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部分习题解答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部分习题解答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部分习题解答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部分习题解答

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部分习题解答

1

8-1、AgNO 3能从Pt(NH 3)6C14溶液中将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 ,但在Pt(NH 3)3Cl 4中仅能沉淀

1/4的氯。试根据这些事实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结构式,并命名。

解:注意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是离子键结合,易断裂。中心离子与配位原子之间是配

8-3354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 2时产生BaSO 4沉淀,但加AgNO 3时不产生沉淀;而第二

种配合物则与此相反。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钴的配位数和氧化数。

解:此题与8-1是同类型。注意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是离子键结合,易断裂。中心离子

配离子的空间构型。

[Mn(H 2O)6]2+ ; [Ag(CN)2]- ; [Cd(NH 3)4]2+ ; [Ni(CN)4]2- ; [Co (NH 3)6]3+。

8-5、试确定下列配合物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说明理由,并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表示之。

(1) K 4[Mn(CN)6]测得磁矩m /μB =2.00;(2) (NH 4)2[FeF 5(H 2O)]测得磁矩m /μB =5.78。

解:(1) K 4[Mn(CN)6],磁矩m /μB =2.00,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25Mn 2+, 3d 54S 0, ↑↓ ↑↓ ↑ ,d 2sp 3杂化,内轨型;

(2)(NH 4)2[FeF 5(H 2O)],磁矩m/μB =5.78,有五个未成对电子;

26Fe 3+ , 3d 54S 0, ↑ ↑ ↑ ↑ ↑ ,sp 3d 2杂化,外轨型。

8-8、

(1)、(0.0592(lg ()a b V c E E n c θ

=+氧化态还原态)氧化态)还原态 B/C/D 中氧化态浓度是减少的,故A 最大。选A

(2)、例如:AgCl(s) + 2NH 3= [Ag (NH 3)2]+ + Cl -

3232223332[Ag NH ](Cl )[Ag NH ](Cl )(Ag )c(NH )c(NH )(Ag ),[Ag NH ],Ag f sp c c c c c K c K K Cl

θ

θ

θ+-+-+++==?=?()()() 要有利于沉淀的溶解,即是K 要大,所以选B

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

2 8-9、H 2O ;过氧化氢(HO —OH);H 2N —CH 2CH 2一NH 2;联氨H 2N —NH 2;

解:有效的螯合剂为H 2N —CH 2CH 2一NH 2有效的螯合剂是一个配体中含两个及以上的配位原子,而且配位原子间要相隔2~3个其它原子,故只有H 2N —CH 2CH 2一NH 2满足。

8-11、计算用乙二胺四乙酸溶液滴定Zn 2+时允许的最高酸度(即最低pH 值)。

解: 查表p407表c 得lg K (ZnY) =16.36

由 lg αY(H) ≤lg K (ZnY) – 8 =16.36-8 =8.36

查表p271表8-6可知 8.36介于7.64~8.44之间,对应的pH 值在4.0~4.4

所以 最高酸度为pH=4.0

8-12.称取分析纯CaCO 3 0.4206g ,用HCl 溶液溶解后,稀释成500.0mL ,取出该溶液50.00mL ,

用钙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以乙二胺四乙酸滴定,用去38.84mL ,计算乙二胺四乙酸标

准溶液的浓度。配制该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1.000L ,应称取Na 2H 2Y .2H 2O 多少克?

解:

312330.4206()

()100.09()8.40410/0.5g m CaCO M CaCO g mol c Ca mol L V L -+-?===? 因为金属钙与EDTA 是1:1配位的,所以有

2244()()()()c Ca V Ca c H Y V H Y ++= 即 38.40410-?

