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

婴幼儿语言发展(language development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婴幼儿对母语的理解和产生能力的获得,主要是指0―6岁儿童的口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获得。儿童的语言发展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和表达,大量的心理学观察和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阶段性。虽然不同的儿童达到某一阶段水平的时间有早有晚,但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先后顺序是一致的。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婴幼儿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当孩子降生后发出第一声啼哭,就宣告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开始。不过这第一声啼哭并不是语言,而是一种生物性的声音。很简单,因为它不具备语言的思维特征。接下来,在婴儿房里,可能会因为一个孩子啼哭引起“大合唱”,可能是条件反射。过不了多久,这哭声有了变化:声音有了高低,节奏有长有短,反映了不同的要求。这时只有细心的妈妈才听得懂:他这样哭是饿了;那样哭是屁股下面湿了,不舒服;或者有更多的方式,反映更多的要求。但是,只有他的妈妈或者是爸爸,也许是别的日夜伴随在他身边的人能够听懂。那么这种哭声就是语言的前奏,不过仍不能称为语言,只能是生物性声音向高级发展,并向语言方向迈进了一步。

过了一个多月,孩子会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既不是哭,也不是语言。这时候你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精神很好,眼睛瞪得很大,面部表情喜悦,没有饥饿或口渴要求吃奶的欲望,他独自在玩儿,从喉咙里自然发出这种声音。其实这就好象成人在很得意的时候要哼哼小曲儿,唱几句流行歌曲,哼几句戏一样,是内在感情的抒发。同时这也是语言训练的自然阶段,仍然不是真正的语音出现。

大约两个月左右,孩子会发出a——,o——,e——或者I——,u——,YU——的声音,这才是作为语言的语音出现了。因为在我们的汉语拼音字母表里能找到这些声音,而且在其它语系里也有这些语音。这种语音虽然还不能表达什么意思,也没有什么目的,但是他的发音器官发出了具有社会语言元素的声音。世界上语言科学家们把4个月到半岁孩子发出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经过仪器的分析比较,发现了非常奇妙的现象:从这些记录里可以发现婴儿可以发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语音。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呢,据说大约有3000多种,当然不是说每个孩子都能发这数千种语言的语音,而是说一个孩子发出的语音可能是英语的语音,也可能是西班牙语音,或者是法语、德语语音。那么就是说,一个孩子具备了学习世界各国语言的基础(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孩子到底会说什么语言取决于他所处的语言环境和受到什么样语言的教育。

在以后的时间里,由于受到母语潜移默化的影响,日久天长,非母语的语素由于得不到刺激逐渐退化,适合母语的语言神经细胞不断受到强化而发展;如果这时候让他同时接受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信息,这几种语素都会保留下来。

在孩子刚出生的几十天里,大脑语言功能区迅速发育,特别是语言信息吸收储存神经系统高度兴奋,据仪器测定,婴儿即使在浅睡眠状态也能感受到声音信息。接着在4~8个月的时间里,孩子明显的对语言有了兴趣,他特别喜欢对着他说话,咦咿呀呀说个不停,甚至手舞足蹈。你说“妈妈”,他对着妈妈笑;你说:“灯在哪里?”他会用眼睛去寻找;你叫他的名字,他能转过头去,知道叫他。渐渐的对日常语言越来越熟悉,了解越来越多,对语言的音调高低,节奏快慢都具有了分辨能力,对于人的表情变化也有了识别能力。

孩子长到7个月左右,有一天他突然会发出“ma——ma——”的声音,于是敏感的妈妈高兴得不得了:“哎呀,我的心肝宝贝儿会叫妈妈了!”马上抱起孩子就一个劲儿地亲。但是如果他开始发“da——da——”的音,谁也不理会他,如果懂得一些,她对孩子注意点,她发现了孩子的这一进步无论如何都是高兴的,因为这是孩子发音器官的进一步成熟。如果有一天孩子也会发“ba ——ba——”的音,爸爸也高兴了,就紧紧拥抱他,于是孩子看到他最亲近的两个人都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感兴趣,就受到鼓舞!有一天他寂寞了,想再看到那两个人,就“妈妈”,“爸爸”一个劲地喊,于是妈妈出现了,爸爸也出现了,孩子对着妈妈叫“妈妈!”,对着爸爸叫“爸爸”,这时作为语言的准备阶段就结束了,一个语言的里程碑出现了。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很多妈妈对孩子发的双音节不敏感,以为是毫无意义,因此不理不采,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甚至孩子什么时候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都不知道,这就太对不起孩子,有负于妈妈的光荣使命了。要知道,孩子的语言是社会选择、亲职强化、固化的结果。其实孩子早就认得爸爸妈妈了,也能发这个音,可他就是不发,为什么?就是没有人去强化它、固化他,对孩子语言发育漠不关心。那么孩子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刺激,也就失去了说话的内在动力和兴趣,直到大脑发育进一步成熟,彻底明白了爸爸妈妈是怎么回事才叫爸爸妈妈,不过已经晚了两个月。虽然也有说话正常但是终生都不叫爸爸的,这属于极个别现象。

如果想让孩子早一点会说话,就要给孩子多说话,喂奶的时候告诉他:“妈妈,妈妈,我是妈妈”,爸爸和孩子玩的时候告诉孩子:“爸爸,爸爸,我是爸爸!”直到孩子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叫“妈妈”。孩子早一天晚一天说话智力水平是不样的,一岁前两个月和后两个月,智力水平就相差30个百分点,对于孩子以后语言的发展影响更大,千万不能忽视。

宝宝会叫爸爸、妈妈,在心理学上称为语言的起点,标志着孩子已经具备了人的语言思维特征,同时社会化能力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一个飞跃性的变化,这是很了不起的,能使周围人受到鼓

舞的。对于这件事产生的效果不同,也会使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受到影响。假如效果积极而热烈,孩子说话的愿望会更强;如果消极而冷淡,他对于说话也不再有兴趣。

