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答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高二 2部)

编写人: 审核人: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 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 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和第三人称中全知视角的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 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 作家作品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 体。从小喜欢钓鱼、 组别: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 富有传奇色彩。 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

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

《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 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 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 ,许 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 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 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2、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 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 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 “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 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 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 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 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 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 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 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 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 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 起来。 3、 背景介绍: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 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 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 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 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 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4、 海明威名言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打败。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 ,就是牛挑死你。

上帝创造人,不是为了失败。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 海明威自题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啦!

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 《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 ,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二、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按提示填空。首段进行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_ _

主体部分由________________ 构成情节。

最后一段交待_ _ ,既是对__________________ 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文中刻画的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三、叙述视角介绍叙述视角、叙述人称。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

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

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

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

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1、“我”是谁这个故事是由我来讲述的,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2、【点拨】小说还有一种视角是全知视角。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断: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

了婚。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3、鲁迅先生的《祝福》属于哪一种视角他喜欢用哪一种

四、重点探究

1、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隐藏了一些内容。阅读主体部分(对话部分)心世界,看看作者隐

,揣摩人物内藏了什么

一问:家乡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9)

1)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

“唔, 1)

待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家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 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

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

5) 你从“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句中读出了什么 四问:政治 “政治跟我不

相干, 6)

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 “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结合原文分析原因。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为什么不对我讲了

”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老人为什么会“露出笑容”

二问: 3)

动物 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是什么

4)

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2)

三问:

”他说。

其中隐藏了作者什么观点

7)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哪些

8)

(2)这个句子中老人强调的是哪个词隐含了怎样的意思

2、通过以上的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运用的是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

快,这 的表现:海明威认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

,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 使之

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 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因此,“冰

山理论”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本的简洁,即“少”;二是叙述者的不动声色,即

“静”。 你认为,这样写是否会影响小说内容、主旨的顺利表达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3、解读小说结尾: 小说结尾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课外拓展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

84天没打到鱼了。头 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

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 沙滩,

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 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

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

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

遽(

)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

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 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水面慢慢漂流。 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 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 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加力量。鱼 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

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 (

)住,手已皮开肉绽

),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

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

1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桨、舵

)柄、刀

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最 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副大鱼的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 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

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垂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问题:结合全文,理解

画线句子。

(1)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2)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正是作者I “冰山理论” 露出水面

上。所谓“冰山理论” 绪最大限度地掩藏于形象之中, 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答案

(三)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按提示填空。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_环

o主体部分由__对话构成情节。最后一段交待_结局_,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文中刻画的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明确: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一谈到自己的家乡,老人就高兴地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牵挂他养的那几只动物,对这几只动物能否避过战火,一直放心不下。他不关心政治,他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我”是谁这个故事是由我来讲述的,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明确: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

切感;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

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但是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2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一部分内容隐藏起来了。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比之下伍尔

芙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芙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减法”

3、鲁迅先生的《祝福》属于哪一种视角他喜欢用哪一种

明确:有限视角,还有他的《狂人日记》《一件小事》等。

一问:家乡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老人为什么会“露出笑容”

明确: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

“噢,

“唔,

10)

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微笑”就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而微笑,是因

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对这些动物的回忆。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11)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

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是因为实在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无奈、被迫和悲哀。

二问:动物

12)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是什么

明确:“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

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

“恩,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13)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明确: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我们不但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据的地

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①读出老人的生活现状,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

3、

动物相依为命, 晚年生活很凄凉。可战争却要他离开他的家园他的亲人,连最后一点温情也要抹去。 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痛。③读出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己的逃命中, 老人还能想到可怜的动物。④读出老人内心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逃离家园。

⑤读出他的

茫然,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把握。他顾及动物不关心自己,不想走。 三问:家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 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 14) 你从“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句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

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 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四问:政治

“政治跟我不相干, ”他说。 15)

其中隐藏了作者什么观点

明确: 挑起战争的是政治家,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挑起战争的政治家。 16)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哪些

明确:“谢谢你, ”他说着撑起来, 摇晃了几步, 向后一仰, 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 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17)

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 “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 明确:(1)“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

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老人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

( 2)“那边我没有熟人” 。 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有对未来的茫然,也因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而使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3)“没家, ”老人说, “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 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 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

老人“没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顾自的逃 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火中。 18)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1) 为什么不对我讲了 明确: 或许以中断谈话的方式来谢绝年轻人的好意; 明他决定听天由命,不再逃亡了。

