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图学复习要点

地图学复习要点

地图学复习要点
地图学复习要点

1.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性: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 、模拟功能 、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 地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说明注记。 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普通地图上人文社会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 境界线 。

3.地图有两种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

优点:①图幅间结合紧密,便于拼接使用;

②各图幅面面积相对平衡,利于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

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面上的完整。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分多次投影,变形小。 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成曲线时,图幅的拼接不方便;

②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制; ③经常会破坏重要物体的完整性。

4.地图的编号:常见的编号方法有自然序数式、行列式、行列—自然序数式等。 ①自然序数编号法:将分幅地图按自然序数编号。小区域的分幅地图或挂图(普通地理图、专题地图等)常用这种方法编号。 ②行列式编号法:将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干行和列,并相应的按数字或字母顺序编上号码,行和列号码的组合即为编号,大区域的分幅地图用此编号法。 ③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它是行列式和自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方法。世界各国的地形图多采用此方式编号,即在行列式编号的基础上,用自然序数或字母代表详细划分的较大比例尺地图的代码,两者结合构成分幅图的编号。 采用行列式编号: 行:从赤道起,纬度每4°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为22横行,用罗马字母A ,B ,C ,……V 表示,行号前分别冠以N 和S ,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

列:180°经线起算,自西向东6°为一纵列,60纵列,用1,2,3,…60表示。“行号——列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编号:

Eg.北京所在的1:100万地图的编号为NJ —50。

比例尺

1:100万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千

范围

经差 6° 3° 1°30` 30` 15` 7`30`` 3`45`` 1`52.5``

纬差

20`

10`

5`

2`30``

1`15``

1.按投影辅助投影面的类型划分: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2.按辅助投影面和地球(椭球)体的位置关系划分:正轴投影、横轴投影和斜轴投影。

3.根据投影变形特征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等角投影: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个方向线间的夹角与地球椭球面上相应两方向间的夹角相等,即角度投影变形ω=0

等积投影是以破坏图形的相似性来保持面积上的相等,因此等积投影的角度变形大。

任意投影既不是等角投影,也不是等积投影,是角度、面积和长度三种变形同时存在的一种投影。等距投影是指保持沿变形椭圆一个主方向长度比为1,即a=1,或b=1。该种投影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4.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

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①制图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了所选择投影类型:

极地——正轴方位投影

赤道附近——横轴方位投影

中纬地区——正轴圆锥投影或斜轴方位投影

②制图区域形状直接约制地图投影的选择:

中纬度地区:

沿纬线方向延伸的长形区域——单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

沿经线方向略窄,沿纬线方向略宽的长形区域——双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

沿经线方向南北延伸的长形区域——多圆锥投影

圆形区域——斜轴方位投影

低纬赤道附近:

沿东西方向长条形区域——正轴圆柱投影

圆形区域——横轴方位投影

要求方向正确——等角投影

要求面积对比正确——等积投影

教学或一般参考图,要求各方面变形都不大——任意投影

5.地图投影判断:

经纬线不正交,则不可能是等角投影;

同纬度带内由同经差构成的球面梯形在图面上面积大小悬殊,肯定非等面积投影;在直经线上同纬差的纬线所截各经线段长度不同,则不是沿经线的等距投影。

1.地图概括四个步骤:分类、简化、夸张、符号化

2.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比例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数据质量、图解限制

3.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分类聚类或分群的过程,层次归类、数量分级、等级合并、降维转换、分区选取; 简化,删除的最小尺寸、删除的指标定额、删除的资格排队、形状的简化、内部结构的简化;

夸 张,局部夸大、位移、合并、分割 4.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图解计算法——用于居民点选取

等比数列法——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 区域指标法——适用于各类要素的选取 回归分析法——适用于某一类要素的选取

开方根规律——用于从大比例尺编制小比例尺图 开方根规律:

新编地图所应选取的地物数量与原始地图地物数量之比符合原始地图与新编地图的比例尺分母之比的平方根。

B N N N 为图上地物数A —— 原始图 M 为比例尺分母B —— 新编图 开方根规律的基本特点:

