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共无锡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中共无锡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中共无锡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

检查报告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无锡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于2008年11月中旬全面展开。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构筑无锡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鲜明主题,动员深入广泛,联系实际紧密,组织精心周密,推进稳步扎实。以集中学习调研为主的第一阶段工作已于2009年1月中旬结束,以分析检查评议为主的第二阶段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市委常委会认真贯彻省委指示精神,在指导组织好全市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按照“对己从严”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带头落实好各个阶段的学习实践试点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学习,深入推动思想解放。市委常委会通过集中学习交流、听取专题报告,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带头深入开展“无锡还少什么”思想解放大讨论,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浦东、重庆、四川成都、浙江湖州学习考察,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开阔眼界中更新观念,在对照先进中查找不足,进一步增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形成了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广泛共识。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找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常委会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全市较大范围内征求意见建议,先后两次召开民主协商会,下发“我为无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首日封5500余份,

向省级机关部门、全市试点单位、市管未参加试点的单位、新闻媒体、金融系统、驻锡部队和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征求意见建议,还委托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开展民意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00份。经归纳梳理,共收集到意见建议9621条。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存在问题。自觉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构筑无锡科学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机遇,市委派出4个调研组围绕省7个文件和省委对试点工作提出的4个问题,深入到10多个地区和部门调查研究,做好“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的工作。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结合各自分工,着重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着力改善民生等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调研成果。四是注重统筹兼顾,突出抓好当前工作。去年底以来,正值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国家和省扩大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又值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市委常委会坚持一手抓学习实践活动,一手抓当前各项工作,把学习实践活动的切入口放在全力应对金融危机上,以思想解放的成果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动员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战胜挑战,力争无锡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复苏、率先振兴。市委常委会在第一时间迅速制订出台了《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二项措施》、《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六大行动》和《关于加强政企合作维护社会稳定的九点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以赴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去冬今春已开工重点项目129个,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左右;大力开展服务企业、服务企业家和促进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发展“两

服务、两促进”活动,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维护企业稳定、就业稳定和人心稳定;利用春节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了解民意,关心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积极协调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确保全市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市委常委会在前阶段集中学习交流、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自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作了全面分析、研究和检查,并于2月14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的要求,常委结合分工,深入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形成了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一、总结经验,把握科学发展规律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局部到全局,从探索到实践,从不自觉到自觉,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认识,确立并巩固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努力找寻适应形势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切合无锡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我们紧紧围绕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无锡实际,适时提出了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

区的总体目标,奋力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对照省定指标体系,无锡2005年以市为单位、2006年以县为单位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使我们更早地认识到,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还需要有更高的标准、更全的内容。为此,我们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巩固和提升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成果、当好江苏现代化建设先行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争创全省和谐发展示范区,大力提高执政能力、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力争走在全省科学发展的前列。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新阐述、新要求,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与丰富完善无锡科学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制定出台了《关于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努力将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推动科学发展上来,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进而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经过几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全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取得了明显成效。无锡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科学发展优秀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获得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五连冠”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

市“四连冠”。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9.5亿元,占全国1.47%,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900亿元,占全国的1.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回顾近年来无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过的路程,从决策思路上看,我们主要是咬定一个总目标,即“一当好(当好江苏现代化建设先行军)、三争创(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和谐发展示范区、党的建设模范区)”;坚持一个主战略,即“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战略;贯彻一个总方针,即“四个优先、四个导向”方针;着力提升人口和企业两个素质;狠抓科技创新创业和国际服务业特别是国际服务外包两大关键;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高品质人居环境“四高联动”。

从领导工作上看,主要是突出抓了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实施产业高端化和多元化战略,按照调高调优调轻的要求,以节能减排为倒逼机制,大力培育以“三谷三基地”为发展重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产业优势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无锡相继成为国家级微电子产业基地、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六年翻了2.5番,已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1.5%。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跃居全国首位;光伏产业规模全国第一,产值跃居世界前列,占全球的10%以上。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高,去年达到41%。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不足100人发展到2008年底的3.7万人,服务外包产业各项主要指标位

