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文化局限词在双语词典中的处理

谈文化局限词在双语词典中的处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谈文化局限词在双语词典中的处理

作者:詹晓慧, Zhan Xiaohui

作者单位:广东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刊名:

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2010,(9)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8条)

1.章宜华当代词典学 2007

2.张劲松双语词典中的文化局限词及其处理 2001(4)

3.莫彭龄汉语成语与汉文化 2001

4.彭丽文化特色词种类探源 2006(9)

5.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 2004

6.胡亮才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2004(18)

7.章宜华语义学与词典释义 2002

8.刘建梅现代汉字系统中外来字母规范浅议 2002(1)

相似文献(6条)

1.期刊论文詹晓慧.Zhan Xiaohui谈文化局限词在双语词典中的处理-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5)

文化局限词在双语词典中占据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正是由于这部分词的存在,从而形成了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意义不完全对等的障碍,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困扰.于是文化局限词也就成为双语词典在编纂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2.期刊论文张劲松双语词典中的文化局限词及其处理-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

双语词典的编纂同时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也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的诸多文化差异.探讨了文化局限词的分类及其在双语词典中的处理,并提出了若干辅助处理手段.

3.学位论文木拉特双语词典编写与词汇研究的互动——以《汉土词典》编写为例2005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语言理论和词典学理论的总结和探讨,为《汉土词典》的编写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达到读者最满意的效果,语言理论和实际材料的密切结合是编写《汉土词典》最根本的依据,同时,通过对词典编写具体问题的分析,提出拓展词汇研究领域的一些启示性思考。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

首先,论述双语词典的研究概况。词典学是辞书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词典学是研究词典编纂的科学。双语词典的研究作为词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奇峰突起地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双语词典的编纂与其他词典的编纂有很多区别,包括编纂准则不同、研究范围不同等。目前,已有为数众多的双语词典,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缺乏新意、缺乏规范性、收词不平衡、词义不准确等等。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

其次,设计了《汉土词典》的规模建构。《汉土词典》是一部普及型、内向型的双语词典。本词典的编写以理论为先导,以实际材料为基础,在语言理论、词汇理论和词典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编写工作。所依据的编纂原则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出典范性,二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体现出时代性。因为《汉土词典》所针对的对象是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土库曼斯坦族人,所以以此为依据确定了收词规模和收词范围。体例是本词典编纂总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到词目排列与检索、选词立目、词目正文的项目排列、义项取舍与排列、释文程序与方法、词例等。

最后,结合《汉土词典》的编写,反观词汇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薄弱领域,重点提出对词汇研究的启示性思考。第一,汉语词性的定位问题,充分重视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性,并对兼类词和词类活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二,对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从文化词、固定结构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入手,比较分析了汉语和土库曼语的语言文化差异。第三,阐述了对汉语词义内容研究的思考。认为,词汇研究应该纠正以往不重视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做法,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词义研究的新领域。以上观点是本论文的新意所在。

4.学位论文木拉特从《汉土词典》的编写看双语词典编写的若干问题2008

在土库曼斯坦,学习汉语的人日益增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汉语和土库曼语对译的双语词典,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库曼斯坦人汉语学习的效果。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萌发了编写一部供初学者使用的《汉土词典》的设想,并且已经用了六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本论文就是在词典编写过程中进行理论思考的产物,旨在通过对语言理论和词典学理论的总结和探讨,为《汉土词典》的编写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也从拓展词汇研究领域为双语词典的研究和编写提出了一些启示性思考。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首先,论述双语词典的研究概况。词典学是辞书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词典编纂的科学。双语词典的研究作为词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异军突起,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双语词典的编纂与其他词典的编纂有很多区别,包括编纂准则不同、研究范围不同等。目前,已有为数众多的双语词典,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缺乏新意、缺乏规范性、收词不平衡、释义不准确等等。本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设想,包括推陈出新、内容创新,增强其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与信息性等。