宝宝会说话以后,开始学叫他亲近的人,如阿姨、姐姐、爷爷、奶奶等。不久你就会发现:孩子叫人会有一种祈求的目光,是想表达一种愿望或要求,不单单是一种称呼。这就标志着语言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单词句开始了。所谓单词句就是用一个词来表达一句话的意思。在10个月左右(8~12个月)期间,孩子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辨别力明显发展,已经能听懂大多数简单句子,不过能掌握的新词,能发出的声音每个月大约1~3个。一方面大脑的语言功能区神经发育不是太成熟;另一方面作为发音器官的声带、舌头和面部肌肉综合协调能力还不完备,需要一个过程。这时候主要的是语言信息的输入:给他说话,看图片;指认鼻子,眼睛,耳朵,嘴巴等。方法得当的话,语言表达能力进度可能会快一些。比如让孩子发一些比较容易发的音节:马,鸭,八,大,拉……;教他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小鸡“叽叽叽”,小猫“喵喵喵”,小狗“汪汪汪”…….还可以教孩子些肢体语言:拍手——“欢迎”,飞吻——“再见”等等。

一般来说孩子掌握词汇的速度15个月达10个以上,15个月以后速度加快,17个月左右每月掌握的词汇达10个左右。这时候要注意他什么时间能连续发出两个单词,比如妈妈下班回到家里,宝宝会很高兴地迎接妈妈,然后会指着拖鞋说:“妈妈,鞋。”意思是:妈妈快换上拖鞋。这时候作为语言的又一个新阶段——双词句就开始了。不过双词句还是象征性句子,并不是完整的句子。什么是完整的句子呢?作为一个句子要有主语和谓语,即一个名词加上一个动词。如:“妈妈,抱(宝宝)。”或者“爸爸,开(门)”,尽管仍缺少宾语,但是作为一个句子的最主要的成分,主语和谓语都具备了。

孩子到了19个月左右语言能力又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变化:说话增多,教什么会什么,一般能说出50个左右词汇,每个月增加25个新词;能用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宝宝要”,“妈妈上班”,叫做“语言爆发期”。这时候的儿童语言有一个明显特点:简洁、明了,象电报的文体一样,称为“电报句”。有时候还叽里咕噜说一些“外语”,那是想表达一个意思,但是又没有词汇表达的现象,称为“儿语”。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觉得孩子的儿语好玩有趣就模仿他说,也可能他从周围学到了一半句粗话,常挂在嘴上,你越是不让他说他反倒越有兴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忽略、淡化,而不是纠正、呵斥,不然,越描反而越黑。

孩子在语言爆发期同时也是吸取语言信息最旺盛的时期,单靠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已经明显不足,必须从书本中汲取语言(词汇)。给孩子读书、讲故事,说儿歌、听儿歌方能满足孩子语言需求,不然就会发生“语言饥饿”。饥饿无论是在生理上或是心理上,对孩子发育都是不利的。但是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肚子饥饿,而忽视精神饥饿。肚子饥饿需要物质营养,精神饥饿需要爱和语言。

孩子两岁前会结束单词句,其词汇量也增加到200个左右。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发展,最大特点是“学舌”和“接话”,妈妈说什么,孩子跟着说什么,或者爸爸说儿歌孩子会接最后一两个字。说儿歌是由电报句向完整语言句过度的最好桥梁,因为儿歌句式整齐,三字、五字或七字;生动活泼,顺口压韵;能说又能唱,易歌又可舞,小孩子特别喜欢。

随着孩子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孩子会提出各种各样的“为什么”,这对于他以后的兴趣、创造性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爸爸妈妈要尽可能满足,切不可敷衍,更不能厌烦;实在回答不了的问题就老实说:“这个问题提得好,爸爸需要向老师请教才能回答你。”或者说“等你长大了,会读书,书本会告诉你。”

宝宝到了3岁,词汇量可以达到1000多个。可是如果你忽视了孩子的语言,仅仅让他接触日常生活中的几百个词汇或者更少,孩子的语言怎么能发展呢?这种语言环境的不良状态,应该是父母的责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而幼儿时期,恰恰是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说和写是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婴幼儿(0~3岁)阶段主要就是给孩子多说话,让他多听,多输入;当孩子具有了说话能力以后就要引导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有两个: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学校的语言教育即使到了大学也是听、说、读、写4个字,其中听和读是语言的理解能力培养;他多说话。

据美国权威媒体《时代》周刊报道:有位教育专家叫吉姆.特利里斯,他主张为孩子朗读。吉姆.特利里斯劝告家长:“不管多么忙碌,也要抽空给孩子朗读。”他认为那是除了搂抱以外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吉姆.特利里斯和妻子为两个孩子朗读的书本数量和孩子吃饭的次数一样多。吉姆.特利里斯的阅读兴趣来源于他小时侯养成的良好习惯,他的父母经常给他读书,为他的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他写的《朗读手册》曾在美国十分畅销。

在《朗读手册》出版时,马克。汤马司夫妇生下一个女儿是个白痴。孩子从生下来,他们就每天不拉,天天为孩子朗读。几个月后,孩子接受手术,就在手术的几天,他们把故事录下来,让护士给孩子放录音。他们为孩子朗读的努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女儿长到5岁,已经能够自己阅读。她上小学时酷爱读书,其识字之多老师形容为“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布什的家族就有朗读的传统,老布什的夫人劳拉是全美读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她到处发表演说,号召父母多为孩子读书。研究人员认为:高声朗读是父母对孩子爱语的表达。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把朗读看成是一种安宁和安全的声音,并把这种声音同得到爱护和美好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想实验以下,就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篇故事或童话,你会发现孩

子有一点很认真的样子。其实,这样做很简单,一来就有效果。关键是能否持之以恒,天天如此。那么我们就把朗读或者跟孩子阅读作为培养语言能力的第一项措施。

第二是进行听觉和视觉的训练。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每十秒钟接收1000万个信息,其中通过视觉的信息500万个,其余是来自触觉和听觉的信息。视觉和听觉是人的两个很重要的学习器官,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强弱,要看视觉和听觉捕捉信息的灵敏程度怎么样。所以从孩子出生以后,就要给孩子听各种声音,看各种图片。给予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刺激越丰富,神经系统越发达,孩子的智力水平就会越高。

