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贵州龙里巫山岩画人物头饰艺术

贵州龙里巫山岩画人物头饰艺术

龙里县基本情况

龙里县位于黔中腹地,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阳市的东大门和黔南州的北大门。据《贵州图经新志》记载,龙里取境内龙架山之龙,乡里之里,而得“龙里”之名。县人民政府驻龙山镇,辖6镇8乡,共159个村10个社区。全县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1775米,最低点770米。县城海拔1080米。世居汉族、布依族和苗族等,2011年年末总人口21.7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1%左右。 【历史沿革】 龙里县。因龙架山而得名。据《今县释名》:“以龙氏所居名”。 龙里的建置,史书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旧唐书》载:贞观三年(629),置庄州,领新安等7县。新安县治所在今龙里县城东16公里的三元镇新安堡。《新唐书》载:贞观三年(629),“蛮州,县一:巴江。”巴江县治所在今巴江乡老巴江村,距县城北70公里。 宋代,新安县降为羁縻县。嘉泰元年(1201),巴江县由蛮州总管府都总管宋永高自改为平蛮郡(后称白马军),徙治所于小谷龙。 元代,新安县改书定远府。废巴江县,以其地属顺元路。至元二十年(1283),置龙里州,隶大龙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龙里县城。领龙里县,治所在县城南50里(六广乡境内)。大德元年(1372),废龙里州,改置平伐等处长官司。废龙里县,改置龙里等寨长官所,隶管番民总管府。 明代,新安县废。洪武初置龙里驿站,洪武五年(1372),改置龙里等寨长官所为龙里长官司,隶贵州宣慰使司。十九年(1386),置龙里军民指挥使司,隶贵州都司。二十三年(1390),置龙里卫,筑城,属贵州都指挥司。二十九年(1396),升为军民指挥使司。 清顺治年间,置巴江卫。康熙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671年12月31日),改龙里卫为龙里县,属贵阳府。自此,龙里县相沿至今不变。二十一年(1682),裁撤巴江卫,改置巴香里,隶贵阳府。 民国初,属贵阳府。二年(1913),属黔中道。民国九年(1920),废道,龙里县由省政府直属。二十四年(1935),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二十六年(1937),改由省府直辖。 1949年,隶属贵阳专区。1952年,改属贵定专区,1956年,划归安顺专区。1958年,改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贵定合并为贵定县。1961年8月,恢复龙里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制至今未变。 【行政区划】 六镇:龙山镇、谷脚镇、洗马镇、羊场镇、醒狮镇、三元镇。 八乡:麻芝乡、草原乡、湾寨乡、摆省乡、水场乡、哪嗙乡、谷龙乡、巴江乡。 龙山镇,光明村,龙坪村,大冲村,冠山村,水桥村,播箕村,平地村,大竹村,莲花村,坝上村,新场村,余下村,新水村,桥尾村,摆谷六村,纸厂村,冠山社区,水桥社区,西门社区 1、谷脚镇,全镇辖哨堡村、高堡村、毛堡村、谷脚村、大坡村、观音村、谷定村、王关村、岩后村、谷远村、茶香村11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109个村民组。共1.72万人,居住有汉、布依、苗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27%。仅供参考。 2、洗马镇,岩底村,羊昌村,新庄村,拐哈村,洗马村,白泥田村,上石坎村,台上村,大坪村,落掌村,花京村,牛场村,白果村,猫寨村,长沟村,大厂村,黄星村,洗马社区生产总值:11709.0 万元 3、羊场镇、走马村,新营村,和平村,金批村,翠微村,岱林村,长寨村,木马村,营屯村,甲晃村,联合村生产总值:1680.0 万元 4、醒狮镇,醒狮村,进化村,大坝村,大岩村,顶水村,元宝村,三宝村,鸡场村,小箐村,羊场司村,旧寨村,凉水村生产总值:5521.0 万元

