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生物 复习思考题 沈萍 陈向东

微生物 复习思考题 沈萍 陈向东

微生物    复习思考题  沈萍 陈向东
微生物    复习思考题  沈萍 陈向东

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

微生物:是指一类形态微小通常不借助显微镜无法看到的一类生物。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基因基因组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答: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互利共赢,有时候又给人类带来各种不幸与灾难。例如:肠道中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在利用肠道营养物质的同时又给人类创造了各种维生素等当生病的时候注射抗生素会使你很快痊愈,这得感激微生物,因为抗生素是微生物内质粒上基因表达的结果,但是微生物又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各种致病菌,如艾滋病、的、痰阻病菌夺走了无数人类的生命,又如1347年一场由鼠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由上可知,人类与微生物既互利双赢又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它有哪些特点?

病毒:病毒、亚病毒(卫星病毒、朊病毒)

类群: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真核微生物: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特点:个体小,比面值大,结构简单;吸收多,转化快,食谱广;生长旺,繁殖快,易培养;适应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个体小,比面值大,结构简单;吸收多,转化快,食谱广;生长旺,繁殖快,易培养;适应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

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答:在巴斯德和科赫之前,微生物学的研究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的阶段。以巴斯德和科赫为代表将微生物学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微生物室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举例巴斯德为微生物建立和发展做出了4方面的贡献:1.彻底否认“自生说”。2.免疫学--预防接种。3.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4.巴斯的消毒法。科赫除了证明炭疽病菌的病原菌和提出科赫原则外,在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为微生物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1.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2。配置培养基。3流动蒸汽灭菌。4.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他们均为微生物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因此,成为奠基人当之无愧。

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简述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有些微生物会使人致病,微生物微小不易防范,如HIV,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有些微生物还会使食物变质,这类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

人类既然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里,那么一些和我们紧密生活在一起的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以青霉菌为代表的微生物,能够为人类提供药物,食品等,是人类的朋友.

所以,看待微生物的好坏应综合来看,大多数微生物还是对人体无害的,如若离开微生物,人类也存活不了。但是对于一些恶性微生物来说,我们还是要多加防范。

第2章

1. 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

肽聚糖:肽聚糖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壁的大分子聚合物,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乙酰胞壁酸与四五个氨基酸短肽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大分子结构。

溶菌酶: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

核区:又称核质体、原核、拟核或原核生物核基因组。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异形胞:某些丝状蓝藻所特有的变态营养细胞,是一种缺乏光合结构、通常比普通营养细胞大的厚壁特化细胞。

2. 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答: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壁厚且脂质含量低,肽聚糖本身并不结合染料,但其所具有的网孔状结构可以直流碘—结晶紫复合物,现在一般认为乙醇处理后,肽聚糖网孔收缩,细胞壁通透性降低,碘—结晶紫复合物滞留在细胞壁而不易被洗脱而保持蓝紫色。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交联度低,壁薄而脂质含量高,乙醇脱色时脂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原本滞留的碘—结晶紫复合物易被洗脱下来,菌体变为无色,被复染剂染为其颜色。

3.什么是芽胞?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说明芽孢的抗逆性。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

答: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芽孢结构上来说壁厚而致密,成分上含水量低、DPA含量高且芽孢中含有小分子酸溶性结合蛋白因,从而使得其抗逆性很强。

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

答:有不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立克次氏体存在简单的也可以说是不完整的产能代谢系统,虽然不能利用葡萄糖或有机酸但可以利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进行产能而衣原体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需要严格细胞内寄生。

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

答:螺旋体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全长3~500微米,具有细菌细胞的所有内部结构。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螺旋体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和动物体内。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它与细菌的相似之处是: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内含脂多糖和胞壁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无定型核(属原核型细胞),对抗生素敏感;与原虫的相似之处有:体态柔软,胞壁与胞膜之间绕有弹性轴丝,借助它的屈曲

和收缩能活泼运动,易被胆汁或胆盐溶解。在分类学上由于更接近于细菌而归属在细菌的范畴。

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在人的胃粘膜上发现的革兰氏阳性螺旋杆菌,生长在微氧环境,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有光滑的细胞壁及1-5根鞭毛,后者套入鞘内且末端呈球状。

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答:

项目形成原因制备方法缺壁

程度

繁殖能力实例

支原体自然进化—完全

无壁

有各种支原体

L型细菌实验室中自发

突变—无壁有念珠状链杆菌

原生质体人工除壁溶菌酶除壁或青霉素

抑制肽聚糖合成基本

无壁

无多数G+菌

球状体人工除壁溶菌酶去壁或青霉素

抑制肽聚糖的合成部分

缺壁

无多数G-菌

7.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答古生菌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只含假肽聚糖等成分),而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肽聚糖。

8.什么是学名?什么是双名法?用具体的例子说明。

答:学名是指科学上采用的专业名称,即分类单元的拉丁文或拉丁化的科学名称,例如: 枯草杆菌学名:Bacillus subtilis. 双名法又称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例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现在学名通常采用双名法。

9.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答:古生菌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只含假肽聚糖等成分),而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肽聚糖。

10.试从细胞形态、营养类型、生理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比较主要的真细菌的特征,说明其物种的多样性。

细胞形态营养类型对抗生素敏感性对干扰素敏感性

蓝细菌单细胞或丝状体光能自养型——

放线菌丝状分支化能自养型敏感—

细菌球状、杆状、螺旋

状绝大多数为化能

自养型

敏感有些敏感

支原体形态多变,球形体

与丝状相间化能自养敏感(除了青霉

素)

不敏感

衣原体球形,椭圆形化能异养,专性寄

生敏感(除了青霉

素)

有的敏感

立克次氏体球状,杆状,丝状,

有的有多样性化能异养,专性寄

敏感有的敏感

1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答: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主要介绍革兰氏阳性菌。

细菌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贮藏物,以及核区。

特殊结构有鞭毛,芽孢,菌毛,性菌毛。

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磷壁酸组成。

细胞膜中含有与鞭毛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贮藏物有羧化酶系等,填补了细菌没有叶绿体,线粒体的空白。

同时在细胞质中由细胞膜折叠形成间体,也有利于细菌的生存。

鞭毛生长与细胞上,鞭毛基体存在于细胞膜,由于细菌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存在,鞭毛的存在有利于细菌在液体环境中运动,可以避免有害环境。

芽孢是休眠体,芽孢是为了抵御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芽孢是细菌成熟期以后的产物,它可以长期保持再次生长的活性,也保证了细菌能够在自然界中延续下去。

由于这些构造使得细菌可在在火山、深海、盐湖等恶劣环境中生存,如:耐冻细菌可在极低温度下生存,硫细菌可在火山口等地生存,而适宜环境下就更有细菌存在,故而其分布广。

12. 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答:细菌的分裂方式是简单的二均分裂,而放线菌是无性孢子或菌丝断裂,霉菌的繁殖方式是无性孢子、有性孢子或菌丝断片。酵母菌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和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是形成子囊孢子。

第3章

一名词解释

1.霉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2.酵母菌:酵母菌(yeast)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这个术语也是无分类学意义的普通名称,通常用于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繁殖单细胞真菌,以与霉菌区分开。有些可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3假酵母:酵母菌中尚未发现其有性阶段的被称为假酵母

4.原核微生物:指一类细胞微小、细胞核无核膜包裹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二问答题

1. 原核微生物细胞构造模式图(39面图3-1)

2.试述真菌孢子类型和特点?

