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超越灌输教育

超越灌输教育

超越灌输教育
超越灌输教育

超越灌输教育——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思考

陈晓静1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双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与交往对话,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灌输教育中存在单一主体化模式凸显,主体间互动交往淡化及教育模式与生活疏离等问题,要实现灌输教育与“主体间性”的良性结合,就必须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过程中地位平等,在互动过程中和谐对话,在参与过程中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关键词:灌输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互动

灌输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特点是以理服人,是教育主体将特定思想移入教育对象的教育过程。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的: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①上述这些重要理论与思想并不能在人们头脑中自然产生,不可能不学自知、不教而会,因此,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才能在人们头脑中扎下根来。

实践证明,灌输教育思想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发动人民群众起了巨大的作用,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应当值得肯定。然而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和文化的转型阶段,对灌输教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也应当与时俱进。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体间性”理论不断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内涵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双向互动、主动对话,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和由此所表现出的一致性。”②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前提,把教育资料和两个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作为共同客体,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体现为“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结构。任何单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即‘主体—客体’关系,都不过是‘主体—客体—主体’结构的一个

1陈晓静(1992—),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建设。

片断和环节; 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就载负着、实现着‘主体—主体’交往关系,并受其牵引和制约。③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理解、对话、交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活动,而是主动的、双向的精神交往实践活动,诸主体通过交往达成互识共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④

二、传统灌输教育的主体间性缺失

通过将灌输教育置于“主体间性”视角中加以对照,不难发现,传统灌输教育存在诸多弊端。

(一)单一主体化模式凸显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强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体际关系。相比之下,传统灌输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主体,其“权威”意识、“中心地位”根深蒂固,整个灌输教育过程亦被视作能动主体改造被动客体的活动。教育者凭借在理论、知识、能力及信息方面存在的优势,抢先占有了话语权,对受教育者进行着思想行为的改造活动,形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单向制约和控制的关系。

(二)主体间互动交往淡化

主体间的互动交往是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互动交往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民主平等的互动交往,教育者实质上是促进者,灌输教育的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的互动过程,是施教与受教的辩证统一。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能动参与,灌输只能是一厢情愿。另一方面指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往。集体关系中的人际间互动交往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传统灌输教育显然是“独白式”和“单向式”的,忽略了受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和主体间的互动交往,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现实同相互尊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理想状态之间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教育模式与生活疏离

传统灌输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脱离实际的泛政治化倾向。表现在教育要求上,主要是灌输内容追求理论化、体系化、原则化,片面强调“应是”的理论灌

输而缺乏“实是”的理论指引,片面追求社会需求与社会价值,刻意强调思想统一,却相对忽视了受教育者主体的个性发展与利益需求,使得灌输教育渐渐远离群众,远离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流于形式,成为政治标签、政治口号。。似乎灌输教育,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词,各种关于“灌输”的多种错误认识纷至沓来,如“无用论”、“过时论”、“强制论”等错误论调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观点。表现在教育方式上,忽视人际关系背景下的交往、互动,受教育者学习到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输入累积,或是脱离社会生活的道德修炼。

三、灌输教育与“主体间性”的良性结合

(一)在交往过程中地位平等

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交往性,交往、沟通的实现以及主体间的平等是其必然和必需的前提。传统灌输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教化,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地位的不平等性。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应当认识到对话的过程既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同时也是倾听受教育者心声的过程。双方的交往不是权威思想的印证,应该是平等主体间的充分融合与交流。平等地位的交往关系通常表现为双方主体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对彼此各方的人格尊重。真诚是建立平等关系的基本条件之一。教育者的帮助和指导应是发自内心的,应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到受教育者作为发展的独特的个体所存在的价值。只有这样,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感受,产生思想、心灵上的真正交流。

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防止一个错误倾向,如果片面强调民主,时时以被教育者为中心,处处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全滑落为片面满足学生需要的活动,从而产生原则性和方向性错误。受教育者必须在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对象性活动中体现主动性。

(二)在互动过程中和谐对话

传统灌输教育方以一元道德价值设定为基础,以个体人格依附为依托,以单向权威为基本特征,那么,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的发展,取而代之的应是与其截然相反的对话式德育方法。⑤双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基于平等、尊重的态度,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沟通、互动,促进主体间视界交流和融合的交往活动。思想政治

