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概述

一、概念

1.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可看成教育的职能。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和首要功能。

二、填空题

1.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__ __教育______和___学习_ ____的形式进行的。

2.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三、选择题 BA

1.教育的本体功能是。

A.社会功能 B.育人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育人B.管理学生 C.教育学生D.教学

四、辨析题

1.动物界也存在与人类本质上相同的教育现象。

错。这是“生物起源论”的观点,把人类教育等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从根本上否认教育的社

会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五、简述题

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

(1)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人的培养

培养人是教育的最基本职能,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通过教育,加速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2)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

人类文明的传承,不是靠生物遗传实现的,而是靠教育

(3)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

选择和传承人类经验的精华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人才选拔时学校选择职能的又一方面。

六、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人口功能

第一,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第二,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第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第四,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2)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第二,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第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3)教育的政治功能

第一,培养政治人才

第二,培养合格公民

第三,传播政治意识,培养那个主流政治价值观

(4)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更新与创造的功能

第三章教育规律与原则

一、概念

1.教育规律:即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教育与其外部环境诸因素或自荐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教育原则:使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性准则

二、填空题

1.教育的一般规律,即教育的基本规律、普遍规律,指存在于教育领域之内为一切教育共有的规律,这类规律有两条,即________教育与社会发展_______和____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_______。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__遗传____、___环境___、__教育____和__人的主观能动性_ 。

三、选择题 DDC

1.教育的人性化是________的基本特征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知识社会

2. 教育的国际化是________的基本特征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知识社会

3. 教育的民主化是________的基本特征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知识社会

四、辨析题

1. “一两遗传胜过两吨教育”

错。这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固然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物质前提,但它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性,还要靠后天的环境、教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错。这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但是,环境仅仅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会任意地使他们加以改变,或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或是乞、小偷

错。这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但是,教育并不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也离不开遗传、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论述题

1.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内因,教育是外因,教育只有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有效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第一,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根据顺序性和阶段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尊重不同年龄学生的阶段特征,注意各年龄阶段间的相互衔接,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

第二,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在个别方面是不均衡的,存在着发展的关键期。根据不均衡性特点,要求教育把握关键期,及时而教,促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第三,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根据差异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促进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四,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要求教育把握各个年龄阶段中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可变性则要求教育把握学生身心发展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第五,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人的身心发展是身体与心理、认知和情意等发面整体的、统一的发展。根据整体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重视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是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要适当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前面,以教育促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整体上来看:一方面,教育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

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发展。

1、社会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

(1)国民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第二,科技发展制约着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变革和发展

第三,国民经济不平衡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发展

第四,教育优先发展是当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

第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第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3)文化发展制约着教育

第一,文化知识发展状况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水平

第二,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第三,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传统与变革

(4)人口因素、地域环境对教育也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2、教育发展促进着社会发展

第一,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劳动能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产等,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教育可以通过培养政治人才、培养合格公民、倡导主流政治价值观等,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教育可以通过文化传承、选择、交流、创新等,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存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四,教育可以通过改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发挥教育的人口功能,提高国民素质、优化人力智力资源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章教育规律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概念

1.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达到一定的专业性职业标准,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2.教育机智:对一种突发性教育情境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3.教育情境: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包括学习活动、教学背景、教学氛围等

二、填空题

1.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___教师____、____学生____和____教育影响______。

2.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民主平等___、____尊师爱生____、___教学相长_。

3. 学生是教育的_____客体____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发展的_______主体________。

4. 教育影响包括_教育内容_、教育方法___、_教育技术_和__教育情境______。

5. 广义的教育情境包括____物理环境___________和__心理环境____两大范畴。

三、选择题 BCC

1. __________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体现

A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 C“主体—主导”论 D“主体间性”论

2.师生关系是通过而形成的关系体系

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教与学的活动 D.师生相互尊重

四、辨析题

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错。这是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观。新课程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有知识拥有者转变为合作学习者;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

五、简述题

1.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与方法、个性特点等,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正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正视学生是整体的人、认知与情意发展的统一体,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先导

(3)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这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体现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这是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措施和途径(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这是影响师生关系、做好育人工作的核心因素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概念

1.教育方针: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2.教育目的: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二、填空题

1.人的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是随生产力发展出现的____社会分工___________。

2.在确定教育目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__个人本位论__和____社会本位论_____。

3.确定教育目的反映出_____社会发展______需要和_____人的发展_____需要之间的关系。

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出发点___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归宿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_____。

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三、选择题 BDA

1.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A.孔德 B.卢梭 C.那托尔普 D.涂尔干

2.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A.卢梭 B.孔德 C.那托尔普 D.杜威

3.美育即______________。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

四、简述题

1.怎样理解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两个不同主张?