(2) 这个句子中老人强调的是哪个词隐含了怎样的意思 明

确: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谁了惹谁了(冤)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怨) 对战争的控诉。

明确: 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小说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 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

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谴责的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3、明确: 1、点明故事背景。 (法西斯挺进) 2、渲染气氛,烘托心境。 (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象征手法,暗示中心。 (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老人与海》答案:①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奋斗有时会失败, 甚至牺牲生命,但是一往

无前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②孩子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回到他的身旁。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或许他不再期待别人来分担他的忧虑; 或许表

只是”中隐藏着的是

2、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拿来主义》导学案(1)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拿来主义(教师) 【学习目标】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 比喻论证。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重点难点】1?结合实际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2?了解并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预习案|自主学习一台前幕后,先睹为快 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冯骥才,前几年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 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同学们 请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呢 ?冯先生是这样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 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 来主义”。 【知识链接】 1. 走进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 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 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 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鲁迅 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2. 关于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它 短小、犀利、幽默、灵巧、隽永,常借助典故、 笑话、趣闻、传说等,通过打比方、分类别、说古道今、谈天说地等手法使议论形象化 ,内容广泛,形式 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都可以 归入杂文一类。 3?“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 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 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 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黑暗现实。 4. 背景介绍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 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 续实行“送去主义”。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 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 “拿来主义”的口号, 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自主检测】 1. 给加点字注音: 冠冕堂皇(gu 01 mi an )吝啬(I ins e )玄虚(xu 岔) 蹩进(bi e ) 残羹冷炙(g aig zh i )脑髓(su i ) 孱头(c m ) 自诩(xu )'掘起(ju e ) ?磕头(k e )徘徊(p dhu 6 )譬如(p i )国粹(cu i )' 2. 解释词语,并解释加粗词语。? (1)礼尚往来 (2)大度 (3) 残羹冷炙 (4) 冠冕堂皇 (5) '孱头 (6)玄虚 (7)国粹 【整体感知】仔细反复朗读文章,思考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3.怎样“拿来”?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1、2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 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3、4段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高一语文必修4 导学案

高中语文_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灵活运用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3.品味语言,体会“冰川原则”。 4.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冰川原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把握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在本文中的体现。 积累词语:蹒跚轮辐撇下岔路疲惫踯躅 二、导入新课:提到战争,同学们会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它的残酷? 硝烟弥漫生灵涂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残垣断 壁狼烟四起哀鸿遍野刀光剑影…… 战争是人类永远的阴霾,而把战争浓缩在文字里,战争往往意味着炮火弥漫、刀光剑影。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却给了我们关于战争的另一种解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明威,走进《桥边的老人》。 三、走近作者:复习关于海明威的文学常识,必修三学过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硬汉性格”) 海明威传奇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理论”。 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四、背景介绍: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教师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 2.通过叙述视角理解海明威的叙述风格。 3.通过挖掘隐藏信息把握作品主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叙述的有限视角。 2.通过挖掘隐藏信息把握作品主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年-1961年),美国小说家。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塑造圣地亚哥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硬汉性格”的《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2.文学常识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但能为读者所感受到,从而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和耐人寻味之感。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3.写作背景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4.海明威名言

语文必修三:第三专题《拿来主义》导学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理解课文思路基础上,理解作者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论述。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明确思路 明确:课文由“闭关主义”导致“送去主义”谈起,只是“送去”不仅有悖于“礼尚往来”的仪节,而且必定穷了自己,因此,“送去主义”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听凭“送来”就好么?难道我们受“送来”的祸害还少么?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二、理解作者对“拿来主义”的精辟阐述 1、齐声朗读5~10段课文,并进行资料导引,学生摘录其大意: 资料一(投影或多媒体) ……这些采取(旧形式的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 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而且,这工作是决不如旁观者所想的容易的。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资料二(投影或多媒体) 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但现存的新的木刻,却和这历史不相干。新的木刻,是受了欧洲的创作木刻的影响的。…… 别的出版者,一方面还正在绍介欧美的新作,一方面则在复印中国的古刻,这也都是中国的新木刻的羽翼。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如果作者都不断的奋发,使本集能一程一程的向前走,那就会知道上文所说,实在不仅是一种奢望的了。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大意:①关于文化遗产的内容,有中国古代的还包括欧美的。 ②继承文化遗产的方法:“弃去蹄毛,留其精粹”“采用外国的良规”。 ③继承文化遗产的目的:“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 2、再次阅读课文5~10段,独立思考问题。 ①思考: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

