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

《金匮要略》治疗肾系疾病用药规律

张仲景《金匮要略》为治疗肾系疾病提供了众多良方,这此方药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疗效卓著,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1.功效类别统计

所统计的13方包括: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甘草汤、牡蛎泽泻散、柴胡桂枝干姜汤、越婢汤、防己茯苓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1选药范围广泛,使用相对集中

补益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共出现56味次,占全部的78. 87%。可见,《伤寒杂病论》治疗肾系水肿是以补益、解表、利水、温里4类药为主组方的。

2. 2补益实为补气健脾利水

疾病的发生尽管复杂,但不外正邪两个因素。正气虚弱是发病的条件,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肾系水肿病的发生亦正是脏腑虚损与外邪侵袭相互斗争的结果。究其根本,脏腑虚损的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机为脾肾气化机能虚弱。脾主运化水湿,为升降出入之枢,脾健则运,交通上下,溉濡四旁,脾土伤败,易致水湿泛滥,术芪之类健脾益气,气行则水调。该类药有:白术、黄芪、阿胶、大枣、甘草、白芍。

2. 3解表祛邪实为疏风宣肺、发表利水

肺主皮毛,为水上之源,一旦外邪阻遏,肺气宣肃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故疏风宣肺,因势利岛,使肺气畅达,肃降有权,三焦通利,亦即“开鬼门”之意。“腰以上肿,发汗乃愈”即指此而台。该类药有:麻黄、桂枝、细辛、生姜、柴胡。

2. 4温里实为补肾温阳利水

肾系水肿病乃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其中,尤以肾为根本,而水为至阴,乃肾阳命火不足所致。肾阳不足,命火式微,可致肾不能气化,脾不能运化,肺不能布化,三焦之气闭塞,决渎之官无权。《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所以,肾阳命火不足是导致水肿的根本原因,补肾温阳利水,亦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唐容川谓:肾为水脏,水中含阳,化生元气。”气为阳之微,宜取温润平调之意,叶天士指出“此温字,乃温养之义,非温热竞进之谓。”得温可以行水,兼润可以固肾保精。该类药有:附子、干姜

2.5利水渗湿实为“洁净府”

利水渗湿是治疗肾病水肿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亦即《素问》“治于权衡,去苑陈莝”之意。主治在里在下之水邪为患,使水邪从小便而去,此亦即《素问》“洁净府”之意,是《伤寒杂病论》治疗水肿的原则。该类药有:茯苓、猪苓、泽泻。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1清热生津法

本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上、中消证。表现为口渴多饮,虽饮而渴不解,伴口舌干燥,脉大滑实等症,方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可随症加入花粉、葛根、麦冬等。正如《金履要略》云:“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中白虎汤清肺胃之热,加人参益气健脾以生津,此方为后世治疗糖尿病主方之一。

2温阳化气

《金匮要略》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论述了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助阳以摄水的下消证治。表现为渴饮无度,尿频无制,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方用八味肾气丸补肾阳之虚,恢复其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止。

3通腑止渴法

《金匮要略》云:“跌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博,即为消渴”。阐述了胃热气盛,逼迫津液偏渗膀肌而形成的中消证。其以消谷善饥,小便数,大便坚为主症。然本条重论机理,未出治方。后世医家多谨守本条病机,采用仲景调胃承气汤加减以通腑泻热,生津润燥以止渴。该方对于以尿频便干为主要表现者每多获效。

4滋阴泄热法

《金匮要略》消渴篇首条即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不肯止。”此条仲景置于消渴篇之首,其用意自然明了,当为消渴病之纲领。然因其又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以致后世医家不明仲景之意,多云此消渴乃厥阴病热胜之症,不可与消渴病混为一谈,或言此为错简,或言采《伤寒论》条文凑入。岂不知厥阴乃风木之脏,内寄相火,若木郁生热,则风火相煽,燔烁津液则成消渴。对此清代名医陈修园早已论及,治当选乌梅丸滋阴泄热,温阳通降以解木火内炽,而方中乌梅、人参更能生津以止渴,故用治消渴,甚为确当,尤适用于糖尿病伴慢性腹泻者。

5活血化瘀法

糖尿病为一慢性消耗性疾病,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中医认为久病多瘀,久病入络。加之本病以热淫津伤为总因,日久必致气虚不运,津亏而瘀,瘀热阻滞,脉络不通。《金匮要略》十六篇有云:“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初次提出了瘀血致渴的证治。之后唐容川《血证论》中明确提出“瘀血致渴及从瘀治渴”的观点。选《金匮要略》下淤血汤、桃核承气合增液汤等。有医家提出了用大黄蛰虫丸加味治疗本型消渴,对年老体虚者更为对证。

6化气利水法

《金匮要略》不仅论述了消渴的证治,对消渴并发症也有论述。如第十二篇《消渴小便小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四条曰:“脉浮,小便小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第十三条:“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第十三条:“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小利者,猪答汤主乙”。此三条原文详尽论述了消渴患者感受外邪致水热互结膀肌,气化不行并发小便小利的证治。

7温肾健脾法

此法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肾病型水肿患者,方以瓜蒌瞿麦丸加味。如《金匮要

略》十二篇云:“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文中“若渴”据校勘当为“苦渴”,即苦于口渴不解。此即仲景将本条未列入水气病而列入消渴病篇讨论之缘由。消渴之病本为阴虚,日久不解必及于肾,阴损及阳而致肾阳衰微,气化不行,则既不能化津上承以润燥,又不能助膀胱气化以行水,故成上燥下寒之候。瓜蒌瞿麦丸乃肾气丸之变剂,方中附子、山药、茯苓温肾健脾为主药,瓜蒌根生津润燥以治本,瞿麦利水以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健脾利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

8化瘀通淋法

此法适用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者。《金匮要略》消渴病篇第十一条曰:“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本条叙证极简,

而治疗却三方并列,意在示人消渴所并发之淋证,虽均为日久病及下焦,瘀热、湿邪阻络,气机不利所致,然多有偏重,机理不一。临证时当谨守病机,

随证而治。若湿热偏胜而致小便小利,尿道涩痛,小腹急痛者,可用蒲灰散加味,化瘀利窍以泄热。若热胜血瘀所致之血淋,以血尿,小便淋涩不畅,尿道刺痛,少腹胀满为主者,则用滑石白鱼散加味以化瘀止血,凉血利尿。如以中焦脾虚,下焦湿盛所致小便滴沥小畅,尿后余沥不尽,当用茯苓戎盐汤健脾利湿益肾为宜。三方临证应用时均可酌加生津止渴之品以收标本同治之效。

9宣痹通络法

本法适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所谓消渴合并血痹。消渴日久不愈,气血阴阳俱虚,血脉失充,脉络空虚,极易遭受外邪入袭,以致营卫失和,血行涩滞,不能濡养肢体肌肉筋脉,故有肢体麻木疼痛等症。此病机与《金匮要略·虚劳病》篇所论血痹之病而如出一辙。故临证时选用治疗血痹之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活血通络,益气生津之品治疗本病,每多获效。

《金匮要略》祛湿法治疗风湿病

1.祛风寒湿法。《金匮要略》日:“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蔽,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风湿历节由感受风湿之邪引起者,由日久化热伤阴而成,除原文所述症状外,尚应有发热。治法为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兼滋阴清热。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匾要略》又曰:“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寒湿历节由感受寒湿之邪痹阻关节而成,故治以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方用乌头汤,方中乌头有毒,故多用制川乌lOg先煎,另外加炙甘草IOg来制约毒性。

2温阳祛风湿法。《金医要略》日:“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盛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均为风湿在表兼阳虚的证治。前者论述风湿在表兼卫表阳虚的证治,后者论述风湿兼表里阳气俱虚的证治。

