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学期

3.课时: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内容。本节课教材主要设计了有趣的摸球游戏为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球、摸球、装球等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3个黑袋子、3个透明袋、课件、各种颜色的乒乓球等。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生死签》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师一边出示课件,一边讲故事,引导学生跟着故事进入课堂。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摸球游戏

师:今天老师想在我们的数学课上举行一次摸球游戏,你们有兴趣参加吗?

师:老师选2名同学上前来参加摸球比赛,你们认为今天谁会获胜?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听好了,老师要介绍摸球比赛的规则了:两位同学在各自的口袋中摸球,谁摸出来的白球最多,谁就是胜者。要求同学们为各自的支持者数好摸到的红球次数。

2、一定是红球(理解一定的含义)

师:老师宣布男生以4:0战胜女生队,咦,女生你们好象不是很开心,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师:你又没看见,你怎么知道的?(师:是啊,我也觉得有点可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你们想看看吗?

教师抽出里袋,里面装的全是红球。

师追问:全是红球,那男同学再去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怎样?

3、不可能是红球。(理解不可能的含义)

师:那女选手怎么一次红球也没摸到呢?你们又有什么想法?

师:想看看吗?

(教师从另一个袋子中抽出里袋,里面是3个黄球和3个绿球。)师追问:没有红球,那女同学如果再去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什么呢?(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绿球)

可能是红球吗?(板书:不可能)

4、可能是红球。(理解可能的含义)

师:比赛结束了,男生队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女生队你们服气吗?

找学生回答

然后再找两名让学生重新按照公平的规则进行比赛。

师:老师也想参加你们的摸球比赛,现在我准备从这个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猜一猜老师会从袋子里拿出什么颜色的球呢?我一定能摸到白球吗?那一定能摸到黄球吗?

师:那要怎么说?(师板书:可能。)

小结: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回忆一下,通过摸球比赛,我们发现如果袋子里都是白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白球;如果袋子里只有有黄球和绿球,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如果袋子里有白球和黄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课件出示)【分析:通过三次不同内容的摸球游戏,学生主动亲历了摸球、猜想、验证、归纳等整个游戏过程,从中真切地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理解了“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师:老师看到咱们班的小朋友表现这么棒,想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老师说:小朋友前面我们玩了摸球游戏,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装球比赛,要求: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应该放什么球,不应该放什么球。讨论好了请组长把盒子里的球装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快!安排3次装球活动,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

(2)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

(3)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每次装球后,请组长把透明袋举起,展示本组装球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球,老师相机引导、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采用猜一猜、装一装、议一议、说一说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好的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说一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摸球游戏中的各种情况,那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也有很多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还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那你能用这些词语说说生活里的事情吗?(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游戏活动便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总结

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能和全班小朋友说说你的收获吗?

课后反思:

一、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个概念太抽象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始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用“生死签”的故事导入,不仅让学生兴趣盎然,使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初步接触可能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唤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我又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摸球游戏场景,既富有情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一情境,不仅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通过摸球这一环节,引出“可能”“一定”“不可能”三个词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二、学习过程活动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这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本节课基于这一理念,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了让学生摸各种不同颜色的乒

乓球的活动,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数学,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整堂课中,学生不仅个体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得到培养,并且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情绪高涨,心情愉快,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关注学生发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在摸球游戏的教学中,学生在亲身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后,一定能获得直观的感受。学生针对事件的可能性和对事件的推测结果与同伴交换想法,促进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感悟思维的方法。例如,在玩转盘游戏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知识来猜想出现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什么样的,并让学生说出猜想理由,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本课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摸球游戏这一环节时间花得太多,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估计不足,课堂上处理预设之外的事件的能力不够,对学生的评价不及时,调控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等。

