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地理总复习之区位专题导学案设计

高考地理总复习之区位专题导学案设计

高考地理总复习之区位专题导学案设计
高考地理总复习之区位专题导学案设计

高考地理区位专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理解农业生产条件评价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熟练掌握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理解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方向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熟练掌握对交通运输线及运输点的区位分析;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农业区位

【要点梳理】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1)类题概述

[设问核心词] ①农业生产②××农作物③××牲畜④××种植⑤××作物

[设问主角度] ①区位因素②区位条件③自然条件

④社会经济条件⑤限制性因素

(2)答题术语

2.农业区位重要因素的分析

(1)气候因子对农业的影响

(2)地形要素评价

①地形起伏→排水,减少洪涝;

②海拔和相对高度→水热差异、立体农业;

③地形分布+大气环流→增加降水、局部温度偏高/低,增加/减少低温冻害影响等。

(3)水源要素评价

水量、水质、取水便捷度等角度。

(4)市场竞争力高低区位分析

①市场需求量大小;②(不同产品)品质(受生长环境和技术等条件影响);③(同一产品)价格(受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和品牌;④错开上市时间(不同海拔种植同一农作物,成熟时间不一致);

⑤产品种类;售后服务等。

3.有关农业生产特征的区位分析

(1)单产高低分析

①自然条件:水热条件、生长期、耕作制度、光照、昼夜温差、土壤。

②自然灾害:旱涝、盐碱、风沙、低温冻害、病虫害等及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③社会经济条件:品种、生产管理、机械化、科技水平。

(2)商品率高低分析

自然条件、科技、机械化水平、生产规模,人均耕地。

(3)品质高低分析

(4)生产规模大小分析

①影响因素:地形、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

②是否扩大规模:

赞成: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原有区位条件的改变,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需要(出于经济或生态目的);扩大规模带来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不赞成:造成原有生态破坏;超过市场需求,产品积压;农业生产条件限制等。

4.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图所示:

知识点二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类。一是回答有利条件或指出区位选择的原因;二是针对特定区域,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其区位条件的特点;三是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观点并阐述理由。具体答题思路如下。

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典型例题】

1.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1)~(2)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

D.增强国际影响

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中信息并说明。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挪威是世界上重要的三文鱼养殖地之一,其三文鱼产量长期居世界

前列。三文鱼生长在冷水海域,被誉为“冰海之皇”。近些年,挪

威由近海养殖走向“深海渔场”养殖。“深海渔场”是包括鱼苗投

放系统、鱼苗进食系统、营养均衡系统、生物光调控系统、送氧系

统、鱼群实时监控系统、自动捕鱼系统、死鱼收集系统、

渔网自清洁系统、水文监测系统等在内的智能系统。

(1)分析近些年三文鱼等深海鱼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

(2)简述挪威适合养殖三文鱼的自然条件。

(3)分析挪威发展“深海渔场”养殖的社会经济条件。

(4)评价挪威“深海渔场”养殖相对于近海养殖的优势。

4.攀枝花米易县位于山谷相间、盆地交错分布的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之说。米易县政府编制了《米易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2019年将实行3 800余人的搬迁。攀枝花适宜多种水果生长,目前,政府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重点扶贫项目之一。其中米易县是全国最大的早熟、优质枇杷基地(枇杷树喜光、喜温、不耐寒,一般秋天或初冬开花,春天结果,初夏成熟),枇杷11月下旬即可采摘上市,持续到次年5月上旬。下图示意攀枝花附近地区和各区县水果种植分布。

(1)推测米易县枇杷品质好、上市早的气候条件。

(2)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在攀枝花都能找到种植区,试说明其自然原因。

(3)试为攀枝花水果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4)分析攀枝花部分山区易地搬迁扶贫优于就地扶贫的地理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

A、B

2.答案

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云量较多);地形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利于排水;临近河谷,土壤肥沃);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

3.答案:

(1)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内河及近海污染严重,增加了人们对水产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三文鱼等深海鱼受污染小,肉质鲜美;等等。

(2)挪威纬度高,水温低,但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温不至于过低,整个海区几乎都适合三文鱼养殖;沿岸入海河流多,且受寒、暖流交汇的影响明显,饵料丰富;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养殖场地宽广;北大西洋暖流加速海水交换,使海水得到净化,水质好;等等。

