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1 / 11

平衡图像专题练习 10.8

1.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N 2+3H 2

2NH 3建立平衡过程的图象是( )

2.可逆反应

m A(s)+n B(g)

e C(g)+

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体积分数φ(C)

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的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 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 .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平衡后,增加A 的质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n <e +f

3.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 W + Z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υ)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 、Y 、W 、Z 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

的是

A .W 、Z 均为气体,X 、Y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B .X 、Y 均为气体,W 、Z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C .X 、Y 或W 、Z 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

D .X 、Y 均为气体,W 、Z 均为液体或固体

4.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aX (g )+bY (g )

cZ

(g )的影响,以X 和Y 物质的量比为a :b 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 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H >0,a+b >c B .△ H >0,a+b <c C .△ H <0,a+b >c D .△ H <0,a+b <c

5.反应2X (g )+Y (g

(g );△H<0,在不同温度(T 1和T 2)下,产物Z 的物质的量n 与

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T1<T2,P1<P2 B. T1<T2,P1>P2 C. T1>T2,P1>P2 D. T1>T2,P1<P2

6.图I 是NO 2(g) +CO(g )

CO 2(g)+N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

积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 Y 随X 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II 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O 2(g )与1molCO(g )反应放出234kJ 热量

B .若X 表示CO 的起始浓度,则Y 表示的可能是NO 2的转化率

C .若X 表示反应时间,则Y 表示的可能是混合气体的密度

D .若X 表示温度,则Y 表示的可能是CO 2的物质的量浓度

7.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g)发生反应:CH 4(g)+H 2O(g) CO(g)+3H 2

(g)。设起始

24(

)

(

)

n H O n CH =Z ,在

恒压下,平衡时CH 4的体积分数φ(CH 4)与Z 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 △H >0

B .图中Z 的大小为 a >3>b

C .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

24()()n H O n CH =3

D .温度不变时,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 4)减小

8.右图纵坐标为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t℃),下列符合此图情况的反应是

A.C(s)十CO2

;△H>0

B.H2(g)十Br2

;△H<0

C.N2(g)+3H2

3(g);△H<0

D.2SO3

2(g)+O2(g);△H>0

9.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B

(g)

xC(g),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

A.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0.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式均正确的是()

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正反应△H<0

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C.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象,a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

D.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象,压强p1>p2

11.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 C(s)+H2O(g)△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B.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H增大

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1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 N2O4(g) Δ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b两点NO2的转化率:a<b

C.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D.由a点到b点,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

(△H<0)的是( )

14.已知反应:CO(g) +3H2 (g) .CH4 (g)+H2O(g)。起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人反应物,不同压强条件下,H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M、

N点标记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H<0

B.N点时的反应速率一定比M点快

C.降低温度,H2的转化率可达到100%

D.工业用此法制取甲烷应采用更高的压强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3 / 11

15.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A 和B ,发生反应aA(g)+bB(g) cC(g)。反应过程中,物质A 的体积

分数和C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 .该反应在T 1、T 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 .该反应在T 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6.可逆反应a A(g)+b

B(g) c C(g)+d 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 )和

压强(p )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B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

C 的百分含量增大 C .化学方程式中a+b>c+d

D .达平衡后,减少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17.一定温度下,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xC(g) ΔH <0,B 、C 的物质

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 1、t 2、t 3、t 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x =2,反应开始2 min 内v(B)=0.1 mol·L -1

·min -1

B .t 1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 .t 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C),平衡时B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D .t 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 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

18.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 (g )+B (g )

2C (g ) △H<0 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 )

19.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化学反应aX(g)+2Y(s)

bZ(g) △H <0。下图是容器中X 、Z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X 表示0~10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mol/(L·min)

B .化学方程式中a:b = 1:3,

C .推测在第7min 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X 的浓度

D .推测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是10min--13min 及第20min 后

20.下列反应符合下图p-v 变化曲线的是 ( ) A.H 2(g)+I 2(g)2HI(g)

B.3NO 2(g)+H 2O(l)2HNO 3(l)+NO(g)

C.4NH 3(g)+5O 2(g)4NO(g)+6H 2O(g)

