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能力目标:

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情感目标:

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科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教学策略:师生共同分析资料.通过交流合作掌握本课.

教学准备:消化系统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

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

生充分发表意见.

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和评价.

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

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

①、学生分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

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

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完后.全班交流.

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

⑤、下面的消化又是怎样的呢?看课本图画.并全班交流.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

教师小结:是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原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五、作业拓展.

了解了我们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之后.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1、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我们身体个部分吸收的呢?

2、病人在重病期间无法进行饮食时.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怎么获得需要的营养的呢?

六、板书设计:

事物到哪里去了

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

七、教学反思:

第2课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情感目标: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教学策略:

分组讨论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并通过查阅资料、测量肺活量等实践活动.讨论了解呼吸系统传染病、呼吸系统保健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呼吸系统挂图.水槽、石灰水、集气瓶、橡皮塞、玻璃管、火柴、气球、软尺、肺活量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那么我们是怎样呼吸的呢?(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的呼吸.

板书课题:我们的呼吸

二、创设情景.

和同学们共同玩一个憋气的游戏或进行一个憋气的比赛.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提出问题:“人为什么离不开呼吸”?“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学生进行猜测、讨论和交流)

三、探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1、先让学生猜测.

2、看教课书上的提示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实验设计完毕.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方案.让学生相互评价.弥补设计中的不足.更好的为实验探究作准备.

4、动手实验.

5、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为什么呼气时石灰水变浑.吸气时石灰水不变浑?”“你认为呼出的气体与吸进得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什么原因使火柴熄灭了?”

6、教师小结: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的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少.

四、探究呼吸器官和我们怎样呼吸.

1、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

它们在人体的什么位置?

2、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呼吸器官图进行交流.

3、交流完后.根据学生的对呼吸运动的理解.画出人呼气和吸气的路线.进一步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各部分的作用.

五、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1、提出问题:呼吸器官容易的哪些疾病?原因是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六、拓展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调查资料.主题为调查吸烟和空气污染对呼吸器官产生的危害情况.

七、板书设计:

我们的呼吸

呼吸器官:鼻、咽、喉、支气管、气管和肺

八、教学反思:

第3课心脏和血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力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得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地科技作品.

情感目标: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跳和血管测量心跳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组成了人体的奇妙的“运输线路”.从而把养分和氧气送到全身各处.

教学准备:

剪刀、长胶管、漏斗、有关的血管方面的文字、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流血)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刻不停的在我们的身体中流淌.关于它.你们了解的多吗?板书:心脏和血管

二、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提出问题:下面就请小组同学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心脏和血管的资料.互相找一找自己的心脏和血管.

2、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找.

3、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你是怎样知道的?

4、不错.把手放在胸腔片作的地方能够应到心脏的跳动.还能听到同桌的心跳.

5、你们还知道心脏和血管的知识吗?

(学生发言)

6、师出示血液循环图讲解: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动脉血管是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静脉血管是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在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连接着许多比头发还细的血管.这就是毛细血管.

三、测心跳

1、刚才同学们都听到了自己得心跳.下面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左胸的位置.亲自感觉以下.

2、回报感觉结果.

3、小结: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是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4、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自己的脉搏每分钟多少次.

5、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一下.看一看自己的小组中的同学脉搏每分钟大体在什么之间.

6、让学生活动几分钟再测量以下.和上次有什么不同?

7、让学生说一下心跳的快慢和运动的关系.

8、小结: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钟大约60次——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可能就有病了.

四、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

1、交流心脏和血管的常见病.

2、预防措施.

五、认识听诊器.

出示听诊器.你们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回答)希望同学们用自制的听诊器再一次听一听自己的心跳.

六、拓展活动

1、课后进一步调查收集并分析心血管疾病的有关资料.然后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

2、给亲人写一份利于保护心脏的生活建议.

七、板书设计:

心脏和血管

心脏

血液循环系统

血管

八、教学反思:

第4课脑与神经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三部分构成.以及脑和神经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向学生进行脑的卫生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人的神经系统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教学策略:

利用挂图: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功能、大脑中各神经中枢的分布示意图.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前面的自然课中.我们认识了人体的哪些器官?人靠用什么来思考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根据课本上的要求.做一做.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认识脑与神经.

师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说说脑和神经的作用.

借助图认识大脑的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区域分管的不同工作:感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

(1)学生分组试一试自己的反应.

(2)交流:盲人、聋哑人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涉及游戏.体验一下.

