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心态论

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心态论

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心态论
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心态论

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心态论

一心态论的提出

心态论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理论。它融合了费孝通先生晚年的学术主张。心态的问题费孝通先生在他九十年代以后的许多学术篇章和与会发言中提到。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探讨了心态问题,这些阐述和探讨使心态论成为一个整体。在讨论心态论究竟是什么之前,需要对费孝通先生基于怎样的思考,又从那些方面去丰富心态论的过程做一个谱系的描述。

心态论着重是在人文价值取向角度提出的。1990年12月在日本东京以庆祝费孝通先生八十寿辰的名义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国际讨论会”上,费孝通先生以“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为题作了一个发言,提出人类学者应该有责任在建立文化容忍的精神方面做出贡献,他说“在这个各种文化中塑造出来具有不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人们,由于科技的急速发展,已经生活在一个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小小寰宇上了,他们带着思想上一直到行为上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进入共同生活,怎样能和平共处确是已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大问题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带着固有的不同文化在交往中如何求同存异,如何共处这一时代问题进入了费孝通先生的思考。

1992年6月在“北京大学社会学10年纪念会”上,费孝通先生的讲稿《孔林片思》一文承接《人的研究在中国》中对人的研究的思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人与人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的奥义。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传统儒家文化的为人原则蕴涵的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正与文化人类学中的跨文化理解、沟通相合吗?费孝通先生在孔林中与先圣有了对话与沟通,认识到对人的研究应该从生态层次转到心态层次,即从对物质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所体现的人与物质外界的一种共存的生态关系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共荣的心态层次。而只有心态层次上的探讨,考虑到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心态的人今后必须和平共处,在一种新的自觉下,才能找到解决目前宗教、民族冲突的心态失调问题。

基于以上两步思考,即人类需要一种新秩序,而新秩序的建立是心态层次问题,1992年9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首届“潘光旦纪念讲座”上发表的《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研究的课题》中,费孝通先生正式提出“必须建立新秩序不仅需要一个能保证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公正的生态格局,而且还需要一个所有人类均能遂生乐业,发扬人生价值的心态秩序”。自此心态论正式提出。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寻求相互认同的文化价值,进而建立共同的心态秩序。其实在“心态论”未正式提出前,费孝通先生早年的文章对价值取向也有关注,正如费孝通先生的弟子麻国庆所说“如《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在这里虽说是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但是文中都渗透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他关于社会结合的诸多理论探讨都是以价值取向作为重要的手段予以剖析”。

心态论的提出,在笔者看来它有两大意义。第一在对人性的理解上继承先哲对人性的建构(主要是孔子的“仁和”思想),在宏观上认识人性的问题,为新世纪如何引导社会和谐指出了新的方向。第二在学术研究上跳出“只见社会而不见人”的局限,以人为本位,微观上在心态角度着手,为如何引导学术良性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这种宏观的关照和微观的实践在费孝通先生的晚年学术中占据着主要位置。两者表面为二,实是合一的,是为心态论。

二心态论的内涵

正如上文所说,心态论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学术层面上的“心态层次”,另一个是价值取向层面上的“心态秩序”。费孝通先生在心态论提出后,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阐述和丰富这两个层次。在对两个层次讨论前先看看什么是“心态”。

费孝通先生对心态的定义是:“什么是心态……人的行为背后,决定行为的心理和意识状态,比普通所说的心理学的内容还要扩大一点,包括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艺术欣赏,也叫人生态度”。费孝通先生的人类学老

师史禄国先生很早就提出“psycho-mental complex”这一个自创概念,费孝通先生认为这个概念近似于心态。“psycho-mental用来指群体所表现的生理、心理意识和精神境界的现象,又认为这个现象是一种复杂而融洽的整体,所以加上他最喜欢用的complex一字,构成了人类研究最上层的对象”。“心态”概念非常复杂,总之是人精神世界的范畴,它包括正面的心态和负面的心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我、心与心的关系在个体精神中的反映。而费孝通先生的心态概念主要是正面的,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具有相容、融合特质的生存态度。

进入心态的研究,心态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课题,而是在对社区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认识。城乡发展、城乡关系一体、区域经济等研究都是为了解决人对物资资源的利用和分配,这些研究费孝通先生概括属于生态层次,为了与自然生态相区别,又以“人文生态”以指称。心态的研究和生态研究或者说是人文生态研究(主要是社区研究)是费孝通先生学术研究实践中的两个基本领域。如他所说“一个是以微型调查为基础,逐步进入宏观格局的探索,即从村—镇—县—区域—全国从小到大进入全局研究。二是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小康的发展,注意到有关的社会制度和心理以及思想状态的变动,即从生态领域社会领域进入心态领域的研究”。

人文生态“指一个社区的人口和社会生产结构各因素间存在着适当的配合以达到不断再生产的体系” ,也是“人对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人和人共同生存的问题”。人的温饱问题的解决才能共存,但是共存不一定共荣,人文生态的失调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进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就需要从生态研究上升到心态研究,而要维持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要共存共荣,关键要建立人类新的心态秩序。心态层次的研究就是要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注意到人的变化,考虑到社会变迁中,人类怎样和谐共荣的继续生存下去。