⑴直观显示了地图概括时从重要到一般的选取标准,是一个有序的选取等级系统。 ⑵是线性方程,在地图比例尺固定的条件下,地物选取的比例一致。 ⑶未考虑到地理差异,特别是制图地物分布的密度变化。 ⑷选取级x 的调整可适当弥补地理差异的影响。

1.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

组合感靠起主导作用的图形变量间不明现的差异来实现。由表达定名量表的图形变量(形状、方向、近似色、网纹)形成的整体感较强,含有量的因素的图形变量(eg:亮度、尺寸),整体感较差。

差异感——利用差别大的变量,eg:强对比色、亮度、尺寸、方向、网纹。

等级感(次序感):亮度、尺寸是形成等级感的主要变量;网纹的纹理变量、方向变量参照亮度排序的模式也能产生次序感。

数量感:读图时,从图形中获得具体差值的感受效果,尺寸是唯一变量。

质量感:观察对象被知觉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感受效果。形状、颜色(主要是色相)和网纹是产生质量感的最好变量;尺寸和亮度很难表现质量差别。对不同地类等面状对象一般用色彩变量,表达地物分布的点状符号一般用形状和色彩变量。动态感:一些视觉变量有规律的排列和变化可引导视线的顺序运动。在一定形状的图形中,利用尺寸、亮度、方向的渐变产生动感。习惯性用法:箭头。

立体感:利用线性透视,纹理级差,图形大小,遮挡、光影变化(亮度),色彩饱和度及冷暖变化。

2.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聚类感受:类似因素、邻近因素、闭合感觉、完形倾向

视觉对比:线划对比、色彩对比、网纹对比

层次结构:延伸网络、层次网络、立体层次、激活扩散

图形与背景:明暗差异、良好的边界、清晰的区域

视觉平衡:视觉平衡的两个主导因素:重力、方向

重力:图形的绝对位置、尺寸、形状。

方向:图形的相对位置、内容、形状。

3.注记

1)地图注记分为:

名称注记: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

说明注记:说明事物的种类、性质、或特征。

数字注记: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

图幅注记:说明地图的编制状况。

2)注记排布—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

水平字列:平行于南北图廓。

垂直字列:垂直于南北图廓。

雁行字列: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成直线,字直立。

屈曲字列: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成自然弯曲,字向不直立。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

1.形状变量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

2.尺寸变量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产生数量感的最有效视觉变量是尺寸变量。

3.方向变量指点状符号或线、面状符号的构成元素的方向。

4.颜色变量是最活跃的视觉变量,又包含三个子分量:色相,亮度,彩度。

5.网纹变量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替使用。

6.彩色的量度:色相(取决于反射光谱的主波长),亮度(色光的强度),彩度(纯度、饱和度)。

三原色:混合生成其它任何颜色的基本色,也称第一次色、加色原色:红、绿、蓝。

红(R)+绿(G)=黄(Y)

红(R)+蓝(B)=品红(M)

蓝(B)+绿(G)=青(C)

红(R)+绿(G)+蓝(B)=白(W)

三间色:由两种原色混合得到的颜色,也称第二次色、减色原色:黄、品红、青。

从白光中分别减掉(吸收)光的三原色红光、绿光、蓝光,便得到了被减色光的补色光青、品红、黄,故把黄称为减蓝、品红称为减绿、青称为减红,即黄、品红、青也可以叫做三减色。

加色法混合:即色光混合,红(red)、绿(green)、蓝(blue)是加色法混合的三种原色。

减色法混合:颜料混合产生新颜色,黄(yellow)、品(magenta)、青(cyan)是减色法混合的三种原色。

互补色:三原色中任意两个原色等量混合得到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补色。

如果把红、绿、蓝三原色光,分别和青、品红、黄三种色光等量相混合,可以得到白光,即

红光+青光=白光

绿光+品红光=白光

蓝乐+黄光=白光

当两种色光相加,得到白光时,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光。因此,红光与青光互为补色光,绿光与品红光互为补色光,蓝光与黄光互为补色光。

