动等形式向水体释放。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富营养化水体磷释放的有关资料,综述了水体底泥中磷的化学形态以及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因素,对于今后研究水体中磷行为、抑制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及参考价值。 2 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和存在形态 沉积物中磷形态通常分为水溶性磷( P sol ) 、铝磷(P Al ) 、铁磷(P Fe ) 、钙磷(P Ca ) 、还原态可溶性磷、闭蓄磷(P o-p ) 、有机磷(P org ) 等7 种化学形态[9 ] 。闭蓄磷表面有一层不溶性的 Fe (OH) 3 或Al (OH) 3 胶膜,包括一部分P Al 和P Fe ,溶解度极小,含量较小,这部分磷被认为 是生物不能利用的。水溶性磷和还原态可溶性磷可以通过物理溶解作用进入水体,在沉积物中的含量也不会太高,但它们是最先被释放出来的,可以很方便地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10 ]。 沉积物中P 的结合态及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控制沉积物P 迁移和释放的主要因素。P 释放量是由不同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决定的,控制沉积物P 迁移(释放和形态转化)的环境参数的相对重要性首先取决于沉积物中P 的化学形态[11]。沉积物释P 量的多少并不与沉积物中的总 P 量成比例关系,释放进入间隙水中的P 大部分是无机可溶性P [12,13]。在厌氧释放过程中,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会计研一20101311 黄晓纯 股利政策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界研讨的问题,现金股利又是股利分配的主要方式,对现金股利的行为研究非常重要,特别是自米勒和莫迪利安尼1961年提出股利与企业价值无关理论以来,学术界不断对他们的理论提出挑战。用代理理论解释股利政策是现代股利理论研究中的主流观点。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股东意愿方面,其中在公司内部因素颇多,多采用实证研究,多选取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上,如盈利能力、资本成本、现金流量、控股股东、上年的现金股利、资本结构、流动比率、市盈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刘淑莲,胡燕鸿(2003)以上市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的角度分析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以2002年6月深沪两地上市的1179公司中,按照25%的比例共随机选取了在2000年底以前上市的299家公司作为样本,并剔除该年已经被ST、PT的股票。提出派现能力假设和投资机会假设,选取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每股净现金流量、每股红利、股利与经营现金流量比例、股利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比例、资产负债率、非流通股比例、资产总额12个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与现金分红的相关性,主要采用分类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首先对每股收益、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又按照现金分红大小排序,分成11个子样本组,并且按照不同的股利支付比率(EPSR、FCFER)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上市公司是通过配股融资和发行新股解决分红现金不足的问题,最后将个样本的均值对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又得出结论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一般不超过会计收益或账面利润,但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现金分红超过其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其分红的现金来源于配股融资,且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决策当期的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在与现金流量指标的关系上,现金分红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关系相对较密切,股权自由现金流指标的解释性很差,以及相对来说,高ROE、高ONCF和高分红的公司,大多为传统产业,高ROE 和低ONCF公司中分红较少的公司一般属于高科技行业,这表明现金分红与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机会有关。 尹憬(2006)以沪市2004年度发放了现金股利的4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来研究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因素,假设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上年度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公司规模、每股净资产、负债比率为主要因素,即假设股权越分散,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以及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上年度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当年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公司规模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负债比率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低六大假设,选取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差来反映股权集中度,用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用03年发放过现金股利反映现金股利的持续性,用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公司的规模,每股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用相应的公式来表示,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运用了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在对假设作出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接受假设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与现金股利正相关,负债比例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氮磷形态与释放风险关系