3利小便祛湿法。《金匮要略》曰:“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湿痹内湿较盛时“当利其小便”,小便得利,则里湿去,阳气通,湿痹亦除。五苓散即取利小便祛湿之义。

4微汗祛湿法。《金匮要略》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

出而解……汗之病不愈者……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风湿病的治法是“微微似欲出汗”,即微发其汗。

《金匮要略》补肾养血等法治疗风湿病

补肾法

《金匾要略》曰:“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腰为肾之俯,肾脏阴阳俱虚,腰失所养,故腰痛,治以补肾,八味肾气丸主之。临床上也可用独活寄生汤或六味地黄汤加减。

补气养血法

《金匮要略》曰:“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病是因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阻滞引起,以肢体麻木不仁,严重者可有轻度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应与痹证鉴别。但风湿病者患病日久,耗气损血,或禀赋不足,气血两虚,也可见到肢体局部麻木不仁,故黄芪桂枝五物汤亦可主之。原文又指出:“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表虚证,可用防己黄芪汤益气除湿。“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阴阳气血皆不足,而感受外邪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当治以补气养血,调和营卫,疏风散邪,薯蓣丸主之。临床血痹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当归四逆汤加减效果很好。若血虚明显,面色萎黄,唇甲淡白者,可加阿胶(烊化)、紫河车以补益精血;女子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鸡血藤、丹参;风气盛者加防风、羌活、川芎。

其他

脾胃为后大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受损,则药、食皆拒而不纳,故顾护脾胃,不容忽视。风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久服损脾伤胃之药,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雷公藤等,又因病势缠绵,气血暗耗,情志不遂,肝郁脾虚,或苦寒攻伐,损伤中阳,或调摄不当,误补多忌,造成脾胃功能受损,出现胃院胀痛不适、嗳气恶心、食欲减退,甚至大便隐血等消化道症状。此时,即应以顾护脾胃为主。临床上患者多为寒热错杂型,故用半夏泻心汤加砂仁、乌贼骨等,往往可达到调和脾胃,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明显减轻一些抗风湿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使患者能够坚持服药治疗。

《金匮要略》中治未病的思想

治未病的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张仲景十分重视《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在《金匮要略》中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和五行学说,结合实践,发展和丰富了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炳防病、有病早治、已病防传、未盛防盛、病盛防危、病愈防复等6个方面。

1未病防病

未病防病是指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张仲景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强调调摄正气,抵御邪气,防止疾病的发生又如《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谓:“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这是为了使生产顺利,并预防妊娠病,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未病先防,这一养生防病思想在现代生活中十分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有效地保障人类的健康,使人的寿命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2有病早治

“见微知著”,即言对于疾病应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说:“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即在经络开始受邪,尚未深入脏腑之时,应及早治疗;四肢才觉重滞,就采用导引、吐纳等方法治疗,杜绝疾病进一步发展。

3已病防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已病防传的典型例子,其精神实质在于治未病时必须照顾整体,治其未病之脏,以防止疾炳的传变。一般来说,疾病发生之后,是否会传变,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人体正气盛衰,一是受邪深浅,二是治疗是否及时得当,四是脏腑间的生克关系。一名“上工”,应该善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防止或阻止疾病的蔓延、传变和恶化。

4未盛防盛

未盛防盛是为了防止病情更加严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如《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动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其中小便反少,气上动胸,口噤不得语的症状,是风寒湿邪与卫气相搏,既不能向外透达,又不能向下通行,逆而上冲而致,为了防止进一步发展为风寒表实的刚痉,用葛根汤治疗,使病情不致更加严重。

5病盛防危

对于病势己盛的疾炳,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危重,这是“治未病”思想更深层次的体现,如《百合狐或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关于阴阳毒之为病“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就是指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若日久毒盛正衰,较难治疗。又如《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中指出:“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指在肠痈后期,脉洪数,为热毒己聚,脓已形成,气血已伤,不可攻下,以防脓毒溃散,致病情危重。病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能在关键时刻及时把握救治人法,则可转危为安。

6病愈防复

疾病在恢复期,.正气尚虚,若余邪未尽,不注意调摄,仍会使疾病再次发生或出现某些新的疾病。张仲景十分重视疾病的调护,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谓:“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强调适其所喜,避其所恶,选用适当的治疗药物和护理方法。《金匮要略》的方剂中常用顾护脾胃的大枣、甘草等药,调补脾胃的薯蓣丸,后世常用于慢性病后期调理。临床上应该重视疾病后期的调养护理,只有将合理调护和有效治疗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增强和巩固疗效。

《金匮要略》治疗水饮

1.汗法

用于病位在表的湿病、痰饮病和水气病。对于外湿要用微汗法,“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不可令汗大出,“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且汗大出还有亡阳之弊,故正确治法当取微汗.使阳气缓缓内蒸,营卫畅行,则滞留于肌肉关节间的风湿之邪可随汗而去。如麻黄加术汤方中,麻黄配白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术得麻黄,又可并行表里之湿,于治寒湿在表证中,体现了微发汗的具体治法。此外,在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甘草附子汤方后注中均有“覆取微似汗”、“有微汗”、“温令微汗”、“初服得微汗则解”之嘱,可见微汗法广泛适用于风湿在表之证。痰饮病的治疗原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温药既包括辛温发汗类药物,人体借助于“温药”的作用,以振奋阳气,扶助阳气,使阳气得布、阳气通达,从而使肺的通调,脾的转输,肾的开合气化功能恢复正常。针对“标实”,给饮邪以出路,达到行散水湿的目的。如五苓散,在痰饮病篇中用于治疗阳虚下焦水饮上逆而引起的脐下悸,方后注“多饮暖水,汗出愈”。水气病当辨:“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若腰以上肿为主者,属阳,偏表,应以发汗的方法治疗,使水湿从汗液排除。风水始发时以目上巢微肿如卧蚕状,病机上以风邪袭表,肺气闭郁为要,以此立发汗解表,宣散水气之法。

2.利小便

利小便法在水液代谢障碍疾病中应用最多最广。其治疗机理有二,一者给邪以出路,二者通过利小便法使阳气宣通。故李东垣指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叶天士强调:“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皆仲景学说之发展。对湿病在里的治疗,如“……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湿气内郁,常可阻滞气机,影响膀胱气化,故以“小便小利”为主症。湿痹内外合邪为病,利小便小仅可使内郁之湿出于水道,且可使周身阳气畅行无碍,而在外之关节疼痛亦可缓解。痰饮病治以“温药和之”是痰饮病的总治则,亦为治本大法。温药当中除辛温发汗药,还包括利小便类药,如篇中“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水气病中“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若腰以下肿为主者,属阴,属里,用利小便的方法治疗,使水湿从小便而去。在治疗皮水厥逆证时用蒲灰散清湿热,利小便。

若邪盛,亦可发汗与利小便同用,如防己茯苓汤,治疗皮水表阳被郁证,因此证属水气偏盛,阳郁不宣,方中汗利并用,通阳化气,分消水湿。

3.攻逐(饮、水)法

用于病势急,病情重,轻法难以取效者。运用原则:阳水实证重证,正气未衰,急治其标。如:痰饮病中的葶苈大枣泻肺汤泄肺逐饮,护脾和中,用于形证俱实、表证己除、邪实气闭的支饮不得息一证。水气病中“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即“去苑陈莝”法的体现,汗法、利小便、攻逐(饮、水)法,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水邪祛除之后,应进一步补脾肾以固本,方不离仲景脏腑辨证的宗旨。

测汗的提出最早见于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著《吴医汇讲·温热论证篇》,其曰:“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也就是说,治疗温病在于通过观测汗液以推断津液盈亏,便于透邪救阴。主张将“出汗”作为判断疾病顺逆转归的一项客观指标,并广泛用于指导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治疗。

