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00分)

一、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马履一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学概论》编制而成。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林木良种生产

1母树林的疏伐改建技术

母树林的概念:利用优良天然林或人工林优良林分,经过去劣存优的疏伐改良,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初级改良种子而建立的专供采种的林分。

母树林的林分选择:母树林应由生长快而健壮、木材生产率高、材质好、干形通直而无缺陷、自然整枝好、冠幅小且无病虫害的林木组成

1.2选留母树:

疏伐改建技术:疏伐分多次进行,其次数和间隔年限视林分发育情况而定。每次疏伐强度以保留株的郁闭度不低于0.5~0.6为宜。疏伐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护保留株,并作好测树和生物学特性等因子的调查记载。对于雌雄异株的树种,注意保持雌雄株间的比例。

2林木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

种子园的概念。

2.1种子园及其主要类别

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的概念。

2.2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

2.3无性系种子园营建

种子园的营建、栽植密度的确定、无性系间的配置、苗木准备、整地与定植。

2.4种子园管理

3良种采穗圃

采穗圃、良种采穗圃的概念。

3.1良种采穗圃的建立

3.2良种采穗圃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

1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基础

1.1林木结实间隔期与种子生产的关系

丰年(或大年)、欠年(或小年)、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概念。形成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主要原因、缩小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措施。

1.2种子成熟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种子成熟的概念。

1.2.1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2形态成熟

形态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3种子成熟的外部特征

1.3林木种实类型与种实调制

球果类、干果类、肉质果类。

1.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1.4.1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树种特性与寿命(种皮结构、种子内含物、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和健康状况。

1.4.2影响种子生命力的环境因素

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

2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技术

2.1种子采集技术

2.1.1制定采种期的原则

2.1.2采种方法

树上采集、地面收集和伐倒木上采集等方法的具体内容。

2.1.3种子登记

2.2林木种实调制技术

林木种实调制的概念。

2.2.1球果的脱粒

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加热干燥法的具体内容。

2.2.2干果类的调制

2.2.3肉质果类的调制

2.2.4净种及种粒分级

2.3种子贮藏技术

2.3.1干藏法

干藏的概念、普通干藏法和密封干藏法。

2.3.2湿藏法

湿藏的概念、湿藏方法。

第三章苗木培育

1苗木培育的理论基础

1.1苗圃土壤耕作的作用

1.2苗圃常用肥料种类与施肥的意义

施肥的概念。

1.2.1肥料的种类

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生物肥料的概念和特点。

1.2.2苗圃施肥的意义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增加苗木生活的营养元素。

1.3播种苗培育种子催芽的作用机理

1.3.1种子的休眠

种子休眠的概念。

1.3.1.1强迫休眠

强迫休眠的概念和特点。

1.3.1.2生理休眠

生理休眠的概念、特点和原因。

1.3.2催芽的作用

软化种皮、消除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完成后熟。

1.4营养繁殖育苗插穗成活机理

营养繁殖或无性繁殖育苗、营养繁殖苗或无性繁殖苗的概念。

1.4.1插穗成活机理

1.4.1.1插穗生根的类型

皮部生根、愈合组织生根类型。

1.4.1.2影响插穗成活的主要因素

内在因素∶树种的遗传性、母树状况及枝条的年龄、枝条部位和发育状况、插穗长度与粗度。

外界条件∶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的通气条件。

1.5苗木移植的作用

苗木移植(换床)、移植苗的概念。

1.5.1扩大营养面积,促进侧须根和地径的生长

1.5.2切断主根,减小茎根比

1.6苗木质量的评定与表示方法

1.6.1壮苗的条件

苗干粗壮而直、有发达的根系、有适宜的“茎根比”、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有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1.6.2苗木年龄及表示法

1.6.3苗木的分级依据与表示法

1.7容器育苗的意义

容器育苗、容器苗的概念、容器育苗的优点(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季节不受限制、节省种子、育苗周期短、便于育苗全过程机械化)、容器苗的应用前景。