浅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浅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飞天4000余身, 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 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并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是描绘同样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家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而莫高窟则具有图案艺术、飞天之美、中外音乐交流、中外舞蹈交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充满生命力的中国动物画、中外文物画交流、古代建筑、彩塑艺术、佛教尊像绘画、佛陀生平与佛传艺术品的产生十个方面的艺术价值,我将着重分析图案艺术、飞天之美、古代建筑、彩塑艺术等四个方面。 首先是图案艺术。见过莫高窟的都知道图案在石窟中有装饰,间隔,甚至营作气氛和空间感的作用。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有数不尽的图案,令人惊异于当时人的创造能力。而图案的美丑和变化,也能讲出一朝代艺术的盛衰,更使敦煌图案价值更上一层楼。其中第400窟的藻井图案,位于洞窟的窟顶,一般都画上十分精细的图案,有些更有飞天、神兽。而此图的藻井的团心是一隽金凤,外围四周是四条金龙。 飞天大概是人类自古的梦想,中国的飞天与欧洲的天使,是古巴队老梦想驱动下的美丽艺术表现。而飞天不靠羽翼,衣袋飘举,其轻盈多姿,成为敦煌重要的艺术形象。飞天虽也是佛教神祗,但多而美,值得单独欣赏。还是第400窟中,飞天是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敦煌,是敦煌艺术中最生动活泼的形象,也是敦煌的象征,她的东传反映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及绘画技法的发展。

岩画的起源

岩画的起源 什么是岩画 岩画一般主要是指刻在岩石上或者是画在岩石上的图形。其实在古代这个名字有很多,有的叫石刻,有的叫做壁画。在欧洲来说,它就是一个岩石的艺术。在20世纪初期,叫做摩崖石刻。云南叫做崖画。现在我们一般统称就是岩画。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有一些是刻了以后又画上去的,或者是画了以后刻上去的。他们统称都是岩石的艺术。 岩画分布在哪些区域呢? 我们现在的岩画基本上是在边疆,原因是边疆地区社会发展的阶段比较晚,他们把原始的文化传统保留的比较多,它保存的就比较好。中原地区少一些,主要是因为中原人口对自然界改变比较多,包括造梯田,这就把原有的岩画破坏了。从我们发现的情况来看,岩画大概分成三个系统,一个是北方系统,包括内蒙、新疆、宁夏、甘肃,整个北方一大片。这个系统的岩画主要是刻的,只有极个别的是画的。它的内容主要是狩猎,动物占的比重非常多。 岩画的来历 岩画好像是和当地的生活习俗有关系的,比如说少数民族有狩猎的习性,所以狩猎的内容就比较多,而在中原就是以农业和人为主? 他们描绘的就是生产的对象。第三系统就是南方,这边农业比较发达,宗教比较多,这里的岩画跟宗教有直接的关系。祭祀的特别多,像四川的一些岩画也是跟埋葬、葬礼有关系。这些岩画的数量在我们中国的比重少一点,可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再一部分就是东南沿海,现在发现包括福建、广东、香港、台湾等等。大部分都是属于汉族地区,可是他们古代的时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岩画也是刻的,数量不是很多。像香港发现的岩画,基本上都是海边,有海洋的文化。表现的也是跟海洋有一定的关系,都是海洋生物,包括船、航海等等。当时,可能是一些当地的土著居民因为要航海出去打鱼也好,活动也好为了祈求平安,在出海之前有一些祭祀的活动,刻上一些东西。规模比较大的是广东、珠海。香港也有一些,保留的还可以。 ?岩画的发展 ?当时古人为什么要岩画呢?是为了打发时间,还是为了其它? 《门外文坛》就说了一段话,有人说古代的人就是闲着没事才画岩画。其实当时有两种观点:一是“为艺术而艺术”,二是“为生活而艺术”,古人是为了当时生活上的一些需要。这些话现在看来都是他们当时社会上和生产的一个基本的内容有关系的东西。包括野牛大的一些东西,对它的研究是非常包括动作姿态,各方面的生活习性都做了生动的研究。所以这个画非常的写实。

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

《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 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佛教一大旅游的艺术圣地,飞天形象是敦煌莫高窟一道绝美的景致,在敦煌莫高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几乎它里面的每个洞穴都有飞天壁画,人们不由被轻衣飞舞,体态俏丽的飞神所吸引,驻足欣赏它的美。敦煌飞天,又是中西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从十六朝就已经开始,有着渊源的历史。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凭着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的佛教文化,独特美学意蕴和艺术美感,让无数中外友人所神往。 关键词:飞天艺术文化背景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欣赏价值保护与传承 On the value of Flying Art 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Synopsis: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s one of the most sacred places in the tourism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flying image is a beautiful view of Mogao Grottoes in Dunhuang, which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gao Grottoes of Dunhuang. Almost every cave inside it has a flying mural, people can not be seen by the light clothing, the body of the beautiful fly attracted, stop to appreciate its beauty. Flying in Dunhuang, but also from the birt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from the sixteen dynasties has begun to have a history of orig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flying with the romantic color and mysterious Buddhist culture, unique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artistic beauty, so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friends fascinated. Key words:flying art ,cultural background,historical value,aesthetic value,appreciation value,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美术填空题