D.CO(g)+C(s) 2CO(g)

21.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H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22.工业上采用乙烯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磷酸/硅藻土)表面 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 CH 2=CH 2(g)+H 2O(g)

CH 3CH 2OH(g),副产物有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下图是乙烯的总转

ω

A

C

时间(C) A

的转化率

D

压强

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乙醇的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

B.目前工业上釆用250?300℃,主要是在此温度下乙烯的转化率最大

C.目前工业上采用加压条件(7MPa左右),目的是提高乙醇的产率和加快反应速率

D.相同催化剂下,在300℃14.7MPa乙醇产率反而比300℃7MPa低得多,是因为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

23.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1

4.

373-

?

-

=

?mol

KJ

H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2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g)aZ(g)ΔH=Q kJ·mol-1,开始按体积比2∶1将X、Y

充入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图甲和图乙是根据反应绘制的图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

A.图甲,p1>p2,a<3

B.图甲,T10

C.图乙,t1时表示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Z气体

D.图乙,如果a=3,t2时表示向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25.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

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

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

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B的体积分数增大,乙中B的体积分数减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

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

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正确的图象必须符合:①各物质达到平衡时间相同;

②Δn(N2):Δn(H2):Δn(NH3)=1:3:2。可逆反应建立化学平衡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故选A。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图象来分析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差,借助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2.D

【解析】

试题分析:A.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故A错误;B.由图①可知,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A 为固体,加入A,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平衡都不发生改变,故C错误;D.由②可以看出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n<e+f,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由图①可知,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②可以看出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n<e+f。本题注意根据图象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的移动的影响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3.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符合条件的只有B,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化学计量数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分析:由图象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以此解答该题。4.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降低温度,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则△H<0,降低压强,Z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说明压强减小,平衡向你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a+b>c,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图像的相关知识。

5.C

【解析】

1 / 11

试题分析:由图可以知道,T1的斜率比T2大,所以T1>T2,故AB错误,对于反应

2X(g)+Y(g

(g),压强增大,产物Z的物质的量n较大,所以P1>P2,故D

错误,正确答案为C。

考点:化学平衡

点评:该题考查化学平衡,是高考的考查重点,但是该题比较容易。

6.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于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焓变△H =-234kJ/mol,但反应是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O2(g)与1molCO(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34kJ,A错误;B.若X表示CO的起始浓度,则在其它条件不变时,CO的起始浓度越高, NO2的转化率就越高,不符合图像,B错误;C.若X表示反应时间,由于该反应的物质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不变,C错误;D.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X表示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c(CO2)逐渐减小,故Y表示的可能是CO2的物质的量浓度,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图像法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知识。

7.A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甲烷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

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焓变△H>0,故A正确;B.由图可知,以

2

4

()

()

n H O

n CH

=3时作比较,

增大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则

2

4

()

()

n H O

n CH

的比值越大,则甲烷的体积分数越小,

故a<3<b,故B错误;C.起始加入量的比值为3,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甲烷和水是按等物质的量反应,所以到平衡时比值不是3,故C错误;D.温度不变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平衡移动的因素、图象分析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

8.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像可知,升高温度,反应物转化率减小,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增大压强,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系数和大于生成物系数和。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平衡移动原理。

9.A

【解析】

答案第2页,总7页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3 / 11

试题分析:依据图(Ⅰ)中a 、b 的相对位置知,增压(因p 2>p 1),w(C)升高,故x=1;由b 、c 的相对位置知,升温(因为T 1>T 2),w(C)降低,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该反应为:

A(g)+B(g)

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反应式可知,升温和降压均可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图(Ⅱ)知:因随着温度升高y 降低,故y 降低的方向必为压强减小的方向,所以,P 3>P 4,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将向左移动,B 的转化率降低;随着压强的减小,B 物质的转化率减小,所以B 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逆移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所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所以A 符合,故选A 。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图象

【名师点晴】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图象的理解.解答这类图象题,首先要“译”出其化学含义。由于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单因素”(浓度或温度或压强)改变,分析时应固定一个物理量,分析另一物理量对纵坐标的影响。 10.C 【解析】

试题分析:A 、由图①可知,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H>0,A 错误;B 、图②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

