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_简答题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_简答题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_简答题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_简答题

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a.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b.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c.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2.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

基础性与启蒙性全面性与生活性整合性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3.幼儿园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

4.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

对幼儿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5.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一.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二.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

三.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6.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内涵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相联

二.课程内容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态度、行为)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是有机组织的

7.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8.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兴趣性原则基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

9.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 逻辑组织法心理组织法

常用方法;纵向组织法横向组织法

10.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11.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兴趣性原则基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

12.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 逻辑组织法心理组织法

常用方法;纵向组织法横向组织法

13.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14. 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课程计划因素一线教师因素

15.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16.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法:观察实验游戏操作参观谈话、讨论讲解、讲述

17.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

一.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日常活动与生活

三.学习环境

四.家园合作

18.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选择作用监控作用总结作用反馈作用导向作用

19.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

从评价功能和进行的时间上划分,可将课程评价划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从评价的方法划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根据评价对象的范围,整体性评价、局部评价、单纯评价

20.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a.目标评价模式代表人物泰勒目标分为七步骤

一.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

二.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定每一个目标

三.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四.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五.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

六.确定评估时使用的计分单位

七.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b.差距评价模式

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d.外观评价模式

e.CIPP评价模式

21.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

a.行为目标

b.过程目标

c.表现目标

22.学前美术教育总目标:

a.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b.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c.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3.教师在制定美术教育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目标制定的角度要一致。

b.目标制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c.目标内容要有系统性

d.目标要有可操作性

24.陈鹤琴关于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观点

一.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二..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出了概括性总结

三.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

24.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写实期(7岁以后)

25.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出了概括性总结

一.儿童画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资料。

二.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

四.儿童绘画进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

五.儿童图画反映了对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

六.儿童绘画的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

26.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20世纪后期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a.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儿童绘画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1.5-4)象征期(4-5)概念画期(5-8)写实期(8-15)

b.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

第一,前轴阶段(4岁)。儿童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

第二,单轴阶段(大约6岁)能够把两种表现协调起来,沿着一条基底线安排一系列的物体形象。

第三,双轴阶段(大约8岁)儿童能处理两条参照轴线,表现出物体的背景

第四,双轴联合阶段(10岁),儿童能够一联合的方式处理两条参照轴线,为一系列物体定位,能比较恰当地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27.涂鸦线条的四种水平

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28.象征期不稳定表现

一.动笔后构思二.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三.绘画内容转移四.形象含义易变

29.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发展阶段

一.玩耍阶段(2-4)

二.直觉表现阶段(4—5)

三.灵活表现阶段(5-7)

30.审美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审美准备阶段

二.审美体验阶段

三.审美效应阶段

31.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绘画活动手工制作活动欣赏活动

32.学前美术教育的组织原则

审美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33.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

a.提问法是指教师根据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儿童提出问题,引导儿童思考或讨论,并通过正确解答,是儿童获得新知识。

b.讲解法是指教师用生动而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对欣赏内容进行讲解

c.观察比较法。是教师引导儿童观察、评价不同作品的教学方法

34.选择美术欣赏作品时应遵循的原则

经典型原则差异性原则题材的多样性原则

35.教师为儿童提供手工材料时应注意:

一.材料要丰富而多变

二.材料能激发儿童手工制作的兴趣

三.材料的陈列应具开放性

36.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

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工具材料活动过程活动效果

37.学前语言教育的作用

一.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

二.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兴趣的提高

38.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一.目的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儿童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一项专门的语言学习过程

3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

a)依据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

b)依据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c)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

40.学前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i.完整语言教育观

a.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

b.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

c.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是先功能后形式的学习

d.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ii.整合的教育观

a.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

b.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

c.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

iii.活动教育观

a.提供幼儿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b.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要注意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活动教育观的理论依据

1.儿童的发展有赖于其自身的活动

2.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的两种机制

3.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化)41.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

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

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

四.学前儿童听说游戏

五.学前儿童早期阅读

4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a.示范模仿法

b.视、听、讲、做结合法

c.游戏法

d.表演法

e.练习法

43.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a.后天环境决定论b.先天决定论c.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44.一.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

1.要求幼儿几级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知道文学作品有多

种体裁

2.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培养他们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

3.要求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习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对

某个文学作品的理解

(一)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类型:文学欣赏文学创造

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a.文学作品的传递

b.多通道参与,相互作用

c.通过形象的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

d.采取适宜的提问方式

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复述与朗诵表演创编

(二)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

2.理解、体验作品

3.迁移作品经验

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目标

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

a.帮助儿童学会倾听他人谈话,逐步掌握几种倾听技巧

b.帮助幼儿学会围绕一定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c.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基本规则,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

