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萨满文化的挽歌

萨满文化的挽歌

萨满文化的挽歌
萨满文化的挽歌

《额尔古纳河右岸》

——萨满文化的挽歌黄峰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31)

摘要:萨满文化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原始文明,是我国北方萨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共同信仰。怀着对萨满文化的热爱,迟子建把我们带进了鄂温克人的萨满世界。透过《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看到了鄂温克人独特的文化风俗和坚强的民族精神,也看到了鄂温克民族多舛的命运。

关键词: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萨满文化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优美的语言再现了鄂温克人纯真的民族文化和原始的宗教信仰。小说反映了萨满的神秘、萨满的执着、萨满的无私与高尚。通过小说,我们得以一窥萨满教古朴而高尚的精神内涵,感受这个古老民族的沧桑历史。

一、萨满——鄂温克的歌者

鄂温克的萨满是天生的歌手,正如《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描述的一样,无论是作为男人的尼都萨满,还是作为女人的妮浩萨满,都是天才的舞者和歌者。萨满招魂是萨满治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鄂温克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灵魂受到伤害或者迷失,就会导致生病或死亡。萨满通过连续不断的舞蹈和歌唱,到达一种无法控制的疯狂状态,从而获得神性和法力,去挽救和寻找这些受到伤害或迷失的灵魂。萨满的神歌是生命之歌,可以抚平伤者的伤口,去除病者的病痛,抚慰亡者的魂灵。萨满的神歌有神秘的曲调,不同的场合唱不同的神歌。鄂温克的萨满,是终生歌唱的,她们唱祭祖的颂歌,她们唱祭神的赞歌,她们唱婚礼上的喜歌,她们唱葬礼上的哀歌。善歌的萨满是多么不希望唱起神歌,唱歌的萨满那么的悲哀,那么的痛苦。先知的萨满知道,需要神歌的时候,总是不幸和苦难的时候,也总是萨满悲伤和痛苦的时候。作了萨满的妮浩,每唱起神歌,都会伤心欲绝,每次用那神异的神歌救活

一个人的时候,也要用哀伤的神歌送走一个自己的孩子。可是妮浩萨满从来没有停止过歌唱,人口凋敝的鄂温克氏族需要萨

满的神歌。

二、萨满的神歌

鄂温克人有古老的始祖神话,有动人的民族传奇,还有富有神力的萨满神歌。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迟子建以萨满跳神和唱神歌贯穿全书,透过萨满的跳神活动,和几支短短的神歌,我们了解了鄂温克的历史,我们看到了鄂温克人原始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看到了鄂温克人坚强的民族精神,也看到了这个民族的不幸和苦难,悲欢与离合,繁荣与凋敝。1.神鹿和熊祖母。鄂温克是多神崇拜的民族,保持着原始

的宗教信仰,崇拜火神、山神、河神、鹿、鹰、虎、熊等自然神和图腾神。鄂温克人保留着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习俗。鄂温克人认为祖先神和图腾神能保佑氏族平安,让氏族狩猎丰收。阿隆神被视为驯鹿的保护神,鄂温克人把这些神统称为“玛鲁神”。他们安慰死去的驯鹿,祈求得到鹿神保佑。

你身上那雪一样的白色啊,

它融化在春天了。

你脚下那花朵一样的蹄印啊,

已经长出了青草。

天上出现的两朵白云啊,

是你那双依然明亮的眼睛!

那清新的神歌,凄美、哀婉,水一般的宁静自然,从妮浩的口中缓缓流出,伴随着忠诚的玛鲁王飘向远方。玛鲁王走了,

新萨满产生了。妮浩萨满以柔弱的身躯,担负起佑护氏族的重任。鄂温克人又有自己萨满的

佑护了,有了萨满的氏族就有繁荣的希望。在鄂温克族中流传着《毛尔汗与黑熊》的民族起源神话。鄂温克人自认熊是他们的祖先,他们称公熊为祖父“合克”,称母熊为“鄂我”(祖母)。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既敬畏崇拜熊,又猎杀熊。他们为猎获的熊举行风葬仪式,食用熊肉之前,他们唱祈求“熊祖母”宽恕的歌。那年冬天,鄂温克人猎到了三头熊。敬神的妮浩萨满为熊祖母做了风葬仪式,唱了一首祭熊的神歌。这首歌从那以后就流传在这个氏族——熊祖母啊,

你倒下了,

就美美地睡吧!

吃你的肉的,

是那些黑色的乌鸦。

我们把你的眼睛,

虔诚地放在树间,

就像摆放一盏神灯!

萨满的神歌,不但传递着民族生活传统和习俗,也传播着民族起源神话。

2.葬礼的挽歌。鄂温克历史上流传着一个关于血河的传说。

鄂温克人的祖先认为,人死后要渡过一条考验人生前善恶的血河,在这里死者的灵魂要经受层层磨难,只有渡过血河的灵魂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鄂温克的萨满要为每一位逝去的族人祈祷,祈祷亡灵顺利地渡过血河。尼都萨满要让每一个逝去的亡灵渡过血河,要为每一个逝去的亡灵祈求保佑。为他的氏族、亲人、爱人,萨满以自己的牺牲祈祷亡灵的平安。

滔滔血河啊,

请你架起桥来吧,

走到你面前的,

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如果她脚上沾有鲜血,

那么她踏着的,

是自己的鲜血;

如果她心底存有泪水,

那么她收留的,

也是自己的泪水!

如果你不喜欢一个女人

脚上的鲜血

和心底的泪水,

而为她竖起一块石头的话,

也请你们让她,

平安地跳过去。

你们要怪罪就怪罪我吧!

只要让她到达幸福的彼岸,

哪怕将来让我融化在血河中,

我也不会呜咽!

