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学堂黄帝内经之金匮真言论讲稿全1--20讲

国学堂黄帝内经之金匮真言论讲稿全1--20讲

国学堂黄帝内经之金匮真言论讲稿全1--20讲
国学堂黄帝内经之金匮真言论讲稿全1--20讲

国学堂—黄帝内经之金匮真言论讲稿全1--20讲

《金匮真言论篇》第一讲

20090530 23:00 在《中国之声》播出

本往篇文字稿由悄悄、子轩、yhlj共同整理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现在很多朋友啊都定期收听,我们觉得非常的感激哦。对面呢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徐老师,您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哎,在过去的十几个礼拜里面噢我们已经分别讲了上古天真论和四气调神大论篇,噢。

徐文兵: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

梁冬:没有吧~~

徐文兵:去年十二月开始到现在都五月多了。

梁冬:哎呦,真是时光经不起过啊。但是呢,我觉得非常充实。非常非常充实,也非常感谢徐老师哈~

徐文兵:我们用了半年,讲了黄帝内经的头两篇。头一篇是上古天真,第二篇叫四气调神。

梁冬:对!本来呢今天我们要马上开始呢就是讲金匮真言论,就是第四篇。

徐文兵:本来应该按顺序讲,讲第三篇。第三篇讲生气通天。但这一篇呢我们先跳过去,因为这一篇呢主要讲阴阳。阴阳

呢我们就放在讲完四气~就是四季变化对人的影响之后我们再讲阴阳。所以呢,今天我们就跳到第四篇讲。第四篇的题目叫金匮真言论。我讲过了,凡是带论,又是问答。这个字呢,我们先破下题。这个金匮,我们平常念这个匮念什么呢,匮乏的匮。(是吗?是吗?)就这个字儿。所以很多人就是不了解这个传统的文字或者不了解中医的话,经常把这个字儿念金匮(kuì)。因为什么,我们经常买的一个补肾的药叫什么?金匮肾气丸。所以很多人买药:我要那个金kuì肾气丸。不对,在古代这个字呢发guì的音。它和我们放衣服的那个柜子的柜,繁体字那个櫃子的櫃,一个木字边儿,它的右边就是这个匮乏的匮。这个金匮,什么叫金匮,这是古代作为皇室储存最珍贵的经书的那个柜子。这个~~我记得我在参观那个世纪坛那个博物馆,它里面有个柜子,贴了个标签叫金匮。我一看,呦~跟我学的中医对上了。它那个柜子呢首先木材质地非常好,另外它那个柜子是镶金边的。所以还要跟金匮做一个对联的话呢,同样也要放很珍贵典籍叫玉函。(玉函,哪个函啊?)玉石的玉,信函的函。就是那个我们经常说的请多包涵,那三点水(去掉)。那个信函的函,也是个匣子。这是个柜子,那是个匣子。所以是珍藏珍贵的典籍经书的这么个地方。所今天我们讲金匮真言呢。第一,“非其人勿传,非其人勿授”,这都是属于绝密的,就是,有些话就是,我们上次不是说了嘛,对于得道这个道,是圣

人行之,愚者佩之。老子还说过一句话,就是说“上士闻道,谨行之”,很认真很严肃的去履行它、或者实践它。

梁冬:它还景行景止呢。

徐文兵:它那个谨是严谨的谨。中士闻道,什么呀,若存若亡,今儿想起了,呦~黄帝内经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儿半夜想起朝南睡,赶紧早点儿睡觉早点儿起,明儿忘了,朋友一敬酒一邀请一卡拉一ok,全忘了。所以叫“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一会儿想起来,一会儿忘了。下士闻道什么反应?“下士闻道,大笑之”。就是很多人耻笑我们中医嘛。啊~不科学,伪科学。我就看了有些人反中医以后,我就说,啊~没事,谢谢您反。你要说中医是伪科学,你就按中医的话的相反的方向去做。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你就去冬泳;中医说精是宝贵的,你就去手淫,是吧;中医说,多吃~这个五谷为养,作为主食,五果为助,作为辅助,你就把它颠倒,你就不吃主食,你就吃水果,是吧。叫下士闻道,他除了不遵守实行,他也不不~那个愚者佩之还起码把它当成个正经事挂起来炫耀。这个下士闻道就(把它)作为嘲笑对象。但老子后面说句话你知道吧,叫“不笑不足以为道”。不被这帮蠢货耻笑的东西还真称不上是道。所以我们作为金匮真言呢,大家古代人传道或者传授一些古代经典是要沐浴焚香,要更衣的。就是为什么,就是通过这种仪式化的东西改变下你的心境。这样的话,同样一句话,它这么经过这么

说出来,你感受比较深,这就叫金匮。我们大家刚才说那个补肾叫金匮肾气丸,这个金匮是从哪本书来呢,叫《金匮要略》。这本书呢,其实它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部分。《伤寒杂病论》是谁写的呢?

梁冬:张仲景嘛。

徐文兵:是张机,张仲景。我们不能叫他的名讳,叫他的字,姓张,名机,字仲景。

梁冬:那大家都叫他张仲景呀,这就不对了。

徐文兵:对呀。你要叫人家张机,这就不对了。

梁冬:应该叫徐文兵,不能叫徐小周啊,是吧。

徐文兵:对对对。对,叫张仲景。他呢,撰写就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后来呢也是经过战乱啊~你看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战乱,再加上瘟疫流行。就是这本书呢,到了后面晋朝都散乱了。后来经过一个叫王叔和人的重新整理。就把它编成了什么呢——两本,就是有讨论外感病的,他编的叫“伤寒论”;讨论内伤杂病的,他给它起了个名儿,叫什么——金匮要略。所以我们中医学习很多内科病的一些方法都是从《伤寒杂病论》的里面的《金匮要略》里学来的。金匮肾气丸也是里面的一个方子,它其实本身叫肾气丸或者叫崔氏八味丸。这叫金匮要略。但是这里面我再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我们所谓的经方。

梁冬:经典的经。

徐文兵:经典的经。经方从哪里来的?

