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勾股定理专题

勾股定理专题

勾股定理专题
勾股定理专题

重庆市巴川中学初2019级八下数学专题训练一

——勾股定理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等级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a2=b2﹣c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C.如果∠A:∠B:∠C=1:3: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a2:b2:c2=9:16:25,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2.已知△ABC中,∠A=1

2

∠B=

1

3

∠C,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

A.1∶1

B.1 2

C.1

D.1∶4∶1

3.如图,CB=1,且OA=OB,BC⊥OC,则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实数是( )

A. B.﹣ C. D.﹣

4.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

面积比是()

A.3:4

B.5:8

C.9:16

D.1:2

5.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48

B.60

C.76

D.80

6.在△ABC中,AB=10,AC=2,BC边上的高AD=6,则另一边BC等于()

A.10

B.8

C.6或10

D.8或10

7.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长为13,另外两条边长都是自然数,则周长为()

A.182

B.183

C.184

D.185

8.如图,是一长、宽都是3cm ,高BC=9cm 的长方体纸箱,BC 上有一点P ,PC=BC ,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纸箱表面爬行到点P 的最短距离是( )

A .6cm

B .3cm

C .10cm

D .12cm

9.如图,已知1号、4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9,

2号、3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4,则a ,b ,c

三个方形的面积和为( )

A .13

B .26

C .18

D .17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 1,以CD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 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 9的值为( )

A .()6

B .()7

C .()6

D .()7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0、2,BC ⊥AB 于点B,且BC=1,连接AC,在AC 上截取CD=BC,以A 为圆心,AD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 于点E,则点E 表示的实数是.

12.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cm ,4cm ,第三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60,一条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之比为4:5,这个直角三角形

三边长从小到大分别为_______.

14.已知Rt △ABC 的两边长分别为AB=4,BC=5,则AC= .

15.在△ABC 中,AB=13,AC=20,BC 边上的高为12,则△ABC 的面积为.

16.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 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 处,则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 尺.

17.如图,在锐角△ABC 中,AB=4,∠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

18.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1955年希腊发型了二枚以勾股图为背景的邮票.所谓勾股图是指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构成,它可以验证勾股定理.在如图的勾股图中,已知∠ACB=90°,∠BAC=30°,AB=4.作△PQO 使得∠O=90°,点Q 在在直角坐标系y 轴正半轴上,点P 在x 轴正半轴上,点O 与原点重合,∠OQP=60°,点H 在边QO 上,点D 、E 在边PO 上,点G 、F 在边PQ 上,那么点P 坐标为 .

19.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cm ,底面周长为24cm ,在杯内壁离杯底4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 与蜂蜜相对的点A 处,则蚂蚁从外壁A 处到达内壁B 处的最短距离为 cm .

20.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点,且∠EDF=45°,将△DA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若AE=1,则FM 的长为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三、解答题:

21.清朝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帝王近日,西安发现了他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文《积求勾股法》,它对“三边长为3、4、5的整数倍的直角三角形,已知面积求边长”这一问题提出了解法:“若所设者为积数(面积),以积率六除之,平方开之得数,再以勾股弦各率乘之,即得勾股弦之数”.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的整数倍,设其面积为S ,则第一步:6S =m ;

第二步:m =k ;第三步:分别用3、4、5乘以k ,得三边长”.

(1)当面积S 等于150时,请用康熙的“积求勾股法”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2)你能证明“积求勾股法”的正确性吗?请写出证明过程.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2.如图,C为线段BD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D作AB BD,ED BD,连结AC、EC,已知线段AB=5,DE=1,BD=8,设CD=x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C+CE的长;

(2)请问点C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最小?最小为多少?

(3)根据(2)中的规律和结论,请构图求代数式的最小值.