工作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教育者主体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双向互动。哈贝马斯就理想的沟通提出三个要求,即真实性要求、正当性要求、真诚性要求。也就是说,只有真诚、平等的交流,才可能产生积极的和谐的对话。“对话式”教育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前提下,通过相互交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不仅有言语上的你来我往,更有知识、思想、经验和情感等多方面、深层次的相互交流,通过沟通最终达成一致。

如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与传统传媒相比,网络的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积更广。我们应当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利用网络这一灌输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根据形势的需要,运用网络平台,不断地开辟新网战,提高网络宣传的质量。要针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采用不同艺术形式、不同信息含量的网络宣传形式。⑥灌输教育应充分体现时代性与灵活性,充分尊重和利用大学生的网络喜好,积极推进平等交流与沟通的网络实现,不断引导他们在网络中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

(三)在参与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灌输方法的陈旧和僵化,使灌输教育背上了“一言堂”、“满堂灌”的恶名。⑦长期以来,在灌输教育中,受教育者习惯了被动,这就需要教育者充分主导地位的优势和力量,唤醒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成为积极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者。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乐意与他人一道探索知识,摒弃自我中心的倾向,注意培养受教育者关心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只有当教育者植根于受教育者个体及当前社会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受教育者才会有人际交往、与人沟通的直接动力,才能产生主动参与的需要。

灌输教育方式不能仅限于说教,一方面,要结合当前时代的宏观背景,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实践,将灌输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活动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熏陶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使其在实践中增强认知,提升德性,以此增强灌输教育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灌输教育要结合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境、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把灌输教育内化在现实中、实践中和问题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教育与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总之,灌输教育要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使教育对象在自我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增强对政治工作的信任感和贴近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增强

工作的实效性和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

总之,主体间性的灌输教育要在“平等性”中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在“互动性”中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创造性,在“参与性”中解决受教育者的现实难题,其终极旨归即在于激发主体的潜能,增强灌输的渗透性和贴近度,提升灌输的深度和效果,使灌输教育真正成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最有力的工具,永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裴迪.主体间性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7.

[4]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

[5]李景春,李倩.灌输式教育在和谐德育中的反思与扬弃[J].湖北社会科学.2009(12).

[6]周子旋.新时期德育灌输的创新出路[J].消费导刊.2009(3).

[7]艾红梅.再议灌输教育[J].理论研究.2010(5).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4)(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柴野昌山:a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显、隐性正向,显、隐性负向功能;b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对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对…的负向功能) 3.教育有哪些个体功能每个功能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教育个体功能有:a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b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c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对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粗寂寞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4.什么是教育目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即教育意

立足课堂 灵活教学——进一步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

立足课堂灵活教学——进一步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9-01-09T14:54:32.333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作者:周晓敏王慧敏[导读]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264300 品德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我们立足课堂主阵地,科学灵活教学,进一步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一、多角度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浓厚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取得成功的催化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实效,就要在“趣”字上做文章。 1.要采取多变的课堂模式。平日我们师生互动的场所都在教室,在教学《风儿吹呀吹》一课中,我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外面去上课,让他们到实际中亲自寻找风、感受风、利用风,这一课堂模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很浓的学习兴趣,活动目标顺利完成。 2.要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多彩的世界》金字塔前的遐想主题活动时,我根据孩子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字塔的神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动眼、动脑,不断联想,使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要创设多趣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课堂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孩子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在《大地妈妈哭了》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询问孩子们大地妈妈为什么哭了?让孩子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带着行动走出课堂,使孩子们对学习更加主动枳极,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充分利用教材空间,丰富延伸课堂内容 我们的教材注重方法的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并且都设计了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为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和探索留下了许多问号和空白空间,这正为我们挖掘教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空白空间,最大化地开发孩子的发展空间,促进它们自主、主动地学习,让他们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听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对话者。在《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中,教材首先通过“森林舞会”介绍各种植物及其功用,接着引出空白空间“护绿行动” ——你有什么“护绿”的好主意?这时我们不要代替孩子做出答案,只加以引导,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自己 “出主意”,也许有的学生想不出来,因此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但从最终的效果看,老师讲学生听只是短期性的,而由学生自主探究却具有长期效应,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红领巾胸前飘》一课,教材中先介绍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接着留下空白空间设疑:我能为少先队活动想些什么点子呢?这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生活体验及教材上的各项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在《便捷的通讯》一课中,小博士要求调查一下家乡(社区)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数量变化情况,以及体验寄信中遇到的问题和我的感受,要想使这些空白处变得有血有肉,就必须引导孩子去调查、去体验、去总结,而这也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这些被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内容充实的课本空白处记录着孩子们的探究发现过程,是孩子们学习成果的展示,是课堂成效提高的标志。