汗作为人体的五液之一,是人体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排泄而成,它协调营卫,润泽肌肤,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正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言“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以阴津为材料,阳气为鼓动,玄府为通路,如果二者之间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太过或不及,皆会发生排汗异常,如无汗、大汗、绝汗、战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观测这些异常出汗现象,能帮助判断机体内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气机的通塞,疾病的预后等。正如章虚谷所说:“测汗者,测之以审津液之存亡,气机通塞也。”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与阳热邪气密切相关,而热邪又最容易耗伤津液,故前人总结,治疗温病“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故掌握机体津液的盈亏是论治温病、推测预后的关键。而津液盈亏的信息获得,测汗是重要方法之一。其原因在于汗由津液化生,出于体表,便于观察与监测,所以把隐性的、不见的阴津,通过客观的、易见的汗来推测,体现了“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思想。因此,探讨测汗在温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测病理汗温病的病理性汗出主要有无汗与汗出两种情况。

无汗指皮肤不潮湿,望之、触之或自觉无汗液,常见于卫分证阶段或营、血分证阶段。卫分证是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引起的证候类型,其临床特点是: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少汗,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卫分出现证候而无汗,与邪气侵犯病位及所致病机有关。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侵袭的途径多从口鼻而入,邪踞的部位在肺,虽有表证,但无表邪,即卫分证的病位在肺而不在肌表;卫分证的病机本质是郁热,因肺主一身之气,卫气的宣发,津液的敷布,皆由肺气所主,当温邪由口鼻而入侵于肺,则肺气不宣,卫气郁阻,皮毛开阖失司则无汗或少汗。这种现象与邪犯肌表之寒热、无汗是不同的。为此,对卫分证的治疗与伤寒太阳证的治疗不同。二者虽均用汗法,但前者为辛凉解表发汗,后者为辛温解表发汗。辛凉解表发汗,是按“火郁发之”的原则进行透邪外达,则不发汗而达汗出之目的,以便温邪随汗出而病愈。用药宜选辛凉轻透之品如淡豆豉、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之类。辛以开郁,凉以清热,透热外达,疏理气机,玄府顿开,则微微汗出,热减脉缓。这种药后正汗的出现,既是卫分郁热外出的唯一途径,更是肺气开达、郁热得解、营卫已和的重要标志。

《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水谷之精气,其清者为营,流注脉中,化生为血,说明营是血的前身,故有“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之说。温病学认为营分证是热邪在气分不得清泄,则津灼正亏,扰乱心神。临床以身热夜甚、无汗、心烦谵语、舌质红绛为辨证要点;血分证为营分证不解,则进一步深入血分,热陷更深,病势更重。临床表现除营分证而外,一般多有吐血、衄血、便血、溲血或蓄血,斑疹透露,舌色深。

温病中汗出指皮肤潮湿,望之、触之或自觉有汗液,温病中常有多汗、绝汗、战汗等形式,是汗出异常的一种量化或预后判断反映,多见于气分证阶段或危重阶段。

1.多汗

气分证是肺卫表证未罢,温邪入里,热炽津伤,病邪内传气分所致。病变范围广、涉及脏腑多。临床由于病变部位的不同,其证候表现也各有侧重,一是邪热停留在何处,则何处病甚,可有热扰胸膈、邪热壅肺、热结胃肠、热郁胆经等病症。二是里热蒸腾,迫液外出,则有多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如正邪剧争,里热炽盛,迫津外泄,则多汗;上焦热甚,迫津外泄,则头汗;热郁胆经,气机不畅,则半身汗;热结大肠,燥屎内结,则手足心汗,等等。一般而言,体若燔炭,汗出而热散,气分证为何大汗出而热势不退呢?这与热邪内迫、气机不畅有关。其主要病机变化仍然是正邪剧争和热郁气机两个方而。叶天士提出用清气法施治,用辛寒之品大清气分邪热、苦寒之剂通下里热邪火、轻清之品透泄热邪等法。具体使用药物均清热而不凉遏,通下而不过剂,透达而不耗散。达到不发汗而有汗出、汗出则气分证热衰汗止的效果。比如里热蒸腾而津液耗损呈现出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等阳明经证,叶天士急投白虎汤因势利导透邪外达,药后热衰汗敛,转见遍身微汗,脉静口润,这正是热邪由里透表、津液重新敷布之佳象;又如燥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结而阻塞气机呈现日哺潮热、大便秘结、手足汗出等阳明腑实证,多予承气汤逐其热结、急下存阴,待通下后往往也是遍体津津而汗。此正汗也是热结已开,气机通畅,阳施阴布的结果。在这方而张锡纯体会最深,在其惬学衷中参西录》中有精辟的论述:“白虎汤与白虎人参汤,皆非解表之药,而用之得当,虽在下后,犹可须臾得汗。不但如此,即承气汤,亦可为汗解之药。”说明清热、通下、透邪其实是“调剂阴阳,听其自汗,非强发其汗也”。

2.绝汗

绝汗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大汗不止,每可导致亡阳或亡阴,又称脱汗。温病发展过程中,脱汗并非罕见,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由于邪气太盛,正气不支,出现突然衰竭的亡阳证;二是著热伤气耗津,津气欲绝;二是热烁真阴,阴竭阳越;四是吐、利、大汗、亡血、邪气久羁,正气耗竭而气陷阳脱。若骤然大汗不止、汗出如油、汗热黏手、而有唇干齿稿、舌红无津、神志恍惚、脉散大无力者为亡阴脱变之象;若冷汗淋漓、汗稀如水、肤冷肢厥、面色灰惨、神气衰微、夺气无语、脉伏难触、舌淡无华者则为气脱亡阳之象。无论亡阳或亡阴,皆以固脱为急务。如何固脱?温病学家以元气虚衰立论,重用人参大补元气,亡阴者配以麦冬、五味子等酸甘化阴、益气生津、敛汗固脱;亡阳者配以附子、龙骨、牡蛎等回阳敛汗、以固厥脱。如此元气得固,守阴留阳,则汗不外泄,转危为安。

3.战汗

即战栗而汗出。温病过程中出现战汗,是邪气流连气分已久,而正气尚未虚衰,还能奋起驭邪外出,力透重围所致。战汗欲作,大多先有四肢厥冷、爪甲青紫、甚或肢冷脉伏等先兆,此乃邪盛正馁,邪伏不去。一旦正气得复,正气奋起鼓邪外出,邪正相搏剧烈,即为疾病的转折点。其表现是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继而全身透出大汗。若战而汗出热退,患者身凉脉静,标志着正胜邪却,病邪已解,是顺象,疾病向愈的征兆;若战而无汗出者,仍见脉疾神燥,多因中气亏虚,不能升发托邪,病邪内陷,乃逆证,预后危重。

