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研究进展_刘艳

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研究进展_刘艳

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研究进展_刘艳
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研究进展_刘艳

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与

生态阈值研究进展

刘艳1,张泽华2,王广军2

(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沈阳110866;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草地蝗灾连年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发展和北方生态安全。经济阈值和生态阈值作为蝗虫防治的决策依据,是草地植保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国内外有关害虫防治经济阈值和生态阈值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概述整理,全面总结了我国在草地蝗虫防治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2个阈值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目前,本领域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难以有效指导草地上复杂的蝗虫灾变形势,为此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草地蝗虫;经济阈值;生态阈值

中图分类号:S812 6;F307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1)02-0308-05

我国拥有近4亿hm2草地,占国土面积的41.7%,是我国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及超载过牧等原因造成了沙化、退化,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导致蝗虫等生物灾害的不断发生。1999年以来我国北方草原连年发生大面积蝗灾等生物灾害,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草场退化-害虫猖獗-草场进一步退化的恶性循环[1]。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1999-2006年,该区连续暴发蝗灾,累积草原蝗虫发生危害面积达0.622亿hm2,虫口密度均在50头/m2以上,最高可达650头/m2[2]。蝗灾不但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我国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因此,开展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econo mic threshold)与生态阈值(ecolo gical thresho ld)研究,对于有效指导蝗虫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害虫防治经济阈值的研究进展

害虫防治的经济阈值问题是现代害虫管理系统中进行优化决策的基本依据,也是使害虫治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与生产措施相联系的唯一纽带。1959年Stern等[3]最早提出了经济阈值一词,并将其定义为 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种群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此后,经济阈值的概念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与深入探讨。Ed-w ards[4]将经济阈值定义为 可以引起与控制措施等价的损失的害虫种群大小 。H eadley[5]提出的定义是 使产品价值增量等于控制代价增量的种群密度 。No rgaard[6]提出损害阈值(damage thres ho ld),定义为 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种群密度 。在我国,盛承发先生[7-8]曾在该领域进行过全面的综述与讨论,他给经济阈值的定义表达为 害虫的某一密度,达此密度时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否则,害虫将引起等于这一措施期望代价的期望损失 。缪勇和许维谨[9]在对经济阈值定义的讨论中,认为经济阈值应是 针对某一密度(含预测)的害虫种群,边际成本函数等于边际产值函数时的种群密度。超过此密度时,应适时采取控制措施,将种群密度压制至该密度水平,可以获得最大净收益 。实际上,经济阈值不同于产量损失阈值和经济损害水平,因为经济阈值作为害虫防治的决策依据,要综合考虑到防治成本、产品价格、生态效益、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是一个经济生态学参数,是进行防治决策的依据,是生产者关注的焦点[10]。

国内外在农业害虫防治经济阈值领域的研究较为广泛。Naranjo等[11]对棉花上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防治经济阈值开展了研究; Szatmari[12]研究了鳞翅目昆虫对树莓(Rubus idae-us)损害的经济阈值;Sing h[13]对印度西部一种有斑点的螟蛉(E ar ias spp.)的经济阈值进行了研究;D-i az[14]研究了烟草(N icotiana tabacum)上蚜虫(M y-z us p er sicae)的经济阈值;Bharpoda[15]在印度研究了棉铃虫(H elicover p a arnigera)防治的经济阈值;

收稿日期:2010-04-15 接受日期:2010-10-23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 ycytx-37)

作者简介:刘艳(1977-),女,山东平原人,讲师,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地生态与草地植保。

E-mail:liuyan020926@https://www.wendangku.net/doc/d310380052.html,

通信作者:张泽华 E-mail:lgbcc@https://www.wendangku.net/doc/d310380052.html,

Ukey等对辣椒(Cap sicum f rutescens)螨类的经

济阈值进行了研究;Afzal等[17]对大米蛀虫(Scir-p op haga spp.)的经济阈值进行了研究。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经济阈值研究的报道也较多。盛承发[18-19]、高宗仁等[20]对棉铃虫的经济阈值均进行了探讨;曹莹等[21]对危害水稻(Or y z a sati-va)的中华稻蝗(Ox y a chinensis)、稻螟蛉(N ar anga aenescens)和粘虫(My thimna sep ar ata)的经济阈值进行研究,并提出水稻孕穗期是进行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赵利敏和张海莲[22]报道了灰翅麦茎蜂(Ce-p hus f umip ennis)的经济危害水平和经济阈值,为麦田生产提供了防治的参考依据;此外,牟少敏等[23]对苹果黄蚜(A p his citr icala),蒋杰贤等[24]对菜青虫(Pier is r ap ae),姜鼎煌等[25]对苦瓜(Mo-mor dica char antia)地的瓜实蝇(Bactrocer a cucur b-itae),卢巧英等[26]对韭菜迟眼蕈蚊(B rady sia odor-ip hage)等害虫的经济阈值进行了研究探讨。这些研究基于挽回损失等于防治成本的原则,为害虫适时防治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指标,为农业管理者进行害虫有效控制提供了决策依据。

2 害虫防治生态阈值的研究进展

相对于经济阈值,生态阈值的定义和研究是近些年才受到重视的。1977年M ay[27]最早提出了生态阈值的概念,指出生态系统的特性、功能等具有多个稳定态,稳定态之间存在的阈值和断点(thresh-o lds and breakpoints)就是生态阈值。此后,生态阈值的概念受到生态学和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展开了学术探讨。Fr iedel[28]认为生态阈值是生态系统两种不同的状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bo unda-r ies);M uradian[29]定义生态阈值为独立生态变量的关键值,在此关键值前后生态系统发生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Wiens等[30]认为生态阈值是生态系统的转变带(region o r zone),而非一系列的离散点。Bennett和Radford[31]等提出生态阈值是生态系统从一种状态快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某个点或一段区间,推动这种转变的动力来自某个或多个关键生态因子微弱的附加改变,如从破碎程度很高的景观中消除一小块残留的原生植被,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总的来说,相关研究普遍认为生态阈值有两种类型,即生态阈值点(ecolo gical thresho ld point)和生态阈值带(ecolog ical thr esho ld zone),在生态阈值点前后,生态系统的特性、功能或过程发生迅速的改变,生态阈值带暗含了生态系统而不像生态阈值点那样发生突然的转变,生态阈值带在自然界中可能更为普遍[32]。

目前,基于生态阈值理论的相关研究较少。Noy-M eir[33]研究指出,在放牧草地生态系统中,家畜利用面积的5%是其供应牲畜取食的阈值,这为人类活动干预下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的研究,特别为确定天然草原放牧强度的生态阈值提供了依据[34]。韩崇选等[35]以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啮齿动物群落和主要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人工林群落生态阈值概念,并指出林区啮齿动物管理中的群落生态阈值是单个林木过渡到森林群落的预测指标,考虑的是啮齿动物群落与林木的相互影响,其目的是保证成林。骆有庆等[36]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中杨树天牛(A nop lop hor a glabrip ennis)的防治生态阈值为4.8个羽化孔,并指出对于以生态防护效益为主的防护林来说经济阈值具有局限性,而应以生态阈值作为害虫防治的参考依据。可见,生态阈值在有害生物防治中不同于经济阈值,这一指标是以生态系统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对于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探讨害虫的防治阈值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3 我国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研究动态

前已述及,草地生态系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在我国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蝗虫作为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食草害虫,自古至今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危害屡有记载。据统计从公元前707年至1907年间我国共发生蝗灾739次,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地方志均有蝗灾的详细记载[37]。21世纪以来,我国西部主要草原区蝗灾时有发生,2004年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面积达529万hm2,2006年新疆草原蝗虫危害面积为203万hm2,甘肃省草原蝗虫高峰期危害面积达197万hm2[38-40]。草地蝗虫防治也因此成为草地植保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开展蝗虫防治阈值(包括经济阈值和生态阈值)的研究与制定,对于控制蝗虫暴发,减少经济损失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3.1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少数学者开始从事草地蝗虫防治经济阈值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结合某一草原类型区的优势蝗种开展区域性研究,为所研究地区的蝗虫控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防治阈值。1998年,李新