梁冬:经方是不是就是从伤寒杂病论那个。。。

徐文兵:对。现在公认的就是说啊伤寒论用的方子,你看伤寒论有关外感病它有113个方子,金匮要略里面存了256个方子。尽管里面有重合的,我们管它里面的方子叫经方。但是这里面有个误解。伤寒论,张仲景,他不是他自己发明的这些方子,他是继承古代先贤的这些传承下来的这些方子,结合他当时他防治当时这种瘟疫,也就是伤寒流行的这种治疗的经验撰赐的这本书。他用的方子,全是什么,商朝开国宰相伊尹写的那本《汤液经法》。

梁冬:噢~那个做饭特别好吃的。

徐文兵:哎~伊尹写的这本书叫《汤液经法》,伊尹是一个做厨子来讲是个最高明的厨子,治国来讲他是个上医,他是治国的良相。他有超人的这种感觉能力,他经过他调配出来的这个汤和液,他就知道入哪条经,它是起到一个发散还是收敛(的作用)、起到是个固涩还是个温中(的作用)。所以这个我们说的经方,是《伤寒论》保留下来的伊尹的《汤液经法》的方子。这也是我们的《金匮要略》就是说传承下来很不容易的。所以今天要开讲的这个金匮,首先要请大家发自内心产生一种,这种尊敬、敬仰的这种心情,这是古人的不传之秘,我们今天通过这个中国之声的这个电台向大家这个传播这种古人的这种精神和声音。第二个字儿呢,再破题就

是说,金匮真言。

梁冬:所以呢请大家去沐浴更衣,洗一下手,回来之后呢,和大家继续破题~素问——金匮真言论。

(片花)

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上古时期的生命智慧,黄帝内经帮您轻轻松松活到120岁。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和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一起来看金匮真言论。刚才讲到了金匮两个字,相信部分朋友已经洗手洗脸回来了。真言论。

徐文兵:真言,我们学的黄帝内经的第一篇叫: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什么叫真言?真人传下来的言。什叫言?昔在皇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我在那儿说过什么叫言

梁冬:言是有系统的一套一套的是吧。

徐文兵:哎,言不是语,古人写的文我们叫什么文?

梁冬:文言文。

徐文兵:我们现在学的什么课?

梁冬:语文课。

徐文兵:所以言和语的差别,你看这差别太大了。所以儒家讲一辈子追求三立嘛,立功、立德、立言。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真人说出的话,它是对天地融为一体对自然规律有把握的人,经过了自己的体会然后给后辈留下来的这个话就叫真言。论,又说了有问有答叫论。如果没有论,它就是一个自述的这么一个文章。

梁冬:对

徐文兵:你看伤寒杂病论一看那个论就知道,它是一个问答体的文章,可是经过历代失传有的人在胡乱编辑以后,整个就面目全非了。真正的古本伤寒论第一个叫问曰,学生问,然后下面一句话师曰,第一篇叫平脉辩证嘛。问什么脉,然后师曰什么脉。它是个论。

梁冬:太阳之为病

徐文兵:上次我不是推荐李时珍写的两本书嘛,我看有的朋友已经搜到了,慢慢读。伤寒杂病论啊现在留下的版本吧我觉得很多人就没有碰到好版本,真正好的版本叫桂林古本,那个是保存得最全。它是张仲景的后裔保存下来的。里面它基本上就不是后面王叔和编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分开的,它是整个一本书。所以你要上手学伤寒论的话,有点基础的人,你直接去到网上去搜:桂林古本伤寒论。

梁冬:桂林古本,哪个桂林啊?

徐文兵:桂林,就是广西那个桂林山水甲天下那个桂林。梁冬:为什么要桂林古本呢?

徐文兵:就是我们受北方异族入侵以后,真正的中华文明逐步南迁。

梁冬:哦,怪不得我们小的时候学广东话念古诗都是押韵的。徐文兵:都是押韵的,对。广东话九个音,我们普通话才四个音,是吧。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这都值得研究。这本书叫桂林古本,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我还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吧,叫民间中医网。

梁冬:哦,民间中医网。

徐文兵:这个网站呢就是很多虽然身在民间但是这些人是有气有神的一帮有志之士在里面发的一些真知酌见。因为现在很多人写论文都是为了评职称、提工资写了,所以发的那个言连他自个儿都不信,所以你干脆他写的文章你也别看,真正还是去看这些古人留下来的、这些修行到一定层次的真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个言。所以这一篇叫金匮真言论。

梁冬:咳,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徐文兵:这又得复习了。我们讲到上古天真论的时候说:其次有圣人者,说到了真人至人以后,说到了圣人者,他说: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对吧?我们当时讲的。说明他这个黄帝内经是一脉相承。你看我们讲的四气调神大论,前面就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岐伯就说了: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告诉你了,怎么法于阴阳,四气调神就是搁那儿调过来的。这其实又在延长、延伸

上古天真论的一句话。所以你说古人微言大义,你看那儿说了一句话后面跟着好几篇文章都在解释这句话。所以金匮真言论第一段他就讲什么叫八风。

梁冬:嗯。

徐文兵:八风是怎样影响人的身体,怎么影响人的脏腑、气血变化的,会导致什么病,会让人怎么不舒服,然后说去怎么治。

梁冬:对。

徐文兵:这就是解释古代圣人是怎么从八风之理的。

梁冬:对,以前咱们讲过,您说的这个八风就是从八个方向来的风。

徐文兵:八个方向来的风。

梁冬:对,分别是东、南、西、北是吧。

徐文兵:以及它们的夹角。

梁冬: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徐文兵:对。

梁兵: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从不同方向吹来的风是不一样的?

