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看其史料观

从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看其史料观

从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看其史料观
从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看其史料观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史学研究, 2017, 5(3), 32-36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7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17615844.html,/journal/ojh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17615844.html,/10.12677/ojhs.2017.53005

Research on Liang Qichao’s Historical Data

View According to Methodolog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Ziying Wang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Sep. 8th, 2017; accepted: Sep. 22nd, 2017; published: Sep. 27th, 2017

Abstract

Liang Qichao is one of famous Chinese historians in modern China; he was not only devoted to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research, but he began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theory in the aspect of history in the early years and wrote a lot of the works of history theory. Liang Qichao’s historical vie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ical theory and runs through the whole theory system. Methodolog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which he taught at Nankai University in 1921 is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in historical view.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works of Liang Qichao, later evaluation and researching works, the article associated with Methodolog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attempts to analyze historical background, main features and influ-ence on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f today and reveals Liang Qichao’s uniqueness of insights about definition of historical date, historical date’s col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realistically reflects and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Liang Qichao’s historical view.

Keywords

Qichao Liang, Methodolog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Historical Data View

从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看其史料观

王紫颖

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

收稿日期:2017年9月8日;录用日期:2017年9月22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27日

摘要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本人不仅致力于具体的历史研究,而且在史学理论方面很早就

王紫颖

开始进行探讨分析,写出了大批关于史学理论的著作。梁启超的史料观是其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贯穿其整个史学理论体系,其中他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是详尽阐述其史料观的代表之作。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梁启超本人相关著作、后人的评价与研究著作等文献,重点结合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深入分析梁启超的史料观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特征以及对今天史学研究的重要影响,揭示梁启超对史料的定义、史料的收集与鉴别等问题的独特性见解,实事求是的反思总结梁启超史料观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史料观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17615844.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目前关于梁启超本人和生平贡献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关于其《中国历史研究法》研究亦不缺乏,但从史料观方面去分析却不多见亦或者并不深入。国内外研究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内学者魏应麒的《中国史学史》、来新夏的《当代学者文史丛谈:依然集》等书都高度评价了梁启超对近代史学理论的贡献,认为他“自觉承担了资产阶级史学家的职责”,其书是“能引动人们心向往之的奥窍所在”[1]。桑兵,於梅舫的《近代中国学术批评》收录的日本学者桑原陟藏<读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文,肯定梁启超史学理论方面贡献的同时,重点批判其在写作中“关于国外和国内相关的记事上缺乏深入研究仔细考证的不妥当之处”[2]。除上述著作外,相关期刊论文中徐风兰的硕士论文是对其两部书成书情况、体例方面、史学观等做简单的比较虽然提及史料思想但未展开论述,颜娜则是从哲学层面分析梁启超的进化史观和历史因果关系。周文娟偏重总结梁氏《中国历史研究》在现代教育历史研究方法的启示。这些文章或笼统进行两者比较,或就其史学思想、历史教育思想上研究。而周妤对梁启超的史料观相对客观但未结合其书深入分析、冯敏燕仅从史料的搜集与鉴别分析梁启超的史料思想,后面提及的这类文章对史料观某一方面有所涉及,缺乏系统的概述。

综述所述,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把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与其史料观结合依旧值得继续深入探究,本文希望通过自己对该问题的一些切身感受和理论思考,进一步探索梁启超史料观思想。从新的视角更加深入地把握史学理论,这不仅有助于将此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历史研究实践中,而且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史料观,更好地把中西史学思想的结合。

2. 梁启超和《中国历史研究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面临即将被列强瓜分的危机,救亡图存已经是整个社会的主旨,尤其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残酷的事实彻底打醒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梁启超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纵看中国近代史,人们更多的是从戊戌变法中梁启超所倡导的政治变革思想认识到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然他亦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倡导者,在史学方面,梁启超著述颇丰,涉猎的范围极广,尤其是在近代史学理论上的建树,罕有人与之比肩。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后旅居欧美经历,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外史学的相关著作加上他本人年少时博学多览积累了大量史学材料,具备了研究史学的功底,史学理论上具有西方史学思想与中国时代结合的显著特征。

Open Access

王紫颖

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开始在中国形成,此时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也有新的发展,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就是这个历史时期转折和过渡的作品,《中国历史研究法》是1921年梁启超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文化史”时的讲稿几经修改整理之后,于1922年一月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名由商务印书馆第一次出版。书中讨论了史的意义及范围,回顾了过去中国史学界的研究,提出了史的改造意见,且详尽的论述的史料涉及的范围以及史料的搜集与鉴别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早在二十世纪初梁启超就发起过史学革命,倡导“新史学”代替过去的“君史”,此时“《中国历史研究法》不仅仅是《新史学》的继续,而是整体上对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以前成就的大的总结”[3]。

3. 梁启超的史料观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必须以史料为依据。中华文明历经千年,历史上的史料则是浩瀚如海,想要在史学上进行科学的研究,就要掌握着关于史料的基本方法——何为史料,如何搜集、鉴别、整理史料。“若从微观角度认识其史料观的建树,则当以研究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主导,以便全方位地了解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4]。在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史料的研究一方面从“说史料”阐述史料的定义和分类,另一方面从“史料之搜集与鉴别”论述史料收集、鉴别、整理的方式方法。

3.1. 史料的范围:拓宽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特别重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认为史料是历史的组织细胞,不准备史料或者使不确定的史料去研究历史,则“无复史之可言”。对史料的定义为“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可见梁启超把史料的范围定义是极为广的。他强调史料历经时代的洗礼,尤其是经过人为有意的蹂躏和战乱破坏,已幸存不多,对史料的价值如果不加注意很难识别,而现在存的史料又不见得都能用。所以史学比较其他科学研究“最劳而最难”。