其次,讨论了双语词典编写的理论依据。主要从理论性、时代性、典范性三个方面来论述。

从词典编纂情况和词典学理论的发展势头来看,必须重视词典学的理论研究。词典学界非常重视双语词典编纂学的理论研究。语言文字的规范除了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外,还有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很多年来中国国家语委都在进行汉语规范化工作。国家颁布了大量的规范标准,具体落实到字、词注释的内容上。《汉土词典》编写的理论原则,要求注音要准确,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注音,必要的时候注上国际音标,并着重注意儿化等问题。并要求科学的收词和准确的解释。

双语词典的编写必须具有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些反映该时代语言特点的词典,每一本词典也都会或强或弱地体现着自己的时代性。要重视词典编纂中历时与共时的关系问题,从历时的角度观察语言,以共时的观点描写语言,体现出规范性与历史性的相结合的原则。要考虑其信息性,信息记录要及时和准确。要注意其实用性,选用汉语拼音字母单一字母排序,并且注重收录常用新词和外来词,末尾添加附录,最大限度的方便读者。重视其百科性,充分有效地揭示贮存在语言单位中的社会文化意义;更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有关外语的社会文化知识,使读者通过所学语言,达到尽可能多

地了解该语言所属社会文化的目的。典范性是词典编写的重要追求。我们要明确服务对象和编纂目的,制定一份科学的编纂体例,解决双语词典发展中的内容和体例的不统一的问题,重视双语词典内容和体例的结合,并以统一的体例指导双语词典的编纂。还要重视资料的搜集和蓝本的选用,在制定好缜密周详的、完备的编纂体例,确定了编写思路和框架之后,编纂者要专注于编纂过程,对各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并且要充分的利用语料库。收词录词量要符合体例要求,所收词汇能够反映社会的最新发展,能够体现社会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各种标注要齐全。

再次,阐述了编写双语词典的具体问题。分双语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双语词典的微观结构两个部分来阐述。

双语词典的宏观结构,包括篇幅的确定、选词、立目、版式、前页材料和后页材料四个部分。双语词典的篇幅应当根据读者的水平和需要来确定

,比如说我们计划编纂一部中小型《汉土词典》,其收词量确定在10000词左右就比较合适。汉外词典的词目的编排应当按照拼音检索的顺序编排,这样既可借鉴现有的汉语单语词典中前人的编纂经验,又符合外国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词性不同的词,应当分别立目,固定词组和特殊类型的词语和结构

,应当单独立目。双语词典的条目内版式应当严格遵循体例,包括对应词的排列(通常按使用频率排列),例证的安排(例证分散在各个义项后面比把例证集中起来放在所有对应词的后面好),以及各种数字、各种括号和其他各种符号的用法。页面也应该整洁清秀,美观悦目。前页材料通常包括词典宗旨、收词来源、编纂方法、收录词目以及义项的标准、体例说明、略语表、音标对照表、词典使用指南等。例如编写汉外词典,汉字偏旁表、汉字笔顺规则、变调规律表、标点符号表、发音对照表、与各学科有关的专业词汇表,都是必不可少的。后页材料主要包括不规则动词表、度量衡表、币制、温度系统、主要的教育机构和政治机构名称和地图等。当然这是针对大型的非删节本词典来说的,若是中小型词典,则不必毫无遗漏地一一收取,只需要选取能代表自己的特色的部分就可以了。双语词典的微观结构主要包括对应词、义项的选择和排列、例证、插图、词目正文的项目排列、译文等信息。双语词典应当准确地为词目找到对应词。中小型双语词典,要选择最常用的义项,并按照义项的使用频率进行顺序的排列。例证的选择要注意典型性、真实自然性、趣味性以及启发性,并且要适应相应的学习者的水平和需要。原语国家特有的动物、植物、食品、乐器、生活用品、宗教用品、服装等,最好根据需要配以插图,相关类别的插图或内容写明参见,便于检索。双语词典的正文宜按照以下顺序排列项目:词头/词目--注音--词性--语言考试等级--词汇类别/色彩--原语释义--译语释义--双语对译--原语例句--译语例句翻译。双语词典应遵循的释义原则是准确性、实用性、规范性。并要求充分完善“参见”部分。

