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诊断问答

实验诊断问答

实验诊断问答
实验诊断问答

实验诊断学

问答题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及妊娠中晚期。

2)病理性减少:各种贫血。

3)生成减少:造血干细胞或红系祖细胞增殖或分化异常:e.g.再障

DNA合成障碍:e.g.巨幼贫

Hb合成障碍:e.g.缺铁贫

红细胞生成调节异常:e.g.低氧亲和力血红蛋白病

不能分类或多种机制:e.g.慢性疾病性贫血、营养缺乏性贫血

4)破坏增多:红细胞内在异常:遗传性:膜缺陷:e.g.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酶缺陷:e.g.G-GPD缺陷

珠蛋白生成异常:e.g.镰刀细胞贫血

获得性:e.g.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外在异常:免疫性:e.g.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机械性:e.g.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化学与物理因素:e.g.苯中毒及大面积烧伤

感染和生物因素:e.g.疟疾、蛇毒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e.g.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丢失:e.g.急性失血性贫血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血红蛋白RBC

成年男性:120~160g/L 4.0~5.5×1012/L

成年女性:110~150g/L 3.5~5.0×1012/L

新生儿:170~200g/L 6.0~7.0×1012/L

2.白细胞计数与分类的临床意义?

计数: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临床意义:升高,>10×109/L;减少,<4×109/L。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WBC的变化。

中性粒细胞增多:感染急性;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RBC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病嗜酸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皮肤病:湿疹;血液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上皮系肿瘤——e.g.肺癌;某些传染病:猩红热;其它: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嗜酸粒细胞减少: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损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过敏性肠炎、药物、食物;血液病:慢粒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转移癌;其它:糖尿病、传染病、水痘

嗜碱粒细胞减少:无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及排斥反应;再障贫血: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

淋巴细胞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放射性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

异型淋巴细胞:感染性:①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病毒性疾病导致异型淋巴细胞,尤其为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

②疾病恢复后在外周血中持续数周、数月才消失

③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或原虫感染以及某些细菌性感染

药物过敏

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

其它: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

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单核细胞减少:无意义

3.如何鉴定ABO血型?

进行ABO血型鉴定时,采用标准的抗A及抗B血清以鉴定被检红细胞上的抗原,同时用标准的A型及B 型红细胞鉴定被见者血清的抗体。

标准血清+被检者RBC(抗原)标准红细胞+被检血清(抗体)抗A血清抗B血清O型血清A型RBC B型RBC O型RBC

+-+-+-

-+++--

+++---

---++-

4.为什么要作交叉配血?

进一步验证供者与受者的ABO血型鉴定是否正确以避免血型鉴定错误导致输血后严重溶血反应,为避免输血反应必须坚持同型输血,而交叉配血则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关键措施,此外也可检出ABO血型系统的不规则凝集素以及发现ABO系统以外的其它血型抗体。

5.止血与凝血机制?

一、血管壁的作用:最快的止血反应来自于血管收缩,当血管受损时,血管平滑肌通过交感神经的轴突反射使血管收缩,致使受损血管的伤口缩小,血流缓慢油力鱼血小板在受损的局部粘附、聚集。

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NWF使血小板粘附于暴露的血管内皮细胞下胶原血小板释放的THA2、5-HT、内皮细胞产生的内皮素使血管收缩。

二、血小板作用: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膜糖蛋白经NWF介导迅速粘附于暴露的胶原组织激活血小板的一相聚集,被激活的血小板释放5-HT和ADP进一步加速血小板的聚集变性造成形成白色血栓,构成初期止血屏障。

三、凝血因子的作用:第一期为血液凝血活酶形成期;第二期为凝血酶形成期;第三期为纤维蛋白形成期。

启动内源与外源凝血途径共同凝血途径,即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血酶,后者再激活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完成整个血液凝固过程。

6.血小板计数增高和减低的临床意义?

参考值(100~300)×109/L

①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贫血、放射损伤、急性白血病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恶性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DIC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

②血小板减少:>400×109/L:原发增多:真性RBC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

7.检查内源、外源凝血途径的筛选试验各是哪一项试验,其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内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参考值:32~43s,延长10s以上视为异常

临床意义:目前推荐应用的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又是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同CT但较CT更敏感(凝血时间)

延长:见于VIII、IX、XI明显减少,e.g.血友病A、血友病B、重症肝病、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纤溶活性亢进

缩短:血液高凝疾病、血栓性疾病

外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11~13s,超过对照值3s以上视为异常

临床意义:P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II、V、VII、X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见于V 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

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e.g.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8.尿液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量:尿量增多(24人超过1500ml):(1)暂时性多尿(水摄入过多,应用

利尿药)

(2)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溶质性利尿,ADH下降

(3)肾脏疾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衰早期、急性肾衰多尿期

尿量减少(400ml/24人):(1)肾前性少尿,休克、心力衰竭、脱水

(2)肾性少尿,各种肾脏实质改变引起少尿

(3)肾后性少尿,结石、尿路狭窄、肿瘤压

外观:(1)血尿(镜下血尿,肉眼白尿):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结核、外

见于血液疾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红蛋白尿(浓茶色):见于严重的血管内凝血,e.g.溶贫、血型不合

的输血反应

(3)肌红蛋白尿:见于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

(4)胆红素尿(豆油样):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5)脓尿菌尿: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

(6)乳糜尿:见于丝虫病及肾周围淋巴管阻塞

(7)脂肪尿:见于脂肪挤压伤、骨折和肾病综合征

气味:(1)新鲜尿氨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

(2)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3)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鼠臭:苯丙酮尿症

pH:升高: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降低:酸中毒:高热、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口服NH4Cl及Vc

反常性酸性尿

比重:升高: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尿崩症

化学检测:

尿蛋白:生理性蛋白尿:泌尿无器质病变,暂时出现蛋白质

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

病理性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受损及电荷屏障受

损,常见于肾小球审验、肾病综合征

(2)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中毒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