+3SCN

-

Fe (SCN )3,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 晶体

后,平衡不移动,B 错误;C 、使用催化剂可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由图③可知,曲线a 是使用催化剂的曲线,C 正确;D 、由图④可知,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 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 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提高A 物质的转化率,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D 错误,答案选C 。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的综合应用

【名师点睛】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1)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理解图示化学曲线的意义;(2)理清图像变化的趋势,重点把握起点、拐点、终点。突破口在于抓住图像中关键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作出正确的判断。 11.A 【解析】

试题分析:A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正确;B .反应物的焓变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与压强没有关系,B 错误;C .反应2NO 2(g )

N 2O 4(g )△H <0的正反应是

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改变条件的瞬间,浓度不变,图二与实际不相符,C 错误;D .若图二t 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大,D 错误;答案选A 。

考点:考查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因素 12.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象可知,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则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A项错误;B.a、b两点压强相同,但温度不同,a点二氧化氮的体积分数较大,说明a点的转化率较小,即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像的分析。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图象,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图象中纵横坐标

-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的含义。2NO

2(g) N2O4(g) ΔH=-57 kJ·mol

化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增大;如果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减小,然后结合图象来分析解答。

13.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象可知,温度升高C%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图象与实际不相符,A项错误;B.由图象可知,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增大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图象与实际不相符,B项错误;C.由图象可知,压强越大,A%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A%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图象与实际不相符,C项错误;D.由图象可知,压强越大,A转化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图象与实际相符,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对于可逆反应3A(g)+B(g)2C(g)△H<0,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降低,A%增大,A的转化率降低。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增大,A%降低,A的转化率增大。14.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图像,随着温度的升高,H2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H<0,故正确;B、因为两点的压强,N点压强大于M点,M点温度高于N点,因此无法确定谁的反应速率快,故错误;C、此时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故错误;D、控制合适的温度和压强,既能保证反应速率较快,也能保证H2有较高的转化率,采用更高的压强要提高对设备的要求,增加经济成本,故错误。

考点:考查勒夏特列原理、可逆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

15.B

【解析】

试题分析:T2℃之前A%变小,C%从0渐增大,而T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2℃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而T2℃时恰好平衡,T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A、T1温度之后A%继续变小,C%继续增大,T3温度之后A%继续增大,C%

答案第4页,总7页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5 / 11

继续减小,故T 1、T 3温度时未达到化学平衡,A 错误;B 、T 2℃之前A%变小,C%从0渐增大,而T 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 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正确;C 、T 2℃时恰好平衡,T 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 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 错误;D 、T 2℃时恰好平衡,T 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 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逆反应移动,D 错误。答案选B 。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图像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名师点晴】明确图像中含量随温度的平衡关系判断T 2℃时恰好平衡是解题关键。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技巧为:①紧扣特征,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②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③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④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 正、v 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16.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T 2>T 1,温度升高时,C 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A 、正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A 正确;B 、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故B 错误;C 、无法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气体体积的大小,故C 错误;D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故D 错误;故选A 。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17.D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 A(s)+2B(g)

2C(g)

A 项,x =2,v(B)=

0.222min

mol L =0.05 mol·L -1·min -1

,错误;B 项,降温平衡应右移,

错误;C 项,增大c(C),平衡时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D 项,使用催化剂、改变压强,平衡均不移动。 18.C 【解析】

试题分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少,A 、B 不正确;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 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D 不正确,答案选C 。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

点评: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ν-t 图像或 c -t 图像:1.ν-t 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 二、平衡图像 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 19.D 【解析】

试题分析:A、0~10min内v(X)

= =0.025mol/(L?min),故A

错误;B、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方程式中a:b=(0.45-0.2):(0.50-0)=1:2,故B错误;C、第7min时,X的浓度减小,故不可能是增加X的浓度,C错误;D、第10min--13min及第20min 后X、Z的浓度不变,处于平衡状态,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相关知识。

20.B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答案选B。

考点:化学平衡图像问题

点评: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ν-t 图像或c-t 图像:1.ν-t 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二、平衡图像 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21.A

