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课件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课件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课件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课件

污水的物理处理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一、污水处理方法简介 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造成公害,所以,在排放前必须先处理。 污水处理的实质是:利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1、污水处理方法: ⑴按照作用的原理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或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化学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 物理化学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 ⑵按照处理程度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 ①一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像格栅、沉砂池、初次沉淀池等, 。 去除对象:污水中的悬浮物,一般可以去除50%左右的悬浮物和25%~30%左右的BOD 5②二级处理:物理法+生物法 去除对象:主要去除有机污染物,一般BOD的去除率可以在90%以上,出水的BOD在20mg/L以下,有些还可以去除N、P等营养元素。 ③深度处理:为了满足高标准的受纳水体要求或以回用为目的。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及生化法。 2、污水处理方法的组合:遵循的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也就是说,首先,去除大块的垃圾以及漂浮物,然后在依次去除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及溶解性物质,即先物理法,在化学法和生化法,某种污水具体采用哪种处理工艺,还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经济效益及排放要求等共同决定。 3、城市污水处理典型流程: 二、物理法 常见的物理处理法有:格栅或者筛网、调节、沉淀、澄清、气浮等。 (一)格栅(筛网)的运行管理 1、格栅(筛网)的作用: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树枝、木塞等)拦截出来,防止其将堵塞后续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 和筛网比较,格栅的应用更为广泛,所以,我们今天重点介绍格栅的运行管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 (2)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课后作业标准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1 1、试说明沉淀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讨论各类型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联系和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加强。 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和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答: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曝气沉砂池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 3、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上浮)的基本规律,影响沉降或上浮的因素是什么?

废水处理物理方法.

物理吸附 主要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或表面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隙结构, 如活性炭、矿物质、分子筛等。活性炭是最早,也是应用最广的吸附剂。但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近年来,发现矿物材料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如沸石、蛇纹石、硅藻土等。其中,沸石是目前发现的天然矿物中比表面积最大, 吸附性能最好的矿物。Myroslav 等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斜发沸石对Pb2+、Cu2+、Ni2+和Cd2+的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对Cd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22 mg g-1(初始质量浓度为80 mg L1 ;对Pb2+、Cu2+、Ni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7.7, 25.76和13.03 mg g-1 (初始质量浓度为800 mg L1 。且吸附顺序为:Pb2+> Cu2>Cd2+> Ni2+。Luiz C A Oliveira 用NaY 沸石和一种磁性离子氧化物合成了新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磁性沸石。该沸石对Zn2 +有很强的吸附性, 吸附容量高达114 mgg-1。 2.3.2 树脂吸附 树脂中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可与重金属离子进行螯合, 形成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因此能有效地吸附重金属。其中壳聚糖(Chitosan 及其衍生物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理想树脂材料,许多学者对此都研究甚多,吸附机理的研究也比较成熟。壳聚糖对Mn2+、Cu2+、Pb2+、Cd2+、Zn2+、Ni2+和Ag+等都有很强的去除能力。Mckay 等评估了壳聚糖对Hg+、Cd2+、Mn2+、Zn2+的最大吸附能力,各自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15、222、164、75 mgg-1。近年来,对改性壳聚糖的吸附研究也大量涌现。Rorrer 等将球形壳聚糖与戊二醛交联, 与磁性元素结合后具有一定的磁性, 同时它的表面积比壳聚糖薄片大100 倍。研究表明,球形交联壳聚糖对Cd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518 mgg-1,而粉末壳聚糖只有420 mg g-1。 吸附法 吸附法是应用多种多孔性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吸附法的核心是吸附剂的选择, 传统的吸附剂是活性炭、矿物质、分子筛等。活性炭具有很强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习题讲解.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与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纲教学教材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返回 1、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分为“排水沟道系统”和“污水的物理及生物处理”两大部分。“排水沟道系统” 详细介绍污水沟道系统﹑雨水沟道系统和合流制沟道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包括排水体制﹑系统特点﹑管材及断面特性﹑沟道附属构筑物﹑设计要求及控制参数﹑防洪设施和沟道施工养护等。“污水的物理及生物处理” 介绍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物理的生物处理方法,将污水水质指标、污水处理理论、原理和工艺技术设计计算紧密结合,并对常见的处理工艺进行系统介绍,使学生对不同水质的水处理理论的方法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 1) 基本掌握排水沟道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规划设计原理; 2) 掌握排水沟道系统的水量计算和水力计算的理论和方法; 3) 系统完整地学习和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4) 初步掌握污水物理及生物处理的设计、计算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 5) 培养学生对污水处理工程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运用能力,初步具备进行污水处理的科学研究能力。 6) 辅以完整的课程设计,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沟道工程的规划设计,进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的工艺优选和技术设计,编制工程设计文件; 2、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排水沟道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规划设计原理;掌握排水沟道系统的水量计算和水力计算的理论和方法;辅以课程设计,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沟道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基本掌握污水处理物理和生物处理的理论和设计原理,能合理正确地选择确定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工程设计;辅以课程设计,能够独立进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的工艺优选和技术设计,初步具备编制工程设计文件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3、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 第一篇排水沟道系统 ] 绪论 1)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范围 2) 排水沟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任务 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3) 污水的分类和性质 4) 排水系统的体制和选择 5) 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及布置形式 7) 沟道及沟道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实用标准问题详解(20201228121022)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 1、 试说明沉淀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讨论各类型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由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 颗粒各自单独进行 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 , 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不高; 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 颗粒因相互聚集 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 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较高( 5000mg/L 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 粒的影响, 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 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 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压缩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 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 使污泥得到浓缩。 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 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联系和区别 :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 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加强。 2、 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和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 别? 答: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 :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 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 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 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从而能从污水中去 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它构造简单, 工作稳定, 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 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从而能从污水中去 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曝气沉砂池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 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 它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 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 制在 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 除砂子、 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 由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 作用, 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 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参考答案