费孝通先生把生态层次与心态层次的关系也类比为“社区”与“社会”的关系。社区是指通过适应竞争在空间获得个人所处地位而形成的团体,而社会是基于道义关系形成的荣辱与共的人与人的团体。费孝通先生反思自己以往的社区研究是“只见社区不见人”的社会生态研究。社会与人是一个辨证的统一体,个人也具有能动的主观作用,他在变动中有什么愿望?有什么心态变化?如果社会不能满足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就容易出现社会问题,因此不能局限于社会生态研究,还要注意到社会心态。生态层次和心态层次及其关系是心态论学术层面中的重要方面,心态层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新的心态秩序。

新的心态秩序就是道义秩序,它是这样一种局面:人同人相处能彼此安心、安全、遂生乐业,大家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足,对于别人也能乐于相处。这是费孝通先生主张不同人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国家共存共荣。这种新秩序仍是一种主张和理想。社会有三层秩序,即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和道义秩序。道义秩序的建立需要社会人文学者从心态层次研究上做出努力。不同的文化背后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系。费孝通先生所主张的心态秩序就是要“寻求不同文化价值取向背后人类文化和心理的一致性的东西。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寻求理解、互补、共生的逻辑,在此多元的基础上寻出文化的一体,以此来求得心态秩序的建立” 。

“心态层次”和“心态秩序”共同组成了心态论。心态层次改变了传统社会学界限而进入到人精神领域,在对精神领域的研究过程中找寻蕴涵建立心态秩序的人文价值。心态秩序力促新的道义秩序的建立,在多种不同形式的价值信念、人生追求、良好的道德规范相互结合下,凝成人与人交往健全和谐、遂生乐业、能发扬人生价值的和共同理解认可的价值体系。这是方法论与认识论的结合。心态论所指引出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学术实践,一个是学术实践的目标,最终还是要建立心态秩序。

但是这还是一个新起步的工作,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心态层次的研究包括那些方面,又有什么样的新方法,社会科学要扩展传统界限应该作出什么努力,以及心态秩序的建立如何在不同文化中寻求共生,在多元文化世界中如何确立本文化的位置,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费孝通先生做了有指导性的探索和解答,他自谦这是“破题和开路的工作” 。

三心态论的扩展

费孝通先生的破题和开路工作是对心态论的扩展。主要是在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建立心态秩序各文化群体应如何参与,一是学术对心态的研究领域如何扩展。这两种问题都基于这样一种思考:各种不同文

化的人,也就是怀着不同价值观念的人怎样在这个经济文化越来越息息相关的世界上和平共处。

参与到共建心态秩序的文化建构中首先应怀揣共同的理念。

费孝通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有超时空价值的人文理念。即“和而不同”和“中和位育”。“和”就是强调文化和谐并存,“不同”就是强调文化的多元、多样性。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就是“和而不同”的表现。“中和位育”是孔庙大成殿上的匾文。潘光旦先生用“位育”翻译“adaptation”(适应),并对其人文价值加以阐发,费孝通先生继承了老师的思考。“位”就是“安其所”,强调秩序,“育”就是“遂其生”,强调和谐发展。“中和位育”也就是主张不同文化在和谐的心态秩序下共同发展,共存共荣。不同文化和而不同、和谐共处的局面,费孝通先生也称之为“跨文化交流” 。“和而不同”和“中和位育”所蕴藏的价值理念时至今日仍未失去其价值,应更加发扬。

其次在多种文化碰撞中,我们应做出和种文化选择?这样看待西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以强调文化选择的自主性。

“文化自觉”是一个人文重建的过程。社会学、人类学就是要以“文化自觉”为职责。1997年初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费孝通先生在《开创学术新风气》一文中正式提出“文化自觉”,相继不久《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又对“文化自觉”进行了再度阐述。这两篇文章标志“文化自觉”学术地位的确立。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做了鲜明的解释。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原则”。

这个定义指明了什么是文化自觉,规定了文化自觉的任务,目标。同时也告诉人们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即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新再到文化共处的过程。

社会学,人类学正是以人文重建的“文化自觉”为己任的。即要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吸纳西方文化的精华。先由学术本土化,然后全球化。在世界的文化中有能力确立自己的位置,社会学、人类学要在这个方面做出贡献关键是要从生态研究层次进入心态层次的研究。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集中体现了费孝通先生在心态研究方面的开拓工作。在此问中费孝通先生首先指出社会学在具有科学工具属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人文属性。并强调社会学的人文属性是“建设一个优质的现代社会所必不可少的”。这种人文性也决定了社会学“研究一些关于人、群体、社会、文化、历史等基本问题。问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奠定一个更为坚实的认识基础”。同时费孝通先生坚信“中国丰厚的文化传统和大量的社会历史实践,包含着深厚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精神”,并认为“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理论,是中国学术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学者对国际社会可能做出的贡献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这种认识下费孝通先生着重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关系、人际关系、人我关系、心心关系这些难以直接研究的领域的研究,认为这些新领域是社会学研究应该达到的心态精神领域,社会学的飞跃就在于对这些传统的了解与再认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涵着方法论的因素,如讲究经验的、心灵的感知和觉悟。