23.(1)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2年8月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会标如图1,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和是5,求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

(2)现有一张长为6.5cm,宽为2cm的纸片,如图9,请你将它分割成6块,再拼合成一个正方形.(要求:先在图2中画出分割线,再画出拼成的正方形并标明相应数据)

1 图2

24.如图,等边△ABC,其边长为1,D是BC中点,点E,F分别位于AB,AC边上,且∠EDF=120°.(1)直接写出DE与DF的数量关系;

(2)若BE,DE,CF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求出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的度数;(要求:写出思路,画出图形,直接给出结果即可)

(3)思考:AE+AF的长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该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勾股定理 优质课评选教案

18.1勾股定理 韶关市曲江区曲江初级中学丘丽婵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勾股定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八年级下册第18章第一节内容。本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有关知识之后,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它所揭示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成为解决“几何学”有关“线段长度计算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它不但是今后学习四边形、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更是将来学习立体几何、研究数论的基础。同时,勾股定理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途。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任教的班级为省一级学校平衡班,学生基础较好,在本节之前,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并对几何的推理证明已有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勾股定理的由来,初步理解割补拼接的面积证法。掌握勾股定理,能利用 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 ◆情感目标:1、通过勾股定理中两个面积证法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 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在数学活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 心,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3、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介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 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 并体会数形结合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验证推理 能力以及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索与证明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 难点:探索与证明勾股定理。 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教学模式:采用‘引导探索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 学习过程,采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图 文并茂的特点,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启发引导,转化思想,发展能力。 ◆学法指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勾股定理专项练习题

150° 20m 30m 勾股定理专项练习 知识梳理: 1、勾股定理适用前提: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内容:a 2+b 2=c 2 (字母C 并不必然代表斜边) 3、勾股定理作用: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求第三边 数学思想: 1、数形结合思想 2、方程思想 一.填空题: 1.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cm,4cm,第三边上的高为_______. 2.在Rt △ABC 中, ∠C=90°,AB=15,BC:AC=3:4,则BC=_________. 3.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B=90°,D 、E 分别是 边AB 、AC 的中点,DE=4,AC=10,则AB=____________. 4.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是_____m 。 5.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9cm 和12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cm 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6.如图,在△ABC 中,CE 是AB 边上的中线,CD ⊥AB 于D,且AB=5,BC=4,AC=6,则DE 的 长为_______. 7.如图,所有的四边 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 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和长为7cm,则正 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__ _cm 2 。 8.在一棵树的10米高 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的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 。 9.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 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 10.四边形ABCD 中,AD ⊥DC ,AD=8,DC=6,CB=24,AB=26.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11.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 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dm 、3dm 、2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最短路程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2.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 △的是( ) A 、a=1.5,b=2,c=3 B 、a=7,b=24,c=25 C 、a=6,b=8,c=10 D 、a=3,b=4,c=5 3.如果Rt △两直角边的比为5∶12,则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比为( ) A 、60∶13 B 、5∶12 C 、12∶13 D 、60∶169 4.如果Rt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n 2 -1,2n (n>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 、2n B 、n+1 C 、n 2-1 D 、n 2 +1 5.已知Rt △ABC 中,∠C=90°,a+b=14,c=10,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 、24 B 、36 C 、48 D 、60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56 B 、48 C 、40 D 、32 7.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a+b )2=c 2 +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8.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 皮至少需要( ) A 、450a 元 B 、225a 元 C 、150a 元 D 、300a 元 9.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AB E 的面积为( ) A 、6cm 2 A B E D C A E D B C A B C D 7cm A B C D 20 3 2A B A B E F D C 第9题图

勾股定理公开课教案

课题:18.1 勾股定理(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兴趣。 2、让学生带着问题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正确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能把已有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3、能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及其变形公式,并会根据图形找出直角三角形及其三边,从而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其变形公式于图形解决相关问题。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找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其变形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 运用已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探索勾股定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想一想: 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二)探索交流,得出新知

探讨之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如图,在Rt △ABC 中,∠C=90° ∠C 所对的边AB :斜边c ∠A 所对的边BC :直角边a ∠B 所对的边AC :直角边b 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a 、b 、c 三条边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1)我们先来探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2500年前已经有数学家发现了,今天我们把当时的情景重现, 请同学们也来看一看、找一找。 如图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发现:S A +S B =S C 即:a 2 +b 2 =c 2 也就是说: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议一议:如果是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是否还会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图 分析: S A +S B =S C 是否成立? (1)正方形A 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S A = 个单位面积。 (2)正方形B 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S B = 个单位面积。 (3)由上可得:S A +S B = 个单位面积 问题:正方形C 的面积要如何求呢?与同伴进行交流。 方法一: “补”成一个边长为整数格的大正方形,再减去四个直角边为整数格的三角形 方法二:分割成四个直角边为整数格的三角形,再加上一个小方格。 综上: 我们得出:S A +S B =S C 即:a 2 +b 2 =c 2 也就是说:在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概括: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c a C B b A c a C B b