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跃居全国城市第二;原创动画产量升至全国城市第四、全省第一。

二是致力于科技创新创业。坚持把科技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实施“530”计划为重点,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三年共引进海外留学领军型人才归国创办的科技创业型企业276个,集聚近2000名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无锡高新区成为首批20个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之一。全面深化“7+1”政产学研战略合作,积极促进创新成果来锡转化和产业化,我市与各级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项目累计超过1800个。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累计建成“三创载体”面积超过570万平方米,入驻各类科技型企业近2500家。加大品牌和技术标准建设力度,截至去年全市累计创建中国名牌37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9件,建设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5个。企业“一站两中心”达到100家,比2004年翻一番,居全省首位。市本级科技发展资金投入是六年前的7倍,去年全社会研发费用占GDP比重达到2.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28%,列全省第二。无锡跻身全国创新先进城市前列,科技创新力位居全国第二位。

三是致力于统筹城乡发展。坚持走全区域城市化道路,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着力做强做大中心城市,2002年、2005

年先后实施了两个三年城市建设行动纲要,相继启动了“五城”、“五园”规划建设,基本形成了“七区一体、一体两翼”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以路、桥、水、电、气为主体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苏南(无锡)机场改扩建、城市快速内环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化水平达到67.51%,比六年前提高了8.4个百分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围绕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完善拓展“三化”带“三农”的工作思路,在建设安排、分配政策、财政开支上向“三农”倾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深入开展现代化新农村示范镇村争创活动,全市累计建成示范镇15个、示范村360个。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全市现代高效农业面积达到9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46.2%。先后兴办两轮农村五件实事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善。加大农村“三集中”的工作力度,63%的农村人口实现了居住集中。

四是致力于恢复生态环境。以太湖治理为重点,更大力度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去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分别为12%和7%,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25%和28%,连续三年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污染减排工作位居全省第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大力实施治太保源“6699”行动和环保优先“八大行动”,相继制定出台了《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等法规政策。着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污水管网建设,仅2007和2008两年就建成污水管网3410多公里,超过以往历年总和,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全面完成长江引水工程和

太湖南泉取水口延伸工程,形成太湖、长江“双水源”安全供水格局。大力控制和压缩燃煤、燃油消耗,天然气等清洁高效能源在综合能耗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加大对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力度,过去两年累计关停“五小”、“三高两低”企业1421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在全省率先实施工业用地“招拍挂”措施,提高了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抓好“绿色无锡”建设,去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22.3%和43%。江阴创建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城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相继通过国家生态市(区)省级考核,无锡高新区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全市建成生态示范区群体。

五是致力于加强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力实施社会建设十大工程,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范围上关注民生、发展民生,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去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05元,是2002年的2.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80元,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制度框架上实现了城乡各类群体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8.2%。优先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和免费发放教科书,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子女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臵,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均达到100%。重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出生人口质量进一步提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多层次住房保障

体系,全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部纳入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保障。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上升到91.1%。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制度,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提高,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权利得到保障,在2008年度全省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积极推进“法治无锡”、“平安无锡”建设,连续四次获得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称号,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每年保持在98%左右。我市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多年位居全省前列,社会总体上保持和谐稳定。

六是致力于推进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基本完成国有资本战略调整和重组,全市10个国有企业集团归并重组为6大产业集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六年前提高36.9个百分点;推动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格局初步形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率先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改革、行政绩效管理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信息服务外包改革和公共财政参与式预算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社会事业“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改革,加快推行宣传与经营两分离改革,大力优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市政、园林等社会公共事业运行发展机制。进行协会、学会归口管理改革和政府职能转移试点,发展壮大了学会、协会、中介组织等社会民间组织。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和“执法相对集中、管理属地为主”的城

管体制。深入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合并和镇改街工作,乡镇数由2005年的59个调整为43个,全市农村合作组织总数发展到1067家,参加农户比例超过50%。无锡被评为“中国改革优秀城市”。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努力提升开发区建设的集约化水平。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50.1%和22%,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分别是六年前的5.75倍和6.95倍。

