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围绕“成长”共安排了一篇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两篇略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一次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一次习作“我学会了________”,一个“语文园地”。

《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作家管桦写的中篇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我们家的男子汉》以风趣

生动、幽默含蓄、富有童趣的语言,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男孩形象,让人感受到一个小男孩的男子汉魅力。《芦花鞋》选自著名作家曹文轩写的《青铜葵花》,让我们看到一个正视生活苦难、在快乐中成长的少年。

本单元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运用给各部分列标题的方法,指导学生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生字、生词。

2.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4.给课文各部分列标题、换标题。

5.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6.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重点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

给课文各部分列标题、换标题。

《小英雄雨来》2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1课时

《芦花鞋》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8小英雄雨来(节选)

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中篇小说,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

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做斗争的故事。围绕这一主题,

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

用较快速度默读本篇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不能太高,可在学生默读每一部分时,教师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默读速度。对于每部分内容的把握,可采用加小标题的形式予以落实。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堂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通过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

累,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

2.给课文各部分列标题,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

重点

给课文中的各部分列出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找出描写还乡河景色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

教师:课件。

学生:观看《小英雄雨来》的电影。

2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体会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

一、激发情感,参与预习

1.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

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鬼哭狼嚎。后来,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

雄是谁吗?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关于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吗?

出示图片: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情境

中,心中仿佛充斥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此情此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雨来吗?通过读课文,

相信雨来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回答。

4.生提问题。雨来,人们为什么称你是小英雄?

5.出示课题:

理解课题: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十二岁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的名字。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6.学生预习课文。

(1)出示预习提纲。

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同鬼子斗争)

B.文章的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1自然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有多美?文中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2自然段:从哪里看出雨来上夜校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横线画下来。

第5自然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6自然段:雨来是怎样机智脱险的?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粗读和精读相结合,养成边读、边想、

边标画的习惯。

二、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出示生字,学生指认。

2.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3.汇报预习的情况。

4.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1)确定重点部分: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一位英雄,哪部分就是重点部分。

(第4部分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

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3)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A.自愿读或者表演。

B.大家评议。

C.谈谈雨来的童年,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三、布置作业

1.读课文,体会雨来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小英雄雨来

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给课文加上小标题。

2.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4部分。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鬼子为什么要枪毙雨来?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脱险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雨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讨论。

画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第一次出现在第二部分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还接受了爱国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

基础。第二次出现在第四部分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

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

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3.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提炼成小标题。

(1)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机智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

既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既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出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

(4)照样子提炼课文其他四个部分的小标题: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4.讨论各部分间的联系。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脱险埋下伏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鬼子阴险狡诈,反衬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

相照应,而且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5.精读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1)学生画出文章中描写还乡河景色的句子。

(2)读一读这些句子。

(3)全班交流:

①第一部分:“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

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埋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

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来源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②第五部分:“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

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里不仅写出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还写出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然活着啊!

③第六部分:“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仿佛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或其他好词句,同学互相听写好词。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3.写一写你的童年与雨来的童年相比的发现和感受。

小英雄雨来游泳本领高(游泳)

上夜校读书(读书)

掩护李大叔(掩护)

与鬼子斗争(斗争)

有志不在年高(枪声)

雨来没有死(脱险)

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学生的预习,引导学生初感课文,同时借助问题,让学生抓住课

文的重要部分。再让学生与生活对比,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时,我先让学生照样子给课文的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根据小标题的内容,教学生学会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习得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的句子,进行交流讨论,体会景色描写对烘托人物品质的作用。

19*我们家的男子汉

这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课文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逐渐长大、自主自立、刚强勇敢的小男子汉形象。

本文通俗易懂,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个性。四年级的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于课文内容兴趣浓厚,对于文中“他”的行为、性格有所感受,因此能根

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学能力的平台。

2.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互通有无,还可以提高学习的幸福指数,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可以

安排了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3.采用探究学习法,帮助学生能够从课文中走出去,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男

子汉,用谦虚的姿态去学习男子汉身上的优秀品质。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明白作者为什么称这个孩子是个“男子汉”,体会作者对

他的感情。

3.尝试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

学会默读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给各部分换标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男子汉成长、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老师:本课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些脍炙人口的俗语给予了男子汉很高

的评价。那么什么是男子汉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男子汉的定义是: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可作家王安忆声称她的小外甥是个男子汉!而这个男子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将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

(一)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这个环节我们将自主学习,比比谁的自学能力强,看看“小老师”的称号,究竟花落谁家,让我们10分钟后拭目以待!

老师我来当,比谁能力强!

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1.字词。

安徽风靡全国和尚吃荤倔强

嘱咐沮丧嘹亮熟悉窗框蹬着

妨碍轮廓

2.本文在组织安排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3.开头的“我们家里有一个男子汉”,写最后一自然段的“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

照应了主体部分的哪个标题的内容?