徐文兵:这就不是个问题。从不同方向吹来的风它带的信息和能量,首先我们不说信息啊。就是它带的能量它就不一样。东风给人感觉是什么?

梁冬:生发的。

徐文兵:对,吹面不寒杨柳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是吧。东风吹,战鼓擂。

梁冬:啊,这个世界谁怕谁。

徐文兵:你看。

梁冬:敌人是弹簧,你弱它就强。

徐文兵:你看看,东风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梁冬:啊,温暖的。

徐文兵:鼓舞的、生发的。

梁冬:噢。

徐文兵:那么说西风呢?咱就不说《黄帝内经》,咱们就说咱们中国人起码的知识。西风,西风什么感觉?

梁冬:西风凛冽、萧杀、肃杀。

徐文兵:毛主席写诗就是刚经过长征嘛,长征渡过湘江红军损失了大半。从八万人锐减为三万多人。结果开遵义会议,毛主席遵义会议之后写了一首《忆秦娥》,第一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你看看霜又来了。然后晚上一个孤雁在飞,是吧。下边呢: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你听听在西风这个状态下什么感觉?

梁冬:哎呀,毛主席,每次开车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都在心中默念:毛主席万岁。

徐文兵:毛主席那么豪情万丈的人在遭受这么大挫折尽管自己重新进入了军事三人组成为长征的军事的协助者,但是他感觉到的压力和当时那个惨烈的状态。西风,是吧。因为当时正处于深秋和初冬的那个状态。毛主席在走到六盘山翻过以后,他写了一个清平乐《六盘山》。他写了: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西风,把红旗一卷,西风属于金。属于肺,克的是谁?

梁冬:克的木,木是东风吧?

徐文兵:木是肝。

梁冬:对。

徐文兵:代表动物是谁?

梁冬:木的代表动物是…

徐文兵:东方。

梁冬:东方青龙吧?

徐文兵:苍龙。

梁冬:对。

徐文兵:你看毛主席写的诗: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他到了西北那儿扎下根以后,翻越六盘山知道,你那天跟东吴相对论嘛,说一张报纸救了红军嘛。

梁冬:对。

徐文兵:他在哈达铺发现了一张报纸说陕北有红军在活动,他就从那儿翻过六盘山真奔陕北。他处于西北角那种借着西

风和北风的力量,我要横扫东南,我要把苍龙给它缚住。他那会借这个西风就是肃杀之气。

梁冬:大气魄、大手笔。

徐文兵:大手笔。

梁冬:真的是经过历朝历代研究啊,中国啊盛世的全都是从东北或者西北打下来的。北伐战争就没成功,为什么?原因就是它从下往上打。

徐文兵:从下往上打。你看我们从北京往南走叫南下。

徐文兵:乾隆是七下江南。从南方往上走叫北上。所有地势。梁冬:广东人称所有人都叫北佬,他是有道理的,哈哈~~~ (片花)

梁冬:好,依然是和徐文兵老师、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来学习素问金匮真言论。刚才讲到天有八风,说西风的力量。

徐文兵:对啊。你看我们再说北风。

梁冬:对,北风那个吹。

徐文兵:你看咱俩还心灵感应。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北风一来那就是寒流来了。我们一说西伯利亚寒流从北边直扑过来,就是那种冰冷的那种感觉。你看我有一段时间我研究汉赋。研究完淫词艳曲以后觉得没劲,想来点苍凉大漠的这种气概。

梁冬:玩深的。

徐文兵:玩点深的。结果我发现汉赋啊,一个时代对一个人当时那个作家的那种心情影响都不一样。汉赋吧,我们都知道曹植,曹操的儿子,说七步成诗,说他哥有多么多么坏。他哥曹丕嘛。曹丕当皇帝。可曹丕写过一个特别苍凉的诗。他这么写,他说: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你看描写一个人干嘛起来?一个秋夜,然后呢睡不着觉,辗转不能寐,然后呢起来在那踱步,还在屋外。

梁冬:很幸运的,还有院子可以踱,现在我们在小区里踱。然后那个白露,露水凉的沾他身上,你看那种北风给他的感觉,就是这种苍凉的感觉。所以你说八风对人什么影响?那我们就知道了,当一个方面的风兴起来的时候,就会东风起来压倒西风,所以这种生发,就是生长之气会压倒那种绝灭肃杀之气。当南风起来的时候,热气会起来,会把北风的凉风给他压掉。这就是古人把它归类观察,然后呢进一步分析它会对脏腑的影响。就是说东风起来的时候,会让你的肝胆之气变得旺,那么你再推论一下肝胆克谁呢?木克土,就会让你的脾胃弱。这就是我们古人的观察天地之间的这种变化和联系以后写出的真言。

梁冬:那可不可以有这样一个推论,上海人得胃炎的机率比西安人要高呢?

徐文兵:这就是看什么季节了。你说的是地域,以后我们会

讲这个《异法方宜论》,就是说处在中国东边的人常吃什么,处之地势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容易得什么病,适合用什么疗法。比如说,先提一句啊,我们说东方的人适合做砭石,南方的人适合做针刺,北方人适合做艾灸,西方人适合用中药,内服,这是地域对人的影响,可是我们这堂课说的是什么?刮什么风对人的身体的影响。

梁冬:我有一个问题,刚才你讲的这个呢刮风实际上是一个代表,就是说这个季节就来了,比如说如果这个季节是夏天的时候,本来应该刮东南风或者南风,这个时候刮了北风了,假如哦,它又不是这个季节,那么是不是也有北风的这个信息和能量呢?