7.色的表示:蒙赛尔色立体(以色相、亮度、彩度为指标)

暖色相由红、橙和黄等色构成。给人以温暖、舒适、有活力、热烈、兴奋、危险的感觉。视觉上效果使其更贴近观众,并在页面上更显突出。

冷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的感觉。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我国大比例尺地形图一直采用四色印刷。黑色表示人工物体,蓝色表示水系要素,棕色表示地貌与土质,绿色表示大面积植被。

地理变量的量表系统

根据被处理数据的属性,量表法可分为四种: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1.定名量表研究事物时使用定性关系,也可以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数量关系)的类别定名。是最低水平的量表尺度。

2.定名量表按某种标志将制图对象排序,表现为相对等级。用于排序的标志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3.间距量表通过一定量值形成的制图对象排序,利用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不能确定系统中某一特定物体具体的值。

4.比率量表以明确的比率数值描述制图对象的数值差异,等比数列是常用方法之一

点状符号

1.比例圆的视觉尺度

①确定数据的分级数目数据组分为5~9级较合适

②确定比例圆的尺寸或比率值域分级方法:连续尺度、非连续尺度、任意尺度

2.用点状符号表示数量的分布——点值图

制图步骤:

(1)确定区域单元

(2)确定区域单元内数据的分布位置

(3)计算点值和点的尺寸

(4)作图

点值的确定:

1. 点的直径:D = 0.5 ~ 1. 0 mm

2. 点代表的数值:以密度最大区内,点之间不重叠为原则。

点值 = INT [ 制图对象数量 M / 密度最大区点数 N ]

其中 N = INT [ 密度最大区面积 P / D ]

3. 密度相差太大时,可用不同大小的点子。

线状符号

1.线状符号的构成

定位线表示图上连续地物,以线状符号表示的地理数据分为两类:

(1)极端数据精准定位

(2)宽容数据带状延伸

2.走向线的定向与量化

走向线也称运动线,是制图对象空间移动轨迹的符号表达。

(1)反映移动的起点和终点

(2)表示行进路线精确;概略

(3)流向加绘指向性符号

(4)流量以宽度比率表示

(5)流速注记或其它视觉变量

(6)性状指标注记或色相变量

(7)相互联系“左进右出”双向交互

3.用线状符号表示定量的分布——等值线、等密度线

依数据特征,等量线分为等值线和等密度线:

等值线的数据是定位点的测量值或派生值,绝对值或均值。

等密度线是由区域单元上的均值或比率数据产生,为相对值。

等值线图的特点

(1)等值线显示了空间数据的整体变化,数据必须是连续的,经过制图构成一个封闭的、三维的、线状表面。

(2)等值线是定量符号,可进行图上量测,获得任意点的x,y,z数值。

(3)比例尺变换时,地图概括较易实施。

(4)需充分研究制图背景,了解制图对象的分布特征。

面状符号(定性信息的面状制图)

1.定性信息的特征

定性数据的连续分布,多以定名量表表示。在地图上,表现为三种形式:类型图、区划图、范围图

类型图:信息表达具有连续且排它的特性。(无空白,不重叠)

区划图:信息表达在空间上具连续、排它、无从属关系的特点。(无空白,不重叠无从属关系)

范围图:具有间断(不布满全区)或重叠特性的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2.适宜于表示定性信息的变量

色相变量是表示定性信息的第一选择

网纹的排列、纹理和方向变量常用于辅助表达

3.定性信息的处理程序:

类型的调查——类型图的分类、分级和图例设计——类型界线的绘制

4.等值区域制图

1)定量数据的特征

制图信息为统计单元的离散数据,数据应符合比率量表的处理,并表现为相对数值以显示数值的差异。

2)等值区域图的符号化

亮度,网纹变量

按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分布状况分类,可以把符号分为面状符号、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体积符号。地图符号几何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

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不依比例符号数量将相对增加,而依比例符号数量则相对减少。