第三是养成给孩子说话的习惯。孩子说话早晚与抚养他的人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老人带孩子,孩子说话可能早。因为老太太爱唠叨,屋子里就剩下祖孙俩的时候老太太就说上话了:“啊,今儿天气可真好,把你的臊窝拿出去晒晒吧。”“小乖乖,你猜猜今天爸爸会不会回来,他出差都三天了。等一会儿咱们上超市买点菜,中午做好吃的。”“哎呀,刚换上的裤子又尿湿了……”孩子处在这样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就会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平常要养成和孩子说话的习惯,做什么就给孩子说什么。比如给孩子洗澡,就说:“好宝宝,脱了衣服洗个澡,先洗头,再洗脚,胳膊大腿都搓搓,干干净净身体好。”“洗完澡穿衣服,穿上鞋戴上帽,真是妈妈的好宝宝。”当然说的语言要尽可能优美动听,能用普通话更好。方言土语不是不可以,因为都有一些弊病。不会怎么办?不会就学,不愁没有人教,电视机、收音机都是老师。

第四是重视视觉语言,教孩子认字。一提到认字,似乎就犯了忌讳,好象学龄前孩子就不该认字。我认为,视觉语言应当和口语同步发展,正如学习第二语言和学习母语同步一样,不同的是,认字可以发展右脑。

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措施

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措施 对幼儿来说,语言是发展的基础,应让他们能够根据一些简单的情境,来调节语言使用方式和礼貌程度,以适合不同听者和角色特征的需要,向更高级的语言意识形态领域靠拢。当然,也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才能让孩子在语言中不断学习进步。 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措施 1 目前幼儿语言教育的不足之处 1.1 关于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 许多幼儿园都存在重视文学作品的学习及汉字的认读,而轻视幼儿生活经验的体验。具体表现为:在选择语言教育内容时,一般以教材为核心,总是从教材中选择幼儿易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却没有深入挖掘对语言教材本身的内在价值,忽略语言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及其在教学上的要求,对儿童语言训练局限于看图讲述、学习儿歌、听讲故事等内容,为他们创设的语言环境不够全面。 1.2 关于教育活动的组织方面 重视集体的语言教育活动,轻视日常语言教育及各领域的语言渗透教育。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主要是集体语言活动,如:体谈话活动和集体文学作品欣赏等。与此同时,却在教学中时常人为地割裂口语与文字之间的关系,不重视认字、写字和阅读教学,忽略语言交往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1.3 关于教育环境的创设方面 重视“硬”环境的创设,轻视“软”环境的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加大了“硬环境”投入,物质环

境越来越好,这对幼儿教育事业而言,当然是福音;但往往忽 略了“软环境”的营造,不少教师仍对心理环境的影响认识不足,不善于为幼儿提供各种交流机会,幼儿的反应冷漠,以及不注意自身的语言习惯,范用语意识淡漠。 2在幼儿教育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措施 2.1 在加强文学作品和汉字的认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体验教育活动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充公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心理、兴趣和接受能力等因素,从教材中选择幼儿易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和认读的字画,努力挖掘对语言教材本身的内在价值,按照语言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及其在教学上的要求,为他们创造的语言环境,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然后用语言描述出来; 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等,要通过课堂的情景创设的活动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达到提高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2.2 既要重视集体的语言教育活动,又要重视日常语言教育及各领域的语言渗透教育 幼儿语言教育主要方式是集体语言活动,如:集体课堂书画欣赏和集体活动等,在做好集体的语言教育活动的同时,我们应当加强对幼儿语言日常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选择一些幼儿兴趣的话题,与幼儿多多交流。 早晨接待幼儿来园时,教师要用大方的神态接待幼儿,微笑着对小朋友说:“张三好”“李四今天的衣服真漂 亮。”“王五这几天没来,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想你了!你想老 师吗?”在组织幼儿午睡时,教师则应多用神态语言和肢体语言,而应该减少口语的应用,如摸摸头、拉拉手和盖盖被等,

幼儿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幼儿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受生理机制成熟、认知能力等的制约,呈现出固有的发展顺序和阶段。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制定语言教育目标的依据。 (一)幼儿语音的发展的特点 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幼儿期是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发现,3-4岁是语音发展最迅速的时期。4岁以上的幼儿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我国学者对本国的学前阶段的幼儿发音情况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结论1: 1.发音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2岁半—4岁是语言发展的飞跃期,可持续到4岁半,4—5岁幼儿的语言进步最明显。 2.幼儿发声母比发韵母困难,同时容易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混淆,错误较多。幼儿较难掌握的声母是z、c、s、zh、ch、sh、r、n、l。幼儿对zh、ch、sh(舌尖后擦音)、r(舌尖后浊擦音)的发音感到困难,同时z、c、s容易与zh、ch、sh混淆。幼儿也容易将ang、eng、ing和an、en、in混淆。 3.幼儿语言发展受到方言的干扰与影响。江浙地区的幼儿,容易出现用前鼻音代替后鼻音;湖南地区的幼儿,易将“老奶奶”发成“老来来”,而东北地区常常会平、翘舌音不分,把“春天”说成“村天”,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将会一直延续到成年时期。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的特点 词汇是指词的总汇。一般来说,幼儿只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幼儿词汇的发展呈现出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的特点。 1.词汇数量的不断增加。1岁左右,孩子才开始说出词,最初说出的词数量极少。到了3岁左右幼儿的词汇到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这一结论得到国内外的研究材料的证实。有关的研究还指出,3-6岁是人的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这个阶段中有两个增长的高速期:3岁是第一个高速期,6岁是第二

