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国十二所第二版教育学基础框架

全国十二所第二版教育学基础框架

全国十二所第二版教育学基础框架
全国十二所第二版教育学基础框架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定义: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广义,狭义,更狭义)

一、教育的认识(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划分:(非制度化,制度化教育)

(三)教育的形态 2、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划分(家庭,学校,社会)

3、社会形态的变迁划分(农业,工业,信息社会)

1.神话起源说

(一)教育的起源 2.生物起源(英)沛西能(法)勒图尔诺

3.心理起源(孟禄)

4.劳动起源苏联和我国教育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1、农业社会的教育;;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2、工业社会的教育(各阶段教育的特征)

3、信息社会的教育

(一)教育学的萌芽:《学记》

三、教育学的产生 1.条件(1)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2)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3)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

发展(1)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2)形成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概念,范畴的体系。

(二)教育学的创立(3)研究方法:科学的

2.创立标志:(4)研究结果: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组织结构:出现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3.教育家及著作:培根、夸美纽斯(近代第一本《大教学论》)、康德、赫尔巴特(现代第一本《普通教育学》)、

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三)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德)梅伊曼和拉伊

文化教育学:(德)狄尔泰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杜威和克伯屈

制度主义教育学:(法)乌里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精品

批判主义教育学:(美)鲍尔斯和金蒂斯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3)分工发生变化,形成庞大学科体系;

(4)研究和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学术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6)对自身的反思,形成元理论

四、教育学的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教育功能

1、含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教育功能 2、类型:作用的对象: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的概述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

二、个体发展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1、改善和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人口)

1.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2、文化保存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融合功能,文化创造功能。(文化)

三、社会发展功能 3、通过劳动力的生产和生产的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经济)

4、公民和人才的培养,思想传播和制造舆论,促进社会民主化(政治)

2.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发展不协调

1.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1)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一致(2)冲突,对立。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

1、教育本体功能的形成 2.功能行动的发生

3.直接结果的产生:(1)社会各要素的直接影响与改变过程(2)受教育者的“影响”过程

四、功能的实现产品的输入:毕业生和精神文化产品

精品

2、教育功能的释放

两个环节产品的利用

第三章教育目的

1、含义: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应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 2、基本特点:(1)对教育活动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

(2)社会性和时代性

类型及其功能(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型教育目的

3、基本类型(2)终极性和发展性

(3)正式决策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4)内在的和外在的(范围划分)

4、功能:定向、调控、评价

1、基本依据:社会和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需要)

二、教育目的的

选择与确立 2、基本价值取向 1)人本位: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萨特,马斯洛等

(观点代表人物) 2)社会本位: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涂尔干

精品

3) 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1)社会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与超越;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3、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2)人的价值取向:社会化与个性化;理性与非理性;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

1、我国的教育目的精神实质:P76、P77

三、我国的 2、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德智体美

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4、教育目的实现理性把握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

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正确处理各育的关系;

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

第四章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1、含义及其特点: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和强制性

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

3、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1、含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2、学制类型:双轨(纵向划分—西欧)、

单轨(横向划分—美国)、

精品

二、现代学校教育分支型(我国)

制度 3、现代学校 1)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

制度的变革双轨向分支型和单轨学制发展

2)从横向学校阶段看:各阶段发生重大变化

三、我国现行学校 1、演变:第一个正式颁布的现代学制:壬寅学制 1902年

教育制度第一个以法令形式推行的现代学制:癸卯学制 1904年

六三三制:壬戌学制 1922年

2、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形态:(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3、学校制度改革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

调整中等教育(学制多样化,满足青年选择和社会需要)

发展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向在职人员开放)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 1)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社会作用(人类文化传递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才生产的承担者)

一、教师 2)地位与作用:个体作用(职业内在价值的体现)

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专业地位

精品

3)基本特征:专业性职业、以教书育人为职责,要持续专业化

2、教师个体的 1)内涵:1.群体的专业发展

专业性发展 2.个体的专业发展(理想的建立,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

2)过程:从教前关注阶段,早期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学生

3)途径:师范教育、入职辅导、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我教育,同伴互助

3、教师的专业 1)专业素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素质职业与 2)角色:学习者,传授者,培育者,设计者,组织者、朋友,榜样。

角色形象 3)形象: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1、学生本质特征: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主体性、有明显发展特征

二、学生 2、学生地位:社会地位:权利(《教育法》)和义务(教育基本法)

在教育过程中地位:①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②教师中心论③学生中心论

3、学生的发展 1)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2)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活动顺利进行重要条件、

学校生活质量重要指标、

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2、类型: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