瘟病血瘀理论

关于温病血疲的研究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课题。血'} I}论始于《内经》,书中虽无血疲之名,然有“血凝涩”、“血脉凝泣”、“脉不通”、“恶血”、“留血”、“血著”等记载,但都是限于对寒凝致疲的认识。直自《伤寒论》中提出外感热病热疲结于下焦的蓄血证后,历代医家才对温病血'} I}论有了不断深化的认识,并使其渐趋完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温病rfn.'认识的逐步深入,对其形成原因、证候特征和理法方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温病的诊疗水平,对于出现温病血疲病理变化的内、外、妇、儿各利一疾病的诊疗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温病血疲的形成原因血疲是温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变化。温邪可致rfn. '} > '血又反过来作为致病因素,与温邪为伍,加重对机体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总的来说,温病血疲的形成与热、毒、痰、虚关系密切。热与疲热邪是温病的}:要病理因素,山此又导致毒结、痰阻. rfn. '}^、阴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朱月一溪在《月一溪心法六郁》中提出“血受温热,久必凝疲”的见解,为温病血疲理论奠定了基础。1.1.1热与血搏,灼血成疲血分邪热奎盛,热与血搏lfu成疲。《温疫论》指出:“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热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疲血。’,《温热论》也云:“有热传营血……挟血lfu搏,其舌色必紫lfu暗。”同时山于热为阳%Jis } %Jis热过甚,血受灼烁lfu致疲。如《金遗要略》中就有“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热入血室,其血必凝”的记载。《医林改错》则更加形象生动地指出:“血受热则煎熬成块。”1.1.a热伤n.络,血溢致疲才}s热亢盛,可灼伤血络或迫血妄行,致血溢脉外,离经之血必有疲滞。如《伤寒指掌》所载:“三阳热盛,沸腾经血,皆致}!十蛆..…热伤血络之证也。”《血证论》也云:“凡离经之血……反阻新血之化机……虽清血、鲜血也是疲血。”1.1.3热疲交结,相互为虐《温热逢源》载:“因病lfu有蓄血,温热之邪与之纠结,热附rfn. if}i愈觉缠绵> rfn.得热lfu愈形胶固。’巾陆证指南医案》则指出:“吸入疫病,三焦皆受,久则血分渐疲,愈结愈热……”这些都说明,热可致疲,疲可致热,热疲交结,相互为虐。1.2毒与疲对于温病“毒”的认识目前尚存在不同看法,如有的认为“毒”即邪毒、疫毒,也有的认为“热盛者为毒”,但不论何种意义的“毒”,均能导致血疲。1.2.1热毒奎滞,气滞血疲血分热毒奎盛,可阻滞气机。《温热经纬》载有:“热毒奎内,络气阻遏。”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疲。何廉臣在《重订)、‘温热论》中也提到:“毒火盛lfu蔽其气,疲其血。”1.2.2毒热熏蒸,炼rfn.为疲毒热煎熬熏蒸,血被煎炼为疲。故《医林改错》云:“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浊》中还有“疫毒致疲”之说,认为“疫毒之邪”,“可搏血为疲”。1.2.3毒rfn.相搏,留络成疲血分邪毒奎盛,毒血相搏,久}fu留络成疲。如《温疫论》记载:“血受毒热,久必凝浊。’,《重订)、‘温热论》亦有“血毒奎结,疲热凝塞”之说。1.3痰与疲由于律血同源,故痰疲相关。两者同流}fu异类,相互影响。1.3.1痰浊内阻,气滞血疲痰浊阻于机体,导致律液不能止常敷布,影响了气机的通畅。气机不利,不能推动血液的止常环流不息,血行涩滞,渐成rfn. '之证。1.3.2痰疲同源,互为因果律血相依,同源异类。两者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痰浊内阻,可致律液输布失常,导致气机不利,气滞血疲。同样,疲血内阻,则气道不畅,亦可影响到律液的敷布。律液不能止常输布代谢,滞留体内,凝聚lfu为痰浊。如《灵枢经》云:“凝rfn.蕴里lfu不散,律液涩渗。”1.4虚与疲无论是由于热毒伤脏导致的脏器虚衰,还是热

毒耗伤阴液导致的阴血,虚,都能引起rfn. '} o

1.4.1脏器虚衰,统摄失权

人体血液的止常运行,必须依靠脏腑的止常功

能,如心}:血脉、肝}:藏血、脾}:统血、肺朝百脉等。

热毒内陷营血往往会影响脏腑生理功能的止常发挥,甚至对其造成实质损害,进}fu影响血液的止常

运行,使脏腑对血液的输布与统摄发生障碍,lfu成

血疲之变。

1.4.2阴血耗伤,脉涩成疲

温病过程中热毒极易灼伤阴血,造成脉道中血

液不足}fu血行不畅,形成疲血与热毒相结,止所谓

“因虚致疲”。

1.4.3阴虚火旺,炼血为疲

热毒耗伤阴液,阴虚火旺,《金L要略》指出:

“营阴5损,心火上亢。”由于热、毒、火灼血,使“血

液伤极”lfu致疲。如周学海说:“律液被火灼竭,则rfn-

行愈滞。’,《读医随笔》亦有“阴虚血必凝”的记载。

综上所述,热可致疲,疲可重热,热疲相虐,缠

绵相结;毒可致疲,疲又附毒,毒疲互结,胶凝难消;

痰可致疲,疲可生痰,痰疲同源,互为因果;虚可致

疲,疲复伤阴,虚疲互虐,加重病情。止是由于以上

儿方面病理因素的相互影响及转化,才导致了温病

血疲病理的形成及综合病理变化。

2温病血疲的证候特征

“有诸内必形诸外。”温热病过程中如出现了

血疲的病理变化,就会有相应的外在表现。除了有

发热、口渴等一般温热病常见证候外,还有其特殊

表现。

2.1疼痛

疼痛是rfn-'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特点是痛处

固定,痛如钊一刺。《血证论》对血疲致痛机制作了阐

释:“疲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在周身作痛,以其堵塞

气之往来,故滞碍lfu痛,所谓痛则不通也。’,《医学入

门》则云:“疲血痛有常处。”