(3)师生交流保护大脑的科学方法.

三、课堂总结:

1、说说脑、脊髓、神经的作用.

2、说说你做数学题时.脑和神经是怎样协调工作的.

四、板书设计:

脑和神经

脑——————司令部

神经——————电话线

我们要科学用脑

五、教学反思:

第2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第5课凸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凸透镜放大、聚光、使物体成像的特点.并会使用凸透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热爱科学、喜欢科学的态度.

教学策略:以小组为单位.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本科目标.

教学重难点:掌握凸透镜的特点.会使用凸透镜.

教具准备:放大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透明的玻璃瓶、激光灯.

教学过程:

一、用放大镜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凸透镜》.

二、我们观察放大镜.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放大镜.

2、指名说出放大镜各部分的名称.

3、小结:放大镜分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

三、凸透镜的作用.

1、各小组玩放大镜.并交流发现.

(注意:不要用激光灯照射眼睛;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2、在阳光下研究聚光性.

3、让学生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指名说出发现了什么?

(放大性)

4、指导学生做凸透镜成像试验.各小组交流其发现.

5、全班交流凸透镜的作用.

小结:凸透镜具有聚光、放大、使物体成像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放大镜.找一找.

五、板书设计:

凸透镜

镜片、镜框、镜柄

六、教学反思:

第6课照相机和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照相机成像的特点.认识眼睛各部分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以及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热爱科学、喜欢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认识眼睛各部分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

教学策略: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材料能动手操作并动手试验掌握眼睛的构造.

教具准备:凸透镜片、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照相机和眼睛》

二、做个照相机.玩一玩.

1、各小组用材料做一个照相机.

2、玩一玩.指名说出物体的像是怎样通过凸透镜在半透明纸上成像的?

三、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1、阅读课本资料卡讨论眼睛的构造.

2、交流照相机和眼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交流视网膜、晶状体的作用.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

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的眼睛构造.

五、板书设计:

照相机和眼睛

视网膜——纸屏

晶状体——凸透镜

六、教学反思:

第7课保护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调查了解本班学生眼睛近视情况;了解眼睛常患的疾病.以及怎样预防眼睛的疾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保护眼睛.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教学策略:通过调查了解本班学生眼睛近视情况.交流预防眼病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认识眼睛常见病并会预防.

教具准备:视力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保护眼睛》

二、眼睛常患哪些疾病.

1、各小组交流.

2、全班汇总:近视、沙眼、白内障、散光、等.

3、交流这些眼病是怎样造成的?

三、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1、各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常做眼保健操;看书、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等.

四、拓展延伸.

五、查阅资料:

1、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为什么视力特别好?

2、角膜移植是怎么会事?我国每年有多少人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有多少人自愿捐献角膜?

六、板书设计:

保护眼睛

七、教学反思:

第8课潜望镜的秘密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巩固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灵活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色散,视觉的形成和近视的原因. 教学难点:光在生活中的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

二、复习过程

学生先快速浏览课本第一单元内容.

1、教师引导回顾课本内容.

(1)复习光的传播

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都学了哪几课内容 (学生回答各课题目)

这几课内容都与什么有关?用一个字总结(板书:光)

对.都是与光有关的知识,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首先了解了光的什么?(生回答,师板书:传播)

学习了光的传播这部分,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师板书:直线.四面八方)

(2)复习光的反射

光在没有任何物体挡住的情况下会一直沿直线继续传播下去,当遇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板书:反射,折射)

在学习光的反射时我们认识了平面镜和潜望镜.(板书:平面镜)说一说,学习了光的反射后你知到了哪些有关反射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生回答:

①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特点不同物体反射光的颜色不同.

②平面镜及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板书:左右相反)

③潜望镜的原理及作用等知识.

(3)复习光的折射

在学习光的折射后你都知到了哪些有关于折射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

①什么是折射

②凸透镜,及其成像特点,规律,作用和应用.(师重点板书:凸透镜,倒立)

③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各部分相当于实验中的什么

④眼球的结构,各部分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部分是怎样看见物体的近视的成因和怎样预防近视等.

(4)学生小组合作巩固复习的内容.

(5)巩固练习:(师出示练习题,指名回答)

2、单元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题,指名回答.(由学生带领练习)

(2)进行小测验,同桌交换批阅,由学生带领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略

第9课神奇的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过程与方法: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眼睛成像的机理.认识近视眼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眼睛的结构和成像机理.