新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可能性练习题完整版

新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 可能性练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练习题 姓名:日期月 日班级 一、填空: 1、口袋里只有10个白色围棋子,任意摸出一个,肯定是()色的。 2、盒子里有9个红色棋子,2个黄色棋 子。任意摸出一个,可能出现 ()种情况,分别是 ()和(), 摸出()色棋子的可能性大。3、正方体的各个面上分别写着1,2, 3,4,5,6,抛掷这个正方体,看看哪一面朝上,有()种可能出现 的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 4、盒子里有10粒黄珠子,5粒红珠子,2粒白珠子,随便拿一粒,它可能是(),也可能是(),还可能是(),其中拿出()珠子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拿出()珠子的可能性是最小的。 5、桌子上放着三张形状相同、大小、颜色大小相同的卡片,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小明从中抽取一张,抽到的节目是 (),如果小明抽到跳 舞后,小莉再从剩下的两张中抽取一 张,则小莉抽到的节目是 ()。 6、抽奖箱中有5个黑球、2个红球和3 个黄球,抽到()的可能性大,抽 到()的可能性小。 7、某商家开展抽奖活动,10张奖卷有 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 奖,三个三等奖,小明第 一个去抽,他得到的 ()可能性是最大 的。 8、如右图,转动指针,指针停在( ) 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 )色 的可能性最小。 9、如下 图,摸 到 ()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的可能性是最小的。 10、摸到()等奖的可能性最 大,摸到()等奖的可能性最 小。 二、在()里填上“可能”、“一 定”或“不可能”。 1、明天()下雨。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二 三等奖 三 第9题 图 第10题 图

小学五年级数学:《可能性大小》的教学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可能性大小》的教学反思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Reflection on "Possibilit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可能性大小》的教学反思 一、背景分析 “可能性的大小” 这一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概率知识内容,是课程改革后首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06~107例3、例4、例5;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出现的,从而相关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以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学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通过“猜想—验证”这一模式来进行教学,主要是“猜想‘哪种颜色球多,摸到可能性就大’→验证‘果然如此’”,以此让学生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并且为了防止试验的意外,刻意回避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老师准备材料时特意让学生从“黑球9个、白球1个”这样特殊情况中摸球,以此来验证黑球多所以摸出来的黑球果然也多。 二、案例片断简述 [现象]真的意外吗? 老师在一个盒子里放入3个黄球和1个白球,问:如果连续摸10次,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1:7次摸到黄球,3次摸到白球。 生2:我猜是8次黄2次白。 生3:我觉得是9次黄1次白。……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猜? 生:因为盒子里黄球有3个,而白球只有1个,所以我觉得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猜得合理?(生齐喊:摸摸看!) 教师指名让一个学生上来摸,其他学生记录。最后,大大出乎意料,结果竟然是7白3黄。 教师非常尴尬…… [分析]实际上摸球意外结果的出现,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正是学生对于“可能性的大小”与“可能性”辩证理解的契机,难道这一结果真的大大出乎意料吗?--没有,从可能性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是非常正常的,甚至于10次摸出来全部是黄的都有可能。试问:如果这10次摸出来结果真的是黄的要多,那么学生就验证了黄的摸出来可能性要大吗?学生就没有问题了?难道用摸10次的结果就能说明可能性的大小了吗? [现象]“统计”是好办法吗? 1、教师在盒子中放入1个白球和3个黄球,请学生猜想一下,摸球10次的结果会是怎样?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本节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生活经验,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选择与学生现实中已有的经验相耦合的信息材料,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我从大家感兴趣的“猜球”游戏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整堂课由各种联系生活、生动有趣又层次分明的活动贯穿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实验、合作、交流、创造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次是“猜节目”,使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摸球”,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第三个活动“动手实验”,老师先让学生试着猜想“怎样做才容易摸到白球?”再让学生实验操作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三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在知识联系生活,运用生活的过程中,又设计了“涂一涂”和“设计摸奖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只有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活动的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的空间,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 (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我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能及时对合作的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势,推出“可能性”的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发生时确定性的,有些事发生时不确定的。还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断,并能简单的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4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公平公正意识,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在熟悉的游戏活动中参与体验,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对一些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自学检测 一、学生自学例1探索新知。 (自学检测) 学生回顾主题图的情景。 回答:1他们在进行一项什么活动? 2小明可能会抽到什么?小丽会抽到什么?小雪会抽到什么?为什么? 游戏:击鼓传花游戏的过程。出示舞蹈唱歌跳舞三个节目体验可能性。 (用可能也可能还可能等词语表述。 2、巩固新知 摸球游戏(一个盒子里全部是黄球,另一个盒子里有红的黄的白的等球。) 猜测:摸一次会是什么结果。 用“用一定可能也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表述。 二、教学例2和3(每小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4个黄球和1个白球。) 小组讨论:摸一次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学生反馈 学生活动,每人摸一次,小组记录摸黄球和白球的次数。 师:摸黄球的可能性和摸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吗?为什么? 摸黄球的可能性大,摸白球的可能性小。 小结: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人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抽奖活动。 下面是一个商场请我们设计的抽奖转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为一等奖,停在绿色区域为二等奖,停在黑色区域为三等奖。 师:你准备怎样设计,为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 三、活动 掷骰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同级运算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 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32-10-6=25+20-10=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同学们做什么呢?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 信息啊?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 53-24=2953-24+38=67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 的 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67 问题:1.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 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 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 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15÷3×5= 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2.这个算式 (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单元试卷