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侧重人心态、价值取向等精神领域的理念与方法去改变社会学只注重社会结构而把社会与人分割开来的现状,并从中寻求优秀的人文价值,发扬其促进现代社会中与人和谐共处作用上的价值。这就是“文化自觉”,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总之,“文化自觉”是对心态论的扩展,“文化自觉”不仅是对社会变化的心态反应,也应该是一种科研实践,它指出了本文化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同时也指出强势文化如何面对弱性文化,文化之间应当相互理解,每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各文化只有在“和而不同”的新心态秩序下才能共处。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精品教育文档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要以人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出发,倡导以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并在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和快乐。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学生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1.以人为本,实行积极的情感教育。“以人为本”,实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如,在班级管理中,民主竞选班干部,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形成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成人、成功、成才。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学生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鼓励、激励学生;同时,利用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七年第三期 百年学术 反思 对话 文化自觉 费孝通 内容提要 作者反思自己六十多年来的学术思路,展示了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在长期的学术 生涯中所曾面对过的文化问题。作者认为,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文化边界的划分对人类群体之间 的相互理解设置了严重障碍,使人们在如何看待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出现过失 误,这同时造成过对人类共同生存的威胁。面对21世纪,人们该用何种态度来看文化?作者认为,只 有通过文化间的对话,在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才能获得一种高度的 文化自觉,消除文化之间的误解和偏见,达到“美美与共”的文化宽容境界,为21世纪人类的和平共 处作人文价值观的铺垫。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反思 跨文化沟通 人类学 场 人类生存 一 上届研讨班上我们大家约定:回去后都到田野去做一次调查研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思考思考,过一定时间大家再聚在一起互相汇报心得。一年过去了,今天能在这里举办二届研讨班,实现了这个约定,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李亦园教授主张,这样的研讨会不仅要有二届,还要有三届、四届,每年召开一次,继续开下去,我十分赞成。在这里我也得表示一下决心,只要我还活着,不论哪一届,我一定参加。当然有一个前提,决定权不在我手上,要看老天还打算让我在这个世界上再活多少年。我是属狗的,依传统算法,已经88岁了。俗话说:“八十不留宿”是指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到人家去做客,主人不愿再留我在他家过夜了,为的是谁也保不住第二天我还能起得来了。我这样长的寿命,已超过了我的几位教师,包括吴文藻、潘光旦、史禄国、马林诺斯基。但在学术成就上实在无法相比,我对几位老师,只有惭愧两字可说。从《花蓝瑶社会组织》和《江村经济》的两次实地调查算起,去年已过了60年,老话是一个花甲了。如果不是在1980年我又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我这一生就留不下多少对后代也许还会有用的遗产了。就是这种“岁月春水逝”的生命短促感,使我这十多年来不停地“行行重行行”,力求此生能对得住祖祖辈辈的培育和期待。 最近这几年,我在外地跑得少了一些,原因不尽是在年老力衰,而是在我打算用这最后的一段生命,把自己一生中已经写下的东西多看看,结结帐,写一套反思性质的文章,这不能不占我一部分时间。我曾利用上一届研讨班推出了我重读马老师文化论的体会一文,作为我在这个研讨班上的第一讲。同时我也为这届的研讨班推出了我重读马老师文化论的体会一文,作为我在这个研讨班上的第一讲。同时我也为这届研讨会上的第二讲预定了内容,打算发表我对《江村经济》一书的反思。讲稿是写了出来,却花了有好几个月。今秋定稿时正好许多亲友建议利用我江村调查60周年的机会,大家到我家乡去欢叙一番,顺便去看看今天的江村。我就把那篇刚 51

费孝通的理论成果

在费孝通费老先生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其学术研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然其研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费先生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和先生一起随行调查还是品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费老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对于人类学者而言,能自如地把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以本土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费老先生很早由派克的城市社会学方法启蒙,后来师从于马林诺斯基,在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费老先生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费先生对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结合的研究,是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它强调一种时空的结构。而对于社会人类学而言,在研究一个社区文化结构时,一直强调高层文化的规性向基层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的结构转化历程及具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非常重视基层社会的结构特色,进一步说明小传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结合的纽带、方式及其功能。 费孝通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一生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广西金秀瑶山,第二次是在江村,第三次是在禄村,这也可以说是费孝通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三部曲,由此形成三部著作:《花瑶蓝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正因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有如此深邃的研究,使得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把握,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人类学思想。费孝通先生从横的方面来谈社会结合的实态,又从纵的方面来分析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特别是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研究的容: (一)家庭与人际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每个成员的性质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个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费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类别的基础。费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对于血缘结合的基础———家族的研究,一直是他研究的重要基础。费先生最早的论文是与婚姻和家庭问题有关的。费孝通后来不管从事文献研究,还是变为重视实地调查,都一直关注着中国社会至为重要的基本单位———家庭及社会结构变化同家庭结构变化的关系(费孝通,鹤见和子,1991 -04:52~53)。费先生把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称作“小家族”。在中国社会,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多层性。探索家的多层性结构集中体现在阶序关系和差序格局中。所谓阶序关系是强调家的纵式结构,围绕着同一父系血缘集团部的结构特征予以展开,而差序格局则强调家的横式结构,侧重于家的网络关系。按照家的上与下存在着的结构特征把家族分为如下几个层次:1.礼教的家、2.由家扩大成为宗族、3.家的基层———家庭4.跨越血缘的家──户费先生认为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来确定疏与近。他通过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细致观察,指出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差序格局。他说,差序格局就如同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所形成的圆心扩散圈。离中心越远,圈就变的越薄。同理,在中国传统农村里,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圈心,以差序方式来建构同其他人的关系(费孝通,1985 -06:21~28)。