质的重吸收减弱,见于肾盂肾炎、间质

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见于肾小球

肾炎后期、糖尿病、SLE

(4)漏出性蛋白尿: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质

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见于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见于溶贫和挤压综合征

②凝溶蛋白,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

(5)组织性蛋白尿:肾组织被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多为低分子量蛋白尿

(6)假性蛋白尿:尿中混有大量血脓、粘液等成分导致蛋

白质定性阳性

尿糖:(1)血糖增高型糖尿:①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使组织利用葡萄糖降低,导致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最后造成糖尿

②继发高血糖性糖尿: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

③其它:肝硬化、胰腺炎、胰腺癌

(2)血糖正常性糖尿:肾小管病变导致Glc重吸收能力降低,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

(3)暂时性糖尿:①生理性:大量进食糖类或静脉大量注射Glc

②应激性: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

(4)其它糖尿:乳糖、半乳糖、果糖,见于进食过多或体内失调

(5)假性糖尿:尿中还原物质:Vc、尿酸、葡萄糖醛酸

随尿液排出的药物:异烟肼

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糖分解代谢不足时,脂肪分解活跃但氧化不完全可产生大量酮体,从尿中排出生成酮尿。

见于:①糖尿病性酮尿:酮症酸中毒,酮尿是糖尿病性昏迷的前期指标

②非糖尿病性酮尿: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肝硬化

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尿胆红素增加: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

门脉周围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的胆汁淤积

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尿胆原增加:肝细胞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尿胆原减少:阻塞性黄疸

9.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常见的寄生虫卵原虫有哪些?

一般性状检查:

(1)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痔疮等

(2)柏油样便:①稀薄、粘稠、漆黑、发亮的黑粪,见于消化道出血

②服用活性炭、铋剂之后排出黑便,但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

③食用过多动物血、肝或口服铁剂可使粪便呈黑色,隐血试验亦可阳性

(3)白陶土样便:胆管阻塞

(4)脓性及脓血便:肠道下段病变,e.g.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

肠癌

(5)米泔样便: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

(6)粘液便:小肠炎症:粘液均匀地混在粪中

大肠病变:粘液不易与粪便混合

来自直肠的粘液在粪便表面

单纯粘液便:见于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

(7)稀糊状或水样便:①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②小儿肠炎时粪便呈绿色稀糊状

③假膜性肠炎(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

④AIDS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大量稀水样便)

⑤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洗肉水样便)

⑥出血性坏死肠炎(红豆汤样便)

(8)细条样便: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9)乳凝块:(蛋花汤样便)见于婴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

寄生虫和寄生虫卵:⑴肠道寄生虫病:主要包括阿米巴、鞭毛虫、孢子虫、纤毛虫

⑵蠕虫:吸虫、绦虫、线虫等成虫虫体及虫卵

10.粪便隐血试验的标本要求、干扰因素和临床意义?

粪便隐血检测病人应素食3天并禁服铁剂及Vc,否则易出现假阳性。标本采集通常采用自然排出的粪便。

(1)用干燥、洁净盛器留取新鲜标本,不得混有尿液或其他物质,如作细菌学检查应将标本盛于加盖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

(2)粪便标本有脓血时,应当挑取脓血及粘液部分涂片检查,外观无异常的粪便要多点取样检查

临床意义: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消化性溃疡,阳性率为40%~70%,为间隙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性阳性

急性胃黏膜病变、肠结核、克罗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及流行性出血热等,常为阳性11.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有哪些?

GFR: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

肾清除率:双肾于单位时间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全部加以清除

⑴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吸收、不分泌,e.g.菊粉,完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⑵全部由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很少被肾小管排泌,如肌酐,可基本代表GFR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在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临床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应结合临床进行肾代替治疗

血清肌酐测定:

机体每20g肌肉每天代谢产生1mg肌酐,每天肌酐生成量相当恒定

血中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且排泌量较少

在外源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

当肾实质损害,GFR降到临界点后,血肌酐浓度就明显上升,血肌酐浓度为

GFR受损的标志

临床意义:

(1)血肌酐增高:急性肾衰

慢性肾衰,血肌酐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

(2)鉴定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

(3)器质性肾衰,BUN与Cr同时增高

(4)肾前性少尿,肾外因素所致氮质血症,BUN可较快上升,但血Cr不相应上升

血尿素氮测定:

尿素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正常情况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有少量排泌,当肾实质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血浓度上升

血中尿素氮增加:(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原发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肿瘤

急性肾衰、肾功能轻度受损、BUN

可无变化

GFR下降至50%,BUN升高——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

慢性肾衰、尿毒症,增高程度一般与病情一致

(2)肾前性少尿:严重脱水、大量腹腔积液,少尿,肌酐升高不明显

BUN/Cr>10:1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

(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e.g.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甲亢

12.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的区别?

肾小球性: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涌入原尿,超过肾小管的重

吸收能力,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性: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13.I型和II型肾小管酸中毒的主要特点?

I型是由于远端肾小管功能缺陷,不能在肾小管腔内液与管外周液之间建立起有效的pH梯度,因而排泌氢离子及生成铵减少,使氢离子滞留在体内引起酸中毒,故称为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多由于先天性肾小管功能异常或是继发的肾实质炎症或药物、毒物损害所致

II型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的功能降低,致使由肾小球滤出的碳酸氢盐不能重吸收,导致近端肾小管排氢减少,大量碳酸氢钠排向远端肾小管,钠与氢不能充分交换,致使尿液不能酸化,而产生酸中毒,多为遗传性因素。

14.什么是内生肌酐清除率及其临床意义?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在成人体内含肌酐约100g,其中98%存在于肌肉内,每天约更新2%,肌酸在磷酸激酶作用下,形成带有高能键的磷酸肌酸,为肌肉收缩时的能量来源和储备形式,磷酸肌酸释放出能量再经脱水而变为肌酐,由肾排出,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外源性两种,如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血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大部分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很少,故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在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Ccr

(1)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GFR下降至50%,Ccr测定值可低至50ml/min

(2)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

(3)指导治疗

15.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6.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临床意义?