鄂温克的萨满是一座桥,一块石,一条普度众生的船。这是一个鄂温克萨满自我牺牲和奉献的心声。尼都萨满哀婉伤心地唱着血河,用神歌送走了一个安息的灵魂,尼都萨满也用神歌铸就了又一个勇于牺牲的萨满——妮浩萨满。年轻、清纯的妮浩,似乎从尼都萨满的血河葬歌中得到了神示,毅然继承了尼都萨满的神职。萨满的神歌是神圣的,萨满的神歌也是凄凉

的。萨满的神歌带给别人的是佑护和希望,萨满的神歌带给自己的却是悲伤和痛苦。

3.萨满的悲歌。

萨满注定是灾难和痛苦的承担者。妮浩的萨满生涯,注定和尼都萨满一样,充满劳碌、牺牲和悲壮的哀伤。妮浩萨满以一个母亲的胸怀,护佑着氏族,护佑着乌力楞的族人。为了氏族的繁荣,为了乌力楞族人的健康,她不得不生活在接连不断的悲伤和痛苦中。鄂温克人是大自然的孩子,崇尚自然,崇尚清幽的林风,鄂温克人从大自然中来,又回到大自然中去。鄂温克人是实行风葬的民族,但鄂温克人夭折的孩子是不能风葬的,只能装在白布口袋里,扔到向阳的山坡。作为先知的萨满,她知道救一个孩子,必须用另一个孩子去替代。她唱着歌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同时也用白布口袋送走了一个自己的孩子,唱着神歌送走了自己的孩子。她凄凉地说:“我是萨满,怎么能见死不救呢?”她忠诚地履行着萨满的使命。

孩子呀,孩子,

你千万不要到地层中去呀,

那里没有阳光,是那么的寒冷。

孩子呀,孩子,

你要去就到天上去呀,

那里有光明,

和闪亮方银河,

让你饲养着神鹿。

唱着神歌,妮浩萨满送走了女儿;

唱着神歌,妮浩又送走了儿子。

世上的白布口袋啊,

你为什么不装粮食和肉干,

偏偏将我的百合花揉碎了,

将我的黑桦树劈断了,

装在你的肮脏的口袋里啊!

柔弱的妮浩,以坚强的意志支撑着整个氏族,给族人以力量和希望。天灾夹杂着人祸,击打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击打着这个民族最后的萨满。唱着神歌,妮浩萨满送走了自己的孩子;唱着神歌,妮浩萨满送走了哈谢、伊万、坤德和依芙琳;唱着神歌,妮浩萨满送走了最后的酋长——瓦罗加。

4.最后的神歌。

鄂温克的萨满神,不但要佑护鄂温克的族人和鹿群,鄂温克的萨满像神一样要保护这片他们生活了数百年的土地和山林。世纪之末的春天,最后的萨满做了最后一次跳神,最后的萨满唱了她一生中的最后一首神歌,不为族人,不为自己,只为那追随乌力楞百年的驯鹿,只为了那数百年来养育族人的大山,只为那被惹恼的火神所烧的森林,祈雨,祈

雨,用生命祈雨。

额尔古纳河啊,

你流到银河去吧,

干旱的人间……

这是一只未完的神歌,这是妮浩萨满的生命之歌。年迈的妮浩萨满,用自己的生命为大地换来大雨。这大雨是鄂温克的玛鲁神感动的泪,这大雨是熊祖母伤心的泪,这大雨是尼都萨满为这个鄂温克最后的萨满流下的骄傲的泪。

奥鲁古雅最后的萨满,唱着最后一只神歌,送走了自己的灵魂。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再也见不到萨满的身影,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再也听不到萨满的神歌。

三.鄂温克的挽歌

鄂温克萨满的神歌是一支鄂温克历史之歌,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这支神歌的挽歌。迟子建深刻地感受到萨满文化的古朴与神秘,感受到了萨满文化的崇高与伟大,也感受到了现代文明对这古老文化的挤压。

在讲述《额尔古纳河右岸》创作时,迟子建说:“我之所以选择了这个题材,是因为我熟悉这个民族的一切。在我目睹的事实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某些文化和原始的东西在丧失,一些有味道的东西被人以文明的名义扼杀掉。因此,我特别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在一百年的历史中,我感受到苍凉和悲凉。历史不是断裂的,一百年前的生活,依然还在延续下去,没有割断。虽然它在现实中退缩,但历史和现实并没有严格的分割。正如我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所说,我讲述的是这支部落在式微的过程,是一首挽歌。”带着哀婉,带着忧虑,迟子建走进了鄂温克的萨满世界。她认识了萨满,了解了萨满。鄂温克最后一个萨满的离去,使鄂温克这个历经数百年沧桑的民族,失去了精神支柱。迟子建陷入了沉思:失去萨满的鄂温克,明天将会怎样。失去萨满的鄂温克,神歌能否继续传唱?唯一欣慰的是,我们仍然知道这段传奇而又哀婉的故事,迟子建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用她如诗的语言,以不可遏止的激情写下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再现了神秘萨满悲凉而无私的一生,表达了她对古老的原始的萨满文化不尽的担心和忧虑。这支无声的挽歌,震撼了自诩文明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周景雷,迟子建.文学的第三地[J].当代作家评论.2006(4):42-51.

[3]迟子建.心在千山外——在渤海大学的讲演[J].当代作家评论.2006(4):35-41.

[4]王薇薇,迟子建.为生命的感受去写作:迟子建访谈录[J].作品.2007(8):49-52.

[5]秋浦.萨满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7]胡殷红,迟子建.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

《额尔古纳河右岸》[J]艺术广角.2006(2):34,35.