三、师生关系 1)影响师生关系因素:老师、学生、环境

3、理想师生关系 2)理想师生关系特征

的建立 3)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精品

第六章课程

1、课程的定义广义:课程是受教育者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

一、课程与狭义:指一门学科。

课程理论 1)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为代表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2、课程理论流派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4)存在主义课程论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课程目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二、课程 2、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教材

的组织 3、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隐性教材和显性教材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4、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5、课程评价:(1)学生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

(2)课程评价,学业评价与测量

(3)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4)科学—实证主义教程评价观与人文—自然主义评价观

1、影响其变革的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学生发展

三、课程改革的

发展趋势 2、世界课程变革趋势

3、我国课程改革未来发展趋势

精品

1、教学定义: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

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力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

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2、功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全面

一、教学与 3、当代教学 1)重视教师—重视学生 2)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教学理论变革趋势 3)重视认知—重发展 4)重结果—重过程

5)重视教法—重学法 6)重继承—重创新

4、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哲学取向、行为主义、认知教学、情感教学,建构主义

1、特征:指导性,综合性,操作性,预演性,创造性

2、教学设计程序:(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3)分析学生从始到终应达到的目标

(4)方法方式呈现教材,提供指导(5)方法引起反应和反馈(6)科学的测量和评价

程序与模式 3、教学设计的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二、课堂教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需要和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

学设计 4、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1、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内容设计(知识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基本内容 3、教学时间设计: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科学规划单元课时,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和方法 4、教学措施设计

5、教学评价设计

1、定义:P197/ 特征/依据

精品

精品

(1)复述策略;

陈述性知识 (2)精加工策略学策略:将新学习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 三、课堂教学策略 2、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策略 (3)组织策略:整合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3、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讲授、对话、 指导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1.概述 概念:生活是指个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个体的生存状态相关。人活着就必然先生存着,生活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一

个静止的结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始终作为生活的主体而存在着。

分类:(1)时间维度:“当下生活”,“过去生活”,“将来的生活” (2)空间维度:“公共空间生活”和“私人空间生活”

一、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2.生活世界:人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世界,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

含义:学生生活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不仅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包括了学生身在其中的交往与理解。

3.学生生活 分类:环境划分:(1)家庭生活;(2)学校生活;(3)同辈群体生活;(4)社会文化生活 生活场景:(1)现实生活;(2)虚拟生活 规范性:(1)日常生活;(2)制度化生活

1.生活环境差异 (1)原因:a.三重社会生活环境各有一套价值,规范,存在如何协调,适应的问题 导致各种适应问题 b.社会生活经历常与学校生活经历发生矛盾,学生面临各种适应性的困难 (2)类型:(状态)a.良好适应

b.不良适应:心理上表现为烦躁,焦虑,压抑,挫败感等多种心理问题 行为上表现为学生的失范行为。 2.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心理疾病和心理异常:人格障碍,神经症和精神病。)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攻击,退缩,焦虑,恐怖四种

类型: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

3.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表现:(1)校园暴力,欺辱现象

(2)青少年色情犯罪

(3)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行为比例高

(4)新倾向——吸食毒品,网络欺凌,不良手机短信的侵害

(1)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原因:a.社会规范失控b.文化商品化

c.城市化的影响

d.价值观多元化

e.人口流动影响

二、学生的生活环境与 4.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2)学校教育的失误:a.学校教育与生活脱节b.指导思想的偏差

心理、行为规范 c.个别教师素质差 d.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薄弱

(3)家庭生活环境的问题 a.四过现象 b.教育真空现象

(1)心理学解释:a.心理缺陷说b.挫折——侵犯说

5.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2)社会学解释:结构模式:a.差异交往说b.控制缺乏说c.失范说d.手段——目标说 e.亚文化群理论

过程模式:a.标签轮

b.韦伯的关于社会行为的四种“理想类型”(目的型,价值取向型,情感型,传统型)

年龄和年级水平

性别差异

1.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态度(1)学生自身的特征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家庭社会经济背景

学生认知能力,学习成绩

2)学校特征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

三、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 2.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1)学生的互动重要他人

(2)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

(1)现状:考试,作业量

3.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2)影响:①中小学生大量流失,影响国民素质;②导致心理问题

(3)原因:环境因素(分流制教育制度和家庭)和个体身心因素。

1.关于知识含义的探讨

精品

精品

2.知识价值的探讨 四个阶段:①科学知识最有价值,②重视人的全面发展,③重视人的基本学习需要,④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发展

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3.生活经验

4.终生教育与学会学习

西方哲学的专向;