(1)肝脏疾病:急性及轻症肝炎时,电泳结果多无异常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α1、α2、β蛋白有减少倾向,γ球蛋白增加,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失代偿的肝硬化增加尤为显著

(2)M蛋白血症: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白蛋白浓度降低,单克隆γ球蛋白

明显升高,亦有β球蛋白升高,偶有α球蛋白升高,大部分病人在γ区带、β区带或β区带与γ区带之间可见结构均一、基底窄、峰高尖的M蛋白

(3)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由于血脂增高,可致α2及β球蛋白增高,清蛋白及

γ球蛋白降低

(4)其它:结缔组织病伴有多克隆γ球蛋白增高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γ球蛋白降低

蛋白丢失性肠病表现为清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α2球蛋白则增高

17.肝血清酶学检查的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1)血清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AST是升高,ALT/AST>1

病毒感染后1~2周达高峰

3~5周逐渐下降,ALT/AST比值逐渐恢复正常

急性重症肝炎恢复期,e.g.转氨酶不能恢复正常或再上升,提示转为慢性

急性重症肝炎,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L升高显著,如症状恶化,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2)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ALT/AST>1

AST升高,即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

3)非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药物性):ALT/AST<1

4)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

终末期活性正常或降低

5)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通常正常或轻度上升

6)其它疾病:肺梗死、肾梗死、胰梗死、休克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转氨酶轻度上升

(2)碱性磷酸酶:

临床意义:

1)肝胆系统疾病: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e.g.胰头癌、胆结石引起的胆

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内胆汁淤积——ALP明显升高(与血清胆红素升高平行)

累及肝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e.g.肝炎、肝硬化——ALP轻度升高

2)黄疸的鉴别诊断

3)骨髓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

血清ALP升高

4)生长中儿童、妊娠中晚期血清ALP生理性增高

(3)γ-谷氨酰转移酶:

临床意义:

1)胆道阻塞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等所致的慢性胆汁淤积

肝癌时,GGT明显升高,GGT、ALP、5’-NT、LAP及血清胆红素平行增加

2)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时,GGT中等程度升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

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3)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ALT、AST轻

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后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

4)其它: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GGT亦可轻度

增高

18.黄疸的分类及其鉴别诊断?

(1)胆汁淤积性黄疸:ALP和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轻度升高

(2)肝细胞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中度增加,转氨酶活性很高,ALP正

常或稍高

(3)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肝癌):ALP明显增高,ALT无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正

19.简述酸碱平衡各参数的意义及判断酸碱平衡的意义?

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指物理溶解在动脉血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引力

有三种形式:物理溶解、化学结合和水合形成碳酸

意义:

(1)判断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

PaCO2>45mmHg,提示呼吸性酸中毒,PaCO2升高可由通气量不足引起——慢阻肺、哮喘、呼吸肌麻痹等PaCO2<35mmHg,提示呼吸性碱中毒,PaCO2降低可由通气量过多所致——各种原因所致的通气增加(2)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调的代偿反应:

代谢性酸中毒经肺代偿PaCO2降低

代谢性碱中毒经肺代偿PaCO2升高

pH:表示体液H+的浓度指标

意义:判断酸碱失调中机体代偿程度的重要指标

pH<7.45——失代偿性酸中毒

pH>7.45——失代偿性碱中毒

pH正常:无酸碱失衡

代偿性酸碱失衡

混合性酸碱失衡

pH值无法区别代谢性与呼吸性的酸碱失衡

SB:38℃,血红蛋白完全饱和,经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后标准状态下所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离子浓度

意义:准确反应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SB不受呼吸影响

AB:在实际PaCO2和血氧饱和度的条件下所测得的碳酸氢离子的量

AB反映酸碱平衡中的代谢性因素

AB受呼吸因素的影响

AB升高,见于代谢性碱中毒,亦可见于呼吸性酸中毒经肾脏代偿时的反映

AB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亦可见于呼吸性碱中毒经肾脏代偿时的结果

呼吸性酸中毒:AB>SB 呼吸性碱中毒:AB<SB

BB: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包括碳酸氢离子、Hb-、Pr-、HPO42-,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意义:反映机体对酸碱平衡失调时总的缓冲能力不受呼吸CO2的改变

BB减少,代谢性酸中毒;BB增加,代谢性碱中毒

BE:38℃,血红蛋白完全饱和,经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后的标准状态下,将血液标本滴定至pH=7.40所需酸或碱的量,表示全血或血浆中碱储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加酸表示碱剩余,BE为正值;需加碱表明血中碱确实,BE为负值

意义:只反映代谢性因素指标

血浆CO2含量:指血浆中结合的和物理溶解的CO2总含量

意义:因受呼吸影响,故在判断混合性酸碱失调时,应用受到限制

AG: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的差值,AG=Na+-(HCO3-+Cl-)

意义:高AG代谢性酸中毒以差生过多酸为特征——乳酸酸中毒、尿毒症、酮症酸

中毒

正常AG代谢性酸中毒——HCO3-减少(腹泻)、酸排泄衰竭(肾小管酸中毒)、过多使用含氯的酸(盐酸精氨酸)

判断三重酸碱失衡中AG增大的代谢性酸中毒

20.简述测定血钾的临床意义?(即高、低钾血症比较)

血钾增高:(1)摄入过多:高钾饮食、静脉输注大量钾盐

(2)排出减少:急性肾衰少尿期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长期使用潴钾利尿剂

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泌钾障碍(SLE)

(3)细胞内钾外移增多:组织损伤和血细胞破坏

缺氧或酸中毒

药物作用使细胞内钾外移

家族性高钾性麻痹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使细胞内脱水,导致细胞内钾外

移增多

血钾降低:(1)摄入不足:1)长期低钾饮食、禁食、厌食

2)饥饿、营养不良、吸收障碍

(2)丢失过多:1)频繁呕吐、长期腹泻、胃肠引流

2)肾衰多尿期、肾小管性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亢

进、醛固酮增多症

3)利用排钾利尿剂,e.g.速尿

(3)分布异常:1)细胞外钾内移,见于应用大量胰岛素、低钾性周期麻痹、碱中毒

2)细胞外液稀释,见于心功能不全、肾性水肿

21.常用脂蛋白测定的项目有哪些?