论道德教育与“超越式幸福”-最新文档资料

论道德教育与“超越式幸福” 道德教育作为培养德性、 完善人格以及追求更高价值的教育 方式,已经开始引领一种新的生活状态一一超越式幸福, 是道德 教育的理想,更是一个人生活的终极价值追求。 、道德教育实现“超越式幸福”之内在可能 一)道德教育的含义 1. “知性”德育的超越 知性”德育指德育的知识化和思维化。 知识化即道德知识 的传授与习得 ; 思维化即对道德思维的训练。知性德育观认为道 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道德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养成。 但是作为 道德教育主体的“人”, 是“理性存在与非理性存在、 与缄默存在的统一, 是饱含了肉体与灵魂、 情感与理智等各方面 的活生生的、完整的人。”人不应当是被灌输的客体,而是追求 的主体。因此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对生活德育的回归成为必然, 道德教育的本真就应当是追求人更高境界的完善。 2. “诗意”德育的转向 诗意”是德育的新起点,是德育转向人的生活的重要方 向。“诗意”似乎带有了更多的文学色彩, 但更营造了德育审美 的、幸福的意境。 诗意德育是归真的, 即德育立足于真实的生活, 而非抽象的理论 ; 是求善的,即德育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而排挤 利己主义的倾向 ; 是至美的,即德育追求幸福生活,追求人的终 这不仅 言说存在

极目标,幸福也许是人生最美好的向往。 二)“超越式幸福”的意蕴 人人渴望幸福,然而对待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亚里士多德从德性的角度说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 康德眼中的幸福是仅次于德行的,德行通向幸福;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集大成者密尔把幸福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目的。笔者认为,幸福是内心的积极的、向善的、自由的体验,它不被任何异化的欲求所左右,不被任何伪装的利己主义所牵制,它是高尚的生活品质、积极的生活追求、纯粹的生活方式在内心的投射反应。 超越式幸福,是针对幸福的异化或者说是针对幸福的不完整性理解而提出的,是在世俗的“普通”幸福、短暂的“即时”幸 福以及外在彰显的幸福基础上建设的一种具有延续性、内隐性、 精神性的更高尚的幸福,即“超越式幸福”。但这并非对于世俗 幸福、即时幸福和外显幸福的否定,而是批判性的继承与创新。 二、道德教育实现“超越式幸福”之可能 一)道德教育指向可能生活的建构 在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中指出:“可能生活是现实世界 条件所允许人们进入的生活,但不完全等于现实生活,因为现实 生活只是可能生活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可以进入的生活是能够创 造出来但尚未创造出来的。”[1] 道德教育是指向生活意义世界的,因为生活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的归宿。鲁洁教授曾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是引领生活的建构,即突破以往把道德