萨满民俗文化

、萨满民俗文化 (二)萨满跳神仪式的体现 萨满是天神的代言人,又是精灵的替身,把所有类似宗教职能的特点都融于一身,既代表人们许下心愿,又为人们排忧解难,尤其是他们还担负着与诸灵界接触、沟通的职责。但是,神灵的思想和启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理解和接受的,只有通过萨满的中介才能达到目的。萨满经过激烈的狂躁不安以后,进入半昏迷状态的忘我阶段,然后神灵借此显灵,说出所谓的神的旨意。因而,萨满被认为是这种原始宗教教义最具权威的解释者,能保佑人们平安免除灾难的神灵的代表。萨满跳神是萨满教最基本的宗教仪式,跳神的职能主要是祈禳与祭祀,为患者治病、为死者祝福等,这些仪式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得到了生动而具体的展现。 1.祭祀是萨满跳神的主要职能。为氏族祈福,通常在春秋两季跳太平神,为了全氏族的平安、兴旺,萨满必须主持大型的祭天和祭诸神仪式。《额尔古纳河右岸》未写到此类相关的大型祭祀活动,却描述了祭祀玛鲁神(总神)的仪式。一般来说,我们打到熊或堪达罕时,会在尼都萨满的希楞柱前搭一个三角棚,把动物的头取下,挂上去,头要朝着搬迁的方向。然后,再把头取下来,连同它的食管、肝和肺拿到希楞柱里玛鲁神的神位前,铺上树条,从右端开始依次摆上,再苫上皮子,不让人看见它们,好像是让玛鲁神悄悄地享用它们。到了第二天,尼都萨满会把猎物的心脏剖开,取下皮口袋里装着的诸神,用心血涂抹神灵的嘴,再把它们放回去。之后要从猎物身上切下几片肥肉,扔到火上,当它们“吱啦吱啦”叫着冒油的时候,马上覆盖上卡瓦瓦草,这时带着香味的烟就会弥漫出来,将装着神像的皮口袋在烟中晃一晃,就像将脏衣服放到清水中搓洗一番一样,再挂回原处,祭奠仪式就结束了[8]。 小说文本中最为悲壮、给人震撼最深的是妮浩萨满跳神求雨的场面。 2.治病招魂是萨满最经常、最大量的宗教活动。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不仅是萨满文化区域内各民族行为的直接动力,也是其精神和情感中最关心的问题。萨满跳神因为具有驱病消灾的世俗实用功能,满足了人们祈望健康的生存需求,因而在东北民间具有广泛性和普适性。在萨满世界中,受惊吓失魂的事时有发生。凡是人有昏迷、发呆发愣、小儿受惊、梦游、癔病、精神失常等,一般认为都是游魂走离造成的,这时就要萨满招魂。关于萨满跳神治病的宗教活动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也有极为详细、生动的描绘。作品一开头就讲,“姐姐列娜在秋天生病了,发着高烧,不吃不喝昏睡着,说着胡话。父亲在希楞柱的东南角搭起了一个四柱棚,宰杀了一只白色的驯鹿,请尼都萨满来给列娜跳神。他一边舞蹈一边歌唱着,寻找着列娜的‘乌麦’(小孩的灵魂)。他从黄昏一直跳到星星出来,后来他突然倒在地上。他倒地的一瞬,列娜坐了起来朝母亲要水喝,还说饿了”[10]。对于这样的描述在作品中不只一处,而且除了给人治病还有萨满跳神为驯鹿治病的描写。迟子建不惜笔墨描绘了萨满治病招魂的全部细节,从萨满治病的禁忌(不许点灯)、跳神的服饰(彩色神衣)、法具(神鼓)、神歌以及神奇效果等方面细致再现。尤其萨满治病时所唱的神歌融音乐、诗歌于一体,起着表达感情和渲染气氛等多种功能,既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民间艺术。整个治病过程,让我们看到萨满跳神所具有的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日伪统治时期,尼都萨满用跳神的方法杀死日军战马,让日本人大为吃惊,而他自己则因体力耗尽而死亡。同样的仪式,尼都萨满不仅用来治病救人,更是以此来对抗日本人,显示出抵御外敌入侵的那份正义感。 3.超度亡灵是萨满的又一职能。萨满教灵魂观念直接影响到北方民族的葬式及葬礼习俗,呈现出特色鲜明的丧葬文化景观。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迟子建向我们描述了鄂温克族特有的葬式———风葬。“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存活下来的孩子,一般都是被装在白布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那里的草在春天时发芽最早,野花也开得最早”[11]。对于夭折的小孩的葬式,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天葬(风葬)。“那个时候死去的人,都是风葬的。选择四棵挺直相对的大树,将木杆横在树枝上,做成一个四方的平面,然后将人的尸体头朝北脚朝南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金代女真人服饰的变化素材

金代女真人服饰变化 杨晓丹 摘要:金朝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立的政权,受金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金代的女真人服饰由早期到入主中原以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女真人服饰的变化与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 关键词:金代服饰女真 服饰是人类社会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仅是物质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表征。一个民族的服饰,是其民族发展过程中文明的体现,服饰变化与发展,与该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科学文化发展、与周边民族的交流等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金代女真人服饰,在入主中原之后逐步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彻底地改变,女真人的服饰仍然体现了其民族的特色。 一、女真人传统服饰 女真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女真人及其先人所居住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加上早期社会生产力落后,因此女真人冬天着动物的皮、毛,夏天着麻布。如洪皓在《松漠纪闻续》中记载:“北方苦寒,故多衣皮。虽得一鼠亦褫皮藏去。妇人以羔皮帽为饰,至直十数千。敌三大羊价。不贵貂鼠。以其见日及火则剥落无色也。”[1]另外,《三朝北盟会编》也记载:女真人“其衣布好白,衣短巾而左衽……富者以珠玉为饰、衣黑裘、细布貂鼠、青鼠、狐貉之衣。贫者衣牛、马、猪、羊、猫、蛇、犬、鱼、蛇之皮。”[2] 金朝初期女真人的衣着主要以动物皮毛和麻布为原料,秋冬季节,无论贵贱之人都穿毛皮衣,但不同的是,富人以高贵的貂鼠、青鼠和狐等猎物皮为裘,而贫者则衣着较低廉的牛、马、猪、羊等家畜皮。裤、袜、帽等也是用动物毛皮制作的。春夏富人衣着紵丝(用苎麻织成的布)、锦紬(棉布)、细布,而贫者只能穿用粗麻布制作的服装。 女真初期的服饰简单、淳朴,直到建国初期,这种风气一直保留着。金朝入住中原后,这种简答、淳朴的风气才有所改变。 二、女真人服饰的变化 女真人以武力进入中原地区。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经济、文化的发展,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加深,女真人的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服饰制度的形成。金朝初期,还没有严格的服饰制度,女真人进入燕地后,便开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化一词的提出,文化全球化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对这一概念需从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文化全球化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来界定。另外,英语作为应用极为广泛的语种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其存在状态与走向也应予以关注。【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文化/英语【正文】一、众说纷纭“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80 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90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被广泛地引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几种理解: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第二,全球化不单指经济生活全球化,而且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第三,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都从各自的领域作出解释。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第四,应当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术动态课题组,《世界经济全球化研究现状》,载《人民日报》,1998年8月22日。)。不过把全球化的概念理解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全球化可进一步理解为行为主体的发展并建

