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观涛

金观涛

金观涛
金观涛

李鹏程:把西方的“脉”,看中国的“病”

——读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一、《走向未来》与金观涛

我最开始了解金观涛先生,是通过现在听来赿来赿具有传奇色彩的《走向未来》从书,金先生是该丛书的主编。《走向未来》从书,是上纪八十年代中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启蒙丛书。八十年代初,从郑州大学调到中国科学院,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做编辑的金观涛先生,准备联合一批有着共同思想背景和追求的朋友们,主编出版一套有助于思想启蒙,推动国人接受普世价值,走向全方位的现代化的丛书。这套丛书最终从一九八三年底开始出版,一直持续到一九八八年,计划出书一百多种,最后共出七十四种。这些书的内容注重新思想,它不是纯学术、学科式的知识。既有翻译国外的名著,也有国内学者的著作。这一举动在当时算是开启了,“文革”之后“民间出书”的先河,它与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热”是相互促进的。在“文革”的激进和动荡岁月之后,出现这么一系列批判“文革”、反思传统的思想杰作,在八十年代的读书人中引起了极大的影响。直到现在,许多八十年代的过来人回忆起《走向未来》丛书,都是无限感慨。并把它称之为“文革后一代青年,人生起点的教科书,它为热情求知的人打开了观察世界的窗户,给了他们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

金观涛先生先后为这套丛书贡献了五部著作,内容涉及历史、哲学等,分别是《在历史的表象后——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探索》、《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古马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悲壮的衰落:古埃及社会的兴亡》、《整体的哲学:组织的起源、生长和演化》、《人的哲学》。金观涛本是理工科出生,本科是化学专业,而“文革”是他转向文科的契机。在激进、躁狂的“文革”岁月里,他进入了“北大美术队”,负责画毛主席像和各种宣传画。这个地方比较清闲自在,于是他便有很多时间读书,并思考历史、人生、哲学等问题。他关于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思想,也基本成形于这一时期。其思想是围绕着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停滞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一九八一年九月成书的《在历史的表象后——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探索》,是金先生多年来将其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的结果。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系统的假说,来回答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问题。他用系统论、控制论的方法指出,社会结构是包括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结构三个子系统的庞大而复杂的结构。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保持着整个大系统的稳定。当子系统中,有某个或某几个因素发生变化之时,就必然引起三个子系统之间的不适应,于是社会结构便需要重新调整。

二、超稳定社会结构的提出

中国的例子便是,自秦汉大一统建立直到清朝二千年的演变中,社会结构有一种无组织力量,即“某种社会结构在维系自身稳定的调节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对原有结构起瓦解作用,其本身又不代表新结构的那种力量,P78”。具体即是指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这些无组织力量使得子系统之间不适应,而在皇朝初期往往可以利用皇权来抑制这一力量。但当其发展壮大之后,皇权或通过变法都难以扭转这一局势,于是爆发了农民起义。子系统里的这种无组织力量便遭到消除和压抑,而同时与无组织力量一起被消除和压抑也有子系统产生的新结构。大系统重新平衡回到了旧有的社会结构。这也就出现了崩溃——修复——再崩溃的周期性振荡现象,长期看来也呈现出一种近乎停滞的状态。这样一种解释中国历史的范式,在八十年代是非常新颖、独到的,同时也是有违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决定论的,因而引起很大的争议。但由于它独特的思想性和启发性,对许多年轻读者极具吸引力。于是一九八三年底初版一万二千册后,次年六月又再印了六万册。同年又交由湖南人民出版社

再次付印,并改名为《兴盛与危机》,而副标题不再是“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探索”,而是自信的改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停滞这一问题,其实是基于与西方传统社会不断演化相对比而言的。如果继续追问,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西方传统社会结构何以在不断的演变之中,产生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金先生的理论在回答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之后,是否也能回答这一问题呢?一九八五年出版的《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古罗马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书,便是要讨论这样的问题。并通过对西方社会结构演变的考查,进一步丰富他的理论,即金观涛先生所谓的系统演化史观。在这本书中,金观涛先生从分析古罗马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子系统互相维系出发,证明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都属于耦合系统的稳态,罗马帝国对罗马共和国的取代属于稳态的连续移动。当奴隶制商品经济、帝国政治、神人同型的宗教文化这三个子系统互相维系稳态破坏时,意味着罗马帝国灭亡不可避免。西欧封建社会和拜占庭帝国分别为新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子系统互相维系的两种不同的稳态,罗马帝国向封建社会和拜占庭的演化,实为旧稳态解体后新稳态的形成。(P49)但实际上,系统演化史观在这本书里进行不够彻底,他主要是通过发展马克思典范,来解释现代社会为何最早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却忽略了价值系统内部的演化。

时间很快便转到了学术研究更加专业化、碎片化的二十一世纪,当《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这本视野宽广的宏观历史研究著作将要再版的时候,金观涛先生决定为这本书写一本导读。这就是《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一书。而这本书起的作用却不仅仅是导读,也是对其系统演化理论的丰富。他探究了现代社会结构形成,以及现代价值与现代政治共同体两个子系统之间互相维系的机制,用了大量的篇幅讨论现代价值系统的演化。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读来,感觉他是持着观念决定论的立场,当然这绝对是对金观涛先生的误解。

三、现代性三要素

如何果说《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一书,是通过对西方从古罗马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讨论来回答,为什么西方社会能够孕育出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那么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一书里,金观涛先生则是要回答,现代社会是怎样成长起来并超赿了国界,在现代社会的第二个层面,即民族国家群之间形成的国际社会里,继续运用系统演化史观来进行考查。但《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很明显本来是侧重于讨论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起源,以及在现代社会超越国界,并形成现代社会的第二个层面的重要作用。

本书开篇,金观涛先生通过从商业社会、民主制度、生产力发展程度、现代科技和全球化的角度来把握现代社会本质。但他指出,实际上都未深入现代社会的本质,接着也便引出了马克思和布罗代尔。通过资本主义生产力超增长和全球化,即作者所谓扩大了的马克思典范,来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但他接着指出,这种方法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给出现象的描述,而不能回答超增长的本质。P4。如果经济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应用缺乏价值动力的道德上的终极正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和社会制度及主流价值系统发生冲突,不得不停顿下来。P5。于是便从扩大的马克思典范,转向了广义的韦伯典范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

接下来作者从文化价值系统,界定“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主要分别,得出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即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工具理性保证了社会行动和组织理性化不会颠覆信仰和道德,导致科技可以无限度地应用和发展。个人权利主张个人自主性为正当,从而使个人

求利动机正当化,并使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高于其他人际关系。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理性化和市场经济无限扩张提供了价值动力和道德论证。P26。同时他还指出,个人权利是正当性的最终根据。P10.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并不能保证市场经济无限制地扩张导致生产力的超增长,它还需要具有保护性地政治共同体。而这个共同体不同于传统轴心文明的有机体,它必须要有一种新的组织原则,这便是理性和个人权利互相结合之后,形成的社会契约论。而要决定哪些人来组成这个共同体,并让渡部分个人权利给共同体呢?这便是立足于个人的民族主义要解决的问题,它把生活在一起的人不分种族的凝聚起来,制订契约建立这样的共同体。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美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作者从而推出了现代性的每三个要素,即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