答:表6-1 丝状真菌的无性孢子及其特征

孢子名称染色体

倍数

内生

或外生

形成特征孢子形态举例

厚垣孢子n 外生部分菌丝变圆、细胞质浓

缩,周围生出厚壁而成

圆形、柱形等总状毛霉

节孢子n 外生由菌丝断裂而成常成串短柱状白地霉

分生孢子n 外生由分生孢子梗顶端细胞

特化而成的单个或簇生

的孢子

极多样曲霉、青霉

孢囊孢子n 内生形成于菌丝的特化结构

--孢子囊内

近圆形根霉、毛霉

游动孢子n 内生有鞭毛能游动的孢囊孢

圆、梨、肾形等壶菌

一些丝状真菌的有性孢子及其特征

有性孢子

名称染色体

倍数

有性结构及其形成特征举例

所属分类

地位

卵孢子2n 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发育

而成,小配子囊称雄器,大配子囊称

藏卵器。

同丝水霉

卵菌纲:

小霉目

接合孢子2n 两个配子囊接合后发育而成,有两种类型:

①异宗配合:两种不同质的菌才能结合;

②同宗配合:同一菌体的菌丝可自身结合

葡枝根霉

大毛霉

性殖根霉

接合菌纲:

毛霉目

子囊孢子n 在子囊中形成。子囊的形成有两种方式:

①两个营养细胞直接交配而成,其外面无菌

丝包裹;

②从一个特殊的、来自产囊体的菌丝、称为

产囊丝的结构上产生子囊,多个子囊外面被

菌丝包围形成子实体,称为子囊果。

马氏单囊霉

麦类白粉菌

粗糙脉胞菌

牛粪盘菌

子囊菌纲:

内孢霉目

白粉菌目

球壳目

盘菌目

3.举例说明酵母菌与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答:酵母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1)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也称为“糖菌”。如水果、蔬菜、叶子、树皮等处,及葡萄园和果园土壤中等

2)重要的微生物资源,酵母菌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

3)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ae)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真核生物(1997)4)有些酵母菌具有危害性;有些酵母菌能引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疾

霉菌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1)在自然界分布极广;2)食物、工农业制品的霉变;3)有用物品的生产4) 引起动植物疾病5) 腐生型霉菌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他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

答;营养菌丝:深入基内培养基,吸收营养物质的菌丝。气生菌丝:在空气中生长的菌丝。分化的特殊结构:1。菌环2.菌网3.普通菌丝4.附着枝5.吸器6.附着胞7.菌核8.菌索9.子实体10.子座

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

答:细菌菌落:光滑易于基质脱离较透明。

放线菌菌落:1)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菌)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2)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卡氏菌)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酵母菌菌落: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

霉菌菌落:由粗而长的分枝状菌丝组成,菌落疏松,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的没有固定大小。

6.鞭毛的运动机理?

答:鞭毛的生长方式是在其顶部生长,细菌以推动方式做直线运动(逆向ccw),以翻腾方式做短促转后运动(顺cw)8.试比较说明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答:

9.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答:细菌分为G+和G-,G+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和磷壁酸含量高,一般无类脂质,不含蛋白质,G-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不含磷壁酸,类脂质和蛋白质含量高。放线菌为G-,其细胞壁具有G-所具有的特点。

酵母菌的细胞壁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

霉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也含有纤维素。

原生质体制备:G+ 青霉素、溶菌酶

G- EDTA螯合剂处理、溶菌酶

放线菌青霉素、溶菌酶

霉菌纤维素酶、几丁质酶

酵母菌蜗牛消化酶

第4章

1. 名词解释:

病毒粒子: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性形式。

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最终杀死细胞,

形成裂解循环(lytic cycle)。

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

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噬菌体产生。

溶源性转变:溶源性细菌有时还能获得一些新的生理特性,例如白喉杆菌只有在含有特定类型的原噬菌体时才能产生白喉毒素,引起被感染机体发病。原噬菌体引起的溶源性细菌除免疫性外的其他的表形改变,包括溶源菌细胞表面性质的改变和致病性转变被称为溶源转变(lysogenic conversion)。

前噬菌体:

溶源性细菌: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态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

的细菌称做溶源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a)

裂解量:

类病毒:类病毒是一种只含有侵染性RNA,而没有蛋白质的病毒。

朊病毒:朊病毒是美国Prusiner 在研究羊搔痒病时发现的瘙痒病的病原体。朊病毒是一种至今未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甚强,分子量在2.7×104-3.0×104的侵染性蛋白质因子。

2.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

答:区别:1不具有细胞结构

2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3严格的活细胞寄生物,没有个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

定义:病毒有一个或数个RNA或DNA构成的感染性因子,通常(但并非必须)有由一种或数种蛋白质覆盖构成的外壳,有的外壳还有更为复杂的膜结构;这些因子能将其核酸从一个宿主传递给另一个宿主细胞;它们能利用宿主的酶系统进行细胞内的复制;有些病毒还能将其基因组整合入宿主细胞DNA,依靠这种机制,或是导致持续性感染发生,或是导致细胞转化,肿瘤形成。

3. 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毒粒(化学组成)核酸;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1.病毒结构蛋白的主要生理功构成蛋白质外壳,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它理化因子的破坏;

能:

2.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易感细胞表面存在的受体具特异性亲和力,促使病毒粒子的吸附和入侵般来说

3.病毒是不具酶或酶系极不完全的,所以一旦离开宿主就不能独立进行代谢和繁殖。

4.构成毒粒酶,或参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入侵(如T4噬菌体的溶菌酶等),或参与病毒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如逆转录酶、脂类、碳水化合物)

4. 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 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壳体:1.螺旋对称壳体2.二十面体对称壳体3.双对称结构

四种主要结构类型:1.裸露的二十面体毒粒;2.裸露的螺旋毒粒;3.有包膜的二十面体毒粒;4.有包膜的螺旋毒粒;

5. 病毒核酸有哪些类型和结构特征?各类病毒基因组的复制策略有何区别

单链DNA(ss DNA);双链DNA(ds DNA);单链RNA(ss RNA);双链RNA(ds RNA);

6. 病毒复制循环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如何?( 以T4噬菌体为例说明)

噬菌体复制(繁殖)

的三个阶段:

1、吸附期;游离的噬菌体吸附到宿主细胞

2、潜伏期;从噬菌体吸附到细胞到释放出新噬菌体的最短时期

3、裂解期;随着菌体不断破裂,新噬菌体数目增加,直到最高值

7.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哪几类?引起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1.流产感染:依赖于细胞的流产感染

病毒感染的细胞是病毒不能复制的非允许细胞,将导致流产感染。病毒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可能与这些细胞缺失某些参与病毒复制的酶,tRNA或细胞因子有关。一种病毒的允许细胞可能是另一种病毒的非允许细胞。例如猴肾细胞是SV40的允许细胞,但人腺病毒感染猴肾细胞则会导致流产感染发生。

(2) 依赖于病毒的流产感染

由基因组不完整的缺损病毒引起。这类病毒因一个或多个病毒复制必需基因有缺损,不能完成复制循环。

2.限制性感染: 因细胞的瞬时允许性产生。其结果或是病毒持续存在于受染细胞内不能复制,直到细胞成为允许性细胞,病毒才能繁殖;或是一个细胞群体中仅有少数细胞产生病毒子代。

3.潜伏感染: 在受染细胞内有病毒基因组持续存在,但并无感染性病毒颗粒产生,而且受染细胞也不会破坏。这种携带有病毒基因组但不产生有感染性病毒的细胞称做病毒基因性细胞。

8. 亚病毒有哪几类? 各自有何特点?

亚病毒包括:

朊病毒: 朊病毒是一种至今未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甚强,分子量在2.7×104-3.0×104的侵染性蛋白质因子。

卫星病毒:植物卫星病毒基因组信息仅编码自身的壳体蛋白,没有感染性,不能单独复制,依赖辅助病毒提供复制酶进行复制,并编码壳体蛋白。

卫星RNA:卫星RNA(sat RNA)是指一些必须依赖辅助病毒进行复制的小分子单链RNA片段,它们被包装在辅助病毒的壳体中,本身对于辅助病毒的复制不是必需的,而且它们与辅助病毒的基因组无明显的同源性。

缺损干扰颗粒: DI颗粒基因组有缺损,不能完成复制循环,而必须依赖于其同源的完全病毒才能复制。

DI基因组较其完全病毒小、复制更为迅速,在与其完全病毒共感染时更易占据优势,从而干扰其复制。

9. 某发酵工厂生产菌株经常因噬菌体"感染"而不能正常生产,在排除了外部感染的可能性后有人认为是由于溶源性菌裂解所致,你的看法如何? 并请设计一实验证明之。

答:有可能是发酵菌种中存在蝾螈菌,在外界因素的影响或经过多项分裂前噬菌体从宿主DNA上游离出来,并向宿主细胞发出指令和提供合成其自身DNA的蓝图,最后释放出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再去感染其他敏感菌。

证明:1.蝾螈菌的培养2.排除游离噬菌体3.游导出蝾螈菌4.蝾螈菌的检查

10. 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复制的特点,并与细菌生长曲线进行比较。

1.在潜伏期的前一段,受染细胞内检测不到感染性病毒,后一阶段,感染性病毒在受染细胞内的数量急剧增加。自病毒在受染细胞内消失到细胞内出现新的感染性病毒的时间为为隐蔽期

2.隐蔽期病毒在细胞内存在的动力学曲线呈线性函数,而非指数关系,从而证明子代病毒颗粒是由新合成的病毒基因组与蛋白质经装配成熟,而不是通过双分裂方式产生的。

第7章

1.名词解释:

同步培养:能使群体中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的一种培养方法。

分批培养: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连续培养: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素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

个体生长:细胞物质有规律的不可逆的增加,使细胞体积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群体生长:细胞数量或细胞物质的质量的增加。

纯培养物:如果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生的,就称之为该细菌的纯培养物

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被称为无菌技术。

富集培养: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的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特定的环境条件,使仅适应于该条件下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使人们能够很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这种所需的特定的微生物。

2.说明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意义、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比较各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答:微生物生长的意义在于:1.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2.评价不同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的效果。3.客观的反映微生物生长规律。

直接计数法: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缺点:不能区分死计数菌还是活菌

间接计数法:每个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缺点:因操作不熟练造成污染,或培养基温过温度过高损伤细胞等原因造成结果不稳定。优点:测出样品数量的菌数,仍是教学、科研和生产常用的一种测定细菌的有效方法。

测重法:法根据每个细胞的一定的重量而设计的。可用于单细胞多细胞以及丝称重法状微生物生长的测定。将一定提及的样品通过离心或过滤将细菌分离出来经过洗涤,再离心后直接称重,求出湿重,如果是丝状体微生物,过滤后用滤纸吸走菌丝之间的水分,再求出湿重。无论是细菌样品还是丝菌样品,都可以将他们放入已知的重量的培养皿或烧杯内,于105度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再称重,求出微生物干重。

生理指标法生理指标:包括微生物的呼吸强度、耗氧量、酶活性、物热等。样品中微生物数量多或生长旺盛时,这些指标越来越明显。优点: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分析微生物生理活性等。

3.试述细菌群生长规律及其在生长实践中的应用。

答:微生物群生长规律:根据不同时间细菌数量的变化可分为4个期段。1.迟缓期:细菌接种到新环境中的适应过程。暂时缺乏足够的能量与生长因子工业中通过a.遗传方法b.对数期接种c.接种前后培养基组分相差不大d.扩大接种量等方法缩短迟缓期,克服不良的影响。

2.对数期生长:细菌以最大速率生长。胞内各组分各成分比例有规律的增加。在生产上广泛用作种子,在科研上它常作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3.稳定期生长: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PH等环境变化,环境条件渐渐不适宜细菌的生长。此时,补充营养物质取走代谢产物或改善营养条件,对好氧菌通气、搅拌或震荡可以延长稳定期。

4.衰亡期: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积累。

4.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主要方法及原理有哪些?

答:化学因素:a抗微生物剂:一类能够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b.抗代谢物: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常用需要一些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可利用生长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干扰机体的正常代谢,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目的。

c.抗生素: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衍生物,它们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微生物的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质膜作用于呼吸链以干扰氧化磷酸化,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等方式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或杀死微生物。

物理因素:a.温度:温度超过微生物生长扥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低于生长的最低温度会对微生物产生杀灭作用或抑制作用。

b.辐射作用:利用电磁辐射产生的点电磁波杀死大多数物体上的微生物,主要有微波、紫外线、X射线和α射线等,都能通过特定的方式控制微生物生长或杀死他们。

c.过滤除菌:适用于空气和不耐热的液体培养基的灭菌,主要作科学研究。

d:干燥:降低物质的含水量直至干燥,就可以一直微生物的生长,防止食品、衣物等物质的腐败。

5.试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防腐、消毒和灭菌的实例,及其原理

答:(1)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例如各种高温灭菌措施等。

(2)消毒:指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

(3)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其主要措施有:①低温。利用4℃以下低温可以保藏食物、药品。②缺氧。采用在密闭的容器中加入除氧剂来有效地防止食品和粮食等的霉腐、变质,达到保鲜的目的。③干燥。采用晒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是最常见的防止霉腐的方法。④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措施来保存各种食物的防腐方法。⑤高酸度。用高酸度也可达到防腐的目的。⑥防腐剂。在有些食品、调味品、饮料或器材中,可以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7.下列物品各选用什么方法灭菌?试说明理由。

培养基、玻璃器皿、室内空气、酶溶液

(1)玻璃器皿:干热灭菌,因为玻璃在干燥的情况下对高温有耐性,而且灭完菌后器皿干燥,没有水不易染菌。也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但灭菌后潮湿,应烘干后再使用。

(2)室内空气:用37%~40%的甲醛溶液熏蒸灭菌,是利用其挥发所产生的气体来杀菌;用石碳酸进行喷雾杀菌;硫

磺点燃后燃烧烟雾弥散于密闭空间,能达到熏蒸消毒的目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3)酶溶液:过滤除菌,因为酶不耐高温,不宜用加热灭菌法进行灭菌,但可通过滤膜过滤除菌。

(4)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通过水蒸气灭菌。对不耐热的培养基可采用过滤除菌或间歇灭菌法。

1.填写下表:

杀菌方法使用温度作用时间应用举例

巴斯德消毒法60-85℃处理15

秒至30

分钟,

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

烘箱灭菌法160 2小时干燥粉末、凡士林、油脂的灭菌,

也适用于玻璃器皿(如试管、平皿、

吸管、注射器)和金属器具(如测定效

价的钢管、针头、摄子、剪刀等)的

灭菌

高压灭菌法121℃,

115℃,15分钟;

30分钟;

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

玻璃容器及注射器、敷料等物品的

灭菌

9.试就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药的作用机制说明为什么这些药只作用于细菌而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

答:抗生素:青霉素b-内酰胺环结构与D-丙氨酸末端结构相似,从而能占据D-丙氨酸的位置与转肽酶结合,并将酶灭活,肽链之间无法彼此连接,抑制了细胞壁的合成。

链霉素:对多数革兰阴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链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经主动转运通过细菌细胞膜,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的特殊受体蛋白结合,干扰信息核糖核酸与30S亚单位间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蛋白合成。使DNA 发生错读,导致无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使多聚核糖体分裂而失去合成蛋白的功能,使大量氨基糖苷类进入菌体,细菌细胞膜断裂,细胞死亡。

抗代谢物:磺胺是叶酸组成部分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类似物。磺胺的抑菌作用是因为很多细菌需要自己合成叶酸而生长。磺胺对人体细胞无毒性,因为人缺乏从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叶酸的相关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不能用外界提供的对氨基苯甲酸自行合成叶酸,而必须直接利用叶酸为生长因子进行生长。

10.试说明下列食品保藏的原理:①汽水;②腌鱼;③果脯;④午餐肉罐头。

答:汽水---防腐剂苯甲酸钠等,密封;腌鱼---高浓度的盐,防腐;果脯---高浓度的糖---防腐;午餐肉罐头---高温杀菌,密封。

11.细菌肥料是由相关的不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菌群并通过混合培养得到的一种产品。活菌数的多少是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但在质量检查中,有时数据相差很大。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如何克服。

答: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是平板菌落计数,但一个菌落可能是一个细胞形成也可能是多个菌落形成,另一方面其他杂菌也可以形成类似菌落,所以质量检查中采用培养平板计数法,有时会数据相差很大。解决方法:采用培养平板计数法要求操作熟练,准确否则难以得到正确结果。要求样品充分混匀充分,保证每个活细胞都能分别形成菌落;尽可能选用选择性培养基,保证计数菌落为有效菌落。

12.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把一定微生物接种到一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活菌数,以活菌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根据微生物在不同时期内生长繁殖的特点不同。一般把典型生长曲线划分为适应期、对数增长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4个时期。该生长曲线只适用于单细胞微生物,包括细菌和酵母菌。

各个时期的特点是:

适应期:(1)细胞物质开始增加;(2)有的细胞开始不适应环境而死亡;(3)细菌总数下降;(4)停滞期末期,细胞代谢活动能力强,细胞中RNA含量高,嗜碱性强。对不良环境条件较敏感,呼吸速度、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速度接近对数细胞,并开始细胞分裂。

对数期:(1)菌体以几何数增加,增长速度快;(2)细胞代谢能力最强;(3)细菌很少死亡或不死亡。

稳定期:(1)生长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2)细胞数达到最大值,新生的细菌数和死亡的细菌数相当。

衰亡期:(1)死亡率增加,细菌少繁殖或不繁殖;(2)细菌常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型,有的会产生芽孢。

13.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某一抗微生物制剂是起杀死微生物的作用还是起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你如何确定某一试剂是适合用作防腐剂而不是用作消毒剂?

答:实验方案:

取待测实验的微生物培养,在对数生长期时加入该微生物以时间为横轴,生物量为纵轴为生长曲线,其中应包括两个指标。(活菌数,总菌数)

活菌数用生理指标法,借助相关仪器,如测量呼吸度酶活性等来确定活菌数。用浊度法OD值来测量总菌数,绘制在同一张图表中

14.获得纯培养物有哪些方法?特点是什么?