PRA T A CU L T U RA L SCI EN CE(V ol.28,No.02)02/2011

华等[41]选择新疆天山北坡蒿子(A rtemisia spp.)+苔草(Car ex lip arocarp os)+羊茅(F estuca valesia-ca)草地植被类型,探讨了意大利蝗(Callip tamus italicus)防治的经济阈值,得出采用马拉硫磷和敌敌畏控制该区意大利蝗,3龄前的最低防治密度为69头/m2。同样是意大利蝗,张泉等[42]在新疆玛纳斯县南山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区研究后,得到3龄前防治的经济阈值为8头/m2。同一蝗种在两个不同试验区防治的经济阈值相差高达8.6倍,这主要是由于草地群落植被组成、初级生产力等具有较大的差异造成的。因此,不同地区蝗虫种类和草地类型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蝗虫危害和防治措施,制定不同的防治经济阈值[43]。西伯利亚蝗(G omp ho-cer us sibir icus)是新疆山地草原的主要危害种,乔璋等[44]采用田间罩笼试验首先计算了虫口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关系式,然后通过测算确定3龄前化学防治西伯利亚蝗的经济阈值为26.8头/m2。乌麻尔别克等[45]采用相同研究方法,对新疆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区主要危害种红胫戟纹蝗(Dociostaur us kr aussi)的防治经济阈值进行了研究,提出化学防治的最低经济阈值为8头/m2。邱星辉等[43]测定了内蒙古典型草原5种优势蝗虫的防治经济阈值,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防治的经济阈值最小,为16.9头/m2,小蛛蝗(A erop edellus varie-gates minut)最大,为37.4头/m2,分析指出经济阈值与蝗虫的个体大小呈负相关,即个体大者因造成的牧草损失大,其经济阈值小。以上研究主要是结合特定区域的优势蝗种,对单一种群的防治阈值进行探讨,但是草地蝗虫的发生往往比较复杂,常常是多个种群的混合暴发。廉振民和苏晓红[46]对甘肃省祁连山东段草地蝗虫复合防治指标(经济阈值)进行了研究,指出牧草的损失量取决于受损害量,而蝗虫只是起执行损害过程的作用,因此无论几种蝗虫为害,只在牧草的受损量达到28头/m2时才进行防治,这是关于混合种群蝗虫防治经济阈值的一个新观点。总的来说,我国在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领域已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是与农业害虫的研究相比仍十分薄弱,且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难以有效指导草地上复杂的蝗虫灾变形势,因此蝗虫经济阈值研究仍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3.2草地蝗虫防治的生态阈值研究 目前,关于草地蝗虫防治生态阈值方面的研究少见报道,本领域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草地蝗虫暴发的直接后果是造成草地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降低,更重要的是从生态层面上引起的草地退化,在蝗虫防治时单纯考虑经济阈值,不制定以生态效益为主导的生态阈值显然是不利于草地的可持续发展。周寿荣[47]结合草地生态系统,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在不断降低和破坏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前提下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的外界压力(临界值),称为生态阈值。当蝗虫的为害超过草地生态系统的耐受范围时,就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的发生和加剧,因此,草地蝗虫防治生态阈值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卢辉[48]根据经济阈值的基本概念,挽回损失=防治成本的原则,将补偿作用和盖度的指数引入模型,初步建立了亚洲小车蝗为害草地的生态阈值模型,这个模型把草地植被盖度作为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参数,提出随着盖度增加,也是草地类型从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典型草原的过渡,亚洲小车蝗防治生态阈值也在增加,例如,盖度值为0.2时,防治指标为3.4头/m2;0.4时,防治指标为6.0头/m2;0.7时,防治指标为15.3头/m2。余鸣[49]在研究蝗虫防治生态阈值时,将干旱因子引入了模型中,理论上提高了经济阈值的可用性,但是在他的阈值模型中对于蝗虫与草地平衡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衡量指标模糊,需要进一步的田间试验研究验证。这两篇关于草地蝗虫防治生态阈值的学术论文,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与方向。笔者在文献查阅时未找到更多关于蝗虫防治生态阈值的资料,因此在草地植保领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3.3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在蝗虫防治应用中的思考 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之间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二者作为蝗虫防治决策的参考依据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在蝗虫危害达到经济阈值指示的防治指标时,并未危及草地生态平衡,即生态系统尚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这时经济阈值小于生态阈值,在防治时则应以最大限度的挽回经济损失为目的,以经济阈值作为防治指标;另外一种情况是,蝗虫的种群暴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草地物种多样性等生态指标遭到破坏,致使草地生态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当以生态阈值作为防治的指标。

4 蝗虫防治阈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4.1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草地蝗虫发生数量急剧上升,蝗虫灾害频繁暴发,严重影响了天然草地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削弱了草地生

310

02/2011草 业 科 学(第28卷02期)

态功能作用的发挥,加剧了牧区人民经济负担,威胁到草地畜牧业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50]。但是,由于我国草原面积大,草地蝗虫种类多,在蝗虫防治阈值的研究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参考防治指标陈旧,存在 一刀切 的问题,难以适应当前日趋复杂化的草原保护形势;2)不同草原区优势蝗种的生态学研究匮乏,限制了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的研究;3)偏重于经济损失方面的经济阈值研究,对反映生态平衡的生态阈值缺乏深入研究与探讨;

4)国家对草地蝗虫防治及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投入经费不足,限制了本领域的发展。

4.2建议 当前,我国草原退化形势仍十分严峻,造成了草原退化-蝗虫发生-草原进一步退化的恶性循环。因此,开展蝗虫防治阈值方面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今后,在本领域应组建包括昆虫学、生态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跨学科团队,对我国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加大对草地蝗虫生态阈值的研究,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提供有力指导。对不同草地类型区和各区优势蝗种开展有重点的研究与探讨,为各区的蝗虫防治提出科学的防治阈值。此外,应进一步争取国家对蝗虫防治研究的投入,以保障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潘建梅.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

国草地,2002,24(6):66-69.

[2] 哈斯巴特尔,高娃,斯琴,等.内蒙古草原蝗虫成灾原因

与防治对策[J].内蒙古草业,2007,19(4):52-55.

[3] Stern V M,Smith R F,van den Bo sch R.T he integr a-

tio n of chemical and bio log ical contro l of the spotted a-l

falfa aphid[J].Hilg ardia,1959,29(2):81-101.

[4] Edw ards C A.T he Pr inciples of ag ricultur al entomo lo-

gy[M].L ondon:Chapman and H all,1964.

[5] Headley J C.Defining the Econontic the T hreshold[A].

In:Metcalf R.Pest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F uture[C].

Washington D C:N 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1972:100-

108.

[6] N orgaard R B.T he economics of improv ing pesticide use

[J].A 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1976,21:45-60.

[7] 盛承发.经济阈值定义的商榷[J].生态学杂志,1984

(3):52-54.

[8] 盛承发.防治棉铃虫的新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9] 缪勇,许维谨.经济阈值定义等的讨论[J].安徽农学院

学报,1990(2):137-142.

[10] 郝树广,张孝羲.对害虫经济阈值理论的再思考[J].

生态学杂志,1998,17(2):71-77.