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了怎样的感受?(用原文回答)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轻声慢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四人一组合作进行表演,比一比谁的风采最亮丽!

2.我是著名播音员——你最喜欢哪些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分析语言特色。

我是大歌唱家——为什么称这个孩子是个“男子汉”?由“男子汉”联想起了哪首

歌?并大胆地唱几句。(板书:自主自立、刚强勇敢)

我是资深文学家——我能为每个部分换个标题。

3.咱们班真是人才济济啊,大家的多才多艺让我深受启发:平凡的人不是不可以当明

星,而是缺少当明星的信心和勇气。平凡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平

凡的不是没有男子汉,而是缺少欣赏男子汉的眼睛。我们周围肯定有许多男子汉,那么就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男子汉吧!

(三)探究学习,拓展能力

1.谈谈你身边具有男子汉品质的人?

生活中的男子汉给了我们太多朴实的感动,这样一群男子汉相信会带给你更多的心灵震撼。

2.你打算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或像男子汉一样的人)?

三、布置作业

用你喜欢的写作方法,传神地描写你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王安忆的小外甥自主自立、刚强沉着的品质。他不仅是王安忆眼里的男子汉,也是我们心中的男子汉!因为男子汉身上独立、自主、坚强、勇敢的品质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我们家的男子汉自主独立刚强沉着

本堂课我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

中得到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始终贯穿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课堂因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富有生机和活力,学生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我则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注意培养学

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20*芦花鞋

冬季快要来了,青铜和葵花采集芦花。一家人做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冬天一到青铜就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这是家里的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有一天下着大雪,家人劝青铜别去卖鞋了,可青铜偏要去。不料有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部买去,最后连青铜自己脚上的鞋也被买走。青铜赤着脚回家,让我们看到一个正视生活苦难、在快乐中成长的少年。

这篇课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描述了几个不同的场景,学生能轻易理清故事脉络。只要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就能给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和同学们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1.继续运用默读课文的方法,引导学生为各个部分列出小标题,从而把握长文章的主

要内容。

2.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知故事所蕴含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3.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的方式,培养学生为课文各部分列标题的能力,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青铜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阅读《青铜葵花》。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部优秀作品,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有这样一部作品,它用细腻的笔调为我们描绘出一条条生命的溪流,濯洗我们疲惫的心灵,它就是《青铜葵花》。(板书课题)

二、认识作者

1.请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曹文轩。

2.教师简介曹文轩。

三、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读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注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随机纠正学生读错的字、词及句子等。强调“污、屑、搓”的

读音。

3.指名说说课文结构形式上的特点。

(分了几部分)

4.讨论交流,粗知大意。

(1)故事共分几部分?

(2)文中讲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3)小组代表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合作探究

1.品析词语。

这个课文的题目谁愿意再读一遍?从这个题目中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2.探究内容。

(1)小组合作,为各部分拟定小标题。

①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为各部分拟定小标题。

②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编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第二部分:雪天执意去卖芦花鞋。

第三部分:城里人买下十双鞋。

第四部分:卖掉第一百零一双鞋。

(2)思考:青铜为什么要卖掉自已脚上的那双芦花鞋?

①出示:青铜掉头往家走去。走着走着,青铜放慢了脚步。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

那双芦花鞋上。雪在芦花鞋下咯吱咯吱地响着。他越走越慢,后来停下了。他看看天空,看

看雪地,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已脚上的芦花鞋上。

(此时青铜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②出示:他觉得双脚暖和和的。

(此时青铜会舍得脱下那双鞋吗?)

③出示: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你怎样体会“笑了笑”?)

五、讨论深化

读了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六、课外阅读

阅读《青铜葵花》。

芦花鞋

编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雪天执意去卖芦花鞋

城里人买下十双鞋

卖掉第一百零一双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首先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整

体感知。在了解课文与前两篇课文的不同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运用列小标题的方法,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青铜为什么要卖掉

脚上那双芦花鞋的”,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感受文中人物的品质。最后拓展阅读

《青铜葵花》这本书,引导学生由一篇课文的阅读,延伸到一本书的阅读。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朋友相处的秘诀”,先汇集小组意见,再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在讨论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怎样与朋友相处有独特的体会,此次话题契合他们的生活需求。先进行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他们已有一定的流程经验,此次“口语交际”会让他们更好地和朋

友相处。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先借助例子“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指导学生在讨论时作好记录,然后在全班交流。培养学生记录重要信息和有条

理汇报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围绕“朋友相处的秘诀”展开讨论,作好记录。

2.能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讨论的目的,从而指导学生记录重要信息。

2.通过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小组意见,培养学生有条理汇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大胆表达、勇于发言、抓住要点、分类整理的能力。

重点

围绕“朋友相处的秘诀”展开讨论,作好记录。

难点

能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收集朋友之间怎样相处的材料。

1课时

一、名言导入

1.教师出示名人名言:

(1)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莎士比亚

(2)真正的友谊是诚挚的和大胆的。——席勒

(3)友谊应当是不朽的。——蒂特李维

(4)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像下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你在人间所

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友情。——威莫里斯

2.学生交流:从以上名言中明白了什么。

3.那我们应该怎样和朋友相处呢?