徐文兵:对。你别以为夏天人不会受凉,你也别以为冬天人不会中暑,这就叫不合时令的那种风,我们就叫贼风。

梁冬:虚邪贼风。

徐文兵:虚邪贼风,虚邪是肉眼看不到的,甲H1N1型病毒你肉眼看不到,你用感官的延伸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能看到,但是眼不见为虚,眼见为实,叫虚邪。古人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我们要把病人隔离了,我们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我们要避。但是下一句话更为重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梁冬:对。那刚才讲到四个风。其实那个夹角,比如说东南风、西北风,它也有讲究吗?

徐文兵:有啊,它就带着两种能量来了。你看,火烧赤壁的时候,曹操雄才大略,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他为什么说有人提议了,说人家用火攻怎么办?曹操心里有谱儿,大冬天的,实冬腊月怎么会有东南风?是吧,他要烧我先烧他自己。所以他对一个大势有判断,但是他忘了,大趋势下有小的变动,结果就在冬至那天,冬至一阳升,就在那么一小会儿,萌动了那么一股东南风,就让周瑜和诸葛亮抓住了时机,一下给他烧掉了。这就是大气候下出现的小变故。

梁冬:哦,火烧赤壁那天是冬至。

徐文兵:冬至那天的丑时,阳气突然生发,结果风向就给变了。可是古代的军事家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梁冬:对。据说诸葛亮还懂奇门遁甲,据说。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什么叫五风啊?

徐文兵:就是当外面的气的变化影响到了你身体内五脏的气机的变化的时候,就会起了内风。正常的人是什么?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或者胜似闲庭信步,就是说外面气候的变化不会对我有任何影响,就是说我们身体有个小气候,我们有个内环境,你不能说跟变温动物一样,外面热你也热,外面凉你也凉,是吧?人是恒温动物,调节这个小气候的就靠我们什么?靠我们的阴阳的平衡。心是火,肾是水,冷的时候心火会旺点儿,热的时候肾水会分布一些让我们会降下来。这是正常人。但是不正常的人是什么,外面有

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

【开场白】 把书翻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前边讲地什么:黄帝曰:岐伯对曰:咱们就不讲了!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咱们先用书签夹在这一页,平时咱们上公园、去博物馆买地门票都留着,可以当书签用!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之前先把《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里面地“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先过一过.然后马上讲“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我先讲这个,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就是那个丹田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咱们平时看地那些个修行地书籍中说地“意守丹田”那么,你们要是修炼地话,这个该守那儿呀?没有地方可守地!你们要是一看针灸图谱之类地书籍,啊!丹田在脐下寸地地方,好!那么你们就守着小肚子,老守着这个地方,到时候你就会得尿崩症! 台子下面有地同学听了这个以后就发笑了 真地!你们别笑,我跟,除非我开玩笑,我骂人讲究.这些个你们应该感到害怕恐惧!而不应该发笑呀! 《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 (金匮箴言~不易之真理) 夫精者,身之本也(是人身一切机能正常运化地根本).故藏于精者(所以精足就能够发挥敛藏地作用),春不病温(生发之时不会因无根而产生温热虚劳低烧地病症).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生长发散过分就会伤害疏泄地作用,就像发汗过度则无汗一样,秋天燥气当令,由于失去了收敛地功能,就会向上阳亢、向下泄泻). 【讲释】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夫精者,身之本也.‘精’就是人身地根本,根本丧失了人就要生病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凑到那儿那

2014王洪图 黄帝内经 教学讲座(1—80全集)

《黄帝内经讲义--养生大道》(王洪图)80集全集黄帝内经王洪图教学讲座(1—80全集) 张廷模《中药学》教学讲座(1—79全集) 王洪图黄帝内经 目录xCL一品下载 01《黄帝内经》简介xCL一品下载 02《黄帝内经》的成书、流传xCL一品下载 03《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得结构、形成xCL一品下载04《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特点、价值xCL一品下载 05 阴阳五行概述xCL一品下载 0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二)xCL一品下载 0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三)xCL一品下载 0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四)xCL一品下载 0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xCL一品下载 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xCL一品下载 1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七)xCL一品下载 1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八)xCL一品下载 13 素问﹒藏气法时论(二)xCL一品下载 14 素问﹒藏气法时论(三)xCL一品下载

15 藏象概述xCL一品下载 16 素问﹒灵兰秘典论(二)xCL一品下载 17 素问﹒灵兰秘典论(三)xCL一品下载 18 素问﹒六节藏象论(二)xCL一品下载 19 素问﹒六节藏象论(三)xCL一品下载 20 素问﹒五藏别论(二)xCL一品下载 21 素问﹒五藏别论(三)xCL一品下载 22 素问﹒经脉别论(二)xCL一品下载 23 素问﹒太阴阳明论(一)xCL一品下载 24 素问﹒太阴阳明论(二)xCL一品下载 25 灵枢﹒本神(一)xCL一品下载 26 灵枢﹒本神(二)xCL一品下载 27 灵枢﹒本神(三)xCL一品下载 28 灵枢﹒营卫生会(二)xCL一品下载 29 灵枢﹒营卫生会(三)xCL一品下载 30 灵枢﹒营卫生会(四)xCL一品下载 31 经络概述xCL一品下载 32 素问﹒骨空论(二)xCL一品下载 33 病因病机概述xCL一品下载 34 素问﹒生气通天论(二)xCL一品下载 35 素问﹒生气通天论(三)xCL一品下载 36 素问﹒生气通天论(四)xCL一品下载