?50.00= c (H 4Y) ?38.84 c (H 4Y) = = 0.01082 mol·L -1

m (Na 2H 2Y ?2H 2O) = 0.01082 mol·L -1?1.000 L ?372.26g·mol -1 = 4.028g

8-13、取水样100.00mL ,在pH=10.0时,用铬黑T 为指示剂,用c (H 4Y)=0.01050mol ?L -1的溶

液滴定至终点,用去19.00mL ,计算水的总硬度。

解: 水的总硬度是“把一升水中钙镁的量折合成氧化钙的毫克数”来表示的量就是水的总硬度。

100.00mL 水样中 n(Ca 2+)+n(Mg 2+)=n(EDTA)

= 0.01050mol ?L -1?19.00?10-3L=1.995?110-4 mol ?56.08g·mol -1?103=11.19mg

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1.995?110-4 mol ?

所以一升水中含氧化钙的毫克数= 111.9mg ,即水的总硬度=111.9mg.L -1

8-22.分析铜锌合金。称取0.5000g 试样,用容量瓶配成100.0mL 试液。吸取该溶液25.00mL ,

调至pH=6.0时,以PAN 作指示剂,用c (H 4Y)=0.05000mol ?L -1的溶液滴定Cu 2+和Zn 2+,

用去37..30mL 。另外又吸取25.00mL 试液,调至pH=10,加KCN 以掩蔽Cu 2+ 和Zn 2+。用

同浓度的H 4Y 溶液滴定Mg 2+, 用去4.10mL 。然后再加甲醛以解蔽Zn 2+, 又用同浓度的

H 4Y 溶液滴定,用去13.40mL 。计算试样中含Cu 2+ 、Zn 2+和Mg 2+的含量。

解: w (Mg) = (0.05000?4.10?100?24.31)/(25?0.5000?1000) = 0.0399

w (Zn) = (0.05000?13.40?100?65.39)/(25?0.5000?1000) = 0.3504

w (Cu) = [0.05000?(37.30-13.40)?100?63.55]/(25?0.5000?1000) = 0.6075

= 0.01468 mol·L -1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运筹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就是指 A.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0, 0, 4, 3) B.(3, 4, 0, 0) C.(2, 0, 1, 0) D.(3, 0, 4, 0) 3.则 A.无可行解 B.有唯一最优解medn C.有多重最优解 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 对任意可行解X 与Y,存在关系 A.Z > W B.Z = W C.Z≥W D.Z≤W 5.有6 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10个变量24个约束

B.有24个变量10个约束 C.有24个变量9个约束 D.有9个基变量10个非基变量 6、下例错误的说法就是 A.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大值 B.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m+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就是 A.m+n-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m+n-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m+n-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有m个产地n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个基变量 B.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 C.有mn个变量m+n-1约束 D.有m+n-1个基变量,mn-m-n-1个非基变量 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就是

(完整版)模拟电路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 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 解: 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 =,2226525.1)2010 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 20 )(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 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 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 I I I I 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1[()()1(4 5124 512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 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 1 I I o u u R R u -= )+( 解: 11 2 1)1(I o u R R u + = ))(1()1()1()1()1()1(122 122112122111221221121I I I I I I I o o u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4 在图P7-4所示电路中,列出u O 的表达式。 解: 反馈组态应为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因此有uu uf F A &&1= I o R R I o uf uu u R R u u R R u R R R R R A R R R F )1()1(11 7373737373313+=???→?+=?+=+=?+==若&&

c++课程设计题目(分析)

