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抽样调查案例-性别歧视

抽样调查案例-性别歧视

抽样调查案例-性别歧视
抽样调查案例-性别歧视

【案例】性别歧视

一、案例背景

美国某高校招收6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其男、女生的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见下面的资料。从各个专业方向来看,女生的录取率大多均高于男生,但计算出的男生的总录取率为44.52%,女生的总录取率为30.35%,男生总录取率约高于女生总录取率14%。有人认为该校在录取研究生时有歧视女生的倾向,甚至准备起诉到法庭。该校希望能有方法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以证明该校在录取研究生时没有歧视女生的倾向,以还其清白。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吗?

二、案例资料

三、案例目的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变量值和次数两个因数的影响,加权的实质是频率的变化。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结果会偏向次数多的变量值。通过本案例达到正确理解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揭示各组平均数和总平均数产生矛盾的原因,达到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问题的目的。

四、案例涉及的知识点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

五、案例问题

1、你认为该校在研究生录取中存在性别歧视吗?为什么?写出分析报告;

2、解释为什么各专业方向女生的录取率大多高于男生,但总的录取率却是男生高于女生原因。

3,当出现各组平均数和总平均数产生矛盾时,如何才能达到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目的。

附录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因素影响,一是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二是受次数结果的影响。且结果有偏向较大变量值的倾向。在本案例中,从各个专业的录取率(变量值)来看,大多数专业的录取率是女生高于男生,如A 专业女生录取率高于男生20%,且A 、B 专业的录取率较高(62% 以上),其它专业的录取率较低(38%以下)。但报考A 、B 专业的男生的比重为51.48%(1385/2691),而女生报考A 、B 专业的比重仅为7.25%(133/1835)。也就是说,一半多的男生报考了录取率较高的专业,而约为92%的女生报考了录取率较低的专业,由于人数结构的影响,故产生了总录取率男生高于女生,而各专业录取率男生低于女生的现象。

为了克服人数结构的影响,可用总报考人数作为权数来计算男、女生的总录取率;

男生录取率∶

%

394526714

06.058428.079233.091837.058563.093362.0=?+?+?+?+?+?

女生录取率∶

%

434526714

07.058424.079235.091834.058586.093382.0=?+?+?+?+?+?