然后,结合《汉土词典》的编写,反观词汇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薄弱领域,重点提出对双语词典编纂的启示性思考。第一,汉语字和词的关系问题。针对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非词词素的情况,可以推出一系列汉外双解的《汉语单音词素组词词典》,必然能方便高级阶段的学习者的使用。针对一个汉字记录一个基本不表义的汉语音节的情况,可以推出一系列汉外双解的《汉语多音词素组词词典》以及《汉语连绵词、外来语词典》,一定可以给外国留学生的词汇学习带来莫大的帮助。第二,汉语词性的定位问题,充分重视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性,并对兼类词和词类活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三,对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从文化词、固定结构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入手,比较分析了汉语和土库曼语的语言文化差异。第四,阐述了对汉语词义内容研究的思考。认为,词汇研究应该纠正以往不重视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做法,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词义研究的新领域。第五,阐述了“误读”问题的解决办法--为词组进行间隔,以方便初学者使用。以上观点是本论文的新意所在。

最后,就本文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双语词典必须走一条系列化、标准化的道路。这是使中国双语词典编纂事业走向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学习其他国家出版的双语词典的经验,注重词典编纂过程中编者与出版社编辑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母语语言专家的优势,强调双方的优势合作,有效地确保双语词典编纂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要重视双语词典编纂的总体质量把握。要加强语料库的建设和相关词典编纂软件的开发,走真正独立研编的学术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双语词典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汉土词典》靠一人之力编纂并非易事,对于将要面I临的困难和挑战,本人已经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始终会注重语料的搜集与整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渐使之完善,力图做到较为系统、科学,以弥补土库曼斯坦汉学界的空白。本论文可以看作是为这项工程而作的奠基。

5.期刊论文章宜华浅谈外语特色词的仿造翻译法-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1)

在双语词典编纂和翻译中,对于由文化差异等造成的译入语词汇表达上的空白,人们习惯用音译和意译的方法来处理,但这常常会造成译文有形无义或有义无形,留下一些遗憾.而仿造翻译注重从形义两方面来传递源语的指称内容,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翻译质量;弄清语际仿造词的构造特点,对外语新词或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从语际仿造词与借词的区别、语际仿造词的类型及特征等几个方面探讨一种有效的语词翻译方法--仿造翻译法.

6.学位论文徐兆娟语用学视角下的双语词典词语定义研究2006

双语词典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随着双语词典编纂理论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语用学原理在双语词典编纂实践中的应用。词语定义作为词语释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

本文首先介绍什么是双语词典,作了关于国内双语词典发展的综述,然后介绍了词典词语定义中的词语、词目、词义与义项等几个重要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接着阐述双语词典中的词语定义,介绍其定义方式,具体谈到了常用的词语定义方式——语义法,并指出其不足之处,指出运用语用法可以更好地完善定义方式,补其不足之处。

随意抽取《朗文》和《牛津》中的释文为研究语料,具体分析双语词典的词语定义模式,总结出现行双语词典词语定义的方式和规则。分析现行双语词典词语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得出语用法介入双语词典词语定义的必要性。

阐述语用学中的“意义”,并看其对定义的启示。双语词典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经常会发生故障,现在已经成为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双语词典编纂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是发生在现实情景中的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书面交际活动。只有双方都参与到其中来,才能对外语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信息,真正发挥双语词典作为外语学习桥梁的作用。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看语用学原理怎样更好地运用到双语词典编纂中。

文章最后讨论了现行语用学视角下的双语词典词语定义模式,提出了语用法定义模式,具体包括在释义中提供语用信息,显示各个纬度的信息,体现文化差异,显示搭配,使用例证提供典型语境。这种模式,虽然已经散见于诸词典,但还不够,之所以在本文里系统讨论,是因为它有助于增加双语词典的功能,有助于使用者。

本文不是问题的结论,而是问题的开头。我们通过论证传统双语词典学中对定义的释义的局限性,是想说明引入语用学原理到双语词典定义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希望能够对双语词典编撰者有所启发,能够有助于深化如何运用语用学理论成果指导人们词典编撰的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7572760.html,/Periodical_ywxk201009030.aspx

授权使用:淮阴师范学院(hysfxy),授权号:3bd27124-1268-4891-a882-9ea200a16952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0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