眼睛成像是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照相机与眼睛有相似的结构.自制照相机.能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

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因此.对眼睛成像的认识.可以从自制照相机开始.通过生理学中的眼模型

或课件.将生理眼抽象成简化眼模型.将自制照相机与简化眼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眼睛可以看成是精巧的照相机.眼球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

经过人眼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

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这就是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在这部分内容中.角膜与晶状体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凸透镜.涉及到了透镜组的问题.学生可能产生疑问;因在前一节中已经学习了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故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等效”的>物理思想.把这个问题留

给学生思考.不必做过多纠缠.

有的学生可能会问: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正立的.这是为什么?这

个问题不能用光学成像原理来解释.这是人类神经中枢作用的结果.人们的感觉永远是正立的实像.

二、探究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的作用.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

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瞳孔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缩小、倒立、实像缩小、倒立、实像

调节作用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或增大)时.增大(或减小)晶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增大)焦距.使物

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时.减小(或增大)镜头到底片间的距离.使物体

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三、教后记:对近视眼成因的探究.是这节内容的难点.明白了近视眼的成因.应向学生介绍一些眼保健知识(如眼睛保健操等).还应在课下走向社会.进行一些近视眼方面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对眼保健的重要性.

第3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第10课种子发芽了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设计简单的二维图表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

拓展性目标:

记录种子发芽及生长过程.仔细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用水浸泡一天以后的植物种子、放大镜、刀片、镊子、瓷盘、纱布等.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

让学生自己确定要准备的材料.相关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包括三个活动:

活动一:认识种子的结构

1、提出问题:种子什么会发芽?它有哪些结构特点?

2、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运用工具进行研究.

在观察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教室里利用音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提出问题:“春天来了.种子落在土壤里开始发芽.说明什么?”只是对探究方向的一种提示.组织活动是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积极动脑.通过观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并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

3、画出种子的结构.猜测种子哪一部分能发芽?

活动二:依据猜想制定实验方案.

1、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猜想提出问题: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

2、引导学生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芽?

3、定研究计划.展开探究.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三:实验验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设计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指导学生掌握切割的方法.并提醒学生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从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认识.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认识.

自由活动:

评价时.从“我对研究活动的兴趣”“我提出的研究问题”“我的观察、实验”三方面的内容反思自己的表现.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并讲出评价的理由.

拓展活动:

记录种子发芽及生长过程.仔细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记录.

第11课种辣椒

教学目标:

能根据需要.从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资料;能对探究的问题作出初步的结论.通过栽培辣椒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学习种植植物的方法.学会尊重农民的劳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谜语:“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

(打一种蔬菜)

二、猜想假设

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什么呀?答案:辣椒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辣椒的资料.咱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教师展示资料:辣椒属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其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既是人们爱吃的蔬菜.又是主要的调味品之一.目前在我国由北至南普遍种植.)

教师相机展示各种辣椒的图片.

……

三制订方案

㈠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你们获得了哪些关于辣椒种植的信息?全班范围内交流.

㈡教师归纳总结:

1.苗床选择

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水源条件好.前茬没种过辣椒、茄子、西红柿的地块作苗床.

2.浸种

用55℃温水浸种并不断搅拌.至30℃停止.浸泡8~12小时.然后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干净.即可播种.

3 注意播种密度、浇水、盖土.

㈢指导学生填写29页的图表.明确种植的具体要求.

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下面我们拿出我们准备好的材料.

开始我们的辣椒种植.好吗?

㈤分给学生事先浸泡好的辣椒种子.小组分工合作种植辣椒.

㈥教师提示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首先是要间苗.用镊子将弱小的苗拔掉.每棵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2—3厘米.等到真叶长出来后.要移栽.直

径5寸的花盆.只能栽一棵.7寸的花盆种两棵.十寸的花盆种四棵.移栽以后.可能会出现干瘪的样子.放在阴处、喷点水就行了.种的情况大体如此.

2.日常管理记住八个字:不干不浇、浇必浇透.下大雨要防止雨水直冲.因为在花盆里根基较浅.

3 .施肥要结合淋水进行.一般在施完肥后立即淋水.不但可以冲洗干净叶片.以免烧叶.还可淋湿土壤.有利于

根系吸收养分.施肥分别在四个时期进行:植株生长初期、生殖生长初期、结果初期、盛果期.

肥料不要用化肥.可以在可乐瓶子里.浸泡鱼内脏、磨豆浆时剩下的豆渣等东西.待发酵后.取一份、加九份水.直接浇在盆里.