2.2不仁

不仁指肌肤、肢体麻木不仁,甚至全然不知痛

痒。由于疲血滞于局部,导致该部位气血周流不畅,

失于荣养,则麻木不仁。《内经》中就有“经络不通,

病生于不仁”的记载。《金L要略》也指出,血痹的i-=

要表现特征即是“外证身体不仁”。若血疲阻络口

久,筋肉失于濡养,还可致偏枯、痞废等证,这也止

是王清任、张锡纯等医家用活血通络法治疗瘫痞的

理论依据。

2.3斑疹

斑是热盛迫血妄行,血从肌肉外渍所致;疹为

热毒攻窜营分,血从肌肤血络出所成。可见斑、疹均

是离经之血,是疲血停于肌肤之内,都是内有疲血

的外在表现。2.4瘾积

}薇积是以腹内结块,形迹明显}ru推之不移为特

征,伴有腹痛或腹胀的一类证候。《内经》指出:“血

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ru成积矣”,说明疲血内结是

瘾积最为常见的病理基础。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

强调瘾积的发生与血疲密切相关,指出:“结块者,

必有形之血o ; 01-天上在(o }n证指南医案》中更是从

“久则血伤入络”发微,在治疗上以虫类药入络搜

剔,逐疲通络。山此可见,瘾积亦是久病血疲的重要

证候特点。

2.s色译改变

血i-=濡之。疲血久积不去,脉道通行受阻,营血

失于濡润,可见毛发干枯,肌肤甲错,唇舌紫黯,面

色黛黑等症。故《内经》云:“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

流则髦色不译。’,《金遗要略》则指出:“内有干血,肌

肤甲错,两目黯黑”,“唇萎舌青……为有疲血”。}咔

天上也在《温热论》中谈到:“其人素有疲伤宿血”,

“其舌必紫lfu黯”。

2.6神志异常

心藏神l}u-i=血脉。疲血内阻,神失所养,可见健

忘、心悸、怔忡,甚则癫狂等症。《伤寒论》云:“其人

喜忘者,必有蓄血”,“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血

证论》也指出:“凡心有疲血亦令健忘”,“有疲血亦

怔忡”。

3温病血疲的治则方药

3.1清热解毒化疲法

山于“热毒”是形成温病血疲证的首要的因素,

因此在治疗时必须用清热解毒药来清解热毒,以祛

除病变的成因。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

3.2凉rfn-散rfn-化疲法

邪热入血,血热妄行,导致血疲的形成。叶天上

指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血热

宜凉,血疲宜散”,这是热入营血的基本治则。可选用加粤角地黄汤加减。

3.3化痰破滞通疲法

温病口久,邪热久羁,余热挟痰疲留滞于经络,

致气机郁滞,机窍失灵,则易出现动风的现象。凡属

此类者,可选用三甲散加减以化痰祛疲通络。

3.4养阴生律祛疲法

根据“律血同源”的理论,生理上两者相互资

生,相互为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所以运用养阴生

律法能起到“滋lfu能通”的作用,从lfu消散疲rfn.。可

选用增液汤或加减复脉汤合血府逐疲汤。

经典著作学习体会

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之---脾胃病辩证 仲景曰:“四季脾旺不受邪。”这一预防为主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立足脾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不受损伤,纳化功能正常,气血化生有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持此以滋养,则疾病无从发生。若饮食不节,寒温不调,五味偏嗜,导致脾胃损伤,纳化无权,气血化生匮乏,则发为百病。说明未病先防脾胃损伤,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二是已病防变,当先实脾。仲景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强调肝虚,在“补用酸,助用焦苦”的同时,当“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盖甘能益脾,调和中气,脾胃俱旺,不仅可以预防病邪传变,防止肝侮之,而且化源渐充,肝虚得养,还有助肝病恢复,一举两得,说明已病防变,当先实脾,强调疾病在转变途中调补脾胃很有临床指导意义。中气乃脾胃之气,脾胃同居中焦,职司受纳运化,化生气血,滋养脏腑。脾胃俱病,纳化失司,气血化源不继,气血一亏,脏腑失养,便失去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由此而变生各种病症。如悸,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梦失精。虚劳里急,妇人腹中痛之虚寒,皆阴阳不相维系之症,此证并非阴阳之虚,乃气血不足。此时,若“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故仲景以甘温建中立法,处以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之类,建立中气,恢复中阳,裨使中气立,脾阳复,脾胃纳化转输有权,水谷归于正化,则气血渐生,营卫

调和,阴阳乖戾而改复平。临床上气虚之甚往往阳气亦虚,脾阳一虚,非温不去,故仲景于此,总以温中健脾为法治之。如脾阳衰微,中焦寒盛之寒疝,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止痛。中阳不足,寒饮内结,上乘阳位的胸痹虚寒证,用人参汤补中助阳,建立中气。脾和其他脏腑一样,均有阴阳之分。脾阴不足,则纳少,便难,食后腹胀,口唇微干,喜饮,肌肉消瘦,手足烦热,舌淡红或偏红,苔少或无苔,脉细。其治疗当滋养脾阴为法。观仲景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之薯蓣丸,以薯蓣为君,薯蓣即淮山药,山药甘平,不惟入脾,而且入肾,不惟益阴,而且固精,可谓甘平益脾阴之重要。胃强脾弱的脾弱证,仲景创以麻子仁丸,以养阴寓以泻热润肠,体现了补脾阴之法度。脾居中州,灌溉四旁。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资生,互相制约;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脾胃病变可影响它脏,它脏病变也可影响脾胃,故仲景于此,常以补脾与它脏并调。如八味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之虚劳腰痛;当归芍药散泻肝安脾;吴茱萸汤散寒化饮、补中益气等等。 治疗脾胃病首先要辨脏腑,脾与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又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系统病的证候表现多围绕脾胃功能的失职展开。脾运失常,常表现为腹满、宿食、下利等。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血不归经,则出现《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所述“吐血不止”或“下

中医师承结业自我鉴定

中医师承结业自我鉴定 篇一: 中医师承年度总结中医师承年度总结从医十八年以来,我一直 从事内科住院部工作,虽然有时也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 念,处方用药,但总不能得心应手。故大多数情况下以西医治疗手段 为主,对中医的疗效没有信心。今年有幸能师承于四川省十大名中医 之一陈老师,通过老师口传心授,精心指导,耳濡目染,我逐渐领 悟了祖国医学的经久的魅力,看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医学不 可及的地方,故而对中医事业充满了信心,决心专心致志学好中医, 用好中医,传承好中医。通过半年多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现将学习 心得总结如下: 一、“以大医精诚为念,矢志利益苍生” “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可谓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者,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必 须具备高尚的医德。陈老在“仁心、仁德、仁术”方面都为我们树立 了很好的榜样。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以解除他们的病痛为己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态度谦和,耐心为病人讲解、分析病情;总是 为患者着想,从来不开价格昂贵的检查和药物;有时不收取挂号费为 患者免费诊治。.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学员,我将继承老师对患者的这份责任心和爱心,定将孙思邈“大医精诚”做为 自己一生圭臬,真正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二、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理论联系临床。

理论来源实践,实践基于理论,这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中医理论学习,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中医临床的依托,乃由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而如何掌握和运用好,无疑需弄清各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彼此间错综复杂关系,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充实和提高,从而指导临床,开拓创新。当然,熟读、熟背经典的主要条文,并读懂全书的宗义也非常有必要。如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外感温热篇》等读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才能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到临症时就会有活水源头,不至枯涩乏术。陈老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中医师,还应该熟知中药学的知识,掌握好药物的性、味、归经;并且能够熟悉药物的炮制;识别药物的品质和伪劣,才能保证用药的疗效与安全。因此,我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到中药房辨识药材;把理论和临床有机的联系起来,不断思考可总结,使得自己的中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三、与时俱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陈老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外感温热篇》等读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才能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到临症时就会有活水源头,不至枯涩乏术。陈老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中医师,还应该熟知中药学的知识,掌握好药物的性、味、归经;并且能够熟悉药物的炮制;识别药物的品质和伪劣,才能保证用药的疗效与安全。因此,我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到中药房辨识药材;把理论和临床有机的联系起来,不断思考可总结,使得自己的中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三、与时俱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陈老认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 实脾:即调补脾脏。 此时脾气旺盛,故云四季脾王。 虚虚实实:虚证误用泻法,使正气更虚,谓虚虚;实证误用补法,使病邪更盛,谓实实。客气邪风: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疢难:此指疾病。 养慎: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导引: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吐纳: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却病方法。 膏摩:用药膏熨摩体表一定部位的一种外治方法。 语声寂然:形容病人安静无声。 喑喑然:形容病人语声低微而不清澈。 啾啾然:形容病人语声细小而长。 吸远:指吸气深长而困难。 寸口:指脉法。金匮脉法有两种,一种是独取寸口法,分寸口、关上、尺中。另一种是三部诊法,分寸口(手太阴动脉)、跌阳(足阳明冲阳穴)、少阴(足少阴太蹊穴)。本条寸口,是指两手的寸、关、尺六部脉, 未至而至:第一个“至”指时令到,第二个“至”指与时令相应的气候到。 甲子: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正当雨水节。 厥阳:厥,逆也。厥阳,即阳气上逆 卒厥:突然发生晕厥的病证。 脉脱:指一时性脉象乍伏不见。多由邪气阻遏正气,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 浸淫疮:是皮肤病的一种,能从局部遍及全身。 阳病十八:阳病是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金鉴》云:“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病皆在外,故为阳病也。” 阴病十八:阴病是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金鉴》云:“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病皆在内,故为阴病也。” 六微:言六腑也。六淫之邪侵入六腑为病,较入五脏为轻,故名为六微。 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 六极: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妇人三十六病: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痼。 五邪:风、寒、湿、雾、饮食之邪。 清便自调:清便自调,指大便已恢复正常。 痼疾:难治的慢性久病。 卒病:突然发生的新病。 所得:所合、所依附的意思。此指病邪相结合,即疾病的癥结所在。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 背反张:背部筋脉拘急,出现角弓反张的症状。 其脉如蛇:痉病误汗后出现沉伏不利的一种脉象。 卧不着席:手足向后伸仰,卧时腰背不能着席,亦即角弓反张之意。 齘齿:上下牙相摩切磋有声。 湿痹:痹,闭也。湿痹指湿邪流注关节,闭阻筋脉气血,出现关节疼痛的病证。 火攻:指烧针、艾灸、熨、熏一类的外治法。 日哺所:下午3到5时左右,也有认为指傍晚左右。 中喝:伤暑。 百脉一宗:百脉,泛指全身的血脉。宗,本也。谓人体百脉,同出一源。 狐惑病:由湿热虫毒所致,临床表现以目赤、咽喉及前后二阴腐蚀溃烂为特征。咽喉部腐蚀为惑;前后二阴溃烂为狐。 目四眦:两眼的内外角。