第九章 试说明沉淀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讨论各类型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联系和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加强。 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和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答: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曝气沉砂池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 3、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上浮)的基本规律,影响沉降或上浮的因素是什么? 答:基本原理: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是什么? 答: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具体流程见下图: 2.常用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答:推流式曝气池:污水及回流污泥一般从池体的一端进入,水流呈推流型,底物浓度在进口端最高,沿池长逐渐降低,至池出口端最低。 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污水一进入曝气反应池,在曝气搅拌作用下立即和全池混合,曝气池内各点的底物浓度、微生物浓度、需氧速率完全一致。 封闭环流式反应池:结合了推流和完全混合两种流态的特点,污水进入反应池后,在曝气设备的作用下被快速、均匀地与反应器中混合液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水在封闭的沟渠中循环流动。封闭环流式反应池在短时间内呈现推流式,而在长时间内则呈现完全混合特征。 序批式反应池(SBR):属于“注水--反应—排水”类型的反应器,在流态上属于完全混合,但有机污染物却是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而被降解的。其操作流程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所有处理过程都是在同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混合液始终留在池中,从而不需另外设置沉淀池。 ? 3.活性污泥法有哪些主要运行方式?各种运行方式有何特点? 答:传统推流式:污水和回流污泥在曝气池的前端进入,在池内呈推流式流动至池的末端,充氧设备沿池长均匀布置,会出现前半段供氧不足,后半段供氧超过需要的现象。 渐减曝气法:渐减曝气布置扩散器,使布气沿程递减,而总的空气量有所减少,这样可以节省能量,提高处理效率。 分步曝气:采用分点进水方式,入流污水在曝气池中分3—4点进入,均衡了曝气池内有机污染物负荷及需氧率,提高了曝气池对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 完全混合法: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很快被池内已存在的混合液所稀释、均化,入流出现冲击负荷时,池液的组成变化较小,即该工艺对冲击负荷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污水在曝气池内分布均匀,F/M值均等,各部位有机污染物降解工况相同,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和数量几近一致;曝气池内混合液的需氧速率均衡。 浅层曝气法:其特点为气泡形成和破裂瞬间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在水的浅层处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氧传递速率。 深层曝气法: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促使液流循环。并且深井曝气池内,气液紊流大,液膜更新快,促使K La值增大,同时气液接触时间延长,溶解氧的饱和度也由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章工业水的物理处理