(3)养殖经验丰富;科研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等等。

(4)摆脱近海峡湾等地域限制,可扩展养殖海域;可减少污染物的沉积,减轻近海的环境压力;深海养殖的水质好,可提高鱼类品质;可减少病害的发生,大幅提高养殖产量;“深海渔场”养殖监控和运营管理能力较强;等等。

4.答案:

(1)(米易县地处南亚热带,)冬无严寒,利于枇杷树越冬;冬春季节晴天多,光热条件好,有利于枇杷树提前开花结果;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枇杷品质高。

(2)攀枝花地处亚热带,适合亚热带水果生长;干热河谷地区,气温偏高,适合热带水果生长;境内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海拔较高的地区适合温带水果生长。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扩大水果种植规模以获得规模效益(实行专业化生产);发展水果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利润空间;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水果品质;改善交通条件,与物流公司和电商平台合作,不断开拓水果市场;利用水果生产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4)节省扶贫资金投入;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搬迁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区位

【要点梳理】

一、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区位分析方法的三原则

(1)综合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分析

考虑当地气候,关注风向;关注河流流向,以不污染居民区环境为佳:

(2)主导型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的主导因素不同,据此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五种导向型,其生产特点及主导区位因素对比分析如下:

(3)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1.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三、产业转移

1.掌握“产业转移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2.掌握产业转移的规律

(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

(2)产业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典型例题】

5.地球物理学家实验证明: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下变质形成

的一种玉石。目前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

甸。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加工中心和翡翠消费

市场。下图中的云南瑞丽是我国重要的翡翠加工基地之一,加

工历史悠久;下表为翡翠全球生产和营销格局变化表。完成下

题。

1993年2012年

原料供应地缅甸、云南缅甸、云南

加工中心香港北京、瑞丽、深圳、上海等

消费市场港台、东南亚、欧美中国大陆、欧美

相比于上海,云南瑞丽作为翡翠加工中心具有的优势区位是( )

①接近原料产地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工艺精湛④交通便利⑤政策支持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6.VR技术能够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16年江西率先打造全球首个VR产业基地,2018年10月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举办,参会企业来自世界各地,促进了江西VR产业基地与参会企业合作。

下图是江西VR产业基地产业联系略图。据此回答(1)~

(2)题。

(1)江西能够打造全球首个VR产业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

A.科技 B.市场 C.政策D.交通

(2)图中产业联系方式,属于工业集聚的是

A.①B.② C.①② D.②③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

主要优势。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

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

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

的产业。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

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8.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现了从规模化、集群化的代工模式,到传统产业由低端加工向高端设计转型的转变之后,又实现了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以无人机产业为例,深圳被称为“无人机之都”,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一架无人机需要2 000~3 000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据此回答(1)~(3)题。

(1)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产业升级经过了( )

A.代工—设计制造—创新研发

B.重化工业—轻工业—高科技工业

C.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D.高污染高耗能—无污染低耗能—清洁生产

(2)无人机配件企业集聚深圳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 B.寻求最洁净的环境

C.共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D.减少工人工资开支

(3)与上海相比,深圳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B.科技实力雄厚

C.改革开放政策支持 D.配件产业齐全

【参考答案】

5.A

6.C、A

7.(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4)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有必要。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8.A、A、D

交通区位

【要点梳理】

一、交通运输区位因素分析

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分析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分析(以港口为例)

(1)成本低——山区线路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应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建设的作用或意义(宏观角度)

2.交通运输的影响(微观角度)

延伸会不断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而自给农业对交通运输分布要求较低

工业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聚落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与此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商业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

旅游业交通通达性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典型例题】

9.杭临绩铁路,是杭州至武汉高速铁路的组成部分,从杭州西站引出,经临安至安徽绩溪,铁路设计时速350千米。读图回答(1)~(2)题。

(1)杭临绩铁路选线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B.政策

C.矿产D.城市

(2)杭临绩高铁建成通车后,对临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使其成为工矿业中心B.城市化速度加快

C.城市出现空心化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0.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

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下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

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2)

题。

(1)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A.运输时效高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D.绕行路程远

(2)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

A.完善交通网络 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

11.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掘进的同时进行构建)的隧道掘进机。2015年11月14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下线,打破了国外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垄断。2018年3月1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用于孟加拉国河底隧道工程。近年来,我国盾构机订单维持高增长态势。