1.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 2.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形象的艺术。 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 3.美术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大体分成观赏艺术性和实用艺术性两种类型。 4.美术又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5.构成审美经验的基本要素有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 6.艺术起源说有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及劳动说等。 7.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8.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冯友兰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当人的存在进人他所说的" 天地境界"时,已与审美境界相互沟通了。 9.人生的基本活动模式有认知、审美和伦理。 1o.艺术家的主体素质包括艺术敏感、想象力和技巧。 11.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精神劳动的成果,具有物态化的存在方式。 12.艺术创作是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基础和前提。 13.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14.人们把艺术家的工作称为艺术创作。 15.审美效应一般有三个阶段:共鸣、净化、领悟。 16.形式美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与美术作品的意义、内部结构和 外部形式及艺术语言都有关系。 17.艺术的种类繁多,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 视听艺术。 18.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手段是形象性。 19.格调是美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属性,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 密切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 20.空间性和瞬间性是美术的存在方式和普遍的存在状态。 21.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它同社会生活的本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及趋势。 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核心指标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 (1) 第二节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黔南州龙里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黔南州龙里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黔南州龙里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黔南州龙里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黔南州龙里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原始影像——青海岩画艺术审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9004790.html, 原始影像——青海岩画艺术审美 作者:宋卫哲 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23期 青海,民族风情浓郁,艺术遗存丰厚,远在上古时代就是各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也是中国发现并记录岩画最早的地区之一。从远古时代开始,这里出现过羌人,春秋战国以后,又相继出现过鲜卑、吐谷浑、吐蕃、蒙古、撒拉等民族。岩画作为远古先民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最早的精神产品,同时也是最早的艺术品,是青海古代美术研究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特别是遗存于岩画上的各种图形及影像,构成了文字出现以前研究青海美术最初的“艺术文献”。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青海原始社会时期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从中窥见和体察到少数民族早期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品质与神韵 目前在青海全境共发现岩画遗存约20余处。刻画时间大致可以分为早、晚二期,早期岩画大致为吐蕃王朝之前的金属时代,晚期岩画大致为吐蕃及南北朝至唐代时期。主要分布在海北、海南、海西和玉树地区,约数百幅画面。这些岩画数量丰富,风格多样,岩画石质多为黑色岩石、黑色油石、变质岩石和花岗岩石构成,制作工艺多系凿刻和磨制。虽然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粗糙”或“幼稚”的痕迹,但却表现出一种生动、质朴的特色,具有不可为后世任何“卓 越的”或“现代的”艺术品能够代替性。从总体特征上可分列出它们相似的轮廓、相似的年代,又可从相似的特征中考证少数民族远古游牧文化的滋生、衍化过程。 青海岩画分布主要有以下遗存构成: (1)鲁茫沟岩画,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天棚乡鲁茫沟内约4公里处。岩画刻在山崖岩石上, 面积约20余平方米,共计刻有牛、马、羊、野猪、狐狸、虎、蛇等动物图案 近80个。岩画分三组,一组为三尊佛像,幅面长5.6米、宽4.5米,采用线雕方法;一组为四尊菩萨像,幅面长2.6米、宽1.4米,用浅浮雕方法;另一组为双马,亦系浅浮雕方法。岩画采取凿刻 手法,技法娴熟,寓意深刻,堪称岩画中的佳品。 (2)巴哈莫力沟岩画,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加乡巴哈莫力沟的山羊嘴,又称画石嘴。画面长7米、宽4米,凿刻有牛、羊、鹿、野猪、骆驼等动物图像,若隐若现。 (3)哈龙岩画,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乡哈龙沟内。原有画面因修筑青藏铁路时取用石料部分遭到破坏,现存有5幅图像,分甲、乙两区。内容为牛、鹿、虎、人牵骆驼等,采用磨划方法。 (4)舍布齐岩画,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石莆滩舍布齐沟沟口处。岩画刻在沟口北岸板页岩石上,板页岩石质较软,部分画面风蚀剥落,总高残余3米、宽3.4米,现存画面共33幅,