【解析】

试题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需要时间越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体积分数减小,A正确;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B错误;加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只是增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C错误;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小,D错误。

考点:勒沙特列原理

点评:分析图象题要看清各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然后分析曲线的起点、拐点、变化趋势、位置高低,当有三个变量时,先固定一个,再研究另外两个量的变化情况。

22.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a点压强小于c点压强,所以c点反应速率大于a点反应速率,A不正确;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则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浓度降低,颜色变浅,B不正确;b、c两点的NO2含量相同,转化率相同,C不正确。由b点到a点,NO2的含量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易于正方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正确,答案选D。

考点: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图像识别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可逆反应图像识别的掌握情况,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升的学生的学科素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定一议二”“先拐先平”即可解答。

23.C

答案第6页,总7页

平衡图像专题训练题集

【解析】

试题分析:A、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降低,故A错误;

B、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

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物质的浓度无关,增大NO的物质的量,不影响平衡常数,故C正确;

D、增大氮气的物质的量,氮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点评:考查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图象等,难度不大,理解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24. D

【解析】A项,图甲,在同一温度下(T1),p1压强下先达到平衡,说明p1>p2,由图可知压强大时Z的体积分数反而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a>3;B项,图甲,在同一压强下(p2),T2温度下先达到平衡,说明T2>T1,由图可知温度高时Z的体积分数反而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Q<0;D项,图乙,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增大,则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a=3时增大压强。

25.D

【解析】

26.C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温度越高乙烯的转化率越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温度越高乙烯的转化率越低,低温有利于乙烯的转化,采用250~300℃不是考虑乙烯的转化率,可能是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反应速率等,错误;C、由图可知,温度一定,压强越高乙烯的转化率越高,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采用加压条件(7MPa左右),目的是提高乙醇的产率和加快反应速率,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有副产物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生成,由图可知,在300℃14.7MPa乙烯的转化率比300℃7MPa高得多,但乙醇的产率却低很多,应是副产物的生成,导致乙醇产率降低,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影响平衡的元素、对工业生成条件控制的分析等,难度中等,D选项注意根据题目信息进行解答。

7 / 11

九年级化学图像题专题训练

九年级化学图像题专题 训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1,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反应后A、B一定都有剩余 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D、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 1,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得氧气.图6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是() A B C D 2,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3,下列四种叙述均用如图表示,其中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生成O2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B、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图表示一定量KMnO4加热制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图表示加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反应过程中MnO2的质量变化关系 4,将一定量的镁条放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下列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5, 请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象,其中能正确表示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过量且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的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6,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7,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右图).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专题Word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基础知识: 对于反应mA(g) + nB(g) pC(g)+qD(g) △H<0 m+n>p+q 条件改变变化结果 K变化平衡移动反应A的浓度C(A)A转化率C的含量条件改变ν逆ν正变 化 1C(A)增大 2C(A)减小 3C(C)增大 4C(C)减小 5温度升高 6温度降低 7压强增大 8压强减小 9加催化剂 课时探究 探究一、图像绘制,读图解题 例题1: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3H2(g)+ N2(g)2NH3(g) 来合成 氨气;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a b两种条件下分别加入相同浓度 时间t/min02468 条件a c(H2)/10-2mol·L-1 2.00 1.50 1.100.800.80 条件b c(H2)/10-2mol·L-1 2.00 1.30 1.00 1.00 1.00 12 1 T2 下同),△H 0,根据表格数据请在下面画出c(H2)-t图: (2)a条件下,0~4min的反应速率为;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平衡常数为; (3)在a条件下,8min末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1/2,11min后达到新的平衡,画出 8min~12min时刻c(H2)的变化曲线。

