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04.05心肺复苏一线药物

2013.04.05心肺复苏一线药物

2013.04.05心肺复苏一线药物
2013.04.05心肺复苏一线药物

科室讲座

时间:2013.04.05 地点:一附院ICU医生办公室

题目:心肺复苏一线药物主持人:罗晓明记录人:杨启纲

参加人员:所有科室人员及全体规陪学员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心肺复苏一线药物有哪些?

心肺复苏的研究过程中,复苏药物的选择一直是一个研究重点,从50年代末期到现在,心肺复苏的一线药物几经变换,始终未能确定出最佳的药物组合,不少药物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有的被淘汰,有的已不再作为首选药物0 70年代在我国盛行一时的“三联针”,虽然有的垲方至今尚在使用,但事实证明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素,既无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无肯定的疗效。还有的在心肺复苏早期盲目使用碳酸氢钠,也证明是弊多利少。异丙基肾上腺素由于在兴奋心肌的同时使外周血管扩张,导致心脑血供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则可使外周血管收缩,特别是肾动脉收缩i严重损害肾功能,并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现在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素已不再作为心肺复苏时的一线药物,“三联针”中只保留了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a受体,可兴奋窦房结使心脏复跳,兴奋心肌使细室颤转为粗室颤,同时升高动脉压,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故目前临床上根据心跳骤停的发生机制,多选用对窦房结有兴奋作用的阿托品和对缺血心肌的传导性有抑制作用的利多卡因或溴苄胺做为一线复苏药物。虽然这几种一线复苏药物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但复苏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所以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以发现更为有效的复苏药物,提高抢救成功率。

肾上腺素是怎样在心肺复苏中发挥作用的?

肾上腺素是最古老、最有效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儿茶酚胺类药物,兼有a及p受体的兴奋作用,但对a受体的作用要大干对I3受体的作用。其o!受体作用可使全身外周血管收缩(不包括冠状动脉及脑血管),进而增加主动脉舒张压,改善心肌及脑的血液灌注,促进自主心搏的恢复。肾上腺素的p受体作用,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因可增加心肌的耗氧量,故对心脏有害,但若自主心跳恢复,因其可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全身及脑的血液供应,故而也有益。另外,肾上腺素可以改变细室颤为粗室颤,有利于早期实施电除颤。使用肾上腺素还可防止或纠正由于长时间同步按压通气引起的动脉塌陷。肾上腺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跳骤停,仍为心肺复苏时的首选药物。使用剂量: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心肺复苏会议仍推荐使用0.1%肾上腺素0-5。1mg,经静脉或稀释后经气管内给药,肾上腺素作用时间短暂,无赦时5分钟可重复相同剂量。目前临床上亦有在心肺复苏时用大剂量肾上腺素

的,有关的报道也很多,但其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自主循环恢复后,为提高和维持动脉压和心输出量,最初可以用每分钟0. Oltig/kg体重的剂量持续静脉滴注,然后,根据病人的心率和血压进行调节。

几种常用心肺复苏药物说课材料

急救药物 急救药物较多,在临床上,常用的急救药物可归为六类: 第一类为心肺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洋地黄制剂、硝普钠、NaHCO2、利尿剂、阿拉明、阿托品、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第二类为脑复苏药纳络酮 第三类为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可拉明)洛贝林(山梗菜碱) 第四类为镇痛剂 第五类为镇静剂安定 第六类为止血剂Vit---K3 EACA 止血芳酸、止血敏、凝血酶 这里列举六种最常用的药物: 〖药物名称〗:尼可刹米 〖别名〗: 可拉明,二乙烟酰胺,CORAMINE 〖英文名〗: Nikethamide 〖药品说明〗: 注射液每支0.375g(1.5ml);0.5g(2ml)。 〖功用主治〗: 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微弱兴奋作用。一次静注作用维持5~10分钟。 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对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效力较成四氮好,对吸入麻醉药中毒次之,对巴比妥类药中毒的解救不如印防己毒及戊四氮。口服、注射吸收好。 〖用法用量〗: 常用量皮下注射、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次0.25~0.5g。极量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1.25g。 〖注意要点〗: 不良反应少见。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 〖药物名称〗:盐酸洛贝林注射液

〖英文名〗:LOBEL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药品说明〗: (1)1ml:3mg (2)1ml:10mg 〖功用主治〗: 可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均为N1受体),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而使呼吸加快,但对呼吸中枢并无直接兴奋作用。对迷走神经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同时有反射性的兴奋作用;对植物神经节先兴奋而后阻断。 药代动力学。本品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 〖用法用量〗: 1、静脉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3mg;极量:一次6mg,一日20mg。小儿一次0.3~3mg,必要时每隔30分钟可重复使用;新生儿窒息可注入脐静脉3mg。2、皮下或肌内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10mg;极量:一次20mg,一日50mg。小儿一次1~3mg。 〖注意要点〗:可有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可用于婴幼儿、新生儿。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药物名称〗: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英文名〗:Adrenal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药品说明〗: 1ml:1mg 〖功用主治〗: 兼有α受体和β受体激动作用。α受体激动引起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α受体激动引起冠状血管扩张、骨骼肌、心肌兴奋、心率增快、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松弛。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常用剂量使收缩压上升而舒张压不升或略降,大剂量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主要适用于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抢救用药。 〖用法用量〗: 常用量:皮下注射,1次0.25 mg ~1mg;极量:皮下注射,1次1mg。1.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由于本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缓慢静注(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2.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以0.25~0.5mg以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或心内注射),同时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纠正酸中毒。对电击引起的心脏骤停,亦可用本品配合电除颤仪或利多卡因等进行抢救。 3.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皮下注射0.25~0.5mg,3~5分钟见效,但仅能维持1小时。必要时每4小时可重复注射一次。