至此作者已将现代性三大关键要素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它包括:工具理性、个人权利和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并认为,经济超增长是现代性三大要素都已确立的结果。P24.从而确立其把握现代社会本质的一个新的角度,这就是视其为现代价值与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耦合,形成“不断扩张的市场经济——现代价值系统——民族国家”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维系的结构。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第一个层面。P27.然而现代社会的的组织形态仅停留在一个民族国家内部,是无法保证生产力的无限增长的。于是现代社会结构就必然还要包括世界共同体的层面,即由“全球化的世界市场秩序——民族主义——国际法”三个子系统构成现代社会的第二个层面。P32。同时认为,民族国家在双层次结构中起着核心作用,于是接着便将问题导向了民族国家的建立。通过前四章的勾勒,作者将现代社会双层次结构中各个子系统进行都呈现了出来,明确了研究对象,为进一步讨论各子系统是如何演化出来,子系统之间又是如何维系平衡作了铺垫。

四、现代社会的双层次结构的构建

第五、六两章,作者就开始追溯现代社会第一条线索,即第一个现代社会起源。而在其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子系统组成的结构里,通过从市场经济、城市和议会制度以及资本原始积累来刻画现代社会的成长,是《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一本要做的主要工作。因此在本章里,作者主要是通过追溯现代价值的起源来刻勾画现代社会。他认为在古罗马时,理性和信仰是统一的,而文艺复兴启动了理性和宗教的二元分裂,宗教改革又将分裂彻底化。而这之前的教皇革命,已确立法律形式高于政治的传统。“唯名论革命”,又提出只有个体才是真实的。这一系列的演化使得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观念,最先在加尔文教徒中扎下根来,而当他们互相之间制订契约,形成一个城市政治共同体的时候,市场经济的无限增长时代也就来临。现代社会的三个子系统一旦形成,他们之间便会互相平衡、维持稳态,现代社会便由此产生。如:尼德兰。但实际上,荷兰共和国原则上只是一个城市国家。现代社会组织范围要赿出城市的范围,把众多城市群体特别是广大的农村都包含进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它必须依靠建立在现代个人观念之上的政治契约组织。P50.于是让一个个包括农村在内所有新教徒,一起立约建立政治共同体,就需要一个漫长又艰巨的过程。英国、美国便是这样的例子。而这些现代价值的最终确立,是人类原先的价值在实行时和社会的互动中演化而来。

跟荷、英、美相比,法国的现代价值确立,是通过非常激烈的反传统达成的。一旦这种现代价值在法国确立,原有社会结构的存在立即丧失了正当性。国王被处死一事,正是反映现代价值通过启蒙运动确立之后,对国家这一观念发生的巨变。法国大革命为西方社会的演变开启了全新的时代。拿破伦把现代价值通过战争的方式传遍了整个欧洲世界。于是这就涉及到了现代社会的第二层面。

从第七章开始,作者便开始论述现代社会第二层次的结构。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之下,德国也开始出现了民族主义,并建立了强大的德意志帝国。而德国的民族主义并不真正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现代意义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个人观念之上的,它可以超越了种族、地域、语言等,是通过个人相互之间的认同来建立的民族主义,它带有一种契约的性质。这种民族主义将国家赞同于主权(立法权),主权又来自个人让渡部分个人权利合成。这也便是作者要说的第一种类型的民族国家。P68.而德国的民族主义建立在德意志共同的文化之上。它起源于18世纪末的狂飙运动,并在19世纪浪漫主义气氛下进一步成熟。浪漫主义是反对工具理性将宇宙和自然界当作一部大机器,接受有机自然观,在文化上否定启蒙运动所主张的超越民族文化之上的价值。P73.它把德意志民族想象成一个大个体,一个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个体。P74.并且它也会必然将这种想象加入到现代社会第二个层面的建构中去。这便是作者所说的第二种类型的民族国家。

日本与德国的情况有不一样。它是主动地学习西方,从而实现内部整合的。并且因为日本社会在全球化的冲击之前,已基本完成了理性与终极关怀的二元分裂,于是完成社会的现代转型便可以很迅速地完成。P83.日本传统中本来就潜藏着二元政治结构:作为国家象征的天皇和具有实权的幕府将军。天皇背后的文化观念是神道,而德川幕府政治合法性基础则是中国的程朱理学。但到了江户时代,在独特的日本徂徕学中,已发生了政治理性和道德元分裂,国学更把天皇视为至高无上。P84。于是日本便通过王政复古来建立了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然而,日本的君主立宪中,天皇既是国家象征亦是最高统帅,国会对天皇约束力极为有限。个人便不具备现代价值意义上的个人,而是作为一个有机体之中的国民。国家是天皇为代表、必须效忠的对象,而不是个人权利合成的客体。因此,日本也和德国一样属于是第二种类型的民族国家。

五、两条线索的交织

由于经济的无限制超增长,生产规模无序扩张,现代社会价值遭遇了发展的悖论。经济危机、工人失业造成了对个人权利的否定。于是在十九世纪末便出现了以马克思为代表力图超越现代社会的想象日益强烈。他基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否定了工具理性,批判了社会契约论和民族认同,对阶级的权利对个人权利进行了彻底颠覆。P90.至此,马克思宏大一致的理论,将现代性三要素进行了集中反思和批判,但代之以怎样建立一个全新价值的社会的方案却十分模糊。而作俄国原有东正教背景和米尔制度,以及沙皇试图通过泛斯拉夫运动坚固其政治的正当性的失败,使得俄国很容易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当然,这也是列宁帝国主义学说的影响和建立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结果。

当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后,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国家。作者将其大致划为了两种类型,其划分的标准则是,民族国家是否是基于个人权利的民族主义促成的。而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冲突给现代社会第二个层面的稳定埋下了隐患。由于民族国家的类型差异,他们各自内部的三个子系统不一致,便导致了现代社会第一个层面与第二层面互相影响。特别表现在现代民族认同不一样,其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也不一样,于是冲突不可避免。国际法本应是可以来保证社会秩序的,但同时由于各民族国家并非都是基督教国家,国际法的权威原则在这些非基督教起不了作用。由于各国泛日耳曼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的冲突发生小振荡后,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反而成为微小振动的变压器。从而使斐迪大公遇刺一事

扩大为一场世界大战。

当现代性遭遇战争、经济周期性衰退,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现代价值,遭到怀疑甚至否定的时候,现代社会结构的需要自我调整,以达到新的稳态。于是出现斩断人的经济能力和个人权利的关系,使得人们对市场分配正当性怀疑不进一步涉及其基础。并只放弃经济自由主义,用国家干预和立法来解决市场出现的危机,保障工人最低收入。P131.事实上第一种类型的民族国家正是这样做的,从此开始了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高福利国家。但同时自我调整还有一种方式,这便是否定个人权利是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正当性根据。而一旦现代性三要素中抽掉其核心价值——个人权利,民族主义和工具理性立即畸变,法西斯主义从而产生了。P133。因为即使随着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民族主义和现代意识形态的出现(自由主义亦是意识形态),但是由于个人权利是现代价值之核心,法律被归为民族国家中所有人的契约,法的统治一直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形态。因此,即使在这一时期,高于法律的意识形态是不可思议。P141.一旦个人无足轻重,法律不再是社会组织的柱石时,从团体到国家都变成了光天化日之下黑社会。P142。二战也就成了不可避免之势。

战后的世界是在冷战的格局之下长期并存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现代社会相互竞争之势。资本主义世界通过宏观调控和福利制度保障每一个人有生存权,使得二战前愈演愈烈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得到了控制。现代性的核心个人权利的可欲性又得以恢复。现代社会第一个层面的危机便得到克服。但随着新科技革命和市场的推动,消息社会来临了。P148.他把通过刺激远远脱离实际的消费欲望来拉动市场,以克服社会贫富差距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并通过宏观调控,从而保证了市场经济顺利运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最终崩溃了。但由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批判现代价值系统的意识形态之上,它坚持超越个人选择的普通人生意义。于是在这种高于个人的普遍价值被证伪之前,社会主义实践是不可能被认为是失败了。P153.