(完整版)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素s ù问w èn ·金j īn 匮ku ì真zh ēn 言y án 论l ùn 篇pi ān 第d ì四s ì 黄hu án ɡ帝d ì问w èn 曰yu ē:天ti ān 有y ǒu 八b ā风f ēn ɡ,经j īn ɡ有y ǒu 五w ǔ风f ēn ɡ,何h é谓w èi ? 岐q í伯b ó对du ì曰yu ē:八b ā风f ēn ɡ发f ā邪xi é,以y ǐ为w éi 经j īn ɡ风f ēn ɡ,触ch ù五w ǔ脏z àn ɡ,邪xi é气q ì发f ā病b ìn ɡ 。所su ǒ谓w èi 得d é四s ì时sh í之zh ī胜sh èn ɡ者zh ě,春ch ūn 胜sh èn ɡ长zh ǎn ɡ夏xi à,长zh ǎn ɡ夏xi à胜sh èn ɡ冬d ōn ɡ,冬d ōn ɡ胜sh èn ɡ夏xi à,夏xi à胜sh èn ɡ秋qi ū,秋qi ū胜sh èn ɡ春ch ūn ,所su ǒ谓w èi 四s ì时sh í之zh ī胜sh èn ɡ也y ě 。 东d ōn ɡ风f ēn ɡ生sh ēn ɡ于y ú春ch ūn ,病b ìn ɡ在z ài 肝ɡān ,俞y ú在z ài 颈j ǐn ɡ项xi àn ɡ;南n án 风f ēn ɡ生sh ēn ɡ于y ú夏xi à,病b ìn ɡ在z ài 胸xi ōn ɡ胁xi é;西x ī风f ēn ɡ生sh ēn ɡ于y ú秋qi ū,病b ìn ɡ在z ài 肺f èi ,俞y ú在z ài 肩ji ān 背b èi ;北b ěi 风f ēn ɡ生sh ēn ɡ于y ú冬d ōn ɡ,病b ìn ɡ在z ài 肾sh èn ,俞y ú在z ài 腰y āo 股ɡǔ;中zh ōn ɡ央y ān ɡ为w éi 土t ǔ,病b ìn ɡ在z ài 脾p í,俞y ú在z ài 脊j ǐ 。 故ɡù春ch ūn 气q ì者zh ě病b ìn ɡ在z ài 头t óu ,夏xi à气q ì者zh ě病b ìn ɡ在z ài 脏z ān ɡ,秋qi ū气q ì者zh ě病b ìn ɡ在z ài 肩ji ān 背b èi ,冬d ōn ɡ气q ì者zh ě病b ìn ɡ在z ài 四s ì肢zh ī 。 故ɡù春ch ūn 善sh àn 病b ìn ɡ鼻b í衄n ǜ,仲zh òn ɡ夏xi à善sh àn 病b ìn ɡ胸xi ōn ɡ胁xi é,长zh ǎn ɡ夏xi à善sh àn 病b ìn ɡ洞d òn ɡ泄xi è寒h án 中zh ōn ɡ ,秋qi ū善sh àn 病b ìn ɡ风f ēn ɡ疟nu è,冬d ōn ɡ善sh àn 病b ìn ɡ痹b ì厥ju é 。 故ɡù冬d ōn ɡ不b ù按àn 跷qi āo ,春ch ūn 不b ù鼽qi ú衄n ǜ,春ch ūn 不b ù病b ìn ɡ颈j ǐn ɡ项xi àn ɡ,仲zh òn ɡ夏xi à不b ù病b ìn ɡ胸xi ōn ɡ胁xi é,长zh ǎn ɡ夏xi à不b ù病b ìn ɡ洞d òn ɡ泄xi è寒h án 中zh ōn ɡ,秋qi ū不b ù病b ìn ɡ风f ēn ɡ疟nu è,冬d ōn ɡ不b ù病b ìn ɡ痹b ì厥ju é、飧s ūn 泄xi è而ér 汗h àn 出ch ū也y ě 。 夫f ū精j īn ɡ者zh ě,身sh ēn 之zh ī本b ěn 也y ě。故ɡù藏z àn ɡ于y ú精j īn ɡ者zh ě,春ch ūn 不b ù病b ìn ɡ温w ēn 。夏xi à暑sh ǔ汗h àn 不b ù出ch ū者zh ě,秋qi ū成ch én ɡ风f ēn ɡ疟nu è。此c ǐ平p ín ɡ人r én 脉m ài 法f ǎ也y ě 。 故ɡù曰yu ē,阴y īn 中zh ōn ɡ有y ǒu 阴y īn ,阳y án ɡ中zh ōn ɡ有y ǒu 阳y án ɡ。平p ín ɡ旦d àn 至zh ì日r ì中zh ōn ɡ,天ti ān 之zh ī阳y án ɡ,阳y án ɡ中zh ōn ɡ之zh ī阳y án ɡ也y ě;日r ì中zh ōn ɡ至zh ì黄hu án ɡ昏h ūn ,天ti ān 之zh ī阳y án ɡ,阳y án ɡ中zh ōn ɡ之zh ī阴y īn 也y ě;合h é夜y è至zh ì鸡j ī鸣m ín ɡ,天ti ān 之zh ī阴y īn ,阴y īn 中zh ōn ɡ之zh ī阴y īn 也y ě;鸡j ī鸣m ín ɡ至zh ì平p ín ɡ旦d àn ,天ti ān 之zh ī阴y īn ,阴y īn 中zh ōn ɡ之zh ī阳y án ɡ

《黄帝内经》素问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导读:【原文】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 【原文】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译文】 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歧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他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冬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 【原文】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

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译文】 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长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 【原文】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译文】 春天多发生鼽衄,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冬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若冬天不进行按等扰动阳气的活动,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洞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痺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 【原文】