(1)必然性 杜威与陶行知的“生活”与“教育”理论: 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

提高师生生活的需要

1.教育回归生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理论上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过有意义的生活

(2)可能性 教育本身即生活

实践上讲:学校生活是一种制度化的生活,要遵循一些规则,但也会把自己的喜好和习

惯体现于日常交往中。

重建教育观

五、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学校重心的转移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班级组织概念:有一定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依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

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道尔顿制,特朗普制)

2、班级组织形成的三个阶段: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3、班级组织的特点(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一、班级组织(2)班级组织中师生关系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联系的纽带,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开展班级活动

4、班级组织的功能(1)社会化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个体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1.班级组织建设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 2.班级制度管理

(1)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3.班级教学管理(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4.班级活动管理(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1.作用

2.责任(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三、班主任工作 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班集体的操作方法(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4)构建“开放、多纬、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1)主动构建新型的知识结构

(2)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4.班主任的自我教育(3)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

(4)有较强的人格魅力

(5)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

精品

第十章学生评价

1、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的的概念

1)教学活动作用划分为:诊断性、形成性、综合性评价

2、学生评价相对评价法

一、学生评价概述的类型 2)评价标准划分为:绝对评价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3、学生评价的功能:诊断、导向、发展、管理

4、学生评价理论与(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实践的当代走向(2)以质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1、认知学习的评价

二、学生学业评价(1)口头语言表达技能

2、技能学习的评价(2)实验操作技能

(3)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自动化阶段。

3、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 1)一般采用观察法问卷法

应注意的问题 2)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表现

3)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三、学生品德评价 1、品德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

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2、常用的方法:整体印象评价法、操行评定、操行计量评定

意义(1)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2)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

(3)完善人才的选拔方式

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原则:导向性,发展性,公平性,多样性,可行性

内容和方法内容: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方法: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方式。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结果由等级性与写实性文字描述表达,辅之以实证材料。

精品

已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

具有教育研究意识

1、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具备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掌握教育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

(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教师即研究者 2、教育研究的意义(2)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3)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

(4)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5)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改进教育的研究与解释教育的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与理论工作者研究间的区别)

1. 特点置身教育之中与置身教育之外的教育研究

为了教育的研究和关于教育的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 2.

与教育行动研究以推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改进为目的,让教师理解在自己的实践中有着内在联系的多种要素的含义,是自身的实践更具理性特征。

3. 过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

拟定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与策略

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精品

归纳总结

1、调查法:问卷和访谈

三、教师教育研究 2、观察法:结构性与非结构性观察

的基本方法 3、个案研究: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剖析的研究方法

4、收集研究资料: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实际资料的收集

5、研究结果的表达

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

1、现代教育的曙光:(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时代)

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各国教育改革

一、世纪回顾 2、二战后教育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加大教育投资,教育规模扩大,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3、新世纪的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三、当今世界教育 2、从科学主义、经济主义到推崇教育的社会价值转变

思潮的宏观演变 3、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化教育

4、从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

1.全民教育

四、21世纪教育 2.教育民主化

发展的趋势 3.教育信息化

4.教育的全球化

精品

5.教育的个性化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 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 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 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 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 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2019年考研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2019年考研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 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 a)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2、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的形式,使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 4、非制度化教育: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 5、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6、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7、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教育现象。 答: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有三个规定性 ⑴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 ⑵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 ⑶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 4、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3)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他们的制约, 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他们; (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不断的增长;

《教育学基础》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课件一)

现代教育学基础 NO1: 教育与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授课班级:2013级公共选修 课程时间:2013-2014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张军

现代教育学基础 NO1: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u◆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u◆教育的词源:educare“引出”的意思。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u◆教育的定义: 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 ü?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ü?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 要的人的活动。 ü?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 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 实践活动。这一定义体现教育的实践性、耦合过程、动力性以及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现代教育学基础1

2?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n?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n?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n?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n?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2?学习者 n?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 象。 n?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a)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b)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c)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d)不同人对于自身学 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2?教育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u◆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u◆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的形态★ u◆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2?了解二者的概念:非制度化的教育指的是制度化的教育指的是 2 现代教育学基础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下)【圣才出品】

第9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什么是班级组织?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答: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在中世纪末期便产生了班级组织的最初雏形,后经过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和实践积淀,最终开始发展起来。 (1)班级组织的概念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教育理论及实际工作者为了开发班级的多种职能,更倾向于把班级看作是教育性的学习集体和生活集体。 (2)班级组织的结构 ①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它反映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的需求,在结构上存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大多是预先决定好时间、场所和活动内容,要求班级每一位成员接受。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交互影响。 ②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班级组织的角色常常成对出现,成为对偶角色,比如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同时,角色的多重性是班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特点,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扮演了学习者、受教育者的角色,这是学生主导的角色。班主任或教师是班级的中心角色,由于时空、条件的变换,班主任或教师的中心角色也在变