第二章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 第一节 均和调节 工业废水在一天之内水质水量波动很大,废水的水质数量变化对排水设施及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是对生物处理设备正常发挥净化功能是不利的,甚至还可能破坏这些设备,所以在废水处理之前,要设均和调节池,简称调节池,以此为后续处理过程提供最优条件。 一、均量池——均化水量;实际是一座变水位的贮水池,来水为重力流,出水用泵抽。池中最高水位不高于进水管的设计水位,水深一般为2米左右,最低水位为死水位。 (1)平均流量 工业废水通常以平均流量为设计的依据。 Q –––为周期T 内的平均流量, m3/h 。 (2)图解法求调节池体积 A .绘出工作周期T 内的累计流量曲线; B .用直线连接曲线的起点O 和终点A ,直线OA 为提升泵的出水累计水量; C .平行OA 作流量累计曲线的两条外切线,两切线的竖直长度即为有效容积。 T t q T W Q T i i i T ∑===0Q 平均流量曲线 (h) (h) m ) 池中水量(m )

二、均质池——均化水质;均化池中水流每一质点的流程则由短到长,都不相同,再结合进出水槽的配合布置,使前后时程的水得以相互混合,取得随机均质的效果。 均质池的任务是对不同时间或不同来源的废水进行混合,使流出水质比较均匀,均质池又称水质调节池,也称均和池或均质池。 作用:为减少浓度对处理系统的冲击。 常见的均质池有:穿孔导流槽式均质池,带折流墙的均质池,圆形均质池,差流式均质池等。 均质池容积计算公式:V=∑q it i t=△t(S i 2)∕2(S e 2) 三、均化池——既均量,又均质;在池中设置搅拌装置,出水泵的流量用仪表控制。如采用表面曝气机或鼓风曝气时,除可使悬浮物不致沉淀和出现厌氧情况外,还可以有预曝气的作用,能改进初沉效果,减轻曝气池负荷。 Patterson和Menez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以确定当废水流量与强度均作随机变化时均化池的参数,池内物料平衡为: 物料平衡方程: C 1QT+C V=C 2 QT+C 2 V Q–––取样间隔时间内的平均流量; C 1 –––取样间隔时间内进入调节池污物的浓度; T–––取样间隔时间; C –––取样间隔开始时调节池内污物的浓度; V–––调节池的容积; C 2 –––取样间隔时间终了时间内出水污物的浓度。 四、间歇式均化池——当废水水量规模较小时,可设间歇式贮水池,即间歇贮水、间歇运行的均化池,池可分为两或三格,交替使用。池中设搅拌装置。这种池型效果最好。 五、事故池——为防止水质出现恶性事故,或发生破坏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事故时,设置所谓事故池,贮留事故排水,这是一种变相的均化池。事故池的进水阀门一般是自动控制,否则无法及时发现事故。这种池平时保证泄空备用。 第二节离心分离法 一、定义:利用高速旋转的物体产生的离心力场以分离废水中的悬浮固体的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习题

《排水管道工程》习题 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 1.名词解释:排水系统、排水体制 2.排水体制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3.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两种形式。分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4.不同体制的排水系统在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方面各自有何优缺点? 5.如何选择排水体制? 6.简述排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 7.简述城镇污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 8.简述工厂排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 9.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0. 街道雨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物除检查井、跌水井、出水口等之外,还有收集地面雨水用 的。 11. 在管道系统的组成上,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半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各分流制系统相 似,具有同样的组成部分,只是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上设有和;而在半分流制管渠上设有和。 12.管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或,渠道有和之分。城市和工厂中的渠管主要是。 13. 暗渠系统的主要附属构筑物有哪些? 14. 对合格的管道和渠道有哪些要求? 15. 为什么管道的断面形式常采用圆形,而渠道的断面形式一般不采用圆形?选择管道时主 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16. 渠道断面形式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适于什么情况? 17. 我国城市和工厂最常用的管道有哪些?试述适用情况及优缺点? 18. 混凝土管管口的形式有:、和。制造方法主要有、、。 19. 钢筋混凝土管管口的形式有:、和。制造方法主要有、、。 21. 简述管道系统各种附属构筑物的功能,适用场合和构造要求? 22. 检查井由三部分组成:、、。检查井井身的构造与是否需要工 人下井有密切关系。不需要下人的浅井,构造很简单,一般为;需要下人的检查井在构造上可分为、和三部分。检查井的底部做流槽是为了。在重要道路上的检查井,有时为了防止因检查井沉降而破坏路面,可设计采用来固定井座和井盖,即使检查井沉降也不影响道路路面。 23. 跌水井的构造无定型,常用的有和两种。 24. 雨水口结构包括:、、三部分。雨水口的形式有、以及。 从地步构造看,雨水口分为和。其中有截流进入雨水口的粗重物体的作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高廷耀版

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 第一章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

