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减速机检修技术规程

减速机检修技术规程

减速机检修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解体检修。

图1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结构

l 一视孔盖;

1-视孔盖;2-吊环;3-油尺;4-油尺套;5-螺塞;6,10,14、17-端盖;7,12-轴承;8-挡油环;9-高速级齿轮;11-高速轴;13-低速轴;15-低速级齿轮;

16-定位销;18-甩油盘;19-底座;20-底座与箱盖连接螺栓;21-箱盖;

22-轴承座连接螺栓;23-轴承盖螺钉;24-通气罩

图2圆锥齿轮减速机

图3蜗轮蜗杆减速器

一、拆卸与检查

1 .拆卸联轴器,检查对中及磨损情况。

2 .检查机体有无缺陷和损坏,测量检查中分面的密封情况。

3 .清洗齿轮箱内油垢及杂物,检查齿面磨损,配合间隙及啮合情况。

4 .检查轴承,测量、调整间隙。

二、检修质量标准

1.轴承

●拆卸轴承应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滚动轴承内外圈滚道、滚动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滚动

无杂音。

●滚动轴承内圈必须紧贴轴肩或定位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

●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外径与轴承座的配合见表1。

2.轴

●轴及轴颈不应有毛刺、严重划痕、碰伤等缺陷。

●轴的直线度为0.03mm/m。

●轴颈的圆柱度为0.015mm,表面粗糙度为Ral . 6 。

3.机体

●机盖与机体的剖分面应光滑、平整,保证装配严密,用0.05mm的塞尺插入

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的1/3,检查剖分面的严密性。

● 机盖与机体不得有裂纹、伤痕等缺陷。 4. 圆柱齿轮

● 齿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或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 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为( 0 . 20~0 . 30 ) m n (m n为法向模数),齿侧间隙见表2。

表2 齿侧间隙 mm

表3 齿轮最大允许磨损值 mm

n● 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4。

注: ( l )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齿顶和两端部棱边不允许接触。

( 2 )括号中数值,用于轴向重合度ξB> 0 . 8 的斜齿轮。

● 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公差值见表5。

● 留齿轮啮合表面粗糙度为

Ra3 . 2 。

● 齿轮内径圆柱度公差值为0.010~0.025mm ,表面粗糙度为 Ral . 6 。 ● 齿轮与轴配合为 H7 / m6 或 H7 / k6 。

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x方向平行度公差按表6, y 方向轴线平行公差取 x 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一半。

5. 圆锥齿轮

● 齿轮齿表面应光滑,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见表3。 ● 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见表7。

表7 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 mm

● 齿轮中心线的位置度公差值见表8。

表8 齿轮中心线的位置度公差值

mm

● 齿轮啮合的侧间隙见表9。

表9

齿侧啮合的侧间隙 mm

● 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为( 0 . 2~0 . 3 ) m s (m s 为端面模数)。 ● 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10。

表10 齿轮啮合面积

● 锥齿轮齿顶圆锥的径向跳动公差见表11。

表11 齿轮径向跳动 mm

6.圆弧齿轮

●齿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裂纹等缺陷,必时做无损探伤。

●圆弧齿轮传动的齿顶间隙和齿侧间隙的理论值见表12。圆弧齿轮传动的实际

间隙应不小于理论值的2/3。

表12圆弧齿轮传动的齿顶间隙和齿侧间隙mm

注:m n为法向模数

●圆弧齿轮啮合接触面的正确位置应分布在名义接触迹线的上下两侧。单圆弧

齿轮的名义接触迹线距齿顶的高度:凸齿为0.45m n;凹齿为0 . 75m n,圆弧齿轮接触迹线和位置偏差见表13。

n

●正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14。

●齿轮内径圆度公差值为0 . 02mm,表面粗糙度为

●齿轮与轴配合为H7 / m6或H7 / k6 。

●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x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按表15,y方向轴线平行度公

差取x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一半。

表15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μm

●蜗轮、蜗杆的齿形表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及裂纹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蜗轮、蜗杆啮合侧间隙及开式传动的啮合最大侧间隙见表16。

●蜗轮节圆处齿厚允许最大磨损值见表3。

●蜗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17。

a

●蜗杆齿顶圆柱度公差值见表19。

表20蜗杆轴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mm

●蜗轮中间平面与蜗杆中心线的极限偏差值见表21。

表21蜗轮中间平面与蜗杆中心线的极限偏差值mm

●蜗轮蜗杆中心距极限偏差值见表22。

●蜗轮齿顶圆跳动公差值见表23。

表24常见故障与处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