6岁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

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幼儿语音的发展 语音是幼儿赖以表现的媒介和物质体现,3 ~4 岁是幼儿掌握语音的关键期,语音发展成为幼儿口语发展的首要因素。 3 岁左右的幼儿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仍有不少幼儿不能精确分辨近似音,在发音时会出现相互代替的现象。同时,幼儿还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或者发音方法不正确,因而还有发音不准确的情况。例如:把“四个”说成“是个”,“老师”说成“老西”。 4 岁以后的幼儿,发音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如果坚持练习,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幼儿就能掌握全部的语音了。但这时还会有个别的幼儿对个别难发的音或某些相似的音感到发音困难,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反复练习。 6 岁左右,幼儿在成人的正确教育下,能做到发音正确、咬字清楚,并能按照语句的内容和情感的需要调节自己的音调,能清楚地分出四声。他们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发音,同时也喜欢挑剔其他小朋友和周围成人的错误发音,并能纠正、评价别人的发音。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掌握的词汇量也会迅速增加。一般来说,3 岁幼儿能掌握1000 个左右的词汇,到6 岁能增加到3000 ~4000 个。 3 ~ 4 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大多以名词、动词为主。那些代表具体事物的名词和具体动作的动词是幼儿生活中常常经历和感知到的,所以容易掌握。这时幼儿运用形容词的能力虽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只能掌握表明事物具体形态或性质的词,如大、小、多、少、高、低等,运用起来也不够准确。至于数词和量词就更难掌握了,他们常常用“个”来代替所有的量词,或者把量词混用。 5 岁左右是幼儿掌握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对词义的理解较以前深刻了,对形容词的使用也能做到理解词义并较为准确、恰当地使用。但对量词的掌握仍感到很困难,只有那些能经常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量词,才能熟练掌握,如“一辆汽车”“一只鸡”“一头牛”等。表示时间概念的词,幼儿运用起来还不够准确,经常混淆。 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增加以及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发展,6 岁幼儿的词汇已经相当丰富,各类词汇都能掌握一些,对词义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已经掌握了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和具有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的词汇。 (三)幼儿语句的发展 掌握大量词汇后,还必须将这些词汇按一定的语法规则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才能准确地表达语言的含义,实现交际的作用。幼儿语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完整句的出现、复合句的发展、语句的复杂程度提高、句型有所变化、具有明显语法意识等方面。幼儿掌握语句规则是在与成人交往中,从自然地模仿成人的语言习惯逐步过渡到掌握语法规则,将词组成句子来表情达意而实现的。 3 岁左右的幼儿已能用词组成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句子经常不完整,常出现没有主语的短语或用词颠倒的情况,如“妈妈,玩”(缺少主语“我”)。这时幼儿的语句非常简单,没有任何修饰成分,即使能说出“小白兔”“大灰狼”等短语,实际上也是将这些短语作为一个词来学习、理解和运用的,并没有区别出修饰词和被修饰词。 4 ~ 5 岁幼儿已经能正确地运用简单句说明自己的意思或描述见闻了。这时,他们的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同时还具有随机性,是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及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长的活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随机性,是一项专门的语言学习过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分为五大版块,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这里将分别阐述这五大版块的特点。一、谈话活动的特点 (一)谈话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谈话活动的特点 1、谈话活动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 谈话活动应围绕一个具体、有趣、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和经验的话题进行,中心话题可以从客观上主导幼儿谈话的方向,限定幼儿交谈的范围,使幼儿的交谈带有一定的讨论性质。而这个中心话题有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中心话题应是儿童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内容。 第二,中心话题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个话题应可以调动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对幼儿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第三,幼儿对中心话题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这个话题可以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谈话当中。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信息交流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强调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表现在: 第一,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语言形式内容丰富。 第二,幼儿交流对象范围也较大,可以与同伴教师交谈,也可以独自在集体面前讲述。 第三,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多。包括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 3、谈话活动拥有丰富的谈话素材 这些素材必须是幼儿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取材于幼儿参观、游览、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教育活动、游戏、电影或电视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幼儿的知识越丰富,谈话的素材积累的越多,谈话的内容就越丰富。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 第一,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引导幼儿谈话的思路,把握谈话的方式。 第二,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形示范。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

我们就是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动作;第二个指标就是语言。” 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0-1岁是语言发展的预备期,其特点为发声练习。从一岁开始能够说出第一批能够被理解的词,他涉及按系统的语言规则能接受和表达的语言能力。婴儿在与母亲的相互影响下,语言交往能力有序的发展。两个月前,以哭声交流的形式,一个月内,新生儿的哭声未分化,一个月后出现分化哭声,此时母子间皮肤相互接触,讲话的声音是早期最好的相互影响方式,孩子对于熟悉的声音能够表现平静微笑,在进食时能够与喂食与短暂的目光接触。 3-4个月在听到声音时,能够发出a e o 等元音,能够欢笑和舞动和双臂希望交流。 5-6个月牙牙学语,mama、baba等发音游戏或唠叨的重复一连串同样的声音,从中获得快感,调整发音的协调。 7个月能够听懂自己的名字了。 8-9个月牙牙学语达到高峰,模仿成人发音同时出现被动式的语言,即手势语。孩子的言语发育是在环境中学的并受到强化的过程,言语前的不清晰发音为言语做好了准备。 1-1.5岁说出有意义的单字句,并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抱抱,表示要抱;滴滴车,表示要看汽车。 1.5岁—2岁由单字句到双字句,开始知道物各有名。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词汇量达到一千字左右,句子结构由简单句想复杂句发展。句子表达时间要长,表达内容更丰富,能表达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以及人物间的关系,此阶段的孩子喜欢听成人讲故事并且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喜欢与成人交谈。 根据正常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如遇以下情况提示言语发育有异常: 3个月,与母亲无眼神接触,无应答微笑。 6个月,不转向声源,咿呀发声减少,发音与发声不连续或过高,哭闹时听见母亲的声音不能安静下来。 12个月,对熟人的声音或者对自己的名字无反应,不学样发音,不叫babamama,仍无咿呀声。 18个月,不能指出身体部位或家常用品,听不懂简单的指令或吩咐,不会说爸爸妈妈以外的另一个字。24个月不会电报语或说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字句,很少用口与而较多的用手势表达,有50%以上的言语听不懂。