水污染控制工程2(第二套)

废水生物处理试题 1、概念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生物流化床 (2) 莫诺特方程 (3) SBR工艺 (4) BOD的变化进程曲线 (5) 渐减曝气 (6) 比较伯、仲、叔醇的生化降解性 (7) A/O工艺 (8) 稳定塘 (9) SVI与SV (10) 自身代谢系数k d 2、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 论述污泥负荷与BOD去除率的关系 (2) 比较酯肪烃、环烷烃、芳烃、烯烃的生化降解性 (3) 推导污泥龄:流程如下 已知:沉淀池出水流量Q,出水污泥含量为Xe,排泥量为Qw,回流量为Qr、浓度为Xr,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θ。 (4) 以细菌生长曲线与米氏方程说明在高浓度底质下,生化速度与浓度无关 (5) 叙述活性污泥增长规律与生物相特征 3、论述题(10分) 论述RBC废水生物脱氮的机理与常见处理工艺 4、计算题(25分) 废水量0.55m3/s,经沉淀后废水的BOD5为320mg/L,要求出水BOD5在20mg/L以下,设计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水温20度。已知: (1) 进水挥发性悬浮固体量可以忽略不计; (2) 混合液挥发性固体与悬浮固体之比为0.8; (3) 回流污泥浓度为10000mg/L; (4)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3600mg/L; (5) 细胞平均停留时间10日; (6) 反应器为完全混合器; (7) 出水含有23mgL-1生物污泥,其中65%可生物降解; (8) BOD5=0.68BOD l(K=0.9d-1) (9) 废水中有足够的营养物; (10) 每日的高峰流量为平均流量的2.5倍 (计算中Y=0.50mgmg-1,kd=0.06d-1)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任务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措施将污水中所含有的各种形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分解、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和去除的对象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1、物理法 污水物理处理法就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主要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 属于物理法的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 沉淀(重力分离) 污水流入池内由于流速降低,污水中地固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沉淀,而使固体物质与水分离,这种工艺分离效果好,简单易行,应用广泛,如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和沉淀池。沉砂池主要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沉淀池则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大量的呈颗粒状的悬浮固体。 筛选(截流) 利用筛滤介质截流污水中地悬浮物。属于筛滤处理的设备有格栅、微滤机、砂滤池、真空滤机、压滤机(后两种多用于污泥脱水)等。 气浮 对一些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细微颗粒,因其自重难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可采用气浮装置。此法将空气打入污水中,并使其以微小气泡地形式由水中析出,污水中密度近于水的微小颗粒状的污染物质粘附到气泡上,并随气泡升至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去除。根据空气打入方式的不同,气浮处理设备有加压溶气气浮法、叶轮气浮法和射流气浮法等。为提高气浮效果,有时需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 离心与旋流分离 使含有悬浮固体或乳化油的污水在设备中进行高速旋转,由于悬浮固体和废水的质量不同,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质量大的悬浮固体被抛甩到污水外侧,这样就可使悬浮固体和污水分别通过各自出口排出设备之外,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 2、化学法 污水的化学处理法就是向污水中投加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属于化学处理法的有以下几种。 (1)混凝法 混凝法是向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药剂,经过脱稳、架桥等反应过程,使水中的污染物凝聚并沉降。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通常带有负电荷,胶体颗粒之间互相排斥形成稳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带有相反电荷的电介质(即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改变为呈电中性,并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颗粒下沉。这种方法用于处理含油废水、染色废水、洗毛废水等,该法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一般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等。常用的混凝剂则有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 (2)中和法 用化学方法消除污水中过量的酸和碱,使其pH值达到中性左右的过程称为中和法。处理含酸污水以碱为中和剂,处理含碱污水以酸作中和剂,也可以吹入含CO2的烟道气进行中和。酸或碱均指无机酸和无机碱,一般应依照“以废治废”的原则,亦可采用药剂中和处理,可以连续进行,也可间歇进行。 (3)氧化还原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答案(2)