脂蛋白是血脂在血液中存在、转运及代谢的形式,检查脂蛋白不仅可以了解血脂的质与量,也能对其生理

功能进行分析

CM测定、HDL测定、LDL测定、脂蛋白a

22.肌酸激酶等在诊断心肌梗死有何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AMI):AMI时CK水平在发病3~8h即明显升高,峰值在10~36h,3~4天恢复正常。如在AMI病程中CK再次升高,提示心肌再次梗死。CK为早期诊断AMI的灵敏指标之一。发病8h内CK不增高,不可轻易排除AMI,应动态观察。发病24h的CK检测价值最大,CK应达峰值,如CK小于参考值上限则排除AMI。但应除外CK基础值极低的病人和心肌梗死范围小及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等,此时即使心肌梗死,CK也可正常。

23.叙述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AFP甲胎蛋白

临床意义: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AFP增高

生殖腺胚胎肿瘤(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时,

AFP也升高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AFP有不同程度升高

妊娠3~4个月,孕妇AFP开始升高

7~8个月,达到高峰,以后下降

CEA癌胚抗原

临床意义:CEA明显增高,见于90%的胰腺癌、74%的结肠癌、60%的乳腺癌

动态观察一般病情好转时,CEA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

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CEA轻度升高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临床意义:前列腺癌60%~90%,PSA水平明显升高

良性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或急性前列腺炎,14%PSA水平升高

CA125癌抗原125测定(糖脂)

临床意义: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60%~90%

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胆道癌、肝癌、胃癌、结肠癌肺癌等也有

一定的阳性反应

良性卵巢瘤、子宫肌瘤,CA125明显升高

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CA125明显升高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

临床意义:小细胞性肺癌,NSE水平高出其它类型肺癌5~10倍(80%~90%),

其他组织型肺癌仅10%20%的病人NSE升高

NSE是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其灵敏度可达90%以上,发病时NSE水平明显升高

正常RBC中存在NSE,标本溶血影响结果

24.叙述肿瘤标志物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原理?

25.叙述HLA检测方法的原理?

编码各种HLA抗原表型的等位基因均可用相应的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出的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将扩增的产物再用多种内切酶消化切割成不同大小片段,直接在凝胶电泳上分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链反应

将扩增产物在不含变性剂的中性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时,分析单链DNA。因碱基顺序不同所形成的不同构象和不同电泳迁移率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将扩增产物用标记的人工合成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分析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

HLA-D抗原测定:

将已知型别的HLA-D纯分子分型细胞经过适当的处理,e.g.放射线照射,使其失去免疫应答能力,但仍保持刺激能力和受检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当受检细胞受到刺激后不发生增殖反应,说明它具有和纯

分子分型细胞相同的HLA-D抗原

26.叙述各种常用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的血清和关节液内,它有IgM型,也有IgG、IgA、IgD和IgE

临床意义:类风湿性疾病,RF阳性率高达70%~90%

IgG型与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外症状有关

IgM与IgA的效价与病情有关,与骨质破坏有关

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SLE,

也见RF阳性

某些感染性疾病,E.G.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节病——阳性反应

抗核抗体:指抗细胞核成分DNP、DNA、ENA和RNA的自身抗体

性质为IgG也有IgM、IgA,无器官和种族的特异性

ANA阳性,多见于未治疗的SLE,阳性率高达80%~100%

活动期SLE几乎100%阳性

可见于药物性狼疮10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00%

全身性硬皮病85%~95%、多发性肌炎30%~9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

抗DNA抗体测定:分为抗双链DNA抗体和抗Z-DNA抗体的靶抗原是细胞核中

DNA双螺旋结构

抗ds-DNA阳性,见于活动期SLE,阳性率70%~90%,其它风湿病,ds-DNA阳性

抗ss-DNA抗体阳性,见于SLE(70%~95%),尤其是合并有狼疮性肾炎,还可见于一些重叠结缔组织病、药物柔道的狼疮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抗线粒体抗体:

许多肝脏疾病时可检出AMA,其阳性率在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无症状

者为90.5%,有症状者为92.5%

慢性活动性肝炎可高达90%以上

胆总管阻塞和肝外胆管阻塞为阳性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

抗TG阳性见于90%~95%的桥本甲状腺炎

52%~58%的甲亢

35%的甲状腺癌

重症肌无力、肝脏病、风湿性血管病、糖尿病——阳性

40岁以上妇女检出率可达18%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测定:

抗TM阳性检出率,桥本甲状腺炎为50%~100%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88.9%

甲状腺肿瘤13.1%

亚急性甲状腺炎17.2%~25%

SLE15.4%~44.7%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

AchRA对这段重症肌无力有意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大约90%患者为

阳性,作为重症肌无力疗效观察的指标

抗平滑肌抗体测定:

狼疮性肝炎患者,阳性率高达80%

急性肝炎,阳性率达70%

发病一周时出现,3月后消失

27.Western blotting测定原理及其在ENA抗体谱测定中的意义?

28.叙述ANA测定方法、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免疫荧光法,以鼠肝细胞核作抗原时,该抗体可与之结合,再加入荧光标记抗人Ig后,胞核区发出黄绿色荧光而胞浆区不发荧光。

29.诊断SLE的指标有哪些?