萨满教对东北地区风俗文化的影响

萨满教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后,它的基本内容已经演化成为了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一旦确定下来,就成为北方民族在萨满教的影响下形成的风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是以北方民族的萨满教情节,为基础的包括民居习俗、消灾治病习俗、曲艺习俗、岁时岁月习俗、文学艺术习俗、地域习俗等等。这种具有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是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需要人们了解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俗文化。 1萨满教对东北地区传统民居格局的影响 清末在东北任职的刘兆禔所作《吉林纪事诗》中,有这样一首:“直立庭前木一根,祭天祀袒百神存。禳祈祸福凭义勇,切肉同餐俎上豚。”诗中所咏即旧时东北满族宅院中所立的“索罗竿”。 索罗竿民间称“神竿”,其形式有几种,比较“标准”的如现存沈阳故宫清宁宫门前所立者,选用碗口粗细,一丈多长的笔直树干,去掉树枝和树皮,并把顶端砍削成渐尖的开状,套上一只空底的锡碗,使之卡在距竿顶一尺多的地方,下面立在高约二尺的石座上,这根做竿子的“神木”,必须由本家主人亲自从山林中砍来,否则就是心不诚,竿子也不会有“灵气”。比较简单的“神竿”,则可用数枝、秸杆临时捆扎制成。树竿子的地点,一般在宅院的东南方向正对屋门的位置,比较宽敞的庭院索罗竿位于院心的砖砌或木制影壁之前,因竿子较高,人们从院外就可以看到,也成为满族人家的标志。 2萨满跳神是东北地区居民消灾治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萨满教观念中,人患病源自超自然力的作用,因而萨满治病也主要是通过祈神诊病,跳神治病的形式来实现的。跳神治病是萨满的重要神事活动,无论是萨满,患者及其亲人,还是参祭的群众,态度都极其认真,整个治病过程是在虔诚的气氛中进行的。萨满跳神主要经过请神、降神、送神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最为重要,萨满通过脱魂或凭灵,即使灵魂出体或降神附体来诊断病情,并根据病因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除祛疾患的目的。古代萨满治病多恪守族制,谨依程序而行。延至今天许多仪式已经简化。 拜请萨满,病家请萨满治病,必先拜请萨满,以表示对萨满的尊敬和虔诚信仰,由“博”接待(男巫,二神)并经过“鄂都干”(女巫,大神)的同意,可以治病。 2.1请神,“博”和“鄂都干”身穿萨满服,身佩九块铜镜,身带六个飘带的围裙,用单面法鼓,通过吟唱神歌,萨满呼唤着栖居各方的神灵,向他们传递着请其降临相助,为人治病的信息,与此同时萨满还在二神的协助下,以击鼓、舞蹈等形式相配合,边唱边跳,载歌载舞,以表达对神灵的虔诚祈愿。 2.2降神,就一般程式而言,萨满在歌舞一段时间后,其声调和动作由慢而快,由缓而急,进而转入激烈的狂舞,并有诸多特异的表现,被视为已将神请下,附于萨满体内。在神附体后,萨满首先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找出病因,判断是实病还是虚病,并据此采取措施。 2.3送神,降神治病结束后,萨满要将请来的神送走,送神的仪式较为简单,萨满也通过吟唱神歌的形式送神归位,只不过不像请神那样虔诚恭敬。 3萨满教对东北民间曲艺的影响 东北民间说唱在发展上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以清朝中叶为分水岭,在东北地区基本是世居民族。其民间说唱内容,主要形式是说唱民族英雄史诗和巫歌。英雄史诗一般多产生于满族和蒙古族氏族社会末期和奴隶阶段,巫歌则是萨满在跳神过程中所唱的曲调和内容。东北地区的民族多信奉萨满教,有些萨满本人就是民间艺人,满族说唱《尼山萨满》也是以萨满治病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学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原始宗教萨满教的影响,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满族除长篇说唱如《两世罕王传》、《红罗女》等外,还产生了以“靠山调”等民间小曲演唱的《老姐叹》等短篇故事。其流传形式主要是“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

越南旅行攻略(超详细)

越南 前言 1、简介: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国土呈S形,南北共长两千公里,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越南一直以来给人们的印象不太好,这可能是人们听了太多与它有关的战争及难民事件,令游客望而却步。其实,只要你来到越南,就会发现那里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可怕,当地的名胜古迹不少,而且融合了东方的神秘色彩和法国的浪漫风情,加上农产品丰富,各种水果非常便宜,物价指数也低,是非常值得一游的。 2、最佳季节: 11月-次年3月(此时气候不湿热,城市里阳光明媚,山野间山青水秀,是去越南旅游的最合适时节。) 3、建议游玩: 10天左右 4、特产: 越南菠萝蜜干、越南芭蕉干、越南红薯条、椰汁花生、越南绿豆糕、越南咖啡、越南香水 注意 1、签证注意事项: ①签证办理需要时间与金钱因有时效性所以请以越南驻南宁领事馆实际为准。 ②可以提前在淘宝搜索办理亦或者找旅行社办理。 ③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民族大道131号航洋国际城B座19层) 2、所带衣物品注意事项: ①越南7-8月平均温度是25℃~33℃。白天平均33℃,建议穿轻棉织物制作的短衣、短裙、薄短裙、短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25℃,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 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 ②便携式伞具,日用品,防晒霜 ③泻立停,感冒药(由于当地习惯和气候谨防腹泻与感冒发烧) ④数据线,免取钱手续费的银联银行卡,钱包之类必须注意携带谨防遗忘,并且适当更换一些美金携带,在越南在兑换越南盾,比较划算。 3、安全注意事项: ①随身要带上护照、酒店名片,不要去偏僻的地方走动,特别是天黑后。 ②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不要冒然乱穿马路,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③有什么难题最好找附近的警察局,更加拒绝陌生人所提供的服务,以免遭受欺诈被人利用。 ④现金、证件等其他贵重物品千万不要放进托运行李内,一定要贴身携带。 ⑤不要理会所有主动跟你搭讪或者很热情的司机,他们基本都是黑车司机。 ⑥乘坐出租车时一定要备好零钱,免得司机有借口说没零钱找钱。 ⑦要入住越南当地人的酒店最好在早上10点后才入住,要不然就会当作多算一天房费,还