在克服了人数结构影响后计算出的男生录取率为39%,

女生录取率为43%,应该说该校在录取上不存在歧视女生的倾向。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问答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问答题及论述题》 B 比较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他们在第一步都要依据某一标准将总体分为不同层次或群体。不同点:(1)层或群划分的依旧不同(2)抽样方法不同(3)适用的范围不同。 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1)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 C 采用再测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要适当。2)再测法适用于测验项目多的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项目少的难度测验。3)应设法调动被调查者再测的积极性。 操作定义的设定有哪几种方法?如何进行操作化? 答:所谓操作定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其设定的方法有:(1)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设计。(2)用看得见的社会现象来设计。(3)用社会测量的方法来设计。其做法是:把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一步步从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分解为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这些指标一般都是与概念中的变量相对应的。这一过程也就是概念的操作化过程。 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 答:1.操作化也称具体化或分解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2.操作化的作用:(1)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2)在于使概念或命题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性。(3)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即结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3.概念和命题的操作化步骤:A)明确概念的确切涵义。B)进行探索性研究确定概念操作化的框架。C)对概念或命题进行分解。D)确定命题的评价体系。 测量层次的的分类?测量层次的选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分类:1)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可分为;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四种变量。选择测量层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量体裁衣”,根据测量对象的特征选择测量层次。2)要根据研究条件选择适当的测量层次。3)要根据调查研究对准确度的要求和实现它的可能性来选择测量层次。4)用较低层次测量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层次测量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之则可以。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什么关系?含义?怎样检验?如何提高调查研究的效度与信度?答:1.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效度是信度的目标和归宿。任何科学的测量,都是效度和信度的辨证统一。具体地说,社会测量中信度和效度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第一,可信且有效;第二,可信但无效;第三,不可信且无效。 2.含义: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的准确测量的程度。一个测量无论其信度有多高,若效度很低也是无用的。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测量方法的效度,二是测量结果的效度。如何提高调查研究的效度与信度:1)在命题的假设阶段,应明确概念,对课题及调查目的进行操作化,以提高表面效度。2)在调查实施过程中,根据课题恰当使用调查方法或手段,提高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高。3)恰当选择调查对象,是所得资料具有代表性,提高其效度。4)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注意调查者个人的特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相互作用、研究手段的缺陷、调查者对课题的理解等,以减少这些因素对调查研究信度与效度的影响。5)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应减少资料的差错,整理后的资料应做到合格、真实、可靠、准确、完整、系统等。6)在资料分析阶段,应注意对资料的解释要以数据说话,要从整体思考。 测验在劳动人事管理上最重要5个用途: 答:1)考试与选择新进的职工。2)分配工作岗位与任务。3)作为调整工作与职务的参考。4)制定培训职工的方案以及考核培训的效果。5)作为职工咨询与指导的依据;6)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参考。 测评表的制作3个程序:答:1、要对欲测内容下操作定义。2、根据内容或指标设计测评题。3、最后由评定人,根据测评题进行评分,汇总得出结果。 抽样调查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和步骤。 答:特点:1)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选出样本单位;2)根据样本资料估算总体的数量特征;3)抽样估算的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使用范围:抽样调查广泛应用于自然界、技术领域以及复杂的社会经济领域,从抽样调查的实际应用来看,它主要适合于:1)适合于对大量现象的调查;2)适合于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但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经常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3)适用于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调查;4)适用于要求资料信息及时性很强的现象;5)适用于对全面资料进行核实。步骤:1)确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样本容量;4)决定抽样组织形式并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抽样的概念和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答:抽样:抽样指的是从某个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抽样的常用基本术语有:①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②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③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抽样分子”或“个体”。④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⑤抽样框。它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⑥参数值。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⑦统计值。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⑧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抽样的作用?(如何理解抽样的作用?) 答: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 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答:不是一回事。因为;第一,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节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都和另外的方法我解决。第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资料收集方法,进一步的说,即使抽样调查,也不能定义为一种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 抽样的类型有哪些?答:总的来说各种抽样可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其中概率抽样又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5种。非概率抽样又分为: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和滚雪球抽样4种。 抽样的基本步骤(程序)是什么?(抽样应当怎样进行?) 答:抽样的进行分为六个程序:(1)界定总体。(2)决定抽样方法。(3)设计抽样方案。应遵循目的性;可测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原则。(4)制定抽样框。(5)实际抽取样本。(6)样本评估。评估样本的基本方法是:将样本的重要特征及其分布情况与总体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 抽样调查与普查相比,具有什么优缺点?答:优点:1)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少于普查;2)应用范围较广;3)时间短,但准确性也有保证;4)调查项目多,收集信息丰富。抽样调查的局限性:1)对于调查总体尚不清楚,不清晰的调查对象很难进行抽样调查;2)样本单位较多,往往影响调查的深度;3)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抽样调查与个案调查的区别:答:1)个案调查是通过深入“解剖麻雀”来描述各个“点”的情况。(典型调查的作用也在于此)2)抽样调查则是要了解“面”上的情况,它试图详尽地分析各个“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D 调查报告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答:常见的调查报告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部分。(1)标题;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2)署名,用以明确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3)前言也即导语,能够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4)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5)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 调查报告的含义?它有哪些特点?种类?答: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它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2针对性。3典型性。4指导性。5时效性。调查报告的分类: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普通调查报告和学术调查报告两大类,其下再依据不同标准又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交叉结构。(1)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在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身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及彼的横向联系,从中体现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2)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它或者以调查过程为序,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事物发生的经过为序。这种结构多见于内容较为单一的调查报告,有利于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3)交叉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往往是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这种方式容量大,更有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写法方便、灵活,因此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比较复杂或重要的调查报告,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调查报告的观点的形成,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调查报告观点的形成应当符合如下要求:第一,准确。观点必须由客观实际调查材料提炼而成,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第二,鲜明。观点必须直接、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概念含混。第三,新颖。观点要反映新事物、新事件、新问题、新视角、新主张,有突出的社会意义,不能是老生常谈或无病呻吟。第四,深刻。观点是反复认识客观实际的产物,必须透过现象指出本质,一针见血,不能就事论事,隔靴搔痒。