谈话活动的基本特征:

1.谈话活动应该有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

2.拥有较丰富的谈话素材

3.注重谈话的多方交流

4.谈话活动应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

5.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的作用

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交谈

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

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目标:

讲述活动是以幼儿语言表达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

(1)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

(2)培养幼儿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表述的能力

(3)帮助幼儿掌握语言交流的情绪度、调节技能

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

(1)从讲述内容来分可分为叙述性讲述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议论性讲述

(2)从讲述对象特点可分为看图讲述事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四.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目标:

听说游戏是采用游戏的的方式开展的的语言教育活动

a)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口语表达联系

b)在听说游戏中高幼儿几级倾听的水平

c)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听说游戏的基本特征:

(1)在有戏中蕴含语言教育目标

(2)游戏规则即是语言学习的重点

(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

语音练习的游戏词汇练习的游戏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描述练习的游戏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2)阐述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

(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4)幼儿自主游戏

五.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

(2)帮组幼儿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懂得书面语言的重要性

(3)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

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特征:

(1)需要丰富的环境(2)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联(3)应具有整合性的特点

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类型:阅读区活动有计划的早期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阅读前的准备活动

(2)儿童自由阅读

(3)师生共同阅读

(4)儿童讲述阅读的主要内容

4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a)教育活动中经验的连续性原则

b)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

c)教育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

d)活动内容与互动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4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步骤:

(1)确定活动内容(2)选择活动内容(3)策划活动流程(4)拟定活动方案

47.学前语言教育评价原则:

(1)客观公正性原则(2)连续全面性原则(3)诊断有针对型原则(4)参照性原则48.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作用

(1)反馈作用(2)诊断作用(3)增效作用

49.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1)活动的目标(2)活动的内容(3)活动的组织形式(4)活动的过程(5)活动的环境5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目标、单元目标、活动目标

5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1)科学知识的教育目标(2)科学方法的教育目标(3)科学情感和态度的教育目标52..学前科学教育相关的理论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4)维果斯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

53.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它们是同化、顺应和平衡。

5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55.皮亚杰关于学习的原理

(1)学习从属于发展(2)知觉受制于心里运算(3)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

(4)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56.布鲁纳认为人类的概念理解与表征思考有三种方式,即动作表征水平、图像表征水平和符号表征水平

57.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智慧潜力(2)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

(3)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4)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58..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

1.预定的科学教育活动

2.选择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3.偶发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渗透的科学教育活动

1.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2.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3.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59.学前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求

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60.学前教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

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科学游戏

6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取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62..学前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

一.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

二.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三.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6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

二.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

三.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

四.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五.科学教育活动结构的评价

六.教育资源选择与运用的评价

七.教师与幼儿互动关系的评价

6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

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作品分析法

65..根据教育评价的不同功能,以及它们的运行时间,可以把幼儿科学评价氛围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66. 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儿童自我教育活动

二.人际交往活动(亲自交往同伴交往师幼交往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

三.社会环境和社会认知活动

四.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文化世界文化)

67.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

68.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儿童自身因素(生理成熟、气质、认知发展水平)

二.幼儿园

三.教师

四.幼儿园的同伴交往

五.家庭、社区与大众传媒

6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为完整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和时间上

的完整发展。从内容看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的社会化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70.学前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信心

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

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7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以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

二.以一定社会培养目标为依据

三.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为依据

7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73.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里的认识。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

74.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主要依赖他人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一般过高的评价自己。在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其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75.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76.依恋的类型

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

77.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

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

78.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移情

79.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强化挫折(直接原因)

80.确定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

社会现实儿童本身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81.确定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生活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因地制宜性原则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范文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 1/ 8

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2020 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2020 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共 10 个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 3/ 8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第一模块 1.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首先,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其次,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最后,制定教育目的还需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6.素质教育的特征(内涵)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7.美育的作用 答: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8.五育之间的关系 答: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体育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第二模块 9.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答: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腔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最新春季高考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试题及答案