心肺复苏时的药物

心肺复苏时的药物 20多年来,用于心肺复苏的药物变化较多。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只有肾上腺素仍是首选药物。不少药物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或被淘汰,或已不作为首选药物。70年代在我国盛行一时的“三联针”,和以后经改变的“新三联针”,虽然至今还有临床医师在应用,但事实已证明这样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三联针)或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或利多卡因(新三联针)既无充分的理论根据,亦无肯定疗效。而且其中有的药物,现在已因弊多利少,被建议不用于复苏。应该按实际需要给药。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把复苏时使用的药物分两部分:BLS-CPR时的首选药和ALS或CPR 已获初步疗效后使用的药物。 一、BLS-CPR时的第一线药 (一)肾上腺素为肾上腺能α受体和β受体的兴奋剂,对两种受体几乎具有相同程度的作用。肾上腺素可以加速心率,中等程度地加强心肌收缩,并增强周围血管阻力。心脏骤停后,肾上腺素是第一个经静脉注射(或稀释后,由气管内注入)的药物。因为它有助于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血流量,并可以改变细室性颤动为粗室性颤动,以利电除颤。无论是室性颤动,心室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均适用。 剂量:0.1%肾上腺素0.5~1.0mg,静注;如已作气管插管,可用10ml等渗盐液稀释后经气管注入。5min后,可以重复。 (二)阿托品为抗副交感剂,用于心室停搏。它可以通过解除迷走神经张力作用,加速窦房率和改善房室传导。

剂量:静脉即注1.0mg,5min后可重复。亦可经气管注入。应注意的是,如心搏已恢复,心率又较快,就不宜用阿托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因加速心率,可以加重心肌缺血,扩大梗死面积。 (三)溴苄胺由於它有明显的提高室颤阈值作用,因此在非同步除颤前,先静注溴苄胺,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转复率,并可以防止室颤复发。因此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已把它列为治疗室颤的首选药。但也有临床家主张首选利多卡因。 剂量:溴苄胺,5~10mg/kg体重,静注,不必稀释。注入后,即进行电击除颤。如未成功,可重复。每15~30min给10mg/kg体重,总量不超过30mg/kg体重。 注意事项:溴苄胺最初从肾上腺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但20~30min后,可发生阻断肾上腺能的作用。此外,它不能用于治疗室性早搏,它本身偶可致室性早搏。 (四)利多卡因这是用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发性室性早搏时的首选药,也是用于处理室性颤动的第一线药物。据美国急诊医师协会所编“急诊医学”(1985版)中,提到应把溴苄胺作为电击除颤前的首选药,但也谈到仍有不少专家仍主张以利多卡因为首选药。我们认为在心脏骤停后,发生室颤,利用溴苄胺在体内产生的最初作用,显著地提高心肌室颤阈值,可获较高的电击除颤成功率。如无溴苄胺,利多卡因也可用来提高除颤成功率。但是没有作过临床实例统计比较。

2015 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的应用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的应用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时,标准的复苏措施固然重要,抢救用药也必不可少,正所谓「医药不分家」。2015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公布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抢救指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今以后,抢救用药哪些药物依然好使,哪些药物沦为禁忌吧!加压素 新版指南中的重要更改,也是第一个「炮灰」的药物就是加压素。因无论单用加压素,还是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对于单独使用肾上腺素并无优势。所以为简化流程,将加压素从成人CPR 流程中去除。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作为抢救用药中的顶梁柱,在新版指南中就曾四次提到。第一次: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对于心律不可电击,转而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建议尽早使用肾上腺素。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血管加压药物,在心脏骤停后的救治中,应避免和立即纠正低血压。使得收缩压不低于90 mmHg,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5 mmHg,否则会造成患者死亡率增加和功能恢复率减少。 第二次:儿童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儿童心脏骤停过程中可以给予肾上腺素。自主循环恢复后,应使用输液和正性肌力药/ 血管加压药,使得收缩压维持在患者年龄段的第五百分位以上。 第三次:新生儿复苏 此次提及并无改动,而是继续延用2010 版建议的用法和剂量。 第四次:过敏反应 对于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应给予肾上腺素。更新后的指南设定了第二剂肾上腺素的使用时间:在若对第一剂无反应,而高级生命支持要5 到10 min 后才能到达的前提下,给予第二剂肾上腺素。 知识延伸 肾上腺素用法:过敏性休克时将0.1-0.5 mg 本药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 缓慢静脉注射。心脏骤停时将本药0.25-0.5 mg 以生理盐水10 ml 稀释后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引起血压骤升,甚至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临床上通常习惯直接肾上腺素 1 mg 静脉注射用于心脏骤停,不予稀释。根据患者反应,可每3-5 min 重复 1 次。 注:指南更新中未提及具体用法,用法参考自《医药信息参考》。类固醇 新版指南指出,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时,院内心脏骤停时仍可使用类固醇。 知识延伸