至此作者就完成了从现代社会结构双层次结构理论的阐述(第二至四章),并通过追溯个人权利起源,从而完成第一个层面建构(第五至六章),再讨论了现代社会的第二个层面建构及异化(第七至八章),最后再探究了两个层面之间的互动、以及无序和自我维系稳态(第十一至十三章),其中穿插了马克思主义及在俄国的实践(第九至十章)。

六、未来将走向哪里?

我们可以发现,多年来从事思想研究的金观涛先生,在本书里非常侧重对社会结构里现代价值系统的起源(文化)、以及现代价值系统对民族国家(政治)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现代性三要素的概念。让人读来有一种观念决定论的感觉,尽管作者在书中也对这一质疑表示了否定。也许他终归是给《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作的导读,也是原书忽略价值系统演化的补充。并且,尽管作者将论述中国社会结构的部分抽出另作一书,但这书读来,也可认为金先生是把西方的“脉”,看中国的“病”。当前的中国,抛弃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经济形势在官方的宣传里是一片大好。他既不是资主义,也不是苏式的社会主义,而是一个无法用当前任何理论来解释的杂合体。他所代表的另外一种现代社会的尝试是否成功,这一问题高悬于中国人的头上却不得其解。在

金观涛先生的现代社会结构里“不断扩大的市场经济——现代价值系统(工具理性、个人权利等)——民族国家(现代认同和政治共同体)”,是三个相互维系的结构。如果其中之一缺失,便会导致现代社会的异化。如缺乏现代认同的政治共同体,导源了一战(好像作者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民族主义膨胀的产物);抽掉了个人权利,便畸变为法西斯主义,从而导致了二战。而中国现在还是意识形态压倒一切的势头,科学主义和唯生产力论又使得党国可以从经济超增长获得正当性(应为P156,但大陆版被删),个人权利又不高于主权。于是这一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个人权利,既没有演化出来,亦无法形成新的认同,形成新的结构。那这样只注重工具理性的现代社会会将我们带向哪里?正像作者在最后一章里担心的一样,人类在现代性的三要素里的民族主义和个人权利,都已遭遇了灾害了。而现在工具理性过度使用,道德沦丧,终极关怀极大地退出了公共领域,甚至消失。那么这个还从未孕育过危机的工具理性,是否会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孕育新的危机呢?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读后

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开篇即提出一个“现代性为什么会发生在西方”的问题。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他先解答了什么是现代社会。从前,在马克思主义范式中,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发达程度和科学的应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无限制发展等,都被用来作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分野标志。然而,这些分际,在历史上都可以轻易找到反例。所谓的分际,实际上也不过是现代社会特征中的一个部分,是现代社会的种种表现,而无法概括现代社会的本质。故而,金观涛认为,了解现代性的本质,必须回到人的价值系统,特别是社会制度及其正当性的根据上来。用他的话讲,就是需要从扩大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范式,转向韦伯典范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上来。

何为韦伯典范?这里所指的应该是韦伯对现代性的描述。其实韦伯并未就现代性改变做专门论述,也没有用此概念对现代社会进行分析,不过他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即可视为对现代性的研究。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就是理性化。除了天职式的理性化的世俗伦理之外,再者便是经济行为的理想化,如资本主义簿记方式;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即官僚制科层管理;文化行为的理性化,即祛魅的实现等等。此种理性化,实际是一种工具理性,是终极关怀与理性表现出的二元分裂状态。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确定以后,可以相当稳定地成为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而不会对信仰造成颠覆。金观涛认为,理想化还不足以把握现代社会在制度上和价值上的全部特点,还需要与之配套的个人权利的确立。个人权利的表现即个人自主性。在传统社会中,个人自主性并不是完全正当的。个人受到宗教、宗法、性别等方面的限制,不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启蒙运动之后,人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个人选择和合理的个人欲望,获得了正当性。有理性的个人可以在法律的限定下做任何想做的事。而个人权利一经确定,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便有了道德上的正当性。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结合,就形成了一个类似社会契约的现代社会组织原则,进而扩大形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式的东西。

金观涛认为,此种经济的共同体,需要政治共同体支撑,这就是民族认同。众所周知,民族主义实际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东西。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我属于哪一个类别,一般都有比较确定的答案。而到了近代,个人观兴起,个人从家庭和传统社群中独立出来,出现所谓的个人认同问题。另外,在古代人如儒家知识分子的眼中,天下也是文化认同而非种族、人种的认同。在古代人对其从属的种族认同之上,还有一种超越式的世

界主义认同,即所谓的终极关怀层面,如儒教的天下观,基督教的世界观等等。一旦工具理性导致超越式的终极关怀解体,民族便成为界定国家不可缺少的观念。金观涛认为,民族认同的出现是由于工具理性的出现;因而工具理性与民族认同似乎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是他又将民族认同和工具理性、个人权利并列,将其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要素。其中是否有一个逻辑上的问题,似乎值得商榷。

为进一步助于理解,金观涛提出了所谓系统论的观点。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被金称之为价值系统。作为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结果的民族认同和市场经济被金称之为政治、经济系统。三大系统耦合即催生了现代社会。而系统论则是金观涛惯于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也是在1980年代的中国极为热门的分析方法,一般在理工科中较多应用。金在当时即是此种方法的提倡者和鼓吹者。系统论的出现,实际上是应付研究对象以及各种要素的日益复杂化,使用局部的、零碎的分析,无法说明参数众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的问题。系统论实际上是一种化约论,将世界上的各种认识和研究对象,都可以化约为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理工背景出身的金观涛以系统论用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因此便有了他所说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三大子系统。他认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范式还是韦伯范式,分别属于经济决定论和观念决定论。而他的系统论,则是将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全部结合到一起,以避免所谓的单因素决定论。平心而论,尽管用系统论解释现代社会的起源,很可能是一种化约式的减法,遮蔽了真实的历史情况。但是此种方法的确可以有助于人直观地研究和看待现代社会演变的历史。属于一种未必恰当,但是亦不是最坏的方法。

沿着系统论讲下去,金观涛认为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他将现代社会划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在民族国家内部,是政治、经济、价值三个系统的耦合造就;第二层次在民族和民族之间,由民族主义、全球贸易和国际法构成。民族主义(即民族认同)是两个层次的连接点,对内它为政治(个人权利)和经济(工具理性)系统提供稳定的依托;对外它保证民族国家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来。金将第一个层次中各价值系统的结合,称为现代性的发生问题;将第二个称作现代性的拓展和普及问题,即一批民族国家的建立。对于前者,主要对应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后者指大多数后发型,受已经形成的现代社会影响,对现代社会进行模仿学习现代性的国家。