语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人教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语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人教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一课时) (一)本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二)《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三、进入文本 (一)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二)文题解读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三)理清思路 这篇小说虽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选材典型。 小说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通过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构思和取材是巧妙和独特的,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 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作者通过将撤离人群的逐渐稀少、远去,战争越来越近的紧张感与老人从始至终的缓慢平和的语调,与战争毫不相干的谈话内容冲突着,把小说一步步推向高潮,让人不禁为老人的安慰担忧,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主题。 (四)具体解读 1、阅读第一段,讨论叙述语言的特点 问题1:本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问题2:本段语言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

《桥边的老人》

桥边的老人 美·海明威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3.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背景。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海明威的作品 《老人与海》“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硬汉”形象 2.就查找的资料,请学生简单介绍作者,教师相机补充并作以总结: ⑴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⑵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最终用猎枪自杀。 ⑶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后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左膝盖被机枪打碎。他在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被迫手术换了一个白金膝盖,取出了237块弹片,还有少数弹片至死都保留在他的身上。 ⑷后来还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⑸代表作品有《老人与海》《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

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3.了解背景: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不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桥边的老人》便是写于这一时期。一.梳理情节: 人物:“我”和老人 情节:相逢——交谈(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分别 二.探究讨论小说的主题: 提示:通过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探究小说的主题。 问题:1.小说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许多人涌过桥”中“涌”可以看出当时过桥时的拥挤 涌动的人群要去:逃难 因此在第一段写了一个逃难的人群涌动的社会环境。 2.老人的处境如何?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⑴“衣服上尽是尘土”“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外在形象:满身尘土 ⑵“没家,只有刚才讲的那些动物”“我76岁了” 年龄身世:年老孤苦 ⑶“他太累了,走不动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身休状况:疲惫不堪(疲惫无助、茫然) 总结:年老孤苦的老人被迫逃难,以致满身尘土、疲惫不堪——处境:悲惨(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完成) 4.教师引导学生透过表面深入理解: 是什么造成人群的逃难和老人的悲惨处境? 残酷的战争 5.引导学生探究老人的内心世界:

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 【学习方法】 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3、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简历: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成就: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 评价: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探寻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3、“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4、关于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它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 【学习过程】 一、自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A级) 1、注音: 自诩()残羹()冷炙()譬如()给与()脑髓()孱头()蹩进()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 第一课时 (一)本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 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 制。 (二)《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 的第一篇课文。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三、进入文本 (一)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二)文题解读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三)理清思路 这篇小说虽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选材典型。 小说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通过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构思和取材是巧妙和独特的,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 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作者通过将撤离人群的逐渐稀少、远去,战争越来越近的紧张感与老人从始至终的缓慢平和的语调,与战争毫不相干的谈话内容冲突着,把小说一步步推向高潮,让人不禁为老人的安慰担忧,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主题。 (四)具体解读 1、阅读第一段,讨论叙述语言的特点 问题1:本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问题2:本段语言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 明确: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渡照应。 问题3: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

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电子教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 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 【学习方法】 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3、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简历: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成就: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 评价: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探寻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3、“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4、关于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它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 【学习过程】 一、自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A级)

《拿来主义》学案及答案

《拿来主义》学案及答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了解杂文的文体特征。 2、把握文中的比喻、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3、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4、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二、知识链接: 孤独的鲁迅(节选) 周劼人 夏日午后,风雨欲来,并不明澈的天光从玻璃天顶照射下来。 在展厅间穿行浏览,满墙满壁的作品,除了“文革”中那几张加了工农形象的宣传画外,涉及鲁迅的画作和影像,大约总是他孤零零的面容,被置在纸中央,或是“抽小烟冷冷看人的样子”,定格在时空里。

他怎么会孤独呢?当他从《故乡》向人们指出路的所在,写《阿Q正传》揭开国人的“乏相”,《呐喊》着给你看中国儿女们灰色人生的时候,他周围有梁启超鼓吹立宪,有孙中山订立主义,有陈独秀创建政党。那不是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在回答历史命题的答卷上,也不止印着他这一张“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面容。 但作为怀疑论者的鲁迅又真的很孤独。“孤独是因为他总走在别人的前面”,研究了半辈子中国现代文学的陈思和教授,坦言直到中年,才越来越理解鲁迅。“他总是很容易看穿别人身上存在的问题,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其实与他理想的状态相距甚远。”就如著名作家张定璜描绘的那样,“鲁迅先生站在路旁边……不等到你开嘴说话,他的尖锐的眼光已经教你明白了他知道你也许比自己知道的还更清楚。” 鲁迅一直在寻找同盟、加入同盟,也曾屡屡被奉为领袖与导师,但他从未真正领导过一个团体,也未曾组织过以自己为中心的团体。他的面容就这样不断被摆放在图谱的中心,却事实上把所有人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他是一个文人,不懂政治,也不介入政治,”这是尹鸿的解释,“他对这一切都深表怀疑,只因为这组织能对中国有一些贡献,他就勉强参加进去。”所以曹聚仁说,鲁迅一生,总是“荷戟独彷徨”的日子为多,他是天空的飞鹫,并非蚁群的首领。