临床常用药物大全

第一章.消化系统疾病常用药物 第一节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物质,口服能中和胃酸 碳酸氢钠:0.5g/片 【适应病症】:治疗胃酸过多,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用法】:餐前服用。 【注意事项】:静脉滴注时应防止渗漏,应注意给药速度,5%碳酸氢钠为高张性溶液,滴注过快会抑制心脏,使血压骤降,不利于心脏复苏;对血钾过低者不宜立即应用,忌与酸性药物配伍,除普鲁卡因胺外,不宜与其他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合用;口服易产生CO2,将要穿孔的溃疡患者忌用。 【不良反应】:引起继发性胃酸分泌过多。用量过大可致碱中毒。 铝碳酸镁(胃达喜):500mg/片 【适应病症】: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 【用法】:每次1~2片,3 次/日,餐后1~2小时或睡前咀嚼服用。 【注意事项】: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和软糊状便,肾功能不全者长期服用应定期监测血中的铝含量,可影响四环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吸收。 【不良反应】:本药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仅少数患者有胃肠道不适、消化不良、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或糊状大便,个别有腹泻。 磷酸铝(洁维乐凝胶):20g/包 【适应病症】: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炎,胃酸过多等 【用法】:用前先摇匀,挤出凝胶直接服用,也可就水服用,成人每天2次,每次1包【注意事项】:每袋磷酸铝凝胶含蔗糖2.7g,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品时,不超过1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禁用,高磷血症禁用。对卧床不起或老年患者,有时会有便秘现象,此时可采用灌肠法。 【不良反应】:可见恶心、呕吐、便秘、大剂量可致肠梗阻;长期服用可致骨软化、脑病、痴呆及小红细胞性贫血,本品可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大黄苏打:0.3g/片 【适应病症】:有健胃、制酸作用,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酸过多。 【用法】:每次1~3片,3 次/日 【注意事项】:①不宜与胃蛋白酶合剂、维生素等酸性药物合用。②密闭阴暗贮藏,否则逐渐变质,一部分碳酸氢钠变为碳酸钠。 【不良反应】:口服后可能因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而使胃扩张,并刺激溃疡。 第二节H2受体阻断剂: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 心肺复苏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1.严重的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2.电击伤3.外伤4.溺水5.药物中毒6.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7.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8.手术意外等等。 二(心肺复苏的重要意义:目前世界公认在心跳呼吸骤停后,病人脑细胞于4分钟开始死亡,10分钟内脑死亡已成定局,为此对心脏骤停的病人于4分钟内开始 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可获得较高的复苏成功率。 三(心跳呼吸骤停诊断: 1.临床表现: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昏迷,触不到颈动脉搏动,心音消失,呼吸 断续,继而停止,双侧瞳孔散大。 2.心电图表现:?心跳完全停止(心电图描记为一条直线,表明心肌处于静止状态,完全不收缩)?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宽而振幅低畸形的QRS波,其频率小于20-30次/分,表明心肌缺乏有效的收缩与射血)?心室颤动(呈粗细不等的纤维颤动波,心肌仅有不规则的蠕动,不能射血,临床上此种类型最为常见,其恢复自主心搏的可能性最大) 3.诊断依据:当病人突然神志丧失,大动脉(如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即 可做出诊断,抢救立即开始。 4.注意事项(四不要):?不要等待静听心音有无才开始抢救。?不要等待以上诊 断心跳呼吸骤停的各项临床诊断依据均具备才开始抢救。3.不要等待心电图证实才开始抢救。4.创伤所致者更不要等待静 脉或动脉输血才开始抢救。