2苗木培育技术

2.1苗圃土壤耕作的环节

2.1.1浅耕

2.1.2耕地

2.1.3耙地

2.1.4镇压

2.1.5中耕

2.2苗圃施肥

2.2.1基肥

基肥的概念、施肥时间和方法。

2.2.2种肥

种肥的概念、施肥时间和方法。

2.2.3追肥

追肥的概念、施肥时间和方法。

2.3播种苗的培育

播种苗的概念。

2.3.1育苗方式

2.3.1.1苗床育苗

高床、低床的概念和特点。

2.3.1.2大田育苗

高垄、平作的概念和方法。

2.3.2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种子精选、种子消毒、种子的催芽方法。

2.3.3播种

2.3.3.1播种季节

2.3.3.2播种量和苗木密度

2.3.3.3播种方法

条播、撒播和点播的概念和方法。

2.3.3.4播种技术要点

开沟、播种、覆土、镇压。

2.3.4育苗地的管理

覆盖、增温、灌溉、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

2.3.5苗期管理

2.3.5.1灌溉与排水

灌溉方法、排水。

2.3.5.2中耕除草的概念和方法

2.3.5.3密度控制

间苗、补苗的概念。

2.3.5.4灾害性因子的防除

防除日灼危害、防止霜冻害、病虫害的防治

2.3.5.5苗木越冬保护

灌水和排水、覆盖。

2.4营养繁殖苗培育

2.4.1营养繁殖育苗的方法

插条法、插根法、埋条法、压条法、嫁接法、根蘖法、组织培养法。

2.4.2插条育苗技术

硬枝扦插的概念。

2.4.2.1采条

2.4.2.2制穗

2.4.2.3促进插穗生根的技术

2.4.2.5扦插

2.4.2.6育苗地管理

2.5移植育苗

2.5.1移植季节

2.5.2苗木移植技术

2.5.2.1移植密度

2.5.2.2移植前的准备

苗木的保护、分级分区移植、苗木修剪。

2.5.2.3移植方法

沟移法、穴移法。

2.5.2.4移植后的抚育管理

2.6苗木出圃

2.6.1苗木出圃的环节

2.6.1.1起苗

起苗季节、起苗技术要求、保留根系的长度、苗木保护措施、起苗方法。

2.6.1.2分级和统计

2.6.1.3包装和运输

2.7苗木的贮藏

2.7.1假植

临时假植和长期假植的概念和方法。

2.7.2低温贮藏

2.8容器育苗

2.8.1容器的种类

2.8.1.1可与苗木一起栽植入土的容器

2.8.1.2不能与苗木一起栽植入土的容器

2.8.2容器育苗技术

2.8.2.1营养土(培养基)的配制

营养土的种类、营养土的消毒。

2.8.2.2装杯播种

2.8.2.3苗期管理

第四章森林营造

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的概念。

1人工林营建理论

1.1人工林

人工林的概念。

1.1.1人工林的种类

林种、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概念。

1.2造林地

1.2.1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1.2.1.1造林地立地条件的组成因子

地形、土壤、水文、植被、人为活动。

1.2.1.2立地主导因子

1.2.2造林地的种类

造林地种类、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的概念。

1.3树种选择理论

1.3.1树种选择的原则

1.3.2适地适树

1.3.

2.1适地适树的概念

1.3.

2.2适地适树的途径

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造:改地适树、改树适地。

1.4混交林营造理论

树种组成、混交林的概念。

1.4.1混交林的特点

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有利于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强防护效益、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稳定性)、造林、营林技术复杂。

1.4.2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

1.4.

2.1树种种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1.4.

2.2混交林中的树种分类

主要树种、伴生树种、灌木树种。

1.4.

2.3树种的混交类型

混交类型的概念。

混交类型∶

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的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的混交。

1.5造林整地的作用

1.5.1改善立地条件

1.5.2保持水土

1.5.3减少幼林危害

1.5.4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1.5.5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

2人工林营造技术

2.1树种选择技术

2.1.1用材林树种的选择

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稳定性。

2.1.2经济林树种的选择

2.1.3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的选择

2.1.4四旁绿化树种的选择

2.2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

2.2.1原则

经营目的与造林密度、树种特性与造林密度、立地条件与造林密度、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

2.2.2方法

经验的方法、试验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查图表的方法。

2.3种植点的配置

种植点配置的概念。

2.3.1正方形配置

2.3.2长方形配置

2.3.3三角形配置

2.4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2.4.1混交树种的选择

2.4.2混交比例

2.4.3混交方法

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

2.4.4栽培技术

2.5造林地整地技术

2.5.1造林地的清理

2.5.2造林地的整地

2.5.2.1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

全面整地、带状整地的概念、块状整地的概念、方法和应用条件。

2.5.2.2造林整地技术规格

整地的深度、破土面的大小(长和宽)、破土断面的形状等。

2.5.2.3整地季节

随整随造、提前整地的概念和应用特点。

2.6造林方法

2.6.1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直播造林)的概念。

2.6.1.1人工播种造林

播种方法(块播、穴播、条播和撒播)、播种技术(细致整地、种子处理、覆土)、播种季节(春、夏、秋季)。

2.6.1.2飞机播种造林

飞机播种造林的概念、飞播造林的特点、飞播造林的技术要点、播期、我国主要飞播树种。

2.6.2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的概念。

2.6.2.1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2.6.2.2人工植苗造林方法

穴植、缝植的概念和方法。

2.6.2.3植苗造林季节

2.6.3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的概念。

2.6.

3.1插条造林

2.6.

3.2插干造林

2.6.

3.3分根造林法

2.6.