1、试说明沉淀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讨论各类型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联系和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加强。 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和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答: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曝气沉砂池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3、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 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 (或上浮)的基本规律,影响沉降或上 浮的因素是什么? 答:基本原理: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 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 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基本规律:静水中悬浮颗粒开始沉降(或 上浮)时,会受到重力、浮力、摩擦力的 作用。刚开始沉降(或上浮)时,因受 重力作用产生加速运动,经过很短的时间 后,颗粒的重力与水对其产生的阻力平衡 时, 颗粒即等速下沉。影响因素:颗粒密 度,水流速度,池的表面积。 6、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是什 么?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 有何特点?答: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 原理: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解,常压下 使过饱和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释放出 来。基本流程及特点:全加压溶气流程, 特点是将全部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 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进行固 液分离。部分加压溶气流程:将部分入 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 置进入气浮池,其它部分直接进入气浮 池,进行固液分离。部分回流加压溶气 流程:将部分清液进行回流加压,入流 水则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 9、废水处理中,气浮法与沉淀法相比, 各有何优缺点?答:气浮法:能够分离 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者小于水的细小颗 粒,适用于活性污泥絮体不易沉淀或易 于产生膨胀的情况,但是产生微细气泡 需要能量,经济成本较高。沉淀法:能 够分离那些颗粒密度大于水能沉降的颗 粒,而且固液的分离一般不需要能量, 但是一般沉淀池的占地面积较大。 1、简述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处理有机 污水的原理和适用条件。答:好氧生物 处理: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 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 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 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 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 谢。这些高能位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 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 能位的无机物质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 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 置。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 者说BOD5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 水。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游离氧存在 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 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厌氧生 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 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 量。适用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 (一般BOD5≥2000mg/L)。 3 简述城镇污水生物脱氮过程的 基本步骤。 答:微生物经氨化反应分解有机氮化合 物生成NH3,再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 用下,经硝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 最后经反硝化反应将(亚)硝酸盐还原 为氮气。当进水氨氮浓度较低时,同化 作用也可能成为脱氮的主要途径。 4、简述生物除磷的原理。 答: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系统中, 得用聚磷微生物具有的厌氧释磷及好氧 超量吸磷的特性,使好氧段中混合液磷 的浓度大量降低,最终通过排放含有大 量富磷污泥而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目 的。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 是什么? 答: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菌胶团、原 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 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 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 絮绒状污泥。 2.常用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基本形 式有哪些? 答:推流式曝气池:污水及回流污泥一 般从池体的一端进入,水流呈推流型, 底物浓度在进口端最高,沿池长逐渐降 低,至池出口端最低。完全混合式曝气 池:污水一进入曝气反应池,在曝气搅 拌作用下立即和全池混合,曝气池内各 点的底物浓度、微生物浓度、需氧速率 完全一致。封闭环流式反应池:结合了 推流和完全混合两种流态的特点,污水 进入反应池后,在曝气设备的作用下被 快速、均匀地与反应器中混合液进行混 合,混合后的水在封闭的沟渠中循环流 动。封闭环流式反应池在短时间内呈现 推流式,而在长时间内则呈现完全混合 特征。序批式反应池(SBR):属于“注 水--反应—排水”类型的反应器,在流态 上属于完全混合,但有机污染物却是随 着反应时间的推移而被降解的。其操作 流程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 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置 结束构成一个周期,所有处理过程都是 在同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器 内依次进行,混合液始终留在池中,从 而不需另外设置沉淀池。 3.活性污泥法有哪些主要运行方式? 各种运行方式有何特点?答:传统推流 式:污水和回流污泥在曝气池的前端进 入,在池内呈推流式流动至池的末端, 充氧设备沿池长均匀布置,会出现前半 段供氧不足,后半段供氧超过需要的现 象。 渐减曝气法:渐减曝气布置扩散器,使 布气沿程递减,而总的空气量有所减少, 这样可以节省能量,提高处理效率。分 步曝气:采用分点进水方式,入流污水 在曝气池中分3—4点进入,均衡了曝气 池内有机污染物负荷及需氧率,提高了 曝气池对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 完全混合法: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很快被 池内已存在的混合液所稀释、均化,入 流出现冲击负荷时,池液的组成变化较 小,即该工艺对冲击负荷具有较强的适 应能力;污水在曝气池内分布均匀,F/M 值均等,各部位有机污染物降解工况相 同,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和数量几近一致; 曝气池内混合液的需氧速率均衡。浅层 曝气法:其特点为气泡形成和破裂瞬间 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在水的浅层处 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可以获得较高 的氧传递速率。深层曝气法:在深井中 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促使液流循环。 并且深井曝气池内,气液紊流大,液膜 更新快,促使K La值增大,同时气液接 触时间延长,溶解氧的饱和度也由深度 的增加而增加。高负荷曝气法:在系统 与曝气池构造方面与传统推流式活性污 泥方相同,但曝气停留时间公1.5-3.0 小时,曝气池活性污泥外于生长旺盛期。 主要特点是有机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 高,但处理效果低。克劳斯法:把厌氧 消化的上清液加到回流污泥中一起曝 气,然后再进入曝气池,克服了高碳水 化合物的污泥膨胀问题。而且消化池上 清液中富有氨氮,可以供应大量碳水化 合物代谢所需的氮。