1、稀释倒平板

特点:菌落分离较为均匀,进行微生物计数结果相对准确。但操作相对麻烦,热敏感菌有时易被烫死,而严格好氧菌也可能因被固定在培养基中生长受到影响。

2、涂布平板法

特点:操作相对简单,是较常使用的常规方法。但有时会因涂布不均匀使某些部位的菌落不能分开,进行微生物计数时需对稀释和涂布过程的操作特别注意,否则不易得到准确的结果。

3、平板划线法

特点:操作简单,多用于对已有纯培养的确认和再次分离。

应用:这三种方法可用于所有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的微生物的纯培养分离。并且,通过选用适当的选择平板及培养条件,可直接分离各种具有特定生理特征的微生物。和厌氧罐或厌氧手套箱技术结合,这3种方法也可用于获得各种厌氧菌的纯培养。

4、稀释摇管法

特点:稀释倒平板法的一种变通形式,但由于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观察和挑取都相对困难。

应用:在缺乏专业的厌氧操作设备的情况下对严格厌氧菌进行分离和观察

第8章

一 名词解释

1.质粒: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2.转座因子: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 序列,

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

3.营养缺陷型:一种缺乏合成其生存所必须的营养物的突变型,只有从周围环境或培养基中获得这些营养物质或其前体物才能生长。

4.细菌的接合作用: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

5.细菌的转导:由病毒介导的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 的一种方式。

6.细菌的遗传转化: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 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被自然

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

7.原生质体融合: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二 问答题

1.试述历史证明核酸事遗传物质的3个著名实验。、

答:噬菌体感染实验,肺炎链球菌 S 型和 R 型,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2.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3.试述几种重要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主要优缺点?

答:1. )传代培养保藏

常用的有琼脂斜面、半固体琼脂柱及液体培养等

采用传代法保藏微生物应注意针对不同的菌种而选择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移种

在琼脂斜面上保藏微生物的时间因菌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有些可保存数年,而有些仅数周

通过降低培养物的代谢或防止培养基干燥,可延长传代保藏的保存时间

2.) 冷冻保藏

保藏温度越低,保藏效果越好

液氮保藏

? 可达到-196℃

冰箱保藏:-70℃低温冰箱(添加甘油做保护剂) -20~30℃的普通冰箱 基本方法: 生活态

休眠态

培养基传代培养 寄主传代培养

冷冻

干燥 斜面、平板

液氮、低温冰箱 沙土管、冷冻真空干燥

3.)干燥保藏法:沙土管保存

?适用于产孢子的微生物,如芽孢杆菌、放线菌等

?将菌种接种斜面,培养至长出大量的孢子后,洗下孢子制备孢子悬液,加入无菌的沙土试管中,减压干燥,直至将水分抽干,最后用石蜡、胶塞等封闭管口,置冰箱保存

冷冻真空保藏

?将加有保护剂的细胞样品预先冷冻,使其冻结,然后在真空下通过冰的升华作用除去水分。达到干燥的样品可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中置低温保存,从而使微生物处于干燥、缺氧及低温的状态,生命活动处于休眠,可以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用冰升华的方式除去水分,手段比较温和,细胞受损伤的程度相对较小,存活率及保藏效果均不错,而且经抽真空封闭的菌种安瓿管的保存、邮寄、使用均很方便

4.试比较大肠杆菌中F因子存在的几种方式及几种常见的杂交结果/

答:F因子的四种细胞形式

a)F-菌株,不含F因子,没有性菌毛,但可以通过接合作用接收

F因子而变成雄性菌株(F+);

b)F+菌株,F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

c)Hfr菌株,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细胞表面有性菌毛。

d)F′菌株,Hfr菌株内的F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形成游但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特称为F′因子。细胞表面同样有性菌毛。

杂交结果

1)F+菌株的F因子向F-细胞转移,但含F因子的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一般不被转移。杂交的结果:给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均成为F+细胞

2)Hfr×F-杂交后的受体细胞(或接合子)大多数仍然是F-

3)F′×F-与F+×F-的不同:给体的部分染色体基因随F′一起转入受体细胞继续存在于F′因子上,形成一种部分二倍体;

5.试述诱变育种的一般原则及营养缺陷型的筛选过程?

答:原则;1 .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

2 .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

3 .处理单孢子(细胞)菌悬液

4 .选用最适剂量

5 .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

6 .设计或采用高效筛选方案或方法

影印法筛选将已灭菌的丝绒布,包在直径小于培养皿的小圆柱体上,这样便制成了一个印章,它可使菌落位置不变地从一个培养皿移至另一个培养皿。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印章放在已长出菌落的平皿( 完全培养基) 上轻轻压一下( 注意不要沾上培养基) ,然后轻轻地分别印在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上,培养后,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而在基本培养基上不生长的菌落便是营养缺陷型。因霉菌孢子容易飞散,故常引起误差。影印法是在细菌抗药性变异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技术,目前已在放线菌、酵母菌等形成小菌落的微生物育种中广泛应用。

6.试述转化的过程合机制?

答;过程:a 感受态出现过程诱导产生的一种——特异蛋白

b 线性DNA分子的结合和进入细胞

机制:1、DNA吸附

2、单链“侵入”

3、受体部分螺旋松开,侵入的单链与受体的一股配对

4、供体DNA整合于受体染色体并将配对的受体单链进行消化

5、侵入链整合在染色体上后将未配对的另一受体单链也消化

6、以供体DNA单链为模板复制成双链产生新的重组子

7. Hfr×F-和F ×F-杂交得到的接合子都有性菌毛产生吗?能否都被M13噬菌体感染?

答:不一定。因为F- 菌株不含有F质粒(或致育因子),故F- 菌株没有性菌毛;而F+菌株是长有性菌毛,当F+ ×F-杂交时,其得到的接合子都是呈F+菌株,故都有性菌毛,而且能被M13感染。但当Hfr × F-杂交时,F因子的先导区(leading region)结合着染色体DNA向受体细胞转移,F因子除先导区以外,其余绝大部分是处于转移染色体的末端,由于转移过程常被中断,因此F因子不易转入受体细胞中,故Hfr×F-杂交后的受体细胞(或接合子)大多数仍然是F-。即当F因子全部导入的接合子才有性菌毛产生。

8.为什么将普遍性转导中形成的具有转移宿主DNA能力的“噬菌体”通常称为转导颗粒;而在局限性转导中,则称为转导噬菌体?

答:在普遍性转导中形成的具有转移宿主DNA能力的“噬菌体”仅含宿主DNA不含病毒DNA,不能像正常病毒一样感染和裂解细胞,同时,它们感染受体细胞后,将宿主DNA导入受体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形成转导子,故这样的“病毒”只能称为转导颗粒;

9. 请设计实验来决定在一种特定的细菌中发生的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说明每一种的预期结果。设想有下列条件和材料可以利用 (1)合适的突变株和选择培养基。(2) DNase(一种降解裸露DNA分子的酶)。

(3)两种滤板 一种能够持留细菌和细菌病毒 但不能持留游离的DNA分子 另一种滤板只能持留细菌。(4)一种可以插入滤板使其分隔成二个空间的玻璃容器。

答; A将两种不同的二重或三重营养缺陷型菌株混合培养 在基本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为重组菌株(发生了遗传交换)。B如果在混合培养期间加入DNase 在基本培养基上无重组菌落出现 这说明上述重组是因细胞间的接触转化所致 如果仍有重组菌落产生 说明可能是由于接合和转导所致。C利用只能持留细菌的滤板相隔的U 型管进行试验 如果在基本培养基上不产生重组菌落 则判断为接合作用 如果产生重组菌落 则又有两种可能 即转化或转导。D利用能持留细菌和细菌病毒而不能持留DNA的滤板相隔的U型管试验 如果不产生重组菌落则为转导 如果仍产生重组菌落则为转化.