由于史料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并且难以识别,便于史学研究梁启超把史料归分为在文字记录以外者和在文字记录者,在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按性质又分三类:现存之实迹、传述之口碑、遗下之古物。以文字记录的史料按文字种类分别论列为七类:旧史、史迹文件(档案、函牍、私家之行状、家传、墓文等)、史部以外群籍(小说、账簿、家谱等)、类书和古逸书辑本、古逸书和古文件再现、金石及其他镂文、外国人著述。梁启超不囿于传统史料研究大胆拓展并详细举例论述不同史料,同时深感保存史料的重要性,深忧国人对古物观念的意识却甚是淡薄。推及当前社会人们游览史迹并在上面刻字的社会现象,梁启超的重视史料的价值和保护史料观念意义深远。此外,梁启超在书中亦多次提醒治史者研究史料的基本态度是忠于史实,即使在这样一个有残缺的史料环境下也应当尽我们所能以求备求确,这才是今日史学的出发点,可见梁启超极为重视治史者的历史责任感。

3.2. 史料的搜集和鉴别:归纳、反证

3.2.1. 史料的收集

文章前面所述史料流传至今种类繁多,散在各处,这需要“精密敏锐”的搜集,且不能仅局限于旧史之中,需“注意于常人所不注意之处,常人向来不认为是史料者,吾侪偏从此间觅可贵之史料”[5],首先收集史料的方法要不能仅从一个单个例子中寻找,而要“汇集同类之若干事比而观之”,梁启超以研究中国与印度文化沟通事迹来考证中国留学印度人物为例,通过研究慧皎《高僧传》和义净《求法传》等书,统计他们的年代、学业、路线种种类比归纳得知隋唐年间中国的学术思想变迁。这种类比归纳方法的运用需治史者脑筋熟练且具备敏锐感觉,最重要是要有耐心。在使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收集史料同时,梁启超把史料分为积极的史料和消极的史料,抽象的史料和具体的史料。他把积极的史料定义为某个时

王紫颖

代有某种现象;相反消极的史料则是某个时代没有某种现象,正如后代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前代没有,或者前代普通的事迹,什么原因忽然灭绝,这类史料正是“以无史迹为史迹”为特征。具体史料和抽象史料搜集则全赖“博搜比观”,如人口问题论,物价问题,只有从正史或地方逐步摘录相关记述中推算类比才能得真相一二,这都是抽象史料。最后梁启超提醒治史者注意旧史家故意湮没或错乱证据的部分,要善于搜集证据补全改正,如宋太宗崩于箭疮的复发,而史册之前并没有记载,而由明陈霆考证得出,这需要具备一定的侦察能力。综上所述,可见史料的搜集需要治史者善于归纳总结的。

3.2.2. 史料的鉴别

搜集史料是史学家最大的责任,而搜集的史料如何去鉴别?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梁启超认为在史料鉴别方面,“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正误辨伪,是谓鉴别”[6]。在正误上,梁启超提出治史者要培养一定的鉴别能力,摒弃流俗心理,根除心理上的幻觉,如每提到长城就联想秦始皇,每提及道教就联想老子。同时他认为辨别史料的误或者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举出强有力的反证,如上海的历史,有说战国时春申君时期已经存在,但是近代学者研究中国地理变迁得知唐以前上海还没有形成陆地,这就给予直接反证。针对这类有误的史料,史学研究者一方面要敢于怀疑,避免真相被蒙蔽,另一方面假如鉴别过程中遇到旁生的有所触发,可以换一个方向研究,之前的假说可以等待之后后再继续审定。对于同一个史迹,然而存在史料却出现相互矛盾的问题,梁启超认为论原则,最先出现的和与史迹最接近的最可信,但这个原则使用有时也需要分别看待,他以考证玄奘出使时间为例,告诫读书者不能盲目跟风,善于治学的人不应该以问题的大小而有差别对待,问题可能有大小,然而研究问题的精神是没有大和小之分的。

在辨伪方面,梁启超从辨伪书和辨伪事上作了大量详细的论述,他把伪书定义为书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是后人的伪作并假托古人所作,如《本草》号称是神农所作。在鉴别伪书上,他提出了十二条鉴别伪书的例子,前九条重在是使用具体反证法鉴别伪书,如同一本书所说的事情与事实相反,或者是两书中记载的同一件事相互矛盾,后三条则从文体不一,时代社会状态特征不同,思想进化阶段不衔接为例抽象反证,并且他还指出证明真书的六条方法,之后这些理论发展为《古书真伪及年代》这一专著。除此外还提出鉴别伪事的七条标准,他认为鉴别伪书因与伪书有所区别伪书中有真事,真书中也有伪书,伪书鉴别方法上他提出反证法的可贵但对于不能直接反证的可以使用间接推断,且反证推论法的使用适和用“盖然”结论,不能轻易下“必然”的结论。

梁启超本人在书中反复讲解史料的辨误正伪是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和精确的方法,他提醒治史者不仅要继承“前清乾嘉诸老所提倡的实事求是主义”,而且注意从外国说要吸收“近代科学家之归纳研究法”[7],这些归纳反证的方法对当今的史料研究者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4. 梁启超史料观对当今史学研究的启示

1) 《中国历史研究法》全书三分之二内容是关于梁启超史料观的论述,可见他非常重视史料在史学研究的地位,书中通过种种举例论证来对史料的搜集方法进行论述,以求得出历史真相。这种治学态度和搜集史料方法,不仅适用近代史学,对当今历史的研究和学习依旧值得学习。