四(CPR-BLS(basic life support)基础生命支持: 1.判断意识、呼救: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可轻拍病人肩膀大声呼救,“喂,你怎么了,”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一旦确定病人意识丧失立即呼救求助,或拨打急救电话,(不正确的呼救:剧烈摇动病人肩膀,常可加重骨折等损伤) 2.放置适当CPR体位:?将病人翻身整体转动置于水平仰卧位,注意保护颈部?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上?单人抢救——站在或跪在病人一侧肩部;双人抢救——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双侧?解开病人衣领、领带及拉链 3.心肺复苏程序[C-A-B]: C.(circulation/compressions)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1.判断有无脉搏,即触摸颈动脉(?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影响头部血液供应,不能在正常人体练习触摸颈动脉,不能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检查时间不可超过10秒?应避免触摸感觉错误,误以为自己手指搏动为病人脉搏) 2.胸外按压机制:心泵机制和胸泵机制 3.胸外按压术:病人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按压手掌的下缘应置于病人剑突上方2横指的胸骨正中处(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区,另一手掌根部重叠于前者之上,两臂伸直,依靠施术者的体重和肩、背部力量,有节奏和冲击性地向脊柱方向垂直按压,每次使胸骨下陷5cm以上(老年人应适当减少) 后突然松开,按压时间和放送时间大致相等。成人CPR,胸外按压与吹气比为30:2,婴幼儿为15:2。按压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 4.按压有效指标:可扪及大动脉搏动,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恢复了自主呼吸,恢复了瞳孔对光反射。 5.常见错误:?按压部位不正确?按压时肘部弯曲?冲击式按压、猛压?摇摆式按压?放松时双手离开胸骨 A.(airway)开放气道: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的应用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的应用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的应用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时,标准的复苏措施固然重要,抢救用药也必不可少,正所谓「医药不分家」。2015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公布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抢救指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今以后,抢救用药哪些药物依然好使,哪些药物沦为禁忌吧!加压素 新版指南中的重要更改,也是第一个「炮灰」的药物就是加压素。因无论单用加压素,还是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对于单独使用肾上腺素并无优势。所以为简化流程,将加压素从成人CPR 流程中去除。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作为抢救用药中的顶梁柱,在新版指南中就曾四次提到。第一次: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对于心律不可电击,转而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建议尽早使用肾上腺素。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血管加压药物,在心脏骤停后的救治中,应避免和立即纠正低血压。使得收缩压不低于90 mmHg,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5 mmHg,否则会造成患者死亡率增加和功能恢复率减少。 第二次:儿童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儿童心脏骤停过程中可以给予肾上腺素。自主循环恢复后,应使用输液和正性肌力药/ 血管加压药,使得收缩压维持在患者年龄段的第五百分位以上。 第三次:新生儿复苏 此次提及并无改动,而是继续延用2010 版建议的用法和剂量。 第四次:过敏反应 对于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应给予肾上腺素。更新后的指南设定了第二剂肾上腺素的使用时间:在若对第一剂无反应,而高级生命支持要5 到10 min 后才能到达的前提下,给予第二剂肾上腺素。 知识延伸 肾上腺素用法:过敏性休克时将0.1-0.5 mg 本药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 缓慢静脉注射。心脏骤停时将本药0.25-0.5 mg 以生理盐水10 ml 稀释后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引起血压骤升,甚至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临床上通常习惯直接肾上腺素 1 mg 静脉注射用于心脏骤停,不予稀释。根据患者反应,可每3-5 min 重复 1 次。 注:指南更新中未提及具体用法,用法参考自《医药信息参考》。类固醇 新版指南指出,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时,院内心脏骤停时仍可使用类固醇。 知识延伸

心肺复苏试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 1、患者,女性,因触电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C) A、维持有效的循环 B、确保呼吸道通畅 C、降温与脱水疗法 D、加强基础护理 E、治疗原发疾病 2、患者,男性,34岁,突然呼吸停止,使用简易呼吸器急救,首要步骤就是(D) A、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扣紧面罩 B、挤压简易呼吸器 C、加压给氧 D、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 E、立即注射呼吸兴奋剂 3、抢救时间的记录不包括(E) A、患者到达的时间 B、医生到达的时间 C、抢救措施落实的时间 D、病情变化的时间 E、家属到达的时间 4、患者,男性,46岁,因车祸致伤,现场急救时发生呼吸心跳已停止约2分钟,复苏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就是(A) A、胸外心脏按压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胸内心脏按压 D、心内注射肾上腺素 E、静脉输液 5、患者,男,55岁,因频发室性早搏入院,如厕时突然倒地不省人事,颈动脉扪不到搏动,未闻及呼吸音,双侧瞳孔散大,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就是(D) A、平卧保暖 B、氧气吸入 C、心电监护 D、CPR E、建立静脉通路 6、患者,男性,7岁,不慎溺水,检查发现该男童面部青紫,首要的处理措施就是(B) A、通知医生 B、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异物 C、吸氧 D、CPR E、大声呼救 7、当怀疑患者有心跳呼吸骤停时,为迅速确诊,首先应(D) A、测血压 B、听心音 C、数呼吸

D、触颈、股动脉搏动 E、做心电图 8、现代医学主张死亡的依据就是(C)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脑死亡 D、心电图平直 E、瞳孔散大 9、患者,男性,28岁,因触电致心跳呼吸骤停,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哪项不正确(E) A、按压部位在胸骨下端 B、双手相叠按压 C、每次按压胸骨下陷至少5cm D、每分钟至少100次 E、与人工呼吸配合的比率为2:1 10、患者,男性,25岁,在湖里游泳时不慎溺水,抢救出水后发现呼吸心跳已停,如心肺复苏有效,以下哪项不符合救护原则(E)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倒水处理 C、心肺复苏 D、糖皮质激素与脱水剂防止脑水肿 E、不宜注射盐水 11、新生儿复苏中,如果心脏停止确定就是由心脏病因性心律不整所造的,建议两人施救者按压通气比(A) A、15:2 B、30:2 C、3:1 D、5:1 E、10:1 12、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A) A、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B、给予2次人工呼吸 C、打开气道 D、呼救打120,等待救援 E、就近寻求其她救援人员 13、2010年CPR指南中,一旦循环恢复,监测动脉血氧饱与度大于或等于多少即可(A) A、94% B、100% C、90% D、95% E、85% 14、您瞧见一位45岁男性突然倒下,您让别人打120急救电话,自己开始做心肺复苏,您已经高质量的完成了生存链中的前两个环节,提高该男子生存率的第三步就是(C) A、给予药物治疗 B、将该男子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心肺复苏药物