1、设计一个模拟选课系统 问题描述:假定有30门课程,每门课程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总学时,授课学时,学分,额定选课人数(每门课选课不超过40人),实际选课人数。学生可按要求(如总学分不得少于40)自由选课(如果某门课的实际选课人数=额定选课人数,不允许选课)。每个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选取课程(每个同学可选课程不超过8门课),实际选课门数(不一定选满8门课)。 试设计一选修课程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1).学生端:由学生进行操作,此操作包括查询课程信息(按学分查询,按课程性质查询),学生选课(不支持重复选课,即一门课被同一个同学选择多次),退课,查询选课情况等 (2).管理端:由管理员进行操作,此操作包括增加/删除学生、课程,填写成绩(以课程为单位,分别填写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更改学分,查询某门课的选课情况 要求: (1)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字符界面即可,界面给出操作提示,如下所示,以下各题要求相同。也可以采用Visual图形界面完成。) ***************** * 1.…* * 2. …* ***************** (2)创建文件,将信息以文本文件的形式进行保存。(建立课程文件,存储课程信息;建立学生文件,存储学生信息;建立选课文件,存储选课结果(课程号,学生号,成绩);根据需要,创建其他文件) 2、银行账户管理程序 问题描述:设计一个银行账户管理程序,账户的信息有账号(唯一)、姓名、余额、身份证号码、单位、电话号码、地址,存、取款记录(日期,金额,类型(存,取)。由于没有学链表,所以可以定义一个数组存储改信息)等;允许用户进行如下操作:开户、销户、存款、取款、转账、查询(某个账户的信息,某个用户的所有帐户的信息),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户头,账户的数值不超过10000个(注:因没有学习链表,所以此处只能作此限制)。 基本要求 程序运行时,可以由用户选择进行何种操作,开户操作要求输入用户信息后自动获取账号(帐号应连续编号),用户销户后账号被回收,并且该账号可以继续分配给其它账户,不允许用户透支,根据姓名或账号可以进行用户的信息查询,所有的账户信息应存放到一个文件中,可以随时的访问和更新。 测试数据 程序应输入不少于10人的账户信息,应考虑到人员同名的情况。 实现提示 定义一个文件,记录银行工作的流水信息。 可定义一个账户类(count)存放账户信息以及执行相应的操作,可以用另外一个类(数据成员为count数组,数组中的数据与流水文件相关)来管理账户。 3、单项选择题标准化考试系统设计 问题描述:设计一个单项选择题标准化考试系统,该系统要求能自动组卷和评分

人工智能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人工智能》 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第1章绪论 1.1 什么是人工智能? 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1.2 什么是图灵测试?简述图灵测试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特征. 1.3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5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7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第2章知识表示方法 2.1 什么是知识?分类情况如何? 2.2 什么是知识表示?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2.4 人工智能对知识表示有什么要求? 2.5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规则性知识: 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任何人都会死的。 [解]定义谓词如下: N(x): “x是自然数”, I(x): “x是整数”, L(x): “x大于0”, D(x): “x会死的”, M(x): “x是人”,则上述知识可用谓词分别表示为: L I x ? → x∨ N x ) )] (x ( ( ) )[ ( x D ? (x x→ M )[ ( )] ( ) 2.6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事实性知识: 小明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他不喜欢编程。 李晓新比他父亲长得高。 2.8 产生式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2.9 可以从哪些角度对产生式系统进行分类? 阐述各类产生式系统的特点。 2.10简述产生式系统的优缺点。 2.11 简述框架表示的基本构成,并给出框架的一般结构 2.12框架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2.13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卧室的框架系统。 2.14 试描述一个具体的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 [解] 一个具体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为: 框架名:<教师-1> 类属:<大学教师> 姓名:张宇 性别:男

运筹学典型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60分) 1、已知线性规划(20分) MaxZ=3X1+4X2 X1+X2≤5 2X1+4X2≤12 3X1+2X2≤8 X1,X2≥0 其最优解为: 基变量X1X2X3X4X5 X33/2 0 0 1 -1/8 -1/4 X25/2 0 1 0 3/8 -1/4 X1 1 1 0 0 -1/4 1/2 σj 0 0 0 -3/4 -1/2 1)写出该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2)若C2从4变成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 3)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4)如果增加一种产品X6,其P6=(2,3,1)T,C6=4该产品是否应该投产?为什么?解: 1)对偶问题为 Minw=5y1+12y2+8y3 y1+2y2+3y3≥3 y1+4y2+2y3≥4 y1,y2≥0 2)当C2从4变成5时, σ4=-9/8 σ5=-1/4 由于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仍然都是小于0的,所以最优解不变。 3)当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 X=9/8 29/8 1/4 由于基变量的值仍然都是大于0的,所以最优解的基变量不会发生变化。 4)如果增加一种新的产品,则 P6’=(11/8,7/8,-1/4)T σ6=3/8>0 所以对最优解有影响,该种产品应该生产 2、已知运输问题的调运和运价表如下,求最优调运方案和最小总费用。(共15分)。 B1B2B3产量销地 产地 A1 5 9 2 15 A2 3 1 7 11 A3 6 2 8 20 销量18 12 16 解:初始解为