五年级数学单元试卷 第1页(共4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单元调研试卷(三) (可能性) 一、填空。 1.口袋里只有10个白色围棋子,任意摸出一个,肯定是( )色的。 2.盒子里有9个红色跳棋子,2个黄色跳棋子。任意摸出一个,可能出现( )种情况,分别是( )和( ),摸出( )色跳棋子的可能性大。 3.正方体的各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抛掷这个正方体,看看哪一面朝上,有( )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 4.任意摸一个球(如下图): (1)摸到的球可能是( )色的,也可能是( )色的。 (2)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摸到绿球的可能性( )。 (3)( )摸到黑球。 5.转动转盘,待转盘停下后,指针指向红色要唱歌,指针指向绿色要跳舞,指针指向橙色要讲故事。 (1)转动B 转盘,指针可能停在( )区域,也可能停在( )区域,共有( )种结果,指针停在( )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停在( )色区域的可能性小。 (2)小翠擅长唱歌,她应该选择( )转盘。 (3)小军不会跳舞,他应该选择( )转盘。 学校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4)小明三个项目都能表演,因此它可以选择()转盘。Array 6.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不重复的三位数,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7.30个同学排队,要站成长方形,有()种排队方法。如果要排成方队,至少要增加()个同学或者去掉()个同学。 8.同学们一起掷两个骰子,如果得到两个数,它们的和不可能是 ()。 9.盒子中装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球,从中摸出一个球后再放回去摇 均。重复30次,结果摸出红色球6次,摸出黄色球24次,盒子 里()多、()少。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李明从盒子中每次摸一个球,记录颜色后再放回去重新摸。10次 摸球的结果是8次摸到红球,2次摸到白球。 1.盒子里一定有8个红球和2个白球。() 2.盒子里的红球可能比白球多。() 3.盒子里不可能有其他颜色的球。() 4.盒子里的红球一定比白球多。() 5.下次王亮一定摸到红球。() 三、1.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在“转盘抽奖”游戏中,奖品多(或贵重)的区域和其它区域比 较,通常()。 ①比较小②比较大③一样大 2.猜一猜,涂一涂。 ⑴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一部分的可能性最小,就将那一部分涂 上红色(下左图)。 五年级数学单元试卷第2页(共4页)

二年级数学下:可能性的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可能性的认识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6页: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3、在判断可能性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手里有一个红球(边说边转身将球放入一只手中)。 (1)猜一猜,球可能在我的哪个手里呢? 生1:可能在左手。 生2:可能在右手。

(2)教师将右手伸开,学生发现球不在右手。 生:一定在左手。 (3)师:刚才同学们在猜的时候,用到了可能和一定。 教师板书:可能一定 2、师:接下来,老师要将一张纸条放到3个信封当中的一个里面(边说边在课桌下面完成)。 (1)师:猜一猜,纸条可能在几号信封里? 生1:可能在1号。 生2:可能在3号。 生3:可能在2号。 生4:可能在1号,可能在2号,也可能在3号。 (2)教师将1号信封打开,学生发现没有。 师:现在纸条可能在哪个信封里? 生1:可能在2号。

生2:可能在3号。 (3)教师打开2号信封,学生发现纸片在2号信封里。 师:现在纸条还可能在2号信封里吗? 生:一定在2号信封里。 师:纸条可能在3号信封里吗? 生:不可能在3号信封里。 教师板书:不可能 3、教师根据板书:可能一定不可能 讲述: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可能性 4、学生齐读:可能一定不可能 二、师:刚才我们做了两个游戏,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亲自动手来操作一下。 1、教师出示游戏规则。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全套详细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小学2018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小学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临城县鸭鸽营学区乔京华 【教学内容】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第44~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验学习的数学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及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可能性大小做出正确的预测。 难点:正确地分析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盘2个、棋子、彩色笔、盒子、纸张等。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教学方法】 (1)由故事引入可能性这个主题,采用情境探究法。 (2)通过参与转转盘实验,让学生“操作—观察—理解—应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面积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有关。 (3)在教学中,采用“猜一猜——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 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 2 课时 2.练习.....................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 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 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

《可能性》教案 教学课题:可能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8-99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几分之几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设计出简单的游戏方案。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公平公正的意识,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初步感知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数学含义。 教学难点:验证抛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教学准备:硬币若干、乒乓球若干、学生实验记录单、写有数字1-6长方体和正方体骰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镜,导入新课 (课件显示足球赛争开球的场景) 1、问题引入 (1)是什么?干什么?