第9章

1.名词解释: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不可培养微生物:从环境中直接分离并克隆rRNA并分析其序列和在分子进化树上的位置等方法而发现的的目前尚不能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培养的微生物。

2.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答:a.土壤提供了良好的基质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和养分

b.土壤中还存在大量的多种微生物群,对植物水分矿物质的吸收起到很大的作用

c.土壤之间存在空隙也有利于植物的呼吸和生长。

3.什么是正常菌群?试分析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关系。

答: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稳定且一般都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

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关系:互生

——生物拮抗作用;

——刺激免疫应答;

——合成维生素;

——降解食物残渣

4.简述微生物种群中的相互作用。

答:(1)中立生活:两种群之间在一起彼此没有影响或仅有无关紧要的影响;

(2)偏利作用:一个种群因另一个种群的存在或生命活动而得利,而后者没有从前者受利或受害;

(3)协同作用: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相互有利,二者之间是一种非专性的松散的联合;

(4)互惠共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相互有利,二者之间是一种专性的和紧密的结合;

(5)寄生:一个种群对另一个种群的直接入侵,寄生者从寄主生活细胞或生活组织获得营养,而对寄主产生不利影响。

(6)捕食: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完全吞食,捕食者种群从被捕食者种群得到营养;

(7)偏害作用:一个种群阻碍另一个种群的生长而对第一个种群无影响;

(8)竞争:两个种群因需要同样的生长基质或其他环境因子而相互竞争,其结果对两个种群都是不利的;5.举例说明微生物与动物的互惠共生关系。

答:微生物与许多动物都可以建立互惠共生的关系,如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瘤胃共生、发光细菌和海洋鱼类的共生。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是草食动物和微生物建立的瘤胃共生关系。食草动物直接食用富含大量纤维素的绿色植物,而动物缺乏能降解这类纤维素的酶进入瘤胃的这些食物则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则被动物消化利用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微生物与动物的共生关系一般是动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而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又可为动物所利用而有利于动物。

6.以根际、菌根和根瘤说明微生物和植物根的互惠共生关系。

答:(1)根际互惠共生根际是邻接植物根的土壤区域,根际互惠共生体现在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和土壤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使根际形成特殊的微环境一般情况下可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更良好的生存环境。根际环境中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环境而微生物则可以去除硫化氢降低其对根的毒性,增加矿质营养、合成维生素,提供给植物而有利于植物生长。

(2)菌根互惠共生菌根是真菌和植物根以互惠关系建立起来的共生体。菌根共生体可以促进磷、氮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根为真菌的生长提供能源;菌根菌为植物提供矿物质和水,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可以抑制外来植物的竞争。

(3)根瘤互惠共生根瘤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根结合成根瘤进行共生固氮的共生体。共生固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简单地说根瘤菌提供固氮过程所需的由自身固氮基因表达的各种酶,而植物根则提供固氮所需的微环境,合成的氮由微生物和植物分享。

从根际、菌根和根瘤的互惠共生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1)植物在这些相互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2)植物(根)主要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及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3)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过程为植物提供更好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

7.在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几种关系?举例说明.

答:互生(好氧性自生固氮菌)、共生(地衣)、寄生(噬菌体)、竞争、拮抗、捕食

8.什么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包括哪些成分?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原理是什么?

答:定义: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成分:1 微生物群体2 微生物内源代谢和自身氧化的残留物3 由原污水携入的难为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4 无机物。(如果把污泥的泥粒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里面有多种微生物---细菌、霉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如轮虫、昆虫的幼虫和蠕虫等),它们构成一条食物链,细菌和霉菌能分解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获得自身活动必需的能量并构造自身。原生动物以细菌和霉菌为食,又被后生动物活性污泥除了由微生物组成之外,还含有一些无机物质和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再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即微生物的代谢残余物)。所消耗,后生动物也可以直接依靠细菌生活)

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细菌及其原生动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氧化、分解,最终把这些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

9. 试述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

答:1、微生物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分解者,对维持生态平衡重的物质循环、分解生物遗体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一些自养微生物,如蓝藻,还有一些浮游微生物,是食物链的起始端。

3、有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毒物质,对污水处理、自然界自净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4、迄今为止,能够分解石油等烃类有机物的只有微生物,对处理石油污染有很重要的作用。

5、在一些没有阳光的地方,自养微生物是整个生态链的基础。如海底热液孔生态中的硫细菌。

7、能够致病的微生物能够控制它们的寄主的数量,甚至影响寄主的进化方向,对整个生态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

8、一些动物和植物都有共生微生物,如果缺少这些微生物,它们的生长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地衣中的真菌。

10. 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具有哪些特殊作用?

答:1.粪便污染指示,如大肠杆菌,检测大肠杆菌的含量以判断水受污染程度。

2.致突变物的检测:检测污染物的致突变作用。

发光细菌检测法:通过检测发光菌的发光强度变化评测待测物的毒性。

硝化细菌的相对代谢率试验:通过测定硝化细菌的相对代谢率检测水和土壤中有毒物。

11. 试设计一种用微生物处理废水或废渣,变废为可用资源的方案。

答:以生活垃圾为例:生活垃圾→清检去除各种金属、塑料、玻璃等无机杂物→高温堆肥→腐熟堆肥。堆肥过程可以灭杀各种病原微生物,堆肥可以成为良好的农家有机肥。

12. 试论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作用,你认为对此类污染该如何进行防治?

答:天然水体中由于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的排入,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称作水体富营养化。

微生物起到了一个双刃剑的作用,大量繁殖,是的水体缺氧,其他生物死亡;吸收了水中的营养物质,减轻了水体富营养化。

预防:(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绝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外界输入的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的。如果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输入的营养物质,就使水体失去了营养物质富集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应该着重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营养物质的输入,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应从控制人为污染源着手,应准确调查清楚排入水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排放源,监测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污水中的氮、磷浓度,计算出年排放的氮、磷总量,为实施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输入到湖泊等水体的营养物质在时空分布上是非常复杂的。氮、磷元素在水体中可能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或者以溶解性盐类形式溶于水中,或者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而沉降,并在底泥中不断积累,或者从底泥中释放进入水中。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负荷,有效地控制湖泊内部磷富集,应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治理:向水中投放像红螺菌等微生物,以吸收过剩的营养物质。

第10章

1.名词解释:

感染:又称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而引起的病理过程。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

免疫: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外毒素: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干扰素:宿主淋巴细胞在病毒等多种诱生剂刺激下产生的一类低分子量糖蛋白,分a、b、g三组。能耐热,

具有种属特异性。

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2.机体对细菌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

4.补体激活后可能产生对机体有利的免疫也可能造成自身损伤,试举例说明。

答:补体活化后可溶解革兰氏阴性菌及具脂蛋白膜的病毒颗粒,清除病原微生物、病变衰老细胞和癌细胞。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片段有趋化、调理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和促进炎症等多种功能,促进机体防御反应,对机体有利。但补体本身并无特异性识别,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间隙或血管壁基底膜时,可激活补体造成局部炎症,引起第Ⅲ超敏反应。如链球菌感染后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血管壁基底膜,激活补体而引起肾小球炎。

5.试举例说明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并无截然界限。

答: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因子与体液因子均可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如剧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多种细胞包括巨

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和肥大细胞均可分泌细胞因子;补体片段的促炎症迹免疫调节作用。反之,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因子与体液因子也可进一步调动非特异性免疫,如抗体的激活补体,调理吞噬细胞及ADCC作用;淋巴细胞分泌CK趋化、激活并增强吞噬细胞与NK细胞的杀伤功能。而在机体遭遇病原体入侵时,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同时进行,互为补充,之间并无截然界限(举教材中“联合抗感染免疫”病毒感染为例。

6.简述目前制备抗体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劣。

答:1.血清抗体

用纯制的抗原多次接种于适当的成年健康动物,刺激其产生免疫应答,血清中含有大量特异性抗体。

天然抗原含有多种互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因此血清抗体是具不同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混合物。

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B细胞增殖所产生的抗体,其遗传背景完全一致,因此抗体分子的氨基酸序列、类型、抗原特异性等生物学性状均相同。

具有特异性,多样性,定向性,我们可以用来制成“生物导弹”运送药物至病害部位,主要是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7.病原微生物是怎样侵害机体的? 为什么说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

答:不同的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同。绝大多数病原体不能穿过完整的皮肤而是通过机体的自然开口、皮肤表面创伤裂口或通过导管、静脉注入或外科切口等医源性的途径进入机

体内部。极少数能穿过皮肤有的能穿过黏膜然后通过血循环达到特定的组织部位造成病

变有的能附着在黏膜上生长繁殖形成局部病灶产生毒素引起各种症状。感染的途径有

呼吸道感染、消化管感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和垂直感染。病原体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不

同其方式有三一、病原体进入细胞内直接引起细胞死亡二、病原体释放内毒素或外

毒素杀伤细胞或释放酶降解组织成分或损伤血管引起缺血性坏死三、病原体引起机体

免疫反应进而由于免疫介导机制引起的组织损伤。病毒对敏感细胞的感染并不一定都能导

致病毒繁殖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子代。

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感染的建立首先需有病原体的接触。它们具有侵袭宿主机体在其中生长繁殖和产生毒性物质等能力。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大多数的感染为亚临床的、不明显的、不产生任何显著的症状与体

征。

有些病原体在最初感染后潜伏影响可持续多年。病原体亦可与宿主建立起共生关系。

传染病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由其它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

的。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有免疫性

8.补体、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答:补体的生物学效应有:a增强吞噬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趋化性。b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c中和病毒。d细胞溶解作用。e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等。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a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本身不能直接溶解或杀伤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通常需要补体或吞噬细胞等共同发挥效应以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导致病理损伤。然而,抗体可通过与病毒或毒素的特异性结合,直接发挥中和病毒的作用。b激活补体: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IgA、IgG4和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c结合细胞: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可结合不同种的细胞,产生不同的疚,参与免疫应答。d可通过胎盘及粘膜:免疫球蛋白G(IgG)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流中,使胎儿形成自然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A(IgA)可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粘膜,是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e具有抗原性:抗体分子是一种蛋白质,也具有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能。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各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9.机体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免疫力?