第四章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第四章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 幼儿语言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 游戏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实质上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语言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交互作用过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一般的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 1、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规范化的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教师的示范是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模仿的基础。 2、视听讲做结合法。“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让幼儿充分地观察;“听”是指教师用语言描述、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与领会;“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述个人的认识;“做”

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想像空间,通过幼儿的参与或独立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充分构思,从而组织起更加丰富、连贯、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进行表述。视听讲做结合法的四个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视”、“听”、“做”都是为“讲”服务的,在“讲”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3、.游戏法。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促进幼儿各种感官和大脑的积极活动。游戏法幼儿语言教育中常见的活动方式之一。 4、表演法。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前儿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再现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现力的一种方法。 5、练习法。练习法是指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次使用同一个言语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等),或训练幼儿某方面言语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通过练习,学前儿童可以加深理解语言教育中的有关内容,牢固掌握有关的语言知识,熟练运用语言技能。 二、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模仿示范法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示范语言一定要规范到位。教师的语言是幼儿模仿的直接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一一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运用规范语言,才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典范。 2.教师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语言教育中新的、幼儿不易掌握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反复地重点示范,让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学习。 3.善于运用激励方法,引导幼儿大胆模仿。教师要关注在各种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现,善于发现幼儿语言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要随时鼓励幼儿正确的语言行为和习惯,善于运用激励方法,引导幼儿大胆模仿。幼儿讲述过程中如出现语言错误,也要注意避免过于挑剔而降低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婴幼儿各阶段的行为语言发育特点表1

婴幼儿各阶段的行为语言发育特点表 年轻的爸爸妈妈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的体格发育是否正常,判断标准很简单,可以通过孩子不同年龄的体重、身长,以及运动功能的发育,语言行为的发育等等来进行判断,只要每位家长把正常的标准范围掌握了,随时都可以监测自己孩子的发育是否属正常范围,如低于正常标准范围,应继续观察,分析原因。加强训练,以促进其发育。以下是农十师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科为年轻的爸爸妈妈提供的婴幼儿各阶段的行为语言发育特点表,供参考。 12月龄独走,弯腰拾东西;会将圆圈套在 木棍上 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 灯碗,指出自己的手眼 对人和事物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 用杯喝水 15月龄走的好,能蹲着玩,能叠一块方木能说出几个词和自己 的名字 能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 18月龄能爬台阶;有目标地扔皮球能认识和指出身体各 部分 会表示大小便,懂命令,会自己进食 2岁能双脚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 勺子吃饭 会说2-3个字构成的句 子 能完成简单的动作,如拾起地上的物品, 能表达喜、怒、怕、疼 3岁能跑,会骑三轮车,会洗手,洗脸, 穿脱简单衣服 能说短歌谣,数几个数 能认识画上的东西;认识男女,自称“我” 表现自尊心,同情心,害羞 农十师卫生局 年龄行为动作语言对周围人和物的反应能力与行为 新生儿无规律,不协调动作,紧握拳能哭叫铃声使全身活动减少 2月龄直立位及俯卧位时能抬头发出和谐的喉音能微笑,有面部表情,眼随物转动 3月龄仰卧位变为侧卧位,能用手摸东西咿呀发音头可随看到的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度,关注自己的手 4月龄扶着髋部时能坐,可以在俯卧位时 用两手支持抬起全身,手能握持玩 具 笑出声 抓面前物件,自己弄手玩,见食物表示 喜悦,较有意识的哭和笑 5月龄扶腋下能站得直,两手可各握一玩 具 能喃喃地发出单调音 节 伸手取物,能辨视人声,望镜中人笑 6月龄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能认识熟人和陌生人,自拉衣物,自握足玩 7月龄会翻身,自己独坐很久,将玩具从 一只手换入另一只手 能发出“爸爸”、“妈 妈”等复音,但无意识 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自握饼干吃 8月龄会爬,会自己坐起来,躺卜去,会 扶着栏杆站起来,会拍手 重复大人所发简单音 节 注意观察大人的行动,开始认识物体, 两手会传递玩具 9月龄试独站,会从抽屉中取出玩具能懂几个较复杂的词 句,如再见等 看见熟人会伸手要抱,或与人合作游戏 10-11月龄能独立站片刻;扶推车或椅子能走 几步 开始用单词,一个单词 表示很多意思 能模仿*的动作,招手、‘再见’;抱奶 瓶自食 12月龄独走,弯腰拾东西;会将圆圈套在 木棍上 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 灯碗,指出自己的手眼 对人和事物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 用杯喝水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规律

附: 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有普遍的规律,需要经历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前语言阶段(0 1.5岁) 前语言发展是语音的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幼儿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前语言感知能力、发音能力、交际能力。 语音包括音素、音节、(音节:ZhaO ;可以分解成因素:Zh和ao )说话的语调、重音、停顿等规则。 (一)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分为辨音、辨调、辨义三种水平。 1、辨音水平(0――4个月):婴儿能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2、辨调水平(4——10 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辨调阶段幼儿开

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并感知语调所蕴涵的情绪。 3、辨义水平(10——18个月):幼儿能把音和义结合起来,对“灯”作出正确反应。 (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1、单音发声阶段(0——4 个月): 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 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 个月) (三)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1、产生交际倾向(0——4 个月):这一阶段的交际需要来自于生理需求,如饿了,不舒服了。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学会应答,出现听说轮流倾向,开启新话题,学会语调运用来表达情感。 3、扩展交际功能(10——18 个月):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达到交际目的。 二、语言发展(1.5 ——) 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察。 (一)语言形式的获得(语音发展、语法的获得)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发展幼儿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母语中相似的音常出错误。 2-6 岁幼儿语音的发展体现在语音辨别;发音能力发展,语音意识的产生。 (1)语音意识的概念及表现 语音意识是指幼儿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语音意识的产生于2-3 岁。 语音意识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番茄 花园12> 能有意识并自觉的调节自己的发音。 语音意识产生对教学的启示: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可以使我们在开展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习修补谈话,在讲述活动中,指出别人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发音。 2、语法的获得 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获得指幼儿对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对幼儿句子评定一是看句子长度,二是看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从幼儿所讲语句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来看,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单句和复合句三阶段,三阶段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1)不完整句阶段(单词句、电报句) 单词句(1——1.5 岁):爸爸、妈妈、球(表示:我要球。或者,这是球球)单词句的特点:与动作紧密结合;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词性不明确(饭:名词饭,动词吃饭)。 电报句(1.5 ——2 岁):娃娃排排(坐)电报句的特点:语句简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主要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略去连词、介词。 (2)完整句阶段(无修饰简单句——有修饰简单句——复杂句)无修饰简单句(2 岁):娃娃睡觉。——主谓结构;坐车车——谓宾结构简单修饰句(2—2.5 岁):两个娃娃玩积木。——主谓宾结构复杂修饰句(3 岁):阿姨给宁宁糖。——主谓双宾结构。(3)复合句阶段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构成的句子。幼儿2 岁开始发展复合句,4—5岁发展较快。