《超越智商》读后感

《超越智商》读后感 《超越智商》读后感1500字 作者航妈 基思。斯坦诺维奇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认知科学家之一,他的理性三部曲:《机器人叛乱》、《超越智商》与《理性与反心智》都是极好的著作。之前粗浅的阅读过《机器人叛乱》,读完很是喜欢,于是买来他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我要阅读这样一本书? 生活中,我们总是很容易夸大智商的作用,我自己更是经常崇拜聪明人的人:人家考试就是容易出成绩,人家毕业于名牌大学,人家学的好很轻松啊……尤其是,每当自己技不如人时,我总是很容易为自己找到类似的理由。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也经常由衷的佩服那些能培养出聪明小朋友的家长,我常常对这样的家长羡慕不已。 直到读到这么一本书,作者说:智商并非是人类智慧的全部,高智商与高成就间并无必要的关联,想过上理想的生活,只拥有高智力远远不够,还要拥有高理性。比如:门萨俱乐部成员的平均智商是148,但这个组织并不为人们所熟知,而基本上也没出过什么特别的人物,恰恰相反,曾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查德。费曼,智商却只有120! 那是什么最终决定了人生的高度?答案是:理性,而且,理性是可以后天习得的。如果把人比喻成一辆汽车,智商好比是汽车的行驶速度,而理性则决定了汽车行驶的方向。在错误的方向上急速飞驰,最终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所以,人们现在所热衷的智力测验其实全然没有评估理性,学校里比拼的东西也都是非常片面的。 我们身处的世界一个极不确定又高度复杂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机遇又危险重重的野兽乐园,在现实生活里,理性才是引领我们前行的那盏明灯。阅读这样一本书,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为人父母者的教育焦虑,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思考,我们应该重在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能力以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这本书极大的刷新了我的认知,让我明白了,不到人生的最后,绝不能轻易的否定自己和孩子,只要我们潜心努力,靠不断安装好的心智程序来弥补认知漏洞,就可以持续提高自己的理性商数,变得越来越智慧。 这本书是在说什么? 斯坦诺维奇注意到传统智力理论作为考察人类认知 能力的理论,缺失了人类重要的心智运作机制:自主心智与反省心智。所以,他重新定义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将其分为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展和体制增强两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制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制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教育学中所说的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时期(2岁到7岁);具体运算时期(7岁到11岁);形式运算时期(11岁到成年期)。年龄的规定只是一个大体的平均数,因此,阶段的划分会随着某些因素如儿童的环境不同而变化。对于每一主要的时期,他都概括了标志着该阶段儿童特点的认知活动,构成这些认知活动的形式,以及这些认知活动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认为个人具有实现某种逻辑行为的潜能的,这种潜能起源于人最初的动作图式,思想是动作的内化。皮亚杰强调智力发展的生物成熟基础,并认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严格确定的。在他看来,外部刺激会引起个体的主动反应,或者同化,或者顺应。但是外部刺激本身和智力发展并无关系。 2.智力发展理论 (1)斯滕伯格(S.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采用信息加工学说去解释与度量智力,提出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与人类处理日常生活事件的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因此把智力分成三个子理论,即成分子理论(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经验子理论(经验智力,Experimential Intelligence)、情境子理论(实用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 第一,组合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

浅析教育公平问题

浅析教育公平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发展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 教育的不公平发展破坏了社会公平,也有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定和可持续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的文明进步。因而,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公平的缺失有很多表现形式,从宏观地来看,我将这种缺失分为以下几种: 城乡公平缺失。在一些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地区公平缺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这些高校的经费很大程度地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回报,在招生政策上表现为向本地区倾斜,划分出很大部分的名额给当地,有些高校甚至大部分在当地招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很多高校较少的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的升学,为了考上大学,只有拼努力、毅力、体力、精力,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发展。此外,在长期倾斜性的经济政策支撑下,造成了我国较大的地区发展差异,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差异很大,而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按照收入来进行的,你要享受高等教育,你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这个费用依然在上升),这种状况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 阶层公平缺失。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我国的一个现实是消灭了剥削阶级,阶级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但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是劳动人民内部出现了分化,很多阶层分化出来。阶层除了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异外,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收入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收入差异逐渐演变为身份差异。收入越高的人,如私营企业主、民营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DOC)

浅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元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主要有如下一些认识:一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脱离的;二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三是教育实践独立于教育理论之外,本身具有自主性。除此之外,学者们对此各抒己见: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统一的,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相互滋养的关系,有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紧张性关系,也有将二者的关系等同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本文分析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内涵,历史发展,逻辑基础,阐述了关于二者关系的一些观点,提出当今主要问题并找出改进策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一个宏大问题,其中关涉了教育领域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人们对此进行孜孜不倦的探寻。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一、概念分析 (一)教育理论内涵 1.定义 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的活动,从对象上来说,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论之学”并不相同,因为人事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而“理论之学”是以永恒为对象的;与亚里士多德的“制作之学”及近代的自然科学理论也不相同,人事不存在“制作之学”及自然科学理论那种客观的对象。因此,教育理论应该是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之学”。 对于教育理论,与一些其它教育学的相关名词一样,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定论。我国教育学者叶澜在《思维在断裂中前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在寻找》一文中指出:教育理论,作为一个名词,它泛指人们有关教育的理论性认识。所谓理论性认识是指一种认识的结果,它是理性思考的产物,以概括、抽象判断(程度可以不一)为其共同特征,而概括、抽象的层次与类型的差异则构成其内部的层级与类型。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P.H.Hirst)从理论的实践性特点出发认为:教育理论是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理论。 教育理论,我认为一定是一种有体系的认识,甚至是可操作的认识。教育理论是教育思想的系统表述,教育理论是教育思想的高级形态。中国古代许多教育家的成果最终只能成为“思想”而不是“理论”,主要是因为“思想”没有成为体系,没有分条逐析。而一些西方教育家则使自己的成果形成体系,甚至可以作为方法直接应用于