春季高考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 1. 创立“活教育”理论,反对死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蔡元培 2. 表象的特征是() A.直观性和形象性 B.形象性和概括性 C.概括性和间接性 D.直观性和抽象性 3. 决定个人“心理活动动态”的稳定的心里特征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4.下列事例中,属于创造想象的是() A.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脑中浮现人物形象 B.建筑师根据图纸想象建筑物形象 C.作家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D.幼儿听故事时脑中浮现人物形象 5.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 A.需要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6. 幼儿的基本活动是() A.娱乐 B.劳动 C.游戏 D.上课7.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保持、再认和回忆 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8.幼儿园课程主要目的是促使幼儿获得()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理性知识 D.抽象概念 9.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访问谈话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10. 教师在集体教学时,结合分组教学,这种做法主要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A、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 B、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差的原则 C、保教结合的原则 D、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11. 幼儿劳动与幼儿生活相关,体现了幼儿劳动的() A、游戏性 B、生活性 C、好奇性 D、好动性 12. 实施幼儿德育正确的做法是() A、从道德认识入手 B、多采用说教 C、方法直观、形象 D、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严厉惩罚 13.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 A、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 B、是非素质教育课程 C、是超前教育课程 D、是义务教育课程 14.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开始于() A、感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15. “狂喜、暴怒、绝望”属于情绪状态中的()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挫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动机原则。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3.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要点】(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5.简述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 【答案要点】艾里斯曾提出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又称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1ief)。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6.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

秋季《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月考试题

年秋季《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月考试卷(一)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题×分)共分,从每道试卷所给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 、肾脏、心肌、肝脏、胰 、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骨骼肌、胃、血液、神经 、大约()岁,人体的骨化过程完成。 、、、、— 、幼儿咽鼓管比较短,并且呈水平位,故幼儿易患() 、泪囊炎、中耳炎、结膜炎、咽喉炎 、从()岁开始,乳牙先后脱落,逐渐换上恒牙。 、、、、 、幼儿身高增长,主要是在() 、上午、下午、傍晚、夜里 、一般同龄男孩比女孩重而高,但女孩青春期发育期比男孩早()左右。 、半年、年、年半、年 、增强机体的体抗力最主要靠() 、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对人体的作用是() 、有利于作弯腰,转身运动 、加强了椎骨之间连结的活动性 、保证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 、能缓冲运动对脑的震荡,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少年儿童骨的成分比例约为(),所以要特别注意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有机物约占,无机物约占 、有机物约占,无机物约占 、有机物约占,无机物约占 、有机物约占,无机物约占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 、开窗通风、打预防针、勤洗手、锻炼身体 、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在幼儿时期,如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使幼儿生长发育减慢,发生()、呆小症、巨人症、佝偻病、侏儒症 、人体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能密切配合协调地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

、大脑和神经、大脑和脊髓 、神经和体液、体液和脊髓 、新陈代谢的概念是()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物质转变成自身物质,同时自身物质氧化分解,排出代谢产物的过程 、人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幼儿在饮食中要注意补碘,下列食物中含碘较多的是() 、海带、青菜、萝卜、海参 、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 、肝脏、甲状腺、垂体、肾上腺 、成人平静时呼吸频率每分钟为() 、次、次、次、次 、乳牙共颗,于()出齐。 .岁半左右.岁左右.岁半左右.岁左右 、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 、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铁.锌.碘.钙 、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种.种.种.种 、维生素又名() .硫胺素.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叶酸 、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钙.氟.磷.维生素 、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斜视.弱视.近视.斜视性弱视 、()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肥胖症属于() .心身疾病.营养性疾病.消化道疾病.遗传性疾病 、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 、婴幼儿眼球的前后径比较短、故呈() .生理性斜视.生理性弱视.生理性近视. 生理性远视 二:判断题(题×分)共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于冬春季。() 、牙龈出血的原因是缺乏维生素() 、幼儿的食物中应含有一定量的粗杂粮() 、缺锌可影响幼儿的味觉。()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简答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四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环境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二因素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4)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其理论观点是,遗传对幼儿心理的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即"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 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要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遗传和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1)生物遗传因素。研究发现,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人格具有极大的塑造力,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 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生活中的体验、校风和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5)早期童年经验。人格与早期童年经验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其次,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人格。最后,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答案耍点】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4.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答案要点】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耑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1) 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的动机。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有效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将外在的激励转化为内部的心理期^。(2).领会阶段。学生要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剌激,形成选择性知觉。教师可通过提问、图片、手势动作等吸引学生注意,使学习内容进入学生的短时记忆中。(3).习得阶段。学生将短吋记忆中的信息重新编码加工,转入长时记忆中。教师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简述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2. 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多元化。 5. 教育的现代化。 6. 教育的信息化。 7. 教育的全球化。 8. 教育的个性化。*口诀:全民现身多个星球 二.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 教育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口诀:法国仪式 三.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4)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口诀:龟速够防守 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口诀:两再一新促生产 四.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口诀: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基本、主要途径)。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 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 五.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 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3.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4.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5. 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六.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口诀:两传选新促文化 七.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八.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幼。 2.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数果较好。 3. 学楼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口诀:三有一训练,控制影响全面 九.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口诀:严规范,塑个性 十.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 社会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文化传统;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政策、确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教学实施效果 的根本依据。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都必须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发展条件下的个性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强调: (1)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教育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5.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1)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可以促进产生技术更新。通过对科学创造的生命载体—人的培养,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创新,促进生产技术的更新,以此对生产力发展