计算检验数 由于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小于0,所以不是最优解,需调整 调整为: 重新计算检验数 所有的检验数都大于等于0,所以得到最优解 3、某公司要把4个有关能源工程项目承包给4个互不相关的外商投标者,规定每个承包商只能且必须承包一个项目,试在总费用最小的条件下确定各个项目的承包者,总费用为多少?各承包商对工程的报价如表2所示: (15分) 项目 投标者 A B C D 甲 15 18 21 24 乙 19 23 22 18 丙 26 17 16 19 丁 19 21 23 17 答最优解为: X=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总费用为50 4. 考虑如下线性规划问题(24分)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18 1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2 0 0 11 A 3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7 12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0 2 2 11 A 3 0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概要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 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1mol/l(或其比值为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13×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1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行了校正。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1)配位效应; (2)沉淀效应; (3)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中?为什么? 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0.4V ,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 答: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2) 重铬酸甲法. Cr2O72-+14H++Fe2+===2Cr3++Fe3++7H2O 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3)碘量法3I2+6HO-===IO3-+3H2O, 2S2O32-+I2===2I-+2H2O Cr2O72-+6I-+14H+===3I2+3Cr3++7H2O 5.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大于106,即△E>0.4V。 (2)反应迅速,且没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要完全,且有一定的计量关系。 (3)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或能与还原剂或氧化剂生成沉淀的物质。 (4)应有适当的指示剂确定终点。 6.化学计量点在滴定曲线上的位置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有什么关系? 答: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电位差△E较大,突跃较长,一般讲,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大于0.20V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定,△E值大于0.40V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1=n2时,则化学计量点的位

课程设计题目.doc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d.做好三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设计(可使用静态路由和RIP)

最新人工智能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人工智能》 1 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2 3 4 第1章绪论 5 6 7 1.1 什么是人工智能? 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8 1.2 什么是图灵测试?简述图灵测试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特征. 9 1.3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0 1.5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1 1.7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12 13 第2章知识表示方法 14 2.1 什么是知识?分类情况如何? 15 16 2.2 什么是知识表示?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7 2.4 人工智能对知识表示有什么要求? 18 2.5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规则性知识: 19 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20 任何人都会死的。 21 [解]定义谓词如下:

N(x): “x是自然数”, I(x): “x是整数”, L(x): “x大于0”, D(x): 22 23 “x会死的”, M(x): “x是人”,则上述知识可用谓词分别表示为: 24 x L N x∨ ? → x I ( ( )] ) ) )[ (x ( 25 x M x→ D ? ( )] ) ( )[ (x 26 2.6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事实性知识: 27 小明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他不喜欢编程。 28 李晓新比他父亲长得高。 29 2.8 产生式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30 2.9 可以从哪些角度对产生式系统进行分类? 阐述各类产生式系统的特点。 31 2.10简述产生式系统的优缺点。 32 2.11 简述框架表示的基本构成,并给出框架的一般结构 33 2.12框架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34 2.13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卧室的框架系统。 35 2.14 试描述一个具体的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 36 [解] 一个具体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为: 37 框架名:<教师-1> 38 类属:<大学教师> 39 姓名:张宇 40 性别:男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3)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问最优解是否有变化; 4)c2 由 1 变为 2,是否影响最优解,如有影响,将新的解求出。 Cj CB 0 0 Cj-Zj 0 4 Cj-Zj 3 4 Cj-Zj 最优解为 X1=1/3,X3=7/5,Z=33/5 2对偶问题为Minw=9y1+8y2 6y1+3y2≥3 3y1+4y2≥1 5y1+5y2≥4 y1,y2≥0 对偶问题最优解为 y1=1/5,y2=3/5 3 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 则P2’=(1/3,1/5σ2=-4/5<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4)c2 由 1 变为2 σ2=-1<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7. 求如图所示的网络的最大流和最小截集(割集,每弧旁的数字是(cij , fij )。(10 分) V1 (9,5 (4,4 V3 (6,3 T 3 XB X4 X5 b 9 8 X1 6 3 3 X4 X3 1 8/5 3 3/5 3/5 X1 X3 1/3 7/5 1 0 0 1 X2 3 4 1 -1 4/5 -11/5 -1/3 1 - 2 4 X 3 5 5 4 0 1 0 0 1 0 0 X4 1 0 0 1 0 0 1/3 -1/ 5 -1/5 0 X5 0 1 0 -1 1/5 -4/5 -1/3 2/5 -3/5 VS (3,1 (3,0 (4,1 Vt (5,3 V2 解: (5,4 (7,5 V4 V1 (9,7 (4,4 V3 (6,4 (3,2 Vs (5,4 (4,0 Vt (7,7 6/9 V2 最大流=11 (5,5 V4 8. 某厂Ⅰ、Ⅱ、Ⅲ三种产品分别经过 A、B、C 三种设备加工。已知生产单位各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设备的现有加工能力及每件产品的预期利润见表:ⅠⅡⅢ设备能力(台.h A 1 1 1 100 B 10 4 5 600 C 2 2 6 300 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选择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说明: (1)选用语言:C或Java语言; (2)需要注明3人(可少于3人)小组各自承担和完成的任务(据此给予成绩); (3)如下带“*”的题目,“*”越多,难度越大一些,分值权重更高---要得到更高分数,推荐选择。 要求: (1) 用中文给出设计说明书(含重要子函数的流程图); (2) 给出测试通过、能实现相应功能的源代码; (3) 测试报告。 0、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出题、评价、题库自动生成与组卷系统(****)---已经有2组选择 任务: (1)将随机给出的四则混合运算表达式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要求应试者给出答案;并且使用堆栈对该表达式求值,同给出的答案进行比较,判断 正确和错误。给出鼓励信息和嘉奖信息; (2)保存多人在不同时间应试的题目与他(或她)给出的答案,评价所出题目的难易程度(通过多人回答正确与否的情况给出),形成题库; (3)按照用户给出的题目难易程度指标(例如让50人的得分满足怎样的正态分布,如90分以上10%,80分以上30%,70分以上30%,60分以上20%,60分 以下10%),从题库中抽取不同的题目,组成试卷。 要求:随机产生的题目中,参加运算的数据随机、运算符随机。题目涉及加减乘除,带括弧的混合运算;随时可以退出;保留历史分数,能回顾历史,给出与历史分数比较后的评价。 1、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已经有1组选择 任务:编制一个能演示执行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的程序。 要求: (1) 集合的元素限定为小写字母字符[…a?..?z?] 。 (2) 演示程序以用户和计算机的对话方式执行。 实现提示:以链表表示集合。 选作内容: (1) 集合的元素判定和子集判定运算。 (2) 求集合的补集。 (3) 集合的混合运算表达式求值。 (4) 集合的元素类型推广到其他类型,甚至任意类型。 2、停车场管理------已经有2组选择 任务:设停车场是一个可以停放n辆汽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有北向南排列(大门在最南端,最先到达的第一车停放在车场的最北端),若车场内已停满n辆车,那么后来的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一旦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进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外,其他车辆再按原次序进入车场,每辆停放在车场的车在它离开停车场时必须按它停留的时间长短交纳费用。试为停车场编制按上述要求进行管理的模拟程序。 要求: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以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对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后的输出信息为:若是车辆到达,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或便道上的停车位置;若是车辆离去,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纳的费用(在便道上停车不收费)。栈以顺序存储结构实现,队列以链表结构实现。 3、哈夫曼码的编/译码系统(**)---已经有1组选择