龙里房地产市场调查

龙里房地产市场调查 龙里,以龙之故里而得名,龙里县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阳东大门,黔南北大门,是省会贵阳东出口的第一站。全县居住有汉、布依、苗等2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5% 。境内有210国道、贵新高等级公路、湘黔和黔桂铁路及株六铁路复线穿越东西。县城距贵阳市中心约28公里,距贵阳国际机场约23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和布依族。 县人民政府驻地龙山镇,县城面积6平方公里,是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是正在建设中的面向省会贵阳市的生态园林卫星城,是贵州苗医药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批发、医疗、文化与科研的中心,是贵州省新兴的苗医药产业经济带的龙头。龙里县房地产管理局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 电话: (0854)5635058 标签:政府机构, 机关单位, 机关单位, 政府机构 随着6月27日贵龙城市经济带路网暨中铁项目安置区项目建设的开工,龙里迈出了融入省会贵阳市的实质性步伐:不到三年,龙里与贵阳至少有三条不收费的城市快速通道相连,龙里将在20分钟内到达贵阳市中心区,真正实现跨区域与贵阳市连为一体。 龙里县紧邻省会贵阳市,是贵阳市东出三湘,南下两广的桥头堡。该县谷脚、醒狮等8个乡镇与贵阳市相连,县城距贵阳市中心28公里,正在建设的贵阳市域铁路将直达龙里县城。天然的地理优势,使龙里选择了融入贵阳战略,面向贵阳,重点建设贵龙城市经济带,着力打造贵阳东部新城区,努力把贵龙城市经济带建设成为黔中城市群的城市新区和经济增长极。 2009年11月,贵龙城市经济带与龙里县城的联体规划――《龙里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通过省政府批复。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新建一条16.32公里长的贵龙城市大道、新建一条33公里长的贵龙纵线干道、新建贵新高速王关互通立交等项目,全面打通该

敦煌艺术论文

敦煌壁画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 摘要:现代工笔重彩画是由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发展而来,它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并从敦煌壁画中汲取了色彩的营养,使的重彩画在当今时代大放异彩。因此,我们在学习重彩画的同时,应当吸取敦煌壁画之精华,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敦煌壁画矿物色工笔重彩现代工笔重彩画 正文:通过对敦煌壁画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学习,使我了解到敦煌壁画对当代工笔重彩画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敦煌壁画的色彩对它的影响。 一、敦煌壁画之色彩 敦煌石窟集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为一体,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特别是其中保存的千余年间十一个朝代的大量壁画,反映了我国几千年间绘画与艺术的发展进程,突出的显示出色彩的高度感染力与表现力,其色彩的丰富性,色调的多样性无不显示出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成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完美的结合。而带来这巨大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也在其所用的颜料——矿物颜料。敦煌石窟堪称我国绘画颜料标本的宝库,其中保存着千余年间十一个朝代的大量颜料标本,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矿物色应用及颜料制造的辉煌成就。根据国内外对敦煌石窟艺术所用颜料的分析可知,敦煌石窟中所用的颜料有3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天然矿物,少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化学颜色。从壁画的用色角度来说,敦煌壁画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主要是十六国时期;中期为隋唐、五代时期;晚期为宋元直到明清时期。 敦煌早期壁画主要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美术史上,中国书画的基础理论、各主要石窟的开凿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开来,所以当时的美术向后世展示了全面的文化特质。这一时期壁画的颜料主要为土红、朱砂、青金石、石青、铜绿(氯化铜、氯铜矿)、石绿、高岭土等。这个时期的色彩观念与古时一脉相承,浓重鲜明的色彩是民族形式的一大特征。早期壁画在其特性上显现出生动稚拙的特质,在色彩的表现上,注重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对比,用色较少,而且不喜调和,色调浓烈而沉着,趣味质朴,为西域风格;在绘画观念上敦煌早期壁画已开始理性地探究色与线、色与色之间的关系。绘画具有了自觉性,为隋唐画的发展铺设了宏阔的舞台。 敦煌中期壁画为隋唐时期的壁画。其艺术不仅承袭了北魏时期的优良传统,并且融合了中原文化。使原来的“西域画风”相对淡化,中原文人画风逐渐有所显露。唐时期的许多精美壁画,线与色的结合更显成熟,这充分显示了两种画风自融合起的稚拙状态发展到鼎盛期的成熟状态。在色彩应用上,不仅使用单色而且复色的应用也很多,而且还出现人造的红色。隋唐时代的艺术辉煌,表明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术的色彩优势早已领先于世界的“强项”优势地位,这个时期的壁画将中国审美意味与绘画技法巧妙结合。不论是在绘画审美还是绘画技法上都达到了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峰。 敦煌晚期壁画经历朝更替之后,壁画进一步中原化,线与墨的应用与功能被强化,色彩逐渐转为柔和。除了在西夏与元代的洞窟壁画中我们还能看到的赋色厚重、色彩与线描并重、具有浓厚的神秘气氛的深受藏密艺术画风,其余都是以线描为主,色彩为辅的中原汉民族绘画传统发展下来的画风。 明清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很少人光颐敦煌,只有当地人以礼佛之名义维护着敦煌,壁画也一度遭到了遗忘和破坏,它被广大中国人民暂时遗弃了。直到外国的文化侵略者“发现”了敦煌,他们揭取了壁画,带走了文书与卷轴,这时的中国人民才对敦煌的存在苏醒了。20世纪初,敦煌终于等来了它的新世纪的守护者。 二、中国工笔重彩画 中国自古就有“丹青”之说,古人谓之:“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逐渐,“丹青”成为了