杜威与柯尔伯格的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思想比较

杜威与柯尔伯格的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思想比较 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问题是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杜威和柯尔伯格的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观点的阐述,比较了其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发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标签:杜威;柯尔伯格;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其道德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柯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被称为“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杜威和柯尔伯格对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问题都比较关注,两人的观点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所差异,比较他们的异同,对促进我们今天的德育建设有一定意义。 所谓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我们认为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运作对学生成长需要的满足程度和对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1]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两者的思想展开比较。 一、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有效要素——师生地位及关系 杜威认为,要增强道德教育有效性,使教师成为有效的道德教育者,客观上要承认教师社会地位和作用,因为教师“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2]但承认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并不等于肯定教师的权威,他坚决反对权威,认为教育者的权威不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他认为,教育者必须以受教育者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以指导者的身份进行教育,“没有一个东西能从无中发展出来,从粗糙的东西发展来的只能是粗糙的东西,希望一个儿童从他自己小小的心灵中发展到一个宇宙是不会有效果的”,但“指导不是从外部强加的,指导就是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使它最充分地实现自己”。[3]杜威强调教师应该组织和参与学生的活动,一起学习,不断进步。另外,在专业素养方面,杜威认为教师的知识应该既博又专,既能给予专业指导,又能以广博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在教学艺术方面,“他既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学生交流思想,提高价值的辨别能力,增强对观念和原则的感受,又要了解学生经验发展的连续性”。[4]杜威认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中心,一切教育活动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他虽然极其反对“教师中心论”,但并不否定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肯定了注重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在发挥道德教育有效性中的重要性。 柯尔伯格早期认为在道德发展过程中,教师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他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道德发展幅度远大于没有教师指导的道德发展幅度。“教师必须帮助儿童思考真正的道德冲突,检查他们用为解决冲突的推理,找出他们思维方式中的前后矛盾和不当之处,并发现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集中推理,把直接高一级的水平同他现有现有的水平加以比较,帮助学生体验冲突,从而使他们认

论新时期教育理念

论新时期教育理念 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变得尤为重要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仅有方法、理念是不够的,只有深刻领会当代教育理念并用之于实践,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作为教育理论的执行者,该如何化力量为行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努力践行新教育理念,使新教育思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花结果,从此踏上理想之国?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理论是行为的先导 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时代,随着国际教育理念的发展,我国也改变了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我们教师应该端正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以常规打基础,教改求发展,创新求提高的教改思路,摈弃传统教育导致的依赖性、被动性、因循性;弘扬素质教育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解脱老师成“教”的奴隶,学生成“学”的奴隶的桎梏。尊重并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恢复自主的感知觉,增添自主的探索力,发挥自主的使命感,强化自主的创造性。改革“以教室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变“备课”为“既备课又备人”,集中主要精力改进教法,研究学法,从善于“会教”到善于指导学生“会学”,变学生依赖性学为独立性学,变被动性学为主动性学,变学生因循学为创造性学。逐步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教学模式。 新教育不能只有理念,需要实践和操作;更重要的是不能埋头在过程的时候,忘记了我们的目标。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实践、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就是自我教育基础上的自我管理;理论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系统先进的理论做指导,行动就会陷入盲目,没有目标。 二、当好“育人工程”设计师, 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创造独特的自己 教育是一项令人瞩目的“育人工程”,教师是这项工程的实施者,如何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去实现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我们教师要画好蓝图,当好“育人工程”的设计师,把学校真正建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超越自我 实现梦想教案