2) 在史料的鉴别上梁启超多次强调“求真”,这里所说的“求真”他本人定义为前清乾嘉诸位学者提倡的“实事求是”的主旨,这要求史学研究的思想必须立足在实事之上,并且必须使用正确的史料来进行研究。

3) 梁启超强调史料的研究需要治史者不断的锻炼自己的史学思维,同时“多闻择善者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之”[8],广泛阅读,提高自己的事业和史学知识的积累量,而这都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王紫颖

4) 梁启超史料观的最大特点是他不拘于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把史料研究的范围拓展的更宽泛,并

且把史料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到理论高度,在中国近代史学尚未成形的环境下他在史料方面的研究精神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5. 结论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完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由于梁启超本人深受中国传统史学影响,五四运动之后尤其重视总结其中的价值遗产,而此时他又处在西方文化大量被引进和翻译进中国的时期,所以又具有开放、进取、迎接新文化潮流的思想,他的史学研究吸收了西方史学的理论同时又将其与中国传统的史学研究中优秀的部分结合起来,融汇贯通。梁启超认为史学研究的进步有两大方面:首先是对史料的整理,其次则是观念的革新。梁启超先生把史料整理放在史学研究中的首位可见其对史料重视且他多次强调治史者应树立为全社会做史的责任感。他不仅把史料定义的范围拓宽,而且在史料收集和鉴别上提出归纳、反证的研究方法,这些关于史料方面的理论方法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是值得借鉴学习的。且在当今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中,梁启超的继承与创新的治学精神要求史学研究者不仅要常怀一颗真诚求知的责任心更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来新夏. 当代学者文史丛谈: 依然集[M]. 山西: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8.

[2]桑兵, 於梅舫. 近代中国学术批评[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3]颜娜. 梁启超史学认识论思想初探[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周妤. 梁启超史料观初探[J]. 求索, 2003.

[5]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 71-77.

[6]徐风兰. 中国历史研究法与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之比较[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7]冯敏燕. 浅谈史料的搜集与鉴别——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5).

[8]邓佳. 浅谈梁启超的史料观[J]. 内蒙古教育, 2016(2).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17615844.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331-0332,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17615844.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17615844.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ojh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17615844.html,

简谈梁启超

简谈梁启超 一.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 二. 前人眼中的梁启超 1.1.梁启超的合群思想 他认为, 合群更需合德,无群德而没有群的精神,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他所说的合群是合大群,是合一国之大群,囊四海而为一体而非只限于社会的小群。由此看来,梁启超群观念的提,显然是要唤起国人合群的意识, 培养国人的群德,整合一般社会群众的力量,以个人服从集体的精神,达到保国保种的目的。梁启超指出: 盖国民未有合群之德,欲集无数之不能群者强命为群,有其形质,无其精神也。故今日吾辈所最当讲求者,在养群德之一事。合群之德即为公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无公德则不能团, 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而公德之大目的,既在利群,就是要达到人们之间的和敬、和亲、和顺,使社会实现有序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 ,和是被作为一种道德要求的,而梁启超的这一群思想正是和思想在道德方面的体现。 1.2、梁启超之中西文化调和观 世界上万事之现象,不外两大主义: 一曰保守,二曰进取。人之运用此两主义者,或偏取甲,或偏取乙,或两者并起而相冲突,或两者并存而相调和。在对待中西文化调和的问题上,梁氏的基本原则是,既要反对以本国固有之学而始为学的保守思想,又要反对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的不良倾向。 1.3梁启超之政治调和观 梁启超的政治调和思想主要以其政治上之对抗力理论为核心, 政治对抗力是指政府发动力和人民制动力之间的调和平衡,主张通过培养壮大政治上之对抗力,以实现政治由专制向宪政的演进。而政治对抗力的形成,必须要以调和之宽容品格为精神理念。梁深刻探讨了民初政体改革之调和,解析调和之宪法与调和之国会,使国会与政府形成对抗调和之势。 1.4梁启超的图书馆学情结 梁启超一生酷爱图书,他的饮冰室藏书达 3470 种, 41819 册,且有不少珍本、类书。尤其是晚年,不仅潜心研究图书文献学,写下了一批有价值的论著,而且身体力行创办图书馆。他是“近代藏书楼运动”和“新图书馆运动”(1917-1927)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最积极的实践者。总之,梁启超一生特别是最后十年,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中国图书馆事业,推动了中国文献的发展并做出极大贡献。虽没有鸿篇巨著,但从其散见于报刊杂志的一系列文章中,可窥见这位文献学家的崭新理念。他的诸多理论开启了近代文献学研究的序幕,既阐前人之精微,又启后学之津梁。他在文献学上的工作与实践,使他成为近代文献学史上的领军人物。 1.5论梁启超的辨伪学成就 19 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中国近代学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在以顾颉刚、胡适为代表的疑古辨伪运动中,梁启超尽管承认自己不如胡适、钱玄同“疑古最勇,辨伪最力”,但就辨伪学而言,他的论述最为系统、详密,最具代表性而又影响最大。其后,如张心澂著《伪书通考》,其《总论》部分即多沿梁说。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到《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彰显出梁启超辨伪思想的发展变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谈到“伪书”的概念,并指出辨伪的必要性:“苟无鉴别伪书的识力,不惟不能忠实于史迹,必至令自己之思想途径大起混乱”。叙述了伪书出现集中的几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提出了辨伪的十二条公例,分为“据具体的反证”与“抽象的反证”两类,显得简洁实用。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论清代古籍辨伪部分,进一步强调辨伪的必要性,并且把伪书泛滥分为三个时期,逐步分析各个时期的特点,指出:“大抵宋元间,伪书较少。因为他们喜欢自出见解,不甚借古人为重。”至此其所叙述的辨别古书真伪的方法与前书相比,显出更强的理论色彩。在辨伪书种类部分,将伪书归为十个大类。到1927 年出版《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时,梁启超的认识更加深刻和系统。他以专书的形式论述书籍的真伪问题,其内容的系统性大大超过前两书。在讲辨伪方法时,梁启超以胡应麟的《四部正讹》为基础,将其归纳为两个系统,即