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可将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

地图学复习资料76570

第一章 1什么是地图?它有哪些特征? 感念: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特征:1数学法则2地图概括3符号系统4地理信息载体 2地图的组成要素包括那几个方面? (1)地理要素: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主体要素 (2)数学要素:控制点,坐标网,比例尺,地图定向 (3)整饰要素:外图廓,图名,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图解,文字比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和依据,照片文字等补充说明 3简述地图的制作流程? 实测成图(1)常规实测成图:图根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绘制成图——制印(2)航空摄影成图:高空摄影——野外控制测量——室内控制加密——相片镶嵌——立体测图——实地调绘——清绘整饰成图 编绘成图(1)常规编绘成图: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 (2)卫星遥感资料成图:资料准备——图像处理——图象镶嵌——地图要素转绘——地图整饰——地图制印 4什么是普通地图?什么是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的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5地图按结构划分可分为哪几类? 单幅地图系列地图地图集 6地图分幅方法有哪两种?是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优点:1图幅间拼接方便2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版面3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1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2地理位置不易精细描述 经纬线分幅优点:1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2可分割多次投影变性较小 缺点1图廓为曲线拼接不变2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刷3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7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包括哪几种? 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 8”J-50-56”是哪个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它的比例尺代码是多少?分幅是经差纬 差是多少? 是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 比例尺代码是“D” 分幅是经差30秒纬差20秒 9 地图学的定义 (1)地图学是研究空间信息表达,存储和传递的科学(2)是以地理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

地图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

第一章 1、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的数学法则 解决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的综合法则 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地图内容的综合法则包括:1)地图内容的符号化;2)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另,我们把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统称为综合法则。 制图综合形成地图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3)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模型—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并且,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性以及地理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 地图信息是由它所描述的对象的空间、时间、属性三元素构成的信息元组。 2、地图定义: 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现代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3、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构成要素) 1)数学要素包括与地图投影有关的坐标网(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地理坐 标网(经纬网))、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基本要素 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与该线段在椭球面上的平面投影的长度之比。 表达方式: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 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GPS(卫星定位)等级点、独立天文点等。 2)地理要素--(图形要素)是用地图符号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以及其他要 素的总称。----主要组成部分 3)辅助要素分为读图工具和参考资料。 读图工具包括图例、图解比例尺、坡度尺、三北方向图(真北、磁北、坐标北)、图幅接合表、政治行政区划略图等内容。 4)补充说明 出版单位、成图时间、地图投影、坐标系、高程系、资料说明和资料略图等。 4、地图的分类 1)按地图主题(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分为: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可将其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地形图按比例分为 大比例尺地形图(大于或等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和小比例

地图学考试资料简整

考试题型:判断(10′)、选择(30′)、填空(20′)、简答(30′)、计算(10′) 第一章导论 1.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所形成的信息,运用地图语言——符号系统缩绘到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1)地图的基本特性 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的图形——有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等 地图投影的任务是掌握误差的性质、分布和大小。 2、地图是通过地图语言——系统符号表示的图形 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和地图注记 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 3、地图是经过科学概括的图形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2. 地图的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地图符号、注记)2)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3)辅助要素(图名、图例、地图编号,编制和出版地图的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数)4)补充说明(地图、统计图表、剖面图、照片、文字) 3. 地图的基本功能 (一)地图信息的载负与传递功能(二)地图模拟功能 (三)地图认知功能 (1)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2)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3)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4)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基础 1.地球物理表面: 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它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3.地球体的数学表面——地球椭球表面,它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是对地球形体的二次综合,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地球椭球体是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 将地球椭球体摆到与大地水准面最贴近的位置上——地球椭球体定位——对地球形体的三级逼近。 这种局部定位的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一、地理坐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①天文经纬度②大地经纬度③地心经纬度 天文经纬度:表示实际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 和大地高h