[11] N aranjo S E,Chu C C,H enneber ry T J.Eco no mic in-

jury lev els for Bemis ia tabaci(H omo pter a:A leyr od-i

dae)in co tton impact o f cr op price,co nt rol co st s,and

efficacy o f co nt rol[J].Cro p Pr otectio n,1996,15(8):

779-788.

[12] Szatmari S.L epido pter a living o n r aspberr y in N or th

H ung ary,Integr ated plant pro tect ion in o rchards,so ft

fruit s[J].Bullet in OIL B-SRO P,1998,21(10):35-38.

[13] Singh J.Economic threshold for spotted bollw orms,Ear-

ias spp.in cotton,Gossy p ium arbor eum L[J].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1998,11(1):66-68.

[14] Diaz F P.Eco no mic thr esho ld of H elio this v irescens in

three to bacco v arieties fr om Cuba[J].Rev ista Colom-

biana de Ento molog ia,1999,25:1-2,33-36.

[15] Bharpo da T M.Evaluation o f economic threshold levels

for H elicover p a armigera o n H6 cotton(Gossy p ium

hir sutum)in central Gujarat region[J].Indian Jo urnal of

Ag ricultural Sciences,1999,69(4):304-305.

[16] U key S P,N aitam N,P atil M J.Determ inat ion of eco-

no mic threshold lev el o f mites on chilli cro p[J].Jour-

nal of So ils and Cr ops,1999,9(2):268-270.

[17] Afzal M,Yasin M,Sherawat S M.Evaluation and demon-

stration of economic threshold level(ET L)for chemical

co ntrol of rice stem borers,Scir p op haga incer tulus Wlk.

and S.innotata Wl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 ricu-l

ture and Biology,2002,4(3):323-325.

[18] 盛承发.华北棉区第二代棉铃虫的经济阈值[J].昆虫

学报,1985,28(4):382-389.

[19] 盛承发,杨辅安.棉铃虫经济阈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J].生态学报,1999,19(9):720-723.

[20] 高宗仁,赵洪义,秦田丰.河南棉铃虫再猖獗的生态学

特点及经济阈值研究[J].棉花学报,1994,6(1):57-60.

[21] 曹莹,曹志强,肖红.3种水稻食叶性害虫对辽粳454

为害经济阈值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

33(1):35-39.

[22] 赵利敏,张海莲.灰翅麦茎蜂(Cep hus f umip ennis)的

经济危害水平和经济阈值(膜翅目:茎蜂科)[J].西北

农业学报,2008,17(1):65-69.

[23] 牟少敏,刘忠德,孔繁华,等.苹果黄蚜危害苹果经济

损失和经济阈值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2,33(1):87-88.

[24] 蒋杰贤,王奎武,陈永年.菜青虫为害春甘蓝不同生育

期对产量的影响及经济阈值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

学学报,2002,20(4):312-316.

[25] 姜鼎煌,艾洪木,赵士熙,等.瓜实蝇经济阈值的研究

311

PRA T A CU L T U RA L SCI EN CE(V ol.28,No.02)02/2011

[J].福建农业学报,2006,21(3):207-210.

[26] 卢巧英,张文学,郭威龙,等.韭菜迟眼蕈蚊防治阈值

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7(2):279-284. [27] M ay R M.T hresholds and breakpo ints in ecosy stems

w it h a mult iplicit y o f stable states[J].N atur e,1977,

269:471-477.

[28] F riedel M H.Range condition assessment and the concept

o f thresho lds a v iew point[J].Journal of Range M anage-

ment,1991,44:422-426.

[29] M ur adian R.Ecolog ical thresholds a sur vey[J].Eco-

log ical Economics,2001,38:7-24.

[30] Wiens J A,VanHor ne B,Noon B R.Integrating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scale into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In:Liu J,Taylor W W.Integrating L andscape Eco-l

og y into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M].U K:Cam-

br idge U niversity Press,2002:23-67.

[31] Bennett A F,Radford J Q.Know your ecological thresh-

olds[J].T hinking Bush,2003(2):1-3.

[32] 赵慧霞,吴绍洪,姜鲁光.生态阈值研究进展[J].生态

学报,2007,27(1):338-345.

[33] N o y-M eir I.Stability of g razing systems:an applica-

tion of pr edato r-prey g raphs[J].Jo ur nal of Eco lo gy,

1975,63(2):459-481.

[34] Lv D R,Chen Z Z.Climate-eco lo gy inter act ion in In-

ner M ong olia sem-i ar id g rassland[J].Ear th Science

F ro nt iers,2002,9(2):307-320.

[35] 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林区啮齿动物群落管理中的

生态阈值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

156-161.

[36] 骆有庆,宋广巍,刘荣光.杨树天牛生态阈值的初步研

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6):45-51. [37] 游修龄.中国蝗灾历史和治蝗观[J].华南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2(2):94-100.

[38] 陈素华,乌兰巴特尔,曹艳芳.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

蝗虫消长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6,23(8):78-82. [39] 傅玮东,姚艳丽,李新建,等.新疆草原蝗虫发生面积

与大气环流特征量指数模型的研究[J].草业科学,

2009,26(12):124-130.

[40] 方毅才.甘肃草原蝗虫现状与防治对策[J].草业科

学,2009,26(11):157-160.

[41] 李新华,赵智刚,牛永绮.草场蝗虫的种群密度与受害

程度及经济阈值的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8,

12(3):158-160.

[42] 张泉,乌麻尔别克,乔璋,等.意大利蝗造成牧草损失

研究及防治指标的评定[J].新疆农业科学,2001,

38(6):328-331.

[43] 邱星辉,康乐,李鸿昌.内蒙古草原主要蝗虫的防治经

济阈值[J].昆虫学报,2004,47(5):595-598.

[44] 乔璋,乌麻尔别克,熊玲,等.西伯利亚蝗对草原的危害

及其防治指标的研究[J].草地学报,1996,4(1):39-48.

[45] 乌麻尔别克,张泉,乔璋,等.红胫戟纹蝗损害牧草及其

防治指标的评定[J].草地学报,2000,2(8):120-125. [46] 廉振民,苏晓红.牧场蝗虫复合防治指标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2):171-175.

[47] 周寿荣.草地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39-40,187-188.

[48] 卢辉.内蒙古典型草原亚洲小车蝗防治经济阈值和生

态阈值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

究所,2005.

[49] 余鸣.蝗虫生态阈值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2006:328-331.

[50] 孙涛,赵景学.草地蝗虫发生原因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J].草业学报,2010,3(19):220-227.

Research progress on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threshold of grassland locust control

LIU Yan1,ZH ANG Ze-hua2,WANG Guang-jun2

(1.Sheny ang A gr iculture U niv ersity,L iaoning Shenyang110866,China;

2.P lant Pr otectio n Resear 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 cademy of A gr icultura l 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Since the21st century,gr assland lo cust plag ue has o ccurred successive years in China,w hich has threatened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and north ecolo gical security seriously.The study on the eco-nom ic and the eco logical threshold w hich offers the decision basis for lo cust contr ol is one o f the impo rtant resear ch subjects in gr assland plant pro tection field.The co ncept and theo ry of economic and ecolog ical thresho ld for pest co ntrol w er e review ed and discussed.The research pro gress o n economic and ecolog ical thresho ld o f locust co ntrol and the relation of tw o thresho ld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 n in China w as sum ma-r ized and analyzed.At present,lacks of the systematic and sustained research in this area lead to ineffec-tive direction about the co mplex situation of locust plag ue in China.Therefore,some sug gestions w ere put fo rw ard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grassland lo cust;economic threshold;eco logical thr esho ld