水痘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水痘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_______市_________区(县)__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__ 村(居委会) 区(县)国标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镇、街道)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例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病例调查情况 1. 报告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 2. 调查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 3.调查人员:_______________ 4. 病例姓名:_______________ 5. 出生日期: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或年龄(只在无法获得 出生日期时填写): ____岁(月龄换算成岁,留两位小数)□□.□□6. 性别:①男②女□ 7. 职业:①幼托儿童②散居儿童③小学生④中学生 ⑤大学生⑥教师⑦医生⑧其它 □ 如为幼托儿童或 中小学生,则班级为: _______________ 停课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8. 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是否失访:①是②否□ 10. 外来人口:①是②否⑨不详□ 如果是,来自省:_______________ □□来京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或来京距离发病时间①三周及以内②三周以上□ 11. 家长姓名:父亲: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 12.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二、临床表现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检出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准确评价,并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感染办于8月23日,根据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计划书,组织我院的院感监控医生和院感专职人员组成6个调查小组,采用普查方法对调查时间段内所有在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对象 2014年8月23日进行,调查我院8月22日0点至24点期间各科在院病人,包括当天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医师组成。调查前一天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内容包括:“我院常见部位医院感染诊断要点、“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划书解读-调查方法、床旁调查表和个案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等。在调查过程中,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1.3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所有在调查时仍为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均计入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患者为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患者,以及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h以内的患者。如有诊断疑问,小组讨论后确定。 1.4 质量控制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调查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调查前4天通过OA将进行现患率调查的通知下发,要求临床科室完善住院病人与感染性诊断相关的各项检查,并上传参加调查人员名单,要求科室提前做好排班,按时参加培训和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调查时,院感专职人员分别担任6个调查小组的组长,对每个病区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以保证信息采集的正确性。调查结束后,收集并复核调查表,同时根据微机中心提供的调查日在院病人信息数据核查实查率。 1.5 资料处理将1400份个案调查表相关信息逐份输入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平台系统,录入完毕显示录入资料符合要求,由系统软件进行汇总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应调查在院患者1400人,实际调查1400人,实查率100%。其中,男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 全 答案

2017年《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作业一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 D )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 B)。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3、?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A )。 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 D)。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 C) 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E) 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横剖研究 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 )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 E、复本法 F、对分法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BC)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2、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他的调查内容不如个案调查那样深入、全面,工作量也较大,在资料处理和分析上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技术。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1 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2 特点:与抽样调查相比,个案调查不是客观的描述大量样本的同一特征,而是主观的洞察影响某一个案的独特因素。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成操作化。(25) 要求:操作化结果须有三个以上层次,15个以上指标。 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 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