浅谈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

学习《金匮要略》的心得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应该说积累下来了不是文化瑰宝,在传统文化中,一直闪着耀眼光芒的一颗明星,那就是“中医”。中医四大经典中,两本是仲景所著,仲景不是神人是什么?经过几番查阅资料后,仲景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仲景目击心伤。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真是青出于蓝而甚于蓝。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这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名良医,得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静静想想,牛顿说过: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取得的。我想仲景也不例外,只不过历史亡失,并没有把所有的历史记录下来,仲景之前除了《内经》外,应该还有不少很优秀的医学著作。但是,内因是取到成功的根本,仲景的个人才能才是他成为千古圣人的根本原因。不然,仲景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写出像《伤寒杂病论》这样的千古经典巨著呢?屈指可数。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这样写道:“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也存在致病因素可使人发病,记得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界主题,其实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你们out了,几千年前,仲景早就这样要求我们了。仲景就是仲景!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中医闪烁的一点就是治未病,不仅是要未病防变,还要已病防传,一脏有病课传变他脏,调治未病之脏,这样才能防止疾病蔓延,促使机体功能恢复。我想这还得以后到了临床自己慢慢体会才是。 如: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此病属于虚寒肺痿仲景巧妙的运用仅仅两味药,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干姜辛温温复脾肺之阳。两药辛甘合化,重在温中焦之阳以暖肺,因肺为气之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阳振,肺课温,寒课消,实乃培土生金之意。区区两味药,被仲景用得出神入化! 仲景在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提到: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方:亦治霍乱。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 方中虽无止血之品,但本方却有止血之功,泻心汤主治因心火亢盛,不仅扰乱心神,且邪热迫血妄行,形成的吐血,忸血。面红目赤,心烦不安,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泻火即可止血,大黄通腑泻热,釜底抽薪。芩、连以泻心火,三药苦寒直折其热,火降血亦安。仲景从审因论治着手,这对我们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匮要略》治疗肾系疾病用药规律 张仲景《金匮要略》为治疗肾系疾病提供了众多良方,这此方药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疗效卓着,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1.功效类别统计 所统计的13方包括: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甘草汤、牡蛎泽泻散、柴胡桂枝干姜汤、越婢汤、防己茯苓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1选药范围广泛,使用相对集中 补益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共出现56味次,占全部的78. 87%。可见,《伤寒杂病论》治疗肾系水肿是以补益、解表、利水、温里4类药为主组方的。 2. 2补益实为补气健脾利水 疾病的发生尽管复杂,但不外正邪两个因素。正气虚弱是发病的条件,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肾系水肿病的发生亦正是脏腑虚损与外邪侵袭相互斗争的结果。究其根本,脏腑虚损的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机为脾肾气化机能虚弱。脾主运化水湿,为升降出入之枢,脾健则运,交通上下,溉濡四旁,脾土伤败,易致水湿泛滥,术芪之类健脾益气,气行则水调。该类药有:白术、黄芪、阿胶、大枣、甘草、白芍。 2. 3解表祛邪实为疏风宣肺、发表利水 肺主皮毛,为水上之源,一旦外邪阻遏,肺气宣肃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故疏风宣肺,因势利岛,使肺气畅达,肃降有权,三焦通利,亦即“开鬼门”之意。“腰以上肿,发汗乃愈”即指此而台。该类药有:麻黄、桂枝、细辛、生姜、柴胡。 2. 4温里实为补肾温阳利水

肾系水肿病乃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其中,尤以肾为根本,而水为至阴,乃肾阳命火不足所致。肾阳不足,命火式微,可致肾不能气化,脾不能运化,肺不能布化,三焦之气闭塞,决渎之官无权。《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所以,肾阳命火不足是导致水肿的根本原因,补肾温阳利水,亦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唐容川谓:肾为水脏,水中含阳,化生元气。”气为阳之微,宜取温润平调之意,叶天士指出“此温字,乃温养之义,非温热竞进之谓。”得温可以行水,兼润可以固肾保精。该类药有:附子、干姜利水渗湿实为“洁净府” 利水渗湿是治疗肾病水肿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亦即《素问》“治于权衡,去苑陈莝”之意。主治在里在下之水邪为患,使水邪从小便而去,此亦即《素问》“洁净府”之意,是《伤寒杂病论》治疗水肿的原则。该类药有:茯苓、猪苓、泽泻。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1清热生津法 本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上、中消证。表现为口渴多饮,虽饮而渴不解,伴口舌干燥,脉大滑实等症,方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可随症加入花粉、葛根、麦冬等。正如《金履要略》云:“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中白虎汤清肺胃之热,加人参益气健脾以生津,此方为后世治疗糖尿病主方之一。 2温阳化气 《金匮要略》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论述了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助阳以摄水的下消证治。表现为渴饮无度,尿频无制,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方用八味肾气丸补肾阳之虚,恢复其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止。

金匮要略读书心得

乌头汤治疗腰突症(急性腰腿痛)的临床 应用体会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顾钧青 在骨伤科临床工作了15年,腰突症引起的急性坐骨神经痛的发作,经常会遇见。初上骨伤科临床时,对中医经典不够重视,总以为治疗痛证的最好方法就是活血化瘀,桃红四物几乎成了自己处理伤科疾病的基本方。但后来临床上发现很多急性腰腿痛的患者单纯应用桃红四物之类的活血剂止痛效果并不理想。 腰突症急性发作主要是由突出的髓核组织,压迫刺激了神经根,同时诱发周围的无菌性炎症,导致神经根水肿所致。急性腰突症发作时,患者一侧下肢疼痛非常剧烈,常常夜不能寐,普通的消炎止痛片对此基本无效,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甘露醇配合地塞米松静滴,以起到消炎,缓解神经根水肿的目的。但该方法有时亦无效,且现在大多数患者均担心激素的副反应,甘露醇引起的肾功能损害也时有报道,一般静滴3天后就要停药,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来中医骨伤科求治的并不少。 跟随老师抄方时,遇到这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病人,老师总是喜欢用比较大剂量的川草乌,并配合黄芪、白芍、甘草等药,而且每每起效迅捷,病人也感到非常神奇。后来自己也翻了一些其他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著作,发现重用川草乌来治疗腰突症或其他关节病的急性疼痛,居然是很多老中医的共同体会。这其中原因何在?那些老中医家传的源头又在哪? 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甘草,这几味药,就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的乌头汤。原文为“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方, 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于痹症的治疗,贡献给后世很多极有影响的方剂。例如麻黄加术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以及集三附子汤于一身的桂枝芍药知母汤等等。而一般认为,《金匮》在痹症治疗中,温经散寒止痛效力最强的,就是乌头汤了。后世一般认为该方主治寒湿历节之证。寒湿留着关节,经脉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是以关节剧痛,不得屈伸为特征。寒湿之邪,非乌头、麻黄则不能去;而病在关节,则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解,故用黄芪之补托,既助乌头温经,又监麻黄过散;因本证为急,其痛为剧,故以芍药甘草汤佐之,以活血通经,缓急止痛;同时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亦能制约乌头太过辛热,白蜜甘缓,可解乌头之毒也。诸药合用,为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之良剂。以上都是汤方理论,几年下来,自己在应用乌头汤时,也有了一些粗浅的临床体会。 首先,在应用乌头汤治疗腰突症引起的急性坐骨神经痛时,川草乌的应用应该是个关键。虽然原文记载的是川乌,但实际临床应用时,因川乌起效迅速,草乌药效持续时间则较长,所以一般往往二者同时配合使用,相须相使,以达到更好的药效。我应用的剂量一般是川草乌各9-15克,感觉剂量的大小与药效有直接关系,6克以下的止痛效果明显会差一点。由于现在都是药品炮制过的,所以一般发生毒性反应的情况并不多,印象中这些年也就发生过两例,一例是舌头发麻,另一例是心脏不适,都是一过性的,没有酿成太大的后果。但还是要注意,