读梁启超《新史学》有感

读梁启超《新史学》有感 梁先生的《新史学》只有薄薄的十来页纸,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却十分深刻,虽然在本人来看其早期的观点有失偏颇,但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中开篇就批判了中国的旧史学。指出旧史学的“四弊”,“二病”并提出了对正统论的批判。中后篇则提及以进化论等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史学进行从书写范例乃至思想内容的大改造。他还在书中极力推崇环境决定论以及西式的英雄史观,文化史观。 我个人对中国的旧史学并没有太多的阅读积累,所以梁先生对旧史学的批判于我而言是一种老前辈的经验之谈,但对比于我所读过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先生对旧史学的评述而言,《新史学》中的批判更加的决绝,而这种对旧史学痛恨的态度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新文化运动。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中的“沉重打击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礼教”外,更多的指责它过于偏颇以至于割裂了现代人以及中国古典文化的联系,尔后顺水推舟的指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多麽的成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和魂洋才”。 我个人并不认同以明治维新的成功来指责新文化运动对今时今日古典文化传承有所缺失的恶果。民国时代并不是没有传统文化的大师,奉行中庸之道的大师们不会看不到事情发展的两面性。而且说到割裂传承,文革犹有甚之。在我看来在融合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中日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封建专制在根基势力的差别。论时间长久,中国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诞生于秦朝,而这套制度直至公元五世纪才传入日本。论影响范围,从秦至清帝国的范围有多大,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就有多大。论思想的深度,中国民众从小接受的忠君教育,足以使忠君观念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但日本幕府民众忠于幕府将军吗,各地大名忠于大将军吗,各为其主的武士忠于幕府将军吗。所以新文化运动与明治维新并不能一概而论,在思想上宛如一盘散沙的日本知识阶层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但在中国封建主义深厚的土壤上,若非从根子上铲除这种封建思想文化,那么在中国西方思想中优秀的部分的传播只会举步维艰。 所以我很理解梁先生对旧史学的这种批判的态度。因为若不是决绝的批判,中国史学断不会迈出新的一步。 书中梁先生对西方环境决定论的推崇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决定文化呢?我们从小的教育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是在原始社会,在人类还没有能力去改造自然的时候,他们赖以生存的采集经济,渔猎经济不是有环境决定的吗? 直至到了现代,我们所谓的经济,无论是虚拟的资本金融游戏还是实体经济,他们所代表的都是一定量的物资,而这些物资都是由原材料--原始的农产品或矿产所加工而成,而这些原材料大部分的储量与产出难道不是由自然界所决定的吗。换句话来说,我们现今的经济难道不也是有环境决定的吗。假如某一国度的粮食由于气候而全面歉收,国家的经济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难道不是环境决定论吗? 以上只是个人有感而发,读此书学到了不少但思维发散的很远。可能关注点不同,所思所想竟与史学联系不大。

2018年高考作文题预测五篇及指导、新作文素材两篇

高考作文题预测及指导六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报载一些活着的“英雄”四处请人为己塑雕像,或所谓的热心大众在大众场所为活着的“英雄”立石像,以示对“英雄”的尊敬。英雄是需要尊敬,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在于其行为本身是英雄的,而不是靠几 尊精美的塑像。英雄只是英雄,英雄应该活在人们的心中;当英雄被还原成石像时,英雄就不再是英雄,英 雄不过是一尊尊石像罢了;当英雄成为雕塑、成为艺术,其实人们心中已没有了英雄......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为民族而活着的英雄 漫天飞舞的雪花在刺骨的寒风中打着旋落地,你静立于冰雪之上,手持那根毡毛早已脱落无几的使节 棒,凝望着大汉的方向...... 苏武,你知道,人应该为信仰而活着,这样才是值得。长安,那是你心中念念不忘的地方,那是你永 不放弃的信仰,是你为之坚持的彼岸,是让你再次站立起来的支撑。因为你知道,活着,才是最有力的抗 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贝加尔湖的湖水依旧不知疲倦的荡漾着。你守着那羊群,那便是单于荒唐的承 诺。你知晓,客首异乡的悲剧时刻都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你亦知,手上那根使节棒便是汉朝尊严的化身, 越是在漠北,越是在荒凉苦寒的地方,就越应该屹立不倒。于是你坚持,隐忍,吞下满口冰雪与毡毛,两 行老泪滴落的是无人知晓的酸楚。七尺男儿,铁骨铮铮,你依旧挺直脊梁,擎起一方晴朗的天空,在生命 的巅峰里吟唱千古的赞歌! 壮哉,奇哉!你用你不屈的双膝谱写了一曲爱国传奇。面对匈奴的威逼,你昂扬起高贵的头颅,无所畏 惧;面对匈奴的利诱,你拒之千里,丝毫不为之动容;枯草寒冰,你用赤胆将之融化;大漠飞雪,你用高尚的气节将之驱逐;多次陷入绝境,你用忠诚将其化解。不为别的,只为那大汉的尊严,你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骄傲的扛起被鲜血染红的大汉王旗。