(板书:朋友相处的秘诀)

二、出示情境谈看法

课件出示各种朋友相处的图片,让学生围绕图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出示记录供参考

1.出示某小组讨论“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时作的记录。

2.学生自读记录。

3.说说作记录时要注意什么。

四、小组讨论记秘诀

1.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小组长作好记录。

2.小组内整理同学的发言,将相近的整合在一起。

3.标记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五、全班交流

1.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时,其他组员可以作补充。

2.针对交流的意见,形成一份新的记录表。

六、交际范例

朋友相处的秘诀

第一,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当朋友有困难时,我们应该伸出援手。第二,我们还应该互相尊重。第三,我们应该互相包容和体谅。当朋友情绪低落时,我没有打扰他们,而是安慰

他们。当朋友做错事时,我没有一味地责备他们,而更多地原谅他们。第四,好朋友在一起

还应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朋友相处的秘诀

记录重要信息

分类整理意见

口语交际要创设敢说的氛围,大胆地让学生动起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

在本次口语交际中,我先以名言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可贵。再展示一些情境创设的图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和朋友相处时遇到的问题,从而为后面的讨论做好铺垫。例子示范也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具体进行操作,将指导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并指导他们如何与朋友相处。

习作:我学会了

本次习作是让学生把自己学会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写下来。先把这件事情填写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教材中有对习作的步步引导,只要解决教

材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就能完成一篇习作。同时,教材继续让学生自读习作,尝试修改习作,并和同学互相交换习作、修改习作,看看相关的内容是否写清楚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

这次习作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回忆自身成长过程,找出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因为亲身经历,所以写起来就会真实生动。

1.通过激趣谈话,引导学生口述,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具体讲明学做一件事的经过,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提示,回忆自己学会做的事情,并以提纲的形式记下,从而

降低学生习作时的难度。

【知识与技能】

1.选择一件自己学会的事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记录下来,写清楚学习的过程。

2.能和同学互相交换修改习作。

【过程与方法】

补充完整题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

借助不同方式修改习作,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

把学习的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师:课件。

学生:回忆自己学会做的一件事。

2课时

指导学生完成习作。

写出学做某件事的经历、体会。

一、激趣导入,打开思路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自己学会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2.学生回答。

二、指导选材,体验成就

1.其实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学会的本领有很多很多,如果让你数一数,你能数得过

来吗?

2.今天,我们就在这些学会做的事情中选择一件写下来,你会选择哪件事情?为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

三、读懂习作要求,学会审题

1.出示习作要求。

2.理清习作要求,学会审题。

(1)写谁?——自己。

(2)写什么?——学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体育方面: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等。

艺术方面:绘画、书法、弹琴、下棋等。

劳动方面:做家务、干农活、做手工等。

学习方面:小实验等。

选自己最近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来写。

(3)怎样写?——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

克服的?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

四、指导写作,领略方法

现在就写吗?同学们不要着急,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学会了一件事,他学会了包饺子,可是却忘记了先后顺序,谁来帮帮他?(出示幻灯片)

1.学会排序。

在括号里标上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然后把皮两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

()最后我按照这个方法一连包了好几个,越包越好,越包越熟练。

()先把皮儿托在手心,弄了半勺馅儿。

()接着用虎口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好了。

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些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如何把它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师:谁来帮帮他,在括号里标上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指名回答:你来。

师:为什么这样排呢?(这样顺序才清楚。)

师:你能不能从句子中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先……接着……然后……最后……

2.观察跳绳写动作。

下面,我们也用这些关联词把同学跳绳的动作连起来说,看看谁观察得认真,说得准确。

(1)观察跳绳。

(2)说动作。

(3)自己动手演示动作,感受心情。

(4)学生书写(关联+动词+修饰词)。

(先……接着……然后……最后……)

我首先左手……右手……然后……接着……最后……。我终于学会了跳绳,我跳啊,跳啊,跳绳慢慢地听话了。我一下一下地跳,同学在一旁为我……最后我居然跳了五十下,我

高兴地喊到:“我学会跳绳啦”!我兴奋极了。

3.观察不会跳绳的图片,写样子。

(1)学生观察不会跳的图片。

(2)根据图片说出不同的样子和表情。

(3)学生书写(神态、心理)。

在课间,我拿起跳绳就跳起来。跳绳这时候总是不听话,专与我作对,一会儿好像……一会儿……害得……一会儿……痛得……我气得真不想跳。

4.写好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1)读文领会过渡段。

妈妈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妞妞,是不是泄气了?”我点了点头。“来,我教你!”说完,妈妈便拿起一张饺子皮儿,给我做示范。看

着妈妈娴熟的动作,听着妈妈耐心细致地讲解,我明白多了,又有了信心,便重新振作起来,心想:“我一定要学会包饺子。”

(2)学生说“让你改变做法有几种可能?”