女真族的兴起

女真族的兴起 女真族的兴起和发展女真族以来,就居住在今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以及长白山麓。在八、九世纪内,它役属于粟末灭渤海时,这一族已以女真之名见称于世。 灭渤海之后,为了削弱女真族的实力,把其中汉化较深的某未被迁徙的,仍旧留居在“粟末江(今松花江)之北,宁江州(今吉林省五家站)之东。地方千余里,户口十余万”。他们都不编入辽的户籍,称做生女真。 生女真这时有七十二个部落,散居千河流沿岸或山谷之中。每个部落各推雄豪为酋长,各部落的居民,小者千户,大者数千户。还处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历史阶段。 生女真中的完颜部,从十一世纪之初绥可为酋长时,就己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的附近各地。这个地区,林木繁盛,适宜种植,完颜部在那里种植五谷,刳木为器,制造舟车,修盖屋宇,并且能够烧炭炼铁了。 铁器的使用,使得完颜部得到很大的发展,这便为奴隶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十一世纪中叶,在完颜部的酋长石鲁和他儿子乌古乃的时期,对于部落内的氏族成员已经“稍以条教为治”,且常和青岭白山间的一些部落作战,“所至克捷”,终于“役属诸部”。其所以常对相邻的部落作战,主要是为了要奴役那些部落中的成员,掠夺其人为奴隶。 契丹贵族为了向东北海滨的五国部(今吉林省依兰以东,乌苏里江以西)素取北珠和鹰鹘等物,曾经引起五国部的反抗,乌古乃便借用辽的力量去袭击五国部,借以达到完颜部向外发展的目的。在乌古乃以后,完颜部的酋长还继续北向发展,征服了居住在今松花江外呼兰河沿岸的诸部落;又向东南发展,征服了居住在今吉林省宁古塔和敦化的诸部落;又用兵千纥石烈部而取得今延边一带地方。到这时,完颜部的“基业始大”,并且已“建立官属,以统诸部”了。 在完颜部内部的阶级分化已日益明显的时候,也正是以完颜部为中心的生女真诸部落逐步走向统一的时候。而被“女真众酋结盟推为首领”的,正是完颜部的酋长。完颜

萨满医学

萨满教与医药学 ——如何看“萨满治病” 摘要:萨满教作为氏族宗教的产生,是维护氏族自身存在利益与意识的产物。萨满每个神事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为了这个崇高的目的。 人类生存的最大天敌,就是疾病,所以萨满们就承担起了治病地重任。但是萨满治病的实际效果与玄虚性,长期以来都众议频频,褒贬兼有。萨满作为历史文化的代表者,有着独特的医术与疗法,在当时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萨满治病在文明发展过程中,越显其滞后与守旧。现在,萨满真 正实际能治病者已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被本氏族成员完全信任和重视。 萨满院士医药疗术与行为,早已成为了昨天的文化史。 关键词:萨满教萨满治病氏族 一个社会的出现与确立,乃至逐渐壮大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是由一定社会中的人来实践的。一定数量体魄健壮的人口才能组成富有生机的社会,才能够有效地去实现深灰生产分工,才能更好的应付各种威胁自身安全生存的力量。特别是在远古时,人类生活是在与自然界各种势力的搏斗中度过的。人类德祈福与膜拜观念,便是因为对严峻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的恐惧和依赖而产生出来的信念意识。目的就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 萨满教作为氏族宗教的产生,实际上也是维护氏族自身存在利益与意识的产物。萨满教自始至终都昂扬着氏族之爱、部落之爱的观念,求神敬神之目的就是娱人而且、慰人、爱人。氏族的人是萨满教维护与崇拜的主体。萨满教发于这种意识与观念,从其萌生时起,便把爱抚、护卫、助理、扶佑每一个本民族人和氏族整体,作为神事活动的根本观念。萨满每个神事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为了这个崇高的目的。 人类生存的最大天敌,有自然的和社会的重重摧残,其中最经常、最普遍、最难以抵御的,就是疾病。远古时代能够影响人类生存繁衍的因素,有野兽的袭击,自然界风云雷雪变换的影响,水火和地陷山塌的偶然灾祸,还有食物缺少等,但对人类生存繁衍影响最大的还是疾病。病魔是远古人类生存的最大敌人。据考古发现,远古人类的寿命都很短。而且从有的尸骨化验分析中证明,古人多患有多种脏腑病症和常见病,很多牙齿也有病患。从多年的社会调查和民族史资料中也可获悉,尤其生活在黑龙江、嫩江、乌苏里江下游以及北部地区的古代先民,

什么是全球文化(译文)

什么是全球文化? 像一个醉鬼,人类跌跌撞撞地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危机,刚躲过一个,另一个就会尾随出现。随着核毁灭危险的消除和冷战的结束,人类似乎可以轻松一下了。然而还真没有喘息的机会,因为紧接着这一致命危机,另一种更不为人知但是危险系数依然很高的危机已然出现。 在如今这个自由开放的世界,一种新的威胁正在逼近,它将给生态和文化带来灾难。它是自由开放的产物,而这种自由和开放正是人们在长期集权主义制度下奋力争取的目标。然而奇怪的是,随着极权制度的垮台,全球化席卷了整个世界,最终却带来了这样的灾难。 在很多领域——很容易想到的领域就有经济、政治、通讯,甚至语言等——都会欢迎全球化的到来。但是全球化也会产生一些对人类未来都很致命的副作用。这并非只是愤世嫉俗者的猜测,连那些原本对全球化持肯定态度的人也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因此,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积极倡导全球化的书里却写下了如下这些话: 我对现行的全球化体系观察得越多,就越明显的感受到,它已经释放出了排山倒海似的巨大发展力量。如果我们不加以遏制,这些潜在的力量将会摧毁环境,根除文化… 由于全球化统一文化和吞噬环境的进程如此之快,所以它的确非常危险,因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它将会摧毁生态和文化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是人类力量以及其他生物力量历经数百万年才得以形成的。 如此不祥的东西实在是个威胁。然而,纵使有这些忧虑和担心,弗里德曼和其他与之想法相同的人都相信,只要不干预全球化的(技术推进)进程,就能避免它造成大规模的影响。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是他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全球化将威胁自然和文化:不仅威胁到整个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且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其所依赖的文化多样性。破坏环境最终势必破坏文化,反之亦然。 许多古代历史上,许多古代文明的消亡就是佐证,因为他们的发展远远超过自然资源的增长。我们现代文明的发展也受制于同样的条件。因此,如果所有农业都变成农业综合业,那么开辟自新石器时代的多样的乡村景观,将会变成单一作物的生态沙漠,因为很多动植物种类将消失,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整个乡村生活方式及其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那是人们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啊! 随着自然栖息地的消失,自然物种也在逐渐消亡;与此同时,随着扎根于自然环境的社会栖息地的消失,文化“物种”也在逐渐消亡。丛林的消失不仅消灭栖息在那里的动物,而且还影响了祖祖辈辈居住在那里的人类。只需计算下人类语言消亡的速度,就能精确地量化分析文化的消亡。世界上曾经有大约6,000多种语言,如今尚存的几乎不到一般,其中某些语言的语言使用者仅为一人。剩下的语言中,仅有几百多种语言拥有超百万的使用者,只有8门语言的使用者超千万,其中中文、印度语和英语是使用数量最多的语言。尽管语言和文化不完全一致,但是语言的消亡即便不会导致整个生活方式的消亡,但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导致某些独特文化形式的消亡。所以,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只说英语,那么多样的文化就将被简化为单一的文化形式。 自然和文化以这样或那样微弱的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对一方的破坏必将会