西地兰:选择性作用与心脏能加强心肌收缩性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功不全。 东莨菪碱:M胆碱受体阻滞剂,中枢抑制作用较强,小剂量镇静,较大剂量催眠。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 654-2 :M胆碱受体阻滞剂,解痉选择性较高,用于感染性休克、内脏平滑肌绞痛。 阿拉明:α、β1受体激动剂,收缩血管加强心肌收缩力使休克病人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不大偶有心率失常,临床用于各种休克早期,手术后或脊椎麻醉后的休克。 安定:苯二氮卓类,抗焦虑、抗惊厥、癫痫、镇静催眠、中枢性肌松作用。 鲁米那:巴比妥酸衍生物。中枢抑制作用随剂量由小到大,中枢抑制作用由浅入深相继出现镇静、催眠、麻醉,过量致延髓呼吸中枢麻醉致死。 氯丙嗪:α、DA受体阻断剂。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作用、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 可拉明: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并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临床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洛贝林: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用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及一氧化碳中毒。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药也是一种窄谱抗心率失常药,仅用于室性心率失常。 氟美松:糖皮质激素,抗炎、抗毒、抗休克、免疫抑制作用。 速尿: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的髓质和皮质部[CL]的吸收又称髓袢利尿药。有水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反应、耳毒性。 非那根:H1受体阻断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于过敏性疾病、晕动病、妊娠呕吐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恶心,也可与氯丙嗪用于人工冬眠。 正肾素:α、β1受体激动剂。收缩血管、加强心肌收缩性、加快心率、加速传导、增加心搏出量。临床用于抗休克(补足血容量前提下使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阿托品:M受体阻滞剂很大剂量也有阻断神经节N1受体的作用。临床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抑制腺体分泌、扩瞳、抗休克(感染性休克)、解救有机磷中毒、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如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窦房阻滞、房室阻滞) 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剂加强心肌收缩力、加速传导、加速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生高收缩压,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等。临床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缓解支气管哮喘、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多巴胺:α、β受体兴奋剂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临床用于抗休克对伴有心收缩性减弱及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休克疗效好也可与利尿药合用于急性肾衰。

心肺复苏用药

[转]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转载自振转载于2009年06月02日 09:30 阅读(3)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来源:手机Qzone 举报 一)室速或室颤引起的心跳骤停 1.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1)不推荐常规使用大剂量(> 0.2mg/kg). 2)1mg(10ml 1:10000液体)静推,无效每3~5分重复1mg。同时可1mg+250ml生理盐水(NS)或低分子右旋糖苷(D5W),静点由 1ug/min增至3~4ug/min。 3)注意避免漏出血管外,尽量使用中心静脉通道。 2. 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 40U静推,可有效增加冠脉灌注压、维持血压。 3. 胺碘酮(Amiodarone): 1)负荷量150mg-300mg溶于20~30mlNS或D5W快速静滴,对复发或顽固性VT/VF补充150mg静注 2)继以 1mg/min静滴6小时,以后0.5mg/min维持 3) 24小时总量不超过2g。 4)主要副作用:低血压、心动过缓。 4. 普鲁卡因酰胺(Procainamide):

1) 20mg/min静注至心律失常控制、低血压或QT间期延长至原来的50%,或总量达17mg/kg,静脉维持量1~4mg/kg. 2)不应用于Q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性室速。 3)应同时监测血压。 5. 利多卡因(Lidocaine) 1)对急性心梗和缺血引起的VT/VF有效,但目前不推荐为首选用药. 2)负荷量1.0~1.5mg/kg静注,对顽固性VT/VF 3~5min 可重复0.5~0.75mg/kg。总量<3mg/kg(或200~300mg/hr)。 3)不主张预防性持续静滴维持。 6. 溴苄胺(Bretylium):因无药源现已不用。 5mg/kg,5min后10mg/kg, 最大量30mg/kg,1~2mg维持。(二)心脏停搏及缓慢无脉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PEA): 应寻找可逆原因如:低血容量,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肺栓塞。1. 阿托品(Atropine) 1)禁用于Ⅱ°Ⅱ型及Ⅲ°AVB。 2) 0.5~1mg静推,无效3~5min重复,最大剂量0.04mg/kg.最大量可产生完全迷走神经阻滞. 2.肾上腺素(Epinephrine hydrochloride): 1mg+500ml NS或D5W, 1ug/min始,加量至2~10ug/min. 3.多巴胺(Dopamine)