第六章课程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课程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 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21.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2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着。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沉淀,在相同质量时,颗粒越小,沉淀结构越不稳定,其溶解度越大,反之亦反。综上所述,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对无配位反应的强酸盐沉淀,应主要考虑共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酸盐或难溶酸盐,多数情况应主要考虑酸效应,在有配位反应,尤其在能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而沉淀的溶解度又不太大时,则应主要考虑配位效应。 4.共沉淀和后沉淀区别何在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共沉淀 答:当一种难溶物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可溶性杂质会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中,这种现象为共沉淀,其产生的原因是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吸留和包藏等。后沉淀是由于沉淀速度的差异,而在已形成的沉淀上形成第二种不溶性物质,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特定组分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中。无论是共沉淀还是后沉淀,它们都会在沉淀中引入杂质,对重量分析产生误差。但有时候利用共沉淀可以富集分离溶液中的某些微量成分。 5.在测定Ba2+时,如果BaSO4中有少量BaCl2共沉淀,测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如有Na2S04、Fe2(SO4)3、BaCrO4共沉淀,它们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如果测定S042-时,BaSO4中带有少量BaCl2、Na2S04、BaCrO4、Fe2(S04)3,对测定结果又分别有何影响 答:如果BaSO4中有少量BaCl2共沉淀,测定结果将偏低,因为M BaO<M BaSO4。如有Na2S04、Fe2(SO4)3、BaCrO4共沉淀,测定结果偏高。如果测定S042-时,BaSO4中带有少量BaCl2、Na2S04、BaCrO4、Fe2(S04)3,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BaCl2偏高、Na2S04偏低、BaCrO4偏高、Fe2(S04)3偏低。 6.沉淀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沉淀的性状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哪些因素主要由沉淀本质决定哪些因素与沉淀条件有关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学分为1,单独记成绩。通过本课程设计,能使学生较好地巩固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等主要相关知识点,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概念模型,并应用现有的工具完成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内容 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输入、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系统安装和调试等。 学生以2~3人为一设计小组,从课程设计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要求每班中各组的题目都不相同。二、设计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2003/Vista/Win7/Win8; DBMS:SQL Server或MySQL等; 开发工具:JA V A、JSP、C#等。 三、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和功能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生成基本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 关系表设计(主键与完整性约束)、范式分析(至少要达到3NF)。 4、功能模块实现、集成及调试 应用系统功能通常根据实际目标设定,一般应具有基本的增、删、改、查功能。 编写实现系统功能的界面和代码。 5、报告编写。 四、报告内容 1、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工作流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2、概念模型设计(E-R图); 3、逻辑设计(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指明所满足的范式并给出理由); 4、系统功能设计 5、功能模块实现(界面及源代码) 6、总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课程学习及课程设计的体会)。 7、参考文献 五、报告格式 1、报告一律按A4纸打印,每人1份。 2、全班刻录在一张光盘上,每组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课程设计题目+(该组学生姓名),并在该文件夹中以每个同学的学号+姓名为名称建立子文件夹,子文件夹中是该同学的内容(包括:源代码、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 特别提示: 凡有抄袭现象一经发现,课程设计成绩均为不及格。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 杜威 B 斯塔弗尔比姆 C 泰勒 D 斐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 课程任务 B 课程制定者 C 课程设置的要求 D 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总和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 知识 B 能力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 泰勒 B 罗杰斯 C 布鲁姆 D 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 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 知识—经验—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A 课程是知识 B 课程是计划 C 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 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 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学校课程 D 基础型课程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 《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 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A 泰勒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A 柏拉图 B 毕达哥拉斯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运筹学例题解析