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8, 20(3): 263-27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3108354.html,. E-mail: jlake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3108354.html, ?2008 by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氮磷形态与释放风险关系* 张路, 范成新, 王建军, 陈宇炜, 姜加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 摘 要: 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矩阵的统计分析手段, 对长江中下游湖群共18个湖泊的沉积物氮磷释放风险以及湖泊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氮磷形态以及其他相关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分析. 草型和藻型湖泊的环境差异是造成氮磷释放风险的主要原因. 氮磷释放风险与铁磷、藻类可利用磷、总氮、总磷、上覆水氮磷含量、间隙水氮含量、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决定磷酸盐释放风险的主要形态磷是藻类可利用磷和铁磷, 其他形态磷或者含量较低或者不易被转化释放, 对磷酸盐释放风险影响较小. 有机磷含量对磷的释放风险没有直接决定作用, 但它与有机质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沉积物; 氮磷; 营养盐形态; 释放风险; 湖泊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orms and release risks of lake sediments from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ZHANG Lu, FAN Chengxin, WANG Jianjun, CHEN Yuwei & JIANG Jiah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P.R.China) Abstract: Cluster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matrix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sis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risks from sediments in 18 lakes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s well as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orms and related geochemical parameters from sediments, pore waters and overlying waters. The ecological difference of macrophyte and algae dominated lakes wa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differenc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The release risks we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iron-bound phosphorus (FeP), algae available phosphorus (AAP),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in sediment,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overlying and pore waters, porosity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surficial sediment. The AAP and FeP was the main phosphorus forms deciding the phosphorus release risk and other forms were in less effect on it due to the lower contents or lower transformation ability. The sediment organic phosphorus wa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hosphorus release risks but remarkab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in sediment. Keywords: Sedim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nutrients form; release risk; lake 沉积物是湖泊及其流域中营养盐及其他污染物的重要归宿和蓄积库. 沉积物中蕴藏的营养盐可以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向上覆水体释放. 这种潜在释放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湖泊沉积物及其上覆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改变. 在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风险的研究中, 沉积物的物理和化学的特性(包括其含量和地球化学形态)是影响沉积物中氮磷营养要素迁移、转化以及生态效应的重要参数. 长江中下游有许多由长江洪泛和自然演化形成的湖泊, 其中大于1km2的650多个湖泊中大部分属于浅水湖泊. 这些湖泊目前普遍受到了湖泊水质恶化, 富营养化程度加重的影响, 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严重受损. 对浅水湖泊而言, 由于其更复杂的生态类型, 更加频繁的水土界面营养盐交换以及更易受动力作用的影响, 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和形态的差异对与水土界面交换和上覆水的营养盐含量影响机制更加复杂[1-2]. 虽然湖泊沉积物氮磷形态, 间隙水氮磷含量与潜在释放之间的关系已有一些研究[3-7], 但仍然缺乏较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1106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64, 40730528)联合资助. 2006-10-26收稿; 2007-12-24收修改稿. 张路, 男, 1975年生, 博士, 副研究员; E-mail: luzh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3108354.html,.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 人类认识外界信息的80%来自于视觉,而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 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计算机像人一样,通过视觉观察和理解 世界,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一个交叉学科,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其特点是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在很多工业制造领域得到了应用,并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机器视觉是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建立由图像或多维数据中获机器视觉简介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主要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再现于人类视觉有关的某些智能行为,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和控制。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包括数字处理、机械工程技术、控制、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相互协调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1]。 机器视觉强调实用性,要能适应工业现场恶劣的环境,并要有合理的性价比、通用的通讯接口、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其更强调的是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且具有非接触性、实时性、自动化和智能 高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光源、光学成像系统、图像捕捉系统、图像采集与数字化模块、智能图像处理与决策模块以及控制执行模块。通过 CCD或CMOS摄像机将被测目标转换为图像信号,然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并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将其转换成数字化信息。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如面积、 数量、位置和长度等,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1]。 机器视觉一般都包括下面四个过程: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09学前(2)邵冰青00915517 国内外学着对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做了很多研究。幼儿自身特点、家庭、教师的特点以及幼儿和教师的互动环境都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形成。 一、与幼儿相关的影响因素 幼儿作为互动的主体,其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家庭的特点影响着互动的形成。研究表明,开朗、外向、行为积极地幼儿易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Fein,Gariboldi,Boni(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气质内向或是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和老师的互动情况。Brophy,Good认为,教师会格外关心那些与自己亲近的幼儿,而这些幼儿多是积极行动,成绩优异,能够表现自己的孩子。除了幼儿自身的气质外,幼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也影响着互动的结果。Erickson,Pianta(1989)指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依恋情况,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影响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与老师相关的影响因素 师幼关系还受到教师自身的特征,教师的教育观念等地影响。Rimm-kaufman(2002)的研究显示,教师对儿童的敏感反应是与儿童在课堂的积极调节紧密相关的,并且儿童与更敏感的老师进行互动比与不太敏感的老师互动显示出更多的主动行为。此外,奉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老师更能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Kagan,Smith(1988)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奉行“儿童中心”的教师比奉行“教师中心”的教师进行互动的时间更长,频次更多,对幼儿行为更为敏感。 三、与互动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国外新进研究表明,班额的大小会对师幼互动发生影响。Rimm-kaufman(2002)研究显示,初期被划分为勇敢的儿童在班额较大的课堂中更容易出现拒绝任务的行为,更可能讲话,更可能向教师提出请求。Blatchford(2003)研究显示,在小班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为流畅,更富有个性化,但在大班教学中,幼儿更可能与同伴进行互动,而与老师互动减少。此外,幼儿园处于的环境中的噪音,卫生情况也对师幼互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贾克(2000)研究表明,幼儿园处于的地区往往噪音级别很高,容易影响幼儿的情绪,老师也更易产生怠倦感。