答:(一)天然免疫

在自然条件下,机体对另一种生物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不易感染的能力,称为天然免疫。天然免疫又可分为天然主动免疫和天然被动免疫两种。

1、天然主动免疫

机体在受微生物抗原刺激后,在自然情况下自体产生的免疫力,称为天然主动免疫,如患天花、麻疹等传染病产生隐性传染后获得的免疫力。

2、天然被动免疫

在自然条件下,不是机体自己产生的,而是通过异体获得的免疫力,称为天然被动免疫,如婴儿通过母亲的胎盘或母乳获得的免疫力,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些传染病有抵抗力。

(二)人工免疫

采用人工方法,将某种抗原或含有某种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宿主的抗病能力,称为人工免疫。人工免疫也可分为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种。

1、人工主动免疫

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或类毒素等,接种于人体,使机体本身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防治微生物感染的一种措施,称为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用于预防。

2、人工被动免疫

采用人工方法,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细胞免疫制剂,注射人人体,使机体即刻获得免疫力,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这些免疫物质不是病人自己产生,故称为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常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疾病。

10.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答:当一个细菌进入机体时:①首先受到生理屏障的阻挡,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②补体激活的溶细胞作用与吞噬细胞及NK细胞的杀灭;

③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ADCC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等;

④激活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包括CTL的直接杀伤及TD分泌CK引起的以巨噬细胞为主,包括CTL、NK、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聚集、细胞与CK共同造成的免疫炎症。最终将细菌清除。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有哪些特点? 答:类群:1.真核细胞型;2.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式体; 3.非细胞型:病毒。 特点:1.体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 5.适应强,易变异二.你认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答:研究领域有制药、治理环境污染等,微生物的基因科学,微生物病毒学,现代微生物学已发展出很多的分支学科,如病毒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应用微生物(生物农药,浸矿微生物等),病源微生物(主要指细菌),海洋微生物,古细菌等,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的遗传背景,市场化应用等,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食用菌的生产、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等。 三.简述微生物与制药工程的关系。 答:1.人类除机械损伤外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造成的 2.微生物又是人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方法 3.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来源很多 4.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相当多样,可用于生物制药 5.微生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涉及人、微生物、植物的协同进化 6.遗传学与生态学 名词对照: 古菌域:Archae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古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细菌域:bacteri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细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真核生物域:Eukary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真核生物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所有形态体积微小的单细胞或者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第二章 一.比较下列各队名词 ①.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其细胞核为拟核,细胞内么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大多为单细胞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有明显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核糖体为80S型。 ②.真细菌与古菌:相同点: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 不同点:细胞膜中的脂质是不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等。 ③.原生质体与球形体:原生质体是脱去细胞壁的细胞,是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具体包括细胞膜和细胞质以及细胞器;球形体:指在螯合剂等存在的条件下用溶菌酶部分除去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而形成的缺损型细胞。 ④.鞭毛、菌毛和性菌毛:鞭毛是一端连于细胞膜,一端游离的、细长的波形纤丝状物。菌毛为一些菌体表面的非鞭毛的细毛状物,菌毛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菌体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细、短、直、硬、多的丝状蛋白附属器。其化学组成是菌毛蛋白,菌毛与运动无关;性菌毛在少数革兰阴性菌,比普通菌毛略微稍粗,一个菌体只有1~4根,通常由质粒编码。带有性菌毛的细菌具有致育能力。 ⑤.芽孢与孢子:芽孢是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孢子是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二.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微生物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术语或名词 1.微生物(microorganism)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但其中也有少数成员是肉眼可见的。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3.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4.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7.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微生物、微生物学、纯培养、纯培养物无菌技术、灭菌、消毒、过滤富集培养 简答题: 1、微生物的特点有那些? 2、Mullis的贡献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列文虎克对微生物学有什么贡献?4 、巴士德和柯赫对微生物学的发展有什么贡献?5、柯赫证病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6 、拂来明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是什么?7 、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有那些?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8、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有什么差别?9、举出几种常用的消毒药品和方法?10、纯培养有几种方法?11、为什么活菌记数和直接记数有很大的差别?12、按照功能和营养成分培养基有几种类别?13、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 4、保藏微生物的基本方法有那些?1 5、已发现的微生物的形态有几种?1 6、芽孢杆菌和芽孢梭菌有何异同?1 7、举例说明非芽孢杆菌的特点?1 8、古细菌有那三大类?1 9、根霉、曲霉和青霉的形态特征如何?20、吃什么食用菌可以预防感冒?21、吃什么食用菌可以增加智力?22、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有那些?23、球菌的基本形态有几种?24、细菌的基本结构组成有那些?2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那些?26、细胞壁及其功能是什么?27、肽聚糖的基本组成是什么?28、G+ 和G-细胞壁的结构有和异同?29、Gram染色的基本过程如何?30、细菌为什么可以分为G+ 和G-两种?31、无壁细胞有那几种?32、聚-B-羟丁酸有什么功能?33、气泡有什么功能?34、什么是糖被、根据物理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几类?35、糖被的化学组成和功能是什么?36、鞭毛有何功能和种类?37、鞭毛的一般结构和基体的组成如何?38、什么是芽孢、有何特点?39、芽孢耐热的分子机制如何?40、为什么放线菌介于真菌和细菌之间而更接近于细菌?41、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几种?42、在什么条件下使用火焰灭菌?43、稀释倒平板法和涂平板法有什么差别?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农学类) 涂国全编写 2010年05月 第一章绪论 一、复习题(30题) 1.什么是微生物?简述其3大特点和所属类群。 2.什么是马铃薯晚疫病?试述其在历史上对人类的一次严重危害。 3.如何理解“在近代科学中,对人类福利最大的一门科学要算是微生物学了”? 4.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在微生物学发展早期,学者们是如何逐一克服的? 5.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哪5个时期?各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6.试简介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1632~1723),并说明他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7.巴斯德学派在微生物学发展中有何重大贡献? 8.科赫学派在微生物学发展中有何重大贡献? 9.由巴斯德设计的著名曲颈瓶试验,有何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0.巴斯德、科赫等微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横向扩散”,产生了哪些分支学科?各学科的代表人物是谁? 11.微生物学史上的“成熟期”始于何时、何人?试简述本期的特点。 12.在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史中,与微生物学有关的“六大战役”是什么?它们对人类的进步起了什么作用? 13.在发酵工业和生物工程产业中有哪些关键性的工艺技术?试述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对当代发酵工业和生物工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14.什么是生物工程(学)?它由哪5大具体工程组成?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5.简述微生物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6.微生物学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重大贡献?为什么微生物可以发挥这种作用? 17.为什么说微生物是基因工程的支柱?