美术鉴赏试题

第一章 一、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石器时代 原始饰品 玉器 彩陶 原始建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时间最长的发展阶段,约从。 2。中国本土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迹为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已有。 3、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了我国的新石器时代,除了生产工具的改变以外,更重要的变化是这时已经由单纯依靠狩猎和采集作为生活资料的单一经济发展为相结合的二元经济。 4、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拟形器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时的代表应该是。 5、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凿刻出一些,将农作物拟人化,说明当时人们已经以农耕为主药的生产方式。 6、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利用稍加打制而成为生产工具。 7、最早的装饰品是出土于山西朔县的峙峪人的,距今约28940年。 8、晚期智人的代表是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80-65万年)采用作染料。 9、玉器是原始部落图腾的标志,广泛用于,具有神秘的巫术色彩与浓厚的原始宗教意味。 10、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最早发现于。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 C马家窑文化 D红山文化 2.石器时代的造型活动与原始宗教或巫术有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遗存除了玉器之外,还有()。 A. 若干陶塑以及原始雕塑、壁画和岩画。 B. 若干陶塑以及地画、壁画和岩画。 C. 若干黑陶、彩陶以及原始建筑、壁画和岩画 D. 若干黑陶、彩陶以及原始建筑、壁画和岩画 3.通常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活动在石器时代取得了突出成就,遗迹有()。 A.原始饰品、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 B. 彩陶、编织、纺织、岩画、建筑、髹漆 C.拟形陶器、石器、饰品、玉雕、牙雕、髹漆 D. 彩陶、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 4、北京猿人遗址距今已有()的特点。 A. 57.8万年 B.80-65万年 C. 20万年 D. 2-1万年 5.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往往是一起多用,因此,今人将当时的工具因用途而命名为()。 A. 刮削器、雕刻器、刀形器 B. 雕刻器、刀形器、斧形器 C.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 D. 尖状器、球形器、雕刻器 6、山西朔县的峙峪人遗址出土地的饰品原料主要是()。 A. 水晶石、玛瑙 B.象牙、玉石 C. 骨管、牛角 D.石髓、玉髓 7.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其中黄河流域早期发现的比较重要的有()。 A.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下层文化 B.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C. 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 D.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8、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长江流域中期有代表性的()。 A.红山文化 B.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C. 大溪文化 D. 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 9. 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彩陶器型的最大特点是曲腹形较多,绘制的部位多数集中在()。 A. 器物内壁 B. 器物底部 C.颈部和肩部 D. 口沿和腹部外壁 10、黑陶与于青铜器在造型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出现了()等形制。 A. 鼎、爵、斝、觚、碗 B. 鼎、盘、碗、鬲、豆 C. 尊、卣、觥、彝、鉴 D. 盂、匜、觯、壶、甑 四、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申述理由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从实用论的角度来解释,艺术起源于巫术 2、原始人磨制石器的目的仅仅在于制造工具 3、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些石器已经蜕变为礼器 4、陶器有时也承担着记事的功能 五、作品分析题:共30分。 简要分析下列作品的艺术特色 1、人面鱼纹彩陶盆 2、鹳鱼石斧纹彩陶缸 3、舞蹈纹彩陶盆 第二章 一、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青铜器 玉石雕刻 先秦壁画 帛画 丝织刺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另一幅是。 2.战国时代的青铜器冶铸业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装饰手法也愈来愈多姿多彩,等无不技艺精湛。 3、湖南安化的人虎相抱卣,虽然是一件酒器,但已经具有了独立雕塑的特点。虎的造型十分夸张,身上是__________,足部是__________。 