既有同学的帮助,也有老师的教导,或是家人的建议或是自己的想法等。

(3)学生书写(选择一种来写)。

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爸爸好像摸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

5.加上开头和结尾。

(1)为什么学?现实采访。

生:本学期实行大课间活动,我们全班同学开始学习跳绳。

实话实说,起因写明白就好。

(2)学后的感受。

结尾: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坚持和付出努力。

感言大赠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3)补充题目。

(4)学生学以致用完成开头和结尾。

师:上面的几篇习作,它们的题目分别可以这样拟定:我学会了包饺子,我学会了跳绳。

五、尝试写作,品味快乐

1.学生补充题目,进行习作。

2.写完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不通顺的地方。

3.和同学互换修改习作,看看相关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

我学会了________

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

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么克服的?

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

心情有哪些变化?

指导学生学习评改习作,培养学生独立修改和互助式修改习作的能力。

能找出习作中不通顺的地方,能以一定的标准修改习作。

一、导入谈话,明确训练任务

同学们,有句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篇好文章是需要多次修改才能写成的。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评改自己的习作吧。

二、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我们要修改作文,首先要使用一些修改符号。平时我们修改病句的时候也使用过,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学习。

用多媒体出示病句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删除、替换、对调、增补……)

三、总结学生习作情况

1.出示习作主题。

2.榜上有名。

在屏幕上输入“榜上有名”这四个字和一大串学生的名字,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

3.佳作亮相。

师:其中有两位同学的习作最为出色,下面请这两位同学读一读他们的习作。

4.学生读习作,同学点评。

5.片断欣赏。

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断,指导学生点评。

四、共同修改一篇习作

1.出示一篇习作,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同学们,听了之后,你有什么疑问?

3.学生交流。

4.指导修改。

5.修改后再指名读。

五、自由上台读习作,请大家修改

学生先自由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再请同学们共同修改。

六、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学生根据大家的意见,先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再将修改后的习作誊抄到习作本上。

七、习作例文

我学会了做蛋挞

今天,妈妈神秘地告诉我,要教我做我最爱吃的点心。我馋得直流口水,急忙问是什么点心。妈妈告诉我是蛋挞,我高兴得拉着妈妈让她快点教我。

首先,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两张印度飞饼,让我把两张叠在一起用擀面杖擀成方形。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们擀成方形。然后卷起来,用刀切成12份,每2份压在一起,放在蛋挞模具里,蛋挞皮就做好了。

其次,妈妈说最关键的是调好蛋挞液。我先用称把需要的材料一一称好,然后把牛奶放进锅里加热,再往里放一些白糖,让糖充分地溶化在牛奶里。过了一会儿,我又把蛋黄和淡奶油搅在一起,再与调好的牛奶搅匀,一碗香喷喷的蛋挞液做好了。

最后,我把蛋挞液用勺子小心翼翼地盛到蛋挞皮中,放到了烤箱里,设定好时间,开始焦急地等待起来。只听“叮”的一声,我急忙跑过去,打开烤箱的门,一股蛋奶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嘴里的口水快要流出来了,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不顾烫嘴咬了一口,一股甜滋滋、香喷喷的味道在我口里回荡。“真好吃,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我叫了起来。

我懂了,自己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点评:小作者一步步地写出了自己做蛋挞的过程。语句通顺,语言生动、具体,动作描

写细致,同时引用俗语写出了自己做蛋挞皮时的辛苦。特别是小作者还写出了自己心情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了小作者的成就感。

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素材,给予学生指导。学生跟随老师自由选材,自由想象,很好地完成习作。习作讲评课则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大声

说出“榜上有名”同学的名字,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我让学生大胆上台读出

自己的习作,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给予学生更多的修改习作的机会。最后再让学生将修改后的习作誊抄到习作本上,享受写作的快乐。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学习长课文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改写句子。

“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学习积累古诗《独坐敬亭山》。

本单元的课文都较长,教材给出了一定的学习课文的思路和方法,只要学生回顾收获,

就能对长课文的学习方法有所总结。学生从三年级起就开始接触修改符号,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也不是难事。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学生只要细细

品味,就能明白。

在教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都能说出本单元学习的收获。词句段运用,要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修改符号。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情感时,先要引导学生借助朗读体会,再改写句子。

【知识与技能】

1.能把自己学习长课文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

2.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3.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照样子仿写句子。

4.学习并积累古诗《独坐敬亭山》。

【过程与方法】

1.搭建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勇于表达的能力。

2.通过朗读,让学生学会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关注自身的成长问题。

1.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2.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照样子改写句子。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梳理一下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2课时

1.能把自己学习长课文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

2.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一、交流平台

1.回忆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2.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1)《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的各部分有什么不同?