黄帝内经背诵文段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 第一章阴阳五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二章藏象 《素问·六节藏象论》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素问·五藏别论》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第四篇译文

; 【译文】金匮真言论第四篇 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它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循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 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长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春天多发生鼽衄,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腹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若冬天不进行按脐等扰动阳气的活动,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腹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痹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 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得温热病。夏暑阳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酿成风疟病。这是诊察普通人四时发病的一般规律。 所以说:阴阳之中,还各有阴阳。白昼属阳,平旦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黄昏,则属阳中之阴。黑夜属阴,合夜到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人的情况也与此相应,就人体阴阳而论,外部属阳,内部属阴,就身体的部位来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从脏腑的阴阳划分来说,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了解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道理是为什么呢?这是要分析四时疾病的在阴在阳,以作为治疗的依据,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都要根据疾病的部位来施用针刺和砭石的疗法。此外,背为阳,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腹为阴,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肝,阴中的至阴为脾。以上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的例证,所以人与自然界的阴阳是相应的。 黄帝说:五脏除与四时相应外,它们各自还有相类的事物可以归纳起来吗?岐伯说:有。比如东方青色,与肝相通,肝开窍于目,精气内藏于肝,发病常表现为惊骇,在五味为酸,与草木同类,在五畜为鸡,在五谷为麦,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岁星,春天阳气上升,所以其气在头,在五音为角,其成数为八,因肝主筋,所以它的疾病多发生在筋。此外,在嗅味为臊。南方赤色,与心相通,心开窍于耳,精气内藏于心,在五味为苦,与火同类,在五畜为羊,在五谷为黍,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荧惑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脉和五脏,在五音为徵,其成数为七。此外,在嗅味为焦。中央黄色,与脾相通,脾开窍于口,精气内藏于脾,在五味为甘,与土同类,在五畜为牛,在五谷为稷,与四时中的长夏相应,在天体为镇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为宫,其成数为五。此外,在嗅味为香。西方白色,与肺相通,肺开窍于鼻,精气内藏于肺,在五味为辛,与金同类,在五畜为马,在五谷为稻,与四时中的秋季相应,在天体为太白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为商,其成数为九。此外,在嗅味为腥。北方黑色,与肾相通,肾开窍于前后二阴,精气内藏于肾,在五味为咸,与水同类,在五畜为彘,在五谷为豆,与四时中的冬季相应,在天体为辰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谿和骨,在五音为羽,其成数为六。此外,其味为腐。所以善于诊脉的医生,能够谨慎细心地审察五脏六腑的变化,了解其顺逆的情况,把阴阳、表里、雌雄的对应和联系,纲目分明地加以归纳,并把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记在心中。这些理论,至为宝贵,对于那些不是真心实意地学习而又不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切勿轻意传授,这才是爱护和珍视这门学问的正确态度。 ’.

黄帝内经讲义(一)

黄帝内经讲义(一)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 ? 1.河南新郑历史沿革新郑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3-11-10] ? 2.黄帝故里河南新郑(组图)华夏经纬[引用日期2013-11-10] 3.《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 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黄帝内经中的皇帝是轩辕,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曾与岐伯等论医学。黄帝,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黄帝内经》不是黄帝时代的作品,其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成书在西汉,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岐伯,被黄帝尊为“天师”。这位天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文无所不通,详细地解答了黄帝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阐明了中医的基本道理,所以至今民间称中医学仍为“岐黄之术”。 1.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白话解: 人体有阳气,像天上有太阳一样。太阳不能正常运行,万物就不能生存;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运行,就会缩短寿命而不能生长壮大。所以说天的运行不息,是借太阳的光明,人体的健康无病,是赖轻清上浮的阳气保卫。 2.原文: 故病久则转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

金匮真言论

金匮真言论 【本章要点】 一、从四时气候与五脏的关系,阐述季节性的多发病。 二、从一日之间的变化、体表部位以及脏腑位置等,来说明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灵活运用。 三、从四时阴阳五行为中心来演绎、讨论人体脏腑功能和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有机联系。 【原文】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①,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

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②,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③,夏病在阳④,春病在阴⑤,秋病在阳⑥,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黄帝内经原文162篇完美排版

黄帝内经 上卷.素问篇 (3) 第一卷 (3)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3)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3)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3)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4) 第二卷 (4)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4) 阴阳离合篇第六 (5) 阴阳别论篇第七 (5) 第三卷 (6)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6)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6) 五藏生成篇第十 (7)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7) 第四卷 (7)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7)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7)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8)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8)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8) 第五卷 (9)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9)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9) 第六卷 (10)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10)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11)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12)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12)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12)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13) 第八卷 (13)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13)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13)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14)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14)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15)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15) 第九卷 (15) 热论篇第三十一 (15) 刺热篇第三十二 (15)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16)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16) 第十卷 (16) 疟论篇第三十五 (16) 刺疟篇第三十六 (17)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18) 咳论篇第三十八 (18) 第十一卷 (18)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8) 腹中论篇第四十 (18)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19) 第十二卷 (19) 风论篇第四十二 (19) 痹论篇第四十三 (20) 痿论篇第四十四 (20) 厥论篇第四十五 (20) 第十三卷 (21) 病能篇第四十六 (21)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21)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21) 脉解篇第四十九 (22) 第十四卷 (22) 刺要论篇第五十 (22)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22)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23)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23) 针解篇第五十四 (23)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24) 第十五卷 (24)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24)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24)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24)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25) 第十六卷 (26) 骨空论篇第六十 (26)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26) 第十七卷 (27)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27) 第十八卷 (27)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27)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28)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29) 第十九卷 (29)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29)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29)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31) 第二十卷 (31)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31)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32) 第二十一卷 (34)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上之上 (34)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上之下 (35)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下之上 (36)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下之下 (38) 第二十二卷 (39)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39) 第二十三卷 (42)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42)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42)