个人本位论主张:(1)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2)教育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个人的本性,增进个人价值;(3)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4)评价教育的价值应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主张:(1)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3)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4)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在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关系的问题上,两种主张各执一端,割裂了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的关系,走向对立,因而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起来,才是唯一科学的观点。

2.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2)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3)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3.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中,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为各育提供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

五育各有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互独立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相互取代的;同时它们又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在实践中,要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五育”并举并非要求学生门门百分平局发展,要正视学生个性差异,把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六章教育制度

一、概念

1.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_____六三三学制________。

2.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__单轨型___学制发展而来的___分支型____学制。

3.义务教育是依据_______法律_______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 ____学校_______、_______家庭________和_______社会________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4.现代教育制度发展方向是建立和实施终身教育制度。

三、选择题 DCABB

1.当代教育制度发展方向是建立和实施__ _ __制度。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终身教育

2.世界上第一个颁布执行义务教育令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4.我国颁布的第—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_______。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_______。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戍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6.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是。

A.幼儿园至初中B.小学至初中 C.幼儿园至高中D.小学至高中

第七章课程

一、概念

1、课程:在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由具体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育人计划性能、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或“学生中心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3、综合课程:打破分科课程的界限,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把有关联的学科及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几个成分整合成为有机整体的新型课程

二、填空题

1、美国著名教育学者_____博比特___出版的《课程》一书,被认为是第一本专门讨论课程的著作,也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2、课程的纵向组织结构为:__课程计划____、__课程标准___、__教科书__。

3、课程资源的特点包括多样性、价值潜在性、___多质性__等特点。

4、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________相互适应取向_______所超越。

5、从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来看,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___过程____取向的评价和___主体___取向的评价所超越。

三、选择题BDAACA

1、“课程”一词在我国文献中的出现,始见于。

A 汉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A 杜威

B 博比特

C 布鲁纳

D 泰勒

3、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洛克

4、依据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于当年秋学期正式启动。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5、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课程改革,依据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于当年秋季进入实验区。

A.第六次 B.第七次 C.第八次 D.第九次

6.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B.博比特C.泰勒D.杜威

四、辨析题

1、课程资源就是指教材

错。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教材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

五、简述题

1、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涵?

(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4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学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4个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确定骄傲与目标是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出发点;选择教育经验和组织教育经验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环节,它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则是课程开发系统运行的结果检验和基本保证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有哪些?

(1)确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2)努力解决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3)因地制宜,体现出地域特性、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

(4)因校制宜,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1、结合所学理论,谈谈你毕业学校或所在地区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应怎样改革?

第八章教学

一、概念

1.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血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

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制度和程序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3.教学观:人们对小学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张,包括对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评价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二、填空题

1.教学是学校的__中心工作__,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造就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2.教学过程中的三条基本规律包括_教学发展性_规律、_教学教育性_规律、_教学相长性_规律。

3、备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钻研教材、___了解学生__、研究教法、__摸索学法__。

5.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以下几个要素:行为主体、___行为动词_____、情境或条件。

6.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以下三类:陈述性知识、__程序性_、策略性知识。

7. 教学中的预设与______生成____不仅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

三、选择题 ABC

1.我国当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A.课堂教学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__。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课外辅导

3._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A.读书指导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探究法

四、简述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终身发展奠基

五、辨析题

1、教学就是上课。

错。从教学活动全程来看,教学活动包括三大基本阶段,一是教学设计、计划与准备阶段,即备课阶段;二是教学实施阶段,包括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等;三是总结评价阶段,包括学业成绩的检查、评价与反馈。上课是教学的中心任务,但仅仅是教学实施阶段中的一环,因而,不能将教学仅仅视为上课。