第二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语言领域目标的表述,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具体表述要求并能实际应用,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内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具体分析和表述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具体分析和表述 【教学过程】 一、分析《纲要》中对语言领域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指导幼儿教育的基本文件。对五大领域分别从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三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语言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摘要: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只有具备了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把握住幼儿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敢说、爱说、能说”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语言;沟通;发展 一、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幼儿在受到尊重与爱护时,都愿意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会感到自己被重视,从而产生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拥有自信的孩子,在得到适时的语言表达的满足的体验后,更能激起“敢说”的欲望。因此,自信心就是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一)尊重为前提,维护幼儿的话语权 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中清楚地表明:儿童有法律赋予的话语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话语权受尊重的情况并不乐观。当孩子话多时,有的家长厌烦孩子“多嘴多舌”;当孩子与成人意见不一致时,有的家长责备孩子“不听话”、“捣乱”,而有的老师就可能认为是个别孩子“起哄”的结果,采取不予理会或是转移话题的态度。服从、话少的“乖孩子”,能得到成人更多的赞誉;持反对意见、爱辩驳的“多事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惹人爱。可见,幼儿话语权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就会造成幼儿自信心减弱,欠缺语言交流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说话的主动性就会被扼杀。尊重与维护儿童话语权对促进幼儿的口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拥有维护幼儿话语权的义务,要创建平等对话的师幼关系,搭建师幼互动的平台。要改变以往教师占据说话的中心位置,确保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发挥幼儿言语的主体积极性,同时自觉担负起向家长宣传“尊重与维护幼儿话语权”的责任。只有成人共同尊重幼儿话语权,幼儿的话语权才能真正得到维护。 (二)蹲下来倾听,呵护幼儿表达的愿望 蹲下来的动作很简单,但是,与以往我们成人居高临下地俯视幼儿相比较,却是我们教育观的转变,包含着我们对幼儿的尊重所呈现的下蹲方式也是我们对幼儿话语权的一种肯定态度。当我们选择俯身下蹲、与幼儿的眼睛平视时,我们还应真心流露出“渴望倾听”的神情,让幼儿真切感受到我们愿意倾听,这时他们大多数就会高兴地说出想说的话。与此同时,我们尤其要做到不推搪、不打断、不

幼儿语言教育有哪些方法

幼儿语言教育有哪些方法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如何发展孩子的语言智能,也是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课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学前幼儿语言教育呢? 幼儿语言教育有哪些方法 一、幼儿语言教育遵循五大原则是教学的前提 在幼儿认知语言发展的规律上,如何提高幼儿语言的教学效率,贯彻五大原则是教学的前提。 1.轻松愉快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至少要做到教得自然。可以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幼儿一天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吃饭时让幼儿说一下饭菜的名称;在做游戏上,教师出示游戏的名称和主要的关键词等,不必要像小学生那样完全以正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要多表扬和鼓励幼儿。凡是可以使幼儿产生快乐的刺激物或活动都可以作为幼儿成功认识某一生字的强化物。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幼儿尤其合适。如何让语言教学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呢?首先,应采取游戏法,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贯彻这一原则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其次,善于捕捉和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将教学的内容与此密切挂钩,如幼儿喜欢看卡通片,那么就可将卡通片的人物、情节等文字利用恰当的时机出示给幼儿。再次,要为幼儿选择趣味性强的语言图书来阅读。 3.直观性原则。 由于幼儿早期是以具体的动作和形象进行思维的,因此语