(完整版)勾股定理应用题专项练习(经典)

勾股定理应用题 1.为了庆祝国庆,八年级(1)班的同学做了许多拉花装饰教室,小玲抬来一架 2.5米长的 梯子,准备将梯子架到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角的距离是( ) A.0.6米 B.0.7米 C.0.8米 D.0.9米 2.如图1所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其中∠C =90°,AB =39米,BC =36米,则其面积 是( ) A.270米2 B.280米2 C.290米2 D.300米 2 3.有一个长为40cm ,宽为30cm 的长方形洞口,环卫工人想用一个圆盖盖住此洞口,那么 圆盖的直径至少是( ) A.35cm B.40cm C.50cm D.55cm 4.下列条件不能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三个内角的比为3:4:5 B.三个内角的比为1:2:3 C.三边的比为3:4:5 D.三边的比为7:24:25 5.若三角形三边的平方比是下列各组数,则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1:2 B. 1:3:4 C. 9:16:25 D. 16:25:40 6.若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6,8,10,则最短边上的高是( ) A.6 B.7 C.8 D.10 7.如图2所示,在某建筑物的A 处有一个标志物,A 离地面9米,在离建筑物12米处有一 个探照灯B ,该灯发出的光正好照射到标志物上,则灯离标志物____米 8.小芳的叔叔家承包了一个长方形鱼塘,已知其面积是48平方米, 其对角线长为10米.若要建围栏,则要求鱼塘的周长,它的周长 是____米. 9.公园内有两棵树,其中一棵高13米,另一棵高8米,两树相距 12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则小鸟至少 要飞_____米. 10.若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____倍. 11.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2,2,2===c b a ,则∠A =____,∠B =____,∠C =____. 12.某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9、12、15,则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是______,面积是_____. 13.如图4所示,AB 是一棵大树,在树上距地面10米的D 处有两只猴子,它们同时发现C 处有一筐桃子,一只猴子从D 往上爬到树顶A ,又沿滑绳AC 滑到C 处,另一只猴子从D 处下滑到B ,又沿B 跑到C ,已知两只猴子所通过的路程均为15米,求树高AB . C B 图1 B C 图4 A C 图3

优秀教案勾股定理第1课时

14.1 勾股定理第1课时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社旗县二初中丁云锋 2012年10月

14.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及其简单应用,理解定理的一般探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让同学们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发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用测量和拼图法说明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数学方面,有大家熟悉的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以及刚刚接触过的杨辉三角等。在平面几何方面,我们国家也有突出的成就,大家想不想了解呢?(板书课题——14.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二)提出问题,引入探究 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灭火,了解到每层楼房

高3米,消防队员搬来一架6.5米长的梯子,要求梯子的底部离墙脚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顺利进入三楼灭火? 学生猜想。那么怎样用数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学完本节课大家就能解决了。 活动一: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件图一,让学生完成表格,最后得出结论: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猜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这样的关系吗? 活动二:探究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出示课件图二和图三,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强调用分割法或拼图法求最大的,即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 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几何语言:∵在Rt△ABC中,∠C=90°(已知) ∴a2+b2=c2(勾股定理) 做一做:在课本后边的网格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测量出斜边的长度,计算一下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以及斜边的平方,看看是否相等。 进一步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那么,如果改为∠B=90°,用几何语言该怎样描述呢? 向学生介绍勾股史话,特别是课本47页,我国古代数

勾股定理提高经典练习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 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 1、在Rt△ABC中,∠C=90° (1)已知a=6,c=10,求b,(2)已知a=40,b=9,求c;(3)已知c=25,b=15,求a.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B=∠ACD=90°,AD=13,CD=12,BC=3,则AB的长是多少? 类型二: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 2、如图,已知:在中,,,.求:BC的长.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于P.求证:. 【变式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类型三: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一)用勾股定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3、如图所示,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从营地A点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了到达B点,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500m到达目的地C点。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确定目的地C在营地A的什么方向。 (二)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问题 4、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 类型四:利用勾股定理作长为的线段 5、作长为、、的线段。 【变式】在数轴上表示的点。