3.4地下茎造林

2.7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的概念。

2.7.1幼林的土壤管理

2.7.1.1松土、除草

2.7.1.2灌溉、施肥

2.7.2幼林的检查、补植和造林登记制度

2.7.2.1检查验收的内容

2.7.2.2补植

2.7.2.3造林登记制度

第五章防护林1防护林的作用

1.1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1.1.1降低风速

1.1.2调节气温和湿度

1.1.3积雪均匀而不易吹散

1.1.4改良土壤

1.1.5经济效益

1.2水土保持林的作用

1.2.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1.2.2固持土壤

1.3防风固沙林的作用

1.3.1固持沙土

1.3.2改良土壤

1.3.3提供林产品

2防护林营造技术

2.1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2.1.1林带的走向

2.1.2林带网格

2.1.3林带宽度

2.1.4林带结构

通风(透风)结构林带、疏透(稀疏)结构、紧密结构林带。

2.1.5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2.2水土保持林的营造

2.2.1水源涵养林的营造

2.2.2水土保持林树种的选择的原则

2.3防风固沙林的营造

2.3.1非地带性沙地造林

2.3.2风沙危害严重地区造林

2.3.3防风固沙林树种的选择的原则

第六章森林经营1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1基本概念

1.1.1抚育采伐的概念及其目的

1.1.2 主伐

主伐、皆伐、渐伐、择伐的概念。

1.1.3次生林的概念及其特点

1.2理论基础

1.2.1森林林木分化与自然稀疏

1.2.2林木分级

2森林经营具体措施

2.1森林的抚育

2.1.1抚育采伐的种类及方法

2.1.1.1透光伐

全面抚育、团状抚育、带状抚育。

2.1.1.2疏伐

下层疏伐法、上层疏伐法、综合疏伐法、机械疏伐法。

2.1.1.3生长伐

2.1.2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

2.1.2.1抚育采伐开始期的确定方法

抚育采伐起始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2.1.2. 2抚育采伐强度及确定方法

抚育采伐强度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2.1.2. 3抚育采伐的重复期

抚育采伐重复期(间隔期)的概念。

2.1.2.4抚育采伐的选木原则

2.1.2.5人工修枝

人工修枝的概念和方法。

2.2森林的主伐更新

2.2.1皆伐与更新

2.2.1.1皆伐的种类

带状间隔皆伐、带状连续皆伐、块状皆伐。

2.2.1.2保证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的技术措施

2.2.2渐伐与更新

预备伐、下种伐、受光伐、后伐。

2.2.3择伐与更新

择伐的优点、择伐的缺点。

2.3次生林经营

2.3.1次生林的分类方法

2.3.2次生林经营措施

主伐利用、抚育采伐、低价值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

第七章城市园林绿化1园林植物的概念

1.1园林及园林植物的含义

园林、园林植物的概念。

1.2园林植物的类别

1.2.1园林树木

1.2.1.1按园林树木的性状分为

乔木、灌木、藤木的概念。

1.2.1.2按树木的园林用途分为

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花果树、垂直绿化树、绿篱树、工厂绿化树、风景林树的概念。

1.2.2花卉及草坪地被

1.2.2.1草花

露地花卉、温室花卉的概念。

1.2.2.2草坪植物

草坪植物的概念及特点。

2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2.1观姿

园林树木姿态的概念和姿态的12种类型。

2.2观叶

2.2.1叶的形状

2.2.2叶的色彩

绿色叶、春色叶、秋色叶、常年异色叶。

2.3观花

2.3.1花的色彩

红色系、黄色系、白色系、兰色系。

2.3.2花的芳香

2.4观果

红色系、黄色系、蓝紫色系、白色系、黑色系。

2.5观干

红色系、黄色系、绿色系、白色系、斑驳色系。

3 园林植物的种植形式

3.1园林树木的种植形式

3.1.1按种植的平面关系分

规则式、自然式。

3.1.2按种植的景观分

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的概念。

3. 2花卉应用方式

3.2.1花坛

盛花花坛、模纹花坛的概念。

3.2.2花境

3.2.3花丛及花群

3.2.4花卉种植钵

3.2.5专类花园

3.3草坪地被的应用

3.3.1园林草坪常见类型

3.3.1.1从景观特点分有

空旷草坪、疏林草坪、缀花草坪的概念。

3.3.1.2依功能分为

观赏草坪、游憩草坪、体育运动草坪、固土护坡草坪的概念。

3.3.2园林地被的应用

3.3.2.1草本地被

3.3.2.2木本地被

3.3.2.3藤本地被

3.3.2.4蕨类地被

3.3.2.5矮竹地被

3.4篱垣棚架花卉的应用

4 园林绿地的常规养护管理

4.1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意义

4.2园林绿地常规养护

4.2.1灌水与排水

灌水、排水。

4.2.2施肥

4.2.3整形修剪

4.2.3.1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原则

4.2.3.2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及方法

休眠季的修剪方法、生长季修剪的方法。

4.2.3.3草花和草坪的修剪

4.2.4中耕除草

4.2.5补植

4.2.6防寒越冬

灌冻水、根颈培土、扣筐或扣盆、架风障。

4.3园林绿地常规管理

4.3.1围护、隔离

4.3.2看管、巡查

第八章森林保护

1 林木病、虫害防治理论

1.1林木病害

1.1.1 林木病害的概念

林木病害、病原、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感病植物、寄主的概念。

1.1.2林木病害的症状和病害类型

1.1.

2.1林木病害的症状

林木受害后,其生理、组织和形态上的变化称为病害症状。

1.1.

2.2林木病害的主要类型

白粉病类、锈病类、斑点病类、烂皮病类、溃疡病类、腐朽类、花叶病类、肿瘤类、丛枝病类、萎蔫病。

1.1.

2.3主要林木病害种类

种实和幼苗病害、幼林病害和成、过熟林病害。

1. 2林木虫害

1.2.1昆虫的外部形态

体分头、胸、腹三段;成虫阶段具有三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

1.2.2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1.2.2.1昆虫的生殖方式

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单性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的概念。

1.2.2.2昆虫的变态

昆虫的变态、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幼虫-成虫)、孵化、卵期、幼虫期、羽化、蛹期、成虫期的概念。

1.2.2.3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1.2.3常见森林昆虫类群

直翅目(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目(螳螂)、竹节虫目(竹节虫)、等翅目(白蚁)、半翅目(蝽象)、同翅目(蝉、叶蝉、蚜、木虱)、鞘翅目(小蠹虫、天牛、象鼻虫、步甲等)、鳞翅目(蝶类、蛾类)、膜翅目(各种蜂类和蚂蚁)、双翅目(蚊、蝇、虻)。

1.2.4主要林木害虫类型

苗圃害虫、枝梢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及干材害虫。

2 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2.1林木病害防治方法

2.1.1病害检疫

病害检疫的任务、植物检疫方法。

2.1.2营林措施

创造一个有利于苗木或林木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2.1.3选育抗病树种

包括抗病种源选择、抗病单株选择、抗病实生苗选择、母树林改良、种间杂交和物理、化学诱变等。

2.1.4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手段来防治植物病害。

2.1.5物理、化学防治

利用高温、射线等物理方法防治植物病害叫物理防治。

用化学药物来防治病害称为化学防治。

2.2林木害虫的防治方法

2.2.1检疫措施

与病害检疫的区别在于检疫对象不同。

2.2.2营林措施

包括选育抗虫品种、适地适树、整地、营造混交林、林分的抚育等。

2.2.3物理机械防治

采用捕杀、灯光诱杀、食物诱杀、潜所诱杀等方法防治害虫。

2.2.4化学防治

采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害虫。

2.2.5生物防治

包括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鸟治虫等。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试卷总分数为100分。