4、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与当时的玉器一样,,透露出特有的时代氛围。 5、安徽寿县出土的大府贝铜牛是一件工艺结合的小型精致艺术品。 6、曾侯乙墓出土的漆衣箱上绘有。 7、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一件战国漆奁上绘制的,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8、商代的建筑大多建于之上。 9、白陶器皿刻纹细腻,质地坚硬,扣之发音清越,用色白质细的为原料烧制而成。 10、从战国漆器的情形来看,工艺手法上发展出了扣器和夹纻胎,除了彩绘还采用。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春秋中期,青铜器的铸造出现了() :A 镶嵌法和鎏金法B金银错和镂刻法 C 模印法和失蜡铸造法 D 范铸法和浇注法 2.青铜器礼器中的酒器主要有()。 A. 鼎、鬲、甗 B. 簋、盂、簠、豆 C. 觚、爵、觯、斚、尊、卣、壶、觥、彝 D. 盘、匜、鉴 3.东周时期保留下来的都城遗址痕多,最有名的是()。 A.齐国临淄故城、燕下都(河北易县)、赵邯郸(河北西郊赵王诚) B. 上林苑阿房宫 C.未央宫 D. 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4、辉县赵固发现的刻纹图鉴“宴乐射猎图案”中,东周时期的中心建筑物竖立有()根立柱。 A. 32 B.24 C. 16 D. 8 5.《周礼》中详细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其中,用()礼天。 A. 苍璧 B. 黄琮 C.青圭 D. 赤璋 6、春秋中期以后,各国青铜器广泛流行()。 A. 夔纹 B.蟠螭纹 C. 饕餮纹 D.云龙纹 7. 青铜器“莲鹤方壶”从造型到装饰充满灵动,通体满饰纠结的龙螭纹,象征了新时代的自由精神。这件珍贵的艺术品出土于河南()。 A.郑州 B.安阳 C. 新郑 D. 淅川 8、利簋充分体现了周人的理性精神,它是用来()。 A.祭祀的容器 B. 演奏的乐器 C. 警世的鸣钟 D. 量酒的标准器皿

敦煌壁画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赏析 ——敦煌壁画浅析研究报告 摘要:敦煌艺术灿烂辉煌,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敦煌壁画艺术蕴含“崇高与优雅、对称与和谐、阴柔与阳刚、悲壮与英勇、庄严与浪漫”的显著美学风格。这些陈果都与敦煌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有着莫大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赏析;敦煌壁画;佛教历史;建筑学 一、敦煌壁画艺术源流 这是个民族的遗产,多少实际留下来的积淀,社会逐渐蒸发的结果所形成的结晶。总之,这是一种特有的结构。 ——雨果 敦煌,古称三危,地处河西走廊的西北端,南有祁连山,北部有北塞山,往西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加上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边缘地带,是个地处高山和沙漠、戈壁环绕的小绿洲,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自汉代以来,敦煌一直是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域,以后便在附近设立了汗河西四郡之一的瓜州。随着河西走廊的逐渐稳定,敦煌成为了沟通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史书称敦煌“华戎所交,一大都会”。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这里交易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珍宝,北方的驼、马与当地的粮食,包括中国、印度、波斯及阿拉伯在内的亚洲文明,与来自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在这里汇聚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域文化。与此同时,自汉代中西交通畅通以来,中原文化不断传递到敦煌,在这里深深扎了根,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敦煌之所以形成以壁画为主的艺术圣地,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敦煌是一片富庶的绿洲,历史上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连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崎岖的北塞山,东靠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历史上的敦煌,有较大的绿洲,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是理想的农牧业区。汉唐两代,敦煌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武帝多次从内地移民到此,汉族逐步超过原来的少数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他们屯田、兴修水利工程,把敦煌的社会生活从以游牧为主转变成为以农耕为主,使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第二,敦煌偏安的历史,使其拥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在敦煌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敦煌的发展并不完全与中央王朝的盛衰治乱同步,有很多偏安发展的经历。东汉建立以后,经过200多年的经营,从中原迁来的大族在敦煌逐渐站稳了脚跟;同时,中原文化也在这个地区扎下了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许多汉文典籍开始在这里传播。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战,敦煌有近20年没有