2 1(2)公平吗?为什么?简单陈述理由。 2、揭示课题 我们在抛硬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正面,也可能会出现反面。所以说,这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进一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实验验证,探究新知 (一)初步推论:抛硬币公平性 1、说一说。 (1)怎样用分数表示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 (2)为什么?(板书:正面: 反面: ) 2、想一想。 抛银币十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多少? 3、小结初步推论: 抛硬币决定开球是公平的。 (二)合作实验,验证结论。 1、实验要求: (1)在小组里面,每人抛5次,组长把结果记录下来。 (2)试验完成后思考: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总次数之间的关系。 _____组投掷硬币记录单 2 1

二年级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经验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提升数学思考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学准备: 硬币、彩球若干、转盘、透明塑料袋、布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抛硬币 提问:这是什么?我们用它来进行抛硬币的游戏。想玩吗? 介绍抛硬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六名成员按顺序各抛一次进行游戏活动,记住硬币抛起落下后是哪一面朝上? 统计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情况。 师:(拿起一枚硬币)硬币抛起,会出现哪种情况呢? 师:是啊!硬币抛起落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数学中所说的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一)摸球游戏 1.体验“一定” 谈话:刚才的抛硬币游戏,使我们初步了解了可能性,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摸球 游戏,(1号袋子,6个红球)先看看游戏规则吧! 拿出一号袋子,猜一猜,这个袋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呢? 师:请坐姿最端正的小组摸球。 提问:为什么在这个口袋中,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

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小结: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那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会是什么情况呢?(贴图,并指导学生完整的表述: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板书:一定)) 2.体验“不可能” 师:同学们准确的猜出1号袋子里装有红色的球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你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都很强,想继续摸球吗? 出示2号袋子(三个黄球、三个绿球),表现最佳的小组摸球。 思考:(1) 你觉得袋子里装有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从2号袋中任意摸一个球,都摸不到红球呢?(生猜测并验证) (2)口袋里没有红球,从这个口袋中任意摸一次,结果会怎样? 贴图并引导学生完整表述: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到红球。(板书:不可能) 3.体验“可能” 看同学们玩得正尽兴,我们再摸一次好吗?出示3号袋子(三个红球、三个黄球) 提问:为什么从3号袋中任意摸一个球,有时摸到红球,有时摸到黄球呢?(生猜测并验证) (贴图)口袋里有红球,还有黄球,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完整表述: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板书:可能) 总结:现在,三个口袋的球大家都看到了,如果比赛摸球,摸到红球多算赢的话,你最愿意到哪个口袋去摸红球?为什么呢? 三、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1.过渡:看到同学们玩游戏那么开心,喜羊羊它们也忍不住要玩摸球游戏呢,一起去看看吧! 多媒体出示装有不同颜色球的三个口袋(① 2个红球,3个黄球;② 2个蓝球,3个红球;③ 5个黄球),以及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它们的摸球情况。 喜羊羊: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 美羊羊: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黄球。 懒羊羊: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黄球。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猜球、摸球、装球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能力目标: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活动准备: 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1号、2号袋(分里外2层)、一个小篮。 老师准备一个黑袋子、3个透明袋、得星榜、图片、转盘等。活动过程: 一、猜球游戏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刘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6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人得最默契。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猜球在哪只手里。 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问:一定在右手吗?(不一定)从游戏中,你们发现猜球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小结:也就是说,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测,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能性。(板书课题) [析:着眼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悬念的猜球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摸球游戏 1.用一定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刚才我们玩了猜球游戏,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拿出一个黑袋子,内有4个红球)猜一猜,这个袋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呢? 指导学习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放进去。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 引导:为什么在这个口袋中,XXX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起业验证一下吧!(请XXX 把里袋拎出来) 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出示图)那任意摸一个球,会怎样呢?(板书:一定是红球) 2.用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你们也想来玩这个游戏吗?好,请组长拿出1号袋子。