春季高考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试题

2016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试题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1.幼儿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菜,水果,时间长了,体内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为( )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D.矿物质 2.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应有( ) A.4-6小时 B.3-4小时 C.2个小时 D.1个小时 3.活动室是幼儿主要活动场所,每名幼儿所占面积不应少于( ) A.4平方米 B.3平方米 C.2.5平方米 D.2平方米 4.下列属于幼儿皮肤特点的是 ( ) A.皮肤的保护功能强 B.皮肤的保护功能差 C.调节体温的功能强 D.皮肤的渗透作用弱 5.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这是大脑皮质建立了( )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抑制机制 D.动力定型 6.属于情绪障碍行为是( ) A.夜惊 B.屏气发作 C.口吃 D.厌学 7.婴儿一点“手拿食”的时间大约是( ) A.5-6个月 B.1-2个月 C.3-4个月 D.7-8个月 8.母乳中含量丰富,能促进脑细胞发育的重要物质是( ) A.牛磺酸 B.叶酸 C.铁 D.果糖 9.豆浆有“假沸”现象,出现泡沫,此时有害物质尚存,这时的温度是( ) A.140度 B.120度 C.100度 D.80度 10.大脑只利用哪一营养素为能源( ) A.脂肪 B.无机盐 C.碳水化合物 D.蛋白质 11.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12. 幼儿很难回答1加2等于几,但若问他“你有一块糖,再加上两块糖,等于几块糖啊”他就会较容易做出回答,这体现了幼儿具有(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创造发散思维 13.幼儿看见图画里的人穿着棉袄,戴着手套,就知道“这是冬天,天气很冷。”这种认识属于( )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14. 幼儿寻求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叫( )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15.心理的本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心理的反映是镜子式的反映 B.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C.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D.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16.不仅保证婴儿正确处理自己的行为与结果的关系,也是儿童日后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的基础的是( ) A.多通道感知 B.自我效能感 C.感知度 D.习惯化 17.幼儿经常会出现一些“破坏”行为,如崭新的玩具刚买回家,转眼工夫,就被孩子拆得四分五裂,这从另一方面体现的高级情感是(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实践感 18.幼儿常会因争夺玩具而打架,在地上撒泼,体现了他们情绪的( ) A.易冲动性 B不稳定性 C.外露性 D.易受感染性 19.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种 (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20.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内向,不易激动的气质类型是( ) A.粘液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21.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是( ) 机密★启用前

教育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答:(1)教育观察法;(2)教育调查法; (3)教育实验法;(4)教育行动研究;(5)教育叙事研究。 2.简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答:(1)反思使经验(和教训)变成教学智慧,从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发; (2)反思能帮助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3)反思使自己学会教学; (4)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3.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从无意注意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是小学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 (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4)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小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 4.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什么? 答:现代班级管理观要求以学生为本建立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1.简述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答:(1)教学交往策略; (2)课堂管理策略; (3)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2.简述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答:(1)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目标); (2)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反思教学技能(反思教学得失); (3)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 (4)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反思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6)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反思教育理念); (7)反思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整理【2018更新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题型分析 (一)考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考察的知识点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点。(二)考点比较常规,多属重点章节及重点知识点。 出题角度比较常规,没有偏题怪题,都属于重点章节中的知识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紧抓重难点就能够轻松应对。 (三)题眼明析,答案明确 简答题问法比较直接,题眼明确,考生一看就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作答。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只要紧抓重难点知识,熟记,就可轻松应对简答题。 二、高频考点梳理 模块一教育基础 1.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 (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管理,协调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6.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

历年高考模拟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试题

2016年春季高考模拟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 1.创立“活教育”理论,反对死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蔡元培 2. 表象的特征是() A.直观性和形象性 B.形象性和概括性 C.概括性和间接性 D.直观性和抽象性 3. 决定个人“心理活动动态”的稳定的心里特征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4.下列事例中,属于创造想象的是() A.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脑中浮现人物形象B.建筑师根据图纸想象建筑物形象 C.作家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D.幼儿听故事时脑中浮现人物形象 5.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 A.需要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6. 幼儿的基本活动是() A.娱乐 B.劳动 C.游戏 D.上课 7.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保持、再认和回忆 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8.幼儿园课程主要目的是促使幼儿获得()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理性知识 D.抽象概念