探究二、图像解题方法 1、反应mA(g) + nB(g) pC(g)+qD(g) △H <0 m+n>p+q 反应速率和时间图如图所示 ,t 1时刻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①图1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图2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③图3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④图4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⑤图5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2、①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②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P 1 P 2, m+n p 探究三、陌生图像的解题技能 1、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图像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该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关联?能用关联解决问题? △H 0 mA(g)+nB(g) pC(g) ①y 是A 的浓度,△H 0,m+n p ②y 是C 的含量, △H 0,m+n p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专题82250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专题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有一类涉及动态平衡。这类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故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根据现行高考要求,物体受到往往是三个共点力问题,利用三力平衡特点讨论动态平衡问题是力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 一 物体受三个力作用 例1. 如图1所示,一个重力G 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挡板和斜面对球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取球为研究对象,如图1-2所示,球受重力G 、斜面支持力F 1、挡板支持力F 2。因为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将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的三角形。F 1的方向不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F 2的大小、方向均改变,随着挡板逆时针转动时,F 2的方向也逆时针转动,动态矢量三角形图1-3中一画出的一系列虚线表示变化的 F 2。由此可知,F 2先减小后增大,F 1随β增大而始终减小。 例2.一轻杆BO ,其O 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AO 上,B 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 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 拉住,如图2-1所示。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 与杆A O 间的夹角θ逐渐减少,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 及杆BO 所受压力F 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F N 先减小,后增大 B .F N 始终不变 C .F 先减小,后增大 D.F 始终不变 解析:取BO 杆的B 端为研究对象,受到绳子拉力(大小为F )、BO 杆的支持力F N 和悬挂重物的绳子的拉力(大小为G )的作用,将F N 与G 合成,其合力与F 等值反向,如图2-2 图2-1 图2-2 图1-1 图1-2 F 1 G F 2 图1-3

化学平衡图像题汇总

专题强化训练 巧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象题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1.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 【解析】选A。在0~50 min内,pH=2和pH=7时反应物R都完全反应,降解率都为100%,A正确;R的降解速率与溶液的酸碱性及起始浓度均有关系,因此根据图中曲线所示,由于起始浓度不同,故不能判断R的降解速率与溶液酸碱性的直接关系,B、C错误;pH=10时,在20~25 min之间,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10-4mol·L-1·min-1,D错误。 2.(2015·武汉模拟)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所示的是

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解析】选D。图象中有三个量,应定一个量来分别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定压强,讨论T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定温度,讨论压强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m+n>p+q。 【加固训练】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影 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 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均为气态 B.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 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C.升高温度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使用催化剂,Z的产率提高

初三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 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加入大量水 B.向硝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C.向两份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镁粉D.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盐酸中加水溶液的pH不能大于7;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氢氧化钡沉淀不能从0点开始;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酸反应完金属有剩余,生成的氢气一样多;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氯化钠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制的溶解,故答案选择C 考点:酸的性质、饱和溶液的定义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足量的锌、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滳加稀硫酸 C.向一定量混有少量盐酸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活泼,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氢气,镁大于锌;该反应中稀盐酸的质量一定且少量,镁、锌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相同;故图像所示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值应大于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pH值应逐渐下降,故图像所示错误。 C、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没有沉淀产生;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图像所示正确。 D、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大于0,起点错误,加入氯化钠固体后,溶质质量增大至饱和,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图像所示错误。 故选:C。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

专题五化学平衡图像 一、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 1、速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 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 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 2、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 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含量—温度(压强)—时间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 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例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 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4、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5.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化学平衡图像专项练习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3.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

初三化学图像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图像专题训练 海淀 西城 24.下列图像不能.. 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在一定量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 .将水通电一段 时间 东城 23.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A B C D 操 作 分别向相同质量的镁粉、铁粉、锌粉中加入等浓度稀硫酸 一定温度下,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向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将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图 像 结 论 三种金属与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g >Zn >Fe 该氢氧化钙溶液已经饱和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铜与硝酸银发生了化学反应 稀硫酸质量/g 铜粉的质量/g /g 反应时间/s 固质 体量 中分 锰数 元 /% 素 溶种 质类 的/种 3 2 1 加入铁的质量/g 10 5 气 体 体 积 /mL H 2 O 2 反应时间/s 二质 氧量 化 /g 锰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A.①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B.②表示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同时加入稀硫酸 C.③表示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5.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A.将饱和石灰水升温 B.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 C.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D.向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石景山 23.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粉,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 A B C D 密云 25.利用曲线图对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研究对象形成规律化的认