换,班主任和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 ③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班级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人的思想、态度、情感与行为等方面的信息。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主体是单一性的,主要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班级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又决定了其信息沟通的渠道是复杂的。班级要与学校沟通信息,班级之间要沟通信息,班级要与家庭沟通信息,还要与社会沟通信息。沟通渠道的复杂多样,必然带来信息的纷繁复杂。 ④班级组织的规模。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使教育的发展从原来的注重数量、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较大的班级组织规模不利于照顾到班级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我国传统的班级规模一般在50人左右。目前,有的城市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的班级规模甚至超过70人。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班级规模通常是25人左右,我国小学班级人数都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班级人数。 2.结合班级组织的特点比较班级组织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异同。 答:班级组织作为一种教育性组织,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成长和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场所。它除了具有社会一般组织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些特性。其异同点分析如下:(1)班级组织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共同点 ①班级组织和其他组织一样具有明确的目标引导。社会组织的目标一般是明确的、具体的,表明某一组织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围绕某一特定的目标才形成从事共同活动的社会组织。 ②班级组织和其他组织一样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社会组织是由至少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系统。组织成员是相对固定的,成员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组织;社会组织如无固定的成员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实体基础。

教育学 要点完整版

绪论 (中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中学)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2.掌握教育的规律;3.构建教育基本素养。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即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包括:实况记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 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材料来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包括: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测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是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研究的内容是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指南;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新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第一章 教育(广义):凡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活动,都可称为教育。 (中学)学校教育:属于狭义教育范畴,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由专职的教育人员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体力、完善学生道德和个性的教育。 教育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承担教的职责的人。广义:包括父母、教师和一切施加教育影响的人。狭义:指学校中的教师。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教的地位,承担着教的职责。 受教育者:指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的人,广义:指一切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狭义:指在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于学的地位,承担着学习和发展的职责。 教育措施:指教育者用来影响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以此向教育者学习的内容及其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教育方式是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 现代社会教育特征:包括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两种制度下的教育。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多元化;2.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3.教育人员的专业化和普及化;4.教育内容的科学化;5.教育途径不断更新和发展。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人性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 第二章 社会发展: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方面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教育促进社会发展途径:1.培养(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环境)人才;2.传递、传播、创新()知识;3.教育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不受社会各方面影响和制约的属性。表现: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章 个人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的形成到死亡在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有规律化。 顺序性是指个人知识的习得、智力的开启、能力的增强、道德的培养和个性的完善都是一个从低到高、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 阶段性是指个人的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总是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不均衡性一是在个人发展的统一方面上,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必然不均衡。二是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发展水平也必然不均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或最佳时期。 差异性是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在发展上存在个别差异,包括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 互补性是指个体在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可以互补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规定。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解。 答: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角度 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社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 动; ②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 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③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个体: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 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3)综合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 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总之,教育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实际的教育教 学工作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答: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 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 ①从广义上说,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②从教育综合性的定义出发,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 体社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 (2)学习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均不同。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师考编必备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背诵版)

2018教师考编必备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背诵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 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 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 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 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016年考研教育学311教育基础综合真题(完整版)

2016年考研教育学311教育基础综合真题(完整版) 2016年研究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16年的同学们可以稍作休整,养精蓄锐后备战复试。对于备考2017年教育学考研的同学们来说,真题是最具参考性的指导资料,精确的真题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找准复习方向,不走弯路,直击考试重点,轻松考研。博仁考研老师为备考2017年教育学研究生同学们整理出2016年教育学统考真题,更多自主命题院校真题及答案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2.下列说法有悖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A.学习贯穿人的一生 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 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开始 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3.赞科夫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所依据的是()。 A.最近发展区域理论 B.隐性知识理论 C.先行组织者理论 D.支架式教学理论 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外铄论

D.内因与外因相交互用论 5.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 D.教育必须为现代化服务 6.双规学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性”,另一轨是“职业性”,以下关于这种学制形成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两条轨道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B.均发端于初等教育,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C.学术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D.学术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7.教育界尝试以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其顺序为()。 A.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 C.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 8.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B.高速度原则、高难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C.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彻底性原则 D.及时反馈原则、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映原则 9.学生出现下列哪种情形,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惩罚来教育 A.认知错误 B.明知故犯 C.作业错误 D.情绪失控 10.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程作文教学法“,根据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师运用的是()。