(完整word版)金匮要略原文背诵完整的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肝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肝入脾。(1)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样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8)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2) 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13)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11) 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12)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13) 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14)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15)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初学伤寒不久,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学习《金匮要略》让我重拾中医经典之作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然而在未接触到《金匮要略》之前,我并不太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而且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但是实际上,通过初学《金匮要略》后,我才知道《金匮要略》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然是经得起考验,其中大部分内容均为历代著名的医家刻苦钻研之作。不仅能指导中医的临床,更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所以,从那时起,学习《金匮要略》开启了我重拾中医经典之作的道路。 二、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想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现代医学关于疾病的概念有 1、明确的病理基础:即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并发症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数据,全面掌握病人的临床资料,确定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部位、性质、发展变化趋势),然后确定疾病类型,根据疾病的病理基础所必然产生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征,诊断疾病。 2、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D0%B4%D7%F7%B2%CE%BF%BC">

写作参考有明确的治疗目的:现代医学的治疗基础是建立在对人体部位的结构病理、系统病理生理、遗传过程、免疫活动、内分泌和物质代谢的认识基础上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方法,对病理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和阶段进行有效治疗。3、有对疾病转归的明确认识:消除疾病原因,改变病理状态,使其趋向生理常态。4、对不同系统疾病,其认识思维模式不同。 张仲景的病证结合概念? 1 有明确的一元化的病理基础:依据四诊和参的方法,对病人所出现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判别,辨别致病邪气的性质、强弱;辨别人体正气在脏腑、经络何部位不足和异常,来判定疾病的原因,再结合发病的表里部位、五脏部位及相互关系,分析疾病的病机;确定针对性治疗原则,限定治疗范围与禁忌,分型论治。?例如《金匮要略?湿病》,湿病的病因是内伤于脾气虚不建运、外感湿邪;病位在肌肉关节;病机为湿阻气机、经脉;症状为身体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发展趋势是湿为阴邪,为有形之实邪,在身体必然损伤阳气,淤阻气机与经脉,气机郁阻则发热,经脉瘀阻则疼痛。/djclindex">思想汇报由以上可知,湿病的病因是确定的,内伤于脾气虚不建运、外感湿邪;如若临床治疗太过发汗、太过祛风燥湿,及燥伤阴血,损伤脾脏,后果可累及其他脏腑,或累及肾、或累及心、或累及肺、或累及肝。故其痊愈的方向是湿邪祛而疼痛止、脾气强健。在关节症状缓解以后,必须健补脾气,使脾气强健,内湿不生,外虽感邪却不能深及肌肉关节。最终达到消除疾病原因,改变病理状态,使人体趋向生理常态。? 三、学习《金匮要略》重新树立了对中医的信心 在学医的过程中,常常听到身边朋友及家人对中医疗效的质疑,在社会上也有有对中医起了怀疑态度,在加上在我们这个专业里,中西医课程并设,且比例不当;不注重中医经典学习;欠缺方法论及中西医比较课程,学生混淆中西医概念等;常常让我们感觉到中医是无家可归,前途不明朗,对中医是否真的有用也产生了动摇。然而在学习了《金匮要略》以后,通过张仲景救死扶伤的的具体事列,通过了解医圣是如何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加深我们 __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同时,学习中医基本的辩证方剂。 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学习本门课程我认识到了这四大名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内容和成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 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疾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辩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伤寒论》还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 了多种方剂的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对方剂学有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辩证的纲领和论治的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为方书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并长期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奠定了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为历代中医学者推崇和必读之书。此书具有多病合篇和病症结合﹑突显脉学运用的特点,运用了严谨的防治学理念,对后世诊治疾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完整版)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 ▲【原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1) ▲【原文】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2) 【原文】 寒伤经,极热伤络。(13) 【原文】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3) 【原文】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14) 【原文】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15) 【原文】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17)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原文】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9)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7) 【原文】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1) 【原文】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11) 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原文】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12)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原文】 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13) 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金匮要略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金贵要略方论》有感《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 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 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 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通过二年级下学期对《金匮要略方论》的学习, 我感触颇多: 一、仲景,神人也!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应该说积累下来了不是文化瑰宝,在传统文化中,一直闪着耀 眼光芒的一颗明星,那就是“中医”。中医四大经典中,两本是仲景所著,仲景不是神人是什 么?二、人与自然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这样写道:“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 中人多死。”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也存在致病因素可使人发病。

三、治未病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 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中医闪烁的一 点就是治未病,不仅是要未病防变,还要已病防传,一脏有病课传变他脏,调治未病之脏,这样才能防止疾病蔓延,促使机体功能恢复。 四、上下之病治其中 如: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 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甘 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此病属于虚寒肺痿仲景巧妙的运用仅仅两味药,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干姜辛温温复脾 肺之阳。两药辛甘合化,重在温中焦之阳以暖肺,因肺为气之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 阳振,肺课温,寒课消,实乃培土生金之意。 五、辩证论治 一仲景在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提到: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同时,学习中医基本的辩证方剂。 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学习本门课程我认识到了这四大名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内容和成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疾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辩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

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伤寒论》还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对方剂学有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辩证的纲领和论治的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为方书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并长期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奠定了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为历代中医学者推崇和必读之书。此书具有多病合篇和病症结合﹑突显脉学运用的特点,运用了严谨的防治学理念,对后世诊治疾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热论》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所著。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管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它主要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辩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并按卫气营血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原则;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对于充实中医诊断辩证学的内容有很大的价值。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学习“中医经典解读”这门课程确实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医提供了一个平台。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1.五常:指五行。 2.风气:指自然界的气候。 3.元真:指元气或真气。 4.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5.难:指疾病。 6.导引:指自我按摩的一种养生却病疗法。 7.吐纳: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却病方法。 8.膏摩:用药膏熨摩体表的一种外治法。 9.未至而至:第一个“至”字指时令,第二个“至”字是指相应的气候变化。10.阳病: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 11.阴病: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12.五劳:《素问·宣明五气篇》及《灵枢·九针论》均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为五劳所伤。 13.七伤:《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指出七伤为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14.六极:杨雄《方言》:“极,疲也”。六极指六种虚损的病证。《诸病源候论》谓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为六极。 15.谷饪:谷同榖(gǔ谷)。饪(rèn任),熟食也。 饪指饮食。 16.五邪:指风、寒、湿、雾、饮食之邪。 17.厥阳:厥,逆也。厥阳即阳气上逆。 18.卒厥:卒同猝。卒厥,是突然昏倒的一种病证。其病机阴阳气血逆乱。 19.脉脱:指一时性脉象乍伏不见,多由邪气阻遏,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 20.四季脾王:王,通旺。意指四季之末,即农历三、六、九、十二各月之末十八天,为脾土当令之时。此处可理解为一年四季脾气都健旺之意。 21.痼疾:指难治的慢性久病。 22.卒病:指突然发生的新病。 1.刚痉:是外感痉病的一种以头项强急,口噤,甚则角弓反张,发热恶寒,无汗为主症的疾病。 2.柔痉:是外感痉病的一种以头项强急,口噤,甚则角弓反张,发热汗出而不恶寒为主症的疾病。 3.几几然:本指小鸟羽毛未盛,伸颈欲飞而不能飞的样子。此指病人身体强直,不能俯仰转侧自如,“几”,(sh殊),也有的读作(jin 今)。 4.中暍:即夏季之伤暑,外感暑热之邪,多有挟湿。 5.疮家:久患疮疡或金刃创伤不愈的病人。 6.湿家:久患湿病的人,意指素体脾运不健之人,易招外湿致病。 7.湿痹:痹,闭也。指湿邪留注关节,闭阻筋脉气血,出现关节疼痛的病证。 8.火攻:指烧针,艾灸,熨,熏一类外治法。 9.日晡所:日晡,为申时(下午三时至五时)。日晡所,即指午后,或傍晚时分。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 《金匮要略》自问世后,其理论精奥,其方效而多验,被奉为经典之作,历代医家无不研习之,正如清李彬在其序文所言:“不读《伤寒论》者,不可与言医,不读《金匮要略》者,并不可与言《伤寒论》”。其理论和方法渗透到历代医家的著作和临证之中。 作为杂病专著的《金匮要略》在中医内科学方面,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等方面都有系统的论述,成为中医内科学的基石,后世在中医内科学方面的发展无不根源于此。 (一)经方派的形成 尊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经,于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则被尊为“经方”。如徐大椿说:“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唯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喻嘉言称“众法之宗,群方之祖”。 (二)《金匮要略》内科杂病在现今《中医内科学》的地位中医内科学历经历代医家的充实、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方法己不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博采众家之长。但就其包含的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来讲,《金匮要略》所记载和阐述的理论和方法仍在中医内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病种 《金匮要略》全书共论述40多种病,其中属内科疾病的约30多种。有痉、湿、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疟病、