18.在经典遗传学发展为分子遗传学的过程中,微生物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能起这种作用? 19.微生物学有哪6类分科?试简述分类依据并各举数例。 20.试列举10项起源微生物学研究的特有操作技术。 21.试列举微生物学中3项最重要的独特技术,并分别说出其创始人、基本原理及其对发展微生物学的贡献。 22.何谓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23.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发酵生产有何实际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24.为什么说在微生物的5大共性中,“体积小、面积大”这一条是最根本的? 25.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26.微生物界有哪几项特点可称得上是“生物界之最”?(应答10项) 27.当前人类正面临哪5大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说在解决这些危机中微生物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8简述现代微生物学发展的6大趋势。 29.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 30.简述微生物学在那几方面的突出贡献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几十年。为什么? 二、参考答案(54小题) 1.答案定义: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个体微小(<0.1 mm);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 类群: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注:也可用表解法解答) 2.答案一种由病原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发生了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毁灭了5/6的马铃薯,个别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并引起爱尔兰等地大量居民饿死或逃往北美。 起因:当地过分强调种植单一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当时连年气候异常,长期阴雨,温湿度过高,十分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 3.答案不同的人群或个人有其不同的幸福观或福利观。 一般都集中在追求钱、权、利、名、业、健(健康长寿)等几个方面。 健康在幸福观上应居首位;在近代多门科学中,对人类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已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进一步作出更大贡献的科学就是微生物学。 4.答案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doc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 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6.简述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2章原核微生物 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 2.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來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什么是芽抱?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 说明芽抱的抗逆性。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抱耐热机制的? 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

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 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举例说明细菌的属名和种名。 8.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9.试根据细菌和古生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屮分布泛。 10.细菌(狭义)、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冇什么特点?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3 ?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耍区别。 4.试图示真核生物“9+2型”鞭毛的横切面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 6.试比较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 8.试述真菌的抱子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 1.名词解释: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 裂解量、类病毒、月元病毒。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沈萍陈向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一、术语或名词??? 1.微生物(microorganism)? 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 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但其中也有少数成员是肉眼可见的。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3.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 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 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 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7.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 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 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 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 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发现乳酸发酵、 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业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9.罗伯特.柯赫(Robert Koch,1843—1910)? 德国人,着名的细菌学家,曾经是一名医生,对病原细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A具 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分离、培养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这是当时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因此柯赫获得了诺贝尔奖; C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氏定律。他也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0.伍连德(1879—1960)? 我国广东香山人,着名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海港检疫创始人。他用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对鼠疫和霍乱的病原进 行研究和防治,在中国最早建立起卫生防疫机构,培养了第一支预防鼠疫的专业队伍,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有效地战胜了1910—1911 和1920—1921年间我国东北各地鼠疫的大流行,被国际上誉为着名的防疫专家,世界鼠疫会议1911年4月在我国沈阳举行时,他任大会 主席和中国首席代表。着有“论肺型鼠疫”、“鼠疫概论”和“中国医史”等。 11.汤飞凡(1879—1958)? 我国湖南醴陵人,着名的医学微生物学家,在医学细菌学、病毒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某些领域做出·了显着的 贡献,特别是首次应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从病人的眼结膜刮屑物中分离、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成功,确证了沙眼衣原体的存在,为世界上首 创,成为医学微生物学方面的重大成果。 12.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简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即我国称为的非典型肺炎,也简称为非典。 二、习题 ? 填空题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 的同时也带 来?? ? 。 2.1347年的一场由?? ? 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 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03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 的?? ? 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 ? 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 ? 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着名微生物学家Roger Stranier提出,确定微生物领域不应只是根据微生物的大小,而且也应该根据有别于动、植物的??? 。 6.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新型学科领域,称为?? ? 。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着“?? ? ”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8,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 ? 和德国的??? 为代表的科学家,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 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 和?? ? 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 ? 、?? ? 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乎 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3大类微生物主要是?? 、? ?及?? ? 。而随着基因组作图测序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基因组研究将成为一种常规的研究方法,为从本质上认识微生物自身以及利用和改造微生物将产生质的飞跃。 11.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

考研微生物学笔记沈萍版

主要内容大豆的结构与成分?传统豆制品的生产?豆乳制品?豆乳粉及豆浆晶的生产?大豆低聚糖的制取及应用?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应用?大豆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大豆的结构与成分第一节一、大豆子粒的形态结构及组成? 二、大豆的主要化学成分?碳水

化合物1.? 大豆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人 体内的的消化酶不能分解水苏糖、棉子糖,但它们是人体肠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对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有很好的 作用。大豆中的不溶性碳水化合物?果胶质、纤维素纤维有延缓 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可以降低对糖、。保健功能中性脂肪和胆 固醇的吸收,对人体产生 2.蛋白质?分为清蛋白和球

蛋白,其中球蛋白占到90%左右,球蛋白中7S和11S 球蛋白之和占总蛋白含量的70%以上。3.脂肪?。18%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 4.大豆中的酶及抗营养因子脂 肪氧化酶:对食品影响作用:一是改善面粉色泽,?强化面筋蛋白质的作用,二是产生不良风味。尿素酶: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受热失去活?性;淀粉分解酶和蛋白分解酶:豆粕中;?;,活性丧失90%20min℃:胰蛋白酶抑制剂100处理?:受热失活。

细胞凝集素?. 5.大豆中的微量成分无机盐?十余种,通常是含有钙、磷、铁、钾等的无机盐类。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为主,脂溶性很少。皂苷?抗营又称皂甙或皂素,具有溶血性和毒性,通常视为,但研究表明其对人体并无生理上的障碍作用,养成分反而有抗炎症、抗溃疡和抗过敏的功效。. 6.大豆中的味成分(1)脂肪族羰基化合物(2)芳香族羰基化合物(3)挥发性脂肪酸(4)挥发性

胺(5)挥发性脂肪醇(6)酚酸7.有机酸、异黄酮异黄酮抗氧化。柠檬酸、醋酸、延胡索酸等。.三、大豆蛋白质的性质?溶解性1. 四、大豆蛋白质的变性?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大豆蛋白质分子的内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功能性质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大豆蛋白质的变性。1.酸碱引起的大豆蛋白的变性处于极端的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2010.6) 绪论 1.名词概念:微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2.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及学科地位。 3.微生物的分类、命名及鉴定。 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所包括的微生物类群。 5.微生物的特点。 6.如何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第一章: 1.名词概念: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噬菌体的溶原性、噬菌斑。 2.病毒的形态、化学组成及结构。 3.病毒的繁殖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4.病毒的培养方法。 5.各种环境因素对病毒存活的影响。 6.病毒与人类的生活。 第二章: 1.名词概念:古菌、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细胞壁、细胞质膜、芽孢、细胞质、内含物、革兰氏染色、蓝细菌、放线菌。 2.古菌在形态、结构、代谢、呼吸类型等方面有哪些特点(与真细菌相比)。 3.古菌的分类类群。 4.古菌在环境工程微生物中重要地位与作用。 5.细菌的形态特征及由此产生的细菌类群。 6.细菌细胞共有结构及特殊结构。 7.细菌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8.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细胞壁化学组成、结构差异。 9.细胞质膜的功能。 10.细胞质内含物的种类及它们的化学组成、功能。 11.细菌荚膜、粘液层和衣鞘的化学组成、功能。 12.细菌芽孢的形成及特点。 13.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及在细菌分类鉴定、生理特征认定等方面的作用。 14.革兰氏染色方法及产生两种不同染色结果的机制。 15.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污水生物处理的关系。 16.蓝细菌的生态、生理及分类特点。 17.放线菌的形态、大小与结构。

18.放线菌的主要类群。 第三章: 1.名词概念: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 2.原生动物的细胞结构及功能。 3.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 4.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及特点。 5.微型后生动物的主要类群及特点。 6.藻类的一般特征。 7.藻类的主要类群及特征。 8.酵母菌细胞结构特点。 9.酵母菌的繁殖及培养特征。 10.霉菌细胞结构特点。 11.霉菌的繁殖及培养特征。 第四章: 1.名词概念:酶、酶活性中心、新陈代谢、营养、碳源、能源、氮源、生长因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能量代谢、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 2.酶的组成形式(如何组成的)。 3.酶蛋白的四级结构。 4.酶活性中心的组成及功能。 5.酶的不同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6.酶的催化特性包括哪些方面。 7.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或酶活力)的因素。 8.阐述微生物化学组成与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辩证关系。 9.阐述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能源以及由此衍生的不同的营养类型的微生物。 10.阐述微生物生长所需的N源以及以此区分的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11.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以及主要的元素对微生物的生理作用。 12.生长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13.培养基的种类及其特点。 14.能量载体ATP及其产生方式。 15.微生物(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方式(以葡萄糖为代表)的代谢过程及产能特点。 16.异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特点。 17.自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特点。 第五章: 1.名词概念:微生物生长、分批培养、生长曲线、连续培养、恒化连续培养、恒浊连续培养、种群、群落、世代时间。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 2

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P.H.Raven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 3