基本概念题要求准确回答问题,也可以根据原意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简答题要求把主要内容回答完整,不要求过细地解释。论述题需要回答问题的细节,可以举例。

四、试卷结构

试卷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基本概念(分数占18%)

2 单项选择题(分数占30%)

3 简答题(分数占18%)

4 论述题(分数占24%)

题型例举如下:

一、基本概念

1 母树林

二、单项选择填空(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其标号写在答题纸上)

1 采收林木种子时,地面收集法适用于()

A 大粒种子

B 小粒种子

C 带翅种子

D 带毛种子

三、简答题

1 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四、论述题

1 林木虫害化学防治中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

五、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

六、主要参考书

1《林学概论》.马履一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林学概论期末重点

第一章导论 1.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生物 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学科,包括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基本理论和科学体系。 2.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及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 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 第二章森林及其分布 1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同时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并影响环境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2森林的特征: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 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 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3林分: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4森林分布的地段性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合称植被分布的三相地带性。5热带雨林的特征:热带雨林种类成分丰富、层次结构复杂。 林内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发达。 乔木具板状根,林木常有老茎生花现象。 一年四季都有树木开花结果,季相不明显。 6温室效应:把气体的浓度在大气层中的增高而使地球表面大气的年平均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第三章主要森林树种概述 1 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①人口增长②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 ③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④外来种引入 ⑤环境污染⑥自然灾害 2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①建立健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②提高公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工作④加大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投入 ⑤用森林生物多样性原理指导人类的行动 3白花泡桐:埋条繁殖,根蘖繁殖

林业大学“永椿”计划实施方案

附件1 《林学概论》教学大纲 总学时:16 实践教学:不计学时 学分:2.0,其中理论教学1.0学分,实践教学1.0学分。 修读专业:全校除林学专业,以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林学概论》课程为32学时或48学时专业 一、大纲内容 理论课共设置三个教学模块,包括植物学基础与森林、森林培育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论。模块一:植物学基础与云南森林 第一章森林的概念与功能 第一节森林的概念与特点 介绍森林的概念、特点及植物成分等,从森林的成层次性角度,阐述森林的植物组成。 第二节森林的功能与效益 介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森林的功能与效益。包括森林的三大效益、森林的直接效益、森林的间接效益。 第二章森林植物 第一节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植物分类、种子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含义、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三节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简介 第三章森林与环境 第一节森林环境因子 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地形因子。 第二节森林与环境作用的一般规律 环境因子与森林作用的规律、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形式。 第三节森林的分布 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中国森林植被分布。 模块二:森林培育学概论 因课程面向全校未开设《林学概论》课程的非林学专业的学生,未学习其他林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故《森林培育学》讲授中,除苗木培育理论和技术外,增加部分林学、林业相关和森林培育学的知识。因此课程分三章讲授(表1)。 表1 课程内容

注:根据表1的授课内容,不同的专业,可参照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模块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论 第一章基本测树因子 第二章林分调查因子 第三章森林资源概述 第四章中国及云南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第五章森林资源调查基本方法 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结合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评定,卷面(报告)成绩占60%~80%;平时成绩占20%~40%。 三、参考教材 基本教材:陈祥伟、胡海波主编《林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3月 参考教材:沈国舫主编《林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11月。 四、学时分配

林学概论课程重点汇编

林学概论课程重点 第一章概述 森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或面积),具有一定的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我国森林法关于森林的概念:指土地面积≥0.0667hm2(1亩),郁闭度≥0.2,离地生长高度≥2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且行距≤4m或冠幅投影宽度≥10m的林带。 郁闭度: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 森林的特点: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第二章森林及其分布 森林的组成:森林植物、森林动物、森林微生物和林地。 森林的种类: 根据起源:天然林、人工林 根据人为干预程度: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 根据树叶形状:针叶林、阔叶林 根据林木组成:混交林、纯林 根据用途: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林木;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 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功能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组成结构复杂、 生物量高的一种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1、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 2、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 3、稳定性相对较高 4、生产力相对较高 5、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林分:是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具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根据成熟度林分分为:幼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 我国森林的纬度地带性:寒温带针叶林带(大兴安岭)——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小兴安岭——长白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华中)——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带(华南) 第三章主要森林树种简介 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多种多样的活有机体和生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森林地段的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物种之间协同、竞争的关系,体系内能流、物流的循环,体系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证了系统内的协调及系统与环境的统一。正是这种协调和统一,使得系统稳定。 森林内非常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使得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和农田等其他陆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这也是混交林比纯林更加稳定的原因所在。混交树种越多,程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越不易受外界影响。 2)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森林是一座庞大的基因库,森林中形形色色的生物防治是各种遗传基因的外在表现。目前全世界已经鉴定的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约170万种,其中森林内物种占60%以上。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摘要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重要的分析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所以,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进行电力系统故障计算,继电保护整定,安全分析的必要工具。 本文介绍了基于MATLAB软件的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潮流计算的程序,该程序用于计算中小型电力网络的潮流。在本文中,采用的是一个5节点的算例进行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算例的结果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和迭代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MATLAB;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

目次 1 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相关理论 (1) 1.3本文的主要工作 (2) 2 潮流计算的基本理论 (3) 2.1节点的分类 (3) 2.2基本功率方程式(极坐标下) (3) 2.3本章小结 (4) 3 潮流计算的两种算法 (5) 3.1牛顿—拉夫逊算法 (5) 3.2PQ分解算法 (10) 3.3本章小结 (15) 4 算例 (16) 4.1系统模型 (16) 4.2结果分析 (16) 4.3本章小结 (19)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1 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是研究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方案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根据给定的发电运行方式和系统接线方式来确定系统的稳态运行状态,其中潮流计算针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正常的运行方式进行稳态分析。 潮流计算是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元件的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数的计算。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点的电压和相位角。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电网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分布、网络的功率损耗等。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在数学上是一组多元非线性方程式求解问题,其解法都离不开迭代。潮流计算方法的改进过程中,经历了高斯-赛德尔迭代法、阻抗法、分块阻抗法、牛顿-拉夫逊法、改进牛顿法、P-Q分解法等。现在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对潮流计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1)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或收敛性; (2)对计算机内存量的要求; (3)计算速度; (4)计算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1.2 相关理论 所谓潮流计算,就是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各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在运行方式管理中,潮流是确定电网运行方式的基本出发点;在规划领域,需要进行潮流分析验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在实时运行环境,调度员潮流提供了