㈦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定辣椒生长记录图表.

提示学生要长期不懈的观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施探究

五、展示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延伸

希望同学们能精心照顾自己的小辣椒.等到收获的时候.我们看看谁的辣椒长的最好.可以被评为“辣椒王”. 板书设计:种辣椒

浸种松土施肥浇水播种

第12课植物的花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对植物的花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根据植物化的特点给花分类.

3.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解剖植物的花.知道花是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观察、比较植物花的异同.了解植物的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

难点: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花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出示各种花的图片.学生收集一些不同的植物的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谈话引入: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你想知道关于花的哪些知识?

(生举手发言.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植物的花.(板书课题:植物的花.)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谈话引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之情.直奔主题.

(二)探究活动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提问:同学们.请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什么呀?

(有很多花)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有关花的一些知识.你想了解哪些关于花的知识呢?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这些花的构造一样吗?

(学生猜想)

2、初步研究花的主要组成部分:

活动一: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1)今天我们首先来研究花的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研究搜集来的各种凋谢的花朵.

A、解剖要求:解剖时要按由外到里的顺序撕下各部分.解剖操作中要细心.不要损伤了被解剖部分.要把撕下的各部分分行、分类摆好、摆齐.并且填好表格.

B、观察一朵花要由外到里.

C、在观察时要认真仔细.要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秩序的观察每一种花.小组成员要相互合作、密切配合.

D、组长做好记录.准备汇报.

(2)镊子的使用方法:用大姆指和食指控制镊子的松紧.要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而不是上部.注意安全.不要被镊子夹着手.

3、花萼——由许多萼片组成.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冠——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雄蕊——由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着花药)组成.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小组动手解剖.(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解剖活动中.适时进行指导.)

汇报成果.教师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

(3)活动二根据花的构造给花分类.

教师讲解:自然界中花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给这些花来分类.你们认为怎么分好.(小组讨论)

老师这里有一种最科学最简单的分类方法(课件出示)

教师讲解:一株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做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

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下面请同学们分辨一下.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

出示:收集的各种各样的花,课件出示图一(附后)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下.

认识一下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茶花、油菜花、桃花、牵牛花)

课件出示图二(附后)

师补充说明:在不完全花中.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课件出示:雄花和雌花图三(附后)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思考每朵花有什么.没有什么.这些花有什么区别?

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

教师讲解:很高兴同学们掌握了花的构造.并能轻松的分辨出不同种类的花.

4、进一步研究有关于花的知识.

研究花的构造中哪些部分与花的果实和种子有关.

课件出示:一些花的果实和种子有关的图四、五、六(附后).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花的组成部分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完成研究报告.(学生填写完成研究报告)

设计意图: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采集各种各样的花.让学生猜想、假设.以问题“花的构造一样吗”为导向.引导学生对课前的观察、比较进行交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解剖花.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搜集到的花朵进行解

剖花的活动.对各种花的构造进行观察、比较.初步认识花的构造.通过暗示启发学生采用更多的方法去研究.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开拓一个空间.

再通过展示交流.利用教科书出示的观察记录表.展开交流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花的名称、有哪几部分、各部分的数量” 等记录项目的比较.了解花的基本构造包括雄蕊、雌蕊、花萼、花冠等几部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花的构造是有差别的.为建立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概念作好铺垫.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之中.形成

统一的探究思路.研究各种花的构造.根据花的构造给花分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比较的能力.

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知识.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场

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三)、拓展活动

看起来大家都很喜欢花.花是美丽的.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调节人们的心情.你打算怎样赞美花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花吧.

学生讨论汇报.

(把花画下来、唱赞美花的歌、把花编成花篮、背诵赞美花的诗)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牡丹之歌.

设计意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花.制作花的标本.最后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让

学生感受花的美丽.得到美得享受.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之情.培养

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今天时间有限.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收集有关花的知识.我们在下次的活动中来交流一些其他的有关

于花的知识.好吗?

五、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一)预测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及原因: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三个环节展开活动:首先以问题“花的构造一样吗?”为导向.引导学生对课前的观察进行交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解剖花的活动.对各种花的构造进行观察、比较.初步认识花的构造.最后.利用课本出示的观察记录表.展开交流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花名、有哪几部分、各部分的数量等项目的比较.领会花的基本构造包括雄蕊、雌蕊、花萼、花冠等几部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花.基本构造也有差别.以便为建立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概念做好铺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