因此,金观涛分别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用五六章和七八章分别细化,探讨这两个层面。关于现代性的发生问题,金观涛在早年的一本书《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中已有详细探讨。但因那时对价值系统认识不深,因此较为集中地探讨了政治和经济两个价值系统。而在本书中,金观涛无疑有意对早年的确实,进行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弥补。他结合马克思和韦伯的讲法,将文艺复兴和新教伦理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中价值系统的开启,认为二者皆构成了信仰与理性的分裂,也都孕育着个人权利和工具理性。或许是对文艺复兴已有较多研究,他着重论述了新教伦理中孕育的现代因素。一个主要讨论的问题便是:为什么现代价值会在新教中存在?他认为,主要是基督教中较早地接纳了古罗马的法律传统。法律的精神是理性。个人权利观念、契约关系无疑都来源于法律,蕴含在法的精神当中。除此之外,还有唯名论等学说的兴起等等。总之,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问题,因篇幅所限,金观涛在本书中浅论即止。其更着重还是说明三个子系统的耦合问题。他认为,法治政府(与个人权利的政治子系统有同构性)遇到市场经济,即可能形成现代社会。不过确立政治认同则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如美国用了150年的时间。英国,由于大宪章的分权和宪政传统,使得三个子系统很早地耦合到一起,不需要激烈地冲破旧制度和传统社会的牢笼。

而在法国,由于王权比较强大,阻碍了三个系统的耦合,则必须通过革命的方式对其进行破坏。尽管破坏之后,在确定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等方面,与英美实际是别无二致的。

而对于一些在以英美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兴起之后,受其影响开始转型的国家,在现代性普及的过程中,则充满坎坷。首先便是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所产生的歧路问题。对于英美来讲,此种过程无疑是稳定的、渐进的、自然发展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经济理性、个人权利、宪政制度等非常自然地得到萌芽、发展、确立。而在第二种国家的建立过程中,主权并不依赖于人权,而是由工具理性和民族主义的合体,与自由无关,甚至是反自由的,因此便会出现一些变异。金观涛将其解释为,民族国家在短暂时间内建立,文化和人种成为政治动员、增加民族凝聚力的力量,由此便成为德国、日本、苏联、中国这样的国家。为何这些国家在形成过程中,个人权利无法确立?首先必然是与传统的政治因素有关,即长期稳定的专制传统。其次便是其后发的地位,在全球化的竞争之下,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人为手段快速建立民族国家,相对于御外,个人权利不但似乎是不重要的,反而是起反作用的。

第八章主要写了后发性国家模仿现代性过程中,文化转型的重要意义。金观涛仍是将价值系统当做最重要的部分来探索。他以伊斯兰国家为例,证明如果在现代化的潮流冲击之后,该社会很难与传统的价值断裂,精英阶层拒绝将价值和世俗截然两分,便会造成冲突,为原教旨主义的兴起打下温床。金很倾向于将西方和非西方视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似乎两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对于非西方来说,要么接受,要么反抗。然而,按照亨廷顿的讲法,西方文化是独特的,却未必是普遍适用的。因此,似乎将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并列为文明冲突的实体更为恰当。在论述日本的转型时,他认为日本在封建时代就蕴含着权力多元的因素。因此在第二个层面的转型时候,德日可以实现快速的转型。但是这种转型却是不彻底的,因为其利用民族主义因素实现快速的动员,结果造成对人权的压抑,以及民族主义情绪急剧膨胀,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

在介绍了两个层面的转型后,他又以马克思主义为例,将其视为对现代性方案的全盘颠覆。认为马克思的重要性在于集中反思并批判了现代性的所有要素,并将其铸造成为一宏大的体系。但是作为批判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成功,但是批判之后,重建的过程中,却因不能解决继续实现经济超增长、保障人权等问题,因此遭到挫败。随后兴起的是法西斯主义,这是用种族实现民族国家建构的典型。然而马克思主义中毕竟包含平等或道德的因素,而法西斯主义则是赤裸裸的极权主义,是现代性最阴暗的一个面向。

之后便是现代社会的自我修正。主要有资本主义自我修复和社会主义试验两种路径。颇有意思的是,金观涛将社会主义是为一种为世界重新加魅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讲,这近似于一种终极关怀。社会主义也提倡国际化,因此与泛斯拉夫主义意识形态吻合,于是战后便出现许多新兴独立的伊斯兰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由于是以拒绝个人权利实现的民族国家建立,这笔债务便遗留给了后世。今天中东伊斯兰世界民众争取自由权,许多掌权数十年的领导人纷纷下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说明,以压制个人权利为代价的民族国家的建立,最后终将是不稳固的。

冷战以后,现代社会的三大要素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反思、调整,因此重新获得了其存在的合法性。不过,由于工具理性导致的终极关怀日渐退出公共领域,在当代反倒成为值得忧思之处。在宗教改革时代,终极关怀的退出为实现生产力的急速发展和现代性的发展

开辟了道路,但是今日,现代性发展似乎已经成熟,由于公共领域思想的缺失,终极关怀的不存在,反倒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价值失落问题。这个问题带来的道德危机、思想危机等一系列后果,正侵蚀着人类社会,这也是金观涛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忧思的。

通篇考察金观涛的《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可以看到作者的大历史观,以一种宏观的眼界审视近400年的世界历史。具体的边角碎料,不在金观涛的考察范围之内,而是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框架,描述现代社会在两个层面上的演变。这种描述对于把握大的历史脉络有极大帮助。另外,此种宏大叙事的描述,无疑也和作为知识分子的金观涛内心大的关怀有关。不过与所有的宏大叙事一样,由于失于微观,并且用所谓的系统论进行化约,并非没有问题。

比较显著的是,金观涛不承认文明冲突论,而是将现代价值完全等同于西方价值,认为所有的后发国家都要学习这个价值,有些逆之者亡的意味。实际上这是一种西方中心论的思维。后发国家如伊斯兰国家、中国、俄国是否有自己合理的价值?(金观涛只是说现代价值起源于西方,但他也承认苏联建立的另一种现代性,而且苏联的解体并不意味着这种现代性尝试的结束,因为中国还在继续,只是说明这种价值有其不合理性,压抑个人权利的代价)他们是否可以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现代性?主要可能是一个视角的问题,将西方社会视为现代性的唯一源泉(难道不是吗,还有别的源头吗),自然就形成一幅非西方国家效仿学习整合的图景。但是如果将东西方放在同等的地位上,论述现代性的起源,是否会有另外一种讲法?可能我们讲,非西方社会在个人权利这一方面,没有为现代性提供有益的价值,但是诚如金观涛最后所言,工具理性作为西方的主要现代性价值之一,如今的负面价值日益呈现。由此可以看到,西方提供的三大价值,也未必都是完全正当的。