(完整版)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试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 B .反应开始时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 .反应开始时10s ,Y 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 2.( 广东1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 2(g) 2NH 3(g), 673K ,30MPa 下n(NH 3)和n(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大 B .点 c 处反应达到平衡 C .点d (t 1时刻) 和点 e (t 2时刻) 处n(N 2)不一样 D .其他条件不变,773K 下反应至t 1时刻,n(H 2)比上图中d 点的值大 3.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 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 、B 、C 、D 均为气体 4.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 (g )+B (g )C (g );△HA 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T 1>T 2,△H>0 B .T 1<T 2,△H>0 C .T 1>T 2,△H<0 D .T 1<T 2,△H<0 5.现有可逆反应A (g )+2B (g )nC (g );△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 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p 1>p 2,n >3 B .p 1<p 2,n >3 C .p 1<p 2,n <3 D .p 1>p 2,n=3 6.对于反应2A (g )+B (g )2C (g );△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 7.T ℃时,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A 、B 、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t 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t 1+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 —1 A 0.1 mol·L —1 B 和0.4 mol·L —1 C 反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0.4 mol·L —1 D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 的转化率增大 8.右图表示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ΔH =-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 0~t 6中 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A . t 0~t 1 B . t 2~t 3 C . t 3~t 4 D . t 5~t 6 n 2· · · · · a b c d e NH H 2 1

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 1.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 C.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D.该实验操作是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来源】2019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呈现酸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钠,故不符合题意; C、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溶液呈现碱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故符合题意; D、坐标的pH变化是由小于7到大于7的过渡,因此进行的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 .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随着镁条质量的增加,生成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因此,气体的质量不会一直增加,符合题意;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待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 、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因此一开始无沉淀产生,待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沉淀质量不断增加,待氯化镁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锌和稀盐酸反应:22Zn+2HCl=ZnCl +H ↑,铁和稀盐酸反应:22Fe+2HCl=FeCl +H ↑,锌比铁活泼,锌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锌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铁,故铁最后产生氢气的质量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09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一、几大影响因素对应的基本v-t图像 1.浓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 2.温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进行;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的方向进行。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知识梳理

由曲线可知:当升高温度时,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吸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即υ吸>υ放,故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当降低温度时,υ正和υ逆 <υ放,故化学平降低,但吸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即υ 吸 衡向着放热的方向移动。 3.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加且方程式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举例反应:mA(g)+n(B)p(C),m+n>p] 由曲线可知,当增大压强后,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 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增大的倍 数大于'υ逆增大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当减小压强后,υ正和υ 均减小,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逆 减小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减小的倍数大于'υ逆减小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注意】对于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气体反应来说: *若容器恒温恒容,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虽然容器中的总压强增大了,但实际上反应物的浓度没有改变(或者说:与反应有关的气体总压强没有改变),故无论是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均不改变。 *若容器恒温恒压,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为了保持压强一定,容器的体积一定增大,从而降低了反应物的浓度(或者说:相当于减小了与反应有关的气体压强),故靴和她均减小,且化学平衡是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2018初三化学图像题专题

初三化学(图像) 1.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y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4.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 描述其变化过程中量的关系的是( ) 5.有X 、Y 、Z 三种金属,小刚对它们的金属活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能反应的记为 “√”,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Z > Y >X B .Y > Z > X C .Y > X >Z D .X > Y > Z 6.金属与人类生活、生产密不可分。 (1)我国多使用铁锅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 性质; 专家建议市民多食用动物肝脏、芹菜等食物,这些食物富含铁,可减少缺铁性 贫血疾病的发生,这里的“铁”是指(填字母) 。 A .原子 B .元素 C .单质 D 。分子 (2)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填字 母) 。 A .铝不易被氧化 B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C .铝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 D 。铝是银白色的固体金属 (3)图1为金属与过量盐酸反应的关系图,其中A 、 B 两条直线分别代表镁、 铁、锌三种金属中的两种。

动态平衡模型总结(原卷)