1、论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要明确认知方面、情感方面和动作技能方面等三方面目标

(2)教学内容正确:要保证科学性和思想性,既要注意系统连贯性,又要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图案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教学方法恰当: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是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4)教学结构合理:整个课的组织合理,结构紧凑,有效利用上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5)教学语言艺术、教学板书有序、教学态度从容自如。语言要清楚、精炼、通俗、生动,板书规范,教态从容、精神饱满

(6)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好、教学效果佳。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第九章德育

一、填空题

1.德育过程是内化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

2.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社会需要、_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__、__现代教育理论__ 和法律政策

3. 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二、选择题 BAAA

1.狭义的德育是

A.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法纪教育 D.文化教育

2.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德育时所必须遵循的______ _。

A.准则和要求 B.具体程序 C.具体方法 D.实施途径

3.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属于____。A.说理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E.品德修养法 F. 品德评价法4.班主任的中心工作______ _。

A.培养发展性班集体 B.个别教育 C.管理班干部 D.心理健康教育

三、辨析题

1.学校教育应确立德育为首的目标。

正确。通常认为学校教育由德、智、体、美、劳五育构成,五育之间的关系式:德育首位,统领其他各育,智育时基础和条件,美育、体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是途径。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往往智育首位德育实效性难保。

四、简答题

1. 简答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规律。

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其中,知是基础,是情和意产生的依据,并对行具有定向调节作用;情和意是构成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向行过度的中间环节;行时品德形成的最重要标志,是知、情、意的外在具体表现。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又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

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构成,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工作应注意全面性,对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培养

五、论述题

1.什么是班集体?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发展性班集体的培养与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1、班集体的特征: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

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班集体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集体的目标应当由班主任同班干部或全班同学一道讨论决定

(2)培养骨干,健全组织,形成核心:健集体的组织与功能,使它能正常的开展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

(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是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引导集体向前发展(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只有这样才能使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教育主体

(5)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一要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典型;二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三要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2.论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学生品德由知、情、意、行构成。知、情、意、行这四个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同时发展。根据统一性特点,德育过程要注意全面性,对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发挥德育整体功能

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一般来说,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从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发展顺序,最后以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点。但由于知、情、意、行四因素发展常常出现不平衡状况,而且因人而异。根据多端性特点,德育过程要注意针对性,从学生知、情、意、行不平衡发展实际出发,选择多种开端。

2、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进行的,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学生的思想品德既在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在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学生的社会活动与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为保证德育过程的时效性,必须注意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矛盾性和转化性

德育过程具有矛盾性。德育过程是将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外在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学生现有的思想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学生原有思想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即学生思想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与不知、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不断矛盾斗争的过程。

德育过程具有转化性。德育过程要实现多种转化,一是将外在的与要求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内在需要;二是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三是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四是将道德行为转化为到的习惯。学生思想中的内部矛盾过程和转化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和修养实践的过程。

德育过程具有反复性。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曲折过程和发生反复现象。德育过程要坚持反复抓,抓反复。

2015年衡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四

2015年衡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参考答案】D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生产力发展 B.科技进步 C.教育技术进步 D.产业革命 【参考答案】B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参考答案】D 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 A.1996年3月 B.1996年5月 C.1987年5月 D.1989年6月 【参考答案】A 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 A.发展 B.成长 C.成熟 D.生长

【参考答案】C 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A 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 A.教育规范 B.学制 C.教育体制 D.国家 【参考答案】B 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参考答案】C 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劳动者 D.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答案】C 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 【参考答案】B 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 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面系统论述了班 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 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 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2013教育学原理 选择题 复习题