用一例典型案例说明抽样调查方法应用

用一例典型案例说明抽样调查方法应用 我们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抽样方法的具体应用:为了解普通居民对某种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需要在一个城市中抽选1000户居民开展市场调查,在每户居民中,选择1名家庭成员作为受访者。 总体抽样设计 由于一个城市中居民的户数可能多达数百万,除了一些大型的市场研究机构和国家统计部门之外,大多数企业都不具有这样庞大的居民户名单。这种情况决定了抽样设计只能采取多阶段抽选的方式。根据调查要求,抽样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全市的居委会名单中抽选出50个样本居委会,第二阶段是从每个被选中的居委会中,抽选出20户居民。 对居委会的抽选 从统计或者民政部门,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城市的居委会名单。将居委会编上序号后,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的方法,可以简单地抽选出所需要的50个居委会。 如果在居委会名单中还包括了居委会户数等资料,则在抽选时可以采用不等概率抽选的方法。如果能够使一个居委会被抽中的概率与居委会的户数规模成正比,这种方法就是所谓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PPS抽样是一种“自加权”的抽样方法,它保证了在不同规模的居委会均抽选20户样本的情况下,每户样本的代表性是相同的,从而最终的结果可以直接进行平均计算。当然,如果资料不充分,无法进行PPS抽样,那么利用事后加权的方法,也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有效推断。 在居委会中的抽样 在选定了居委会之后,对居民户的抽选将使用居委会地图来进行操作。此时,需要派出一些抽样员,到各居委会绘制居民户的分布图,抽样员需要了解居委会的实际位置、实际覆盖范围,并计算每一幢楼中实际的居住户数。然后,抽样员根据样本量的要求,采用等距或者其他方法,抽选出其中的若干户,作为最终访问的样本。 确定受访者 访问员根据抽样员选定的样本户,进行入户访问。以谁为实际的被调查者,是抽样设计中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调查内容涉及的是受访户的家庭情况,则对受访者的选择可以根据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确定,例如,可以选择使用计算机最多的人、收入最高的人、实际负责购买决策的人,等等。 如果调查内容涉及的是个人行为,则家庭中每一个成年人都可以作为被调查者,此时就需要进行第二轮抽样,因为如果任凭访问员人为确定受访者,最终受访者就可能会偏向某一类人,例如家庭中比较好接触的老人、妇女等。

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举例抽样调查举例──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教学设计代启梅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

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能力目标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理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创造中获得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新“课标”,贯彻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流行病复习思考题1

卫检10流行病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发病率 2. 病死率 3. 出生队列分析 4. 发病密度 5.累积发病率 6. SMR 7.爆发 8.危险因素 9. 匹配 10.匹配过头 11. 现况调查 1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13.移民流行病 14. Relative risk 二、单项选择题 1.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2. 下列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预防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3.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时点患病率 4.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 那么和1985年相比 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 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 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 所有资 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 以上均不对 5.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个案调查 B.典型调查 C.现况研究 D.生态学研究 E.爆发调查 6. 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 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 的危险因素。此结论是 A. 正确 B. 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 C. 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 年龄标化 D. 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 E. 不正确,因为 没有作显著性检验 7. 在队列研究中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 相对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8.在某病的队列研究中,最开始选择的队列应该为: A.患某病的病人 B.不患某病的暴露者 C.暴露于、不暴露于所研究的某种因素的 人 D.某病的暴露者与非暴露者 E.任意一个人群即可 9.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 A. 患该病的人 B. 未患该病的人 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 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10. 移民中某疾病的发生频率接近于移居地当地居民的发病水平,说明该疾病以_____因素 为主 A.遗传因素 B.生物性致病因子 C.环境因素 D.自然史 E.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抽样调查案例性别歧视

【案例】性别歧视 一、案例背景 美国某高校招收6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其男、女生的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见下面的资料。从各个专业方向来看,女生的录取率大多均高于男生,但计算出的男生的总录取率为44.52%,女生的总录取率为30.35%,男生总录取率约高于女生总录取率14%。有人认为该校在录取研究生时有歧视女生的倾向,甚至准备起诉到法庭。该校希望能有方法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以证明该校在录取研究生时没有歧视女生的倾向,以还其清白。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吗? 二、案例资料

三、案例目的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变量值和次数两个因数的影响,加权的实质是频率的变化。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结果会偏向次数多的变量值。通过本案例达到正确理解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揭示各组平均数和总平均数产生矛盾的原因,达到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问题的目的。 四、案例涉及的知识点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 五、案例问题 1、你认为该校在研究生录取中存在性别歧视吗?为什么?写出分析报告; 2、解释为什么各专业方向女生的录取率大多高于男生,但总的录取率却是男生高于女生原因。 3,当出现各组平均数和总平均数产生矛盾时,如何才能达到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目的。 附录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因素影响,一是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二是受次数结果的影响。且结果有偏向较大变量值的倾向。在本案例中,从各个专业的录取率(变量值)来看,大多数专业的录取率是女生高于男生,如A 专业女生录取率高于男生20%,且A 、B 专业的录取率较高(62% 以上),其它专业的录取率较低(38%以下)。但报考A 、B 专业的男生的比重为51.48%(1385/2691),而女生报考A 、B 专业的比重仅为7.25%(133/1835)。也就是说,一半多的男生报考了录取率较高的专业,而约为92%的女生报考了录取率较低的专业,由于人数结构的影响,故产生了总录取率男生高于女生,而各专业录取率男生低于女生的现象。 为了克服人数结构的影响,可用总报考人数作为权数来计算男、女生的总录取率; 男生录取率∶ % 394526714 06.058428.079233.091837.058563.093362.0=?+?+?+?+?+? 女生录取率∶ % 434526714 07.058424.079235.091834.058586.093382.0=?+?+?+?+?+? 在克服了人数结构影响后计算出的男生录取率为39%, 女生录取率为43%,应该说该校在录取上不存在歧视女生的倾向。