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费孝通)

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 费孝通 学术反思是这几年来我为自己定下的一个工作内容,就是要求自己对过去发表过的学术思想回头多想想,我的思想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这样想,现在看来是否还有点道理,是否要修正,甚至改动。这可以说是我个人的“文化自觉”。学术反思是对个人而说的,文化自觉是学术反思的扩大和发展。从个人扩大到自己所属的文化,从个人的学术发展扩大到一门学科的演变。学术反思是个人要求了解自己的思想,文化自觉是要了解孕育自己思想的文化。因为要取得文化自觉到进行文化对话,以达到文化交流,大概不得不从学者本人的学术反思开始。学术反思到文化自觉,我认为是一脉相通的。 我这篇文字,其实不仅是我个人的学术反思,思想的再思考,也是对我所学到的社会人类学的反思,对社会人类学这门学科还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尝试。 我觉得,人类学也好,社会学也好,从一开始,就是要认识文化,认识社会。这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在认识自己。我这个人作为一个生物体,是在既定的文化里边长起来的,一切离不开自己所属的文化。但是尽管如此,要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这个事情并不容易。我记得一九七九年我访问芝

加哥的时候,已经提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件事,主张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就是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我一生所做的事情,就是希望能认识自己。搞了这么多年,写了不少文章,也只能说是认识自己的开始。文化,我叫它是个人造的人文世界。这个人文世界是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自己造出来的。造得怎么样呢?我们自己生活在里边,可是并不清楚这个问题,从来也没有人对我们讲过。我现在老了,想要看一看,自己从小学来的这一套文化,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的内容是什么样的,怎么去分析它,怎么去理解它,看它在我们生活上发生了些什么作用,又怎样发生变化,它是怎么变动的,为什么变动,动到哪儿去……这些问题,我认为就是人类学者、社会学者要去观察和研究的题目。也就是说,要用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直接去看、去观察、去分析社会生活里的事实、秩序、格局和基本规律。这既是在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也是在认识自己。这样得来的认识才能运用来满足我们生活的要求。 昨天晚上,我得到一本北大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我自己写的书,书名叫《从实求知录》,是我最近几年发表的学术反思文章的结集。为什么叫《从实求知录》呢?意思是书里边记录了我从实际中得到知识的经过。我这些年来所得到的知识很少,也不见得都正确,但是我确实是从实际生活当中得

浅谈新时期的秘书工作

浅谈新时期的秘书工作 1 新时期秘书工作的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的运行机制正在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当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时.秘书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 1) 秘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没有现成方案可供采用的伟大事业.同时.在改革时期,情况复杂而多变.这种情况.意味着决策的难度比过去大.各级领导作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单凭个人的经验.才智.或者单凭抽象的理论条文.其决策的成功率是不可能高的.这就提出了一个决策科学化的任务要使决策科学化,就得充分发挥参谋部门的作用,依靠大家的力量和智慧.秘书部门处在领导机关的中抠部位.一方面.秘书人员要准确而迅速地协助领导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使领导能够集中精力于决策工作;另一方面.秘书人员又要利甩自己了解上下左右情况的有利条件,协助领导进行决策.包括提供有关的信息.开展专题调研.协调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改革愈是深入.社会愈是发展,秘书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就愈是重要.领导就愈需要秘书人员成为得力的参谋助手.

2) 秘书部门遇到的矛盾更多.协调任务就更重 改革时期,实际生活中的矛盾错综复杂.暴露得相当充分部门之间的矛盾,地方之间的矛 盾,部门与地方之间的矛盾,通过各种渠道纷纷反映到领导机关来.这些矛盾往往都是一些难 题.从本质上看·有些是属于新旧体制的矛盾.有些是属于权利方面的矛盾.有些是属于认识上 的矛盾.有些是属于主观疆望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到领导机关.秘书部门不 能简单地把它们交给领导,而必须弄清楚矛盾的来龙去脉,把有关部门找来进行协调,寻找矛 盾各方的共同点.集中各方意见的合理成份,然后从全局利益出发向领导提出解决矛盾的建 议.可以说.秘书部门现在是天天处于各种矛盾的漩祸之中,心调的任务空前繁重. 3) 秘书部门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更大 对决策机关来说,信息是程重要、很宝贵的.特别是在改革时期.在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 下.更是这样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当然不会有正确的决策,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准确的 信息。同样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改革本身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使得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1411062005 朱鹏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他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国民主同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文的重点讲述费孝通老先生在辛勤奉献的一生中,为中国社会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文化自觉 作为中国社会学一代宗师的费孝通老先生在漫长的社会学研究 生涯中,为中国社会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贡献可以大体集中在四个方面:“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和“文化自觉”。 一、对中国社会学的再造 社会学这个名词,原本不是中国的土产,而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舶来品。费孝通先生早年求学期间,对西方社会学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将这些思想精华融会贯通,开辟了社会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一味照搬西方的局面。这在费孝通先生当时的一系列著作中都有体现,特别《江村经济》一书被恩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之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并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国人类学乃至国际人类学界的地位。本书把人类学引入了本民族、