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七(13)班班会课教案班主任:张建 【活动背景】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然而在实现梦想之前,我们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牺牲自己一些珍贵的东西,去面对困难、挑战困难、超越困难。但是,我们最大的困难不是那些总让我们抓头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只有真正学会和懂得如何超越自己,才能最终实现梦想。 【班会目的】 1、通过讲故事和小品演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对“如何超越自己”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2、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实现“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方式。 3、通过本次班会课,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定下实现梦想的方法,为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会准备】 1、教师准备 查找有关“成功”、“实现梦想”、“超越自我”等的小寓言故事;收集学生的梦想。 2、学生准备 写下自己的梦想、目标,并思考:要如何实现梦想? 准备若干小品。 【班会过程】 一、观看老鹰重生的故事 学生小品:蝉的蜕皮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想到了什么? 超越,需要不断的反思; 超越,需要持续的努力 超越,需要坚强的毅力; 超越,需要认真的品格; 下面请听我班葛睿褀同学写的一首诗:超越自我 二、学生讨论 请你谈一谈

你自身还存在哪些不足,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上课看课外书,是否想过父母的辛劳? 心烦气躁,想想是否给父母带来过失望? 上课睡觉、说话、借故请假、旷课,是否想过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讨论最佳结果:我们必须把对学习不利的习惯,懒散的习惯,统统改掉,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锻炼培养好的习惯,我们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 三、学生思考 关键词:我们这样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支撑我们苦读的动力是什么? 归结:报答父母,不辜负亲人的希望; 考取理想大学,赢得美好未来; 为了证明自己,扬眉吐气; 为了求学深造,成为一方大家-----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最佳结果:也许,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这三年内要实现对自我的肯定和超越!初中-------人生最关键的转型时期 四、怎样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1、超越自我,实现梦想,首先要有目标 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爱默生 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确定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因为目标是人奋勇向前的动力源泉。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否则很容易在努力中迷失方向。但要想不迷失,就要有兴趣,学习在于享受,享受在于深入学习,有境界感。 2、超越自我,实现梦想,关键在于态度 你知道吗?成绩优异的考生的智商大部分只是中等,中上水平的都不多。研究证明,在考试中,智商因素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小的,因为99%的考生智力方面大致相同。研究结果证明,每个人都有夺取第一的会,关键是看你自己是否给自己机会。 游戏:算一算 如果将字母A到Z分別编上1到26的分数 (A=1分,B=2分,…,Z=26分) Knowledge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2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张春燕 教育从古到今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春秋战国的孔子到近代的陶行知,他与人就象一个整体,从来就没有分开过,那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了? 首先,教育必须要用人来做载体,如果没有了人来,教育就无法施展,跟谈不上发展了。 人是教育的核心。只有人参加到教育中来,教育才会充满活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学家孔子就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为世世代代所敬仰。为什么他会收到那么多人的敬仰呢?这不光是因为他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还因为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指孔子,还有大量的人,是他们的参与才让教育不断的发展,壮大,才有了今天的教育百花争鸣的繁荣景象。所以说,教育需要人来参与,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教育才有了意义,也才会发展。 其次,社会也需要教育来发展。当然,作为社会的主体人也需要教育来发展自己。人类要想进步就需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以当人类想要进步的时候,就需要教育来支撑。所以,人来想要得到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 总之,教育和人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只有教育发展了,人类

自身才会有所发展。所以,我们在发展自身的时候,还要注意发展教育,只有二者不断的发展,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谈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张春燕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却跟不上物质文明。而作为老师和学生应该作业发展呢?值得我们探索。 自古以来,就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来诠释老师这个职业。于是,在一般人眼中,学生就是向老师学习知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如此。传授学生知识只是做老师做的最基本的。做老师的不仅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交给做人的道理。而且,后者远远比前者重要。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首先老师就要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你,以你为榜样。其次,老师还要以身作则,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整天在课堂上说老师很爱你们,可是,当地震来时,自己却丢下学生只顾自己逃命,学生会怎么看待自己的老师呢?这样的老师肯定是口是心非,也是让学生们做呕的老师。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再次,老师还应该尊重自己的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觉得自己是老师就可以任意改变别人的想法。 当然,作为学生的,也应该虚心的向老师请教,从古