统计学案例集

统计学教学案例集统计学精品课建设小组 2004年11月

【案例一】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抽样方案 一、调查目的、范围和对象 1.1 调查目的 准确获取全国电视观众群体规模、构成以及分布情况;获取这些观众的收视习惯,对电视频道和栏目的选择倾向、收视人数、收视率与喜爱程度,为改进电视频道和栏目、开展电视观众行为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1.2 调查范围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除外)中所有电视信号覆盖区域。 1.3 调查对象 全国城乡家庭户中的13岁以上可视居民以及4-12岁的儿童。包括有户籍的正式住户也包括所有临时的或其他的住户,只要已在本居(村)委会内居住满6个月或预计居住6个月以上,都包括在内。不包括住在军营内的现役军人、集体户及无固定住所的人口。 二、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与特点 2.1 设计原则 抽样设计按照科学、效率、便利的原则。首先,作为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整体方案必须是严格的概率抽样,要求样本对全国及某些指定的城市或地区有代表性。其次,抽样方案必须保证有较高的效率,即在相同样本量的条件下,方案设计应使调查精度尽可能高,也即目标量估计的抽样误差尽可能小。第三,方案必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仅便于具体抽样的实施,也要求便于后期的数据处理。 2.2 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特殊要求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2.2.1 城乡区分 城市与农村的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与爱好有很大的区别。理所当然地应分别研究,

以便于对比。最方便的处理是将他们作为两个研究域进行独立抽样,但代价是,这样做的样本点数量较大,调查的地域较为分散,相应的费用也就较高。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在第一阶抽样中不考虑区分城乡,统一抽取抽样单元(例如区、县),在其后的抽样中再区分城、乡。这样做的优点是样本点相对集中,但数据处理较为复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方案采用第二种处理方式。 在样本区、县中,以居委会的数据代表城市;以村委会的数据代表农村。2.2.2 抽样方案的类型与抽样单元的确定 全国性抽样必须采用多阶抽样,而多阶抽样中设计的关键是各阶抽样单元的选择,其中尤以第一阶抽样单元最为重要。本项调查除个别直辖市及城市外,不要求对省、自治区进行推断,从而可不考虑样本对省的代表性。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区、县作为初级抽样单元最为适宜。因为全国区、县的总数量很大,区、县样本量也会比较大,因而第一阶的抽样误差比较小。另外对区、县的分层也可分得更为精细。 本抽样方案采用分层五阶抽样。各阶抽样单元确定为: 第一阶抽样:区(地级市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县(包括县级市等); 第二阶抽样:街道、乡、镇; 第三阶抽样:居委会、村委会; 第四阶抽样:家庭户; 第五阶抽样:个人。 为提高抽样效率,减少抽样误差, 在第一阶抽样中对区、县采用按地域及类别分层。在每一层内前三阶抽样均采用按与人口成正比的不等概率系统抽样(PPS系统抽样),而第四阶抽样采用等概率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第五阶抽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2.2.3 自我代表层的设立 根据要求,本次调查需要对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以及广州、成都、长沙与西安四个省会城市进行独立分析,因而在处理上将这些城市(包括下辖的所有区、县)每个都作为单独的一层处理。为方便起见,以下把这样的层称为自我代表层。考虑到在这样处理后,全国其他区县在分层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各地的特殊情况,将天津市也作为自我代表层处理。另外,鉴于西藏情况特殊,所属区县与其它省(自治区)的差别很大,因此也将它作为自我代表层处理。这样自我代表层共有8个,包括以下城市与地区: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方案设计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抽样方案设计实例,欢迎阅读!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1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购买动机、购买方式的变化,获取居民空调需求与现有用户使用等方面的各种信息。调查的任务在于准确、系统地收集秦皇岛市空调市场品牌占有率、市场需求潜力、购买动机与行为、用户使用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把握新环境下顾客的购买特点和购买需求,引导和树立新的消费观念,反映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掘出一些对调整经营结构和市场营销策略有价值的启示。 二、调查范围和内容 1、调查范围:秦皇岛市空调市场消费者 2、调查内容: 被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主要项目包括家庭成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就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等。 空调市场需求情况调查。主要包括何时购买、购买何种类型、品牌、价位的空调;选择因素、空调信息获取等方面