本社会、发达农业社会的研究;把人类学引入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研究领域;把中国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命运与来自发达国家的机器工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影响联系了起来。运用《江村经济》的积累,费孝通发展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类型比较法”或“社区研究”的研究取向,并将其运用于后来的研究实践,先后出版了《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1957年“反右”以后的20多年,费孝通先生受了不少磨难,而他为之奋斗毕生的社会学更是在建国后就被“打入冷宫”,被从学科 名录上取消长达27年之久。平反复出后,费老很快被任命为社会学 研究会的会长,由此开始了再造中国社会学的工程。费老对社会学的重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他作为恢复和重建的领军人物,受命于危难之际; 他确定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的性质和作用; 他设计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蓝图; 他强调了社会调查的重要,引导了那一时期社会学经验的或实证的风格。 正是由于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社会学家的坚持,中国的社会学终于获得新生和发展。 二、为人民福祉殚精竭虑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毕生为祖国富强和人民福祉殚精竭虑。在他的第一篇重要著作《江村经济》中,费先生就提出了对农村和富民方面的见解,这篇文章得到

学生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浅谈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 黑河第五中学师海燕 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能不能提高学习能力和各方面素质,都要看学生本身有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能不能表现出乐于学习,不畏难,不怕苦的积极态度。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课堂上有限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爱学习、好学习的积极心态,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一、学生的积极心态培养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学习习惯是需要长期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表现出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会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作用,甚至是效仿。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已懂得,教师还在反反复复得地讲,这种拖沓的教学节奏只会消磨学生的耐性,适得其反,应该多抓学生内涵发展,化简单粗放型为内涵细致型发展,这对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心态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快乐感 1.要给学生以爱,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爱。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间要有真诚的爱,教师像疼爱自己孩子一样爱学生,学生才会从内心亲近教师,要让学生“亲其师”,那教师就要有让学生信服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能力,那么学生才会“信其道”,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1)真诚的微笑——可亲。亲切的微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与信任,使学生快乐的学习,好的心态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并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 (2)优良的素质——可敬。教师要认真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有一个好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学生对教师信任与服从。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2.让学生获得内心满足产生快乐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快乐也是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动力,快乐是具有极大力量的,可以面对任何困难,帮助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三、要有宽容的心态,激励与赞美学生。 一要学会宽容。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不可避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要学习宽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规矩的、笔直的,人没有完美的,何况是还在成长期的学生呢,其实"不完善"才是事物发展的真实过程。 二是学会激励。传统的教育理念把师生都束缚起来了,教师在不断找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要求他们一直在纠正中成长,似乎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那些缺点,而不善于鼓励学生。其实,青年的能力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复述能力和创造力。 三是学会赞美。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喜欢我的课呢,经过多年来实践看,多表扬和赞美学生,少批评指正学生教学效果很好。学生的优点和表现出来的进步,教师要学会赞美和肯定,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感情互动,以此打开学生的心理,同时,这是学生

论秘书部门的协调工作1

论秘书部门的协调工作1

论秘书部门的协调工作 摘要:秘书部门作为党政机关的综合办事部门,是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桥梁和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部门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承担着大量的协调工作。协调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领导决策的落实效果,关系到单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认真研究协调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进一步开创秘书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秘书部门;协调;一致性;综合性 1秘书部门协调工作的主要特点 (1)地位上的代表性。秘书部门是党委的从属机构,对内参谋服务,对外代表党委处理日常工作。在工作方式上,接受领导授权处理相关政务、事务。在未授权之前,秘书部门可以主动反映有关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明确授权后,秘书部门才按协调程序展开工作,并在工作中主动向领导汇报阶段性工作进展。协调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建议,得出领导新的指示要求。秘书部门的地位从属性决定了协调工作带有一

定的被动性。但是如果一味地被动,就是工作的严重失职,必须主动做好协调工作。那就是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超前研究新情况,把握新动向,为领导提出前瞻性建议对策,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服务工作超前做好。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争取主动当好领导参谋。 (2)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秘书部门代表党委行使协调职能与代表群众或部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是一致的。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秘书部门搞好协调工作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为党委服务与为广大人民群众、广大基层部门服务是完全一致的,秘书部门没有私利。 (3)协调内容的多样性。秘书部门为党委服务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政务服务和事务服务。政务服务就是为领导出谋划策,当高参,就要发挥秘书部门善于钻研问题,协调专业调研队伍,发挥调研网络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大调研格局,群策群力,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性。领导一旦决策之后。要协调各方面力量,付诸实施,并及时反馈情况。完善决策,推动工作。 (4)协调工作的艰难性。秘书部门的工作是基

心态的重要性

心态的重要性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一位艺术家说:“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爱默生说:一个朝着自己目标永远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 这些话虽然简单便却经典、精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这是勿庸置疑的。就像做生意,你投入的本钱越大,将来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多。 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一、心态决定人生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二、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是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你注定永远是个弱者。 三、有自信才能赢 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难于做好事情;当你什么也不做不好时,你就更加不自信。这是一再恶性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就得与失败作斗争,就得树立牢固的自信心。 四、心动更要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则一定不会成功。生活不会因为你想做什么而给你报酬,也不会因为你知道什么而给你报酬,而是因为你做了些什么才给你报酬。一个人的目标是从梦想开始的,一个人的幸福是从心态上把握的,而一个人的成功则是在行动中实现的。因为只有行动,才是否滋润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 五、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但暂时得不到并不会阻碍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润滑液剂。 六、适时放弃才会有收获