最新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类群? 概念: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客服了哪些重大障碍? 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灭菌技术的运用纯种分离培养技术的建立 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最基本的:(1)体积小、面积大 原因:由于微生物是一个如此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 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 4.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的多样性(2)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3)代谢产物的多样性(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5.微生物名人巴斯德 (1)否定“自生说” (2)预防接种 (3)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发明巴斯德消毒法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几种?测量微生物大小常用单位是什么? 细菌的形态极其简单,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仅少数为其他形状,如丝状,三角形,方形和圆盘形。 量度细菌大小的单位是um,而度量其亚细胞构造则要用nm作单位。 2.试述G+和G-细菌细胞壁构 G+:厚度大(20~80nm),化学组成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N-乙酰氨基葡萄糖(G) 肽聚糖形成坚硬的多层三维网状结构 N-乙酰胞壁酸(N) G+ 四肽链-肽桥交联 甘油型 磷壁酸 核糖醇型 G-: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聚糖层很薄(仅2~3cm)故机械强度较G+细菌弱,主要包括外膜,肽聚糖层,壁膜间隙三个部分。 3.什么是革兰氏反应,其原理和主要步骤? 概念:C.Cram(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 原理:G+: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 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6.简述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2章原核微生物 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 2.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什么是芽孢?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 说明芽孢的抗逆性。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 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 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 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 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举例说明细菌的属名和种名。 8.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9.试根据细菌和古生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 泛。 10.细菌(狭义)、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3.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4.试图示真核生物“9+2型”鞭毛的横切面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 6.试比较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 质体的制备方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 8.试述真菌的孢子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 1. 名词解释: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 裂解量、类病毒、朊病毒。 2.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 3. 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4. 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 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4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A部分习题 一、选择题 1.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2.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 构成细胞物质 B. 提供能量 C. A,B 两者 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 碳素物质 B. 氮素物质 C. 水 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 酵母菌 B. 蓝细菌 C. 苏云金杆菌 6. 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A. 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 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C. A,B 两者 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所需碳源不同 C. 所需氮源不同 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 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 需要消耗能量 C. 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 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C. 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1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 A. 微量元素 B. 氨基酸和碱基 C. 维生素 D. B,C二者 1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 A. 生长因素 B. C 源 C. N 源 1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 单纯扩散 B. 促进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基团转位 13. 微生物细胞中的C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A. 10% B. 30% C. 50% % 14.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A. C 源 B. N 源 C. 生长因素 D. A,B,C 都提供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3)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3) 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5、微生物有哪些重要性?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1、什么叫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原核细胞有何主要特点? 2、细菌基本形态有哪些?举出各形态类型的菌例,细菌形态和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根据球菌分裂方向和子细胞排列状态不同球菌可分为有哪些类型?根据螺旋圈数不同 螺旋状的细菌分为哪三种不同形态类型? 4、如何表示细菌大小?细菌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5、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6、什么叫肽聚糖?G+ 和G—细菌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各有何特点?试比较说明。 7、试述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方法步骤和机理,染色结果。举出G+ 和G—的细菌的菌例。 8、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有何特点?具有什么功能? 9、什么叫中体?什么叫质粒?细菌质粒有何特性? 10、什么叫内含物?细菌细胞常见的内含物有哪些?细菌细胞内有哪些种类的颗粒状贮藏物?各有什么功能? 11、什么叫糖被?糖被有哪些种类?糖被主要成分是什么?什么叫荚膜?什么叫粘液层?什么叫菌胶团?细菌糖被有何功能? 12、细菌鞭毛起源于细菌细胞何处?有何功用?细菌鞭毛由哪几部分构成?具有鞭毛的细菌主要有哪些类群? 13、细菌菌毛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功能? 14、细菌芽孢有何特性?对细菌本身和生产实践有何意义?说明芽孢的抗性机制。目前认为较新的渗透调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性机制的? 15、细菌芽孢是繁殖结构吗?为什么?具有芽孢的细菌主要有哪些种类?举出产生芽孢的 球菌和产生芽孢和伴胞晶体的芽孢杆菌的菌例。 16、什么叫菌落?什么叫菌苔?细菌菌落有何特征? 17、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有哪些?什么叫裂殖? 18、什么叫放线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和菌落有何特征?与细菌比较有何异同? 19、以链霉菌属为代表的放线菌其菌丝体按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功能? 20、放线菌有哪些繁殖方式?以什么方式产生分生孢子? 21、何种放线菌可以与植物共生固氮?其形态特征怎样? 22、蓝细菌的形态结构有何特征?蓝细菌细胞有哪些特化类型?各有什么功能?蓝细菌的

微生物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微生物学 本章节学习重点: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概念、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分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本章节学习重点: 掌握或熟悉细菌的基本形态、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的特征与功能; 熟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及繁殖方式、人工培养方法以及与细菌鉴别和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核质。 2、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比较 细胞壁结构显著不同,导致G+菌与G-菌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很大差异细胞壁的功能:维持细菌的外形,对细菌起保护作用;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具抗原性等。 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有选择性通透作用,与细胞壁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膜上有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膜上有多种合成酶,参与生物合成过程。细菌细胞膜可以形成特有的结构。 荚膜的特点及功能: 定义:细胞壁外一层透明黏液状物质。 化学成分: 多数:多糖少数:多肽 观察:特殊染色法、墨汁负染法; 功能: (1)抗干燥作用:贮留水分 (2)形成生物膜: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之间粘连,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 (3)抗吞噬作用:能保护细菌免受溶菌酶、补体、抗体、抗菌药物等有害物质的损伤,保护细菌抵抗宿主细胞的吞噬与消化作用,从而成为侵袭力的组成之一。 (4)荚膜抗原:分型依据。

微生物课件思考题 -

第二章 1、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 2、微生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体微小,通常只能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试列举在显微观察中通过改变样品的反差以改善观察效果的技术及方法。 第四章: 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 第五章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第六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 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 思考题: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第八章 1、如果二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 - b - c + d + 和 a + b + c - d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2、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差别? 第十章 1)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其中哪些需涉及到微生物的参与? 2)为什么说微生物学不仅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操作技术? 第十一章 1)试论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作用,你认为对此类污染该如何进行防治? 2)试用一些典型例子说明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十二章 1. 为什么能用生物大分子作为衡量生物进化的标尺?有哪些选用原则?建立16 S r RNA 系统发育树的意义何在? 2. 为什么在现代微生物分类中,任何能稳定地反映微生物种类特征的资料,都有分类学意义,都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你知道有哪些项目已被用于细菌学分类和鉴定?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 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 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P.H.Raven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

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nm或μm。5、微生物有哪些重要性? ①微生物是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和其他水体中光合生产力的基础;②是一切食物链的重要环节;③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角色; ④是生态农业中的重要环节;⑤是自然界重要元素循环的重要推动着; ⑥是环境污染和检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微生物还和医疗保健、工业发展有着重大关系,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有重大贡献。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1、什么叫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原核细胞有何主要特点? 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原核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不进行有丝分裂。 2、细菌基本形态有哪些?举出各形态类型的菌例,细菌形态和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螺旋状、杆状三大类。球状: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链球菌;杆 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螺旋状:霍乱弧菌、迂回螺菌、梅毒螺旋体。 细菌形态和大小因菌种而异,一般在初龄阶段和生长条件适宜时,细菌形态正常、整齐,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海洋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柯赫法则 1.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有哪些主要特点?其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举例加以说明。 2.试述列文虎克、巴斯德和科赫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 3.阐述学习海洋微生物学的重要意义? 4.试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5.你认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6.你认为微生物学的哪些方面可以继续研究以对生命科学作出贡献?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名词解释:细菌、缺壁细菌、原核微生物、溶酶菌、肽聚糖、磷壁酸、芽孢、荚膜、菌胶团、鞭毛、伴孢晶体、附器、异形胞、菌落、克隆、菌苔、野生型、营养缺陷型、立 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1. 试从化学组成和构造论述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试述G+菌肽聚糖、G-菌细胞壁结构。 2.比较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异同,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3.在原核生物范畴内有哪些细菌没有细胞壁?简述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及实践意义。 4.依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不同,可将鞭毛菌分为哪几种类型? 5.细菌荚膜依据其存在特点可分为几种类型?有什么功能? 6.在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成分中,把各肽交联起来的肽桥有几种类型?试列表举例说明之 7.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在实践中的意义。 8.何谓“拴菌试验”?它何以能证明鞭毛的运动机制? 9.芽孢的形成及其调节方式?芽孢有何特殊生理功能?其抗性机理是什么?芽孢的这些特点对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10.什么是伴胞晶体?它在何种细菌中产生?有何实践意义? 11.放线菌与霉菌均呈菌丝状生长,为何认为放线菌更接近于细菌而不接近于霉菌? 12.什么叫菌落?为什么说正确理解菌株的涵义对开展微生物学工作极为重要?怎样识别细菌和放线菌的菌落? 13.什么叫做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实验室中如何从原养型菌株获得营养缺陷型菌株?请设计一个具体实验方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