教育学 12院校版

教育学基础笔记(十二院校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2019年考研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2019年考研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

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 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 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教育学基础原版

教育学 1.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重要标志。 3.据古籍记载,我国早在虞舜时代就有被称为“庠”的类似教育机构。 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教育学还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或教育现象的描述,散见于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一些政治、哲学、伦理学、宗教甚至文学著作中。(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启发式教学”(3)孟子,所著《学记》被称为是“教育学的雏形”,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仅1229字(4)在西方,罗马的昆体良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学理论家,《雄辩术原理》(5)中外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仍然只是他们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的一部分,其中的论述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在更多问题的分析说明上,由于时代的局限,往往还停留在感性认识或简单的形式推理上,简洁、直观、朴素是其共同特征。他们这种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描述还未形成系统的教育学理论。 5.教育学形成阶段:(1)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单独一门学科提出来的是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他在《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中把教育学理解为“指导阅读”的科学(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大教学论》,他的“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学从哲学著作中分化出来的标志(3)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思想体系,“白板论”(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提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5)瑞士教育实践活动家和教育理论家裴斯塔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6)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起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先后进行了4学期(7)赫尔巴特不仅继承了康德的哲学和教育学讲座,而且第一个进行了教育学科学化的努力,《普通教育学》,他以伦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目的论,以心理学为根基建立教育方法论,并创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赫尔巴特本人被称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6.教育学理论的发展:(1)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人的教育》,第一个创办了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幼儿园(2)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识教育的对象》(4)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教育论》(5)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主要理论代表杜威,首次提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他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劳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6)布鲁纳1960年出版《教学过程》,强调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的能力培养、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发现法”学习(7)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理论起主导作用”的教学三原则 7.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1)在中国,教育学作为独立的科学体系是从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译介开始的,最早是1882年颜永京的《肄业要览》(2)1901年王国维翻译的日本樱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3)1929年由杨贤江(笔名李浩吾)首先写出了第一部以《新教育大纲》为书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4)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成为中国教育理论界必备的教科书和指南,其影响之深和影响时间之久,还没有一本其他教育学专著可以与它相比拟。 8.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中最一般性的问题 9.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如阶级性、综合性等特征(2)教育学还具有理论性的特点(3)教育学具有实践性特点 10.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3)描述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4)“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二)教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统计法、历史法、比较法 1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教育学的知识是每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每位未来的教师步入教育领域时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因此教育学既是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也是体现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2)教学上我们现在还常提到“启发式”教学,启发的理论就是由孔子总结他的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是他首先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意义:首先,学习教育学有助于理解教育事业在社会整体系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通过学习教育学,提高对教师的认识,增强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兴趣;再次,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教师及时总结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最后,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学习其他的教育学科课程。1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

教育学知识重点(整理完整版).pdf

构,推动着教育活动的进行。 教育者(主导者), 教育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 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素质教育有三大任务,即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社会素质 5、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细的缺点。 9、课程计划 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0、课程标准 描述了一个社会或一种教育体系规定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科学领域应该获得的成绩,行为及个人发展,以使学生为丰富完美的生活做好准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1、教学过程 是师生通过交往活动在确定目标的指引下,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引发的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 12、接受式教学 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来掌握现成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类型 13、探究式教学 是学生通过自己在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14、直观性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并使认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1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失的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16、稳固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能长时间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在需要时能迅速再现起出来,以利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这一原则是由教学过程的特点和人类的记忆规律所决定的。 17、教学方法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 18、谈话法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问题,通过与学生相互交谈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质疑、反问、独立思考等获得知识的方法 19、讨论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行群体性讨论,发表看法,借以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20、实验法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在控制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独立的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验证知识或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21、知行统一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22、长善救失 即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学生积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简答题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①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③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机构的专业设置 ④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教育的文化效用 ① 教育传递 ---保存文化的效用 ② 教育传播 ---交流文化的效用 ③ 教育选择 ---提升文化的效用 ④ 教育创造 ---更新文化的效用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① 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②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③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④ 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① 发展的顺序性

最新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部分汇总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2.学习者 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4.三者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形态的概念: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 四、教育形态的分类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五、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2.生物起源3.心理起源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1.农业社会的教育: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工业社会的教育: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3.信息社会的教育:学校将出现一系列的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七、教育学的主要派别(了解):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八、当代教育学的新的特征: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 九、教育学的价值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新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其运用,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 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二者的关系:辩证统一,既要看到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衍生的前提和基础,也要看到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发挥的制约作用。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蔽性的功能。 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把性质(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把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 三、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