6、如果Δ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b2+c2+50=6a+8b+10c,判断ΔABC的形状。 举一反三【变式1】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变式2】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m2-n2,2mn,m2+n2(m,n为正整数,且m>n),判断△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变式3】如图正方形ABCD,E为BC中点,F为AB上一点,且BF=AB。请问FE与DE是否垂直?请说明。 类型一: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基本用法 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变式1】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

勾股定理练习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在Rt △ABC 中,∠C=90°,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下列结论中恒成立的是 ( ) A 、2abc 2 D 、2ab ≤c 2 2、已知x 、y 为正数,且│x 2-4│+(y 2-3)2=0,如果以x 、y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5 B 、25 C 、7 D 、15 3、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12,另外两边之长为自然数,则满足要求的直角三角形共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8个 4、下列命题①如果a 、b 、c 为一组勾股数,那么4a 、4b 、4c 仍是勾股数;②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是3、4,那么斜边必是5;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是12、2 5、21,那么此三角形必是直角三角形;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a 、b 、c ,(a>b=c ),那么a 2∶b 2∶c 2=2∶1∶1。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5、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338=10a+24b+26c ,则此△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一腰上的高为6,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40 B 、80 C 、40或360 D 、80或360 7、如图,在Rt △ABC 中,∠C=90°,D 为AC 上一点,且DA=DB=5,又△DAB 的面积为10,那么DC 的长是( ) A 、4 B 、3 C 、5 D 、 4.5 8、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 A 、2㎝ B 、3㎝ C 、4㎝ D 、5㎝ 9.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纸箱爬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_。 10.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是________m 。 二.解答题 1.如图,某沿海开放城市A 接到台风警报,在该市正南方向260km 的B 处有一台风中心,沿BC 方向以15km/h 的速度向D 移动,已知城市A 到BC 的距离AD=100km ,那么台风中心经过多长时间从B 点移到D 点?如果在距台风中心30km 的圆形区域内都将有受到台风的破坏的危险,正在D 点休闲的游人在接到台风警报后的几小时内撤离才可脱离危险? A B D C 第7题图 A C D B E 第8题图 A B C D 第1题图 A D B C B ′ A ′ C ′ D ′ 第9题图

探索勾股定理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及点评

1.1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一、教材内容和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学习勾股定理的探究、证明及简单应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勾股定理的内容是: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把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个形的特征转化成数量关系,搭建起了几何图形和数量关系之间的一座桥梁,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它也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勾股定理启发了人类对数学的深入思考,促成了三角学、解析几何学的建立,对数学进一步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因此,可以这样说,勾股定理是数学发展的重要根基之一.它不仅被认为是平面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也被认为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 教学重点:探究并证明勾股定理 二、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初步掌握勾股定理,进一步了解等面积法的应用; 2.通过不同证明方法的探究,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借助勾股定理丰富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学生通过分析以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归纳并合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勾股定理的结论.通过割补法构造图形验证勾股定理,从而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 达成目标2:以赵爽弦图和青朱出入图为载体,了解勾股定理各种证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实质都是运用等面积法加以证明. 使学生感受多角度分析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在图形的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专题练习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专题练习 (一)几何法证明勾股定理. 1、如图所示, 90=∠=∠BCE ADE ,a CE AD ==,b BC DE ==,c BE AE ==,利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二)勾股定理的应用. 一、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这三个数分别为__________.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__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 4、在△ABC 中,∠C=90°,AB =5,则2AB +2AC +2BC =_______. 二、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 1、如图,一根树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底部12米处.树折断之前有_____米. 2、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 偏离欲到达点B 200m ,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m ,求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_______m . 3、如图,从电线杆离地面6m 处向地面拉一条长10m 的固定缆绳,这条缆绳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有__________m . b c c a a b D C A E B

4、如图,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___________米. 5、将一根长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三、勾股定理与图形变换: 1、如图,已知ABC ?中, 5.22=∠B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26=BD ,BC AE ⊥于E ,求AE 的长. 2、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直线AB 折叠,使点C 落在点F 处,BF 交AD 于E ,48==AB AD ,,求BED ?的面积.