三焦

三焦 编辑 [sān jiāo]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 目录 1概况 2解剖 3功能 ?综述 ?区别特点 ?不同认识 4特点 5形质 6辩证 7经 8保养 9疾病 1概况 编辑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2解剖 编辑 1. 三焦的解剖形态 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关于三焦的形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2. 三焦部位及脏腑划分 所谓“部位三焦”说,认为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根据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别,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将人体重要内脏器官分别辖于这三个区域之中。如何划分人体三个区域及其所辖内脏器官,也存有不同观点。 将胸腹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内经》对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原文大体指出了膈上为上焦,胃部为中焦,胃以下为下焦。《难经·三十一难》说:“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第四篇译文

【译文】金匮真言论第四篇 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它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循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 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长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春天多发生鼽衄,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腹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若冬天不进行按脐等扰动阳气的活动,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腹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痹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 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得温热病。夏暑阳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酿成风疟病。这是诊察普通人四时发病的一般规律。 所以说:阴阳之中,还各有阴阳。白昼属阳,平旦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黄昏,则属阳中之阴。黑夜属阴,合夜到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人的情况也与此相应,就人体阴阳而论,外部属阳,内部属阴,就身体的部位来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从脏腑的阴阳划分来说,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了解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道理是为什么呢这是要分析四时疾病的在阴在阳,以作为治疗的依据,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都要根据疾病的部位来施用针刺和砭石的疗法。此外,背为阳,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腹为阴,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肝,阴中的至阴为脾。以上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的例证,所以人与自然界的阴阳是相应的。 黄帝说:五脏除与四时相应外,它们各自还有相类的事物可以归纳起来吗岐伯说:有。比如东方青色,与肝相通,肝开窍于目,精气内藏于肝,发病常表现为惊骇,在五味为酸,与草木同类,在五畜为鸡,在五谷为麦,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岁星,春天阳气上升,所以其气在头,在五音为角,其成数为八,因肝主筋,所以它的疾病多发生在筋。此外,在嗅味为臊。南方赤色,与心相通,心开窍于耳,精气内藏于心,在五味为苦,与火同类,在五畜为羊,在五谷为黍,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荧惑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脉和五脏,在五音为徵,其成数为七。此外,在嗅味为焦。中央黄色,与脾相通,脾开窍于口,精气内藏于脾,在五味为甘,与土同类,在五畜为牛,在五谷为稷,与四时中的长夏相应,在天体为镇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为宫,其成数为五。此外,在嗅味为香。西方白色,与肺相通,肺开窍于鼻,精气内藏于肺,在五味为辛,与金同类,在五畜为马,在五谷为稻,与四时中的秋季相应,在天体为太白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为商,其成数为九。此外,在嗅味为腥。北方黑色,与肾相通,肾开窍于前后二阴,精气内藏于肾,在五味为咸,与水同类,在五畜为彘,在五谷为豆,与四时中的冬季相应,在天体为辰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谿和骨,在五音为羽,其成数为六。此外,其味为腐。所以善于诊脉的医生,能够谨慎细心地审察五脏六腑的变化,了解其顺逆的情况,把阴阳、表里、雌雄的对应和联系,纲目分明地加以归纳,并把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记在心中。这些理论,至为宝贵,对于那些不是真心实意地学习而又不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切勿轻意传授,这才是爱护和珍视这门学问的正确态度。}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走近黄帝内经》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1分) 汉代距今大约有多少年历史了? A. 500年 B. 2000年 C. 1000年 D. 1500年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分) 我国学术一般认为,1890年之前都属古代 A. 对 B. 错 2

【多选题】(1分) 下列哪些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 A. 遗产性 B. 需保护性 C. 民族性 D. 文化性 3 【多选题】(1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 A. 心理健康 B. 躯体健康 C. 道德健康 D. 社会适应良好

4 【多选题】(1分) 下列哪些是《黄帝内经》一书的组成部分 A. 甲乙经 B. 难经 C. 素问 D. 灵枢 5 【多选题】(1分) 下列()皆属史前文明 A. 非洲奥克洛铀矿 B. 亚洲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C.

亚洲三星堆文明 D. 欧洲亚特兰蒂斯传说 6 【多选题】(1分) 距今2600年以前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当今人们的推测有 A. 失落文明部落的遗产 B. 混凝土浇灌的结果 C. 外星人文明的杰作 D. 百万奴隶劳作的结果 7 【多选题】(1分) 下面哪些古文明皆在北纬30度线上 A. 三星堆文明

B. 亚特兰蒂斯文明 C. 玛雅文明 D. 埃及金字塔 8 【多选题】(1分) 马王堆汉墓中发现有最早的医学 A. 方剂文献 B. 健身图谱 C. 经络文献 D. 舌苔图谱 9

【多选题】(1分) 《黄帝内经》一书可能成书于 A. 战国时代 B. 秦汉时代 C. 唐宋时代 D. 黄帝时代 10 【多选题】(1分) 我们一般将古代分上古、中古、近古,一般说,下面除()之外,皆属“上古”时期 A. 秦汉 B. 夏商周 C. 南北朝 D. 魏晋