312

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恢复方略

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恢 复方略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我国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恢复方略 我国的草原多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多干旱缺水、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近20年来草原退化日趋严重。据报道,我国已有13亿亩草地退化,占可利用草地的1/3,并继续以每年2000万亩的速度退化。 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那合理放牧便是遏制草地退化的最重要一环。 对于退化草地,我们不能不用,关键是在用中改良。合理使用本身是一种科学管理。另外,对于退化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改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只用一种办法,要贯彻综合治理的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其中值得重视的措施有: ①围栏封育:这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成效显着的措施。在内蒙古草原退化的草地,一般围栏三年即可发生显着的变化,生产力就可有较大幅度提高。 ②松土改良:这是一种用机械的办法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进而改良土壤的化学状况,为植物生长创造好的条件,提高生产力的方法。 ③补播:即在退化草地上补种合适的豆科或禾本科牧草。 ④施肥:在某些局部地区,在可能条件下,施用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对提高生产力与退化草地改良也有很大好处。 草地退化是因为牲畜多了,而草地上的牧草产量少了,草与畜不能平衡。假如我们设法增加牧草的产量,就可以为多的牲畜提供多的牧草,从而实现新的畜草平衡,这就是建立人工草地与防治草原退化的辨证关系。 人工草地是一种高产的牧草生产系统。要高产就要有好的基础,就要有高的投入。

建立人工草地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满足要求的。选择合适的地形部位与土壤条件十分重要。 在内蒙古草原,要选择山前的扇缘地带和相对低洼的地方。在这些地方,由于水热条件的分异而可能形成比较肥沃的土壤以及好的水分条件。 有了好的基础,人工草地可以说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好的草种,合适的结构,精耕细作,精细管理以及收获等。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豆科牧草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我国目前家畜饲草缺乏,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蛋白质饲料的不足,另外,在人工草种中配合一定比例的豆科牧草,不仅可解决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而且豆科牧草的生物固氮,可增加系统中的氮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退化草地诊断与生物环境指示 1.草地是否退化:任继周院士依据土壤稳定性和流域功能、营养和能流分配、恢复机制3个指标。提出了“三阈”,即健康阈、警戒阈、不健康阈划分标准,建立了评价草地健康与功能和谐的尺度,并指出从健康阈向系统崩溃的发展就是草地退化的过程。找到从健康阈到警戒阈的分界线和从警戒阈到不健康阈的分界线这两个阈值,是研究草地是否退化的关键所在。 2.草地退化等级与生物环境指示:草地退化到什么程度退化后有什么表现这是我们突出关心的基本问题。世界各国草地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退化草地等级标准以及生物环境条件在各个级别的表现。.(1919)的土壤有机质诊断;.(1949)的可利用牧草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诊断;.(1949)以减少种、增加种和侵入种反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以及它们盖度或地上部分生物量所占比重反映植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后由美国土壤保持协会制作草地退化分级图解。任继周(1961)以草地植物经济类群和特征植物、地表状况、水土流失现象、土壤有机质和酸度为指标的综合判断法。王德利(1996)在内蒙呼伦贝尔盟羊草草地不同放牧半径的研究;运用演替度即植

麦田杂草知识

小麦草害--麦田杂草种类、分布与为害 (1)麦田杂草种类据调查,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有一部分二年生(越年生)杂草和少数多年生杂草。其中在全国分布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严重的杂草有11种,包括野燕麦、看麦娘、马唐、牛筋草、绿狗尾草、香附子、藜、酸模叶蓼、反枝苋、牛繁缕和白茅;在全国分布较为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19种,包括播娘蒿、猪殃殃、大巢菜、小藜、凹头苋、马齿苋、繁缕、棒头草、狗牙根、双穗雀稗、金狗尾草、小蓟、鸭跖草、扁蓄、田旋花、苣荬菜、小旋花、遏蓝菜、千金子、细叶千金子和芦苇。在局部地区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24种,其中温寒带地区有荞麦蔓、苍耳、问荆和毒麦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硬草、春蓼、碎米荠等。 (2)麦田杂草的分布 [北方旱作冬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该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麦田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猪殃殃、野燕麦、小藜、荠菜、萹蓄、米瓦罐、遏蓝菜、小蓟(刺儿菜)、打碗花(小旋花)等,麦田有草面积占74%,中等以上发生面积占50%。该区西部从河南至陕西关中平原,野燕麦和猪殃殃发生严重,出现频率分别达98%和64%,为害率分别达58%和26%。 [南方稻茬冬麦草害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大雪山以东地区。麦田杂草在秋、冬、春季均能萌发生长,但萌发高峰期在秋末冬初。麦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繁缕、大巢菜、猪殃殃、春蓼、雀舌草、碎米齐、长芒棒头草、酸模叶蓼等。看麦娘为害面积50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1000万亩,牛繁缕为害面积1000万亩以上。 [春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北、岷山和大雪山以西地区。麦田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藜、篇蓄、猪殃殃、田旋花、苣荬菜、大蓟(大刺儿菜)、卷茎蓼、香薷、离蕊芥、芦苇、反枝苋、稗、滨藜等。田间杂草4~5月出苗,7~9月开花结实,多数种子在土壤中越冬。该区耕作粗放、麦田草害严重。 (3)麦田杂草的为害北京市植保站的研究表明,藜2、3、4、5级为害(按覆盖度分级),小麦分别减产11.1%、17.9%、26.4%、36.1%。打碗花每平方有18、36、54和135株时,小麦分别减产6.6%,13.9%、16.6%和22.5%。葎草、藜、萹蓄、打碗花、播娘蒿和荠菜等混合发生时,若2、3、4、5级为害,小麦分别减产2.8%、6.1%~15.9%、22.6%~34.9%、40.3%~41.0%。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表明,当麦田播娘蒿发生密度每亩增加10000株时,每亩小麦穗数减少2590穗,每穗粒数减少0.26粒,千粒重降低0.04克,亩产损失4.32千克。由于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密度大、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存空间,而且传播小麦病虫害,严重地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据报道,全国每年因杂草为害损失小麦约40亿千克,损失率达15%。恶性杂草野燕麦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为害面积75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3000万亩,损失小麦17.5亿千克。 麦田杂草发生规律杂草的共同特点是种子成熟后有90%左右能自然落地,随着耕地播入土壤,在冬麦区有4~5个月的越夏休眠期,期间即便给以适当的温湿度也不萌发,到秋季播种小麦时,随着麦苗逐渐萌发出苗。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对华北麦区的主要杂草野燕麦、猪殃殃、播娘蒿、大巢菜和荠菜进行了发生规律研究,结果如下: (1)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猪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及建议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及建议 摘要: 多年来,我国北方草地生态主要由于超载的人口,加上不适宜的追求眼前利益的政策引导,滥垦、滥牧、滥采、滥伐,造成大面积的草地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文章阐释了草地沙漠化的成因、现状;提出了必须由国家高度重视治理、全民行动、长期坚持治理才能解决草地生态问题及遵循客观规律保护建设利用草地,恢复自然生态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草原生态;恢复;草地沙化 草原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全球草原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草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但却养育了全球近1/3的人口,人们的食物结构中有11.5%来自草原。同时,草原又具有保护陆地生态环境多样性、减少沙尘危害、减少水患、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但是,在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干扰以及近年来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全球有近一半的草原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草原退化已成为当今全球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 1 草原沙化原因及现状 1.1 草原沙化是自然现象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 草原是介于荒漠与夏绿阔叶林带之间的地区,草原上的植物属于夏绿旱生性草本群落类型。草原气候的特点在于比夏绿阔叶林带干旱,但比荒漠要湿润。如果气候持续比原来更加干旱时草原便向荒漠过渡,这就是荒漠化的过程。沙漠化是一个环境退化现象。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有的一直处于裸露状态,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即是如此。另一类沙漠,主要是平沙地,被后来出现的黄土层和土壤层所覆盖,处于潜伏状态。这种被埋藏在地表以下的粉沙,被称作“古风成沙”。由于人类将森林伐尽,将野草烧光,其结果是将地表土搞得支离破碎,在表层土薄的地方,地下潜伏的粉沙便暴露出来。由于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季风强烈,地下暴露的粉沙便四处吹扬,形成地表沙层,聚起沙丘。于是原先的草地、耕地变成了现在的沙漠。中国北方的许多沙漠都是人造沙漠,如毛乌苏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人造沙漠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在非洲、美洲分布广泛。草地的沙漠化使大气侯变得干燥,土地滋生能力