9.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访问谈话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10. 教师在集体教学时,结合分组教学,这种做法主要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A、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 B、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差的原则 C、保教结合的原则 D、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11. 幼儿劳动与幼儿生活相关,体现了幼儿劳动的() A、游戏性 B、生活性 C、好奇性 D、好动性 12. 实施幼儿德育正确的做法是() A、从道德认识入手 B、多采用说教 C、方法直观、形象 D、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严厉惩罚 13.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 A、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 B、是非素质教育课程 C、是超前教育课程 D、是义务教育课程 14.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开始于() A、感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15. “狂喜、暴怒、绝望”属于情绪状态中的()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挫折 16.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不具备思维能力 17.个性开始开成的时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前期 C、幼儿期` D、青年期 18.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源泉是() A.自然现象 B.社会生活 C.大脑 D.客观现实 19.洋洋看到邻座的毛毛画的小鸡吃米很好玩,于是放弃画小兔,改画小鸡吃米。这体现了幼儿期想象发展的哪种特点()

中小学教师教育综合知识备考笔记及其重点

中小学教师教育综合知识备考笔记及其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 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④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⑤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 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 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 影响为中介 4 . 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 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 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 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 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 学校教育的产生 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 序 校 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 : 三科(文法 修辞 辩证术)四学(算术

教育知识与能力108个常考简答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108个常考简答题汇总 1.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 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具体包含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 (3)教学工作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6.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 (3)经济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5)数理统计方法。 7. 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8. 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②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的历史性表现在,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虽然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9. 简述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完整版)2019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答:强化法、代币疗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四维的活跃,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5、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答: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7、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前三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两种是成长需要,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到时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很少能得到安全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相对高级的追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需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是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科学参加课外活动的

2019年山东省学前教育类专业知识模拟试题一

山东省2019年春季高考模拟考试 学前教育类专业知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 1.皮肤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的感觉是() A.温觉B.触觉C.痛觉D.前庭觉 2.检查色盲用的数字图,这利用了视知觉的() A.空间知觉B.背景辨别C.差异辨别D.视觉填充 3.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的年龄是( ) A.3岁B.4岁C.5岁D.6岁 4.将自己的视觉注意力有选择的集中在要记住的对象上,叫做() A.特征定位策略B.视觉复述策略C.组织性策略D.提取策略 5.人的大脑皮层可以划分为四个机能分工的叶,其中额叶与( )有关 A.视觉B.听觉C.躯体感觉D.行为 6.幼儿听到《白雪公主》的故事,头脑中会想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形象,这属于()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 7.以下属于自我认识的发展是() A.自我观察B.自我欣赏C.自我监督D.自我控制 8.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强化学习,这是()的观点 A.华生B.班杜拉C.格赛尔D.斯金纳 9.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其中第三个过程是( )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运动复现D.强化和动机 10.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 A.前后上下左右B.上下前后左右C.上下左右前后D.前后左右上下11.教学内容要着眼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B.活动性C.发展性D.直观性 12.形成儿童道德行为的关键途径是() A.游戏及活动B.为儿童提供正面的榜样C.家庭、父母的影响D.教师示范 13.幼儿游戏以为()为目的。 A.活动任务B.活动目标C.活动结果D.活动本身 14.下列属于幼儿自我服务的是() A.饲养小蝌蚪B.洗脸刷牙C.照顾自然角D.分发餐具 15.向幼儿进行德育的前提是() A.了解幼儿B.爱幼儿C.寓教于乐D.遵循儿童品德发展规律 16.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A.福禄培尔B.夸美纽斯C.蒙台梭利D.维果茨基 17.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促使教师成长为研究性教师的能力是() A.教育研究能力B.沟通能力C.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D.教育监控能力18.创设幼儿园环境要考虑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办园,体现的是() A.适宜性原则B.经济性原则C.开放性原则D.参与性原则19.下列属于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的是() A.日常生活活动B.教学活动C.游戏活动D.娱乐活动 20.幼儿园课程内容内在的形态的是() A.活动B.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C.知识与经验D.课本 21.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属于() A.体育游戏B.结构游戏C.表演游戏D.智力游戏 22.处于创造游戏高峰的年龄班是() A.小班B.中班C.大班D.中大班 23.关于幼儿的自由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B.不可以自己选择玩伴 C.不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D.教师要提供自由活动的时间、场地、玩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