勾股定理专题训练

勾股定理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填空: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从小到大依次为x ,16,20,则x =_______; (2)在△ABC 中∠C =90°,AB =10,AC =6,则另一边BC =________,面积为______,? AB 边上的高为________; (3)若一个矩形的长为5和12,则它的对角线长为_______. 2.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那么它最短边上的高为______. 3.已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 4.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则它的直角边长为_______. 5.测得一个三角形花坛的三边长分别为5c m ,12c m ,?13c m ,?则这个花坛的面积是________. 6.矩形纸片ABCD 中,AD =4c m ,AB =10c m ,按如图18-1方式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 =_______c m . 7.如图18-2,在4个均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正方形中,各有一个格点三角形,那么这4个正方形中,与众不同的是_________,不同之处:_________. 8.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A 港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船同时以12海里/时的速度从A 港向西北方向航行,经过1.5小时后,它们相距________海里. 9.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m ,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帮助他把旗杆的高度求出来是__________. 10.如图18-3,△ABC 中,CD ⊥AB 于D ,若AD =2BD ,AC =6,BC =3,则BD 的长为( ) A .3 B . 1 2 C .1 D .4 1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该等腰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 12.△ABC 中,∠C =90°,c =10,a :b =3:4,则a =______,b =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长为8,则它底边上的高为_____,面积为____. D B C A 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7990107.html, 图18-3

勾股定理测试题(含答案)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达标训练 一、基础·巩固 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2.如图18-2-4所示,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 ,AD ∥BC ,斜腰DC 的长为10 cm ,∠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 的长是________ cm (结果不取近似值). 图18-2-4 图18-2-5 图18-2-6 3.如图18-2-5,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且S 1=4,S 2=8,则AB 的长为_________. 4.如图18-2-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AB 中点,F 为AD 上的一点,且AF= 4 1AD ,试判断△EFC 的形状. 5.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8-2-7,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 与∠BDC 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BD=5,DC=12 , BC=13,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图18-2-7 6.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k 2-1,2k ,k 2+1(k >1),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

二、综合·应用 7.已知a、b、c是Rt△ABC的三边长,△A1B1C1的三边长分别是2a、2b、2c,那么△A1B1C1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8.已知:如图18-2-8,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图18-2-8 9.如图18-2-9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3,1),B(2,4),△OAB是直角三角形吗?借助于网格,证明你的结论. 图18-2-9 10.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 的形状. 解:∵a2c2-b2c2=a4-b4,(A)∴c2(a2-b2)=(a2+b2)(a2-b2),(B)∴c2=a2+b2,(C)∴△ABC 是直角三角形. 问:①上述解题过程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的?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_; ②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③本题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 _.

勾股定理 公开课获奖教案

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 1.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 2.掌握勾股定理,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计算题;(重点) 3.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的图形像一棵枝叶茂盛、姿态优美的树,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树,它由若干个图形组成,而每个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三个正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各组图形大小不一,但形状一致,结构奇巧.你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勾股定理 【类型一】直接运用勾股定理 如图,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CD⊥AB于D,求: (1)AC的长; (2)S△ABC; (3)CD的长. 解析:(1)由于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的长;(2)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ABC;(3)根据面积公式得到CD·AB=BC·AC即可求出CD. 解:(1)∵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AC=AB2-BC2=12cm; (2)S△ABC= 1 2CB·AC= 1 2×5×12=30(cm2); (3)∵S△ABC= 1 2AC·BC= 1 2CD·AB,∴CD = AC·BC AB= 60 13cm.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一般是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然后利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相等得出一个方程,再解这个方程即可. 【类型二】分类讨论思想在勾股定理中的应用 在△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试求△ABC的周长.解析:本题应分△ABC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 (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①所示.在Rt△ABD中,BD=AB2-AD2=152-122=9.在Rt△ACD中,CD=AC2-AD2=132-122=5,∴BC=5 +9=14,∴△ABC的周长为15+13+14=42; (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②所示.在Rt△ABD中,BD=AB2-AD2=