七是致力于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全过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认真抓好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的学习,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在全市开展“无锡还少什么”思想解放大讨论,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领会,不断提高全市各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深入开展“团结、廉洁、高效、开拓”好班子争创活动,着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进一步建立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大力实施“百千万”党政干部培训工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方式选拔

任用领导干部,推行干部任用票决制、任前公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制定《“双推双决”选拔市(县)长、区长办法》、《“两推一决”选拔县处级正职领导干部办法》等差额选任办法。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去年全市有15%的科级及以下公务员实现了跨部门轮岗交流。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和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活动,大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引导机关干部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及时起草制订我市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出台并大力推进“阳光工程”,进一步提高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成效,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优化整合纪检监察资源,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纪检监察资源重组,对纪检监察派驻(出)机构实施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总结这几年的工作,市委常委会在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应对复杂形势、完成重大任务、战胜困难挑战中转变了思想,经受了考验,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工作水平。无锡在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苏南模式”基础上,初步实现了发展转型,探索并开始走上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新路。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团结拼博的结果;转型充满艰辛,我们在巨大的转变和坎坷的探索中付出过代价,吸取了教训;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将长期坚持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科学发展方向,毫不动摇。同时,我们只有以永不僵化、永不懈怠、永不折腾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态度,深入

分析现状、查找问题差距,更好地总结和把握规律,持续不断对既有路径进行创新、完善和深化,才能使无锡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扎实、更加稳健。

二、查找不足,破解科学发展难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在探索科学发展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全面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不够和不够全面、不够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突出。主要是: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结构偏重,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农业投入不足,农民增收乏力,农村规划建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不发达;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建设、公共管理、文化发展、城乡保障、民生改善还不均衡,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等。这些方面的问题,经历了传统发展模式下较长时间、较深程度的积淀,是我市科学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难题,并因当前社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而涉及深层次矛盾,面临新的挑战;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城乡文明程度、民主法治意识的提高,市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期望和诉求也在发展,老百姓反映比较集中和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常委会通过认真调研、自我检查和召开民主生活会集中交流,结合前一阶段征求到的社会各方面提出的9621条意见和建议,全面分析了常委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是:对有些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思考和调查研究不够,对有些深层次矛盾、问

题破解和攻克力度不够,对有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回应和处理不够及时,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市委决策的落实工作抓得不够有力等。具体表现在思想作风和发展实践两个方面:

在思想作风上,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想解放不够。受传统思维的束缚,有时还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能深刻认清抢抓科学发展新机遇、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意义,缺乏否定自我、超越他人的胆识,缺乏打破陈规、创新开拓的锐气。比如,在对发展阶段的判断上,有时会错误地认为现在物质基础还不算雄厚,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只有靠加速发展才能解决,担心过早强调科学发展会放慢经济的发展,对科学发展的深远战略意义和现实紧迫性认识不足。在对发展内涵的理解上,有时囿于传统的工作思路,片面地将工业化等同于发展工业,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国际化等同于引进外资,信息化等同于发展信息产业,部分工作上的思路局限、观念陈旧和决策不到位影响了增长质量的提升和发展协调性的增强。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还没能彻底摆脱靠过度消耗物质资源、牺牲生态环境成本来换取增长速度的粗放式的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对依靠科技进步以及人力资源素质提高主推发展的决定性意义认识还不全面,方法还不多。在发展定位上,有时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和暂时的优势,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缺乏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找位臵、定坐标的胆识和气魄。

二是动真碰硬不够。面对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社会管理深层次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有些方面攻坚克难的意

识不强,“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不足,动真碰硬力度不大;面对复杂社会利益矛盾尤其是一些尖锐矛盾,有时反应不快,缺乏对策,以致一些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比如,前几年出现的“霸王”搬运、违法建设、违规审批等问题,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虽然后来经过努力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查处的难度以及为此支付的行政成本非常巨大。再比如,市委、市政府早在2007年就提出开展户外非法广告集中整治,但成效甚微,这一问题成为损害城市形象的“痼疾”,群众反映强烈。又比如,市区报刊亭设臵审批混乱,收费标准不统一,超范围经营和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并因层层转租,使原本用来安臵下岗、失业、残疾人员的报刊亭成为某些个人的敛财工具,对此没有及时引起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治。