ANA——未治疗的SLE,阳性率达80%~100%、>95%

抗ds-DNA抗体阳性,见于活动期SLE,50%~80%

抗ss-DNA抗体阳性,见于SLE,尤其是合并有狼疮性肾炎

抗DNP抗体,70%;抗ss-A(Ro)抗体,30%~40%

抗组蛋白抗体,25%~60%;抗ss-B(La)抗体,0%~15%

抗Sm抗体,25%~40%

抗RNP抗体,26%~45%

30.叙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测定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IgG为人体含量最大和最主要Ig

它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都有抗体活性,也是惟一能既通过胎盘的Ig,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使新生儿获得免疫抗体

Ig升高:(1)多克隆性增高:IgG、IgA、IgM均增高,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

性肝病、肺结核、链球菌幡然以及SLE、类风湿关节炎

(2)单克隆性增高: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e.g.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

(MMI)

Ig降低:见于各种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

补体C3检测:

肝脏合成的β2-球蛋白(α、β)

C3在补体系统各成分中含量最多,是传统途径和旁路途径被激活的关键物质

C3升高:见于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肿瘤、排异反应

C3降低:见于大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狼疮性肾炎患者

见于活动性SLE和类风湿关节炎

31.以一种感染性疾病为例,阐述病原学实验诊断意义、方法和基本原则。举例说明检测项目在感染性疾病诊断时的选择和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一般用齐尼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被染成红色,而非抗酸菌及背景则被染成蓝色

结核分枝杆菌的初代分离培养应使用选择和非选择培养基

罗氏固体培养基内含有马铃薯、卵黄、甘油、天门冬素、无机盐及抑制杂菌生长的孔雀绿等物质

接种少量结核病人的样本后,培养3~6周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为乳白色或米黄色,不透明,表面粗糙呈颗粒、结节或菜花状

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宜酸碱度为pH6.5~pH6.8。结核杆菌抵抗力强,在干燥的痰中可长期存活,常用NaOH处理标本以杀死杂菌和消化标本中的粘稠物质

加入孔雀绿抑制杂菌生长,对乙醇、温热及紫外线抵抗力弱,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等抗结核药敏感,但长期服用易耐药

32.以一种细菌耐药株为例,介绍细菌耐药性检测的常用方法和临床意义?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筛选测定,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目前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具有多重耐药性,即对全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

此类葡萄球菌的早期检出和确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方法:用添加有4%NaCl和6μg苯唑亲霉素1ml培养基的M-H琼脂进行筛选测定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接种有测试菌的M-H琼脂平板上置35℃孵育16~18小时。用游标卡尺量取纸片周围透明抑菌圈的直径,参照NCCLS判读结果,按敏感、中度敏感、耐药报告

用1μl接种环接种或棉试纸点种,接种菌量为104CFU/点

35℃孵育24小时,有菌落生长者即MRS,同时以标准菌株金葡菌A TCC29213、金葡菌A TCC38591以及

已知为阳性的MRS菌株作质控菌株

一、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可取新鲜谈也、支气管灌流液等

二、直接涂片镜检

齐尼抗酸染色——找到抗酸阳性菌即可初步诊断

为提高镜检敏感性也可用??腰荧光素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抗酸性细菌呈现金黄色荧光

三、浓缩集菌

痰、支气管灌流液等活染标本需经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液化并经4%NaOH处理15分钟,以去除杂菌,处理后的材料经酸中和后再离心沉淀

沉淀物用作涂片染色镜检

四、分离培养和鉴定

经集菌的材料直接接种于罗氏培养基(肉汤培养基最为敏感)

置于37℃、5%~10%CO2条件下培养

用分子探针法进行鉴别

五、耐药性检测和监测

标准放射性肉汤培养基技术常用于检测一??药物的敏感性

六、L型检出

L型可存在于血细胞内或黏附于细胞表面——患者往往血流加快,用低渗盐水溶血后,立即接种高渗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基,能提高培养阳性率

或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参考题 (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载体 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其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刘鹗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位研究甲骨文学者的合称。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王子展教授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提出“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后为学界广泛接受。 金石:金,指青铜器。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有吕大临《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熹平石经:著名石刻文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书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书的标准本颁行天下。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将竹剖开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多以帛或丝连缀。简牍出现于殷商,主要使用于战国至汉、晋时期。东晋以后,基本为纸张取代。 汗青:制作竹简的工艺。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孔壁书:西汉景帝末年拆毁孔子旧宅发现的一批逃避秦火的古文经典竹简书。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史称“孔壁书”。 汲冢书:西晋太康年间,河南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凡书75篇,10万余言。史称“汲冢书”。后整理得《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 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积聚与散佚 汲古阁:明末常熟人毛晋私家藏书阁,藏书达48000册,多宋元善本。毛氏既藏书又刻书,汲古阁刻书为古今私家刻书之冠,刻有《十七史》、《十三经》、《六十种曲》等。

实验诊断简答题

六号楼509宿舍打,2010级临床五班 1.实验诊断的基本概念? 答: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估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包括实验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 2.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诊断灵敏度:指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诊断灵敏度的数学式为所有非病人中获得真阳性结果的百分数 诊断特异性:指检验莫项目确定无某种疾病的能力,他的数学式为所有病人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 诊断确认度 连续定量数据分析 3.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个体进行莫项目检测所得的值。所有抽样组测得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医学决定水平: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制,通过观察测定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 危急值: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医生要紧急处理。 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答:(1)相对性增多:因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2)绝对性增多:临床上称红细胞增多症,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 A: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1.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生理性为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常见肺源性心脏病等;2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与某些肿瘤和肾脏疾病有关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5.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应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1)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色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某些血红蛋白病。(2)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这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球形细胞也呈高色素性、 (3)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色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常见。 6.简述红细胞中常见的异常结构及临床意义 答:(1)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物质,是核糖体。多见于铅中毒,也可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的其他贫血。 (2)染色质小体: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核残余物质,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红白血病及其他增生性环 (3)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内细淡紫红色环形,提示严重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铅中毒及白血病等 (4)有核红细胞:成人出现均属病理现象主要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红白血病、髓外造血7.贫血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常规检测(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网织红细胞检测和红细胞沉降率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呈深蓝或浅蓝网织状。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性贫血、急性失血;网织红细胞减少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850152