2018年6月8日,武汉市三阳路越江隧道贯通。该隧道长约2.6千米,外径为15.2米,内径为13.9米,是世界首条公铁合建、国内目前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下图示意该隧道的纵剖面。

(1)分析近年来我国盾构机订单高速增长的原因。

(2)指出三阳路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的困难。

(3)与桥梁相比,从地理视角评价隧道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4)简述三阳路越江隧道运营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9.D、B

10.A、D

11.D、C

12.答案:(1)技术方面:技术进步(或自主研发,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降低了盾构机价格。国内市场:城市地下交通建设对盾构机需求增大;地形起伏区隧道建设促进盾构机生产。国际市场(政策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带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盾构机出口量增加。

(2)地质:存在软硬不均的地层。

河流:江水压力大,易发生透水事故。

工程量:隧道掘进距离长,直径大。

(3)隧道优点:受天气影响小,连续性好,通行效率高;不妨碍河流航运;利于保护河流生态。

隧道缺点:工程难度较大或受地质条件制约大;行车过程中尾气不易扩散或大气污染严重。

(4)社会效益:合理布局交通网或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经济效益;加强长江两岸联系或促进区域优势整合。环境效益:分流过江交通,缓解交通运输压力,进而有利于节能减排。

浅谈“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

让“导学案”成为实施高效课堂的主角 我校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性学习课题实验,通过大胆的尝试,作为一线的教师深感“导学案”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节课教学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课前必须认真、扎实、有效设计“导学案”,让课堂上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课堂充分发挥作用。 一“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从学生的“学”出发,它是为学生“学”服务的。教师必须注意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导学案”要能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尽量使“导学案”成为学生表演的剧本,教师只能扮成导演的角色。“导学案”的设计与教案完全不同,它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自检题、讨论题、思维训练题和学习小结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目标要根据新课标拟定,这是学生通过预习必须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要简洁、明确。 自检题是学生课前通过认真阅读课本即可完成的基本练习题,教师可联系课本内容编写,如选择题、判断题等。这种做法与传统教学先听课后做作业的顺序刚好相反,有利与学生独立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 拟定讨论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实验、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拟定讨论题,有的放矢组织学生自由质疑、讨论、解疑。 至于思维训练题是指导教师精心设计和挑选出来的一些有一定难度,小而巧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深化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待学生小结,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时,内容应把握精,少,活,不能过于繁杂。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从而对语文课学习产生厌恶感。 二“导学案”的运用 为了促使学生在自学中能主动获取知识,把握重点,探索疑点,教师一般首先按教材单节以框题为系列,编写“导学案”。“导学案”通常课前印发给学生,以指导学生课前独立自学。由于“导学案”要求必须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并要有机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设计了阶梯式练习,利于学生有的放矢、独立深入地钻研教材,主动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全面思考。 我们还要求“导学案”中心必须设置疑问框,要求学生主动把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抄录下来,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时间,除了要求学生交流,独立探索成功的体验外,更要鼓励学生将导学案中遇到的一切困惑问题及时提出来。 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凭借“导学案”,使教材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有机统一起来,互相融合。例如小组讨论或大组交流时,教师仍应以“导学案”作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互动交流的载体,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继续深入探究,使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此时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既可加以修正,又可以进一步充实完善。 为克服编制“导学案”流于形式的弊病,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教师除了必须认真督促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外,在课前的练习与评价阶段,仍要充分利用“导学案”,及时肯定认真完成“导学案”的同学,鼓励有独立探索精神和勇于创新突破的学生。 三“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实施方案

尹村镇中心学校“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新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关注学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新课改实行以后,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的决策,在全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转变、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 在相当长的一段的时间中,我校和许多学校一样,把提升课堂效率的希望放在“大容量、一言堂和拼时间、死读书”上,尽管把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消耗到了极点,也在特定时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这种轻视主体违背规律的课堂终究是效率低下的课堂,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 在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理清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元素:有效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引领;有效教学不能忽视个体的差异。在参考了一些取得成效的学校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编写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

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 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其操作要领主 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概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1.“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 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 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 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 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 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 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 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

人教版_2021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学案--方案设计型(附答案)