(战略管理)第五章害虫管理的策略及技术方法

第五章害虫管理的策略及技术方法 第一节害虫管理策略及其发展简史 人类对害虫的管理策略大致分4个主要的发展历程: 一、初期防治阶段: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 提出综合防治(integrated control)的原则。农业技术防治(灌溉、轮作、选用抗性品种等)+农药或引用天敌,配合人工捕捉等机械方法。此阶段强调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的研究。 二、化学防治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1946年开始大面积使用DDT,相继六六六、氯丹、毒杀芬等一系列高效、持久的有机氯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上发挥巨大作用。62年美国生物学家C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农药合并症”。虫害损失并未因大量使用农药而下降。 三、害虫综合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很多害虫防治的新策略,主要包括害虫综合管理、全部种群管理、大面积种群管理等。 (一)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 Stern等于1959年最早提出害虫综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control,IPC),1972 年将IPC改为IPM。 定义: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合理使用生物的、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防治方法,坚持安全、经济、有效、简易的原则,把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增加生产的目的(马世骏,1979年)。 特点: 1、生态学观点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经济利益和防治效果,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 2、经济学观点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只要求将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净活动收益=挽救资源的价值-活动费用。 3、容忍哲学允许一定数量的害虫存在。强调各种防治措施的协调,强调自然控制因子,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力求少用或不用农药,不造成环境污染。 IPM的局限性: (1)综合管理着重强调多种防治措施的综合应用,包括生物的、化学的及经营管理措施,对如何提高系统本身的自我调控能力强调不够,主要是考虑害虫发生时如何防治,而不是强调如何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 (2)综合管理中的经济阈值是基于害虫发生危害引起经济损失时的虫口密度,没有考虑害虫的发生趋势,相当于火燃起来了才救火,而不是消灭每一个火星. (3)综合管理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着重压低虫口密度于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没有考虑这些措施的长期作用,没有把每一个措施都作为增加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因子,所以出现年年防治,年年有虫灾的现象.一些生物剂或天敌被当成农药一样使用,Tshernyshev(1995)认为大量释放天敌,对系统稳定性是有害的。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上述局限性,使它不能满足森林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需要. (二)全部种群管理(total population management,IPM) 其哲学基础是消灭哲学 昆虫学家张宗炳(1988)曾比较IPM和TPM: ⒈TPM主要针对卫生害虫,也针对少数危害严重的大害虫,如光肩星天牛,杨干象。对多数农林害虫实行IPM。⒉对化学防治的态度。都反对单纯使用化学农药,TPM主张化学防

麦田杂草种类

麦田杂草种类、分布与为害 (1)麦田杂草种类 据调查,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有一部分二年生(越年生)杂草和少数多年生杂草。其中在全国分布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严重的杂草有11种,包括野燕麦、看麦娘、马唐、牛筋草、绿狗尾草、香附子、藜、酸模叶蓼、反枝苋、牛繁缕和白茅;在全国分布较为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19种,包括播娘蒿、猪殃殃、大巢菜、小藜、凹头苋、马齿苋、繁缕、棒头草、狗牙根、双穗雀稗、金狗尾草、小蓟、鸭跖草、扁蓄、田旋花、苣荬菜、小旋花、遏蓝菜、千金子、细叶千金子和芦苇。在局部地区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24种,其中温寒带地区有荞麦蔓、苍耳、问荆和毒麦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硬草、春蓼、碎米荠等。 (2)麦田杂草的分布 [北方旱作冬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该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麦田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猪殃殃、野燕麦、小藜、荠菜、萹蓄、米瓦罐、遏蓝菜、小蓟(刺儿菜)、打碗花(小旋花)等,麦田有草面积占74%,中等以上发生面积占50%。该区西部从河南至陕西关中平原,野燕麦和猪殃殃发生严重,出现频率分别达98%和64%,为害率分别达58%和26%。 [南方稻茬冬麦草害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大雪山以东地区。麦田杂草在秋、冬、春季均能萌发生长,但萌发高峰期在秋末冬初。麦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繁缕、大巢菜、猪殃殃、春蓼、雀舌草、碎米齐、长芒棒头草、酸模叶蓼等。 看麦娘为害面积50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1000万亩,牛繁缕为害面积1000万亩以上。

[春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北、岷山和大雪山以西地区。麦田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藜、篇蓄、猪殃殃、田旋花、苣荬菜、大蓟(大刺儿菜)、卷茎蓼、香薷、离蕊芥、芦苇、反枝苋、稗、滨藜等。田间杂草4~5月出苗,7~9月开花结实,多数种子在土壤中越冬。该区耕作粗放、麦田草害严重。 (3)麦田杂草的为害 北京市植保站的研究表明,藜2、3、4、5级为害(按覆盖度分级),小麦分别减产11.1%、17.9%、26.4%、36.1%。打碗花每平方有18、36、54和135株时,小麦分别减产6.6%,13.9%、16.6%和22.5%。葎草、藜、萹蓄、打碗花、播娘蒿和荠菜等混合发生时,若2、3、4、5级为害,小麦分别减产2.8%、6.1%~15.9%、22.6%~34.9%、40.3%~41.0%。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表明,当麦田播娘蒿发生密度每亩增加10000株时,每亩小麦穗数减少2590穗,每穗粒数减少0.26粒,千粒重降低0.04克,亩产损失4.32千克。由于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密度大、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存空间,而且传播小麦病虫害,严重地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据报道,全国每年因杂草为害损失小麦约40亿千克,损失率达15%。恶性杂草野燕麦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为害面积75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3000万亩,损失小麦17.5亿千克。

杂草学复习资料(有答案)(1)