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学生的笔算离不开口算做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学生的口算能力,对笔算的计算速度,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算出错率的高低,究其原因也主要取决于口算的熟练程度。以下是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二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决求商,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觖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解答除法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对口令。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先来做个对口令的游戏,比比谁的反应最快,看看谁表现的最出色! 师说口诀的前半句,生对出口诀的后半句。 师:真没想到大家表现的这么出色。既然大家表现的那么好,我们就一起来参加动物音乐会吧! 学生仔细倾听。 2、故事导入 师:森林力要举行动物音乐会了,许多小动物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瞧,小鸟们也飞来了,工作人员长颈鹿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又这么多小动物来参加,发愁的是它不知道要为小鸟们准备几间房子?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长颈鹿与小鸟(板书课题)孩子们,我们一起开动脑筋帮助长颈鹿叔叔解决难题吧!有信心吗?生:有师:好,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师:瞧,这就是长颈鹿叔叔为小鸟们设计的房子。 (多媒体课件出示长颈鹿及房子的画面。) 师:同学们,长颈鹿叔叔要为小鸟分房子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看谁的眼睛最亮。 生:42只小鸟, 生:每间房子可以住6只小鸟。(依次出现画面) 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生:每间房子可以住6只小鸟,42只小鸟, 师:好的,说的非常完整。谁还能向他这样说再完整的说一遍呢? 指名学生叙述。 师:同学门观察的非常仔细,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需要几间房子?)是啊,我们一起来看长颈鹿叔叔是怎样提的数学问题的。大家齐读数学问题? 生:需要几间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含义,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结果。 2.学生经历摸球的过程,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且与球的数量和摸球的次数有关。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数学的随机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知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数学的随机思想的渗透。 教学准备: 乒乓球、课件等 一、谈话导入,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玩乒乓球吗?你见过哪种颜色的乒乓球?今天杨老师也带来一些乒乓球黄、白,除了可以打球、颠球,今天的数学课上还有不同的玩法,一起玩一个摸球游戏,边玩边想你会有新的发现呢。上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可能”,“一定”,“不可能”

1,大屏幕显示游戏规则:: (1).男、女生各选1名代表; (2)、男、女生各摸球5次,摸完一次把球放回去晃一晃; (3)、摸到黄球次数最多者获得胜利; (4)、摸球时,不许向箱子里偷看 女生5次都摸到黄球,男生5次都摸到白球,由此学生猜测女生的箱子里都是黄球,男生的箱子里都是白球,分别从这两个箱子里摸球,引出“一定”“不可能”,这是确定的。然后老师把两个箱子里的球放在一起,再摸,会有什么结果呢?引出“可能”,这是不确定的。 师:我们从刚才的摸球游戏中体验到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究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2,课件出示4个箱子里的球,列举所有可能摸出的结果。 3,用“不可能”“一定”“可能”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 (二)教学可能性的大小 1,提出猜想 课件出示箱子,里面装有5个黄球,1个白球。 师:如果让你来摸会是什么结果呢? 生:可能摸出黄球,也可能摸出白球。 师: 谁还想说? 生: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小

二年级数学下《可能性的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可能性的认识》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6页: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3、在判断可能性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手里有一个红球(边说边转身将球放入一只手中)。 (1)猜一猜,球可能在我的哪个手里呢? 生1:可能在左手。 生2:可能在右手。 (2)教师将右手伸开,学生发现球不在右手。 生:一定在左手。 (3)师:刚才同学们在猜的时候,用到了可能和一定。 教师板书:可能一定 2、师:接下来,老师要将一张纸条放到3个信封当中的一个里面(边说边在课桌下面完成)。

(1)师:猜一猜,纸条可能在几号信封里? 生1:可能在1号。 生2:可能在3号。 生3:可能在2号。 生4:可能在1号,可能在2号,也可能在3号。 (2)教师将1号信封打开,学生发现没有。 师:现在纸条可能在哪个信封里? 生1:可能在2号。 生2:可能在3号。 (3)教师打开2号信封,学生发现纸片在2号信封里。 师:现在纸条还可能在2号信封里吗? 生:一定在2号信封里。 师:纸条可能在3号信封里吗? 生:不可能在3号信封里。 教师板书:不可能 3、教师根据板书:可能一定不可能 讲述: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可能性4、学生齐读:可能一定不可能 二、师:刚才我们做了两个游戏,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亲自动手来操作一下。 1、教师出示游戏规则。 (1)按要求将球放入盒中。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 没有对准0刻度的。 (2)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0刻度线;怎么办?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下册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 内容及简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约3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2例1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 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红、黄、蓝、白)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