的测评。 消费者对于商场的促销策略和促销方式的关注程度 顾客对新产品的关注程度:购买过程中的关注重点,敢于尝试新事物的态度 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售后服务满意程度 影响用户因素:消费观念,生活观念,购买力大小,购买习惯,文化水平,购买特点,购买什么样的产品。 三、抽样调查设计 1、确定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 2、确定样本量 本次调查样本量定为100户。 3、调查方式 我组成员分为两个小组,在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卖场门口采用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2 一、确定总体范围和抽样框 本次调查是一次描述性调查,以“昌平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所以总体范围应该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农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抽样框指的是直接一次抽样中所有元素的名单,所以昌

个案调查表

附表: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编码□□□□□□□□□□□□□(编码规则附后)1 一般情况 1.1姓名:(14岁以下同时填写家长姓名) 1.2性别:①男②女 1.3民族:①汉族②其他 1.4出生日期:年月日(若无详细日期,填写实足年龄岁) 1.5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保姆(6)餐饮食品业(7)公共场所服务业(8)商业服务(9)旅游服务业 (10)医务人员(11)干部职员(12)工人(13)民工(14)农民 (15)林业(16)采茶(17)牧民(18)狩猎 (19)销售/加工野生动物(20)离退人员(21)家务待业 (22)不详(23)其他 1.6现住址:省市(地、州)县(市、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 1.7联系电话:联系人:与患者关系: 1.8 身份证号: 2 发病情况 2.1发病时间:年月日 2.3 现住医院入院时间:年月日 2.4住院号: 2.5入院诊断: 2.6是否出院:①是②否□ 如已出院: 2.6.1出院诊断: 2.6.2出院时间:年月日 2.7本次调查时病人情况:①痊愈②好转③恶化④死亡□ 2.8最后转归:①痊愈②死亡③其他

3 临床表现 3.1首发症状: 3.2全身症状、体征: 3.2.1发热①有②无最高:℃□ 3.2.2畏寒①有②无□ 3.2.3头痛①有②无□ 3.2.4乏力①有②无□ 3.2.5全身酸痛①有②无□ 3.2.6眼结膜充血①有②无□ 3.2.7皮肤瘀点或瘀斑①有②无□ 3.2.8牙龈出血①有②无□ 3.2.9食欲减退①轻度②厌食③无□ 3.2.10恶心①有②无□ 3.2.11呕吐①有②无□ 3.2.12呕血①有②无□ 3.2.13腹痛①有②无□ 3.2.14腹胀①有②无□ 3.2.15腹泻①有,次/天②无□ 3.2.16大便性状①血便②黑便③水样便④其他□3.2.17肾区疼痛①有②无□ 3.2.18淋巴结肿大①有②无□ 3.2.18.1若有,肿大部位及大小、是否压痛: 3.3其他: 4血常规检查

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施方案

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准确性,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袭性操作应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医院感染管理科计划组织全院临床科室进行本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施方案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袭性操作应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准确性。 二、调查范围: 各临床科室。 三、组织形式: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四、调查时间: 3月3日-4日(暂定)。