《杂草防除》复习思考题 名词 1.杂草:杂草是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 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2.拟态性:稗草与水稻伴生、野燕麦 或看麦娘与麦类作物伴生、亚麻荠 与亚麻、狗尾草与谷子伴生等,这 是因为它们在形态、生物发育规律 以及对生态因子的需求等方面有 许多相似之处,很难将这些杂草与 其伴生的作物分开或从中清除。3.恶性杂草: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 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 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4.区域性恶性杂草:虽然群体数量巨 大,但仅在局限地区发生或仅在一 类或少数几种作物上发生,不易防 治,对该地区或该类作物造成严重 危害的杂草。 5.常见杂草:发生频率较高,分布范 围较广泛,可对作物构成一定危 害,但群体数量不大,一般不会形 成优势的杂草。 6.一般性杂草:不对作物生长构成危 害或危害比较小,分布和发生范围 较窄。 7.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 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 史。 8.越年生杂草: 9.二年生杂草:在两个生长季节内或 跨两个日历年度完成从出苗、生长 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10.多年生杂草:一次出苗,可在多个 生长季节内生长并开花结实。11.寄生性杂草:多营寄生性生活,从 寄主植物吸收部分或全部所需的 营养物质。 12.全寄生杂草:无叶绿素,不能行光 合作用。 13.半寄生杂草:含有叶绿素,能进行 光合作用,但仍需从寄主吸收水 分、无机盐等必需营养的一部分。 14.耕地杂草:能够在人们为了获取农 业产品进行耕作的土壤上不断自 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15.非耕地杂草:能够在路埂、宅旁、 沟渠边、荒地、荒坡等生境中不断 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16.环境杂草:能够在人文景观、自然 保护区和宅旁、路边等生境中不断 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17.草地杂草:能够在草原和草地中不 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其影响 畜牧业生产。 18.水生杂草:能够在沟、渠、塘等生 境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19.休眠: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 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 长状态。 20.原生休眠:杂草本身所固有的生理 学物性决定的休眠 21.强迫休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 的休眼 22.诱导休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 的休眼 23.杂草种子库:存留于土壤中的杂草 种子或营养繁殖体总体上称之为 杂草种子库。 24.种内竞争: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间 的竞争 25.种间竞争:不同种类植物间的竞争 26.地上竞争:杂草与作物间的地上竞 争主要指对光的竞争。 27.地下竞争:营养竞争和水分竞争。 28.经济阈值:除草手作物增收效益与 防除费用相等时的草害水平。 29.外来入侵植物:外来物种从其原生 地,经人为的途径,传播蔓延扩散 到另一个环境定居、繁殖和扩散, 最终明显影响改变迁居地的生态 环境的现象。 30.外来杂草:由于人为的因素被引入 的、能在我国的人工环境中自然延 续其种群的植物。 31.杂草检疫:人们根据因家制定的植 物检疫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 技术,科学地对输入或输出本地 区、本国的动、植物或其产品中夹 带的立法规定的有潜在性危害的 有毒、有害杂草或杂草的繁殖体进 行检疫监督处理的过程。 32.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在一定 剂量范围内,能杀死杂草,而对作 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 简答题: 1.杂草有何经济意义? 杂草对作物 的危害。 1、杂草使农产品的产量降低或 品质下降 2、杂草防除的巨额成本 3、对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不便 4、杂草的可利用价值 危害:造成减产、品质下隆。 2.杂草有何利用价值? 1、许多杂草是中草药的重要原 植物,占药材种类的 1/3-1/4. 2、杂草具有抗逆性强、遗传变 异类型丰富的物点,可以将 其某些优良基因如抗病虫基 因、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改良 作物。 3、野菜的主要来源。 4、可作为饲料。 3.简杂草的生态环境意义 杂草常会见缝插针地定植于 空隙地和生境,在地球上分 布覆盖面积相当广泛,对保 护水土起到了极其重要作。 此外,在固定释放氧气、利 用和固定太阳能方面,也有 相当重要的意义。 4.杂草形态结构的多型性有哪些? p8 1、杂草休体大小变化大 2、根茎叶形态特征多变化 3、组织结构随生态环境变化 5.杂草生活史的多型性有哪些? 1、一年生类型:在一年中完成 从种子萌芽到产生种子直至 死亡的生活史全过程,可分 为春季一年生杂草和夏季一 年生杂草。 2、二年生类型:生活史在跨年 度中完成。 3、多年生类型:可存活两年以 上,不但能结子传代,而且 能通过地下变态器官生存繁 衍。 6.杂草营养方式的多样性有哪些: 1、光合自养 2、寄生性:全寄生性、 半寄生性 7.杂草适应环境能力强表现在哪些 方面? 1、抗逆性强,对盐碱、人工干 扰、旱涝、极端高低温等有 很强的耐受能力。 2、可塑性大,由于长期对自然 条件的适应和进化,植物在 不同生境下对其个体大小、 数量和生长量的自我调节能 力称为可塑性,可塑性使得 杂草在多变的人工环境条件 下,如在密度较低的性况下 能通过其个体结实量的提高 来产生足量的种子,或在极 端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缩减 个体并减少物质的消耗,保 证种子的形成,延续其后代。 3、生长势强。 4、杂合性。 5、拟态性。 8.杂草繁衍的复杂与强势性表现在 哪些方面?杂草繁殖的多样性 1、惊人的多实性 2、种子的寿命长 3、种子的成熟度与萌发时期参差 不齐4、繁殖方式多样:营养繁殖 和有性生殖5、子实具有适应广泛 传播的结构和途径。 9.杂草种子休眠的内在因素有哪 些? 1、种子或腋芽或不定芽中含有 生长抑制。 2、果皮或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 或机械强度很高 3、胚未发育成熟 10.杂草种子休眠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不良环境条件如高和低温、干旱涝 渍、除草剂、黑暗和高CO2的比例 等所引起,使已经解除原生休眠可 以萌发的子实重新进入休眠状态。 11.大多数杂草种子为何会休眠? 杂草子实休眠受环境因素的制约, 这也是保证杂草种群延续的重要 条件。这可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 1欢迎下载

植物保护综合模拟试题概述

植物保护综合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重寄生 2、经济阈值 3、交互抗药性 4、耐害性 5、致死中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东亚飞蝗有和两种。 2、以幼虫和成虫交替越冬,其为害有大小年之分的是金龟。 3、体形较短小,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3—4个的是蝼蛄。 4、番茄病毒病的症状有、、三种类型。 5、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 6、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包含、、三个基本观点。 7、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有、、三种。 8、农药毒性有、、三种形式。 9、农药对植物的药害可分为、和。 10、病虫综合防治方案设计时要符合“”的原则。 11、杀鼠剂饵料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和。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在发生初期,能用黄板进行诱杀的蔬菜害虫是()。 A、斜纹夜蛾 B、温室白粉虱 C、小菜蛾 D、黄曲条跳甲 2、铜绿丽金龟幼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是()。 A、头部前顶毛每侧1根,位于冠缝旁 B、头部前顶毛每侧8根,形成1 纵列C、臀节腹面仅有钩状刚毛,呈三角形分布D、肛门孔三裂 3、石硫合剂的配制原料为()。 A、石灰硫酸铜水 B、石灰硫酸铜硫磺水 C、硫磺硫酸铜水 D、石灰硫磺 水 4、玉米小斑病菌主要为害玉米的()。 A、叶片 B、叶鞘 C、苞叶 D、籽粒 5、甘薯黑斑病病部产生的黑色毛刺状物是()。 A、子囊壳 B、闭囊壳 C、子囊腔 D、子囊盘 6、菜青虫主要为害()蔬菜。 A、茄科 B、豆科 C、葫芦科 D、十字花科 7、下列害虫中以幼虫钻蛀为害的是()。 A、东亚飞蝗 B、斜纹夜蛾 C、玉米螟 D、小菜蛾 8、下列害虫中具有迁飞性的是()。 A、黄地老虎 B、小地老虎 C、暗黑鳃金龟 D、铜绿丽金龟 9、大地老虎在全国一年均发生()。

草地退化治理措施

草地退化治理措施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地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近年来,迭部县90%的天然草地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4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草地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迭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1基本概况 迭部县是甘肃省南部一个半农半牧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平均海拔在2700m以上,交通十分不便,总人口5.78万人。全年平均气温在3℃~11℃,年降水量400mm~730mm。全县草地总面积15.69×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4%。耕地面积0.91×104hm2,占总面积的1.9%。据统计,2009年天然草地产草量为3300kg/hm2,比1986年的每公顷6450kg下降了3150kg,草地产草量比上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了50%以上;草地植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的比例由65%下降至40%,毒杂草由30%上升到68%;草层平均高度由46cm下降到25cm,植被平均盖度由88%左右下降46%左右;草地鼠虫危害面积达4.6×104hm2,

仅鼠虫危害减少的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300多万元;全县还有干旱缺水草场2.4×104hm2,全县理论载畜量只有29万羊单位,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急剧下降,草畜矛盾十分突出。如此进一步发展下去,以至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 2草地退化原因 草地退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近代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2.1超载过牧 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地第一性生产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的产物。在草地过度利用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地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地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迭部县的牲畜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19.8万头(只),增长了53%,与天然草地承载能力来讲,草地超载达40%。从而,导致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草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麦田杂草的防治措施