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

地图定义及编号 地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说明注记。 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普通地图上人文社会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3.地图有两种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 优点:①图幅间结合紧密,便于拼接使用; ②各图幅面面积相对平衡,利于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 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面上的完整。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分多次投影,变形小。 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成曲线时,图幅的拼接不方便; ②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制; ③经常会破坏重要物体的完整性。 4.地图的编号:常见的编号方法有自然序数式、行列式、行列—自然序数式等。 ①自然序数编号法:将分幅地图按自然序数编号。小区域的分幅地图或挂图(普通地理图、专题地图等)常用这种方法编号。 ②行列式编号法:将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干行和列,并相应的按数字或字母顺序编上号码,行和列号码的组合即为编号,大区域的分幅地图用此编号法。 ③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它是行列式和自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方法。世界各国的地形

图多采用此方式编号,即在行列式编号的基础上,用自然序数或字母代表详细划分的较大比例尺地图的代码,两者结合构成分幅图的编号。 采用行列式编号: 行:从赤道起,纬度每4°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为22横行,用罗马字母A,B,C,……V 表示, 行号前分别冠以N和S,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 列:180°经线起算,自西向东6°为一纵列,60纵列,用1,2,3,…60表示。“行号——列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编号: Eg.北京所在的1:100万地图的编号为NJ—50。 地图投影及应用 1.按投影辅助投影面的类型划分: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2.按辅助投影面和地球(椭球)体的位置关系划分:正轴投影、横轴投影和斜轴投影。 3.根据投影变形特征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等角投影: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个方向线间的夹角与地球椭球面上相应两方向间的夹角相等,即角度投影变形ω=0 等积投影是以破坏图形的相似性来保持面积上的相等,因此等积投影的角度变形大。 任意投影既不是等角投影,也不是等积投影,是角度、面积和长度三种变形同时存在的一种投影。

新编地图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编地图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判断、填空、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第一章导论 1.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 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的类型 (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 (2)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国家图、海湾图等等。(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注: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4)按其他指标分类:用途(文化地图)、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历史年代(古地图)、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 5.《制图六体》——————晋朝、裴秀。 6.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 7.现代地图学:由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组成。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1.大地测量系统 (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1975年国际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陕西安的大地原点。 (2)大地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3)全球定位系统:GPS\GLONASS\GALILEO\COMPASS\(3S是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2.地图投影概念 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展开成平面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换,就是地球体的数学模型。 3.地图投影的变形 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等等 4.投影的分类 (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非几何投[根据经纬线形状可以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2)按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注:用为编制世界地图的投影,主要有多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伪圆柱投影。我国选用的投影是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5.比例尺和多尺度的概念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地图比例尺是地图精度和内容详

地图学期末试卷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2’*10)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A. a=b B. a>b C. ab C. a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 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 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 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 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 1.地图的功能: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 (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 (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 2.地图的类型 (1)按尺度划分: 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区域划分(了解) A.星球图、地球图 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 C.国家图、行政区图 D.局部区域图 (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 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 (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 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 (5)按其他指标分类 按用途 按语言种类 按历史年代 按出版和使用方式 三、地图学 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