三是务实落实不够。有时还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在强化工作推进和督促检查上做得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少数基层干部的“飘浮”作风,导致一些重大工作决策有部署无落实或执行成效逐级递减。比如,市委、市政府早在2005年9月就作出建设粮食市场体系的决定,但工程历时三年没有任何进展却没有及时引起足够重视。又比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市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以推进,但实际进展离计划目标差距很大。再比如,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保卫战”中,仍有一些部门反应不快、行动迟缓,在落实“扩内需、促转型、维稳定”各项决策部署时主观不努力、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

在发展实践上,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发展力度不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对照这一要求,无锡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势头、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从纵向看,这几年全市经济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质量效益上都取得了显著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各板块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事实上存在畏难情绪,在应对外部危机、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加快发展上缺乏闯劲;从横向比,无锡在区域发展中尚未形成明显的新的核心竞争优势,而一些传统的竞争优势出现了弱化趋势,以致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感受到了很大压力,具体讲就是“前有标兵,标兵越来越远;后有追兵,追兵越来越近”。仅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项,1997—2008年,无锡年均增速为

19.4%,分别高于南京、苏州同期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但最近三年(2006—2008年),无锡年均增速仅为12%,低于苏州3.4个百分点,仅高于南京0.2个百分点。同时,我们在确定发展标杆上还停留在“东张西望”阶段,缺乏跳出长三角、放眼全世界的更高定位。虽然我们选取并着重研究了世界上与我市类似的芝加哥、里昂、鲁尔、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但缺乏细化、深化追赶世界先进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二是突出民生不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照这一要求,我们对人的重视程度也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工作中有时还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重物质轻人文”、“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简单地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就是直接抓经济,一定程度上忽视

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忽视了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结果是,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对群众的反应、群众的利益关注还不够多,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诉求,缺乏有效应对和适当引导,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不快、民生改善不够明显,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环境保护、教育卫生、市容管理、社会治安、公共交通等突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比如,虽然这几年我们在交通建设上投入并不少,但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市民优先”、“公交优先”原则还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和贯彻。比如,近年来各级都反复强调要争取实现拆迁安臵“零过渡”,但集体土地拆迁安臵房规划建设进度始终滞后于拆迁速度,有的地方过渡周期仍然较长,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再比如,在城市管理上,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无证摊担、违章建设、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解决不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如何整合老龄工作资源,在更好地敬老、爱老、服务老年人等方面还应该做得更好。

三是好字优先不够。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照这一要求,尽管这几年我市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和艰苦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我们在这一问题的思想转变上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直至爆发太湖供水危机才真正形成共识,痛定思痛,痛下决心。去年,我市全社会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而上海则达到了2.55%;全市授权专利量5028件,

仅为我国国内专利授权总数的1.4%。这些都表明,无锡实现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跨越任重道远。2008年,无锡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4:57.6:4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45%)。在工业内部,冶金、纺织、化工等三大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仍然高达47.2%,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2008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水平虽然较前几年下降明显,但仍高于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国内先进地区和世界平均水平,万元GDP耗水量则更是高达德国的近9倍。单位面积土地产出虽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4倍,但仍低于上海1.24亿元,只有深圳的1/4左右。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年平均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也大大超出发达国家标准;每万元GDP 排放2.53千克COD和4.4千克二氧化硫,位居全省第十三位和第十一位,但是单位面积排放量却排在省内第二位和第一位,特别是太湖无锡水域部分水体总体水质仍处于劣五类,建设经济循环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四是统筹协调不够。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对照这一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还不够得当,抓亮点、扬优势的工作投入较多,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狠抓弱项、拉长短腿的意识还不够强烈,顾此失彼的现象还不时发生。比如,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持续扩大,突出反映在农业产业不强、纯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公共资源分配等方面反差较大,“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构筑无锡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