(2)你用什么方法总结长课文的主要内容?

(3)阅读长课文的过程中,你忘记了前面的一些内容,你会怎样做?

3.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交流。

二、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1.出示学过的修改符号,学生说出这些修改符号的名称和作用。

2.自读文中的一段话,尝试修改。

3.展示台展示,学生集体修改。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1.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情感,照样子改写句子。

2.学习积累古诗《独坐敬亭山》。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1)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1)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最新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时间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 1 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燕子 5 2 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6 3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一5守株待兔 6 4 6陶罐和铁罐7狮子和鹿8*池子与河流 6 5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 6 6 9古诗三首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 6 7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三 6 8 13花钟14蜜蜂15*小虾 6 9 习作语文园地四16小真的长头发 6 10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语文园地五 6 11 习作:奇妙的想象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 6 12 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 6 13 语文园地六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 6 14 24火烧云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 6 15 语文园地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 6 16 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6 17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语文园地八总复习 6 18 总复习 6 19总复习 20 21

第一单元 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以及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其中《古诗三首》选编了唐朝诗人杜甫和宋朝诗人苏轼、曾几的诗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描绘了大自然中几种可爱的生灵,抒发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无限喜爱之情;《燕子》是一篇经典散文,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以及燕子的喜爱和赞美;《荷花》一文则运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激发了读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昆虫备忘录》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生动描述了几种常见昆虫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对昆虫的探究热情,引导他们从小培养认真观察自然,并向往探究自然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本单元还主要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以及“语文园地”三方面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力求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形式实现单元学习的巩固与延伸。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同时能够默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景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

人教版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包含:教学计划、总目标) 一年级春季最新教材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目录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的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各单元内容安排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在本册教材中,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就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等,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还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篇新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文章很长,但故事情节有趣,真正体现了生活阅读。通过童话故事,来了解如何写通知,学生很容易理解。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 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 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 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 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 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 树下民族小学学 生幸福的学习生 活,重点是能够抓 住关键句子,产生 民族团结的自豪 感。 2 1.鼓励学生多种 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 窗外的安静和小 动物凑热闹的句 子理解课文内容。

2 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 语言描述了雨 中花儿在绿草 上跳舞、狂欢的 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2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 关键句、体会课文 富于童真童趣的 语言和丰富细腻 的想象。 3 *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 对待学问不懂就 问,不怕挨打。重 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 1.根据提示,自己 阅读,找出有新鲜 感的词句,学会和 同学交流。 2.多元识字。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是 以“我的暑假生 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1 1.选择别人可能 感兴趣的内容重 点讲述。 2.恰当使用图片 和实物。 习作本次习作以《猜猜 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1 1.抓住让人印象 深刻的特点写。 2.注意习作格 式:开头空两格。 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 要内容是学会积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藏戏》教案

《藏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理解“唐东杰布、阿吉拉姆、谢雄巴”等词语。 2.运用提取关键词,画思维导图的研读方式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3.感受传统文化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揭示课题。 检查字词 出示:唐东杰布山南琼结阿吉拉姆雄谢巴雅鲁藏布 知道这些词语什么意思吗? 介绍唐东杰布:唐东杰布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力量的化身。 二、研读藏戏的特点。 1.找出课文中概括介绍藏戏特点的语句。 出示句子: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读读这些句子,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反问句,请强调出反问的语气来,不仅是反问还是排比句,反问、排比都是在强调,在强调什么?我们来提取一下关键词: 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 2.小组研读具体的特点 藏戏的特点,除了这三句话,课文中还有更具体的语段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研读其中的 1 到 2 个特点,请大家抓住关键词进行研读,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1)四人小组研读 (2)交流体会 预设: (1)面具的特点: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身份的人 交流:出示不同面具,来记忆所代表的意思体会面具的象征意义。教师出示三种面具,认认谁的面具,各代表什么,尝试猜想可能还会有哪些面具,代表什么。 (2)舞台的特点:不要……不要……不要……只要…… 出示语段: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从这三个不要,两个只要中你读出了什么。 艺人们只追求艺术,并没有太多外在的要求。因为要求简单,所以随时随地,何时何地都能演出。多么淳朴自然的艺术。 (3)演出的特点:三五天,随心所欲优哉游哉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鲸》 (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小学语文第九册)