现代地图学重点和考点概括word精品

各章的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结合你对现代地图和地图学理解,谈谈它与你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2.未来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如何?请描述你想象中的未来地图是什么样子?第二章: 1.自然球体、大地球体和旋转椭球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2.空间参照系都有哪几种类型? 3.什么叫椭球体定位? 4.地图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5.叙述传统实测成图法的一般过程。说明每一过程完成的主要成果。 6.数字测绘成图法可有几种成图的类型?请简述其一般过程。第三章: 1.简要说明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2.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进行比较,观察经纬线网和大陆轮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长度变形是主要的? 4.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那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简要说明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的投影特点。 6.墨卡托投影有何特点?为什么航海图和航空图选用此种投影? 7.我国地形图都选用哪几种投影?说明它们的投影原理。 8.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分布规律。为什么要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说明6°带和3 带的分带规定。 9.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统的特点和坐标值的表示方法。 10.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概念,为什么要换带? 11.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每种换带方法原理。第四章: 1.什么是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作用有哪些? 2.按空间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地图符号各分为哪几类?各类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按符号表示的维数和表示内容的动静状态进行分类?请说出这两种分类的各 4. 种类型。 5.地图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有哪些?其视觉感受效果是什么? 6.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设计? 7.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 8.地图上可以进行哪些色彩的配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何进行色彩的调和? 9.地图注记的作用是什么?地图注记分为哪几种?能表达地理事物的那些特征? 10.如何运用地图注记来说明地物的类别、意义和重要程度? 11.地图上注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 1.简述地图概括的目标、任务、实质和方法。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影响地图概括的根本因素与主导因素? 3.简述地图内容选取、概括和图形简化的基本方法。 4.什么是地形图?什么是地理图?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各有哪些特点? 5.结合你所了解的实例,说明各类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理图的用途及其差异。 6.什么叫水系?地形图上要反映水系的哪些内容?其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7.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那几种?哪种方法是基本的?为什么? 8.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和类型? 9.绘图并简要说明各类基本地貌形态的等高线图形及其特点。 10.在普通地图上对于居民点主要反映那些特征?是如何表现的? 11.举例说明各种点状、线状、面状、片状和动态分布事象应采用的表示方法。

2011年地图学_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折(每题2分,共20分)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C )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 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 )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 )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A )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C )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 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D ) A. a=b B. a>b C. a