梁启超的爱国情怀

梁启超的爱国情怀 英国哲学家密尔顿(John Milton)在其1644年发表的《论教育》(Tractate of Education)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living to be brave men and worthy patriots)。那么,如何才能够培养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呢?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首位提出“爱国”概念的人①,也是首位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人。因此,关于这个问题,了解一百多年前这位爱国先驱对“爱国”的看法,很有启发。 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重要原则: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二、端正人民和国家的关系;三、爱国必须先兴民权。 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 梁启超在《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阐释了“国家”与“朝廷”的概念差异。他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事务所之总办也。国家如一村市,朝廷则村市之会馆;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会馆之值理也。……两者性质不同,而其大小轻重自不可相越。故法王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也'一语,至今以为大逆不道,欧美五尺童子闻之莫不唾焉。……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在梁启超的这段文字旁,毛泽东批了一段话:“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推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也,法令由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②所以,梁启超说:“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与国既异物。”③他认为,人们把“朝廷”当作“国家”,实在是一大历史性错误,因为“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产业也。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朝廷云者,不过偶然一时为国中巨擘之巨世云尔。……有国家而后有朝廷,国家能变置前朝廷,朝廷不能吐纳国①中国古有“忠君爱国”的说法,但这种“爱国”思想迥异于近代爱国观,它不过是梁启超批评的“爱朝 廷”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所以现代“爱国”概念的源起,学界一致认为始于梁启超。 ②见韶山纪念馆里,保存了一本毛泽东读《新民丛报》(第四号)时的批注。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简介 简介一: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1890年,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1894年6月,他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年七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要撰稿人。八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 简介二: 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见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7月3日(五月十五),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袁

梁启超的新史学

梁启超的“新史学” 1、建立的原因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可读耶?二十四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乃至其他别史、杂史等,都计不下数万卷,幼童习焉,白首而不能殚,在昔犹苦之,况于百学待治之今日,学子精力能有几者?中国历史可不读耶?然则此数万卷者,以之覆瓿,以之当薪,举凡数千年来我祖宗活动之迹足征于文献者,认为一无价值,而永屏诸人类文化产物之圈外,非惟吾侪为人子孙者所不忍,抑亦全人类所不许也。既不可不读,而又不可读,其必有若而人焉,竭其心力以求善读之,然后出其所读者以供人之读。是故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 可见,梁启超对旧史学非常不满,因此就要建立新史学。那么不满在哪儿呢?2、对旧史学的批判 这一部分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确实没有接触过对史学的批判。我们提到历史、史书,就觉得以前的史书很多,记载的东西也很多。如果问以前的史学有什么弊病吗?就会觉得,弊病?什么弊病?不知道。那看到梁启超的文章,他对旧史学就进行了特别犀利的批判,所以我觉得特别新鲜,感触也特别大。 ?“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 ?“四病二弊三恶果” ?“四弊”指: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二十四史也只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可见梁启超心目中的新史学应当是全体国民的历史。 “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 史学家记载历史,你只记载这个朝廷的历史,记载这一朝代是怎么建立的的,怎么发展的,怎么灭亡的。你记载的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吗?是国民的历史吗?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吗?你不记载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却记载帝王的、朝廷的历史!朝廷和国家一样吗? 我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个人就说了一句话“我可以为国家而死,可是我绝不甘心为政府而死。”这两个意思应该差不多吧。 “死节之所以可贵者,在死国,非在死君也。” 国家只有一个,政府可以有很多,政府只是人民选出来代替他们行使权力的一个机构。 “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记载历史不记载我们国民的历史,就激发不了学子的爱国、爱民族之心。记载某个帝王的朝廷的历史,培养的只是屈服在封

超星《中华民族精神答案》(DOC)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

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 许小青 【专题名称】中国近代史 【专题号】K3 【复印期号】2000年07期 【原文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武汉)2000年02期第97~102页 【作者简介】许小青(1969—),男,湖北蕲春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的形成有两条清晰的脉络:一是从天下到国家,二是从“泛黄种人主义”到“大民族主义”。其主要内涵为主权、国民和国家至上 三个方面,虽然其中蕴含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但梁启超“大民族主义”思想 的提出及对近代国家建构方式的探索,使其民族国家思想朝本土化方向演 进,对当时及后世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民族国家/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B2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0)02—0097—06 民族国家(Nation—state )是近现代世界列国并列的国际政治体制的产物,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主权”观念的确立和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即国家由 民族和人民组成,占有一定的领土,不受外来的统治,拥有一个有组织的政府。任何传统社会谋求近代化时,都必然要经历建构民族国家、从而在国际政治秩 序中明确其位置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国家日益成为中国思想界 的中心话题,各种民族国家思想在此交汇、论争,其中梁启超的民族国家思想 丰富、深刻而富有特色,本文就其民族国家思想的形成、内涵、本土化特色及 地位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形成的两条脉络 对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既是中国在世界体系 中地位的确立,又是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确认。民族国家的观念与中国传统的 “朝代国家”观念冲突极大。中国人要确立民族国家思想必须突破传统的两大 观念:其一,传统的世界秩序观,即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主义”观念;其二,夷夏之辨的“内诸夏、外夷狄”的种族思想。此前,不少学者在论及梁启超民 族主义或国家思想的演变时,多以划阶段的方法分析其变化,忽视了梁启超思 想发展的内在脉络,笔者认为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的形成实有两条清晰的脉络: 1.从天下到国家:梁启超世界观的确立 可以说,梁启超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仍处于天下主义的封闭症之中, 1890年梁启超从京师“下第归,道上海,从坊间购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 有五大洲各国”[1](p16)。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思想仍然完全是康有为以春秋三 世说为出发点的大同学说。 甲午战后,梁在京参加公车上书,鼓吹变法,其政治思想突出地表现在“群”论上,从1897年发表的《说群》可以看出其世界观某种程度的松动:“今夫千万人群而成国,亿兆京垓人群而成天下,所以有此国与天下者,则岂