再次,三大价值如何得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例,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实际上正是对他所说的三大因素的诘问,而马克思也正是沿着这个思路来质疑现代性的。由此似乎可以看到,金观涛似乎先根据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然后在总结出他所批判的对象,进而成为他所谓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是否最能代表现代价值?从中也可以看到,金观涛的分析方法,即根据后来历史的实际情况,然后寻找足以证明为什么许多国家如德日、中俄会如此的解释。先有结果,再证明这个结果的正当性和必然性,是否是比较严肃的学术分析?或许都是值得探讨的。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摘要: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现代的中国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还有很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就不时发生冲突。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精华经济 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发展进步,这样才会长期存在下去,不被淘汰。在当代经济环境下,社会稳定,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融入新的元素。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不断发生冲突,传统的思想及其文化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时代脚步稳准,吸收现代思想,与时代同时更新进步,与其相适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一代代积淀下来的。但是传统文化有精髓也有糟粕,需要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不断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时代进步了,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也随着时代进步发展,虽然不一定完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会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环境决定的。周围的一起事物都变,如果还是固执的遵守老的观念与习惯,自然会和现代社会发生冲突。 以前清明节上坟,家人或者亲戚上坟都会烧纸,但是烧纸不仅污染空气环境,还浪费纸张资源。不利于环境的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撞击,但是现代社会也有些地方需要遵守以前的生活习惯,现在大家买东西都经常用塑料袋,但是这却不符合现代环境的保护。以前,如果买菜,没有塑料袋,因此,大家都用菜篮子,非常环保。 现代社会虽然进步了,但是传统文化中有的是精华,这是应该保留,并大力宣传提倡的。有的是糟粕,需要剔除,引进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精神与思想。其实,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撞击是必然的,但是,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需要社会大众及其国家进行思想与文化上的更新。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义和团的成员、组织形式和活动地区。平原大捷。“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义和团势力在京津地区的发展。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外反动势力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是义和团反帝爱国性质的具体表现。“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学习、分析《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波澜壮阔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是使中国免于沦为完全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它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是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英勇表现,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重点分析: 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本课重点之一。这是认识义和团运动性质的重要依据,义和团运动始终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具体表现,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另一重点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 难点分析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课难点之一。它涉及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19世纪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扶清灭洋”口号的含义学生也不易理解。这一口号的提出,正是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能够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也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清政府同义和团的关系是另一个难点问题。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政策,从“镇压”到“招抚”再到“镇压”,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控制、利用,最终消灭义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而义和团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一开始就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放松了警惕。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导入新课:可以联系所学知识提问。让学生回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然后教师指出,紧接着农民阶级又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2.义和团的兴起: ①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结合课本内容和多媒体课件,讲清义和团的活动地区、组织形式和主要成员,指出平原大捷是义和团从兴起到壮大的转折点。

中国社会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制度框架

〔收稿日期〕2000-09-06 〔作者简介〕孙燕(1964-),女,辽宁锦州人,讲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制度框架 孙 燕 (锦州师范学院社科部,辽宁锦州121000) 〔关键词〕文化传统;现代社会制度;现代化 〔摘 要〕中国社会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制度框架的确立是传统与现代化不断冲突与矛盾的过程。传统与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割断的“连续体”。只有正确处理好其他国家、民族的现代化经验与我国的社会文化传统,才能确立起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度的框架。 〔中图分类号〕G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0)06-0025-03 一、正确对待中西民族文化传统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丰厚的历史遗产既可能成为积极的因素,也可能成为消极的因素,一切取决于对待历史传统采取什么态度。美国于1776年建国,是在以英国为首的欧洲文明的基础上起步的,只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就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技术、社会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可以说是得益于中国传统的文明及“欧风美雨”的浸润。 一个世纪之久的“中西”之争,使许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采取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对精华而言:一是传统 文化中某种思想学说,在它产生时体现了 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但对现代来说,则不一定是精华;二是既是当时时代的精华,也是现时代的精华;三是虽不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但经现代的抉择而成为精华。对糟粕而言:一是传统文化中某些东西,是当时时代的精华,在现代却是糟粕;二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糟粕,经改造、转化为现代的精华;三是既为当时时代精神的糟粕,也是现代的糟粕。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是否具有自我变革的精神和能力。而惟有正确认识、检讨、反省我们文化传统的个中因素,才能真正具备这种自我变革的精神与能力。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迫切和重要的工作是持续地 — 25—中国社会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制度框架

义和团运动

其实对于庚子国变我本来说不上有了解,对义和团的运动也限于历史课本上曾经给过的爱国救国运动的评价,原本是抱着激动的心情想要回顾下这段历史,赞美下在历史上即使官方不作为人民也从未停止过的反抗。当然我没有脱离一般情况,在看书之前还是用了比较简单的方式去了解它——百度一下,可是不了解还好,大概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后,我真的震撼了,历史课本上给的评价现在看来真是不太确切的,甚至有人称其为故意美化。了解了一点之后,我觉得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悲剧。我决定写这个。在别人还在纠结什么题目的时候我就从图书馆把相关的书借来了。在只能借5本书的艰苦条件下。我还把一本的名额分给了一个期刊。因为那上边有一篇对学生运动的评价。我觉得这两者是有联系的。虽然那并没有给我提供可以引用的内容,但也帮助我整理了自己的思路,看过了那么多之后,对庚子国变,对义和团运动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处的地位我始终摆脱不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悲伤。 不知道由于何种原因,义和团仍被冠以“反帝爱国运动”之称。其实,这个“反帝”的头衔未免牵强,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反洋”,而且是反对一切与洋有关的东西,甚至还包括铁路、轮船、电线杆等等。这是致命的缺点,这愚昧的盲目排外的做法让他们的出发点遭到很多质疑。至于“爱国”是要承认的,确实也反对外来势力,但是实际是被他们杀死的国人数量远远在洋人之上,甚至不客气的说是义和团盲目的反洋运动给列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加大侵华力度,爱国不当反而害国。 自1860年,《天津条约》之后,英法俄日美等各国连续在北京设立使馆。由于列强欺凌过甚,激起中国百姓普遍的愤恨,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清政府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杀光洋人,便于1900年八国宣战。为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于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最后导致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场100多年前爆发的动荡也被中国人称为“庚子国变”、“庚子国难”[1]。 1901年7月25日,《辛丑条约》签署,中国不仅赔偿四百五十兆银两,还被迫将大沽炮台以及京师至海通道之炮台一律铲平,并且被迫同意各国派兵驻守租界地,中国主权彻底沦丧[2]。庚子国变为中国人不堪外国人压迫之民族排外运动,不惜以血肉之躯与敌人炮火相抗,爱国精神可嘉,行动却愚昧。 有人说义和团的思想由最原始最落后的反动的宗教思想和进步的反对异民族压迫的思想两种成份组成的。不管当时看来是什么概念,现在看来‘排外’、‘灭洋’反映出的多半是农民知识的狭隘性。义和团是农民的暴动,是拍桌子式的反抗,我很气愤,但仅此而已。义和团赶不上辛亥革命有组织,也远不如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有明确目标。但以它为一场有组织有目标更有力量的侵略提供了舆论基础——八国联军侵华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由于一场暴动而引来的战争,无论从哪方面说我们都是吃亏了。 ‘义和团,起山东’开始是以拜神练拳为主,后来发生‘教案’,逐渐演变为仇教团体,自诩有神助,能避炮火,有红灯照、蓝灯照等法术[3]。我看了点义和团起源的资料。这神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北方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它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体现了我国人民不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民族反抗精神。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和团原叫义和拳,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主要在山东西部秘密活动。义和拳信神练功,其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它的活动一直受清政府的查禁和镇压。1898年以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集中打击外国教会侵略势力。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运动揭开序幕,迅速发展壮大,势如燎原烈火,很快掀起了一场席卷中国北部,震撼全世界的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继续和总和。从19世纪开始,随着列强势力向中国扩张,宗教成了他们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外国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势力。随着传教士日益专横跋扈,人民的反抗也愈来愈强烈。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夺中国沿海军港,并深入内地掠夺铁路、矿山权益,企图瓜分中国。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越来越猖狂,他们收罗土豪劣绅、流氓恶棍入教,作为教民,霸占土地,欺压百姓。清朝官吏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庇护教士、