言教学活动必须结合具体的事物、动作、形象、情境等,如结合跑的动作认识“跑”字,结合钱币认识“钱”字。对稍微抽象的形容词可以结合图片或故事进行学习,如认识“勇敢”二字,可出示勇敢者的图片或讲一个相关的故事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4.活动性原则。 幼儿喜欢各种自主性活动,如探索活动、操作活动、身体运动性活动以及各种游戏活动。因此只有将语言教学寓于幼儿的上述活动中,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如进行一个捉迷藏的活动,去认识“捉迷藏”三个字。切忌像小学生那样静静的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地去认识生字,这样就违背了幼儿的心理特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5.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 此原则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的。因为实验发现,越是幼儿熟悉的人、事、物、时间、空间等文字,幼儿越喜欢认识,也容易认识。所以,提出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就是要从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语言教起。 二、幼儿语言活动内容设计的多元化是教学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幼儿全面的语言能力,要保障幼儿的每一种能力都得到发展,幼儿语言活动设计的多元化是教学的基础。 1.语言活动类型要全。 要发展幼儿全面的语言能力,必须提供全面的语言活动,好比是要获得全面平衡的营养就必须提供全面而丰富的饮食一样。因此,幼儿园实施语言教育至少应包括文学活动、字词句活动、谈话类活动、识字阅读活动、语言游戏活动等丰富多样的类型。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及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谈话活动 ?讲述活动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 ?听说游戏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同时 还具有随机性,是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及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 丰富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 长的活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随机性,是一项专门的 语言学习过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分为五大版块,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 听说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这里将分别阐述这五大版块的特点。 一、谈话活动的特点 (一)谈话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 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 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谈话活动的特点 1、谈话活动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 谈话活动应围绕一个具体、有趣、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和经验的话题进行, 中心话题可以从客观上主导幼儿谈话的方向,限定幼儿交谈的范围,使幼儿的 交谈带有一定的讨论性质。而这个中心话题有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中心话题应是儿童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内容。 第二,中心话题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个话题应可以调动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对幼儿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第三,幼儿对中心话题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这个话题可以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谈话当中。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信息交流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强调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表现在: 第一,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语言形式内容丰富。 第二,幼儿交流对象范围也较大,可以与同伴教师交谈,也可以独自在集体面 前讲述。 第三,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多。包括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 3、谈话活动拥有丰富的谈话素材 这些素材必须是幼儿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取材于幼儿参观、游览、日常 生活中的观察、教育活动、游戏、电影或电视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幼儿的知 识越丰富,谈话的素材积累的越多,谈话的内容就越丰富。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 第一,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引导幼儿谈话的思路,把握谈 话的方式。 第二,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形示范。 5、谈话活动的语境随意、宽松、自由,拥有一个宽松的交谈气氛。体现在: 第一,话题的扩展和见解自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想法表达 出来,与大家共享。 第二,语言自由,不强求规范。谈话活动不要求幼儿运用准确无误的语言来表达。 二、讲述活动的特点 讲述活动的概念: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 言教育活动。 (一)讲述活动拥有一定的凭借物,包括图片、音频、视频、情景等。这些凭 借物要符合幼儿讲述的需要,同时,幼儿园讲述活动是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二)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 讲述活动需要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言语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并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要求幼儿独自完成一段对话,这个要求颇为较高,这就需要建立在一般语言基础之上。 (三)讲述时的语言情境较为正式 这表现在:一是语言规范,幼儿需要使用较为完整的连贯句;二是环境规范,一般在专门的教学活动中展开这类活动。 (四)讲述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言语能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的逻辑性等等。 三、听说游戏的特点 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创设的是学 习敏捷反应的语言运用功能的情境。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 2、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语言部分。 3、形成正确的语言教育观点,具有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语言部分。 【教学难点】 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进程】 复习旧课: 提问: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有哪些? 新授: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在语言领域的具体化,它指出了通过幼儿园语言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明确:通过幼儿园语言教育要使幼儿的语言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达到何种水平,实现什么目标。明确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园教师确定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内容,以及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它也是语言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 1、社会的要求; 2、幼儿发展的规律; 3、语言的学科性质以及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分析

提问: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有哪三个层次?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任务要求的总和,即幼儿园三年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又叫终期目标。它是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生朗读总目标 分析总目标中包含的内容,包括:两种兴趣、两种能力、两种习惯,其实质是促进孩子语言素质的养成。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是语言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幼儿所要达到的语言总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不同年龄儿童身上,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小班 1、倾听部分 (1)乐意听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2)能听懂普通话。 (3)听别人说话时能保持安静,不打断别人扔说话。 2、表述部分 (1)愿意学说普通话,喜欢与老师、同伴及成人交谈。 (2)知道在集体面前要大声发言,在个别交谈时音量要适当。 (3)会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请求、愿望、感情与需要等,能讲述图片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事。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愿意欣赏并初步感受和理解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 (2)能独立地念儿歌,讲述简短的句子。 (3)能仿编较简单的儿歌、散文和故事等。 4、早期阅读部分 (1)知道可以用一段话来讲述一幅图的含义。 (2)知道每个字发音不同,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类型特征等

特点目标作用设计思路规则 谈话活动1、谈话活动 有一个有趣 的中心话题 2、谈话活动 注重多方的 信息交流 3、谈话活动 拥有宽松自 由的交谈气 氛 4、谈话活动 中教师起间 接引导作用。 1、帮助幼儿学 习倾听他人的谈 话,并及时从中 捕捉有效的语言 信息 2、帮助幼儿学 习围绕一定的话 题谈话,充分表 达个人见解 3、帮助幼儿学 会基本的运用语 言进行交谈的规 则,提高语言交 往水平 1、激发幼儿与 他人交谈的兴 趣, 2、帮助幼儿习 得谈话的基本规 则 3、增强幼儿通 过交流获取信息 的意识 4、引导幼儿关 注周围生活 5、促进幼儿建 立良好的同伴关 系 1、创设谈 话情境,引 出谈话话题 2、幼儿围 绕话题自由 交谈 3、教师引 导幼儿逐步 括展谈话范 围 1、用 适合角 色的语 言进行 谈话。 2、用 轮流的 方式进 行交谈 3、用 修补的 方法延 续谈话 讲诉活动1、讲诉活动 有一定的凭 借物 2、讲诉活动 有相对正式 的语境 3、讲诉旨在 锻炼一种独 白语言 1、培养幼儿感 知、理解讲诉对 象的能力 2、培养幼儿独 白构思与清楚完 整地表述的意 识、情感和能力 3、培养幼儿掌 握对语言交流信 息清晰度的调节 技能 1、培养幼儿讲 诉能力 2、培养幼儿独 白语言能力 3、教给幼儿认 识事物的方法 4、发展幼儿思 维和想象能力 1、感知理 解讲诉对象 2、运用已 有经验讲诉 3、引进新 的讲诉经验 4、巩固和 迁移新的讲 诉经验 特点目标设计思路 听说游戏活动1在游戏中包含语 言教育目标。 听说游戏包含语 言教育目标具有 (具体的、练习 的、含蓄的)特点 1、将语言学习的 重点内容转化为 一定的游戏规则 2、早活动过程中 逐步扩大游戏的 成分 1、帮助幼儿按一 定规则进行口语 表达练习 2、在听说游戏中 提高幼儿积极倾 听的水平 3、培养幼儿在语 言交往中的机智 和灵活性 1、设置游戏情境 注意:用(物品、动作、语 言)创设游戏情境 2、交待游戏规则 注意:一是用简洁明了的语 言讲解,二是讲清楚听说游 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 顺序,三是用较慢的语速进 行讲解和示范 3、教师引导游戏 4、幼儿自主游戏