急救常用药物

急救药物较多,在临床上,常用的急救药物可归为六类: 第一类为心肺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洋地黄制剂、硝普钠、 NaHCO2、利尿剂、阿拉明、阿托品、肾 上腺皮质激素等。 第二类为脑复苏药纳络酮 第三类为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可拉明)洛贝林(山梗菜碱)第四类为镇痛剂哌替定(度冷丁)、吗啡等 第五类为镇静剂安定 第六类为止血剂Vit---K3 EACA 止血芳酸、止血敏、凝血酶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一)改善心输出量和血压的药物 肾上腺素(副肾素,副肾碱) 药理作用:作用于α\β受体。心肺复苏主要是通过对α受体的兴奋作用,使外周血管收缩,外周循环阻力增加。 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使皮肤、粘膜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 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有关。 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临床应用:抢救过敏性休克多用于青霉素等引起的休克抢救

抢救心脏骤停 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必要时可重复注射。 鼻出血和齿龈出血的止血治疗将浸有(1:20000~1:1000) 溶液的纱布填塞出血处。 用法: 皮下注射一次0.25~1mg 心室内注射一次0.25~1mg 静脉滴注5%G.S 500~1000ml+4~8mg 注意事项: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变、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等慎用。心脏性哮喘 忌用。 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 常见副作用为心悸、头痛,有时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由于心室颤动而致死。 1、心肺复苏时何种给药途径为首选?有何优点? 肘前静脉给药为首选途径 优点:静脉给药不必终断胸外按压 无心肌损伤 避免气胸等并发症 见效快

心肺复苏知识问答题(一)

邻水县中医医院 心肺复苏知识问答题(-) 1.心肺复苏应用药物时首选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 2.成人实施非同步电击除颤,首次电击的能量选择为:360J 3.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气管插管方法是:经口咽明视插管 4.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是:口对口呼吸 5. 对溺水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者,其紧急处理措施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6. 新指南建议对于室颤和无脉室速给予一次电击后,应:立即进行CPR 7.开胸心脏按压术,切口位置在: 切口取左胸乳头下一个肋间,从胸骨左缘至腋中线 8.胸外心脏按压的定位在剑突上二横指处对吗不对(应该是胸骨下切迹上二横指)9.抢救室颤/无脉性室速时应优先予:胸外心脏按压 10. 当CPR、2-3次除颤以及给予血管加压素后,如室颤(VF)/无脉性室速(VT)仍持续时,可给予:胺碘酮 11. 抢救心脏停搏/无脉电活动(PEA )时, 应优先给予:优先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12.院前急救中,早期电除颤要求在什么时限内完成:接到求救后5分钟内 13、判断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触摸颈动脉 14. 心肺复苏时,是否应常规使用碱性药物,什么情况下需要补碱: 否。心跳骤停前己存在代酸或有效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10分钟后,PH仍<、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严重高氯性酸中毒时需要补碱。 15. 心肺复苏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给药: 静脉注射、心内注射、骨髓内给药、气管内滴入。 16. 胸外心脏按压的主要目的是:造成胸腔内压力的变化,促使血液循环