教民,压制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老百姓纷纷加入义和团。 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每坛25人,设有坛主。入坛的人都要焚香宣誓,并严格遵守“不扰民、不贪财”等戒条。他们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仇恨外国侵略势力带来的铁路、轮船、洋货、教堂,见到这些必毁之而后快。随着义和团反帝斗争声势日益壮大,帝国主义十分惊慌,不断催促清政府采取措施镇压义和团运动,还公然干涉清政府内政,责令清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随后帝国主义又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义和团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奋起反抗,给了侵略者沉重打击。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比较

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比较前言: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是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转型期人际关系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人际关系的变迁,对于把握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作为个人我们有必要对自身的人际关系重新进行判断和选择,以建立和发展适应转型社会需要的新型人际关系。 关键词: 社会转型;传统社会;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以农业文明为基石的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中华文化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即以群体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重伦理,心理风习重情谊。 与这一文化特征相适合的社会结构,则是以家庭为中心,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延伸拓展成社会人际关系网络。 这个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背景是以亲缘、地缘、业缘、趣缘、神缘、物缘为基础的。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它起到了协调内部和整合社会的功能。 进入现代社会后,现代人不十分重视以“六缘”为纽带而限制自己的交际圈,而是采取其它各种方法去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由此形成了当代人际关系的特点。 下面笔者对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进行比较,总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 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个性化、平民化。 相对于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相当强调尊重他人的隐私,即便是在最亲密的关系之间亦是如此。 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都有保留个人秘密的权利。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强化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并且是具有选择性的价值观念,他们希望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在同事面前保留自己的尊严和隐私,保持自己生活、工作的计划性、条理性,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方式的愿望。 第二: 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表面化、淡漠化传统社会人们在生产上互济、生活上守望相助,对晚辈的社会化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作为惟一的政治、经济、生活共同体的农村,这些职能即使社会担负得更多也不能在农村完全丧失。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比较发达,人口的流动性大,异质性强,人们之间的接触带有短暂性、表面性和匿名性,人与人之间往往只是见面礼仪型,彼此并不深交。 这就导致利益关系的间断性,人们之间一般并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彼此的匿名也为人际交往卸下了后顾之忧。 但是高节奏的工作生活使他们缺乏交流和相互信任,人们的地域观念、邻里观念淡薄,居民相对于彼此来说都是“陌生人”,就算有交往大多不太持久,另外,间接交往的中介手段如电话、手机、网络等的介入,给人们的交际设立了无形的隔阂,弱化了人们感情的稳定性,这些都会使人们会产生陌生感,形成人际关系的表面化、淡漠化。 第三: 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在传统社会,由于人口流动性不强,人们具有同质性,另外收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人际关系主要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上。 而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化、多样化,除了建立在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基础上,业缘和趣缘群体大大的增加。 所谓业缘群体是指社会成员基于劳动和职业的联系通过互动和交往而形成的群体,是同质相聚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论毓贤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

论毓贤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 解琳琳 摘要:鲁晋地区曾是义和团运动发展的突出地区,义和团时期,毓贤曾经先后任山东巡抚 和山西巡抚。其中在任职过程中,他对义和团的态度前后反差很大,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义和 团的所做所为呈现的形象也是模糊而矛盾的。毓贤对待义和团的态度由围剿到招抚再到支 持,对洋教痛恨至极,主张尊王攘夷,扶清灭洋,他的思想变化是随着当时 的社会环境和官民阶级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发展变化的。 关键词:毓贤招抚义和团洋教 十九世纪,帝国主义纷纷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带着他们的侵略野心开始了在中国的新一轮掠夺。清政府面对突如其来的帝国主义侵略者,却一再的纵容与妥协。割地、赔款、在华建设教堂等一系列深深的震撼了爱国人士的心灵。特别是一再饱受外国传教士剥削的农民阶层成了帝国主义直接压迫的对象。而山东作为帝国主义入侵的据点,阶级矛盾更加格外凸显尖锐。 当时,对帝国主义“仇教”的态度占据着上风,其中也包括地主阶级等一部分官员在内,作为山东巡抚的毓贤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作为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典型代表,带着某种矛盾的心态,步入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这种矛盾的心态导致了其作为封建官吏的代表人物行为上在进程中矛盾而变化的行为模式,这种变化,更深深的影响这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态势。 一、毓贤简介及在义和团初期其围剿的政策 毓贤(?—1901年)字佐臣,监生出身。清末汉军正黄旗人。毓贤的主要活动是在光绪年间进行的。光绪五年,毓贤由选用同知报捐知府,光绪十五年,委署山东曹州知府,鲁南曹州府属一带,向来是经常发生人民反抗斗争的地方,“曹故多盗,毓贤抵任后,不分良莠,岁余共杀两千余人。”[1]光绪十七年由巡抚张曜奏荐得以实授,并盛赞其“讲求吏治,整顿捕务,署任两年,民怀吏畏”的政绩,[2]随后授山东兖沂曹济道。“光绪二十二年,补山东按察使。九月来京陛见。十月巡抚李秉衡以节交霜降,黄河各工俱庆安澜,追陈毓贤在兖沂曹济道任内出力,得旨交部优叙。二十四年巡抚张汝梅以毓贤志趣正大,果毅性成,奏署山东布政使,八月调湖南布政使,十一月署江宁将军。…旋授山东巡抚。”[3] 特别提出的是,毓贤本是所谓的“果于杀戮捕务”的屠夫,[4]在毓贤任职山东按察使的光绪二十二年,他坚决执行朝廷的旨意,积极镇压大刀会的反抗组织活动,命令“将首要各犯捉获就地正法,余令归家,不准再习,限一月内各向各官具结报明,否则大兵压境,按户搜查,如一查出,即与首犯同罪”,[5]残忍无情,并杀害了会首刘士端等。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山东巨野教案发生,毓贤以“善治盗,不惮斩戮”[6]取得了朝廷的赏识和信任,成

第传统社会与农业社会

第一章.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范式,研究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则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理论起点。我们可以将“传统社会”简要地定义为“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体现农业文明的社会发展阶段”,相应地将“现代社会”定义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体现工业文明的社会发展阶段”。 第一节传统社会及其基本特征 传统社会的起点至少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后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并在封建社会达到了发展的顶端。 原始采集狩猎经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 一、传统社会的经济特征 自然经济形态是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形态形成于奴隶社会而完成于封建社会。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中,人们通过种植和驯养成功地干预和控制自然过程,使之成为财富的稳定的来源。 人类对自然力的控制还是相当有限的。用于农牧业的生产工具基本上都是以劳动者或活动者个体自身的自然力为动力的手工工具。因此,生产能力必然受到个体体力和智力的有限性的制约。 外部世界的各种自然力依然是作为自在的、异己的、不可驯服的力量左右着生产过程,使生产成果的数量和种类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偶然性。 这种个体经济同时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工具的简单性、家庭内部的自然分工以及农业劳动自然产生的闲暇等可以使个体家庭生产自身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因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经济上没有那种专业化的分工所带来的必然的相互依赖关系。 社会分工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未超出社会一般分工的水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分工是社会成员中贫富分化和阶级划分的结果,因而它不造成社会成员间的有机联系。 手工业是唯一在社会分工发展中产生出来的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他人生产的经济领域,但个体经济的自足性使农业生产对它的依赖只具有偶然的性质。 分工的发展也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剩余财富的不断积累也经常促进商业的繁荣。然而,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直接消费而不是追求价值增殖。因此这种商品经济只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形式而不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二、传统社会的政治特征 私有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贫富分化,使社会成员分裂为经济利益相互矛盾、相互对抗的不同阶级。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没有能力调解和处理日益加深的阶级对抗和冲突,国家这种代表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专门的权力机关和暴力机构便应运而生。 国家这种共同体本质上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这种共同体中,维护共同生活所必需的公共权力事实上已演变为维护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政治权力。