1. 问诊:即病史采集,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土座征丄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3. 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以及持续时间。 4. 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5. 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 口^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 7.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 - 40乜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 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无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无,但都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以 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波状热。 10. 水肿:人体蛆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绢织肿胀称为水肿。 11. 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12. 牵涉病: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13. 发纹:又称紫紺,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4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 现发紺,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5.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 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 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 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7.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18. 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 19. 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 20. 少尿: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暈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 21. 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 22. 尿三杯试验:患者_次排尿,将最初10 ~ 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 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若第一杯尿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胱或后 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尿三杯试验。 23. 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 24. 晕厥: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 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 25. 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 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26. 抽擂: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高考化学:丢分严重的实验简答题总结

高考化学:丢分严重的实验简答题总结 本网站高考栏目为你整理了高考化学:丢分严重的实验简答题总结,希望对你化学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继续查看其他资讯。 高考化学:丢分严重的实验简答题总结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以试管为例) 答:(1)微热法:塞紧橡皮塞,将导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 导管末端回升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 过一段时间,两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 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2.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答: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 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 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3.化学实验中,过滤后如何洗涤沉淀?怎样检验沉淀是否洗涤 干净?(以BaCl2沉淀Na2SO4为例) 答: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待水滤出后,再加水洗涤,重复操作2-3次。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已洗涤干净。

4.(1)用图1(图一)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 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该喷泉的原理是______。 (2)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 答:(1)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 (2)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 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5.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什么? 答: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6.常用的试纸有哪些?应如何使用? 答:(1)试纸种类: ①石蕊试纸(红、蓝色):定性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pH试纸:定量(粗测)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③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 ④淀粉KI试纸:检验Cl2等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⑤醋酸铅试纸:检验H2S气体或其溶液。 (2)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②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 (3)注意事项: ①试纸不可伸人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学校答案学习资料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 学校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诊断学简答题

1、什么叫罗音?阐述干罗音产生的原因及其诊断意义? 答:罗音为伴随呼吸而出现的附加音响,干性罗音发生的原因:1、支气管狭窄,由于支气管粘膜炎症,支气管痉挛及支气管受压迫,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当空气通过狭窄处时产生一种狭窄音;2、另一方面是支气管内有粘稠液体存在,当空气通过含有粘稠分泌物的支气管时,气流可冲击粘稠丝条或薄膜引起震动而产生的音响。 2、临床建立诊断的步骤怎样进行?一个完整的诊断有哪些要求? 答:建立诊断通常按三个步骤进行,一调查病史,收集症状;二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三实施治疗,验证诊断。一个完整的诊断要求,确立要求病理变化的部位;判断组织,器官变化的性质,指出致病的原因阐明发病机理。 3、试鉴别一下症状 答:(1)捻发音和小水泡音 捻发音其发生时间在吸气顶点最清楚,音的性质为破裂声,其特点音短、细碎而断续,大小相等且均匀,对咳嗽的影响比较稳定。小水泡音其发生时间再吸气和呼气时均可听到,音的性质为水泡声。其特点音长、大小不一。常咳嗽而痰少,移位或消失。 (2)中枢性呕吐与外周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是由于毒物或毒素直接刺激延脑中的呕吐中枢而引起。外周性呕吐是由于延脑以外的其他器官受到刺激,反射性的引起呕吐中枢的兴奋而发生呕吐。 4、瘤胃检查可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可揭示何病理变化?这些病理变化可见何病?答:可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视诊左腹侧上方膨大凸出甚至高过脊中线,叩诊呈清音,触诊呈现紧张而有弹性,见于瘤胃胀气。如果左腹侧下方膨大,叩诊呈浊音,触诊瘤胃内容物有坚硬感,可见于瘤胃积食。听诊或触诊时发现瘤胃蠕动微弱,次数微小,持续时间仓促或蠕动完全消失,可见于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等前胃疾病,热性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如果瘤胃蠕动加强,次数频繁,持续时间延长,可见于瘤胃胀气初期、毒物中毒或给予瘤胃兴奋剂。 5、临床一般检查有哪些内容?有什么意义? 答:一般检查内容包括:体态检查;被毛和皮肤检查;可视粘膜检查;体表淋巴结和淋巴管检查;体温测定;脉搏检查和呼吸道检查。 通过一般检查,可以对疾病侵害的器官系统,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作出初步估计,为进一步经行系统检查建立诊断提供线索。 6、中枢性瘫痪和外周性瘫痪怎样区别? 答:中枢性瘫痪:瘫痪肌肉的紧张性增高,肌肉较坚实;受到刺激时可引起痉挛;肌肉不萎缩;肢体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被动运动有抵抗;腱反射亢进;皮肤反射减弱或消失。 外周性瘫痪:瘫痪肌肉的紧张性减低,软弱松弛;肌肉常出现萎缩;肢体活动范围增大,被动运动无抵抗,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7、鉴别一下症状:血尿与血红蛋白尿,中枢性瘫痪与末梢性瘫痪 答:㈠血尿是指尿液混有血液,此时尿混浊呈不透明的红色,放置或离心后有沉淀,镜检见有多量红细胞。血红蛋白尿是尿液中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此时尿液呈透明,均匀的红色,放置或离心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㈡中枢性瘫痪是由于脊髓腹角细胞以上至大脑皮层各部位的疾病所致,在临床上表现肌肉一般不萎缩;肢体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对外来力量的被动运动有抵抗;腱反射亢进;皮肤反射减弱或消失;范围广泛。外周性瘫痪时脊髓腹角细胞以下的脊髓神经疾患或神经核以下的外周神经疾患所致,在临床上表现肌肉的紧张性降低,软弱松弛,常出现萎缩;肢体的活动范围增大;对外来力量的被动运动无抵抗;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8、述病畜在患有支气管肺炎时,胸部叩诊和听诊能发生的变化,并逐一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四名词解释: 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录的关系是1对n。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示已分配。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续写,修 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 单位。 12.wait(s)原语 wait(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 = s – 1; If s < 0 then Begin Status(q) = blocked; Insert(WL, q); 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