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兴衰:彩陶艺术

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在生产技术方面获得的重要进步,它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制陶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突破实用的功能,开始被赋予审美的内涵。那时,黄土高原的主人开始在陶器的泥胎上,用天然含铁红土以及赭石的溶浆绘制简单的纹饰,经火后,烧结在橙黄色的陶器表面上,成为一道红色或者黑色的装饰物。这就是最初的彩陶。 彩陶是很美的事物。随着绘画工具和技艺的改进,许多新的绘画题材融入进来。相对于石木雕刻、岩画、编织等其他的人类早期艺术品,彩陶是最早兼备了线条和色彩两种美学元素的艺术形式。它沿着黄河、汉水、长江等大河向东、向西、向南传播,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变化。异域的史前居民,用彩笔描绘各自的生活,抒发情感,渐渐形成了不同的纹饰风格。公元前第五千纪以后的2000年里,在西起甘青、东到江浙、北达内蒙草原、南抵湘沅流域的广阔范围里,摇曳多姿的彩陶荟萃成一个缤纷灿烂的艺术世界。 在这个广阔的时空范畴里,最发达的彩陶艺术,是在黄河流域。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这三支先后传衍、分布上略有交错的地方文化,构成史前彩陶艺术史上最精彩的篇章。 半坡文化的彩陶 半坡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4300年)发源于渭河流域,它的彩陶流行动物纹装饰,鱼纹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半坡鱼纹的样式很多,大都是鱼的平展侧

面形象,鱼体各主要部位都加以描写,风格颇为写实。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一件彩陶钵,腹部绘有三尾鱼,相互追逐。鱼的形象逼真,线条规整,比例也很匀称,反映出史前人类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水平。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件彩陶盆,盆底绘着五条鱼,围成一圈,错落有致。笔法变化自然,黑白映衬,表现鱼儿游戏追逐中,仰合翻腾的身姿;一条小鱼还依傍在大鱼的身边,分外亲昵。想象当盆中水影晃动,五条小鱼会随波摇摆,该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面。另有一件著名的人面鱼纹盆,出自西安半坡遗址。盆底对称地绘有两张人面和两条鱼。鱼纹简化成长三角形,以网格纹表示鱼鳞。人面作闭目态,两耳和两腮外侧各绘一条鱼,整幅图案似乎带有某种隐晦的含义。 半坡文化晚期的鱼纹,渐渐变得写意而更具符号化,往往用直线勾勒轮廓,三角形成为最常见的结构。此外,半坡文化中还出现了鸟纹、鹿纹、犬纹等多种动物的图像。半坡文化的居民像孩子一般,描绘他们的生活,彩陶中流露出活泼、质朴的童年气息。 庙底沟文化的彩陶 公元前4000年左右,半坡文化的东方――豫西晋南地区――继起了另一种特征鲜明的史前文化――庙底沟文化。它在早期受到半坡文化的影响,生成了很有特点的彩陶系统。进入公元前四千纪,这种文化迅速发展,并以一种磅礴气势向四周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支出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支出3年数据解读 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对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支出做出全面梳理,从地区生产总值,教育支出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支出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支出的理解,洞悉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支出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支出现状 (1) 第二节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黔南州龙里县教育支出指标分析 (7) 一、黔南州龙里县教育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教育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黔南州龙里县教育支出占全省教育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黔南州龙里县教育支出(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黔南州龙里县教育支出(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教育支出(2017-2019)统计分析 (9)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对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做出全面梳理,从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数据研究报告知识产权为发 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理解,洞悉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 (1) 第二节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黔南州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黔南州龙里县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黔南州龙里县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黔南州龙里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黔南州龙里县第二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黔南州龙里县第二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龙里县旅游产业基础调查报告