内经讲义

《内经讲义》复习题 来源:贺忠延的日志 绪论 1、《内经》的成书年代。 【归纳】《内经》成书时间:《史记》之后(公元前99年;《七略》之前(公元前26年。 结论:《内经》成书:公元前99年~公元前26年。 2、《内经》的注家、注本。 ※1、全元起---南朝齐梁人----《内经素问训解》 《内经》最早的注本。注释《素问》当时已经存在的八卷。本书已亡佚,但其目录收录于《素问识》中,《新校正》中保留其部分篇目及全元起注解。 2、杨上善---唐----《黄帝内经太素》 该书将《内经》的《素问》、《灵枢》合在一起进行分类编排,共分十九大类,每类分若干篇目,并加以注释。该书的《素问》经文保存了王冰改动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3、王冰---唐----《黄帝内经素问》 王冰将《素问》重新整理编次,刊正谬误,补入运气七篇,并加以注释。以二十四卷本行世。 4、马莳---明----《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通注内经的全书。 由于他擅长针灸,因而对《灵枢经》的注释远高于对《素问》的注释,成为历史上第一部《灵枢》的全注本。 特点:重于灵枢(针灸-结合临床经验) ※5、吴崑---明----《素问吴注》 以王冰的二十四卷本为底本加以注释,注文阐发医理深入而不流于空泛。该书有直接改经文或增减经文现象。 6、张介宾---明----《类经》 将《内经》分类并注释,共分十二大类,三百九十目,是现存全部类分《素问》、《灵枢》最完整的一部书。其注释义理周祥,明白易懂。 (分类注释,完整,没丢失) 7、张志聪---清----《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张志聪及其门人集体注释《内经》的一部书。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直解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直解 金匮,藏书之器也。真言,至真不易之言也。天之阴阳四时,合人之阴阳脏腑,人之五脏五行,合天地之五方五色、五谷五味、五星五音、五畜五臭,各有收受,三才合一,至真不易。然此真言者,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藏之心意,不可轻泄,犹以此言藏之金匮者然,故曰金匮真言也。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天有八风,四方四隅之风也。经有五风,人身经俞五脏之风也。帝欲详明天人相应之理,故有是问。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八风发邪,天之八风,发为邪气也。以为经风,触五脏八风之邪,以为人身经俞之风,更触人之五脏也。邪气发病,邪风之气伤人,则发而为病也。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邪气发病,是以胜相加。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木胜土也;长夏胜冬,土胜水也;冬胜夏,水胜火也;夏胜秋,火胜金也;秋胜春,金胜木也。所谓四时之胜而发病也,是知邪气发病,乃以胜相加矣。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所谓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而有四时之胜者,

如东风生于春,即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病在肝,触五脏也,俞在颈项,以为经风也。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 南风生于夏,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病在心,触五脏也,俞在胸胁,以为经风也。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西风生于秋,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病在肺,触五脏也,俞在肩背,以为经风也。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 北风生于冬,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病在肾,触五脏也,俞在腰股,以为经风也。 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中央为土,以应四隅,亦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病在脾,触五脏也,俞在脊,以为经风也。此言八风发邪,则有四时之胜,触五脏而为经风者如此。 故春气者,病在头。 所谓俞者,乃人身之经俞,非五脏之穴俞。上文云,春俞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头连颈项也。 夏气者,病在脏。 夏俞在胸胁,故夏气者,病在脏。脏者,藏也;藏于胸胁之内也。 秋气者,病在肩背。

黄帝内经讲义

黄帝内经讲义(转载) 黄帝内经讲义 从中医角度讲:睡觉的最好方位并不是一定的而是与季节有关。 可以参考易经、我国古天文、阴阳五行、以及子午流注的理论。人体睡觉的方位应该与“斗柄回寅”的循环理论相应同时也与每个人的身体个体差异相结合。 一般来说:可以按季节来定方位: 1.春天----头东脚西顺应木相在东方 2.夏天----头南脚北顺应火相在南方 3.秋天----头西脚东顺应金相在西方 4.冬天----头北脚南顺应水相在北方 另外如果治疗和保健身体更应顺应天时可以对内脏有力比如“皮肤有病,按中医肺主皮毛肺脏为金在秋天“头西脚东”顺应季节的方向,可以加强治疗效果。当然这方面的还有很多仅举此例简单说明。 子午流注与12时辰养生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医理讲“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体这个“天”本身的运动顺序,就是东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违背了这个顺序,就要生病,顺应这个顺序,就健康长寿。因此中医时间医学将十二地支作为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就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 子时(23点至l点),胆经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内经B第1次作业

内经B第1次作业及答案 A型题: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胜”的病变是:肿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的病机是:清阳衰于下不能升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脾气内绝 4.《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春夏善病鼽衄”其病机是:春气主升,阳气上升故鼽衄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理论,苦味的药理特性是:苦伤气 6.《内经》汇焦成书的年代最可能在:西汉 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咸味可:伤血 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生脾”的含义是:心生脾 9.《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马莳 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的清阳是指: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 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段主要说明了:阴阳互根和升降 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药食之气 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味伤形”主要指的是药食:偏嗜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chen胀”是指:胸腹胀满 1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之气是指:真元之气 16.《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 17.《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述长夏的多发病是:洞泄寒中 18.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理论,“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气病及形 19.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论述,辛味对人的损伤是:伤皮毛 20.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之气是指:真元之气 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志所伤的规律,过忧则:伤肺 22.《黄帝内经》书名中“黄帝”实指:伪托之词 2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甘味可:伤肉 24.现存最完整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类经 25.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阴阳发病学的理论,春病在:阴 26.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协调的关键是:阳气固密于外 27.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元气 2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地之湿气”侵入人体最容易引起的病变是:皮肉筋脉 2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性是:阴静阳躁 30.《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五畜,五谷归属于五时五行,说明了:生克制约关系 31.阳胜病耐冬不耐夏的原因是: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 32.明代马莳的《内经》注本是:灵枢注证发微 3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征兆”是:水火 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阴阳 3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化生的精血津液 36.现存最早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黄帝内经太素 3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chen胀”的病机是:浊阴滞于上而不能降 3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下利完谷不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