资料连接: 鲸是哺乳动物,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鲸的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0多米,最小也超过5米。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6万余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我国发现了一头近4万公斤重的鲸,约有17米长.鲸的体形像鱼,呈梭形;头部大,眼小,耳廓完全退化;颈部不明显;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多数种类背上有鳍;尾呈水平鳍状,是主要的运动器官;有齿或无齿;鼻孔一或二个,长在头顶上;嘴边有毛(有少数没毛);皮肤下有一层厚的脂肪,可以保温和减小身体的比重。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即潜入水中,可以潜泳10~45分钟。一般以浮游生物、软体生物以及鱼类为食。胎生,通常每胎产一子,用乳汁哺育幼鲸。但许多人分其为鱼类,事实上它们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 鲸的繁殖能力比较差,平均两年只能产下一头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如,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鲸在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它是水栖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其种类分为两类,须鲸类,无齿,有鲸须,有两个鼻孔,有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种类,比较温和,一般吃微生物;齿鲸类,有锋利的牙齿,无鲸须,鼻孔一般一到两个,有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种类,比较凶猛一般食肉。海洋中绝大部分氧气和大气中6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制造的。须鲸却是灭浮游植物的劲敌——浮游动物。另外,齿鲸也有助于保持鱼类的生态平衡。齿鲸是以鱼为食的大型哺乳动物。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5.4℃左右。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著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尾鳍和鱼类不同,可作上下摆动,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种类还具有背鳍,用来平衡身体。它们的骨骼具有海棉状组织,体腔内有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体的体积,减轻身体的比重,增大浮力。 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来进行换气,也能潜水较长时间。肋骨有10一20对。胃分为4个室。肾脏大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梅花》教案

古诗《梅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同学们,冬天里当百花凋零的时候,有种花却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你知道是什么花吗?大家想看梅花吗?(出示课件) 师:这就是梅花,它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的品种很多,大约有300种。它的花瓣是5片,有红色的、白色的、谈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2、宋代诗人王安石也特别喜欢梅花,还为它写了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诵读古诗《梅花》。 二、美读入境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请生逐句读,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老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这么好,是有小窍门的,就是一行一行认真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4、学习一、二两行。 (1)谁愿意像老师这样读第一行诗? (出示第一行)师评价。 (2)指导朗读。 梅花开得多美呀!请美丽的女生美美地读一读。 (3)这些朵朵梅花还是在寒冷的冬天开着呢!谁来读第二行?(出示第二行) 师:梅花迎着呼呼的北风,迎着飞舞的雪花盛开着,你觉得她是怎样的梅花? 你能把梅花不怕冷读出来吗? (4)梅花是怎么开放的?梅花没有别的花儿的陪伴一个人开放,多么勇敢呀!你来夸夸它!指导朗读。 我们班勇敢的男生们一起来夸夸梅花! (5)、小结:我们诵读了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这两行就是诗的第一句。它告诉了梅花在不起眼的墙角处,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了。梅花多么不怕冷,多么勇敢呀。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5、学习第三、四行。 (1)诗人远远地望着,那梅花一朵一朵的,白白的,就想冬天里的什么呀? (2)诗人为什么知道那不是洁白的雪花,而是像雪一样洁白的梅花呢?

部编版小学语文《慈母情深》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情读题,初品词意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当慈母这两个字印入你眼帘的时候,你闪过怎样的画面? 把自己的想象、感情带进去读课题。(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老师在课题的深字上加了个着重号,这是为什么? (生: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感情。生:说明妈妈对我们付出的感情很深厚。) 非常好的感觉。读下来,对词语有敏感,有特别的认识,这就有了良好的语文意识。(师板书:语文意识)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深”字,情深在哪里呢?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理解新词

师:请同学们们凭预习时的记忆在老师发的纸上把生字工工整整地写下来。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来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在我手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括号内为学生要写的词) 理解词语: 1、震耳欲聋的“欲”是什么意思? 2、龟裂的手看见过吗? 3、知道“攥”的意思吗?能做个动作吗?如果把它换个词呢? 再读这段文字,读着读着你会冒出问题来。 生齐读。 师:你向自己的母亲要过钱吗?你有过鼻子一酸的时候吗?为什么我鼻子一酸呢? 三、研读课文,细品词句 请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在感动的地方用波浪线工工整整地画下来。(生按要求边读边画) 交流: (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震耳欲聋”是什么样的感觉?(声音非常大,震得耳朵都快聋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电子备课 上学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编选了两幅图画和一首诗歌,第一幅图主要讲了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第二幅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语文课本。《上学歌》主要帮助学生明确上学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并开始渗透性识字。本课要求学生识字12个。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2.识字:认识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3.口语交际:师生见面问好;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 4.培养有序的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准备:准备介绍校园的课件、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上学歌录音、生字卡、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伴着《上学歌》的录音播放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 2.让小朋友随意地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3.引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人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自己的学校,好吗? 二、新课教学 1.自主认识学校: (1)提问:和你周围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希望怎样来认识我们的学校呢?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出教室去认识学校。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和伙伴一同去认识我们的学校。 2.自主交流: (4)提问:在你参观校园的过程中,老师对你说些什么?你是怎样向老师问好的? (5)简要评析在实际中的口语交际情况。 (6)同学交流:你参观的是什么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哪里? (7)提问: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学习生字 (1)出示:学生入学纪念照片。提问:照片上的字你认识吗? (2)结合介绍学校的教学课件,出示一些地点的名称,如:一年级3班、厕所、演播厅 (3)请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4)出示课本中“上学了”图。 (5)提问: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和咱们一样,第一次走进学校,我们到他们的学校中看一看,你认识哪个字,就和你的学习伙伴读一读吧。 (6)“小老师”教学:学校、丁丁、冬冬、年级、班、老师 (7)带学生摆字卡认字。 3、抽读字卡。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拼音教案总集