消化池上清液夹带 的消化污泥相对密度较大,有改善混合 液沉淀性能的功效。延时曝气法:曝气 时间很长,活性污泥在时间和空间上部 分处于内源呼吸状态,剩余污泥少而稳 定,无需消化,可直接排放。本工艺还 具有处理过程稳定性高,对进水水质、 水量变化适应性强,不需要初沉池等优 点。接触稳定法:混合液的曝气完成了 吸附作用,回流污泥的曝气完成稳定作 用。本工艺特点是污水与活性污泥在吸 附池内吸附时间较短,吸附池容积较小, 再生池的容积也较小,另外其也具有一 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氧化沟:氧化沟 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池 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表面 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转动,推动沟内 液体迅速流动,具有曝气和搅拌两个作 用,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纯氧曝气 法:纯氧代替空气,可以提高生物处理 的速度。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的饱 和度可提高,氧溶解的推动力也随着提 高,氧传递速率增加了,因而处理效果 好,污泥的沉淀性也好。吸附-生物降 解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 荷和pH变化的能力。该工艺还可以根据 经济实力进行分期建设。序批式活性污 泥法: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 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无污泥回流 设备;耐冲击负荷,在一般情况下(包 括工业污水处理)无需设置调节池;反 应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 出水水质;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 节各单元操作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 效果;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 效地防止丝状菌膨胀;该工艺的各操作 阶段及各项运行指标可通过计算机加以 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 4.解释污泥泥龄的概念,说明它在污 水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答:污泥泥龄即生物固体停留时间,其 定义为在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 的平均停留时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 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 微生物量的比值。活性污泥泥龄是活性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在 曝气池设计中的活性污泥法,即是因为 出水水质、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污 泥回流比等都与污泥泥龄存在一定的数 学关系,由活性污泥泥龄即可计算出曝 气池的容积。而在剩余污泥的计算中也 可根据污泥泥龄直接计算每天的剩余污 泥。而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管理过 程中,污泥泥龄也会影响到污泥絮凝的 效果。另外污泥泥龄也有助于进步了解 活性污泥法的某些机理,而且还有助于 说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第一章排水系统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容量 答:污水的最终处置或者是返回自然水体、土壤、大气;或者是经过人工处理,使其再生成为一种资源回到生产过程;或者采取隔离措施。其中关于返回到自然界的处理,因自然环境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但具有一定界限,不能超过这种界限,否则会造成污染。环境的这种容纳界限称环境容量。 2、排水体制 答: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做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 二、填空 1、污水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3类。 2、根据不同的要求,经处理后的污水其最后岀路有: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 - 复使用。 3、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三、简答题 1、污水分为几类,其性质特征是什么? 答: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 生活污水是属于污染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常在粪便中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西传染病菌等。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由于各种工厂的生产类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成分的不同,使工业废水的水质变化很大。 降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一般比较清洁,但其形成的径流量较大,则危害较大。 2、何为排水系统及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做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如果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容量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高。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但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有时还很严重,这是它的缺点。 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的体制,是将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和工业企业的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答: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 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 2、H 2 O、NO 2 和SO 2 ,所消 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 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 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 3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 2、H 2 O、NO 2 和SO 2 ,所消 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OD20>BOD5>OC 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CO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而化学需氧量COD则不能象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此外,污水中存在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以COD表示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两者的差值大致等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差值越大,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越多,越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两者的比值可作为该污水是否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的判别标准,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 4 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物理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耗氧与亏氧是同时存在的, 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称为氧垂直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下。 5 试论述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排放标准是指最高允许的排放浓度,污水的排放标准分为一,二,三级标准,而水环境质量标准是用来评估 水体的质量和污染情况的,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环境容量则是 指环境在其自净范围类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量. 排放标准是根据自然界对于污染物自净能力而定的,和环境容量有很大关系,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纯生态环境为参照,根据各地情况不同而制定的。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