五、调查对象: 调查日0-24时所有住院病人、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病人,但不包括当日入院病人。 六、调查方法 1、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并通过院委会审核后,组织医院感染委员会召开调查培训会议并部署相关工作。 2、本次调查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担任组长,下设三个工作小组,成员名单为: 组长:刘海晶 组员: 第一小组:妇产一科 成员:李春宏王彦琳李家欣 第二小组:妇产二科 成员:张晓丽王向文陈海娟 第三小组:儿科 成员:王桂波刘丽丽白云 3、调查步骤: (1)、各科室在调查前一日完善所有住院患者的相关检查项目及

血常规检查。 (2)、各小组调查当日晨间先到所在科室护士站了解调查日所有病人总数,并将病人的姓名、床号登记在床旁调查表上; (3)、填写登记结束后由一名小组成员逐一对病人进行床旁调查,发现有感染者将感染诊断登记在床旁调查表上; (4)、其他小组调查成员根据调查表上的内容逐一查阅病历,每个病人均需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个案调查表,内容均不得遗漏; (5)、调查当日发现下列患者需进行进一步监测: ①白细胞计数值高的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监测。 ②c反应蛋白监测值增高的患者进行相关部位标本采集进行菌培养监测。 ③调查当日下列患者需采集尿液进行尿常规监测:导尿史(仅限本次住院);留置导尿大于24小时;有尿频、尿急、尿痛主诉等。 ④调查当日下列手术患者需采集切口分泌物进行监测:体温大于 37.5摄氏度;切口有渗液;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⑤调查当日下列患者需进行胸透(入院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除外):住院天数大于7天;发热;咳嗽;咳痰等。 6、调查结束后各调查小组成员根据诊断步骤讨论后确定各科室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的蔓延和传播,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发现病例的感染来源和暴露史; (二)发现病例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三)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二、调查对象 (一)留观病例 (二)疑似病例 (三)确诊病例 三、调查内容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按照附件《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个案调查表》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检查、诊断与转归等。 (一)诊疗情况:通过查阅病历,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获得病例的完整发病就诊经过。医疗机构负责收集病例的临床相关信息。

(二)流行病学史:对病例发病前21天内的暴露情况开展调查,主要调查其发病前接触类似病例、可疑动物和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等的相关情况。要对与病例在症状期时接触的人员进行排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相关管理工作按照《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和《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转运及其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开展。 四、组织与实施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所在的辖区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期间,调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令后, 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需要为疫情发生地的流行 病学调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信息的上报与分析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初步调查后,要及时做好资料的保管和存档工作,并及时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资料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现患率调查定义:是利用普查或抽查的方式收集某一时点或时段内调查病例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数量,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现患率调查的特点: 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比发病率调查节约时间、人力、物力。通过来自于全院医务人员及调查人员的参与,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增加感染监测工作的透明度。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情况,多次调查可判断医院感染的长期趋势,用于控制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目的: 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有比较准确的了解,为使工作有连续性,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并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了解重要病原体(MRSA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进行本次调查。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要求: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 医院感染现患率≤10%,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 在调查前现患率调查的时间安排: 每年的9月-10月自行安排调查,启动时间在确定调查启动时间后的一周内

完成本次调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少的单位,一天内不能完成调查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将临床科室分成几个区域,每天调查一个区域。每天调查的对象是该区域前一日(该日称调查日)0点至24点期间内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且注意调查过的患者是否存在转科情况,已经调查过的患者不要重复调查。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4-7天向调查科室发通知,说明调查目的,要求各科室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 调查方法: 1、人员分工: 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至少按每50张床位配1名调查员,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各病区主治及以上医生组成,所有调查人员3-4人为一组,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任组长(如专职人员不够,可将临床科室的调查分二次进行,每个科室只查1天),每组负责3-4个病房,调查人员随机分配调查研区域,调查前统一培训。 调查程序: ⑴调查人员首先得到该病房住院总人数及名单,包括调查日的出院病人,但不包括该日的新入院病人。 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新入院病人数+该日已出院人数。 ⑵每调查组中选出1人(最好是医院感染控制医师或内科医师)到病人床旁以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位病人至少3分钟。 ⑶其余人员按名单逐一查看在架病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