林学概论

1、林业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林业是培育、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的事业。 内涵“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事业。”“经营培育用材林的生产事业。” 上述引证说明人们多把林业看作为挖坑栽树,伐木砍树的产业,忽视林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中国林业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辽阔国土,治理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使命。 2、林学的概念与内涵 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科学。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括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多学科。 3、林学在国家学科分类中的地位 国家学科分类共13个,分别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艺术学。林学是农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农学涵盖8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 4、林学的二级学科

林学的二级学科有7个: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 6、林学专业开设情况 全国开设林学本科专业的院校40所左右,实力最强的当属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其次有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以上8所大学的林学都是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单位,同时也都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综合实力较强。 浙江林学院西南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宁夏大学 7、和林业有关的专业 本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消防工程。 植物保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 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研究生专业: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植物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加工工程。 [摘要] 从解放后,我国开始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此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步伐,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 母树林是以大量生产播种品质和遗传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的林木种子的林分。生物肥料是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 种子园是由优树的无性系或家系组建的,以大量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种子的休眠是指种子由于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不能立即发芽或发芽 良种采穗圃是为优良无性系造林提供插条和种根的采穗圃。困难的自然现象。种子休眠有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2种类型。强迫休眠。由于得不到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去劣疏伐。种子发芽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而不能立即发芽。生理休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年积温较高、有适度的降水、避免灾害性气候频发地区; 眠。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一般的温度、水分、氧气也不能很快发芽或发芽很少。造?地形要平缓、开阔、向阳、面积较大;?土壤要土层厚、肥力中等、透气排水好、 成生理休眠的原因很,如:?种皮构造?种胚状况?抑制物质多酸碱性适宜该树种、有灌溉条件等;?园址周围应该与同种其他林分有一定的花粉 苗圃常用肥料的种类其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3类隔离距离;?交通方便,有充足的季节性劳力来源。 在苗圃中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施基肥、种肥和追肥3种。追肥是基肥和种肥的补充。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整地、确定栽植密度、 插穗生根的类型:?皮部生根。?愈合组织生。根合理配置无性系、繁殖材料准备(嫁接)和定植等。

影响插穗成活的主要原:因(1)内在因素。 ?树种的遗传性。?母树状况及枝条的良种采穗圃的建立,一个良种采穗圃通常为特定的林业生产单位(林场或苗圃)服年龄。?枝条部位和发育状况。?插穗长度与粗度。(2)外界条件。?土壤温度 ?务,面积大小要适当,一般为育苗面积的1,10左右。建圃用地条件一般与育苗地土壤湿度?土壤的通气条件。相同,要求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交通便利,劳力充足,通常 苗木质量的评定和表示方法:一般将苗木分成?、?和?级苗3个等级,?、?是合建在苗圃附近以方便繁殖材料供应。为便于管理和枝、根采集,圃地按品种或无性格苗,?级苗是不合格苗,进行分级时以地径为主要分级指标,苗高为次要指标。系分区,同一品种或无性系的植株集中种植在一小区内。采条母树的株行距以利于高床:指床面高出步道的苗床,优点,足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层厚度,步道可用于种条生产和管理为准,树种间有所不同,一般在1 m×1 m内。采条母树的繁殖方式 侧方灌溉和排水,床面不易板结,能提高土壤温度,缺点是做床费工成本高。以埋根、扦插为主。为利于种条的大量生产,采条母树多培养成丛枝式树型,根据低床:指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优点是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便于灌溉,但灌水后易使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培养的树型也可以有所不同。 土壤后易使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灌溉方法: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种子成熟:当种胚成长发育成有胚根、胚芽、子叶、胚轴等部分,具有发芽能力时。容器育苗的意义和技术:1.提高造林成活率2.造林季节不受限制3.节省种子4.育苗周生理成熟: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 期短5.便于育苗全过程机械化。形态成熟:果实具有成熟时的正常大小和颜色,种皮变得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降苗木出圃有哪几个环节,起苗、分级、产量统计和包装运输。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状态时。

林学概论论文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科:林学概论 论文题目:森林及其营造与经营班级:xxxxx 学号:xxxxx 姓名:xx