麦田杂草的防治措施 麦田杂草的防治要抓住关键时期,坚持“防早、防小、防了”原则,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等措施积极进行防除。 1 机械深翻 小麦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机械深耕或深松灭茬。将散落在地表的杂草种子翻埋到土壤深层.破坏杂草种子的萌发条件,使地表的杂草种子萌发条件受到破坏不能正常萌发,同时切断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茎,翻上地表高温暴晒死亡,从而减轻杂草危害。 2 把好种子检疫关 以节节麦为主的禾本科杂草.分蘖力强,传播途径多,化学防除难度大且易产生药害,因此应以预防为主。要加强制种基地建设,严格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禁从节节麦等恶性杂草发生区调运小麦种子,另外要对调运进来的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去杂除杂,尽可能将杂草种子清理干净,从源头上减少草源。 3 轮作倒茬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伴生杂草,这些杂草与作物的生存环境相同或相近,采取合理的轮作倒茬,破坏杂草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减轻伴生杂草发生危害。因此各地要广泛动员群众,积极推广小麦一玉米,小麦一大豆,小麦一油菜等轮作倒茬耕作模式,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破坏杂草生存环境及生态模式,抑制和减轻杂草危害,在麦田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区.在杂草发生期要同时采取中耕除草等物理除草措施。 4 人工除草 有劳动力的地方,要积极动员劳力,在杂草生育期、杂草种子成熟前进行人工拔除。特别是节节麦发生严重的地块,在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的基础上,以人工拔除为主,拔除时要坚持“拔小、拔早、拔了”的原则。即在杂草苗期、返青、拔节期将节节麦等杂草连根拔掉,并且带出麦田进行销毁,否则遇雨杂草又会起死回生。同时防止路边杂草种子随雨水流入麦田,要对路边、田埂上的杂草及时进行 清除。防治地下根茎、种子向麦田扩散。 5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要抓住麦田杂草防治的关键时期,在小麦拔节前进行。对以播娘蒿、荠菜、刺儿菜等阔叶类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g或亩用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4.5g对水喷雾(手动喷雾器每亩对水量不少于30kg,机动喷雾器不少于15k)。对于节节麦、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可亩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25~30mL加专用助剂50~100mL对水喷雾(手动喷雾器每亩对水量不少于30kg,机动喷雾器不少于15kg,喷施时要严格按照施药要求进行,严禁在弱苗田使用)。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知识讲解

杂草学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 农田杂草:是生长在农田、危害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野生草本 植物。 (2) 杂草: 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 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 (3) 晚春杂草:土壤0-5厘米耕层温度≥10℃时开始发生,对早春作物危害 相对较轻。 (4) 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5) 阔叶杂草:包括全部双子叶杂草和部分单子叶杂草。茎圆心或四棱形, 叶片宽阔,具网状叶脉,叶有柄。胚具有2子叶的这类杂草。 (6) 休眠: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 态。 (7) 诱导休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 (8) 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是指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致的环境条件长 期适应,所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9) 杂草群落:在一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构成一定杂草种群的有机组 合。 (10) 恶性杂草: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 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 (11) 异株克生:是指植物植株或其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 周围其它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 (12) 植物间的竞争:在生存资源(光、CO2、水、营分)有限的情形下,为争夺较 多资源的生存斗争的现象。 二、简答题 1、根据形态可以将杂草分为哪几类? 答:大致分为三类:禾草类、莎草类、阔叶草类。 2、如何利用休眠特性防除杂草? 答:通过人为解除休眠使杂草集中萌发一次灭除或者促进休眠的方法使作物出苗期与杂草萌发期错开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竟争。 3、影响杂草发生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种子大小: 种子大,发生深度大。幼苗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发生深度小。土壤墒情:土壤含水量越高杂草发生深度越浅。土壤紧实度:土壤越紧实,杂草发生越浅。 4、从杂草结实角度说明杂草为什么难防除? 答:在长期的选择进化下,绝大多数杂草结实都比作物多而连续。杂草的种子一般都较小,一株杂草的种子量往往是农作物种子的几倍、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禾谷类作物天的杂草藜单株结籽量可高达200000粒,牛筋草的单株结籽量可高达135000粒。并且一年生杂草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其结实可从其伴生植物生育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生长季节末期,并且在作物受收获前其种子母体脱落下来,进入土壤,或随风、水传播到其他田块,是的杂草不会因为作物收获而被清除田外。 5、根据群落构成如何将杂草群落分类? 答:杂草群落: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重复出现的杂草种群组合。中国农田杂草分为5个杂草

草原退化的治理

草地退化的治理 我国有60亿亩不同类型的草地,其中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草地退化已是影响我国草地生态功能发挥,生产力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什么是草地退化?科学家们认为,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在其演化过程中,其结构特征和能流与物质循环等功能过程的恶化,即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环境的恶化。它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它不仅反映在构成草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上,也反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生物组成上,因而草地退化是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超载放牧不可取 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牧,即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又叫草原超载。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草场,只能供应一定数量牲畜的活动,如果无限制过分频繁地放牧,牲畜的过度啃食,使牧草来不及生长,来不及积累有机质,势必使草丛变得越来越矮,产量越来越低。不仅如此,那些优良的牧草,即牲畜爱采食的牧草受害最重,影响最大,而那些有毒的或者牲畜不喜采食的植物就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为什么退化的草地一方面表现为植物小型化,生物量低的特点,另一方面表现有毒植物相对增多的特点,在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严重的草原上,狼毒大量保存下来,就是这个道理。过牧不仅对牧草会产生上述影响,而且长期的大量的过度的牲畜践踏,也会使土壤变得紧实,导致透气透水能力降低,土壤性状恶化。 春季羊群啃食过牧严重 夏季羊群啃食过牧严重 草原开垦几时休? 草地为什么会退化呢?分析起来,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即温暖化与干旱化,这是整个地球表面共同的变化,人类不能够左右,只能认识这一规律,利用这一规律。而人为原因,特别是近几十年,人为的长期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我国天然草原退化的过程。在这些长期的活动中,开垦种粮是重要原因之一。

恢复生态试题库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8个,每个2分,共16分) 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一门学科,其内涵包括帮助恢复和管理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过程。 2 生态恢复: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过程。 3 生态系统退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或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或人类生存的变化(量变或质变),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造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 5 生态型:种群内分化出来的一些适应特定生境条件的类群成为生态型. 6 种群对策(bionomic strategy):是指物种在生存斗争中为求得生存而对环境条件采取的适应方式。 7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8 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优势种中的最优者,即盖度最大(重量最大),多度也大的植物种。 10 偶见种(rare species):偶尔在群落中出现的物种,称为偶见种。 14 人为设计理论:通过工程方法和植物重建可直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但恢复的类型可能是多样的。 15 自我设计理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随着时间的进程,退化生态系统将根据环境条件合理地组织自己,并会最终改变其组分。 16 护理植物:指那些在其冠幅下辅助或护理其他目标物种(target species)生长发育的物种。 18 关键种:物种的存在会影响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19 功能群:具有相似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 20 恢复潜力度(RP):退化群落更新库组成结构与更高演替阶段组成结构间的相似度定义为退化群落自然恢复潜力度。 21 恢复度(RD):退化群落通过自然恢复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与顶级群落阶段最佳群落的相似程度。 22 恢复速度(RS):单位时间内群落恢复度(或各特征指标恢复度)向顶级群落方向发生的位移。 23 物种框架法是指在距离天然林不远的地方,建立一个或一群物种,作为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24 栖息地(habitat):即生物出现的环境空间范围,一般指生物居住的地方,或是生物生活的地理环境。 25 栖息地片断化:是由于人为因素或环境改变而使得景观中较大面积的自然栖息地不断地被分割成片断或降低生态功能而造成的。 27 生态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 28 草地生态系统:在一定草地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综合自然体。 31 中度干扰假说:只有少数种类能够承受频繁和重度的感染,也只有少数植物能够在长期缺乏干扰下生存;而大多数植物能够在由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斑块所组成的异质生境中得