梁启超的故事简介范文.doc

【主持词大全】 梁(启超)先生学问是第一,道德人品是第一,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师。收集了关于梁启超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 梁启超三拒红颜 国学大师梁启超自小聪明,17岁参加乡试,成了举人。当时主持乡试的考官、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李瑞棼,对梁启超的才华极为赏识,当即请人做媒,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他。 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参与维新变法的梁启超,由此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然而,好景不长,百日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匆匆逃亡日本,李惠仙只得避居澳门。第二年秋天,梁启超将家人接到了日本。 不久,28岁的梁启超应康有为之召,前去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事宜,在那里邂逅了美丽大方的何惠珍。当时,梁启超在檀香山演讲,何惠珍为其担任翻译,两人配合默契,演讲活动盛况空前。此时,何惠珍对才华横溢的梁启超暗生情愫,活动过后,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今生今世,我之心惟有先生……” “不行,我家中已经有妻子了。”梁启超明确地拒绝了她。 初遭拒绝,何惠珍不仅没有气馁,反而为梁启超的忠贞感到快慰。事后,为博取梁启超的好感,她动员父亲为康、梁保皇之事捐了一笔款,并托人设宴向梁启超交接捐款事宜。席间,梁启超又一次见到何惠珍。这次,何惠珍提出一个让梁启超心惊的要求:“我情愿下嫁梁先生做小。” 晚上,回到寓所的梁启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何惠珍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她作出这样的决定,其痴情实在令人感动。他们在事业上,确实可以相互扶持,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这些年来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怎能让妻子伤心?为此,他异常苦闷。于是,他连夜给身在日本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余归寓后,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乎不能自持……不知惠仙闻此事将笑我乎,抑或恼我乎?”梁启超心想,妻子接信后,定会生出一些醋意来,大骂他一顿,这样,他发热的头脑也好冷静一下。 很快,妻子回信了。梁启超打开信后,愣住了,妻子给他寄来了《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竟然乐意成全他的婚事。李惠仙说:“我远在日本,不能照顾,先生身边若有个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照顾,岂不更好?” 梁启超在妻子的宽容面前惭愧万分,将妻子的信转给何惠珍。何惠珍一看,欣喜地笑了,说道:“惠仙姐贤德,我就向她学习,我们就做先生身边的娥皇、女英吧。” 梁启超却提笔为何惠珍写了一首诗:“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浏阳”指谭嗣同)。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做后人师。”聪慧的何惠珍马上明白了梁启超的意思,她眼泪汪汪地拿着梁启超赠给她的一张自题诗词的小像,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梁启超。 “惠珍是一位多才多情的好女子,可惜……”梁启超叹了一口气,把何惠珍亲手织的一把

浅谈梁启超的新史学

浅论梁启超的新史学 【摘要】: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紧灭亡中国的步伐,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个人是时代的产儿,思想是现实的反映”。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也不例外。梁启超在西学影响下,本着经世致用的根本宗旨,宣传进化论,批判旧史学,对传统史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倡导“新史学”并以“新史学”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国史学的变革。“新史学”所论述的史学问题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在世界史学史上完全有理由占有一席之地。像新史学这样对中国史学影响至广至深,在中国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新史学虽有一些片面性影响,但其所倡导的史学贵在创新、良史当看重哲学、史学对于民族命运至关重要等论点,至今仍有深远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新史学四病二弊民史影响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新史学》一文。梁启超纵观中外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现状,联系中外社会历史的进程和现状,联系中外史学之差异,乃大声疾呼:“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新史学》之著,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文章主旨在于批判"旧史学",倡导”新史学”,而其根本目的则在于“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力于此优胜略败之世界。”梁启超作为一个改良主语者,在他那个时代,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失败等等。在民族危难,国人哀婉之际,,那些站在历史潮流前头、面对民族危机的人们,都在选择民族自强之途。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面世的。 一新史学的历史影响 新史学对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从古代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的过程中,新史学占有重要地位。五四时期的史学,正是沿着20世纪出的思想主张,与梁启超提出“除心奴”以求真自由的观念以及新民智、新民德的新民理想,有一定的前后继承关系。五四以后兴起的疑古史学,主要是对中国旧史学较为深层次的批判,受新史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较新史学和旧史学可以得出几点认识:(1)在内容上,旧史学多偏于政治方面。质言之,就是旧史学眼光,注重朝廷一方面,新史学则注重全部民生。观察点不同,而其作用自迥异也。(2)在历史观上,旧史学主张循环说,新史学则主张进化说。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者,是教人了解现代社会之所以为如此现象,绝不是一朝一夕之故,是由百千万年进化而成。因为要认识现代社会,所以非研究现代历史不为功。研究过去,应用现在,所以期未来之效果。(3)在时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有史时代,以及有史时代中某个时期。新史学眼光,是向有史以前时代去推求,而步步向以后时代去推究。故新史学不能单恃书本,必须借助语言学文字学,而于考古学、人类学尤为且要。(4)在空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一部,新史学眼光则扩充范围及全部。旧史学所研究之空间范围小,新史学所研究之范围大。(5)在历史的构成上,旧史学以特殊史迹为个人所造成,新史学谓一切史迹,为人类公共合作而成。(6)在价值论上,旧史学往往囿于成见,偏于一种目的,不能恪尽天职。新史学家居于科学地位,不偏不倚,以阐明正义公道,期人类共趋于太平之