费孝通《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及答案(二)

费孝通《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及答案(二)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 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在美国旅行的人,如果只看地名,会发生这是个“揉乱了的欧洲”的幻觉。新英伦、纽约(新约克)是著名的;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找得到,而且不止一个。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离开了家乡—— 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

论秘书的协调工作文献综述

论秘书的协调工作 --文献综述摘要:秘书工作是一个围绕领导活动的需求和目标而开展的辅助性工作, 协调关系是秘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和长期任务,秘书通过具体的协调行为, 运用协调艺术, 使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的关系达到良好的状态。文章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秘书的协调工作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秘书协调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秘书协调工作的内容和特点、秘书协调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新形势下的秘书协调工作这五个方面。既能充分认识到秘书协调工作的重要性,也能将协调工作做得更完善。 关键词:秘书工作;协调能力;新形势;复杂性 Abstract: secretarial work is a leading activity around the needs and goals and the auxiliary work, coordination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secretarial work and long-term task, the secretary by the coordination behavior of concrete, using coordinate art,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relevant public relations to reach a good condi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for reference, the article analyze the secretary of the coordination,

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一)

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一) 引言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这些学界前辈毕路蓝缕,在曲折艰难中将社会学研究推向了发展的繁荣时期,不仅使其在中国扎下深厚的学术根基,而且形成了世界所瞩目的中国社会学派。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费孝通与“乡土中国”情结 读过无论哪一种费孝通传记的人,心中总是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其实费孝通和传统社会下的乡土中国不是完全契合的。虽然出生在名家辈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苏杭之地,但是费孝通所受的教育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塾之学,而是接受了一部分西方思想的新式学校。从启蒙院开始,一直到燕京大学,清华研究院,虽然也讲求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是所有的教育也无一例外的带有西方的色彩。 能有如此的学习经历大概还是和他的家庭有关,因为他的父亲费璞安当年曾作为政府所派的公费留学生东渡日本,专门攻读教育专业,学成回国后即开办了新学。他的母亲杨纫兰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也是

当时为数不多的接受了西式教育的知识女性之一。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使费孝通接受了严格而又规范的系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之后负笈英伦的求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他可以毫不费力的接受西方的思想,但是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使得他与农村社会在生活上是脱离的。这种脱离,并不是不常见的特殊现象,而是近代中国一种带有时代意义的演变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城市化的文化改造过程——从农村到城市,通过接受西方的思想脱离传统的农村社会。⑴但是与其他留学国外的学生不同,费孝通内心中并没有因为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就完全排斥中国的文化。在很多留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落后,因而不愿意回国,或者是对中国的情况不加了解就否定,甚至不讲中文的时候,费孝通仍然是对中国文化保有一种乡土情结,这似乎也是得益于他所受的新式教育。正如美国教授阿古什(A.D.Arkush)在《费孝通传》里面写的那样: 费孝通与二十世纪初期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同,他从感情上并不否定中国文化。他是在不背弃他小时所受的传统教育的情况下,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获得西方知识的。他的父亲留学日本意味着,是父亲而不是他的儿子们代表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一代,费孝通不像其他人那样,与旧脑筋的父辈们在感情上格格不入。他不属于参加“五四”运动的一代,但他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反封建思想。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更是从普通乡下人的土气入笔,

成功的八大心态演讲稿

成功的八大心态演讲稿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树立成就心态,也就是说敢于立志。下面,为大家成功的八大心态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八大心态? 一、成就心态------成功人士的心理支柱 二、学习心态------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三、付出心态------征服生存环境的唯一决窍 四、宽容心态------梳理人际障碍的润滑剂 五、平常心态------失败与成功的平衡器 六、积极心态------一切成功人士的共同性格 七、自律心态------人格魅力的包装师 八、感恩心态------一条倍增生命价值的心路 一、成就心态;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是你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心态都是很重要的。对每一个干一番事业来说,首先要树立一个坚定不移的的心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谁都希望自己的能回得成功,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良好的心态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什么样的成就,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有了