现代性作业 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信任形成的不同机制及应用 - 副本

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信任机制的不同模式 ——以《乡土中国》和《现代性的后果》为例 摘要:信任机制是维持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有不同的模式和表现。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信任机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乡土中国》和《现代性的后果》中关于信任机制的知识梳理,来阐释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信任模式的差别,并在对两种不同的信任模式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信任危机现象予以阐释和分析,以期重建社会信任模式,适应社会变迁,维持秩序稳定。 关键词:社会秩序信任模式差序格局现代性抽象体系 信任是建立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一,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必要保障。自孔德提出实证社会学起,追求社会的进步和秩序就成为社会学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目标,而信任也一直是西方社会理论中的重要议题。社会结构只要在协调的信任机制的维持下,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行。在以“差序格局”为社会格局的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信任机制也主要是以血缘家族关系为核心的人际信任模式。随着现代化在全球的日益扩展,我们已进入一个全然不同于先前任何社会形态的社会,现代性以其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其了其生活形态,吉登斯称之为“现代性的断裂”,而传统的信任模式也已发生了转变,开始转变为依赖于“时空分离的抽象系统”脱域机制的制度信任模式。而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大转型的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取向,价值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重大转变,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理性的不断渗入,社会的道德层面和信任模式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在生活和心理双方向上都遭受着信任危机和道德滑坡等现象的困扰,这些都对社会的正常秩序带来了巨大挑战。通过对传统人际信任模式和现代制度信任模式的对比和理解,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转型期出现的各种信任危机问题不无裨益,以期通过重建社会信任机制,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研究缘起和概念界定 当今,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伴随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革和调整,市场化理性化等价值观念也在日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改变,

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社会发展

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社会发展 摘要:社会发展到现在,由于人们过多的追求金钱而不顾群体利益与自然规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诸如生态问题,道德修养降低问题。而渊博的中国传统智慧可以启迪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智慧,生态问题,道德修养 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生态问题不仅是个环保问题,也不单纯是资源问题,而是事关民族命运的全局性问题。生态资源的严重恶化早已不是新闻,长江洪水,黄河断流,北方沙尘暴,中原大面积干旱,森林遭破坏,草地沙化,湖泊缩小或消失,水源污染,水资源严重短缺等等。另外,在缺乏能源的地区,如南方低山丘陵区,过度采樵问题也很严重。同时科学家们也提出了人类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它们包括:1、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增加。2、土壤过分流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5、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7、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与日俱增的压力,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 世界各个地方生态问题都是非常严重的,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过去所做的事。于是中国领导人站在时代的高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讲的是当代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要的一种发展模式。这一理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 可当我们翻阅古籍的时候,就会看到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有如何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首先,古人有自然本体意识。古人云:“与梅同瘦,与竹同清,与柳同眠,与桃李同笑,居然花里神仙。与莺同声,与燕同语,与鹤同唳,与鹦鹉同言,如此话中知己。”(陆绍珩《醉古堂剑扫》)这是人的生命和大自然高度契合的境界,充分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的共鸣。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将人看成是自然的一员,同时他们也对自然有敬畏感。然而敬畏感在现在看来是不好的,因为它不利于自身利益,可正是这种思想使得古代未出现像现代如此严重的生态问题。现如今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可以改变一切,他们每天喊着“我相信我能改变一切”,其实这是自欺欺人,最终的结果还是伤害了我们自己。因此说自然本体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是解决生态问题的灵魂,是人应该具有的自然观。 古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有生态经济意识。战国时的荀子也有一段著名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言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鲸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约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天,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财也”(《荀子·王制》)这种顺应自然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义和团运动: (一)爆发原因: 1、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义和团爆发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导火索:1899年10月上旬,山东省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欺压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蒋楷派

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至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二)失败原因: 1、义和团运动本身的缺陷性和盲目性。 ①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②义和团本身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2、义和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 3、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4、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三)历史意义: 1、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第七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资料(教学设计及说 明) 上传: 彭小斌更新时间:2012-5-20 8:48:21 《 6. 2. 2 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北京市第八中学冯娜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节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 学生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从形的角度理解平移),在本章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后,本节课学习用坐标来表示平移(即从数的角度刻画平移). 这节课不仅探究了平移所引起坐标变化的规律,也探究了坐标变化引起位置变化的规律.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为今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其它几种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平移关系,进而理解图形各个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并解决与平移有关的问题. 经历探索点的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规律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了解利用图形的平移变换解决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发现并归纳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平移的关系;教学难点是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坐标表示之间的转化以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根据班级学生基础较好的特点,我把这节课分为五个环节: 情境引入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知识拓展 探寻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规律

探究新知 探寻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平移规律 知识运用 (一)情境引入 本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在实际问题中引出本节课题. 1.首先观看建国60周年阅兵式短片,然后提出问题: 短片中,方阵可以看成是进行什么运动? 2. 方阵的平移就是组成方阵的每一个士兵的平移,那么怎样保证方阵的移动整齐划一? 其实在训练期间,标兵准确地编入了方阵指定位置,完成了对每位参训人员坐标定位的编号工作.为了走的更齐,他们找来胶带在地上每六十公分就贴上一条,这样做就可以保证每一位士兵的落脚点一致.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借助地面标尺(平面直角坐标系)刻画士兵的移动(点的平移),进而可以刻画方阵的移动(图形的平移). (二)探究新知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平移规律. 例1. 如图,已知a(–1 , 2),根据下列条件,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平移后的点,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AA教学提纲