方案设计型 ㈠应用方程(组)不等式(组)解决方案设计型 例1.(2009·益阳)开学初,小芳和小亮去学校商店购买学习用品,小芳用18元钱买了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小亮用31元买了同样的钢笔2支和笔记本5本. (1)求每支钢笔和每本笔记本的价格; (2)校运会后,班主任拿出200元学校奖励基金交给班长,购买上述价格的钢笔和笔记本共48件作为奖品,奖给校运会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要求笔记本数不少于钢笔数,共有多少种购买方案?请你一一写出. 解析:此类试题一般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两人的用的总钱数为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组.第二问注意“不少”的含义可以根据总钱数和钢笔与笔记本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解:(1)设每支钢笔x 元,每本笔记本y 元,依题意得:?? ?=+=+3152183y x y x 解得:???==53y x 所以,每支钢笔3元,每本笔记本5元 (2)设买a 支钢笔,则买笔记本(48-a )本 依题意得:???≥-≤-+a a a a 48200)48(53,解得:2420≤≤a ,所以,一共有5种方案 即购买钢笔、笔记本的数量分别为:20,28; 21,27; 22,26; 23,25; 24,24. 点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从实际问题中构建数学模型,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或不等式组). 同步检测: 1 (2009·安顺)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 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 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 (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 说明理由. 2.(2009·益阳)开学初,小芳和小亮去学校商店购买学习用品,小芳用18元钱买了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小亮用31元买了同样的钢笔2支和笔记本5本.

城市的区位因素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

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理解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读各种地理图像分析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3.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2.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 3.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自然资源、交通、河流、气候、地形等因素与城市区位的关系。 2.难点 河流、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关系。 3.解决办法 (1)运用各种地理图形、微机动画演示以及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归纳总结出各种结论,使学生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也突出了重点。 (2)对交通、河流两个比较复杂的因素,首先划分出知识层次,再用具体的图像、事实资料逐个分析推理,使学生明白各种情况中蕴涵的地理规律。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多媒体。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得出结论。

2.阅读漫画,分析说明其反映的问题。 3.对比两幅地图,找出共同点并作分析。 4.学生朗读部分课文。 5.阅读文字资料,总结出结论。 6.观看微机动画演示,得出正确结论。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目标同前。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旧课 教师提问:世界上最早的一些古城建在哪些地区?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并由教师总结:最早的古城多建在尼罗河下游、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因为这些大河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且多在中低纬地区,气候宜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导入新课 从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城市会在什么地方建立,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比如上面提到的有:地形,水源,气候条件等。这些就是城市的区位因素,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但在学习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城市区位的含义;在第五单元我们曾经学过区位的概念,大家回想一下。 讲授新课 教师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 城市区位的两重含义: (1)城市的位置(微观上)——每个城市的具体位置(即在哪里) (2)城市的分布(宏观上)——城市的总体分布(即哪多,哪少)

《设计的一般原则》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逆向思维和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生活经历中见识过的产品设计引发讨论和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交流和教师的指导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求知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认识创新意识的提高。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师生“讨论”为课堂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简到深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1个课时完成。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阐述了设计应当遵从的一般准则,这些准则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为后期深化理解和学习设计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起到引导作用。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会感受到按照设计原则开展设计和评价更有助于设计活动的有效开展,养成在设计实践全过程中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的良好的设计习惯和全面的技术素养。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1)通过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例和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原则,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2)以学生熟悉和常见的产品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少有的产品设计实践经历决定了其对设计过程、设计评价的依据认识不全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上对设计过程和设计评价经历一次从观察已有产品设计特点到贯穿设计全程的交流和评价实践的全过程,进而对设计原则有一个全面而较深的认识和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具备了前面第二章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设计事例出发,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使学生不但走进了生活,拓展了心理空间,而且还延伸了观察、想象、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协作解决问题和表达的能力,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和责任感。

城市的区位因素教案

【环节一】复习 提问:1、婚俗和宗教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2、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环节二】新课预习作业检查情况 提前印发学案并检查完成情况。 【环节三】新课导入 投影一组城市的图片 提问:城市和区位的概念? 学生回答: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与乡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间构成的空间关系。教师点评总结: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城市区位的选择既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城市区位既有自然地理区位,也有经济地理区位。下面咱们就学习城市的区位因素。 【环节四】课程讲授 板书:本节知识结构 教师授课时间 3.13 课时 1 课题农业的区位因素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掌握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了解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了解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重点掌握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难点掌握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一、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 投影: (一)地形与城市 提问:我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第几阶梯,主要是什么地形? 学生回答:第三阶梯,主要是平原。 投影: 提问:美国三大城市带分布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美国三大城市带都集中在沿海,沿湖和地势低平地区 提问:为什么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布局和建设,节省建筑投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地区。 朗读背诵:见学案分析巩固2、6题 投影 提问:在高原和山区城市一般分布什么地形上?