教育学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夸美纽斯在( A )书中提出的自己的教育思想。 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 C.《语言学入门》D.《世界图解》 2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D ) A、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B、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 C、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人的全面发展的属性 3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的是( A ) A、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指定教育目的者人性的假设的影响 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目的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C、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社会发展 D、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着教育目的 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D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5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6、系统地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C )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夸美纽斯 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C )。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8、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D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学科并创立教育体系的人是(A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孔子 D 苏格拉底 10、《实验教学》是___B____的著作。 A斯宾塞 B 拉伊 C 杜威D凯罗夫、 1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 .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 12、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 A.社会交往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修养 1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儿童在7~11岁属于哪个阶段( C ) A 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4、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最全教育学(原理)题库33套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四、解释名词(共15分) 1、学制 2、课堂教学 3、学校教育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及答案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____”思想。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____、___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____、初等教育、__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8.教师是____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 2.终身教育 3.教育功能 4.人的发展 5.教育改革目标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什么? 2.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表现? 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5.教育实践的性质。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提法不统一、不明确。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深圳特区投资于人力资本 【案例】 特区创业之初,深圳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扶持。随着特区经济的纵深发展,各类人才和技术的稀缺现象日益凸显。特区的决策者们很快意识到,要使深圳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必须加快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1997年,深圳市委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特区选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方式推进“科教兴市”战略。自1979年至2001年,深圳特区累计教育投入283.31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239.23亿元,年均递增40﹪。1997年至2001年,深圳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此探求。 2、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3、从教育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与。 4、教育目的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的功能。 5、提出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6、班主任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的桥梁。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诺 B、孟禄 C、马克思 D、凯洛夫 3、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这体现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4、教育能够移风易俗,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生理前提 C、决定因素 D、外部条件 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B、教育 B卷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外部环境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8、在教育目的问题上,主张个人本位论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孔德 C、涂尔干 D、卢梭 9、从胎儿到坟墓的教育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特点。 A、全民性B、广泛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10、教师职业的主要职责是()。 A、教书育人 B、传授知识 C、热爱学生 D、以身作则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明了教师 的教育活动具有()。 A、长期性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12、主张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学说属于()。 A、教师中心说 B、教材中心说 C、教室中心说 D、学生中心说 13、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标准是()。 A、课程的组织类型 B、课程的影响方式 C、对课程的要求 D、课程的计划性 14、课程实施应该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这种观点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互动适应取向 C、参与制定取向 D、主体取向15、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促进者 B、指导者 C、管理者 D、传授者 16、当代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 D、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17、()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又具有难以因材施 教的特点。 A、个别教学 B、现场教学 C、班级教学 D、复式教学 18、在学期结束时所进行的期末考试属于()。 A、预定性评价 B、反应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9、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其良好品德的德育 方法是()。 A、情感陶冶法 B、实践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20、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与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 人的观点和立场出发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A、体谅模式 B、认知发展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答题: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教师招聘第一章教育学原理最全的试题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的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A )。 A.夸美纽斯 B.卢梭C.福禄贝尔 D.乌申斯基 2.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D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康德 D.赫尔巴特 3.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B )。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詹姆斯 D.卢梭 4.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的教育家(B)。 A.夸美纽斯 B.杜威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5.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C )。 A. 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洛克 D.克伯屈 6.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7.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 )。 A.《学记》B.《论语》C.《礼记》 D.《大学》 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首先发生在(D)。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9.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C)。 A.否认了心理因素 B.否认了模仿的教育意义 C.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D.否认了本能的教育意义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主要是通过(C )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的。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11、史书记载,我国学校教育形态最早出现在( A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西周 1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C )。 A.《论语》 B.《孟子》C.《学记》 D.《大学》 13.“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源于(C ) A.《论语》 B.《荀子》 C.《孟子》 D.《道德经》 14.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教育指(B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15.老蜂教幼蜂筑巢的活动是属于教育活动,秉持这一观点的是(A )。 A.利托尔诺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 孟禄 16.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D )。 A.沛西·能 B.格塞尔 C. 利托尔诺 D.孟禄 1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最主要缺陷在于否定了教育的( D )。 A.阶级性 B.政治性 C.等级性 D.社会性 18.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源自于儿童的(D )。 A.想象 B.游戏活动 C.语言 D.模仿 19.凯洛夫的《教育学》中有关教育起源的观点是属于(C )。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1.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制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产生于汉代,随后在各个朝代有所发展。封建地方官学始于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创办郡学,招收“下县子弟”入学。自汉代到明清,都分别按地方行政单位设立地方官学,如府学、县(州)学。明清还在乡村设立社学。 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被禁绝,汉代得以复苏和发展。汉代私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蒙学教育性质,主要形式是书馆或家馆,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习字;第二种类型,是初读一般经书的私学,通称为乡塾;第三种类型,是专经研习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多称为“精舍”或“精庐”,讲学者都是精通一经或数经的名师巨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办学目的。魏晋南北朝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私学在历朝历代都一直存在,并且在绝大部分时期都非常兴盛。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诞生于唐末五代,宋代时期书院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学形式,并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六大书院,明清时期有著名的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等。 