17. 心肺复苏时,如病人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是否应使用碳酸氢钠:是 心肺复苏时,如病人伴有严重高氯性酸中毒,是否应使用碳酸氢钠:是 18. 每次人工呼吸应在多少秒以上,并应见到什么情况1秒以上、见到胸部起伏 19.对于院外发生的未被目击的心脏骤停,应在实施几个周期CPR后使用AED5个 20.终止室颤(VF)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21.心搏骤停时最迅速有效的处理是: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口对口人工呼吸(我们的理解是无除颤器情况下是这个答案) 22.在医院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应: 立即进行CPR,在除颤仪准备好后立即予除颤 23.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三要素”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除颤 24.电击除颤电极安放位置在:右锁骨下方、左乳头左下方 25、开胸心脏按压,切开皮肤时伤口有渗血,应:中止开胸 26.人工呼吸时应该避免: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27.心肺脑复苏分为那几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期生命支持3个阶段。 28.进一步生命支持包括: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继续胸外按压、静脉通道药物应用 29.CPR第二阶段ABCD的B指的是什么:人工呼吸 30、在地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采用的姿势和位置是:采用跪姿,跪于病人的右侧,双膝平病人肩部 31. 在床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采用的姿势和位置是:应在病人右侧,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 、A、B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120次/分; D 100-12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8-10次/分钟 D 12-20分钟 5、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5-6cm;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A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院外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3、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1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A 1次; B 3次; C 2次; D 4次 15、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6、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 胸外按压; 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 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7、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 A 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 B 行12导心电图检查; C 建立深静脉通道; D 准备电除颤 18、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BLS-CPR时的第一线药 (一)肾上腺素 为肾上腺能α受体和β受体的兴奋剂,对两种受体几乎具有相同程度的作用。肾上腺素可以加速心率,中等程度地加强心肌收缩,并增强周围血管阻力。心脏骤停后,肾上腺素是第一个经静脉注射(或稀释后,由气管内注入)的药物。因为它有助于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血流量,并可以改变细室性颤动为粗室性颤动,以利电除颤。无论是室性颤动,心室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均适用。 剂量:0.1%肾上腺素0.5~1.0mg,静注;如已作气管插管,可用10ml等渗盐液稀释后经气管注入。5min后,可以重复。 (二)阿托品 为抗副交感剂,用于心室停搏。它可以通过解除迷走神经张力作用,加速窦房率和改善房室传导。 剂量:静脉即注1.0mg,5min后可重复。亦可经气管注入。应注意的是,如心搏已恢复,心率又较快,就不宜用阿托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因加速心率,可以加重心肌缺血,扩大梗死面积。 (三)溴苄胺 由於它有明显的提高室颤阈值作用,因此在非同步除颤前,先静注溴苄胺,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转复率,并可以防止室颤复发。因此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已把它列为治疗室颤的首选药。但也有临床家主张首选利多卡因。 剂量:溴苄胺,5~10mg/kg体重,静注,不必稀释。注入后,即进行电击除颤。如未成功,可重复。每15~30min给10mg/kg体重,总量不超过30mg/kg体重。 注意事项:溴苄胺最初从肾上腺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但20~30min后,可发生阻断肾上腺能的作用。此外,它不能用于治疗室性早搏,它本身偶可致室性早搏。 (四)利多卡因 这是用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发性室性早搏时的首选药,也是用于处理室性颤动的第一线药物。据美国急诊医师协会所编“急诊医学”(1985版)中,提到应把溴苄胺作为电击除颤前的首选药,但也谈到仍有不少专家仍主张以利多卡因为首选药。我们认为在心脏骤停后,发生室颤,利用溴苄胺在体内产生的最初作用,显着地提高心肌室颤阈值,可获较高的电击除颤成功率。如无溴苄胺,利多卡因也可用来提高除颤成功率。但是没有作过临床实例统计比较。 剂量:利多卡因1~2mg/kg体重,静注,速度不宜超过50mg/min。也可由气管给药。紧接着可以静脉点滴维持,防止室颤复发,滴速为2~4mg/min。如室性早搏持续,可以每10min加注0.5mg/kg体重的利多卡因。

心肺复苏试题答案

心肺复苏试题 (XX医院三基培训) 姓名科室成绩 --------------------------------------------------------------------------------------------------------------------- 一、选择题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其中 A 是( C )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胸外按压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B ) A、至少100次/分 B、100 - 120 次/ 分 C、至少120次/分 D、60-80次/分 3、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A )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 )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D )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5cm--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D )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9、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B ) 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抢救常规 【概述】 心跳呼吸骤停属最危重的临床疾病状态,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采用急救手段恢复已中断的呼吸循环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CPR 最早始于1958年,1960年将其标准化并广泛用于临床,最新的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于2016年重新修订。新指南对复苏程序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 【诊断】 一、病因 儿童呼吸心跳骤停多由于气道阻塞和缺氧,先引起呼吸骤停,继而心搏骤停,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疾病,由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致的窒息成为小儿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直接因素。儿童呼吸心跳骤停的病因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上气道阻塞(异物、反流、喉痉孪、喉水肿等)、下气道疾病(继发于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疾病)。 2.感染:败血症、脑膜炎。 3.中毒与药物过敏:麻醉性抑制剂、镇静剂、抗心律不齐药中毒、青霉素过敏。

4.循环系统疾病:休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心律紊乱。 5.婴儿猝死综合征。 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肿瘤、脑疝等。 7.创伤和意外:窒息、溺水。 8.代谢性疾病:酸碱和电解质紊乱。 二、临床表现 呼吸心跳骤停常有如下临床表现: 1.突然出现昏迷,部分患儿有一过性抽搐。 2.瞳孔散大。 3.大动脉搏动消失。 4.心音消失及心动过缓。 5.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 6.心电图显示等电线或极缓慢心律。 如能早期掌握心跳骤停前的先兆,及时判断并尽早实施心肺复苏术常可提高患儿存活率,临床上迅速而准确的诊断依据是: 1.突然出现昏迷。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与成人相比,小儿心搏骤停很少原发于心脏疾病,而多为严重疾病的终末结果,在儿科多因呼吸停止造成的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所致,先引起呼吸骤停,继而心搏骤停,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 【治疗】 标准心肺复苏程序内容包括 1.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2.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3.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 一、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是心肺复苏的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建立人工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人工呼吸,即心肺复苏CAB。其中包括胸外按压(circulation,C),开放气道(airway,A),建立人工呼吸(breathing,B)。