选题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状况、文献综述文档

选题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状况、文献综述文档 (一)选题地缘起和意义 引言 1.选题缘起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政府将大量地精力投入到如何更快地促进经济增长上,对就业难问题、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和医疗等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地关注力度不够,政府职能地缺位、错位、越位现象严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国有经济结构地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地改革,政府过去传统地管制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地现实情况,迫切需要进行全面地政府体制改革,转变 出:“. 南) 等现象严重,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实现经济高速增长造成了大规模生态环境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地这些严重失衡,说到底与政府制定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同时期地方针政策,与政府地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与政府地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公共行政管理能力,有着密切地、甚至决定性地关系④.要解决发展失衡问题,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地职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地范围,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变到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有效地公共服务上来,建设以公平、公正、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目标地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切实改进地方政府某些不良状态地迫切要求.由于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停留在管制型政府地官本位、权力本位地理念之下,地方政府地“单边主义”和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由此导致地政府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使得

政府与公众之间地关系渐行渐远.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了以发展经济、经营城市地名义进行圈地、兴建开发区,以公共利益地名义强行拆迁民房,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地政策缺少连续性,缺乏协调性和整体配套,让公众无所适从,“这些信号意味着在原有地制度路径下地改革所带来地额外收益地增加已接近临界值,不进行制度创新,就难以出现所谓地帕累托改进"@,就难以把中国地改革事业推向一个新地阶段,甚至政府地合法性也会遭到一定程度地挑战.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社会地全面转型,广人群众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地公共产品和有效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广人群众越来越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没有腐败地政府. 2.研究意义 从实践方面讲,对我国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地现状与改进进行研究,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地十 @,1.2 (--) 1 国外( 化地 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阐述了企业家政府理论这一新公共管理地理想实践模式,主张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地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①.治理理论成为改革公共服务地~个重要理论.治理理论地创始人是詹姆士·N·罗回[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3⑧\:一,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西瑙.他在《没有政府地治理》一书中提出全球治理地思想.奥斯特罗姆夫妇在《公共事物地治理之道》、《多中心与地方公共经济》等著作中提出多中心制度设计地理念.他们认为,高度地多中心与分化不会导致公共服务成本地提高.对此他们开 列了公共服务多种提供途径地清单:经营自己地生产单位、与私营公司签约外包、确立公共