我国封建政府不仅重视官学,并且对私学、书院等非官学教育给予支持,从而使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学校教育形式并存与相互配合,在社会动荡时期,每当官学衰微的情况下,私学、书院的发展与繁荣,很好地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失,并且促进了非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为中华固有文化的绵延不绝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 2.当前各国学校结构发生变革体现出哪些共同特征 答:1、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 学校的科层化与教师的日益专业化之间可能会有持续不断的冲突。在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找到平衡,使学校走向专业科层制结构。专业科层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也是当今学校结构变革的目标之一。而专业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的。 2、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促使学校走向准专业科层制或专业科层制则是可能的,也正是改革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即通过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促使校长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向学校放权,使学校在人事权、办学权、财产权和课程设置权等方面,真正具有相应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校长权力膨胀和扩大。 3、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 学校结构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体现。在国外,为了保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法律、政策和相应的制度是家长参与的重要保障和支持。其主要精神是藉由下而上的社会运动,重建学校的结构,以加强学校的自主性,提升教师与校长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决策民主化,推动学校发展。 4、重视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首先,非正式结构有助于员工对政策的理解和传播。其次,除了形成非正式的社会结构,还会出现非正式的共享价值与信念——规范取向。第三,非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是有益的补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凝聚力。第四,与正式的等级制度、非人格化以及正式权威不同,在非正式组织中,这些不起主导作用,因为个性化的需要是非正式组织的动因,这有助于维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的区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目标系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老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的个体能力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有些学生在学校受到挫折,回到家里向日葵家人出气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是学生心理障碍中 的一种攻击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被称为“新教育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心智技能行为可分为专门的心智技能和一般的心智技能两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座谈又称团体访谈,它是对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就某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08政教内部资料 绪论(多出选择题 ) 一、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课本P1-P9) 1. 教育学孕育、萌芽阶段 (1) 孕育时期: 孔子的《论语》 、 柏拉图的《理想国》 。但均不是专门的教育著作。 (2) 萌芽时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专.论.教.育.的.著.作. 《学记》 ,被称为“ 教.育.学.的.雏.形. ”、古罗马帝国的 昆体良 所著 的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 《论演说家的培养》 。 2. 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标志:捷克著名教育家 夸美纽斯 的《大教学论》 ,探讨“把 . 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 德国心理学 家和教 育家 赫尔巴特 的 《普通教育学》 。 (1) 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 a. 倡导教育对象普及化。 b. 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教育学科体系——开始尝试 班.级.授.课.制 . 。 c. “.经.验.—.—.描.述.”.的.写.作.及.论.述.方.式. 成为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d. 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设.想. ,将人的一 生划分为成七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规定了具体的教育任务。 (2) 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的教育家。。 同时期其他代表人物:洛克..(英)、卢.梭.(法)、裴.斯.泰.洛.奇. (瑞士)、福.禄.贝.尔.(德)、康.德.(德)等。 ? ? ?? ????? ???? ?? 3. 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 (1) 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 的《教育论》 ,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 ,教育方法上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 性.,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2) 德国教育家 拉伊 的《实验心理学》 ,他将生物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感受 ..—.—.整.理.—.—.表. 现.”三个阶段。 (3) 美国教育家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 主张“儿.童.中.心.论. ”,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论断 “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 (4) 苏联教育家 凯洛夫 的《教育学》 ,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的规律,标志着社会主 义.教.学.理.论.... 的 诞生。 4. 教育学学科群深化、整合阶段 (1) 美国心理学家 布卢姆 的《教育目标分类》 ,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 三类。 (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 的 《教育过程》 ,他提倡发.现.学.习. 。 (3) 苏联教育家 赞科夫 的 《教学与发展》 。 (4) 苏联教育家 巴班斯基 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目的、内容)、心理方面(动 机、意志、情绪、思维)和控制方面(计划、组织、调整、控制)。 第一章 教育的涵义(以选择题为主) 一、 教育家对教育的宽泛与偏狭解释(课本 P17) 1 、宽泛: 杜威 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 2、偏狭: 斯宾塞 认为,“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涂尔干 认为,“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 二、 教育起源(课本 P30-P31 ) 1 、动物起源说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1结合实际述评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及个人本位论。 第一,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个人本位论兴盛时期,正是欧洲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期,它对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思想禁锢,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强加于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二,社会本位论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加以衡量,教育结果好坏,主要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贡献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社会本位论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会制约的一面是对的,但却完全否认了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性,因此也是不全面的。 第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统一起来,才是科学的。 2从知识观的角度解析“王钟之争 所谓知识观,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看法。它要解答的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个人如何获得知识?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便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 日常生活的理解 (1 )“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 (2)“知识”一种可以在公共领域加以传播的社会要素; (3)“知识”是个褒义词; (4)“知识”是后天习得的; (5)“知识”一词与“科学知识”一词等同。 辞典的定义 (1)《辞海》(1989)的定义:“①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②相知、相识,指熟识的人。” (2)《英汉双解教育辞典》的定义:“个人通过生活经验与教育获得的信息与认识的总体。”我们的理解 第一、知识是一套系统化的经验; 第二、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 第三、知识是一种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经验; 第四、知识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动效率、更好达成行动目的的经验。 王老先生对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轻视书本知识的现象表示出巨大的担忧,因此奋笔疾书,写下《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在文中老先生反复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提法在理论上、历史上、逻辑上、实践上都是错误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针对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反对知识本位,提出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王老先生反驳说这是轻视知识的表现,是与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相反的,注定要失败的。通过重申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以此说明传统教育并不是改革派眼中的应试教育、知识本位,传统教育也是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它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柏拉图的代表作是________,其中包含了他的教育思想。 2.卢梭在_______对古典主义教育模式和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________教育思想 3.《教育漫话》的作者是________,此书以________为主题。 4.赫尔巴特将教学分为“明了”、“联想”、“________”、“方法”四个步骤,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五段教学法”。 5.杜威的教育学代表作是________,在书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6. ________被看作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其作者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产婆术”是()倡导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3.“现代教育学之父”是指() A、夸美纽斯 B、培根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5.掌握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6.强调发现法教学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文献法 2.教育行动研究法 四、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有哪些? 2.简述孔子的教育主张 3.简述教育调查的几个步骤 五、论述题 1. 很多人认为当老师的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应该怎样教学生,很多优秀教师根本没有上过师范院校,也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科学方面的课程,但同样能教好学生。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应该把时间花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以上看法的理解。 2.请你联系生长经历,结合书本书阐述的,谈谈学习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国》; 2.《爱弥儿》,自然教育; 3.洛克,“绅士教育”; 4.系统; 5.《民主主义与教育》; 6.《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二、选择题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分析