勾股定理精华专题训练

D C A 勾股定理专题训练 专题一、勾股定理的应用 1、在△ABC 中,∠C=90°, AB =5,则2AB +2AC +2BC =_______. 2、如图,一根树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底部12米处.树折断之前有__米. (2)题 (3)题 (4)题 3、如图,90,4,3,12C ABD AC BC BD ?∠=∠====,则AD= ; 4、如图,梯子AB 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为2米,梯子的顶端B 到地面的 距离为7米.现将梯子的底端A 向外移动到A ’,使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等于3米,同时梯子的顶端 B 下降至 B ’,那么 BB ’的值: ①等于1米;②大于1米5;③小于1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5、如图所示,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标出尺寸(单位:mm )计算两圆孔中心A 和B 的距离为 . 专题二、分类讨论思想 1、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第三条边长是 2、若ΔABC 中,13,15AB cm AC cm ==,高AD=12,则BC 的长为( )

S 3S 2 S 1 C B A 第19题图 第3题图 A :14 B :4 C :14或4 D :以上都不对 专题三、等积法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cm 、8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 2、ΔABC 中∠B=90°,两直角边AB=7,BC=24,在三角形内有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 专题四、平移思想 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 ,长13m ,宽2m 的楼道上 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 元钱 专题五、整体思想 1、如图所示,以Rt △ABC 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 其面积分别为123,,S S S ,且1234,8,S S S ===则 ; 2、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10,则Rt △ABC 的面积是_____ 3.如图,Rt △ABC 的面积为20cm 2 ,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B ,BC ,AC 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专题六、转化思想(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 1、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 、3dm 、2dm ,?A 和B 是这 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的最短路程是 ; 2、一只蚂蚁从长为4cm 、宽为3 cm ,高是5 cm 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 纸箱爬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cm 。 专题七、.方程思想 1、.如图,一棵树高4.5米,被大风刮断,树尖着地点B 距树底部C 为1.5米,求折断点A 离地高度多少米? 5m 13m A B C

《勾股定理》教案课程

17.1 勾股定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2.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拼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一大贡献,?借助此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2.经历拼图的过程,并从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的拼图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验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经历用不同的拼图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教具准备:方格纸、4个全等的三角形,多媒体课件演示.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活动1)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的勾股定理,请大家说说勾股定理的内容。 二、探索研究(活动2) 我们已用数格子的方法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拼一拼,完成下

(2) ,化简可证。 ⑶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拼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证明。 这个古老的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

形. 议一议: 观察上图,用数格子的方法判断图中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否满足a2+b2=c2. 设计意图: 前面已经讨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满足的关系,那么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三边是否也满足这一关系呢?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可以得出:如果一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三边a,b,c不满足a2+b2=c2.通过这个结论,学生将对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师生行为: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讨论,启发,引导. 此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能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②能否进一步体会到直角三角形非常重要的三边关系. 师:上图中的△ABC和△A′B′C′是什么三角形? 师:△ABC的三边上“长”出三个正方形,?谁为帮我数一个每个正方形含有几个小格子.

勾股定理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及点评

《24.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特有的一条重要性质,也是平面几何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揭示了三角形中一个直角的“形”的特点决定了三边之间的“数”的关系,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及圆的问题和解三角形的主要依据,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和连续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辨析.勾股定理不仅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而且在科技进步中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使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2.经历观察,计算,辨析,证明,应用的探究过程,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 体会数形结合,转化,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并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3.通过亲身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小组探究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4.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情怀. 三、学生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上看,虽然八年级学生不及低学段学生那样活泼富有激情,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理性的分析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探索问题的方法和角度还需进一步培养.所以勾股定理的证明是本节课的难点.