传统社会化和现代社会的差异 -----以中国社会为例 现代社会的特征 一般认为,现代社会即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①以大机器的使用和无生命能源的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②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产效率全面提高。 ③社会分化剧烈,社会分工精细。 ④社会流动性增强,业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和地缘关系而成为人们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个人发展的机会和自主程度增多。 ⑤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社会的民主化程度提高。 ⑥城市数量增加、规模加大,农业人口的比重降低至半数以下。 ⑦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联络手段高度发达,个人、群体、组织、区域、国家日趋开放。 ⑧人的思想观念充分更新,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崇尚科学、信服真理、追求变革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或价值取向。 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长久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更是对农业社会的超越,然而,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而至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化的极度发展压缩了人们的生存空间;高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人际交往中的事本主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在社会学中,传统社会是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以家庭控制为基础和基本运作机制的伦理社会,社会控制基本上依附于家庭控制。传统社会的基本属性是:自然经济的、官僚权威的、缺乏社会福利的、乡村性的、机械团结的、农业的、信仰... 下面我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结构、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为例来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以此来引发人们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 第一章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家国同构”。这种由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和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相结合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 所谓的血缘宗法制度,就是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区分高低贵贱的法规准则。而血缘关系实际上也就是血统关系,它是以人类婚姻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宗族就是同一父系的人们群聚而居,他们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有着共同的宗庙,祭祀着同一祖宗,甚至还有共同的墓地等的一个血缘群体。可以说:“宗”是中国文化祖先崇拜的代码;“族”是中国文化血亲的代码。它小则可指家庭、家族,大则可指种族、民族。而无论涵义的广狭,“族”应该都是对同一血缘的人的总称。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8232987.html,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摘要: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现代的中国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还有很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就不时发生冲突。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精华经济 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发展进步,这样才会长期存在下去,不被淘汰。在当代经济环境下,社会稳定,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融入新的元素。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不断发生冲突,传统的思想及其文化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时代脚步稳准,吸收现代思想,与时代同时更新进步,与其相适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一代代积淀下来的。但是传统文化有精髓也有糟粕,需要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不断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时代进步了,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也随着时代进步发展,虽然不一定完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会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环境决定的。周围的一起事物都变,如果还是固执的遵守老的观念与习惯,自然会和现代社会发生冲突。 以前清明节上坟,家人或者亲戚上坟都会烧纸,但是烧纸不仅污染空气环境,还浪费纸张资源。不利于环境的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撞击,但是现代社会也有些地方需要遵守以前的生活习惯,现在大家买东西都经常用塑料袋,但是这却不符合现代环境的保护。以前,如果买菜,没有塑料袋,因此,大家都用菜篮子,非常环保。 现代社会虽然进步了,但是传统文化中有的是精华,这是应该保留,并大力宣传提倡的。有的是糟粕,需要剔除,引进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精神与思想。其实,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撞击是必然的,但是,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需要社会大众及其国家进行思想与文化上的更新。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次农民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在此试对这两次农民运动做一些比较,希望能对同仁认识两次运动有所帮助。 一、基于不同视角的对比 1、从背景上比较。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当时的中国处于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之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皇室、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而加紧搜刮人民,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劳苦大众纷纷起义;外国侵略导致中国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鸦片通过大量走私进入中国,战争后外国商品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另一方面,开始逐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有一定冲击。 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此时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中国的路矿和办厂权,还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猖獗,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欺压中国百姓,激起中国人民不断的反洋教斗争;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思想传播,并出现戊戌变法,但是以失败告终。 2、从斗争目标和方式上比较。太平军转战18个省,占领长江重镇南京,建立农民阶级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东征,将战斗矛头直指清政府及其统治中心。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封建色彩十分鲜明,特别表现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是中国历史上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也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特别是《资政新篇》中明确表示的严禁吸食鸦片、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等主张,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更是直接与洋枪队进行战斗。 义和团运动持续的时间和斗争影响的地区都不及太平天国运动,但是,义和团运动从反洋教斗争到抗击八国联军,从攻打教堂到激战天津车站,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争精神。 二、基于比较的分析与解读 1、认识两次农民运动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政治上,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导致清王朝内部力量对比产生变化:满洲贵族的军事势力严重削弱,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地主地位提高;导致清王朝“借师助剿”、投靠外国侵略者。义和团在京津地区的斗争,严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所有这些,都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经济上,太平天国运动正处于自然经济解体时期,洋务运动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开始出现,《资政新篇》的提出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先声。而义和团运动处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反映了当时农民阶级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愿望。 2、分析形成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分析两次运动相同点或不同点的原因,则要从背景、过程中逐项寻找。例如,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有统一的领导核心而义和团运动则没有,要认识到农民阶级的起义通常是依靠宗教发动和组织起来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依靠宗教发动和组织起来的,义和团运动是在反对洋教的斗争中兴起的,在是否有宗教组织这一点上两者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其次,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秘密准备之后爆发的,在起义中建立了领导核心,而义和团是在清政府打击、容忍、合作之下公开进行的,容易受到清政府控制,而且起义受偶然因素影响大,较为仓促,不容易形成领导核心。第三,太平天国运动有都城天京,而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又“借”清朝北京,不容易建立政权。第四,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中的“扶清”,在当时仅代表部分中国人民的要求,而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阶级的长期且一致的愿望,所以能够形成领导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概述 什么是文化?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从孔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到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可得到明确印证。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

义和团运动有哪些影响.doc

义和团运动有哪些影响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守旧顽固派被清除 义和拳运动的结果之一是朝廷体制内的守旧顽固派被清除,因而在1901年清政府延续戊戌变法的思潮,启动了一场政治体制改革新政,以求避免清朝灭亡。 统治威信下降 前往镇压义和团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在中国仕绅阶级看来,清政府在事件中对联军势力无能为力,统治威信大幅下降。东南各省总督在事件中擅自违令行动,事后反而得到褒奖。各地督抚开始出现不受中央控制的政治意向,统一集权的态势开始解体。十年后,南方革命党反政府的活动激进化,团结各省新军于1911年武昌爆发辛亥革命,南方各省直接违抗清政府自行宣布独立或观望。最终袁世凯进逼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得以肇建。而地方政治实力上升所造成的割据局面,导致民国军阀混战的政局。 俄日在中国的扩张 俄国乘机占据了大量中国东北(或称满洲)的领土。俄国对辽东的租界得到承认。俄国的行动威胁英美所希望维持的中国的领土完整及贸易开放(门户开放)政策;并最终与在辽东和满洲东部省份希望扩展势力范围的日本冲突。经过两年的谈判,最终双方关系破裂并在1904年2月爆发了惨烈的日俄战争。 日本驻屯军 根据辛丑条约,日本可以在中国一部分地区驻军,保护侨民和交通路线,这为日后的中日冲突埋下了祸患。 列强对华政策的改变

义和团事件亦改变了列强的对华政策,减缓了当时列强殖化中国的步伐,正如当时谚语所讲:老百姓怕官,官怕洋鬼子,洋鬼子怕老百姓。列强意识到利用虚弱不堪的清政府统治中国百姓,显然比列强直接派总督统治百姓有利。 后续影响 义和团运动虽然当时被西方认为是一场扶清的排外运动,但其也确实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其后掌握朝政的中国慈禧太后也认识到无论先前她的态度如何,若想避免清朝灭亡,中国势必进行改革。在各大帝国中,日本由于率先协助军事镇压义和团拳乱而得到国际威望,这也是日本军队第一次被视为一只国际力量。如上所述,由于日本军队在辽东和满洲东部省份希望扩展势力范围而长期与沙俄军队的矛盾最终使得两年的谈判破裂并爆发战争。德军在镇压义和拳暴乱后被冠以绰号为匈奴。而在沙俄方面,俄国对辽东的租界(1898年)被正式得到承认。 美军第九步兵团因其在战役中的表现被冠以绰号满人。直至今日,该步兵团(驻扎在韩国Camp Casey)仍然会每季徒步行走25哩以纪念那次惨烈的战役。能够成功完成的士兵将被授予一面绘有中国龙的绶带。 义和团运动无法反映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不平等条约的爱国精神,因为在整个运动中,愚昧无知的滥杀占绝大多数,真正反抗西方侵略者军队几乎没有。 义和团运动相关评价 义和团的行为除了杀害无辜的外国人外、也直接造成许多教民受害,而且针对对象从光绪帝(所谓一龙)、李鸿章、奕匡(所谓二虎)、京官大臣(所谓十三羊,或谓三百羊,宣称京官除十八人外全应杀)至洋人、教民、普通百姓(所谓十毛),无法无天,除屠杀外,,不论以中外的传统道德观点来看、义和团的行为实属野蛮残暴。如据当时记载:城中日焚劫,火光连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人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之残酷无复人理,京师盛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