1.a o e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 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o e三个单韵母。 教学重难点:a o 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e的发音及a o 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单韵母a,认识声调符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读四声。 (一)谈话揭题。 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 (二)教学单韵母a 。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自学指导) 2、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3、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 a a。 4.记字形: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 a a 。”(三)教学a的四声。(重点指导) 1、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声调符号”,我们根据符号读韵母。 2、ā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á第二声。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领读,模仿,轻读,读准á。 ǎ第三声。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à第四声。我们读时声音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了!” 3、学生以手势助读,也可以用简明确切的儿歌帮助记忆。 (四)指导看书,读书。 边看图边读课文。集体反复练读2-3遍,再指名读。 (五)学写单韵母a。 1、认识四线格。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笔记讲课教案

时间:2016.10.13地点:会议室 主持:鲁艳人员:语文组教师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笔记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主讲人:温儒敏 一、编写“背景”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其纠偏作用 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三、七个创新点 1、选文的问题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32课)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内容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A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是拼音教学。 B、选文的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部编本”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3、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作。 ﹡但总是要让一线教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备课时注意一: 重新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其中对各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备课时注意二:

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小学和初中的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系列,可以把这个系列和课标的要求对照,互为补充。 备课时注意三: 研究这些“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就是讲课的重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到每一课,要有梯度、螺旋式提升,这就是体系。 4、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部编本”语文教材有意识改变课型混乱的状况,加大了精度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阅读方法阅读速度 5、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采用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6、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要关注300字教学的问题 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注意两点: ⑴、对汉语拼音的要求不宜过高,这无非就是个识字的拐杖。 ⑵、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7、写作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手指公开课教案

手指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⑴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⑶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⑷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全集

1.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 2.积累13个词语和2句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植物的一些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 小朋友们,春节过得开心吗?看着你们满脸喜气洋洋的,肯定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吧!(播放歌曲) 你们听到些什么呀?(交流) 出示:春天在哪里 2、揭示课题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过渡: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那么它在哪里呢?(补上图片)二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a)听录音,看谁的耳朵最灵。 i.边听课文录音边出示分解的图片,再出示一句句式。 ii.交流并完成填空。 春天在()、(),春天在()、()。 iii.齐读。 过渡:课文就是根据这四个地方用诗歌的形式分成四个小节描写了美丽的春天,那 么春天来到后,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呢? b)轻声读课文(过渡话说完就出示四句句子,然后布置轻声读课文这一要求) (1)交流并完成填空。(任选一句来讲) a.春天在枝头上,()微微吹动,()跳舞,()脸红。 b.春天在草地上,()轻轻细细,()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c.春天在竹林里,()飘飘洒洒,()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d.春天在田野里,()那么暖,()青,()黄,()香。 (学生说到哪一句,师就出示哪一句) (2)、学习生字 a出示: 柳条桃花雾竹笋小麦蚕豆 b小组学习字词。 要求:借助音节,读准音节。 说说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c交流 由一小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字词。(先有音节,后去音节) 交流识字好方法。 (3)读课文 i.回到四句句子图片,加强朗读。 1.请四个学生来读。 2.分四个小组来读 3. 师生配合读。 过渡:你们看,还有几个生字宝宝也要和大家交朋友啦! ii.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解读: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的吹响,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组教材就是围绕着“走进西部”这一专题进行编写的。这一组教材共选编了4 篇课文,其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部的神奇,西部的开发与建设,西部的昨天和今天。比如老舍的《草原》就描绘了内蒙古的草原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那一幕,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中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白杨》则通过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父与子两代人的交谈,借助白杨,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在艰苦的条件下,西部建设者们攻克难关创造奇迹的经过。 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了解西部,培养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走进西部》,课后安排了阅读连接,此外教材还安排了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训练项目,再回顾与拓展中设置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为同学们的知识拓展搭制了平台。学习整组教材,学生既要把具体的景、人、事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还要借助一些课外资料认识西部,了解西部,加深对西部的自然风光及建设者热爱之情。所以在整组的教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多方位、多渠道的了解西部,还要联系上下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句式及语言的优美,提高理解语言及写作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上教案全册