河流底泥氮磷释放规律及其对环境清淤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海洋科学 河流底泥氮磷释放规律及其对环境清淤的影响研究 1.国内外研究动态 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加,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工农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现象,使得大量含有氮、磷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排入附近的湖泊,水库和河流,增加了这些水体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施用的化肥和牲畜粪便逐年增加,经雨水冲刷和渗透,进入水体的营养物质不断增多,以上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极大地减少了水体由贫营养向富营养过渡所需要的时间,国内外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30%-40%的湖泊和水库遭受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影响,我国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呈发展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41%上升到90年代后期的77%,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也较严重,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水库个数和库容分别占所调查水库的30.8%和11.2%,总体而言,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程度和范围呈发展趋势,城市湖泊及邻近城镇的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湖泊和水库等相对静止的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重于河流,但河流富营养化问题也不容轻视,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水环境保护中的重大环境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是发生藻类污染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由于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逐步加重,水体藻类污染的程度也逐年加深。赤潮或水华(Red tide or Bloom)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是藻类污染程度加深的直接反映。我国在1933年到1979年的 46 年中仅发生过12次赤潮,而1990年到1994年的5年中就发生了139次赤潮,藻类污染灾害日趋严重,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目前出现了一种各地纷纷出台禁磷措施和法规的"一边倒"现象,一时含磷洗涤剂变成了瘟神,这种盲目的现象对行业和国家的发展并非一件好事。客观地分析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跟踪"禁磷"实施效果,提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已迫在眉睫。 2.引言 水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

盐度对底泥磷释放原位修复的调控效果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环境科学 盐度对底泥磷释放原位修复的调控效果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现代社会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由于磷被认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同时在生产,生活中外源磷及外源性营养削减后,内源磷的聚集给湖泊富营养化带来了潜在威胁,因此削减和控制内源磷的释放是当今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 对于浅水湖泊而言,底泥磷通常占较高的比例,占内负荷总量的60%-80%,这也是湖泊外源性营养盐削减后,水体营养负荷的主要来源。底泥-水界面磷的潜在释放、磷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磷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问题是底泥释磷研究的关键。近几年来,新型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内源磷释放的修复技术中,此外不同条件盐度下对底泥磷释放的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选题意义 湖泊沉积物(又称作底泥)是湖泊内源磷的重要蓄积库,一定条件下,底泥中的内源磷可能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因此,在研究湖泊外源磷削减后的富营养化水体工作中,探明湖泊底泥中内源磷释放的含量,与上覆水之间的动态转换,及其赋存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性地研究了盐度对底泥磷释放的原位修复的调控效果研究,同时为底泥中内源磷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1.研究目标 (1)不同条件无机盐调控剂对表层底泥磷素的释放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2.主要内容 (1)不同浓度盐度调控下表层底泥磷释放规律; (2)盐度调控剂作用前后表层底泥不同形态磷素变化。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3.1 实验室模拟沉积物-上覆水反应体系 3.1.1 实验室模拟材料的准备 沉积物-上覆水反应体系的模拟材料主要取至西湖。具体方法为:采用自制的沉积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是《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早前有些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规划分析,但如今经济已经步入了“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其波动情况值得关注,并且在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各国竞相压低本国汇率的外部情况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漩涡中心。因此基于“后危机时代”这个大背景,本文的论述对今后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早前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大胆地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置于“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来进行研究,对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有关人民币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及人民币汇率理论的文献期刊。