成功的心态就会达到成就的道路:如果一个人没有强烈一定要成功的欲望那他是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达到成就的目标。 成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不易之事,每一项成就都需要我们艰辛的付出,今天我们推销的是自己的职业与道德,是一个网络理念,它是一种新生勇敢的事物。当我们向别人推销慨念或是介绍这个职业时,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别人,也是自己,当我们在推销过程中遭到拒绝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心理障碍,害怕再去面对别人,再面向别人介绍这种理念。事实上,有些人遇到困难便失去了勇气,可是在成功者的眼里即使失败也不能是最后的决局,还会继续奋斗,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好走,一生有成就的人,开始出发总是不顺利,而且在抵达目标前也终会经历许多心碎的挣扎,看看那些成功者,其人生转折点通常会与某个危机同时出现,透过那些危机我们认识了另一个自我,有了成就。 我们常说富人爱创业,穷人爱打工,富人做事有永不服输的精神,但穷人遇到挫败就放弃,但有很多人还没有做事就开始放弃。成功的道路是坎坷和曲折的,有些人把困难和不幸作为借口,也有人在不幸和困难中寻找前途,只有勇敢面向困难永保活力用理智战胜一切才能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要坚持提升自己。剩者为王。我曾在一个经济市场上评打多年,我说在在这个80%以上的人不能成功的,因为80%的人不能坚持。坚持的心态是在遇到坎坷的时候反映出来的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一、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先生是一位特别有人文情怀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他在 探讨问题时非常理性,但在他心里和文字背后却充满了对社会底层、 弱势群体、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深深的同情和人文关怀。他 总是在思考,怎样能够协助他们改变穷困、落后的面貌和命运,走上 现代化之路,他总是怀有这样一种目的和期许。他表达感情真挚、动人。不管是对家乡的人们,还是对少数民族同胞,他发自内心地尊重、协助他们,希望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以及少数民族自身的力量来改 变贫困和落后面貌。在他那里,没有大汉族主义。我到中国社会科学 院民族学所工作之后,对这点体会特别深。先生是在沿海地区长大的,肯定受到国家主义、国家认同、现代国家建构等思想的影响,在《乡 土重建》这部著作中,他并不是简单地将改造农民,改造民族地区和 少数民族文化当作一个政治口号或逻辑推理结论,不主张靠强制的、 外在的力量,而是更多地给他们希望和方向、引导和支持,这是他作 为一个知识分子、有人文关怀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的深层理念和 情怀。这种思想和意识源于他早期对机器工业革命的问题的学习和理解。先生曾翻译过《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那时他对于理性化、科学化很警惕。当然,后来先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还是希望广大 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但这不应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而 是他们发自内心愿意的。他很重视方式、方法,要让老百姓乐于接受。 二、天下观点和世界视野 先生在很多方面是以天下为家的,他有胸怀天下的整体世界观,没有 把自己的小家看得那么重。他能超越于小环境—他的家乡人民、他的 调查对象,他考虑的问题是具有规律性和全局性的大问题。比如他指出,用市场经济、价格机制来促动农民进入市场,促动沿海地区按照 市场规律办事。他在“京九线串糖葫芦”的那篇文章中提出,京九线 一面连着浙东地区,一面连着市场经济,它往哪方面走要看它怎么选

成功取决于态度(800字作文)

成功取决于态度_800字 同学们!我们一生不可能只有鲜花和掌声,肯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也就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功取决于态度!在面对学习中的拦路虎的时候,有些同学往往采取的是消极的态度,他们不是去向同学们请教;积极地去查资料;问老师。而是埋怨老师出的题目太难,有意给他过不去。 老师玛利亚对斯格特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老师知道斯格特自卑后,便让他打开另一扇窗户,只见另一扇窗户外开着瑰丽的玫瑰花,从而告诉他应开另外一扇窗户,他的心灵开错窗户了。老师的话是多么引人深思,而男孩的经历又值得多少人为之深思!你换一种态度对人生,人生也会换一种态度对你。 有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小镇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受其父的严格教育,她父亲常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而这样的要求也许太严厉了。但是,正因为如此,40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一位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态度决定一切,正因为她父亲的严厉才使撒切尔夫人幼时养成了良好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无形中促使着她向顶峰攀登,使她无论在大的困难中学习,还是毕业后从事工作,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是最强的。这才使她成为政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记得在釜山亚运会上,中国国家篮球队就吃了不良心态的亏。拥有NBA状元秀姚明的中国队势力远比东道主韩国队高出一大筹,但在最后面对韩国队的凶狠拼抢,只能望球兴叹,屈居亚军。比赛最后的想赢怕输的心态导致了这次失败。 从这些事例上,我体会到了态度的重要性,无论学习还是什么,积极的态度就是成功的保证。在学习中,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态,遇到难题就退缩;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气馁,那么我们是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的。 同学们十年寒窗,态度将决定一切,虽然我们并不坚强,然而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人生的夙愿,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铭记着一句话——成功取决于态度。 六年级:潘梦迪

成就你人生十大积极心态重点

成就你人生的十大积极心态 1.执着:对个人、企业和团队目标、价值观坚定不移的信念 2.挑战:勇敢地挺身而出,积极地迎接变化和新的任务。 3.热情:对自己的工作以及公司的产品、服务、品牌和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 4.奉献:全心全意完成工作或处理事务。 5.激情:始终对未来充满激情和希望,对现在全力以赴地投入。 6.愉快:乐于接收微笑、乐趣,并分享成功。 7.爱心:助人为乐,感恩心态。 8.自豪:因为自身价值或团队成绩而深感荣耀 9.渴望:强烈的成功欲望 10.信赖:信息他人和集体的素质、价值和可靠性。 老板的心态与打工心态 心灵改造十大计划 改造你的信念,就会改变你的心灵 ※每天早晚进行“自我激励”缺认※每天首先做最有生产力的事 ※每天晚上设定第二天的行动计划※每天做一件不为别人知道的好事※每天早晨复习目标※每天主动与每一个人问好 ※每天不管发生任何事情,你都看到有益的一面※每天学习一个小时以上 ※每天话语不可以出现负面的词汇※每天反省并作出其改进的承诺