最新.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A 美国、欧盟、日本 1.6 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3.亨廷顿认为,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世界的冲突分别是()和()的冲突。D 意识形态、文明 4.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概括,其核心是()。B 爱国主义 5.西方人把()翻译成“黄金律”。C 中庸 1.7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的名言。B 孟子 2.叔孙豹的“三不朽说”指太上有(),其次有(),其次有()。D 立德、立功、立言 3.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四爱”精神。()× 4.当今中华民族精神受到了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等的挑战。()√ 5.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先进思想家引入了西方文明()和()的精神。C 科学、民主 第二章 2.1

从报馆有益于国事看梁启超的新闻观

?新闻名家?新闻知识(2∞7.12) ‘I” 张怀俊 梁启超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 家、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报人 和报刊政论家.被誉为“舆论之娇子”。他从1895年 创办《中外纪闻》开始其报刊牛涯,一生创办和领导 的报刊近20种,撰写了大量的政论性及新闻学方面的 文章,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办报学说,在中国新闻史 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是,综观粱启超一生的办报活 动及新闻思想,可以明显的看出他的一切报刊活动及 舆论宣传都是围绕着其政治目的服务的。他的报刊理 论和新闻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他所说的“报馆有益于 国事”。 一、他对报纸功能的认识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是梁启超早期一篇比较 系统的论述报刊功能的重要文章,原刊于1896年《时 务报》第一册。在该文中梁启超开篇就指出:“觇国 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学术不通 则漏。道路不通,故秦越之视肥瘠,漠不相关;青语 不通,故闽粤之与中原,邈若异域。惟国亦然,上下 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 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 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o’就是、蜕,一个 国家的强盛与衰弱。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是否上下相 通,内外相通,通畅则强,闭塞则弱。通上下即“宣 德达情”,就是皇帝的恩德让老百姓知道,老百姓的 情况让朝廷了解。通内外即“知己知彼”,就是既要 让国人了解外国的情况,也让外国了解中国。而要达 到上下内外相通,就要依靠报纸这一最有效的工具。 在该文中梁启超接着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 而搬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今夫 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 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 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 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 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o’。报刊既 是耳目,能帮人们了解中外世界;报刊也是喉舌,使 上晰的措施能喻之于民,下面的苦患告之于君。桀肩看梁启超的新闻观 超从了解世界各国情况和沟通朝廷与民众信息的必要性上,说明报馆在传播信息方面的特殊功能,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闻之本质。梁启超深信报纸的舆论威力“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壬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 粱启超在1902年写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也。”何谓监督政府呢?他进而述之“政府者,受公众之委托,而办理最高团体之事业者也”,。而报馆则代表国民发公意以为公言者也”。“’他的这些思想已明显的带有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色彩。在他看来“报馆之视政府,当如父兄之视子弟,其不解事也,则教导之;其有过失也,则扑责之”。“在此后写的几篇有关新闻的文章中,又反复强调报纸足强国的利器。可以说,梁启超前期的新闻学文章没有离开一个共同的主题:报馆有益于国事。 =、关于如何办好报纸的论述 粱肩超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提高宣传舆论效果的方法。 怎样才算是一份好的报纸昵?他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日宗旨定而高,二日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日报事确而速,若是者良,反是者劣”。“所谓宗旨定而高者何也,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所谓思想新而正者何也”不能用“人人所己知者”和“前人所已言者”来敷衍读者.而应“取万国新思想以贡与其同胞”;“所谓材料富而当者何也”,“盖其目的在使阅者省无谓之目力,阅一字则得一字之益”}“所谓报事确而速者何也”.要。更重时事,而知今为晟要”。懈这里他从办报的目的、指导思想、编辑原则、新闻的时效性等方面对报纸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报纸怎样才能发挥好“去塞求通”的作用呢?梁启超在他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说报纸应该“广译五洲近事,则阅者知全地大局与其强盛弱亡之

【名篇】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全文及演讲赏析

【名篇】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全文及演讲赏析 原文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处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

2021届高三联考故事类材料作文”《中国精神读本》“原题解析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1届高三联考故事类材料作文”《中国精神读本》“原题解析指导及优秀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老师郑重地向同学推荐近期出版的《中国精神读本》。这本书精选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精神进化史。其中既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孙中山的《国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也有入选中学教材的林觉民《与妻书》、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多数同学纷纷表示要认真阅读,但也有同学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审题: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由材料+任务+要求三部分构成。这个材料部分通过老师推荐的《中国精神读本》,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伟人代表及他们的“中国精神”。其中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有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

从“未来”的角度展现的爱国精神;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的坚韧的革命精神、拼搏精神;毛泽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红色精神等等。除了材料中给出的这些,考生还可以扩展思维,补充“中国精神”的内涵,比如“工匠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精准扶贫精神”“抗疫精神”等。通过思考这些,考生会对“中国精神”的内涵有初步的了解。材料部分还给出了某些同学的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任务部分是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要求部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是告诉考生,要肯定“中国精神”,即使在当代,中国精神也不过时。考生要论述“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不能笼统地说;要阐明为何、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立意:1.中国精神永不过时; 2.继承并发扬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 3.有一种力量,叫中国精神; 4.弘扬中国精神,在困境中崛起; 5.弘扬中国精神,托起复兴之梦; 6.弘扬中国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素材:1.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我们的民族积淀了自身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有着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增添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这种强大的精神支撑,成为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动力之源。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 3.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