如何正确设计和使用导学案

如何正确设计和使用导学案 二十一中程俊升 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总趋势下,许多学校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测反馈”基本课堂模式,而这种课堂模式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导学案(其虽有导学案、讲学稿、探究稿等多种说法,但其内容形式基本一致,姑且以导学案名之)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许多教师在导学案上花费了许多心思,也取得了的效果;但由于教师、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学案在设计与使用上五花八门,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我认为要正确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明确导学案的使用者是谁。 导学案——顾名思义,他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他的使用者是学生。虽说课堂教学角色已经转换,但是许多教师在设计导学案上却“先入为主”,是为了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目标、解决那些问题,而不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导致下列问题的出现: 1、学习目标过多。 我见过的导学案中,学习目标大多在4个以上,甚至7、8个的也有,内容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对于大部分一线教师来说,一堂课能够实现2-3个目标那是很好的课了,一堂课实现4个目标非常难,而5个以上的目标基本上完成不了。 2、语言过于深奥,不切学生实际。 一次我在一所学校学习,上课老师执教的是一篇关于人物的文章,她在其设计的导学案的“探究案”中有这样一个学习过程——“阅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是不容易理解的,也就无法达成这个目标。 俗话说“治病要对症下药”——既然明确了学生是学习是课堂的主体,是导学案的使用者,我们设计导学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因素,做好下列两点: 1、学习目标的设计既要考虑学习内容,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的目标不易过多,要精练,一个课时应尽力控制在4个以内,而且是学生能够实现的。 2、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不管是学习目标、还是探究问题……其使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学生一看就能明白自己应该实现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例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人物的文章中“阅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如果我们把其改成“阅读课文,谈谈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样人”,学生一看,就知道是要去阅读课文,通过阅读概括人物的性格等等——虽是几字之差,却能让学生很快明白

导学案设计评价

上饶县第四中学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要求及评价方案 为更好地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案的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举措。 学生拿到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设计学案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了问题的前置。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学案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4、灵活性原则:由于存在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体现灵活性。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校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

城市区位因素一教案

城市区位因素(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以及原因; 知道中低纬度沿海地区的气候适宜人类生存,是城市的密集区; 能说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的大致范围; 知道河流的供水、运输、防卫功能会影响城市城址的选择; 知道河流水运的起点、交汇处、河口处容易形成城市。 能力目标:能举例说明平原容易形成城市; 能够说出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而不是平原的原因; 能够说出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大城市; 能够分析赣州、重庆、宜宾、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形成的区位条 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从现象归纳总结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的原因;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而不是平原的原因; 城市的运输功能对城市城址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聚落的形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先于城市形成,但是城市的规模比乡村大,是人口的集中地与密集区。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地方城市多,有些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不建在这里,而要建在那里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节城市区位因素(一)。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这些因素是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 【板书】:城市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 【讲述】:首先分析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板书】:一、地形 【幻灯片】:《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 (指导读图,先读图名,再读图例,最后分析图中要素) 【提问】:图中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学生回答) 【总结】:明显看出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第三级阶梯,其地形以平原为主。 【板书】: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平原 【幻灯片】:《美国城市带的分布》 (指导读图) 【板书】:2、圣—圣城市带:美国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芝—匹城市带:中部平原 波—华城市带:大西洋沿岸平原 【讲述】:美国的城市密集区的地形也为平原 【承转】: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我国还是美国,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为什么城市多出现在平原地区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②有利于交通联系 ③有利于节省建筑投资 【板书】:3、结论: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承转】:但是也不是所有地方的城市都分布在平原,比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这是什么原因呢 【板书】:4、特例: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 (学生思考、讨论)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11.9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 一、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导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④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⑤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解决“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意图。 “导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