昆虫学名词解释

1.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的下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几乎成直角,大多见于植食性昆虫,如蝗虫等。 2.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的前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近于一直线,大多见于捕食性昆虫,如步行虫等。 3.后口式:口器从头的腹面伸向身体的后方,头纵轴与体躯的纵轴成锐角相交,多数见于刺吸植物汁液的昆虫,如蚜虫、叶蝉等。 4.柄节:为触角连接头部的基节,通常粗短,以膜质连接于触角窝的边缘上。 5.梗节:为触角的第二节,一般比较细小。 6.鞭节:为梗节以后各节的统称,通常由于若干形状基本一致的小节或亚节组成。 7.并列像:只接受直射光点所造成的物像称为并列像。 8.重叠像:每个小眼的视觉柱不仅能感受通过本身小眼面的光线,还能感受到由邻近小眼面折射过来的同一光点的光线,可由好多个重叠的光点构成物像,形成所谓重叠像。 9.翅的连锁器:许多昆虫在飞行时,前后翅借各种特殊构造以相互连接起来,使其飞行动作一致,以增强飞行效能。这种连接构造统称翅的连锁器 10.孤雌生殖(单性生殖):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类昆虫一般没有雄虫或雄虫极少,常见于某些粉虱、介壳虫、蓟马等 11.异态交替(世代交替):一些昆虫是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交替进行,称之为一些昆虫是异态交替(世代交替)。 12.卵胎生(孤雌胎生):雌虫未经交配的卵在母体内依靠卵黄供给营养进行胚胎发育,直至孵化为幼体后才从母体中产出的生殖方式。 13. 卵期:卵自产下后到孵化出幼虫(若虫)所经过的时间。 14. 孵化:两性生殖的昆虫,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或若虫即破卵壳而孵出。 15.孵化期:一批卵(卵块)从开始孵化到全部孵化结束所经过的时间 16. 脱皮:从卵孵出的幼体通常很小,取食生长后不断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坚韧的体壁限制了它的生长,就必须脱去旧表皮,代之以新表皮的现象。 17. 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在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等方面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即经过若干次由量变到质变的几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18. 若虫期:不全变态类昆虫自卵孵化为若虫到变为成虫时所经过的时间; 19. 幼虫期:全变态类昆虫自卵孵化为幼虫到变为蛹时所经过的时间。 20. 龄期:幼虫和若虫从孵化到第1次脱皮及前后两次脱皮之间所经过的时间。 21. 预蛹(前蛹):幼虫老熟以后,即停止取食,寻找适当场所,如瓢虫类附着在植物枝叶上,玉米螟在蛀道内,大豆食心虫入土吐丝作茧等,同时体躯逐渐缩短,活动减弱,进入化蛹前的准备阶段。 22. 预蛹(前蛹)期:预蛹(前蛹)所经过的时间。预蛹期也是末龄幼虫化蛹前的静止期。 23. 化蛹:预蛹(前蛹)脱去皮变成蛹的过程。 24. 蛹期:从化蛹时起发育到成虫所经过的时间。 25. 羽化:不全变态昆虫末龄若虫脱皮变为成虫或全变态昆虫的蛹由蛹壳破裂变为成虫都称为羽化。 26. 成虫期:成虫从羽化开始直到死亡所经过的时间。 27. 交配前期:雌雄成虫从羽化到性成熟开始交配所经的时间。 28. 产卵前期:雌成虫从羽化到第1次产卵所经过时间时期。 29. 产卵期:雌虫由开始产卵到产完卵所经过的时间。 30. 繁殖力: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的数量。 31. 雌雄二型:同一种昆虫的雌雄成虫除了第1性征(生殖器官)不同外,有些昆虫雌雄两性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片,宽卵形,雄蕊5个;柱头2个。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重度危害麦田。 酸膜叶蓼蓼科。株高30~120cm。茎直立有分枝,无毛。叶互生,具柄,柄上有短刺毛;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叶面绿色,全缘;托叶鞘筒状,膜质,无毛。茎和叶上常有新月形黑褐色斑点。数个花穗构成

麦田杂草防治技术

麦田杂草防治技术 一、主要杂草种类 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 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棒头草、硬草、早熟禾、蜡烛草、野燕麦、雀麦、毒麦、稻槎菜、剪刀股、山苦荬、泥糊菜、苦苣菜、鼠曲草、续断菊、一年蓬、剌儿菜、繁缕、牛繁缕、卷耳、麦家公、斑种草、附地菜、大巢菜、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小巢菜、荠菜、碎米荠、臭荠、风花菜、蔊菜、齿果酸模、婆婆纳、波斯婆婆纳、直立婆婆纳、蚊母草、水苦荬、荔枝草、野老鹳草等。受气温、雨量、土壤质地、杂草种子在土壤中埋藏深度、杂草传播方式、休眠特性及栽培制度等因子影响麦田杂草群落及发生数量在地区间、田块间差异大。 二、发生特点 麦田杂草出草危害时间长受冬季低温抑制常年有两个出草高峰。第一个出草高峰在播种后10·30天以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荠菜、野豌豆、繁缕、牛繁缕、婆婆纳等为主。第二个出草高峰在开春气温回升以后。早播秋季雨水多、气温高麦田冬前出草量大春季雨量多麦田春草发生量大晚茬麦因冬前出草量少春季出草量较冬前多 如遇秋冬干旱、春季雨较多的年份早播麦田冬前出草少冬后常有大量春草萌发。因为麦田前茬作物不同麦田杂草发生数量及草相明显不同旱茬麦田草相以阔叶杂草为主常伴生棒头草、蜡烛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 稻茬麦田则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伴生猪殃殃、稻槎菜荠菜等阔叶杂草。冬季麦田以禾本科杂草危害为主春后大巢菜、猪殃殃、荠菜等阔

叶杂草生长旺盛是主要危害期。在冬季气温低寒流侵袭频繁的年份麦田冬前萌发的杂草越冬期常大量自然死亡。 三、防除技术 麦田杂草的防除应在农业措施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依据当地麦田杂草主要群落特点选用适用的除草剂配方进行化学防除。由于麦田杂草发生期长冬春杂草发生相又有明显差异的特点要以秋冬防除为重点在小麦播种前后以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繁缕、荠菜、大巢菜等为重点对象进行早期防除 在小麦返青以后以阔叶杂草为重点对象进行补治。根据草相选择对路除草剂正确开展防治。 1、麦娘、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选用6.9% 骠马 精恶唑禾草灵冬前80 100ml15%麦极可湿粉炔草酯 冬前20·30g、春季30·40g 50g/L 大能炔草酸·唑啉 草酯乳油冬前60·80ml、春季80·100ml;25%、50%异丙 隆、50%高渗异丙隆亩用有效成份75g以及上述单剂与苯磺 隆、苄磺隆的复配剂亩兑水40kg均匀喷雾。冬前在麦苗二 叶期以前防除冬后早春防治须适当加大用量。麦极、大能 对多种禾本科杂草高效对小麦安全药效受低温干旱等环境 影响小。野燕麦发生数量较大的麦田可选用骠马精恶唑禾 草灵在麦苗越冬期防除。 2、以硬草、罔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25%、50%异丙隆、50%高渗 异丙隆亩用有效成份75g,用药时间于播后至麦苗三叶期; 6.9%骠马精恶唑禾草灵90·110ml、15%麦极炔草酯30·40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