成功必须具备以下十大心态 ※积极的心态※自信的心态 ※主动的心态※行动的心态 ※空杯的心态※给予的心态 ※双赢的心态※学习的心态 ※包容的心态※老板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 1、强烈的企图心 2、100%的自信 3、永远乐观 4、坚持到底 5、做事认真 6、诚信正直 7、热爱学习8、良好的人际关系9、完全承担责任 10、爱与付出 消极的心态 1、缺乏明确的目标 2、害怕失败 3、害怕被拒绝 4、埋怨与责怪 5、找借口 6、工作冷漠 7、浪费时间8、做事马虎9、悲观失望 10、消极的想象力 目标管理篇 ——确定人生目标,长远规划,努力实现 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三个孩子,到沙漠里去猎杀骆驼。 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父亲首先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又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父亲高兴地点点头说:“答对了。” 智慧分享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一经确立之后,就要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勇往直前。

文化自觉与文化选择

文化自觉和文化选择 “文化自觉”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也就是处理于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向欧美学习、借鉴,逐步地输入西方“现代的”技术、制度与价值观念。但到了上世纪后半叶,中国与亚洲其他社会,都普遍出现了向民族文化认同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在现代化上普遍取得成功之际,恰也是新一波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之时,显然,全球化与“全球的现代化”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更有意思的是,当全球的经济一元化成为世界趋同的大力量时,却出现全球的“文化多元性”的发展态势。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转型里,文化自觉成为时代的要求。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就是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时刻提出来的 所谓“文化自觉”,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费先生还以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以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概括及其不断的阐述和深化,这是学者的文化自觉。中央高层的文化自觉,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两大一新"为标志。2010年,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红旗文稿》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长文,深刻而透辟地阐述了文化自觉的丰富内涵,表明了中央高层对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从学者的文化自觉到高层领导的文化自觉,我们可以看到费老"文化自觉"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 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自觉主要涵盖了需要迫切回答的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二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三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四是如何提升国民素质。如果21世纪的中国,能够在科技、文化、思想各方面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21世纪就是属于中国的世纪;我们更进一步的说,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的世纪,就要看我们有什么样的文化自觉。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要通过一些实在的事情来做。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必定由全体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来完成。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文化复兴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只要以后从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直到每一位普通民众都拥有了文化自觉,21世纪就必然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伟大历史时期。 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交流激荡,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得不慎重思考自己的文化发展问题。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历史和未来?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四个字:文化自觉。“文化自觉”问题实际就是文化认识论问题,因此我们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第一次让我思考了中国现在社会结构,社会现象的成因。以前从没有想到要追根溯源过,也从没想过这些问题的背后,竟有如此深层次的或简单或复杂的原因。 在费孝通先生的笔下,中国人的特性是和土地分不开的。是的,中国作为千年的农业大国,无论如今城市化发展如何汹涌,中国人的基因里永远有一句话被传承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可见,那时的中国,对土地对上天,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崇拜。我认为,从一点就能体现出来,就是人们见面时的打招呼的方式。西方国家尤其沿海,需要看上天的脸色,决定是否出海,于是他们搭讪的方式就形成了“今天天气怎么样”,而中国,同样是要看上天的脸色,却总结出了“今天吃了么”这样的句子。“吃”字一出,就让人联想到食物,而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土地。所以,在中国人心中,土地是衣食父母,相比于上天,土地在人们心中更为重要,再加上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也让中国人留下了些许潜意识,向上天祈求只能是心灵上的慰藉,真的想要生存下去,要靠自己的双手,上天可以决定这年收成好不好,而土地和双手可以决定今年是不是有收成。在中国,一片土地就像是一位母亲,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个乡村,一个镇,年代久了,每个围绕在土地上的人,多少沾些亲带些故。每个人彼此熟悉,每个人守一小片土地,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人们就安于这样的现状,不愿意改变,于是家族式的社会就产生了。 家族,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亦可称为家属。如陈氏家族、王氏家族等。提到家族,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所谓的.中国人的丑陋一面,费先生在书中说,“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所谓政府的“贪污无能”;所谓企业的“经营不善”都是这“私”的毛病在作祟。当家族的一个人“发迹了”,那么以这个人为中心的恨不得祖宗八代有关系的都成了亲戚;倘若他落魄了,这个家,可能也就缩小成了三口之家。私心、崇尚权力、为自己能得到的那些好处不遗余力的争取,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此体现出来。而让这种劣根持续生长的正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从传承下来的中国式社会结构——家。不过,中国除了私,还有一点特色,就是值得称赞的孝。所谓百善孝为先,虽然乡土中国的私心很重,但是并不能掩盖中华传统美德,从土地发展起来,一家族为基本结构的社会,并不存在过多的法制。虽然历朝历代都有门有公堂,但乡土中国的人们通常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除了法律还有什么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呢,就是那“传统美德”了。中国人信奉宗教的不多,大多信仰儒家,“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古老中国的礼治。 如今,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发展,追求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国际上的法制社会看上去的完全公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中国终于由孔儒教诲的礼治社会渐渐转型为时的法治社会,礼治与法治的冲突也就此开始出现。中国人讲究仁、义、礼、智、信,礼治与法治的冲突就可从这其中的一个字体现出来——信。在传统中国人脑海里,信,不仅是美德,还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我们可以轻轻“言而无信”这四个字说出口时的感觉,透露的是何种失望、厌恶与气愤,这就是中国人对信得感觉。乡土的中国人合作一件事的事后凭的就是相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