龙里县旅游产业基础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旅游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大省,州委、州政府实施旅游兴州战略的大好时机,依托龙里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交通优势和贵阳半小时经济圈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努力打造黔中城市群户外康体休闲度假基地。初步形成了集观光、休闲和民族风情体验为核心的龙里大草原旅游区,以森林康体、休闲度假和会务培训为核心的贵州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会务、拓展培训为主的龙里生态园等景区点。此外以购买、品尝野生菌为特色的谷脚镇塘坊新村乡村旅游点、以龙山镇莲花片区为中心的县城近郊农家乐、以羊场镇孔雀布依风情园为核心的湾滩河流域民族风情乡村旅游、谷脚镇茶香村十里刺梨沟生态乡村旅游点和大花水电站库区的水上休闲旅游等也初具规模。 (二)旅游要素基本情况 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虽然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综合考察“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仍存在一定问题。 1、“吃”要素,一是总体数量,目前我县4家星级旅游饭店有3家具有餐饮接待能力,加上县城和各乡镇具各具特色的餐馆,全县

餐饮企业共计有214家(不含早餐店);二是分布与特色,3家具有餐饮接待能力的旅游星级饭店中纪龙大酒店(三星)以烹饪海鲜为特色,祥华大酒店(二星)以接待城区内大型宴席为主,生态园(三星)位于城郊,以接待会议、旅游团队为主;县城内的餐馆基本分布在小街园、金龙路、山林路、大磨石、环城路、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地。总体而言,我县餐饮企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缺乏县、州级大型活动的餐饮接待能力;服务质量有所提升但仍处于“热情却不规范”的初级阶段。 2、“住”要素,一是总体数量,目前我县共有旅游星级饭店4家,加上县城和各乡镇的宾馆、旅社、乡村旅社共计46家,床位2115个;二是分布,4家星级饭店除生态园位于城郊,其他3家均在县城交通便利的路段,其他宾馆、旅社分布在新龙路、金龙路、腾龙路、龙架山公园及周边等地。总体而言,我县宾馆、旅社以具备一定的规模,但缺乏县、州级大型活动的住宿接待能力;住宿行业的服务质量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与旅游发达地区仍有差距。 3、“行”要素,目前我县在旅游交通主要是以城际班车、通往各乡镇的班车和县城内的出租车为主,游客通往景区(点)的交通方式只有打出租车或者乘坐城区内的定点面包车,旅游交通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 4、“游”要素,我县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可供游览的自然、人文景区(点)众多,资源品位较高,种类齐全。其中自然景区4个,人文旅游区4个。(见下表)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壁画艺术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敦煌彩塑艺术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发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敦煌石窟形制 石窟形制指石窟的建筑规制与风格。关于敦煌石窟的形制及其造型,在相关传世文献及考古文献没有留下可资利用的直接说明,仅仅有如“大像窟”、“涅槃窟”之类以外形特征而命名的记载。今人研究莫高窟的洞窟形制同样采用了这一做法。其分类大致如下: 一、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庙窟。因窟之后半部有立地撑顶的柱子(其中有些柱为塔形)而得名。主要出现于北魏、西魏、北周时期。中心柱窟源于印度的支提窟,该窟型盛行于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印度,经过新疆传入敦煌及北方中原地区,新疆地区的克孜尔石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敦煌中心塔柱窟的出现除受印度、新疆造窟形式影响外,还与当时佛教徒修行时绕窟巡礼、坐禅观像的习俗有密切关系。莫高窟现存中心塔柱窟有二十八个,其中北魏十一个(第 254、263、257、251、260、265、435、437、248、431、246 窟)、西魏两个(第288、432窟)、北周三个(第428、442、290窟)、隋代四个(第302、303、427、292 窟)、唐至元代八个(第448、332、39、44、9、14、22、95 窟)。其典型者如北魏第254、第248窟,北周第428窟等。 倒塔窟是中心柱窟之异型形式。中央开凿一连顶的须弥山中心柱,柱座上小下大,山作上大下小之倒圆锥形,所以又称须弥山形中心柱窟。平面为方形,中心柱下部为方坛,中心柱上部呈倒塔形直通窟顶,塔刹四龙环绕,以象征须弥山,窟顶前部为人字披,后部为平棋。莫高窟隋代第302、303窟属于此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