本现代化新高峰的最突出问题和最薄弱环节。目前,我市亩均耕地农业增加值比湖州低16%,比寿光低19.8%,比北京低27.1%;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89年时1.15的最低水平扩大到去年的2.09。再比如,近年来我市企业“走出去”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突破,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大规模、高层次利用外资,“引进来”发展相比,明显还是一条“短腿”。

三、分析原因,消除科学发展障碍

上述现象和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无锡处于特殊的地理位臵、特殊的发展阶段以及最近两年面临着特殊的宏观发展环境等客观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主观上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还不及时、不深刻、不全面、不到位。这些问题有的是常委会自身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有的虽然主要表现在下面,发生在少数地方和少数部门或单位,但市委常委会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的领导核心,负有教育引导不够、指导协调不够、推动落实不够的领导责任。从常委会班子自身思想和工作中找原因,集中表现为在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辩证关系上尚有不足:

一是在处理“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上,虽然思想上对转型发展、优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日益加深,发展中“好”的意识明显增强了,但“好字优先”原则尚没有完全彻底地“入脑”、“入心”。有时候主观上还担心在全省、全国的名次掉下来,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以致于领导工作中对“好字优先”原则坚持得还不够坚决彻底。尤其是当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发展实践中遇到质量和速度、“好”

与“快”发生冲突、难以兼顾的问题时,常委会的思想引导和工作指导做得还不够,对那些牺牲资源、环境换取增长速度、总量规模的错误行为,批评纠正的态度不够坚决强硬,制止扭转的力度不够大。

二是在处理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上,常委会在领导工作中有时不能很好地把抓当前与谋长远有机统一起来,自觉以前瞻性的、发展的思维去认识和研究问题的意识还不够强,以致于部分领域、某些方面的工作还缺乏着眼中长期发展的超前规划和战略谋划。对部分基层干部政绩观上存在的“短视”现象、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短期”行为教育不够、引导不力。有时候主要的工作精力仍然偏重于投向解决眼前的现实事务,存在“就事论事”现象。有时候不能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常委对分管范围的工作非常重视、十分熟悉,但对事关无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交叉性问题特别是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思考和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

三是在处理改革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上,常委会对于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比较一致,但对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体会还不够深刻。我们在统一干部队伍思想、引导全市上下不断增强依靠持续改革增添动力、激发活力的责任感、紧迫感方面抓得还不够有力,以致于有些干部错误地认为无锡不少领域的改革已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没有必要再去冒太多改革的风险,因而在破除制约科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方面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怕担责任、怕担风险,在犹豫不决中错失改革的良机,增加未来改革的成本。常委会在着眼健全体制机制、通过完善制度解决共性问题方面力度还不

够大,还没有在全市真正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规范、引导、激励各级党政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行事的体制机制。

四是在处理决策与落实的辩证关系上,这几年,常委会先后组织研究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但在工作推进中有时候满足于听汇报一般性了解情况,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落实和开展督促检查不够,对落实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研究不透、解决不力,“重决策轻落实、重部署轻检查”的问题依然突出,许多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推进落实,实际成效呈现“逐级递减”,甚至一直停留在纸上。转变会风文风力度还不够大,还存在用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各级干部普遍反映的“会议多、文件多”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定程度上牵扯了各级领导干部抓大事、抓落实的精力。领导出席活动和新闻宣传报道还存在过多、过频、过散的问题。

五是在处理硬件与软件的辩证关系上,虽然这几年常委会反复强调要重视培育和增强持续竞争能力,但在具体领导工作中,在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有形发展与无形发展的辩证关系上,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标志性建设等有形的发展关注较多、投入较大,而对科技创新、城市管理、文化发展、民生事业等无形的“软实力”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还没有完全到位,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的现象。目前无锡的城市功能与无锡的经济地位还不相适应,城市的管理效能与硬件建设水平还不够匹配,城市文化内涵的彰显与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