地图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地图学概论 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表面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以及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征: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数学法包括: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 2.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地图注记) 3.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地图的内容:1.数学要素(控制点,坐标网,比例尺,地图定向) 2.地理要素(普通地图七要素:独立地物,水系,交通网,土质和植被,居民地,境界线,地貌;专题地图:地理基础要素,专题要素) 3.辅助要素(图名、图例、坡度尺、接图表、三北方向、编图信息、外图廓) 地图的分类: 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大比例尺:1:10万或更大;中比例尺:1:10万至1:100万;小比例尺:1:100万或更小 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专题地图: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要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要素围绕主题需要,作为地理基础要素概略表示。 专题地图包括: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其他专题地图 地图的分幅: 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优点:1.图幅间拼接方便 2.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充分利用图纸和印刷版面 3.图廓线可避免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1.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2.地理位置不易精确描绘。 经纬线分幅:优点:1.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2.可分开多次投影,变形较小。 缺点:1.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2.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刷。 3.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旧的地图编号方法(图片见书本)新的地图分幅方法(图片见书本) 求地图分幅编号的实例 示例:已知某点地理坐标为经度114°33′45″ ;纬度39°22′30 ″计算其所在1:100万, 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a = [A/4°]+1, b =[B/6°]+31。西经范围用:b=30-[B/6°] c=4°/△A-[ (A/4°) / △A ],d=[ (B/6°) /△B]+1 c为地形图行号数字码; d为地形图列号数字码; A为某点纬度; B为某点经度; [ ] 为数值取整数; ( )为整除后,商取所余经、纬度数 ⊿A 表示所求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的纬差⊿B表示所求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的经差 a = [39°22′30 ″/ 4°] +1 = 10 (字符为J) b = [114°33′45″ / 6°]+31 = 50 则该点在1:100万地形图中的编号 J50 c = 4°/1°-[3°22′30 ″/ 1°] = 1 d = [33′45″ /1°30′]+1 = 1 则该点在1:25万地形图中的编号 J50C001001 地图的成图过程: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第二章.地图数学基础:空间坐标系 比例尺:主比例尺:在制作地图时,将地球椭圆按一定的比率缩小而表示在平面上,该比率称为主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版)毛赞猷_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1、地图: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用以传输、模拟和感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地图学: 研究对象是地图,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学科。 3、地图的主要特征: 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科学的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的载体。 4、地图的功能: 认知功能、载负功能、传递功能、模拟功能 5、地图的构成要素: 图形要素(地图所表示内容的主体,包括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确定地图空间信息的依据,包括比例尺、地图投影和各种坐标系、控制点)、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包括图名、图例等)、补充说明(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包括照片,文字等) 第二节成图方法 实测成图法(野外地形测图、摄影测量成图)、编绘成图法(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法,我国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都采用编绘成图。 第三节分类 1、按缩小的程度划分:大比例尺(大于1:10万)、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和特殊地图 第四节 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概论、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系统、地图新理论)、技术制图学(地图编制、地图整饰、计算机地图制图、遥感制图、地图制印)、应用地图学(地图分析、地图应用、地图量测、地图评价、地图信息自动分析与处理) 第五节发展历史 1、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 2、晋国的裴秀创立“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相对高程)、方邪(地面坡度起伏)、迂直(实地的高低起伏与平面图上距离的换算) 3、清初康熙年间测绘《皇舆全览图》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改图以实测的经纬点为依据,采用梯形投影法,在图上绘出经纬网,这在地图学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清光绪十二年开始全国规模《大清会典舆图》,它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制图方法向现代制图方法转变的标志。 5、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 6、阿那可西曼德提出地球是椭圆形的假设,埃拉托色尼第一次编制了把地球当作球体的地图;吉帕尔赫创立了透视投影法;托勒密所著《地图学指南》是古代地图制图学的一部巨著。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地图的基本特征: 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与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与传递功能。 4、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 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6、地图学与GIS的关系: 答:GIS就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就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7、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 8、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 9、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她们: 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 ;③任意投影:角度与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就是等距离投影。可以通过等变形线与变形椭圆来表示。 10、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 答:方位投影的特点就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就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1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 12、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 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 13、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 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 14、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就是主要的变形: 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与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就是借助对变形椭圆与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而当微分圆主方向的长度变形已经确定,则变形椭圆的大小与形状可显示该圆的各种变形特征,如任意方向长度比μ=R′/R= 最大角度变形公式 ,面积比P=A〃B,,其中A、B为主方向长度比,总上所述,成都变形可以反映出各种变形的主要特征,就是衡量地图投影变形的主要变形。 15、O 16、何谓变形椭圆,研究变形椭圆有何意义:P50 17、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依据就是:P65 答: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与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18、说明圆锥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与适宜制图的区域范围:P73 19、为什么我国编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答:该投影就是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从整体构图上有较好的球形感。 陆地部分变形分布比较均匀,其轮廓形状比较接近真实,并配置在较为合适的位置,完整的表现了太平洋及沿岸国家,突出了我国与太平洋各国之间的联系20、简述墨卡托投影的性质与用途: 答:(1)就是等角圆柱投影;(2)在等角圆柱投影中,球面上微分圆投影后的图形保持圆形,即一点的长度比向任何方向均相等;(3)投影后经线与纬线正交,且所有经线相互平行,所有纬线相互平行;(4)具有等角航线的重要特征(5)沿赤道向两

最新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 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 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二、填空题 1 ?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 ?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 ?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__________ 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 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 1. 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 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2. 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 简述电子地图的基本特点 答:(1)交互性;(2)无缝;(3)动态载负量调整(4)多维化;(5)信息丰富;(6)共享性(7)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4. 简述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答:(1)地图学已跨界于几个科学部门 (2)横断科学为地图制图学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地图制图学在生产、研究与应用上的计量化 (4)计算机技术拓宽了地图制图学的领域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地图分幅:指用图廓线分割制图区域,其图廓圈定的范围成为单独图幅。