化学实验探究题与简答题集锦

化学实验探究题与简答题集锦 1、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包括水、溶解于水中的多种化学元素和气体。在海水中迄今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达80多种。含量较高的元素除组成水的氢、氧元素外,还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 (1)以海水及其产品为原料可以生产许多化工产品,如氯化钠、氢气、氢氧化钠、氯气、钠、镁、食用加碘盐等。 ①请根据你学过的化学知识,按照纯净物、单质、混合物、化合物,将海水..、氢气..、氯.化钠..、氯气..、氢氧化钠....、钠.、镁.、食用加碘盐.....进行分类。(要求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层次分明) ②在氯化钠、氢气、镁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构成的是 ;由离子构成的是 。 (2)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号为Br ,根据中文名称猜测 溴应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填“左侧”、“右侧”或“中部”)。 (3)锶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见下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锶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为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 (4)海水也是未来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小明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准备与同 学们一起对其进行净化。请你参入他们的实验并回答 有关问题。 ①他们在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进行过滤,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 过滤需要的主要仪器和用品有 ; ②下列对过滤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 A .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 .过滤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 C .过滤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 D .过滤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饮用 ③证明过滤之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杂质的方法是 ; ④小明想把海水制成蒸馏水,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一般不用蒸馏水作为饮用水的理由是 。 (5)海水是一种溶液,其中溶剂是水,溶质有多种,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市场上销售的“海水精”是根据海水溶质的主要成分按比例混合而成,“海水精”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若用“海水精”配制一定量的人造海水,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配制步骤依次为 ; ②所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2、菠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小明同学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10g 新鲜菠菜,用小刀切成碎块,放在研钵中加入 10mL 丙酮(一种液体溶剂),研磨成浆状物。 ②将①中得到的浆状物进行过滤。 ③将②所得到的汁液,放在小烧杯中。 ④将一张滤纸条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烧杯中(如图甲所 示)。 3~5min 后可观察到液体沿滤纸上升,并分成明显的色带

《诊断学》简答题

六、简答题 1、问诊内容有哪些? 答: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九大项。 2、中心性紫绀与周围性紫绀如何鉴别? 答:中心性紫绀:为全身性,除四肢和颜面外,还累及粘膜和躯干的皮肤,紫绀部位皮肤温暖,局部虽经加温和按摩,紫绀仍不消退。 周围性紫绀:紫绀常出现于肢体的末梢部位和下垂部分,如肢端,耳垂与口唇,紫绀部位皮肤冰冷,按縻和加温紫绀的耳垂和肢端皮肤使之温暖,紫绀即消退。 3、现病史包括内容有那些? 答:1)起病情况2)患病时间3)主要症状特点4)病因与诱因5)病情发展与演变6)伴随症状7)诊治经过8)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4、如何鉴别血尿和血红蛋白尿? 答:血红蛋白尿由溶血引起,呈均匀一致暗红色或酱油色,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或偶有红细胞。而血尿则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混浊,震荡时呈云雾状,放置后可有少量红色沉淀,镜检可发现大量红细胞。 5、肾源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的鉴别 答:肾源性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常迅速,软而移动性大常伴随肾病病征,如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心源性水肿从下垂部位开始而延及全身,较缓慢,比较坚实,移动性小,常伴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颈静脉压曾高等。 6、请描述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答: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心绞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亦可放射至左颈部与面颊部,呈绞窄性并有重压窒息感,发作时间短暂,常在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时诱发,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酯可缓解。 7、简述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答:分为:1)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明显延长,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为大气道梗阻所致,常伴有干咳及高调气性喉鸣。 2)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为小气道梗阻所致,常伴有干啰音。3)混合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浅快,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病理性呼吸音。 七、论述 1、如何鉴别呕血与咯血? 鉴别要点 咯血呕血 常见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心脏病等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出血前症状胸闷、喉部痒感、咳嗽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咯出呕出 出血颜色鲜红暗红或褐色、少有鲜红 血内混合物泡沫和痰胃液、食物残渣 酸碱性碱性酸性 柏油样便一般无常有 出血后痰的性状痰中常带血无痰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重点

名词解释 1)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 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蛋白质变性。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连接方式 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核苷酸:核苷或脱氧核苷中的戊糖的羟基与磷酸脱水后形成磷脂键,构成核苷酸或脱氧 核苷酸。 4)DNA的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 5)维生素:一类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必需营养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 少,必须有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6)全酶: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组成,前者称为酶蛋白,后者称为辅助因子,酶蛋白和辅助 因子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 7)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其一级结构上可能相差甚远,但肽链经过盘绕、 折叠形成空间结构,这些基团可彼此靠近,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分子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转换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8)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剂(Ι)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分子竞争酶的活 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9)生物氧化:有机化合物在体内进行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 程称为生物氧化。 10)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T磷 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11)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 (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 12)呼吸链:物质代谢过程中脱下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 步传递,最终与氢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线粒体进行,与细胞呼吸有关,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13)无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又称糖酵解。 14)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15)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叫糖异生作用。 16)三羧酸循环:线在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过一系列 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这一循环反应过程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17)酮体:脂肪酸在肝细胞中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大部分缩合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 和酮体,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 18)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 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19)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 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 和比原来少2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20)血桨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 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 21)必需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这些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有