动态平衡受力分析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有一类涉及动态平衡。这类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故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物体受到往往是三个共点力问题,利用三力平衡特点讨论动态平衡问题是力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 基础知识必备 方法一:三角形图解法 特点:三角形图象法则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有一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其它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第三个力则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问题。 方法:先正确分析物体所受的三个力,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然后将方向不变的力的矢量延长,根据物体所受三个力中二个力变化而又维持平衡关系时,这个闭合三角形总是存在,只不过形状发生改变而已,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矢量三角形,各力的大小及变化就一目了然了。 【例1】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G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挡板对球的压力F N1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F N2变化情况为()A.F N1、F N2都是先减小后增加 B.F N2一直减小,F N1先增加后减小 C.F N1先减小后增加,F N2一直减小 D.F N1一直减小,F N2先减小后增加 【练习1】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着,斜吊着放在光滑劈面上,小球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向右缓慢推动劈一小段距离,在整个过程中() A.绳上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B.绳上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C.劈对小球支持力减小 D.劈对小球支持力增大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1.对反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依据图①,若t1时升高温度,则ΔH<0 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 C. 依据图②,P1>P2 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B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 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 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答案】B 3.—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v(正)>v(逆) B. b点反应放热53.7 kJ 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 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 【答案】A 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A、B一定都是气体 C. D一定不是气体 D. C可能是气体 【答案】B 5.下图是恒温下H 2(g)+I2(g)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加入催化剂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项训练及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 1.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 D.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液中滴入水 【来源】2019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对氧气的量没有影响,故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造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后,溶液仍显碱性,即pH>7,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

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2.向盛有HCl 和CuCl 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向盛有HCl 和CuCl 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盐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 【详解】 ①由以上分析可知,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当盐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故①正确;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其质量保持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②正确; ③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的过程中,根据反应中质量关系 ()22CuCl +2NaOH +2NaCl =C 898u OH 0↓ 可知,每加入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生成98份质 量的氢氧化铜,溶质的质量减少,故③错误; ④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大;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的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增大,但是幅度减小,故④正确。故选B 。 3.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

高一物理动态平衡专题习题和答案

高一物理动态平衡专题 习题和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专题习题及答案 1. 如图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之间,更换绳OA ,使连接点A 向上移,但保持O 点位置不变,则A 点向上移时,绳OA 的拉力(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2. 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定滑轮用轻绳悬挂在B 点,另一条轻绳一端系重物C ,绕过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 点,若改变B 点位置使滑轮位置发生移动,但使A 段绳子始终保持水平,则可以判断悬点B 所受拉力F T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 A .若 B 向左移,F T 将增大 B .若B 向右移,F T 将增大 C .无论B 向左、向右移,F T 都保持不变 D .无论B 向左、向右移,F T 都减小 3.如图所示,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 、B 两点,开始在绳的中点O 挂一重物G ,绳子OA 、OB 的拉力分别为F 1、F 2。若把重物右移到O '点悬挂 (B O A O '<'),绳A O '和B O '中的拉力分别为' 1F 和' 2F ,则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11F F ,'>22F F B. '<11F F ,' <22F F C. '>11F F ,'<22F F D. '<11F F ,' >22F F 4.重力为G 的重物D 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AC 和BC 两段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α+β<90°。现保持α角不变,改变β角,使β角缓慢增大到90°,在β角增大过程中,AC 的张力T 1,BC 的张力T 2的变化情况为 :( ) A B O A B O O '