【摘要】森林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目前天然森林正在快速减少,所以森林的营造及其经营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目前森林所面临的危机,以及森林营造及其经营中的关键是保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森林森林营造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生态 一.森林 1.森林的概念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讲森林就是许多树木,灌木等各种植物为主体所组合成的一个大型生态系统,但联合国对于森林的定义就是:“面积在0.5公顷以上、树木高于5米、林冠覆盖率超过10%,或树木在原生境能够达到这一阈值的土地。不包括主要为农业和城市用途的土地”【1】,而我国法律上所定义的森林不只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群落,还包含森林中所蕴含的各种森林资源。 2.森林的作用与功效 陆地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而森林约占陆地面积的34%,横跨了多个气候带,森林对维持整个地球的生物圈正常能量流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森林素有“地球之肺”之称,据统计,每公顷的森林可以吸收大约一吨的二氧化碳并释放约730kg的氧气,可以说是高效的天然空气净化器。而且森林对于延缓“温室效应”,改善局部气候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2.2保护物种多样性 森林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是无数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据统计,全球大约有30%的物种都生活在森林之中,而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更是占据着陆地物种总量的80%,可以说森林就是我们地球的巨大基因库。 2.3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大难题,而究其原因就是对森林的过度开发和乱砍滥伐,像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河流域,其森林覆盖率只有 5.8%。森林可以调节地表径流,减少降水对地面的冲刷,改善土壤水文条件。 同时在一些荒漠地区森林还能明显降低进入林区的风速,保持土壤肥力。 3.森林危机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论文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01510425 10继电二班靳鹰 作为一个结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营意义重大。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电力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近些年,随着大规模联合电力系统的出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很多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线路和系统中间,增加了发生系统性事故和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概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和损失。 因此,在现代化电力系统中,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性成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首要问题。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就是当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干扰后,能否经过一定的时间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进入下一个状态。 通常,根据动态过程的特征和参与动作的原件以及控制系统,将稳定性的研究划分为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和动态稳定。在本文中,我们只讨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 1、静态稳定 静态稳定,即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其实运行状态的能力。进行静态分析,就是要应用相应的判据,确定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输电线的输电线的输送功率极限,检验在给定方式下的稳定储备。 一般情况下,对于大电源送出线、跨大区或省网间联络线、网络中薄弱断面等,需要进行静态分析。而在进行静态分析时,经常用到的一个概念是功角稳定。在电力系统中,功角特性和功角曲线,是描述发电机有功功率和功角之间关系的方程和曲线。 功角是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势的相角差,其特性是,当有功输出恒定时,功角大小保持不变。功角稳定,即指系统受到扰动后,功角能恢复到原值,或稳定到一个新的值。而当功角变化时,电流和电压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功角持续变化时,将导致电流,节点电压,输出功率的持续变化。 功角变化,则意味着失步。失步分为周期性失步和非周期性失步。当发生周期性失步的时候,功角会在某点附近震荡,直到稳定于某个值;而发生非周期性失步时,功角会不断增大,同时引起系统电压电流大幅度震荡。 2、暂态稳定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个运行情况下突然受到大的扰动后,能否经过暂态过程达到新的稳态运行状态或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要进行暂态稳定分析的目的,是要在规定运行方式和故障形态下,对系统稳定想进行校验,并对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以及各种措施提出相应的要求。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系统是否暂态稳定?暂态稳定的判据是,电网遭受每一次大扰动后,引起电力系统各机组之间功角相对增加,在经过第一个和第二个正

林学概论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林学、林业、森林的定义?林学的研究对象?森林资源的主体?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影响森林类型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世界森林资源的类型?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温室效应?联合国减排二氧化碳的举措?碳源?碳汇?碳汇交易?植物分类的方法?自然分类法?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植物检索表的种类?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总初级生产量?生物量?食物链及其类型?物质循环的类型?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良种?苗圃的类型?种子消毒常用试剂?种子催芽的概念?催芽的方法?苗床育苗方式?播前土壤处理方法?播种方法?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过程(阶段)?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苗木防寒措施?扦插生根的机理?扦插成活的关键?插穗生根的类型?嫁接方法?影响移植苗成活的关键因子?苗木假植的作用?种子品质包括?种批概念?净度?发芽率?种子休眠的类型?种子休眠的原因(课件)?种子贮藏方法及其条件?种子的成熟过程包括?生理成熟概念?采种方法?种子调制的概念?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种子干燥方法?自然干燥方法包括?林木群体生长发育阶段?森林生产力概念?立地条件、立地质量?基准年龄?立地类型?森林的立地因子包括?立地分类?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林种?森林按功能分几类?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适地适树的概念?林分结构概念?林分结构包括?林分密度?造林密度作用规律?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种植点配置方式?树种组成概念?混交林?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作用分?混交类型和混交方法有哪些?混交比例?造林整地方式?造林方法包括?影响苗木栽植成活的关键因子是?播种方法?分殖造林?分殖造林包括?林地抚育?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森林虫害的类型?森林虫害的防治措施?植物病原物传播途径? 二、简述题 1.简述层积催芽的作用? 2.简述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外界因素?内部因素? 3.简述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4.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5.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6.混交林的特点?

我对林学概论的认识综述

我对林学概论的认识 摘要: 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学科。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它是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林学概论则是这门学科的综合的、概括的论述。它可以作为一切未来林业工作者的知识入门,也可以成为与林业有关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常识基础。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含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许多学科,有时也可称之为营林科学*,尤其是现在对于森林的重新认识,已经把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渗透到森林经营中,重视的不是砍伐而是科学的经营手段。 Abstract: forestry is the forestry production methods (especially production) the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and its associated se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ystem, basically is a application discipline. Forestry is the study of how to realize the forest, cultivating forest, forest management, forest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forest application subject, it is a very broad field of knowledge. Overview of forestry is the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00分) 一、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马履一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学概论》编制而成。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林木良种生产 1母树林的疏伐改建技术 母树林的概念。 1.1母树林的林分选择 1.2选留母树与疏伐改建技术 2林木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 种子园的概念。 2.1种子园及其主要类别 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的概念。 2.2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 2.3无性系种子园营建 种子园的营建、栽植密度的确定、无性系间的配置、苗木准备、整地与定植。 2.4种子园管理 3良种采穗圃 采穗圃、良种采穗圃的概念。 3.1良种采穗圃的建立 3.2良种采穗圃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 1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基础 1.1林木结实间隔期与种子生产的关系 丰年(或大年)、欠年(或小年)、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概念。形成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主要原因、缩小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措施。 1.2种子成熟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种子成熟的概念。 1.2.1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2形态成熟 形态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3种子成熟的外部特征 1.3林木种实类型与种实调制 球果类、干果类、肉质果类。 1.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1.4.1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树种特性与寿命(种皮结构、种子内含物、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和健康状况。 1.4.2影响种子生命力的环境因素 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 2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技术 2.1种子采集技术 2.1.1制定采种期的原则 2.1.2采种方法 树上采集、地面收集和伐倒木上采集等方法的具体内容。 2.1.3种子登记 2.2林木种实调制技术 林木种实调制的概念。 2.2.1球果的脱粒 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加热干燥法的具体内容。 2.2.2干果类的调制 2.2.3肉质果类的调制 2.2.4净种及种粒分级 2.3种子贮藏技术 2.3.1干藏法 干藏的概念、普通干藏法和密封干藏法。 2.3.2湿藏法 湿藏的概念、湿藏方法。 第三章苗木培育 1苗木培育的理论基础 1.1苗圃土壤耕作的作用 1.2苗圃常用肥料种类与施肥的意义 施肥的概念。 1.2.1肥料的种类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