数字电路 实验简答题

1.如何通过示波器观察法确定触发器是上升沿触发还是下降沿触发? 答: 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同时在双踪示波器上显示,输出在输入的下降沿变化,就是下降沿触发,反之就是上升沿 2.用TTL与非门组成反相器时,其多余输入端应如何处理?用TTL或非门组成反相器时,其多余输入端应如何处理?答: 与非门的任意一个输入端是低电平,则其它的输入端无论怎样变化,输出永远是高电平,所以,与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必须要接高电平或电源正极,否则会阻断其它输入端的信号的。将或非门的多个输入端中的一个脚作输入,其余输入脚的都接低电平或电源负极,这样接法的输入输出也是一反向器. 3.在TTL与非门某输入端接10K电阻时相当于输入逻辑1还是逻辑0?如果接100欧姆时相当于输入逻辑1还是逻辑0? 答: 与非门输入端串接10K或100欧电阻只属于限流电阻,并不能代表高低电平信号。若输入的是高电平信号经10K或100欧电阻在与非门输入端时,输入逻辑为1;相反,若输入的是低电平信号经10K或100欧电阻在与非门输入端时,输入逻辑为0。 4.用示波器双通道观察某计数器的时钟信号与其某输出端信号的波形时,如何选择触发源才能使两波形都稳定?答: 以较低的频率信号作为触发源!在低频率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同时也很容易看到较高频率的另一个信号完整的一个周期以上的信号的情况。而反过来如果是以较高的频率信号作为触发源,那么由于周期短,需要数个周期才能容纳下低频信号的一个完整波形,所以就不易稳得下来。 5.用示波器测交流信号的幅度时,测的是什么?它与用万用表测的交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 测的是电压值最大值;示波器测量电压是测量的瞬间电压状态(的图形),因 此我们可以得到被测量量的多项参数,比如,频率、波形、峰值等等。而用万用表只能得到被测量电压的有效值根号2倍 6.0设用示波器测量V=10V的直流电平,问示波器Y通道的电压灵敏度能否选择1V/div?如果测量V=-3V,电压灵敏度为500mv/div,示波器显示的波形相对于0电平的位置将向什么方向变化,变几个格? 答: 不能选择1V/div,超过示波器的显示范围了; 7.555定时器试验中,第5管脚为什么要经一个电容接地?第4管脚为什么要接+5V? 答:5脚为电压控制端,在此端外加电压可以改变比较器的参考电压,不用时,经 0.01uF的电容接地,以防止引入干扰;4脚为复位端,输入负脉冲(或使其电压低于 0.7V)可使555定时器直接复位 8.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试验中,如何用示波器测量电容c上电压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此时,Y通道的输入耦合方式应如何选择? 答: 先接地,将波形调至中间后断开接地,用水平光标测量最大最小值;DC直流 9.在数字电路试验箱上,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测试与非门的好坏?

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2血液学检验: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3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4床边检测(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5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6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问答题: 1 实验诊断包括哪几方面? 答: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1.实验室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2.临床实验室以诊、防、治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学的分析。并提出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

3.实验室后包括系统性的审核、规范格式和解释、授权发布、结果的报告与传递和检验样品的储存。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实验室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试述实验诊断学的内容 答: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如下: 1.血液学检验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的常规检验。 3.生化学检验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和酸碱平衡的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 4.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 5.病原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 有关临床遗传学检查、临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未包括在本篇范围内。 3 血液学检验有哪些方面? 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

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仁济临床医学院03级2006.6.26 诊断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 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0.四对付鼻窦哪一对在体表不能进行检查: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 E.以上均不对 11.300-450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超过以下水平称颈静脉怒张:即锁骨上缘 至下颌骨距离的下: A.上1/3 B.中点 C.下1/3 D.下2/3 E.上2/3 12.奇脉检查阳性者是患者在吸气时桡动脉搏动呈下列改变: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世界近代史》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教皇子午线:1494 年经教皇仲裁,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出面调解,于1494年6月7日两画了一条线,线西归西班牙,东归葡萄牙,此即所谓“教皇子午线”。 这条由教皇作保规定的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开创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先河。(参课本P19)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表现在文学、艺术、教育、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思想内容,通常被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他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救出来。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封建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反对教会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教育;反对封建割据和外族入侵,主张中央集权和民族独立。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界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3.薄伽丘: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一译卜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 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提倡个性解放,歌颂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创作了西欧

文学史上第一部心理小说《菲亚美达》;其与但丁、彼特拉克合称“文学三杰”。 4.因信称义:是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核心。 他认为,基督徒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他们“因信称义”,不再受善功律的支配,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个人关系。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内容有:1.圣经乃唯一的、最高的成就。2.平信徒皆为祭司3.僧俗平等,恪守天职。 这一宗教伦理是对天主教会所宣扬的“行为称义”的否定,所蕴含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宗教情感的个人主义与文艺复兴中具有理性的个人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5.预定论: 由宗教改革家加尔文(1509——1564)提出,也成为加尔文派的奠基。 预定论认为神的旨意是绝对的,也是无条件的,一切有限的受造物联合起来也不能影响神的旨意,这旨意完全是神在永恒里安排的。神是万物的主宰,伟大而有能力,安排大自然的运行,支配人类的历史,任何细节都在他的掌管之下。其内容为将人分为“选民”和“弃民”。 预定论提出了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去发财致富。 6.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矛盾尖锐化而进行的具有明显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 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把自己装扮成“开明”的君主,高喊“开明”的口号,进行种种改革,如改革教会,兴办教育事业,编纂法典等 “开明专制”的时代是从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登基时开始的。他自称“国家的第一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实验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实验题归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简答题 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答:根是植物的茎向下或是在土中延伸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支持植物体,也有吸收、贮藏水分和养分的作用。许多植物的根,还是重要的中药材,比如人参等。 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 答:植物的茎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茎能从下往上将根吸收的水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往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开花植物一般要经历那些阶段? 答:开花植物一般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芽出土、长出花芽、开花、结果再形成种子的过程。 4、凤仙花的植株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凤仙花的植株由根、茎、叶、花和果实几部分组成的。 5、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些什么? 答: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6、种植凤仙花的活动就要开始了,播种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1)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2)学习凤仙花的栽培方法;(3)准备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 7、凤仙花的叶子在植株的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这样有什么好处? 答: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叶子接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8、绿色开花植物和凤仙花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答:(1)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2)能先后发育出根、茎、叶、花和种子;(3)经历发芽、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等过程。 二、实验题 1、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怎样证明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3.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2、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1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2号钟罩内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任选一个钟罩分析钟罩生物会出现的现象和原因。 答:(2号罩内的老鼠虽然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但没有氧气,不久就会死亡;三号罩因为有了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因此活的最长。) 3、种子萌发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过程?设计一个实验并进行研究。 提出的问题:种子的萌发经历了什么变化过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