地图学概论期末复习

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地图的概念:地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缩小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地图的是个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2.科学的地图概括(地图综合)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符号系统) 4.地理信息的载体(可记载性)。(原题) 3、现代地图的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 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4、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要素。(数量、质量、时间、空间。)(原题) 5、地图的基本功能:1、地图的模拟功能2、地图的信息负载与传输功能3、地图的认知功能。 第二章 1、数学法则:数学法则由投影、比例尺、坐标系统构成。(原题) 2、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3、比例尺的作用:1、决定着地图图形的大小2、决定着地图的测制精度3、决定着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4、★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就是研究把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 地图投影的变形有:1、长度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变形4、形状变形(原题)(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方位投影,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5、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制图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原题) 6、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性质:(经纬线怎么变形?)长度变形是必然存在的! 1:100万用等角割圆锥投影 第三章 1、普通地图的概念: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全面、综合地反映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的普遍特征的地图。(地图比例尺大小的区别方法) 2、★图幅号的计算:例1、已知经纬度坐标,求坐在新图幅号。 例2、已知新图幅号,求图幅西南角经纬度。(1:5万或1:10万) 第四章 1、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1、个体符号法 2、线状符号法 3、范围法 4、质底法 5、量底法 6、等值线法 7、点值法 8、运动符号法 9、定位统计图表法 10、分区统计图表法 11、分级统计图法 12、格网法(原题) 第五章 1、地图概括(传统)的概念:地图概括是根据地图比例尺、地图的用途和制图区域的特点,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吧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1、地图比例尺 2、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4、组图数据(资料)的质量 5、符号图形的图解限度

地图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测制地图的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作用:1.经济建设2.科学研究3.国防建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6、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 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图 3.按区域分类 包括多个层次:——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国家图以及下属的行政区区域地图; ——局部区域图:海洋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 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 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7.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出版使用方式、按感受方式、按历史年代 7、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 1.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 内容: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2)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3)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图式。 2.地形图的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3.分带和地图投影 分带: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地图投影: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4.平面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直角坐标网 1.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 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都是正值。规定凡横坐标值均加500千米即等于将纵坐标轴向西移500千米,横坐标从此起算则均为正值。 2.直角坐标网的构成 以公里为单位,按相等间距,作平行于纵、横轴的若干直线,便构成了图面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又叫方里网。 3.坐标的注记 纵坐标注记在东西内外图廓间,由南向北增加(四位数);横坐标注记在南北内外图廓间,由西向东增加。近地图四角注有全部坐标数。横坐标前两位为带号,其余只注最后两位公里数。 5.地形图分幅编号的方法: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 6.方位角和偏角的概念 三种方位角 1.真方位角:从真子午线北段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真方位角。 2.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磁方位角。

地图学复习重点(1—7章)

地图学复习材料 (1—7章) 第一章导论 1、地图的基本特征(四大法则) 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 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的类型 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a、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 b、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按其他指标的分类 教材P8页(了解,会举例子) 5、信息时代的地图进展 陈述彭―――“地球功能漂移”学说 内容:到了20世纪末叶,我国的地图信息以海量迅速增长,地图数据库不断扩充,遥感数据也源源供应,促使地图的功能发生变化,“地图从最初的信息获取功能逐步推移到信息储存的功能,进化到信息探索功能,移向分析、模拟、设计预测的功能”,地图功能的重点实施时代的漂移。 (结合教材P20页图1-13) 6、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扩展题:简述现代地图的成图方法。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1、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地球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

2、理想的水准面,是一个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变化,处于流体平 衡状态的静止海平面,它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曲线,即大地水准面。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是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称大地体,即地球物理表面。 3、人们瞎想,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 体,即旋转椭球体,或称地球椭球体。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个可以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述的曲面,即地球数学表面。 地球椭球体的参数包括长半轴(a)、短半轴(b)、扁率(f=a-b/a)。 4、19世纪以来,各国学者推求了多个参考椭球体参数。我国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1940年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参数,1980年西安坐标系采用1975年IGUU(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椭球体参数,而全球定位系统则采用WGS -84(世界大地坐标系统,G873)椭球体参数。(参考教材P36页表2-1) 5、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6、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7、我国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选用了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IUGG) 8、大地控制网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9、我国利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记录,确定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基准面,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称为“1956国家高程基准”。1988年1月1日国家正式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0、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就是地球体的数学模型。 11、其实,经过投影后并不能保持平面与球面之间在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等方面完全不变。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地图投影的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12、地图投影的分类 几何投影: 1)方位投影 2)圆柱投影 3)圆锥投影 13、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适用范围为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图) 条件: 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2)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 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14、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 条件: 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2)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