方案设计型问题

方案设计问题 方案设计型问题是设置一个实际问题的情景,给出若干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寻求恰当的解决方案,有时还给出几个不同的解决方案,要求判断其中哪个方案最优?方案设计型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方案设计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讨论材料,合理猜想一一设置一段讨论材料,让考生进行科学的判断、推理、证明;⑵画图设计,动手操作一一给出图形和若干信息,让考生按要求对图形进行分割或设计美观的图案; (3)设计方案,比较择优一一给出问题情境,提出要求,让考生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操作型问题是指通过动手实验,获得数学结论的研究性活动?这类问题需要动手操作、合理猜想和验证,有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养成实验研究的习惯?常见类型有:(1)图形的分割与拼接;(2)图形的平移、旋转与翻折;(3)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个解题策略 (1) 方程或不等式解决方案设计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取材的生活背景;其次要弄清题意,根据题意建构恰当的方程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求出所求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最后再结合实际问题确定方案设计的种数. (2) 择优型方案设计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方案已经给出,要求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比较确定哪种方案合理?此类问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符合问题描述的要求,二是要具有代表性. (3) 操作型问题: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图案设计类、图形拼接类、图形分割类等?对于图案设计类,一般运用中心对称、轴对称或旋转等几何知识去解决;对于图形拼接类,关键是抓住需要拼接的图形与所给图形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逐一组合;对于图形分割类,一般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手操作过程. 1 (2015 ?河北)如图是甲、乙两张不同的矩形纸片,将它们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各自要拼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 A .甲、乙都可以 B .甲、乙都不可以 C.甲不可以、乙可以 D.甲可以、乙不可以 1 1 2 2 1 甲乙 2. (2014 ?江西)如图,贤贤同学用手工纸制作一个台灯灯罩,做好后发现上口太小了,于是他把纸灯罩对齐压扁,剪去上面一截后,正好合适?以下裁剪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3. 一位园艺设计师计划在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且有一个内角为60°的绿化带上种植四种 不同的花卉,要求种植的四种花卉分别组成面积相等,形状完全相同的几何图形图案.某同学为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五种设计方案.其中可以满足园艺设计师要求的有 C. 4种

高中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教案

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城市的区位包含城市的位置和分布两层含义;了解影响城市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理解 并会分析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分析城 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表 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讲述自然地理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自然地理因素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一、地形和城市区位 1、中国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分布(教材43页图6.6 1996年资料) (1)省区分布情况是: 4个——辽宁(沈阳、抚顺、鞍山、大连) 3个——山东(济南、淄博、青岛) 2个——哈尔滨、吉林、河北、江苏、台湾 1个——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北京、天津、上 海、重庆 0个——西藏、青海、宁夏、安徽、广西、海南 共32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不含香港、澳门),37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含香港) 问题:除西藏、青海、宁夏、安徽、广西、海南外,找出首府所在地非人口过百万城市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答案:内蒙古

2、美国主要城市带的分布、世界上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教材44页图6.7) 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三大城市带。 世界:大约60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地区。 3、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关系 平原地区——城市密集,世界上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 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便于农耕,且便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高原地区——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例如巴西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在亚马孙平原上。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汾河、渭河谷地的城市。 问题:要求学生查阅地图指出位于我国汾河、渭河谷地的有名城市及所在省区? 答案山西汾河谷地有:太原、临汾等;陕西渭河谷地有:西安、咸阳、宝鸡等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 1、气候条件优越地区——有适度的降水、也有适中的气温,是城市主 要分布区。 世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的中低纬度地带。在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使世界多数 城市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中国:我国位于中低纬度。从教材43页图6.6中看出,我国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只有兰州、包头、乌鲁木齐、齐齐哈尔等几 个城市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2、气候条件恶劣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或城市密度、规模小。 世界: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中国: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 三、河流与城市区位 气候和地形对城市地域分布的影响较大,而河流对城址的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导学合一”、“研备合一”、“教辅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导学案不是另一种教材,更不是变相的训练卷、讲义稿、问题单,被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导航仪”。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间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二、导学案的编写理念及指导思想: 导学案编写应该体现“以生为本”和“以学为本”两大理念。“以生为本”即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即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导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时间,导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练习、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堂时间,导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点的“重要依据”。 三、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课时化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在设计问题时应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 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

2011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学案--方案设计型(附答案)