婴儿言语发展 阶段和特点

婴儿期言语的发生和发展 前言语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 1.妊娠中、后期(5-8个月) 已有初步的听觉反应和原始的听觉记忆能力(感知能力的发展) 2.新生儿期(0-1月) 空间定位、辨别语音并表现出偏爱 3.发音游戏期(2-3、4个月) 开始理解言语中某些交往信息,能和成人进行“互相模仿”式的“发音游戏”能够鉴别区分并模仿成人语言,并能辨别清浊辅音,获得了语音范畴性知觉能力 4.语音修正期(5-8、9个月) 这时婴儿已能鉴别言语的节奏和语调特征,并开始根据其周围语音环境改造、修正自己的语音体系。那些母语中没有的语音在这一阶段逐渐被丢失。 5.学话萌芽期(9-12个月) 婴儿已能辨别母语中的各种音素,能把听到的语音转换为音素并认识到这些语音所代表的意义。这使他们能够经常地、系统地模仿和学习新语音,为言语的发生作好了准备。 (1)语音阶段 感知与分辨 ?语音朝向反应(1周) ?区分人类噪音(2周) ?对听到的话语里的情感成分有所适应(2个月) 发音 ?简单发音阶段(0-3、4个月)哭→韵母 ?连续发音阶段(4-9个月)连续性重复“妈妈妈妈妈”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爷爷”“奶奶” (2)词汇发展 词汇掌握是婴儿语言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先理解,接受,后表达 言语理解的开始 ?动作不是对单独词汇的回应,而是对整个情境 符号交际的发生、发展 ◆9-10个月:出现第一批有特定意义的(最晚16个月,否则找医生) ◆12个月:平均掌握20个左右 ◆2岁:300-500个 ◆3岁:1000个 ?功能:表达性,祈使性 ?范围扩大:名词、动作、代词等。 (3)句法发展 单词句(1-1.5岁) ?单个字or单音的重要 ?以音代物“嘀嘀”→汽车喵喵→猫 ?一词多义 ?以词代句 双词句(电报句)阶段(1.5-2岁)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 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纳德曾提出:人的智能包括七种,语言交往能力是第一位,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而幼儿期是人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期,能充分运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探索和开发幼儿语言智能的潜能。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必须有能力认识到幼儿在幼儿语言学习中呈现出来特点和规律。 一、完整性 语言的完整性,既指语言结构形式的完整,也指语言发展过程的完整。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呈现出来的方式是非常完整的,因此幼儿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学习。当幼儿学习某一事物时,语言感知系统里的听说读写因素会完整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幼儿获得对事物的认知。所以幼教工作者应遵循幼儿语言学习的完整性特点,在发展幼儿语言时,不仅重视幼儿的听说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读写能力。 二、主动性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语言是发展而来,而不是教出来的。幼儿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及其结构组织方式的过程不是完整被动的。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当幼儿有交往需要时,他们才会主动地搜寻记忆里的词汇和句子,并尝试着进行表述。儿童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在这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积极的主动理解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语言的机会和资源,让幼儿被充满语言和文字信息的环境所包围,为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采用“自然学习模式”(即示范、参与、练习或扮演角色、创造表达)进行语言教育。 三、有效性

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和他们认知事物的过程相联系,并且在认知事物过程中往往又伴随着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据研究发现,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正确的”或者是“标准的”,而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对幼儿来说,只有当他们的语言学习在生活沟通中运用上,即能够运用语言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表达出来时,这种学习对幼儿而言方能产生意义。因此,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幼儿在情景中学习语言,脱离了情景的语言对儿童来说是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的。我们可以通过做各种游戏和活动创设情景,丰富幼儿的个人生活体验,使幼儿在表达语言时有迹可循,有话可说。 四、整合性 语言的学习从本质上说是符号的学习过程。从早期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任何符号系统学习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因而建议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其他学科,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教育者可以在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能创造性地运用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培养幼儿对语言的乐趣从而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平等性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构造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民主平等的。学前教育也不例外,不同点在于:由于幼儿的年龄低,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突出。从教师方面来说,他们要掌握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教育理论,据此精心地选择课程内容和教材,并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启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并能转化为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和教师

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

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同时还具有随机性,是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及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长。 1、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随机性,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每一次或每一阶段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而提出的。其中,既有倾听、表述方面的使用语言的能力目标,又有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方面作为掌握学习对象的水平目标。所以,通过有目的的语言教育活动,可以全面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又是一项有计划的活动,它根据幼儿的语言教育的目标,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安排具体的教育活动,有顺序、有步骤地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或提供语言知识作为学习的对象,从而保证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全面实施。 同时,幼儿语言教育也是随机教育的一种体现。在一日生活中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教师在这种随机教育的过程中,无形的进行了幼儿言语教育。 2、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置身于语言环境或语言信息中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把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从而获得大量的、丰富的语言经验。幼儿的语言发展正是通过在日常的语言交往和有组织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语言经验而实现的。

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一项专门的语言学习过程。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有自身的结构要素和结构规则。幼儿除了通过活动和交往,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关知识外,还需要有专门组织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幼儿有集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例如:对幼儿文学作品体裁以及构成因素的初步了解和每篇作品中心思想的归纳;词、句、语法的适当运用;会话和连贯讲述能力的训练;创造性讲述能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另外,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还可以使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已经获得的语言经验,锻炼幼儿在众多的同伴或成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活动中愉快情绪的相互感染,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 (二)幼儿语言教育目标: 1、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会说普通话。 (1)会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知道认真倾听是一种尊重人的表现。 (2)能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地倾听,迅速、准确地掌握别人说话的内容,从而正确理解。 (3)能听懂普通话,会说普通话,能识别普通话的正确发音。 2、乐于与人交谈,讲话礼貌,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1)有与人交谈的愿望或动机,乐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的快乐。 (2)能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运用自己的有关经验,连贯地表述。 (3)会用多种方式清楚地提出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