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疹、肺痈、咳嗽、上气、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寒病、宿食、五脏风寒、积聚、痰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病、黄疽病、惊悸、吐烟、下血、胸满、癖血、呕吐、哆、下利等。病种的丰富是中医内科学发展的必然,出现新的病种,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有病种的分化,如《金匮要略》中的吐蛆,下血,现中医内科学中将之分为出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鼻蛆。说明在《金匮要略》之后,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病的概念更加完整、系统,治疗更加具体和具有针对性。二是新发现或新出现或结合西医学的“病”,如各种癌症、肥胖、痴呆等。 2.方药 仲景之方之所以经久传世而不衰,首先是由于其疗效可靠。在仲景方影响下,方剂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后世组合之新方,多仿前世经验,出现极多组成合理、法度严明、主治明确、结构规范之传世良方,以原方结构基本思路为基础,衍化出较多类新方,如桂枝汤类、麻黄汤类,有一方而衍化为几十方者。从原方中裁出部分药物,别为新方者,如从芍归胶艾汤中别出之四物汤,从肾气丸中别出之六味地黄丸等,独具经法。在药物配伍方面,受仲景方用“对药”的影响,后世医家对“对药”的使用,创立了许多新的经验。《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方药在现今中医内科学的治疗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3.《金匮要略》所确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仍是现今中医内科学的核心

脑淫之《三部六病》读后感 (评论 三部六病精义)

脑淫之《三部六病》读后感(评论三部六病精义) 脑淫之《三部六病》读后感 作者朱老剑客 看完了《三部六病》,刘绍武讲述,宿明良整理,太原市中医学会太原市三部六病研究室1985年版内部资料。前几天我家附近的一个综合门诊部想让我帮忙给他们做做宣 传策划,他们的特色就是使用刘先生的三部六病理论来给人们看病开药,同时给了我这本书。关于刘绍武先生,绝对脑淫大家!我前几天在书店里看到了他的传记,是百大名中医系列里的,在网络上也有三部六病的主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dd8991062.html,。三部六病理论,是刘先生研究魏晋时期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并参考了如《金匮要略》等其他方剂学书籍,博采众长,取精去糙,将其中各条目所列病征以及对象药方归类总结之后,发现了方剂学的规律,又通过临床验证不断完善,形成了中医方剂学理论,说白了就是“对征下药”,有什么病

征就选用什么药。同时照顾药性的相克中和、药用效果和作用部位,药物间的替代关系,特定药物的特殊使用方法等等,形成了刘派系列汤丸散剂等内服方剂。屡试不爽,所以就成了三部六病的方剂学理论,授徒以流传。同时,刘先生还根据三部六病理论,校正了《伤寒杂病论》等古医书里的错误,且都是由临床实例的,不是妄言。 《三部六病》这本讲义通俗易懂,融会贯通古今中外,将病理与药理结合解释,让我这个门外汉看都很容易理解,明白。那个综合门诊部这几天正邀请刘先生的孙子来院讲学,据说不但那些医生,其他听课的,护士、会计、勤杂等等,都学会怎么给别人看病开药了,一般是先拿自己开刀。嗯,我在看此书过程中也大有跃跃欲试之举,因为这讲义说得太明白了,抓住主证,配以主药,再加副药,进可攻退可守,有补的就有排的,有热的就有寒的,再加甘草以通内外,貌似中医方剂学就是这么简单。尤其是此书中间一段,说复合证怎么配复合方,就是简单的排列组合,煎服法一般都很简单,既然所有选用的药都不是很极端的,任意搭配只要对症下药就不会出问题,病早晚会好的。难就难在诊断上了,虽然刘先生列出了各种病的特征病征,但要拿准了,一方到

读《金匮要略心典》心得

读《金匮要略心典》心得 王祥森指导:赵天才 (陕西中医学院2008级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46) 清代医家尤怡,字在泾,号拙吾,晚号饮鹤山人,江苏长州(吴县)人,精通医术,善习诗文,著有《金匮要略心典》、《伤寒贯珠集》、《金匮翼》、《医学读书记》、《静香楼医案》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诊治杂病的专书,文辞精简古朴,蕴意深刻。尤在泾自幼习医,治病皆法张仲景,屡获良效。其对张仲景之《金匮要略》精究细研,“凡十易寒暑而后成”,著《金匮要略心典》,文精简扼要,语句通畅,易于领会,切合临床,得到后世学习《金匮要略》者的认可和称赞。笔者在通读《金匮要略心典》后,体会到尤在泾在法张仲景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渗透于《金匮要略心典》之中,分述如下。 一、尊张仲景之法,畅己之意 尤在泾自序:“《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著,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余读仲景书者数矣,心有所得,辄笔诸简端,以为他日考验学问之地,非敢举以注是书也。”徐大椿曰:“尤君在泾博雅之士,自少即喜学此艺,凡有施治,悉本仲景,辄得奇中。”由此可见,尤在泾无论在治学上还是在诊治疾病上,均以张仲景之法为宗。如《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曰:“湿外盛者,其阳必内有郁;湿外盛为身疼,阳内郁则发热。热与湿合,交蒸互郁,则身色如熏蒸。熏黄者,如烟之熏,色黄而晦,湿气沉滞故也;若热黄则黄而明,所谓身黄如橘子色也。”即是对原文“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所示之意进行阐述。他从湿家为病的表现挖掘张仲景之意,说明湿郁阳闭为湿病之机,并对比发黄之象,以使张仲景之原文更加明了,明确阳黄与阴黄的区别。又如尤在泾对白虎加人参汤的注释体现了其对白虎加人参汤主治原则的赞同,并从字词中探究机制,体现张仲景本意,“中热亦即中暑,暍即暑之气也。恶寒者,热气入则皮肤缓,腠理开,开则洒然寒,与伤寒恶寒者不同。发热汗出而渴,表里热炽,胃阴待涸,求救于水,故与白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