1《观潮》 教学侧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时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中描写潮来之时的语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体会并想象课文描绘 的大潮壮观的景象。 难点 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留下的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当浪 潮犹如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时,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让我们 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吧!(板书课题:观潮) 二、初步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给学生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观潮(cháo) 笼罩(lǒnɡ zhào) 薄雾(báo) 横贯(ɡuàn) 若隐若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开。本课形容声音很大。 漫天卷地:天和地随风浪翻卷。本文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随着风浪翻滚的情景。3.学生默读课文,明确以下内容。 (1)课题中的“潮”指的是哪里的潮? 明确:“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2)“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者指看到的景象,后者是看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梳理文章结构。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齐读课文,讨论并明确:作者是按时间和空间顺序来描写的。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去时。空间顺序:由远及近。 (2)按文章的描写顺序,可以将课文分成几部分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潮退去时的景象。 2.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感情。 老师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明确:本文通过对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来时、去时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了奇特的自然景观,赞美了“天下奇观”的壮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同学们,我们刚刚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按作者观察的时间顺序来梳理课文。 1.潮来前的景象。 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1)作者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思考明确: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 (2)潮来前的江面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平静。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薄雾。(板书:平静) “横卧”是什么意思?(横着躺下或趴下,文中把钱塘江比作人,形容钱塘江江面非常开阔) 师:平静的江面、雨后的阳光、蒙蒙的薄雾,还有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以及远处的小山,构成了一幅多么平静美丽的山水画啊!要想把这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读的时候,声音应该轻点儿,速度应该慢点儿。请同学们一齐来读这几句。(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项链教案教学设计

11、项链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禾字旁“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大海。 二、学习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学习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是啊,大海真美啊,有一个小娃娃就被大海吸引了,他想带我们一起去海边玩玩,大家一起跟上来呦!板书课题。 第二板块:领略美 1.师读课文。 2.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请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圈出来的生字读准。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第三板块:集中识字 板块目标:认识11个字,认识偏旁禾字旁“禾”。 1.出示本课生字。 生字宝宝来到了我们的大屏幕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去掉拼音搞乱了顺序的生字宝宝还认识吗? 第四板块: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感受到大海很美。(板书)

部编版小学语文桥精选教案

16 桥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 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呻吟、胸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重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难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老汉的人物形象。 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语言简洁) 板块一直接导入,检查预习 板块目标:

介绍这篇课文的体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篇小小说,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去了解一下,小小说到底有什么特色呢?(板书课题:桥) 生齐读课题。 课前预习了吗?(预习了) 我这有两句生字特别多的句子,看谁能读正确? 生读句子,指名读,师相机点拨。 生字:咆哮祭奠搀多音字:奔当 相机指导生字书写:搀祭奠 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得不错!那么,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主要人物呢? 指名答,师相机板书。(板书:老汉小伙子村民) 板块二走进课文,了解故事的梗概 板块目标:

初读课文,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这三个人物,你能不能根据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并自言自语地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黎明的时候,一个村庄里发生了洪水。老汉组织好人们过桥,让村民们走在前面,让党员走在后面。当村民们都过桥之后,老汉和小伙子却牺牲了。 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那我想问一下,三个人物之间,重点写谁啊?(老汉)既然是写老汉,那我们就去读一读课文,课文里直接写老汉的句子有哪些? 读一读这些句子,在你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怎样的老汉呢? 你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他吗?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块三细读课文,感受老汉的形象 板块目标: 仔细品读课文,深入体会老汉的形象。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二、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耳目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耳目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耳目精选教案教学设计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象形归类识字。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分类。 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热爱汉字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有了一定识字基础,教师要注意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四、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五、课前准备: 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六、教学流程: (一)图字结合,突出象形字的特点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生说师贴上生字卡片)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 (三)巩固认读 (1)书上48页“我会连”。 (2)找一找,下面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今天学习的? shu mu yue liang er duo xiao niao 树木月亮耳朵小鸟 yi zhi xiao yang zai chi cao 一只小羊在吃草。 long zi li mian you jiu zhi tu 笼子里面有九只兔. wo men jia you san kou ren 我们家有三口人。 注:带点的字是以前学过的。带横线的字是今天学习的。 (3)生活识字:谁的名字中有今天学习的生字? (四)指导书写 十;是上节课学习的,可让学生复习认读。 木、禾是本节课学习的。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任意选择写几个。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五)实践作业: 回到家里收集一下今天学习的生字。(商标、电视、广告、网络……)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口耳目教学设计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耳目精选教案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整册教案

我上学了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设置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教师) 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 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 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 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 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 (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 (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 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教师语言,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 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板书) 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 (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 (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