论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论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及外省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二)吉林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二、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外省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1.大众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2.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 3.民俗旅游开发选区不慎 (二)吉林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三、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一)外省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1.旅游地居民应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 2.引导旅游开发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 3.注重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二)吉林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2.吉林地方民俗特色旅游产品整合 3.吉林营销网络整合 4.吉林旅游主体行为整合 参考文献

论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中吉林省与国外以及外省的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大众化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旅游地民俗文化庸俗化的倾向、民俗旅游开发选区不慎等地方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外省与吉林省的地方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对比当中又提出了旅游地居民应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引导旅游开发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吉林旅游主体整合等几个方面的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 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业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旅游部门大力开掘本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外省比较,就吉林省而言,省内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其中朝、满、蒙、回、锡伯5个民族人口比例较大,占91%。因此,在各民族的繁衍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地方民俗体育游、民俗文化游、冰雪民俗游等人文特色旅游景点也相继出现,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成为吉林省旅游业中最富活力和潜力的部分。 一、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 国内外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占56.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马车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像“丝绸之路”以及1992年的少数民族风情游,1995年“95中国民俗风情游”的10大项,64小项的民俗风情旅游活动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从2001年国庆黄金周各地的旅游项目来看,以民俗文化作为旅游项目的活动深受游客欢迎,如山西开发的黄河民俗游。如今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 (二) 吉林省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吉林省民俗特色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吉林的个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传统的节日,如朝鲜族的“端午节”、满族的“马王节”、锡伯族的“西迁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吉林省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对于服饰有朝鲜族的传统服装、满族的传统服饰旗袍和马褂、蒙古族的长袍等。还有民俗活动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满族的冰上竞技、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民间乐器鸳鸯琴、回族的剪纸,刺绣、蒙古族的雕刻等。吉林各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习俗如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满族的民间信仰是萨满教。等这些民俗反映了吉林各民族融合、充分体现了吉林省地方民俗旅游的特色。 二、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 外省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1.大众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的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型精密相连,而旅游的发展却与当地的可进入性息息相关。随着交通的改善,

萨满教与东北民间文化_阎秋红

满族研究2004年 第2期萨满教与东北民间文化 阎秋红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州 510632) 摘要:据考证,我国东北亚地区是萨满教的发源地。无论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来讲,这里都天然地具备产生原始宗教的丰厚土壤。东北处于儒家文化的边缘地带,萨满教文化在民间的影响一直比较深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取向发挥着能动作用,成为塑造东北民间文化精神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萨满教;东北;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4)02-0056-04 在东北历史上,萨满教是一种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原始的、土著的民间宗教形态,是东北诸民族民间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它对东北民众的生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现代东北文学和民间艺术等等所受的萨满教文化影响就是源于这种浸透了萨满教精神的民间文化。这种文化以一种非常隐秘幽微的方式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和艺术审美等方面的选择和取向。 在任何一个地域、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中,神话往往总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因为,神话是一种“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的民间文化形式,集中地表达了人类尤其是原始人类“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渴望,受萨满教这种原始色彩很浓的宗教影响的东北民间文化更是如此。 萨满教本来就包含着众多的神话,既有创世神话,又有对自然解释的神话以及其他对于动物、植物、矿物等的神话,其中有些神话具有浓郁的图腾意味。这些神话由萨满讲唱传播,而萨满往往就是这些神话人物的使者和替身。神话是萨满教的宗教心理和观念的形象表达,是萨满教文化的思想核心,萨满教是北方古代神话的主要载体。这些神话直接体现了东北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反映了他们与自然之间对立统一的复杂感情,以及对理想世界的种种美妙的幻想和追求。这些神话因素不仅沉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而且,也表现在他们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作为古老的民风民俗延续在一代又一代东北人的生活习惯中。例如,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揭示了满族萨满教的宗教文化意蕴,也在很大程度上形象地阐释了东北地区民俗的源流。如传说恶魔耶鲁里曾一度将天母阿布卡赫赫抓获,企图实现称霸天穹的野心。在最危难的时刻,阿布卡赫赫的护眼女神者固鲁(刺猬神)化作一朵芳香四溢的芍丹乌西哈(芍药花星),耶鲁里见此奇花情不自禁,爱不释手,众恶魔也纷纷争抢此花。就在此时,白花突然变成了千万支光箭,刺向耶鲁里的眼睛,最后天

揭秘:清朝的满洲和金朝的女真是同一个民族吗

揭秘:清朝的满洲和金朝的女真是同一个民族吗? 一直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的朝代有两个,一个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一个是满族建立的清朝。其中满族在明末的时候还叫女真,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称呼,改名为满洲,也就是现在的满族,如今的满族已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第二位。 同时我们会发现,在宋朝时期,中国的北方也曾经有一个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那就是金朝。当时的女真人战斗力非常强,曾经有句话说: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无敌于天下。可见女真人战斗力之强,摧枯拉朽般灭掉了辽,又灭亡了北宋,与南宋对峙,那么建立金朝的女真和建立清朝的满洲是同一个民族吗? 完颜阿骨打金代开国皇帝,女真族,对金朝灭亡辽朝、统一北方具有奠基意义。 北宋时期,在东北地区,女真部族崛起,建立和契丹以及后来蒙古、南宋同时并立的金国,但后来被蒙古所灭,部族间陷入分裂与混乱,直到明朝末期,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再

次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地方政权,此时叫做后金,民族名称仍叫女真,皇太极时期改国号为清,并改族名为满洲;所以可以说金朝是清的前身。 金朝 大金女真族四大美人图 宋朝时的金国和满清是同一种族。 金朝始祖函普,本是高丽人,长兄阿古乃在高丽;函普与弟弟保活里迁至中国,函普定居完颜部落的仆干水畔,因而以完颜为姓。其部落唐虞时称息慎;周代称肃慎;汉、晋称挹娄;南北朝时代称勿吉;隋唐称靺鞨;五代以后称女真、女直。 清朝的先人是金人遗部的后裔,姓爱新觉罗氏,女真族。始祖布库里雍顺,居长白山东俄朵里城,部落名叫满洲。金世宗 皇帝金国 北宋末年,金兵第二次南下包围了汴京城,为了苟延残喘,宋徽宗、宋钦宗竟以上万名宫廷、宗室和京城妇女为抵押品,