浅论梁启超及其思想观念

浅论梁启超及其思想观念贡献 摘要:粱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力图变法维新、拯救中华民族。尽管最终变法失败,但是一定程度上还是促进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思想上从早期的激进到后期却逐渐变得保守,这还是和他的民族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然除了思想上的成就外,他在文学、史学众多文学上也有重大的成就。 关键词:梁启超近代思想文化民族观念文学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改革家之一,对近代思想文化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与康有为一起,力图变法维新,拯救中华民族,虽然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戊戌变法”的汹涌大潮和它曾掀起的狂涛巨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千古佳话。另一方面,梁启超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例如对中国早期报刊以及书法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成就与贡献,受到世人的赞誉和爱戴。 梁启超的思想经历了由带有文化和种族主义色彩的传统民族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近代民族主义的演变。其早期思想较为激进,在结识康有为之后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从此走上了改革维新的道路。维新运动时期,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联名请愿,也多次在北京《万国公报》、《知新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宣传宣传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以及变法思想,在当时的舆论界就已经初显锋芒。他用浅显流畅、生动活泼的文字批判旧思想,宣传新观念,还常常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情地诉诸于自己的文字之中,从而使文章往往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深刻激发了爱国者的报国热情,开社会文明和民主先风。但此时他主要受到康有为思想的影响,以世界大同为自己的理想,再因为在帝国主义压迫的现实中,因为亲身感受到帝国主义的强大以及他们的实际威胁,他已经不能继续坚持原来的世界注意的理想。他清楚的认识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与压迫,斗争也从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上升到反抗帝国主义的阶段。虽然梁启超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存

梁启超

一、百年语文发展史上对“作文”的研究统计

二、研究选题 1.浅议叶圣陶的作文观 2.浅议陈望道《作文法讲义》的写作理论贡献 3.论梁启超对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的贡献 4.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三、论文 论梁启超对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的贡献 摘要:梁启超先生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诗话》等文章,以其对“诗界革命”、“小说革命”的倡导,开启了中国写作理论的现代转型,而且以其《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这部讲授作文法之好书,为当时以及后人提供了提高写作能力的钥匙。 关键词:梁启超作文教学法诗界革命小说革命 ON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LIANG QI-CHAO TO THE CHINESE WRITING THEORY YANG Yan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LIANG Qi-chao’s essays Talks on Poetry in the Ice-drinking Room an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Fiction and Mass Rule, which advocated revolution in the fields of poetry and fiction, star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writing theory. And his Methods for Teaching Composition to Post-Middle-School Students offered his contemporaries and later generations a key to improving their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LIANGQi-chao ; teachingmethod of composition;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poetry;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fiction; 梁启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化人之一。不仅他的《饮冰室诗话》、《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等文章,以其对“诗界革命”、“小说革命”的倡导,开启了中国写作理论的现代转型,而且以其《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这部难得的讲授作文法的好书,为当时以及后人提供了提高写作能力的钥匙。 一、《饮冰室诗话》、《夏威夷游记》等文章倡导的“诗界”革命,是诗体改革的新探索 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问题,后来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饮冰室诗话》,对当时诗界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一,梁启超提倡“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即要求在诗歌中反映新内容、新思想、新理念。这对于扩大诗歌的审美范围,在诗歌中融入西方文化,进而更新近代诗歌的创作题材、丰富近代诗歌的思想意蕴,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梁启超呼吁“诗界革命,必取泰西文豪之意境之风格,熔铸之以入我诗,然后可为此道开一新天地”。他的熔中铸外、厚今薄古的主张,表达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勇于进取、大胆探索的精神风貌和先进的美学理想。 其二,梁启超提倡在诗歌中运用新名词,不但可更新诗歌的语言系统,而且对于打破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和诗体的解放有直接的影响。 所谓“新诗”,其特点,用梁启超的话来概括,就是“盖当时所谓‘新诗’,颇喜寻扯新名词以表异”。当时的“新名词“,就是指佛、孔、耶三教经典中的词语,因为多用音译、象征,所以这些新名词很难懂。“新诗”虽然极难懂,但在先进之士厌弃旧学、崇拜新学的当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对思想解放的热烈追求,它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梁启超认为“诗界革命”的标准有三点: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在“诗界革命”问题上,梁启超并非没有看到形式变革的滞后,同时他也在寻求一种与“新意境”相和谐的新形式。这种努力就是他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开辟的两个专栏“诗文辞随录”和“诗界潮音集”。 其三,梁启超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以口语入诗,开启了近代诗语言的通俗化走向,缩短了诗歌语言中书面语与口语的距离,为诗歌的自由化、散文化培植了基因。在《饮冰室诗话》中,他提倡注意吸收民歌形式和学习来源于古代民歌的歌行体。《新民丛报》上刊登的诗歌,有些直接注明“俚词”、“俗调”。他还在《新民丛报》中通过《饮冰室诗话》宣传“诗界革命”。 总之,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饮冰室诗话》等文章中倡导的“诗界革命”,是对中国诗体改革的有益尝试,它的成就与不足,从正反两方面为以后的诗体改革提供了参照物。梁启超的文学观念,与传统的文论明显不同,现代性已成为其基本属性。在诸种文体中,梁启超最为推崇的是小说。他写的《论小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