方案设计型 ㈠应用方程(组)不等式(组)解决方案设计型 例1.(2009·益阳)开学初,小芳和小亮去学校商店购买学习用品,小芳用18元钱买了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小亮用31元买了同样的钢笔2支和笔记本5本. (1)求每支钢笔和每本笔记本的价格; (2)校运会后,班主任拿出200元学校奖励基金交给班长,购买上述价格的钢笔和笔记本共48件作为奖品,奖给校运会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要求笔记本数不少于钢笔数,共有多少种购买方案?请你一一写出. 解析:此类试题一般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两人的用的总钱数为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组.第二问注意“不少”的含义可以根据总钱数和钢笔与笔记本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解:(1)设每支钢笔x 元,每本笔记本y 元,依题意得:???=+=+3152183y x y x 解得:? ??==53 y x 所以,每支钢笔3元,每本笔记本5元 (2)设买a 支钢笔,则买笔记本(48-a )本 依题意得:?? ?≥-≤-+a a a a 48200 )48(53,解得:2420≤≤a ,所以,一共有5种方案 即购买钢笔、笔记本的数量分别为:20,28; 21,27; 22,26; 23,25; 24,24. 点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从实际问题中构建数学模型,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或不等式组). 同步检测: 1 (2009·安顺)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 (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 说明理由. 2.(2009·益阳)开学初,小芳和小亮去学校商店购买学习用品,小芳用18元钱买了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小亮用31元买了同样的钢笔2支和笔记本5本.

城市空间结构教案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2 .了解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3 .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4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2 .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 .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 .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教学重点:城市区位分析和城市的空间结构 教学难点:城市的区位分析和中心地理论 教学方法:案例分法 一、城市区位分析 根据学生生活体验,讨论城市在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组织学生讨论描述青岛市的区位,概括得出“区位”的含义和城市区位所包括的三大方面。活动 1教材第 27 页: 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各自然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通过“活动” 2: 分析经济地理要素对城市位置的影响。 探究活动p28 : 让学生分析深圳由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原因,总结出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小结,整理形成城市区位因素的知识结构。 完成“活动” 2 和“活动” 3 ,反馈学生对城市区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读“我国城市分布图”,

由学生讨论、总结城镇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该特点的形成是以上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城市土地利用 读教材p30 插图“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说出城市土地的主要类型。 最后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投影展示青岛市城市土地利用图,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首先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是由多个从事该种功能的实体在空间上呈 连片分布而形成的,在每一种功能区内,也会有其他功能穿插其中,只不过所占比 例较小而已。 2、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联系青岛实际讲清以下几点:第一,自然条件 如地形、河流等通过影响城市的形态进而影响功能区的分布。第二,城市的原有基 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分区现状,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三,在不同 的社会发展时期,城市的功能分区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其四,可利用青岛市城市商 业中心和工业区的分布特点,说明交通对城市功能分区有着重要影响。 3、“中心商务区”: 出示纽约的―曼哈顿的图片,使学生对中心商务区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然后以教材第 32 页的阅读材料为例,分析中心商务区的区位特点及其对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影响。 4、通过阅读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条件、历史变革、经济因素和交通等因素 影响着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城市空间结构。四中心地理论 以教材第 34 页的“活动”为情境和切人点,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城镇等级、规模和职能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导人该理论,并结合“活动”的内容,讲解“中心地”、“服务范围”和“门槛”等概念。 读图 2 一 10 中心地理论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 1)城市等级与其数量的关系,为什么?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何特征? 3)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有何关系? 最后归纳出一定区域内的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探究活动: 第 35 页的“活动”熟悉该理论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是 20 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通过对它的学习,激发学生善于观察现实、发现问题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小区有规律地结合,便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小结:略 练习: 课后作业:新课堂 板书提纲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区位分析 1 .区位 2 .自然地理区位 3 .人文地理区位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一、导学案的内涵“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编写实施导学案的意义通过“导学”这一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三、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学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它与教案不同,教案是老师用的,学案使学生用的。既然为学生服务,学案就要有学法指南。学生依据学法指导知道该怎样学。《伟大的的悲剧》导学案【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抓住细节描写,品味生命的顽强。 4.学习斯科特等人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读懂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悲剧”的“伟大”意义理解。 【学法指导】 1.静思、合作相结合,加强课文朗读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从世界最高峰的珠穆琅玛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塞外大漠……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行行美丽的篇章。今天让我们探险家一起走进神秘的南极。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积累雅词:(3分钟) 2、自我检验,选词说话:(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5分钟) 请至少选用两个积累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3.预习检测:(教师寄语:书要细细读,淘尽黄沙始到金!)

关于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关于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教研资料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周六备课 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

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