《桥边的老人》教案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1、 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小说的艺术特色 2、 阅读小说,整体感知 3、 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 4、 明确预习规范 5、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题旨 预习要求: 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ww 5、思考: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

一、新课导入,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 (一)《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 《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 二、阅读小说,整体感知。明确第一单元要求 (一)本单元的要求是: 1、 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 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 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 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二)《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海明威的“硬汉”人生及其创作上的“冰山理论”。 2.了解分析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其作用。 3.品味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灵独白,明确人物的形象,把握课文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 过程:自学——用不同人称换角度叙述故事——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 2.方法:朗读、讨论、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谴责战争珍视生命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懂得珍爱和平、珍爱 1、重点: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人物形象和主题 2、难点: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其作用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学,了解相关知识: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

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迷惘的一代”: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一代。这些作家中,大多数人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经历了战争的折磨,了解到普通士兵中的厌战情绪。当时,他们大多还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激情。面对现实,他们深深感到“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不过是当初美国政府用来迷惑自己为帝国主义战争卖命的虚伪幌子,深知上当受骗,美好的理想化为泡影,于是心灵深处受到无法医治的创伤。大战结束后,他们不再相信什么政治、法令,但又找不到新的可靠的精神支柱,因而悲观、失望、彷徨、忧虑,处于一种迷茫,不知走向何处的精神状态之中。“迷惘的一代”的作家没有统一的组织团体及共同的纲领,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在作品里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反映了战后青年一代的悲剧,他们在艺术上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新颖及独创性。 3、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谓的“冰山理论”是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上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在海面以下。即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在作品中。 4、创作背景: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二、导学过程: (一)、问题探究、分组展示。 1、教师提示并要求:按上节课所讲叙述的相关内容开展讨论并在小组内交流。。

《拿来主义》导学案附练习题和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一、读经典,悟人生 鲁迅语录 1.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1926 2.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1933 3.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文艺与政治的歧途》1927 4.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

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海上的儿童》1933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作家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他发表的我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了解背景 1934年,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发展的。鲁迅针对敌人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就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姊妹篇”。 三、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自诩.⑵磕.头⑶残羹.⑷冷炙.⑸冠冕.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桥边的老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个以保卫西班牙共和国为己任的战士,一个跟随一支秘密队伍走遍法兰西各地的战地记者,一个老渔夫、一个漂亮的拳击家、一个能打飞鸟的优秀射手、一个惟一活着阅读过自己的讣文和唁电的人。 他是谁?海明威 二、1听录音朗读,关注对话人物 2 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虽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选材典型。分析本文思路。首段:场面描写,介绍环境 主体:由对话构成情节 末段:交待结局 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内容。 即将战争前,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围绕劝离与不走而展开的“我”与一位老人的对话。 思考: 对话人分别是什么身份? 我——老人 “我”是谁? “我”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 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 请大家思考: 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3 、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我们可以把叙事角度分为 “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如莫泊桑的《项链》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有限视角—— 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我小的时候,家在哈弗尔,并不是有钱人 ?家,也就是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 ?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 有限视角与全知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全知视角的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 思考: 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首先,采用第一人称,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 觉,显得比较客观,增加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由“我”来讲述故事,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抓住读者的心。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老人的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老人是谁? 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 三、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隐藏了什么 (一)“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拿来主义经典导学案及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编写人:刘涛审核:高二语文组编写时间:20XX年10月8日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 【学习方法】 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3、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简历: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成就: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 评价: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探寻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3、“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

《桥边的老人》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小说的艺术特色 2、阅读小说,整体感知 3、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 4、明确预习规范 5、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题旨 预习要求: 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ww 5、思考: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 一、新课导入,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 (一)《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

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 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 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 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 《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 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 节”“结构”“情感”和“虚构”。 二、阅读小说,整体感知。明确第一单元要求 (一)本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 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二)《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 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 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 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