动态平衡受力分析专题

专题 动态平衡中的三力问题 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有一类涉及动态平衡。这类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故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根据现行高考要求,物体受到往往是三个共点力问题,利用三力平衡特点讨论动态平衡问题是力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许多同学因不能掌握其规律往往无从下手,许多参考书的讨论常忽略几中情况,笔者整理后介绍如下。 方法一:三角形图解法。 特点:三角形图象法则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有一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 其它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第三个力则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问题。 方法:先正确分析物体所受的三个力,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然后将方向不变的力的 矢量延长,根据物体所受三个力中二个力变化而又维持平衡关系时,这个闭合三角形总是存在,只不过形状发生改变而已,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矢量三角形, 各力的大小及变化就一目了然了。 例1.1 如图1所示,一个重力G 的匀质球放在光 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 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 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 挡板和斜面对球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取球为研究对象,如图1-2所示,球受重力G 、斜面支持力F 1、挡板支持力F 2。因为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将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的三角形。F 1的方向不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F 2的大小、方向均改变,随着挡板逆时针转动时,F 2的方向也逆时针转动,动态矢量三角形图1-3中一画出的一系列虚线表示变化的F 2。由此可知,F 2先减小后增大,F 1随β增大而始终减小。 同种类型:例1.2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着,斜吊着放在光滑斜面上,小球质量 为m ,斜面倾角为θ,向右缓慢推动斜面,直到细线与斜面平行,在这个过程中, 绳上张力、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变化情况?(答案:绳上张力减小,斜面对小球 的支持力增大) 方法二:相似三角形法。 特点: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其它二个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 且三个力中没有二力保持垂直关系,但可以找到力构成的矢量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的问题 原理:先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再寻找与 力的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比例关系,把力的大小变化问题转化为几何三角形边长的大小变化问题进行讨论。 例2.一轻杆BO ,其O 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AO 上,B 端 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 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 拉 住,如图2-1所示。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 与杆A O 间的夹角 θ逐渐减少,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 及杆BO 所受压力F N 的大小变化情 况是( ) A .F N 先减小,后增大 B .F N 始终不变 C .F 先减小,后增大 D.F 始终不变 解析:取BO 杆的B 端为研究对象,受到绳子拉力(大小为F )、BO 杆的支持力F N 和悬挂重物的绳子的拉力(大小为G )的作用,将F N 与G 合成,其合力与F 等值反向,如图2-2所示,将三个力矢量构成封 闭的三角形(如图中画斜线部分),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OBA 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 应边成比例可得:(如图2-2所示,设AO 高为H ,BO 长为L ,绳长l ,)l F L F H G N ==,式 中G 、H 、L 均不变,l 逐渐变小,所以可知F N 不变,F 逐渐变小。正确答案为选项B 同种类型:如图2-3 所示,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和溶解度图像题

初三化学酸碱盐和溶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硝酸钠 B、氢氧化钾 C、氢氧化铁 D、硝酸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 A、固体碳酸钠 B、食醋 C、白酒 D、白糖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A、铁屑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钾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Na2CO3·10H2O B 、CuSO4 C、浓硫酸D、NaCl固体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A、K2SO4、HNO3、BaCl2 B、BaCl2、Na2CO3、HCl(过量) C、CaCl2、KOH、Na2CO3 D、CuSO4、FeCl3、NaOH 8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氯化铜 B、氯化铁 C、硝酸镁 D、硫酸 9、下列各组溶液,只用无色酚酞就可以鉴别的是() A、NaCl、NaOH B、NaCl、HCl、NaOH C、NaCl、H2SO4 D、NaCl、NaOH、Na2SO4 10、下列各组物质均能在NaOH溶液中共存的是() ,KNO3,KCl B. NaCl,CuSO4,HCl ,NH4Cl,CaCl2D. CaO,CO2,HNO3 11、如图,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 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A B C D X CO CO2HCl SO2 Y Ca(OH)2NaOH Ba(OH)2NaOH 12、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做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13、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用下列的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 A. 食盐水 B. 醋酸 C. 纯碱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9、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Cl、AgCl、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的实验:(1)将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2)向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事实,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 10、将一定量的Fe、Cu放入AgNO3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1)若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不出现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 (2)若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1 在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能得到澄清无色溶液的是 ()A、Cu(OH)2B、Zn C、Fe2O3D、 2 一块质量为的铁片,可能含有下列某一种杂质,当它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则铁片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Cu B、Zn C、Mg D、Al 1、下列酸中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稀醋酸 2、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浓硝酸 D、稀硫酸 3、下列物质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 ) A、NaOH溶液 B、CuSO4溶液 C、稀盐酸 D、NaCl溶液 4、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硝酸后,固体不溶解的是(A、CuO B、AgCl C、CaCO3 D、BaSO4

化学平衡图像练习题

化学平衡典型题 1.一定温度下,反应2SO 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 ,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2.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3.在容积固体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 ..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 ..的是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4.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g)+N(g)2E(g) 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E(g),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了2 mol M和 1 mol N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20% B.40% C.60% D.80% 5.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下列反应: 2SO 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 ...的是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