1 后危机时代 1.1后危机时代的概念 所谓后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就是指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主要世界组织和预测机构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于乐观,连续几次上调预测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0年1月26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3,9%,高于该组织2009年10月预计的3.1%;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会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增幅,预计增幅为4.3%,也高于上次预计的4.2%。其中,2010年美国增长2.7%,欧元区增长1.0%,日本增长1.7%。在金砖四国中,中国增长10.0%,印度增长7.7%,巴西增长4.7%,俄罗斯增长4.0%。全球经济正在进入好于预期的复苏期,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将保持平稳低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报告中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2.1%和6.0%,2011年增速将达到2.4%和6.3%。 1.2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一是世界市场比危机之前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会提高储蓄,减少消费。 二是新兴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将有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美国、西欧经济不会衰退或者负增长,但会有一段时间的零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势头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印度明年要达到9%,拉美国家明年会有5%左右的增长。 三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回归实体经济。金融永远是和风险相联系的,过去片面强调金融,过度依赖金融。现在各国开始认识到,要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基础。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关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018年5月西部皮革理论与研究 关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陈园园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00) 摘要: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技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这几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创新,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总 结国内有关企业创新的研究成果,从影响企业创新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角度总结了现有文献。 关键词:企业创新;宏观因素;微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 1602 (2018) 10 -0051 -02 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技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 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这几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创新,提出创新驱动 的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 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 1宏观因素 蔡竞和董艳(2016)使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各 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工业企业在2005年- 2007年的数据,对区域银行竞争程度对企业创新行为是否会产生影 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的竞争性市场结构对企业的 研发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影响在中小企业更为明显。同时,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 更好地推动企业进行研发创新。 史宇鹏和顾全林(2013)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国 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情况对微观企业中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 现,公司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的程度会对公司的研发活动产生较 强的抑制作用,而且通过调查与查处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负面影 响。另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对不同公司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 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会更大;高竞争 行业的企业也是。 王文春和荣昭(2014)利用1999 -2007年间35个大中型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房价上涨对新产品的产量和X&D 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房价上涨越快,那么本土企业创新的 趋势就越弱。 吴超鹏和唐莳(2016)对中国各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的不同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是否会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 表明:如果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大,那么可以提高企业的创 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专利研究的产出和研发投入增加;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是通过降低研发溢出损失以及减轻外部融资约束 着两种方式来促进企业创新的。 倪骁然和朱玉杰(2016)发现,加强劳动保护可以使企业的创 新创新活动增加。他们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基准,建立了双重差异模型。结果显示,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劳 动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投入大幅增加。同时,企业的创新产出也显著 增加。另外,本文的结论在创新需求和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及 在民营企业中更为突出。 苏依依和周长辉(2008)吸收和整合了企业行为论与组织生态 学这两个理论,深入探讨了产业集群是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促进作 用。首先,从企业行为理论这个角度来看,集群预期为集群公司提 供了绩效评估的基准,这反过来影响了公司的创新决策。其次,从 组织生态学的角度看,集群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将影响集群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决策。同时,他们实证分析 了基于2002 -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的数据。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低于集群预期,集群企业采用高强度研发的可能性较大。 林炜(2013)运用内生增长模型以及知识生产函数来分析了劳 动力成本上升是否会对公司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他利用1998 -2007 年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研究,计算了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对 于劳动力成本的激励弹性系数。结果发现,公司的创新能力与劳动 力成本呈现出正向变动的关系。 张峰等(2016)根据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 调查数据,研究了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是否会对企业创新决策产 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部门的存在以及其灰色竞争行为确 实会阻碍正规企业的自主创新,促使正规企业转向模仿。但与此同 时,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并没有受到影响。同时,非正规竞争的抑制 作用在监管较严的地区更为严重,而在资源丰富或知识产权保护较 强的地区并不是很严重。 江轩宇(2016)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和深化我国政府 分权改革的现实背景,讨论了地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对企业创新 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的金字塔结构与企业创新呈现出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政府分权能够有效提高公司的创新能 力。另外,减轻政策负担,增加创新资源,放宽工资控制,增加创 新意愿等措施也是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方法。 2&观因 王姝勋等(2017)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双重查分法,检验 了2006 -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采用期权激励是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期权激励这一措施增加了公司的专利产量,而且增幅高达30/。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以及 期权行权期较长的公司中更加显著。 余琰和李怡宗(2016)分析了以高息委托贷款为代表的影子银 行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内从事高息委托贷款 使公司未来的专利产出水平和投资水平降低了,同时,未来营业利 润资产收益率较以前更低,而营业外利润资产收益率变得更高。 周黎安和罗凯(2005)运用1985年至199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 数据,研究了中国企业规模和创新的地域差别问题。结果发现,在 中国,企业规模能够对创新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关系在非 国有 业更显著。这表明 业 与 业 的关系 立在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上。简单的规模化和集团化并不能保证公司 能够 。 鞠晓生等(2013)利用1998年至2008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 现,由于存在较高的调整成本和比较 (下转第53页) 作者简介:陈园园(1994-),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管理学硕士在读,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51