萨满教祭1

萨满教祭词、神歌的性质 作为蒙古萨满教基本要素的祭礼仪式,由礼仪的主持者、祭祀场所、祭祀器物、仪式活动和仪式活动中祀神的语言等因素构成,其中由仪式主持者"博"(男)或"依都干"(女)所创作诵唱的把神的语言,即是萨满教的祭词、神歌。蒙古族文学界一般将萨满教条词、神歌称作"萨满教诗歌",这一概念基本是按照现代审美意义上的文学体裁分类所作的概括。从原始文化的观点看,远古的萨满教祭词、神歌是萨满教祭礼活动中萨满和神灵交流思想的语言,其目的和功能主要是宗教的,审美是宗教的附属部分,艺术是宗教的副产品。所以,准确地说,萨满教祭词、神歌是宗教、审美等多种原始文化的一种混合物,我们这里只是从审美方面研究其文学性。 策·达木丁苏荣在他所编写的《蒙古文学史》第一册中说,蒙古萨满教诗歌有口头和书面两种作品。从流传到近现代的萨满教祭词、神歌看,这种概括有一定的正确性。 口头传承的祭词、神歌种类齐全,数量很多,无须多说。在口头传承的同时,确也有一部分较早记录的手抄作品书面传承下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记录成吉思汗祭奠礼仪和祭词、神歌的《金书》。据《成吉思汗祭奠》一书的作者考述,《金书》最早有元代大都的抄本,还有明代阿拉坦汗宫中的抄本,清代康熙三年、六十一年的抄本,乾隆三十一年的抄本等。另外,在清代藏传佛教与萨满教的斗争中,一些喇嘛高僧书面改写了一部分萨满教祭词、神歌,如十八世纪原乌兰察布盟乌拉特西公旗莫尔根庙活佛罗桑丹毕坚赞留下的基本属于萨满教性质的十几篇祭词等,应该属于书面作品。这一小部分作品划入书面文学的范围是可以的。但是,正如科尔沁地区的萨满所唱: 没有字的经, 职工是我的师傅传授。 没有书的经, 是我的师傅教授。 没有纸的经, 是我的师傅面授。 属于自然宗教的蒙古萨满教祭词、神歌,基本为师徒口口传授,具有口传文学的性质。 从世俗文学和宗教文学区分,萨满教祭词、神歌虽然属于宗教文学,但原始宗教属广义的民俗范畴,萨满教祭词、神歌和民间文学又存在着原生的密切关系。这不但表现在萨满教祭词、神歌同民间文学一样,具有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的特征,而且表现在相当一部分萨满教词、神歌向民俗民间文学的转化。蒙古民间文学中从萨满教祭词、神歌转化而来的祝赞词、风俗礼仪歌,特别是早期转化的祝赞词、风俗礼议歌的萨满教祭词、神歌,不但具有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而且具有群众性,我闪都划入了民俗民间文学的范围。至于本章所写的宗教礼仪中由仪式主持者萨满诵唱的祭词不达意、神歌,应属宗教文学、宗教诗歌的范畴。

满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暑期调查报告 ——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城和清永陵两景区为例 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关畅 摘要:作为在清朝政权的发源地之一,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担负起了传承文明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各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满 族文化在这个地方,不但面临机遇,也遇到了很多挑战。 关键词:永陵镇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现状保护措施 一.基本情况 1.满族概况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距今约6000-7000年前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满族旧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满族旧称女真,后改名满洲族。目前满族人口超过一千万(据2000年统计满族人口为1,068万),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福州、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伊通、岫岩、新宾、青龙、丰宁、宽城、清原等满族自治县及滦平、隆化等民族县,和若干个满族乡。 2.新宾县概况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东与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搭界,南与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为邻,西与抚顺市相连,北与清原满族自治县毗壤。新宾是长白山支脉延伸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介于北纬41°14′10″至41°58′50″,东经124°15′56″至125°27′46″之间,属于长白山支脉延伸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境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84公里,最狭处35公里,总面积443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共辖15个乡镇、14个国营林场、180个行政村,73个农、林、畜场,800多个人参场。县人民政府驻新宾镇,距抚顺110公里,距沈阳170公里。为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目前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

浅谈满族的萨满文化

浅谈满族的萨满文化 【摘要】满族人信仰萨满文化的历史悠久,满族的萨满教,被视为我国东北各民族宗教信仰的“集大成”。至今在满族民间还保留有萨满文化的传统。萨满是萨满文化中的主角,萨满的产生与萨满文化的形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萨满传承对于萨满教的保留、延续以至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萨满满族传承自然崇拜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黑眼睛黄皮肤的人们创造并发展了古老而又优秀的中华文明,同时,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也繁荣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满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今天的满族是以明代女真人为主体,尤其是在后金入关之前,他们开始接受了汉族和朝鲜族的农耕文化和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掺入了一部分汉族、蒙古族和其它民族的新的民族共同体,这充分地表明了满族文化的多元性。 满族从古至今一直信仰萨满文化,并且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萨满文化资料。满族萨满教文化主要分布区为:黑龙江省有以爱辉、依兰、阿城、宁安、东宁五个地区为中心的萨满教分布区;吉林省有以永吉县、珲春县杨泡乡、九台县莽卡乡为中心的分布区。辽宁省的萨满教文化已很淡薄了,仅在新宾、凤城等地像留一些残散的手抄资料。关于萨满教的祝祭活动,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一些满族聚居的地方,在大姓望族中,一直是持续未衰。至今有些姓氏不仅保留了穆昆选举制,而且有“萨满达”传袭礼序,闻族选送年劫男女学习萨满、接传香鼓的礼仪,萨满活动仍深深铭记在满族心中。多数的萨满祭祀活动已自动改革变得简单,如只保留敬祖,不杀猪,不磕头,不跳神,阎族在老萨满、老穆昆主持下分辈向祖先行礼, ,互相祝福,吃一次喜饭,一天就结束。目前萨满教已处于衰弱阶段,即将从满族群众生活、记忆中逐渐减弱或消逝。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它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萨满教的崇拜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对此萨满教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巫师的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授世代嬗递下来。萨满们也不会象牧师那样组成全职的仪式或者精神组织。 萨满教具有较冥杂的灵魂观念,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但归结下来萨满教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对于有记载,《史记匈奴转》:

全球文化符号

美国《新闻周刊》评出12大国的20大“文化符号”关键词:世界文化符号评选┊文字┊推荐:┊来源:有意思吧┊收藏 近日,美国《新闻周刊》根据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网民投票,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2大文化国家以及这12个国家文化的二十大形象符号(看看你知道几个),中国文化居世界第二位。让俺耿耿于怀的是——A V竟然没有成为日本的文化符号- -# 1、美国文化:华尔街、百老汇、好莱坞、麦当劳、NBA、可口可乐、希尔顿、万宝路、迪斯尼、硅谷、哈佛大学、感恩节、超人、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白宫、橄榄球、爵士乐、星巴克、沃尔玛 2、中国文化: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莫高窟、唐帝国、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功夫、西游记、天坛、毛主席、针灸、中国烹饪 3、英国文化:英语、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宫、大英博物馆、巨石阵、牛津大学、格林威治天文台、达尔文、牛顿、莎士比亚、甲壳虫乐队、英联邦、绅士风度、维多利亚女皇、劳斯莱斯、芝华士、哈利波特、丘吉尔、BBC、贝克汉姆 4、法国文化:法语、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凡尔赛宫、巴尔扎克、雨果、轩尼诗、拿破仑一世皇帝、路易威登(LV)、雅诗兰黛、欧莱雅、家乐福、克里斯汀迪奥(CD)、皮尔卡丹、圣米歇尔山、圣女贞德、香榭丽舍大街、红与黑、启蒙主义、香奈儿 5、日本文化:菊与刀、武士道、天皇、东照宫、富士山、樱花、法隆寺、桂离宫、日本沐浴文化、日本料理、姬路城、相扑、空手道、神道教及神社、柔道、能剧、和服、索尼、三宅一生、新干线文化 6、意大利文化:古奇(Gucci)、阿玛尼、普拉达、罗马帝国、法拉利、比萨斜塔、庞贝古城、科洛西姆斗兽场、范思哲、马可波罗、达芬奇、伽利略、罗马教皇、十字军、文艺复兴、米兰杜奥莫大教堂、米索尼、比萨饼、蓝博基尼、费尔格蒙(Ferragamo)

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里去了

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里去了 目前,我国56个民族,可为什么没有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历 史上著名民族呢? 匈奴族是我国历史上与中原民族在“和”“战”关系方面呈现较早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曾游牧与蒙古高原一带,战国时趋于强大。秦始皇时曾派蒙恬北击过匈奴,筑长城。两汉时期的昭君出塞,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就反映的是与匈奴关系的史实。秦汉时一部分

西迁至欧洲,后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现代匈牙利的先民;一部分内迁,南北朝时建立过前赵、夏、北凉等政权,逐步与汉族及少数民族融合。所以,南北朝以后史册 不再有匈奴之名。 突厥族在6世纪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后强大控制了东至辽海,西达西海(里海)的广大地区。隋时分裂为东西两部。唐时东突厥不断南下,唐太宗派兵进攻,俘其首领颉利可汗,设置都护府。东突厥后逐渐汉化。西突厥一部分被唐攻灭,一部分又迁到

西亚,建立了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现在土耳其人主要是西突厥的后裔。 鲜卑族曾生活在内蒙东部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南北朝时建立过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2燕等政权,386年拓跋圭建立北魏。5世纪时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话,同汉人通婚等,鲜卑族与北方的诸民族逐步融合 了。

契丹族在北魏时于辽河流域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同中原各族相互往来。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916年建立契丹国。控制了东到大海,北达蒙古大漠,西至阿尔泰山,南至河北、山西一带。1125年为金所灭,契丹人归附于金,后来又投附于蒙古并参加了南征,大多与汉族或蒙古族融合。有学者认为,现在的达斡尔族就是契丹 族的后裔。 女真族源于唐朝时的黑水靺鞨,主要活动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历史上把他们分为“生女真”、“熟女真”两部分。12世纪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到金后期,入住中原的女真基本汉化。熟女真在17世纪由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后皇太极又把女真改称为满族。而当时处于边远地区的女真族未纳入满族共同体,就发展成为了今天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祖先。女真这一名词也逐渐在清代消失。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化一词的提出,文化全球化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对这一概念需从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文化全球化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来界定。另外,英语作为应用极为广泛的语种在文化全球化过 程中其存在状态与走向也应予以关注。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文化/英语 【正文】 一、众说纷纭“全球化” “全球化”一词,是80 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90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被广泛地引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几种理解: 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

了全球经济整体。 第二,全球化不单指经济生活全球化,而且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 第三,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都从各自的领域作出解释。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 第四,应当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 不过把全球化的概念理解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全球化可进一步理解为行为主体的发展并建立起全球网络这样的过程。 全球化含义的不同,对其理解也就不同了。有人提出:全球化是带有全局性、超国界、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一体化带有制度趋同

故宫参观的重点

故宫参观的重点: 1.故宫中路外庭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庭三大殿(总长近一公里,走下来约1个半小时); 2.故宫西路(主要是养心殿,位于西路南端,从雍正开始清代8个皇帝在此居住,参观约半小时); 3.珍宝馆(在外东路,收藏有大量的故宫珍宝,票价10元,下午3点半停止售票,细看要3小时)。 下面是按左西右东排列的主要景点 因故宫面积很大,除了中、东、西三路外,还有绘画馆和陶瓷馆;如果全部看完,一天时间也不够。针对不同游览时间,我们提出以下线路供您参考: 1.2至3小时,南门进北门出(或相反):只看中路,进南门出北门,在乾清门处,向西参观养心殿(因养心殿住过从雍正到宣统8个皇帝,因此一定要看),再回到中路继续参观。 2.4个小时,进哪个门还从哪个门返回(以进南门为例):从中路一直走到御花园,再向西参观故宫西路(储秀宫、养心殿等)。 3.4个小时以上:前段路线同“2”,参观完养心殿后向东参观外东路(珍宝馆)。 因参观故宫不让带包,因此参观时最好不要带较大的包。 特色推荐: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面阔11间, 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特色推荐: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御花园主要有三大特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