2015 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的应用

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地应用 对于心脏骤停地患者抢救时,标准地复苏措施固然重要,抢救用药也必不可少,正所谓「医药不分家」.年月,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布了最新地心肺复苏抢救指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今以后,抢救用药哪些药物依然好使,哪些药物沦为禁忌吧! 加压素 新版指南中地重要更改,也是第一个「炮灰」地药物就是加压素.因无论单用加压素,还是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对于单独使用肾上腺素并无优势.所以为简化流程,将加压素从成人流程中去除.b5E2R。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作为抢救用药中地顶梁柱,在新版指南中就曾四次提到. 第一次: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对于心律不可电击,转而接受肾上腺素治疗地心脏骤停患者,建议尽早使用肾上腺素.但需要注意地是无论使用哪种血管加压药物,在心脏骤停后地救治中,应避免和立即纠正低血压.使得收缩压不低于,平均动脉压不低于,否则会造成患者死亡率增加和功能恢复率减少.p1Ean。 第二次:儿童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儿童心脏骤停过程中可以给予肾上腺素.自主循环恢复后,应使用输液和正性肌力药血管加压药,使得收缩压维持在患者年龄段地第五百分位以上.DXDiT。

第三次:新生儿复苏 此次提及并无改动,而是继续延用版建议地用法和剂量. 第四次:过敏反应 对于危及生命地过敏反应,应给予肾上腺素.更新后地指南设定了第二剂肾上腺素地使用时间:在若对第一剂无反应,而高级生命支持要到后才能到达地前提下,给予第二剂肾上腺素.RTCrp。 知识延伸 肾上腺素用法:过敏性休克时将本药以生理盐水稀释至缓慢静脉注射.心脏骤停时将本药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引起血压骤升,甚至有诱发脑出血地危险.临床上通常习惯直接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用于心脏骤停,不予稀释.根据患者反应,可每重复次.5PCzV。 注:指南更新中未提及具体用法,用法参考自《医药信息参考》. 类固醇 新版指南指出,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时,院内心脏骤停时仍可使用类固醇. 知识延伸 类固醇激素是把双刃剑,既具有抗炎、抗休克及抗过敏三大药理作用,同时又有免疫抑制作用.指南虽有提到使用类固醇用于心脏骤停,但未指出具体品种及用法.对于常规治疗无反应时,可酌情使用类固醇激素.临床上常用氢化可地松注射液,若不希望有盐皮质激素活性,则可以选用甲强龙.jLBHr。

心肺复苏药物应用与评价

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国际复苏会议通过的新的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症(ECC)治疗指南中,专门章节详细对急救复苏时的药物进行了讨论,这些药物也是危重病医学中常用的急救药物。这些急救药物通过影响周围血管阻力和对心脏变时性、变力性的作用,从而对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急慢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不齐、心跳骤停起治疗作用。具体地讲,急救药物的应用的目的在于:①增加窦房结组织兴奋性和传导性,有利于恢复心脏自搏心律,建立自主循环;②借助于药物的使用有利于电除颤的成功;③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发生;④改善心肺复苏过程中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和氧供;⑤避免或减轻缺血缺氧对大脑组织的损害; ⑥纠正心肺停搏所致的代谢紊乱和电解质失衡。新的心肺复苏指南概括地将复苏药物分为2大类,即作用于改善心输出量、血压的药物和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 一、改善心输出量和血压的药物 (一)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作为血管收缩剂其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中肾上腺素仍作为心跳骤停时的首选药物,仍被认为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冠脉和脑灌注压的十分有效药物。肾上腺素作用机制在于收缩脑和心脏外的血管床,即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和冠脉灌注压,防止动脉萎陷,增加了心脑血液供应。这些效应主要通过兴奋α1和α2受体来调节。肾上腺素β受体对恢复自主循环无益甚至有害。但有人报导通过激动心脏β1受体增加心脏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使室颤由细变粗,有利于电除颤。甚至认为β受体可扩张脑微血管,改善脑血流。总之对肾上腺素β受体的作用机制尚不甚明确。另外要注意到在心跳骤停时由于代谢环境的变化,这些受体的效应可能减弱或下调。也有作者指出自主循环恢复之前主要是α受体作用,之后β受体作用。 关于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时的理想剂量是目前急诊医学关注的一个焦点。美国心脏学会推荐标准为1mg静注。新的复苏指南介绍了三种剂量模式: 1 推荐常规用量1mg周围静脉推注,随之20ml生理盐水推注确保药物直达中心循环。3-5分钟1次。在心跳骤停时肾上腺素1mg加0.9%生理盐水250ml,1靏/min至 3-4靏/min持续静点; 2 大剂量递增法:即每次1mg、3mg、5mg 递增至总量15mg或5mg起始量,间隙使用至总量15mg或0.1mg/kg ; 3 环甲膜穿刺给药为静脉量2-3倍。对于非心脏骤停的病人,如心动过缓,在阿托品和经皮起博无效时可考虑用肾上腺素。1mg 肾上腺素+5%GS 500ml静脉点滴,初始剂量1靏-10靏/min,达到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目前较一致的意见是大剂量肾上腺素虽可能增加自主循环的恢复,但不能增加出院存活率及神经系统、脑功能的的恢复率,甚至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因增加心肌氧耗,影响心内外膜血流,导致心肌收缩带的坏死,产生迟发性心律失常。肾上腺素的副作用:增加心肌代谢和氧耗;易引起高钾和代酸;注入心肌内导致心律失常;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忌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