浅议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

浅议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 [摘要]在任何社会,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教育公平是检验社会公平的重要尺度,高等教育公平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协同努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措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虽然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后,“教育产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增加的高等教育机会并不是所有人群都相同,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得到的高等教育机会少之又少,阶层差距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一、教育公平的界定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适龄儿童、青少年享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并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其内涵主要包括:第一,教育起点公平,即每位公民都能平等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第二,教育过程公平,即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的投放、教学课程的设置、师生关系等方面,相应的制度、政策继续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第三,教育结果公平,指人的发展公平,即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特征、才智的学业上的成功。为了深刻地理解教育公平的特定内涵,有必要探讨一下教育公平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一)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 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革命方面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公平的状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性质。因此,公平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普遍存在的双轨制学校就是典型代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上升为普遍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这种公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人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过这种教育却受着金钱的限制。那些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1.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途径,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是高校的主要功能。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目的的贯彻落实和各种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教学途径实现的。但教育和教学不能划等号,教学为教育服务,对高校而言,教育、育人才是最高目标。为此,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不仅是教学改革,更是教育改革,不能单纯地误认为是仅属于教学系列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事,应该从学校层面系统、科学、全面地予以组织和协调。 2.知识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主要是知识技能教育,蕴含了素质教育但是不能代替素质教育。育人必须要培养综合素质,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事、课堂上的事。首先,学校教学单位的管理应该以其为中心工作,在师资素质教育、专业建设、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进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等内容上能有与之相适应的水平。同时,素质教育也不单是教学单位的事,而是全校的事情。除了“言传”,素质教育更需要“身教”和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实际上,从大学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论,素质教育与包含后勤、保卫工作在内的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与学校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所有教职员工所做的工作及其点点滴滴的言行全都有关系。人才培养是全校共同的事,涉及每一个人,素质教育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非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就可以揽括全部,对此应该有清晰的认识 3.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关系 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架,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首先搭建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是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的主体和核心,如何进一步加强能力培养是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能力结构是知识结构的核心体现,而能力结构是否能很好体现出来,又要依赖于人才培养方案知识结构的合理架构,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需要妥善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关系里面,还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是并重的,不能简单地说哪部分更重要,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的学科专业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对于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地方普通高校,相对于研究型重点高校而言,应有所突出实践教学。 4.专业培养方案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关系 就业市场需求是设置专业和专业人才培养制定与改革的重要导向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甚至不是首要依据。其道理很简单,大学的办学和育人是一种长期行为,大学不仅仅是面对就业市场培养急需人才,更重要的还要有计划地、长期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有潜力、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建设者,以使国家的各条科技战线都后继有人,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同理,大学也只有坚持科学规划专业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避免单纯以眼前的就业市场需求为引导,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如何处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改革的科学性和面向就业需要的现实性问题,笔者认为,在现实之中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变通性、实用性,如可以允许在通过科学论证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下,结合学业实习计划和就业实习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实习、实训环节安排到学生就业意向企业进行。但不能为了满足就业实习需要而放弃学业要求和学业实习计划的执行,放弃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严肃性。 5.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论幼儿园游戏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论幼儿园游戏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摘要】:当代社会,家长对于幼儿游戏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认识偏颇。大部分家长会认为游戏会占据教育的时间,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于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期望很高。于是,很多家长就呼吁幼儿园多添加上课环节,减少幼儿游戏。迫于家长的压力,很多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教育的倾向。其实,幼儿游戏与幼儿教育教学并不对立,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在幼儿园中,可以将两者有机地融合,使得幼儿更好地成长。本文针对幼儿园游戏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提出以下三点设想:1.真正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想,2.开展创新型游戏,3.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游戏,教育教学 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0〕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八条: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1 对于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主体思想,国家政府及广大幼教工作者无疑是十分重视。但是反反复复在重申贯彻这个思想,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落实,这也是迫于各种社会压力。但是无论如何,幼儿都是稚嫩的个体,玩是孩子的天性。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主张的,教育不是压抑和摧残儿童的天性,教育须适应儿童的自然。因此,幼儿园必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样才能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真正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想 要真正落实这个思想,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家长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长经验交流会等,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游戏中蕴含的教育方面向家长宣传一个正确的观念:教育与游戏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两者的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二,幼儿园方面。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深刻牢记这个思想,并付诸实施。如何去实施呢?首先,游戏机会的提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有的儿童对游戏不感兴趣,也许并非是儿童自身的原因,而是因为教师未能提供多元化的活动,使他们无法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游戏。有的儿童对某种游戏感兴趣,也被提供了相应的机会,但由于机会次数少,可选择的人数少,能力不强或稍弱的儿童还没有选择到与其能力,兴趣相符合的游戏,游戏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为儿童游戏提供“均等”的机会尤为重要。2 其次,游戏时间是开展活动的重要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充分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绝对的自主游戏时间(一般认为应不少于1.5小时),提供开展自主游戏的必要条件,鼓励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的体验;重视研究自主游戏中幼儿生成性学习的特点,潜移默化地、隐藏地给幼儿适当指导,强化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其它教育活动中,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这一特点,注意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性,尽可能使幼儿获得游戏性的体验,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以此增加幼儿的相对游戏时间。 另外,游戏场地是儿童游戏活动的空间,是进行游戏不可或缺的条件。室内环境的空间密度会影响幼儿游戏的行为。室内空间的安排方式也会对游戏的质量产生影响,游戏设备及游戏场地的类型都会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因此,幼儿园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于游戏场