(一)线性规划建模与求解 B.样题:活力公司准备在5小时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1 单位分别消耗2小时、1小时。又根据市场需求信息,乙产品的产量应该至少是甲产品产量的3倍。已知甲、乙两种产品每销售1单位的利润分别为3百元和1百元。请问:在5小时内,甲、乙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单位,才能够使得总销售利润最大 要求:1、建立该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2、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和最大销售利润值,并写出解的判断依据。如果不存在最优解,也请说明理由。 解:1、(1)设定决策变量: 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1 、x 2 单位 。 (2)目标函数: max z=2 x 1+x 2 (3)约束条件如下:1221 12 25..3,0+≤??≥??≥?x x s t x x x x 2、该问题中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和顶点见图1所示,其中可行域用阴影部分标记,不等式约束条件及变量约束要标出成立的方向,目标函数只须画出其中一条等值线, 结论:本题解的情形是: 无穷多最优解 ,理由: 目标函数等值线 z=2 x 1+x 2与约 束条件2 x 1+x 2≤5的边界平行 。甲、乙两种产品的最优产量分别为 (5,0)或(1,3)单位;最大销售利润值等于 5 百元。 (二)图论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样题 A.正考样题(最短路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清华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第三版267-268页例 13)某企业使用一台设备,每年年初,企业都要做出决定,如果继续使用旧的,要付维修费;若购买一台新设备,要付购买费。但是变卖旧设备可以获得残值收入,连续使用1年、2年、3年、4年以上卖掉的设备残值分别为8万元、6万元、3万元和0万元。试制定一个5年的更新计划,使总支出最少。已知设备在各年的购买费与维修费如表2所示。要求:(1)建立某种图论模型;(2)求出最少总支出金额。

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d.做好三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设计(可使用静态路由和RIP)

《统计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1.试针对统计学的三种任务各举一例。答:见授课题板。 2.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答:见授课题板。 3.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答: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如下 双向复合分组表可举投入产出表为例,略。 4.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 (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 (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 (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 (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该市全部专业技术人员;

(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 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 (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 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 (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学历、职称、年龄、科研成果数 。 5.某车间按工人日产量情况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指出: (1)上表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3)计算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答:(1)连续型组距式分组;(2)连续型组距式分组的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频率= i i f f /

6.某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在此表的空白处添加以下数字:组距、组中值、频率、上限以下累计频数。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计算,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解: 7.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 A手机拥有量 B商品库存额 C市场占有率 D人口数 E 出生人口数 F 单位产品成本 G人口出生率 H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 EH ;(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ABD ;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一、市场对I、II两种产品的需求量为:产品I在1-4月每月需10000件,5-9月每月需30000件,10-12月每月需100000件;产品II在3-9月每月需15000件,其它月份每月需50000件。某厂生产这两种产品成本为:产品I在1-5月内生产每件5元,6-12月内生产每件4.50元;产品II在1-5月内生产每件8元,6-12月内生产每件7元。该厂每月生产两种产品能力总和应不超过120000件。产品I容积每件0.2立方米,产品II容积每件0.4立方米,而该厂仓库容积为15000立方米,要求:(a)说明上述问题无可行解;(b)若该厂仓库不足时,可从外厂借。若占用本厂每月每平方米库容需1元,而租用外厂仓库时上述费用增加为1.5元,试问在满足市场需求情况下,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使总的生产加库存费用为最少。 解:(a) 10-12月份需求总计:100000X3+50000X3=450000件,这三个月最多生产120000X3=360000件,所以10月初需要(450000-360000=90000件)的库存,超过该厂最大库存容量,所以无解。 ? ?(b)考虑到生产成本,库存费用和生产费用和生产能力,该厂10-12月份需求的不足只需在7-9月份生产出来库存就行, 则设x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1的数量,y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2 的数量,zi,wi分别为第i个月末1,2的库存数s1i,s2i分别

为用于第i+1个月库存的原有及租借的仓库容量m3,可建立模型: Lingo 程序为 MODEL: sets: row/1..16/:; !这里n 为控制参数; col/1..7/:; AZ(row,col):b,x; endsets 1211 127777778 7887898998910910109101110111110111211min (4.57)( 1.5) 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i i i i i i z x y s s x z y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st x z ===+++-=→-=+-=→+-=+-=→+-=+-=→+-=+-=→+-=+∑∑1211121100005000 120000(712)0.20.415000(712)0i i i i i i i y w x z i z w s s s i ?????????=→+=??+≤≤≤?+=+??≤≤≤???变量都大于等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