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一部分性质及三角形全等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会通过作简单的辅助线解决几何问题.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与探究中来,大胆发表见解,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优化课堂效果. 四、教学策略分析 通过故事,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思考,研讨,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研讨,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讨论和交流中逐步发现,辨析,证明,应用勾股定理.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观看PPT,播放沙画还原第24届数学家大会的申办和召开,介绍大会会徽,指出该会徽是我国数学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代表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成果,从而引出课题和研究内容. 【师生活动】共同观看PPT,教师介绍大会会徽的含义.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的知识内容和目标. (二)漫话勾股感知发现 1.观看PPT,播放毕达哥拉斯参加政要的餐会,凝视地砖出神,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初步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师生活动】共同观看PPT,当学生观察受阻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的三个正方形,利用正方形所覆盖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训练(一)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专题训练(一)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 题 ?类型一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平面图形问题 1.如图1-ZT-1,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AC=6,BC=8,则CD=________. 图1-ZT-1 2.如图1-ZT-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D是斜边BC上的中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DF. (1)若设BE=a,CF=b,且a-12+|b-5|=m-2+2-m,求BE及CF的长; (2)求证:BE2+CF2=EF2. 图1-ZT-2 ?类型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立体图形问题 3.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1-ZT-3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葛藤的最短长度是________尺. 图1-ZT-3图1-ZT-4 4.2019·南宁期末如图1-ZT-4,一只蚂蚁从棱长为4 cm的正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表面爬到B点,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________cm. ?类型三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 5.如图1-ZT-5,在Rt△ABC中,∠ABC=90°,AB=3,AC =5,点E在BC上,将△ABC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的点B′处,则BE的长为________. 图1-ZT-5 6.[2019·重庆]如图1-ZT-6,把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B,点C都与点A重合,折痕分别为DE,FG,得到∠AGE=30°,若AE =EG=2 3厘米,则△ABC的边BC的长为________厘米. 图1-ZT-6 ?类型四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7.如图1-ZT-7,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10 7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 区域. (1)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 (2)如果A市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图1-ZT-7 教师详解详析 1.3[解析] 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C=90°,AC=6,BC=8,

(完整版)勾股定理专题复习(经典一对一教案哟)

卓越教育教案专用 学生姓名授课时间:授课科目:数学 教学课题勾股定理知识点解析(二) 重点、难点能准确证明勾股定理,并能将以灵活运用。 教师姓名年级:初二课型:复习课 一、作业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 二、课前回顾 对上次家庭作业进行检查并评讲 三、知识整理 知识点1.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即:a2+b2=c2) 注意:○1勾股定理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2应用勾股定理时,要注意确定那条边是直角三角形的最长边,也就是斜边,在Rt△ABC中,斜边未必一定是c,当∠A=90时,a2=b2 +c2 ;当∠B=90时,b2=a2 +c2 例1.(1)如图1所示,在Rt△ABC中,∠C=90,AC=5,BC=12,求AB的长; (2)如图2所示,在Rt△ABC中,∠C=90,AB=25,AC=20,求BC的长 (3)在Rt△ABC中,AC=3,BC=4,求AB2的值 A C B 图1 C B A 图2

知识点2.勾股定理的证明 (1)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可以用测量计算,可以用代数式的变形,可以用几何证明,也可以用面积(拼图)证明,其中拼图证明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思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 4()2 ab b a c ?+-=,化简可 证. 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 422 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 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1)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啊a ,b ,c ,满足a 2+b 2=c 2足,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此判别条件也称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注意:○1在判别一个三角式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时,a 2+b 2是否等于c2时需通过计算说明,不能直接写成a 2+b 2=c 2。○2验证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较小边长)+(较长边长)=(最大边长)时,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例1.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c b a H G F E D C B A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一、相信你的选择 1、如图,在Rt △AB C中,∠B =90°,BC =15,AC =17,以AB 为直径作半圆,则此半圆的面积为( ). A.16π B .12π C.10π D .8π 2、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 B .7+7 C.12或7+7 D .以上都不对 3、如图,梯子AB 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为2m ,梯子的顶端B到地面的距 离为7m,现将梯子的底端A 向外移动到A ′,使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的距离等于3m.同时 梯子的顶端B 下降至B ′,那么BB ′( ). A.小于1m B .大于1m C .等于1m D .小于或等于1m 4、将一根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8c m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 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 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 A .h ≤17cm B .B.h ≥8cm C .15cm ≤h ≤16cm D.7c m≤h≤16cm 二、试试你的身手 5、在Rt △AB C中,∠C =90°,且2a =3b ,c =213,则a =_____,b =_____. 6、如图,矩形零件上两孔中心A 、B 的距离是_____(精确到个位). 7、如图,△ABC 中,AC =6,A B=BC =5,则BC 边上的高AD =______. 8、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元. 三、挑战你的技能 9、如图,设四边形AB 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 (1)记正方形AB CD的边长为a 1=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a 2,a3, a 4,……,a n ,请求出a 2,a 3,a 4的值; (2)根据以上规律写出an 的表达式. 150o 20米30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