一.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1.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2分)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经济发展。()(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错误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3.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封建社会初期。()(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0 试题解析: 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秦汉。()(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错误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5.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2分)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7.“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说文解字》。()(2分)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本题得分:0 试题解析: 8.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9.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错误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10.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童年期。()(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11.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教学工作。()(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精品文档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概念是指儿童现有 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 、、四个阶段。 3、存在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决定。 4、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知识、、、分析、综 合与评价六个层次。 5、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的 形成或改组。 6、布鲁纳提出了动机、结构、程序和的教学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育论》 D、《普通教育学》 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交往起源论 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4、教育能传播思想、形成舆论,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 C、生理前提 D、外部条件 6、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学体育教材可采用墨子 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说法说明了()在人的发展 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B、教育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外部环境 A卷

教育学原理题库

教育学原理题库 一、选择题: 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A.《雄辩术原理》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2、教育教学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因为()。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3、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 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 4、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5、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学生D.教师 6、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 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教育的重要性 7、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 )、联合、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分析B.综合C.明了D.统合 8、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初期 9、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 10、“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来实现。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教育 12、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A.一种实践活动B.一种主体活动 C.一种文化活动D.一种认识活动 13、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A.科尔伯格 B.杜威 C.涂尔干 D.马卡连柯 14、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1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6、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