在超越中成长

在超越中成长 ——2011—201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济水西关学校王华 人生有太多第一次。正是在这无数个第一次中,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超越、不断成长。这个学年,对于我来说,正如窗外的哗哗啦啦下个不停的雨一样,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接踵而来,让我经受锻炼、超越自我、慢慢成长…… 第一次参加小学语文学科素养培训。曾经也参加过初中英语学科素养培训,但英语学科毕竟已相处数年,也算相知相惜了。可小学语文对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特别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我对她还很陌生,甚至还处于恐惧状态,更别说小学六个年级的语文知识体系了。在培训过程中,我按时参加小组集体活动,认真学习,真诚交流评价,并积极完成各项作业,最终竟然被评为“优秀”。 第一次真正接触一种乐器并熟练掌握运用她。从小至今,虽然看到过、听到过的乐器有很多种,但从未想过去学习他、使用他。因为音乐课在我们那上学的印象中,能不定时地唱首歌就已经很满足了。所以,乐器对我来说很陌生。来到西关学校后,我第一次接触“竖笛”这种乐器。虽说这是最简单、最易学的一种乐器,我还是感到惧怕,感到困难。幸好有女儿鼓励我、教我,加上我的不懈努力,终于会演奏好几首乐曲了。如《大海》、《同一首歌》、《西关学校校歌》等。我还有幸第一次参加学校排练的千人乐器演奏会,同时也成功参加了济水中心校举行的运动会开幕式。 第一次参加“学科限时备课”活动。这项活动是“学科素养培训”活动的阶段性测试。这样的活动我认为学校只是说说算了,

不会真正像测试一样举行,岂料学校所有的活动都是那么正规。幸好有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充分准备,我从中学到了很多集体的智慧,从而在这项比赛中取得“优秀”的好成绩。 第一次举办“晨诵诗比赛”活动。曾经参加的活动都是在别人的指挥下做一参与者,现在却让我主持一群一年级的小娃娃以及有家长参与的活动,着实让我头疼、紧张。虽然每天的晨诵课,我都精心挑选适合孩子的儿歌、诗词等,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读法、各式各样的表演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的学、轻松的背。但要参加全校的比赛,选择哪些儿歌呢?学生该怎样编排呢?家长会来参加吗?当时真恨自己方法单一,能力太低。没想到一个一年级的班主任需要会那么多。也想过一年级的小孩子何必要参加这样的活动?事实证明,孩子和家长都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虽然家长一开始也有犹豫、孩子们的能力更是参次不齐,但他们那毫不掩饰的热情鼓励了我,让我在最后一天确定了主持词、儿歌、队形队列等。虽然在活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没能取得一等奖,但我很满足,很高兴。我庆幸来到了西关学校,我庆幸当了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庆幸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我发现了我的潜能,并从中得到了提高,得到了锻炼。 第一次参与学校举办的“庆六一”文艺汇演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我利用校讯通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发动家长和我一起鼓励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为获得某项殊荣,只为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强孩子的自信。终于在只有一个“架子鼓”节目的情况下,又增加了“架子鼓”和“独舞”两个孩子、]两个节目。并且他们都在学校的彩排中脱颖而出,最终参加了正式比赛,并双双获得一等奖的荣誉。这项活动大大的鼓励了我和孩子们的信心,这种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重要的人文关怀;人 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从人的全面发 展的内核的解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论述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促进人的 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 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 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基于此,文章 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 主义的理想目标。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 断完善的过程。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 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 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 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 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 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②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 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 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 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