一、导论: 1、林学: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涉及生物 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科学。 研究对象:森林的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因子、森林生态群落。 2、林业:指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 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臭氧层的损耗与破坏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酸雨蔓延 ⑤森林锐减 ⑥土地荒漠化 ⑦大气污染 ⑧水污染 ⑨海洋污染 ⑩危险性废弃物越境转移 4、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砍伐林木、开垦林地、采集薪柴、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等。 5、我国林业的现状: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为18.2%,仅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2005年公布)。 二、森林及其分布: 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的木本植 物群落,同是也包括其他生物在受环境的制约同是又影响或改造环境形成的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 2、森林的特征: ①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 ②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 ③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④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 ⑤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3、林分的概念:林分指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单纯林多半是在生境较差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混交林通常是在生境较好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 4、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气候、土壤等因素是导致森林及其他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多 样化的主要因子)。 (1)水平地带性: ①纬度地带性:由于热量条件在纬度上有规律的变化,森林类型呈现从低纬度到 高纬度的有规律分布,主要由纬度的热量差异所致。 ②经度地带性:在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由沿海到陆降水量一般逐渐减少,因此在同 一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2)垂直地带性: 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大山体的森林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 的垂直地带性。在一定围,降水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风速增大、太阳辐射增

林学概论作业

林学概论结课论文 浅析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 姓名:王俊霖 学号:1308101099

摘要: 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其担负了优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0.128 hm2,是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21.3%;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9.048m,为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12.5%;森林覆盖率为16.5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因此,中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林业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发展生态经济林和非公有制林业、注重推广林业标准化以及重视人工林的地位等方面,简述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并对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引言: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将从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阐述和分析本文观点。 正文: 1、中国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 1.1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小 中国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第5位,森林

蓄积量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扎伊尔.印尼之后,列第7位。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0.128 hm2,是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21.3%;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9.048m?,为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12.5%;森林覆盖率为16.5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世界平均为25%)。中国专家学者估计,这种情况在长期内很难改变,未来森林面积只能达到2.522亿hm2,即森林覆盖率达到26.3%(蓄积量达211.37亿m?),接近现在的世界平均水平,但在人均森林资源占有值上仍相当于现有世界水平的40%以下。 1.2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 中国的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平均,西部地区在整体上远远落后于全国。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但青海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0.35%,西部的其他省份如新疆.宁夏.甘肃的森林覆盖率分别只有0.79%.l.54%.4.33%;而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6省区森林面积就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1.27%;南方10省(区)平均森林覆盖率为38.22%。这是导致生态环境未能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现有林木资源中,商品林比重较大,生态林.防护林较少。 1.3天然林破坏严重,对森林资源的认识片面 长期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功能.价值的认识是十分模糊的。人们较多关注的是其征税功能和承载功能,以及能够在市场上反映这些功能的直接价值-----经济价值,而忽视那些不能直接在市场上体现的功能和价值。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当时国民经

张梨梨林学概论重点

林学: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结构功能,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与利用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森林:一种植被类型。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边环境的生物群落 郁闭度:林冠层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也称林冠层盖度,是描述乔木层树冠连接程度的指标。 郁闭度=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总冠幅╱样方总面积) 林地:用于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地,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 森林的作用和效益: 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柱 (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地球生态系统的基因库、地球生命系统的能量库) 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调节中枢 (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作用、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维持碳平衡,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3、森林是国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双名法:每种植物名称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有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常用形容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双名法=属名+种加词(完整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乔木: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 灌木:不具有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主干不越过3米。沙棘、沙柳、小叶锦鸡儿等枝条:着生叶、花、果等器官的轴。枝条的构造可分为:节、节间、叶痕、维管束痕、皮孔、髓。 裸子植物的特征; 孢子体特别发达、具胚珠,形成种子、形成球花、配子体退化,完全寄生孢子体上、雄配子产生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具多胚现象 被子植物的特征; 具有真正的花、具雌蕊,形成果实、具有双受精现象、孢子体进一步发达和分化、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例出松科、柏科、蝶形花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蔷薇科、胡颓子科、无患子各3 个树种

林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考点大全

林业:林业是培育、保护和管理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它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等多种效益的社会生产部门。 林学:林学是研究与林业生产有关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管理森林、保护森林和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 林分:林分是指内部特征一致,与周围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地段。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 植物的双命名法:目前统一采用的林奈倡用的国际通用的双命名法:属名+种加词(种名或种区别词)+定名人(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种全为小写)桃树Prunus persica Batsch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 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指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是两年生植物和一年生冬性植物成花的常见生理现象。 种群: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的总和。 群落: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也称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功能单位称为生态系统,简称生态系。 五大成土因素:气候-climate、母质-parent material、生物-biology、地形-topography、时间-time 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土壤剖面是土壤发育的结果。土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淋溶和淀积作用形成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发生层次,其特定的性质和组成反映在土壤剖面上。 引种:把树种从原有分布区扩展栽植到分布区外,或栽植外来树种。 乡土树种:当某一树种在该树种的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 种源:即种子的产地,指某一树种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采集地区。 母树林:又叫种子林,是在现有优良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比较好的林分,经过采用恰当的经营管理措施,以专门生产品质优良的林木种子的林分。 种子园: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采穗园: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实生苗:利用树木种子作为繁殖材料在田间通过播种的方式培育的苗木。 催芽:

林学概论论文

林学概论论文 随着城市污染的日益严重,我们不得不又重提环境保护这个老话题,而现在出现了许多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措施,这样我倍感欣喜,本篇论文的主旨就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怎么样使我们生活的地方更加美好,我们的林学取得了哪些令人鼓舞的进步。 首先我要向大家分享的是城市森林这是概念。“城市森林”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与加拿大,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新兴学科。关于它的范围和层次划分以及定义,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但可概括为“人为与自然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于城市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城市森林的范围也在不断延伸,其组成部分总体可概括为郊县绿化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郊县绿化主要包括近郊、远郊(县)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防护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用材林、环城林带等天然林、次生林与人工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包括市区内的公园、小游园、植物园、城市道路绿地、水域绿化、水体绿化、公共场所绿化、居民区绿化等次生林及人工群落。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以及美化景观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阐述城市森林为人类带来的效益。 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 净化空气,维持碳氧平衡 城市森林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杀灭空气中分布的细菌,吸滞烟灰粉尘,稀释、分解、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再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质。 绿色植物能扩大空气负氧离子量,城市林带中空气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城市房间里的200—400倍。据测定,城市中一般场所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1000个/cm3一3000个/cm3,多的可达10000个 /cm3—60000个/cm3,在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飞水潭瀑布右侧面3米的高处,空气负离子含量可高达105600个/cm3;而在城市污染较严重的地方,空气负离子的浓度只有40个/cm3一100个/cm3。北华大学的王洪俊的研究表明,以乔灌草结构的复层林中空气负离子水平最高,空气质量最佳,空气清洁度等级最高,而草坪的各项指标最低,说明高大乔木对提高空气质量起到主导作用。 城市森林能有效改善市区内的碳氧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城市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区碳氧平衡状况,缓解或消除局部缺氧、改善局部地区空气质量。国内学者对北京近郊建成区城市森林的研究表明:城市森林日平均吸收二氧化碳3.3万t,释放氧气22.3万t,蒸腾吸热4.48亿J/hm2.城市森林具有良好的滞尘功能。1995年北京市近郊区居住区绿地总滞粉尘量2170t。平均每天滞尘量5.95t。 调节和改善城市小气候,增加湿度,减弱噪音 城市近自然森林对整个城市的降水、湿度、气温、气流都有一定的影响,能调节城市小气候。城市地区及其下风侧的年降水总量比农村地区偏高5%一15%.其中雷暴雨增加10%一15%;城市年平均相对湿度都比郊区低5%一10%左右。林草能缓和阳光的热辐射.使酷

林学概论思考题参考复习资料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试 卷 课程 林学概论参考答案 2010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一、 名词解释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集合体)。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 种间竞争: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构成的功能单位。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食与被食的关系,能量依次传递的关系。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大多是多种生物之间的网状关系。 营养级:是指在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森林演替:在一定的地段上,一个森林群落依次被另一个森林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生物群落:

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也称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 引种驯化:是指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 选择育种:是指从林木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和鉴定,培育出适于栽培推广的新繁殖材料的方法。 种子园:是由人工选择的优树无性系或子代家系为材料建立起来的。 杂交:是指不同基因型材料结合,实现基因重组而产生杂种的过程。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将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或利用天然杂交,通过选择和鉴定,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种的过程。 无性系育种:是指从天然或人工育成的杂合群体中,通过选择和测定得到优良无性系,并以无性繁殖的手段加以推广应用的育种过程。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林学概论复习提纲

1、绪论 (1)林业、林学的概念与内涵。 (2)国内外林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2、森林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1)森林的概念、森林的特点、森林的植物组成。 (2)林分的概念、林分的特征、森林标准地调查。 (3)森林的功能与效益、森林功能效益的计量与评价。 3、森林植物 (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 (3)植物的命名原则与方法。 (4)种子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 (5)中国主要造林绿化树种种类。 4、森林与环境 (1)森林环境因子。 (2)森林与环境作用的一般规律。 (3)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中国的森林植被分布 (4)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评价与保护。 5、林木遗传改良 (1)林木遗传改良的概念、任务、途径、特点。 (2)林木良种选育传统途径:引种、种内变异选择、杂交育种。 (3)林木良种生产: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 6、林木种子与苗木培育(全章内容) (1)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与贮藏 (2)苗木培育的理论与技术 7、8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造林施工技术 (1)造林的概念 (2)人工林的概念 (3)人工林的种类 (4)造林地的概念及种类 (5)立地条件、立地因子、立地质量、立地质量评价、立地分类、立地条件类型(6)适地适树的概念、标准 (7)适地适树的途径 (8)不同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9)造林密度、经营密度、合理密度

(10)确定人工林密度的原则 (11)种植点的配置 (12)人工林树种组成、纯林、混交林 (13)营造混交林的意义 (14)树种间作用方式 (15)混交类型 (16)混交树种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条件 (17)混交方式 (18)种间关系的调节 (19)造林地类型 (20)造林地清理方式、方法 (21)整地的作用、方式、方法 (22)造林方法 (23)幼林抚育管理 9、10 森林经营和森林健康 (1)抚育采伐的概念和目的 (2)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 (3)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 (4)人工修枝 (5)抚育采伐的效果和影响 (6)次生林的概念、特点、分类、经营原则和措施(7)森林健康的实质 (8)健康森林经营技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