氮磷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氮磷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研究水体氮磷污染及相关治理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尤其氮磷污染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本文简要阐述了氮磷污染的现状及危害,重点分析了氮磷污染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探讨了氮磷污染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各种可能影响机制。针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提出了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氮磷污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 引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化学肥料使用量的增加及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氮磷污染有加重趋势。据水利部最新的全国淡水资源质量评价,我国131个大型湖泊中达富营养化程的湖泊67个。有关部门近年对100余座水库的水质评价表明,13座水库为富营养性。主要河湖富营养化严重, 而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盐。富营养化进一步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物多样性不仅直接关系到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更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本论文综述了氮磷污染对水生植物的各种影响来分析恢复氮磷污染的影响。 1氮磷污染来源 水体中的氮磷来源很多,其中有外源性负荷和内源性负荷。外源性的氮磷有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点源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内源性负荷有沉积物中氮和磷的释放、水生动植物新陈代谢分解。 近年来,我国农村施肥结构不合理,农田施肥中化学肥料使用量剧增,从而导致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土块板结和土壤通透性降低、地表径流加大、大量养分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一级、二级处理后,仍含有大量无机营养物氮磷,这些物质排放到自然水体可以直接被藻类利用。 工业废水中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工业点源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重点治理工业点源污染。但治理实践表明,单纯控制点源污染,仍然不能消除水体污染,因为除了点源外,大量的非点源污染物分散地不间断地进入水体。调查显示,农业所产生的污染已经远远超过城市点源产生的污染量。其中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导致的污染,禽畜养殖业的过度发展导致的污染,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导致的污染,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垃圾导致的污染。 2氮磷污染标准 水体污染中最严重的是氮磷污染。我国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通常用总磷浓度0.02mg/L的标准来衡量水体是否具有富营养化水平的磷污染状况,而发生富营养化的总氮临界值为0.2mg/L,因此这里可以用地表水的氨氮、总磷标准来衡量水体是否发生氮磷污染。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实例

文献综述的写法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好处 要求同学们学写文献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有利于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4.毕业设计(论文)的文献综述,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撰写。 三、文献综述的结构 文献综述要求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

实验报告2

微生物实验个人报告 班级:09环工2班姓名:刘人豪学号:200930230215 组别:第五组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制、分装培养基的方法 (3)学会各类物品的包装、配制(稀释水等)和灭菌技术 2.细菌当然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1)从环境(土壤、水体、活性污泥、垃圾、堆肥等)中分离、培养细菌,掌握一些常用的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2)掌握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平板划线法、浇注平板法) (3)学会几种接种技术(斜面接种技术、穿刺接种、稀释平板涂布法等) 3.纯培养菌种的菌体、菌落形态的观察 (1)观察通过实验分离出来的几种细菌相应的菌落形态特征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1.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煤气灯、培养皿(10套)、试管(20 支)、移液枪和1mL枪头、锥形瓶(2个)、烧杯(一大一小)、量筒(200mL一个、10mL 一个)、药物天平、玻璃棒、玻璃珠(30个)、石棉网、药匙、铁架、表面皿、PH试纸和棉花等;牛肉膏、蛋白胨、NaCl、NaOH和琼脂等 2.上述实验所准备的无菌物品(包括各种玻璃器皿、培养基、稀释水等);活性污泥、土 壤或湖水一瓶;接种环、酒精灯或煤气灯、恒温培养箱等 三.实验原理: 1. 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是按照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的需要,由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及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制而成。调节合适的PH值,经 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本实验配制固体培养基 2. 灭菌的原理:灭菌是用物理、化学等因素杀死全部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它们的芽孢(或孢子)的过程,灭菌法有干热灭菌、加压蒸汽灭菌、间歇灭菌、气体灭菌和过滤除菌等。本实验使用加热灭菌,高温杀死细菌 3. 细菌的纯种分离原理:细菌的纯种分离是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散成能再培养基上 长成单个菌落的分离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平板表面涂布法和浇注平板法等 4. 细菌培养的原理: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 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此菌生长,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淘 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等分 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 5. 细菌接种的原理:接种就是将一定量的微生物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移到另一无菌的并合 适该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培养基中的过程。接种技术有斜面接种技术、穿刺接种、稀释平 板涂布法等 6. 菌体、菌落形态的观察原理:由于微生物个体表面结构、分裂方式、运动能力、生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